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与表现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核心地位不确立
目前衡水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
2.课程设置不健全
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衡水地区中小学教育由于受传统模式和学校师资、教学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只开设简单的音乐唱歌课,其他的名曲名段欣赏、技能操作等音乐拓展课都置于课程计划之外,课程设置上的这种缺失,难免会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课堂目标不“感性”
目前衡水地区中小学审美教育中,要求学生记的太多,特别是音乐教育,从简谱到五线谱,从口琴的吹奏到二胡的拉奏,要求学生最好路路精通。其实,艺术本来是一个感性的东西,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衡水地区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对策研究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例如:在欣赏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例如:在课堂上,每一小组展示表演之后,我们都要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总结,自我评价主要是由自己小组成员进行设计理念的介绍;他人评价是由观看表演的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及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也能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便于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有效地进入音乐审美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界。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就这样全体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我让10-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了音乐的魅力,让我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力。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理性认识;审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82-1
一、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知
在音乐欣赏中理性认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深对音乐曲目的理解。此种理性认知在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感知中就有很好展现,不过,它更多地是表现在对音乐曲目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影响等方面的认可上。音乐欣赏过程中,因为音乐曲目的体裁和种类的不一样,理性认知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曲目中,音乐旋律和歌词同时来表达形象内容的,因为歌词可以确切、具体展现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所以,欣赏音乐曲目时的理性认知就表现得很明显。可是,欣赏音乐曲目的时候,理性认知不仅仅是展现在歌词方面,音乐曲目是歌词和音乐旋律紧密结合的音乐艺术,两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音乐赏析者唯有把词和曲融合起来欣赏,才能形成最终审美评价。此种理性认知,并不展现在音乐欣赏者对音乐曲目做出的那种非具体的结论上,反而是展现在将此种理性认知切实融入到对音乐曲目的音响体会、情感感受与联想之中,让以上心理因素在理性认知的引领下,达到更高层次。
很多优秀作曲家其音乐作品显示,音乐不但是运用声音抒感的艺术,并且还可以透过情感的抒发与音乐艺术形象的不断发展来展现哲理思想。贝多芬的杰出的交响曲就是这种富有哲理性的音乐作品的代表。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表达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他胸中所燃起的革命和希望之火,并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的逻辑发展,深刻地揭示出在与“命运”的殊死搏斗中,个人的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的洪流汇合在一起才能争得胜利的哲理思想。正是由于贝多芬在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中表现了他对时代和生活深刻而富于哲理性的思考,他才提出了“应该要求人们用理性来倾听我们”的观点。可以认为,贝多芬的话不仅为对他自己的作品的欣赏,而且也为整个音乐欣赏中的理性思维的运用作了雄辩的论证。
二、音乐欣赏中的审美评价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理性认知的第二个功用是作审美的评价。尽管音乐欣赏和以逻辑思维为根本的音乐评论不一样,不过在音乐欣赏此心理活动之中,因为理性认知的功用,常常伴随着对音乐曲目的审美评价。音乐欣赏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不一样,欣赏者在音乐曲目中体会的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生活,而是音乐创作者大脑中的反映,更是他们对实际生活的个人评价与艺术展现。音乐的审美评价,一方面要求欣赏者对于作曲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更认真地进行感受、体验和理解,把作曲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在自己的意识中再创造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求欣赏者以这种“再创造”为前提,对音乐的艺术形象,也即对作曲家对生活的主观评价与艺术表现进行“再评价”。因此,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又要“出乎其外”,即进行审美评价。
很多情况之下,音乐赏析者的审美评价就是对于音乐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与艺术展现所具有的认可与欣赏的态度,此种审美评价不但不会损害审美的愉悦,并且因为理解因素的功用,还会提升审美的愉悦感受。不过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赏析者和音乐创作者不相符的情况,即是赏析者对音乐作品的反映是“相反的”,创作者认为美的,赏析者可能认为确是丑陋的。
三、注重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理性认识和审美评价
在大学,有关音乐艺术的教育应该是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宗旨的。在音乐欣赏的听觉心理引导方面,执教者应立足于理性认识的教育立场,避免一味将音乐欣赏停留在娱悦感官层面的倾向,通过对理性认识的心理分析,帮助大学生接受音乐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审美情趣,把握好审美评价的尺度。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不一致,因而对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是否需要理性的参与,以及对理性认识在音乐欣赏中所起的作用在看法上也不一致。我们认为,作为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对音乐的较高欣赏水平,必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其审美评价水平。
本人认为:理性认识对于音乐以及整个艺术的欣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音乐在本质上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表现的艺术,因此音乐欣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也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的积极支持,只有二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保证对音乐的欣赏质量。诚然,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时,理性认识的具体运用情况会有所不同,如对某些娱乐性较强的轻音乐作品的欣赏,理性认识的参与成分较少,但是从音乐欣赏的总量上看,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理性认识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求。在音乐欣赏中获得的美感,之所以不同于单纯的,就在于这种美感并不只是感官的,而且更主要的是精神愉悦和理性满足。如果从音乐欣赏中完全排除理性认识的作用,那又从何获得音乐的美感呢?从音乐欣赏的实践经验来看,对一个音乐经典名作的完整欣赏环节,在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基础上,依据相关背景资料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现手法,对全面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与艺术价值,进而形成审美评价、积累审美经验是卓有成效的。由此来看,在音乐中积极运用与充分发挥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效获得音乐美感的重要心理条件,是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舒曼.舒曼致克拉拉的信[J].音乐译文,1960,(03).
[2]柯普兰.听音乐[J].人民音乐,1982,(04).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如:在低年级音乐课中有一首《我的小宝宝》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抒情优美,描写了一位妈妈在哄孩子睡觉时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强烈的依赖之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又美好的家的氛围。这首歌我就让学生来表现,“假如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组成临时的家庭,用歌声、表情、动作、造型来表现这首歌曲。不谈学生的表现好与否,只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都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掌声。最后我还让学生思考:妈妈对你是这样的关心,那么你该怎么回报妈妈呢?学生是很聪明的,马上就能回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和对妈妈的感谢,此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时,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水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美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听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因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演出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每个小朋友都会产生情感表现,行为表现的冲动。于是,我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1 搭伙结伴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6人,并选出1名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拟定为小老师)。他们可以是音乐不同方面特长的互补组合,也可以是相同爱好的共同组合;比如,A伙伴这个四人组合中,有一长笛特长的孩子,有一个钢琴特长的孩子,还有2个可能是什么特长都没有,但是是长笛或钢琴的“粉丝”,他们两个特别爱听爱欣赏钢琴长笛的演奏。再比如:B伙伴5人组合中有一民族舞蹈爱好者,一街舞擅长者,两个RAP的发烧友,还有个是因为和其中的一个是好朋友,本身并没什么。C伙伴3人组,都是喜欢安静的聆听音乐的同学,没任何特长。D伙伴6人组,为自由伙伴组,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欣赏都是随机性,无定性的伙伴组合。如此,等等不同的各种类型的“伙伴”组合就产生了。
2 学习策划
音乐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将音乐曲目、类型分解,确定必要的精讲内容和伙伴的学习设计,并与伙伴一同制定伙伴音乐学习、以及音乐表现的方式和操作步骤、引导方法、目标检测及伙伴艺术成果展示等实施计划。
学习策划,可以是以主题为主的学习策划,也可以是以形式划分的学习策划。如:为B伙伴设计的以《茉莉花》主题为主的学习策划,可以是一节课的,如,街舞的同学通过本课向民族舞蹈特长的伙伴学会一个相关的民族舞蹈动作。反之,民族舞蹈的同学也可以向街舞的同学学会一个用街舞动作表述家的动作,同理,两个RAP做欣赏的评价伙伴和必须从他们中选择一个舞蹈动作学习并加入到自己的RAP表述《茉莉花》的形式中去。这只是一课中的其中一个学习策划。任何一课可以有无数个变化的学习策划。可以根据伙伴的兴趣,情感,学习能力与表现能力而定,并可以不断的修改、完善。
3 伙伴共学
伙伴根据与教师一起设施的学习策划,引发学习的问题,在各组伙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根据内容,音乐表现形式,完成较有一定难度的音乐表现方式,并相互传递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4 伙伴体验
教师提供必要的音乐表现实验设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组,同伙伴组内共同体验、感受音乐学习实验的程度和音乐实践的结果,尝试、体验学习中的审美情感以及相关的艺术技能的提高。
5 伙伴切磋
在教师指定的命题下,同伙伴组内或其他伙伴组组间的学生通过各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切磋、讨论,相互启发,诱导表现手法,探索音乐表现技能的深度及艺术审美的答案。
6 伙伴合作
组内伙伴一起合作完成教师留下的有一定启迪性的艺术作业,作业有本伙伴组的,也有与其他伙伴组合作的,同时由小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来共同完成。如高二年级欣赏课《邀舞》这一节时,教师在讲解完作品创作背景及音乐知识后,假设于音乐教室举行社交舞会,要求在音乐响起后A伙伴组男生去主动邀请B伙伴组女生,在舞曲中,并随A伙伴组的舞步起舞,一曲完毕后有礼貌地将其送回原位。同学们异常兴奋,均能大方地与对方合作,老师也可以成为了受邀对象,参与到了其中。尝试伙伴之间合作的愉悦,以及完成审美艺术教学任务的快乐感受。
7 伙伴创造
创造是课改中明确加进去的音乐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肯定了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并将创造列为音乐课程标准确定的四个教学领域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力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伙伴教学法中,创造既是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的实施环节。在教学中,伙伴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词汇:谈话、活动、唱歌、演奏、玩耍、讨论、评价、辩论----和谐表述音乐内容、审美情感。伙伴学习在接触音乐实践中,不要求伙伴进行很完美的模仿,而是要求伙伴之间在一起活动,在玩耍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验。音乐创造因其强烈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伙伴教学实践中过程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8 伙伴评价
在音乐学习伙伴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使音乐学习的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更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客观评价音乐伙伴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增加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评价中不断修改提高,达到更进一步体验艺术表现的审美性。
论文摘要: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评价标准问题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在原生态民歌比赛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原生态唱法存在的评价误区,折射出了长期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音乐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对评价标准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打破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相伴随的,应是多元的生存方式。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非遗”保护才是多元的评价标准、多元的生存方式能够切实实现的基础。
当前国内的“非遗”保护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其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缘于评价标准存在的理论偏差。由于这些理论偏差在原生态理论与原生态民歌保护实践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本文拟以原生态唱法比赛为个案,围绕原生态民歌的理论与保护实践活动,对当前“非遗”保护中的评价标准问题做出一定的反思,以期为进一步的理论建设与保护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原生态理论是一种中国式的“非遗”理论形态,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中,主要的讨论范围是民族民间音乐领域,与民族音乐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理论对于原生态民歌是这样定位的:原生态民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传唱的、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并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下来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一词借用了自然科学上的“生态”概念,原本指的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生存发展状态,把该概念借用到民歌上,应是指附着在各民族、各地区特定的生活环境里的各种民歌形式,与它们的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交互影响的共生关系。各地相异的习俗、方言、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等因素,必然导致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具有相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所以在评价它们时,绝对不能简单化对待,以一种标准统一不同的音乐文化产物,或用一种音乐文化的标准评价另一种……这实际上已成为评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评价原则,也早已是文化研究中的常识之谈。但我们在原生态民歌保护工作中却不断出现违背以上评价原则的情况,尤以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表现最为明显,这暴露出了我们在“非遗”评价标准问题上存在的重大问题。
在现在举办的多种所谓的原生态唱法比赛中,在进行评价时,较为突出的现象是用单一标准评价不同的民歌唱法。这种评价误区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是,以学院派的“科学”唱法的观念来审视、评价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唱法。国内目前被定位为“科学”的唱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西洋歌剧唱法,即美声唱法,另一种是现代民族唱法,这两种唱法的共同之处,都是以西洋美声的发声技法作为衡量尺度,而对原生态唱法的评价,主要以现代民族唱法作为标尺。
首先,撇开对“科学”唱法概念的争议,单就原生态唱法比赛评价过程而言,它完全采用一种刻板、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这与艺术的特征是明显相悖的,因为艺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特殊性,抹杀个性而去追求规范化、标准化,这将无法真实地反映民间艺术的本来面貌。况且学院派的现代民族唱法,从发声技法角度来讲,已不是纯粹的原生态唱法了,它是美声唱法与民歌唱法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现代民歌唱法,因此以它作为评判原生态唱法的标准,恰与音乐史研究中用古典主义标准去衡量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作品的情况类似,是一种使批评标准与批评对象完全脱节的、牛头不对马嘴式的批评。而对于原生态民歌而言,其独特的价值与特点,不仅体现在音乐风格、伴奏形式、表演形式上,而且还体现在音乐演唱风格的独特性上,即它是基于不同语言系统、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而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演唱方法。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特有演唱方法绝不能简单以“不科学”的评价轻易抹杀,也不能依据“科学”的墨线随意指责。
其次,演唱方法不能以是不是“科学唱法”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论者认为,一种演唱方法的合理与否,其真正的衡量标尺,首要的是看它能否长期健康地生存、广泛地流传,能否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并能世代传承,以及是否能确切地传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并体现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等。原生态唱法明显合乎这一标准,因为原生态民歌是与各自的文化生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样式,是民族生活的特殊审美观念、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对它的艺术处理与演唱方法的选择,也完全决定于生活在此文化环境中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这些艺术处理与演唱方法逐渐固定下来,被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承。它们对于本民族地区的民众而言,是最美妙的、最合宜的,但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观众可能是无法接受的超乎“常规”的声音。坚持科学唱法的人们也正是这样判断的,这在“青歌赛”中表现得极其明显。一些专家与歌唱家普遍表现出对一些原生态歌手唱法的质疑,较为集中地对歌手声音控制的“度”的问题进行讨论。
而就歌曲演唱“度”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对“度”是否合适的感受,这是音乐审美经验的直接体现,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对此问题的认识必然会大相径庭。具体而言,每种类型的原生态民歌都是与特定的生活场景、生产样式、生活观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歌手对歌曲乐句的长短处理、气息强弱等的把握,以及采用的一些独有的音乐表现语汇,完全是由这一文化环境中生成的审美观念来确定的,并无固定的普适性原则。由此,我们说凡是发自歌手心灵的、能传递本民族文化内涵、抒发本民族情感的歌声,对于与之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相同审美趣味的欣赏群体而言,就是最美、最好的歌声,至于一些专家所说的“审美疲劳”的情况对于这一群体是并不存在的。而且部分原生态歌手能在“陌生”的舞台上放声高歌,自由地抒感,进入到忘我的境界,这种基于艺术的表现需要而自然运用的发声技法,无半点斧凿的痕迹,又怎么能认为是非科学的演唱呢?实际上,正是因为相异的文化群体对声音评价标准的不同,原生态歌手那看似“粗糙”、未经打磨的歌声,与学院派的“精致、规范”的声音才相去甚远,也因此在很多专家看来,原生态歌手缺乏对发声技法科学而艺术的把握。但是,我们如对诸如蒙古长调的类似马头琴声音的托腔的发声方法、藏族歌手喉头摆动的发声方法等进行实际的考察,就会发现这类独特的声音竟是由一个没有掌握任何发声技法的人发出的。这只能说明不同的审美观念必然造就不同的发声技法,艺术的表现需要才是发声技法形成的依据。
另一方面,相异的音乐功能,必然对“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原生态民歌在很多民族中是用来满足人们之间交流的需要的,或者是被当做生存活动的工具,是否实用成为它们的首要功能,在演唱实践中,它们往往是“被当做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如有些民族节庆活动中演唱情歌,是为了觅偶;一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山民拖着长腔高声喊唱,是为了使对方听见所要传达的信息……凡此种种,音乐的审美、娱乐功能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实用才是首要的目的,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些原生环境中的人们而言,歌者能发出既实用又“合适”的声音才是最高的表现境界。在此特殊要求下,原生态歌手对声音的审美标准就完全不同于舞台表演的标准了。而我们大众通常所习惯的是舞台、电视媒体上的演出——审美与娱乐功能居于首位的演唱,这类演唱有麦克风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自然要求歌者的音量要适中,气息控制等要适度,由此舞台限定培养的观众同样习惯于舞台式的适度音量与“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唱法,他们对于原生态歌手们发出的超常规的、带有野味的声音,必然会感到嘈杂、刺耳,对于他们运用的特殊演唱技法与表现手法,也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与接受,甚至认为是落后的、不科学的。当然在比赛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某些原生态歌手受电视节目、晚会这类演出要求的影响,为片面追求高音而“干吼”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原生态民歌本来就不是舞台的生存物,剥离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生命力便不再鲜活了,正如本次大赛的评委李松所言:原生态歌手就像是带泥的萝卜被聚光灯烤煳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看到,我们在试图对原生态唱法做出评价时,要十分谨慎。必须综合考虑它产生的文化生态,包括其产生背景、功能、民族的审美心理、特殊的音乐形态与音乐体系等。用它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它。倘用“科学”一类的词去概括、否定,过于简单,也过于轻率。如果我们仍然局限于单一体系的标准,不但我们不能理解原生态民歌,而且它的真正价值也将被遮蔽,更可怕的是,它们可能将在强势话语的挤压下,改变、塑造自己,去适应强势话语的要求,而自动消亡。[
关键词:中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78-02
艺术素质指学生在艺术方面具备的能力。即通过艺术教学和参与艺术活动所获得的身心愉悦健康、社会适应、审美体验和人文素养等基本素质。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从2015年起将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1]。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可行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公正的评价学生的艺术素质状况,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艺术教育培养目标,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的体现评价目标,从整体上体现中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质。同时要把评价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测、可比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目标具体化的评价体系是进行中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的前提和保证。体系的构建应遵守以下四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指的是中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目的和方向,利用相应的指标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它是整个评价体系结构的指导思想。
2.促进性原则。促进性原则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艺术素质,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发现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促使艺术教育规范发展。
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尽可能的体现国家关于艺术教育的相关要求,全面准确地测评学生的艺术素质状况,得到的评价结果应能够全面反映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效果。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比、可测、可操作性,各项指标的设计要立足于实际,切实可行。“可比”指的是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或评价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可测”指的是各项指标应能够在艺术教育教学实际中得到足够的信息,并能够量化;“可行”指的是评价体系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2]
二、艺术素质评价体系模型与指标要素
1.评价体系模型及指标权重。学生通过在学校接受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并依据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达到相应年级的基本要求,即是艺术素质评价体系评价的基本内容。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初中学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科学构建了中学生音乐素质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采用文献[2]所给出的基于层次分析原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B1-B4为一级指标(相应权重分别为:0.50、0.20、0.15、0.15),C11、C12、C21、C22、C31、C32为二级指标(相应权重分别为:0.556、0.454、0.550、0.450、0.800、0.200)。
2.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分析。
(1)审美能力B1。审美能力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素质测试成绩C11和学年音乐课程考查成绩C12以及相应指标权重计算确定。音乐素质测试由笔试和面试构成。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即审美感受力。面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即审美表现力。音乐素质测试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笔试40%,面试60%。初中学生音乐素质测试项目、内容与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2)正确的审美观B2。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辨别美丑的能力。正确的审美观的主要评价内容有:①行为举止文明礼貌C21(品行端正、人际关系和谐、乐于助人、学习认真、礼貌待人);②穿着打扮大方得体C22(衣着朴素大方得体、不袒胸露背、不奇装异服、不染发烫发)。
(3)人文素养B3。人文素养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一种自我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宽广的知识面,对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化艺术社团以及人文教育系列的活动、展演C31和各种艺术竞赛获奖或作品发表C32以及相应指标权重计算确定。
(4)学习品格B4。学习品格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态度等表现,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态度、学习的自信心、自主性,与同学合作等表现,以及在课外参与艺术兴趣小组和综合类艺术活动的情况。
三、艺术素质评价实例
1.评价方式与数据来源。艺术素质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评组成,其中,只有师评的指标是C11、C12、C32;自评、互评以及师评均参与的指标是C21、C22、C31、B4。
根据本文构建的初中学生音乐素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式,以某中学初二年级7班的37名学生为样本进行评价分析。评价者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共计40人。其中学生评价者就是全体样本学生,教师评价者由班主任以及艺术课程任课教师组成。
2.评价结果及分析。评价者按照表2所示的“中学生音乐素质评价等级评定标准”分别对全体样本学生打分,之后对评分情况进行汇总整理,给出具体评价结果(因篇幅关系,没有列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实例说明:本文构建的艺术素质评价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合理,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展望
后续工作展望:一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评价体系指标及评价等级的评分标准,使其能更好的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开发“中学生艺术素质计算机辅助测评系统”,使测评工作更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高中生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过渡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处于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成熟的关键时期,美术欣赏,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审美的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为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接 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审美情感 情感运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以为,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对于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领悟对象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1.围绕美术审美的客观性,培养学生的公正之感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来源于对客观事物或者对象的一种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也就是说,美术审美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教师利用这样的客观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想象习惯。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生成。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评价审美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笔者以为,教师要围绕美术审美的客观性,培养学生的公正之感,应该体现在:(1)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思维方式,要求学生能够从审美对象中更好地发现问题;(2)尊重作者的创作思维情感,要求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能够紧跟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3)建立正确的辩证审美观,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符合人类认识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来对审美对象进行思考探究。
例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时,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画面线条所构成的一种表象之美,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维感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1)帮助学生理清该画面所呈现的一种色彩之美,特别是深红、深蓝等颜色的运用;(2)让学生知晓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西方特有的文化价值观;(3)建议学生就所见的画面作深入的思考:从画面中发现的线条与作品所体现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思维,还能够培养他们公正性情感。
2.跳出审美的功利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观
人是审美的主体,也是评价审美对象的重要内核,具有一定的思维情感性。正是这样的评价特点使得学生在审美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一方面影响了学生正确的欣赏评价思维,容易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涵陷入一种肤浅的思想境地。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思维价值观的正确发展。
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这种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思想情感,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赏心悦目的精神愉悦,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向往那种艺术的,因为这样的艺术表现与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伦理道德相违背,容易让人们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应该做到:(1)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2)鼓励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3)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通过运用自身的思想情感来增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感受力。
例如,在《最后的晚餐》欣赏中,笔者以为,教师应该让学生跳出该画面所呈现的人物各自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熟悉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感悟和生成想象,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体验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1)对称式构图有什么作用?(2)画面空间的不稳定因素表现在哪些地方?(3)画面的表现形式对人物的思想情感有怎样的影响?这样,学生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前提下,一方面能够注重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克服一种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3.鼓励学生表露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生是美术课程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表露所感,激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内驱动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对此,笔者以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感受作品的表象同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的思想情感表达应该与作品的表现主题相一致;(2)允许学生有独到见解和主张,鼓励学生在表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3)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即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基础上,获得情感和信心。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和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