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

第1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真题;实践;篇幅

秘书专业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其适应范围广、培养成本较低,在很多普通高校和各类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作为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近年来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所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均有下降,秘书专业也不例外。相比其他专业,秘书专业毕业论文还存在选题范围较窄、理论性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对本科专业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尚有争议的情况下,对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更是存在分歧。有些学校完全取消这一环节,从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学层次的目的出发,一些保留了专科层次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学校,在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由于秘书专业本身尚不成熟,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理论储备不足,论文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较多,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成为秘书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笔者认为,作为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梳理、整合,将在校期间所学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性练兵,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且针对秘书这一对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更是其学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已有二十余年的开设秘书专业的历史,对毕业论文的环节要求严格,近几年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越来越突出的感觉到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需改进,尤其在三个方面要严格把关。

一、选题宜真

按论题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毕业论文的论题可分为:真题真做,真题假作和假题真做三种类型。真题真做是指以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运用所学理论真刀实枪的演练,力求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题假作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但做论文时可只在理论上加以解决,或者来源于实践的论题已部分得到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或可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假题真做是指虚拟的题目,学生要对这一虚拟问题进行实际的演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以求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

以上三种类型的论题,目的都是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整合,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这个过程,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的在校学习得到一个提升。对学生进行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语言表述等能力是一次全面训练。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前两类论题可作为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个新兴专业,应以真题作为首选,不宜选择模拟题目。

秘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真”应包括与学生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的论题和纯理论性研究的论题,

纯理论性的题目又可笼统分为历史性论题和现实性论题。历史性论题需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类研究,并分析论证对现实的意义和影响,这对专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某时期的秘书制度的研究、古代秘书的某方面素质能力的研究等。现实性论题中理论性强的论题,对于专科秘书专业学生也难以把握。因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秘书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只有短暂实习经历的学生对理论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的论题把握起来难度较大。为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免会出现或大量复制抄袭、或以叙述事例代替论述的现象,以掩饰和弥补理论不足的弱点,从而导致论文的质量难如人意。如历届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爱选“秘书的素质”等在教科书中被论述的较全面的论题。这样的选题省事、好写,不出彩也不易出错,答辩时易通过。写作时有大量的参考资料可供直接使用,写出来的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在真题中作为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应首先考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就可以将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及就业等环节衔接、联系起来,使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真正扎实有效,同时也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有实际和实践的意义。选题时应突出研究和适用范围,要求在对论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

二、角度宜实: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对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较严格的把关,力图使论题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也就是做到选题真。但学生在写作中常老调重奏、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且简单重复已有的观点、结论。如论秘书信息工作的有效性、秘书写作能力的研究、论秘书角色意识的培养、论秘书的挡驾艺术、秘书腐败等论题都已有较多论述,如何使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能进一步深入、拓展,就有角度选择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对其所得出的结论的论证过程严格把关,做到真题真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探寻问题,将所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与秘书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秘书工作某一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较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如: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组织中的秘书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在秘书工作的办文、办事、办会和辅助领导决策等四个环节中,工作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社会组织中的秘书工作都有所了解,但经过实习和社会实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同一类、同一层次、同一行业的社会组织中的秘书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发,使之对论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并找到清晰的分析方法,获得一种学术的眼光。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规则,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同样是秘书的办文,在小型私企中会有其特殊性,鼓励、要求、指导学生发现其特殊性,从而对秘书办文的选题就可从一个新突破口入手

要做到真和实,需在实习前就布置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做一系列的调查,从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三、篇幅适中:目前对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字数各学校要求不同。笔者从多年指导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的经验中体会到,无论是从文风的角度还是从严把论文质量关的角度考虑,秘书专业毕业论文不宜过长。我校为杜绝学生抄袭论文,最初规定字数达到一万,但其结果是空话连篇,在写法上加入很多实例进行详细叙述。成为一个理论(或公认的结论)后面跟一个甚至多个例子的叙述。因论文水分过大,影响了论文质量,也对秘书专业学生的文风是一个不好的引领。近两年来,对篇幅要求进行了修改,改为八千字,师生普遍感到仍嫌过长,对于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学生来说,论文的理论性不可能很强,选题一般较具体,将一个问题观点清晰、论据充分的论证完整,以五千字左右为宜。既可避免抄袭、说空话或背离论文基本写法,又可得到初步的学术研究的训练,这也就达到专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要达到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何志坚. 网上调查显示42. 5 %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n] . 中国青年报,2007 - 12 - 17 (3) .

第2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而且取决于学生认真和努力的程度,还与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息息相关。教学秘书在毕业论文中应当发挥能动作用。本文仅就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流程

1.完善论文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完成论文的效率和质量。有些教师选题结合自身科研项目,过分偏重实用,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有些教师选题过宽过难,学生做不出来,又多次更改题目;更多的教师不对学生选题作出要求,导致学生选题盲目,更换同一专业选题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每年都会出现学生要求更换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与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选题没有规划,该写什么题目不清楚,对论文指导教师不了解。此外,历年论文选题高度一致,前面写过的论文,后面的学生依然在写,造成写作资源的浪费。比如,网络虚拟财产的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有学生写作,但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秘书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学秘书在分配指导教师和该教师指导的学生时,要对学生充分介绍这名指导教师的研究特长,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学生是否对这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由其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二是教学秘书必须整理历年已经选过的论文题目,并对学生公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选题应当根据学生自选意向和一人一题的原则进行,教学秘书应当提示部门领导根据情况提供选题,避免选题过于集中。三是在已经建立论文题库的学校或院系,教学秘书应当提醒指导教师每年更新题库,使学生的研究也能与时俱进。在学生选题完成之后,教学秘书应当回收选题方向和题目,建立毕业论文题库,协助督促每年更新,确保每年有20%更新率。

2.协助督查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种检查,一般分3次,首先是初期检查,即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后,院(系)应当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研究计划、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进行初步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指导教师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成有价值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负责汇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毕业论文做特别记录,然后将选题情况报告院(系)或教研室领导。其次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论文计划的执行情况。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完成之后,由于找工作或实习等原因,会将毕业论文弃置一边,拖延写作时间。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可以由教学秘书主抓,毕业论文学习委员辅助进行,内容是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计划与实际进度是否一致。如果工作量过大,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然后将检查或者抽查的结果予以公示。最后是后期检查,也就是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分的检查。教学秘书可以参与部分答辩,对此后面有详细论述。中国政法大学在毕业论文后期检查中的一些制度值得借鉴,他们引入“论文打假”制度,由教学秘书组织学生通过“打假软件”对论文抄袭情况进行检查。此举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抄袭的动机,提高了论文质量。

3.积极参与答辩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答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毕业论文答辩的效率。首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科分类,教学秘书应将同一学科的学生分入同一答辩小组,然后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当由本小组所属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方式大约有两种,一是同一专业的3名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学生就是这一答辩委员会成员指导的学生。二是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不在其所在答辩委员会答辩。笔者认为,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第一种方式更有效率,因为,本专业的指导教师人数往往不足3人,如果由非本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可能导致教师对所写毕业论文内容

转贴于

并不了解,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其次,教学秘书必须安排答辩时间,由于有些学生在外实习或为找工作参加面试,所以最好将答辩时间安排在周末,并且及时将确定下来的答辩时间以及基本程序通知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抽样听取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内容,注意答辩时间是否充分,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4.及时提供保障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告知指导教师和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的现有政策,如毕业论文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学校和教学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等,向指导教师分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并按规定回收检查各项填写情况;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毕业论文制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教学环境的保障,主要是指保障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场所指导学生。目前,很多学校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办公室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办公室人员众多,容易影响学生的思路,指导效率不高。学校应赋予教学秘书申请空余教室的权力,保证每天都有空余教室提供给指导教师。教学秘书对财物的保障,主要是指指导教师所需的办公用品、通讯设施以及及时统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兑现工作报酬等的保障。

5.认真总结归档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总结归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毕业论文本身的总结归档。毕业论文是学生重要的永久性学习档案,学校要求对毕业论文总结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毕业论文纸质版按照专业、学号顺序排列,存放在适当场所,同时保存毕业论文电子版。每个院(系)应当将每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形成一个文档,其中包括论文题目一览表、各专业毕业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档一式两份,一份由院(系)留存,另一份则上交教务处留存。其次,是对毕业论文工作文件的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材料等相关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归类保存。对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总结也是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总结毕业论文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素质

第3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文秘 课程设置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和知识飞速的更新和传播,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稳步上升,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高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高职院校要使自己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努力与社会接轨,使毕业生成为具有扎实的文秘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同社会、企业需求相一致。由于文秘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无法与市场需求接轨。社会和企业在飞速发展中急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高的文秘人员,作为一种职业的秘书,不再是之前单一的行政秘书,而是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本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文秘专业的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发展,课程设置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秘专业的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仍然认为文秘专业为文科专业,而当前社会的文秘专业应该属于文理兼有的应用型学科。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达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课程设置应适时调整。

(二)课程单一,行政方面课程较多,职业技术课程较少

当前社会环境,文秘专业发展迅速,文秘职业岗位也在改变,而高职院校还一味地培养党政机关的行政文员,行政课程占据了大部分,采用传统的、老套的教学方法。毕业生普遍不能迅速融入社会和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的要求,进入企业之后还要学习很多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这就没有达到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不应当再以培养行政秘书为课程设置的目标,而应当转变思维定势,努力为用人单位培养具备较强职业技能的商务型综合秘书。

(三)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内容繁琐,存在重复现象

开设的课程内容不够系统,不同的课程相似内容较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普遍认为教师所讲内容已经学过,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收效甚微。毕业的学生实际能力达不到企业对文秘工作的要求。

(四)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当前的文秘专业应隶属于应用型学科,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要求,融入企业之中。由于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在学校很难在职业技能方面得到锻炼,缺乏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出的毕业生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不高,和企业不对口,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应当包含实训课程,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较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训设施,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只能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例如:秘书礼仪课程需要借助录像和幻灯片等电教工具,同时还要在形体训练房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如果高职院校没有这些实训设施,提供不了这些实训条件,将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作为文秘应该有的礼仪。

三、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课程的设置合不合理直接关系到本专业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体现该职业的特色。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职业背景为基本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门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文秘专业虽然被划入文史类学科,但是从实际情况考虑,秘书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文秘人才既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又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企业营销和法律知识。文秘专业可以说是文理兼有、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以职业背景为基本原则,突出文秘专业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二)立足于本专业,服务地方性原则

秘书这个职业在各个行业都需要,故而此职业并没有很强的行业界限,但每个行业却都需要文秘这一职业。秘书在一个企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企业文化的灌输、上级领导任务的下达、企业员工想法的转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设置还应当考虑服务地方原则,高职院校走出的毕业生大多留在本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课程设置方面应当考虑为当地发展需要增设专业课程,还应考虑地方文化特色,让文秘学生掌握本地区的风俗习惯。

(三)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关键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毕业生具有本职业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课程的设置应当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完成企业任务的能力。对于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努力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文秘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适应企业对文秘这一职业的要求,又能使学生具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以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应当成为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原则。

(四)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文秘教育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文秘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职业技能鉴定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顺利获取毕业证书的基础上,能够得到职业资格认证,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和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四、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探究

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应当适应市场需求,与社会和企业对接,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完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并科学地安排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

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秘书的职责和所应有的素养,熟悉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够熟练地完成企业要求秘书的工作。教学方式可采用分组讨论、课堂交流、写作小论文、情景模拟表演等方式,把秘书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询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制作技术、网页制作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中信息搜集、传递、加工、分析、检索和应用的能力。增加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培训,让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交流工具,以适应中外合资企业和外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社会和企业要求文秘人员应是复合型人才,这必然促进文秘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进一步联系,使得文秘教育走复合化的培养人才道路。文秘专业应在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等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目的是为了学生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例如可开设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财务管理和企业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开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熟悉企业营销、管理和国贸知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课程设置

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秘书专业课程应当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可安排一到两周的课时,实训教学应当模拟企业所在环境,学生的着装、实践教学情景都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来安排,让学生能够将文秘理论知识真正地通过实践教学转化为文秘职业技能。学校应当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积极地与地方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学生也可自己利用寒暑假联系实习单位实习,使学生能够到企业里进行实地学习锻炼,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可以开展秘书社团活动,模拟企业环境,体现地方特色,通过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自己专业更有兴趣。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应当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立足于本职业,服务于地方和各行业,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文秘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才是学校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敏杰.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设置[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2).

[2] 王箕裘.浅谈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17).

[3] 聂小雪.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第4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摘 要:2011年4月秘书学被纳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这是秘书学界的一大盛事,同时也给高职文秘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文秘专业学生发展、高职文秘教学研究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给高职文秘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秘书学;本科定位;高职文秘专业;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文秘专业。由于长期以来,秘书学本科定位没能确立,出现了没有太多的本科文秘专业毕业生从教,职场秘书在高校没有专业提升空间,教学研究无法深入等问题,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专业规模、教学研究都有很大影响。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第一次把秘书学定位为文学类中国文学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7(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1)。诚然,这是“根据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秘书学本科定位以后,秘书事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新时期,秘书学界将面临新的形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整个业界美好的发展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开设的文秘专业,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笼罩在高职文秘专业周围的一切不因影响都将消除。

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的影响。文秘专业的师资队伍成分复杂,常常被冠以“杂牌军”。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秘书专业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能达到国家规定的1:16的师生比指标,许多院校就不顾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等,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以至于把中文、图书档案、行政管理、英语、酒店管理等方面的教师拉了过来。当然,这些专业人才对文秘专业具体模块知识要求有帮助,但对于整个文秘专业属性却不甚了解,势必会在教学过程造成专业知识偏离,更重要是很难把秘书专业意识在言传身教中贯穿其中,这样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就难以保障质量。秘书学本科定位后,设置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会增加,社会上的各种各级的秘书职业培训机构也将成倍增加,给高职文秘专业教师进修提供明确道路。科班出身的秘书学教师可以随着秘书学学历教育的升级而继续进修本科或者研究生,将来还可能继续博士学位学习。其他专业的非科班专业教师将有了理想的学习之所,可以到秘书学本科专业继续学习,更新知识和改换专业,干干净净地甩开“杂牌军”的帽子。

对高职文秘专业规模的影响。在设置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招生规模大多维持在每届30-60人之间。招生规模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其中与秘书学本科定位有关的原因有三,一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了秘书专业资格证,大多都直接参加工作。随着职场发展需要,学历需要再次提高,这时又没有对口的本科文秘专业,他们的职场继续教育之路到了尽头;二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不能直接升入对口本科文秘专业,只能转升行政管理学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当下即使本科毕业也很难找工作,有能力专升本的学生也会决定放弃而就业。就连现在毕业生报考的火热的公务员大考,高职毕业生也只能望着眼前大面积招考文秘专业人员的岗位而止步,应为报考的条件是本科毕业生;三是秘书学没有确立本科定位,在社会上很难有影响力,有些本科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设置了文秘教育专业或汉语言专业(文秘方向),毕业生在社会上也得不到重视和肯定,受其影响,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可想而知,也很难得到社会肯定,多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秘书学本科定位后,文秘专业影响力和毕业生影响力都将随着秘书学科地位的上升而上升,开设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大幅度增加,三年高职学习毕业后将可以继续就读本科秘书学专业,成为单位招聘和公务员招考的抢手货。秘书学专业学生将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社会地位也将得到提升,职业发展也有可持续之路,秘书职业将成为众多青年向往的职业,秘书人才培养也将大有作为。

对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研究的影响。鉴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影响,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团队相对比较弱,学校投入也因学生规模上不去而减少,就不利于专业教学研究,更不利于专业建设和成长。一些文秘专业的老师对教学和科研缺乏执着的精神,更有甚者在专业建设最需要的时候公然离去;一些单位对文秘专业减少缺乏政策支持,不把文秘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列入学术论文的范畴。有的老师就算写了文秘专业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在晋职称评审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歧视,有的就干脆撇开专业研究相近专业论文。直接导致秘书类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降低,无法跻身于核心期刊行列。一个专业没有核心期刊支撑,也就在学术界失去了话语权,专业教师也找不到专业内的核心期刊,没有专业核心期刊为平台,就没有办法评高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就无法成为专业带头人。如此恶性循环,高职文秘专业建设就被束缚其中,形成无法突破的怪圈。秘书学本科定位后,随着秘书业界声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大量的需求,将推进高职文秘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专业办学效益。文秘专业也将在高职院校诸多专业中提升竞争力,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脱去“杂牌军”帽子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将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去,抓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带来的机遇,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技能、快速成长型秘书。

从目前来看,在本科秘书学专业毕业生与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没有形成激烈市场就业竞争之前,是高职文秘专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从办学定位上来讲,本科秘书学专业培养的是研究型秘书人才,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秘书人才,两者也不会形成太大竞争压力。再从当今秘书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社会组织中需要的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薪资处在底层,是基层的初级秘书。有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秘书从业者中有54 %的人拥有专科学历、31 %的人拥有本科学历,中专及其以下学历者仅占14 % ,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就更少只有1 %。在调查的758人年龄上显示,18-30岁的有310人,占总人数的40 %左右;31 ―40岁的有342人,占总人数的46 %左右。两者相加比率高达86%。两类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秘书都年轻人,基本上是从秘书的最初级干起,这符合当前秘书职场分布现状。一般来讲,秘书人员都是从最基层的秘书工作开始的,很少有人从学校到职场一步到达高级助理级秘书,这需要需要在职场慢慢的成长和发展。而这些条件,恰恰都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相信,秘书学专业本科定位以后,秘书职业从业者和秘书学专业教育、研究者们将迈入激情奋进的康庄大道,只要所有的秘书人勤恳努力,探索创新,秘书学发展的路子一定为越走越宽。高职文秘专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必将沐浴在春风里,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搞)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28号文件.

[2]杨剑宇.《秘书学申报本科的坎坷历程》《秘书》.2011年第11期.

[3]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上)》《秘书》.2011年第11期.

[4]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下)》《秘书》.2011年第12期.

[5]苗卫红、王伟龙.《郑州市秘书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中州大学学报》第21卷第4期.

第5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文科类专业 就业 公共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79-02

公共职业能力是指不同专业的人才在不同职业岗位上所应具有的共同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包括:与人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提高高职学生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职业能力,对提高其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具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在此,试以文秘专业为例,就通过提高公共职业能力以改善高职文科学生就业状况略加分析。

1 高职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国际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由于拥有显而易见的“一技之长”,高职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逆势走俏”;由于专业性相对不突出,高职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依然相对不理想。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比较具有代表性。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是随着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现代科学管理专业。我国目前文秘专业还没有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填补了市场空白,就业前景应该说是相当广阔的。同时,在政府各种创业政策鼓励下,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也为文秘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就业空间。从近年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率数据可以看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灵活就业率低、协议就业率高,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灵活就业率是指未签订协议书,从事非全时工、季节工等的毕业生数与总毕业生数的比例,实际是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率低,则正式签约率相对较高,理应说明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率是相当高的。但是,通过有关机构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毕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60%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已经不在当初毕业时所填写交给学校的就业协议书上面的单位工作了,更多的属于灵活就业范畴;有20%的学生表示正在寻找新工作单位的过程中,还有15%的学生有换工作的打算。这些数据说明刚毕业走出校门一年左右的文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流动性正在加快。在灵活就业范畴中,短期内自主创业的人数也偏低。虽然国家有很好的政策支持,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毕业后的近5年时间内,大多学生都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一般都是想先积累经验,然后选择性创业。文秘专业学生以女孩子居多,她们的就业选择更主要是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一就业选择与就业单位流动性高成为一对矛盾。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要挑选到合适的文秘人员并不容易,要挑选到复合型秘书、创新型秘书尤其不容易。

2 高职文科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学历文凭困境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借助供大于求的市场大势,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除了常见的如市场销售员、保险行业、直销行业等门槛较低的岗位需要高职学历之外,其他岗位一般都需要本科学历,甚至是研究生学历,这更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使大专学历的高职毕业生成为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文秘专业虽然是属于应用型的专业,有着一定的市场就业竞争力,虽然现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对接的双证书教育,但是在以学历作为就业门槛或敲门砖的今天,高职学历仍是目前就业市场的一个无法穿越的困境。

2.2 政策操作困境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就业的一些扶植和鼓励政策,这无疑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国家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民营企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予以支持。1999年底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生创业没有资金,允许以其技术成果和其他智力资本折股参与创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手续过于复杂,还是有很多达不到申请创业贷款的条件;当前国家招考公务员的岗位中,2011年需要专科生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本科成为了最基本的条件,这在政策操作层面也无形地给高职学生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境。

2.3 个人素质困境

常说“找工作容易,但做好不容易”。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期望在求职过程中的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文秘专业毕业生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因其多方面的劣势形成专业人才的离散效应,最终导致人才相对过剩,造成社会人才浪费。近几年,一些大中型企业对秘书岗位提出的素质也比较高,对现代职业秘书在工作经验、个人品行、文化素养乃至性格类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对秘书基本素质要求外,还需符合老板工作上的个性化要求。特别是私人助理,即“PA”,是职业秘书的发展趋势之一。私人助理更像“管家”、“代言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辅助职责,甚至在不同场合代表老板出场行事,是老板的替身。因此,现代企业的秘书一职正从“打杂”、“花瓶”向职业化秘书转变,这也给当前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

3 增强公共职业能力改善高职文科学生就业状况

针对高职文科学生就业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自身,既必须正视现实,更必须未雨绸缪,通过提高学生公共职业能力等多种有效途径,切实改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低迷的现状。

3.1 学生要加强自身综合职业素质的修炼

从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看,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十分注重素质和能力需要,这里所讲的专业素质不仅是指课堂上理论基础的学习,还包括是否具备了个人专业素质的培养,取决于是否认真进行个人的职业规划,取决于是否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取决于是否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调查反映,民营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素质需求是多元化的,但都存有“德才兼备”的倾向。据统计显示,民营企业注重的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和道德素质 (33%)、文化素质(27%)、业务素质 (13%)、心理素质(8%)、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5%)等。大部分单位在招聘文秘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基本素质,如品德修养、灵活程度、努力程度和知识面等,可以概括为“要素质而不求专业精”。企业对秘书岗位职业标准的要求增加,只具备基础知识是无法来适应岗位需求的,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种种困难。因此,高职文科专业学生应该从以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以应用型专业知识学习为主要目标,成长为复合型人才。(1)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培养专业技能,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形成就业求职的坚实基础,这是改善文科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对文科专业学生提出的根本要求。就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就应当通过学习和锻炼形成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公关与策划能力、电脑速记能力、商务管理能力、商务沟通与协调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能力等主要专业技能。(2)要具备增强自身公共职业能力的意识,时刻要求自己注重提高公共职业能力。前述的与人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都是文科专业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的。如今,在大学中开设了很多拓展课程,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进行分析,进行职业规划,在接受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参加专业拓展课程,实现能力的增强与提高。(3)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相关社会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培养、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提前介入“社会人”的职业角色,通过活动来进行辅助学习,从而修炼自身综合职业素质,为将来的求职就业提供优势条件。

3.2 学校要加强对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目前,由于用人单位对职员素质的要求提高,因此,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文秘专业的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要围绕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整个专业教学改革要突出适用性、职业性、应用性,以增强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适应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打下基础。高职院校要分析文科类专业所对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就这些能力要求的共同部分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有针对性地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设计系列的培养能力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项目中锻炼能力,培养技能。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通过一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了解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并对相对集中的就业岗位进行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出文科类专业的共性能力要求。再根据这些能力要求进行系统的活动项目设计,形成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项目。同时还要根据文科专业学生公共职业能力的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将这些能力要求融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项目之中。进而将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项目贯穿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合理而有效的组合设计,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培养效果的最大化和教学成本的最小化,力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公共职业能力的文科专业毕业生,从而改善当前文科专业学生相对低迷的就业状况。

3.3 在“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中强化公共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最终要面对求职市场的双向选择,学校除了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外,还要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扮演好“红娘”的角色。在人才培养阶段,学校一方面要主动推荐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顶岗实习或者综合实习,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厂中校”检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公共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建立相应的“校中厂”,学生边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边在“校中厂”提前接触社会,了解自己公共职业能力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及时弥补。培养公共职业能力,在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以一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的众多“厂中校”和“校中厂”,就是增加高职文科学生生活阅历、培养公共职业能力、改善就业状况的最便捷、最经济的平台。

当前高职文科学生就业状况固然不尽如人意,但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认真、科学的规划,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形成全面的公共职业能力,他们职业选择的道路同样会更加宽广,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第6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一、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多年来,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对办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过多地强调,导致课程安排更接近于传统的汉语专业,且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故现实中出现文秘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企业却找不到满意的文秘人员的矛盾状况。这种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因此,培养文秘专业的学生成为既有较强办事、办文和办会能力,又有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能力与营销能力;既有团队精神又有创新精神;既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应用型职业人,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二、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既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长效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1.调整培养方向,改革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多年来,文秘人才培养一直是以公文处理为主的秀才型培养方向为主,定位于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并以此设置教学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能力,秀才型的文秘人员不能适应广大民营企业的需求,况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秘书工作者的需求是有限的。故在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职业教育过程中,只有把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和培养目标放在首位,既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文秘工作的操作技能,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高级的综合性文秘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改革课程设置,强化文秘学生职业能力。

传统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只强调常规文秘专业课程,如秘书基础、文书处理、公关礼仪等。且理论化的课程较多,专业口径相对较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毕业生就业后的转岗能力也较薄弱。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确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这样才能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笔者学校处于闽南三角地带,该地区中小民营企业众多,这是近几年学校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这类企业规模小,文秘的分工不可能太细。据毕业生反馈,这类企业经常要求文秘人员既能当文员,还能兼管财务、统计方面的工作,甚至也能涉及外贸、商务、摄影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要求文秘人员是个杂家多面手,能一专多能。所以本校增加了财会、营销、贸易、外语等方面的课程或课量。根据行业、市场需求,文秘专业的职业能力不能停留在公文处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为主的职业能力培养上,还应增设电子商务、英语写作、财务管理方面的实用性课程,并且要重视摄影、摄像、速记、驾驶等课程的学习,加强与职业相关的能力的培养。

3.改变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从总体上看,传统文秘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来调动学生的上课情绪,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分析,去表演,去比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如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录像,展示图片、实物,让课堂成为多媒体的教学时空,实现学生学习情感和思维的迁移,增强感性认识与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中乐,乐中学的同时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督促学生学会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查阅、分析各种信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与实践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共同进步,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4.加强校内实训,提升实践职业能力。

加强实训是培养文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教学中突出应用与实践,取缔纯理论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训在模拟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掌握处理事情的过程,强化实务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使理论学习成果得到初步巩固。

据笔者多年的文秘教学经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实训室模拟实训外,还可配合学校活动,如文化艺术节、运动会、迎新生、毕业生文艺晚会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筹备工作,如承担起草开幕词、资料打印排版、装订相关资料等,让文秘专业的学生承担起各种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本校还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油印室、档案室、图书馆等部门轮流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训练,懂得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能力。

5.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现实中,在文秘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有实际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较匮乏。

甚至有的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专业转型而来的,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只局限于书本,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实体会。故加强对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过硬的职业能力的学生。

所以,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能手进课堂的模式能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文秘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第7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多年来,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对办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过多地强调,导致课程安排更接近于传统的汉语专业,且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故现实中出现文秘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企业却找不到满意的文秘人员的矛盾状况。这种“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因此,培养文秘专业的学生成为既有较强办事、办文和办会能力,又有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能力与营销能力;既有团队精神又有创新精神;既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应用型职业人,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二、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既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长效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1.调整培养方向,改革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多年来,文秘人才培养一直是以公文处理为主的“秀才型”培养方向为主,定位于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并以此设置教学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能力,“秀才型”的文秘人员不能适应广大民营企业的需求,况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秘书工作者的需求是有限的。故在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职业教育过程中,只有把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和培养目标放在首位,既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文秘工作的操作技能,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高级的综合性文秘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改革课程设置,强化文秘学生职业能力。

传统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只强调常规文秘专业课程,如秘书基础、文书处理、公关礼仪等。且理论化的课程较多,专业口径相对较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毕业生就业后的转岗能力也较薄弱。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确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这样才能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笔者学校处于闽南三角地带,该地区中小民营企业众多,这是近几年学校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这类企业规模小,文秘的分工不可能太细。据毕业生反馈,这类企业经常要求文秘人员既能当文员,还能兼管财务、统计方面的工作,甚至也能涉及外贸、商务、摄影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要求文秘人员是个“杂家”“多面手”,能一专多能。所以本校增加了财会、营销、贸易、外语等方面的课程或课量。根据行业、市场需求,文秘专业的职业能力不能停留在公文处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为主的职业能力培养上,还应增设电子商务、英语写作、财务管理方面的实用性课程,并且要重视摄影、摄像、速记、驾驶等课程的学习,加强与职业相关的能力的培养。

3.改变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从总体上看,传统文秘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来调动学生的上课情绪,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分析,去表演,去比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如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录像,展示图片、实物,让课堂成为多媒体的教学时空,实现学生学习情感和思维的迁移,增强感性认识与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中乐,乐中学”的同时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督促学生学会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查阅、分析各种信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与实践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共同进步,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4.加强校内实训,提升实践职业能力。

加强实训是培养文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教学中突出应用与实践,取缔纯理论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训在模拟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掌握处理事情的过程,强化实务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使理论学习成果得到初步巩固。

据笔者多年的文秘教学经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实训室模拟实训外,还可配合学校活动,如文化艺术节、运动会、迎新生、毕业生文艺晚会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筹备工作,如承担起草开幕词、资料打印排版、装订相关资料等,让文秘专业的学生承担起各种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本校还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油印室、档案室、图书馆等部门轮流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训练,懂得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能力。

5.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现实中,在文秘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有实际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较匮乏。

甚至有的专业教师是从中文专业转型而来的,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只局限于书本,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实体会。故加强对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过硬的职业能力的学生。

所以,“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能手进课堂”的模式能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文秘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第8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秘书学 教学体系 消解 完善

1.概述

秘书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科学,自上世纪80年代起,秘书学开始作为文秘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中国高校普遍开展。为适应社会对高水平文秘人员的越来越多的需求,各高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培养了大批秘书专业(或文秘教育)专业毕业生。近三十年来,面临激烈的职业竞争,秘书人才出现了毕业生“供过于求”和用人单位“供不应求”并存的局面。秘书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论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冲击。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了4年的文秘系统教育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和胜任秘书工作:理论扎实,实践欠缺;学识有余,经验不足几乎是每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秘书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共同感受。面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该学科逐渐显现的缺点,高等学校从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而作为秘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的《秘书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秘书学的社会化与综合化

从秘书职业的特点来看,秘书从业人员特别要具备既博又专的职业素养,在秘书职业已被社会化的今天,各行各业几乎都设有秘书岗位,秘书学早已在实践中把自身的专业触角伸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去,使秘书学成为经济、法律、外语、建筑、中文、计算机、行政管理等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综合性、现代化成为了秘书职业发展的新趋势,实践操作能力、广博的知识面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优秀秘书人员的新标准。怎样才能使封闭的秘书学变成行政秘书、商务秘书、涉外秘书、法律秘书等开放的秘书学是每一个秘书从业者和高校教师都面临的新课题。

3.现行秘书学教学体系分析

传统秘书专业的课程开设总是围绕以下几个学科:秘书学、文书学、管理学、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学过文书学、公文写作之后有了一些简单的秘书学基础在大三开始学习秘书学。而现在一般都在采用的普通秘书学教材也总是围绕以下几个章节来进行:概论、秘书的工作环境、秘书素养、秘书礼仪、通讯工作、印信工作、文档处理、保密工作等等。在课时分配上,以标准的专业核心课程来说,秘书学一般开课1至18周,共72学时,全部为讲授课,讲授的重点则放在秘书素养和秘书实务的相关章节上,除了简单的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互动外,不单独设置实践教学课。这种课程的设置和章节的编辑形式无疑为学生获得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知识以及获取实践经验筑起了无形的壁垒,学生对秘书学知识、秘书职业特点的认知势必拘泥于课堂和理论教学。

4.秘书学教学体系的消解与重建

秘书学作为一门年轻的人文科学,迫切需要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新理念新养分从而完善自身。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是秘书学独具的特点,但当其走进校园以后这一特点却被慢慢模糊化甚至理论完全取代了应用和操作。有很多毕业生在系统学习过秘书专业的全部课程后面对一次接待任务、一次会议、一场商务洽谈甚至某一具体文件的起草仍然显得无所适从,在面对工作中涉及到的秘书学之外的很多知识如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时也会感到茫然和棘手。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当尝试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秘书学规范,将目光放得更长更远,重新探索更有活力、更实用和更适应时代的新的秘书学。

4.1在秘书学教学中增开实验课

秘书学的实践教学可以借鉴其他社会科学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例如法学专业针对相关案例开设的模拟法庭,金融学开设的模拟证券交易实践。秘书学中的会议经营、接待工作、公文处理、业务(商务)洽谈、办公室布置等一些章节内容可操作性很强,也完全可以设计成实验课。将一个班的学生分组,简单布置场景,教师给出实验课的主题、注意事项、预期达到的试验目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办事流程、处理(或商谈)事务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以及秘书学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和变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结,会给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实践基础。

4.2打破专业堡垒重新整合秘书学

秘书学的发展必须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在讲授秘书学时,要做到取舍得当,详略得当,融会贯通。尽量避免重复学生已知的理论知识,摒除课本中陈旧的信息和理念,在保留普通秘书学主干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将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例如秘书素养、公共关系,国外秘书学发展概况与现状、办公自动化等)放大,广泛借鉴、融合这些领域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信息,贯通上述章节所能涉及到的相关领域之外的如礼仪学、法学、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写作等专业知识,重组授课内容,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传达给学生最多、最实用的信息,以激发秘书学应有的活力。

4.3选修课适当补充

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秘书学详细而全面的讲授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会因为内容过多、信息量过大而显得杂乱,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容易。鉴于目前秘书专业课程开设较为单一的情况,选修课是秘书专业主干课程的较好补充。

秘书学系列选修课的设置应当在适当结合秘书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开设,课程范围可以考虑: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礼仪学等诸多学科,让学生会根据自身需要和爱好选择学习。

各个高校也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各有侧重的开设与秘书学相关的选修课,例如财经类大学、工商类大学可以偏重经济学、工商管理方面选修;政法类大学则侧重于刑法、商法、经济法等课程的开设。

总之选修课的开设要力求内容广泛但不庞杂,既要有精炼的主干也要辅有适当补充,给学生提供开放、灵活、科学的学习环境。

5.结束语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于秘书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创新。但在这个科技、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来说,这种调整和创新的速度还不能让人满意。我门应该看到秘书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又有在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方面的一些不足,在短时间内要求秘书学达到像数学、哲学、美学这些起步很早的学科一样的水准和高度是不现实的。我们还面临着秘书学教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学科使用价值、毕业生就业门路等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努力研究,探索出秘书学发展的一条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秘书学概论》 陆瑜芳 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现代秘书工作导引》杨蓓蕾 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9篇: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84-02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多样,学生的个体需求也是多样的。为此,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顺应未来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打破常规,探索出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从事文秘专业一线教学工作多年,以我院文秘专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 宏观层面(发展目标探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对某类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1.目标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体现办学定位

云南地处大西南,烟草、有色金属、磷化工、旅游等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较难吸引大批省外高职院校毕业生投入我省经济建设中来,只有大力发展本土职业教育,培养上百万的技能型人才,才能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结合我院文秘专业的实际情况,我院自2006年首次招收文秘专业学生,至今已连续招生七年,培养四届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年底文秘就业率已达98.6%;文秘专业招生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五年在每年只招一个班的情况下,08级文秘36人、09级文秘54人、10级文秘36人、11级文秘41人、12级文秘53人。依据对前四届毕业生就业走向分析,90%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4%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大中型国企,3%左右进入基层乡镇政府、大学生村官、农信社,剩余约3%考取了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从就业整体情况来看,进入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具有普遍性。来我院招聘的民企认为,他们急需的是文秘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办事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这显示,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较注重实际,普遍认为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

2.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分类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构建,更是围绕培养对象前瞻性地设计培养目标的过程。严格地说,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全适应所有院校和所有专业,因此,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设身处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整合资源,为各专业建设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培养模式,让实实在在的技能成为高职学生求职创业的敲门砖,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可用之才。

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大一下学期结合学情分出两个专业方向,即高级文秘和文秘速录,这是我院精细化办学的创新举措。两个专业方向安排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在任意选修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可以在专业化方向学习以外,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准备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选择发展方向。经过我院以人为本的分类培养,毕业时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双向肯定。招聘方需要的外向型适合对外接待的文秘人员以及会场上一丝不苟、准确快速记录的速录文秘我院都能提供,颇受用人单位好评。而对学生来说,外貌不再是求职的唯一资本,经过刻苦努力,一样能获得招聘方的青睐,谋得一份受人尊重的工作,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3.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情况,我院确定文秘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是:

第一,层次定位:以三年制专科为发展重点,招生对象为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第二,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云南,面向本土大中小型企业,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秘书的多项综合应用技能,胜任大中小型企业的秘书、行政助理、行政文员等办公室工作,同时胜任公共关系等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文秘人才。

第三,就业面向定位:企业行政秘书;企业文职人员;企业办公室管理人员;企业公关策划人员;企业接待人员;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第四,就业模式定位:有计划地开展“预就业”模式。“预就业”是指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年,离开学院到学院接洽的用人单位实习或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加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缩短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期。

第五,专业特色定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为本,挖掘学生自身优势,分专业方向,精细化育人,将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输送满意的应用型文秘人才。目前我院文秘专业共开设两个方向:高级文秘方向、速录方向。学生进校第一学期不区分方向,从第二学期开始分班,口才、形象相对较好的学生进入高级文秘班,而内向沉静、不善言辞、吃苦耐劳的学生进入文秘速录班,下工夫学得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专业办学理念:开放合作,德才兼备。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助推器,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发展、在规模上占据半壁江山后,要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高质量,提升层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的形成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或缺。推行开放式办学,利用社会优势资源,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模式,办出品质、办出效益。同时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依托学院的办学优势,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又要兼顾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真正履行职业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 微观层面(教学模式创新)

1.课程体系:灵活务实,提高修养

教学模式创新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改革这一根本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的高素质和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对本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规格要求,突出人才的应用性。我院创新型文秘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就集中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职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礼仪、艺术、商务体育、商务接待等课程促进横向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三年制文秘专业教改前与教改后三类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比,区别见下表:

从教改后增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不难看出,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明确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使课程建设、学生能力、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是我院文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展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制订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为基本育人环节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能力三个平台构建课程体系。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应偏向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以够用为度,但同时也要兼具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区别于中职、职中、技校层面上培养出来的学生。

2.评价体系:多元化认同学习效能

“多元化”一词的提出,是与“一元化”相对而言的。教学评价的“一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单一源;评价内容的唯一性;评价方法的单一化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则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所以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行业企业、实习基地管理者、家长,甚至还包括学生本人。随着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大院校的大面积铺开,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评什么,谁来评,怎样评”,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评价体系变革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改革传统评价方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我院文秘专业评价体系创新点,包括:第一,评价学生是否符合相关岗位能力要求。这点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在部分课程中引入社会评价,由校外专业人士担任考官,如在“社交礼仪”“职场沟通与交流”“危机公关”“文案策划”等课程考核中引入多元化考评。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有用人需求的企业提前接触和了解学生,加深印象,为学生毕业顺利求职铺设道路。第二,阶段性评价。并非所有课程通过一次考试就能认定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或技能。因此设计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及应具备的能力等要素,展开阶段性评价。如办公软件实训、速录、打字测速等课程应充分运用阶段性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程充满挑战性,类似于游戏软件开发商设计的游戏,一级一级攻克难关,直到胜利。最终使学生的能力由初级水平向中级、高级水平稳步迈进,而且过程绝不枯燥,富有挑战性和延续性。第三,加大对技能、实践能力评价的比例。可设置与职业岗位情景相似的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采用实务操作、项目考核、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试,并建立起客观、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

三 结束语

概括地说,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中专教育的扩张,亦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高职教育只有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为主线,以面向就业为方向,办出各自的特色、办出品牌和效益,才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