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人生价值的意义精选(九篇)

人生价值的意义

第1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1、人生价值对人生观有很大的重要意义,人生观与人生态度相互联系,有什么样的人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观决定了人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以怎样的方法解决人生问题,而人生态度也影响人生观;

2、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观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

3、正确的人生观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责,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阻碍个人的发展;

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生回顾法;积极老年生活;老龄化

一、中国老龄化的状况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8%。老龄化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怎么样实现积极老龄化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老人生理和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生活模式相应地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积极老年生活模式的质量。

1.逐步退出职业市场,退休后生活重心转移,使很多老人觉得无所事事,导致严重的失落感。

2.逐步退出社会政治生活,容易产生丧失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

3.生活活动空间明显缩小,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家人成为老年日常活动中互动的主要对象,家庭成为老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地方。

虽然说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老化,是更加容易比中、青年人产生丧失感、孤独感、低落感等负面情绪,也并不是说是绝对会产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可能性要比中、青年人大得多。老年期是负面事件高频率发生的阶段,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老化、各种疾病的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减少,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负面事件的冲击,长者经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由于年纪、健康等原因而逐渐脱离主流社会的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他们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孤独寂寞、自我否定、人生价值或意义感减弱等问题,这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幸福,影响积极老人生活模式的质量。埃里克森认为生命周期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是解决自我整合与自我绝望的问题。在人生的最后这一阶段,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们可能会变成最后的人生智慧,反之,它们就也有可能变成老人最后的负担,产生更加严重的失落感。所以要重视生命周期的最后这一阶段。人生回顾法通过引导长者回顾往事,不仅可以协助长者重整生活经验,而且可以给长者的情绪、自我形象、认知能力带来正面的影响。心理年龄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身心锻炼等方式来加以改变的,是受之父母的,但是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是有方式来使之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能够推迟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衰老速度。人生回顾法做为一种极有效的方法,探究人生回顾法对老人年的晚年生活有其价值意义。根据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理论,在老年期,各个层次的需求有其独特的内容,例如安全需求是对生活保障和安宁的需要,而且不仅仅是满足生活上的保障,对于爱与归属的需要,即渴望在家庭和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在家庭中希望能够过独立自主、被尊重的老年生活。另外,尽管老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参与社会团体等活动还是有很强的要求,在社会上被尊重的要求并没有减退,要求社会能承认他们的社会价值、尊重老人独特的人格,维护老人的自尊等。

二、人生回顾法与积极老年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了人生回顾理论,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源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人生回顾是一种通过回顾、评价及重整一生的经历,使人生历程中一些未被解决的矛盾得以剖析、重整,从而发现新的生命意x的心理和精神干预措施。人生回顾法的焦点是老人生命历史中正负两面的事件,也是重新建立老人的成长阶段和生命历史,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这是一种经验重新肯定及评估的方法,长者能够从过去经历中发现新的意义,以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些经历,并获得自我接纳和生活满足感。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引用“积极老年”的概念,他们理解到积极”不止指健康,也包括能持续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使老人能发展其独立的潜能,持续健康身体和生产力。老人有被尊重和肯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贡献,这对积极老年生活的意义极其重要。

三、人生回顾法对积极老年生活的价值意义

1.完成人生中还未完成的事,弥补人生的遗憾。

盘点老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完成了什么,未完成了什么,还想完成什么等,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老人具体去回顾自己的经历,有些还没完成的在自己的范围内能去实现的,完成之后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弥补人生的遗憾对老人的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的提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用正视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包括负面的事件,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了解自己有那些是还没处理好的问题,还要去完成好的事情。例如对于老人想要完成的但是未完成的事,在剩下的时间里面是可以去完成的,还没解决好的问题是有机会去解决的,像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会去修补和改变的。有时候自己还是有能力可以去完成自己年轻时没有完成的事情,在回顾的过程中有些经历的完成也同时会给老人晚年的幸福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老人继续好好生活的动力。人生回顾法强调人生的重新整合,带来新的影响来促使新的力量。

2.告别过去的矛盾,进入有生命力而又满足的生活。

人生回顾法通过重整老人对人生经历的看法,不但可以帮助老人对自己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亦可以将过程中领悟所得的应用于现在和将来。通过回顾过去以往的经历,逐渐摆脱过去的阴影,弥补不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有建设性、更加满意。人生回顾与缅怀不同,但是又可以像缅怀般协助老人重读人生中的成就。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梅陈玉婵曾经有个服务对象是个老人,老人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没有跟五个子女一起生活过,没有亲自抚养五个孩子,他自己一个人在纽约唐人街餐馆工作,家里的五个子女是有他的妻子抚养长大的,他跟他的妻子是盲婚,他每个月就负责把生活费寄给他的妻子。他的五个子女都学业有成,完成了硕士学位。梅陈玉婵教授在给老人做生命故事回顾的时候问老人如果给自己写自传的话,要把书名叫做什么呢,老人毫不犹豫地说要叫做《失败者》,但是梅陈玉婵教授提议叫做《无名的牺牲者―伟大的父亲》,因为要忙于生计,老人拼命赚钱养家,而没有机会去享受家庭同住之乐,在这种情况下,五个孩子还能那么优秀,就是因为老人给他们做了很大的一个榜样。老人在教授的辅导之下,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人怎样看待自己,这对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梅陈玉婵教授就是重塑老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看法,这增加老人生命的能量,增强信心,活好了当下,让老人不纠结在一些不能自持的往事中。人生回顾并非把老人固定在过去的事件里,而是要利用从过去所领悟的去告别过去的矛盾,抚慰老人的心灵和精神,进而进入现在有生命力而又满足的生活里,过积极的老人生活。

3.增强老人的自信和自尊心,让老人更有尊严、更体面、更有价值地生活,实现积极老龄化。

人生回顾法通过回顾老人在其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其中包括自己对别人产生的影响,或者是别人对自己产生的不一样的影响来肯定老人的一生,提醒老人活到现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肯定老人一生的价值和贡献,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老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是一个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的过程,对老人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让长者感觉到自己有能力。通过总结和提炼老人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来肯定老人一生积累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如个人的修养、对人生的态度、对名利的看法、自己的座右铭和人生的感悟,曾经或者现在所拥有的个人力量、性格、知识、技能、信念、人际网络等,挖掘长者的优势,肯定其价值,可以给年轻人做榜样,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的人。让老人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让长者过上“体面尊严、充满活力”的生活,能够让长者产生生活积极性,激发生活活力,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

第3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第4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载体; 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21-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重大的理论课题,自党的十向全社会发出倡导以来,学者纷纷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来,从不同的学术视野、理论角度回应了“三个倡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种机制、模式的提出,大多切合人的理性思维,预先设定了人的理性思维偏好以及理性思维能力,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导方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感性思维、弱化了人的直觉体验。然而人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尤其是在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感性的力量,通过有效利用“故事”这一孕育价值观、承载价值观、传播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实现体验式的发展、情境式的建构以及探索性的学习,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现实突破口。

一、关联性: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由单一的原子促成,而是一个又一个事件的展开。在一定意义上,世界是由故事构成的。故事一方面是表彰人生存的一种方式,是人在对象世界的活动展开;另一方面故事也是人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故事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世界,获得间接经验。故事承载着知识、信仰、习惯、风俗、行为等关乎人生存的重要元素,通过一定情节的展开,有具体的人物,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并利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经验信息。人的经验具有故事性特征,可以通过故事来表达、传递、理解和获得。

人活动在生活世界里,事件的发生是世界人化的过程。故事不是简单事实的罗列,不是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人力量的对象化。事件发生之后,由人对事件进行加工,对自身或他人的经验事实进行口头表达或文字表达,就形成可读、可闻、可思的故事。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而故事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展现,因此故事是文化的展现。故事讲述人的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而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故事实质上是价值观的直观体现。故事承载着价值观,故事的广泛流传是人们对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原则的认可、价值规范的遵循和价值理想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般价值观的特殊形式,与故事有着深刻的关联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既定的、业已形成的概念而是生成性、开放性的概念,当前还没有确定的词汇来准确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培育和践行。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在十报告的“三个倡导”中已经清晰地表达出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战略指导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价值映像,是社会实际精神状态的集中彰显。”[1]现实生活积极地回应着国家的号召,现实中发生的事件都离不开这些基本价值理念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在这些事件中。通过充分挖掘这些故事背后的价值内涵,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故事的整理和讲述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故事的流传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在故事的聆听中学习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并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极培育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功能性:故事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故事是传播价值观、承载价值观、孕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播价值理念的重要责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强大的隐性力量。古往今来,故事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被故事中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时,故事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也代代相传,沉淀为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故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利用故事的传播优势、情感优势和行动优势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维限制,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空间。

1.故事的传播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故事的传播力得益于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通俗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首先,悠久的历史传统铸就的审美习惯。在文字还没有诞生以前,故事就通过口耳相传,成为文化和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形式。讲故事、听故事成为一种审美习惯,人们对故事有着孩童般的渴望。其次,故事的语言通俗生动,易于理解。故事不使用抽象的概念、判断,而使用生活的语言、大众的形式,更加切合受众的心理。故事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大多数人的福利,语言的通俗性使故事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最后,内容的丰富性。故事扎根于生活世界,是生活经验的浓缩和集中再现,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故事的丰富性,这使得不同的受众都能在故事中找寻到满足自身需要的元素。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更多的是在学理层面,各界专家学者如火如荼般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中,并发表大量论文和著作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而,普通的大众却如隔岸观火般不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物,亦不知与自身关系为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没有完成真正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传播缺乏日常生活维度。选择故事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理念的故事,使大众通过通俗的、生动的、简单的形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众真正发生关联。

2.故事的感染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激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的深入人心,不能简单的依靠知识的传递,只有产生情感共鸣,价值体验才深刻持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解剖、历史梳理以及要素分析等研究可以带来知识上的了解,但并不能有力地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情感和内心体验。而故事凭借它的榜样示范力和情绪感染力可以触动人的内心,满足人内在的伦理诉求和心理需要,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情感。

当今社会,表面上有很多选择空间,实际上人们不知如何选择,即由“实践焦虑派生的求知欲”[2]渴望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然而,人们本能的排斥乏味的理论解答和抽象分析,且这种方式的价值观习得并不具有可迁移性,依然与日常生活脱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在一系列的故事中,故事中的人物成为行为的榜样,他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原则处理冲突、采取行动的方式,成为现实生活的行为参照;故事传递的主旋律成为影响大众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具体生动的人物典范的榜样作用,可观可感的生活情境营造出的现场感,使大众在遇到相似的情形时在故事这座灯塔的指引下,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需要真正切合起来,成为人们选择的参照,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引,成为人们摆脱不自由状态的利器。人们在情感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理上渴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故事中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迁移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3.故事的行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践行

故事来源于人民,由人民讲述,由人民选择、体验、创造。在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培育模式中,人民群众在接受故事所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践行过程中。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结论,而是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的理念基础”[3]。党和国家发出“三个倡导”以来,整个社会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涌现了许多符合“三个倡导”基本价值理念的先进事迹,这些事迹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为广泛传播的“故事”。

过去的事件指向未来,内在的价值体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指向新的开放性空间,指向新的行为和故事的产生。在深刻认知和强烈情感的基础上,故事营造出的情境容易使人们产生心理真实感,只要有类似的生活情境发生,就容易产生叙事转移,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动机。人民群众是故事创造、选择、讲述、传播以及再创造的主体,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群众在践行的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的过程中又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其可读可听、可观可感,变得亲切、鲜活、生动,进而打破一贯的政策灌输和理论教条外观,使人民群众从内心自愿响应“三个倡导”的号召,并积极投身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三、操作性: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分析

1.故事的来源

在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很多充满价值选择、价值冲突、价值标准以及价值评价的故事,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来源有两种:一是纪实性的,即现实世界里发生的真人真事经过整理形成的故事;二是创造性的,如童话、寓言等头脑加工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无论是纪实性的还是创作性的,都深深地扎根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沃土中。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开源”。首先,要从浩瀚的社会主义历史宝库中去寻找故事。在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许多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追求社会主义、阐释社会主义,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探索者、保卫者,他们的故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其次,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中去寻找故事。社会主义事业从未间断,从历史走向现在,从一国走向多国,特别是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如“双百人物”,他们的追求和选择历程形成的故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最后,要从精神文化产品中去寻找故事。文化产品是时代的产物,体现时代的内涵。一要深度挖掘现有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原则的寓言、小说等文化产品;二要积极创造出回应“三个倡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并在全社会传播和扩散。

2.故事的选择

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故事浩如烟海,但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在“开源”的同时要注意“选择”。选择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气质;二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符合上述两个标准的故事才能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表达着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4],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要切合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故事的选择时要注意体现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和差异,要凸显社会主义精气神,体现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人们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价值抉择的故事,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故事,是培育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情感共鸣、制度认可以及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在回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赢得大众”[5],即在选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时要注重“三贴近”。故事是生活世界经验的再现,只有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在处理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实际中,减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者气”“官员气”,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气息、生活气息和群众气息,这样培育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魅力和吸引力。

3.故事的运用

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故事的问题性、情境性、意义性。问题性是指在故事的选择和应用中凸出问题,突显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选择困境。如果故事中没有现实问题,没有思想冲突,判断行为的标准也只有一套,那么在行为的选择过程中也就不会陷入矛盾和挣扎,也就不会引起价值观的深刻反思。价值观只有在矛盾冲突中,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才能辨明自身。情境性是指故事的情境、场景要真实、立体、可观可感,具有典型性特征。在运用故事时,不仅要吸引耳朵,使人听得进去,还要调动脑袋,让人想得出来,拓展想象空间,将入耳入脑入心的过程统一起来。情境性使故事中所营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有共同的联结,更易实现价值观的迁移学习。意义性是指故事要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具有启迪大众的意义。以故事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并不在于表达故事的符号本身,也不是专注于故事的情节,而是要注意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以故事为载体,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属性和价值意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

四、反思维度: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张力

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但依然有很多困惑和疑问,需要进一步释疑解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量经验事实与意义诠释、个别案例与社会一般、价值留白与价值导向这三对关系的内在张力。

1.经验事实与意义诠释

故事是主客观的统一,包括经验事实和意义诠释。从客观上来讲,故事是经验事实的再现,是生活现场和当事人经历的整体展现。因此故事力求真实可靠,尽可能详尽地记录相关的真实情况,注重细节的展现,还原真实的生活世界。如果故事明显虚假,不仅不会引起共鸣,反而会产生厌恶感。从主观上来讲,“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不是经验事实的完整复本,个人知识、立场、风格、态度、气质等的差异都会对故事产生影响。故事意义的诠释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故事的客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故事的选择和运用如何实现主客观的内在均衡,既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生活世界又能赋予故事价值意蕴,对故事进行意义诠释,进而实现经验事实和意义诠释的内在平衡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个别案例与社会一般

运用故事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困惑就是普适性与特例性如何实现平衡的问题,即如何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推演到普遍。个别故事如何具有普遍意义?故事更多的是个别案例,是微观叙事,是个人的特殊生活经历,是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原则,是社会一般,倾向于宏观叙事。然而生活在共同社会大背景下的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生活意义的追寻、生存意义的思考、生存困境的疑惑都带着整个社会的时代特征,蕴含着社会的一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故事的特殊性,而是要深入挖掘特殊故事背后的普遍意义,再回到个别特殊,实现特殊―普遍―特殊的良性循环。

3.价值留白与价值导向

故事总是诉说着某种立场、态度和价值取向,而正是故事背后的价值导向使故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提出“三个倡导”,使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故事的选择中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积极回应国家的号召。然而国家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大主体,在强调国家主流导向的同时要注重人民群众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注重价值导向,另一方面要强调价值留白,给人民群众留下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创造空间,注重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因此运用故事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国家的主导意志,又不能僭越人民群众的自主选择和自由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是自上而下的权威倡导过程,又是自下而上的孕育过程,两者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但也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培育和切实践行,离不开各类载体的有力支撑和具体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灵魂,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原则蕴含在生动鲜活的故事中,进而变得有血有肉、丰满灵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群众在价值体验和探索学习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的强制转化为内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8-24.

[2] 曲春景.观众的伦理诉求与故事的人文价值[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0.

[3] 本刊记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2013(2):6-10.

第5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59-02

党的十报告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这一命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正确原则和方向。在价值观念日益多样的现实社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特别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系统性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价值体系,不是零散地、随意地拼凑在一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是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如果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性,孤立地把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瓦解为它的各自相互独立的部分,不仅这些部分将丧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无法统摄和支配多样化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目标。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进一步高度精练和提升,以便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人民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勇于实践的目标。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层次性的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产生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从而在一个社会形成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多向性和模糊性价值体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居于最高层次的基本价值体系只能是而且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配地位,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制度将丧失内在精神和兴国之魂。当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提倡和巩固这种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存在和发展,当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批判和反对这种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存在和蔓延。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批判性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日益争夺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批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种种社会思潮。尽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大陆新儒学、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广泛传播,“淡化意识形态”、“边缘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观念也沉渣泛起,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的导向性,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的影响,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腐蚀,避免和防止错误社会思潮的泛滥,凝聚社会全体人民的共识和认同。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任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奠定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客观存在着不少影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制约因素。

第一,日益争夺话语权的西方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支配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入手。”[1]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强势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把形形的西方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夺话语权,客观地说,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理想渺茫化、经济私有化、政治冷漠化、生活物欲化、价值功利化倾向,同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趋利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理论不断创新,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相冲突的一面,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消极作用不能掉以轻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出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价原则、物质利益原则,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竞争性,有可能导致社会公众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务实化和多样化,社会理想、道德理想日益淡漠,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家庭理想日益强化,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道德价值的不良现象。这种对自身价值的过分追求,如果引导不当、不力,很容易使社会公众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第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剧烈变化中,也存在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社会矛盾问题恰恰是社会公众的思想热点和难点。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不仅在制度层面造成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剧烈冲撞,也会导致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和不同行为习惯的冲突与矛盾。面对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关系失调、行为失控,心态失衡、规则失范等问题,使得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性怀疑的问题客观存在,导致社会公众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不如前,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第四,蓬勃发展的大众世俗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知识分子文化或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还是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悄然退出或被挤出文化舞台的中央,大众文化迅速勃兴,各种选秀节目、草根现象、畸形情感等粉墨登场。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张扬的是“以金钱为基础、以消费为中介、以享乐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生存观念和价值观。在市场化导向下的大众文化不直接对精神价值、人文关怀感兴趣,而在日常生活性、娱乐消遣性、复杂多样性的情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物质愉悦,其取向就是刺激大众对短暂性、片段性和当下性的追求与认同。在这种充分满足人们欲望的平民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受到影响。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作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自发形成,只有选择合理正确的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前提基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17这明确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群众相结合。但理论同群众的结合必须能够满足群众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286利益关系理论形态认同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满足利益诉求是人民群众对理论形态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通过体现某种价值追求的理论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理论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产生认同倾向甚至情感,并逐渐形成稳定的信念和信仰,但当理论所体现的某种价值追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时,人民群众自然产生怀疑甚至是排斥,因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大众化,获得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并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回答和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回应和引导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理论困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教育群众和掌握群众。

第6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价值虚无主义;价值失序;价值秩序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56-02

海德格尔曾精辟地概括了价值哲学的来源及其哲学历史概况:“在19世纪,关于价值的谈论是很常见的,对于价值的思考也是司空见惯的。然而,只有当尼采著作的传布,关于价值的言论才普及开来。”“人们构造出种种价值系统,并且在伦理学中探究价值的层次。甚至在基督教神学中,人们也把上帝,即作为最高的善的最高存在者,规定为至高的价值。人们认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而把价值评价抛向世界观一边。价值和价值因素成了形而上学因素的实证主义替代品。”

一、价值虚无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这个问题,无可厚非,关于此方面理论研究,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尼采和海德格尔。他们从流行的传统形而上学入手,前者从价值论角度入手,后者从存在论的角度入手,共同思考关于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在尼采的时代,他说虚无主义这个不速之客已经来到了门前,还没有登堂入室。到了海德格尔时,他已经在其《尼采》一书中思考如何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问题。

尼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价值虚无主义的人。1884年,尼采写著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宣扬上帝已经死了的命题,极为简洁,但是此命题是尼采对虚无主义做出的最本质性的概括。若是上帝已经死了,那么必然的后果是最高的价值就消失了,于是,欧洲虚无主义的本质得以被发觉:“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尼采关于价值哲学的论述是对当时的欧洲危机做出的回应。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奠定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在此以后,作为超验领域的上帝、道德法则、理性权威等,成了感性世界的本质,同时赋予其以目的、价值和意义。尼采在其著作中阐述,超验领域的最高真理的死亡,同时判定了价值所存在的虚假性。他宣布“上帝死了”,以此否定了维系人的价值的“上帝”等的最高价值存在。如此,当世人发现了超验世界的虚构性,进而得知,关于人的价值与超验世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价值的本质所在实际上应该是人本身的生存和生命,就此,虚无主义产生。除此之外,在尼采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对超验世界以及最高价值的虚构是虚无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主张运用自己一贯倡导的强力意志,以此来重新建设虚无主义。

尼采首先否定了绝对价值,但他认为权力意志具有价值,并且这种价值具有一种绝对性,其实质上仍旧充当了绝对价值。权力意志对于尼采而言是最高的价值所在,一切价值和其意义都是由它所创造,权力意志也在重估一切价值,过程在于生命的永恒轮回,在其中不断地赋予其更多的权力,由此得之,那些被创造出来的东西,无论如何都是没有价值的。对于权力意志而言,其自身一直处于保存和提高自身的过程之中。

因此,尼采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首先,他的权力意志具有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的超验领域中最高价值的绝对性。其次,在权力意志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任何确定的价值。有很多的哲学家及其思潮对于尼采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回应,海德格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思熟虑之后,亦做出了回应。在他看来,尼采在其价值哲学中把“存在”价值化了,尼采所重建的价值哲学依旧算作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其“存在”只不过是被遗忘了,亦或者被虚无了,同传统的形而上学是如出一辙。因此,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从价值虚无中走出来,又走进了存在虚无主义。因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探究虚无主义的根本是在于“存在”,而并不是在于“价值”,走出虚无主义应该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通过新形而上学走出来,而并非要重新设定最高价值。

二、价值失序

伴随着价值虚无主义而出现的就是价值多元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而传统形而上学所形成的以超验领域里的绝对价值为首领的价值序列,也被打乱,从而出现一种价值失序状态。

根据美国学者威廉・A・盖尔斯敦的理论,价值多元主义实际上是认可了普遍的善,面对性质完全不同的诸善,人们无法进行等级性质上的排列,普遍存在的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多种善。价值相对主义则不同,“不存在一个对所有的人都最为基本的至善。各种善之间也不存在一个完备的‘字典排序’,也不存在‘社会规范中的第一美德’,而是相反, 诸多公共价值的相对重要性是由特定环境决定的。”它不认可普遍的善的存在,与此相对,价值具有相对性,任何价值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由此可见,价值多元主义存在理论上的困境,针对普遍价值高于其他存在的诸价值的合理性,它无法给予论证。除此之外,价值多元主义者也未针对普遍价值的内容,给出自己的明确答复。

在传统形而上学受到质疑之前,它所支撑和虚构的超验领域里的最高价值,从另一方面确证着知识的可靠性、道德的绝对性以及价值的确定性。如此,世人对于超验领域的接近和达成就意味着人生价值的提升和实现。最终就形成了一个以最高价值为首领的价值序列,例如唯一性和主导性的“上帝”、“理念”、“理性”等,在其下的其他诸价值可以彼此相容。因为“价值冲突是不完美的标志,是人类伦理生活和政治生活不正常和不完美的表现,是人类在道德、知识或理性方面的该责备的或情有可原的失败”。同时,曾经的最高价值现在被质疑,原有的价值序列也就被打乱了,正如尼采所言,“现代人试验性地一会儿相信这种价值,一会儿相信那种价值,然后又把它取消了:过时的和被取消的价值的范围变得越来越丰富;价值的空虚和贫困越来越明显可感。”

与此同时,尾随价值虚无主义其后的价值多元化以及价值相对化,为人的解放以及人的价值的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传统的价值秩序的颠倒以及价值失序。这一问题也成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现代社会颠倒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价值序列,在传统的价值序列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自然和至善,已经转变为人对自然的控制以及人对世俗价值的追求,结果是至善或最高价值被忽视了。对于价值失序,卡尔・施密特也在其著作中有相关阐述:“价值规定的纯主体性的自由导致价值与世界观之间的一场永恒斗争,一场又是一切人与一切人的战争,一场永恒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煽动着斗争和敌对情绪的,始终是价值。”

三、价值秩序重建

尼采将价值失序归结为形而上学对超验领域的虚构以及坍塌,进而以“权力意志”作为最高价值,企图恢复价值秩序。而海德格尔则将这种价值失序归结为其对存在的遗忘,在他的晚期,他主张回到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思想,通过此途径来克服虚无主义。由此可知,前者仍旧陷入一种价值绝对和虚无的泥潭之中,而后者的“存在之思”,也不免带有存在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那么列奥・施特劳斯呢?他通过回归自然寻找形而上学的普世价值,这些作为是否能够重建价值秩序?

在施特劳斯看来,对古典政治哲学的拒斥,是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所在。只有坚持价值一元的理论方向,追问真善美的生活的客观依据才能被人们获取。他认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他们普遍确信和追求普遍永恒的自然,它理应作为价值存在的客观标准。除此之外,洛维奇等持有类似的主张。但是,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这种形而上学的拯救方案,带有价值普遍主义的倾向和价值绝对主义的倾向。依此可知,自由主义存在的价值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倾向,再加上回归自然的普遍主义和绝对主义,社会的价值失序、人们生存的无意义感以及人的德性危机已经成为现实。

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上述的所谓的解决途径已经无法真正的帮助社会和人们走出困境,唯有在公共的理性言说的交互作用中,人们才可以对诸价值进行审视和检阅,才能形成价值共识,维持价值秩序。

其实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世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共同体,而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则是价值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和基础所在。传统的共同体的存在,它们都是以共善为纽带。社会价值秩序建立,个人价值选择,都是依据共善为法则的社会。个人想要获得身份认同,想要寻求精神归属,想要提高德性,都必须依据以共善为法则的社会。与此类似,当代价值秩序的构建一个必然的要求和前提就是个人对于共同体的依存关系,进而以共同价值为精神纽带,使个人与共同体处于良性互动之中,以此,可能就成为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路径之一。他们力求建立的共同体,在他们看来,本身就是一种共同价值甚至于最高价值,认可这个共同体的个人是这个共同体的创造者以及实践者,亦是其中的价值的创造者“共同体的追求和目的能或多或少地激发扩展性的自我理解,以至在构成性的意义上确定共同体。”

哈贝马斯曾言,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共话语模式,以此来达成价值共识,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或许是走向有序价值的途径之一。依此可知,在构成共同体及其价值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言说是其首要前提。不可避免的,在价值多元时代,在信仰不同的价值观的个人之间组成共同体以及达成共识价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公民之间的理性商谈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动力,只有通过这个途径,那种处在遮蔽状态下的本真的价值,其在公共的理性言说中才能彰显出来。于是,在这种理性言说的交流、沟通甚至是辩论的过程中,个体之间逐渐形成价值共识,建立起适当的价值秩序。

由此可知,在现今社会,只有在以公共交往为基础所建立的共同体中,人们才能“决定何谓好或有价值的,或者应当做什么,或者我应当赞同或者反对什么”。现代社会,消极自由猖狂,积极倡导公民的公共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追求卓越的积极自由,使公民在积极的行动中达成对共同体价值秩序的认同。由此,或许就是价值秩序的建立以及脱离价值虚无主义的极为可能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第7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关系 实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非常及时的,我们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意蕴

(一)理论意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存之本,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创新,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二)现实意蕴

它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立,政治体制改革深入、经济有了极大发展,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同时,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大前提下提出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必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内外各个方面。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理论创新,并且它为当代大学生成才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是形势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告诉我们,在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可忽视的矛盾,成长中的大学生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正确的思想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激发了精神动力和规范了行为准则,对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极大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活泼、积极向上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赞成或接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赞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但我们也应看到,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多元化促使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价值观混乱;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淡化理想追求、忽视共同理想,关注个人利益、集体观念较差;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强,注重金钱实惠、追求奢侈享受,轻视道德品质,忘却艰苦奋斗,团结意识较弱,心理素质较差等等。更确切地说,当代大学生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产生疑惑。这些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党倡导的主流价值形态产生背离,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有助于大学生成才

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处于何等地位,固然有许多外在的原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它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的构建是新时期新的伟大工程,对于推进高校建设和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它们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具有其他意识形态无可比拟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有助于大学生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在新时期形势下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导向作用,而在它指导下创造的各种有利的客观因素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活动的舞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更多的机遇。正所谓青年就是未来,要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因此,年轻的一代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而深入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促进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和时展要求的人才。

(二)大学生成才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

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条件,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利用和驾驭环境,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正所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学生成才了反过来又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人才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建设者,是社会最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而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创新和最快掌握新技术的往往是青年,这当中大学生又占有很大比例,可以说他们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在不断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最开放、最能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大学生成才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认识国情和实践的基础上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他们认识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能力的增强……另外,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是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这又能使这一群体融个人理想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这一切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即是说,在大学生得到社会认可成为真正的人才后他们能更深刻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只有这样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周围的环境才会符合人类的发展,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因此,大学生成才有助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有助于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

四、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建设。在高等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研究在高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方法措施。

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社会、学校、教师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对于培养对象的成才来说都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而大学生自身在成才过程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首先也是最为基本的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实现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协调,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知荣辱。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是好的,所以我们就必须从大学生群体这一整体出发,使少部分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用多数带动少数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坚定的信仰是很关键的部分,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学习、解放思想、锐意创新。

从国家角度看,“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这一切,都需要国家的政治导向、法律保障,需要国家科学有力的舆论导向、文化辐射、政策激励、制度安排等。党中央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与完善,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力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中。

从高等学校来看,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地,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培养学生成才主要通过教育教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大学生所感知、认同与掌握并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路径与渠道,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生能否成才,高校教师的素质至为关键。高校校园的讲台毋庸置疑地反映了当代社会思潮、经济建设、学术研究等的最新动向,影响甚大。教师首先要做到真懂、真信、真实践,以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帮助大学生塑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品格和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

第8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大众化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过程也就是被群众掌握、内化为道德信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把握,关系到人民对该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必须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为人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种价值尺度、价值准则,成为价值判断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和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②它应该体现一定群体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核心价值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2.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3.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4.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写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从来源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既要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几千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传统的价值观引导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传统的民族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深入炎黄子孙的骨髓中,潜移默化德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中批判的吸收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借鉴其有效的表达方式,更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记忆,更能形成共识,在核心价值观众体现中国特色。而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增添时代要素,适应时展,才能植根于当下,立足于中国国情,保持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承接传统,又要紧扣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丰富其内涵。

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区别开来。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性质的体现,不同的社会性质肯定需要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反映。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并规定了其方向;一个好的适宜的核心价值观又能巩固国家的性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并促进国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体现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高、最核心的价值原则,③这既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一致。

从作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凝聚社会共识,又能规范公民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反映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因此,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个统一价值追求上,最大程度的调节社会矛盾,统一人民意志,达成社会共识。在达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心中也会形成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内化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外化在行动中,规范公民的行为,这也是一个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实践领域,形成价值规范,规范和引导公民的行为,以求其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家观点各异,提炼上缺乏共识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国家和社会媒体一方面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但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意见存在分歧,难以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这就从根本上模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存在,本身就容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阶级立场、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认识水平和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各方有识之士特别是学术界、宣传界、理论界在学习、宣传、实践时,认为核心价值体系较为宏大复杂,不宜熟记传播,纷纷欲对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且呼声一直十分强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冯颜利教授从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中获得启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人义法自信”;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则从新加坡的“发达、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中得到启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学术界广泛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讨论,一方面表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重要性的关注,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是另一方面,呈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如何达成共识,博采众家之长,统一思想,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和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

(二)内涵丰富,表达方式上欠凝练

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熟练掌握的基本的特点就是将其丰富的内涵运用极为凝练的表达,让人们耳熟能详。就如提到西方核心价值观,我们自然会想到自由、民主和博爱。但是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们却面面相觑。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表达方式上欠凝练产生的后果。虽然,中国共产党对此也在不断地努力,但是还是存在表达方式的问题。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今,围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了多次讨论,但由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极其丰富,提炼存在很大难度,普遍存在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的问题,难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记忆和掌握,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大众化带来了很大难度。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倡导”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作出了重大的进步,24个字层次分明,涵盖了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公民个人的三个方面,简短明了。

但相对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和五四时期“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先进价值观,以及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还不够凝练,不容易形成口号效应,被群众记忆。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要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尊重大众的意愿,考虑大众的需求,并以通俗、准确、鲜明、扼要的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通过群众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表达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三、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所依据的工作方针。也应建成社会主义应坚持的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体应该落实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发展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促进核心价值的生命力。

具体说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是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获得渠道和认知程度,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渠道,开展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总之,一切来源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二)凝练语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

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形式契合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凝练语言,探寻更适宜的表达形式。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群众能掌握,群众易记忆为目的,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的价值观犹如没有土壤的种子,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应在利用权威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众评价。民众评价是指通过社会舆论、民谣等方式比较真实地表达群体主体意志的活动。陈新汉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与权威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而民众评价活动通过对权威评价活动发生影响,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影响,因而民众评价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④因此,在通过学术界总结和提炼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微博、问卷调查等开展民众评价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注释:

①.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②包心鉴.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纲领[J].新重庆.2014(04).

第9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合力” 社会思潮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出:建设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我党不断探索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又是对这一原理的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精神动力构建的指导思,是我国社会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体系是主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它是以主体的需求为基础,整合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按照主体的不同,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也和一般社会意识一样有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之分,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价值观系统。任何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群体价值观形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部分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系统之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也即意识形态,是以观念的形式再现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内容之一。它积中表达了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对其理想的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我国社会的追求目标及这种目标本身的性质。因此、它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理念、追求的目标。因而是社会产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特色和本质的重要标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它通过社会价值标准、价值要求、价值理想等的塑造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现这一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就在于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一方面,我们在历史上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与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另一定面,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应走之路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力的保障

共同的社会思想意识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形成的力量之一。只用心往一处想,才会有力往一处使。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历史发展“合力”的思想,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演变的“自在性”和“盲目性”,它具有“自觉性”和“自为性”,它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的活动,任何事情都是人们自觉活动、自觉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结果。尽管个人的理想,追求、信念等的最终根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们的需要、理想、追求和信念等又是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直接依据,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及这一过程的目的之实现是决定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所以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社会的精神力量决不仅仅是个人的意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慧认为社会精神动力还有较高的层面,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虽然经济状况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但是,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已的历史,经济的力量最终是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借助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恩格斯指出:对于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观点,宗教的观点等。意识形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像宗教、哲学等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时也会作为条件、甚至作为原因,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社会合力的形成是各种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形成“合力”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要有一致的精神状态,要有相同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附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需重新构建,各种思想观念在此碰撞,我们社会更深入的发展急需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重构和整合。而信念动摇、信仰模糊、诚信缺失、价值多元等精神生活的现状更需合时宜的共同价值追来引导和统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的党中央洞察了我国社会时局的特征,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确定了指导思,描画出了共同理想,精练出了精神内容。构建了道德行为准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是凝聚力量的核心。

j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思潮的指导思想。

要形成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就应当协调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各种思想意识理论,包括宗教信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协调和引导各种社会思潮提供的依据和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在的成就,与此同时,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也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激荡。思想意识“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表现,在多样的背景下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腐朽的思想的碰撞与斗争是这个时期思想意识领域的最大特征。这种“多元化”首先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多元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们社会生活与实践“多样化”反映,是人们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在观念上的真实写照。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理想与目标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层次之分,有高尚与否之分;这种“多元化”在人们生活态度上表现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区分。其次这种“多元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陪随着对外交流,各种思想文化,各种文明也流入我国,这种多文化多文明的共存现象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思想观念的多元与价值观上的多元。“多元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的社会的宽容,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与确认的表现,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然而,多样性是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没离开统一的多样性,这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决定。在价值观领域里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就表现为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没有“多元”为基础的“一元”是单一的而不是辩证的。承认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前提。当然,尊重与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讲道理”“明是非”,坚持真理是标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做到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是非标准去衡量各种现存的社会思潮,通过这种评价与判断然后做抉择,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为价值认识与评价值的多样性提供基础与依据,从而实现具统一的多样,具有多样基础上的统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本社会主义制度之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为构建我国社会发展强大精神动提供了理论依和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