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精选(九篇)

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

第1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50-04

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是指在充分利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从事食品检测、营销、研发等企事业单位,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为学生提供检验、生产操作、品控、营销等真实岗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期[2]。

一直以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按照“学校推荐实习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学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与毕业顶岗实习动员会,即实习与就业相结合”[3][4]的灵活性原则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以“校内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技术能手互动管理模式”强化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通过QQ群、飞信群、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实施学生顶岗实习的“在线监控”管理。七年来,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率均在70%以上,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评价为满意度100%,优秀率平均达64.1%,见表1。

一、历年顶岗实习信息及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顶岗实习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毕业顶岗实习从第5学期第13周开始,顶岗实习时间为6个月。从表1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除参军、生病住院等特殊原因外,其他学生都参加了顶岗实习,平均每年参加顶岗实习人数为61人,其中,男生、女生比例为1∶3。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统计与分析

1.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统计与分析

校外实习基地是指与学校签订了“订单培养”、“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或其他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的单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有11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6家、科研院所4家、事业单位1家;区域分布为湖南省5家、广东省4家、浙江和上海各1家,主要提供检验、操作和品控3个实习岗位。

2.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统计与分析

2008年-2014年,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人数占实人数的120%~437%左右,即为每位学生提供1~4个实习岗位,但学生选择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人数仅占实人数的28.4%,见表2。

(三)顶岗实习岗位统计与分析

1.顶岗实习岗位数统计与分析

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及人数统计结果见表3。每年平均89.5%的学生集中在检验员、操作工、品控员、销售和文员5种岗位上,其中,连续7年在检验员岗位实习人数都是最多的,占5种岗位实习人数的42%。因此,将以检验员岗位作为顶岗实习岗位信息统计对象。

2.岗位选择方式统计与分析

以实习岗位人数最多的检验员岗位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每年校外实习基地中提供检验岗位数在50人左右,在数量上能满足学生需求,但校外实习基地中只有生产企业原则上接受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很难接受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因此,平均有57.2%的检验员岗位实习是学生经过家人、亲戚朋友介绍或通过人才交流市场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自主选择的,见表4。

3.实习岗位性质统计与分析

检验员岗位主要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学生选择检验岗位数据统计见表5。生产企业为学生提供检验岗位数最多,7年中接纳学生人数占检验总人数的61.7%,其次是科研院所为29.4%。

4.地域分布统计与分析

从表6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实习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本省以及广东、浙江两省,分别占检验岗位实习人数的47.9%、23.0%和17.1%,其他省市仅占16.0%。主要原因:校外实习基地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在11家合作单位中湖南5家,占校外实习基地数的45.5%;广东4家,占校外实习基地数的36.4%;88%的学生生源地在湖南本省;广东毗邻湖南;浙江农业科学院标准化研究所与学校已有10多年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二、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在线管理”的效果分析

(一)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在线”管理效果分析

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在线”管理模式:通过顶岗实习QQ群、飞信群、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实施在线交流与管理;确立“校内与校外双师制”分别负责毕业作品及岗位技术传承与指导;实施“在线点名”与随机现场抽查方式进行实习过程的“教学质量督查”。QQ群、飞信群、微信等现代化信息交流方式的作用:实现在线响应、交流、管理和及时文件通知、招聘及其他信息;利用QQ、微信的定位功能实行“在线点名”。在使用频次上,根据学生对实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适应进度确定,如实习第一个月内学生还没有适应各种环境,思想波动大,每天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与沟通。

(二)项岗实习教学效果统计与分析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两名教师负责指导,一名是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指导毕业作品,另一名是实习单位的技术能手或管理者,其任务是负责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及技术的传承与培养。从2008年-2014年,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体评价满意度为100%,其中,优秀率平均达到64.1%,但学生毕业作品优秀率平均仅为20.2%。

三、问题与对策

(一)主要问题

1.实习单位数量多,区域分布广

2008年-2014年平均每届学生实习单位多达30家,与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近10家,而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不到4家,见表7。又以2010年度为例,除湖南、广东和浙江三省外,学生还选择了江西、福建、江苏、新疆、重庆、宁夏、广西以及陕西等8个省市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2.“顶岗”档次低,“轮岗、换岗”不流畅

生产加工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数的90%是在车间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或手工操作[5][6][7],常与车间工人一样进行12小时的排班和倒班,一个月内几乎不轮岗和换岗,专业技术含量极低。在检验岗位上,生产企业主要是检验员数量不足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对实习生较重视,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具体技术指导,学生有机会全过程操作QS要求的检测项目。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对检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分析要求严格,学生一般只是配合技术人员做好前期样品处理、器皿清洗等工作,学生很少有机会独立完成全过程的检验任务。

3.实习过程管理松散,学生“跳槽”频发

以就业为目的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占实习学生总数的71.6%,大多数是依托家庭、亲戚以及朋友介绍去就业,另一部分是通过网络招聘和人才交流市场择业。由于工作岗位与专业无关,难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校方与单位缺乏有效沟通和共同管理等因素,实习学生成为“跳槽”的主力军,影响了实习效果。

以顶岗实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一般是因为实习待遇高而选择了食品生产企业,但他们进入操作岗位实习时,这些学生因岗位操作任务单调乏味、劳动强度大、操作时间长、倒班加班、无轮岗换岗以及晋升机会等原因纷纷选择“跳槽”,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坚持6个月。然而,选择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绝大多数能坚持6个月,尽管主要工作任务是检验前期处理,如清洗、预处理等,但随着顶岗实习时间延长,他们则是有机会独立完成大型精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任务。

(二)对策

1.整合并建立适合多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统一管理平台

将原来按专业发展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模式上升到学校层面,由学校专门部门如实训处、校企合作处等统一规划和管理,根据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和就业动态,及时调整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监管以及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通过校园网、QQ群、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从学校管理层、专业教师到学生的开放式统一管理平台,及时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的相关信息。

2.监管并提升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质量

召开专业建设、课程设计等论证会,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代表参加;开设“企业精英论坛”,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精英代表来校讲座;开设“顶岗实习宣传活动周”,邀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讲授“职业规划及企业推介”等,加强校方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效沟通。在顶岗实习前为学生搭建一个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的平台。

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必须提交由校方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案”和“课程表”,规定顶岗实习目的、岗位及工作任务、轮岗周期、竟聘换岗、技术指导教师、实习成果、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内容,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经学生、实习单位和学校三方协商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实施。

3.拓展并巩固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优质校外实习基地

每年要拓展一批既能提供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实习岗位,又能够解决学生就业的单位纳入到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拓展的重点在实习岗位、区域和事业单位三个方面,历年平均有42%的学生选择检验岗位,而学校为选择检验岗位的学生有效提供检验岗位数仅为42.8%,因而应发力新增检验岗位数量,同时新建一批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如科研助理、实验室助理、数据分析员;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在湖南本土实习,因而学校应积极与湖南知名企事业单位保持联系,尤其是地州市的事业单位,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局等。

4.校内与校外联动严把实习过程教学管理质量关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实习岗位,必须要有顶岗实习“教学方案”和“顶岗实习安排表”,确定校内和校外两名指导教师,督促“校内外双师”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全程“在线”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学生思想动态把控;通过“在线点名”、随机现场抽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质量督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

参 考 文 献

[1]王海波,张海涛,於敏.高职食品类毕业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17-318.

[2]宋卫,邱士安,刘强. 顶岗实习过程中实施专业课程现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9-33.

[3]张滨,周凤霞.以专业+车间+检验室的生产模式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J]. 职教论坛,2007(8):31-34.

[4]陈红梅,张滨.食品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80-83.

[5]刘茂福,韩慧仙,薛涛.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0(11):44-46.

[6]张美忠,谢洪.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4):164-165.

[7]左卫丰,彭爱美.高职院校学生员工制集中顶岗实习实践与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0(5):144-145.

第2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与监控,其功能涉及从实习准备、实施、监控、资料撰写、评价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善后处理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了网络“沟通及时、交流便捷”的特点,做到了各方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处理,确保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1.1顶岗实习用户注册登录管理模块设计

用户登录及管理是本系统一重要功能,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登录功能的设计主要包括登录界面的设计、用户身份的验证以及防止注入性攻击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实习学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导员、系部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院领导必须通过登录方可进入本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用户之间不能越权访问。普通用户无须登录,只能查看新闻通知。

1.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公示模块设计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教育部、省、市和学院有关部门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实习安全制度、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政策:给学生提供在顶岗实习期间常遇到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

1.3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研究动态:国内高职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动态显示。通知公告:学校、企业有关顶岗实习的相关文件、通知、阶段性工作安排、顶岗实习资料下载等。顶岗企业信息:校内招聘信息公布、周边招聘企业网站链接及周边知名企业网站链接等。

1.4顶岗实习网络教学模块设计

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欠缺的知识点,按照专业就业岗位针对性的开设一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自由在网络课堂进行交流,或提供学习支持信息等,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课堂教学资源:通过调研针对专业重点、难点及欠缺知识点进行理论讲解,且提供相关课程精品资源、址及相关教材等资料信息。实际操作技能视频:尽快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高专业技能。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与岗位相关的职业鉴定、行业企业标准、技术手册、素材库等资料,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岗位能力要求,使学生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1.5顶岗实习信息收集模块设计

此模块包括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系部管理人员及导员资料的收集,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收集的内容也不同。通过此模块学生可以随时撰写周记然后提交,教师可在系统中及时进行批复,随即记载实习指导记录。通过查看学生周记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其思想变化情况,及时解决其所遇到的难题,引导使其尽快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顶岗实习信息收集模块设计见图2所示。指导教师对学生上交的资料要严格把关,只有周记及报告全部合格之后要填写顶岗实习周记登统表及实习报告登统表,对于需要上交带印章的资料,如三方协议及企业经历证书,导员要填写三方协议及企业经历证书登统表。系部管理人员对教师上交资料要严格把关,实习指导记录检查合格之后填写顶岗实习指导记录统计表。各种数据通过系统提交到数据库汇总,可在数据统计模块中进行统计、显示及提示。

1.6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网络测评模块设计

建立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标准,开发学生学业管理模块。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分析考核方案构成要素、权限比重,保证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此模块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系部管理人员的评价,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评价的对象也不同。此模块的设计旨在加强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督导,使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改善顶岗实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系统规定定期进行测评,以达到实时监控目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网络测评模块设计见图3所示。对于测评结果在数据统计模块中进行统计、显示及提示。

1.7顶岗实习互动交流平台模块设计

此模块为师生在线交流平台,顶岗实习学生可通过此模块将在企业顶岗实习所学的实践操作知识、经验心得与思想上的收获与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顶岗实习互动交流平台模块分为岗位交流论坛和思想交流论坛。

1.8数据查询与统计模块设计

信息查询与统计主要是方便教学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在这个模块中,包含学生、教师所有信息的查询,查询方式也要求多样化,如指定班级、姓名、学号、教师、专业等。模块的统计功能不仅能够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信息,同时还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汇总。这样,各部门能够通过本模块了解到学生在企业实习及教师指导的情况,能够对学生及教师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查询统计的内容也不同。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此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QQ及邮箱等等,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每沟通一次或学生上交实习周记一次,教师就要填写师生交流登统表。根据学生实习表现,校内外教师定时上交实习成绩评定表,系统定时统计成绩,没上交的教师、不及格的同学或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次数不符规定的同学就有一次不良记录,系部及指导教师随时查看师生交流详情和不良记录以便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整改。其中定时统计程序通过多重循环及判断的方法实现,并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任务计划”功能定时运行。

2数据库设计

使用SQLServer2005设计数据库,库中包含30张基本表,主要包括:学生表、专业表、班级表、信息表、课题表、实施计划表、更新计划表、师生交流表、汇报答复表、学校老师不良记录表、学生不良记录表、新闻表、工作安排表、资料表、教学资源表等。

3系统界面设计

使用本系统主要有7种用户,即普通用户、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导员、系部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院领导,普通用户不能进入系统操作。

3.1系统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给系统用户的登录、优秀实习报告展示、个人信息修改提供了统一入口,还实时滚动显示院、系部的新闻通知。系统中的学生、教师信息直接从教务系统数据库导入,系部管理员和院领导信息由教务处管理员添加,添加后各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可随时修改。院和系部均可随时本部门的重要新闻和通知。

3.2用户操作界面

除普通用户外,其余各用户界面都有七个主菜单:管理制度公示、信息管理、网络教学、信息收集、教学质量测评、互动交流平台、数据查询统计。各主菜单功能上面已经介绍了,不同用户在信息收集、教学质量测评、数据查询统计菜单中显示的内容不同。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学生界面。通过该界面学生可及时查看到自己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情况、不良记录统计情况、指导老师的回复、撰写实习周记及实习报告等等。并可以通过该平台与企业、学校进行信息交流,以此实现学生的远程监管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校内指导教师界面。通过该界面教师可及时查看学生上交的周记并进行回复、查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情况、自己的不良记录情况等等。除了常规的信息查看外,校内指导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与实习学生和企业进行及时沟通,掌握学生的现状,进行成绩评定。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企业指导教师界面。通过该界面可及时将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反应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好对学生进行管理。导员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导员界面。通过该界面可及时汇总学生实习单位、岗位等信息,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变更情况,更好对学生进行管理。在系部管理员界面可进行以下相关栏目的操作:学生基本信息统计、师生交流情况统计、学生实习成绩统计、校内外指导教师实习成绩统计、上交资料统计等等。主要从宏观上对实习动态进行监管,并负责实习成绩的审核工作。教务管理人员、院领导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其专用界面。可进行的操作同系部管理人员相同,但统计范围可涉及不同系部。

4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并选用ASP.NET技术实现全部功能,客户端脚本采用JavaScript实现。

4.1与教务系统数据库相衔接

系统提供了与教务系统SQLServer数据库的接口,管理员可直接导人初始数据如教师、系部、专业等信息,而在每届实习开始前还可实时、分批导入参加顶岗实习的班级及学生信息。通过检测各个表中关键字机制来防止反复导入时数据出现重复,这样确保了导人后数据的唯一性。考虑到有些数据是顶岗实习需要的但未包含在教务系统中,如顶岗实习所需要的外聘教师,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系统增加了对导入后数据的管理,包括添加、编辑、删除、浏览、查找等。

4.2系统的容错性

用户录入、修改信息时,系统采用了客户端表单JavaScript数据验证、服务器端标准验证控件验证和CustomValidator控件配合正则表达式的使用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手工录入错误。

4.3安全性设计

一是充分利用软件的安全机制和可靠性机制,整个系统层层核查,防止非授权人员读写,采用口令、各种级别的封锁等,保证数据读写、传输过程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二是通过防火墙来实现的,它可根据采用的协议、网络地址和其它准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在必要时可阻挡数据包。

5结束语

第3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1顶岗实习监控的组织

构建“校企双线监控、三级管理、四方评价”的学生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校企共建顶岗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校内成员:系领导、教务科负责人、专业教学部负责人、辅导员、指导教师;企业成员: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车间主任、技术总监、班组长、维修技师等。校企双方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过程监控与考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有序,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实习资源,保证顶岗实习质量。“三级管理”一般分为学院、系及专业教研室三级,企业一般分为企业部门、车间及班组三级,按照全员质量的理念,学校监控主体可分为学院、系及专业教研室三级,企业监控主体可分为企业部门、车间及班组三级。“四方监控”,即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四方监控。学校及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监控,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促进顶岗实习管理持续运行机制,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企业部门应以监控顶岗实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专业教研室应以监控课程教学效果为主,车间及班组应以监控学生的典型工作任务胜任能力为主。

2顶岗实习监控的方式

企业部门主要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监控,因而应以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对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进行监控,可通过观测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进行监控。车间主要负责对学生胜任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进行监控,因而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情况进行监控,可通过考核学生的工作绩效进行监控。顶岗实习前的组织与管理的考核。各教学单位顶岗实习组织机构齐全,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可行,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安全教育等材料的收集顶岗实习工作是否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要求、有指导、有记录、有成果、有总结。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监控,校内外指导教师要全程追踪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保证顶岗实习运作流程的完整性,实现顶岗实习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方式及实习现场实地检查等方法,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进行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中发现典型,搜集相关佐证材料。此外,指导教师还要完成顶岗实习教学指导日志,学校、企业做好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考核及监控,以便于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评选优秀指导教师[3]。顶岗实结,学生实习周记、实习报告、企业鉴定表及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表彰及就业情况的统计;相关材料的归档、档案的整理等。

3顶岗实习监控的依据

第4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满意度

作者简介:吴荣(1966-),女,侗族,贵州剑河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CTF120702)之子课题“项目课程实施中的高职教师适应研究”(编号:GGZ1440204),主持人:吴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75-04

对于高职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顶岗实习就是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期间,学生可以得到专业素质的综合训练,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次大演练,也是培养学生行业认知的重要过程。

酒店管理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顶岗实习环节在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了解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为以后酒店管理类顶岗实习提供借鉴性建议[1]。

一、研究回顾及问题提出

目前,国内外对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满意度的研究为数不多。大多集中在会计类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笔者主要通过在中国知网(http://)进行关键词搜索,搜集与实习满意度相关的资料。此类研究成果较少,仅有19篇文献,其中17篇期刊文献,2篇硕士毕业论文。

所有文献中,包括5篇酒店管理类专业实习满意度文献,14篇医学类专业实习满意度文献,可见酒店管理类专业实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至今没有被国内学者重视。

通过对以上文献关于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总结,发现影响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五大类:工作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作本身和管理水平。但是这五个方面仅仅对企业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学校作为顶岗实习的发起者与策划者,其对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通过对以上相关研究的回顾,现提出本研究的假设:

工作报酬、企业的工作条件、工作内容、管理水平、学校安排实习时间的长短、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对酒店管理类专业实习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二、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三所高职院校(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43名学生,其中男生58名,女生为185名。共发放调查问卷238份(5名学生请假,未在实习岗位),回收238份,去掉无效问卷12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4.95%。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运用多种方法对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具体有以下几种:

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有关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选题提供参考;通过对酒店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相关文献的回顾,对该选题研究现状有了准确的把握;通过满意度相关理论的回顾与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运用访谈法对学生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为建立实习满意度指标体系和问卷提供一手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调查,获得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

3.统计分析法。运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分析贵州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通常用一种相关系数(即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信度则越高。当系数为1.00时,说明测试的可靠性达到最高程度;而系数是0.00时,则测试的可靠性降到最低程度[2]。一般情况下,系数介于两者之间。

如上表所示,量表的总体满意度为0.916,对学校的满意度为0.788,对顶岗实习企业的满意度为0.896,均高于0.70。这说明该调查问卷的设计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

2.效度分析。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即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3]。

满意度量表的效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本研究中的内容效度主要是在搜集文献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专家的访谈修订调查问卷,也就是说,该调查问卷是经过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4]。本研究中的结构效度主要是对其中的6―8个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他们各自的方差贡献率有多少,如果超过45%则说明结构效度良好,否则,结构效度比较低。结构效度分析表如表2所示。

(二)实习满意度统计与分析

本次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顶岗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深思。按5点计分法计算(如表3所示),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为3.297,其中,对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满意度为3.828,对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满意度为3.628,对顶岗实习的工作条件的满意度为3.429。不难发现,在所有的项目内容中,学生最满意的应该是实习中的人际关系方面,其他依次是实习指导、实习考核、工作条件,最低的项目为工作报酬,其次是工作本身。可见,在酒店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给实习生的工资低,工作机械乏味成为最明显,也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各因素差异性分析

为了论证前面所提出的假设,对问卷进行了差异性分析。通过spss17.0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仅选取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长短为例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表4到表6显示,在工作条件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时间不同的条件下,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由此可说明,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的长短对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证实了我们所假设的结论。

四、结论

通过对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满意度为2.879分,总体分数介于2到3之间,即“不满意”与“一般”之间,但是更接近“一般”的水平,反映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现状[5]。

2.在所有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满意度的评级指标体系中,“工作报酬”一项得分最低,该项指标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也最显著,由此可说明,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报酬较低,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亟待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商,提高顶岗实习期间的报酬,从而提高实习的满意度[6]。

3.就实习企业规模及规范程度而言,企业规模越大,规范程度越高,实习生的满意度越高。企业规模大及规范程度高,说明企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因此其企业文化就越具有吸引力。这也提示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对象的时候,应该侧重于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

4.在实习时间方面,不同时间长短的实习生实习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其中,实习时间集中于3-6个月这一段时间的实习生实习满意度最低的,而且与实习期在6个月以上的学生实习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以及与学生的访谈结果可知,实习期在1个月以下的学生对于所有东西都还处于好奇与陌生的阶段,其工作量较小,甚至对土建的各项工作还不完全了解实习就结束了,所以其满意度一般;而实习期在3-6个月的学生由于面临巨大的工作任务,而其技能还不太熟练,所以其满意度最低;而实习期在6个月以上的学生,由于其实习时间长,其对环境熟悉了、工作技能提高了、人际关系理顺了,因此其工作压力减小了,其满意度较高[7]。

5.对于学校方面,学生对实习期间指导老师的实习指导满意度也比较低。实习期间,学生面临着人生角色的初次转变,无论是心理以及工作技能方面都需要有人进行沟通与指导;而学校在这方面却做得差强人意,对实习缺乏全面计划,没有科学的实习指导制度,实习变成了单纯的打工挣钱,而实习生成了其挣钱的工具。由此造成学生对实习管理的不满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兴趣丧失。

五、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启示

针对酒店管理类实习满意度较低的现状,为了防止和避免旅游院校培养的大量专业人才出现众多学者讨论的“低进入率”现象,避免专业学生在择业时就发生流失,根据本研究的相关结论,结合满意度相关理论以及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现状,拟提出以下建议:

(一)选择高起点的实习企业

通过本研究发现,五星级酒店的实习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其他级别的酒店。这主要是因为五星级酒店在对客服务设施以及员工服务设施等硬件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级别酒店,同时,五星级酒店拥有更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成熟的企业文化、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所以在五星级酒店实习的学生实习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在其他级别酒店实习的实习生。

因此,作为实习的发起者,学校选择的实习基地一般应具有以下要求:①酒店管理者愿意并积极与学校合作,共育人才,重视对实习生的培训、培养;②酒店应具有较强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有一整套的人力资源培训制度;③酒店应具有一定规模,一般应是四星级或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且最好在沿海大型城市或政治、文化中心城市。

(二)安排适宜的实习时间

不同的实习时间长短对实习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中实习期在一个月以下的学生实习满意度较低,3至6个月期间最低,而6个月以上的学生实习满意度最高。一个月以下的学生实习满意度之所以介于其间,是因为学生们还有没正式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其对实习的评判还属于不完全客观的评价。排除这一时间段,从其他时间段的满意度结果看,我们可以得到实习时间越长实习满意度越高的结论。这说明,伴随着实习的深入,学生对酒店业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其满意度就越高[8]。

作为学校来说,安排多长的实习时间,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虑,基本要遵循教学计划来制定。但是笔者建议,实习时间不宜安排过短,过短的实习时间造成实习生对酒店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实习已经结束,其结果是学生不仅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而且还对酒店实习留下了较低的满意度评价,甚至对酒店行业产生了不好的评价。所以建议学校一定要重视实习,不能走马观花,为实习而实习。

(三)做好实习前的教育工作

学生实习前期待程度与实习满意度呈负相关,这一方面是因为酒店方面表现的差强人意,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实习前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教育工作不到位一方面导致学生没有较高的技能准备,导致学生迟迟不能进入角色,从而产生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对实习有过高的预期,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从而产生心理落差。这两方面都可能导致学生较低的实习满意度。但现实是很多学校不重视实训课程和见习工作,认为学生的服务技能可以通过实习去锻炼,实训和见习是多此一举。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是无从谈起[9]。

(四)灵活协调实习与考试、考研、就业的关系

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学校在协调实习生实习与考试、考研、就业的关系这方面满意度较低。通过走访得知,很多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统一实习,不得不放弃参加一些考试,如导游资格证考试、重修课程考试、研究生考试等等。另外还有很多学生有了理想的工作单位,但是因为统一实习而不得不暂时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也对其实习满意度产生了影响[10]。

(五)完善实习考核制度

通过实习成绩的考核,学校方面不仅可以详细了解实习教学的效果,其考核结果还可以作为对实习生进行奖惩的依据。因此,作为学校来说,必须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制度。

在建立实习考核制度时一定要科学、全面。邓振锋,温卫宁,林增学(2008)就提出,对于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除了实习鉴定上单位的评语和分数外,还应该严格考核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等实习成果,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表扬在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和事,正确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酒店实习的意义。将优秀事迹、优秀实习笔记、优秀实习报告汇编成册,为今后的酒店实习提供学习素材。

参考文献:

[1]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5):93-96.

[2]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24-228.

[3]张臣,仲维娟.美国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及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86-88.

[4]罗维振.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9):121-122.

[5]曹菱红,等.WTO与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3(3):77-81.

[6]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4):43-46.

[7]曹仲岗.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9-122.

[8]李卫斌,李宗领,刘冰.构建新型教育实习模式的几点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99-101.

第5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6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在大连交通运输集团汽车修配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总工程师等职位,在亚洲(日、韩等)车系的电控系统故障诊断领域经验丰富。现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技师,兼任辽宁省汽车维修行业质量仲裁鉴定委员会鉴定员、大连市劳动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汽车修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该行业的用工缺口也越来越大。作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汽车制造业,对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局面,各地高等职业院校纷纷根据本地区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开办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车装配专业),并配套开发了实训教学项目,力求在技能培养方面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要求。笔者通过调研汇总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汽车装配专业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上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近乎相同,没有体现出本专业的职业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汽车制造厂岗位设置,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求较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汽车装配专业实训l教学项目。

一、任务分析

现代化的汽车整车生产通常由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构成。汽车制造厂的岗位设置及任务分工也都分布其中,据此就能够明确汽车装配专业所应设置的实训教学项目。

作为汽车整车生产的第一道主要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通常分为冲裁、弯曲、拉伸、局部成型等四个基本工序。无论哪道冲压工序,都离不开模具这一关键性设备。模具的形状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产品质量,因此,模具的维修也是冲压工序中一个工作重点。为此,在冲压工段除了要用到大量的模具操作钳工之外,维修钳工也必不可少,从几年来汽车装配专业学生在汽车制造厂的岗位分配来看,已有一部分学生从事模具维修工作。

焊接工艺的作业内容更偏重于机械工程专业,从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焊接正逐步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机器人焊接所取代。因此,这—工段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十分有限。

在涂装工艺阶段,由于油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而且人工喷漆效率低、浪费油漆,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厂都采用了全自动涂装设备,免去了人工涂装的操作内容。这一工艺流程的主要工作是在电泳防锈处理完毕后进行车身表面清理,检查是否存在缺陷,为即将进行的喷漆操作做准备,因此对工人掌握汽车装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高。

与汽车装配专业最密切相关的是汽车总装工艺。汽车总装环节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车桥、仪表台、车门等总成的组装,总装线上的整车线束装配、总成部件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内外附件的装配、各种管路的连接和线束端子的插接、各种液体的加注以及车辆整体性能检测等多个工序。无论其中的哪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装配人员,并且均与高职汽车装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以汽车总装工艺流程为重点岗位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是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的准确定位。

二、项目设置

上述分析为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按照汽车制造厂四大工艺流程对高职汽车装配专业学生的不同技能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实训条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将汽车装配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设置为如下几个方面。

1.汽车认知实训

汽车认知实训是汽车类专业的首个实训项目,是学生从事后续实训项目的基础。该实训要求学生对汽车的整体构成、备系统功用及各部分之间的装配关系形成直观的认识。

2.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汽车钳工实训、汽车装配常用工具使用训练、汽车检测工具使用训练。

(1)汽车钳工

汽车钳工实训的目的是要让本专业学生了解钳工工艺在汽车装配专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懂得钳工常用的设备构造,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测量、划线、凿削、锯割、钻孔、攻丝和套丝、偶件研磨及装配工艺等基本操作技能。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汽车制造厂冲压工段的模具修复作业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准备。

(2)汽车装配常用工具使用

在汽车装配线上,会用到各种类型的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汽车装配线上顺利顶岗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设置该实训项目的目的所在。因学校实训设备有限,不可能配置齐全汽车装配线上的各类设备工具,特别是那些昂贵的专用工具(一般在顶岗实习阶段和上岗后才会培训使用),因此,在对该实训项目的内容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通用型工具使用训练和扭力工具使用训练两方面的训练内容。其中,通用型工具使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钳子、锤子、螺丝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而扭力工具使用训练的内容则主要包括各类套筒、手柄一扭力扳手、梅花扳手、开口扳手、活扳、内六角扳手、电动及气动工具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进行该项目训练时,还融入了螺丝、螺母拆装训练,使学生掌握螺丝、螺栓、螺母等紧固零件的功用和拆装要领。

(3)汽车检测工具使用训练

在汽车分装线和检测环节以及总装线后期的整车性能检测工序都要大量使用到各种汽车检测工具和设备仪器,因此,对本专业学生设置该领域的技能训练很有必要。按项目设置内容,该实训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万用表等在内的测量工具使用训练;二是诊断工具(包括通用诊断工具和与车型对应的专用诊断仪器)的使用训练。

(4)汽车总成装调实训

汽车总成装调实训项目是针对汽车制造厂中的各条汽车总成分装线的工作内容而设置的。其设置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对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发动机和变速器)、车桥、仪表板、空调系统、车门等的拆装调试。

(5)汽车内饰件拆装实训

这里所指的“内饰”是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汽车驾驶室和乘员室,也涉及到发动机舱和行李箱。该实训项目主要是针对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的内饰工段进行开发的,主要包括穿绳绕绳训练、线束插接器拆装训练和卡扣拆装训练等几项内容。

(6)汽车总装实训

汽车总装实训是汽车装配专业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也是最接近汽车制造厂实际工作岗位的训练项目,它包括了内饰、外饰、底盘等汽车各部分的作业项目。通过该实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识读装配工艺卡片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汽车装配的工艺流程,了解汽车装配工艺流程的多样性,使学生明确岗位任务,强化其在不同岗位的动手能力。

(7)职业技能弩试

尽管不同高职院校汽车装配专业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根据国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都要考取与专业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如汽车装配工、汽车装调工、汽车维修工等的中级工或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因地域和学校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置上就必须要增加职业技能考证训练,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要求开展必要的项目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等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8)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常都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六学期),为未来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汽车制造厂的制造加工、装配员、调试员、试车员、车间技术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等实习岗位上从事汽车设计制造与装配方面的总成组装、调试、操作、管理等工作。通过该实习来了解主要汽车制造设备的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了解所实习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了解企业组织构成、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基本情况;通过现场动手实践使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现场经验及工作方法,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

与校内实训项目不同,由于顶岗实习是在企业中进行,因此,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靠实习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在教学组织方面,由企业指定的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负责组织和指导;教学方法方面,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用现场指导法,学校专业教师主要用远程通讯指导法。

三、进度安排

按照汽车装配专业的课程设置并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上述分析并设置的实训教学项目进行了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表1仅是对汽车装配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安排的一个初步探索和尝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论。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在设置和选择上,在实训教学项目的安排顺序和课时多少的设定上,在具体操作内容的设计上,各校都应按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建议

高职汽车装配专业目前还是一个发展较晚的专业,部分学校实训条件相对较好,基本能够实现上述各项实训教学内容,但仍有很多学校的实训条件十分有限,除了常规的汽车总成拆装实训外,没有能力开展汽车总装实训项目,很难让学生真正熟悉和了解汽车装配线的工艺流程和岗位任务。此类学校都将该实训内容安排在顶岗实习计划当中,但汽车制造厂对顶岗学生的安排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因此,每个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其工作岗位就基本固定了,学校计划的汽车总装实训的项目内容名存实亡。鉴于这种情况,为有效弥补实训教学方面的不足,建议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如果条件允许,汽车装配专业还是应该积极搞好校内的汽车装配实训室建设,力求在校内就能够模拟完成汽车总装线实训项目的教学工作。

2.在教学计划的可调范围内,有必要增加汽车制造厂的参观实训,通过带领学生集中参观汽车制造厂的分装线和总装线,达到让学生对汽车装配工艺流程具有充分感性认识的效果。

第6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一、明确顶岗实习的能力目标和任务内容

近几年毕业生调查表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前四个就业岗位分布率最高的是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分别占被调查毕业生人数的41.2%、18.2%、16.1%、10.5%。因此,确定建筑专业顶岗实习的核心培训岗位为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再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具备相当于二级建造师助理工作的能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力培训: (1)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2)基本建筑结构构件设计及验算能力;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力; (4)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 (5)工程造价分析、成本控制、施工结算编制能力; (6)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能力; (7)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归档能力; (8)建筑施工测量能力; (9)计算机应用和主要工种操作能力;(10)协调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择优顶岗实习的企业项目

由于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其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少则数月,多则几年。如果顶岗实习的企业项目选择不当,实习学生只能得到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项目的重复训练,达不到顶岗实习的能力目标要求。如某一学生进入某高层建筑施工项目部,现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尽管主体结构施工所处的高度、层数不一样,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完全一样,但实习学生只能接触到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此实习期内不能接触到其他的训练项目,也达不到在顶岗实习期内全方位提高的目的。因此,在企业项目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从基础工程开始并能组织流水施工的建筑群。尽管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但其总体可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等四大分部工程,因此在选择实习项目时,应根据实习人数的多少,至少选择四个以上的单元项目,让学生在四个分部工程上流水实习,这样学生能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不必在某一个分部分项上重复训练。

2.选择特级或一级资质企业。由于企业的资质不同,其管理水平、工艺技术水平、文明生产水平、岗位划分粗细程度均不一样。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应尽量在特级或一级资质的企业,这对培养学生全面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大有益处,同时由于企业规模大,管理规范也能稳定学生的实习,提高学生适应性,便于顶岗实习的管理。

3.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建工类学生往往很多是有建筑行业背景的家庭,子承父业,投亲靠友比比皆是,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已利用假期到施工企业进行过项目实习,对企业文化、工程项目都较为熟悉,有一定的现场施工基础。因此,在顶岗实习企业项目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三、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

周到缜密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期实习目标的重要环节。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即应用“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原则,在顶岗实习中实行全过程安全质量控制。

1.事前教育

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往届毕业生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学校环境转入企业社会环境,由学生身份变为员工身份,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施工任务,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人与事,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把困难和艰苦估计高一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周密制定翔实的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学生在离校前,学校除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外,还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实习企业、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企业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定实纲、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习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减少实习的盲目性,缩短角色的过渡期。

2.事中跟控

首先,学校一级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对顶岗实习阶段的全面指导和检查考核,负责学校与企业间的协调;第二,实习小组与工程项目部间的沟通,检查教师指导到位和教师指导日志填写情况;第三,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内容、进度与质量情况,及时处理和纠正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最后,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实习日志、周汇报、转岗总结)来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检查控制。教育学生实习日志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内容要规范,工程案例要翔实,涉及的专业资料必须正确,按周提交给指导教师。

3.事后总结

完成整个阶段的顶岗实习后,还需要做好两个总结。

(1)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完成顶岗实结,并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同时也是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进行综合评价和改革实习模式的依据。

第7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课程内涵;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01—0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常采用学科体系、任务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现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存在学生厌学,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教师厌教,上课自说自话(不关注学生)的现象。

究其原因,学生厌倦以升学为目的的理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差;多数开设的课程与职业能力“关联度不大,学生不感兴趣或课程本身没问题,但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所有的老师都想把自身所学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针对性不强。

我们深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不好的学生一定存在,但具有“权威”的教师,加上有吸引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会使厌学的学生减少。为此我们探讨变以”教“为主的模式为“做中学”的模式,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二、项目课程的理解与辨析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开设单独的学科课程;需要以任务为中心学习知识与技能,开设任务课程;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具有非常娴熟的技能,开设单独的技能训练课程;对需要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开设项目化课程。所以课程模式多样化,其中项目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二)项目课程既包括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又包括一门具体的课程。对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依据明确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对一门具体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目的,以典型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将知识作为完成项目的支撑条件进行合理组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教学。

(三)项目课程的特征:完整合理的教学设计;模拟真实工作工程的配套实训项目;配套的项目化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水利行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培养在建设第一线和基层单位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工作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员、监理员、测量员、造价员、资料员、工程管理员,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四部分组成。

专业基本素质:主要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质,采用学科体系模式。

专业单项能力:主要进行识图与绘图、施工技术、测量技能、试验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施工技术、检测技术、测量技术,并且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坝施工技术、水闸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仿真训练,使学生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阶段结束后,学生能够适应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工程试验、工程测量等岗位群的工作需要。采用任务+技能训练课程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实施完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以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开展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将水利行业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相关工种(灌排工、泵站运行工、渠道、河道修防工等)和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并按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实现“双证书”制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拓宽上升空间。采用项目课程模式。

职业岗位能力:安排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富凯龙集团、内蒙古环地勘查测绘公司、内蒙古黄河、辽河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等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素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形成高技能人才“成品”。

四、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设计

(一)专业单项能力课程设计

1、项目的选取原则。针对性:广泛调研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并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情况,特别针对新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和保障体系要求以及内蒙古水利厅“水利人才规划”具体要求;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中实际应用较多的水利工程基本知识和工作中必备专业核心能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确定教学内容。

适用性:适用水利专业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基层水工管理单位的一线技术操作和管理岗位。既要考虑学生首次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又要兼顾其未来发展方向执业资格证书要求。

2、项目的选取。重力坝、土石坝、水闸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3、教学载体。(1)重力坝、土石坝、水闸图集;(2)重力坝、土石坝、水闸设计资料、成果。

4、课程工作任务的选取。整个课程体系围绕以“实施完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展开,即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作为专业单项能力训练中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兼顾知识的宽泛性。专业单项能力课程工作任务选取见表1:

表1 专业单项能力课程任务选取表

(二)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计

表2 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

1、项目设计。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完整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水泵与水泵站、典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水利工程概预算(招投标、成本控制)、水利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种实训、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资料整编)、水利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见表2:

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注重体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边学边练,融“教,学,练”三位一体,采用工程实例练习与理论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工程实例教学法;“教,学,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技术;模型展示;学习报告。

3、整体教学设计表见表3:

表3 整体教学设计表

(三)职业岗位能力

1、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分三个层次见表4:

表4 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层次表

2、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见表5:

表5 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

3、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见表6:

表6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

校内指导教师能力要求 企业指导教师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力

4、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引入三元机制,即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评价比例为:自我评价占25%,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占35%,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占40%。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见表7:

表7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实习日志

的填写 每天认真记录当天工作情况,心得体会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报告或技术文档,记录在工作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时专业学识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不少于150字 10

实习报告

的撰写 按照实纲的要求,对参加生产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图文并茂,总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 10

五、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条件)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把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引进;聘任有工程经验与教学能力的企业企业员工为兼职教师;注重已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通过兴办校内企业,让教师参与设计、监理等实际项目,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通过下企业兼职,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

(二)实训条件配套建设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进行项目课程实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训练学生岗位技能。

(三)项目课程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国家规范、企业真实案例。

教材结构体例任务化、项目化,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编排教材内容;体现“做中学”,即先呈现项目,指导学生尝试性完成项目,然后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从阐述式到对话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断提供真实项目来源,保证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专、兼职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开发,保证教材先进性。

(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学校与施工、设计、监理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课程综合实训(岗位技能训练)场所。为项目课程提供真实教学项目来源,提高项目课程质量。为教师提供双师素质培养机会,提高项目课程教学质量。

六、结语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革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同时,通过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项目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考验教师的真实双师素质;项目不真实,无法体现真实工作过程;实训基地内容与课程项目不匹配,影响课程实施。

项目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课程吸引力,为此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建立”能力威信“;善于将复杂专业问题简单化和通俗化;与时俱进,关注当前实事中发生的与课程相关事件,创新作业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点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第8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改革

作者简介:廖礼平(1979-),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工程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编号:JXJG-14-59-3),主持人:廖礼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67-04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到能力提高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工作态度、工作协调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方面素质的训练过程。

一、毕业设计现状及原因分析

就业问题,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实现“零距离就业”,是每个院校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使“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临毕业前设置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该环节的实践(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初步职业训练[2],比如,工程造价专业就包括工程识图,现场施工与组织、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各工作流程。但因受传统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及某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中开展了问题调查,进行了文本分析。

(一)课题调研背景、路径

本次调研,以江西省某高职院校及某高专院校为对象,两所院校在校内师资、毕业设计管理性文件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不存在影响毕业设计实施效果的技术问题。但是,毕业设计的实施效果依然不理想。调查内容及路径如表1。

(二)课题调研结果及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20份有效问卷,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表2。在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方面,学生自主选题的仅占19.5%,明显偏低。毕业设计选题性质,毕业设计与毕业报告两类合计达到79.1%,论文类仅占11%,说明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选题以应用技术型为主。选题与专业的关联性达89.6%;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就业的相关性仅为48.6%,这两者充分说明专业与就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与此同时,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为56.2%,说明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仍存在差距,须加强之间的连贯性。从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看,61.1%的学生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到2个月,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半年及学校规定的18周;教师指导情况,指导3次以内的占41.3%,这两者说明学生投入的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够。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为84.4%,这说明毕业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老师,另有其他因素。毕业设计质量影响要素中,除前面的时间原因,知识欠缺、资料不足占83.8%,应为主要障碍。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来看,90.4%认为有贡献,31.3%认为贡献很大,说明毕业设计至关重要[3]。

综上调查及分析,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主要有:第一,迫于就业的压力,大多数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缺少热情,没有足够重视;第二,指导老师的指导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就业岗位各环节各流程全部覆盖,加上平时还有教学工作,时间安排没有足够的灵活性;第三,毕业设计教学周期长,学生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安全方面,教学效果不显著,存在毕业设计形同虚设,有些专业甚至出现“放羊”现象,比如建筑施工类、会计类专业。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质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必须改革。

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构建

笔者以江西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包括毕业设计的安排、指导老师及学生的管理、顶岗实习的布置、实施及考核、成绩的鉴定等方面。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及可拓展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以全过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技术及基层造价管理岗位为主。院校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始终围绕专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进行。所以,毕业设计必须基于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进行安排[4]。

(一)调查阶段――做好毕业生跟踪工作,把握毕业生顶岗及就业状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培养对象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但对其实际操作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有机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明显的岗位针对性。

近几年,通过对江西省中恒建设集团、江西建工集团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回访,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二是以现场管理人才为主。工程造价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以工程项目造价员为主,占到毕业生总数的近六成。及时让学生掌握情况,毕业设计才更有针对性。院校可以在第五学期将上述情况通过主题班会、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形式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定的预期。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采取多途径分流毕业设计工作

受建筑类企业项目分散、实习工地安全隐患多、实习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工程造价毕业生集中就业人数相当有限。为更好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院校在第五学期中段,一方面,与就业指导中心密切联系合作企业,尽最大努力安排集中顶岗;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社会各用人单位信息,举行供需见面会,积极推荐学生分散顶岗;第三,校友、积极协助,学生主动参与,专业教师积极推荐。社会、院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将每一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落实到位。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在院校、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求职意向等,自主地选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价、工程招投标、现场施工、工程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测量、工程资料管理等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报指导老师、院系审批。当然,院系也鼓励毕业生,按照《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确定的方向性选题要求,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这样,学生、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协同努力,将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顶岗或就业有机结合,指导老师按规定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汇总、审核、开题指导工作,确保毕业设计选题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到企业调研及学生信息反馈相结合

为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校内专业带队指导老师通过巡查,或现代化通讯设备、网络等对小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处理、解答。同时,为加强过程控制,教研室、系部、教务处(或实训中心)安排四次集中检查。第一次检查,每年12月初,顶岗实习动员会。主要针对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情况,进行专业就业指导宣传,动员学生顶岗实习,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第二次检查,来年1月上旬进行,顶岗实习布置工作。根据第一次集中后的动员情况及指导老师下企业调研结果,指导学生落实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及开题工作,完成顶岗实习报告书的发放及填写指导工作等。布置第二阶段指导老师1月至4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三次检查,来年5月上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会。针对学生顶岗4个月以来工作过程、毕业设计环节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心得体会进行交流;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顶岗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学生实习报告的填写情况等;布置第三阶段指导老师在5月至6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四次检查,安排在来年6月中旬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总结会。主要工作包括,针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完成后的收获、体会以及教研室、系部、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的批改、总评、鉴定工作。

(四)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按学生顶岗方向分组进行

在每年6月上旬,毕业生返校,学生辅导员、教研室、系部主持毕业生答辩会。答辩会按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分组,比如工程造价学生可分为项目招投标组、建筑施工组、工程监理组、工程预结算组、建筑测量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组等。答辩程序按每人10分钟汇报进行,每人分三阶段:自我介绍、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介绍、答辩。答辩成绩按指导老师给出的过程成绩(60%)、教研室安排评阅教师给出毕业设计评阅成绩(20%)及答辩专家给出答辩成绩(20%)。

(五)顶岗实习考核――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

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发生了转变,从单一的重学历、转为学历、能力、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并重。责任感、协作、创新等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顺应这一转变,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也须进行改革。顶岗期间学生的道德品格、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组织规律、创新创业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评价过程以定量考核为主,最后按优(85分以上)、良(70-84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给出顶岗成绩。

三、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措施

高职高专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应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学科体系,开展基于顶岗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通过专业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人才培养素质与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选题工作,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应淘汰与顶岗实习岗位关联度不高、缺乏应用技术价值的课题,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寻求选题方向,将生产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管理性问题纳入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中。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总结其岗位特征,归纳出与本行业、企业岗位联系密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建成难度适中、内容覆盖面广、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毕业设计题库。要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选题各项指标,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兴趣,实现毕业设计选题的灵活性、高效性。

(二)加强监控,构建学生、学校和企业共管的毕业设计监控体系

推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需要学生、院校和企业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这是确保毕业设计改革过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毕业设计周期长、人员相对分散,尤其是建筑类专业,项目流动性大,这样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应构建由指导老师、企业兼职教师、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监控体系。通过这一科学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毕业设计实践、答辩、成绩考核等各环节进行监控,以确保毕业设计目标的实现。经过长期的实践、优化,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最终形成“校企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从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三)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调研、挂职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水平。同时,从企业聘请一批能工巧匠,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优势,从而构建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导师团队。建立企业“教师联系站”,成立企业毕业设计指导办公室,由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工作,实现校企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运行机制[5]。

(四)突破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实现毕业设计成果多元化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兴趣与顶岗实习企业的实际,由学生自主地选择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可以是毕业设计、毕业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实验报告、创新发明等。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其毕业设计可以是编织一份完善的预算书、一份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份规范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也可以是一份规范的监理大纲。

(五)健全校企共同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

应根据毕业设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是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环节。应细化指标、量化指标,定性定量相结合,探索成立由校外专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社会共同组成的毕业设计评审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改变传统的只有指导老师或只有校内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程序式答辩”的评价模式。大胆创新,逐步形成由指导教师、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成果展示――企业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答辩新模式,以社会、企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真正实现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可以聘请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事务所等用人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领导等,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实现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210-211.

[2]周志近.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2(12):93-95.

[3]管新平,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调查与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8-20.

第9篇:测量员顶岗实习总结范文

(一)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

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编制出一套完善的考虑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首先是实验教材的配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大多属于综合性实习,一般适宜毕业前校内实习。由于在时间上与会计理论教学相脱节,失去了直观教学的意义。按会计岗位设计的实验教材可以满足分岗位、分阶段实习的需要,应进一步开发。其次是会计实务专业课的教材配套。目前使用的会计实务专业课教材侧重点在会计的理论知识,学科体系的理论性较强,淡化会计的实践教学,很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按会计岗位设计的会计实务专业课教材可以满足教学与实习的需要,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性。

(二)改进人才能力结构评价体系

传统的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考核测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对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大多数按完成的财务会计实训资料为依据进行实训考核评价,基本符合目前传统的会计实训课程要求。创建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后,要重新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上看,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测评体系应包括:会计岗位职业胜任知识和能力的效果测评,以及会计岗位职业经验的评判效果测评两个部分,从根本上强调会计专业学生财务会计岗位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强化会计岗位职业技能和会计岗位职业技巧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职业素养。

二、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实施手工与电算结合的模拟仿真实训

手工模拟实训与电算化操作模式相结合是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中的较理想教学模式。手工模拟实训主要设置以下内容:识别审核填制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开设与登记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主要目标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深化学生对账务处理程序的理解,提高综合账务处理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划分不同的工作小组,组建成一个个模拟企业财务部,在小组成员中确定不同会计专业中的工作岗位,小组成员密切合作,相互监督、复核。严格按照各岗位业务职责要求和会计制度规章有序进行操作。例如实验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以《基础会计》为基础,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选用一家制造型企业的12月份实际业务为对象,配制一定量和反映各类型业务的业务量,进行综合实验实训模拟。另外,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上述内容的分步骤实验教材,并且应用企业使用的票据、账册、凭证等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提高实训的真实性。对于电算化操作模拟实训来说,其实验应在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后进行。可以选用电算会计资格考试使用的会计核算通用软件环境系统,由学生利用手工操作取得的会计资料进行电算化软件账务处理的账套初始设置,岗位分工,开展电算操作。其主要内容主要是输入记账凭证,开设明细账、总账,并进行自动过账和试算平衡,并生成会计报表。这种将手工与电算相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应用的流程。

(二)鼓励学生走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训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线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投入,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利用企业生产设备进行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校企统筹安排,可以让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一线完成必要的训练,借助于企业生产条件,亲自动手解决在校内难以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教学。其次,校企可以共建校内实训生产性基地,基地由高职院校提供生产场地,由企业建设并免费使用,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生产技术过程。这样,生产人员由企业人员和学校师生共同组成,企业既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某些产品,又可以培训员工,实现一种互利双赢的效果。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了解编制报表的过程及报表中各项数据的来源,并练习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撰写财务情况说明书,结合实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企业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企业资金的增减和周转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公司基本的财务情况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在实习结束后上交。这种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的实际财务处理技能,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