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精选(九篇)

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

第1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1 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条件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教师能够在办公室中调取本校教学资料,制作简单教学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传输应用于教学,能够通过校园网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随时获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2 师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兴趣和技能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将网络作为课余学习、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多数学生愿意进行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学科课程的尝试。历史教师基本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取得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随着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提高,教师教改意识逐步加强,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的新模式。

1.3 当代教育理论的支持

近年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教育界盛行,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等促使教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接受教育观、共性至上教育观逐渐向自主教育观、个性发展教育观转变;人的整体素质观、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的人才观进一步明确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建构主义的理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被实践。一些历史教师在接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同时,开始以“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促成教育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初步结合。

2 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网络教育资源是否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关键在于把网络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 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历史课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浩如烟海,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因而运用网络资源,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掌握历史,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可替代的。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于历史课堂教学,就是要集视、听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更为深刻。

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学习的效果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通过剪辑了的电视画面、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2.2 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与诱导,是高中新课改的目标。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实现。针对历史学科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网络软件的设计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归纳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

2.3 启发思维,达到目标

网络教学中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资源是由计算机网络提供,学习活动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课上师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较少。因此,设计历史网络教学软件应特别注意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资料,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提示语言及出示提示语言的恰当时机,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或教师本人的适时启发下,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坚决避免网络上的“满堂灌”。如在“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提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以及社会风俗、服饰等方面的大量历史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察图片、统计图表,在教师的启发和学生间的彼此提示下,很容易发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不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服饰(和服与西装的对比图片)和生活习惯(鹿鸣馆的交际舞会图片)也开始西欧化。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的原理思考,就很容易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作出判断。

2.4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教师在设计历史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时,应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如在“日本明治维新”网络教学软件中,设计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历史资料,除少量必读内容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料的内容和数量,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1)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用一两条史实)。2)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3)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论证,同时说明不同意其他观点的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作业,使历史教学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5 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运用网络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环境,也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空间。设计教学过程应特别注意将个性化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即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网上讨论、交流,使每个人(学生、教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相互激发学习的灵感,优势互补,打破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大大拓展师生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中,编制支持网络讨论、网上留言、保存讨论或留言记录、显示讨论或作业内容的程序,设置网上讨论、讨论记录、网上留言、观看留言等栏目。

3 小结

第2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最早在课堂上聊学科的历史当然是想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在那些教授的嘴里,大科学家们的发明变得颇具喜剧色彩――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牛顿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们的人生故事也让科学巨匠变得更有人情味、更真实。

在信息技术领域同样不乏这样的人物,如因对博弈论做出开创性贡献从而影响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怪才约翰・纳什,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美丽心灵》,在2002年一举获得了4项奥斯卡奖。从21岁时提出奠定其博弈论大师地位的“纳什均衡”理论,到30岁时突然精神失常,再到66岁时奇迹般的从疯癫中清醒过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约翰・纳什如过山车般的人生就如同剧本一般,并有着颇为喜剧的结局。

在课堂上聊历史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因为,历史、人物还具有励志作用。爱迪生历经6000多次实验后,终于点亮了第一盏电灯;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进行雷电实验,最终发明了避雷针……这些“励志故事”无不激励着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也有这么一位“励志大师”――1978年图灵奖得主罗伯特・弗洛伊德。提到计算机科学家这个群体,绝大多数人都是受过长时间专门教育的科学精英,弗洛伊德的成长故事绝对另类,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才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是学文科出身的他误打误撞当上了一名计算机操作员,给IBM的计算机房值夜班却勾起了对计算机的兴趣,于是,凭借刻苦自学,弗洛伊德终于成为计算机的大高手:26岁开发出世界上最早的ALGOL 60编译器;31岁发明了验证程序正确性的“归纳断言法”,34岁被聘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除了趣味性和激励性,学科历史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本质。因为,让学生知晓整个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比让他们记住某些固定的结论更能接近学科的本质,就像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一系列尖锐论战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量子力学的本质一样。

第3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学生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全班学生都只能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

所谓开放性主要是指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计算机网络与传统教学环境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可以向学生提供近乎无限的学习资源。设计历史学科网络软件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结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尽量开发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法之一,立足校园局域网,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资源,采用下载信息、创建链接等方法加强校园网的功能。如:“文艺复兴”一课网络软件,设计了校园网与在天津热线上运行的天津教研网站历史学科主页的链接,在天津教研网历史学科网页中有较多的关于文艺复兴的图文资料和互联网上文艺复兴站点的域名,这既能大大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又能为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问题,进一步探究这一段历史提供自学的途径。做法之二,软化学科边缘,向学生提供与历史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如:给学生提供中国古代大运河河道变迁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图文史料,提示学生结合地理课所学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等知识,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分析交通运输线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关系(高三“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软件设计思路人。

自主性原则

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记忆结论,而是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处理材料和历史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求解疑难问题,打破了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大大拓展了师生、学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时,要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进度,这些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为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打好基础。

针对历史学科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网络软件的设计,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设计了学习步骤建议: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后完成一份论证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作业)了解学术观点(史学界对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几种不同观点)阅读学习资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治、经济、社会阶级关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图文资料)进行检测练习展开网上讨论完成作业进行网上交流。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人的学习活动:每个学习环节的时间,重点阅读的内容:自己赞同的学术观点,完成作业的方法(如:是以大量下载信息为主,还是以独立撰写为主),学习环节的重复和缺省(如:反复阅读、边讨论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阶段流,不参与讨论直接进入作业环节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这样,虽然学习步骤建议是线性的,但全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是各不相同的、非线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

层次性原则

是指在设计历史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时,应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在计算机或教师的启发下,使每个人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从而解决因学习目标单一,导致班级中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部分学生学习愿望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设计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风俗、服饰等各个方面文字、图片、统计图表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除少量必读内容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料的内容和数量。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一、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用一、两条史实);二、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三、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论证,同时说明不同意其他观点的理由)。设计了几种完成作业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独立撰写论述明治维新性质的作业;用简单的语言将下载的网络资源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的作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使学习尽可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合作性原则

第4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1.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首先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其次,专修业务,不断“充电”,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

2.发挥群体的作用

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制作一个课件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修改,特别是中青年历史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技术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尤为重要。

3.注意积累素材

制作一个优秀课件,需大量的图片、录像等资料,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Internet丰富的教育资源下载有关历史资料并分门别类储藏在计算机里,随时备用。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4.演示与操作相结合

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性密切联系。对历史地图中地点、路线、过程等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既活跃了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课后再对上课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有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历史教师还必须针对每一节课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或是交错的辅助类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辅助教学。

1.优化历史课程教学设计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体育、音乐、地理、建筑以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随时引入时事政治实况及观点、自然界的变化现象,甚至是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等,使各科知识融汇贯通,直观自然又方便快捷。这可以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使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完善,历史课程设计更加优化,同时也增强历史教学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综合性。

2.完善历史课的教学模式

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活的教材,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它既增强了历史的可信性,缩短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丰富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

3.巧妙的问题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这种形象、直观、快捷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4.丰富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储存

第5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一、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大意义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图、文、声、动画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式和立体式教学,这使历史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反映,把趣味性和现代性互相结合,又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它所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显示历史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效果上,而是从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表现。

1、激发学习动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运用动画、图片、视频、录音等富于真实感和表现力的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历史。更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形象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调动有意注意。这就弥补了语言文字表述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能力。计算机应用于历史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它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参与的环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更有效率。它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如看完一段历史电影资料后,教师通过电脑展示,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或回答。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再由教师作最后总结,给出参考答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功能还可以通过做练习的方式进行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由于调动了视、听、说、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联想、探讨,并及时反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3、缩短教学课时。一节课只有45分钟,从以前的历史教学来看,在一节历史课中,教师讲课板书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多,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好办法。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又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节省了课堂上教师用于作图、板书和讲授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胜过千言。它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进程;可以把静态变为动态,有序地展现;可以把用语言难表述的内容讲清。巧用计算机多媒体,充分发挥其直观性、形象性、多变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能够让历史课堂更精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事件背景的讲述、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安排课堂练习,以提高全班的学习质量。

二、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运用多媒体巧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物、事件都有丰富的内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如讲授《抗美援朝》就可以播放历史资料录像:美国第七舰队进逼台湾海峡,麦克阿瑟在朝鲜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如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时,利用计算机展示今天南方和北方人民的农业耕作场面,住房情况图片,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南北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同源于自然条件的差别。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换的图像文字,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在冰冷冷的书本中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信息,对历史的认识也由看书或听老师讲述后再去理解想象,转为更加直观的了解,图像资料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2、利用课件为学习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所以课件的制作要有较强的交互性,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如在课件《战国七雄》中,七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记忆。在使用动画方式演示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然后隐去地图背景,让学生用笔标出七雄所在的方位,与歌谣相对应,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学习《元朝的统一》时,制作动态地图,依次显示“建立蒙古政权——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学生直观地从屏幕上了解到元朝完成统一的全过程,也激发了对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敬佩。利用交互性在教学《宋词和元曲》及《明清小说》部分时,制作图表出示各种体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自学的要求,让学生分组,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寻疑、释疑。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加强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艺术莫不包容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制作课件时,把学过的孤立的零碎的知识点,归纳成系统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讲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等事件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显示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从而使他们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这一内容。再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和日本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性地认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光荣与衰退。

三、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而突出课件的不同侧重。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的展示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并且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之间的表面或本质间的联系。同时,要考虑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应注意以下四方面教学:

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的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将抽象、静态的信息符号转换为清晰、形象、生动的图像、声音、视频符号,部分地再现历史事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在课件《和同为一家》的制作中,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古代民族关系几乎没有认识的现状。在课件中便有意识地突出各民族的地理区域以及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使学生对古代民族关系有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解。而课件《现代文化》设计时,则考虑到讲述的是现代东方文化的发展,时间相隔不长,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课件中更多的是侧重如何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艺术创作和作品的感悟,以达到深入理解其发展的目的。在课件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和音视频素材,以期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2、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切忌面面俱到。补充素材时,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于讲清的问题借用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把常规教学可以更好完成的内容也强加到课件中。如有些历史课件将一些历史小故事录音后加入课件中,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3、历史课件制作中选取素材时,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其不可再现性,利用视频剪辑、图片时,尽量采用史实资料。对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素材应慎用,以免混淆历史教学和影视文学欣赏的界限。

第6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开放,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日益深入,现代化意义上的计算机产品与技术被不断介绍并引入到国内,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迅http://猛的发展。然而,作为一名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是一种多学科共同研究和推动的科研成果,哲学、数学、物理学、人工智能等都对其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下的学习者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对计算机产品的一种自我环境下的适应性使用。缺失对计算机发展过程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本文中提出,在计算机发展史研究的策略上应以需求的产生与实现为引子,以软硬交替发展为主线,以性能不断提高为成果,以突出学科交叉为亮点。

二、计算机发展史概述

历史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计算机(computer)是历史名词。算盘,被人们公认为是人类最早的计算机,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学方面的伟大智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发展脉络,中国几乎没有亲历者。尤其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期(上世纪中叶),中华民族一度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若干年。没有亲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则意味着在骨子里缺乏一种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是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推动相关学科与产业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三、计算机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情况概览

在主流中文网络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发展史”为关键字搜索所得到的结果是:三大主流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章总数为18篇(如图1所示)。WwW.lw881.com这说明:对计算机发展史的研究比较薄弱。

四、探究研究策略的依据

笔者认为开展计算机发展史研究的一种思路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分阶段提取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尤其要着力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问题解决后发现的新问题。

1.“实用主义”无褒贬之分

弥补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认知,不宜再去重做实验,推倒人类已有的技术规范重来;只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同时,“实用”也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应有之义。

2.紧紧围绕“问题”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问题要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堪比一所好的大学”。计算机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每一次问题的提炼和解决都促进了计算机水平得到一次升华和提高。

3.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已有问题的解决必然带来新的问题

新的问题是对已有问题解决方法的挑战与审视,抑或是新科学新技术寻找用武之地发挥作用的要求。尝试主动提出可预见的问题并设法解决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

转贴于 http://

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是这个意思。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一切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往往是获得认识突破的契机,这种习惯或者素养是极其宝贵的。

4.分阶段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时间轴上是一种动态的螺旋的进化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提高,每一个阶段都将被否定。如图2所示,计算机的发http://展也必然遵守人造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的萌芽期、发展期、普及期、成熟期。[2]

后期对前期的关照、否定或肯定,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出其特定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或文化符号。正是在对每一个时期的阶段性标志事件和符号的研究和把握中,了解计算机发展史的基本面貌,启迪和教育后来的研究者。

五、策略的提出与案例分析

结合上面的思路,笔者提出一种研究策略,即分时间段展开,辨析勾勒出在某一时间段内人们对计算机有哪些需求;为了实现这些需求,科学家对软件和硬件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并寻求突破,突破后在性能上取得了哪些成果;问题解决后又出现哪些新问题;跨学科的研究在推动计算机发展方面有哪些贡献;该阶段有哪些尤其值得纪念的人和事。

简要分析案例一则,内容如表所示。[3]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发明且使用了弹道导弹、雷达等先进的武器设备。为了提高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需要根据导弹的射程能力,射击目标计算其导弹弹道,如导弹发射的方向和角度等。

一开始是若干人通过笔头计算,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亟需一种能够代替人们计算导弹弹道的机械设备。在先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冯·诺依曼对布尔数学的研究和发展基础上,人们设计出通过二进制编码表示数据及数据间运算的指令。

遗憾的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成本非常高,占地方,非常耗电。这些成为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莫克利(“eniac”开发课题组成员之一)盗用了约翰·阿坦那索夫及其助手克利夫·贝瑞的研究成果并申请了专利;与冯·诺依曼几乎齐名的另外一个大数学家莱布尼茨说计算机的原理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前的八卦周易。

第7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一)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④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和远程教学(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二)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3、信息化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由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完和学好历史课,学习历史课的负担大为减轻。

4、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不再讨厌历史和害怕历史考试,成绩必然有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1、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教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其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学设备也需要十几万元。这对广大偏远的农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其高昂的维修费用及折旧费也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我国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辅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主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尚未完成这一转变。

3、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必须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才能够真正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有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1、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学用得过滥、学生对历史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信息化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等于现代化教育,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后,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对于多媒体他们的感觉麻木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

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片也好,胶片也好,多媒体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仅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可是,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4、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多媒体历史教学要注意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力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诸如“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脸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人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从《上下五千年》这套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隆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人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畜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

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创建一网站,该网站不仅储存大量图片、文字、音像和课件,而且学生还可随时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由各组讨论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这交互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这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经过自主学习可以牢固地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交互和反馈,体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和反馈是计算机进军教学领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采用AUTHORWARE设计交互式的习题,可完全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互联网中建网站,课讲完了,学生依旧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3,(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3)

5钟广源.浅谈多媒体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04,(6).

6曾明荣,林金清.计算机辅助教学是21世纪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J].高等理科教育.1998,(4).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信息化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彻底的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两着的整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

第8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以日心说否定了居统治地位达1300多年之久的地心说,给人类展现了一幅全新的自然界图景,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生存的权利,此后自然科学便迅速发展,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当人们认识到这些知识变化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时,就把16、17世纪科学的巨大变化称为“近代科学革命”。《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成为近代科学革命诞生的标志。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加速度发展,重大理论和重大事件不断出现,“科学革命”引起科学哲学界、科学史学界充分重视,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性的研究。库恩的范式革命说、波普尔的证伪革命说、拉卡托斯的纲领转移革命说,还有凯德罗夫的思维方式革命说等,这些学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强调了科学革命应具有的特征。基于对科学革命的不同理解,又有“科学理论革命”、“科学方法革命”、“科学观念革命”等提法。尽管如此,作为“近代科学革命”却是有它特定的含义,指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的完成,即近代自然科学由诞生到确立时期的革命性变化。

近代科学革命虽然产生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西欧,但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一是改变了世界科学发展的进程——由古代科学形态进入近代科学形态。二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融为一体,这已为举世所公认。但这并不排斥在此之后,由于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国家具体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别,不同国家、地区科学由古代科学形态向近代科学形态过渡或转变的形式和时间早晚有所不同。然而,不论其形式如何不同,时间早晚怎样先后不一,都必须具备近代科学量和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指接触和掌握属于近代科学范畴的一定量的知识内容。所谓质的规定性,是指应学习和掌握近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现自然观的转变,或者说,抛弃哲学思辨和直观猜测,代之以分析的方法和实证的态度,具有以实验方法和数学原理为基础的超脱政治和伦理道德的鲜明特征〔2〕。一句话, 必须是对以经验或描述性古代科学本质特征的否定。这是判定任何国家和地区是否进入近代科学时代的一般原则。否则,近代科学就成为一个没有确定内容的空泛概念,近代科学革命也失去了世界性意义。判断中国科学何时进入近代时期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根据我们对近代科学革命的理解,《几何原本》的翻译、《崇祯历书》、《律历渊源》的编纂不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革命诞生、发展、完成的标志。

(一)从知识内容看,属于西方古代科学知识的移植或西方古代天文学、数学知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算学知识的混合,不属于近代科学的范畴。

众所周知,《几何原本》产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 书中借助演绎方法对当时的几何学知识作出了严密的逻辑性叙述。1607年徐光启与利玛窦翻译的前六卷,虽然是根据当时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37—1612年)的注释本,但译出的内容只是原来拉丁文的译文。“关于克拉维斯的注解以及他收集的欧几里德《原本》研究者的工作,几乎全部略去。”〔3〕由此可知,这是纯粹古希腊时代的知识。 尽管《几何原本》是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对近代数学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与近代数学知识却有着质的不同。

《崇祯历书》可以称得上是16、17世纪“西学东渐”的又一成果,不可否认,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领导改历过程中“会通、超胜”的思想是闪光的,直到今天仍具有重大的价值。他力图通过改历,把多种历法计算方法建立在了解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崇祯历书》中的法原部分多达40卷,占全书的1/3, 这和以往中国的历法相比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引用了哥白尼、弟谷所测定的较精确的天文数据,使计算比旧历法精确些。当然还可以举出一些胜过旧历法的地方。但这些进步都是相对于中国以往旧历法而言,总体上仍属于古代天文学知识的范畴。不仅没有达到超胜,连会通也相差甚远。诸如,书中采用的弟谷体系是对哥白尼学说的反动,有些概念比中国古代的“宣夜说”还落后〔4〕。 对有可能涉及到近代天文学理论的地方也作了歪曲,为了维持“地静说”,杜撰了“恒星循黄道东行”的奇怪理论〔5〕。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崇祯历书》不仅没有引进近代天文学知识,反而阻碍了近代天文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难怪有人评论《崇祯历书》充其量只使中西古代天文学知识起到了一种“混合效果”〔6〕。

《律历渊源》是《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律吕正义》三部著作的汇编。《历象考成》及其《历象考成后编》较《崇祯历书》进步的是抛弃了过时的小轮体系,借用了刻普勒的行星椭园轨道说,但刻普勒认为太阳在其一个焦点上,而《历象考成后编》则将地球与太阳的位置互换。这一篡改就使这一学说容纳在古代天文学的支柱地心说框架内,同近代天文学理论有了质的差别。《数理精蕴》是当时数学知识的汇集,代表了中国当时数学的最高水平是不错的,但由于当时近代数学知识,一没有输入(对数除外),二没有在中国数学家笔下产生,因此,水平再高,也只是代表古代数学的最高水平,与近代数学无缘,只是研究古代数学的必读书,而不是学习近代数学的必读书。

由上可知,《几何原本》的翻译,《崇祯历书》、《律历渊源》的编纂,或是古希腊、中世纪西方科学知识的介绍,或是中国传统科学知识的汇编,这些知识虽然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满足了当时的需要,但不能以中国学者接受这些业已落后了的知识作为中国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二)从科学思想和方法上看,无论《几何原本》的翻译,还是《崇祯历书》、《律历渊源》的编纂都没有接触和运用近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近代科学的方法是从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开始,达到普遍性的有限认识,通过逐次归纳达到更为广阔的概括,在归纳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演绎而前进到比较复杂的观念。毫无疑问,东方科学中归纳的思想方法和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科学中注重逻辑演绎、理论论证思想方法的挖掘,为近代科学思想的孕育提供了充分的来源,但近代科学思想方法不是对过去简单的继承与兼容并蓄,而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工具,既排斥了单只是对经验的描述和朦胧的猜测,又否定了那种“忙于单纯的数字和虚构的图形,以摆弄这种无聊的东西为满足”,“依赖寥寥几本古籍,反来复去对它们的内容作逻辑的修补,而不注意事物”〔7〕的哲学思辨。这充分体现在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和牛顿、 茉布尼茨的微积分学中。《崇祯历书》编译过程仅将中国传统的代数计算方法转变成古希腊的几何学方法,其它的手段和方法都是过去经常采用的,并无新奇之处。《律历渊源》中这两种方法也没有有机结合达到升华。

近代科学思想方法是近代科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代科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近代科学思想方法孕育和发展的过程。科学思想方法不能脱离知识内容而独立存在。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是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前提,尚未接触过近代科学和知识内容又怎能谈得上学习和确立了近代科学思想方法呢?

科学革命决不仅仅是某种科学理论的改变,而是对整个传统科学的变革。中国近代科学应是中国传统科学革命性变革的产物。因此,正确把握中国传统科学的基本特征,看《几何原本》的翻译到《律历渊源》的编纂是否冲破了这些特征,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中国近代科学革命诞生、发展和完成标志的关键。

中国传统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人归结为三点:一是相对封闭的体系;二是注经式的发展;三是非演绎逻辑体系〔8〕。

(一)把相对封闭作为中国传统科学的特征,这里封闭性的含义是什么?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中,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这里“封闭”一词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第一是指价值体系上的排异性,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中不具有应变涵化和再生机能。第二指产生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的文化范式, 任何文化都具有封闭性〔9〕。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作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手段,客观上不具有排异性,对任何形式的知识都具有吸收创新的机能,对任何社会集团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传教士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才找到了科学技术这块敲门砖,赢得了士大夫和封建皇帝的青睐和重用。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并非16世纪始。早在隋、唐、宋、元时期,印度、阿拉伯等国家与民族的数学、天文知识就流传到中国。只是由于当时中国科学水平比这些输入的知识水平高,才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至于中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外传与影响更是有口皆碑。封闭性对于广义的文化也许是适应的,用于科学技术则是不妥当的,给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带来障碍的主要是地理的分割和政治上利害的冲突。若是指第二种意义则更不妥。因为任何一种科学体系都具有封闭性,就不成其为中国传统科学的特征了。

我们不妨假定这种特征成立,从《几何原本》的翻译到《律历渊源》的编纂真的打破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封闭性,那么,它为学习西方科学打开了通道吗?事实正好相反。欧氏几何的翻译半途而废。利玛窦作为进身符的《坤舆万国全图》和清政府绘制的《皇舆全图》秘藏宫府极少有人看到。《崇祯历书》编制10年后才颁布实施。从中国当时著名科学家徐霞客、宋应星、李时珍的活动中都尚未找到受其所传西学影响的证据。连徐光启本人主要的精力还是用在《农政全书》的编写上。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723年《律历渊源》出版之日正是清政府严厉禁教中止西学输入之时。1744年乾隆皇帝上观象台视察时,看到都是西洋仪器时竟下令按传统的浑仪制度再造一架新仪器。徐光启“会通超胜”的理想成为一场梦幻。中国科学总体上从此更加落后于西方。

(二)中国古代科学自秦汉形成体系,其著述方式也被后世所沿用,许多成果都是在对典籍的注释过程中取得的。这就是科学界所指的“注经式”特征。16—17世纪西学东渐并没有冲破这种发展模式。

首先以天文学为例,中国天文学是以历法为核心与为制历服务的天文观测并行发展为帝王政治服务的“官学”。《崇祯历书》编译的起因和全过程始终都没有脱离这个模式,制订一部实用的历法是唯一的目的。介绍西方天文学知识的范围也局限于制历的需要。《崇祯历书》颁布后,著名的天文学家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中国古代历法的收集整理或《崇祯历书》计算方法的修补上,得到的主要成就是把古代资料译释清楚,对各历错字讹文一一补订。江曰祯以30多年的功夫对自西周共和年起到清初2500余年间的历法各用当时通行方法计算出朔闰时刻编成《历代长术辑要》。一代学子梅文鼎、李锐曾发愿要把历代历法作一系统研究,而在去世之前得到的结论却是,西方天文学源于中国的盖天说。由于许多学者把精力集中在训诂、校勘、辩伪、辑佚等考据资料,对问题的研究大都是限于一些个别问题,很少作全面的整理研究,不少人连译释工作也未见得做得好〔10〕。

再看数学,《律历渊源》内容之一的《数理精蕴》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注经式著作。该书只不过是把当时输入的数学知识和中国尚有存本的算术典籍有条理地进行编排。在此之后,西方天算知识成为治经之术,中国数学发展的主流就是对古代算经的收集、校勘、译释。《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辑录的经典,如十大算经都是那时收集整理出来的。

(三)无论中国古代科学还是古希腊科学虽然都属于经验描述科学形态,但相比较而言,前者擅长代数计算,后者擅长几何的逻辑演绎,《几何原本》的翻译对中国数学发展确实产生了深刻影响。《崇祯历书》的编译也使中国天文学计算体系由代数学转变为几何学,但从根本上看中国学者并没有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数理精蕴》中对西方的三角算法、体积算法、对数方法、方程建立与解法的讨论颇为详细。但对《几何原本》则只编译些基本概念和算法,各定理的次序与体系却被打乱,不能体现《几何原本》的精神,因而难以从中学习其推理方法和形式逻辑的精华,可见编纂者仍注重习其一技一长,而对思想方法却很少研究。一代算师梅文鼎用勾股之法研究《几何原本》后得到的结论是“其最难通者,以勾股释之则明”,“信古九章之义,包举无妨。”〔11〕这也许还是在此之后相当长时间中国数学研究没有突破初等数学范畴的原因之一吧。天文学还是仅仅把历法计算的疏密作为重点,刻普勒天体引力思想在《崇祯历书》中已隐约提及,当时虽引起王锡阐的注意,但由于这不是关心所在,就没有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失去了重大突破的机会。由上所述,从《几何原本》的翻译到《律历渊源》的编纂,不论当时的成就,还是对以后相当长时间的影响而言,与其称为近代科学的革命,勿如说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注入一种新的因素,导致传统科学在衰落过程中的一次复兴更为合乎历史事实。

明末清初从《几何原本》的翻译到《律历渊源》的编纂虽然处在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之后,但在中国并没有引起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将中国科学引上近代化之路,只是诱发了传统科学的复兴,这是由诸多历史因素和科学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一)近代自然科学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产物,又是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武器。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虽然在16世纪中叶或此之前已经萌生,但发展缓慢。特别是17世纪中叶满清落后民族侵入中原,更加延缓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学术文化与经济过程相适应,凡接触过西学的文人学士一方面不能不对西方科学称其“巧密”,呼唤科学的世界,另一方面又高举人所不能怀疑的“六经之旨”,始终逃不出传统思维的藩篱,致使“西学中源”的思想自黄宗羲最早从天文学角度提出后,不论学者还是皇穿凿附会大力阐扬。热烈一时的“西学东渐”被政治上的闭关所中断,探索西学中源的复古之风代替了吸收创新。如同中国其它的诸多发明: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传到欧洲立刻变成了不起的成就,在它的祖国却始终停留在胚胎状态,甚至死在母腹中。正如马克思所说:“既为旧的所苦,又为新的发展不足所苦,死的抓住活的”〔12〕。

(二)西学的传输者是笃信上帝的传教士,介绍西方古典历算学知识只是他们敲开中国传教大门的工具。接受者一方,不论学者还是皇帝,只是为弥补中法制历之不足,要“锫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满足一时政治之需要。科学的价值是在满足一定的主体需要过程中实现的,非科学之动机既决定了传播、接收内容的选择,也注定了前途与作用。由此不难解释《几何原本》翻译的半途而废,具有某些新观念的《坤舆全图》深锁宫中秘不示人。历史注定时代的鸿沟不能由这些人来填平。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谁想凭空超越自己所处时代条件限制,谁就会陷入唐·吉诃德的境地。

(三)《崇祯历书》的编译虽然使中国的历法由代数体系转变为几何体系,但为什么未能导致中国天文学的根本革命呢?任何一种知识体系的价值是由其内容的科学性决定的。中国传统的代数体系和西方古典的几何体系都不失为一种数学模型,差别只是计算方法之差异,在观念上没有不同,同属一种科学形态,具有同等的价值〔13〕。

(四)除上述因素之外,还应考察当时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态势。中国传统科学以天、算、农、地、医学为主干。自宋元达到发展高峰,明时,又由于封建政府禁止民间私习天文历法,到明末天文历法几乎成为绝学,实用数学已向商业数学和珠算方向发展,并获得普及。1592年程大统所著《算法统宗》“莫不家藏一编。”〔14〕这种转变基本上满足了社会生产生活对数学的需要。农学、医药学也进入总结阶段。《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外科正宗》等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经典著作都是在16—17世纪之间产生的。总之,明末清初,中国传统科学从总体上讲同西方的差距尚不显著,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尚不存在突出的矛盾。外无压力内无危机的状况表明不具备产生革命性变革的条件,对输入西学尚有一定的抗衡能力,从而淡化了《几何原本》、《律历渊源》的影响。

科学史既是一部知识体系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史,划分科学史,自然科学知识本身在各个发展阶段所显示的不同的本质特点是根本的标准。其次也要考虑各个历史时期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不同特点。这两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5〕。历史分期一般都是选择重大事件为标志。由于对历史事件性质的评价有赖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这就要求在选取事件时,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具有广泛接受的可能性。第一要保证性质的一致性,即对同一划分对象在同一水平上的划分,不能采用性质不同的指标。第二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首先,体现出这一时期区别于其他时期的基本特征。其次,体现出世界科学史的统一性与各民族科学发展多样性的统一。最后,体现出事件主体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性。只有具有普遍性才能有被广泛接受的可能性。显然把《几何原本》的翻译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开端是不符合以上思想原则的。一是划分中国科学史这同一对象时指标性质不一。古代科学史是据知识内容的性质划分,近代科学史则以科学活动为特征,具有不可比性。二是割裂了中国科学史与世界科学史的统一性。这样划分虽然时间上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是在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之后,中国近代科学史具有中西科学融汇的特征,但中国近代科学却不具有近代科学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三是割裂了事件参与者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性。作为科学革命,必须是对旧有传统的否定,为未来科学的发展铲除障碍,开通道路,提供广阔的前景。按科学发展规律,科学革命之后应有一个相对迅速发展时期,但历史事实却是中国科学停滞长达200年之久。这样划分, 使中国近代科学史的早期(按理应是飞速发展期)出现了中断,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规律。

我们不同意把《几何原本》的翻译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开端,并不是否认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输入的西方古典科学知识虽然已经落后于时代,但使中国学者有机会较系统地接触了西方古典科学,激发了搜集整理研究中国传统科学典籍的热情,并出现了一些成就,使在走向衰落过程中的中国传统科学出现一次复兴,也为后来学习西方近代科学作了早期心理准备。

注释:

〔1〕张纯成等:《15—16世纪的中国自然科学革命》, 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2 〕(美)格雷戈·布鲁:《科学与历史:文明辩证观的一些理论问题》,载《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3期。

〔3〕钱宝琮:《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235页。

〔4〕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 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页。

〔5〕《徐光启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6页。

〔6〕(美)v·n沙马:《十八世纪耶稣会天文学对印度、 中国天文学的影响》,载《科学史译丛》1986年第1期。

〔7〕(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 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版,第721、708页。

〔8〕张纯成等:《15—16世纪的中国自然科学革命》, 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9〕孙晓春:《中国文化封闭说》,载《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

〔10〕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9页。

〔11〕梅文鼎:《〈勿庵历算书目〉辨》。

〔12〕参见马克思:《〈资本论〉序言》。

〔13〕席泽宗:《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天文学对中国的影响》,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3期。

第9篇:计算机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分课堂;应用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基本取代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可是,这种改革仅限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无非就是利用多媒体,扩充了教学信息量,更深层次的教学革新则付诸阙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很少,这种填鸭式教学并不因为赋予了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及学生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教师讲授时间过少,教师的能力无法得到更好地发挥。而对分课堂则有效填补了讨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纰漏。对分课堂的关键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1]对分课堂教学则把教学分为教师教授、学生课后复习探讨、分组讨论三个时段。首先在对分课堂上,由教师首先“介绍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着重讲授重点、难点,但并不穷尽教材内容。”[2]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后,掌握了大概内容,降低自学难度,再依据个人特点与节奏与完成消化吸引。最后,通过讨论,与教师同学进行较深的交流互动,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对分课堂错开了讲授与讨论的时间段,打破了传统当堂讨论课因接触新知时间短,无法深入理解,因而无法讨论的窘境。这亦非常符合心理学认知规律,甫经问世,即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对分教学课堂模式有效衔接,学生与教师的信息沟通得到充分的挖掘,可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呼应,形成合力。

一、利用网络技术布置《西方文化概论》对分课堂讨论课前预备工作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涵量。而现在的学生囿于高考的压力,没有闲暇阅读西方经典典籍,绝大多数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这门课程上课前必须布置大量阅读书目,对分课堂教学才能措置裕如地展开。对分课堂的步骤是: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其次学生课后指向性阅读,最后才是讨论,深化知识结构。对分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指向性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师讲授课程主要内容后,布置好课后阅读任务。当然,教师得掌控课程教学设计的总过程。教师把搜集整理的基本材料,纲举目张地悬挂于教师制作的课程主页抑或教师主页上,让学者阅读,抑或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通讯工具与学生互动交流信息,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圈定学生阅读重点,阐明下周讨论课程内容。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教师搜罗的材料,抑或自己去搜寻扩展相关材料,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图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教师机械性灌输知识远远比不上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教师讲授终觉疏,要知真知须自探。学生伴随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地搜寻思索答案,让他们深长思索后悬着疑问去上课,上课时能有问题可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而不是传统教堂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则一脸茫然。西方文化类课程对分课堂需要一定的条件,学校须组织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网页,从课堂教学到网页制作,学校网络中心应该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做到西方文化类课程等主要课程都有统一完善的网页。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网络建立对分课堂课程教学网页,教师得付出艰辛的劳动。然而,这一切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的重要环节。否则就会陷入目前讨论式课堂的流弊。教师制作网页,搜集相关资料虽是费神劳力的事,随着资料逐年增加,实际上,以后的教学工作既高效又省力。同时,教师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导引自己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思想相互激荡,形成自己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见解。最后演化成自己的思考,形成论文。通过网络技术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能通过网络随时接受教师的指导,获得更多的帮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远距离的拘囿,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更加互信,为下一阶段的讨论课程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利用网络架设师生交流渠道,由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注重思维方式培养的对分课堂讨论模式

传统的西方文化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着墨于对西方历史文化叙事的构建,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则涉猎甚少。多年的填鸭式知识灌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两极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不承认事物好坏之间的中间灰色地带。这种简单对立式的思维方式无法形成对西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多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种教学效果与我们设置西方历史文化类课程的目标相去悬绝。旧的套路走不通,那么如何达到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呢?在西方历史学家看来,历史无非就是六个W(WHO,WHEN,WHERE,HOW,WHY,WHAT)。前三个W涉及基本的历史史实,这点分歧不多。然而,关于西方历史的变迁、历史演化背后的原因、历史演化的性质是什么,目前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这些就涉及到学生思维方式的上下分殊。我们在对分教学课堂实践中是这样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布置学生广泛阅读西方政治哲学书籍。课程思维方式的培育亟需其它学科知识的拓延。哲学素养的提升是人类思维能力迅猛发展的助推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曲折的,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历史在演化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发展必然是在新与旧之间流移徘徊。历史人物面目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不是当今一些理论课程所宣讲的那样,黑白二者间泾渭分明,绝对没有相交接的地带。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贻害无穷,绝对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方历史文化典籍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读出历史人物的苍凉与困顿,读出历史人物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而能够同情性理解历史人物的历史性决断。其次,在对分课堂讨论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历史性解读人物,又要抽象出具体的语境,解构中西历史人物所作出历史判断的异同,且以此为根基,拓展学生对中西历史文化异同的深度理解。传统教学模式因为没有课前阅读环节,没有根基的中西文化解读多浮于表面,无法解析中西文化异同。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西方历史人物的行为,扎根于西方历史文化的土壤汲取养料。因此,我们必须溯流探源,考究其历史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再如,在讲授中世纪文化一节时,就通过讲授分析了西方人文素质较高的历史原因。上课时我们教师仅仅讲授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没有刻意提到宗教改革对西方人文素质提升的作用。事后布置学生阅读陈乐民的《欧洲文化十五讲》中世纪文化一节,布置思考题:为什么西方人文素质普遍较高?待下一周上对分课堂讨论课时,学生就展开激烈的争论。教师提醒学生中世纪西方的政治特征是什么?就是四分五裂,诸侯并立。在漫长的中世纪,除去短暂的统一外,西欧绝大部分时段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这与大部分时段都是大一统的中国迥然不同。那么这种长期处于分裂的态势对西方人有何影响?西欧社会诸侯林立,使诸侯国面积非常小,诸侯周围的老百姓时常出入诸侯服役。他们的行为举止深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上层贵族的礼仪就像滇池的水,润湿昆明的气候一样地深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礼仪。藉于此,西欧整个社会的文明礼仪逐渐发荣滋长起来。众所周知,西欧中世纪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此,教师不是直接导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中世纪的格局对西方人的深远影响。再次,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置疑相沿成习的课程定论。明代大儒陈献章特别推崇“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怀疑精神。西方历史文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艺术。说它是科学的,是因为史实的唯一性,然而我们在解读历史时,却不可避免地掺杂我们读者的意识。我们在引导学生不讲错史实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西方文化的史实。只有这样,才能以扣人心弦的西方文化材料,激荡学生的思维火花。只有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对很多流传久远的旧式观点提出置疑,才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精神对待已有的西方文化类课程结论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尤其是搜寻与现行教材不相契合的材料,且由此及彼,层层拓展开来,毕竟“同一时代之事不可须臾相离也”,肯定是有大量相类似的材料。搜引大量相似材料后,引导学生探讨是不是可能存在另一种与传统相对立的观点呢?最后让学生通过自我探讨,形成与现有传统学术观点大相径庭的新看法。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分课堂考核评分体系的应用

教师是对分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仍然是对分课堂的灵魂与主导。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在对分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兴趣呢?教学考核是对分课堂中的“东风”,即便万事俱备,若是缺乏科学的课堂评价方式,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中踊跃讨论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学生是教学话动的直接参加者。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当然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5]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出课后教学评价表,引导学生对自身及其它同学课堂表现作出评判。我们通过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生课前搜集的书籍,上课时引用了哪些书籍的相关内容。你自己的发言是否有新颖的见解?上课时讨论是否积极参与?独特的思维结果源自于书本的熏染还是来自我的思考?同学对你思考的结论反应如何?这一切的评定都可以在课前设置好网络考核问卷,讨论课后,让学生自我填写,班委审核,最后反馈给教师,教师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通过网络化问卷评定学生平时表现,让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言,乐在其中表现自我。讨论课程思维火花的相互激荡,使学生体验到深层次思考的魅力,大大提升自我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全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完全没有课程参与的主动权,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平分,首先是教师的讲授,当然,讲授是勾玄提要式的,不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输,留下学学生思考与探讨的核心内容,通过课后与学生互动,布置好读书书目,最后讨论课因为有一周的阅读准备,最后呈现出相互辩驳,相互启发。教师最后临门一脚,达到古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至高境界。这样一来,学生学有引导,论有依据,共同关注教学的某一讨论话题。由传统教学强调的叙事性讲授教学转为学生自我阅读简单的叙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论点,然后让学生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提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这一切的探索均须计算机应用辅助技术的佐助。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课中阅读材料的布置、讨论课后的评价,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就会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