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价值范文

审美价值精选(九篇)

审美价值

第1篇:审美价值范文

赵本山的“东北菜”:

无审美的精神空虚

卑贱者更聪明。这句有反智倾向的著名论断,为赵本山的个人成长史做了一次颇有说服力的注脚。

和那些盘踞在北京的御用“喜剧”演员们不一样,他是真正来自民间的,他脑子里装满了各路农村人物——他们的淳朴厚道,对外部文明的拘谨、不信任,甚至是狡黠、小聪明和小心眼。

他的小品和影视小人物系列,那些有着一整套民间生存智慧、善于自我解嘲的普通人,那些为生活所累却还没丧失希望、烦恼中带着眼泪和笑容的生活片段,其实正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写照。赵本山说:“我从来都不是高雅的人,也从来没装过高雅,我也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人,没有大俗就不会有大雅。”

这曾是本山喜剧的价值,也使他从黄宏式主旋律小品演员和潘长江式丑角演员中脱身出来。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卡西莫多形象是经典的审丑形象。卡西莫多是“丑人王”,却爱上了作为绝对美的象征的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卡西莫多极丑,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原因就在于这个形象中贯注了很高的道德理想。

回想早些年,不论是鞭打干群关系的“三鞭子”,还是讥讽干部公款吃喝、不办实事的“扯蛋”等,赵氏小品都不同程度地干预了生活,抨击了时弊,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喝彩。

审丑,本身是审美领域内的叛逆。中国现在的审丑呢?是无审美的精神空虚。

在审丑的艺术上,本山大叔近些年似乎走上了纯粹搞笑、逗乐的“忽悠”之路,“卖拐”也好,“卖车”也罢,除了偶尔说了句乡长“扯淡”外,把全部的包袱放在了嘲弄口吃、胖子、傻头傻脑和锱铢必较的农民身上,除了赚取廉价的笑声,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春晚小品《同桌的你》,那些反复使用的逗笑招数,已经让人生厌,笑都笑不出来了。

“这样博得的笑声缺少爱和悲悯的情怀。”有人如是说。这种变化的轨迹,恐怕是赵本山曾经宣称过的“不碰政治”的直接结果。赵本山喜剧的衰落,是批判文化的误区,也是现实主义文化不可避免地萎缩的时代隐喻。

真正的幽默是“含着眼泪的微笑”

与赵本山自己也折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相比,同样是人到中年,卓别林拿出的是不朽的《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真正的幽默,是含着眼泪的微笑,而他呢?

任何事物都有高峰低谷,这并不奇怪。但就赵氏小品而言,之所以盛极而衰,除了事物的内在规律之外,仍然有其显而易见的缺陷:缺乏深刻和怜悯;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偏于琐细,作为喜剧的批判和嘲讽对象,有时指向的是残疾人和愚昧的村民;他的文化素养,也使他缺乏对时代的洞察力。

什么是小丑?司马迁是这样定义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他们“谈言微中,亦可解纷”。他们能够逗你玩,也常常逗你玩,但逗你玩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用诗句赞美他们:“他向财富问,你来自何方?他向观点问,你为谁服务?哪里压迫横行,人民听天由命。他就站出来,指名又道姓。”

第2篇:审美价值范文

首先,《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秀”所代表的审美文化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选择,反映了19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具体的体现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以现代主义艺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审美理念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①在消费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娱乐文化毫无疑义地与商业化的市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谋。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之下,在对精英文化的消解过程中,《快乐女声》的审美文化价值归旨,自然而然地就会背离审美的无功利性,而直接地指向审美的功利望化、物质化的经济利益的满足。而在这一前提之下,娱乐大众的行为往往又表现出了人性这中潜意义的一面—原来人生的价值和物欲的满足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不需艰苦努力和精心准备的偶然性来实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因为大众自身审美能力和水平的参差,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的审美准则的多元化、感性化和经验化,进一步解构了美的形而上学之追求。

其次,《快乐女声》所代表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选择所奉行的那种“草根”意识、全民偶像意识、那种与精英的结构性对抗及对权威的反叛中的自大与偏狭,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裹挟之下当下大众审美文化领域内的人格分裂与价值混乱。这一方面反映出在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缺席之下,知识精英所标举的人文关怀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在大众世俗化的诉求之中已经被日益背离。社会文化审美主体在个体层面的欲望满足与功利主义、理想追求与现实经验在市场经济之下的背离,导致了大众价值诉求与评判的日益世俗化旨归。在这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在这样一种主体价值诉求的世俗化、功利化前提下彻底消失了,大众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因此,审美主体的个体性利益考量,那种对本质主义的反拨反而使得观照对象本身不再那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11年《快乐女声》的选手宣言中、从现场评委的相互背离中、从网络评委的感性对立中、从大众评委的好恶判断以及选手们网络粉丝的相互地、偏激的攻击中得到最好的见证—喜欢就是喜欢,“没理由地”就是喜欢(当然,“没理由地”背后的潜在规则,外界是永远也无法知晓的)。较之于精英化的审美感受,大众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之中越发地感受和追求一种视觉的外在的与体验,趋向于一种形而下的现状的满足。因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取代了传统和精英主义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法则。它既反映了多元化社会语境中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文化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与长足发展,又暴露了当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价值判断能力的不足与准则的缺失。

再次,《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审美价值所奉行的娱,反映出了当下大众文化审美中内容和形式相背离的二元对立悖论。作为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内地大众文化生产在满足、适应多样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价值混乱、唯利是图、题材雷同、品格低下等问题②。’,这一点我们从目前国内的各档选秀节目可以观其全貌。在娱乐性诉求之下,表现主体在这过程之中正所谓花样百出而无所不用其极。《快乐女声》形式创新上奉行的不设门槛,确实应该博得社会大众的大声喝彩,但这种形式的创新,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主体参与其中提供了最广泛的可能,任何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职位、不分教育程度、不论审美旨趣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选秀平台去“我行我秀”;另一方面,这种不设门槛,没设标尺的娱性追求却又客观上导致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批评,使其从内容上与人们的审美期待相背离,甚至使人反感、反胃。特别是海选阶段,其为收视率而进行的各种炒作,其负面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深思的,而其决赛结果中的“一个初中生的胜利”却又可能在更深层次上导致人们对自身文化心理与价值认同的错位—原来成功是可以这样的:成功可以不在于追求成功的过程,而在于你是能否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的眼球,能让大伙儿高兴;至于你的行为本身、至于你的表现内容甚至是你的唱功与水平,这都无关重要。只要形式乖巧了,至于思想、信仰、价值观念上怎么样似乎都可以接受。毫无疑义,在今天这样一个泛大众文化的时代,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人们限人一个极端:大众就是一个消费群体,对他们而言,不需要关注消费对象本身,而在于审美对象这一被观照的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审美主体对“”的要求,去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哪怕是“过把瘾就死”也行。这恰如2011年《快乐女声》选手王家跳的宣言:“要现在,不要未来。”或许这种完全建立在感性的满足之上的大众审美文化心理才是今天我们的担心和忧虑所在。

第3篇:审美价值范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审美价值美学

⒈什么是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而审美评价则是主观的,它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它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和评价的不同含义,两者的区别犹如客体和主体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的区别。那种把审美理解为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没有充分地划分“价值”和“评价”两种概念之间的区别,混淆了人们对现实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审美的特征不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人的认识的任何形式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列宁)。审美关系作为客体和主体的相互联系而存在。

⒉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和现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本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的“土节”依次有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

3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

3.1宗教价值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基于这些人们信仰的神或物而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华民族一向拥有卓越而朴素的自然主义信仰。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本民族的朴素信仰做了精辟的总结,同时从精神家园中彻底地扫除了迷信的蔽障,并为后世留下了呵护心灵、完满精神、抵御偏执的智慧良方,老庄哲学就是这些光辉思想的集大成者。后来,由于佛教在我国的兴起,其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也对后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的价值在于引领人的思维潮流,无论这股潮流是正确还是错误,宗教具有独特的权威领袖性和迅速蔓延性,在文化的传播中,宗教的这两种特性无疑成为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信仰相同的人类群体往往能广泛高效地调动热情和力量,并且在其乐融融的生存过程中创造更深层次的和谐。传统节日文化的存在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的存在,节日文化的挑战实际上就是信仰的挑战。

3.2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遵循了传统文化中对“天道”、“天理”的推崇,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是相当重视的,可以说是立世之本。

传统节日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忠义、仁爱等道德价值的集中体现。如端午节的来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农历9月9的敬老节、清明节,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让人无不动容。那些影响中国历史发展促进思想进步的人物的诞辰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之一,这些人都重视个人修养,留下丰功伟绩并且引人向善。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现代人陷入那种无度的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3.3人文价值

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它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载体,浓缩了几千年文明,包含丰富的礼仪形式。它们所体现的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天伦之乐的享受,对祖先的孝敬,对先烈的缅怀,对亲情的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对情绪的宣泄,对人性的回归,对和谐的追求,它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也具有潜在的生命力。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文化特殊的词语概括,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条件对人行为的影响,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知识本性:天人合一,自然和人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与社会、人与伦理秩序相得益彰,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合一的礼仪制度,将制度与道德化形式结合起来。这正体现文化即人化,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人创造自己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样法”,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并不断提升到优雅、完善和高尚的程度。

3.4政治价值

在中国古代,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是为政治服务的。一方面,约束统治者的行为。古时候科学发展很落后,人民靠着对神的崇拜和景仰生活,把一些自然现象归结为神的旨意,就连被神化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干旱,洪水被看做是统治者行为不当,有失天意的表现。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理解为是老天爷认为你这个皇帝当的不好,所以要好好处罚处罚你,等你悔过了自然一切就恢复如初了。另一方面,将统治者神化,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权利、巩固统治地位的有力武器。因为当时百姓的信仰就是神,而皇帝就是被神化了的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百姓是有奴性的。只要日子还算过得去,那么就叫太平。

3.5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更重要对于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它之所以能从远古到现在这么长时间的的存在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和整个国家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传统文化节日吸引游客这种促进地区的经济的手法已经屡见不鲜,但是确实非常的实用。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如此设置更多的法定假日在一方面是行说也是为了更好的刺激消费,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如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缅怀人民举行追悼仪式的祖先的祖先的节日,更是一个自然远足春季接近踏青仪式。

最近,携程网的网络调查显示,在新的假日制度,许多人选择调整旅行计划,原计划在“五一”黄金周游客旅行的旅客已经适应近两成清明假期旅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端午中秋清明三个小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将非常的乐观。

4审美角度

究竟美不美?究竟有没有价值?这既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的事情。但是传统节日文化既然能够传承至少五千年,那么对于它的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予肯定的答复。但是到底美不美呢?第一节就已经对审美价值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评判一个实体事物或者是一个抽象事物的审美价值,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去讨论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不能带个人的感彩并且要时刻明确价值和评价的关系。

4.1传统节日的文化审美价值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节日是传统和文化的体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从人们的主观思维的角度出发,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体现。所以传统节日就是人们从主观思维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许多传统节日在文化中而生,在文化中流传。还是用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的故事为例。屈原因国不将国,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而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其中以《离骚》最具代表性,继而投汨罗江殉国。为了祭奠他,端午节孕育而生。这个例子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虽然结局悲哀,但是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文化角度来说它是美的,它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日,而且必然延续到未来。从君到臣,从古到今,从文人到墨客无一人能将它忘怀。君王臣子以他的故事为戒。避免惨剧的再度发生。古往今来,端午节在百姓的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并且在现今也颇具商业价值。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人们阅读,讨论,分析这些文章的时候,心中是否会生出情愫种种和万分的感慨呢?

4.2传统节日的经济审美价值

传统节日之于经济审美价值可分为两个角度去讨论。

4.2.1、从小的方面说,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朝代——夏朝,以历法严明完整而闻名。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沿用至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也慢慢的融入节日的概念只中,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以清明为例,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节气,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难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做为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4.1.2、从大的方面说,传统节日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商家创造商机,拉动内需,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以端午节为例,模拟一次过端午节的过程。为了纪念屈原于是乎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首先第一步,我们要买木头,买糯米,买粽叶,买雄黄,买酒。然后我们得请人来帮忙做龙舟,要包粽子。最后我们需要把龙舟推下水把粽子煮熟。现在让我们找找商机:1)糯米,2)叶子,3)木头,4)劳工。假如你根本就不会或者没条件做粽子和龙舟那么你还得买现成的。然后有的商家就会请人来搞龙舟赛,接着就是拉赞助打广告。最后轰轰烈烈的就开始了庆祝活动,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来旅游来消费。商家就笑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体验了一次复古式的端午节,有滋有味,原汁原味。他们就会认为值了。这时你就会发现暗藏其中的审美价值。还是那句话,美不美是一回事,关键在于价值。经济是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在现代这么一个私欲日益膨胀的社会,经济是衡量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4.3传统节日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传统的节日中,人们用特有的方式广泛参与进来。特殊的服装、精美的年画、原生态的歌曲等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服装的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特色价值的一种体现,节日的存在,给了这些民族文化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保留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对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促进。原生态的歌曲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保留,对于音乐艺术的多样性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民间美工技艺的重要载体。为烘托气氛,每当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请来各业匠师,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而这些节日装潢工作又为中国民间各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如果取消传统节日,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工艺技艺也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失。这些东西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同时艺术的流传有序决定了艺术的血脉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心血和思想的结晶,在继承艺术的过程中新的创造和革新也将艺术的价值更加时代化和多样化。

4.4传统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

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的体现是通过节日文化价值。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的理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观念,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生存绵延不息的根据与价值的源头。中华民族整个的生命的精神、价值力量、以及伦理的、道行的、宗教的、政治的、艺术的精神生活与最高价值标准,全部来源于这个源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这源头。中华民族所以刚建文明、生生不息,所以能够生聚,所以能够积蓄力量,所以能够久经磨难而不绝,就在于它有大道本体论的哲学,就在于它有这个价值源头。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绵延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实践中不断把大道本体归复、还原为国家民族生命价值精神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凭着纯粹理性直觉不断领悟、观照大本体的纯价值、纯精神、“善货且成”的历史!因此,大道本体论乃是中国民族的生存哲学,其根本文化价值精神,也就是中国的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大道本体论的哲学,从来没离开过这个民族之魂。有本则存,无本则亡!节日的存在把这种文化深深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刻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价值和存在价值的正确体现。

5挽留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和重要载体,是民族生活、民族血脉、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过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会越来越全球化,而文化的走向却是相反的,会越来越本土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标志一个民族复兴的精神家园。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巨大的悲哀与不幸。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西学东进,西节也迅速在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头!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似乎已经成了光辉的“中国节”,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则推波助澜——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西方节日来势凶猛,但硬要说它们像当年的坚船利炮那么可怕或许有点夸大其词。西方世界的节庆文化虽然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开始萌芽,其真正壮大则是在基督教君临天下之后。自利玛窦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用儒学经典在中国传播圣经算起,基督教来中国已经四个多世纪了。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日却没有得到有力保护。1949年以后,大多数节日都被视为封建残余而废除,幸存下来的也只有春节、端午和中秋,其中只有春节被列入了法定节假日。1949年以来我们的全民放假日只有7天,直至1999年国务院《全国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才增至10天。这样的水平与中国宋代的69天、日本的15天、韩国的16天、澳门的22天和美国的23天相比,明显过于低下。传统节日的被贬与洋人节日的嚣张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戏剧化的景象。

出生在20多年之前的人还依稀记得每天翻页的老皇历上详细标注着的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翻开当下的很多日历,传统节日只剩下了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重要的节日都从日历上消逝了。同时消逝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那些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仪式,后人难道只能在古籍中体验?

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水土不服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无异于挥刀自宫。节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更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有趣但也让人不爽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我们自己却有意回避这一天。

中国人近年来还热衷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由于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普通话说多了,古老方言就容易被遗忘。现代文看多了,四书五经就成了专家和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中国人用着洋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的一部通用了几千年的传家宝——夏历。我们古老的道德观伦理观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显得力不从心了。但存在就必定有价值。如何改变这种渐行渐远的局面?

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审美价值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辅之从娃娃抓起,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结合文化植入孩子们的脑海里。与商业结合是个不错的方法,就像谁也不会忘了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一样。将枯燥烦琐的节日仪式变成一种对文化的享受对心灵的洗涤,才能既体现出传统节日的价值又创造出经济价值。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扎根于大众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张军涛,梁志勇;辽宁城乡互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4]陶景杜;"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李杰明;从百转千回到反璞归真——中国民间舞的现代际遇暨观念之检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张冬梅;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05年05期

[7]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民歌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8]张文镝,滕守尧,冯双白,方珊;透视我国美学教育[J];人民论坛;2002年11期

[9]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郭芳;文艺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本土实践[D];兰州大学;2007年

[11]凌学东;边缘活力与自恋力量[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2]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13]伍锦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4]钟明杰;黑衣壮审美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5]尹庆红;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6]魏文欢;罗杰斯发展传播学观对中国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17]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8]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9]王媖娴;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反思[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0]许连军,李云安;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1]张雯;中国乡村传播特点与消费文化的发展——以云南省郑营村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01期

[22]钟福民;论民俗表演艺术的当下语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3]曹茶香;“柳词”与北宋南北都市风情[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4]陈磊;从民俗文化看福州脱胎漆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1期

[25]李红艳;关于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6]谭华;关于乡村传播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一些思考——以一个土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第4篇:审美价值范文

明清木雕从遗存实物的价值来说,也由三个方面组成:1.年代久远,时代特征明显,品相完好。2.艺术水准高超,有经典的优秀代表作。3.画意独特,存世稀有,具有唯一性。

这三方面也可以用“精奇古怪”来概括,但真正价值的评定还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因人而异指的是每个人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的评判,在内心与作者构创的意境相合或相冲都会有直接的反应。因时而异,指时代对于明清木雕作品的研究和理解,不同时代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是有时代共识和时代风尚的。

特别强调的是明清江南建筑木雕的古旧美和木雕价值有一定的关系,古旧美表现为木雕在一定久远的时间作用下呈现的古朴之美。清水木雕的细致的风化,如同肌肤纹理,称之为肌肤纹。而有色彩的则已退去浮彩,留下凝重的古彩,斑驳中带着岁月的创伤,形成古雅之美,也是明清木雕价值的一种绝好的体现。大多仿古做旧者不知古美真谛,旧脏不分,做得脏黑不堪入目。

第5篇:审美价值范文

 

1.对“真”的肯定,对“假”的批判

    《周易》作者崇尚真实,崇尚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情况。在卦爻辞中的例解所涉及的事物情况中,凡属于真实的东西,都用“吉”、“利”、“无咎”一类断语加以肯定。

    在整个真实世界中,《周易》作者认为首先应该是人的真实,亦即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应该保持其真实性。{周易》卦爻辞,论及了人在几种主要活动中的真实性问题。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应该以真诚相待为前提。《比》卦的卦爻辞,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助,而对人与人之间没有诚意的交往作出。了明确的否定。《比》的卦辞说;“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亲相助必能大吉,即便占筮问讯,也必大吉大利,不会有错。但是,如果这种相亲相助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相亲相助,自己觉得不好意思,才违心地附和上去,其结果必然凶险。

    初六爻辞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相亲相助,不会有错。真诚的基础如能象装满酒的罐一样充实,会有意料不到的好结果。

    六二爻辞说:“比之自内,贞吉”。相亲相助发自,内心,必然吉祥。

    二是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必须以情感的真实为前提。《周易》的作者对于男女出乎真情的婚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咸》卦的卦象,少男主动追求少女。《周易》作者认为这是出乎自然的真实情感,便将“感”字去掉一个“心”成为“咸”,以示其完全出乎自然的真实纯净,并且认为这样的婚姻必然亨通、顺利,合乎正道,因而吉祥;“咸,亨,利,贞,取女,吉。” 

    同时,对于,男子积极主动迎娶女子的纯朴真情,也表示了肯定。在阐述修饰原则的《贲》卦中,有两个爻辞叙述了迎娶过程中真情重于修饰的思想:

    贲·六三:“贲如濡如,永贞吉。”新郎出自对新娘的真情,将自己修饰得光泽柔润令人陶醉,倘若此般真情能保持永久,则夫妻生活一定吉祥美满。

    贲·上六,“白贲,无咎。”一切修饰,只是表象,唯有本质,才最真实。因此,返朴归真是一切修饰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两个爻辞,从两个端点说明:只要感情真实,淡妆浓抹都相宜。

    三是统治者对待人民的态度必须真诚,不可以用欺骗的手法。《,陆》卦的初九、上六爻辞,从正面肯定了君临天下者必须以真诚、敦厚之心治民的思想:

    初九:“咸临,贞吉。”以真诚之心君临天下,合乎正道而吉祥。

    上六:“敦临,吉,无咎。,,以敦厚之心君临天下,吉祥无差错。

    《周易》作者对于统治者以欺骗不真诚的权谋术治理民众的行为作出了否定。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也。”虚情假意哄骗百姓,不会有好处,一旦认识到这种错误做法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去伪存真,就不会有灾祸发生。  

    四是人人都应崇尚真实,不可有虚妄之念,非份之想。《无妄》卦的卦爻辞,态度鲜明地赞赏无妄亦即不虚妄,同时对不切实际的虚妄观念进行了批判。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不虚妄,就能亨通:虚妄,势必寸步难移。 

    初九:“无妄,往吉。”不虚妄,发展下去一定吉祥。 

    六二:“不耕获,不萤畲,则利有攸往?”虚妄之想不会有好结果,就象不耕种便想收获,不开荒就想有熟地,怎么可能? 

    在这些卦爻辞中,《周易》作者的评判标准十分清楚:切合实际的真实想法,予以充分肯定,不切合实际的虚妄之念,明确否定,并予警示。 

    甚至在以祭祀神灵为例阐述卦象意义的时候,《周易》作者也对坚持“真”亦即表里一致的敬神心态予以高度的赞赏和充分肯定。《升》卦九二爻辞“孚乃利用檎,无咎”,认为祭祀神灵也应该以真心为首要条件,只要内心真诚,即便简单的祭祀也能获得神的赐恩。《既济》卦的九五爻辞,也阐述了同样的看法:“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檎祭,实受其福。”东边邻居杀牛进行仪式隆重的祭祀,还不如西边邻居出自内心的真诚薄祭,更容易得到神灵的福佑。

    无疑,注重真实,赞赏真实,反对,虚假,批判妄行,乃是《周易》卦爻辞所透露的一条审美原则。

 

2.对“善”的推崇,对“恶”的谴责

    善是美的最高境界,是人类为了把个别的人结合成为一个社会而群策群力所要达到的道德目的。《周易》作者对于“善”的理解和评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张以礼待人。《履》卦比较系统地对以礼待人的道德规范作了阐述和评价。《履》卦卦象下兑上乾,兑象征和悦,乾象征刚强;处在刚强之下而表现出和悦的态度,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礼”的规范。心情和悦地以礼相待,即使踩到老虎尾巴,老虎也不会生气而让你安然通行。这是以礼而行的功用,也是作者对“礼”的肯定。

    初九:“素履,往无咎。”以礼待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尊重他人实质是尊重自己,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表面文章,因此循礼行事不应考虑任何世俗的因素。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循礼行事虽然是一件光明磊落的事情,但也不能因此躁进,而应保持心态的幽静安恬,这样,才能更为别人所理解和接受。

    九四:“履虎尾,朔朔,终吉。”当一个人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时,只要小心谨慎,态度柔顺,便可以转危为安,因为这种小心谨慎的柔顺态度符合“礼”的原则。 

    与上述行为相反,如果行为不合“礼”的规范,恃才傲物,不尊重他人意见,那么也就违反了“善”的原则,必然导致“凶”的结果。在《履》卦中,六三爻辞的“眇能视,跛能履”譬喻,对不合规范的行为作了明确的否定,九五爻辞中,对刚愎自用的“央履”提出了“贞厉”的警示。 

    与“夬履”相反的态度是择善而从。《随》卦九五爻辞说:“孚于嘉,吉”,就是对唯高明是从这一道德行为的肯定。 

    二是助人为乐。《周易》作者对助人为乐这一善行进行了充分肯定。《益》卦的卦辞说:“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使人受益,不仅对人类的发展大有好处,而且对事业的成功也必然有所帮助。九五爻辞进一步阐述了助益别人在人类社会加强团结友爱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有利益别人的诚意,不必占问就知道是一件非常吉祥的事情,因为受益者也必然会以同样的诚意给予回报。

    《井》卦的上六爻辞,也对助人为乐的道德行为进行了充分肯定:“井收勿幕,有孚,元吉。”汲罢井水,将吊绳与瓦罐子收拾好,但不要锁住井盖,以便他人来汲水,存此利人之心的人,必有好报。 

    助人为乐比较容易做到,难的是当自己的利益与助益别人的事情发生矛盾冲突时,还能不能坚持助人为乐。《周易》作者在《损》卦的卦爻辞中,对于损己利人的道德行为作了高度评价;“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为了助人,不惜减损自己的利益,具有这种道德的人,必然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而做任何事情都会顺利吉祥,无灾无难。总之,对于损己利人的道德行为,《周易》作者使用了《周易》卦爻辞中的一切褒义断语,予以肯定。

    损己益人,也有一个方法与对象选择的问题。有的人为了利益别人,不惜自己履险,其心可嘉,但不讲究方法,结果不仅自己受损,也未能使人受益,这种做法不可取。’如果能够“勿损,益之”(《损·九二》);既不自己受损,又能助益别人,岂不更好?如果对象是居于高位,贪得无厌只要求他人奉献的人,就没有必要再去助益他,甚至应该反对他。如果助益这种居心不良的人,只能导致凶险的后果。

    三是不损害他人。与损己利人、助人为乐相反的道德行为,是损害他人以利益自己,即俗语“损人利己”。《周易》作者用“吉”作为断语,肯定了不损害他人的道德行为。《同人》卦的九四爻辞说:“乘其墉,勿克攻,吉。”对已经爬上对方城楼;又立即停止攻击他人的行为,表示赞赏。为了防止损害他人的事情发生,《周易》作者还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止“恶”措施,表示赞赏。 

    《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牛犊尚未长角,头部即安装上防止触人的横木,防恶于未然,吉祥。 

    《大畜·六五》;“ 豕之牙,吉。”被阉割的猪,虽然长有牙齿,但不再伤人。这种釜底抽薪的止恶方法,同样值得肯定。 

    对于侵害他人的事情,《周易》作者以“凶”为断语,明确表示谴责。《屯》卦九五爻辞:“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认为积累财富的目的,如果是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不时之需,则是好事,如果是作为发动战争的准备,就是坏事。 

    由此可见,推祟善,谴责恶,是《周易》作者审美价值取向的又一特点。

3.对“美”的赞赏,对“丑”的厌恶

    对“美”的赞赏,与对“善”的推崇,各有侧重。对善的推崇,是对事物本质的肯定,对美的赞赏,则是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肯定。{周易》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类的美的价值进行了评判。 

    一是对形貌之美的评判。认为服饰虽然对于人体美起着重要的衬托作用,若与人体的形貌本身相比,则人体之美是决定性的。《归妹》卦六五爻辞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妹之袂良,月几望,吉。”帝乙将女儿出嫁,她的衣著不如从嫁妹妹的衣着那样华丽,这是因为她脸如满月,长得很丰满,所以穿任何衣服都会吉祥如意。虽然作者在《归妹》中对丰满的女子形貌表示欣赏,但是这种健康美是有一定的尺度标准的,对于过份强壮的女子形象,作者从阴盛则阳衰的角度,认为并不可取。《姤》卦的卦象,一阴与五阳相遇,象征一个女人主动追求、周旋于五个男人之间,健壮而不贞。这种健壮,不仅由于阴盛则阳衰的缘

故,也由于贞操即道德方面的原因,被《周易》作者排除出了女性美的行列:“垢,女壮,勿用取女。” 

    二是对行为举止的评判。美德是一种只有通过外在形式才能加以评判的审美对象。人类的美德种类很多,而谦虚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种,因而也最早为人们所重视。《周易》涉及的人类美德的种类不在少数,而谦虚却是其最系统地加以分析和充分肯定的一种。在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的六个爻辞的断语都是“吉”、“利”。

    在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谦”总是与“君子”相联系。谦谦君子,是男子汉的理想模式。为什么“谦”与“君子”之间具有这样牢固的联系呢?《谦》卦卦辞道出了原因:“谦,亨,君子有终。”谦虚这种美的风采,只有君子才能保持始终。《周易》作者对谦虚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一律加以肯定。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虚不存在到顶的问题,越谦越好;当谦虚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做任何事情都能一帆风顺。由此可见,谦虚不是退让,而是通过退让的形式有所作为。

    “鸣谦,贞吉。”有名望而不得意忘形,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劳谦,君子有终,吉。”有功劳而不骄傲,依然谦虚并能保持始终,以这种君子风度处世,必然大吉。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谦虚的分寸也要作不同的把握;能够准确把握谦虚的分寸,无疑也是一种美。谦虚之名远扬而又举止得体的好处,是做任何事情都能顺利,即便在反侵略战争中,在平定国内的动乱中,也都会受益无穷。

    《坤》卦六五爻辞“黄裳,元吉”,也是对行为举止之美的赞赏。黄裳是装饰性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象征人的中庸谦逊的态度。在当时,大约还没有五行五色之说,黄色表示吉祥的观念,在殷周之交的《周易》卦爻辞中,却已经有此反映。黄色之代表吉祥,可能就在于它包含了谦逊的内容。 

    与此相反,对于那些好高鹜远,孤傲自赏的行为,《周易)作者的评判是“凶”。 

    《小过》初六:“飞鸟以凶”,鸟往往因为飞翔时好高骛远而遭到凶险。 .

    《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雄鸡虽然司晨有信,但是它那种明明站在地上、却拼命伸长脖子力图将声音高亢入于天际的行为,太孤高宫赏。倘若人事亦如此,则难免会有凶险。 

    三是关于品性的审美评判。品性是人的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审美评判的重要根据。《周易》的作者,在《坤》卦六二爻辞中,对人的品性之美作了明确的表述:“直,方、大”,亦即直率、方正、宽容。这是为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具有这三种素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无不利”。 

与“直、方、大”相反,是猥琐。狠琐是一种丑陋的品性,具有这种品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旅》初六爻辞说:“旅琐琐,斯其所取灾。”猥琐吝啬的人,如果是在旅途中,不仅做事不会顺畅,还会招致灾难。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所谓韵“隐士”了,隐士的产生,大多因为政权更迭,前朝之臣为保持其气节而不愿入仕,也有因为对现实政治不满,不愿涉足其间,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即便高官厚禄,也难动其心。对于这一特殊阶层的人物品性,《周易》作者也表示出高度的赞赏。《蛊》上九爻辞说:“不事王侯,,高尚其志”,有学问的人,即使不愿涉足世事为政府效力,君王也应该尊重他们的绝世之学和富贵不能移的气节品性。

    《遯》卦的一些爻辞,对隐退的行为从品性角度加以分析,对于几种“高尚其志”的隐退十分欣赏。 

    遯·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已经身居高位而仍然摈除所好一意隐退,这唯有君子才能做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九五:“嘉遯,贞吉。”身居至尊之位而仍能进退自如,退让时达到无牵无挂、从容舒畅的境界,当然更值得赞美了。 

    上九:“肥遯,无不利。”隐退无疑是一种避让的行为,然而当它被运用到最佳状态时,又极其进取的威力,达到比“进”更为有效的结果,《周易》作者将这种隐退称之为无所不利的“肥遯”。 

第6篇:审美价值范文

关键词《瓦尔登湖》;自然;平凡;简单;审美价值

一、梭罗与《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Thoreau,1817—1862),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哲学家,他的重要著作有《缅因森林》《河上一周》《没有原则的生活》《论市民的不服从》《散步》等。1854年,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问世,这部散文集一直被文坛认为是梭罗本人的“精神自传”。不同于以往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梭罗并没有堆砌辞藻,更没有炫耀技艺,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全部来源于他对景物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他对自然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自然是富有神性和野性的,亲近自然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看清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作为的。《瓦尔登湖》由18篇散文共同组成,详细记录了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作者内心由渴望、冲突到失望,从自我调整到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情绪反复循环,几经思考,直到最终实现,表达出了梭罗战胜人类精神极限的无限力量,以及挑战受创后勇于自我修复的精神力。《瓦尔登湖》虽是一部散文集,但摒弃了散文常有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它依靠“描写自然景色的细致”而成为至今都令人称颂的传世经典,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超验主义的领军人物,梭罗用独到的见解和细腻的笔触,描绘着自然、人类以及超验主义理想的融汇结合,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梭罗强调自然净化人类精神,宽恕人类罪责,他反对工业革命和机械制造对自然文明的侵蚀和破坏,提倡发展要以自然为先,而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这些体现了他独特的自然审美情趣,同时彰显了他的现代性诉求。

二、梭罗的超验主义在《瓦尔登湖》中的体现

“美国超验主义”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在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美国超验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本土的一种文学、哲学运动。其代表人物无疑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玛格丽特富勒,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精神实体,而这种理想化精神实体是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外的,唯有依靠直觉才能够把握。梭罗在受到家人离世的打击后,开始迷茫人生的真意,这个时候他结识了人生的导师艾默生,并受到影响,开始了散文创作,他的超验主义思想起源就是艾默生。梭罗的文章简洁有力,朴素自然,富有情感,极具思想内容,在19世纪美国散文中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就利用这种超验主义将自然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感知和体验交织在感悟人生的真谛中,这是一种超越以往社会经验的价值的精神力存在,不是通过劳动和经验取得的,而是更强调一种感受和顿悟。比起爱默生的演说和写作,梭罗则更注重实践与行动。他的超验主义,兼具对生命和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以及他在西部开发中集聚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梭罗曾说过:“我之所以走进林间,并不是想生活得便宜些或者更昂贵些,而是想以最少的麻烦做些个人想做的事。”这也许真的是促使他走入林间、贴近自然的初衷,但也同样透露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信任,也许正是因此,他才有了如此多以自然为主题的著作。《瓦尔登湖》在他的走笔间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他的字句总是透着细腻自然,充满了作家的敏感和哲人的深邃,传递着他对大自然至诚的感受与真切的感动。这也是至今这部作品仍然极度受到追捧,被众多名人推荐阅读的原因。

三、《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

梭罗曾表示自然经历是直观的智慧,这也成为梭罗将自然题材作为主要创作内容的原因,他与自然的情结是深厚的,不是远距离欣赏,而是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实践为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与素材,而他回馈自然的是一部部自然清新的作品,以及他直面自然的真切感受。

(一)字里行间的清新气息初读

《瓦尔登湖》,相信吸引读者的并不是超现主义的独特,而是梭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清新气息。“景色中最丰富的元素,就是一点天真无邪的阳光。”梭罗用孩子般的天真无邪来描述阳光,在他眼中,自然是纯粹的,就像孩子是天真的,不掺杂任何欺诈与狡黠,而自然景色中最丰富的元素,也就是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一抹纯粹,这是钢筋水泥的冰冷都市中最缺乏的,也是自然最吸引人们前往的部分。在梭罗的笔下,大自然永远不是冰冷的存在,而是人的感触,大自然带着美好的问候一直延伸,生机就在林中木屋的窗下,那里生长了小片林木,藤蔓一直攀爬到小屋的窗楣。那些野生黄栌树和黑莓一直爬进了地窖;还有挺拔的苍松,它们靠着又挤着,因为那里地方不够,错落的根都纠缠在木屋底下,向每一个早晨都发出一次愉快的邀约,这美景和浪漫使得梭罗的生活与大自然同样简单。他的每一个句子里,都透露着对自然的爱,发自肺腑,所以情真意切。

(二)人的审美感知赋予自然以魅力

人再贴近自然,毕竟都不是自然本身,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独立的存在,生活习惯、物欲需求都考验着人在自然中的心境。但在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倡导人对自然怀揣无限的憧憬和期待,他认为人因为有了思想可以在头脑清醒时欢喜若狂,但人们并不是彻底被大自然纠缠在内的。他承认人在自然面前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并倡导人们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每当身心享受着瓦尔登湖一年四季送出的友爱时,梭罗让我们相信生活不再是沉重的负担。《瓦尔登湖》强大的自然疗愈力,正是源自梭罗用个人的精神力和审美感知,彰显出自然治愈人心灵的能力。瓦尔登湖的景致有别于那些已开发的景点,不是熙熙攘攘的观光游览,也没有游人如织的热闹,有的是夕阳、晚霞、人烟稀少,但看似平静的画面和再普通不过的景象,却因为梭罗的审美感知而显得恬静淡然,自然没有打扰人类的意图,无论人们静静地在自然怀抱沉思多久,它总是报以静静的陪伴,寂寞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是令人畏惧的,但有自然陪伴的寂寞,却是令人向往的,难能可贵的。

(三)自然的神性和野性荡涤人类的灵魂

《瓦尔登湖》中写到:“不仅要观日出和黎明,如果可能,还要瞻仰大自然本身!”梭罗在这里用到了“瞻仰”这个词,证明了自然在他眼中的神性,这个位置是在高处的,是高于人类的存在。梭罗解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深入林中居住,对于他来说,自然能够荡涤人类的灵魂,带领人类找到深陷命运中无法发现的生存意义。大自然带着他的神性令人瞻仰,带着他荡涤人类灵魂的能力令人敬畏,而这种力量是超越物质和意识的存在,是梭罗所认为的超现主义直觉才能感知的,凌驾于物质社会之上,难以超越和驾驭,只能贴近并了解。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需要闭上眼睛,转个向,就会迷路”。然而,自然并不是完全神秘的,只是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还很少,甚至可以用肤浅来形容,浩瀚的宇宙和无尽的自然,人们所见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作品深刻的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只有正视自己的肤浅,更虚心地向自然求教,才能更真切地认识到自然带给人类的不只是物质资源,更可能是深层次的灵魂救赎。

(四)“诗意”

即自然,自然净化人类的心灵在梭罗笔下,自然俨然是一个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所有的景象都拟人化地呈现出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者看似将自己放在主宰者的位子上观察自然景象,实则是作者在肯定自然给予自己的权利,唯有自然有能力塑造风景,而人类也不过只是停留在勘察和观赏的地位而已。看似平常的景色,在作者笔下都以人物的姿态出现。“在温和的黄昏中,我常坐在船里弄笛,看到鲈鱼游泳在我的四周,好似我的笛音迷住了它们一样,而月光旅行在肋骨似的水波上,那上面还零乱地散布着破碎的森林。”这样美好的景象,是对人类最美好的回馈,可以摆脱心灵的枷锁,挣脱现实社会带来的生活压力和束缚,得到心灵的净化。在这里,黄金白银都难以买到的是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五)自然之美折射工业社会的扭曲与病态

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将社会价值观带入歧途,聚敛财富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生态的平衡作为代价,自然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险些不复存在。《瓦尔登湖》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诞生,带着对自然的保护与热爱,批判工业社会带来的社会价值取向扭曲,指责人们的贪婪和病态,这本身是对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问题的探讨。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梭罗的思想是前趋的,是领先的,他首先关注到了大多数人都没有关注到的自然问题。瓦尔登是深邃和清澈的,同样也是卑微的,作者似乎暗指人们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认识是肤浅的,并表达了不愿让更多的人来打扰瓦尔登湖的美,更愿意让它保持卑微、深邃和清澈。

第7篇:审美价值范文

色彩可以说是陶瓷壁画的灵魂,优秀的陶瓷壁画艺术作品会因为色彩的设计而变得的更有价值,也最能吸引欣赏者的眼球。陶瓷壁画的色彩与室内空间色彩的搭配能满足家居主人对色彩的感官需求和情感需求。陶瓷壁画的材料除了使用粘土,还有就是对釉料的使用,而最能表现色彩的就是釉料了。颜色釉是釉料里面的一大分支,颜色釉的自由变化带给艺术家太多的创作空间。图3是日本壁画大师会田雄亮的作品,这件艺术作品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对普通泥土的设计和制作充分的发挥了陶土材料的肌理特点,加上适宜颜色釉的搭配和烧制,使该作品的色彩非常丰富,橘黄色的底色与点缀性的蓝、绿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陶瓷壁画艺术的颜色釉是经过1200度高温烧制而成并几千年不变色,而保持长久的色彩鲜艳度。因此陶瓷壁画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陶瓷壁画艺术与现代家居环境相结合,不仅要强调陶瓷壁画艺术自身的色彩感觉,同时也要考虑家居环境色彩的影响。色彩的设计在现代很多家居环境设计中比较重要,对于不同家庭、不同职业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色彩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可以说不同的色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性格。在通常情况下,客厅的主色调一般表现为明度比较高的色调,比如亮白色、珍珠白、蓝白色、黄白色等,而卧室则会根据不同的居住对象进行墙面色彩的调整,小孩的房间一般采用比较鲜艳的色彩,老人房间会使用比较稳重的色彩,年轻人房间则可以使用比较大胆的颜色。那么针对这样不同的空间色彩环境,陶瓷壁画艺术色彩的创作就要充分考虑它在室内空间色彩层次排列上的区别,如果在比较明亮的室内空间中,陶瓷壁画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可以适当的降低,比如“朴素的高级灰”色调,这样不会让家居主人对颜色太亮或太暗产生内心的抗拒心理(图4)。这件陶瓷壁画作品在与室内客厅空间的结合上,恰当的处理了这种低调色彩与家居环境高调色彩的搭配比例关系,能让室内家居色彩环境有一种惬意、舒服的感觉,并给家居主人带来快意而含蓄的美感,从而缓解现代城市快速生活所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如果室内环境比较单调需要鲜艳的色彩,那么陶瓷壁画艺术作品的靓丽色彩将得到最大的发挥,不仅可以让家居空间增添许多色彩的跃动,充分发挥色彩的魅力,更多是让家居主人获得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力,感受精神上的愉悦。所以,艺术家在进行陶瓷壁画创作时,应该充分了解每种色彩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掌握色彩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创作作品,并将艺术作品的色彩与家居环境色彩搭配协调,为家居主人提供舒适、温馨的家居色彩环境。

陶瓷壁画的光效美

陶瓷壁画艺术除了具有肌理和色彩的美,在与现代家居环境的结合上更多的还要考虑与室内光环境的协调,光的设计可以说在现代室内家居环境中占用很大的比重。室内设计中光的设计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的设计,另外一种是人造光的设计,也就是灯光的设计。自然光是具有时间性的,不同时段的光,光亮程度是不一样的,当然对于家居环境中艺术品的影响也不同。自然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节奏的变化,强烈而有生气,所以很多陶艺术家都偏爱用自然光来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陶瓷壁画与现代家居环境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出灯光的设计,光线使人们除感到美丽的颜色外,还会使材料产生凹凸的效果和光滑感[4]。因此室内灯光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居室有更好的采光效果,也可以渲染出陶瓷壁画的艺术效果、让陶瓷壁画艺术能够在灯光的照射下展现出肌理的立体效果和视觉效果。光的强弱虚实使陶瓷壁画的空间尺度得以改变,比例与形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光强的部位视感清晰,而弱的部位视觉感比较模糊,这与距离远近的视觉变化相似[5]。现代家居环境中室内灯光的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将陶瓷壁画艺术各种美的形式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可以使室内诸多要素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图5是室内过道墙面上的陶瓷壁画艺术作品,它高低起伏的造型在射灯的照射下,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深度感和层次感,丰富了和活跃了室内空间环境。陶瓷壁画艺术在各种灯光的照射和映衬下,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而在突出陶瓷壁画作品的同时也就消弱了家居装饰里面的其它的物品,让陶瓷壁画艺术作为家居环境中的点睛元素而存在。

陶瓷壁画的审美内涵

第8篇:审美价值范文

在诗性教育背景下探讨课堂的审美价值,是对以往课堂教学标准的发展与深入,也可以说是对既有课堂教学美学标准的升华,而审美课堂是实施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

审美课堂的第一要义,是生命课堂。

审美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对人格灵魂的塑造。小而言之,是在传达、质疑、反思、探究等等教学行为中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技能技巧;大而言之,是在以知识技能作为载体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完成思维的创造,如学会总结、推衍、举一反三等等。人格灵魂的塑造,如懂得责任、羞耻与感恩等等,其实质,是使学生在自然的、美的、自由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安奈托尔说过,寻求学识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是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大陆。这个寻求的过程,在体力上也许是辛劳的,但在精神上应该是快乐的,因为这种积极滋长的个人快乐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追求个人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舍弃机械的、单调划一的、被动的灌输方式,投放我们全部心智的力量,让课堂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质。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人云亦云的追随者,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生命课堂的本质。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我们的教学往往割舍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以求学问,我们力求“学”,却忘记了“思”。事实上,富于学问并不意味着就是学成之士,分数和文凭也不意味着教育的真正目标与地位,但遗憾的是,功利的社会价值导向让很多人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正如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杨九俊先生在我校举办的“全国‘诗性教育’背景下语文审美课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取消高考,我们语文该怎么教?”这个问题让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沉思。是啊,如果没有社会功利的价值导向,我们该如何还原课堂以“生命的质感”呢?我想,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审美课堂的特征之二,是浸润与体验。

多年来,我们追求“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教学,走向精神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校语文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先行的例子,让单个的信息汇成“浸润场”,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之中。这个“文化场”可以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的。

具体到审美课堂中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具备文化的底蕴、探讨的氛围、情感的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融通、精神与心灵的觉醒……但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探求精神与创造意识的激发,这是“浸润与体验”的审美课堂真正的美学意义及教学价值所在。它将课堂强制灌输的流俗摒弃在体系之外,甚至暂时放下了知识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静下心来,与知识和技能进行一场精神的互通与往来,这样的教与学才是快乐的、积极的和审美的。

比如,在一堂诗歌写作课上,我和学生探讨“诗意不仅仅是(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义”这个概念时,我例举了陆蠡的《海星》一文,文章充满了“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给人看”的悲剧之美。上课前我曾和语文组的老师探讨这则材料,有些老师认为不用为宜,理由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故事太过沉痛。但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用了。因为,阅读的初感是美妙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深刻地审视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也是最真切的。悲剧最高的美在于我们能从悲剧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情绪,不胜唏嘘或切肤之痛,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叹可感的美感。而这堂课从“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其初衷就是对学生的知识鉴赏力、探求精神与创作意识的激发。

第三,审美课堂是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内涵的体现。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具有像诗一样的美感和享受。所谓教育的诗性,就是把教育目标指向人,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境界。审美课堂,除了知识与技能传授技巧上的审美,更是在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上下功夫,让学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融入理性的思考,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首先是求真的教学。什么叫好课?我认为,洗净铅华,只要学生真正有所得的课就是好课。好课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其本色是真,让浮华一一褪尽,让虚荣一一剥蚀,自自然然把收获亮给内心的诉求。本色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我眼中的境界,是清代大家恽南田对一幅画景的描写:“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艺术启示的最深境界,是借幻境表现最深的真境。而课堂教学则是借助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将所得诉诸学生直观的心灵,而其间的“美”是附加的赠品。

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孔子曾把美育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表,制定了“六艺”,并把“礼”“乐”置于首位,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人格的完善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离不开美育,美育可以使人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功利、发乎本心的。什么是教育的超然?答曰:清风是式,真水无香,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求真、求纯、求朴、求本,抛开功利、潜心教学。

第9篇:审美价值范文

    一、美、法两国美术教育对审美价值的重视

    在高中阶段,美术课程规划应围绕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展开,同时也应为学生日后继续审美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两种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通过对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和认识。但是从教育实效看,这两种方式在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美术教育理念、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美、法两国的美术教育理念凸显了其对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重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

    多学科艺术教育是主导当前美国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像以往的艺术教育方式那样片面强调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而是把创造性活动与艺术评价和审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提高人文素质的角度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及其文化。多学科艺术教育不是把艺术教育当成一门普通课程,而是将其视为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涉及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个领域,由此构成一门特殊的交叉学科。[4]该学科并不是要求学生对这四门艺术学科进行单独的研究学习,而是将四门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艺术教育的效度。在教育内容上,多学科艺术教育对人文知识(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在高中阶段,人文知识的学习几乎占用全部的教学时段,这与其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法国“推动艺术教育”计划及其他

    “推动艺术教育”计划是法国总统萨科齐(N. Sarkozy)上任以来特别推出的一项教育计划。该项计划也是法国自密特朗时代以来,历届政府对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一贯认同和支持政策的有效延续。该计划要求将法国中小学“艺术史”教育的地位提升至所有文化教育的基础、提升到关系国民身份认同的高度。萨科齐在致两部部长(教育部、文化部)的任务书中指出,要将“艺术史”作为毕业会考的内容列入所有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并且要将其渗透到相关科目。该计划作为“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步骤,旨在通过“艺术史”的强化学习,使所有学生平等地掌握有关艺术与文化的基础知识。[5]从2009年9月开始,艺术史成为法国所有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该课程内容已超越纯艺术范畴,被划分为“空间艺术”“语言艺术”“生活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六个领域,其中涉及文字、哲学、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

    我国有学者指出,法国美术院校的招生考试以面试为主、笔试为辅。其面试的难度很大,对考生的要求很高。例如,考生必须对社会学、文学、哲学、美术、电影及时事新闻等人文类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独特的视角;考生能够自信地表达对文化领域(如电影、话剧、现代舞、文学、诗歌、音乐)等的认知;考生必须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专业和最新涉及的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学、野生动物、历史、考古学、军事艺术等;考生要对知名艺术家作出评价并阐述怎样走出他们的艺术影子。评委对每位考生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拥有广泛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认知。[6]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法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建立在宽厚的艺术人文学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技巧类知识。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将一直延续到大学以后更长的时间,并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

    二、对改进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若干建议

    虽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美术教育要重视美术鉴赏课,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此项举措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成效不大。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

    (一)政策层面的策略调整

    政策层面的策略调整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的课时比例,如可将其调整至总课时的二分之一甚至全部。其缘由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高中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高中阶段是其接受和消化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趋于形成的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大审美教育力度是切实可行的。第二,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而且决定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志向已定,其中大多数人已开始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班突击高考,高中自设的技巧课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集中力量的目标性教学可以较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对美术鉴赏课的课程结构进行更新调整。我国可适当参照欧美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增设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视野,打通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对艺术作品评价与判断的主观能力,进而使其具备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及艺术家的自我批评与自我判断能力。

    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改革政策能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事实上,许多基层学校大多是打折扣地执行新的课程标准,有的学校甚至我行我素,对相应的方针政策不予理睬。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新政策出台多年但收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二)师资队伍的充实建设

    目前,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已在此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他们大都是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都重视和擅长技巧教学,但较缺乏人文理论的系统知识。这种情况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是不利的,有碍于新教学需求的实现。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开放的,且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学校开设的许多课程都是邀请社会上的专家来讲授,并且建立了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学校借鉴。另外,我国高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要打破当下的学科壁垒,引入非美术专业的教师,如美学、艺术史等学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人才执教;同时要逐渐建立起基础美术教学专人专课制度,改变当下动辄一人担任几门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