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审美与表现评价精选(九篇)

审美与表现评价

第1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 审美评价 学生

许多教师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辅导课的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把情感教学贯穿于我们美术教学的始终。它以我们的情感为中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审美观的过程。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第2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我们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并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第3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按教学活动设立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视觉意识、视觉文化,用多种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观念、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是: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学习美术欣赏与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美化环境与生活。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

现状:

我县中学现有美术教师50人,男20人、女30人;本科生35人、专科生15人;其中兼职教师14人;年龄在50岁以上2人、40岁以上6人、30岁以上28人、在30岁以下14人;中学高级6人、中学一级24人、中学二级20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教龄30年以上2人、20年以上6人、15年以上14人、10年以上8人、5年以上11人、在5年以下9人。

课堂教学A类课12人,B类课28人,C类课10人,任课教师基本胜任教学工作。

学生能以线条和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美化生活,对作品可作简短评述,能运用地方材料学习造型方法,进行综合探索。

从2001年秋季,美术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4年以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课改实践。在市县课题研究带动下我们做了以下几项探讨:

1.进行美术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在接受式的基础上研究体验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如:二中顾兴眉的《可爱中华》;四中郭华振的《艺术与科学》、卢晓景的《保护动物》等。

2.进行美育资源开发课题的研究;典型课例如:西屯中学李敬霞的夏都国际雕塑公园《人.生命.自然》;四中卢晓景的《民俗村艺术采风》;张山营中学李淑君《玉米皮造型》;大庄科中学的《根雕》艺术活动。

3.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竞赛(理论常识、工艺制作、色彩写生、平面设计、水墨创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4.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全县试行期末笔试测验;部分学校开展学生《艺术成长挡案袋》的过程性评价,改进只凭作业定成绩的做法,值得推广。改变美术学科在学校薄弱地位是我们长期努力的工作。

问题:

1.新教材的电脑美术、陶艺课,因学校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教学。部分学校缺少美术学具材料,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

2.多数学校只有一位美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困难。少数教师忽视美术知识教学。

3.少数学校没有专任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过少。

4.个别学校初三不开美术课,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改进:

1.各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改善艺术教育办学条件,深入开展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推动艺术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教委督促各校初三开齐美术课。

2.教师要研究:教什么和如何学的根本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设计生动的审美体验,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加强过程评价,继续实行《学生艺术成长档案袋》工作。重视美术学科知识、能力.期末笔试考试评价。

4.各校业务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业务培训,以科研课题促进艺术师资素质提高,搞好十五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

5.各校要研究教学规律,探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由准备——实施——效果来完成,分值权衡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课堂评价主要是教学过程实施状况和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学习取得进步,试验发展性评价。

6.各校要为师生定购教学必备的美术学具、材料,保证美术课的正常教学。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更是艺术教育的特色。

素质教育为艺术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实施的空间,我们学校、教师要为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而努力工作。

中学美术学科各年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方案

为提高我县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参照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美育大纲》精神。我们制定本方案。

当今艺术学科与社会人文科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科际整合,形成新的人才素质观,而审美素质是现代人才必备的较高素质。塑造美的心灵,振兴民族精神,以美育人,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教育模式途径和方法。尽快改变农村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中,在美的启迪与陶冶下,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

树立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大美育观。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优化课堂教学,优化管理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薄弱状况如得不到改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落空。

学科作用:

《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是人类历史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图像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而美术教育的普及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和优秀艺术遗产的认可与继承。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互融、互动和互补。使科学发展更富有人性的关怀,为新世纪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倾注新的活力。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最高境界,他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通性。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美化生活,设计生活、创造生活的审美教育。我们又称为“生活美育课”。它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有益于社会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将学科定位在: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之一不可缺少,有形象思维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1、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懂得和实践艺术是我们学生的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

美育是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和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的意识、情感与能力等审美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以美的方式感受、审视世界,从而改造世界。在寓教于乐中,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育人。美育具有人文学科的性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

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来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完善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惟有从美育的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才能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是审美的最集中、最典型形态,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最主要载体。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因形式、方法不同、各有侧重;课堂教学侧重审美知识传授,课外活动侧重审美能力培养,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侧重审美实践活动,校外艺术教育侧重特长生的培养。小学阶段侧重艺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和情感体验。初中阶段侧重美育基础知识,提高审美感受力,培训表现美、创造美的一定技能。高中阶段:侧重正确审美观的培养,使良好审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

美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能感受和欣赏生活、自然、艺术、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开发智力潜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升学、求职、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强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2、审美素质科学框架:

学生审美素质内容要素结构要素能力要素目标要素评价要素

艺术美艺术素养感受美知识认知水平

科学美智力发展鉴赏美能力操作技能

社会美品德意志表现美情感行为表现

自然美心理结构评价美个流表达

生活美创新思维创造美价值综合探究

检测操作;从内容要素: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生活美分别进行。(例如)

生活美(精神面貌):语言美、形体美、衣着美、居室美、饮食美、人际美;

审美素质:就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关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生活美的知识因素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因素有机结合,而生成的稳定特征。

审美就是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和审美观点两方面,对自然、社会、艺术美的形象贮存;对艺术作品内容、形式、风格的识别鉴赏;对艺术语言的了解和实践;形成艺术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和高尚人格。

1.审美内容要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生活美五方面。中小学生要侧重于生活美育的培养与实践,从生存条件,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理想愿望、信息交流中形成审美素质水平。

2.审美结构要素:艺术素养、智力发展、品德行为、心理结构、创造品质。

①艺术素养:对艺术语言的感知、体验与运用;②智力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水平。

③品德意志:认知、情感、意志、生活表现。④心理结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评价。

⑤创新思维:求知欲、好奇心,质疑品质等人文精神。

3.审美能力要素: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评价美。

4.审美目标要素:知识、能力、情感、价值、个性。

①知识方面: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形式与内容、;②能力方面:有感知、鉴赏、表现、创造力等;

③情感方面:兴趣爱好、行为态度、健康心理等;④价值观念:辨别真善美、价值取向、审美观念;

⑤个性发展:精神性格、特长潜能、生存质量;

5.审美评价要素: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行为表现、交流表达、综合探究。

6.审美素质体系框架:

审美基础是知识,审美保证是能力,审美导向是观念,审美动力是情感,审美核心是生活。

内容要素、结构要素、能力要素构成人的审美素质立体框架。根据目标要素和评价要素进行调查问卷检测,获取学生审美水平的数据,做为艺术教育实验课题的素材,来论证其地位和作用,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完善人格。

二、发展性评价

评价内容与方法:发展性评价要关注审美对象的质量;关注审美过程中的感知是否充分;关注审美情感体验是否深刻;根据课程总目标,从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评价与反思等方面检测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语言:形象思维,了解线条、色彩搭配、构图想象、设计创新;

工具材料:尝试运用、各种媒体、大胆表现,体验学习艺术的兴趣;

③欣赏评述:收集作品、语言表述,写作评论、审美情趣、个性感受;

④行为习惯:用具准备、节约材料、安全操作、耐心细致、整洁卫生;

⑤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处理信息、整理记录夹;

⑥情感价值:热爱生活、相互信任、承担责任,发展自我,培养兴趣;

⑦学习态度:自评互评、客观公正,主动参与、勤于实践、坚持始终;

⑧综合评价:平时成绩、笔试检测,形成诊断、提出建议、促进发展。

在全县推行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工作,每学年一册,由学校保存备查。与会考和问卷调查共同组成学习方式的轨迹。每年县教委在初三年级进行艺术成长优秀学生评比表彰活动。

审美素质评价建议:

多级性:评价要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艺术的兴趣。

发展性:评价要弱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化诊断激励作用,以学生在实施美育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和生活美育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性: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参与合作、交流表达、探究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阶段性:评价要分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注意知识和能力的循序渐进。随学校期末工作进行。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应以调查问卷、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抽测检查。通过评价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审美素质检测方法(综合评价)

形成性评价:称过程考查,依据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来评,

重活动表现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体现主体参与,促进个性发展合作学习;

终结性评价:由平时单元双基成绩60%、参与审美活动表现30%、自我评价10%;

与期末检测试卷100%综合评价,总成绩在120分以上为审美及格学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形式:

依据北京市课改教材13册至17册的教学内容,结合地方美育资源,进行试卷笔答。题型以填空判断、简答、应用实践等,考试属于量、性结合评价监控。

前两类以考查学生美术常识、作品欣赏为主,占60—70%;

应用实践以考查学生创意思维与美术技能为主,命题具有选择性,占30—40%;

每份试卷100分,60分钟完成。

(1)课程三维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

1.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与环境。

2.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康的人格。

3、初中美术单元教学目标:

(一)欣赏评述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艺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教学内容:

13册:中国美术馆概况、画家蒋兆和、民间美术吉祥图案、现代广告;

15册:故宫博物院概况、龙的图腾、古建常识、画家李可染;

17册:中国历史博物馆介绍(青铜器、绘画、雕塑);

14册:卢浮宫、文明古国、画家齐白石;

16册:大英博物馆、希腊雕塑、闻一多肖像;

18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画家高更、毕加索、莫奈,现代建筑、现代艺术;

教学评价:(三维目标)

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查阅资料专题研究;

知道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对作品的形式、意义及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运用美术术语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祖国的国画、书法,了解剪纸、年画、吉祥图案等民间艺术;

对美术与生活、环境艺术的认识表述,

对园林、建筑形式美的评价;

欣赏生活中的雕塑作品;

现代广告欣赏及分析;

收藏艺术品或印刷资料,

(二)造型表现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空间、明暗和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

13册:人物漫画(线条)、秋天的收获(色性)、小型雕塑(泥塑、泡塑);

15册:风景速写、国画山水意境;

17册:人物动态速写、色彩风景(装饰画);

14册:黑白装饰画、纸版画邮票艺术、国画花鸟小品;

16册:结构或调子素描、版画插图、京剧脸谱;

18册:结业创作、展览;

三、教学评价:(造型能力)

1、对美术课的兴趣态度;

2、运用以线造型方法,练习速写、漫画、卡通画;

3、体现物象的比例、透视关系;

4、在造型活动中运用构图知识;

5、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知识;

6、运用中国画方法进行表现;

7、浮雕、圆雕的制作(多种材料);

8、明暗造型练习;

9、版画制作学习;

10、认识美术语言在造型中的作用;

(三)设计应用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内容:

13册:资料册制作、中国结、服装展示、卡通画、乡土材料制作;

15册:艺术与科学关系、公共设施设计、乡土材料发现与创造;

17册:生活日用品设计(台灯、钟表、包装、交通工具、家居装饰);

14册:线材造型、编织、壁饰、藏书票设计;

16册:奥运设计(体育美术)、封面设计、字体装饰;

18册:标志设计、校园美化、设计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招贴画;

三、教学评价:(设计制作原理运用)

1、有序的工作方法与习惯;

2、多种材料、工具运用;

3、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4、色彩对比、联想练习;

5、立体构成练习(线、面、块);

6、废旧材料、乡土材料加工利用;

7、运用形式原理,理解节奏、韵律之美;

8、各种设计练习(招贴、封面、产品包装、装潢设计、服装效果图);

(四)综合探索单元

一、教学目标:(7—9年级)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记录、规划、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主题活动)

13册:同一蓝天下(生存环境)、节水活动、家乡风光摄影、电脑绘画;

15册:欧洲你好、家乡民俗摄影、电脑招贴设计;

17册:美洲你好、民族民间美术(唐装)、电脑网页设计;

14册:亚洲你好、绿色延庆、学校形象设计;

16册:非洲你好、主题手抄报设计、电脑图文编排;

18册:大洋州你好、雕塑公园欣赏、数码摄影、陶艺学习;

三、教学评价:(认识与实践)

1、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表现生活与环境,用美术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2、调查美术与生存的关系,用文字、图象记录其结果。

3、关注校园、社区环境美化(壁画、雕塑、喷泉),改进功能与设计。

4、春节书写对联,参观美术展览。

5、本地区工艺品调查与发明创造。

6、合作性学习、学习态度、学习特点的学生自评。

7、教师在课堂的观察记录(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表达交流)。

8、建立学生艺术学习资料册(档案袋),加强过程评价。

(2)学生美术基本素质检测问卷提纲

从感知与欣赏、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方面,侧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7—9年级)

1.喜欢观赏自然风光及名胜古迹,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珍视家乡的古迹并发现其意义。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美,能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探究有自己的心得。

欣赏中外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作品,对现代设计和环境艺术产生兴趣。

认识常见的符号和标志,知道尊重世界文化遗产。

主动接触优秀书法、摄影作品、并能从中感受美。

了解自己喜欢的中外美术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并写出自己看法的评论文章。

能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能运用美术语言(线、形、色、肌理、空间、明暗等),借助各种媒材表达自己创意,丰富艺术体验。

能运用艺术方式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10.运用美术技能在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活动中,连接与互动寻求联系。

策划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吉祥物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外出旅游活动(科技夏令营),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多姿多彩的提袋和背包,旅行团队的标志和旗帜,摄影展示出游活动。

布置理想的家居(纸模型或小天地的摄影),平面布置图、主体墙设计、整体设想,装饰布帘的色调、图案,柜架的设计、陈设的品味。

书的奥秘:书籍封面,装帧艺术、插图的收集、藏书票与书签设计,为自己的藏书分类。

奥运精神(体育题材雕塑、绘画、摄影、邮票收集)体育场馆模型设计,体育纪念品设计,招贴画、服装、大众健身的摄影、绘画等。

创建绿色社区环境:平面图、立体模型、照片资料。

①公共设施设计:汽车站、电话亭、路灯、公共座椅、垃圾桶。

②公益招贴画:节水、绿化、环保、人文。

③社会调查:运用对比图表显示,时间、空间、状况、人口、资源、沙化等。

备注:本提纲从感知与欣赏(60%)、创造与表现(30%)、评价与反思(10%)三个部分进行考核。每年从各学段中选择4—5个问题,进行问卷检测,可开卷,也可闭卷。检测成绩记入学年成绩册。(附学生美术素质检测表)

四、评价方法:

美术教学的质量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阶段目标总体为块状。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艺术兴趣、参与态度、审美知识、能力、形象思维、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过程考查。

在全县学校中推行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的举措。每年开学初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适用于所有学生,由学生自我记录、自我积累、小组评价。学年末交由学校存查、每年一册、三年总评(各校可选优秀者数名存档,表扬嘉奖特长生)

记录夹内容包括:

学生姓名、照片、爱好、简历

艺术课单元作业:设计方案、草图、研习记录、搜集的资料。

活动表现:(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要从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认知水平、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评价)

评价操作方法及毕业会考制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我们提倡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面评价。艺术学科为考查科目。评价要以学生的美术学习客观事实为基础,加强过程考查,重视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形成

①形成性评价、过程考查,每学期一次。内容包括:

1、平时学习:100分(学生艺术成长记录夹)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提问练习法、作业排序法,单元作业占60%)

。情感态度:(态度表现、问卷法、参观展览、展演,学习态度占30%)

。行为习惯:(自评、互评、观察法、语言、仪表,自我评价占10%)

2、笔试测验:100分(期末考试)

第4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1)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2)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4)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1)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2)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3)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3)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4)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第5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审美教育经验,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追溯、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体育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体育审美意识形成等问题的思考,期望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能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体验,使体育审美教育渗透于学校体育教学中, 从而提高人们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 学校体育 审美教育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审美素质的培养贯穿到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运动中美的因子无处不在,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时,若能有意识挖掘这些美育因子,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内在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体验运动美中生动活泼地获取运动技能知识,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追本溯源

人类的审美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可以说,当人类开始与周围世界发生审美关系时,审美教育活动以其简朴、朴素的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活动便日趋自觉与成熟,审美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使人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它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技艺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要治理一个国家,礼、乐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它对于歌颂“礼让”政治的《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歌颂以武力取天下的《武》乐,则说:“尽美唉,未尽善也”。可见,孔子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美育置于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世纪初,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积极参与传播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是也”。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因此,要通过体育锻炼,“发达其身体”之外,智育、德育、审美教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真美善之三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我国近代倡导学校审美教育的先驱,他不仅在理论上对审美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诸实践。1912年,当他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着手教育改革,把审美教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曾经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认为,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艺术、体育所特有的属性,而且是教育的重要属性。

二、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

体育教学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们以审美享受的价值。审美价值应从教学过程中欣赏,从竞技比赛功能中判断。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审美教育过程,应将美育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启发他们审美力,介绍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及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动作进行美化、提炼,以和谐完美、富于美感的形式表示出来,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美的动作及造型,用耳朵聆听运动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及美妙的伴音。在体操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功能,结合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欣赏。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界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表演项目中,表演者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的生动形象给人们以“中国政局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的欣欣向荣的印象。这是政治形势的审美教育,也充分证明了体育教学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审美教育。

三、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辩证关系

体育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它是在引导学生对体育竞技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体育竞技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凭借形象思维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体育审美教育是通过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触动,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感受到的教育。

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是密切的。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的身体。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健康、健美的自觉认识,提高自身美的素质。从健与美的总要求来说,体育和审美教育是难以区分的。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基石

学校体育是针对学生身体进行的教育过程,但它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因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犹如人的神经系统,它适于学校德、智、体诸育及日常生活中。他认为:“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希腊雕像所以空前绝美,即由于此”。他提出了把体育作为美育的教育手段,倡导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审美教育,反对“弓腰驼背,囚首垢面,后目为是”的畸形审美观,要求学生“短发短装,倡练习之风”,达到“雄躯壮干”,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美。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大脑的良好发育,同时体质教育又有助于感官能力的增强,从而不断地发展心理的生理基础,审美的心理教育过程就在这个生理基础上,完善自身结构,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

(二)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滲透

学校体育不仅为美育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在学校体育中有审美教育的参与和滲透。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强壮的体质是通过健康与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体育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认识过程,而美感认识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在体育中对其有意的追求,于是就涉及到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对美感形式的兴趣和追求,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中滲透着审美的内涵。

(三)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是社会功利性要求

学校体育就其锻炼本身来说是生理学的,方法是教育学,效果是生物学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性的,其中心是人——学生。学校体育不仅从整体上,就是单从个体锻炼的局部分析,其效果也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

学校体育首先增强学生体质,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而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认为不仅仅是身体无病理反应,而且还表现为心理及周围社会环境的安定。健康是学校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健康美是学生在“身心俱泰”时所反映出的美好状态。同时,学校体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而另一方面还应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功利价值,表现出了社会功利性的审美要求。

四、学校体育教育审美意识形成过程

(一)直觉阶段

所谓直觉,就是对体育运动的直接感知,它反映体育运动的表面特征,是学生感官触及的东西。在直觉阶段,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可以认识体育项目的直接形象,这些直接形象是由动作、造型、姿势、体态、线条、音响、色彩等构成的,是直接可以感觉到的。一般是在对象的外观和形式的范畴进行的,缺乏一定的参照和想象、感受和再创造。因此,学生欣赏感悟体育美,在直觉阶段所获得的感受是有限的。因为体育的欣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教养,产生具有情感的精神活动,才能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二)再现阶段

直觉阶段一般来说是短暂的,体育欣赏很快便从直觉进入再现阶段。所谓再现,就是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将体育运动形象完整地全部再现出来。再现,也有人叫再创造。这一阶段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形象,以便了解运动形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特殊的反应阶段,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因为体育欣赏虽然是审美主体由对象的感知而引起的视觉、听觉欣赏,但它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有所发现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们已有的审美意识如何外化的阶段,例如具有艺术再现才能的学生,可能将运动的各种形式,创造出比体育现实更集中、更强烈的艺术美。因此,体育审美过程是具有再创造性的审美过程。

(三)深入本质阶段

直觉和再现都是对体育运动形象外表的认识,只是完整地全面地再现运动形象,还未深入形象的内在本质。而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包含着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掌握它的本质。在深入本阶段,着重于理性分析和综合,是认识的更进一步深化,所获得的美感比再现阶段更为深沉、凝练。

(四)再评价阶段

再评价就是对审美对象在表现过程中已经评价过的内容的评价。运动员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对自身的表现已作过一次自我感觉评价,这个评价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无论怎样,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都会再作一次评价。这个评价可能和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一致,也可能高于运动者自身或低于运动者自身,也可能与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体育美是多姿多彩的,审美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涵盖一切。同时,不同运动项目也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因此,再评价要进行具体的审美评价,并制定相应审美标准,其中也应包括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真实性、人品素质等方面的再评价,使体育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对体育运动美的认知和再评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体育道德观。

五、结语

学校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表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

[2] 赵崇乐.体育的审美价值考量[J].辽宁体育科技.2011(5):10-11.14.

[3] 鲁勇,李险峰.审美精神视角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96.

[4] 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99-101.

[5] 张养利.体育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58-159.

第6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关键词:审美产品;审美性;非审美因素:艺术批评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94-05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世界万物可以一分为二:审美产品与非审美产品。但这只是就总体而言。事实上,非审美产品也有审美的因素,比如经过人类选择、培育或者加工过的动物、植物,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包括生活工具、生产工具诸如服饰、家具、,建筑、机器等,它们都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审美的因素,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非审美产品中的审美因素会越来越高。事实上也是这样,近年来讨论得非常热烈的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我认为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但更是审美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发展,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现象,也即审美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因素。但总体来说,动物也好,植物也好,服装也好,家具也好,它们都不是审美产品,它们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的实用目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功利形态的,而不是审美形态的,虽然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另一方面,审美产品中也有非审美的因素。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的,但前提是有人的存在和人对美的认识。自然中有美,但人类社会中更重要的美还是人的创造,是人的主体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称之为审美产品。审美产品是随着人类精神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今天的很多审美产品最初都是实用产品,即非审美产品;今天的很多审美范畴最初并不是审美范畴,而是实用范畴,即非审美范畴。比如,语言产生之前没有文学,文字产生之前没有书法艺术,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没有摄影艺术,戏剧、建筑、雕刻都是比较晚近的艺术,而电影、电视等更是现代技术社会的产物。艺术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一个复杂而很难说清楚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游戏说”、“劳动说”、“宗教说”、“模仿说”等,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艺术最初是起源于实用,而不是出于审美,虽然也有审美的因素。如文字最初本来只是符号,后来才向形式发展,越来越注重好看并最终衍生出书法艺术。

审美范畴和审美概念也是这样,最初都是实用性的。比如,“趣”在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它最初是指令人兴奋的某种意味,在先秦主要有情趣、情致的意思,魏晋受清谈和人物品评的影响,才发展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再比如“味”,在古汉语中,最初是指对食物的感觉,后来才引申为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觉。其它如“气”、“韵”、“道”、“风骨”等都是这样。西方审美范畴也是这样,比如“自由”,这是西方美学中一个时间久远而又影响深远的审美范畴,据哈耶克考证:“自由原本指自由人或自由生产者的地位或身份,与奴隶状况适成对照”,“自由乃指有保障且有权利的人”,“拉丁文自由和希腊文自由,似乎亦都源出于意指部落氏族成员的词语”。事实上,古希腊时期,自由主要体现为人的本质,与真理有关,又与城邦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而后来“自由”发展成为一种审美范畴,主要是因为它充分表达了人的本性,表达了人的创造性。

最根本的是。今天的很多审美范畴和审美产品仍然保留着功利性,也即仍然保留着非审美的因素。比如“趣”,它首先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主要意思是有意味,使人感到愉快等,作为审美范畴的“趣”虽然因为审美产品不同而存在着内涵、过程、效果和感受等方面的差异,但始终不脱离这种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意思。文学的“趣”也好,电影的“趣”也好,戏剧的“趣”也好,都有日常生活“趣味”的含义。很多审美产品最初都是出于实用,后来虽然越来越远离实用目的,但仍然保留着某种功利性。事实上,不论是艺术领域还是非艺术领域,纯粹的审美产品都可以说极少。比如书法,在现代印刷技术发明之后,特别是电脑和电脑书写产生以后,用毛笔来书写和表达越来越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越来越成为一种专业和技能,但即使这样。它也不是纯粹的审美产品。许地山说:“真正的书家在历史上是可以屈指可数出来底。我不承认写字有真正的艺术价值,若说有底话,记帐,掘土,种菜等等事工,也可以当做艺术看了,饮食,起居,无一不是艺术了。”事实上,一般的书法都具有书写性,在内容上包括记帐、记日记、写信等,但更多的是诗词、格言、警句的载体。书法作品除了审美要素比如形式美、动态美、线条美、结构美、神韵美、意境美等以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知识、技巧、人生哲学、历史、文学、修身养性等。这些很难说都是审美因素。

绝大多数审美产品都具有非审美因素,只是比例大小和程度轻重不同而已,有些审美产品非审美因素多一些,有些则少一些。早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家就认识到了美有等级之分,普罗提诺认为:“感官接触的物体美是最低级的;其次是‘事业、行动、风度、学术和品德’的美,这些都是‘从感觉上升到较高的领域’。……在这些之上,还有一种‘先于这一切’即涵盖这一切的美,那就是与真善美合一,脱去一切物质负累的纯粹理式的美。”这里,美的等级其实是按照美的构成来划分的,也可以说是按照美的因素来划分的,物质和日常层面的美是最低级的,而纯粹精神层面的美则是最高级的,最高级的美远离物质的负累。一般来说,艺术类型不同,审美因素也有差异。在各种艺术中,音乐、舞蹈、诗歌、书法、戏剧、歌剧相对来说审美因素要多一些,而小说、电视艺术、电影艺术、雕塑、绘画、摄影、建筑艺术等则审美因素要少一些。而在同一艺术类型中,纯艺术、先锋艺术、探索艺术的审美因素要重些,而通俗艺术、大众艺术的审美因素要轻些:注重形式的艺术更强调审美性,而注重内容的艺术则更强调功利性。

文学当然属于审美产品,但文学也不只是审美。在构成上,文学除了审美因素以外,还有大量的非审美因素,比如现实、历史、文化、知识、道德、政治、军事、经济等。既然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生活本身就是文学非常重要的内容。美是生活,对生活的诗意表达和书写是一种美,但生活并不一定就是美。在反映生活的层面上,文学具有非审美的因素。当我们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表现的艺术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性,但文学的审美性和文学的历史性、道德性、宗教性、政治性、消费性、教育性、娱乐性等是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否认文学的理性意识形态性和物质意识形态性,正如我们说文学是美的而不能否认它的真与善一样。

而且,不同的文学其审美性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学作品其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的构成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经典作品大多有很强的审美性,但经典和审美性之间并不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并不是说越是经典的作品其审美性就越强。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的构成主要与作家的艺术追求有关,与作家的艺术水平有关,当然也与作家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有关,还与文体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文学作品更追求艺术的纯粹性,更追求审美效应,比如注重形式上的精炼,注重结构上的创新,追求新的写作技法,追求语言上的诗化,使用新的创作方法,使用新的叙事方式等,这样的作品审美因素相对要多些。相反,有的作品更注重社会效果,追求文学的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意识形态价值,更注重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追求文学的商业价值,在形式上传统化、大众化、通俗化,这样的文学作品相对来说非审美因素要多一些。一般来说,大众文学、通俗文学比纯文学、高雅文学具有更多的非审美因素。同时,作家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异的,伟大的作家不仅对历史和现实、对社会和文化等具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它们有着高度艺术化的表达,伟大的作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有机结合,这样的作品通常审美因素比较重。相反,有的作家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表达能力比较差,因而写出来的作品虽然很有思想内涵,但缺乏审美性,这样的作品审美因素一般比较弱。而有的作品不仅没有什么思想内涵,在艺术上也表现平平,这样的作品本质上是以审美产品形态存在的非审美产品。

当然,不管是审美产品还是非审美产品,其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的构成都是非常复杂的,通常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把一种产品的内容从构成上划分为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虽然只是理论上的说法,但这种区分却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品质,正确认识艺术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关系。审美作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审美性,但审美作品也具有非审美因素,非审美因素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构成其作品的本质。不同点在于,审美作品中的非审美因素是通过审美来表达的,其功利性目的是通过非功利的形式来完成的,但审美的表达和审美的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非审美因素的性质。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真和善都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表达的,真和善都不能脱离审美而独立存在,但真仍然是真,善仍然是善,并不因为审美形式而发生性质的改变。所以,我们不能把审美作品所有的因素都看作是审美的,对审美作品所有的方面都进行审美定性,有人提出“虚假审美认同”这一概念,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

认识到审美产品中的非审美因素及其作用和意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审美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开展艺术批评。

审美产品最重要的品性就是其审美性,即使是非审美因素,也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的,所以审美标准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审美评价是艺术批评和艺术研究最重要的评价。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笔者提倡审美批评,包括文学的审美批评、书法的审美批评、绘画的审美批评、影视艺术的审美批评等。但笔者提倡审美批评,并不是否定社会批评、政治批评、伦理批评、宗教批评、历史批评、文化批评等其它艺术批评,而仅仅只是强调审美批评是其它一切批评的前提。审美批评与其它批评不是第一与第二的关系,不是先后的关系,不是重要与不重要的关系,而是层次的不同,审美批评是其它一切文艺批评的基础。就深刻性来说,文学无法和哲学、历史等理论形态相比,且哲学和历史等对思想的表述更准确、更清楚、更精炼,但就人的历史发展来说,文学对人的影响比哲学或者历史更深远、更广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文学是审美的,它对人思想上的影响是通过情感的方式深入灵魂的,所以,假如文学不具有审美性,或者文学在艺术上粗鄙、拙劣,仅有思想的表达,仅有一些生活现象的描写和记录,或者胡编乱造,那不过是比哲学和历史理论形态低下的东西。

比如书法艺术,首先要好看,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然后才谈得上历史、文化、技法与创新等。我们可以容忍那些探索性的书法艺术,比如图画书,鬼体草书,自创文字等,我们应该承认它们在艺术层面上的探索价值,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书法艺术作为在中国非常普及的艺术,作为大众化、通俗性的艺术,特别是对于一般欣赏者来说,它首先应该是能够识别的,至少是可以通过释文来识别的。不管如何书写,不能脱离汉字本身。对于书法来说,脱离汉字本身就脱离了艺术。其次,书法应该是美的,线条上的好看,结构上的好看,笔法上的好看,有气势,有意味,有韵致,有章法等。书法批评也应该是这样,我们可以有所侧重,比如研究书法艺术的民族性、文化性,我们可以对书法的审美置之不评,但不能置之不顾,书法的审美性是不可或缺的。

过去,由于政治的原因,再加上深受苏联文艺思想的影响,我们在评价和研究审美产品的时候非常注重政治性,社会功利性,比如规定文艺的政治标准第一,强调文艺的党性,号召文艺为具体的政治方针和政策服务等,因而形成一整套文艺政治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历史学的批评话语体系,也形成相应的非审美性的文艺批评标准。相反,忽略或者说轻视文艺的审美性,把文艺的文艺性看得无足轻重,这给整个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文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少有文艺大师产生,也没有留下多少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只有一些所谓的“红色经典”。80年代之后,出于对过去文艺政策、文艺方针的反拨,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批评,都强调文艺的审美性,重视文艺的表现手法,重视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特别重视向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

重视文艺的审美性,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文艺批评和文艺研究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偏向,就是“审美中心主义”。“审美中心主义”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以审美为中心,其本质上是审美唯一主义,即只承认审美产品的审美因素,而不承认其非审美因素,或者说只承认审美因素是文艺的本质,而不承认非审美因素也是文艺的本质,也可以说是对审美的偏爱,而对于非审美则是偏见或者说歧视,所以,“审美中心主义”本质上是态度的问题而不是理论的问题。以审美为中心是正确的,但审美以外还有其它诸如文化、历史、现实、伦理等,它们同样也是重要的,同样构成审美产品的本质。

我们在研究和评价文艺作品时,应该根据作品的特点、性质、构成和审美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标准,做到公正而客观地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定位。文艺批评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纯文学、先锋文学,特别是那些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探索的文学,审美是最重要的追求,这时我们就应该按照审美的标准来评价它、要求它,只有这样,才能对它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否则就是错位的。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艺术都能够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思想内容上非常深刻,有独立的思考和深刻的见解,但这事实上是不现实的,能够做到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就已经属于非常难能可贵了,能够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的作品就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了。残酷的是,现实中的很多文艺作品不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没有什么亮点,但这却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普遍存在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宽容,应该允许那些在思想上非常深刻而艺术上平平的作品,或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而思想上平平的作品。评论和研究也应该这样,比如,对那些尝试用新的结构、新的写作技巧、新的创作方法来写作的文学作品,我们从思想内容上来评价它、来要求它就是不恰当的;相反,对于那些在思想上非常有冲击力、感染力,而艺术上平平的文学作品,我们对它的思想内涵视而不见,而对它的艺术形式作苛刻的要求和评论,也是不合时宜的。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都是有所学习和继承。但同时又有所突破和创新,有所求又有所不求,相应地表现在作品上则是有些方面极有艺术个性,而有些方面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有的作家重视艺术的审美性,更注重艺术表现本身而不是表现出来的思想,而有的作家更注重表达思想、观念,更注重抒感。所以,审美产品的构成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通俗性的、大众性的文艺具有更多的非审美因素,对于这种文艺,我们可以否定它的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给予比较低的评价,但我们不能否定它的文艺性。它的审美价值可能不高,但它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人类学价值、宣传价值、伦理价值等可能是很高的,而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等同样是文艺的本质。商业性显然不是审美因素,但它对于文艺是非常重要的,是文艺发展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艺术是艺术家创作的,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但艺术品要发挥它的功用,包括社会功用和审美功用,却是由接受者来完成的。没有读者也就没有艺术,而艺术作品在通向读者的过程中,商业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既然艺术品要经过商业流通,要经过商业过程,那么,商业性就应该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性,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就要考虑到作品的商业流动,就要考虑艺术品的消费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审美产品越来越与经济利益相联系,越来越具有消费性,它虽然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却是以物质的形态存在,并以商业的方式运行的。我们看到,艺术的商业性和艺术的繁荣其实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商业上的成功会刺激艺术的创作,从而繁荣艺术,相反,审美产品缺乏读者,缺乏消费,艺术家不能从中得到物质利益的回报,这会大大挫伤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不利于艺术创作,不利于艺术繁荣。既然商业性是审美产品的重要特性,并且影响艺术的构成与品位,那么,从商业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价艺术就是非常必要的。

文学是比较典型的审美产品,但从来就没有超历史的、抽象的、纯粹审美性的文学。文学不能独立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现实因素之外而存在,因而不同程度地具有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等非审美的性质。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对文学进行类别的区分,进行层次的区分以及构成上的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的区分,但这些区分并不意味着文学作品相应的高下之分,也并不意味着文学在作用和价值上大小的区分。审美性不同于文学性,“文学性”是一个比“审美性”更宽泛的概念,审美性一定属于文学性,但文学性不只有审美性,非审美性也可以是文学性的,比如政治、历史、文化、民俗民情、自然风光等都是构成文学性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文学的重要内容,只是它们必须被置于文学的形态即审美的形式之中,但它们本质上是非审美的。

非审美因素是文学的重要因素,非审美因素处理得好同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样的文学作品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历史上很多经典作品都不是以艺术上的独创性取胜,而是以思想内容取胜,很多作品都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对人类生存的敏锐洞察以及强大的表现而名垂青史。荷马史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对古希腊英雄传说的叙述,它的历史价值并不在它的文学价值之下。巴尔扎克的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对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客观而真实的反映,恩格斯称赞道:《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他对当时的俄国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生活中一切虚伪、荒谬、不道德、不人道的东西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列宁高度称赞他的小说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文学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关于“立人”的思想等,其价值并不在其对小说文体、散文诗文体、杂文文体等艺术方面的创新之下。

当下很多文学,在艺术上平平,但在思想内容上非常有特色,也不失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路遥的小说,在艺术上他可以说没有什么创新,仍然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采用典型化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注重细节描写,情节平实。在小说的结构、写作技法上都承袭前人,不过是比较娴熟而已。但路遥的小说在内容上非常有特色,他写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生活,把转型时期的新一代中国农民的精神状态非常真实而客观地表达出来了,他写出了新型农民的惶恐、困惑、躁动、理想、追求、痛苦、失败、挣扎、奋斗等,表达了一种平实的生活哲理,深得一般读者的喜爱。

由于受消费观、商业性以及网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下中国文学的很多写作越来越偏离审美性,比如追求消费性和商业效果,追求瞬间的,写作平面化,缺乏深度和立体感,语言风格上的调侃、反讽、戏谑、鄙俗,审美的东西被世俗化、粗俗化、庸俗化,即审美非审美化;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则被审美化,即日常生活以审美的形态出现在文学中,同时,文学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文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弭,这样,文学越来越商品化,审美本身也实用化了。特别是网络文学,越来越偏离审美,具有更多的非审美因素,多少年前就有人这样描述网络文学:“网络上的文学精神产品创作的印迹越来越少,而文字流动和感觉遭遇式的写作成分越来越多:文学经典或写作和阅读正在媒体平面写作中被消解,其写作方式和阅读方式在作者和读者那里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偏移。”应该说,当下网络文学的审美性不是加强了,而是更加减弱了,但偏离审美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偏离文学性。有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说它缺乏审美性,但却不能说它缺乏文学性。

正是因为如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艺术中的非审美因素,正确认识非审美因素对于艺术的本质意义,并在艺术批评中给予相应的重视。在这一意义上,笔者反对审美中心主义而提倡艺术的多元化,提倡放宽视野研究和评价艺术,强调艺术首先要能给人以美感,但同时又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人生、社会、国家、民族、阶级情感等非审美因素也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艺术研究和评价中也应该是重要的尺度和标准。

注释:

①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9页。

②许地山:《中国文字底将来》,《许地山学术论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399页。

③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朱光潜全集》第6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④简圣宇:《“虚假审美认同”现象——对现代主义艺术审美时不可忽视的非审美因素》,《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⑤高玉:《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第7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一、建立新时期的审美观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艺术美或以艺术美为核心,而应该去把建立“审美文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人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已得到公认,美术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注,不仅把人作为静态审美中的被动主体参与审美活动,而应把人看作动态的审美活动中发展和创造着的人。

第一,传统美育是一个半封闭状态的系统。以艺术技巧为手段,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情趣,乃至审美理想,表现了结构、功能的单纯性,美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引发了美育系统的重构,使美育成为开放的生态系统。

第二,美育的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美术不仅教人感受、体验美,其主要功能应有创造“美”的人和社会。塑造“美”的人,创造美的社会,是美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美育”即“育美”,是审美教育换为培养美的教育。

二、多层次、多方位、多格局的评价

无论哪一学段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存在片面性、表层性、滞后性。造成学生美育的倦殆。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进,美术科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提到新的层面,在新时论指导下,去探索学生评价。

1.评价要体现多元化、交互式

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审美主体、客体的诸多方面差异性,教师很难持一面之见。如何评价学生发展与认识的优劣,在评价标准上要有立场,角度可以多样,不能因为对技法的掌握程度差异,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差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层面各异而作出优劣评价,应当与学生交流观点,交换意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容纳,这种沟通、协商,易于形成平等、积极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认同评价结果,促进改进,获得发展。

2.以发展的眼光评价,重过程

人由幼至衰由无知到有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学龄期就是其中典型一环。在获取知识媒介丰富的今天,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发展程度也各异,首先应当承认这种差异。如《男横五百士》一作,在欣赏中,有学生曾经接触过画作,有学生接触过《史记》事件记载,有学生从未了解过任何信息,起点有差异。在欣赏中,有学生能讲故事情节;有学生能分析画面人物、色彩、构图,有学生能升华作者徐悲鸣的思想,还有学生能评价作者创作意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提高,即使在诸方面不全、不优级的认识,只要他在欣赏过程中,认真去参与学习了,在态度上也是发展的。应予以肯定。又如在绘画创作中,应以客观心理、生理特点与技法的结合来评价作品。以“像”或“不像”评价作品优劣,是片面的,无法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如西方的“达达派”、“主体主义”作品,显然无法以“像不像”来评价,以“合理不合理”来评价作品。“大人们”往往“热心”地找作品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释学生作品,脱离了客观主体――学生,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能创造出适合儿童的教育。我们的评价不提抓住过去不放,而是要为“未来”服务。

3.评价学生要有积极的态度

第8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0-02

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1欣赏教学作用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2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所以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3作品内容与形式

第9篇: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

1.前言

现阶段,国内教育的体制逐步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将应试教育模式淘汰,而开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使其拥有更高的审美评价能力和欣赏水平。在高中美术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以欣赏水平和审美评价这两个角度作为教学出发点,利用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手段,让学生可以拥有对所欣赏的对象完成客观性评价,并可以对欣赏对象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我国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2.如何实施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活动

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非常多的现代艺术作品,而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活动,要较实践教学活动所具有的困难大很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学生在对一些传统的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不同作品的背景和一些有关史料加以讲解,可以让所教授的内容变得丰富,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不过,若是对现代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时,却很难寻找到一些可以佐证作品内涵的材料。而且,对于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切入点,也很难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所以,会导致高中学生不易理解,在欣赏过程中,易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而使得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学生对于审美意识以及感知的形成,仅仅通过日常生活的教育几乎无法完成,要求学生要完成阶段性学习才可以掌握。所以,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续的强化对于学生审美意识和感知的教育与培养,让学生拥有更高的评价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更加真实的把握。

3.如何培养高中生对于艺术的审美评价

3.1高中美术教师要不断的强化学生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具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以严格的指导,让学生的审美可以更加的客观。不同的人进行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由于所具有的习俗以及不同区域所产生的差异性,所以,会导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艺术作品形成具有一定差异的价值观。对于同样的艺术作品,不同的人在欣赏过程中所形成的感受也是具有一定差异的。例如,若是某人遇到一些使自己不愉快的事情,那么,多么愉快的作品也很难让他感到快乐。而若是某人遇到一些使自己愉快的事情,即使欣赏的作品表达的内涵极为深沉,也可能会让他感到愉快。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时,要恰当的选用一种欣赏用资料,然后还应当对所选用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评价,若是不能将资料选用恰到好处,那么会很难实现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而若是教学中所使用资料涉及的欣赏水平要明显的比高中生具有的欣赏能力高,则在进行欣赏教学时会很难的进一步开展。所以,要求教师要对资料进行全面的查阅,同时也要掌握高中生所具有的欣赏水平,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高中生审美评价能力的提升。3.2要培养高中生审美评价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在对欣赏对象进行审美评价时,会有一定的客观性因素。不过,审美评价过程和感受过程均会掺杂着一部分的主观因素影响。审美评价的主观性以及客观性相互之间是不矛盾的。之所以不矛盾,正是由于审美行为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审美主体来完成。所以这一过程中也必然要受到主体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影响。因此,在审美评价过程中,一些行为也定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也正是由于审美评价具有这一主观性,才需要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时,要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4.如何了解高中生对绘画欣赏的审美评价

一般来讲,对于绘画艺术作品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再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即绘画艺术作品拥有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多重性,也决定了绘画艺术作品中包含有隐处以及显出的不同类型的内容。而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特性是极为不易掌握的,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审美评价和对审美欣赏的学习活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将绘画艺术作品所包含的层次加以划分,并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层次中较为重要的层次,再对绘画艺术作品进行相应的感知分析,促进学生所产生直觉的出发角度由感性转变至理性。并且,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关于绘画艺术作品的教学,要更加的重视对绘画作品评价及分析的方法,而不能采用指令式教学方法,应当采用建设性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可以更为客观与全面的完成对绘画作品的审美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素质教育工作中,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学习,能够使高中生拥有更高的审美评价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正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要求。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应当依照学生所拥有的审美评价能力,通过合理的审美评价练习,促进高中生审美评价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升,以更好地改善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宜宏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耿艳娜.试分析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