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探究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学者,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各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要平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它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而高效课堂是促使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稳定提升的主要途径,所以,高效课堂成为整个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一个相当棘手的话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几种策略。

一、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教学结果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与课堂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够触景生情,积极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比如,我在教学高一《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中“函数及其表示”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促使学生很快清晰地掌握完整的函数定义,我结合学生刚学过的《集合》这一章内容进行导入,首先,我借助有关集合的两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与集合相关的知识,然后我根据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提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们班50人中,每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都不尽相同,成绩分布如下,90——100分5人,80——90分12人,70——80人10人,60——70分8人,60——50分5人,40——50分5分,30——40分3人,20——30分0人,而20分以下2人,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各个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我在教学《空间几何体》这一章时,为了促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空间集合图形,我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了两个例子,如“粉笔盒”“电冰箱”“洗衣机”,而后再结合空间集合图形的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再让学生联系的亲身经历,谈谈他们所认识的空间几何图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很快地就走进课堂,融入教学,这对我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重视“问题”在教学开展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教学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作为整个数学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重要性,要善于“提问”.

1.在关键处提问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直接途径,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的最有利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精”问,问题要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切忌提“对不对”“是不是”“不是吗”等毫无启发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我通过“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函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意提问的技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许多的提问技巧。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并灵活运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最好在关键处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动脑。其次,提问的语言尽量简单、明了、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接受。最后,每次提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切忌盲目地提问,无效地提问。

三、提倡学生注重预习

学习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因素在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就高中数学这门教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而言,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要求都很严。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曾清晰地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动手,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预习、习题预习。在文本预习中,学生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分析、整理,能够掌握概念、公式的特点、规律,同时,在预习中能够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作上相应的标记符号,方便在新授课中的学习。在习题预习中,要重点根据文中例题进行分析,总结做题思路以及格式,能够提前将文本相应的习题做一遍,并找出相应的重难点。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第2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按通常的观念,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了“教什么”、“如何教”、“教的如何”的问题,即教学设计是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

1.1知识结构

数列这一章应主要包括一般的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的应用四部分,重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这两部分。数列这一部分主要是数列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两类特殊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数列的应用除了渗透在等差与等比数列内宾的堆放物品总数的计算以及产品规格设计的某些问题外,重点是新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专题,即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以及储蓄问题。

1.2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指明外种延的,有种概念加类差等方式。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都属于数学概念,而且都属于陈述性概念,在设计这些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向同学表明这些定义所揭露的概念的特点、本质,因为这些概念既是后续学习相应公式以及性质的基础,更是同学们准确解题的依据。

1.3数学公式

公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也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反来复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的泥堆里。在数列这一章主要涉及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要使同学能牢固记住并熟练应用这些公式就必须让他们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其推导思想及过程。在这一章有很多的变形公式,因此,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个公式适用于哪种情形,以使解题变得简便易行。

1.4数学方法

数列这一章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及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而且在基本概念、公式的教学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掌握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增进对数列概念、公式的理解,而且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能诱发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解决多数列问题。在这一章主要用到了以下几中数学方法:

(1)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在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推导的过程就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

(2)倒叙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就根据等差数列的特点,很好的应用了倒叙相加法,而且在这一章的很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用到了这种方法。

(3)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是另一类数列求和的方法,它主要应用于求和的项之间通过一定的变形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是多个数求和的问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就用到了这种思想方法。

(4)函数的思想方法数列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函数,而且是离散的函数,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尤其在遇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这两类特殊的数列时,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函数,进而运用函数的性质和特点来解决问题。

(5)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列这一章涉及了多个关于首项、末项、项数、公差、公比、第n项和前n项和这些量的数学公式,而公式本身就是一个等式,因此,在求这些数学量的过程中,可将它们看成相应的已知量和未知数,通过公式建立关于求未知量的方程,可以使解题变得清晰、明了,而且简化了解题过程。

2.新理念下影响教师进行数列教学设计的因素分析

在数学知识体系内部,数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着具大的应用价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列的教学。那么,在新的理念下,如何进行数列的教学设计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才可以称得上好的教学设计呢?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进行数列的教学设计呢?为此笔者从一线优秀数学教师、高中学生以及教材编订者三个维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2.1线优秀教师如何看待数列的教学设计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设计的实践者,尤其是优秀的教师,他们积极了大量

的教学经验,因此有绝对充分的发言权,为此,我采访了几位特级和高级教师,现将他

们的观点对比分析如下:

(1)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以及教学案例的使用

他们一致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恰当的教学情境及教学案例的使用不但能更好的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对数列及其相关概念的教学设计说法不一

有的教师觉得应该先举数列的实例,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列特点,组织同学讨论,并启发学生发现知识,因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都非常有帮助。有的教师则持另一种态度,他们认为由于时间的原因,可能会减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设计则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学效果更好,而且对于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适合这种风格的教学设计。

(3)对等差数列概念的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风格更适合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等差数列”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形象地描述了它的本质,因此教师应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自觉领会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合作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

(4)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的教学设计说法不一

有的教师认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思想非常重要,他不但有助于理解公式,而且在以后的解题中也会用到,但只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便能掌握。而有的教师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思想并不是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单纯的讲解可能对有的学生来说很生涩,因此,有必要在这一教学环节设置适当的情境,启发与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5)对等比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教学,多种教学设计风格互不排斥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虽然是两类不同的数列,但是它们在研究方法、性质上都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因此,等比数列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对比法,即在概念、性质、公式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比着相应的等差数列的内容进行设计,这也符合心理学中顺应教学法。有了等差数列的教学设计基础,因此有的教师建议可采用类似等差数列相应知识的教学设计法,学生不但可以很容易接受等比数列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但两种方法都各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可根据个人风格自己进行选择设计,当然如果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6)应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知识

数学史知识的引入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文化底蕴,而且能让他们更加懂得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实践应用的需要、知识本身发展的地需要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2学生期望的数列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最终的着眼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教学设计变得尤其重要。

(1)对于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教学设计,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给自己更多的参与空间

比如对于等差数列概念的教学,他们更期望教师能先列举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同学思考、讲解其特点,找出规律,从而总结出什么是等差数列。因为他们认为,高中生的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已经学会了用思考、分析、理解去解决问题这种求知的方式不仅能让他们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深刻的理解与记忆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战胜困难的能力。

(2)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对等比数列教学设计的看法不同

对于学习中等偏上的学生,他们希望教师能够通过与等差数列相应知识来进行对比教学,这不但有助于他们深入的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特点,而且能够使他们深刻理解与掌握等比数列的知识;但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这种对比教学设计法反而会让他们感觉更加迷惑,容易混淆知识点,因此他们更希望能采用类似等差数列相应知识的教学法进行设计。

(3)数学史知识的引入颇受学生欢迎

数学史知识的适当引入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接纳新知识因此89.5%的学生都希望能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讲述有关的数学史知识。

2.3教材编订者对数列教学设计的关注点

教材编订者是对教材理念、教材设计思想的最权威把握,而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把握教材,要把握教材就要懂得教材的理念,因此教材编订者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数学的基础知识教学

知识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与灵魂所在,因此“总的要求是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列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能够熟练地解决有关问题”。那么在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时,教师要将等差数列的六条性质全部向学生交待清楚,并要求他们牢固掌握。

(2)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育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缘由的,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向学生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比如说等差数列概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等差数列,为什么要将等差数列这样定义,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列举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共同规律,再由学生尝试说出等差数列的定义。这样让学生参与的课堂将是生动的课堂,而且很恰当地帮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并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的记忆。

(3)注重知识的应用

新教材中加入了等差与等比数列研究性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研究精神,这也是新理念所倡导的。

3.对数列教学设计的实践分析

实践是最好的问题发源地,何种类型的教学设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易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要通过实践才能得以验证,为此我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旁观了“数列”这一章的教学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3.1不存在“万能”的教学设计

对数列这一章的教学设计,不存在完全以“教”为中心,或以“学”为中心的极端教学设计风格。两种风格的教学设计,并不是是我非你,是你则非我的完全对立关系,并不是一定要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采用哪种模式的教学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比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课,我认真听取了二实验两位新教师对这一节课不同的诠释方法,第一位教师是基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风格,第二位教师是基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者收到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第一位教师以讲解为主,又由于本身能力所限,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启发、诱导,因此很难将同学们的思路引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以至于同学们表现得不够积极,而且公式的推导也因为同学们的无法配合而显得过于生硬、艰难;第二位教师则将公式推导与梯形面积公式的证明联系起来,创设了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公式的推导显得简单而水道渠成,而且同学们表现得也非常积极,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的教学,两种风格的教学设计若经过教师认真的思考,斟酌,都会是一个好的教学设计。

3.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教学设计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认知结构,以及接受能力都会因人而异,对于水平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如果把课堂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这于这样的学生更适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不但能让他们在尽可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而且通过强化,能帮助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市二实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能算最优秀的,因此他们的老师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将简单易处理的问题留给学生讨论,而有一定难度的题,则由教师进行讲解,做到了以从学生需要出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教学设计还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习惯

对于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反思,已经沉淀出自己对特定知识的固有想法,而且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方法。比如对于等差数的概念教学,某位特级教师就采用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风格:根据前一节所学知识(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了恰当地复习和引入本节课,也就是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在上课开始给出这样的一个题目: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3n-2

(1)求a1,a2,a3,a4;

(2)求a2-a1,a3-a2,a4-a3,并由这三个式的值,猜想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1-an值是否为同一个常数?如果是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让学生从这个具体的题目中,初步体会到等差数列的本质特征,即“等差”。在这个短小精悍的情境设置当中学生既巩固到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比较轻松地感悟到等差数列的本质。

总之,进行数列的教学设计,不存在永恒的教学设计模式,选择哪种教学设计风格,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当然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关,要综合多种因素,因情况而定,但好的教学设计就是既达到知识的传授,又能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凡哲,王汉岭.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开城,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1

第3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还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高一下期平面向量中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一节,笔者拟了以下读书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是怎样进行的?

起点在原点的向量、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相等的向量,它们在坐标系中是怎样表示的?

两向量平行时,它的坐标表示是什么?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它学科显得更为突出,数学中的知识点要通过思维和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由于学生受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以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为了完成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例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等式f(-x)=f(x),f(-x)=-f(x)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而学生往往忽视这个重要前提而导致失误。

又如学习数列通项公式时,就应注意(1)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2)同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不一定唯一;(3)仅由前几项可以归纳出无限多个“通项公式”;(4)对某些数列,通项公式可以用分段表示。

再比如平行向量的定义中就隐含两个零向量不是平行向量这一知识点。经过教师对教材隐含知识的挖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例题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横向剖析

即剖析例题的多解性,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课堂上剖析例题的多解性,还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目不旁骛”的良好学习习惯。

2、纵向剖析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例题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是什么等等,甚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我们以新教材第一册第62页例5为例: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求证:f(x)在(-∞,0)上也是增函数。这个例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其解法的。本例涉及的知识点有区间概念,不等式性质,函数奇偶性,函数单调性;本例重点是比较大小,难点是区间转化,疑点是变量代换;本例所用数学方法是定义法,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本例的成败关键,也就是防止学生犯错误的是如何突破难点和疑点。因为转化思想和变量代换是高中数学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高一学生是很陌生和不习惯的。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讲解得精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变题”剖析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如果要对课本例题进行改编,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象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在研究“变题”时,除了上面所述的严谨性、科学性以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防止脱离中心,主次不分;(2)要变化有度。即注意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防止枯蔓过多,画蛇添足;(3)要因材而异,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防止任意拔高,乱加扩充。

四、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

第4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经济数学,就其内容而言也是比较完备的。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初步和概率统计的内容。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一般本着够用的原则,做了适当的精简。有些院校只讲授微积分的相应内容。这门课知识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历来备受重视。尽管有为数众多、风格迥异的教材,其内容也不过是大同小异.这些内容不仅是经管类各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及数学表达语言和工具,也是学生从基础教育思想向高等教育思想过渡.从有限的、形象的思维形式向无限的、抽象的思维形式过渡的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素养,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目前,经济数学教学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既要面临压缩学时的压力,又要增加新的、现代的教学内容(如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解决这一矛盾只有进行教学改革。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经济数学课堂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经济数学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能形象直观地展现经济数学中的各种几何空间关系。

电子课件可以方便地显示函数图形和几何动画。这是黑板教学无法比拟的。图形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函数图形和动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和有趣。一幅好的函数图形或几何动画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有时,一幅图形或对某个概念和结论的几何解释往往能刺激学生产生积极的联想,并促使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新颖的证明,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外的一些微积分教材中往往有上千幅图形。由于篇幅所限,我们的教材中图形较少。电子课件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而且成本很低。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时,适当地补充一些对教学有益的图形和动画,使数学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有助于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一直是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矛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教师可在课前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事先精心设计并制作于课件之中,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和工作量。尽管教师在备课或制作课件时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在课堂上却带来至少两个方面的益处:一是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或教学容量得以增加,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和有效率;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3.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软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以突出的方式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如将定理、重点的概念或关键词、学生初学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初学时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几何图形中关键的线段或几何点等,或以动画形式,或配以不同字型,或配以醒目的颜色,或配上与众不同的艺术字体,或适当配以音响来突出显现。教学实践证明,此举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增进课堂教学效果之功效。

4.能够培养学生注重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数学课是以“概念+定理+例题”的纯形式数学的教学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其特点是高度的严谨和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进入高等数学的教学环节变得更加容易实现。例如由教师给出生产科研实践中产生或预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利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运用计算机及相关数学软件进行实验或进行数值计算来求解。学生在解决问题当中既学习和复习了数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改善了经济数学课堂的视听教学环境。

经济数学课堂教学中板书较多,坐在后排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和听不清教师的讲授而多有抱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电子板书和无线话筒的使用,其清晰、大号的字型、先进的声音扩放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还可以随时方便地使用实物投影展示台来放映(放大)手头现有的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如讲评学生的作业时,老师将学生作业投影于大屏幕上,方便而快捷。抽样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视听环境的改善表示十分满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数学教学后,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到评价等等各个方面正在对数学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和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数学教学而言已是尽善尽美,相反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这需要我们在以后将要从事的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这些缺点有:(1)演示课件的屏幕为一长方形,其面积仅为黑板的一半。因此,利用课件讲课时,幻灯片翻得较快、内容连贯性较差,不少学生反映上课时来不及思考和作笔记。这是用课件讲授数学最大的问题。(2)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要不断地使用鼠标和键盘,所以教师往往只能站在离屏幕较远的多媒体展台前讲课和操纵计算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减少了,使得课堂教学显得比较沉闷,不如黑板教学那样生动、亲切。(3)课件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在讲授过程中无法修改课件中的错误或对一个题目给出其它的解法,其灵活性不如黑板教学。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简单取代和否定。利用电子课件教学应当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同时又要尽可能保留和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1.采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研究其方式和手段。

在经济数学中引人多媒体教学是发展的趋势。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在目前进行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信息量大,教案的速度较快,学生作笔记有相当的难度,学生普遍反应比较强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了如下措施:将电子教案制作成网页,连接到校园网,供同学们浏览、查阅、整理笔记等;依托数学实验室,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研究,使广大教师尽快熟悉、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益。

2.采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

运用多媒体也应该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展示的应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不要一味追求多媒体化,把整个课堂变成视频播放。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和可编辑功能,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要以科学性为前提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不能因为动感效果或趣味性的需要而得出与事实有出入的结论。把学校的客观条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考虑,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可以选择已成熟的课件,也可以利用好的教学录象内容,增加真实效果,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课件制作时间,降低成本,并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第5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1.师资因素

首先,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不甚了解。

其次,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会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产生影响。很多教师的综合知识面不够广,缺乏对除文化课以外知识的了解。并且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非常的有限,并且陈旧,对先进的技术和教学理论不够了解,大多只依照课本和教案进行讲授。

2.学生因素

首先,学生学习动机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是因为学习活动需要由学习动机向前推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二是因为动机对学习行为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具有学习的动机才能进行学习相关的活动,并且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学习的动机一般情况下都是多变的,在经理某一件事情或者挫折时,由相关动机引起的学习活动有效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次,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也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注意力是学习的重要保障,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全面。例如在课堂中说话、弄小动作都会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效果。

3.环境因素

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并没有增设课时;同时高中数学课程难度增大,但是在总结方面仍需学生自己思考;课堂知识点较多,复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都无法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这就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效果低于预期效果。

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明确教学目标,调控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对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有着调控的作用,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制定完整、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这三个目标领域相结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教师适应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改变教师传统教育理念。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继续的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和教学理论,只有通过学习,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和内容。其次,在校内组织教研活动,教材导入、教学方式、应用设备,内容难度的设定等都是教研活动的内容。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利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有这样一到题:A、B、C三个人的年龄正好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且三人的年龄和为120岁,C的年龄比A的四倍还多五,求三人的年龄。通过分析得到:三个数形成等差数列,且知道三个数的和,可以讲三个数设为a-b、a、a+b,这样可以方便求出a,进而解决其他两个数。可以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这三个人,学生就会很快对其做出判断。通过这样的趣味性学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4.对教学进行反思,使课堂内容更加深入

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需对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规划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反思教学习惯,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定会大大提升。

三、总结

第6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活动 人文素养 培养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恐惧感。谈到数学,部分学生心情沉重,觉得数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过于枯燥,难度较大。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教学目的的单一,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无法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数学学习,也无法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绪。将人文素养教学内容融入数学中,会使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有利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谈谈看法。

1.加强和谐课堂氛围构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课堂氛围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使学生觉得有存在感。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化追求被教师尊重与肯定,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懂得尊重与被尊重,享受分享的快乐。

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变量关系》时,教师可以先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将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呈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生活性与实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用水量与水费的关系,发现上楼与身体能量消耗之间的变量关系。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学生的诸多观点被教师吸纳,思维得到发展,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2.利用课堂导入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课堂导入阶段的有效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启发与引导,让学生从中产生数学学习的自豪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高中数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定理,都是由数学专家研究与发现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故事,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之不易,体会到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几何的知识前,教师可以从学生了解的勾股定理谈起,为学生讲解数学总结勾股定理的过程,之后将教学重点进行呈现。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进行新知识的引出,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使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了解了我国数学家的故事之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被激发,人文素质大幅度提高。

3.开展合理的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会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勇于进取。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

比如在讲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时,由于刚刚接触这个知识,学生很难找到绘制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正确切入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空间直接坐标系的建立。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数学难题,不仅降低了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更丰富,有利于高中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快速提高。

4.利用科学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付出,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肯定他人,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教师肯定学生,学生了解被肯定的欣喜,就会乐于在生活与学习中发现其他人的闪光点。人文素养的提高包括方方面面,所以教师要习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如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那些表现积极、勇于发言的学生进行肯定,利用言语肯定他们的学习行为。对于那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教师需要利用眼神或者言语进行激励,像“你们要加油哦,不要落后”这样的话都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满足,也会让学生学会激励身边的人。

5.结语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开展有效的人文教育活动,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鉴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偏见”,将人文素质培养内容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会使数学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笔者从不同的方面对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高中数学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生较之初中生来说,虽然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辩证思维能力等仍然有待提高.因此面对着高中数学知识点的繁杂以及高中数学难度的增加,甚至是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高中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仍然会存在着吃不消的状况,因此我们引进概念图的教学方法,我们就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综合把握,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概念图教学实践

1.分析教学的目标,准备备课的笔记

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整门课程以及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从而在宏观上对教学目标进行把握,对教学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数学概念图的准确确立.教师要做好备课的笔记,这样在进行概念图构建的时候,对知识点容易连接,并且可以有重点地进行突出,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将概念图画得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图的掌握.例如,我们在进行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单元“集合”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集合”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点间的作用等进行分析,确立集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函数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然后根据“集合”整个章节的特点制定小的目标,并且构建合理的概念图.如,第二节课“集合的基本关系”这节课,教师通过研究教材合理的构建交集、并集、全集、补集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

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数学概念图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自发地进行学习,自发地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意义的建构,这样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教授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时候,教师引入数学概念图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人教版“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同学们很容易将不同函数的图形特点等混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学概念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函数单调性进行意义的建构,这样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意义建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混淆程度就会降低,有助于高中生对于“函数单调性”知识点的学习.

3.明确问题,学生自主绘制数学概念图

教师引导学生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掌握数学概念图的绘制方法并且应用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宏观上对于知识点进行引导完毕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明确问题,绘制数学概念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绘制数学概念图就可以自己将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连接,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综合把握,以及对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促进学生从宏观上和微观上综合把握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小组合作,完善数学概念图

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使得小组之间不同的社会成员就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对于数学概念图不断地进行完善.“人无完人”,小组之内的不同成员的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就容易解决在学习的道路上碰到的疑难问题,从而不断地对数学概念图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科学,更加成熟,更加全面.

三、结束语

第8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它的实际性和创造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数学建模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难题,而且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的案例来提高学生接受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数学建模教学应被大力推广.

2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出现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中数学课本中将有关数学建模的内容都分散于各个教学单元中,使其内容失去了连贯性,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大大降低了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势和目的.另外许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高中生由于地区或者其他原因,对于现实问题的洞察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均有限,导致数学建模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另外,许多教师对于建模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不重视数学建模,因此,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对策

1)重视各章前问题教学高中数学课本在每章前面均有一个关于本章教学内容的实际问题,而通过重视各章前问题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建模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明白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例如,某公园有个大型摩天轮,该摩天轮可以吊起78个客舱,一次能运载350个乘客.坐该摩天轮从开始到最后需要耗时30min,转速为5m•min-1.问,乘客乘坐该摩天轮时,从摩天轮的最低点开始计时,他所处的高度h与所坐的时间t的关系,并用数学模型解释.这个章前问题就是典型的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加强章前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重视数学建模的意识.

2)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提高数学建模教学效果.因为数学开放题可以锻炼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放题可以接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能源的消耗过剩,现今市场上出现3种汽车类型,一是传统的以汽油为原料的汽车,二是以蓄电池为动力的车,三是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汽车.通过对这3种类型的车使用原料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汽油价格的变化对这3种车所占市场份额的影响.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学生所建的数学模型能够将问题说得通,都算是成功的数学建模.

3)注重案例式教学注重案例式教学是值得教师学习的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数学案例理解建模的优势,提高数学建模的教学效率.例如,甲、乙2人相约到某地相遇,该地距离出发点为20km,他们约定一个人跑步,而另外一个人步行,当跑步者到达某个地方后改为步行,接着步行的人换成跑步,再步行,如此反复转换,已知跑步的速度是10km•h-1,步行的速度是5km•h-1,问至少花多少时间2人都可以到达目的地.这种相遇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经常见到,这是一种典型的案例题,通过典型案例的数学建模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更加印象深刻,而且可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建模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

第9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活跃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比较的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学习,所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在高中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的学习水平。数学情景教学需要结合高中数学教材对课堂情景进行优化,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教学中得以体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环境,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创设的情景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进行“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述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学校工人在进行学校的绿化工作时,如何确定种植的植物与地面是否垂直,教师通过这个情景向学生发出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认真的学习这部分内容。

2.确保实践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为了通过相应的数学情景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情景教学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不断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将学习和应用相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好情景教学,并通过合适的情景不断延伸数学的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培养打下基础。情景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价值的情景。例如,数学教师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相应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三角形内角和与三个角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器材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情景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相应的情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注重程序性,促进学生的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