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的选择范文

人生的选择精选(九篇)

人生的选择

第1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既然选择了辉煌,就不要理会辉煌后的冷清;既然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奉献,就不要计较你所得到的颂扬;既然选择了宁静的远方,就不要羡慕都市的繁华。就像诗人的胸怀,选择了,不带任何牵挂。

你选择了战场上的辉煌,正如你选择了冷清的坟场。在那风烟滚滚的战争年代,民族危机、国家危机接连出现,你集国恨家仇于一身,选择了轰轰烈烈的战场。当你拿起枪,当你越出沟壕,当你在撕声裂肺的叫声中向前冲时,你后悔了吗?不,决不,因为你不后悔你的选择。

你选择了默默无闻的职业,就像你选择了安静的教室,抑或是选择了广阔的土地。当你第一次被粉笔灰呛住时,或当你挥洒汗水,双脚弄满泥土时,你怀疑了吗?你认为这值得吗?你应告诉世界:不,这值得!因为黑板上留下了你的笔迹,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你的一怒一乐;因为土地上留下了你的足迹,人们心中映下了你憨厚的笑容。

你选择了远方,也选择了未来。当你乘着奔驰的火车,看着都市的一幢幢的高楼大厦从你眼前晃过,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离你越来越遥远,你应庆幸你选择了一个更有创造性的天地。那儿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有许多等待你去发现的东西,这不比在都市人流中平凡的过一生更有意义吗?当你理解了这些,你就不会为你所失去了的遗憾,不会因时间、空间把你和家庭分开而悲伤了。

我们不是上帝,不能主宰万物,然而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无论你选择了什么,选择时失去或得到了什么,都不要太去在意,只要你执着于你的理解,你人生的意义将与众不同。

第2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题记

牛奶糖

如果人生是甜蜜的,那就像是牛奶糖。

牛奶糖在市面上的销量一直都很好,因为她很甜蜜,容易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但是如果人生就是一颗牛奶糖的话,那就不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整天含在嘴里的都是牛奶糖,整天都沉浸在甜味中,就无法体现人生,真正品尝到人生的滋味。这样的人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咖啡糖

如果人生是苦涩的,那就像是咖啡糖。

咖啡糖一直都有忠实的粉丝,因为她很苦涩,能让人产生共鸣,能与人一同分享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但是如果一个人整天含着咖啡糖,连四周空气都是苦涩味,这样的人生太黑暗了。因为不懂得欢笑,不懂得享受,这样又能否懂得何谓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呢?

酸梅糖

如果人生是酸甜的,那就像是酸梅糖。

第3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在这充满希望和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天都面对着不同的路,选择这不同的路去走,这一个个选择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内心对这未来人生路的设想。

小时候我的人生路刚刚启程,那是周围充满了欢笑、充满了糖果、充满了玩具……那时的我没有太多忧虑,自由自在,我乘着人生的列车在幸福路上快乐的奔驰。那是大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希望拥有全世界最漂亮的裙子和所有的好吃的。”或许你觉得可笑,认为那是一个幼稚的回答,但它却是我儿时一个纯洁而美好的愿望。

那颗幼小的心灵乘着列车一站一站奔波着,随着列车的颠簸,那颗心灵渐渐成熟起来,现在面对我的路则是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友情、充满了哲理……我长大了,对事情的看法也渐渐成熟起来。如果现在有人问我的愿望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当一名律师。”所有这一切有关学习的梦想回荡在我的脑海。这时的梦想又多了一点现实的想法,然而却又少了点什么东西。对梦想的不同回答预示着什么呢?我还不清楚,但我知道要通过努力得到收获而不是去做白日梦。也许一个选择会改变人一生的道路,不管选择哪一条,都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更成熟。

第4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美与丑是造化对人的恩宠与戏弄,你我无法选择,其实青春美貌也只是娇艳一时,终归有人老珠黄,面目沧桑的一天,这是大自然无法抗拒的选择。而一个人的智慧不仅长青不老,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日益流光溢彩。还有女人的温柔,就像美酒,时光愈久愈醇香。

生与死,愚昧与科学,胜利与失败,执着与淡泊,清贫与富有,每个人无时不面临着挑战,不面临着选择,每次摆在面前的的都是一份沉重的答卷和人格的写照。

世上有许多事没有选择:父母,出身,容貌,身材。但也还有许多的选择由你把握:人生的篇章,生活道路,固守已成的定局,这种戕害无异于慢性自杀。

其实不是一切选择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痛苦都降临到弱者的头上,无可选择的,并非不可改变,该选择的,何必等到百分之百的把握?

诚然选择需要比较,选择需要时间,选择需要环境,选择更需要魄力与胆量,执着与勇气。

选择本身是一个过程,有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但却是通达成功的必由之路。选择的过程是山花烂漫前的精诚播种,娇儿诞生时刻骨铭心的阵痛。选择意味着完整,选择意味着和谐,选择意味着美满。

第5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德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他家务。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

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Airstream拖挂型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遍游美同和加拿大。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加入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Airstream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队伍。

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做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

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每天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

我的祖父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我惹麻烦了吗?   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今天我想说的是,天赋和选择不同。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16年前,我萌生了创办亚马逊的想法。彼时我面对的现实是互联网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我从未看到或听说过任何增长如此快速的东西。

创建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店的想法令我兴奋异常,因为这个东西在物理世界里根本无法存在。那时我刚刚30岁,结婚才一年。

我告诉妻子MacKenzie想辞去工作,然后去做这件疯狂的事情,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如此,而且我不确定那之后会发生什么。MacKenzie告诉我,我应该放手一搏。

在我还是一个男孩儿的时候,我是车库发明家,我曾用水泥填充的轮胎、雨伞和锡箔以及报警器制作了一个自动关门器。我一直想做一个发明家,MacKenzie支持我追随内心的热情。

当时我在纽约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同事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我的老板也很有智慧,我很羡慕他。

我告诉我的老板我想开办一家在网上卖书的公司。他带我在中央公国漫步良久,认真地听我讲完,最后说:“听起来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对那些目前没有谋到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主意会更好。”

这一逻辑对我而言颇有道理,他说服我在最终作出决定之前再考虑48小时。那样想来,这个决定确实很艰难,但是最终,我决定拼一次。

我认为自己不会为尝试过后的失败而遗憾,倒是有所决定但完全不付诸行动会一直煎熬着我。在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那条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热情。我为那个决定感到骄傲。

非常现实地说,我们从零塑造自己人生的时代即将开启。

第6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她是一个有钱的女孩。

每年的8月12日,她都会准时收到许多同学和大人们的礼物。在我看来,她是多么的幸福啊。但是,她总是不满足,因为这些她都不喜欢,也不愿意要——这些为虚假的友谊、有钱的家世而准备的礼物。

而我是一个穷孩子,一个对礼物可望不可及的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对我描绘她的内心。

又是8月12日,2007年的8月12日,那是她的13岁生日。仍是那重复了12遍再重复的景象,那铺天盖地的礼物,有大大的,有精致的,有贵重的,有便宜的,有金的,有银的。送礼物的人依然是源源不绝。但是她还是那么的不满足,因为这些都不属于她,而属于一个生活很有钱的家庭下的女孩。

一个穿着西服的叔叔缓缓地走向了她,手上捧着一只大大的小熊维尼。那可是我只能在梦里见到的东西啊,我不禁低头看了看藏在裤袋里的小盒子,连忙把它往裤袋里塞,生怕这时掉了出来。那个叔叔坐在她旁边,勉强的弯起嘴角,说:“小怡,生日快乐!你今年13岁了,祝你学业进步。”在我看来,他就是在向小怡表演,那个叔叔太虚假了,一切都是假情假意。小怡早已习惯了,她淡淡笑了一下。

在她的这个神圣的日子里,那些恭维的话和虚假的笑声,就好像是她生日里的诅咒……

好不容易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只有佣人们在收拾东西。这时,我才连忙地从裤袋里拿出一个包装寒酸的小盒子,她感到很奇怪,打量着我手上的小盒子。“生日快乐,小怡。我过去一直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礼物,不过后来,我想,你可能需要它。”我指着小盒子,说。她打开盒子,只看见里面有一张小纸条:

亲爱的小怡:

也许从小,你物质上并不缺乏什么。不过,和你在一起那么久,我发现,你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没有真心真意地对待你。也许你需要一个真心的朋友,对吗?现在,在你13岁的生日中,我先祝你生日快乐,然后送上我唯一能送的礼物——我的心。

“谢谢你,谢谢你,我,我……”她哽咽着,眼眶红红地望着桌上那寒酸的小盒子,“我会好好珍惜这份珍贵的礼物,我的朋友。”

也许在她的心里,那一份份又大,又贵重的礼物根本比不上我的小礼物。因为在她的心中,她需要的,是一颗可以与她真诚相处的心。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第7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1、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4、人生须坚持四项原则善做五件事。四项原则:过好每一天的原则;你是唯一的你的原则;永不计较小事的原则;立即停止损失的原则。善做五件事:善于计算;善于交流;善于学习;善于助人;善于照镜子。

5、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6、人生中伤心痛苦那一定是有的,就勇敢地承受吧,没有人能替代你,然后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可以化解一切,时间会告诉你:伤心痛苦只是瞬间经过而已!

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8、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9、人生要明白一个道理: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记住两个观点:做事向高处看,生活向低处看。学会说三句话:无法改变的事实我接受;我错了我改但不悔恨;天不能常阴,夜不能常黑,一切都会过去。

10、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1、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美丽的东西留不住,快乐的时刻也不会太多,懂得珍惜,活得充实,活得快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12、一个人若是看清了人生路线是多么迂回曲折,他最好还是依靠自己的良心作为领航员。只要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束自己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心态平衡,也才可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13、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14、人生有三难:一、战胜自我难,突破最好的方法是学习。二、调整情绪难,情绪可以有,但绝不可以久。三、了解人性难,成功靠合作,一个人做不成事情!:

15、人生总是这样,失去的往往是最好的。现在不珍惜,多年以后会发现,真正该珍惜的,正是现在正在抛弃的!

16、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9、人生四个观点很重要。一是看法很重要,乐观眼光看世界,社会处处都美好;二是两看很重要,工作向高处看,生活上向低处看;三是三利于原则很重要。有利社会的原则,有利他人的原则,有利健康的原则;四是四个善于很重要,善于交流,善于学习,善于帮助人,善于“照镜子”。

20、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2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2、人生四个无益:不孝父母,拜佛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2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5、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7、人生是由痛苦和欢乐组成的,生命是微笑与眼泪之间的钟摆,那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的中间,假若你要去向现实的人生去索求那就叫太奢侈!

28、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29、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0、在短暂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一个他乡客旅。这既不是你永久的家,也不是你最终的归宿,它只不过是你暂时访问访问罢了。

31、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2、有七样东西可毁灭人生:没有道德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没有人性的科学;充满迷信的崇拜。

33、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第8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那么,易代之际的荣德生对于去留的具体考量有哪些,其背后的价值支撑是什么,最终结果究竟如何,本文将对这段历史一步步进行讨论与揭示。

荣德生的成长与无锡的经济地位

民族工商业巨子荣德生1875年出生在无锡县城郊区的荣巷,9岁入塾读书,在他父亲的安排下,15岁到上海的钱庄学习做生意。19岁随父至广东任三水县厘金局帮账。1899年,任广东河补抽税局总账房。1901年荣德生与兄荣宗敬等人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一年后改为茂新面粉厂并任经理。1905年与兄宗敬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先后任经理、总经理。1915年4月起,荣氏兄弟联手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创办申新纺织一厂至九厂,荣德生兼任管理最佳的无锡申新三厂经理。至年,荣氏兄弟共拥有12家面粉厂和9家纱厂,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成为中国资本最大的实业家之一。

抗战爆发后,哥哥荣宗敬因受到战乱的影响,于1938年2月在香港病世。荣德生主持的荣氏企业在抗战中依然在上海孤岛、危城武汉和内地宝鸡、重庆、成都等地坚持生产,支持抗战。1945年抗战结束后,一心想扩大企业规模,为战后经济恢复做出贡献的荣德生,一边积极着手恢复茂新、申新系统的企业,一边于是年11月,在无锡成立计划宏大的天元实业公司,并先后创办天元麻纺织厂、开源机器厂、江南大学。

荣氏兄弟年轻时在上海钱庄做学徒,“看到洋麦、洋粉进口无税”,“怵然于欧美经济政策侵略之繇”,认识到欲“塞漏卮于先机”,必须创办实业,而“衣食者,生民之命脉”,中国“欲望培其根而植其本,非多设面粉厂、纺织厂不为功”,遂于1900年集资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荣宗敬晚年云,“吾创此基业,非以己也,为外人经济侵略之可畏。吾不忍坐视国家经济沦溺绝境,因尽吾一分忠实之心,作一分忠实之事业”,荣德生感慨其兄宗敬“一生营业,非恃有充实之资本,乃恃有充实之精神”。由上可见,荣氏兄弟办厂的价值取向是多重的,金钱不是其唯一的目标。这也符合1896年父亲荣熙泰病重期间,荣德生回乡探病,给他留下一生为之奋斗的家训:“治家立身,有余顾族及乡,如有能力,即尽力社会。以一身之余,即顾一家;一家之余,顾一族一乡,推而一县一府,皆所应为。”要实现父亲的期望,荣德生不仅要办好企业,而且要具备相当的有牺牲自我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

在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高涨的社会背景下走向成功的荣德生,自然受到成长环境的刺激,自称是个“事业迷”,办工业贡献社会是他一生的嗜好。荣德生一生最希望的就是有自由、安稳的营商环境,让他办厂兴业,以达到他“一人进厂,则举家可无冻馁;一地有厂,则各业皆能兴旺”之目的。

乡土资本家荣德生留锡的原因

1948年秋冬至1949年初,势如破竹的渡江南下已是指日可待。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以工商巨子荣德生,以及无锡商会会长钱孙卿为首的无锡工商界人士,不论是出于对经济政策和腐朽溃败的不满,还是因为对中共没有信心,他们都不得不重新面对时局,选择未来。

显然,工商“首户”荣德生之个人选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其他观察风向的无锡中小企业主、甚至包括沪宁线的工商业者来说,是最重要的风向标。

在笔者看来,荣德生为首的,包括程敬堂、钱孙卿、薛明剑等无锡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不愿去国离乡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爱国为民为家乡出力,是他们自小就受到的传统熏陶。他们开工厂做生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和家族发财致富,更重要的是能为普通百姓提供一份工作,为家乡、国家做点事情,正如荣德生父亲荣熙泰的遗训“治家立身,有余顾族及乡,如有能力,即尽力社会”。

就荣德生个人来看,他虽然是工商巨子,但发财后的目标并非追求豪华生活,其日常起居很简朴。对于家乡无锡的地方事业,如修桥铺路,投资办学却花费巨大。“德生六十岁时,私斥巨资”,于1934年建成蠡湖宝界大桥,“桥长有六十大洞,宽广可汽车对驶”。就此来说,荣德生是开办现代机器工厂的资本家,但更是无锡的乡土资本家。

1944年抗战胜利在望,喜欢善举的荣德生对战后复兴计划很多,但其核心是“积极办厂”,他认为设厂兴业,经济发展,是解决“举家可无冻馁、各业皆能兴旺”的根本之策,故而当时荣德生虽已70岁,但他仍说,“余年虽老,雄心未死,惜世局未平,不能大举创业,他日时若健,此志不改”。而一旦搬厂离去故土,就不能为家乡的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将失去提升中国工业力量的可能,更谈不上再次“大举创业”以抵抗“欧美经济政策侵略之繇”,实现其“事业迷”的理想了。

荣氏的好友程敬堂从16岁开始“习绸布业”,一辈子“殚心实业辟衡茅”,就是要实现其“衣被万家”的工业梦想,如果一旦离开大陆,何来“衣被万家”。而钱孙卿作为长期统领无锡商会的会长,一旦离开无锡资本家群体,将会失去用武之地,没有服务对象而无事可干。显然,迁厂迁资所引发的结果,将完全与他们做事业的目标、人生的价值追求相悖。因而1948年11月荣德生阻止申三拆锭迁台时,公开声明,“余表示决心留在祖国,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要求将正在拆运的机器“已拆卸者装上,已下船者搬回”,“当时虽有人劝余,政局不稳定,宜审慎考虑,为自己打算者,余不听”。

笔者认为荣德生不愿意迁厂的直接原因是爱乡爱国,如果迁厂关门,仅申新三厂就将有“3000多职工”会失业,靠他们养家糊口的数万家属亦会生活困顿。“迁厂即破财”的观点固然有抗战期间公益铁工厂搬厂机器散落,导致企业损失大半的历史教训在前,但在此时亦是荣德生的人生智慧,他以这个理由来应对和堵住要他迁厂的各方的嘴,则是最合适的说法了。

荣德生为家乡出力是有长久的计划和多面的考虑的,“有余顾族及乡”并非只是表现在易代之际搬迁企业上,这点从《人道须知》一书的出版即可管窥一二。2015年是荣德生诞辰140周年,荣智健为了纪念先祖,重新刊印了由陈文源教授点校的《人道须知》赠送社会各界。这本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荣德生焦虑于当时社会只重视人才教育,而忽视公民教育而编写的。荣氏深知,“缘幼童入学,一秉天性,而各有长短厚薄之不齐,端赖学校课本,教师训言,教之导之,使短者引之以长,薄者培之以厚”,然后才能够“基本稳固,他日循正轨以至成材,家可以齐,国可以治”。为此特请专人编写出《人道须知》,内容为阐明传统美德和倡导道德修身,先后刊印三版,免费捐赠给中小学生和各界人士,以弘扬道德文化,并鼓励翻印。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与荣德生相知最真的薛明剑曾有如此评价:“德生先生,当经营事业之余,尝思国家之富强,事业之发展,全恃乎教育。”(《人道须知》,第5页。)

第二方面,荣德生为首一些爱乡资本家内心是不愿到国外去当“白华”的,对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培养很关心,对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重视超过对享受物质财富的追求。1949年时,荣德生74岁、程敬堂64岁、钱孙卿62岁,都到了耳顺古稀之年,且三人家中都儿孙满堂。有子女侍奉照顾,享受天伦之乐,百年终寿故乡,这是自古以来中国老年人最普通基本的愿望。

荣德生向来对家庭添丁及培养子女极为重视。《乐农自订行年纪事》每年必以家中人口增加的情况来开篇,如1934年纪事开篇是“长房三孙智鑫生,二房四孙智祥生”,1943年则是“三房生一男,名智俭,已望子矣。两年中,三、四、五房均生子,房房均有,为之快慰”。1927年,他就为自己的子女专门在梅园豁然洞设立读书处,1941年计划战后另创的“天元公司”,计划“余任总经理,七个儿子副之”。

商会会长钱孙卿,在去留问题上的考虑上与荣德生是相似的。笔者在不同时间地点采访过的钱孙卿的后代都曾不约而同地说,“钱孙卿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无锡”。抗战初期,抱着“不有留者,何有去者”之识见的钱孙卿就表示,“守土的士兵,可以奉命撤退,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宗丘墓所在,怎能弃之如遗?”现在最困难的家国沦陷时期都已过去了,还用担心同为中国人的中共来解放无锡么?而一旦到海外成为寓公,他再无法以“商民保姆”为家乡人服务。

第三方面,乡土资本家们对已经失望,对共产党提出的“发展生产、劳资两利”方针抱以希望,期望政权更替之后,未来能在无锡开设更多工厂,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家乡人民。

在荣德生坚持不搬厂的决定下,1949年2月日,主持上海总管理处的荣尔仁由“申新二、三、五厂总处致上海区分处代电:上海区经协理鉴:密。迩今时局动荡,本总管理处今后方针,以维持原有局面为原则。过去决定迁往广州、台湾、香港之各厂物资,应一律从早出售或搬回;其他如各厂之对外投资,亦应设法清理或出让而资减轻负担。用特电达,仰即迅予妥善遵办,并将办理情形详报备查为要。”荣尔仁此举,既有受其父的影响,也是他自己举棋不定的反复,不过其客观后果是遏制住了荣氏家族的迁厂迁机器的势头,为荣氏企业保存了解放后复原生产的实力。

对于抗战后中共解放区的经济模式和经济政策,荣德生等资本家上层人物除了秘密地从中共地下党员高山、薛禹谷、杨汗等人的介绍,以及阅读《新民主主义论》这些文章得到消息外,他们并非一无所知。在其阵营中,荣氏集团的薛明剑、章剑慧是对中共解放区的经济较有研究的。1946年,章剑慧请张锡昌(原《中国农村》主编)在上海建立了经济研究室,编写资料,介绍解放区的工商政策,寄给上海工商界人士,对稳定人心,迎接解放,起到不小的作用。再如对于中共宣传的“公私两利,劳资两利”的政策,1949年3月中旬,由薛明剑控制的《江苏工业会会务通讯》,公开发表了《解放区之工业政策》一文,对于苏皖边区和冀中解放区以“公私两利,劳资两利”来制定“工时与工资”的现象,文章表示肯定,认为这样做,“既规定提高工人工资,保证工人的一定程度生活,又保证工人遵守工厂规则,劳动纪律,使资方又有一定利润可得”。文章对此持非常同情的态度,并进一步强调:“工时与工资的规定恰当与否,同时也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与工人生活,这是关系劳资双方必需适当处理的问题”。这种观点与薛明剑一直主持的“劳工自治”、荣德生的“优容之道”有暗渠相通,其实质就是调和劳资矛盾,这与薛氏在解放前就对“公私两利,劳资两利”的政策抱以接受态度是吻合的。

综上所述,1947―1949年,在政权腐败无能与军队节节败退的历史背景下,爱国爱乡是无锡乡土大资本家们没有迁厂的核心原因。而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不离开家乡,他们的余生能否过得很有盼头呢?在中共统治下,他们还能有多少“控产权”呢?是否有机会继续为家乡做更大贡献呢?面对这些未知数,资本家们最需要做的是:摸清中共的对资本家的政策底线,搞清楚未来统治无锡的政治人物的意图,再做最后的决定和选择,这不仅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做出抉择,也是为这个以工商著称的江南名城做选择。

钱钟汉的苏北之行与荣氏之抉择

对于荣德生们的担心,中共在山东、苏北地区的领导、陈丕显、管文蔚等人,通过地下人员的工作也是有所知的。为了做好统战工作,数枝来自中共阵营的橄榄枝,在此时也从不同方向悄悄伸向了这些翘首以盼的资本家们。先后有奉命从上海调回无锡江南大学工作的薛禹谷、无锡城工委书记高山、华中二地委打入无锡县政府的杨汗等地下党员,从多个方面对薛明剑、荣德生、钱孙卿等人展开统战工作。

1949年2月17日,受荣德生之托,无锡商会会长钱孙卿的次子钱钟汉不顾生命危险,代表接受中共邀请,作为荣德生的私人特使,与袁鹤皋等一起代表无锡工商界北渡长江,赴苏北观察中共新解放区的情况,并与中共华中区的领导进行了首次政治交往,以为无锡大资本家对解放大军渡江后的去留问题提供参考。钱钟汉经扬州等地到高邮,后又只身赴淮阴中共解放区做“探春”之旅,一路了解苏北解放后城乡的状况,2月18日到扬州后,观察到“刚解放不久”的扬州“大街上看到行人熙熙攘攘,一片安定欢乐的景象”,与江南“愁云笼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钱钟汉去拜访父亲钱孙卿的朋友“扬州著名绅商周谷人”,周说扬州解放后“的纪律严明和对老百姓的爱护,是历来军队所未有的;共产党对工商业也确实是保护的”。

钱钟汉到达淮阴后,先后与中共华中工委管文蔚、陈丕显、包厚昌、杨帆等领导同志进行了三次谈话,最后就无锡资本家配合无锡“解放的具体事情”达成协议,具体为:“1、逃跑时,由他们(地方人士)维持社会秩序;2、所有工厂都要保护好,不准破坏;3、我军过江时不能多带粮食,部队所需的2万担粮食,请无锡商界负责筹集;4、旧的机关工作人员不要跑,保护好文件等资料,俟我军过江后移交人民政府”。

钱钟汉离淮之前,陈丕显还征询他对“党的希望和意见”,钱钟汉说让“老百姓受尽了苦难”,希望“共产党在打定江山以后,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陈、管二人听完“相视而笑”,并表示说,“请钱先生放心,我们共产党决不会辜负朋友们的期望,决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共产党的事业,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只会一天天兴旺,决不会。我们对此是有足够信心的”。经过对新解放区的观察,及与中共领导人的谈话,钱钟汉虽然也产生了“共产党进了大城市是否也能够管好大工业”的疑问,但毕竟解放区与原来谣言中的形象并不相符,他“心里的种种顾虑打消了,高高兴兴回无锡去了”。

第9篇:人生的选择范文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小,一切都要靠父母帮他(她)选择,如果父母没提供选择的条件或是培养错了方向,孩子长大后就会埋怨自己,认定自己当年没有尽心尽责!

这是一个看似合理其实错误百出的推论,在替孩子选择时,家长应考虑以下原则:

孩子的人生最终由他自己负责

孩子幼年特别是一两岁时,都要靠家长帮助其选择,但这就意味着家长要为孩子的未来选择一辈子吗?如果家长真的做到了为孩子选择一辈子,请问这个孩子的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又在何处呢?难道都要通过家长的手展示出来吗?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这样的家长自己活了两辈子,一辈子属于自己,另一辈子替孩子活了,而孩子,不过是家长的附属罢了。

生命彰显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标志就是自己进行选择,自己作出决定,自己为自己负责任,并从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否则就跟物品一样,失去了其作为人的光彩!

选择能力要从小培养

要想让孩子的人格独立完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2、3岁时,开始在生活中培养他的选择能力,并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负责任。孩子出现对着干、顶嘴、撒泼等“坏行为”,正是让他们学习选择能力的大好机会,因为在问题百出的生活中学到的经验更深刻。如果孩子在外面大吵大闹时,家长能够让孩子在“继续吵闹”和“不继续吵闹”中选择,相信不用几次,孩子就能知道“继续吵闹”没有用,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不会选择用吵闹来要挟父母。

从小就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孩子才能从中学到选择的能力,才能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之负责;如果家长一直大包大揽,孩子没有学习选择的机会,那长大后,也就只能依靠父母帮他们选择了。

发自内心的选择才是有效选择

孩子特别喜欢在洗澡后玩水,两种不同的家长决定用食物引诱孩子离开浴缸。

大部分家长是这样做的:在孩子洗完澡后,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妈妈就给你拿最喜欢的小点心吃!”当孩子选择从水盆里出来后,家长再拿小点心给孩子。

而我的一个外国朋友是这样做的:待孩子进入浴室后,她就在门外摆上孩子最喜欢的小点心。时间一到,马上把门打开,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小甜点。她对孩子说,要么就在水里继续玩下去,要么现在就出来吃小点心。孩子选择了吃点心,高高兴兴地离开浴缸了。

外国朋友事先把小点心放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份量正好是她心里想让孩子吃的块数,所有的一切都做得自然,让孩子从心里感觉到,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选择,得到的也都是自己选择后的结果!而另外一种做法,则出现了模糊选择的情况。首先,孩子面对的是“看得到的水”和“看不到的点心”,难以判断选择的价值;其次,孩子不知道点心的数量,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第三,点心是妈妈拿给他的,淡化了选择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