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精选(九篇)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第1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一、影视审美创造的时代氛围

全球影视商业化特性一方面为中国影视审美创造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影视创造多元化的发展,但另一面一切以利润为核心的影视审美创作也导致在业界出现了一些单一化、类型化等不良倾向的影视作品,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创造的发展。

(一)影视审美创造的类型化

影视审美创造凭借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而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但是影视创造在其审美情趣多元化的发展上,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制于票房、收视率等商业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审美的创新要承担很大的商业风险,所以影视创造都倾向于模仿已获成功的作品,而类型化的影视作品则可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从而保证其收视率和经济利益。为此以好莱坞影视创造为例,其影视作品几乎完全按照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商业化生产模式。

中国当下的影视创造也深深地受到这种世界生产模式的影响,呈现出较严重的类型化倾向,如“戏说热”、“武打热”、“宫廷戏热”、“纪实热”等类型化作品层出不穷,而工业题材、军旅题材、青少年题材等边缘领域的影视创造则明显偏少,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但从影视主流来看,类型化、雷同化的影视作品居多,审美情调趋向单一性现象严重。

(二)影视审美创造的文化庸俗性

众所周知暴力和色情容易使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可否认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性早已成为共识,然而暴力又是世界影视业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从早期电影人对暴力的叙述直到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对暴力风格化的探索在世界影坛上掀起了一个“暴力美学”的热潮。但是影视中暴力镜头过多过滥也成为困扰当今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暴力镜头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产生消极作用,但是却会对社会的安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据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罪犯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

当今全球影视界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便是色情泛滥,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源于审美品味恶俗和盲目的拜金主义。影视审美创造的目的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唤起观众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中国当代影视创造中的色情问题也须引起关注,一些影视作品为了经济利益,肆意渲染感官刺激性强的色情画面内容,色情泛滥会使人沉迷于性的梦幻、传播谬误的性信息、会使人把对方物体化,对人的心理意识及精神思想危害非常大。

(三)影视审美创造的人文失落

影视作为最富有活力及影响力的艺术对人的情感、道德、信念产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巨大而深刻的。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物欲至上、人的物化、精神的失落困惑着影视创造;另一方面,近几年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一切以解构为中心,导致影视创造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创造往往采用象征性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和本质的联系,但不可过分以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展示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的影视内涵。影视创造应以审美的方式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拓宽观众的视野,应将艺术性、商业性与正心正德的文化使命相结合,通过艺术之美提升观众心灵境界,提升当代的人文精神。

二、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时代变化

审美主体的需求是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必须重点要考虑的问题,而随着影视业的迅猛发展,观众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主体审美需求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娱乐化

据相关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观众观看影视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和娱乐,审美主体需求的娱乐性越来越明显,而从当下影视创造的主流看,市场化、娱乐化的创造导致作品思想内涵性的丧失,由此审美主体需求的娱乐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影视创造的庸俗化浅薄化。一方面从观看内容及关注点看,当下观众比较注重外在形式和情绪化的镜头语言,而对于影视中所蕴涵的深层次内涵关注不够,很难让观众通过观影而实现自我思考、自我发现的目的。从观众对影视的评判标准看,往往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是否具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选择观看影视作品的依据,而对影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对影视的本质思考等却忽略了。

在另一方面,影视创造尚未开始,绯闻炒作已成为票房的必要铺垫,传媒、受众都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娱乐的洪流,影视娱乐化以满足大众感官的刺激与享受为己任,这些都是当代大众文化受功利意识驱使所出现的流变。在这种文化流变的熏陶下,审美主体需求的娱乐化倾向为大众文化的功利性从一个侧面进行了图解,审美主体需求中享乐主义之风盛行。

(二)个性化

社会科技的发展让当代文化传播摆脱了多年前的文化专制局面,影视观众拥有极为自由的个性化选择空间。

第一,单一化的影视创造已无法满足影视审美主体的需求,影视创造应提供多样化风格与趣味来适应主体需求,同时影视创作还应该考虑到审美主体的需求会随着时间、场合而产生变化,由此影视创造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增强创作的多样性。第二,影视审美创造的文化内涵对审美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大众的审美文化品味及主体审美需求发生改变。审美活动是极具个体性的精神活动,审美主体的选择都是源于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对于影视审美主体的需求,有益的作法不是关闭其选择渠道,也非放任其自由选择,而是应该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领、转变,由此在影视审美创作时,不仅要适应审美主体的文化需求,更要承担起引领大众审美文化走向更高层次的责任。

(三)利益化

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发展是和大众日常生活需求及满足形式紧密相联的,呈现出与大众现实生活利益的内在互动性,我们在关注审美主体需求变化、发展的时候,更应突出地强调审美主体意识的构成及其现实取向的实际意义。在中国当代影视审美主体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主体需求的利益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整个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流变之中,大众日常生活主体意识的具体选择立场规定了观众在影视创造中的审美价值取向,确定了以日常生活的趣味表现方式和表现途径从影视创造中得到审美价值的现实体现。第二,大众日常生活意识的高涨和精神崇高性的淡化,构成了中国当下影视审美主体需求变革中的两个重要标志。在把握中国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发展前景之时,必须深刻关注到感性与理性关系的现实结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影视审美创造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三、影视审美创造与主体需求的可持续性发展

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持续演变,将更加密切地体现出其与影视审美创造之间的直接联系,由此应强化影视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强化影视艺术传播方式的具体改进。事实上,在中国影视审美主体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影视审美创造实际上就已经起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导、鼓动的作用。

(一)主旋律的背景下提倡多样化创造

当前的影视审美创造是大众化、商业化和审美多元化发展下的影视艺术,作为大众生活中重要的传播媒介,影视审美创造应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通过影视审美创造来展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而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强调审美文化趣味、需求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多元取向才能张扬艺术个性、丰富影视文化市场,才有助于中国影视审美创造的健康发展。

(二)审美创造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更应是影视审美艺术的核心,影视审美创造如果失去人文精神,就会导致灵魂的缺失,成为一种浅薄庸俗的影像和声音。波布可曾经指出:“在现代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是认识到电影能处理我们时代最深奥的思想。因此,电影脱离了通俗娱乐的领域,而取得了与作为主要艺术形式的戏剧和小说相等的地位。”

影视艺术审美创造的职责就是让美好的人性视觉化、艺术化、故事化,《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等作品都是展现人性光辉的情感片,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以及人的生活意义、生命意义的维护和追求,从而赢得了观众。在影视审美创造中强调人文精神的体现,无疑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对当今影视审美创造和审美主体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三)民族文化的弘扬中关注共同情感

第2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1.审美观的含义审美观是指人们运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人生)进行的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的集中体现,是人们随着经验阅历的丰富而形成对美的感悟和评价。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审美观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审美观形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受到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地域和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作为审美观的特征存在于审美的现实维度中。

2.大学生审美观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审美主体,在年龄上意义上,已经处于具有基本成熟生理机能的青年期,认识上已走进更深层次,知识面更加宽阔,思维方式也得到有机的完善。这些对于大学生的审美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明确的道德观念,强烈的独立意识,并相对稳定的审美观。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得出大学生审美观的特点具体如下。首先,大学生审美的功利性、娱乐性更加突出。情感是审美观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愉悦是审美感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调查问卷显示: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信仰”之类的词遥不可及,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游戏人生、休闲风气和唯美时尚,最重要的是满足自身娱乐的需求。因此,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剧、卡通漫画、FLASH动画、追星等形式是大学生休闲娱乐方式的首选。其次,大学生的审美活动更加直观。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人们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因而审美对象应该具备生动直观的形象性。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最新出现的直观性强、浅显直白的音乐、图片、图像—这类形象简单、直观、新颖,因而更加受到大学生追捧和欢迎。如:新出炉的明星、流行音乐榜上的歌曲、爆炸性的娱乐新闻等等。

二、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积极影响

1.电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电影的诞生与发展受到了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如果没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今天看到的电影也不会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和趋于完美的特技效果。电影的造型艺术、空间表现、特技效果、意境处理以及画面的动态美和意境美,均为大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表现为多种感觉的融合。在信息量上,电影艺术的影像涵盖了各种各样范畴的信息流。在空间的层面上,它把音乐、文学、戏剧以及舞蹈有机地整合在同一场景中,赋予时间领域一种空间化的呈现效果;在时间的层面上,它把雕塑、绘画和建筑融入同一套程序中,又使得空间艺术具有了时间的展现力。在电影的赏析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宏大的场景、动听的音乐以及感的对白—这些元素的加入使电影的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大学生可以从故事中体验其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进而获得情感的本能性感动,达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进而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

2.电影艺术有助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以情感人,使大学生在娱乐中接受影片传达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往往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理想和目标发生深刻的变化,促进他们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发展,使大学生向美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影艺术中蕴含着的丰富的艺术美也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他们的品德健康向上的发展。在这个读图时代里,电影艺术的视觉特点更易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类电影中演绎的经典艺术不仅让人沉醉,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大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电影艺术中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影响—这会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它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使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美化,向善的本性发展,他们就会自觉地以美的标准和行为来规范自己,使自己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并且,电影可以在银幕上构建出一个充满鲜明的艺术形象、画面组合的意境美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从而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寻求到审美的价值意义,形成健康的独立人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优秀电影作品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其审美意识空间得到合理地、有机地、逻辑地重建,进一步达到影响和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艺术效果,对广大学生的视觉审美价值观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三、电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消极影响

1.审美趣味的媚俗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其商业化的特征决定了电影艺术必须要倚重市场,通过媚俗的方式讨好大众以谋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代电影制作的根本价值目标,而媚俗则确保了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电影艺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常常会采取一种过于理想的方式表现现实,例如:华丽的服饰、豪华的游艇等,用一种大学生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来展现现实,这在客观上给大学生的认知层面上描绘出了一幅幅梦幻般的图景。它一方面给人某些心理安慰—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而更加陶醉于此;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大学生混淆现实和梦境,以梦幻般的图景代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并放任自己,且以不能自拔为乐趣。由于电影艺术追求娱乐而一味媚俗化,幽默成了“搞笑”,悲哀成了“煽情”,感情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情感培养出的审美趣味是媚俗化了的审美趣味,对于大学生的危害甚大。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在大学生所喜欢的校园活动中,十佳歌手大赛和街舞大赛位居前两名,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而相对于二者来说更加高雅、艺术成分更高的交响音乐会、话剧以及艺术作品展等却很少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种对美感的偏执以及肆意的放纵心态,不利于大学生对艺术审美标准的建立,使他们无法对美的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的建立,同时也破坏了大学校园里健康的学习氛围。

2.审美观念的消费性在当今时代,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认,消费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例如:它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消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的对象和创造利益的手段。电影自身所带有的商业性决定它以消费为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电影作品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包含着色情和暴力等片段,从而使精神生产商业化,艺术纯粹成为一种消费品。通过大众传媒,电影对大学生审美观念渗透了消费性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大学生,审美已经被华丽的服饰、漂亮的外表、奢侈品的使用所充斥,而变得极端表象了。同时,传媒通过“炒作”和无所不在的广告使某一产品甚至消费方式、消费观念进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当代大学生逐渐地适应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渐渐养成在审美中通过消费来彰显、炫耀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大众的习惯,同时,也使大学生把该类消费看作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从而导致享乐消费行为的盛行,助长了炫耀消费的恶习。由此可见,虽然电影艺术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但由于它自身无法规避的商业性,导致了大学生审美能力弱化、审美趣味低俗化以及带来了审美观念的消费性,但我们依旧有理由相信,随着学校审美教育的开展以及大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实践的增多,他们的审美情趣一定会得到提升,审美观也会越来越健康,一定会成为创造美的人。

四、结论

第3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时至改革开放前的审美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落后、审美观念比较封闭。50年代,在毛泽东这一代中央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开始向苏联学习。无论是在工业,还是服饰文化等方面都陆陆续续从苏联引进来。我国那时的服饰大多是西装、开领、双排扣、一条布带束腰上的款式,即所谓的“列宁服”。但是,在70年代,由于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领域都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的审美风格也开始变得落后保守。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审美特征

当今时代,我们以特有的审美取向不断打破了以往的审美标准,树立起一种审美多样化的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社会转型之后,我们的审美观开始呈现出多样性、以及选择多样性的特点。当代人对生活的高?|量追求与敢于探险、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对现实世界的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密切相关。那种心态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富有朝气与活力,为我们所崇拜。超越性是指:吸收外来的特长,摒弃传统的糟粕,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

二、社会审美风尚变革产生的双重影响

(一)大众社会的审美变得开放化和独特化

社会审美风尚越来越为人们所看重,它不仅超越古代文化审美,而且融入西方的审美风尚,并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传向世界,传向未来。它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呈现出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社会审美风尚更加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审美都与世界接轨,走向世界。各国吸取其他国家的优秀审美风尚,为我所用,审美越来越国际化。审美风尚的国际化,对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的审美风尚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单调走向时尚。审美风尚变得独特、新颖,逐渐和国际接轨。

(二)大众社会审美观念变得有低俗化倾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大众审美观念在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低俗化倾向。所谓审美观念的低俗化倾向是指:与高雅文化相对的审美文化,并且人们对这种文化表现出的追求和偏好。低俗化审美追求文化的消费性、低俗性、商业性或者感官的冲动和刺激。人们审美观念的低俗化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审美的追求上,有些人热衷于西方文化价值观,崇拜西方的消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提倡“享乐为主,奋斗为辅”的方针。其次,在审美的选择上,人们则喜欢直白的东西,爱好感官的享乐和刺激。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审美充满诱惑感,容易丧失主心骨同时又容易受西方文化的渗透。

三、影响我国社会审美风尚变革的主要因素

(一)审美主体思想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的解放,审美风格也逐渐时尚、开放。在服饰选择上,人们不再追求单一风格,而是逐渐追求起多种多样的服装。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审美观。明星是和国际时尚前沿接触最快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购买力强大到可以接触最时尚的产品,在电影、电视剧中呈现到大家面前。人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尤其是看到偶像的时候,就会去模仿她的风格。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便会变得时尚、开放。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审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所以审美文化同样也受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发生变化的同时,审美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加入了WTO,在和国际贸易的交往合作中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令人震惊的“中国速度”。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中国在逐步和世界接轨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审美风格也在逐步和世界接轨。其次,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始终是同传媒本身的发展相关联的。人们受大众媒体的影响,对服饰的审美也发生重要变化。如今,大众媒体宣传职场女性。女性上班族的穿着大多是干练、整洁的审美风格,相应的审美心理也是利索、干练比较理性的审美特色,与古代女性足不出户的形象完全不同。同样,电视上都宣扬正能量的审美风尚,都是最时尚、最前沿的审美,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审美也越来越高雅。

四、引领社会审美风变革的路径探索

(一)社会审美风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大众日常需求和满足相联系

社会审美风尚的发展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新的审美风尚的出现,首先会进入社会,观察大众的认可程度是怎么样的。如果人们的认可度比较低,那这种审美就不会成为大众审美,会逐渐被社会淘汰。反之,如果人们认可这种审美风尚,社会就会争相效仿,成为大众的审美,这种审美就会传承下来。可以说,大众日常需求与满足对审美风尚的发展也具有催化的功能。大众需要什么样的审美风尚,审美风尚就会往那个方向发展来满足大众的需求。这也是审美风尚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社会审美风尚的发展突出强调个性化与高层次审美相统一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也越来越标新立异,越来越开放,这种审美风尚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精神世界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的审美风尚,越来越个性化。但是,这种个性化的审美不是低俗的,而是健康、高雅的审美文化品味。比如:在研发领域,人们的创新思维越来越独特,只有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新意,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产品。在服饰领域,人们越来越喜欢独特的衣服款式,不喜欢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希望突出自己的特点。这些都体现出社会审美风尚个性化与高层次相互交融的特点。

第4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关键词: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取向;调查研究;一体化;协同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de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design talents, stand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uzhou surrounding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groups, based on the data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sis of different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trend; Advocate a healthy aesthetic concepts to guide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to build urban image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system, promote the small towns in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s a whole aesthet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small towns in the are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梦想”的主题,小城镇作为连接乡村与城市节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丽中国”的构建不是城市的独舞,乡村集镇的共同繁荣才是发展的最终剧本。同时随着苏州周边小城镇与苏州“同城化”程度的提高,市域小城镇形象将作为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苏州地域文化特色,这是苏州城市转型的有效资源载体。

自工业社会之后,城市进入了消费社会的新阶段。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随着美学观念的改变,已经形成参与美学与分离美学并存的境况。传统小城镇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富,在城镇一体发展的背景下,新环境依托老建筑,形成新旧对比鲜明的美学范式,这需要设计人员站在空间造型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新老建筑与城乡环境,同时,也需要从生存的角度介入设计,拷量建筑形态与环境景观美的形式与内涵是否相悖或同一。

随着空间消费的转型,建筑空间的商业性异化主导着当代建筑设计,商业空间形式上的包转使得建筑设计被符号、权威、利益所绑架,建筑的日常性以及生存体验逐渐被猎奇心理导向下的艺术造型和利益驱使所替代,城市形象趋于同质和泛化,缺乏活力和特色。

消费社会与城市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课题,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参与到城市空间生产中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于西方审美取向俨然已经凌驾于当

代建筑设计之上,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渐式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美学构架逐渐失去了自我认知原则,审美脱离本土、弃绝民俗、异化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流失使得中国城市建设趋于平庸肤浅,粗劣的模仿或低俗的造型意象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毒药,侵熏着设计行业的灵性和骨髓,如何净化这种不健康的设计之风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2调查研究目的

审美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准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城市建设源自他们之手,正确的审美导向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审美大众的心理趋向、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的调查来了解当代民众、政府甚至是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为设计人员的审美价值判断提供依据,通过对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美学的调研把握当代设计精神,以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梳理多元审美取向,寻找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设计之路。

2案例调查

2.1调查选取点及调查内容

2.1.1调查选取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苏南以小城镇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并且发展稳定的经济发达区域,本调查地点按照路径选取横塘(核心城区)、木渎(城乡结合部)以及同里(小城镇)三个地点进行调研,通过这种不同区位的调研使得本次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本次调查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1.2调查内容及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本次调研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不同时空的什么特征以及当代审美异化的表征。基于此,本课题以苏南小城镇调研对象,针对不同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领域的审美主体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小城镇景观形象有选择的做了具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按调查对象分类:①非专业人士、②专业人士、③名人专家。

(2)按勘测路径:①核心城区、②城乡结合部、③小城镇。

(3)按调研内容:①空间环境、②建筑形态、③民众生活风貌。

2.2样本基本属性分析

(1)区位及环境

横塘镇位于苏州高新区南侧,随着苏州城市建成区的扩展2002年并入市区,2004年横塘镇改为横塘街道,由于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大,横塘镇原有城镇格局已慢慢退化,镇区环境形象已市区原有城镇风格并以现当代建筑居多,古镇氛围淡化;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木渎古镇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随着旅游的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包装掩盖了木渎古镇形象,但整体空间格局保持良好,由于紧邻木渎工业区,大量的人口集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后使得形象趋于混乱,缺乏严整的视觉秩序,严重影响了古镇传统形象;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距苏州市18公里,由于同里古镇较早的得到保护及开发,同时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小,整体形象依然朴实原味,城镇空间机理得到较好的保护,建筑环境淳朴自然、江南古镇形象鲜明。(图1、图2)

(2)产业空间结构:

由于横塘镇已并入苏州市区,产业结构也融入苏州产业布局当中,古镇形象的缺失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倒是商贸交易市场火爆,完全的一幅商业市区景象,同时工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支撑;木渎古镇是木渎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支撑,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业是木渎古镇的主要产业形式。随着周边工业发展,随着了“园林”和“乾隆”两大文化亮点的突出以及“姑苏十二娘”水乡文化品牌塑造,创意产业也成为木渎古镇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工业是木渎镇的主要产业支撑,如此的产业结构对木渎古镇的建筑环境以及形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趋成熟,同时与其镇域的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等创新产业结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多元产业并进产业结构形式,避免旅游业发展的古镇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包装是同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图3)

(3)审美主体结构

随着横塘并入苏州新区,人口构成中新苏州人占据的绝大部分,文化和社会意识也逐步城市化,木渎古镇由于周边工业较为集中,审美主体原著居民、游客等还包括大量的产业工人并占了主要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由此而产生木渎审美主体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口构成社会层次差异较大,同里古镇形象的审美主体主要是以游客为主,城镇发展以及形象包装以迎合旅游开发为主,同时专业人员是主导同里古镇形象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并将作为政府的献策者基于参与到同里审美价值取向的判断之中。(见表1)

表1:

3不同层面的审美取向总体特征分析

3.1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

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分析是全面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要途径,审美取向深受时代性、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审美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域性的审美特征的差异性。

3.1.1基于时间序列的审美特征

时间序列是是在历史性范畴内进行表述的,苏州市域小城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这也是其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的本质所在。基于时间序列审美特征是时间一维性的外在表现以及是对历史的尊重,正像圣马可广场的围合空间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构筑一样,在和谐统一的秩序感中标现时代符码的建筑构成将会使其更富情趣和历史意义。小城镇建筑形态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累积而成的,尊重历史的叙事性是寻找小城镇建筑形象生成原因的基本切入点。在对苏州小城镇建筑环境的调研中,62%的居民倾向于传统的沿河而建的建筑形式,而同时在选择居住住宅建筑风格的时候却只有12%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城镇居民对于传统文化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现代生活方式确实他们的的必然选择,建筑内部空间自然要符合这种基于当代生活方式的生存审美需求。由此可见,审美是随时而变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是人的审美价值的历史性特征。(图4)

3.1.2基于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

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是基于地域范畴内建筑的主要体现。从大的范围来说,北方的厚重、江南的轻巧、岭南的开朗,不同地域的建筑由于不同的空间区位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基于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具有地域内涵,因此,地域区位的差异也影响着小城镇视觉空间形态。苏州市域小城镇星罗密布,除了在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传统形象特质,也包含着自身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城镇形象。在本次调研中曾针对不同区位下的城镇进行调研,选取横塘、木渎和同里三种与苏州市区不同关系的古镇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特征。横塘属于苏州市区,由于受苏州城市化影响较大,原有城镇空间形象形态已不复存在,内部人口构成的混杂使得城镇视觉体系混乱,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也在城市化的冲级中遗留甚少,江南小桥流水景象只能成为部分原著居民的回忆。而木渎位于苏州近郊,尽管整个镇区已有工厂、商业建筑,但核心区的古镇形象保存良好,原有呀园林宅院成为支撑江南形象的主要节点。同里则远离苏州市区,城镇发展一直在保持自我格局的自然状态下发展,再加上古镇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和地方严格的保护政策,同里城镇形象依然带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情调,同时由于原著居民并没有搬离景区,江南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当地市井生活气息依然浓厚,社会文化民俗在旅游业的发展下也重获了新机。(图5)

3.2主体差异视角下的审美特征

在对小城镇审美主题的差异性分析中,主要分解出一下审美主体:本土居民、设计人员以及政府三种角色,并由于不同的审美价值认知而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3.2.1非专业审美主体认知

本土居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建筑设计的主要涉及依据,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也是时间的沉淀,建筑是历史,是当地居民记忆的载体,建筑承载的是他从出生到死亡与它相关的所有人的回忆,而正是使用它的人,尤其之作为个体的人的记忆,建筑才对我们有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不是凭空的造型,而是基于本土居民使用过程中的认可以及生存需求的满足的这一本质下的美学设计,这也是环境美学下的思想体现。本土居民的认可主要包括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空间品质的提高,是基于参与体验美学的特征表现,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审美主体。(图6)

非专业审美主体往往更从内心心理感受出发,通过自身的参与式体验而产生最本质的审美感受,如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游客游览的知觉体验等等都会左右着他们对城镇视觉美学的判断,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建立在诸如亲地性、可达性、均质性甚至是愉悦性的心理认知基础之上的,因此把握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体验“以人文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代建筑设计人才不得不考虑的。

3.2.2专业人才培养中审美导向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城镇空间品质的高低,随着城市脱离原有自然状态的下的发展,专业人才的介入很大的影响着传统古镇的形象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科学、新技术与新结构的广泛拓展,不同的建筑师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解与加工方法存有差异,由此所表现出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建筑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方式的不同,都将造成古镇视觉构成的重组与变异。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仅仅是对建筑艺术造型的设计培养,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审美判断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高等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缺少国学情操的浸淫,传统文化基底的薄弱成为当代建筑人才的短板并进而影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设计。同时,专业人才缺乏体验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建筑设计需要公民建筑意识,要有服务意识和体验意识,造型、艺术、功能的体现需要联系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专业人才培养的审美导向需要人文情感关怀。

3.3.3管理角色审美价值取向特征

管理角色是城市发展的统筹者,管理者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形象的构建只是城市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政府职能的履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形势转型的提出以及政府职能角色的改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再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发展水平的政策思维都将改变着管理者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都反映了基于公民意愿的审美诉求的价值转变,当然城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美丽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人们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美丽心情以及公平、舒适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城市拥有“美丽”的物质躯壳。

3.3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及问题特征

3.3.1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

美国哲学家提吉拉曾将现代美学转变概括为三个方面:转向艺术、转向人的独创性和转向人类境况,城市是承载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美学是美学范畴内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艺术情操,社会伦理、文化以及空间等要素综合成体的整体感知(图7),基于城市美学的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需要以下几方面切入:

(1)艺术视觉导向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属于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将不可避免的参与到美学价值评价之中。卡米诺西特曾对现代主义的组装时城市建造进行批判,认为城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需求的生存实体,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建筑以及城市设计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回归传统文化内海的表现上来。不得不承认城市的本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马斯诺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还需要精神文化层次的满足,城镇的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来进行构建的,艺术视觉导向下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美学理念下的原始出发点,因此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价值导向通过艺术视觉导向将对城市居民的整体艺术修养形成积极影响,同时也是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2)空间消费导向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空间资本运作是空间消费的基本理论,随着空间中的消费向着空间的消费的转变,建筑环境视觉形象的包装成为消费吸引力的主要手段。由于全球化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人的精神诉求的增加,基于亲地性的集体记忆以及对空间氛围的消费倾向使得转型期的中国城镇不得不面对城市形象的夸张表达,人们不再局限于与对实体商品的需求,空间经过包装之后也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对象,商品形式的异化促使建筑形式风格的商业化,因此,空间消费的审美导向是当代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糅合的产物,并将基于对今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3)生存美学导向

环境恶化、资源殆尽、公平缺失以及管理混乱都为当代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分离式美学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因缺少人文关怀而逐渐受到质疑,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问题的突出,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认同的迷失,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的自身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审美价值。生活空间品质的下降、道德信仰的缺失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饥饿所带来的恐慌使我们不得不面向生存美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创造优美视觉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生存境遇的改善,保证生存境遇改善与视觉美观的统一是审美价值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风貌区形象的维育过程中由于过于偏重物质空间因素,传统的“分离”审美方式缺少人文关怀,造成传统空间活力下降,富有特色的当地风土人情也不复存在,基于文化产业的衍生品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只留下一个缺乏活力的“空壳”风貌区形象,而缺乏“人情味”的审美是难以感受到美的存在的。(图8)

3.3.2当代审美导向下的问题特征

(1)视觉构成混乱盲目

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差异,当代审美价值的社会导向趋于多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行,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的传递越发快捷,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方式。基于不同价值基础的当代文明改变着城市空间原有的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当代城市形象异化同时又在改变着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时尚主义侵蚀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社会空间重组加重了城市空间的消费性和速食色彩。同时,随着城市问题的突出,生存境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意义,低碳生活理念也慢慢得到体现。因此,不论是城市的艺术造型,又或是城市文化空间的耦合还是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显现的当代社会性导向必然表现于多元,并将直接影响当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

当代城镇形象内涵趋于多元是在文化构成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完成的,然而文化构成的多元并不能否定审美导向的秩序化,视觉构成缺乏整体协调,没有明确的表达诉求。

(2)形象沦为视觉符号的简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的,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扰乱了文化本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落后带来的文化上的不自信,自我认知的否定只会造成形象符号化的简单模仿,城镇建筑环境的视觉优化成为一种空洞的建设布景运动。然而随着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整体空间品质的下降,使得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建筑空洞而无助。同时由于受西方设计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城镇外部空间的设计往往成为被广场主导,而富有中国特色的街道空间却在失去城市机理的影响下日趋弱化,消费性建筑的点是布局打乱了原有细密的城镇空间秩序,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也在这种切割式的建设活动中逐渐消失,形象的过度符号化没有给城镇视觉带来特色,反而将原有的城镇风貌破坏,得不偿失。

建筑环境的塑造是带有文化多元性、地域同源性和认知亲地性的多种元素的组合,视觉吸引力只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方面,缺乏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建筑是难以经受时间的。

(3)缺乏对生存艺术的尊重

同时,城市美学具有潜在的图底性,对于审美主体来说,社会整体审美导向性具有格式塔的心理特征,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是传统审美取向与当代审美突变相互博弈产生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人的不自觉的行为大多来源于潜意识的心理映射,审美过程除了主动地辨别还应包括潜意识的情感寄托,如归属感和亲地性。因此,审美价值的社会性导向不仅是视觉导向同时也是心理导向,当代审美取向是一种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的耦合,这包括:生存图底、环境图底、视觉图底以及空间图底等等。随着美学范畴的扩大以及深化,不同审美主体的图底取向将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审美取向将决定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审美取向的趋同化和泛地域化是当代城市形象趋于同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热衷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大多数建筑师缺少对公民建筑空间的兴趣与思考,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或是高端酒店的设计更能为建筑师带来欲望表达和声誉提升,而承载城市的日常的人居、休闲建筑不屑一顾或草草了事,这种缺乏对生存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主要原因,由此而导致“到处皆标志,到处无标志”的混乱城市形象,建筑师成为具有强烈欲望表现欲的操纵者,而不是城市形象低调的引导者。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导向思考

4.1当代语境下的审美导向

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拄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时世莽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撂索建筑彤态创作。

当代建筑设计缺少对生存体验的尊重,现代审美导向的多元化需要映射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建筑装饰、形式以及空间等需尊重表皮与内在的统一,装饰与空间是外延与内在的协调,建筑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形式则是两者的纽带。

特定时代的建筑艺术是特定时代哲学意识的反映。随着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筑艺术不仅是生活的“理想”,不仅是对生活的描述、美化、评价,更是生活本身。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空间,向人们展示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示着各种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建筑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物体、美的空间、美的环境。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既包括地基、结构、空间、物理、材料、设备等自然科学,又包括哲学、艺术、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它既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物质生活本身,又是人们审美的对象——精神生活的需要。正是由于建筑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4.2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导向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建筑的保护要尊重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表达,首先需要认识的是原真性及过程性审美表达是辩证统一的,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然而历史是发展的,不能因为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遗产而就否定后来的,不仅要保护“第一历史”,同时也要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对“第二历史”及其以后的延续都要做出保护与更新的回应;其次,城市旧城的保护与更新还要注重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城镇形象是需要富有生活气息的居民活动支撑的,同时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重现建筑活力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建筑保护的目的,只要这样传统建筑的保护才更更有可持续性。

4.3新建筑设计导向

城市发展需要新建筑的增生,新建筑的设计要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在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中借鉴欧洲“插入式”的新建筑设计方法,通过与周边建筑外饰上的延续来保证整体风貌不被破坏,视觉秩序的保持是当代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方面,也是审美价值取向在整体视觉上的体现。同时要尊重地域特色,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融入新建筑设计之中,地域建筑技术上的运用与发展,吸收地域建筑就地取材的据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材料和装饰元素。同时关注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武的关联,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与日性的亲切巷.因此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共鸣。结合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要做到地域建筑特色的自觉追求,前提就是地域建筑环境的留存。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新建筑的设计在汲取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更要符合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建筑环境的设计也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并进行开拓,也是当代建筑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图5)

5结论与展望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足迹推向乡村聚落,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开始以突出国家的、民族的乡土的拟或是民俗的审美为主导。曾经的后现代的混乱逐步趋于秩序,在此语境下的城乡建筑设计更加强调个性与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价值观:建筑毕竟是本土的、场地的、与周边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空间物质形态,生活化是其本质,象征性是其民众审美附加价值,时空压缩与文化离散,让今日的建筑本体语素呈现多维、复合并令人难以言表的美感情怀。

建筑设计人员是建筑环境营造的主体,对城镇环境的审美影响重大,对建筑内外环境氛围的营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本次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审美主体以及苏州市域小城镇的调研分析,总结并把握当代小城镇审美价值特征、审美价值取向的方向,为当代建筑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参照,为高校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季松.从空间到文化从物质到符号—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肯?泰勒, 韩锋, 田丰.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11.

[7]刘经芬.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

[8]王征,梅洪元,刘鹏跃.当代建筑形态创新倾向[J].华中建筑,2012.

[9]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学术研究,2009.

作者简介:

1.单怡,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2.文剑钢,男,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环境艺术

3.陆晓婷,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4.李禹函,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第5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关键词:阮籍;美学思想;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B2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4-0100-06

一、引言

阮籍是一位富有天赋的“全才”,他是玄学哲学家,又是诗人文学家,也是享誉魏晋的音乐美学家。阮籍的美学思想有个前后变化的过程,前期是正始时期,属于货真价实的儒家美学思想;后期是竹林时期的“外道内儒”道儒兼综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道家,尤其是庄周那种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美学思想,其精神内核就是“逍遥”二字。正如玄学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的那样:“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世之责,永葆性命之期”。阮籍将“自然”的逍遥之道形式化、审美化,他这一审美思想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它昭示着魏晋士大夫阶层走出汉儒经学的樊篱,以全新的视觉审视宇宙与人生、艺术与自然。从玄学本体论的角度,观照个体,放纵内情,彰显人性回归。正是阮籍晚年这种“心游”美学观给世人的审美观念以巨大的冲击,为中古时期的中国美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阮籍不同凡响的文化精神造就了中国学术界对其美学思想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研究渐入佳境。总的来说,学界对阮籍前期美学思想尤其是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较为深入充分,特别是对《乐论》的剖析探讨较为深入。蔡仲德的《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从音乐的“自然之道”、“音乐必须平和恬淡”、“音乐必须整齐划一”以及“淫乐”与悲乐四个方面探讨阮籍的儒家美学观可谓全面深刻。除此,叶祖帅的《阮籍的美学思想及其局限》也是令人眼前一亮。论文从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出发,紧紧抓住音乐的本质特征“和”进行剖析并指出其美学思想的局限性,切中要害,令人信服。对于阮籍后期(竹林时期)的美学思想研究与前期的研究相比较,音乐美学研究不及前期活跃,这是因为阮籍后期无多少音乐理论和作品,供研究的资料寥寥无几,因此,研究音乐美学自然陷入窘境,但文学、诗词、哲学等美学思想研究异常活跃,成果也十分显著。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论及阮籍美学思想时指出,其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超越自然形质的高度纯净的精神美。认为阮籍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文学作品对后世发生影响,李白、陈子昂可谓得阮籍之真精神、真生命态度。高晨阳的《阮籍评传》及《阮籍人格的双重性及其思想文化意义》也是研阮籍后期美学思想的丰硕成果。诚然研究阮籍的美学思想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何继续深入阮籍的内心世界,去探其灵魂本真、思想之源及思想蜕变的文化基因等是今后研究阮籍尚需努力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以阮籍晚年美学思想蜕变为研究视角,以现代人的眼光,用唯物辩证之方法,为千百年来阮籍对中国传统文化施加的正负影响作一番客观的梳理,以期达到文化的“拨乱反正”,从而唤起国人对当代建设文化软实力的一番思考。

二、根系儒家文化却反叛儒家文化

阮籍出生于汉魏禅代之际,此时倡导的儒家经学虽已趋于衰落,但作为统治阶级的指导理论一儒家文化仍为人们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模本。“阮籍出身于士族,性格率性自然,他早期崇尚儒学,有建功立业的热情”。这就为儒家文化思想由外在的社会意识或群体意识向内在的个体意识的转化铺平了道路。因此,阮籍早年服膺儒家,崇尚名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根系儒家文化,从内到外散发着儒家文化气息。早期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论》和哲学著作《通易论》等弥漫着儒家文化味道,也是以自然与名教结合为意趣的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正始中后期之后,阮籍心中理想的名教完全异化为一个丑恶的代名词。“阮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为什么会陷入如此严重的自我矛盾和精神危机?从资料反映的情形看,这是他的儒家理念与恶劣的政治现实之间的龃龉所致,是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所致”。竹林时期,司马集团打着维护名教的旗帜,罗织罪名,铲除异己,将名教变成争权夺利的工具。此时,名教与自然发生了分裂,现实的名教与理想的名教断裂为两个不相干的世界,从而引发了阮籍对儒家文化的怀疑与反叛,其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从主张名教与自然的结合转为名教与自然的尖锐对立

从阮籍的意识形态的转换中,已经充分显示阮籍叛儒的立场十分坚定,他站在道家的立场,对代表儒家文化的名教采取批判贬斥的态度。仅从《达庄论》、 《大人先生传》的审美倾向看,它与前期的《乐论》、《通易论》不同,而且与《通老论》迥异。在这两篇哲学著作中,阮籍对儒家文化仁义礼法一套伦理规范和君臣之分、尊卑之别的等级制度的儒家文化完全持否定态度,试图通过庄周“齐物”的方式,超越一切差别,不仅超越名教,超越是非,超越生死,而且超越自然的限制,目的是摆脱现实对心灵的一切羁绊,追求一种主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或逍遥。这种主观精神即为浓厚的庄学精神,它代表的是道家文化,这种文化实则是以道家思想为审美情趣的玄学文化,从魏晋始乃至南北朝时期曾一度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使中国传统的文化偏离了儒家这条主线。当然,这种玄学文化只是暂时的文化现象,从整个历史进程看,它只是文化进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它终究取代不了儒家传统文化,就像隋唐出现佛学文化一样,到了宋代又回到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轨道上来。

2 阮籍的审美思维由“以天合人”变为“以人合天”、“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

正始时期,阮籍虽强调“天”与“人”的统一,但他认为,宇宙是个包括差别和对立结构的和谐整体,正像儒家所宣扬的等级观念和等级文化,即使君臣的等级存在,本质上的结构对立,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个和谐的整体。到了正始后期,阮籍的审美思维变成了“天人合一”,“人”与“天”的关系不存在差异,用《庄子-山木》篇的说法:“人”亦是“天”,“天”亦是“人”。“人”作为个体存在完全失去了自身的社会本质,成为一个与“天”(自然)混一不分的纯自然之物。正如阮籍所说:“至德之要,无外而已”。“人”为内,“天”为外,因此,“无外”即为“天人合一”或“以天灭人”,是一种无等级、无差异的混沌社会。正是这种无差别的混沌社会观已经内化为意识主体的主观世界,从而演化为阮籍本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境界正是以追求自我精神自由为根本的审美旨趣,它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一种特有的“清逸”之气。“清”则超脱“物质机括”的限制;“逸”则超越社会的“陈规俗套”,给人以洒脱、活跃、风流的感受和意象。这种审美旨趣着眼于个体精神生命的层面,它是阮籍所期待的“伊甸园”;更适于众多士人的随顺世俗,旷达放逸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阮籍这种审美思维的改变,它的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传统的儒家经学和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文化格局。在学术和思想文化领域内吹进了一股清新、活跃、自由的新鲜空气,为庄学的兴盛拓宽了审美渠道和空间。二是阮籍以庄周的“齐物”、“逍遥”为旨归,给魏晋时期带来了新颖、独特的清谈、清言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冲击、反叛儒家文化,而其文化内容充满庄周之辞意,如玄言诗富于老庄之辞意,而文论的文者所据之原理多来自玄谈、清谈、清言。三是阮籍审美思维的变化,意味着魏晋时代是思想自由解放的时代。士大夫们由经世致用的儒家美学观转为道家或道儒兼综的个人之逍遥亦或出世的人生价值审美观,人们普遍向往玄远,意在得道,思想活跃,个性自由,时时处处无不显示出思想自由解放的时代气息。

三、逍遥放纵的审美倾向成为社会时尚

从魏晋到南北朝的数百年间,阮籍逍遥放纵的审美倾向对当时士大夫阶层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是他那种宏放旷达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的审美情趣,士人们对其特别感兴趣,一时间醉酒、清谈、隐居……成为社会一种时尚。就拿北魏赵郡李元忠来说,他风流倜傥,公开声称以阮籍为师。史载:“元忠虽处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杯,唯以酒色自娱,大率常醉……每言宁无食,不可使我无酒,阮步兵吾之师也,孔少府其欺吾哉”,士人李元忠受阮的影响仅是魏晋众多士大夫之中一份子,还有后世不少名士受阮籍的影响可谓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如诗人李白在行为和生活情趣等方面深受阮籍的影响,史书上说:“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有超世之心”后因江湖上的失意,于是“浪迹江湖,终日沉醉。”(《全唐诗》李白诗题首)李白一生蔑视权贵,不以礼自守,颇具阮籍式狂放简傲之气。

阮籍的生活态度或行为以及由此所构成的那种特定的人格形象,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现象经过历史长期的沉淀,似乎演变为一种“离经叛道”的人格典型,成为一种特定的思想文化形态,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某种不可忽视的影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一人物典型,虽不能说是阮籍形象的再现,但宝玉身上确有阮籍的影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别号“梦阮”,所谓“阮”指的是阮籍。曹的好友敦诚赠给曹的诗写到:“步兵白眼向人斜”,说明曹诗也有“狂于阮步兵的”的境界,认为曹雪芹为人处世的狂狷态度极似阮籍,说明曹雪芹与阮籍的思想旨趣或生活情趣十分相似,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影响仅限于模仿某种特殊“行为”,没有多少思想价值,文化价值,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其实“行为”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也是某种审美情趣的外观。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它也是儒道两种文化价值的博弈,也反映着自然与名教博弈的特定的思想内容,从中透露出当时士大夫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特殊的审美情趣。这些都属于积极影响的一面。

无可讳言,在追求时尚的士大夫之中,也有不少追求者以诗酒自娱,以“达观”自命,他们只追求感官的刺激,肉体的纵情享受。正像王隐《晋书》说的那样:“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族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对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这种过分的放纵无羁的生活态度,不仅遭到儒家正统派的批评,甚至遭到玄学名将们的讥讽。近人刘师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两晋之士,其以嗣宗为法者,非法其文,惟法其行。”这些士人,奉阮籍为祖宗,不学其光彩照人的诗文,却去学其放纵的生活方式,这大概是阮籍对于历史影响一个悲哀。

四、诗词书画的阮氏情结

阮籍美学思想的转向给后世的琴、诗、书、画的美学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阮籍后期的美学思想的转向,概而言之是由社会现实到个人心性,由外到内由形象到精神的转向。这种转向都与“心”密切相连,都重在人之精神的变化。这些突变都涵盖在他的逍遥美学思想之中,从而对中国琴乐、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美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对琴乐的影响——“和”味十足。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和”字。一方面以“和”作为乐的顺乎自然的本性,视“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作为行乐的目的,要求以协和阴阳的音声律吕去适应万物之“情气”;另一方面为求得音乐与天地自然万物乃至人心的和谐,主张以“和”为美。这里的“和”看起来似乎是儒家音乐“和”的审美标准,实则是道家原则。因为阮籍是受庄周的影响,将琴乐视为顺应自然的“天乐”,而天乐“适乎万物之性”,所以“和”是最美的。正是这种染上道家色彩“和”的音乐审美原则,给后世音乐美学理论和音乐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后来的琴乐在审美方面“和”味十足。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的《乐上》、《乐中》和《乐下》三文中,提出“淡而不伤”、“和而不淫”的音乐审美观,他这种恬淡而不伤身心“中和”美的音乐思想,同样带有儒道两种色彩,与阮籍“和”的审美标准如出一辙。明代著名的琴乐家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与《乐论》、《声无哀乐论》齐名的琴乐美学家专著。他在总结前人琴乐理论的基础上,仿照司空图“24诗品”,而提出了24个琴况,即琴乐审美之况味。在24个琴乐审美范畴中,将“和”排在首位:“其所重者,和也”。并从“弦”、“指”、“音”、“意”的互相关系中去谈“和”,同时,还从“和”的多义内涵中论述儒道之“和”:即儒家的“故乐者,审一以定和……”;道家的“乐之务在于心和,在于行适”。从两者“和”中,我们清楚地看出,《溪山琴况》“和”的审美观点明显受阮籍儒道互渗兼容“和”的影响。不过也有人认为,直接影响是周敦颐的“中和”,而渊源在于阮籍的儒道兼综之“和”。这一论断从科学求是的角度来说,符合实情。

2 对诗词的影响——“清”造意境。在魏晋时期“清”成了士人们说话、作诗写文章的“主题词”。在士人中尤其是阮籍运用“清”的概念在诗词中无所不见。他在《清思赋》中通过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越尘寰,清虚恬淡的心灵世外桃源:“夫清虚寥廓,则神物来集;飘飘恍惚,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皎洁思存;恬詹无欲,则泰士适情”。这种清虚淡雅之境的营造,既是阮籍超凡脱俗,淡泊人生的人格表现,更是他诗词以“清”营造意境的代名词。因此,他这以“清”造境对诗词的造境影响不同凡响。东晋的玄言诗、李白等人游仙诗的创作在营造意境方面都留下了“清”不除的“清”境影响。

“清”不仅给诗词营造意境以深刻启示,而且给中国诗词审美风格一种开拓。从谢灵运、陶渊明到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独尊门派的建立,实则是阮籍那种“清”、“玄”审美风格遗韵的影响和再现。然而陶渊明的清玄之淡雅风格并非只是“青出于蓝”而是“胜于蓝”。正如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的:“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当然,不管怎样评价陶诗,陶诗的意境总的倾向还是冲淡自然,不假雕饰的清玄意境。

阮籍“清”的概念,不仅给后世文人诗词造境、审美风格带来了可贵的启迪和示范,同时也给诗词意象捕捉和构建提供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他的《咏怀诗》用组诗的形式吟叹倾诉人生,渴望“清”的世界。在以前没有人用组诗的形式写过,而且是“五言组诗”。后世很多大诗人受其影响,像陶渊明的二十首《饮酒》就是对阮籍这一形式的继承,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也是从阮籍这一路发展而来的。

3 对书法的影响——“逸”气彰显。这种逸气对我国传统书画创作影响巨大,时代久远。它的影响并非始于魏晋,而是始于先秦。因为庄子的学术核心是“逸”。阮籍是庄学崇拜者,他将“逸”发扬光大,其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逸”对后世的人格影响。这种超尘脱俗,清虚远淡的精神境界对后世文人墨客,尤其是绘画作者的人格构建产生极大的影响。正像汤用彤先生所说:“(魏晋时期)思想中心不在社会而在个人,不在环境而在内心,不在形质而在精神。于是,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这种超常的“逸气”品格在阮籍遁入竹林后尤为突出。为后世书法美学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渊源。唐代书法家怀素,他的狂草,笔墨飞舞,狂怪怒张,与张旭合称“颠张醉素”。他们放纵无羁、天马行空的书法风格,其精神源泉正是来自庄子的“逸”,阮籍的“逸气”。二是“逸”对书风的影响。有了人格的影响,必然产生书法创作风格的变化,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那行云流水般的行草,笔笔划划充满着情感和活力。著名的《兰亭集序》全幅324个字,仿佛信手写来,从容不迫,其气韵生动,和谐自然,格调平和,字里行间无不涓涓流淌着心手双畅、逸气弥漫的特定情感,无不表现出那种超脱世俗的逸气空灵的艺术风采。而宋代的坡、黄庭坚、米芾、蔡囊等大书法家,他们汲取前哲精粹,又尽创新,重点追求写意,笔笔内涵尽显那种追求解放自由的精神,活跃着个人主义情感和生命,字中彰显一股逸气。

4 对绘画的影响——“神”来之笔。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写到:“虚形体而轻举兮,精微妙而神丰”。作者反复提出“神”这个概念,并非崇拜魏晋多如牛毛的神庙之“神”,他最终目标是获得一种无差别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解脱和自由,概念“神”即是对这一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的表述。阮籍这一“神”的概念的创造,不仅诗人自己践行这一理念,更深意义在于给世人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影响,尤其给绘画理论引来了活水源泉,它们将从美学的高度加强审美态势、审美理论、审美旨趣以及审美风格等多角度、多侧面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使“神”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东晋的专业画家顾恺之,受“神”的影响,将“神”引入绘画,不仅画出了《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等画卷,还留下了三篇著名的绘画理论文章,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和创作规律。顾恺之的主张为中国画“传神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核心,同时也为其它造型艺术所吸收运用。到了宋代,文人艺术家更是强调情感,把“神似”放到了第一位,直到齐白石仍然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由此可见,阮籍“神”的概念的创造真为世人的绘画艺术馈赠了一支价值连城的“神”来之笔。

第6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关键词 审丑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i3)01-0211-05

审丑文化异军突起,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对现代媒体的主要受众(大学生)所造成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既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根本指导方针,也为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承载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全面分析审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审丑文化”形成的一般路径

丑字起源于甲骨文,表示与手指有关的动作,造字本义为拧、扭、搓、转,其字义后由“扭”字代替。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丑释为“可恶也。从鬼,酉声”。主要是用来形容酒醉后疯狂而可怕可恶的神情,后来引申为品行不好之人,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有“丑类恶物,顽嚣不友”的说法。审丑文化演绎上千年,亚里士多德说“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黑格尔认为“丑总是一种歪曲”,庄子叹“齐美丑,一死生”。他们为丑作了最初的界定。之后,雨果笔下的敲钟人阿西莫多不但衬托了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的美丽,而且宣告了丑的多层视域,丑不仅可以描述外貌形体,而且刻画了一种畸形精神品质。马克·吐温被认为是美国“文学之父”,他用辛辣的笔风,再现了人性的贪婪,甚至讽刺了丑陋的道德。我国学者对丑文化的关注始于明代,“五·四”运动以后丑的问题日益显赫起来,如鲁迅先生通过塑造妄自尊大、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的阿Q来拯救国人的灵魂。20世纪80年代以后,审丑成为先锋文学的常用范式。今天,网络技术的普及开启了审丑新时代,审丑文化日益崛起,大有冲击真善美价值观的不良倾向。

“万物莫不有对”,美丑相依,自古以来皆以美为本位。丑作为美的对立物存在,丑的存在就是为了彰显美,丑到极致也是美,丑是美的概念界定,丑是一种艺术,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丑一直是非主流的推崇。审是一种态度定位,审丑是大众以一种围观的心理,携带评判的标准,对客体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

二、关于审丑文化的多学科分析

审丑文化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随着学科领域相互融汇,审丑的研究视域也超出了美学的幽禁。伦理学评判的丑,是人格的玷污,道德的沦丧;文学雕塑的丑,是结构、品质的失衡,是对主体形体、神态、行为、内心的另类展示;审丑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视域。

(一)审丑文化的哲学渊源。哲学陈述的丑,是指异化、扭曲的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形象显现,源自主体对现实生活的异样感受。在文艺复兴以前,基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审丑是对自然力量恐惧和无助的反馈;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细致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出现严重异化。审丑是对工业理性的独特彰显。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审美活动、审丑活动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经验体验,是主客体关系的双向运动。当主体通过对象化的活动确证自身本质存在时,审美主体才作为事实的存在,人类的感官和心灵都会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是审美情感;当客体以否定性的存在歪曲主体意识,主体非主体,客体非客体,审丑情感由此滋生。从本质角度而言,审丑在否定理性力量的同时,也在追求主体意识的回归,是人们对自我的全面认知和洞察,是在丑陋现实面前的自我觉醒,也是对现实社会的鲜活折射。

(二)审丑文化之心理解构。心理学分析的丑,来自主体神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一种心理畸形、心理病态、心理障碍、心理窥视或者心理。弗洛伊德认为:人性就是人的原初本能,人像动物一样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是受非理性因素、潜意识动机、生物本能驱力和六岁以前的性心理事件控制的。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审丑文化恰是人类内心深处对非理性因素的张扬。首先,窥视心理。弗洛伊德认为窥视是“将其他人作为窃视的对象,对他们进行一种控制式的凝视”,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窥视是一种原始欲望,随着人性的成熟。可以自觉进行自我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审丑客体赋予受众们以合理的窥视理由,并使得窥视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其次,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践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审丑盛行使得审丑“从众”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最后,心理补偿。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众人追逐“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的目的更多不是赞同,而是在丑角面前克服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反衬自身拥有的优势和特色,产生了自我肯定和强烈。

(三)审丑文化的社会学价值。所谓价值,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事物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价值观则是主体评判客体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时所秉持的标准。审丑无论是作为美的烘托,还是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审丑是对人的精神和意识层面的深度挖掘,是物质文明的全面反映,是对人类生存困境乃至内心情境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审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社会的发展推动个性主动释放,审丑是人类渴求自由平等的体现。在否定自我中超越自然本性。丑类同于美。在社会实践中皆有功能定位。然而,当今社会审丑的超常规盛行,使得主流认同被颠覆,传统价值观遭到质疑,致使人类社会由内在的焦虑演变成共同的精神危机,导致主体信仰缺失,这无论如何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审丑文化蔓延的主要缘由

丑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领域的一种现象,然而,人们对审丑的激情澎湃和过度围观却有其特定的时代根源和社会语境,溯本求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互联网为审丑文化的泛滥搭建了技术平台。审丑文化古已有之,但是为什么在今天得到如此广泛传播,这离不开新时代的独特物质条件——网络平台。网络具有便捷性和开放性,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你就可以作为审丑的主体或者受众参与进来,“人人拥有麦克风”,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称,截止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而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46亿人,占中国网民人数的21.7%,网络的便捷带来了广泛的参与性;网络具有平等性,网络摒除了家庭背景、职业、社会地位、民族、性别等个体条件的差异,所以审丑的主体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草根阶层都有平等的表达机会,广大网民拥有评头论足的权利;网络具有匿名性,降低了报复、承担责任的几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网络媒介基于上述优势降低了准入门槛,大大提高了表演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强度,为审丑狂欢创建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体制转型,阶层分化催生多元文化。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变迁必然催生社会阶层的分化。多元的社会体制,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生活方式、多种消费模式、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是当今中国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在《评书报检查令》中说: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西方文化崇尚个性,东方文化宣传和谐同一,中西文化对接,冲突无法避免,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不断被消解,原来游离在精英文化之外的群体也开始有了主体自觉,开始有了文化表达和文化享受的诉求。阶层分化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衡,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发展空间,不同的社会状态,这种不对等的状态在文化领域体现为精英文化的绝对主导地位。为了获得话语权,赢得优势地位,获得资源支配权,打破精英的垄断地位,很多主体另辟蹊径,不折手段,颠倒美丑评判标准,将审丑文化引入歧途。英雄、伟人主导媒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丑文化是民众对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一种渴望。

(三)商业利益激发深层动因。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把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义精神甚嚣尘上,在利益面前不少商家、媒体不折手段。一些负面主体做了成功的典范,低廉的成本,夸张的渲染,带来了巨额利润,一时间社会纷纷效仿,利益成为审丑文化的最重要推手。迎合他人的最下流的念头,充当他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激起他的病态的欲望,默默地盯着他的每一个弱点,然后要求对这种殷勤服务付酬金。为了利益,媒体、商家无原则的炒作,肆意践踏主流文化价值观,违背公序良俗的社会规则,迎合一部分群体的低俗文化需求,挑战人们的感官神经,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审丑文化的产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无论在审在丑都是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评判标准。然而,当审非审,审丧失了立场,审沦为纯粹围观、跟风、追捧状态,美便让位于丑,出现以丑为美,为利而丑的状态,即发生了审丑文化异化倾向。

四、审丑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个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是个人生活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支柱和动力源泉。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是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诸事务的属性、特征进行评价、选择时所建构的评价体系,直接左右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方向。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现状分析

每一群体都无法洗刷时代烙印。“80后”、“90后”作为新生代的主体,他们成长于信息化时代,没有经过硝烟战火的洗礼,也没有承受过饥饿贫穷的折磨,承接了经济体制转型的变迁,他们缺乏独立经济意识,漠视艰苦奋斗精神,却有很强的品牌情节,在物质条件方面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竞争意识,他们标新立异,追求精神自由,有很强的主体意识,也滋生了很强的个人主义作风,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他们乐观自信,活力充沛,反对空谈理想,缺乏政治责任,人生规划更加务实。他们喜欢使用电子产品,借助网络交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他们敏感脆弱,厌恶整齐划一标准,崇尚多种价值取向,又抱怨无方向,往往感觉缺乏信仰空虚无助。只有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才能有针对性采取举措,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审丑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在今天,审丑文化乌烟瘴气借助的主要平台就是网络,而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力军,当仁不让成了审丑文化的受众乃至表演者。大学生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结构和成长阅历,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审丑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审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审丑文化追求个性、夸张、新鲜的表现形式,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审丑文化追求多样化的形式,快捷的方式,其普及速度迅雷而不及掩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率精神;审丑文化炒作的对象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理念,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反思,增强社会责任感;审丑文化反其道而行,挑战主流审美文化,提供了一些负面案例,有利于缓解繁重的生活压力,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审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审丑文化宣传拜金主义,恶俗精神,混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信仰,动摇大学生的评价体系;审丑文化过度散布负面信息,导致大学生对社会麻痹疏离。降低大学生对政府、对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度;审丑文化通过过度炒作赢取利益,宣扬了好逸恶劳的品质,削减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恰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

真善美是人类发展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题中之义。然而,审丑文化非正常发展。否定主流价值取向的科学性,模糊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界限,主体为成名无底线的上镜,似乎一切都可以理解,一切都可以接受。规则被肆意践踏,道德底线不断遭到挑战,令人们无所适从。精神上的荒芜,幸福感的降低,必然干扰社会风尚的建设。从踩猫猫到虐婴,丑陋的人性被肆意散播;从染色馒头、瘦肉精到毒胶囊,职业道德接连被葬送。可见,审丑文化的负面作用甚嚣尘上,如不及时加以遏制,对大学生群体乃至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不堪设想。

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举措和路径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抵制审丑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需要融合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运用多种手段,开拓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形成整体教育的合力。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指明方向。核心价值观是处在众多价值观念中心位置的价值指向,它对其他价值观念起到主导作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民族竞争力的最终体现。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导阶层的精神诉求,既要体现民族的特色,也要符合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破与立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根本,要想剔除审丑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建构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够为大学生、为整个社会所认同的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符合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鲜明特征,也要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精神追求,它的价值评定标准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原则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审丑文化崛起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性产物,是多样性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真实反映,只有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才能帮助大学生作出正确的抉择。

(二)突出家庭教育的首要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首要启蒙作用。杭州胡斌飙车案掀起了贫富之间的对立情绪,炫富女郭美美三天毁了红会百年。当个例频繁出现,偶然演绎成必然,家庭教育的缺失势必引起重视。大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享受了良好的教育资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无私的爱未必换来孩子健康成长。当前家庭教育的迫切任务在于调整教育方式,全面培养孩子的品质。孟子说人具有“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审丑文化泛滥的形势面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这四种情感的培养。明辨是非美丑,扭转过于重视文化教育的片面性,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孩子在多元化平台中坚定立场,明辨方向。重视生命意识教育,尊重他人生命,珍视自己生命,马加爵、药家鑫现象不能蔓延。提高审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古人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优美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形成高尚的人格创造有利条件。

(三)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非智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审丑文化的不良影响,必须将二者有机协调起来。其中,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以耀眼的号召力,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是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风气,营造和谐、美观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搭建平台。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必须在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各有突破。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向上首先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恪守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美是主客体相统一的至高境界,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扩充审美意识,塑造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锤炼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审美教育中的关联。同时注意审丑能力的培养,提高对丑文学、丑道德、丑艺术的理解,解剖丑,分析丑,评判丑,采用自我审丑和社会审丑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审丑能力的升华。在教育形式方面要灵活多样,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7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关键词】审美;属性;更新;影响;现代建筑

在人类社会中,审美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那么何谓审美?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即能使人们感到内心愉悦的一切事物。其次我们应该知晓,审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而对事物作出的评价。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第一,审美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人类的活动主要分为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而审美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美丑判断的活动,属于精神性活动。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从精神层面来实践人们的审美理想,体验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满足内心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

第二,审美是一种自由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自主判断,而不受束缚。如此一来,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就更加自由,而审美活动的自由性特点也就更加鲜明。

第三,审美活动具有动态性特点。审美观念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阶段。根据审美的构成,审美活动的动态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在不同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属于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其二,审美对象会随着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心理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对客观存在这一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进行审美再创造。

第四,审美活动具有悦情性。审美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美好性情。这主要是源自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之情。它不以审美对象的形式、样态的不同而改变,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哥特式、拜占庭式还是罗马式建筑类型,它们都凸显着中世纪时期国家、皇族和宗教的权威,渗透着人们对于神圣奥秘的崇尚之情,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如此个性鲜明的审美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宗教等等。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人类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社会不断前进。

首先,政治制度对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审美观的走向主要是由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审美需求所指引。这一点可以从建筑史中得到验证。不同年代的建筑,总是会呈现出某些特定的风格倾向。从本质上看,这种建筑风格中所反映的审美观,很大部分上是受到了来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影响,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影响着同期的建筑审美观。

其次,经济水平是影响审美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隋唐时期,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建筑造型也日趋完美,以“造型简洁、装修朴实、色彩凝重”著称。而到了宋代,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建筑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简洁朴实的唐风建筑,逐步为追求形态丰富,讲究色彩选用的宋代样式所取代。

再次,科学技术也对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科学上的每一次飞跃,往往都包含了科学家对美的想象。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坐在家里能看到世界和欣赏艺术,所以发明了电视机。有了黑白的,又想彩色的;有了彩色的又想遥控的;有了遥控的,又想清晰度更高的数字电视。这种永无止境的审美追求,促使了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只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才能使许多美好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存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得大众审美意识在不断发展提高。

最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无法脱离宗教的影响。在宗教教义里,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这种超自然的存在,是原始先民依据人类的种种社会特征来创设,同时还参照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常见事物的形象。但无论是何种形象,都包含了原始先民对于神灵的崇拜。正是这种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而且还产生了神化自然的思维。究其本质说,这都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恰恰是这种虚幻的想象,建构了人类的审美。因此,审美的形成过程中是无法剔除宗教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审美的发展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增多,使得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得以大批兴建,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正是源于对宗教的信奉,人们才形成了主流的建筑审美观,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成为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曾说过,“只有到了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按照他的理念创造,能用天才的闪光射到作品里去,使所表现的形象新鲜而生动的时候,我们才算看到美的艺术的觉醒这一巨大的转变。”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自主创造审美存在,就是一种“自由”。而审美观的不断更新,则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也把现代建筑艺术带入了新的审美领域。

首先是建筑艺术中心的现代性转移。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还是一种感受,一种与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体验等有关的内心感受。以往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重点总是在内容上,较看重作品的社会效应,如此一来,往往忽略了人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美感,而一味地追寻依据理论加工过的美感。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更新,现代建筑艺术更加注重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传统建筑艺术的和谐构图,舒适视觉。换句话说,现代的建筑艺术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完美展现。那些造型元素的使用,着力于挖掘元素的各种功能要素,来追寻艺术的美感,便于人们从艺术美中去体验生活、改造生活。

其次是建筑艺术造型元素的多元性使用。在古代,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来进行造型设计,使用的造型元素也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各种材质都可以应用于建筑艺术中,成为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多元化选择,有的因其奇特的质感效果而倍受人们青睐。“晚期现代主义运用高科技的材料金属、反射玻璃来表现的“技术乐观主义”;后现代运用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组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解构主义以高科技材料表达追求冲突、碰撞、扭曲、斜置、破碎的美学思想;更多的建筑仍是沿袭着现代主义的风格,用材料如实地反映着功能与结构的特性”。①

最后是建筑艺术审美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社会潮流和各种美学流派的影响,建筑艺术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就表现出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同时,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思维碰撞在一起,使得地域性、民族性的审美群体受到了严重冲击,从而产生了分化,同时也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群体。

总之,建筑艺术总是在采用多元化造型元素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意蕴来传递艺术的美感,将人与自然巧妙衔接,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陈宇,陈惊生,《材料的美学特性与高层建筑造型》,《重庆建筑》,2003年第五期,36-37页

参考文献

[1] 帅松林,《审美・现代・后现代批判》,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易燕湘,《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湖南长沙: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6

第8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original folk songs with modern ones,and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aesthetic anthropology,the article talksabout the nanning interna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concluding that folksongs face a new opportunity to develop.

【关 键 词】民歌节/审美人类学/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folk songfestival/aesthetic anthropology

【 正 文】

审美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倾向于把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找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该学科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制度、审美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理论倾向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学理上的需要,可能解决困扰学术界的美学危机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期做出有益的阐释。

民歌,又叫民间歌曲,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美学上,民歌以任性而发和准确地复制文化传统的特殊基因为特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文化关系、审美关系的诸多变化,民歌本身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歌的现展问题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如民族性的怎样成为世界性的?民歌的现代唱法是否会改变其文化基因?具有民族个性的美与现代的美是否相融,怎样把握其美学意义?等等。[1]而广西南宁市连续举办(1999、2000、2001年每年11月份)的三届国际民歌艺术节更是给人以强烈震撼,加深了人们对以上问题的争议与思考。在我看来,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把握原生态民歌(传统民歌)的本质以及其与后现代语境下民歌的区别。

一、原生态民歌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民歌

一般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自发性、民间性、口传口授性的特点,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所以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一。这种民歌多为集体创作,民歌手人人都可以加工润色,而其口头即兴创作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定稿限制,众多歌手的创造,体现为民歌中集体智慧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几近天衣无缝。这些特征使民歌的旋律呈现一种大众化色彩,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歌最重要的特征,即民歌之为民歌的关键所在。

根据古典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我国民歌大约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但是很遗憾,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诗经》中只记载了歌词,而没有留下旋律,而后者对于民歌非常关键。以后的各个朝代所记录的民歌也是如此。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比较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称之为《楚辞》。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主要从事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工作,流传至今的如“汉乐府诗”。汉魏六朝的民歌,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唐代民歌也相当繁荣,唐玄宗时,设置了“教坊”,广泛搜集整理民歌。宋词的出现,元曲的发展,也与民歌有密切的联系。明清时代,民歌亦有所发展,反映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可以说,各朝各代都为民歌发展做出了自己一定的贡献。

当然,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如古希腊神话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古希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的条件下,演唱民歌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即是说,民歌的繁荣和发展符合当时人民审美和交流的需要。

与此相联系的是传统的民歌节,它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单纯,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和现代民歌节相比,它并不运用或者说无法运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没有也不可能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在功能上则更多是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娱乐,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是很密切。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当然是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的范本,但是它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里,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本雅明所预言的文化艺术机械复制的时代高度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如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得到大量的普及,这使人们的娱乐形式大大增加,演唱民歌随之大量减少。在这种语境下,民歌适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民歌的外延有所扩大。我们现在习惯于把按传统民歌的旋律填上新词的民歌称作“新民歌”(这颇类似于中国古代根据词牌名——某种旋律的代称填词)。新填词的民歌,其改变幅度各有不同,小的可能只是改变几个音或节奏,大的可以扩充结构,适当改变其旋律。新民歌有些仍然沿用原名,有的则根据新内容改变其名称,后者如《东方红》就是根据山西传统民歌《骑白马》改编而成,《雪山放金光》则是根据藏族传统民歌《弦子》改编而成等等。南宁国际民歌节中演唱的民歌就多为新民歌,与人民当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开幕式上的《广西好》、《梦壮乡》等就是专门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上演唱的民歌甚至与党的“三个代表”、反恐怖斗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联系在一起。由于表现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需要,旋律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显而易见,“新”只是相对而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流传之后,新民歌会重新成为传统民歌。如开幕式的主题歌《大地飞歌》,现在已经是广泛流传,颇似传统民歌。正是这样,每一个时期的人民都会对民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的个性意识极为强烈,“新民歌”创作中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数量都要多。

与此相联系,在这个强调个性、消解中心和崇高的时代,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建国以来,有很多的作曲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民歌的吸收,只要旋律仍是民间的,亦可称之为新民歌。这种情况在今天尤为突出,只是由于其运用了许多现代高科技辅助手段,如配乐、灯光、音响等,容易使人把它与流行歌曲混淆,如台湾著名偶像派歌星周华健的成名曲之一《花心》,就是根据日本一首讲生命的民谣改编而成,基调由原来的悲观改为乐观,但是不知情的欣赏者一般视之为一首流行歌曲。在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取材于民间音乐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匈牙利现代派作曲家罗斯托克的作品就大量使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过分偏执的倾向于十二音系。南宁国际民歌节上演唱的民歌亦多属个人创作类型的民歌,如其主题曲《大地飞歌》,以及《走进西藏》等。

在当今语境下,由于演唱民歌的减少,仅由口传口授保存民歌已经不现实。机械复制时代应以机械复制方法保存民歌,民歌集成是抢救、保存和继承民歌遗产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曲谱、歌词、录音、相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综合,把各民族各类优秀民歌以及相关资料加以保存,再通过出版、发行,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民歌的盛况。民歌节是保存和发展民歌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在当代这种语境下,人类各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必然,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线发展。这在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复杂表现形式中已有鲜明的反映。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兼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侧面,可以为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提供理论资源,深化这些学科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必将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歌与各种高科技(舞台、灯光、音响等)以及各种音乐种类(流行音乐、美声唱法)的大融合。虽然这里涉及到“明星效应”等复杂因素,但民歌本身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节

前面已经提到,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里,随着社会的转型,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已不同于以前,这必然影响人民对待民歌的态度和方法,并进而影响民歌的发展。下面就试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节这一个案予以分析,以期对民歌在当代的发展有所帮助,进而对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和建设有所启迪。

审美需要,简单说就是主体要求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一般认为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和深层的情感需要与理想冲动。它既是一个经验性、现实性的理论范畴,从属于“日常生活”这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概念;同时,它还是一个个体性的范畴,它以受动的形式把个体的欲望与社会意识形式联系起来,把身体与精神联系起来,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2]对当代社会审美需要问题的理论研究,是解释民歌在今天魅力仍存的关键,也是对民歌在将来发展有科学预测的关键。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后一层次的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审美需要和其它形式的需要(个体的情欲以及功利性需要)处于同一个维度上,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独立出来,只是“技艺”的一部分而已。如中国古代的敦煌莫高窟佛教雕塑艺术,现在看来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但在当时是带着极强的实用目的的;今天我们看作民间艺术的民歌,在当时也只是人们交往和娱乐的一种工具,“以歌代言”的传统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在浪漫主义文化和美学理论中,审美需要与世俗性的功利需要呈现二元对立,审美需要成为一种反对物化的需要。人们向往一种趋向无限的理性精神,艺术承载了这一理想,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歌也开始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受到重视。

在后现代信息化社会,人的审美需要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习惯于用科学技术来包装一切,那种追求无限理性的精神正在趋向消失。在这个文化略显浮躁的时期,审美需要所在的文化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其象征体系也正在随之改变。在这个社会的转型期,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文化的创伤,需要一种自我修复,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文化的张力。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学艺术来说,受创伤的原因更为复杂,包括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危机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这使它们面临严峻的使命,即要使这种文化的创伤变形为审美对象,进而获得文化的修复。在阿多诺看来,现代音乐以其特有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使人脱离异化的现实,从而使人和现实所丧失的真实内容相交往,挽回了人在现实中所失去的希望。就民歌以及民族文化而言,其发展和演变必然与时代的这一审美需要相一致,和现代音乐以及高科技相结合,增加可供交流的符号,进而增加交流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处于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状态,再加上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人民的审美需要呈现多层次状态,使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并行发展的状态。人民对民歌的审美需要也是如此,但是总的倾向是向“现代”靠拢。在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笔者在对观众的采访中发现,人们对民歌的审美需要各有不同,但是却有几个大致的方向,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传统民歌与“新民歌”(尤其是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那些)取舍中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岁数偏大的人,他们大都表示,由于出生时代等原因,他们对传统民歌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然而他们又大都同时承认,改编后的民歌由于加入了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辅助手段,旋律更加好听,文化含量更高一些,这在朝阳花园歌台以及青秀山歌台(民歌改动幅度相对较小)的观众中中老年人相对较多可以看出。青年人则大多表示并不反感传统民歌,但是更喜欢改编后的民歌,这在民歌节开幕式的观众情况上也可窥见一般。据笔者目测,几万观众中95%以上是中、青年人,尤以青年人居多,且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当然这与“追星”等因素有关)。据海南儋州一位年轻女歌手介绍,在他们的家乡仍然存在“以歌代言”的现象,但是他们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二者处于并行发展的地位,从民歌的发展角度考虑,她还是比较赞成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适当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这种层次各不相同的审美需要,是我们在对民歌的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这种多层次性是与人民对民歌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相适应的。

与审美需要密切相关的是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涉及人类社会最本质的核心能力,是审美关系的载体,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与社会的运动、审美需要的发展相一致,所以审美能力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与审美启蒙关系密切,是近代启蒙主义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此前,由于人的审美需要并没有单独独立出来,审美能力与其它能力如认知能力、劳动能力、交流能力等也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人的各种能力处于混沌状态。审美能力问题随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与人的认知能力、劳动能力等发生了严重分裂。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分裂就越深刻,艺术与非艺术也就越严格划分,审美能力与经济、技术、伦理、政治等能力相分离。民族文化在此间的发展呈现相对独立倾向,民歌也不例外,对它的审美欣赏与人的以上各种能力相对分离,更多表现为情感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在后现代文化全球化时代,随着人类的各种知识出现重新融合趋势,审美能力与其它各种能力也开始出现重新融合趋势。人的各种能力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其功能重新呈现一种复杂的形式。受此影响,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功能也随之更加复杂。

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人们在欣赏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同时,与经贸洽谈会(经济能力)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次经贸洽谈会并不是民歌节本身的一部分,然而主办者把时间安排在民歌节期间,吸引客商的目的显而易见。这期间总签单159.6亿元人民币,可谓收获颇丰。而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桂源房地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广西柳州卷烟厂、南宁卷烟厂、南宁市恒大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万泰啤酒有限公司、侨凤企业、广西电力等企业对民歌节的赞助行为则突出体现了民歌节的广告功能。写着这些企业及其产品的小旗挂满南宁市的大街小巷,有效地扩大了它们的知名度,对企业以后的经营无疑会大有帮助。其宣传功能(或说意识形态功能)虽没有如此鲜明,且大多相对比较隐蔽,却也不可忽视,这一点下文“审美意识形态”一节中再作详细地论述。人的各种能力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一味地否定它与经济能力的结合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在于根据新的形式调整自己的思路,进而有效促进民歌的发展。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可以把形象作为某种表达“关于人的东西”的表象符号,正是通过这种关于人的东西,人们才得以沟通和交流。[2]而艺术恰恰是相当合适的表意的形象体系,因此艺术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民歌在作为人们沟通和交流媒介的基础上,和其它形式的交流重新出现融合趋势,这影响到了民歌的功能。在南宁国际民歌节期间,人们一方面通过民歌这一“形象体系”达到了思想感情的互相交流,另一方面,经贸洽谈会热火朝天,这里进行的是资金的交流。这次民歌节请了大量广西以外甚至国际上的著名歌手来演唱他们各自的当地民歌,如澳大利亚的詹姆斯·布朗戴尔(《羊毛剪刀喀嚓响》)、西班牙blavo弗拉明戈舞蹈团(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等,在这里进行的不仅仅是音乐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这里既有传统的老歌,又有新创的民歌,它们进行的则是古今之间的交流。审美交流与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古今交流等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变化使得人们重新从审美交流的角度思考民歌在现代的发展问题。

民歌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与以上三个方面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注意。审美意识形态与一般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和限定,都具有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巨大的同化力量,以及对经济基础而言的相对独立性。与法律、哲学、伦理、宗教等“意识形态”方式不同,审美意识形态以与想象密切结合的情感为基本中介,因为情感和想象的特殊性,审美意识形态呈现出离经济基础较远的距离和较为复杂的辩证属性。在阿尔都塞看来,审美意识形态就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他主要从形象和仪式,或者说从形象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入手来研究。民歌与意识形态有关,学界早有论证,从《诗经》所记载的民歌就可以看出人民对当时封建地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如《硕鼠》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民歌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得到了加强。阿尔都塞同时认为,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交流的媒介,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情感话语,又是一种与个人利益相联系的特殊形象。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越来越趋向于依赖媒体(报刊、杂志等)、电视、因特网等工具,与同事、朋友以及具有相似兴趣的“陌生人”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和社会情感的交流。民歌节期间,当地媒体给予了大量的报道,网上还长期设立了报道民歌节以及相关消息的网站(),其审美意识形态功能比以前更加重要,政府也给予其相当的重视。

南宁国际民歌节作为一个艺术的节日,它以与想象密切结合的情感为基本中介。而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公司、南宁市人民政府的联合主办,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出席讲话等加重了民歌节的意识形态色彩。为着政府的利益着想,我们可以不把民歌节看成艺术事件,而把它看作一种社会政治事件,它讲述或者参与着社会场中各种力量之间正在进行的游戏。民歌节作为社会参数,其主题有好几种重要的变奏。

南宁国际民歌节还可以被解读为时代的标志。每一个歌台、每一首歌都可以对照其社会语境进行阅读。在此话语方式下,民歌节有多种主题,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幻想,在某种程度上描绘出日常生活的轮廓。如今年的民歌节以其鲜明的国际性、现代性、民族性为特色,反映了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表明即使是处于双重边缘位置的广西也面临巨大变革,适应时代,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需要。在这种欣赏中,民歌揭示了时代的种种社会张力,同时又为这些张力提供了解决之道。在这里,民歌节可以被阐释为一种社会记录文件,日常生活的主题学。青秀山歌台的“广西山歌擂台赛”,则主要适应了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审美需要,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青年人和外国游客无法真正融入其中,来此更多是为了满足某种新鲜感和猎奇感,这从现场观众的反映即可表现出来。

把民歌节作为时代的标志进行阐释,也就同时强调了它与社会语境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极难把握。马克·波斯特在评论广告时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预先保证广告与社会恰到好处地联系起来。如果有的话,广告制作者就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记录了”。[3]这句话用来评价民歌与社会的关系同样合适。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一首民歌会怎样被各种群体与阶层的观众所接受。民歌节本身也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视听结合的活动,这更增加了其复杂性以及被多重阐释的可能性。如开幕式上同样是为民歌节而创作的郁钧剑演唱的《广西好》和陈明演唱的《梦壮乡》,结局却大不相同,前者用非常直白的话语称赞广西,观众反映相当一般;而后者的“……为什么脸上总没有忧伤,为什么眼里从没有泪光,只因为铜鼓响,只因为火把亮,明天的壮乡,更辉煌,更辉煌”,用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却是大受欢迎。据报称,陈明身着壮衣演唱的《梦壮乡》已悄然流行于绿城的大街小巷。又如青秀山歌台的山歌擂台赛第一天结束时,评委要求各参赛队民歌的题材应侧重党的“三个代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等,给人以宣传重于民歌本身之嫌,使观众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启发我们,充分发挥人的宣传能力和民歌节的宣传功能无可厚非,但是发挥的方式应该注意策略。

当然,作为民歌节本身,需要经得起各种不同政治立场的检验。民歌节存在对观众进行一种非理性操纵这一意识形态功能,它通过一套系统的文化机制,使主体在无意识中臣服于现实生活关系的利益和要求。通过歌词本身、舞台背景(灯光、音响等)、明星效应(如那英、韦唯、周华健、黎明以及一些外国歌星等)等对观众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对民歌节的审美欣赏变成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消费,无形中达到了自然而效果颇佳的宣传作用。

民歌节与地区经济性要素、政治权势的协商密切联系。“刘三姐的故乡”,这是一个有鲜明特色而吸引人的口号。而南宁市政府也有意把民歌建设成为南宁市的一块“品牌”,以这一品牌引导南宁甚至广西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再考虑到民歌节其它方面如音像工业的发展、多国公司的连接方式、民歌音乐制品的销售和市场以及它与个人、本地群众的音乐审美习惯等,民歌节提供的情况恰似社会的缩影。它顺应了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意识形态的具体情况。

三、凸现民歌的现代美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前,音乐界和文化界学人对民歌的现展深感忧虑,认为与现代化高科技的结合使民歌面临生存危机,担心民歌的现代唱法会导致改变其文化基因,会失去其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以及特有的韵味,并因此反对民歌的现代化,反对民歌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在我看来,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举办,给了以上观点一个明确的回答:在东西方社会都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只要掌握好方法,传统民歌面临的就不是什么危机,而是一个转型的契机。民歌在新环境下将来发展我不敢妄加论断,但它肯定将不同于传统的民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民歌的渐趋消亡,但不等于民歌的渐趋消亡;就像古典诗歌的消亡并不等于诗歌的消亡,相反,正是因为古典诗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才有了今日繁荣的白话小说和自由诗。

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演员演唱气质、精神状态的不同,赋予了传统民歌新的生命力,使人感受一新。老歌与全新理念的演绎,更像是现代年轻人所思所想的一种表达。而这是在民歌的最主要的文化基因并没有大变动的前提下取得的成功:各民族民歌那种特有的旋律有鲜明的体现,观众在欣赏中很容易区分开来;民歌本身的民族性特色在服装、伴舞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虽然民歌节本身还存在某些问题,但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融合,还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美学理论已经证明,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一定的文化语境相联系。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审美对象,放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审美意义,问题在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因此,一味反对民歌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没有实际意义,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歌在这种语境中的意义也已经不同于以前。这种发展可能会导致民歌失去某些东西,如一些人所说的原始、质朴等,但是不能为此而否定民歌的现展。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并不是要抹杀民族性。南宁国际民歌节就是在保存民族性的基础上与现代性、国际性的成功结合。不承认这种结合,表面看起来是在保护民歌,其实却是在阻碍民歌的发展。如此发展下去,民歌再唱一千年也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甚至很有可能因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消亡。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民族的东西要成为世界的,并不是说不能吸收现代的东西。夏商周时代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比以后多,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几千年的历史进步,毕竟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中的许多方面已经因为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逐渐消亡,它们并没有真正地走向世界。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启发我们,在今天,民族的东西必须和现代的东西相结合,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承认。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民族的东西才可以说真正成为世界的。

对民歌的发展甚至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建设,不是要单纯地保持传统或者是一味地现代化,而是应该根据本民族、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多层次的复杂情况,及时对思想加以调整变化,进而促进它们的发展,使其凸现现代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根据社会的需要,成功地凸现了民族文化的现代美,进而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所启发:在东西方社会都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只要把握好方法,民族文化面临的就不是发展的危机,而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并不完全对立,我们应该根据当地人民的实际,在保存其民族性的基础上和现代性相结合,以凸现民族文化的现代美,适应当代人在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发展。

政府对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组织和运用启发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对艺术组织和艺术活动的赞助和支持,从文化的发展来说,这种支持会促进艺术的普及,大众审美修养的提高;从政治上来说,它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金钱所包含的影响,适当的政治领导和深谋远虑的政治策略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政府或者是艺术组织以及艺术活动还可以争取企业的赞助(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和地理位置是企业衡量艺术组织对资金需求的两项最重要标准),这对艺术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艺术活动取得良好的组织和效果大有裨益。虽然这种赞助可能会对艺术活动本身有某些消极影响,如导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的商品化,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好尺度,就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使其积极意义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参考文献】

[1]王杰.使民歌显示现代美[n].广西日报,2001-11-16.

第9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法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法论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法论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体位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