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医疗档案管理精选(九篇)

医疗档案管理

第1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医疗档案;重要性;统一性;管理

医疗档案是患者在院期间的就医情况的实情反映,是医生及患者的就医指导依据,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方面也是研究和借鉴医院发展历史经验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医院的学术`技术进步经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医疗档案的管理,我国已有相关规定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后,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医疗诉讼举措,使患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医疗档案作为“举证责任倒置”的重要文件证据的重要意义就更加凸显。《条例》共分七章63条,与医疗档案有直接关系的条款有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占《条例》总内容的约九分之一,其中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第九条:严禁涂改、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均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医疗档案形成的真实性・可靠性;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表、医嘱单……。《条例》对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旨在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对医疗机构医疗文件的书写和保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医院来讲,医疗档案管理的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医院本身的形象和荣誉,档案记载的内容直接关系档案的利用效果。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医院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对医疗档案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医疗档案没有纳入管理。此外,目前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中,尚未将档案管理纳入其目标考核中,致使医疗档案收集效率不高,医疗档案不齐全。在医院方面,对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认识还较淡薄,部分认为档案工作无足轻重,有些医院领导认为医疗档案管理不重要,只注重医院经济效益,对医疗档案的管理不慎重视,导致部分管理混乱,使用不便。在医院管理中,一直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而尚未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纳入计划和要求,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出身较少,知识面较窄、学历偏低,甚至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调过来的,且平时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医院综合档案室对于医疗文书档案、X 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都分属各个科室分散管理,形成了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医院存在着档案库房不够规范,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虽然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广泛普及,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医院档案的却较少,一些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上,且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及患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够了解,致使医疗档案现代化管理及检索水平不高。

对于现存的问题,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医疗档案的管理,由于医疗档案的内容的完整・完全是能否公正公平的处理医患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档案的内容完整,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医院方面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积极完善医疗档案的各项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来对医疗档案进行书写和管理,尽努力做到档案的记录详细、收集齐全;而对于《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范》未涉及的方面,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的规章和制度,尽力补充完善。而对于医疗档案复印工作管理,也是为保护患者的权利,《条例》规定,患者对其疾病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知情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患者也有获得记录其客观疾病相关信息的病历资料的权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医疗档案的出现也是解决传统档案问题的好选择,电子医疗档案以数据电子的形式所制作和保存的包括医疗健康记录和医疗业务记录在内的医疗档案,具有与低度医疗档案一样的规范格式与内容,符合低度医疗档案一样的保存要求;具有与低度医疗档案同样的法律地位;拒绝电子医疗档案作为证据使用有违法律精神。电子档案的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实用性为根本,不断强化和扩大电子医疗档案的管理,提高其简便性和易操作性,更加有效的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与优化,提高其运营成效等科学管理,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档案的管理效果的与否,关系着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处理,也关系着人民群众以及医院自身的切实利益,因此,也为加强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切实从自身抓起,细化工作程度,提高业务水平,逐步加强医疗档案的管理与使用。而医护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参与进来,尽职尽责,维护人民群众及医院的利益,为档案的管理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第2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第3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档案;医院管理;医疗风险

一、医疗档案目前发展情况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医疗改革的基础上,医疗档案的强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医院调整管理方式,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调整,而目前在医院医疗档案的管理中,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疗机构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阻碍了医院教研工作进一步开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不仅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医学水平的提高。1.档案保存问题。由于医疗档案包括较多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方案等,因此常规的纸质档案材料不便于及时调出及借阅,对于医院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教研水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常规纸质档案的保存情况较差,容易出现档案丢失、损坏等情况不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档案存储类型的不同,进一步造成了医院医疗档案管理出现混乱的情况,不利于档案的集中管理与调动。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多数医院采用电子病历等技术,医疗档案逐渐朝信息化方向转变,而在信息化情况下,医疗档案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医疗档案管理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涵盖医院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沟通,一旦新的安全技术投入到医院的档案管理中作中,各种不可控因素都会造成档案管理安全化建设速度与效率下降,现有的档案管理安全系统无法与相对发展较高的医疗技术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造成了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安全性出现问题。2.病例利用情况差的问题。我国医院中医疗档案多数是由不同科室、不同医生进行记录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档案存在格式、内容等情况不符合正确的医疗档案填写规范,造成医生借阅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理解,错误理解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对比诊断。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医疗档案数量庞大,对于往年的档案在采用信息化记录的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纸质档案。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混乱,不能够及时借阅。医疗档案中患者病历、检查结果中的图像、影像学等材料,在纸质档案中较难保存,而部分基础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等问题,容易出现医疗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使用的情况,造成了调阅档案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病情对比医疗档案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治疗方案的能力,即降低了临床医生病例利用率。3.缺乏对医疗档案的整理统计分析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医疗档案管理,即对于患者病情中检查结果、病例等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而目前在临床中,除部分疑难杂症外,对于医疗档案的整理统计分析工作总体较低,即不能够及时对已有的病例等信息分析调整,难以总结分析部分病症的医疗档案。档案的缺失在造成缺乏已知病症的治疗手段参考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类似病症的难度。医疗档案的整理分析,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得出疾病发生、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医院治疗水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部分特殊病历的保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对该类病人的治疗经验积累,对于研究发展患者治疗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4.患者首页病例质量存在问题。评价医疗能力、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和医疗付费方式等工作都离不开病案首页信息的开发利用,对病案首页数据的分析利用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准确、完整的病案首页是数据深层次分析利用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患者病案首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专业性存在缺陷。重点在于医护人员对于病案首页的重视程度不够,门诊、急诊医生字体潦草等情况。造成了病案首页存在无法辨别、信息不全面等情况。这些因素间接造成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出现缺陷,无法正常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造成了医院统计分析数据存在缺陷。

二、医疗档案的价值分析

1.提升医院教研水平价值。医院医疗档案有具体性以及真实性,能够为医院教研活动提供大量的真实案例,有利于推动医院教研水平上升。从档案内容上看,不同时期的档案可以反映出该时期人们以及某地域人们容易出现的病情,而根据这些资料情况,医疗技术改革才能寻找到重点的方向;同时根据某个病人病情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医院所采用的疗法是否真正起到了治疗效果,治疗方法是否需要做出变更等等。针对具体的患者情况、具体的地域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针对患者个人的病情变化,可以总结分析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适用范围;针对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段内出现的疾病,能够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手段,具有较强的预防功能。2.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医疗档案在记录患者病情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针对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医疗隐患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后,在今后类似病情的治疗过程中,降低这类隐患发生的几率。广义的医疗档案,还包括健康档案、医疗设备档案、医疗科研档案、医疗成果档案,医疗保险档案和医疗事故鉴定档案等在内所有医疗类的档案总称。针对医疗档案的具体性分析,能够详细了解患者医院设备、设施的具体情况,掌握医院的具体情况。在这一基础上医院能够增强对于各个科室具体的情况的掌握能力,与患者检查结果相结合,医院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各科室在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升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3.提高医疗纠纷处理水平能力。医院医疗档案作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档案的同时,因其具有的真实性和及时记录的特性,能够对患者病症治疗情况及时、准确的进行记录。在出现医患危机,处理医疗纠纷的问题中,医疗档案能够较好的反应患者接受治疗的全过程,医疗档案中存储的患者身体检查报告,如实的反映了患者病情变化的走向与趋势。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医疗档案在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患者医疗保险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在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医疗档案准确记录了患者的伤患情况,对于各类违法事件以及相应的事故伤残鉴定中,医疗档案成为了具有真实性的法律证据。在提高医院自身医疗隐患处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了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水平的能力。同时,医疗设备档案与医院医疗档案具有直接关系,患者经过设备检查来诊断病情,而医疗设备检查时间与次数需要相应的记录在医疗设备档案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能够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为设备的维护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当出现医患纠纷问题时,医疗设备档案提供法律证据,降低了出现医患纠纷的风险。4.提升了患者首页病例质量。医院在完善医疗档案的同时,增强了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提升病案首页的价值,在于提升医院依据患者病案首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目的在于帮助医院分析患者在治疗费用、医院精细化管理、医疗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措施处理。目前国家医疗改革重点在于提升医疗机构综合能力,重点在于控制患者医疗费用、提升医院治疗水平与能力,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强我国综合医疗卫生水平。

第4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 档案管理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more and more large equipment to buy, use more and more,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hospital medical treatment,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rchives, refers to the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application, from the proof, to the failure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failur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carrier materials, including text, drawings, photos, CDs, software packages, etc..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data,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archives.

【Key words】 Medical equipment; File management

一、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第一,医疗设备的价格通常不菲,采购的过程也比较复杂,对于医疗单位来说,在众多投标单位中选择即有利于患者病情治疗,又能避免临床盲目重置设备非常关键。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第二,管理过程中正确地使用档案,使相关文件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管理者减少工作失误,更好地管好、用好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率,节约资金,减少闲置,降低医疗设备突发故障和开机率低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档案,并辅之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说,对设备随机资料的统一妥善保管,便于及时提供维修材料,也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一种措施。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二、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

医疗设备种类复杂,品种多样,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的随机文件、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申请、论证报告、批文、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开标记录、招标报告表、中标公示、中标通知书、合同、开箱、安装、调试、验收、维修记录及随机文件(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系统手册)及设备移交、转让、报废等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除了具备上述材料外,还应包括机电设备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外贸合同、质量保证书、商检报告等。随时更新,将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及时加入,并将档案目录中的内容及时更新。

三、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制度

根据《档案法》的规定以法治档,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下,确保医疗设备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既能有效利用又能维护其完整和安全,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方便、及时、有效地服务。

第一,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资料收集机制。加强设备档案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是保证设备档案齐全完整的基础。要把设备档案的收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工作中,明确设备档案收集的科室、责任人、收集程序和岗位职责。通常情况下,设备档案收集科室和责任人都由经办设备采购、维修的设备科承担。设备档案责任人要在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过程中,全程监管设备随机的全部资料,另外,设备档案责任人还要将该台设备的购置申请、批准文件、购买合同以及维修保养记录一并保管。在每年度末,设备档案责任人集中将一年中所有设备资料以“台件”为单位交于综合档案室,由综合档案室进行系统的整理编目等程序。第二,确定医疗设备的归档范围。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1)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2)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第三,做好设备档案的利用服务。设备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服务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提高效益。档案部门要本着“档案要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医院,发挥档案价值”的工作宗旨。档案部门除了要精心保管档案,还要做好科学简便的检索工作,可以将目录直接输人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检索功能,达到快速简便的检索查询,还可建立纸质设备档案查询目录,以防止微机故障时使用。总之,设备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接受电话咨询、现场查阅、提供原件、复印件、提供编写资料等形式。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及时掌握各种利用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服务,才能更好的好医院发展做好服务。

第5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

一、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

医疗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医院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新形势下,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有助于增强医疗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彰显医疗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历程中的价值。以下介绍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优势:首先,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对传统医疗档案管理是一种变革,有助于改变以往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往医疗档案管理大都是纸质档杆管理模式,纸质档案容易在管理中受到虫咬、霉变等情况,导致档案字迹不清晰、档案内容模糊,影响到档案管理效度。医疗档案管理是医院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具有良好的保存与运用价值,而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能够改变档案这一管理模式,将医疗档案管理演变成电子版的,纳入到电脑中,不仅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查询,而且还能更好的存储档案。其次,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改变了档案归档形式。在以往医疗档案管理中,大都以人工劳作形式进行管理档案,档案管理程序繁琐,在档案查找、归档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使档案管理人员输入相关的变化,系统自动将档案呈现出来,方便、快捷,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最后,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能增强医疗档案管理运用效度,有助于促进档案随时随地的运用,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档案信息,挖掘其中具有价值的档案,以此档案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路径

(一)重视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

在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医院应意识到实现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重要性,加强投入,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而增强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首先,立足于当前医疗档案管理模式,根据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其次,加强宣传力度,因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有别有传统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优势,转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使他们接受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进而促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档案管理的实施。

(二)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

从哲学视角出发,新的事物的诞生,需要相关的制度与体系进行制约。同理医院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亦是如此,需要构建相关的管理体系、制度,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实施。基于以往的医疗档案管理体系、制度,不能够满足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因此,在构建规范化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应立足于医院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医疗档案管理优势,在以往医疗档案管理基础上,细化制度条款,融入新的制度理念,进而构建系统性、全面性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例如:在档案存储上,构建相关的管理体系;在档案归档上构建规范制度,完善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管理人员工作模式,带动员工工作热情,进而增强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质量。

(三)构建档案管理数据库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为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契机。在此背景下,需要医院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构建档案管理数据库,拓展档案管理存储空间。与此同时,构建医疗档案管理数据库,借助云计算技术的计算功能,大数据技术整合信息的优势,能够整合、分析、提取医疗档案管理信息,使档案管理人员借助该技术,更好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医疗档案管理中,应加强医疗档案管理数据库的构建,进而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此外,加强人才培训工作,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转变工作人员工作思维,树立信息化工作信念,进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例如:在培训工作中,立足于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构建全面性的培训方案,增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更好的为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

第6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在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档案管理管理方法落后等等。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各个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档案的制度,但是从总体上看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完善。具体体现在档案的收集制度和保管制度都不完善,使得农村医疗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全面,而在保存的过程中又经常丢失,影响了医疗档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大部分农村医疗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的,对于如何正确管理档案的经验和知识缺乏,而且对档案管理的工作的认识不够,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一般网络技术水平低下,无法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

3、档案管理方法落后

由于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经费和投入不足,使得档案管理设备落后,甚至很多时候搜寻档案信息还要靠人工,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使得档案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新要求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2]。相关人员要采取措施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利用新技术完善档案管理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抓好制度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业不例外。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管理,就要首先根据我国《档案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医疗档案的收集、登记、审核和保管等方面入手,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进行报销的票据或其他档案等进行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字、图像、实物或者电子档案进行分类和规整,同时对于医疗信息档案的动态要进一步关注,确保档案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从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它与其他的档案管理有相同之外也有不同,尤其医疗档案专业性比较强,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也比较高。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建设,要让其真正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要真正重视起这项工作来。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使得他们拥有全面的档案管理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医疗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同时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使得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总之,新农合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善于创新,用自己丰富的专业档案知识来指导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得农村新农合医疗档案真正为群众的医疗保障作出应有的贡献。

3、利用新技术完善档案管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运用到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完善档案管理的方法。由于网络的发展,医疗档案载体由原来的纸质的档案逐渐向电子版的、磁盘、光盘等新型载体的档案过渡,而且这些新型的档案比传统的档案更加直观且易操作。所以在医疗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纳和保管、利用的工作中,也要逐渐加快信息化的脚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管理档案,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真正适应医疗档案工作管理的需要[3]。同时新型的档案管理方法,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精力去研究档案管理的规律,从而替身新农合档案管理的水平。

第7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机构 档案 管理

所谓的医疗机构指的就是一些区以及县级的医疗事业单位, 这些卫生单位都是我国在医疗事业方面的建设基础, 这些单位的存在担负着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在防病以及治病等身体健康方面问题的责任。

一、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1、档案归档不统一,各院各制情况严重

对于在医疗机构的活动工作中所用到的材料文件应该如何归置,有相当一部分的医院管理者是这样认为的,医疗机构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型单位,只需要将业务方面用到的材料统统收集保存起来就可以了。这一角度的观点注重更多的是医疗技术材料,反而对其他的文件材料只是含糊概念,其随意性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这就导致了医疗档案在资源结构方面的状态趋于畸形,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相关的工作发展。尽管如此在医疗技术材料这一块,其文件的规划也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齐全、不规范性。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疗机构管理中, 一般都按照卫生部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等规范较少, 没有落实相应的检查考核措施, 尤其是未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 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缺位。近年来, 许多医疗纠纷难以解决,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医疗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3、管理模式的缺陷影响档案价值的发挥

党政管理的文件材料由档案室保管, 医疗技术类材料在医务科、病历室均有保存, 科研、基建、设备、会计等材料也是由各有关部门自行保管, 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既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整合开发本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 也必然会加剧档案材料的散失。[1]

其次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模式两方面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反过来又影响着医务人员积累保护档案资料的积极性与热情, 这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笔者走访的多名医务工作者均有同感。伴随着新一轮医改方案出台, 我们预计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会进一步明晰, 各项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会进一步增强, 档案材料的凭证参考功能会进一步显现。以此为契机, 改进档案管理的诸多问题, 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档案工作者必须应对的。

二、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解决措施

1、强化领导, 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干部和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要把档案管理纳入机构管理和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坚持与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要大力宣传医疗档案管理工作, 使医疗机构的领导、管理者和职工充分认识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档案管理, 形成领导重视、职工参与,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档案管理工作新格局。

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利用各种形式、渠道、向各级领导, 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大力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科研档案的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肃性, 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配合, 增强科研人员自觉归档的意识, 使整个单位从上到下都认识到, 做好档案工作是保护国家和本单位真实历史记录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将科研材料归档是科研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2、建立健全档案机构,配备人员

根据国家规定, 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理顺档案管理体制, 建立综合性档案工作机构, 即综合档案室, 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和统一管理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 病历档案除外) 。[2]一些小型的医疗机构其内设的部门种类相对较少,由此形成的医疗材料文件数量也不是很大,这样比较有利于集中统一的管理工作。随着综合档案部门的创立,档案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医疗工作人员依据国家文件的规定,忠于职守且肩负高水平的文化标准,在待遇方面等同于一般的医疗技术工作者,这一点要求应该长久地保持。

3、科学分类,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根据工作需要, 可将医疗机构档案主要分为文书档案、医疗档案和科技档案等。其中, 文书档案以行政职能部门为主, 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基本建设、设备仪器和会计管理。医疗档案以临床科室为主体, 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尽量涵盖所有专业科室。[3]科技档案以科研教学为主。各部门应明确兼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 形成较完整的医院档案工作网络, 让他们收集和接收所在部门管理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并做好初步的档案整理工作, 严格签字、登记、入库手续, 确保档案信息准确, 程序合法, 使档案规范化管理得以保证, 特别是医疗档案的证据性得以保证。

4、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首先是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工作要与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实行“四同步”管理, 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 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其次是档案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对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档案室应密切指导监督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环节, 使得室藏材料齐全完整、整理有序、鉴别准确, 真实、精练、条理实用。特别是文件材料的整理, 要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特征, 准确分类、有序编排, 技术加工符合相关标准。第三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优化服务质量。档案部门要运用自身优势, 科学制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拓宽服务范围,使档案为体育场决策、临床一线、社会( 病患) 等各方面发挥参考凭证作用。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管理是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 基层医疗机构档案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正在此。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在发展的同时也必然的会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机遇。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忽视自身单位档案的材料形成以及保管工作,只有充分地发挥这些档案资源的信息作用,才可以使得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桂荣,魏文霞.医疗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病案,2008,(11).

第8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一、目前乡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指标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多数单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化,主要体现在:

1、年初缺乏计划,年底没有考核,档案管理状况同科室的考评没有直接挂钩,缺乏规范化的措施。2、由于认识程度不同,各科室的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按照规定收集档案的现象依然存在,档案丢失、归档不及时、个人留存不交的情况时有发生,档案的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加强。3、由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缺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档案的分头管理和分散保管现象严重,各自为政、标准不一,装具参差不齐,档案利用率低下,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人力、物力和空间浪费现象严重。

(二)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以医疗服务为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对社区医疗服务档案缺乏严格的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痕迹留存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同时由于受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冷遇。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导致个别同志为了方便自己利用,任意扣压或丢弃使用完毕的文件材料。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更新不够,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内容繁杂的一项专业性工作。从目前看,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为缺少,大部分档案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一般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够,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创新和活力。

(四)档案信息开发不足,档案利用率偏低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发利用档案仅满足于“查阅文件”的被动封闭式的状况,只是发挥其简单的自然属性,使大部分档案信息处于“沉睡”状态,从而失去了档案存在的价值。同时档案的分散管理也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难以对档案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档案室也就不能提供综合性、宏观性、整体性强的档案信息,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档案利用率的低下。

(五)档案管理尚未与医疗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近期和远期规划中,一般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规模、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人员结构等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则。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等考虑较少或完全未纳入规划中,造成档案管理水平无法与医疗业务同步发展。一些单位由于医疗用房紧张,挤占档案用房现象普遍。另外,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阶段。档案管理与医疗服务的不协调发展必然导致档案信息的开发不足,并最终导致医疗服务丢失档案信息保障的后果。

二、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理顺关系,健全制度,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

社区医疗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由县卫生管理部门档案机构负责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工作的具体监督和指导。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档案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和统一管理本部门形成的各种载体的全部档案(病历档案除外)。各单位应根据工作实际配备1-2名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要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档案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使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运行有章可循,使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归档范围进行收集、积累和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增加档案管理的综合性和独立性,编制统一的分类大纲,把各门类的档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系统地进行整理,统一分类编号。完善的制度与职责,将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档案人员管理档案更加规范,对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制度,并纳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每项重要的医疗、防疫、科研、教学、药品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都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

(二)加强领导,重视宣传,增强全员档案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医院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各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应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领导、管理者、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三)重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规划,促进档案建设与业务建设同步发展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作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是不可缺少或替代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制定中长期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档案管理的设计和建设,要根据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展规模和需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档案管理的建设力度,使档案管理的用房条件、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业务培训、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业务发展相适应。

(四)加强投入,提高配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重视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管条件。有条件的单位还应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及档案管理软件等,提高档案信息的基础质量,扩充档案的种类,使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生的重大事件,不仅有文字、照片、录像甚至光盘等电子档案,而且利用方便,逐渐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才培养计划,应加大对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力度,鼓励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学习及培训,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专职档案人员及兼职档案人员都应做到持证上岗,学历层次应在大专以上,有条件的应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的职称考试,取得档案管理专业的职称,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9篇:医疗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新形势;强化策略

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对现有医疗保险档案进行高效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医疗档案管理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险的改革,还关系到人民切身的利益,所以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非常重要。据有关调查结果研究显示,对现有的医疗档案进行管理,能够为我国医疗保险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数据,这为日后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有关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只有做好基础的档案管理,才能够提高档案的应用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这将直接影响参保人的利益,甚至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减少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的信心,不利于我国未来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等。对此,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者和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开辟新路径。

二、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由于该项工作会涉及参保人的隐私等内容,所以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保密意识,防止信息的泄露。此过程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领导者意识,二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意识。只有将两者紧密地融为一体,才能够提升相应的档案管理质量和档案管理效率。其中档案管理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应当做好一定的指挥和监督意识,领导人员自身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也会起到相应的榜样作用,为下属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会议,让他们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根本上体会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二)提高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离不开网络技术,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来说,要想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档案管理效率,务必要引入信息化设备,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入,能够大大提升相关工作效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就应当配备相应的高素质人才。单位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法来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三)完善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制度并规范相关工作。完善现有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岗位与职责不匹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懈怠、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不标准、不科学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效率。对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人们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档案管理体系,才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为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日后的工作中,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范,当人们违反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时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地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四)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查缺补漏工作。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查缺补漏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处于转折期,正在从传统的纸质版档案管理转向信息完整的电子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转换工作,其中会涉及文字、照片、图表和其他信息的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一项信息,也不能将信息写错记错,这样将会对档案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相关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查缺补漏工作,确保记录在案的信息准确无误,这样在调取相应的档案时才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当然为了保证原始材料的有效性,有关单位还可以将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管理,并对管理进行详细的记录。每一项工作都会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为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开辟新路径。(五)加快我国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时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档案管理质量,就应当做好信息储存环节,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引进一些信息储存设备、服务器、档案数字化转换设备、信息安全加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使用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质量,还能够确保档案管理的效率。在引进设备时,人们一定要科学的做好设备维护工作,较为常见的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因为电子设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做好基础的设备管理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应当熟练地操作信息化设备,将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完美融合,这样能够实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质的飞跃,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夯实基础。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