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行为主义心理学精选(九篇)

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1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异同

学习理论的本质是揭示人的学习活动,并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引领学生学习。第20世纪心理学术界的重要领域就是理论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的出现源于学习理论的产生,同时也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核心要点。十几年以来,许多的心理学家根据实验调查和对理论的研究,给出了一些不同观点的学习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些理论,反映了层次组建中的一些基础特征和一般规律,并给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和教学手段。大部分的国内外理论界都比较认同于二十世纪的学习理论观点,将学习理论归纳为两大类,即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思想理论基础概论

1、关于学习的本质

行为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的观点并不是从学习的基本定义。关于学习问题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持有不一样的看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方法,针对某个组织或完全于作用环境的人,这种组织的万兴作用便是格式塔研究。什么是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自主独立积极地控制自己的体验。学习就是一个接收信号和认知符号的过程,学习的抽象含义是获得,并不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环境符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行为心理学主张的是刺激反应的影响和行为活动的改变,就是根据外界的强化训练导致的行为变化,而这些变化一般都是由学习引起的,这一观点很明显是强制性的。认知心理学主张有机体对人的作用,指出学习是一种个人对场景的辨别,是组织外部的东西映射的后果,同时注重对内部的强化。因此,无论是在注重什么问题上,对学习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2、关于学习的内容

针对学习内容的问题上,着重点便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而认知心理学认同的是对过程的学习。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内容就是将习惯性表现出来,是由刺激反应组合而形成的。另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是细小和小单位的认知理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特殊情况下导致的特定学习方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理论系统的刺激,尤其是在动觉刺激行为序列中获取。而认知心理学一般则主张:学习内容就是对结构的认知结构和对变化的期望,同时主张整体性的学习。学习也是事物之间相关联的一个过程。很明显,这种注重完整性和关系性的过程,于细小和小单位学习的学习观点有明显的差异。

3、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行为主义主张的是学习的渐进性过程,学习行为是一个对过程进行尝试的理论研究。在早期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中,格式塔理论学派强调的是分析思维的创新、创造性和自觉学习。如科勒等人李察启蒙强调学习,就盲目的尝试但由于现场,洞察力和所谓的顿悟的成功,以自己的行动是一个理解为什么和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对象关系的情景无关。

4、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受决定性学习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义通常主张环境的影响作用,这里主要指感觉经验的影响。他们采纳了哲学理论家洛克针对教育的白板说,影响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是外部刺激的這一观点。如赫尔主张的观点则是:学习之所以进行的基础条件是在外在强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相近结果。认知心理学除了主张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外,还特别主张由遗传作用存留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另外也还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关于学习的作用

华生作为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主张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要做到一定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培训对人才进行教育。认知心理学家们应该认识到环境对它否认是否有遗传影响,但是又区别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们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不断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对以上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关于学习内容、方法、基本观点得研究。

二、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1、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学习理论一般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对内部的含义、目的和经验都比较忽略。在一些方面都可以体现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如强调细小和小单元的学习,在机械应力的形而上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另外普及环境教育是重点,一般则忽略了环境是有人控制的,这关系到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遗传作用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注意克服前者的弊端

借鉴以前的科学理论因素,还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及原则主张到底,造成了在理论观点上还存有一定的瑕疵。虽然两种学习理论存在着观点的异同,但两者竟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在组建学习心理学机制时,能够将两种观点的不合的理论因素去掉,吸收合理的因素,就能够组建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实际上本文针对的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两者优点的结合;找出两者所共同研究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存在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对这两种观点的讨论,无论是哪种观点和那种观点代表人物的主张,我们都应该以一颗辩证思维的心去理解和看待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还是强调和再一次证明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学习内容、方式、作用及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等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及主张。本文通过上述理论论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异同,帮助学生才心里成长和学习中的人之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莉,廖全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30-32.

[2]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68-71.

[3]王岚.让行为主义让位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浅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1,21:566+812.

第2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2月18日,自治区党委理论中心组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并围绕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认识,坚定自信,推进实践,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引向深入。

王君指出,只有弄清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才能切实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坚定性。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展历程到基本构成再到内在逻辑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要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胜利是合理的、是符合规律的、是必然的。

王君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尤其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作出的一系列新概括新论断。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准确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和领导核心,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王君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切实做好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一是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带着感情去抓、实实在在地抓,每年解决若干个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变。三是必须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既要抓好第一要务,又要履行第一责任,把维护团结、增进和谐、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件一件抓在手上,抓实抓好,进一步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给予我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和一系列试验示范任务,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实践中奋力开拓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新局面。

李佳、潘逸阳、张力等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第3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摘要: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学的每一次转折性的发展均与哲学变革息息相关。本文基于《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对心理学与哲学关系演变的发展进行归纳,并对两者未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心理学;哲学;反思

在哲学心理学时期,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哲学给心理学提供思想、研究范围、具体观点和方法论,这为心理学最终分离出来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那么心理学独立之后,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笔者通过多年的《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科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与哲学关系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冯特为使心理学赢得独立,力图使心理学摆脱哲学。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冯特在力图使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同时,并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的彻底分离,他认为所有学科都源于哲学。而且在哲学背景上,冯持早期为纯粹的一元论和素朴的唯物主义,后期为二元论和混乱的唯心主义。[1]

(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以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工具或机能。詹姆士的心理学思想里早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实用主义倾向,他说:“真理的观念乃是那些我们能够同化、证实、确证和检验的观念。而观念最终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和我们经验的别的部分发生令人满意的联系。”[2]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笛卡尔关于“动物是机器”和拉•美特利的“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的思想为行为主义机械论铺平了道路。实证主义对行为主义也有重要影响,孔德的激进行为主义影响了华生等人的激进行为主义。黎黑指出:“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行为主义乃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3]

(四)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无意识思想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莱布尼兹是近代第一个肯定无意识心理现象的人,他把微觉视为末被意识到的无意识,是积极主动活动着的东西。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的价值就受此启发。此外,费希纳、尼采和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对弗洛伊德也有一定影响。

(五)认知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皮亚杰的理论与康德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皮亚杰曾说:“我把康德的知性范畴拿来重新考察了一番,于是形成了一门学科――发生认识论。”[4]结构主义也影响着皮亚杰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渊源首先是经验主义,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融合。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存在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在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主张研究自由、价值、选择、责任等主题上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深受现象学的影响,认为现象学是一种研究主体的直接经验和内省报告的有效方法。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

从西方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三)心理学研究的思路和途径由哲学决定

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就是用哲学的思想和观点来指导心理学研究。用哲学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研究,必然关系到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构思,决定着研究的思路和途径。发展观、联系观和动力观都可以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在这些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心理学研究者就能自觉地把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思维的基础,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时就能摆脱主观性,保证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一、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结合的原因

西方心理学在独立之前长期孕育于哲学母体中。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高歌猛进和日益成功,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19世纪中期,天文学、解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门自然科学已获得巨大进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奉实验的方法,这就使得一些学者意识到,若要摆脱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引入心理学,将它建设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然而,科学心理学只出现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正式成立的里程碑事件是冯特实验室的正式设立。在德国的社会历史下,同时在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科学心理学得到创立。实证主义出现的时代,西方拥有各种哲学派别,而恰恰是实证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心理学,而且形态各异的实证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传播发展,下面探究其原因。

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产生背景,这种背景就是相同的哲学思维背景。在同时期的洛克和休谟的思维影响下而产生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洛克拥护“白板说”,人生来没有任何的感觉经验,人的任何知识以及感觉全凭其后天的学习的经验与能力,这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相对。但是这一点却与孔德的观念有契合点。在西方,马赫主义以及其他流派明显的会有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的影子,而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主要还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在西方,哲学的起源来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同时,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共同的哲学思想是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能够有利的契合。

其次,是实证主义才使得西方拥有独立的心理学,实证主义才有自己的哲学方法论。西方的心理学,积极地在其中使用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才使得西方心理学能够独立于其他学科,而使自己单独的成为一门科学。实证主义为后期的西方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实证主义促进了西方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它也成为了西方科学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实证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1798-1857),继承了古代和近代西方哲学中经验主义的传统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认为实证就是指能为事实所证明的、确实的、实在的、有用的东西,而所谓科学就是指对人们所经验、经历的事实与现象的描写与记录。世界上只有人们亲身经验的事实和是确实可靠的。科学的任务只是研究和记录“是什么”,而没有必要去探讨“为什么”。在孔德看来,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他坚持把知识等同于经验观察,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要把科学应用于哲学和社会。他从不可知论和现象论出发,建立其实证主义体系,以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孔德把知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以知识的虚构为基本特征,以信仰和神来解释万事万物;(2)形而上学阶段――是神学阶段的变态,追求本质、终极知识,绝对性和因果关系;(3)实证阶段――以科学为基本特征,尊重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理性的力量,研究可观察现象之的关系。

(二)实证主义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虽然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并没有对实证主义有明显的影响,但是,19世纪出现的实证主义却对冯特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韦伯等人将物理与心理学结合,以准确数据来研究心理学,以实验为方法,这样的方法恰恰符合实证主义。冯特主要以经验为主,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马赫与其是一致的观点。冯特在对心理学的研究中,对心理学元素的研究影响了马赫的思维,对其接受“世界要素说”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马赫的经验主义与铁钦纳的构造主义

在冯特的基础上,铁钦纳接受了马赫的思维,可以在他的研究过程中看出这种影响,例如在研究对象和目的方法上,都可以体现出马赫的思维。在铁钦纳的研究中,他的观点是以经验为基础,而他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思维主要是受阿芬那留斯以及从属经验代替了冯特经验的影响。在马赫的“世界要素”说的起点上,铁钦纳对意识拥有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结合元素论,由此产生了心里要素说。为了体现更加严格的实证主义,然后再结合可观察性,通过对实验更为严格的控制,同时,也有相当高的要求,通过这种严格的控制,使心理学内容更加明确,以此表示出明确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将心理学更加具有科学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的里程碑式事件是1913年华生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这也表示实证心理学的运用在西方达到最为广泛的阶段。华生的观点是:意识是没有价值的,行为才具有参考价值,不要以主观的意识为研究对象,将物理学中的实验法应用在心理学中,真正的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斯金纳的思维受到了华生激进行为主义的影响,另外他的思维还有实证主义与操作主义的影子,他的观点是,心理可以反映行为,由行为探求心理,行为的可观察性使得心理能够得到直观的控制与反应,这样,就可以将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直观化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斯金纳不认为有机体有内部的心理过程,认为其只具有行为,这是一种具有极端性的行为主义。

(五)后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

后实证主义哲学是在新物理学、科学历史主义、科学证伪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科学思潮。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科学哲学界出现了一股重新认识的方法论价值意义的新运动,涌现出了像科学历史主义范式论、多元方法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流派。理论先于经验观察,一切观察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观察与实验也只有在一定的理论关系中才有实际的意义。传统科学观的危机发生以后,理论的前提假设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些新科学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界对学科领域内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进而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即如何重新从学科水平上讨论实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的精神、心理等非实证性的“意义”问题,进而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目前后实证主义哲学普遍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第5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高职学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状调查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高职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探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对策是当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调查

(一)样本基本情况

为了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笔者对衡阳市3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每所高校发放1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达91.67。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从学生年级结构上划分为大一、大二分别占65.42%和34.58%(大三学生基本在外地实习);从性别看,男女比例分别为56%、44.00%。

(二)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程度。就3所高职院校平均来看,被调查学生中,比较了解的占42.5%,十分了解的占7.8%,表明50.3%的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而反映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稍微了解的占37.45%,完全不了解的占12.25%。这些数据表明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还有待强化。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达52.31%,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愿景,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是接受的;27.69%的学生表示“不好说”,20%的学生认为西方普世价值更好。

3.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情况。被调查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当前西方价值观大肆入侵的情况下,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还有近3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20%的高职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厚,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教育。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被调查学生中,有42.36%赞同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政治风貌和思想品质是良好的;有42.42%认为将来参加工作后才能践行;15.2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怎样做。说明一半以上的高职学生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缺乏正确的认识,今后要加强这方面教育。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的相关性。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有关联、有一点关联、没有关联的比例分别是85%、10%、5%,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有37%的高职学生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样的常识都只是稍微了解,还有12.25%的学生竟然完全不了解。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性质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而非专业知识传授。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一直存在“重技轻德”的现象,对意识形态教育高职学生兴趣不浓厚。二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影响实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其学习习惯欠佳,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刷微博、微信、QQ聊天,看课外书,做专业课作业,等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欠缺,课后更不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三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思政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落后,依然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有的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教学空洞无力;有的自身理论修养不够,无法把道理讲深讲透;有的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注重考勤,不注重学生听课质量。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有待提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在价值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中发现20%的高职学生认为西方普世价值更好,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有30%认为没必要(座谈中部分高职学生坦言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来自于社会现实,如果现实与宣传的理论或者说理想目标大相径庭,那么再多的宣传教育也无用),20%“无所谓”。这反映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需要提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尽管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第二经济体,但我国依然只是“大国”而非“强国”,与美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综合国力更是无法和美国相较。美国就是西方话语的代表,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使西方话语权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二是高职学生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30年的历程走完了西方国家300年走完的历程。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但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了解,常常简单地拿今天的中国和美国进行比较,而看不到两者之间产生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很容易产生弱国心态,难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信心是影响价值认同的必要条件。三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疑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利益至上的追求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道德失范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选择,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浮躁、焦虑心态。另外,经济社会转型期产生的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会不均、待遇不等的问题。某些人借助网络等新兴传媒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借助所谓的“反思改革、“重评改革”,试图简单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上述疑虑、焦虑导致的信心不足,借助网络传播放大并侵入高校,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1]。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不强。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向实践转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尽管高职学生中半数以上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践行上却存在一定问题,调查发现有42.42%的高职学生认为将来参加工作后才能践行;15.2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怎样做。这说明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首先是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足。这种不足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的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割裂开来,认为只要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即可,即做个通常意义上的好人,认为守住道德底线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拔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做大事,只有将来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才能体现;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理解不清,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体现这些理念。二是没有深刻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些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说明了这一点。有学生认为当前的中国,发展经济才是王道,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意志力不够。当前我国处在改革深水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使得部分高职学生无法坚持,特别是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容易发生动摇。再次,学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程度不同的宣传工作,但多流于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少有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较小。最后,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强。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标杆和旗帜,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坚守道德底线,而是必须高于一般人的道德追求,对高职教师队伍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这要求教师在“立言”和“立行”上下工夫,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把人格力量和真理力量统一起来。事实上教师同样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在教师队伍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尚未形成。

总之,当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容乐观,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高职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寿国,师帅朋.高校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个要义[J].思想教育研究,2014(7):62-69.

[2]《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

第6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信息喷涌而出,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思想文化通过信息载体被悄然传递,既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也有消极落后的思想文化,各种思潮交织在一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复杂多元的影响。在这种信息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使高职大学生从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达到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分析

(一)理性认知欠缺

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时代特点、主要内容、发展意义与实现途径有相应了解。这也是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大学生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不是很清楚,这就意味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最基本的了解。如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内容都不了解,就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它的内涵了。

(二)情感认同偏弱

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要在大学生能够理性认知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在心理情感上要也要表现认同感。相对于理性认知,情感认同更深刻、更全面。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赞成态度的人数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继续前进”抱怀疑态度,对“时代精神”是促使人们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强大动力不予支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还存在情感认同偏弱的情况。

(三)信念意志不坚定

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深信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自身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身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道德情操,基本的法制观念等。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并且将自身的全部精力与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前景”持坚定的态度,但是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价值观选择上,却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是“真理”,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不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迷茫。

(四)知行脱节严重

高职院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学生的思想之中,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促使观念意识外化,形成良好的行为结果。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矛盾时,在“大公无私”“先已后公”与“公私兼顾”上的选择分别是30%、10%和60%。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还是十分看重“自身利益”的,这也侧面反应出“说和做是两回事”,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自身的行为存在矛盾,知行脱节。

二、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对策思考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1.将核心价值观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

明确与突显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政治理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政治理论内容的简单传授,更要将共同理想的培养与教育列作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自身的终身的奋斗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大学生从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与灿烂文明中具有民族自豪感,从创业典型事迹与创业模范中学习到创新进取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让大学生“知荣辱”,提醒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将核心价值观的精彩展现于教学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是让大学生接触、了解、认同的最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跟时展的步伐,认真讲解并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生产、生活产生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从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等手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具有感染力与喷发召力,让大学生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且从内心深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重要意义。

3.将核心价值观消化于讨论交流中

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科学,认识它并将它内化到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中,需要消化吸收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将讨论交流引入到课堂之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觉认识核心价值观的能动性。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需求心理、好奇心理,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1.操行管理中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

为了规范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通常设置操行评定管理体系。操行评定管理体系可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入操作管理工作中去,让操行管理成为促进大学生理解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与行为特点,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基于自身人格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指导大学生要以操行评定管理规定为准则,约束自我、鼓励自我、督促自我。

2.学习管理中注重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导向

学生管理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计划、毕业设计等与学习相关内容的管理。学习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谦虚好问、勤奋好学的好品质。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导向,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养成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这也是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鉴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拼学习不如拼爹”、诚信缺失、考试作弊等行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我们必须要严格管理,让大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品质。

3.生活管理中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导向

生活管理为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与成长提供后方保障。在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导向作用,将和谐的文化氛围与生活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寝室文化中,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构建和谐、友爱的寝室文化。

(三)将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1.利用校园传统媒体加强核心价值观思想宣传

校园传统媒体包括广播、校刊、宣传橱窗等,经历了多个的发展建设阶段,校园传统媒体已经完善成熟,并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校园传统媒体在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要发挥其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地位优势,将其当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促进核心价观认同教育取得成功。

2.利用校园新媒体强化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文化引导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将新媒体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是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尝试。针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创建校园网站,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页,为大学生们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库,拉近先进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微信、微博、贴吧、BBS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的困惑,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

第7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决策被提出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其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现状

可以从大学生认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融入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概论》课程教学,结合文献调研[1] [2] [3] [4],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主流表现出的是良好态势。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能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持敷衍态度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肤浅,进而有比较模糊的价值取向,导致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2.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3.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坚持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科学的认知。

4.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他们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着重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在道德选择上出现问题。

5.《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表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及形成健康人格与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将其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南,这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一致。因此,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要想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

1.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极度缺乏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难。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不仅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在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空洞的理论,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目前,高校《概论》课受教学课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概论》课考核方式不甚合理,教学实效性评价方法不科学,需进一步改革。高校对《概论》课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测验为主,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较少,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考核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忽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考核仅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将这些内容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内容进入教材、课堂和大学生头脑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融入效果,有必要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更好地融入《概论》课。

(一)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统领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如何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贴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代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7]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时代观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八荣八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将坚持知行合一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和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认识客观事物。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课堂现状分析,《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实现融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概论》课教学,教学方式的好坏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方式优化包括:

1.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这样可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和谐中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教育的实效。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适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转变,由权威结论式教学向问题研讨式教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对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需要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过程,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比如: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比例增加,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主题辩论、社会调查、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丰富了《概论》课考核方法、提升了考核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考核方案在笔者所上的《概论》课部分课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雪婷,王仕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境遇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8-191.

[2]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3] 于海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第8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在梳理内化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过程,相继经历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阶段。这一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在于尊重主体性、增强持续性、强化协同性、突出实践性、加强针对性、突出示范性,进而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理论;内化过程;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201470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1] 和高校立德树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去推进。从心理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形态的存在,要使它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生成为道德信念,必然经历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演化过程。只有系统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准确把握这一发展过程的心理特点,才能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策略,进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内化相关研究的学理分析

(一)内化的心理学理论

“内化”一词原为医学上的常用述语,是指某种药物在机体内部发生作用,即药物产生了疗效。后来这一术语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并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常用概念。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化是指主体把某种外在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的心理活动过程,即主体在价值观念上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所认同的新的价值观念与原有的观念、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有关价值态度体系的过程。这种态度体系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成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并支配主体的行为选择。

19世纪以来,在心理学理论界形成了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内化说”和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认为个体的心理内化过程是个体认知结构的自我改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外在因素的引导下,以原有的价值认知图式为基础,主要经过同化(即个体将某种新的外界信息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此时仅是认知结构的扩充)、顺应(即个体在同化的基础上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此时已发生了认知结构性质改变)心理发展阶段,进而促成个体与所处环境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状态的连续发展过程。维果茨基则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人的心理对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内化,个体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人际间的交往特别是人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而实现的,认为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和历史)是促使个体发生认知结构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皮亚杰所主张的个体内在因素。由此看来,皮亚杰关注的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发生的变化,强调个体心理的自我建构作用;维果茨基关注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认知发生变化的作用,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建构的重要影响。二者似乎存在着理论认识上的严重分歧,分歧点在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原因究竟是来自个体内部的生长还是来自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实二者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二者在本质上都认为个体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交往或相互作用中发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心理学上理解,内化就是个体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抑或相互作用下)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心理演化过程。@为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和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关研究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最新概括,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学术理论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心理接受机制、认同视角以及教育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这一时代课题。

一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成果有:学者刘峥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就是指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学者汪立夏则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个人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觉行为。学者蒲清平等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包括价值观依从、同化、顺应三个发展过程的观点,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化过程中还会引发认知失调甚至心理排斥等心理效应。这些研究成果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化属性,即都是在学习、教育的外在引导下改变自我心理认知结构的转变特点。上述研究成果各有独到之处,但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心理演化的明显特征缺乏相对完整的分析。

二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侧重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问题。何小春、任艳妮、张兴海、靳利华、罗迪等学者分别从多元文化背景、大众传媒环境、价值判断能力、生态文化、文化认同等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进行了学理上的研究。虽然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及特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三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学者王晓晖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伟大实践、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等教育原则。学者沈壮海提出教育策略的四个着力点,即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凝聚社会力量、方式方法创新等。学者杨业华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主张。此外,学者吴丽还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嵌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主张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各有其理,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而言,显得较为宏观和笼统。

国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道德内化的理论研究方面。19世纪以来,西方已有三大成熟的道德教育理论,即哈贝尔斯等主张的社会适应理论(包括永恒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主张个人服从社会道德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罗格斯等主张的人格自律理论(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道德认知、价值澄清理论等流派,把道德教育主要任务归结为如何增强个人理性选择和判断能力)和人格完善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人格道德理论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完善人格)。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上,西方正是通过这些道德教育理论开展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教育,并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即新品格教育模式(美国为典型代表)、教养教育模式(日本为典型代表)、全纳教育模式(英国为典型代表)和生活教育模式(瑞士为典型代表)。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和社会熏陶,把民主、自由等西方主流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互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实效性,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综观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总体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作系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的研究成果更少。鉴此,本研究拟在这两个方面作一理论性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提供理论参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探究

内化的心理过程,即主体把外在的某一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价值信念的心理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实现外在规范要求与内在价值追求的“同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就是大学生在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我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并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皮亚杰建构主义“内化说”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的发展阶段。

(一)图式认知

图式认知是指大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也称图式)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反应过程。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在教育者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和引导下,大学生个体逐步认识、理解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是否接纳的心理过程。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对于大学生个体已有的价值图式(即原有认知图式)来说还是一种价值“新元素”,与其已有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对并列的状态。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形成初步的认知态度即心理倾向(图1)。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决定个体认知态度和心理倾向的重要因素除了大学生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匹配度外,教育者宣传、阐释的方式方法与大学生个体心理特点的吻合度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图式认知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初级心理发展过程,但其“价值输入”即教育者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却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后续心理发展态度。

(二)被动从众

心理学认为,凡是共同生活于同一集体中的个体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天生的“从众性”,即个体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性地接受集体价值观念并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但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和“无意识性”。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也不例外,同样具有“从众性”,我们把这一特点称为“被动从众”。在这一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个体在“从众性”心理作用下采取与同辈群体一致的行动。但值得强调的是,此时大学生个体往往是迫于各种外在心理压力(如教育者的要求等)而被迫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动,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心理特征。这些压力除了教育的要求和集体的号召力外,还有来自于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群体的共同观念、同辈的行为习惯、校园的环境氛围、班级的文明公约以及榜样的示范力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虽然具有“相符性”,但仅仅是形式上的“相符”,即大学生个体并没有实现心理上的真正认同,但如果因采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行为而得到教育者的鼓励或同辈的赞许时,就会获得积极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图2),就会增强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从而加速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局部同化

局部同化即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图式认知和被动从众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进原有认识图式的心理演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原有认知图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尚未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一”,而是以“交集”的形式存在。这种“价值交集”即大学生个体在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价值观一致的部分整合进原有价值体系,从而使自己原有价值观结构实现扩充的过程(图3)。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虽然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开始发挥并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观发生“交集”,即实现部分“重合”,而“重合”的大小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个体已有价值观的结构状态。显然,此时大学生个体并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全部融入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实现了“部分内化”,个体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开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全内化”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结构顺应

结构顺应即大学生个体在教育者的持续引导下,在“局部同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进行新的全局性的整合,进而全面改造原有价值认知结构,并重新建构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价值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图4)。但这个过程是渐进演化的过程,是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认知图式的“交集”部分越来越小,最后实现二者“合一”。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的心理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自我心理调节,它能使个体主动克服心理排斥情绪并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机制,实现自我价值观念上的否定与扬弃,进而有效克服价值结构顺应过程中的价值认知冲突,从而最终实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鲜明的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点。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找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和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能动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不是外在“强制灌输”和完全“被动接纳”的结果,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主体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经过体验、比较、鉴别、判断、选择、过滤等系列心理认识环节,最终实现高度自觉的理性认同的过程,呈现出鲜明的能动性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着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个体在积极主动的自我思辨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鉴别,从而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认知结构。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善于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主动排除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干扰,才能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递进性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看,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阶段是连续而递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图式认知阶段,大学生开始接触并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新的价值“元素”,在教育者的宣传、阐释和引导下,产生是否“接纳”的初级情感态度;在被动从众阶段,大学生受个体“闹凇毙睦淼挠跋炱仁棺约涸谛问缴弦来由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郏作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行动,从而在被动依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局部同化阶段,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相一致的道德规范“同化”;在结构顺应阶段,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自我否定和扬弃,创造性建构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价值认知新结构。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演化过程,大学生个体正是在这四个连续不断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建构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的道德认知结构,这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三)系统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等基本教育要素有机匹配、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协作化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而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则是实现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这些基本教育要素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过程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各方协同、合力育人的教育机制。

(四)波动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强,加之又生活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必然给大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迷茫,甚至产生“心理失调”和“价值观排斥”等心理反应 [2] ,从而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和反复性。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为时而接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而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般而言,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超过社会和网络信息负面影响时,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趋向就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反之则越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主体主观能动性与外界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交替作用的过程。这一特点揭示了净化社会与网络环境、营造弘扬道德正能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

结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内化说”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以及上述相关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既受个体自身认知水平与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的制约,也受社会与网络等多元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还与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等紧密相关。因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的教育策略可以考虑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尊重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创造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个体主体性充分参与并发挥关键作用,表现为进行积极、自觉的心理调适,主动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鉴别和剔除,从而建构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道德价值认知结构。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迅速,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由判断,抵触、排斥强制“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引导和启发,调动大学生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着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学会鉴别、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才能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内化的创造力。

(二)增强持续性,跟进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具有连续性、递进性特征,从图式认知到被动从众,从局部同化到结构顺应,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进过程。在一过程中,任一阶段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后一阶段的质量。因此,要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设计,持续跟进,避免脱节,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这方面,应当建立起“宣传教育―依从肯定―同化激励―巩固创造”四位一体的跟进式教育模式,重点做好价值图式认知阶段的正面宣传教育、行为从众阶段的积极评价、局部同化阶段的激励固化以及结构顺应阶段的持续引导,从而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链接成一个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加速过程,实现大学生从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心理发展阶段的无缝对接,才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

(三)强化协同性,构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整合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各教育要素有机联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实效,

增强内化效果的持久性,必须使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等各个教育要素形成为目标一致、彼此互动的整体系统,才能收到“1+1>2”的教育实效。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克服教育要素相互隔绝、各自为阵的弊端,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相互协同、整体推进,构建起一个相互衔接、贯通一体的有机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系统性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构建起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合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效性。

(四)突出实践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

“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3]。让大学生在广阔、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亲自体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转化为切身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把大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通过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才能进一步激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愉悦、热情、信任等情感因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感为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价值认知“新元素”,是实实在在的真切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因此,高校应当改变“重理论宣传,轻主题实践活动”[4] 的传统教育思维,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价值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五)加强针对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亲和力

教育只有“紧扣人的生活实际,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吻合生活要素,赋予其相关活动以生命价值和意义,才能切入人的心灵,唤起人的‘需要’意识”[5]。 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成长诉求、实际困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生实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心理过程” [6],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置于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常用、惯用、乐用的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平台优势,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道德正能量的新渠道和新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现实诉求相结合,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的诸如人际交往、情感恋爱、就业创业、发展深造等现实而紧迫的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和真切的感受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六)突出示范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把它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让大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7], 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高校还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用最美的人物和最动人的事迹感染人、熏陶人、激励人、引领人,使他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力量的鲜活存在,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被动依从到理性认同的转化升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向榜样看齐,向先进靠拢,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参考文献:

[1]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05-23

[2]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8-62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

[4]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5]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102-104

第9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摘要】旅游业是当今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心理学可以为旅游的开发、经营、发展提供心理依据,并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四点可以把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于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建议,把旅游学和心理学相结合,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旅游企业管理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广泛应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之前,主管先要掌握员工行为的实际水平拟定培训将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演讲、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员工自身行为的变化表现为预期结果。如果员工表现出目标行为,主管可根据强化论及时给予强化,使员工的目标行为得到巩固。比如导游培训,可以专门组织导游技能大赛,让导游通过模拟现场景点讲解,展示才能,从而全面了解导游们的素质特点,以便进行针对培训。获奖者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强化。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技能落后是员工必须面对的难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学习和行为塑造原理进行。根据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追求卓越的斗志反之亦反。另外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主管和员工个人应明确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具体职业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拿酒店业来举例,酒店不仅应让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员工建立培训档案,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酒店的氛围可以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

2.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薪酬发放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薪酬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强化物之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报酬,但物质报酬是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因为员工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有些公司的薪酬计划看上去很华丽即注重未来的薪金报酬和奖励的增长幅度,但与员工实际需要相差太远不能产生强化效果。公司薪酬方案如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则薪酬底线应该明确奖励标准和尺度应该科学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同。例如酒店业,薪酬支付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支付的时间不同,产生激励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员工年龄的增长,经济状况的改变和酒店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薪酬的支付效果。例如,对年轻的员工必须即时支付,无论是发奖金还是给予休假,给予奖励或表扬都必须即时。另外当员工情绪低落时,也应该采取即时的薪酬支付,而情绪高涨时则可采取延迟支付,这样有利于保持员工稳定情绪。

3.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景区规划上的应用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针对旅游业,一个景区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其环境是否让游客舒适满意就成了必要条件。如果游客来到一个景区,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有悖于自己认知、有违于内心预先期待的刺激,那必然产生抵触情绪,且会延续很久。所以景区规划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便利,给游客以舒服安全便利的环境。

4.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反馈上的应用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客观观察法,包括借助仪器和不借助仪器的观察;条件反射法,凡在不能使用语言的情况下,条件作用法都可以起作用;口头报告法,人类是一种经常用语言做出反应的动物,人类有时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就是语言。华生承认口头报告法不是彻底客观的,而是在当前科技条件下不得已采用的权宜之计;测验法,华生强调指出,考虑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需要重视那些不一定要用语言的行为测验。旅行社一般都会安排旅游反馈,多数是让游客填写旅行社服务质量意见反馈单。而这种方法,即使能反应出一些问题,也是不全面不及时的。如果旅行社想要更好,不妨安排一些面对面交谈,即口头报告法,游客如果融入采访环境,或者旅行中确实碰到一些问题,相信可以看到很多靠笔写无法看出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出游的动机、方法、感受,都是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迫切需要寻求的答案。旅游企业期望被游客在心里选择,期望游客选择自己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而心理学正是研究人类心里活动规律的学科。这样,旅游学与心理学找到了契合点。上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四点应用如果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然对旅游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子鹃.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J].企业管理C5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