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精选(九篇)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

第1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

一、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和经济形势

(一)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形势

我国煤炭资源占已探明化石能源总量的96%以上,采煤量在同年,可以占到世界采煤量的40%左右,可以说,我国的煤炭企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能源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高效发展过程中。然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又最为严峻,因为煤炭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第一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共达1797起,死亡2668人。冰冷的数字背后代表着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我国煤炭主要灾害包括瓦斯、火灾、水灾、坍塌等,其中瓦斯爆炸仍然是煤炭事故中最多发的灾害。另外还有煤尘灭害,由于原煤的开采,煤尘灭害比较严重,在井下作业的矿工肺部疾病多发等。

由此可见,我国煤炭企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二)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产能过剩,煤炭的价格浮动比较大。一方面是煤炭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煤炭市场需求量减少,煤炭生产的供需不平衡,近些年来,受市场需求刺激,煤炭的需求量增加,煤炭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煤炭企业看到市场需求,盲目地改进采煤工艺,扩大再生产,然后当这些新开采的煤炭释放到市场后,煤炭市场却提早迎来了饱和期,煤炭企业的产能过剩压力越来越大。煤炭市场供需不平衡,造成了煤炭市场的价格浮动变化大,煤炭价格呈过山车式的价格变化与浮动。

另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旦煤炭企业发生事故,煤炭企业将不得已进行停产整顿,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生产规划,可见重视煤炭安全生产,可以有效地保障煤炭企业安全高效地发展。

二、加强煤炭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形势和经济形势很严峻,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加强煤炭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煤炭企业安全高效地,在逆境中不断地发展。

(一)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关系煤炭企业生存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生命工程”和“民心工程”。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要牢牢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提高领导干部对于安全的重视,提高他们安全生产意识,并将安全生产的思想认知提升到企业发展的高度上来,深入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建设活动。根据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小组,由煤炭企业的管理者亲自挂帅指挥,评级小组负责不同岗位执行安全生产标准的评审工作,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部门要予以一定的处分与警示,激励他们重视安全生产,提高安全认知。同时煤炭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目标进行细化处理,根据目标的大小、难易程度等逐级进行处置,分批创建安全高效性矿井,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推行分类指导

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分类指导工作,根据煤炭的类型等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推进分类指导工作,重点加强煤炭企业的瓦斯爆炸、水火灾害、煤尘灭害等防治工作。对于一些大型煤炭而言,在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控制的措施和理念,将煤炭生产中有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并加强风险的评级处理,做好风险档案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应该加强风险标记及风险交底工作,从而实现对风险的预控,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的事故防治能力。对于一些小型煤炭而言,在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材料和开采工艺,根据自身实力,积极引进开采新工艺和新技术。

(三)重点防治关键环节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煤炭企业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该抓住关键环节,从关键环节入手,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同时要不断强化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来约束各个岗位的职责与义务,充分落实煤矿负责人下井跟班带班制度,严格执行现场管理,对于执行不到位的部门主管或主要当事人,要给予一定的处分。强化考核晋升制度,通过制度来提升优胜劣汰和强化安全生产的落实。不断加强煤炭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安全培训的实施进行细化处理,同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抽查检验效果。另外,还应该强化主管领导定期抽查与随机检验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制度,从而有效巩固煤炭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四)严格把关评级验收程序

煤炭企业在申请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前,需要进行全面自查,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因为国家标准或者省市标准并未全面标准,因此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标准缺漏,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经自查后,确认煤炭已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可向当地煤炭局申请评级,煤炭局评级小组现场对煤炭的工业广场、劳动定员、运输机电等进行严格验收,当地煤炭局按照评级小组提交的结果进行复审,然后将结果汇报给上一级煤炭局进行验收备案。对于验收不符合的煤炭企业,要责令定期整改。

三、总结

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和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煤炭企业的安全对经济效益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为要不断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与煤炭工艺的改革相结合,保障煤炭企业高效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金红,马永寿,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夯实矿井安全基础[J]中国煤炭工业,2011年06期;

第2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煤炭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及分析,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前提,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1、保障煤炭企业正常运作

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安全保障生产,同时也要利用生产保障安全,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在实际生产中,未做好有效地安全管理工作,煤炭企业将会面临由于缺乏安全体系而导致的各种安全漏洞,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面临停产、破产,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的正常发展。

2、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的发展影响到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如果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不仅会减少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煤炭开采绝大多数为井工开采,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水灾、火灾、瓦斯等事故频发,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煤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加深,粉尘、高温愈发严重,煤矿工人职业病近几年呈现高发趋势,严重制约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切实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发展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严重制约和阻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发展,有的煤炭企业一味追求煤炭产量及生产目标,将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化,或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水平达不到设计及实际要求,安全保障措施及制度无法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企业部分安全管理人员认识上存在误区,将本属于安全管理的区域划分到生产区域,进而淡化了自身的安全职责。部分煤炭企业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办事,或企业安全管理生产制度不完善。一些从业人员违章操作,安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屡禁不止,导致煤矿小事故不断,大事故不止。

2、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众多,但在在实际的煤炭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制度过于落后或者可行性不大,同时留有空白漏洞区域,一些问题存在很久难以解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转。

同时,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安全管理机构及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好的管理经验一味照搬,缺乏针对性,墨守陈规,对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及发展嗤之以鼻,都会严重制约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发展。

3、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煤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只注重形式,不关注成效。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枯燥,理论培训多过实践,课堂讲授多过交流讨论,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及效果大打折扣,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不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生产操作,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断出现安全事故。

三、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因此,煤炭企业管理阶层应该加强对其自身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在做好安全培训的同时做好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对安全培训工作常抓不懈。除此之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而是应该将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保障相应的培训资金投入,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注重实操培训。

2、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在我国传统行业当中,煤矿企业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其安全管理工作又是煤炭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结合国家关于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独特条件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注重制度的执行与考核,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积极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3、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察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来保障煤炭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及利益。同时还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监察管理力度,逐渐形成政府监管、部门监察、企业负责、民众监督的多位一体管理体系。

4、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体系的建立

加强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而安全事故预控体系的基础即为安全事故预控系统,经实地调查发现,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建立了安全事故预控系统,但是其发挥的功能相对较为狭窄。因此,煤炭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预控体系的建立,同时借助现代的计算机信息化的手段,提高预控体系监测事故的准确性,进而减少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才

除了上文提高的若干措施,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培养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因此,煤炭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从经济上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还可以通过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机制,保障专业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第3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经济;煤炭资源;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国煤炭经济的基本发展情况

煤炭市场在整个能源消费产业当中占着主要地位。我国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储存占据全球的前列,但是我国的人口也非常多,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这也致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煤量最大的国家,煤炭资源在我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相对来说较匮乏,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燃料是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消费一般占总使用资源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国也属于全球煤炭消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现状:一是煤炭价格方面。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房地产业不景气,导致我国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煤炭价格逐年走低,从2011年至2016年,煤炭平均价格从860元每吨下降至360元每吨,降幅高达58%;二是煤炭企业性质方面。截至2016年,在全国近1万个煤炭企业中,近七成为民营企业,且煤矿企业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三是煤炭企业经营情况。由于我国煤炭价格逐年下降,我国煤炭企业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经营利润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山西省煤炭企业2015年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80%。31家上市煤企业亏损的达14家,亏损面为44%。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就当前煤炭经济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开采方式落后。目前,多数小型煤炭企业存在矿工业务素质低下、开采设备老化及过度开采等现象,不但降低煤炭企业产量,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及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煤炭资源再利用率低。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较慢及个别煤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部分煤炭企业在原有开采审批的储量外,超标准进行恶性开采,由于开采前未对矿山储量及环境保护进行勘察,导致矿山周围出现较大的采空区,加之开采后未进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对矿山周围生活用水及居住用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多数煤炭企业将开采后的原煤在未进行任何深加工过程就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浪费。三是煤炭企业领导管理弱化。由于个别私人煤炭老板将主要精力放在开采与销售原煤上,未对矿工进行专业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导致我国多地煤炭企业出现矿井进水、坍塌等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路的途径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进、加强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

1.创新开采方式保护煤炭资源

煤炭企业法人应明确其在保护矿山资源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社会义务,逐步树立起煤炭企业法人生态保护意识,在矿山开采中秉承绿色开采的理念,降低由于原始开采对地表和山体所造成的永久伤害。首先,煤炭企业在开采矿山资源时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通过植树、填埋等手段不断修复破损山体,保证经济、资源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次,通过科研创新开采方式,摆脱传统粗放式开采对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破坏,例如,重视对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调研与应用,对于煤灰等煤炭附加产品进行合理利用,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为煤炭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

2.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煤炭行业应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以产量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唯一标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彻底摆脱政企不分的束缚,将产量与市场需求及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其次,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应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电子互联网技术引入管理中,摒弃计划经济“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面向学校、社会广泛吸引煤炭行业人才,并通过考核晋升及定期培训,调动员工创新与学习积极性。

3.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

一是实现规模化生产。建议财政、税务等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产能小型煤炭企业,例如,可以对兼并后的煤炭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方面给予优惠,促使开采方式落后的小型煤炭企业退出煤炭行业,实现煤炭企业规模化、绿色开采。再如,鼓励原煤开采企业兼并选煤企业等上下游企业,改变以往数量式销售模式,实现煤炭行业纵向生产。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当地煤炭、环保部门应严把审批关,对于开采方式落后、产能过剩地区的煤炭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以保证当地煤炭产量与价格不受波动。三是创新生产销售模式。建议煤炭行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煤电联合生产等高科技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传统煤炭行业快速转型。

4.以安全生产作为企业首要经营目标

首先,在矿工人身财产权益方面,煤炭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所有矿工缴纳工伤保险,同时,为避免矿工由于生产作业环境等原因患尘肺病,煤炭企业应定期组矿工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其次,煤炭企业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防范知识及创新开采技术等方面培训,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提高矿工安全意识。最后,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安全生产及矿工人身财产保障作为企业领导晋升、年终奖金发放的重要指标,以此促使煤炭企业领导加大对矿工安全防护、设备更新及矿工体检等方面投入。

5.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

国家及煤炭行业应增加对开采矿山及选矿等生产工艺创新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开采技术,并结合我国矿山资源实际情况,创新煤炭行业开采工艺,实现以科技推动生产力目标。同时,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模式,开采主要依靠矿工下井作业,因此,建议煤炭行业应加强对矿工劳动技术、安全防护知识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我国广大矿工安全防护意识,减少生产事故发生概率。

四、结语

创新管理是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目标来促进企业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分析和探究要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世雄.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5(1).

第4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煤炭是国家的传统能源行业,能够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断调节煤炭发展的供给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回首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大约20年(1978-1997年)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煤炭产量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煤炭企业发展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年中煤炭行业经历了政府强化监管、煤炭企业重新组合、资源优化组合的工业化历史性转变,这样的优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使煤炭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仍然不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论述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和转变方式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个思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机制的研究。

1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煤炭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

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经济进行了优化与改革,政府特别提出针对有毒有害燃烧后的气体标准,这一标准的规定对于煤炭企业显然是一种促动,格外的促动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在我国的煤炭企业中,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主动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念,这一观念将成为煤炭企业改革的重要支柱。在科学经济发展观的支撑下对煤炭资源、煤炭开采技术、煤炭运行环境、煤炭市场的供给需求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对煤炭生产与消费达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下,煤炭企业还需要积极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发展的模式,对煤炭产品生产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优化煤炭经济资源产业结构,有效的推动煤炭企业的优化转型,在这样的科学发展观下,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1]。

1.2煤炭企业运行体制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属于一个传统的国家支柱产业,因此,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可利用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煤炭企业源源不断的产出才能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煤炭企业需要从促进全面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进行发展战略与方针的改进。如果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煤炭企业对市场需求进行整体的建设,对设备落后的企业进行整顿调整甚至于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煤炭小企业,集中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完善煤炭企业的运行体制,保障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1.3煤炭产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经济可以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元素是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的运营规模、煤炭行业的产业链;这三个方面使煤炭行业的各个相关企业相互促进、耦合以及相互优化发展,致使煤炭产品输出后在利用时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协调,真正的促进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否则,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不能够相互的融合发展,导致某个环节的产品浪费后,进一步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是制约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国家煤炭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是执行一种粗放型结合外延型的经济发展路线,煤炭企业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产出产品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煤炭产品产出后没有得到进一步再利用,产业链比较短的现象特别突出。这样导致首先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当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步伐较快的时候,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会受到制约,表现为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利润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受到利益内驱动往往会选择企业的利润,忽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煤炭企业再进行经济运行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以能源再利用为重心,改变煤炭企业单一的发展模式,进行资源的综合再利用,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短期发展。

1.4煤炭产业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考虑,主要包括市场与政府这样的两个方面,必须从两个方面积极给予煤炭企业发展的动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条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后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有些运营体制难以一蹴而就的改变,通过市场积极的调节产业发展结构的多元化、产业链的连续性、产业中产品利用率的提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市场调节煤炭经济的积极作用。然后,在市场调节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目前政府与企业的管理相互分开,但是在市场调控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多的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握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过度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由于这样的破坏,带来的破坏性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或者下一代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需要政府积极的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就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双层调节来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顺利转变。

1.5较为频繁的煤炭事故因素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煤炭行业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伴随着我国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发展受煤炭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煤炭企业投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防护投入却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因素,投入远远不够,表现为资金的投入少以及员工安全意识防范差的典型问题,对煤炭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潜在因素与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2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建议

2.1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煤炭经济循环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看,我国煤炭经济需要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遵循国家经济发展“十二五”战略方针,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树立集约型的煤炭行业发展理念,倡导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要求运用较小的煤炭资源投入得到较大的利用率,实现减少煤炭带来的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将煤炭与电力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煤电一体化的产业联盟链,应用全新的技术与工艺来减少污染等问题,降低煤炭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煤炭产业主要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树立自助创新的发展观念,完成煤炭企业战略性调整。

2.2以制度化来规划煤炭资源的合理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煤炭产业是属于一个产量过剩的现状,需要在煤炭行业进行扩张,同时进行规模和产量的调控,加大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力度。首先,需要进行总体的勘测规划,总体上进行严格的规划,实现煤炭行业的能源后被储备;争取在安全的情况下对旧煤矿进行竭力开采,保障长期内煤炭能力远储备的稳定性。对于新的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规范性,符合地方总体建设规划的同时建立与矿产资源相互适应的规模;其次,尽快淘汰不符合规范的自主开发小煤矿,对于煤炭企业员工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注意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2.3政府与市场双向调控煤炭行业的协调发展

煤炭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技术与经济双向一致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政府与市场需要同时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规范和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这种制度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如正式的法规和政策,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如行业规范、道德准则等。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手段来引导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规范使得经济主体的利益明晰化,其行为有章可循,而激励才会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朝着循环经济的目标迈进。

2.4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扶持煤炭接续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打算,应该在扶植非煤产业发展及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等方面下大功夫,从而使宝贵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为煤炭产业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要抓紧研究薄厚煤层配采工艺,加大配采力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节约和降低成本上做文章,做到稳产高效。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煤炭替代产业。坚持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煤炭深加工优势产业,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

2.5以煤炭现代化技术促进煤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煤炭资源占据国家自然资源的百分比相当大,运用现代化技术来大力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方式选择,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煤炭经济重新定位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将面向现代化这一方针政策作为新的方向,打破传统煤炭经济的发展束缚,加快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同时,制定煤炭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为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个便利的环境。

2.6以投入基础设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第5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资源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首先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2006)》、《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其次,其作为一个特殊而独立的行业,其成本的核算也有独特的规定―《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正确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也能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一、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

1.煤炭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是是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是直接生产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生产成本。煤炭企业的基本生产成本指矿井采掘生产过程中实际的费用支出,它应包括:生产工人薪酬、电力和原材料。

2.煤炭安全成本

安全成本就是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为保证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它是由煤炭企业每月按规定标准从成本中提取的、专门用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由企业自行安排使用的资金。具体包括:煤炭安全预防费用、煤炭损失性安全费用和煤炭安全工程费用等。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与安全有关的费用占当前煤炭成本的比例已达20%以上,并且还在逐步提高。

3.煤炭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煤炭环境成本核算包括:煤炭资源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等内容。

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成因

煤炭企业成本包括煤炭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煤炭生产成本是指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指煤炭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目前,煤炭企业将煤炭成本按费用要素分为材料、工资、职工福利费、维简费、折旧费、电力、修理费、安全生产费用、地面塌陷补偿费和其他支出等项目。从上述项目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的发展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及退出成本等没有或很少的计入了现行成本中,造成煤炭企业成本内容反映不实, 不能客观真实反映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全部耗费,给煤炭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具体如下:

1.成本核算反映的内容不全

对环境成本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全面反映煤炭环境成本;人工成本不能准确反映;资源成本没有反映;现行成本核算没有反映煤矿的退出成本和费用。

2.成本核算项目系数过死,计量标准过低

煤炭企业的发展基金提取不足;对安全防护的经费投入不足,未提取足额的安全成本;人工成本的计量标准过低。

3.固定资产中的弃置费用未进行核算

煤炭企业核算的最大改动就是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新增了弃置费用的内容。所谓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弃置费用可以不增加煤炭企业的内在成本,而直接增加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在以后年度的摊销中再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予以转化。

三、提高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具体对策

1.采用合理的煤炭成本核算办法,增设缺失的成本项目

(1)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其下设“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2)全面反映人工成本。把 “人工成本”设定为一级科目,并在下面设立以下二级科目:“工资及奖金”、 “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费”等科目。

(3)增设资源成本。煤炭企业支付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为取得煤炭矿产资源开采而付出的款项,采用产量法计提折耗,列支制造费用科目,计入煤炭产品生产成本;其他费用列支管理费用。

(4)增设退出成本。在煤炭成本项目中设立“发展成本”科目,下设“生产建设基金”、“转产发展基金”、“人员安置补偿基金”等二级科目。

(5)核算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加强安全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设置“安全成本”一级科目,并在其下设置“安全工程费用”、“安全损失费用”和“安全预防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其相应的内容。

2.有序分步完善成本核算,实现重点突破

煤矿企业应当首先从自身出发,采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其次财政部应该同有关部门制定、改革及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方案,积极推进煤炭企业成本改革。对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变革措施应当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体系。

3.转换职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作用

会计工作必须转换职能,由单纯“算账型”转为参与经营型,即在继续做好事后算账的同时,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事前参与预测和决策、事中控制监督上来,使会计职能渗透到井区、段队( 班组) 以至每个岗位和职工。矿( 厂) 都按日算成本、利润,每天向公司负责人提供前一天的成本、润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银博.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项目浅析[J].陕西煤炭,2010.

[2]常兵杰.关于对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认识[J].科技向导,2011(23):226.

[3]孙峻.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23):231.

[4]王生花.浅析煤炭企业成本构成核算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5]付文安.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05.

第6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规模化;煤矿安全;规模经济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自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近两年,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慢,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极不乐观:煤炭市场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仅2013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面达22%以上,同期利润下降40.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煤炭企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抓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大型煤炭基地,加强煤炭企业规模化经营。喻勤娅(2009)也论证了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相当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各煤炭集团为了企业长远发展,争抢能源,纷纷进行煤矿兼并重组,企业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是否可以只考虑大规模大利润就可以进行兼并,这些都值得企业深思。

1 煤炭企业规模化的重要性

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认为:“导致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以哈罗德·德姆塞茨和贝恩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集中研究了企业规模与利润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企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利润率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加,利润率随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增加。

煤炭属于资源型行业,具有不可再生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多、小、散、差"的局面,导致政府监管困难,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中,如果生产相同产品的前4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为40%以上,竞争秩序才可能趋于正常。如果市场集中度低于40%,就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截至2008年底,我国煤炭行业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24.1%,同年美国前产煤企业的行业集中度约为60%,俄罗斯与印度的行业集中度更高,分别达到95%和77%。作为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中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不管从煤炭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还是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企业规模化都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煤炭企业规模化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煤炭企业是指主要从事煤炭产品的采掘、生产、加工和辅助工作的企业组织形式。煤矿工人生产作业主要在地下,劳动强度大,因此对安全管理的要求高。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保障,也是国家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煤炭企业规模化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煤炭事故的发生。自2009年山西省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至今,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历时5年,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强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在有效产能上升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2010年,全国共有2045处小煤矿被关闭,2亿吨落后产能被淘汰。2011年,全国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429家、淘汰落后产能4272万吨。2012年,全国又关闭小煤矿628处、技改提升小煤矿662处、淘汰落后产能9780万吨。经过这一系列的关闭、淘汰、提升之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3 我国煤炭企业规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规模经济即规模经济的有效性, 是指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使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情况。若产品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则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由于单个企业因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外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由于企业所在的整个行业规模的发展而间接带来的收益。煤炭企业规模经济表现在:集团化运作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节省很多谈判费用,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比如,一个10万人的煤炭企业,可能只需要5个人组成一 个小组负责企业的财务核算;假如把这10万人的大煤炭企业分成功100人的小煤矿,就有1000家,即使每个企业只需要1个财务人员,1000家就需要1000个财务人员。这样算来大集团的成本比一个个小企业的的低很多。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就会相对提高。

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具有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产生1+1>2效果的作用。但多元经营是有条件的,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覆盖率较高(一般在25%以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同时具有开拓其他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时,进行多元经营是可行的。但就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看,我国一些煤炭企业除了经营煤炭运销外,还经营房地产、酒店、生物药品等跨行业大且技术要求高、毫无关联的业务。这样难免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都确立不起优势,并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搞多元经营,由于缺乏竞争优势,缺少必要的知识,无必备的经验,也就很难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甚至还会把原有的优势丢掉,降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

【参考文献】

[1]李少林,叶秀东.煤炭行业集中度对煤矿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1)

[2]卫民堂,张文军.规模经济的有效性[J]:概念与分析.现代管理,2005(6)5~6

第7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一、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生产和技术管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在管理中更注重煤炭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经营管理等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好多煤炭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导向,煤炭企业员工在没有企业文化指导下不能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比较注重实际待遇,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煤炭企业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煤炭企业文化理想化严重,群众基础不稳定。煤炭企业一般位置偏远,从业人员一般素质要求不高,工作环境危险,管理不够精细,企业文化都是少数领导提出来的口号式的宣传语,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让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煤炭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形式化严重。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和培训上还是采用传统宣贯的方式,使得企业文化都停留于表面,很多员工都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员工入职培训的必经程序而己。这样就使得企业员工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和检测机制。同时,很多煤炭企业文化培训者自身对于煤炭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更没有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有效培训,往往采用的是将煤炭企业文化进行机械地宣读,这样很难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新形势下强化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所做的整体性、长期性、方向性问题的谋划,是企业愿景规划的核心与灵魂。企业的一切资源都应围绕发展战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给传统煤炭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为企业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从行业层面看,安全开采、绿色开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企业战略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层面看,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下行,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经济运行、民生改善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和做大企业规模的粗放式企业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以战略创新为引领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关键。所以,发动职工认清形势,建立以创新意识为主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发展,突破原有拼产量、上规模的思路,对于当前煤炭企业破危局、渡难关,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文化安全环保的理念须得到煤炭企业全员的认可。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伴随着人们对企业生产安全的要求以及大气污染、环保方面意识的提升,客户需要更为绿色环保的产品,企业只有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一理念需要得到煤炭企业员工的认可,培养煤炭企业员工形成生产安全、绿色环保产品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新形势下环保要求,这样才能提升煤炭企业员工对环保理念的了解,让员工能够真正参与到建设安全、绿色环保产品中来,逐渐就会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推动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实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煤炭企业转型脱困面临较大困难。只有实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文化自身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文化在进行企业员工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上比企业制度更加有效。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制度的不足。因此,完善煤炭企业文化管理和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巨大作用。

第8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矿产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1前言

近几年,由于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产业发展并不容乐观,我国的煤炭规模企业年利率逐渐下降,尽管在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是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仍然是举步维艰,越是在这样严峻的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越应该稳固人心,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确保矿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以前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虽然国家和煤炭企业也采取了不少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但是还是会有瓦斯爆炸等惨烈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安全管理质量,尽量避免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转型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我们生产危险系数比较高的煤炭企业,有的企业领导被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的社会现象所困惑,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大大减弱,以至于煤炭企业的其他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及环境条件不达标

我国的煤炭矿区大多数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较差,并且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本来自然的安全隐患已经比较大,再加上在安全生产技术上比起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更加大了安全隐患的系数。另外,煤矿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老化以及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落后也会给煤矿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3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不到位

首先,我国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管理体制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煤炭企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大,甚至缺乏安全生产监督的意识。其次是我国的多数矿区分布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煤矿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和公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煤炭产业受到地方的保护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再次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在进行事故原因的排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来说已经是为时已晚。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分析

3.1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理念的提出

煤矿生产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无不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只要我们做好足够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就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绿色象征着环保、安全、健康以及富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力,为了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把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更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提出了绿色管理理念。在煤矿生产的采掘、运输、通防、排水、调度等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相关的设备设施都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实现绿色管理理念的推广。

3.2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煤炭企业管理者要想及时预警煤矿生产的井下作业安全状况,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井下安全状况评价考核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矿工的专业操作状况、事故隐患的预警状况、环境安全隐患分析状况、绿色安全管理状况等。

4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4.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给煤炭矿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传播煤炭企业多年以来在实践中总结的安全隐患预警经验和专业的煤炭企业安全预警知识。发现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排除,煤炭企业所有员工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自作主张,随意作业。

4.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违纪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惩。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要对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工具等及时进行检测检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排除。企业领导要定期针对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会议研讨,不断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制。带头履行企业规定的各项安全行为。

4.3强化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加强自我完善约束制度,细化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内容,使每个人都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共同营造绿色安全管理环境。

4.4健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加强煤矿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重点保障安全检测和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规模庞大的基础性能源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煤炭能源需求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再加上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如何更好地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快改变煤炭企业发展现状是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先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6(03):08.

[2]杜立科.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2016(03):01.

[3]伦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6):25.

第9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 煤炭行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随着市场发展的需求变换,积极的进行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论述进行煤炭经济发展转变的必要性,并完成影响煤炭经济发展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为煤炭企业健康发展指出方向。

关键词 煤炭经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煤炭是国家的传统能源行业,能够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断调节煤炭发展的供给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回首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大约20 年(1978-1997 年)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煤炭产量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煤炭企业发展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年中煤炭行业经历了政府强化监管、煤炭企业重新组合、资源优化组合的工业化历史性转变,这样的优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使煤炭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仍然不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论述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和转变方式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个思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机制的研究。

1 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煤炭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

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对国家经济进行了优化与改革,政府特别提出针对有毒有害燃烧后的气体标准,这一标准的规定对于煤炭企业显然是一种促动,格外的促动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在我国的煤炭企业中,中高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主动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念,这一观念将成为煤炭企业改革的重要支柱。在科学经济发展观的支撑下对煤炭资源、煤炭开采技术、煤炭运行环境、煤炭市场的供给需求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对煤炭生产与消费达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下,煤炭企业还需要积极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发展的模式,对煤炭产品生产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优化煤炭经济资源产业结构,有效的推动煤炭企业的优化转型,在这样的科学发展观下,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1]。

1.2 煤炭企业运行体制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属于一个传统的国家支柱产业,因此,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可利用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煤炭企业源源不断的产出才能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煤炭企业需要从促进全面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进行发展战略与方针的改进。如果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煤炭企业对市场需求进行整体的建设,对设备落后的企业进行整顿调整甚至于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煤炭小企业,集中发展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完善煤炭企业的运行体制,保障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2]。

1.3 煤炭产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经济可以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元素是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的运营规模、煤炭行业的产业链;这三个方面使煤炭行业的各个相关企业相互促进、耦合以及相互优化发展,致使煤炭产品输出后在利用时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协调,真正的促进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否则,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不能够相互的融合发展,导致某个环节的产品浪费后,进一步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是制约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国家煤炭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是执行一种粗放型结合外延型的经济发展路线,煤炭企业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产出产品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煤炭产品产出后没有得到进一步再利用,产业链比较短的现象特别突出。这样导致首先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当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步伐较快的时候,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会受到制约,表现为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利润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就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受到利益内驱动往往会选择企业的利润,忽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煤炭企业再进行经济运行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以能源再利用为重心,改变煤炭企业单一的发展模式,进行资源的综合再利用,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短期发展。

1.4 煤炭产业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考虑,主要包括市场与政府这样的两个方面,必须从两个方面积极给予煤炭企业发展的动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条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后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有些运营体制难以一蹴而就的改变,通过市场积极的调节产业发展结构的多元化、产业链的连续性、产业中产品利用率的提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市场调节煤炭经济的积极作用。

然后,在市场调节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目前政府与企业的管理相互分开,但是在市场调控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 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多的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3]。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握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过度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由于这样的破坏,带来的破坏性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或者下一代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需要政府积极的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就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双层调节来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顺利转变。

1.5 较为频繁的煤炭事故因素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煤炭行业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伴随着我国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发展受煤炭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煤炭企业投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防护投入却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因素,投入远远不够,表现为资金的投入少以及员工安全意识防范差的典型问题,对煤炭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潜在因素与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 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 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 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4]。

2 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建议

2.1 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煤炭经济循环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看,我国煤炭经济需要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遵循国家经济发展“十二五”战略方针,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树立集约型的煤炭行业发展理念,倡导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要求运用较小的煤炭资源投入得到较大的利用率,实现减少煤炭带来的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将煤炭与电力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煤电一体化的产业联盟链,应用全新的技术与工艺来减少污染等问题,降低煤炭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煤炭产业主要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树立自助创新的发展观念,完成煤炭企业战略性调整。

2.2 以制度化来规划煤炭资源的合理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煤炭产业是属于一个产量过剩的现状,需要在煤炭行业进行扩张,同时进行规模和产量的调控,加大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力度。首先,需要进行总体的勘测规划,总体上进行严格的规划,实现煤炭行业的能源后被储备;争取在安全的情况下对旧煤矿进行竭力开采,保障长期内煤炭能力远储备的稳定性。对于新的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规范性,符合地方总体建设规划的同时建立与矿产资源相互适应的规模;其次,尽快淘汰不符合规范的自主开发小煤矿,对于煤炭企业员工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注意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2.3 政府与市场双向调控煤炭行业的协调发展

煤炭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技术与经济双向一致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政府与市场需要同时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规范和激励机制的构建。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这种制度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如正式的法规和政策,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如行业规范、道德准则等。

另一方面, 政府又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手段来引导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规范使得经济主体的利益明晰化,其行为有章可循,而激励才会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朝着循环经济的目标迈进。

2.4 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扶持煤炭接续产业的发展从长远打算, 应该在扶植非煤产业发展及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等方面下大功夫,从而使宝贵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为煤炭产业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要抓紧研究薄厚煤层配采工艺,加大配采力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节约和降低成本上做文章,做到稳产高效。

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发展煤炭替代产业。坚持以煤为主、煤与非煤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煤炭深加工优势产业,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 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5]。

2.5 以煤炭现代化技术促进煤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煤炭资源占据国家自然资源的百分比相当大,运用现代化技术来大力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煤炭经济转变方式选择,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煤炭经济重新定位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将面向现代化这一方针政策作为新的方向,打破传统煤炭经济的发展束缚,加快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同时,制定煤炭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为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个便利的环境。

2.6 以投入基础设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由于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在过度开采,造成大部分的环境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受到了不平衡的发展,包括居民区民众的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切都是由于国家发展煤炭经济时,不合理安排煤炭开采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我国可以通过加大煤炭经济发展地区,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争取全方位改变煤炭经济的增长方式。我国政府应该积极的与煤炭地方政府相互联合,两者积极的推动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煤炭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出发,积极的优化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与落后的生产模式,降低煤炭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大煤炭基础设施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从客观上保障国家煤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谐发展[6]。

3 总结

近年来,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供给呈现过剩趋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问题亟待解决。这种情况下积极的进行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煤炭经济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主要以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煤炭企业发展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体现在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节能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我国煤炭行业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导致如果煤炭经济增长方式不及时的转变,煤炭的产出将大幅度剩余的矛盾;

其次,由于煤炭产品要素的成本增加导致煤炭生产成本增加,最后致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呈现下滑状态;

最后,我国煤炭企业目前产量的增加主要不是靠扩大生产规模、技术的进步、优化的管理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而是主要通过生产力与资金的投入来实现增长,因此,我国煤炭企业应该调整为从技术上完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再进行企业内部的各种优势组合,实现一个发展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技术人才、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刘洪川,刘晓丽.煤炭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23(03):112-113.

[2]李明明,彭建柱,陈燕琳.关于如何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0,26(11): 254-255.

[3]赵泉河,刘明强,赵建军,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便加快煤炭企业发展[J].管理观察,2010,21(08):214-215.

[4]倪仲军.浅谈井下采煤技术的合理选择[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5]汪章进,张建祥,胡俊生.试论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煤炭技术发展,2014,21(11): 268-269.

[6]段瑞军.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煤炭经济发展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