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护林员年度总结精选(九篇)

护林员年度总结

第1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年下半年天然林保护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位于县城城区,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多年来,原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把林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狠抓工作落实,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止××年月,全镇完成天然林保护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亩,荒山造林亩;其中年退耕还林亩,荒山造林亩,××年退耕还林亩,荒山造林亩,××年完成退耕还林亩。

二、林业工作情况

(一)广泛深入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天保意识。半年来,我们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利用召开培训、会议、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方式对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经常性教育;利用在交通要道和林区路口制作宣传碑牌、刷写宣传标语、张贴宣传单、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广泛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利用身边的人和在天保工作方面的先进事迹正面教育引导群众;利用典型案件做好警示教育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了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确保林区稳定和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逐步规范各项管理。为使全镇林业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制定了《天然林资源管护实施办法》,修改完善了《集体天然林管护工作考核办法》、《集体天然林管护考核评分标准》以及《天保管护制度》、《天保检查考核制度》、《护林员巡山制度》、《天保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乡镇政府,护林站、村委会、护林员的职责,实行各种制度和职责公布上墙,做到了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尤其是在护林员队伍管理方面,坚持严格招聘,择优录用,坚持将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与年度考核奖惩相结合,将管护质量与报酬挂钩,有效调动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达到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目的。

(三)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依法治林取得明显效果。全镇始终把资源管理和依法治林的重点放在两种用材采伐、林地占用、森林防火和案件查处上。一是严格采伐限额管理,规范办证程序,坚持凭证采伐,基本杜绝了无证采伐,乱砍滥伐现象;二是严格林地征占用管理,每年开展二次林地执法大清查活动,对全镇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依法进行了清理整顿,完善了征占用地手续,有效地遏止了乱占滥用林地行为;三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全年共开展了五次天保工程专项治理,突出案件查处,查结案率均达到,做到了发案一起,结案一起,确保了全镇森林资源安全。

(四)把牢关口,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护林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天保管护质量和效果。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把建设一支优秀的护林队伍作为林业工作的核心来抓,一是严格程序,把牢招聘关口,逐年择优录用护林员;二是严格监督检查,采取护林员定期书面报告和辖区森林派出所巡回跟踪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对护林员巡山护林工作的管理,有效增强了护林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坚持全面推行“季度考察、半年考评、全年考核”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管护质量和工资挂钩,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的给予重奖,对考核不合格的村委会、原创:护林员除通报批评外,不兑现工资和资金,对不合格的护林员予以辞退。为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我们克服住房、资金、人员紧张的困难,为护林站配备了专用办公室和办公设施,选配了能力强、能吃苦、善管理的林业专干,从而有效提高了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护林站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严格退耕还林管理,确保退耕还林质量。退耕还林工作既是林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天保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镇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镇上成立了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镇上明确要各村各农户,凡是面积不足的,必须在秋冬进行补植补栽,确保所有面积准确率达到,苗木保存率、成活率达到以上。同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退耕还林的户,按自然区域分布,实行“五户联保”制度,即每五户为一联保小组,在联保小组中,有一户未达到管护要求的,其余四户负连带责任,镇、村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直到达标为止。

(六)认真做好林地、林木和野生动、植物的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程序,严格办证程序,凭证采伐。严厉打击乱砍槛伐,乱采槛剥,偷拉盗窃和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各村护林员认真履行伐前伐中、伐后全程监督职责,确保了“两种用材”的依法采伐。

(七)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落实了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建设,加大了防火知识宣传力度,实行防火期间小时带值班制度,制定了防火预案,落实了防火责任,实现了年无森林火灾的目标。

(八)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全面反映林业工作情况的基本依据,在每项林业工作初期,我们都非常重视档案资料的搜集工作,每完成一阶段性任务,就把资料装订成册,实行专人管理。为确保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做到了镇有档案室、档案柜,村有档案盒。同时,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林权证换证、换发工作,对全镇集体林、个人柴山,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和山地流转等进行摸底调查,集中时间完成了换发、核发任务。

三、林业站建设情况

第2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一、实行百分考核制,规范化管理护林员队伍。

为落实护林员职责,镇林站对护林员实行百分考核制度。考核主要内容涉及林区内护林制度建设、护林队伍建设、林政管理情况、护林防火工作、护林其他工作任务等方面。本次考评制度办法,采取平日考评与年内总体考评同步进行,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了护林员队伍。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镇护林员在年度年终民主考评中均达到90分以上,符合《护林员考评制度》的标准。

二、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人员配置。

根据荆紫关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按护林员的管护区域划分为两个联防区,并按十一人一组的办法,对人员进行统一调用和管理。第一责任区由史国强等十一人负责林区一切事务,第二责任区由陈奇涛等十一人负责。

三、责任到人,连片造林。

年度我站及早进行造林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金家沟村和汉王坪村向全体护林员下达2300余亩新造林任务,划分责任到人,确保造林成效。由于措施得力,护林员2300余亩的新造林工程顺利通过省、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

四、各尽其责,认真落实护林、防火工作。

在护林、防火方面,我镇护林员严格按照县林业局护林员《管理办法》规定,认真落实各项职责。在辖区的各个交通要道,林区的村庄内刷写标语(包括林政管理、防火措施等),由镇林站在防火期前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护林员认真巡山,确保每月出勤达到25天以上,实事求是书写巡护日志,在巡山过程中发现任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立即制止,并分层次上报。林站配备护林防火宣传车全年不间断在林区进行护林防火宣传。规定护林员在护林防火工作中不分区域、不分时间,出现问题做到最短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使损失降到最低。

五、人人参与,协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体护林员在林站经过统一培训,积极配合林改工作人员进行勘界勾图,确保确权到户,并配合工作人员消除在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使我镇的林改工作顺利完成。

六、及时测报,降低病、虫危害。

第3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一、实行百分考核制,规范化管理护林员队伍。

为落实护林员职责,镇林站对护林员实行百分考核制度。考核主要内容涉及林区内护林制度建设、护林队伍建设、林政管理情况、护林防火工作、护林其他工作任务等方面。本次考评制度办法,采取平日考评与年内总体考评同步进行,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了护林员队伍。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镇护林员在2011年度年终民主考评中均达到90分以上,符合的标准。

二、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人员配置。

根据荆紫关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按护林员的管护区域划分为两个联防区,并按十一人一组的办法,对人员进行统一调用和管理。第一责任区由史国强等十一人负责林区一切事务,第二责任区由陈奇涛等十一人负责。

三、责任到人,连片造林。

2011年度我站及早进行造林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金家沟村和汉王坪村向全体护林员下达2300余亩新造林任务,划分责任到人,确保造林成效。由于措施得力,护林员2300余亩的新造林工程顺利通过省、县林业主管部门验收。

四、各尽其责,认真落实护林、防火工作。

在护林、防火方面,我镇护林员严格按照县林业局护林员规定,认真落实各项职责。在辖区的各个交通要道,林区的村庄内刷写标语,由镇林站在防火期前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护林员认真巡山,确保每月出勤达到25天以上,实事求是书写巡护日志,在巡山过程中发现任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立即制止,并分层次上报。林站配备护林防火宣传车全年不间断在林区进行护林防火宣传。规定护林员在护林防火工作中不分区域、不分时间,出现问题做到最短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使损失降到最低。

五、人人参与,协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体护林员在林站经过统一培训,积极配合林改工作人员进行勘界勾图,确保确权到户,并配合工作人员消除在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使我镇的林改工作顺利完成。

六、及时测报,降低病、虫危害。

第4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措施;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68-01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在黄土高原腹地及六盘山的北段西麓,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 143 km2,地貌主要是黄土丘陵、河谷川道、土石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层叠,自然条件恶劣且水土流失极为严重。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导致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前西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2000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目的是保护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充分改善县内生态环境,贯彻“封、禁、造、护、管”等方针,对县内的林地实行科学规划,坚持走保护和发展的同时进行经济和生态双赢的发展道路,天保工程得到了显著成效。

1 紧抓机会,赢得发展

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由于西吉县情况较特殊,所以将其作为实施的重点,希望扩大中西部的人工林地,快速建立其西吉县东北部的百里生态屏障,恢复林草植被,有效增加森林资源,充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坚持封山育林和保护林地的政策。坚持封山的同时,结合封造和林地保护,对当前的林地、草地及荒山进行大力封育,促使全县森林资源得到长期持续的增长。15年来,全县共完成封山育林3.39万hm2,管护森林面积达9.92万hm2。

2 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为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西吉县成立了机构组织,配置了专门工作人员,针对本次工程展开设计、编制、实施、检查以及技术档案管理等。认真落实工程任务,务必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进行制定,同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1]。

3 加强措施,严格管理

在建设工程中,西吉县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等,积极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及管理水平。首先,研究《西吉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西吉县护林防火制度》等多项林木保护办法,帮助实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设计、组织实行的标准化、资源管理法制化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县、乡镇(场)、村、组等4级护林组织,各组层要签定管护责任书,先后选派专职护林员418人,强化林地防践踏、防垦、防盗和防火“四防”措施,确保林地及林木不会受到损害;再次,要实施护林员巡山登记制,护林员对每天出入林区的人员进行登记,排查各种危害森林资源的隐患,贯彻山头有人守、林地有人护、责任有人担政策;最后,要规范工程档案的管理,建设专门化的档案室,并且配备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在相应的培训之后,统一整理和管理工程规划、作业设计、调查表和护理员档案等多N资料,实现规范化管理工程技术和资料[2-3]。

4 求真务实,创得实效

一是采取多种措施尽快恢复林木生长资源量。乔灌型封育区小班乔、灌木达1 350株(丛)/hm2以上,总覆盖度 ≥30%;灌草型封育区灌草综合覆盖度≥50%。全县森林覆盖由2000年的5.1%提高到7.8%,工程实施区水土流失明显减轻,侵蚀模数降低了18个百分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二是将天保工程与生态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工程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移民搬迁指标,动员封育区内及周边居民搬迁,不但扩大了林地,而且减轻了管护压力,促进了工程区植被的快速恢复。三是以天保工程实施为契机,加大种苗工程建设力度,建成总面积逾400 hm2的现代化林木采种基地,年产山桃、柠条、山杏等林木种子逾300 t,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工程实施,分流安置富余工作人员270名,系统内142名职工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保证了部分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来源,消除了后顾之忧[4]。四是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了积极改善,带动森林旅游及林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第二、三产业形成、发展,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天保工程区内的火石寨林区已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很快就发展成为了全县森林旅游业龙头。

5 基础建设,完善措施

建设健全工程管护机制,积极筹措护林资金,加强护林防护的完善措施。在主要的道路口和沟口等地设立永久护林封育的指示牌,并且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森林管护宣传活动,强化公民护林的意识;建立护林点和检查站等;同时强化交通、通讯2项设施建设[5]。

6 参考文献

[1] 贺培荣.曾溪“天保工程”的成功做法[J].陕西林业,2009(增刊1):10.

[2] 代兴波.浅谈对天保工程的几点认识[J].农业与技术,2015(14):94.

[3] 王瑞芳,李辉.国有森工天保工程区长远发展思路及其对策措施初探[J].林业勘查设计,2002(1):1-3.

第5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 共和县 生态公益林 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公益林(Public benefit wood,又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和社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以提供公益性、社会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森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共和县生态公益林在改善本县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集体商品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鉴此,针对共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项对策,以便在今后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

一、基本概况

共和县地处“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东北角,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24′~100°42′、北纬36°05′~36°32′之间,总面积17252.27km2(陆地面积14640.73km2,占总面积的84.86%,水域面积2611.54km2,占总面积的15.1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20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7~6.3℃,年平均降水量250~420mm。全县共辖9个乡3个镇92个行政村。全县森林覆盖率在3%左右,森林面积少,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沙化面积大(占总面积的14.7%),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二、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现状

1.建设工作状况

共和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94.58万亩,按照森林及林地的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将森林和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目前,全县区划界定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06.95万亩,经国家林业局认定的41.7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4.6%,权属为国有。其中天保工程外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74.55万亩,占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的69.7%,其中有林地1.65万亩,疏林地在2.84万亩,灌木林地78.60万亩,灌丛地1.51万亩;天保工程区内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32.41万亩,占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的30.3%,其中有林地1.65万亩,疏林地0.08万亩,灌木林地46.09万亩,灌丛地2.51万亩。按生态区位划分为湿地和水库(青海湖)及柴达木沙漠区,分别为54.45万亩和52.50万亩。

2.管理工作状况

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以来,至2008年共和县天保工程区外的41.72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范围内,对共和县41.72万亩公益林地内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按照每年每亩5.0 元的标准经给予补偿。其中管护等费用标准为每年每亩4.75元,用于重点公益林承包管护费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费用,以及管护区内公益林建设,管护设施建设,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县级检查验收等项目,每年每亩0.25元主要用于林区道路维护,公益林监测等,2007年,国家将我县的40.8万亩林业纳入第一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程,2006年新增0.92万亩纳入第二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共计41.72万亩。全县国家重点公益林工程分布在9个乡镇10个管护站,2008年技术员和专业防护林设施建设支出共119.2万元。2004年—2007年全县公益林管护费支出共523.4万元,占国家拨付总资金的753万元的69.51%;公益林建设支出共148.4万元,占国家拨付总资金的19.7%,主要采取人工造林1012.7亩,低效林改造186亩、补植补栽(播)12826.6亩等措施;管护设施建设支出18.3万元,占国家拨付总资金的2.4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支出17.8万元,占国家拨付总资金的2.4%。投资1665.663万元,实施公益林营造812亩,补植补造1.17万亩,低效林改造186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74.14万亩(从2010年起生态效益补偿89.38万亩,较以前年度补偿面积增加了15.24万亩),在全县公益林区设置标示牌37块;完成沙珠玉农防林带更新造林66条557.26亩,栽植青杨Ⅰ级苗16.54万株;项目的实施使共和县两个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新建50m2扑火器具储备库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各一座,20m2护林防火检查站1座,购置了防火设施设备和档案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使共和县林区森林防火能力明显提高。

三、管理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为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工作,虽然在公益林资源建设和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由于前期对公益林建设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使生态公益林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弊端。

1.区位功能不完善,生态功能等级差

由于前期只注重林业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认识不足,公益林规划建设未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部分公益林未能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我县公益林资源质量不高,应该产生效益没有得到发挥,造成水源缩减、水土流失未能有效遏制,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2.管护责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目前我县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偿和利用机制尚不够健全,管护队伍不强,管护人员的任务重,压力大,管护主体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管护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生态公益林资源变化监测等管理还不到位,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和局部变差同时并存,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3.补偿制度不健全,补偿标准过低

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大多由财政核拨,由于财力有限,公益林补助仅为105元/hm2,补偿标准偏低,同商品林收益1.5~3.0万元/hm2相比差距很大,并且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补偿金被挪用、挤占,生态公益林管护相对滞后,出现少数人得益在管、多数人无益在看的现象。共和县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06万亩,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面积是41.7万亩,而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沙漠化严重区,丘陵沟壑区,这就意味着剩余59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没有任何的补偿,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还远远不够。

4.科学利用机制不完善

生态公益林虽然拥有丰富的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但为了更好保护生态公益林,一般是禁止或限制生态公益林采伐利用,这样以来无形中拉大了商品林与公益林的经济利益差距,林权单位对生态公益林工作抵触情绪越来越大,造成一些生态区位重要、需要新划入的公益林界定工作难以开展,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5.管护资金不足,管护人员紧缺

根据国家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的有关规定,每个林管员管护的公益林面积为361hm2,但共和县的实际是每人约要管护100 hm2,造成管护人员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需要,管护区存在盲区的现象,造成幼林抚育跟不上,低效林改造补植补栽不力,防火物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跟不上,资金出现缺口,经营管理水平跟不上,管护粗放。

6.管理不规范

由于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费短缺,围栏维护维修等没有资金安排,管护人员紧缺,管理队伍不健全,乱砍滥伐,乱征乱占多占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公益林的管理跟不上项目建设的要求。

四、今后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以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工程,规划和布局要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去,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生态公益林布局,使生态区位功能日趋完善,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改善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

对于那分质量不高、防护功能弱,林地利用率低、防护效益差的公益林,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通过实施补、封、抚等低效公益林改造技术措施,培育乔灌相结合、多树种混交的复层异龄林,逐步改善林分质量,增强防护效益。

3.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要在稳定生态公益林林木所有权基础上建立主体落实、监管到位、补偿合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坚持公开、公正、规范操作原则,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平等管护收益权。管护模式要根据当地生态公益林资源状况和林农对山林的依赖程度,因地制宜,实行股份均山联户管护、责任承包专业管护、相对集中委托管护等管护模式。在落实管护主体基础上,林业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和检查职责,县、乡、村要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按照签订的管护合同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哪个地块出了问题追究该地块人员责任,对不能及时发现破坏公益林或发现却故意隐瞒不报的护林员和监管员要给予相应处理,对盗砍滥伐破坏生态公益林不法分子给予严厉打击,有效促进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落实。

4.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制度,要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投入,提高补偿标准,增加林农管护积极性。二是建立收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机制。可以从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旅游经营收入中或利用水资源发电企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认真落实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认养、冠名等方式,捐资和保护建设生态公益林。要明确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用途,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使用项目应是生态公益林所有者补偿费、护林员管护费、林级组织监管费以及资源监测、检查验收等公共管护费,严禁补偿金挪作他用。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使用管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要做到专业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各级财政、林业、审计等部门要加强部门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监督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

5.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科学利用

为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多种效益,增强自我补偿能力,应在保护前提下积极开展“以非木质利用为主,木质利用为辅”的科学利用。一是拓展非木质利用途径。科学合理利用生态公益林丰富的林地、林木和景观资源,引导林农在公益林下种植珍贵树木、中药材、食用菌等,开展林下养殖,有条件地方可开发“森林人家”等生态旅游项目,增加生态公益林经济效益。二是开展限制性木质利用。根据不同区位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分级管理、有限利用,对于生态区位重要、采伐后难以更新的重点公益林禁止采伐利用,对于一般保护公益林中的林木允许采取择伐、小块状皆伐方式合理利用,利用同时要补种一定数量阔叶树,以改善林分结构,增强生态公益林防护效能。

6.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分阶段实施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先侧重于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区位薄弱的生态公益林,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向生态重灾区,并按生态建设质量的好坏分别对待,严格遵循先重点用于管护、抚育和改造,逐步向由国家购买并统一管理过渡。在国家购买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公益林进行资源清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评估方法确定其资源资产价值。

7.改进专职护林员制度,完善和落实护林员考核制度

为抓好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更好地发挥护林员的作用,一是要改进专职护林员制度,合理安排资金,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护林员,适度精减护林员队伍、成立护林联防组织、提高护林员待遇、解决护林员社会保障等,稳定巡山护林员队伍;二是要完善和落实考核制度,加强对护林员各项工作的督查,坚持有奖必有罚、奖罚分明的原则,更好地调动护林员积极性。

8.贯彻落实护林员工资发放制度

为进一步发挥护林员队伍的作用,解决护林员工资发放的问题,要成立县级监管组织,制定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工资发放程序,按月发放岗位工资,年终根据护林员工作考核结果发放考核工资。乡镇政府应按护林员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好护林员工资的相关规定,及时开展好护林员考核和考核工资的发放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村级护林员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调动村级专职护林员的积极性和发挥队伍的作用。

9.强化监管责任,发挥资金效益

为使生态公益林资金发挥其应有效益,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其应承担的监管责任,各公益林权属单位要制定生态公益林资金的使用计划,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乡镇要发挥中心的监管责任,监督村级按计划使用资金,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各国有单位也要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按计划使用,年终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分析,写出相应的资金使用绩效报告,上报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为达到强化资金管理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使之能适应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从而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第6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1生态公益林总体情况

1.1区划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文件)和《江西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技术规定》,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维护林权的稳定性,保证已确立承包关系的连续性。

1.2县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及区域布局

宁都县生态公益林于2001年优先将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团结水库、竹坑水库等水库周边,梅江、琴江等河流两岸及36°以上水土流失区区划为部级生态公益林2.792万hm2,2006年区划部级生态公益林2万hm2,省级生态公益林6666.67hm2,2007年区划3.53万hm2省级生态公益林。宁都县8.992万hm2生态公益林按生态区域分布如下:水库周边3666.67hm2,其中团结水库2960hm2,竹坑水库686.67hm2;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1873.33hm2;省级自然保护区1000hm2;道路两旁8666.67hm2;河流两岸7380hm2;其它水土保持区6.73万hm2。

2建立健全了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

2.1组织领导机制

在国家公益林试点阶段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办公室。目前,部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项目早已转入正式实施阶段,在条件成熟时区划一定数量的县级生态公益林。为此,宁都县于2007年通过县编委批准成立了“宁都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定编4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全县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以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领导和工作力量。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4人,配备了健全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数码相机、一体机、GPS等。能更方便快捷地管理和查阅生态公益林资料,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各乡镇于2007起年成立了“生态公益林管护队”,由乡镇林业工作站在岗人员及林业工作站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组成,为生态公益林专职管护员,共256人;2008年4月起全县又挑选聘任了一部分政治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村组干部和乡村原护林人员作为生态公益林协管员,共286人。

2.2档案管理机制

在2007年林改的同时,宁都县就将生态公益林小班与林改宗地进行了对应,为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资金发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09年,按江西省林业厅公益林办公室和江西省林业规划研究院的要求经过4个月的全面整理和校对,于当年年底完成了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到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完全同步,图表卡一一对应。纸质档案包括:分户明细表(分户登记卡)、生态公益林小班因子一览表、生态公益林小班图、林权共有人对应表、各年度生态公益林资金发放明细表、区划界定书、林权人管护委托书、管护合同等。并做到了专人管理生态公益林档案。

2.3资金使用、措施保障机制

宁都县严格执行《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办法》、《江西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及《江西省生态公益林检查验收办法》,确保资金发放渠道顺畅、资金使用规范。自2007年起,集体林地中林农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都是使用一卡通,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林权所有者帐上,没有出现截留和挪用现象。同时通过林权所有者与县林业局签订管护委托书、由县林业局与专职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生态公益林管护达到预定和规范的水平。

2.4林农生态意识得到转变

2001年,生态公益林区划工作刚起步,因生态公益林不能采伐,林农有抵制情绪,工作很难做。随着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全县生态效益的初步显现,生态公益林已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一大热点,老百姓要求区划生态公益林和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青山绿水更期待、更向往。

3宁都县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

3.1人为破坏

虽然有了相对的管护力量,但是在对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方面仍然存在乱砍滥伐、乱占林地和非法采脂等不法行为。

3.2森林火灾

随着近年来的天气恶化,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不少生态公益林被烧毁,使得其生态功能大大下降。

3.3林相单一

森林群落结构不完整,不能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应有的生态效益,在8.992万hm2生态公益林中疏林地面积达1.53万hm2,在有林地中混交林只有1.67万hm2,而纯林占了绝大部分。

3.4缺乏经济效益

全县生态公益林目前基本上处于全封闭的状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4应对措施

4.1宣传发动

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从政策上确保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它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因此,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包括设置宣传栏、公示牌、区域告示牌,通过宣传车、广播、电视、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公益林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全民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全县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从而使生态公益林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4.2强化林政管理队伍和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建设

1)加大建设投入,要确保基层工作力量,要确保工作经费,加大对基层林业单位的基础实施建设投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要加强干部思想素质教育,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严肃林政执法纪律,规范林政执法行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精干的林业队伍。3)积极调动全县林业职工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员及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生态公益林管护员和协管员的考勤考绩,做到奖罚分明,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要改革分配制度,真正把人员的责权利(包括政治待遇、工资福利、决策权)和绩效奖惩有机结合起来。#p#分页标题#e#

4.3严格落实生态公益林县级自查工作、严格执行管护合同中规定的事项

要严格按照《江西省生态公益林检查验收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辖区内部级和省级公益林检查验收工作。1)检查内容包括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管护责任和补偿资金落实、政策宣传、护林人员执勤、森林资源管护等情况。2)重点检查生态公益林小班的管护情况和资金发放情况,建立每一次检查验收的小班检查记录,同时对照前一次的小班检查结果,核实本年度小班的管护情况,避免走过场。3)管护合同中可增加关于小班各因子明显好转的护林人员给予奖励这一条款,而对于小班因子有逆转现象的,视情节轻重必须对护林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

4.4大力改造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

1)为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宁都县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中的疏林地和火烧迹地,2009年对400hm2疏林地进行了补植造林。2010年对2009年度733.33hm2生态公益林火烧迹地按照营造生态公益林的要求进行了更新造林。造林树种以马尾松、杉木、木荷、枫香为主。造林形式以针阔混交为主。2)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要逐步、快速将1.53万hm2疏林地补植并让这些林木迅速地生长起来;必须及时将火烧迹地更新成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林。3)在合适的立地条件下要加大乡土树种的种植面积和树种类别,特别是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树种或草本,这样在以后的种源选择和选育方面对全县的林业有很大的作用。4)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水库周边可以多种植一些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如杜鹃、桂花、玉兰等。尽力将县生态公益林营造成乔灌草群落结构完整的林分;并逐步提高森林植物多样性指数;使之在保持水土的基础上发挥观光功能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5科学经营生态公益林

对于生态公益林也要进行抚育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强林分的改造,以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利用抚育间伐给林农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特别是对毛竹林,应当向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单位学习,如崇义县阳岭的万亩毛竹林基地,把公益林中的毛竹林建设成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对于林农来说一方面得到了公益林补偿,另一方面获得了和经济林同样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于林分而言,抚育间伐象卫生伐、透光伐、疏伐等均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只有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才不至于使竹林成为过熟林和残次林,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每年尽量安排一定面积到森林抚育试点工程中,例2010年度已将200.1hm2生态公益林列入森林抚育试点工程。总之,我们不应该固守一种生态公益林不允许采伐的思想,生态公益林只是不能进行商业性采伐,必要的抚育管理则必须坚持。

第7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renwuhao334”为你整理了这篇生态保护脱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生态保护脱贫任务落实情况

1.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县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要求,生态护林员管护报酬采用惠农“一卡通”按月打卡发放。二是做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要求乡镇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程序,5月份完成生态护林员年度考核、选(续)聘工作,本年度(年度聘用起始时间: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0日)共选聘676人,其中续聘629人,新聘 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3人。三是将生态护林员管理纳入2020年林长制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为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我局成立4个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对676名生态护林员开展了生态护林员履职、管理专项检查整改工作,切实管好、用好生态扶贫项目资金,坚决杜绝“不护林拿报酬,变相发福利”现象发生;四是加强生态护林员业务知识培训,为生态护林员配备5项巡护装备,资金6.5万元。在重点巡护期工作的同时突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及野外防火巡护等工作。

2.做好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国有贫困林场资金项目建设工作。按照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要求,一是规范资金使用程序;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三是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和项目进度资金拨付;四是严格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平台建设要求,并及时做好项目建设信息公开制度。目前泾县马头国有林场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已完成相关建设内容,项目资金80万已拨付完毕,带动了周边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劳动就业,该项目已竣工并通过验收。

3.持续发展林业产业。一是结合我县2020年度农业特色种养业到户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对全县特色种养业涉林部分申报项目开展复核、验收工作,经统计,全县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涉及林业产业,计386户,868人,兑现奖补资金45.031万元。同时,按照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组关于扶贫专项资金管理要求,6月期间开展了2020年度农业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涉林部分专项排查工作,对参与申报2020年度特色种养业涉林部分按照不少于20%的比例随机抽取进行实地走访专项排查抽查,坚持立查立改确保专项排查取得实效。二是结合省林业主管部门关于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示范社等先进示范项目申报规定,将林业新型经济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作为评选重要条件,核清企业帮扶台账建设,发挥现代林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经营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林业扶贫的带动作用,并按照县扶贫领导组要求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同时为确保带动扶贫数据及材料的准确、真实性,我局对全县范围涉林企业大户等主体帮扶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专项督查工作,截止至今,全县已有47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带动1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林业建设及生产,预计通过企业帮扶带动年底增收约177.7万元。

4.林业生态工程及资源保护资金发放惠及贫困群众情况。2020年度我县生态公益林项目中央、省级财政发放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67户,涉及贫困人口2978人,发放补助资金40.9549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1户,涉及贫困人口558人,发放补助资金12.4538万元;营造林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65户,涉及贫困人口2022人,发放补助资金105.7830万元。通过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投入力度,使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为脱贫后不返贫提供保障。

5.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及消费扶贫

根据县扶贫领导组关于“双包”工作要求,一是出台2020年度“双包”工作方案;二是加强与4个联系村(贫困村为:景星村;非贫困村为:黄村村、桃岭村、合溪村) “双包”工作的对接,春节期间采购6.8万元米、油、牛奶,组织全体帮扶干部对其包保贫困户开展节日慰问,疫情期间给予4个“双包”村共计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帮扶村落实相关防疫物资(牛奶8箱、饼干8箱、消毒水8桶、口罩1900余个、消毒喷壶400余个);三是组织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关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业务学习,并开展系统帮扶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排查,要求全体82名帮扶干部做到准确掌握包保329户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并积极利用多种方式向贫困户宣传相关政策知识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收益水平。四是加大对帮扶村的帮扶力度,开展农副产品助销、做实事等相关举措帮助帮扶村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助力全面实现小康,截至目前,合计消费金额达2.4737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为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强宣传,结合本年度扶贫日活动开展“泾县十佳生态护林员”表彰活动,推进全县生态护林员队伍管护水平再上新台阶,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增加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

2.大力推动林业产业扶贫,引导涉林主体流转贫困村、贫困户的林地去发展林业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积极做好《2020年度林业扶贫政策应知应会》、《2020年度扶贫政策汇编》的宣传,引导贫困户参与生态保护脱贫。

第8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县政协各位领导对我县天保工程的进行视察,这是对我县天保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首先,我代表县林业局,对中省市各级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县天保工程实施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我县是陕西省个重点林区县,有林地373.95万亩,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为公益林保护区267.38万亩,占71.5%;商品林经营区106.57万亩,占28.5%,活立木总积5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9%。我县在2000年被列为全国天保工程实施县,于2001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五年多来,我们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建设方针和“停、护、造、管”的工作思路,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在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着力加强工程资金管理,积极寻找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适合山阳林区特点的天然林保护模式。到目前,全县完成森林资源管护305.56万亩,而国家下达226.18万亩,营造天保公益林24.3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万亩,飞播造林19.06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科技支撑项目造林0.4万亩。种苗工程3处30159亩,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基本得到妥善安置,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逐年下降,林区经济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2002年9月18日,原全国政协主席钱正英率团对我县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2003年,县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天保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在2004年10月8日召开的全省天保工程建设会上,我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并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天保工程建设先进个人,红旗林场获得全省天保工程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回顾近年来的天保工程实施过程,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天保工程启动后,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天保工程的有关政策,及时调整林业工作思路,由过去以抓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实施天保工程、抓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把保护天然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山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工程实施之初,我们通过印发通告、办板报、制作宣传牌、刷写标语、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耐心细致的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商品材禁伐和天保工程政策措施。几年来,共修建天保工程护林碑345座,永久性瓷质宣传牌812面,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4800多条,制作《森林法》和《省森林管理条例》挂图790张,印制天保工程和护林防火宣传画6万张,在全县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天然林保护氛围。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明白,实施天保工程不仅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工程实施,找到了新的林区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天保工程建设中来。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在全县上下组建了行政领导体系和业务管理机构。行政领导体系就是县、乡镇(林场)、村(工区)都成立了分别由县长、乡镇(林场)长、村(工区)长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业务管理机构就是县上成立有“天保工程管理中心”,乡镇(林场)成立有“天保工程管理站”,村(工区)成立有天保工程护林站。2003年,县委、县政府由批准成立了县森林公安分局,按正科级建制,新增加编制15人,在原3个林业派出所的基础上,增设中村、漫川、户垣三个森林公安值勤点,保护森林资源的三支力量(森林公安、林政执法、护林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有“天保工程管理中心”1个,乡镇林场“天保工程管理站”32个,村和工区护林站329个,参与天保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护林员达到1372人,形成了机构健全、人员配套、职责明确的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理网络。

二、创新管护机制,规范工程管理,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实施天保工程,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森林资源保护。为了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我们在深刻领会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实践摸索出了“家庭自管与国家统管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将全县的森林资源按行政区域、自然地形地貌及管护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10150个管护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择优选聘一名热爱林业、责任心强、敢于碰硬、在当地有威信的护林员负责管护,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森林管护责任制,做到了“三不变”、“三定(订)”、“五落实”(即森林的所有权、经营权、管护权不变;划定责任区、签定责任合同、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管护区域、管护标志、管护单位及责任人、管护办法、奖惩措施五落实)。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县、乡镇(林场)、村(工区)三级天保工程管理站和护林站制定了学习制度、考勤考核、森林管护等18项制度,给每个护林员编印了《护林员工作手册》和《巡山日志》、《护林员工作要点》,配备了护林员标志。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250万元,修缮了3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和16个乡镇天保工程管理站的宿办用房,为30个乡镇天保工程管理站和6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及值勤点购置了文档柜、办公桌椅及必要的办公用具,为森林公安分局和6个森林公安派出所(点)配备了警用小车和摩托车,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天保管理单位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严明考核奖惩,注意管护质量。在落实管护措施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建“六无一满意”(即:无乱砍滥伐、无乱捕滥猎、无乱拉滥运、无乱占林地、无非法经营加工木材、无森林火灾和让群众满意)责任区为主线,不断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思想教育和考核管理,对优秀护林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的予以解聘。工程实施以来,按规定兑付护林员工资及培训费480多万元,其中对249名优秀护林员奖励8万元,扣发105名不合格护林员132名。2003年11月11日,法官乡大寺庙村护林员张青山由于监管不到位,在其管护责任区内发生了盗伐林木事件,被扣发了全部工资,并直接解聘。另一个责任区的护林员王长记由于护林工作出色,在2004年两次考核中都被评为优秀护林员,拿到了1400多元的管护费。严明的考核奖惩,激发了护林员的荣誉感个责任心,通过“严管人”(护林员),达到了“严管林”的目的;三是高度重视三大热点,切实搞好森林资源“三防”工作。在搞好天保工程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的防治工作长抓不懈。县乡村三级都成立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机构,配备了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全面落实“五种人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组织森林公安民警、林政执法人员、村组干部和护林员加强巡逻,杜绝一切野外用火,有效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去年冬季,县局投资2万余元,购置了防火服、防火帽、防火靴、防火手套,灭火水枪等扑火工具80套,组建了3支防火专业扑火队,为扑火队员办理了意外人身伤害保险,进一步增强了森林火灾的应急扑救能力。由于措施得力,近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同时,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的“源头”管理,自去年至今,清理整顿非法采矿占用林地8家,取缔非法木材加工户71家,先后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6次,查处案件153起,其中林政案件135起,刑事案件18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59人,召开公开处理大会24场次,有利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林区治安秩序和林政秩序明显好转;四是严格资金管理,保证安全运行。按照财政部财农(2000)51号《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和陕西省财政厅陕财办发(2001)47号《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我县对天保工程资金严格管理,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县级对天保工程资金的使用建立了财政天保专户,县以下工程资金实行天保工程管理机构内部封闭运行,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监督,天保中心作为一级报帐单位直接对财政天保专户进行报账结算,乡镇(场)管理站作为二级报帐单位直接向县局计财办进行报帐结算。村护林员工资由天保中心规定标准,管理站统一发放。公益林建设资金按照“5311”(工程实施时拨付建设单位50%资金;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拨付30%的资金;年度造林任务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再拨付10%的资金;预留10%作为质量保证金,待3年保存率核查达标后,再予拨付)的拨款办法,逐步拨付给实施单位。严格的管理措施,保证了工程资金的安全运行,经过中省市多次检查审计,没有发生任何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的问题,真正达到了“慎用钱”的要求;五是全面落实配套措施。坚持把天然林保护工作与移民搬迁、薪炭林基地建设、改造节柴、以电代柴、封山禁牧等工作相结合,从根本上减轻了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压力。

三、强化质量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严格工程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是搞好天保工程的重要措施。实施天保工程就是要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通过公益林建设,提高森覆盖率,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公益林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先导、生态优先的建设原则,把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成效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在强化“五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管理,统一工程建设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积极推广行政技术双向责任承包等一系列工程质量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创新造林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三项石用技术不断提高公益林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在人工造林中采用“国社合作、工程造林、专业管护、收益分成”和种苗公开招投标等造林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覆膜造林、容器苗造林、保水剂生根粉蘸浆造林等三项实用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造林低效的难题,几年来,组织专业队和应用三项技术造林2.4万亩,占总面积的100%,成活率达到95%以上,在省市年度公益林建设核查中,虽然今年春季持续干旱达4个月,但造林成活率仍达到80%以上,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二是狠抓了飞播造林工作。按照管理规范化、责任细致化、实施质量化、措施得力化的思路,重点抓好了组织领导、宣传动员、播前处理、补植造林、管护责任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完成补植造林1600亩,修建各类管护宣传碑56个,设置刺丝防护栏8000多米。近四年共完成10个播区19.06万亩的飞播造林任务,涉及9个乡镇44个行政村,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40%。经近期成效调查,合格面积达85%以上,在飞播造林管护和设施建设方面,我县始终是全市第一;三是抓好了封山育林。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修建围栏24000米,修建封育碑5个,成立管护站3处,设置封育标志51个,完成人工补植造林840亩。封育区内植被盖度由封育前的0.3提高到目前的0.8;四是狠抓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红旗林场108亩天保示范苗圃新建、任家村52亩苗圃续建和两岭及申家垤3万亩油松采种基地工程,累计生产良种苗木3000多万株,为全县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四、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动林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是天保工程的中心任务之一,事关林区稳定和林区秩序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渠道分流安置富余职工。先后投资完成了苍龙山森林公园、红旗林场天保示范苗圃、油松采种基地、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和组建造林施工队等项目,实现了对富余人员的多渠道分流安置。同时给两林场的职工按规定交纳了社会养老统筹,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了林区大局稳定。2004年9月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编委会议由对天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工作和人员编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初步确定成立天竺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制60人,待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将进一步拓宽国有林场富余职工的就业渠道,与此同时,面对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农收入减少,地方财政拮据的严峻形势,坚持自我启动,不等不靠,依靠工程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把天保工程实施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药业兴县”战略,振兴林区经济的思路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开发林下资源,创造出林药间套复合造林新模式。全县结合退耕还林,大栽二花、杜仲、连翘、五味子等木本中药材11.1万亩,有效地解决了国家要“被子”、群众要“票子”的矛盾,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目前全县中药材已发展到38万亩。2004年全县中药材产值达到3亿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药业产业已成为我县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狠抓了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和森林旅游产业的开发工作。全县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发展到80万亩,林木种苗和花卉发展到1800亩,以智源公司、金力金核桃软糖厂、山阳茶叶公司为龙头的林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个。依托红旗、天竺山两个国有林场兴建的苍龙山、天竺山森林公园正在建设当中。月亮洞、夹石峡、金钱河漂流等景点已向游人开放,森林观光生态旅游正在兴起。通过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快了林区经济发展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3元,较工程实施之初的1117元净增386元,增长率为34.5%。

总之,天保工程实施五年多来,已初步显现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效果,对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林业经营方向由已生产木材为主向以森林保护和发展为主的转变,森林资源恢复和增长速度加快。全县木材产量由1999年的2.9万立方米调减到2005年的1.2?万立方米,调减幅度为58.7%,商品材产量调减幅度为100%。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2.3%增加到现在的58.9%。全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状况显著改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一些老百姓说:“天保工程实施后,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二是生态建设由单纯的造林向造管并举转变,生态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同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过中省市的多次检查验收,我县公益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部达到98%以上。仅天保工程一项,每年营造林近8万亩。三是国有林场下岗职工就业渠道由单纯依靠“大木头”向多元化转变,就业门路进一步拓宽。依靠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大搞苗木花卉、森林观光旅游、林特产品开发等多种渠道来分流安置国有林场职工。四是林区经济由“独木支撑”向调整结构和多种经营转变,林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合理的开发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实施“药业兴县”战略,林业经济逐步摆脱了“独木支撑”的窘境,以生产木材和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药业、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逐步过度。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6.6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亿元,天保工程的实施没有影响我县林区经济的发展,虽然森林停伐减产、商品材零控制,但我们找到了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林业工作的局面。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深入开展各种严打专项行动,使“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真正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竟相投入搞林业”的生动局面。

尽管我县在天保工程实施之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地方财政困难,原来林业基础设施较差,特别是一些乡镇天保管理站、工区护林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值勤点办公设备相当落后,有4个乡镇管理站、5个工区护林站和2个森林公安值勤点无办公用房,30个乡镇和6个森林公安派出所点均未配备微机等办公设备,不能适应新时期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需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还处在初级粗放阶段,建议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改善基层天保管理单位办公条件。

二是执法力量和技术力量不足。按照上级要求每5万亩森林资源配备1名森林公安干警的标准计算,全县需要森林公安干警61人,目前还差19人。由于人员不足,加之我县森林分布战线长,群众居住分散,资源保护工作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场虽然人数不少,但林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建议在林业大专院校毕业生中给予调配。

三是实施天保工程,国家一再要求地方政府按工程总投资的20%配套资金,由于我县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地方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第9篇:护林员年度总结范文

一、上半年完成的各项工作:

2、生态林补偿工作:

2008年是山区生态林补偿工作进入正轨的一年,我们将本着“按期上岗、加强培训、严格规范、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包括管护人员的选拔、上岗培训、组织的建立、工资兑现、规范管护人员行为,以及生态林管护检查验收、考核和生态林档案管理等工作。上半年为了确保山区生态林管护成效,加强我镇生态林管护人员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管护人员按时上岗履责,保证我镇无火情,无火灾、无滥砍滥伐等现象的发生,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从村中挑选了3名巡查员进行全天巡护,从实际情况来看,起到了一定效果,有效保护了我镇造林绿化成果。2008年第一季度兑现生态林管护队员工资845386.69元。

3、启动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工程:

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工程开始启动,总计8600亩。地点黑汉岭北坡到大胜岭北坡,该工程承包给工程队具体施工,林业站进行指导、监督、检查,保证质量,不够质量的及时返工,此项工程计划2008年8月竣工。

4、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我们召开多次专门会议,设立兼职虫性预报人员,以便能把危害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做到防止有的放矢。今年自5月开始,由县林保站组织防火消防中队的全体消防员,对我镇两松进行了人工防治,防治面积达20000亩。在防治期间,我站积极配合,对防治区域进行了广泛的监测,及时将情况上报有关单位,从总体调查表明,人工防治是控制病虫害蔓延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确保了我镇绿色景观和生态环境改善。

5、护林防火工作:

6、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在镇“以绿兴镇,以绿富民”的指导思想下,今年各村在林业站指导下春季四旁植树20000株,硬化路绿化,王顺沟—楼梁补植刺槐480株。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好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后期管理工作,主要有:

(1)、严格执行“四落实”人员、地块、责任、报酬要一一对应,责任区要明确。

(2)、细化考核管理,严格执行管护人员“八不准”,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将考核细化、量化、便于管理。

(3)、转移工作重点,做好中幼林抚育工作。

(4)、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对生态林补偿工作的支持,争取管理经费。

(5)、认真做好管护队员下季度的工资兑现工作。

(6)、做好2008年底人员到期轮换工作。

2、退耕还林工作,做好检查验收及完善后期管理等工作,2008年我们本着一次性验收的原则,不再进行二次验收,以改变有些农户蒙骗过关,不为养树只想得到国家补贴的思想,做好退耕户的钱粮兑现,最大限度地解决遗留问题。

3、果树由营造型向经营型转变,准备举办果树培训班,增加技术含量,科学防虫防病,增加农民收入。

4、做好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做好检查、监督、验收工作,加大对封山育林的管护力度,做好禁牧、割草、打柴等人为活动。

5、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2008年计划完成200立方的散生木采伐,坚持积极保护、合理利用及严格审批的原则,严格执行采伐手续,与采伐单位法人代表签定采伐责任书、保证书,并设专人对采伐申请到次年更新全部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不出现超量、超时、超界采伐等违法现象。

6、护林防火工作:

护林防火工作是林业站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下半年年要继续强化领导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巡护与执法力度,充分利用生态林管护人员,监督管护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落实奖惩措施,杜绝火情、火警和两伐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