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测量员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测量员工作总结

第1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测量员个人实习工作总结一

参加工作的三个月里,让我从刚毕业的稚嫩逐渐变得成熟,在工作、学习和思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开始,逐渐掌握了专业技能,使自己有了一技之长,为我以后人生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体会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馨和关爱,学会了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如何去与身边的人配合,在生活和工作上怎么去帮助新毕业的学生适应工地环境,___他们如何去使用及熟练测量仪器,把我所知道的测量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有能力单独去完成测量工作。__年是公司高速发展,不断壮大的一年,也是公司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第一年。为了实现公司的宏伟目标,我们青年___和广大干部职工心连心、手牵手,脚踏实地的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本人于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在__中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工程项目类别为市政道路;工程名称为:武宣县西环路改造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武宣县西环路;实习种类为:工程测量。

经过___个多月在工地现场的实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公路建设的一些几本常识。通过同现场测量员的学习,也学到了公路测量的知识,例如: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卡西欧5800计算器的使用;卡西欧___万能放样程序及万能标高程序。在现场测量中,同时也学到了很多道路施工的技术。

如果把一个施工队伍(就仅道路方面)比喻做一个军队的话,那么测量员就是一个军队里的工兵,在战斗之前先到战场上挖战壕,排雷、扫雷等等的准备工作。如果一个军队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好,加上战场上的___英明指挥,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想打一场胜仗也不是那么的难。因此一个测量员在整个施工队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经过___个多月的现场实习中,感受到道路测量有以下的特性:

1、反复性。

道路测量员的基本两大任务不外乎就是平面位置放样和控制标高。一个工程快要开工的时候,需要测量员先提前进场,对工程进行首轮平面放样及勘察、测量高程;然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制定出初步施工方案,同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接着让施工员及机械进场,对现场进行清表整平。之后测量员进行第二轮平面位置放样及高程测量,检测是否有欠挖和超挖的地方,如有发现,即使报告现场施工员,及时改正和处理。如果工程有雨水管道的安置,测量员就应该按照图纸要求,放出雨水管道的中心位置。(西环路改造工程的雨水管位于道路左侧,居中___米的位置)放出雨水管中线的平面位置后,还需要测量出雨水管的开挖深度。当现场清表正平和雨水工程结束以后,就要进行路基施工,这个时候就必须进行一次平面位置放样及高程测量。路基施工完毕后,水稳层施工之前就必须再次放出平面位置及高程测量,水稳层施工结束以后,就到n次的路面平面位置放样及高程测量加上现场人为等等因素,桩总是在各种情况下被破坏,因此测量的工作总是反反复复和枯燥的。

2、提前性。

一个工程正常运行,必须要有良好的施工计划。一个施工员要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工作计划。每一项工作要进行的前2,___天就要提前通知测量员,让测量员先把测量的工作完成,然后再和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不能现场没有做好测量工作就进行施工或则边测量边施工。在边测量边施工中,测量员有可能无法跟上施工的进度,造成施工结束还没有测量结束,有时候测量员为赶上施工进度而犯错误。因此边施工边测量很不利于工程的施工,所以每项工作进行之前都要经过测量。

3、同步性。

同步性,有区别与上条所说的提前性,上条是相对提前性是施工前未进行测量而言的。这里的同步性,是相对施工前已经进行测量而言的,所以与上条所说的提前性并不矛盾。同步性就是正在施工的现场中,对正在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测,当发现施工有问题的时候,就马上告诉现场施工员进行整改,不能等到施工完毕后再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已经几本晚了。

以上的特性是我这___个多月实习以来的总结。本人个人感觉市政道路改造的施工主要有一下难度,就拿西环路来说,西环路属于武宣县的旧城区,周边居民多,再且西环路是武宣县通往柳州的交通要道,过路的重车很多,十分不利于施工,放出的平面位置桩经常被破坏,周围的居民来来往往,施工经常被中断。因为周边过多,不能对道路进行全面封路,因此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使施工的难度大_大加大。但是旧路改造也有许多优点,旧路改造只需要在原有的路面情况下进行施工,不必经过很大难度的场地清整,新路开荒往往是要经过多重复杂的工序,例如推平山之类的。无论是旧路改造还是新路开荒,都是辛苦的,特别是测量员,一定要有身心劳累的觉悟。

第2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素萍(1964-),女,江苏沛县人,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济师;刘永光(1982-),男,山东德州人,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3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40-03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十二五”时期,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网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贯彻落实、主多分开以及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对电网企业的用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破单一用工数量预测向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预测工作就成为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工作的必然趋势。

从具体人力资源业务来看,现有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虽然能够从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人力资源队伍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局,但人力资源规划预测不能与生产经营发展密切结合,形成具体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劳动定员管理作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有效方式,严格按照电网定员标准执行,但与现有的实际用工不能有效结合,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新员工招聘更多依据超定员情况进行配置,但不能有效地与超缺员岗位所需素质要求匹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而电网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正是从用工总量、人员结构和员工素质三方面全方位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本项目根据企业战略与经营发展要求,以“控制用工总量、优化员工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建立人力资源总量、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需求预测模型,从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实现控制人工成本、提升效率及效益的管理目标。

以控制用工总量为目标,在分析业务增长对用工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用工总量与其影响因素(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析生产效率提升对用工需求的缓解作用,采用数理统计与经营管理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兼顾业务发展和效率提升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用工总量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

以优化员工结构为目标,在深入分析各专业用工数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预测的用工需求总量向下分解到各专业,以明确各专业的用工需求量;结合人员配置率,将各专业的用工需求预测增量进一步向下配置到各下级单位或各二级单位,建立兼顾业务发展和用工实际需求的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各专业、各机构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

以优化用工策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根据业务的核心程度划分对应的用工类型,明确用工总量中长期职工、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的需求数量,并进一步确定可以采取业务委托形式的用工数量,在明确长期职工需求总量的基础上分析各下级单位或各二级单位长期职工的需求数量,并对新进长期职工的学历要求、毕业院校要求和学科专业要求等进行分析,以形成新进长期职工补员的素质需求预测;根据各下级单位、各专业人员配置率、各专业与电网安全生产的关联程度、各专业的专业弹性系数和各单位区域核心地位等四方面因素设计“补员优先级指数”,明确各下级单位新进长期职工补员的优先顺序。最终建立完整的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需要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补员方式”的预测目的。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

综合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和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能够控制用工总量、平衡用工配置、优化员工队伍、规范用工策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

2.主要流程说明

(1)流程一: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流程。

第一步:设计电网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收集并整理数据,包括按照数据收集标准化模板收集数据、修正数据、分类汇总数据、整合数据和统一数据量级等步骤;然后,筛选指标并降维,包括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步骤;最后,设计模型并进行需求预测,包括设计总量需求预测主体模型和效率提升调整系数、验证模型并进行需求预测等步骤。

第二步:设计集体企业和多经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

第三步:合并电网企业、集体企业和多经企业的需求预测结果,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结果。

(2)流程二: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流程。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的设计与预测主要针对电网企业。

第一步:设计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收集并整理数据,包括按照数据收集标准化模板收集数据、修正数据、分类汇总数据、整合数据和统一数据量级等步骤;然后,筛选指标并降维,包括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步骤;最后,设计模型并进行需求预测,包括设计各类用工(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技能类和服务类)和技能类各专业用工需求预测模型、设计调整系数、验证模型并进行需求预测等步骤。

第二步:进行补员配置,将各年度、各专业的补员数量分配至各市州单位及下属各二级单位。

(3)流程三: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流程。第一步:划分用工类型。梳理和划分企业业务及对应的用工类型,并明确“十二五”期间各年度、各用工类型的占比情况和用工数量。

第二步:结合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和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对长期职工补员的数量要求和素质要求(包括新进人员的学历、毕业院校和专业等要求)。

第三步:分析长期职工新进人员的补员优先级。

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是精心做好前期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充分认识模型设计前期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完整性,分两次从两个层面(即专业部室和基层单位)对历年生产经营数据、用工数据、分专业用工数据和退休人员数据进行了收集、核实和预测。在数据的整理上,以2012年单位个数为基准年度,向前向后核减核增单位数据,保持连贯性;对历史数据按比例进行加权汇总;统一数据量级,消除不同驱动因素间数据量级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对所有指标数据取自然对数的方式,缩小数据间量级差异。

二是应用SPSS进行指标筛选与降维。为确保关键驱动因素选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应对已收集的大量指标进行筛选,选取与用工总量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参与最终建模。同时,对已选取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进一步减少建模过程中自变量的数量。首先借助SPSS软件分析,运用关键因素驱动法、专家研讨法等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选取输电线路长度、变压器数量、配电线路长度、营业户数、固定资产等5个关键驱动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降维处理,消除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获得公因子方差、解析总方差和成分系数矩阵参与建模。

三是对模型进行曲线估计。通过SPSS软件将提取的公因子与用工总量进行曲线估计,得到各种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情况下,选取拟合度较高的几条线代入公式进行试算,从中选取差异率较小的曲线作为备选曲线,最终从多个曲线中筛选出最合适的曲线作为主体模型。某电网企业确定的曲线模型及主体公式为:

其中 Y:用工数量;f:公因子。

六是对模型设计进行调节系数设计。由于在主体模型设计过程中只考虑了生产经营增长因素对用工总量的影响,未考虑效率提升因素,因此特设计效率提升调整系数对由主体模型预测出的用工总量进行调整。经调整后得到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的公式如下:

其中,P:用工总量;f:公因子;k:效率提升调整系数。即:

七是依据结果对用工总量验算和测算。首先模型对企业历史用工总量数据进行验算,以验证模型计算结果。如测算结果与实际用工总量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对模型进行调整。如测算结果与实际用工总量差异较小,即可对目标年度的用工总量进行预测。

八是预测各专业的用工需求并与总量预测吻合。依据总量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各专业结构用工需求,运用专业弹性系数对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小幅修正,通过调整后得到的人员结构模型的汇总结果与总量模型预测结果一致,做到总量预测与结构预测之和差异为“零”。

4.专业管理考核与控制

一是通过“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各类别、各专业人员用工总量之和与“人力资源需求总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一致。通过补员配置,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基层位员工配置逐步平衡,员工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控制管理人员配置,严格按照企业定员标准配置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不超编。管理人员每年只补退休,不新增;专业管理人员按照技术、技能和服务人员比例配置,技术管理人员按照技能人员比例配置。

三是生产技能人员在模型预测和效率调节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专业弹性系数对个别配置率较高的专业进行调控,每年保持较小的、相对均衡的增长幅度。随着农网技术改造的逐步开展,乡镇及农村配电与营业专业用工逐渐实现业务委托。

四是在明确“用工总量需要多少人”、“各专业、各机构需要多少人”后,进一步明确“需要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补员方式”,建立员工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根据业务开展需求,分析各项业务对新进长期职工毕业院校和学科专业的要求,明确新进长期职工的补员优先顺序。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评估及结论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2009~2015年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影响人力资源的主要设备因素的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目标年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结构、素质进行预测,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用工总量得到严控,全民工、农电工和劳务派遣用工总量下降。运用SPSS软件,通过对大量备选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了输电线路长度、变压器数量、配电线路长度、营业户数、固定资产五个指标作为关键驱动因素,以2009~2011年的数据作为历史数据,选取对数曲线,成功建立电网企业主体预测模型。考虑效率提升因素,设计效率提升调整系数对根据主体模型预测出的用工总量进行调整,运用总量模型预测了2012~2015年的用工总量,通过比对2012年的预测数据和定员数据,有效控制预测误差在1%以内,达到严格控制用工总量的目标,实现了“用工总量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

二是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单位人员配置趋向合理。根据各专业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要,对管理岗位采用定额法,保持经营管理岗位人数不变,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岗位采用按照生产服务岗位增幅的一定比例增长;供电企业九大生产岗位采用关键驱动因素法;对于发电生产和送变电施工生产岗位采用趋势外推法,保持历史年度趋势不变。最后,运用专业弹性系数对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小幅修正,建立了各个专业的用工结构需求模型,通过调整后得到的人员结构模型的汇总结果与总量模型预测结果一致,使总量预测与结构预测之和差异为“零”,保证了所建立的各个专业用工模型的准确性。并依据各专业的预测增量,结合年度预计退休人数及人员晋升情况,对预测年度各专业按照各专业的配置率将补员人数分配至各市州单位、直属单位乃至各个二级单位,使得供电企业技能岗位整体配置率得到控制,同时保证了关键核心业务配置,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单位人员配置趋向合理,实现了“各专业、各机构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达到了优化员工结构的目标。

三是新进人员素质要求清晰明确,补员招聘计划科学严谨。采用专家研讨法划分核心与非核心业务,计算出长期职工和非长期职工的需求量,非核心业务上的劳务派遣用工通过业务外包减少数量,实现了“三降一升”,即电网企业长期职工用工数量降低、农电用工数量降低、劳务派遣用工数量降低、劳务派遣转业务委托用工数量上升。运用关键驱动因素法构建素质模型,预测“十二五”期间新进人员学历结构,通过专家研讨法制定毕业院校和学科专业要求。应用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分析补员优先级,将各单位新进长期职工按专业划分补员优先级,分为A、B和C三级,表示补员的优先顺序,以确保将有限的新进长期职工优先补充到最关键、最紧缺的单位及专业,建立了完整地素质预测模型,对招聘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了“需要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补员方式”的预测目的,达到了优化用工策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

四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是在电网企业劳动用工策略发生重大调整的深刻背景下启动的,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果是对滚动调整“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规划和制定年度用工计划的重要依据。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将积极践行“效率优先”的用工策略,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优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企业用工管理水平。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需待改进与完善:

一是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前期历史数据收集中,相关数据的历史延续性很重要,由于各年份统计口径的变化、相关数据报表来源等因素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对历史数据的口径、特殊年份数据调整都需进一步完善。

二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中涉及的预测基本方法与步骤在实际操作与应用过程中,如遇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对模型预测方法与结果进行相应调整是必然的,例如2012年多数电网企业进行了“五大”机构调整工作,如不进行调整,其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模型所形成的各项预测结果就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差异,从而影响未来预测结果的实用性等。

三是当政策性调整仅发生在下级单位间时,需对调整年度和未来预测年度的补员配置及新进人员素质要求的预测结果进行调整。当政策性调整或其他客观影响不仅发生在下级单位间且会对用工总量和各专业用工数量产生影响时,需从总量和结构模型预测结果开始进行全面调整。

四是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中,各样本点的采集受各级层单位分布不均衡影响,其预测的数据也会与实际相差较大,会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的推广应用。

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是以电网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为基础,以人力资源集约化发展为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分别对“十二五”期间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总量、人员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如按以下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可滚动修订各单位“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并在各单位推广应用,保障用工总量的供给,以保证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以战略导向为原则,充分依据电网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按“控制用工总量、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素质结构”的规划要求,优化用工策略,降低用工风险。

二是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充分考虑构建模型及应用中的各种限制性条件,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以增强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实现预测结果的实用性。

第3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模型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

以严格控制省公司未来年度内用工总量为目标,以企业投入产出效能为衡量标准,围绕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人均效率持续提升两个基本要求,设计兼顾业务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司用工总量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用工总量与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用工总量需求”的预测目的。

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

以优化职工配置结构为目标,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中现有业务类型及其核心业务领域布局,深入研究各业务、专业用工数量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专业用工需求。结合各机构的人员配置率,将各专业的预测增量进行合理分配,建立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分专业分机构需求”的预测目的。

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

以优化用工策略、提升职工素质为目标,在实现人力资源总量预测和人员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业务的核心程度确定对应的用工方式,分析不同用工方式在人员结构中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明确预测期内补员方式和素质要求,建立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人员素质需求”的预测目的。

综合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和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能够控制用工总量、平衡人员配置、优化职工队伍、规范用工策略的人力资源需求模型。

模型改进思考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导向,紧紧围绕“六个维度”,注重“六个适应”,强化“六个保障”,创新实践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全面构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新模式,造就一支规模适当、高端引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个维度”:在控制员工总量的前提下,以提高员工素质为主导,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素质优良、机制创新、激励有效、管理提升”。即组织机构科学合理,满足公司发展要求;人力资源规模适当,用人机制科学灵活;培训开发效能实用,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新全员绩效管理,薪酬分配更具导向;员工激励充分有效,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更加畅通;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得到加强,管理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

“六个适应”:人力资源预测与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相适应,与员工素质整体提升相适应,与电网发展实际需求相适应,与劳动定员成果测算相适应,与电网装备运行状况相适应,与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适应。

“六个保障”:定员贯标为基础保障、市场配置为活力保障、教育培训为提升保障、信息平台为科技保障、绩效考核为实施保障、多元激励为动力保障,贯穿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实践各环节,实现市场与选拔、绩效与考评、培训与激励的一体化整合,最大程度激活人力资源。

模型支撑体系

定员贯标铸基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规范性要求,我们主动探索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认真组建专业团队,组织内外部调研,在充分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拟定劳动定员贯标工作方案。积极引导专业部门参与方案的讨论,吸收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将集体的智慧转变成企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为了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公司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及时评估,发现问题,准确纠偏,不断总结和检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引入标杆体系,通过内部对标与外部对标相结合,实现定员贯标工作的创新提升,为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配置添活力

积极探索建立内部用人市场(图1),逐步形成员工交流、转岗、退出常态机制。制定实施《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内部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如有岗位空缺,用人单位可提出岗位需求申请,人资部门汇总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在公司网页公告,并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将初选意见提交该岗位的直接管理者,由其最终确定人选后,人资部门在内部网站公布配置结果。借助市场化配置的“杆杠”作用,公司员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化的岗位竞争和内部流动,使得员工倍加珍惜现有岗位和工作条件。在太原公司试点工作中,除特殊群体外,人员流动全部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按照“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方式进行配置。使人员更合理地向需要的岗位正向流动,保证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活力,使人力资源需求模型有了更科学真实的数据来源。

教育培训促提升

出台《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将员工培训分成三类,即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提高性培训和岗位拓展性培训,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纳入公司发展之需。岗位适应性培训是针对新录用员工、新调整岗位员工、待岗员工以及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D档的员工开展的,以岗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入职培训、岗位资格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岗位提高性培训是针对上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B档或C档的员工开展的,以提高员工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岗位培训、在岗学习、离岗轮训、员工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岗位拓展性培训是以培养“专一学二眼观三”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针对公司年度优秀中层干部、公司级及以上标兵级综合激励获得者、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进入A档的员工开展的,以岗位交叉培训、外派高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培训。建立“以赛代训、以比促训”的机制,开展了“技术比武年”活动,组织“职工技能竞赛运动会”。分类开展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对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使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参数不断更新修正。

信息平台提档次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建模时首先划分用工类型,预测“十二五”期间全民用工、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委托用工的数量;然后通过分析学历结构现状,建立各学历结构预测模型,以明确对新进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形成新进人员补员优先级,明确新进人员的紧急程度,从而构建并甄选符合各素质层级人员发展规律的需求预测模型。二是研发薪酬福利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级薪酬数据多维度分析,实时监控和预警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关键岗位、人员属性等综合分析各单位薪酬结构分析、薪酬水平分析。研发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级福利费用发放概览分析系统,通过薪酬福利差异化发放,引导员工合理流动。三是搭建供电单位劳产率分析平台。实现纵向同比分析4年内供电单位劳产率的完成情况,横向比较各供电单位本年度劳产率的计划完成情况。实时监控各单位员工增减情况,分析各类型员工结构,分析员工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分布情况、人事费用率情况、人才密度情况,作为需求模型的有益补充。

绩效考核为推手

在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绩效管理先进理念方法、外出调研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并进行了创新探索,形成了以“自评为主、考评为准、讲评改进”的自上而下绩效计划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计划考评以自评为主,变“罚分”为“奖分”。考评基础分从零分计起,每项绩效计划对应一个分值,完成得满分,有瑕疵完成按50%得分,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达要求不得分。实行“月度预兑现、年度总追溯”,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强了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部室(单位)内部绩效评价上,首先对内部所有工作进行梳理,按项赋予相应分值,员工完成工作后对应加分,完成工作越多加分就越多,工作质量越好、效率越高加分就越多,奖分上不封顶。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为主,部室(单位)、班组、员工各层面在评价自己和下级工作绩效时都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否则将针对不当得分予以加倍扣除。实施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后,人岗匹配度持续向好,公司绩效全面提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省公司排名第一,劳动生产率排名不断进位,安全调度突破10000天。

第4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一、监测目的

通过在哨点监测单位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监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人员健康状况和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分布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关系,建立放射职业危害因素预警监测网络,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职业病。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

(一)监测对象

在全市选择10家放射性职业病哨点监测单位,包括4所医院、2家工业探伤机应用企业、2家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企业和2家X线检测仪应用企业。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分别为大学附属医院20人、市中医院9人、区人民医院5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化工受压容器检测站4人、市东方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人、木业有限公司2人、化学品有限公司3人、金东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人、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2人(具体见附件10)。

(二)监测内容

1.开展监测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和掌握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场所情况包括射线类型、防护设施、自主管理情况等,工作人员情况包括工作岗位、接触射线的年限、接触射线类型及强度。

2.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各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预警并参与处置职业危害事件,保障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建立场所档案。

3.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常规监测、任务监测和应急监测。分析剂量资料的行业分布、岗位分布情况,尤其关注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诊断治疗人员的剂量分布,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4.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监测项目与规范,了解和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常规监测和医学随访情况。包括就业前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在岗监测、事故应急监测和离岗监测,并建立健康档案。

5.开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监测,掌握年度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申请例数、诊断例数。

在检测基础上形成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健康状况监测、放射性疾病监测等年度报告,并对有条件的项目实施网上直报。

三、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方案

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是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哨点开展主动性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建立放射职业危害因素预警监测网络,完善职业病危害监测预警体系,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

(一)法规及标准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相关检测规范制订。

(二)监测对象

根据《2014年度省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所医院、2家工业探伤应用企业、2家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企业和2家X线检测仪应用企业,共计10家单位作为哨点监测单位,详见表1。(三)监测内容

1.基本情况调查

开展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和哨点检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填写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和哨点检测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2)。

2.工作场所监测

开展项目单位放射工作场所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各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预警并参与处置职业危害事件。

(1)医院放射诊断工作场所

透视机(含DSA)、摄片机和CT监测项目及方法分别依据表2、表3、表4中规定执行。(2)工业探伤工作场所

工业探伤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5内容执行。(3)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工作场所

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6内容执行。(4)X射线衍射仪或检测仪

X射线衍射仪或检测仪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7规定执行。(四)质量控制

各地各单位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规范检测程序和方法,保证检测质量。检测使用的设备相关参数要满足相应检测规范要求。设备经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取得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每项指标有3个检测数据,取平均值经检定系数修正后报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保持3位内(含3位)有效数字。

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外照射监测方案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是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必备条件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实际受照剂量,并对受照剂量进行评价,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危害效应评价提供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一)法规及标准

本方案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卫办监督发〔2008〕3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9〕43号)及《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制订。

个人剂量外照射监测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及检测检验规范主要包括:《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207-2008)等。

(二)监测对象

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涉及的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28人)、介入放射学(7人)、工业探伤(6人)、工业其他应用(小型密封源5人、X射线检测仪4人)。

(三)监测程序

1.监测方法

原则上针对单一成份已知能量的γ或X射线,或弱贯穿辐射(如β射线和低能X射线)不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只监测Hp(10)。

2.监测仪器

市疾控中心目前所使用的检测仪为RDG-3A型热释光个人剂量仪,具有能覆盖监测范围的宽量程(0.01uSv~9999mSv)、足够高的灵敏度、足够低的探测下限、能量响应和角响应误差不大于30%。

使用的探测器具有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热释光剂量仪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热释光剂量仪每两次检定之间应至少做一次期间核查,利用检定后保存的元件检查仪器稳定性。

3.监测周期

每1~3个月为一个监测周期,监测周期不超过3个月。每个监测单位在各监测周期开始时应随元件发放随样本底,监测周期结束后随元件一起收回,用于测读时扣除本底。

4.数据处理

原始记录应详细记载监测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包括单位信息、受理号、监测起止日期、仪器状态、测量人及测量日期等。

对每个监测周期测量结果超过mSv时,对其受照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附在其相应的个人监测原始记录中。

当剂量计丢失、损坏、异常数据剔除等其它因故得不到监测数据时,尽量确定其名义剂量。

当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小于系统最低探测水平(MDL)时,记录为1/2MDL。(MDL应至少每年核准一次)

5.数据上报

监测年度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按照省疾控中心的要求,市疾控中心于10月20日之前,将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情况表(附件3)、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监测人数分布表(附件4)、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年集体剂量分布表(附件5)及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汇总表(附件6)报至省疾控中心和市卫生行政部门。

(五)质量控制

1.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应具备省卫生厅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资质。

2.各地各单位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开展个人剂量检测工作,规范检测程序和方法,保证检测质量。

3.参加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个人剂量比对,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复核。

五、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危害监测方案

开展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放射性疾病申请诊断情况监测,目的是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资料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包括不同工种、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级别工作场所分析,并结合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行业分布、剂量分布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关系,探求降低辐射危害效应的方法,建立辐射健康效应监测预警网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保障提供依据。

(一)监测对象

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涉及的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28人)、介入放射学(7人)、工业探伤(6人)、工业其他应用(小型密封源5人、X射线检测仪4人)。

(二)监测内容

哨点监测包括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调查、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放射性疾病申请诊断情况等。

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调查

市疾控中心负责统计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基本情况,包括人员、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等,并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登记表(附件7)。

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市疾控中心负责统计全市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完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常规监测情况,包括就业前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在岗监测、事故应急监测和离岗监测人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发放数,并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登记表(附件7)。

分析监测人群中样本分布情况,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内容参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监测项目与规范,主要包括眼晶体、指甲皮肤、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染色体等指标,并结合人员工作岗位、接触的射线类型与强度和个人剂量监测等其他资料,评定射线对健康效应的影响程度,同时填写哨点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汇总表(附件8)。

3.职业性放射病监测

(1)统计全市所有放射工作人员中,年度职业性放射病的申请例数、诊断例数。

(2)放射病报告由诊断机构填写职业性放射病报告卡(附件9)报送省疾控中心。急性放射病在诊断后六小时内报告,慢性放射病在诊断后10天内报告。

(三)监测方法

1.现场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形式统计全市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基本情况和年度内完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常规监测情况。

2.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进行检查。

3.监测数据录入。对哨点监测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监测工作,填写相关监测报表,并将监测数据汇总后递交至省疾控中心,经复核合格后统一录入数据库。

4.资料汇总与上报。监测年度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市疾控中心负责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登记表、哨点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汇总表、年度放射性疾病监测报表汇总后报至省疾控中心,同时上报相关文字资料,包括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各类调查表、职业健康检查资格证明材料、工作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1.1~10月,开展各哨点监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与健康监护资料收集;

2.10月中下旬,完成现场监测工作;

3.10月底,完成资料汇总并上报。

七、相关事项

1.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

2.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及各监测点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承担相应的放射性疾病监测任务及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省疾控中心报告监测数据,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

第5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阶段。

2.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

3.组织设计理论分为静态和动态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动态加进了人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

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任务与目标、专业分工与协作、有效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稳定性和适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5.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6.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有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重视横向协调措施有: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密切的部门归类,设立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创造协调的环境提升管理人员的全局观点。

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因为个人经历知识经验条件的限制,有效管理幅度不是固定值,这个原则要求在实行组织设时,领导人的管理幅度应控制在一定水平,管理服务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

8.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9.企业确定上下级管理权力分工考虑因素:企业规模大小、生产技术特点、各项专业工作的性质、单位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的要求。

10.新型组织结构模式:超事业部、矩阵制、多 维立体、模拟分权、流程型、网络型组织。

11.矩阵制组织是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具有双通命令系统。

12.网络型组织分为内部网络(组织内减少管理层级,打破组织界限的扁平网状联合体)垂直网络(在特定行业中因为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企业之间的网络型组织)

市场网络(不同市场与企业间的联系)机会网络(各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暂时组成的)

13.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组织环境分析、组合发展目标的确立、企业流程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和工作岗位设计。形态看包括决策、管理、执行和操作层四个层级的组织设计。

14.管理层次:职权层级的数目;管理幅度:有效监管直接下属人数。

15.组织职能设计的步骤:1职能分析2职能调整3职能分解

16.职能分析目的是从宏观的角度确定组织需要的基本职能,明确企业的关键职能和基本职能。职能分析首先确定组织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及其结构,包括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各子系统的职能实行总体设计。

17.职能调整的方法:充实已有职能、增加新的职能、转移或重新确定职能。

18.组织职能设计的方法包括基本职能设计(生产、计划、人事、财务、研发、信息、销售及售后)和关键职能设计(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安全、成本控制、资源开发)。

19.组织职能设计是组织部门设计的依据,部门设计是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部分。

20.组织的部门设计包括部门纵向结构的设计(包括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设计)和横向….

21.纵向设计方法:经验统计法、变量测评法。

22.管理幅度是影响组织层次的重要因素,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也必将影响管理层级的设计,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的性质、人员素质状况、管理业务标准化水准、授权水准、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水准。

23.部门横向划分分为总体结构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业务流程法)和不同对象和标志(按人数划分、时序划分、产品划分、地区划分、职能划分、顾客划分法)。

24.企业各个管理和业务部门的组合方式: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模拟分权)、以关系为中心(多 维立体流程性网络型)

25.组织发展战略:增大数量、扩大地区、纵向整合、多种经营战略。

26.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2组织结构分析3组织决策分析4组织关系分析)2实施结构变革3组织结构评价。

27.系统的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

28.组织结构分析有三方面1.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职位?哪些原有智能需要增强?哪些陈旧职能可取消?2明确哪些是关键性职能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即生产成果的职能、产品制造、销售和开发等。

29.组织决策分析:影响的时间,对各职能的影响面,所需具备的水平,决策的性质。

30.组织关系分析: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给与何种配合和服务?它应对别的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

3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

32.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

33.保证变革顺利应该让员工参与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大力推行与变革相适合的人员培训计划大胆用年富力强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

34.组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

35.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任务目标合理分工协作责权相对应的原则

3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岗位工作的满负荷岗位的工时工作制劳动环境的优化

37.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每个岗位的工作量理应饱满,有限的劳动时间理应得到充分利用。

38.劳动环境优化应考虑2因素: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工作地的组织照明与色彩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噪声厂区绿化等)

39.岗位设计基本方法: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1程序分析其中又包括作业程序图流程图线图人机程序图多作业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2动作分析包括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条件的改善工具和设备的设计三方面)现代工效学的方法其他可借鉴的方法

40.作业程序图流程图线图侧重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检验、运输等事项分析研究,以宏观的物料流程为对象。

41.工业工程的工作表现为:1.规划2设计3评价4创新

42.岗位工作扩大化设计方法包括岗位宽度扩大 法(延长加工周期增加岗位工作内容包干负责)岗位深度扩大 法(岗位工作纵向调整充实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工作连贯设计岗位工作轮换设计岗位工作矩阵设计)。

43.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设计包括岗位工作扩大化的设计和岗位扩大丰富化的多 维度分析。

44.狭义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备人员补充人员晋升广义的为:人员培训开发员工薪酬激励职业生涯规划其他人力资源计划(劳动组织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计划)。

45.外部环境:经济环境人工环境科技环境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46.内部环境:企业的行业特征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及人资管理系统。

47.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确保人力资源需求与内外环境相适合与战略目标相适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原则。

48.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确定人员规划期限3才用定性定量实行预测4制定计划5评价与修正。

49.企业的人员配置计划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工作岗位分析所制作的JD和人力资源盘点的情况来编制。

50.预测人员需求是整个人员规划中最困难最重要的部分。

51.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假话的对策性计划,培训计划是在选择人员的供给方式基础上为适合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的。

52.人力资源预测包括:需求预测存量与增量预测结构预测特种人资预测

53.人资预测的作用对组织方面的贡献对人资管理的贡献。

54.人资预测局限性:环境与预期不同企业内部抵制预测代价高昂知识水平有限

55.影响人资预测一般因素:共11个顾客&市场需求变化生产需求劳动力成本趋势劳动成产率变化趋势追加培训需求员工移动情况出勤率政府政策方针工作小时变化退休年龄变化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56.人资需求预测包括:实现、未来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

57.人资需求预测具体程序:1准备阶段(1构建人资需求预测系统由企业总体经济发展预测系统人资总存量与结构预测系统和人资预测模型与评估三系统;2.人员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包括swot和竞争五要素分析法(新加入竞争者竞争策略自己产品替代品顾客群和供应商的分析)3.岗位分类企业专门技能人员、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分类4.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2.预测阶段(1分析岗位2人资盘点3部门讨论修正结果4数据分析5得出需求量6得出人资净需求总量)3.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58.计划期内员工补充需求量=计划期内员工总需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数+计划期内自然减员总数。

59.对象指标:人资需求预测的对象依据指标:影响需求预测的变量因素。

60.人资需求预测定性方法:经验预测描述法德尔菲法

61.人资需求预测定量方法:转换比率人员比率趋势外推回归分析灰色预测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生产模型分析马尔科夫分析(供给&需求预测)定员定额计算机模拟法

62.内部人资供给考虑因素:人员自然流失、内部流动、跳槽等

63.影响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地域性因素人工政策及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准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64.外部人资供给主要渠道:毕业生(容易预测)复员转业军人失业和流动人员(难预测)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65.企业人员供给预测步骤:1.现有人资盘点2.分析数据统计调整比例3.向部门主管了解情况4.数据汇总实行内部预测5.外部人资供给预测6汇总得出总预测。

66.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人资信息库(一般员工技能清单管理才能清单)管理人员阶梯模型(对提升受阻人员一对一面谈)马尔可夫模型

67.人资供求三种关系供求平衡供大于求供不应求

68.人资管理制度特征6个

69.制度化管理的优点:个人与权力相分离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适合现行企业需求。

第6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年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考核评比年。市三年行动计划检查组将各县级环保部门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情况进行考评,总结成绩、查找不足、通报结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重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扎实细致推进质量管理各项工作。

各县站于6月15日前上报市质管组“三年行动计划”整改总结。

市站应认真整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检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材料,迎接省三年行动计划检查组的考核评比。

二、加强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各级监测站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办法》(总站水字[]182号)以及《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等要求,执行相应质量管理规定,加强例行巡查。

迎接省中心的质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站点仪器设备与日常维护管理情况、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日常质控措施实施情况。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现场检查项目为SO2、NO2、PM10,采用输入定值标气、流量考核的方法进行质控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自动站现场检查的项目为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或总有机碳,仪器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考核采用盲样考核、PH和DO采用便携式采取质控考核方式为:盲样考核、PH和DO采用便携式仪器现场比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将同步采集水样并与实验室方法进行比对。

市质管组在9月份,组织一次全市范围的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检查,检查内容同省中心质控检查内容。

市站根据自动站质量管理规定,按要求编制大气自动监测运行善及质量评估报告及水质自动监测运行状况及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底前报省中心质量部。

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各站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或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做好站内的质量管理活动。

1、根据质量检查和对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适时改进体系文件。

2、各站在年内组织做好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3、按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和/或实验室认可的监督评审或复评审工作,避免发生计量认证资质“脱审”的现象发生。

4、市质管组于7月份对县站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抽查。

四、做好上岗证考核工作

1、组织全市各级监测站监测人员参加省中心组织的上岗证理论考试,要求各站上岗证理论考试的合格率达到99%。

2、按照《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程序》(试行)的要求,做好市站上岗证操作考核的自认定工作,并组织好县级站的操作考核工作。

3、要求各县站每年一次(8月前)向市站提交《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和《参加能力验证及考核等情况汇总表》。市站根据申请材料组建上岗证考核组,对县站监测人员进行现场考核。

4、市、县站准备好上岗证考核材料的台帐以备检查。

五、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及各项考核活动,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1、市站、赣榆县站按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要求参加其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

2、各站积极参加总站的质控考核活动。

3、各级监测站参加省质量管理组组织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活动,本年度能力验证活动拟定2个项目:水质中砷、石油类。

4、积极参加省质管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5、省中心要求今年的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工作计划从小康监测开始,因此我市本年度5月、10月分别组织一次小康断面同步监测活动。

6、本年度市质管组组织一次全市各站实验室比对活动,拟定2个项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六、继续做好各类重点监测任务的质量管理工作

1、地表水断面监督监测:以省控断面及饮用水源地作为重点抽测范围,积极配合省中心组织的现场抽测和检查。

2、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市站配合省中心的现场检查及盲样考核。

3、重点污染源监测:市站配合省中心10%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抽测工作。抽测项目为:废气中流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中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抽测方式为现场抽测与检查相结合,现场抽测采取同步比对监测和达标率验证监测等方式,检查内容包括检查质控措施、监测报告等。

市站组织国控重点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现场检查工作,随机抽取10%废水、废气、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

4、配合省中心做好总站噪声核查抽测工作。其余专项监测按照各专项的质控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检查。

市站按要求认真完成相关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给省中心有关部门:市站于6月底前上报对县站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总结;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31日前上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于11月15日前上报;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15日前上报;环境监测分析数据及人员考核、培训情况统计表于12月15日前报。各县站于11月20日前上报市站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11月10日前上报市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12月10日前上报市站环境监测分析数据及人员考核、培训情况统计表。

七、建立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通报制度。市站将对自动监测等重大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督查结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

2、配合省中心在开展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活动,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我市依据省中心的评估方式对县级站进行评估活动。

3、强化质量管理工作考核。按照全市环境监测目标分解量化指标,对全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八、市站继续做好现场规范化整治活动

市站进一步做好现场监测规范化整治活动,总结前期工作的经验及不足,保证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并加强在日常现场工作规范化的检查工作。

九、加大环境监测人员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

第7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 预测 方法

一、定性预测方法

1.管理评价法。管理评价法,是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最常用的一种主观预测法。它是由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专员等人员一起预测和判断企业在某段时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管理评价法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下级估计法和自上而下的上级估计法两种。下级估计法是首先由基层管理人员根据其生产能力、员工流动等情况预测人员需求,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上级估计法是由高层管理者根据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经营环境等的变化预测人员需求。利用管理评价法预测人员需求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目标、生产规模、市场需求、销售或者服务规模、人员配置及流动性等。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受判断依据以及判断者经验的影响较大。该方法通常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在预测中将下级估计法和上级估计法结合起来运用。

2.现状预测法。现状预测法是一种适用于短期预测的最简便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假定组织的员工总数与结构完全能适应预期的需求,管理者只需要安排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间内去补缺即可,如替补晋升和跳槽者的工作岗位。

3.经验预测法。经验预测法,是一种利用现有情报和资料,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对企业未来员工需求进行预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与某种次要因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假设。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依靠预测者的经验和能力,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得不到保证,通常只能用于短期预测。

4.情景描述法。情景描述法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组织未来的战略目标和相关因素进行假设性描述、分析和综合,并作出多种人力资源需求的备选方案,以此适应和应付环境与因素的变化。情景描述法通常用于环境变化或者组织变革时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析。

5.微观集成法。使用微观集成法,是组织的各个部门根据自己单位、部门的需要预测将来某时期内对各种人员的需求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人员就可以把各部门的预测综合起来,形成总体预测方案。这种方法由上而下布置预测工作,由各直线部门经理根据本部门的业务发展需要,预测出将来对某种人员的需求量,然后再由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报、预测和汇总。它适用于短期预测并且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比较稳定的情况。

6.工作研究预测法。工作研究预测法,是企业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在假设岗位工作人员安全适岗的前提下,确定其工作量,最后得出需要的人数。工作研究预测法的关键是首先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编写出准确的职务说明书,制定出科学的岗位用人标准。当企业的结构比较简单、职责清晰的时候,工作研究分析预测法比较容易实施。

7.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预测法,是指邀请在某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或小组面谈的形式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比较严格,在实施时需要注意: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问卷的返回率不低于60%,以保证调查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实施该方法必须取得高层的支持,同时给专家提供充分的资料和信息,确保判断和预测的质量;问卷题目设计应主题突出,意向明确,保证专家都从同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调查对象既可以是个人或面对面专家小组,也可以是背靠背的专家小组。面对面的方式,专家之间可能相互启发;背靠背的形式可以免除某一权威专家对其他专家影响,而使每位专家独立发表看法。德尔菲法的整个过程可以用图4-4来表示。

二、定量预测方法

1.趋势预测法。趋势预测法是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根据某些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相应的某段时期人力资源的需求。趋势预测法在使用时一般都要假设其他的一切因素都保持不变或者变化的幅度保持一致,往往忽略了循环波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等因素。一般常用的方法如下:

(1)散点图分析法。该方法首先收集企业在过去几年内人员数量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散点图,把企业经济活动中某种变量与人数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表示出来,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则可以根据企业未来业务活动量的估计值来预测相关的人员需求量,同时,可以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修正,使其成为一条平滑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估计出未来的变化趋势。

(2)幂函数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人员变动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其具体公式为:r(t)=atb,式中r(t)为t年的员工人数,a,b为模型参数。a,b的值由员工人数历史数据确定,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曲线模型算出。

2.统计预测法。统计预测法是指根据过去的情况和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并由此对未来的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定量的预测方法。

(1)比例趋势预测法。这种方法通过研究历史统计资料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例如部门管理人员与该部门工人之间的比例关系,员工数量与机器设备数量的比率,考虑未来情况的变动,估计预测期内的比例关系,进而预测未来各类员工的需要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在于历史资料的准确性和对未来情况变动的估计。

(2)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如果只考虑某一种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例如企业的市场规模,而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就可以采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如果考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则需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如果其中的某一影响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相关的线性关系,那么,就需要采用非线性回归法来做预测。

(3)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这种方法首先用数学模型的形式表示出企业的职工需求量与影响企业员工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该模型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变量来预测企业的员工需求量。这种方法比较繁琐、复杂,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大型企业里才会采用。

3.工作负荷预测法。工作负荷预测法,是指按照历史数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先计算出某一特定工作每单位时间(如一天)的每人的工作负荷(如产量),然后再根据未来的生产量目标(或者劳务目标)计算出所需要完成的总工作量,然后依据前一标准折算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这种方法的考虑对象是企业工作总量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关系,考虑的是每位员工的工作负荷和企业总体工作量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未来每年所需员工数=未来每年工作总量/每年每位员工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未来每年的总工作时数/每年每位员工工作时数

因此,工作负荷预测法的关键部分是准确预测出企业总的工作量和员工的工作负荷。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稳定的时候,这种预测方法就比较方便,预测效果也比较好。

4.劳动定额预测法。劳动定额,是对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量的规定。在已知企业的计划任务总量,以及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的基础上,运用劳动定额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该方法可以运用公式:n=w/q(1+r)进行计算。式中,n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w为计划期任务总量,q为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r为部门计划期内生产率变动系数。r=r1+r2+r3,其中,r1为企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2为由经验积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3为由与员工年龄增大以及某些社会因素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系数。

参考文献:

第8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超声检测 质检总局行业协会探伤设备探伤仪

在写本文之前,本人已取得射线和超生波探伤Ⅱ级资格、特种设备评审员资格,并经历多次起重机制造评审,就我所理解的,在人员、设备、工艺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讲述几点:

一、人员的管理:凡从事无损探伤检测的人员,首先要经过劳动部考委会考试合格颁发资格证书,其资格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各级人员从事与自已资格级别相适应的工作。

Ⅰ级人员可在Ⅱ级、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工艺,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不得在两个以上单位中执业,且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检测工作。

Ⅰ级人员和Ⅱ级人员在省或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处举办的无损检测培训班培训,Ⅲ级人员在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处无损检测培训班培训。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单位至少应有两名探伤人员,至少有一个Ⅰ级人员和一个Ⅱ级人员,才能保证探伤报告的说服力。Ⅰ级人员和Ⅱ级人员在省或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处举办的无损检测培训班培训后统一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发证,在特种设备――起重机制造检测中出具的报告才有效,其他由一些行业协会发的证书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报告中不认可,相应的无损检测报告也无效。这是一个单位决定取探伤人员证书时应选对培训发证单位。再者,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如决定探伤外包,必须选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有无损探伤核准证的单位,即该机构有探伤资格,相应该机构人员资质、数量符合要求。但不要直接聘请有探伤资质的探伤人员,相对个人有探伤资质人员,个人必须通过机构才能对外出报告,如果他所在的机构无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无损探伤核准证,他个人不能对外出报告,有些企业不明白国家的管理规定,可能直接聘请有探伤资质的探伤人员,其所在的机构无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无损探伤核准证,这种情况下出具的报告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二、工艺规程要求;通用工艺规程和专用工艺规程的问题

1、通用工艺规程是根据本单位所有应检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检测器材的现有条件按法规、标准要求制定的技术规程或通则。通用工艺规程有一定覆盖性、通用性和可选择性。

a、射线探伤通用工艺规程主要内容有:

① 适用范围(依据的标准、透照质量等级、透照母材厚度范围,工件种类、焊接犯法和类型等)

② 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资格,视力等)

③ 对工件的要求(工序、探伤时机,工件表面状况等)

④ 设备、器材选用原则(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胶片牌号和类型,增感屏,像质计,暗盒,铅字等)

⑤ 透照方法及相关要求

⑥ 钢印标记方法

⑦ 曝光曲线(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

⑧ 暗室处理(洗片方法,胶片处理程序,条件及要求等)

⑨ 底片评定(评片条件、验收标准)

⑩ 记录报告及存档规定(记录报告内容及要求,资料、档案管理要求等)

⑪ 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署及资格、日期等。

b、超声波探伤通用工艺规程主要内容有:

①适用范围(依据的标准、照母材厚度范围,工件种类、焊接犯法和类型等)

②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资格,视力等)

③探伤仪规格型号名称,探头类型、晶片尺寸,标准试块及对比试块型号名称,藕合剂型号名称

④检验方法:检验试剂、扫查方式、检验部位范围、抽检率、仪器时基线比例和探伤灵敏度调整等,

⑤缺陷的测定与评价:测定缺陷位置,当量和指示长度的方法,工件质量级别评定。

⑥ 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署及资格、日期等。

2、 专用工艺规程则是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或产品上的某一部件依据通用工艺规程和图样要求所特意制定的探伤的具体细节和具体参数条件,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特殊要求编制,用于指导探伤人员对工件进行探伤,要求内容具体,一物一卡,多为图表形式。专用工艺规程在锅炉制造应用较多,因为一个锅炉罐体射线探伤时从它主体对接纵焊缝、环行对接焊缝还有人孔焊缝等要采用不同的透照方式,不同的曝光量、不同的透照长度等等,用文字说不清,必须借助图表才能表达清楚。起重机制造探伤相对简单标准中要求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和腹板的对接焊缝,专用工艺规程比通用工艺规程稍微复杂一些。也可以用通用工艺规程来代替。

三、设备管理:起重机产品制造过程主要应用射线探伤和超生波探伤。射线探伤设备有:X光射线机,强光评片灯,黑度计。超生波探伤设备有超生波探伤仪,CSKⅠA、CSKⅢA、RB2试块,探头等,要对设备建立台帐,定期由计量单位检定,过期及未检定不得投入使用。尤其强调的是黑度计,JB4730-2005规定至少六个月校验一次(可自校)。校验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至少每两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探伤设备不得放在高温、潮湿及有酸气、直射阳光和有震动地方,以防腐蚀和损坏。

超生波试块使用与维护①试块在使用和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防止碰伤或擦伤②防止试块锈蚀,使用后停放时间较长,要涂防锈剂

③防止试块变形

除上述设备外还要用一些辅助设备器材:如增感屏、暗袋、像质计铅字等

第9篇:测量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影响因素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土地测量,土地测绘不仅影响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测绘工作的效果好坏,关系着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要考虑到影响测绘质量的环节和因素,从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质量控制相关措施,提高土地测绘的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的影响

不管在做任何工作中,人都是最重要的角色,比如实地测量、测绘方案制定、处理测绘数据还有编写测绘报告。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测绘的质量。测量人员自身的道德和技术水平、自身素质等都会给测绘质量带来影响。若测绘人员道德水平低下素质较低、专业技术不强等因素,都会对测绘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影响。但有些测绘单位,为了缩小成本,获得较大利润,让非专业、或专业技能不高的测绘人员进行土地测绘,而这些非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对工作没有严谨的态度,根本无法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

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测绘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测绘技术、测绘作业以及测绘管理。如果外界的环境因素出现变化,则测绘的工作难度会加大,继而会给测绘质量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测绘作业时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借助先进的测绘技术改善测绘工作条件,配合相关措施尽可能避免环境因素对测绘质量带来的一切影响。

(三)测量方法的制约

良好的测绘方法,在土地测绘中具有直接影响。而土地测绘的方法较多,怎样确保土地测绘质量,成为了测量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不同的土地测绘方法、测绘项目均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样就必须借助测量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这项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测绘方法。在土地测绘时作业程序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界址点测量等若其中一项作业出现问题,都会对土地测绘质量和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四)仪器设备的影响

在土地测绘工作中测绘设备的类型、施工是否方便快捷、测绘设备的性能是否稳定都会影响到测绘的质量,而只要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的测绘结果。所以应尽可能的提高技术水平,必须要保证测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土地测绘质量的措施

人为因素的控制

人为因素对测绘工作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测绘工作中,测绘单位要雇用那些具有专业技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测绘人员来进行土地测绘工作。对土地测绘单位的技术人员都要进行日常的训练,并要求测绘作业人员、检查人员、质管部门人、技术负责人等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人为因素的控制好了,才能保证土地测绘工作按时完成,并且有效地提高土地测绘的质量。

环境因素的控制

测绘人员在测绘工作中,对于被测场地的环境,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避免给测绘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测绘人员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重视周边环境,关注环境变化,采取措施将环境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测绘人员的工作提供优良的环境。另外,测绘工作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配合相关策略,运用先进的技术,积极开展测绘工作,提高土地测绘的质量。

测量方法的控制

根据具体测绘环境,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测绘方案,提高测绘质量。另外,每个测绘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根据各个测绘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保证测绘产品符合用求的需求。因此,测绘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操作流程和作业流程,确保测绘工作的质量。

测量仪器的控制

测绘人员要提前对现场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严密关注测绘环境,一旦出现变化时应及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测绘过程中,离不开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经常对仪器设备的各种零部件、组装等定期进行检查,这样会仪器设备对测绘质量的制约减少。如果某些仪器出现损坏、破损,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的组装是否完整。某些零件是否有损破情况,如若有此情况发生,应立即进行修补或撤换。测量单位还应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和自己本身需要,定期更换先进的仪器,根据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原先的测绘方法进行优化,确保在测绘时仪器设备能正常使用。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在保证仪器有出厂合格证的条件下,各项性能也要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使仪器稳定性符合技术规程的各项要求,能有效保证仪器设备应用时的准确性和长久性。

开展土地测绘检查

开展土地检测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测绘人员险自行检查,检查完之后再由专业人员进行新一遍的检查,如果发现有漏洞,应当分析原因立即进行处理,检测人员应总结此次出现这些漏洞的原因作出总结,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为土地测绘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确定没有问题后方允许进行下一部分的测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土地测绘作业时,应当重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仪器设备以及测量方法对测绘质量的影响,认真开展土地测绘检查。土地测绘质量对我国土地资源和人们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提高土地测绘质量势在必行。但这些,就需要仪器跟设备、测绘的方法、测绘的人员等。要严厉消除威胁测绘质量的隐患,对于出现的违规行为立即进行纠正,各面严格把关才能提高土地测绘质量,另外,我们要对土地测量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只有突破传统,不断的创新和总结,并且积极的汲取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与经验,使我国的土地测绘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沥敏.土地测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门窗,2013,12: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