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

第1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进入08年以来大盘就一病不起,但即便是这样它每天仍在讲述不一样的故事,故事甚至很精彩,比如今年表现抢眼的农业、医药、新能源等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民以食为天,所以股市“鹜农”;而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所以股民“信医”;至于新能源据说一本万利,时尚且环保,大家没有理由不“追新”。有时候就这样,“炒股”与讲“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回到医药,其实今年医药之所以受到市场的追捧,还有一个看点:医疗体制改革。医改是个系统化工程,其涉范围很广,与群众切身利益也最为密切。虽然现在医改方案还没有具体出台,但可以确定的是肯定会给整个医疗、医药行业带来积极长远的影响。有分析师甚至认为,医疗改革的意义不亚于股市的股改。所以这为今年医药股走牛积聚了足够的人气。这同样也是医药板块表现突出的重要原因。

那么随着医改的推进,联想到最近的盘面表现,医药板块会不会见光死?医改中谁又是真正的受益者?除了医改我们透着者还应该关注什么?为此,我们本期“明星分析师”请到了长期致力于医疗体制改革课题研究,来自华泰证券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彭海柱来将答案一一揭晓。

07年医药行业呈现出较快增长

在彭海柱关于《关注医改受益且具有确定性增长的企业――2008年医药行业第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他谈到:医药行业在经历了06年的行业全面整顿以及重点在医药商业领域打击商业贿赂后,医药行业06年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但由于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其行业内在增长性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针对07年医药行业出现的增长,他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生产总值恢复快速增长,产销衔接有所改善。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6192.26亿元,比2006年5119.78亿元增长了20.95%。从医药行业的七个子行业来看,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工业的增长幅度均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大幅上升了11.54个百分点,2007年同比增长25.75%,而生物制剂和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虽与06年相比有增长,但增长幅度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次,销售收入稳步上涨,利润总额大幅拉升。2007年,在生产回暖和资本投资收益增加的带动下,2007年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大幅上升,七大行业比2006年同期增长45.86%,累计实现565.45亿元,销售利润率从2006年同期的8.08%提升至2007年的9.83%。

最后,行业运营质量有所改善。2007年,医药工业反映资本运营情况的各项指标都比2006年同期有较大的好转迹象。各公司资金变现周期在不断缩短;而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两个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同样也有所改善,变现周期比2006年同期分别减少了17天和59天。在整体资本运营情况向好的形势下,加上有效控制成本和各项费用,七大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除了七大行业整体情况优于2006年同期外,其各个子行业的资本运营情况同样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关于医保方面的政策安排及解读

彭海柱提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8年继续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于行业而言,这应该是行业发展的契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投入832亿元,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对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的四个重点:(一)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直接扩大了医疗消费市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彭海柱认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他表示,由于基本医疗是针对简单的小病,可以实现不出社区即可完成诊治,故而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直接扩大增加了基础药品的消费。基础医疗服务和基础药品的消费随着基本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渐扩大,因此普药直接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彭海柱分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那么专科用药的企业将受益于政府采购。(三)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关于这一点,彭海柱认为推进城乡服务体系,医疗服务和中药产业会因此受益。(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彭海柱认为,将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列入了政府报告,表明国家以前的强制性行政降价使得常用的普通药品价格过低,厂家不愿生产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那些价格虚高的非普通药品,仍在政府控制药品价格范围内。将常用的普药通过定点生产方式纳入保障体系,这个政策已在去年开始实施,发改委规定了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和品种。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普药龙头生产企业因为规模优势及质量优势将成为药品保障体系的主力军。

“需方为主,供方为辅”的医改模式逐渐成形

从上述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彭海柱认为我国医改模式已经逐渐成形。同时,中央已经明确医改目标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中央还明确在医改过程中,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实际上,无论是今年“两会”对医改的相关阐述,还是以前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从理论上讲,这些政策措施都可以从一个理论模型上来进行说明。为此,彭海柱将医改归纳为需方、供方和第三方。需方也就是医疗筹资体制或医疗保障体系,其核心是解决医疗服务谁来付费的问题;供方就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其核心就是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结构的问题;第三方基本上就是政府,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以有利于全社会的方式对需方和供方进行正确的干预。国际目前有两种主要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需方”医保模式,另一个是以英国为代表的“供方”医保模式。但彭海柱认为,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这两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各有其优缺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二元特征,决定了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不会照抄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现行医疗体制,即我国的医疗体制既不会是纯粹的“需方”模型,也不会是纯粹的“供方”模型,而是这二者的综合。即以“需方为主,供方为辅”的医疗保障体系。这种体制将同时从需方和供方着手,但以需方为主导,来推进我国的医疗体制建设。他认为可行性在于三点:

首先,全民医保网络已经成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目前已经基本覆盖1.7亿人;2003年推行新农合,2008年完成,覆盖农民7.2亿;2007年开始推行城镇居民医保,预计2010年完成,覆盖2.4亿人口;国家通过三网覆盖,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其次,基本药物定点及医药分家开始启动。国家对供方的改革主要是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制度。同时,也明确了定点生产产品不实行集中采购,直接入围候选品种进入医疗机构采购。确保定点生产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工作健康稳步地开展。

此外,考虑到短期内改变“医药分家”的难度较大。目前已经开始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这将成为改变“医药分家”的过渡方式。

2008年医药行业展望及投资策略

在谈到2008年医药行业发展前景时,彭海柱表示,08年对医药行业影响较大的事件主要有注册新政和GMP新标准实施。他认为这些修订后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而环保压力和出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升值将促进原料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此外,药价结构仍将继续调整,即基本药物价格可能上调,而同时,彭海柱认为,大多数价格虚高的所谓“新药”仍有下调可能。

总之,彭海柱认为,2008年政府将对医疗卫生服务进行明显的加大投入,市场需求存在扩容空间。另从产业自身的角度看,前一阶段出台的严格的政策法规虽然令企业经历了调整期,但产业在调整过程中提高了集中度,销售收入与利润水平基本保持同步增长,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对促进市场有序公平的积极作用在2008年将进一步显现。但由于行业的整顿,对普药类公司是受益的,而一些低水平重复仿制的药企则受到打击。综合而言,他认为08年医药经济是相对谨慎乐观,而根据SFDA南方医药所预测,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7400―7600亿元,同比增长达19%―20%。

结合目前盘面情况,彭海柱认为,二季度医药行业投资策略为:医改受益+确定性增长。他认为,医药行业属于非周期性行业,在08年宏观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期相对比较明确的。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医药行业属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行业内公司的个性差异较大,行业整体属性不明显。因此,他继续沿用以往策略报告的思路,即采取“轻行业,重个股”的投资策略,对于医药行业及所有子行业均给予“中性”评级。综合考虑行业外部发展的政策因素及当前证券市场因素,他强调二季度医药行业的投资策略为:医改受益+确定性增长。

目前医改所带来的增量市场究竟有多大?彭海柱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估计,一是原没有医保的城镇居民纳入医保体系,这方面约有2.4亿人,以人均40元计,则带来近100亿元的增量;二是新农合,这方面约有7.2亿人,以人均50元(政府40元+个人工10元)计,这方面的增量在360亿左右。三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大病医疗保险,这方面约有0.7亿人,按企业人均缴费200元计,将带来140亿的增量。合计由于医改所带来的至少在600亿左右。对于“医改受益”型公司,彭海柱根据其行业属性又可细分为四类:

普药类公司:从医改覆盖的范围分析,可看出“低水平、广覆盖”将是中国医改的一大特色。在确定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国家于11月又出台了第一批基本药物定点生产企业。这就明确了普药类公司在未来的医改中受益。

医药商业类公司: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医改特点相适应的是,未来的药品流通渠道必须扁平化,这就要求有全国性的商业网络。而我国目前医药商业网络条块分割现象非常严重,集中度低是该行业的最大特点。这与未来医改是极不适应的。因此,在未来医改中,必然会产生全国性的医药商业公司。

中成药类公司:由于新进入医保范围的人群普遍支付能力低,而中成药类公司在一些慢性病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且治疗同样的疾病,中药所需费用远比西药低。因而,中成药类公司在医保市场中受益相对要大一些。主要关注两种类型公司,一是中药品牌类公司,这类公司历史悠久,品牌深入人心,对公众的影响大。另一类是类似于西药普药类公司。

第2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医药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与活力的一大行业。随着2009年新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着医药改革、药品采购、药品价值、市场整治等方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带来了医药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深刻变革,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健康、和谐发展方向迈进。对医药企业来说,新医疗改革不仅是巨大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层面,加强对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新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医疗卫生体制的公益性特点,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实施政企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管办分开的新型医疗体制。同时,强化政府投入与责任,加强民众参与与监督管理,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共同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城乡医保人数超过12.95亿人次,基本覆盖了全国约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上都纳入医疗体系,覆盖率约为百分之九十七左右。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国家对医疗经费投入力度大增,相应的,药品需求量也大大增长。从整体上来说,医药市场未来增大空间比较大,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

二、新医疗改革对医药企业发展影响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的积极影响

(1)新医疗改革有助于推动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新一轮改革序幕的拉开。国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五项重点工作与四大体系目标。政府经济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环境,大大促进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并会成为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推动二级医药市场的发展。比如说,2010年我国政府出资支持了上万家县级、乡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并安置一点六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专岗医生培训,为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政府医疗改革支出费用复合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七,而医保扩容每年新增一千亿元药品消费量,也就是整个医药市场百分之十的增速。国家计划,截止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民医保目标。随着覆盖范围的增大,将会促进医药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医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新医疗改革有助于加快医药行业内容产业结构调整。在2010年我国政府出台的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意见中指出,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水平、生产集中度都比较低。从西方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集中与整合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趋势。在美国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在日本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百分之十九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前三大医药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二十。提高产业集中度之后,会进一步凸显医药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再加上销售渠道与内部药品生产的协同作用,会获得更大利润。医药企业的龙头企业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会通过自建、购买、合作或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经营规模与产品线。在行业结构调整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会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产业规模优势、集中发展方向迈进。

(二)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带来的挑战分析

(1)药品价格。药品价格是医药企业以及新医疗改革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从1997开始我国共实行了二十多次药品强制性降价。但是,从各种资料显示,患者经济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而医药企业则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2011年我国发改委出台明确政策,要求对药品价格进行出厂价调查。这种“掀老底”的方式,有助于招标单位更好地掌握药品成本。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药品价格日趋透明化,这将终结医药企业盲目定价时代。而2013年克强新政后,药品价格更趋于透明化,而且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药品降价和基药品种招标,这使得药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2)抗生素管理。在全国药品市场中,抗生素约占到四分之一比重。可以说,是药品销售金额与使用率最多的一种药物。在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约占百分之六十的市场。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2012年下半年卫生部出台明确规定必须严格限制抗生素使用,所有的抗生素使用必须有直接指针认为存在细菌性感染,没有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的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这将会严重影响抗生素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这类企业倒闭。

(3)新版GMP政策出台。1999年旧版GMP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企业。2011年开始我国开展执行新版GMP政策,这一政策在立足国情基础上积极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软硬件并重”方式,深入贯彻全过程药品安全生产以及质量风险管理,加强政策的指导性与科学性,与世界GMP标准相接轨。新版GMP政策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强调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管理软件标准。第二,全面提高了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进一步细化了生产记录、操作规程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操作性与指导性。第四,进一步强化了药品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上述这些要求,都对医药企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尤其是软件方面标准,将使得更多医药企业重新考虑投入与产出问题。

三、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 

(一)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

在产业增值、医疗结构调整形势下,我国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全面整合时期。在政策指引下,大型医药企业将会带动行业整合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明文规定,到2015年通过充分市场竞争与企业兼并,积极培育1~3家全国性大型医药企业,20家区域性医药企业。药品百强医药企业市场份额应占到总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与此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加强不同企业在营销渠道以及整个价值链之间的合作。站在规模经济立场上分析,必须集中医药企业优势资源,积极推动技术更新与特色产品销售,低价格、大批量采购原料药,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更多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外,辅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体外诊断试剂,比如降钙素原这样的检验指标,能反映出细菌性感染的严重程度,未来将会成为常规化的检测产品,拥有这样产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生产的企业必将迎来改革的春天。

(二)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

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医药市场占有比重。新医疗改革非常重视农村医疗保障的开展,这就为医药市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寻求医药市场发展、拉动企业内需的新增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应建立健全农村(上接第9页)市场销售部门,专门针对农村市场进行销售对策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新药。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定下,进一步提高了普药需求力度,顺利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将会刺激更高水平的医药需求。需注意,在农村市场可能存在某种疾病、某种药品的特需产品,必须深入研究农村流行病学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比如说,营销渠道、产品等优势,选择合适的优势品种,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适当抛弃无优势的产品类型。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寻找适合自身技术发展与环境的新发展道路,凸显自身特色。与此同时,全面提升药品质量。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一般以仿制药品为主,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这类非专利药品的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彻底改变传统的仿制观念,站在提升仿制药品稳定性与质量角度,进一步降低与国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距。不断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机制方面,医药企业必须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尽快建立起适合医疗体制改革的扁平化流通渠道。

(四)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

在新医疗改革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新版GMP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充足资金进行应对。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支持以及企业风险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少,医药企业也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投入。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医药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市场产权方面,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聚集效应、退出机制以及防范风险等机制,进一步规避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员的投资利益。有条件的国际大企业,可以紧抓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寻找国际化融资对策,加强与外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

四、结语

本文针对新医疗改革政策以及其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详细论述了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旨在为一线医药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金鑫.对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J].中外企业家,2010(5).

[2] 刘立春,朱雪忠.专利悬崖期的授权仿制药发展及其对制药行业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2(5).

[3] 施春来,胡明东.基于政策外生变量的营销突破[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 章蓉,林素静.关于深圳连锁药店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 曹丽杰,薛同泽,姜少华,等.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提高我省医药产品的竞争力[J].河北企业,2004(1).

[6] 张军,申俊龙.医疗体制改革给医药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生存发展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9(3).

第3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药品收入下降 社会效益分析 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医院大多数的药品收入比例占了医院总收入的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70%以上,与发达国家的的5%~20%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的寻求一直医药费快速增长的方法,为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健康稳健的发展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对药品费用的下降的社会效益分析结果往往是人们做药品价格相关调整的主要依据,确保对药品价格进行良性调控的同时能够确保各级医疗机构运营良好,和为广大的百姓带来益处。

一、药品费用的管理

针对着我国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例如药品推销中的暴力和药品回扣等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一些措施来抑制药品的价格,像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等,降低总收入中的药品收入比例,实现药品的正常的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医院的管理中几种常采用的降低药品收入的措施:

(一)临床药学上,医生合理用药

对医院的各科室的用药进行定期的统计,若药品的用量持续的呈大幅度的增长,则要对相关部门予以调查和监控,找出药品用量异常增长的原因。若是发现医药代表不合理的促销活动和义务人员收取不正当的回扣,根据相关规定予以适当的处罚,若是药品处于客观的异常增长,则由医药采购方与临床药师进行共同分析,更换该类药品的同类替换药品。今年药品占医院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上半年由去年的29%左右下降至20%左右,第三季度和10月份又下降至18%,远远低于卫生厅2006年医院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要求(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的45%)。

(二)控制“大处方”和贵重药品的使用

一般的门诊处方药品用量为三至七天,对于慢性疾病的药品用量可以适当的延长,凡是违反相关规定药品用量的处方为“大处方”。对于门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和管理,尤其是对金额比较大的处方。对于不合理的“大处方”予以公布和相关医师要予以处罚。在贵重药品的管理上要额外的注意。医生在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时,首先应考虑同等功效的价格较合理的药品。如需必要使用贵重药品,需如实的告诉患者。在患者和上级医师的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药品的审批、采购和临时用药管理

对医院的药品的采购实施共同管理,市的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然后在根据医院的不同的情况选用比较好的制度,公平公正的选用新药品,在药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选用价格较低廉的药品。对于特设情况下需要临时使用的“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按照临时使用的审批程序审批和采购,临时用药要本着专人专方,一次有效的原则,用药量一般不超过七天。在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状况下,杜绝私自进药。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节约了费用开支

在对医院总体收入中药品价格收入下降问题的社会效益分析中,以辩证的角度分析。在我国公立的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国家的投入和医院的营运收入。而在医院的营运收入中主要的是诊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是决定医疗机构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时影响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全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控制药品收入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增加医院的收入,必须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提高疗效。对医院而言,他们会主动的采取措施减少过度用药、滥用药物和过度检查等现象,能够更为慎重的评估患者的情况,提高治疗患者的效率。而且在医疗机构的运行过程中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能够优化机构的结构,减少其中的冗杂和功能重复的单位,降低运营成本。

(二)提高了医疗水平和优化药品市场的管理

在降低药物收入的情况下,会促进诊疗水平的提高,更快更好的医学诊疗会运用到患者身上,提高服务质量,以在有限的医疗设备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患者,增加诊疗方面的收入。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充分的利用和分配医疗设备,实现设备利用的最优化。医院总体中药品收入比例的下降,缩小了药品交易中的利润,而且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和调整,减少了药品在流通交易中的不法现象,例如医药代表的不合法竞争和哄抬药品价格的现象。集中的招标等控制措施让整个药品行业不再呈现出现无序,混乱的经营。严格的检查,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

三、分析结果讨论

进行医院总体收入药品收入比例下降引起的社会效益分析中可知,对药品价格的调控不仅带来了经济方面的益处,而且在节约能源和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如药品行业的发展和管理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必须充分的意识到,我国和其他的国家药品收入比例的差距,在实行对医疗机构和我国的医疗情况的管理和分析中,必须坚持的实行控制药品价格的政策,发挥其自身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本文从医疗机构调控药品价格的手段和措施开始,逐渐的延伸到关于对药品价格调控以缩小药品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的社会效益,更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坚持药品价格下调的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关于药品的价格的下调以抑制其在医院总体收入所占的比例是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迈出的重要的一步,部分解决了百姓的看病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医疗制度必将越来越完善和健全。

参考文献:

[1]谢红光,周宏灏.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5年01期

第4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三医联动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占有主导的地位,而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两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三医联动改革就是要通过部门问的协调和合作,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寻求三项改革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本文运用集团利益分析的方法对医保、价格、卫生、医院、药品生产、药品监督、患者等多部门的集团利益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各集团利益矛盾的一些政策建议。

卫生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政府组织体制的变化和部门职责的分工,没有其他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单靠卫生部门是不可能完成卫生改革总体任务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三医联动改革”,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个方面的联动和互动改革。其中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居于主导的地位,而医和药两方面的改革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实践证明没有医、药体制的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不会很快推进,也不可能持续性发展。

“三医联动改革”的目的是要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药卫生体制,使人民群众享有同小康水平相适应的,质量比较优良和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已成为各个部门的共识。不过,任何改革都是部门利益之间的调整和再分配,即使目标是一致的,也有各个部门之间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到“三医联动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在一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相对比较缓慢的地区,往往源于“三项改革”没有充分的配合。

一、医保部门的利益分析

医保部门的任务是要努力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化的医疗救助制度。为此,提出了“稳步扩面、狠抓管理、健全系统、完善政策”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社会医疗保险现在已成为中国城镇主要的卫生筹资方式之一。随着医疗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基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如上海市2000年和2001年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449亿元和66.8亿元。在已经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医保部门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继续不断扩大覆盖面,探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力求达到统筹基金的平衡。个人账户的沉淀、个别患者医保报销的欺诈行为和统筹基金的超支已成为当前医保部门困惑的主要问题。

对医保统筹基金超支的经济分析必须同时考虑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险两个市场,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规定。否则,两者的共同作用会导致保险市场的混乱及社会的动荡。

二、医疗机构的利益分析

这几年来,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的指引下,在13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院积极采取全面成本核算,减员增效,提高医疗质量,病人选医生等多项改革措施,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即使是公立医院,其行为也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扩大特需服务部门的收益,进一步增加医院设备的投资,以期增加核心竞争力,殊不知反过来医疗服务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从医院目前的收入来看,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或专项补助不到总收入的10%,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业务收入,包括社会保险基金及患者的自付费用,其中大部分是劳务费、检查费、药品批零差价及药厂让利形式的收入。据1999年卫生部统计,药品批零差价及药厂让利约占医院纯收入的1/4。在医院补偿机制没有改变以前,无论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医药分离等企图减少或切断药品收入的政策均会遭到医院的反对或者执行不力。

2002年中期在上海医保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后,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医院减少对医保患者的服务量,关闭周六及周日的门诊,定额床位收治医保病人,减少专家门诊的诊疗人数,延长住院等候时间,动员医疗费用较高的病人转院治疗,规定定额处方等。医生对医保费用实行总额控制的政策不甚理解。医院为了达到盈亏平衡,转向增加特需门诊的服务量,增收自费的或外地不受上海医保费用支付控制的病人。这类应变措施的产生不自觉地增加了医患矛盾以及病人与医保制度和医保机构的矛盾。

三、卫生部门的利益分析

尽管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正在由“办卫生”向“管卫生”转变,但其作为卫生机构主管部门的宗旨却没变,需要考虑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职工的安定和团结。在当前的卫生改革中,卫生部门处于被动和两难的境地,许多卫生体制问题积重难返。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当,卫生服务供过于求,利用效率降低;不合理的补偿机制,造成医院药品收入比重过大;预防保健机构有偿服务过多等。

由于卫生体制的分割和法律保证的缺乏,区域规划的全行业管理难以实施。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没有对医院药品收入和药费降低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医院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迟迟不能开展,改革阻力较大,除了认识问题以外,其改革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看三个城市的试点结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后患者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由于招标程序不够规范,徒增了大量的社会成本。“招一个、死一个”的现象普遍存在,充分说明了医院和医生能通过使用没有招标的替代药品,要求生产企业更多地让利或延长拖欠流通企业的药款来得到进一步的补偿。由此可见卫生系统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三项改革”同步推进的协调模式和工作机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将是一句空话。

四、药品生产企业及零售企业的利益分析

医药行业追求的是利润。2002年l一6月全国医药经济效益增长好于2001年,医药工业利润增幅名列第四。化学药品制剂业的利润增幅高达28.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根据全国25个省及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快报统计,医药商业批发市场完成金额比同期增长17.7%。2001年上半年统计,医药流通企业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16%。总之,医药生产及批发企业的经济增长远高于同期GDP7%的增长率和医疗费用的增长率。85%的药品销售通过医院渠道,患者是药品的主要消费者。医药行业利润的飞快增长促进了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税收。但是由于药品绝大部分是在国内销售的,无疑也会导致病人医药费用的增加。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合理利润率应该是多少?目前这种近30%的药品利润增长率与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的指标显然是不合拍的。

国家加大了对流通领域引起的药品虚高定价的控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药电子商务使医药行业的外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是医药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为此,医药行业是普遍反对药品降价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加上卫生部门在初期的招标采购中有很多做法不够规范,引起了政府、药厂和病人的不满。为此,医药行业组织向政府提出了药品招标采购有十大弊端,紧急呼吁暂缓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利益分析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成立加强了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在促进生产结构调整,整顿流通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假劣药品,保证用药安全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药品监督管理垂直系统的建立使公平、公正的监督执法更能避免地方的干扰。

为了促进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政府鼓励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积极赞同和支持医院门诊药房改为零售企业。但要防止另一个倾向,那就是社会药房的大扩张。有的地方在没有整顿前,药房成了变相的简易诊所,那些没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穿着白大衣为病人“诊治”。药房虽然方便了群众购药,但其药品零售金额的增长却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病人未就诊率的增加。

六、计划、物价部门的利益分析

80年代中国曾进行过三次药品降价,使医疗费用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1997年以来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先后l2次对属于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进行调价,药品的费用并没有因此而下降。究其原因,首先是目前药品的降价只限于有限的品种,并不是药品的全面降价,大部分的药品还是由市场定价。其次,药品定价的虚高是由于低水平重复性产品较多,药品流通和终端的促销竞争剧烈。药厂报告的成本中包含了较多的回扣、促销费用,物价部门难以确定不同药品的真实成本和利润,只能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来“挤水份”,难免在不规范的市场条件下发生药价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其实物价部门并非是真正虚高定价的源头。

七、患者(消费者)的利益分析

患者团体在卫生改革中是弱势人群,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信息,缺乏组织。特别是老年人和失业下岗人员,收入微薄,对就诊、住院望而却步,不少人甚至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因此政府提出的“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三项改革的目标,群众是拥护的。

根据2OO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的结果,群众感到最不满意的是医疗费用透明度差,最不满意的商品是药品。国家计委对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差分配比例问题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扣除医疗机构零售环节应获得的合理差价收入后,再按照大部分利益让给患者的原则确定分配比例。可是大部分患者却反映药品招标采购及药品降价后,医药费用的支出并没有减少。有些患者对医生的服务态度和临床服务质量感到不满,一旦医疗上存在少许差错,就会上纲到医疗事故,加深医患双方的矛盾。

八、媒体的利益分析

媒体用敏锐的目光不时地揭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代表患者的呼声,在监督“三医联动”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对医生的大处方行为、药品的不合理定价、招标采购中的不正之风、三医改革的错位等进行过无情的鞭挞。

当然媒体也有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希望炒作某些问题以产生哄动效应。过多地看到了医生收受回扣的支流,忽视了大部分医务人员真诚为病人服务的主流。有的报道夸大其词甚至失真,当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后,不得不再次从正面给予报道。

九、解决各集团利益矛盾的政策建议

在医药卫生改革中,各利益集团尽管有自己的目标,但大方向还是一致的。世界银行的观点认为卫生改革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政治的挑战和伦理道德观的选择。医药卫生改革需要通过各部门的民主协商,做出正确的公共选择和社会选择。什么是解决“三项改革”联动的关键呢?作者认为应该从“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抛弃部门利益,让人民获得实惠、价廉质优、可及的卫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体制。

1.从组织体制上来讲今后应该成立一个健康与社会保障部,统一对医药卫生改革进行协调管理。因为各部门都有自身的利益,很难在部门间协调,遇事非要更高层次的组织出面才行。美国的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就是集医保、卫生保健、医疗、食品与药品管理为一体的组织。

2.目前,西部地区医疗保险推行的最大困难是由于国营企业的亏损,企业职工的社保基金不能及时足量到位。在这些地区应该首先将重点放在实施大病住院医疗保险上,解决职工的因病致贫问题,逐步开展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可探索农民的大病医疗保险。研究界定基本医疗的保障范围,对超过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项目可以不予支付,对于已列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的药品,也可参照欧洲国家广泛实行的药品参考价格和控制利润率的方法来进一步增加个人支付的比例,开放药品市场。国内在医保费用支付方式上一直沿用按项目付费,这也是对供方控制不力的一种表现,迫切需要研究和实施新的措施。

第5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药品加成 药品收入比重分析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药品会计核算

医院会计是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记录各项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核算医疗服务成本,反映和监督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管理活动。而随着医疗机构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日益深化,医院的经济运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准确反映核算财务信息,加大内外监督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出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实施,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医院药品的核算与管理应作为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医院药品核算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由于财政补助不足,药品加成是国家给予医疗机构的一项补偿政策,“以药补医”、“以药养医”可以说是国家财政资金不足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在这一政策下,药品收入占病院总收入的比例非常高,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在原会计制度中对“药品收入”及与之相关的“药品支出”单设科目,单独核算。目前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以药养医、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医院经济的良性发展。以药养医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现状,如何降低药品收入的比例,彻底解决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是医疗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这些社会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急需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疗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医院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活动中有两个比重反映了医院与社会依存关系的程度。一是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二是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所占比重。这个比重反映了社会投入医院的医疗总费用中医与药的结构情况,医院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若以上两个比重过高;会使药品收入成为医院补偿的重要来源,医院经济过分依赖药品收入,导致药品费用过高,加重国家、社会、个人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医院的发展。。药品核算管理必须进行事后监督和财务分析。月末会计人员在完成每月药品核算业务后,要对药品收入总量及结构、药品收入结余及以上的管理指标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并在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加以探讨,使医院的药品核算管理更加完善。。

例如某家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2010全年总收入1435781108.07,其中药品收入684424225.59元,医疗收入751356986.98。2011全年总收入1905100668.03,其中药品收入873804855.22元,1031295812.81医疗收入,根据资料进行结构比例分析,年总收入增长32.69%,药品收入增长27.67%. 医疗收入增长37.26%,两年比较药品收入占年收入比例下降3.78%,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下降6.36%。也就是说,药价降低带来的是医疗服务收入增加,带来了更多的总收入,通过指标分析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与控制、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制定了_一系列重大创新。真实反映医药成本。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核算,实行医药“零差率”,彻底破除“以药补医”、“以药养医”的旧机制,要求医院按药品实际成本作为医疗业务成本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以便真实反映医药成本,为加强医院成本控制,考核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会计信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新制度将原制度下的“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一个科目,将“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一个科目,共同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新制度的这一规定与新医改方案中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避免‘以药养医’的理念相一致。其实,从药品收支的性质来看,药品收入与治疗收入、化验收入等一样,都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医院耗用的药品与医院耗用的卫生材料、发生的医务人员工资一样,都构成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成本。从国际惯例以及我国医院性质和现状考虑,药品收支都应构成医疗收支的组成部分,在医疗收支下单列,而没有必要将其并列于医疗收支。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十大亮点之一就是药品收支并入医疗收支,药品由售价核算改为进价核算,原制度明确区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区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新制度是将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合并。

一、收入要素类会计科目中设立“医疗收入”,增设二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等。在提供医疗服务确认计量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入账。例如,某月住院发出药品收入44157802.99,其中西药39217234.49,中成药 4923544.63中草药 17023.87,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医疗款 44157802.99

贷:医疗收入――住院收入――药品收入――西药 39217234.49

中成药 4923544.63

中草药 17023.87

期末结转入“本期结余”

二、费用要素类会计科目中设立“医疗业务成本”,合并原独立科目“药品支出”

第6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医保患者拒付原因及相应应对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6~2008年医保基金拒付费用构成比例及拒付产生原因。结果:2006~2008年拒付费用分别为208342.77元、131483.74元、25136.27元,三年拒付费用呈明显下降趋势(P

【关键词】医保拒付;原因分析;措施;对策

长期以来医保拒付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难题,解决医保拒付的相关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医保基金拒付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近年来我院医保基金拒付费用构成比例及拒付产生原因,为减少医院经济损失提供相应的医保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拒付人次及拒付金额对比:我院自2006~2008年共收治北京医保患者40016人次,医疗保险拒付情况,见表1。

表1 2006~2008年拒付人次及费用对比

年度(年)申报人次基金申报(万元)拒付人次基金拒付(元)基金拒付占基金申报(%)拒付人次占申报人次(%)与上一年同期对比拒付金额增减绝对值(元)

200611120 11050.04 228 208342.77 0.19 2.05 131480.63

2007 13705 10818.79 101 131483.74 0.12 0.74 -76859.03

2008 15191 11150.94 42 25136.27 0.02 0.28 -106347.47

1.2 方法

1.2.1 拒付构成分析:通过对比2006~2008年我院医保拒付费用及人次,分析我院三年来医保基金拒付费用构成比例及拒付产生原因。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组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分析

2.1 拒付费用变化:自2006~2008年,申报医保基金人次平均每年递增18.30%,但发生医疗费用拒付人次平均每年递减40.79%(P

2.2 拒付费用构成:2006~2008年我院医保拒付构成比例见表2。由表2可见,在拒付费用中60%以上是药品费用,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为重中之重。针对此种情况我院制定一系列措施严格把关,与2006年比较,2007年药品费用拒付金额下降52.72%(P

表2 2006~2008年拒付费用构成对比

年度(年)基金拒付(元)

合计药费检查及治疗费人工器官材料费其他

2006年208342.77138945.82(66.69%) 59320.67(28.47%) 4553.52(2.19%) 5522.76(2.65%)

2007年 131483.74 65689.17(49.96%) 53501.93(40.69%) 11464.14(8.72%) 828.5(0.63%)

2008年 25136.27 17436.64(69.37%) 7099.86(28.25%) 599.77(2.39%) 0

总计 364962.78 222071.63(60.85%) 119922.46(32.86%) 16617.43(4.55%) 6351.26(1.74%)

3 拒付原因分析

3.1 药品费用拒付原因

3.1.1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医生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发现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共识的有效用药方法,其中不乏有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经典治疗方案,而药品说明书的变更往往滞后,仅按照说明书用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但是对于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品的费用,医疗保险基金是不予支付的,因而发生医保拒付情况比较普遍。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超药品说明书剂量用药、超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药、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途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方法问题等方面。

3.1.2 抗生素使用问题:无菌手术操作提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违反抗生素阶梯使用原则大量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医保基金均不予支付。另外说明书内注明适用于严重感染的抗生素,病程记录无详细病情分析并且病历中无相应阳性实验室检查指标支持,也是医保拒付的原因。

3.1.3 疾病诊断及病程记录缺欠:未明确诊断前即开始用药,或对疾病诊断遗漏,以及病程记录书写不全面、重要检查报告结果缺失等,使得临床用药在病历中找不到依据。医生在填写出院诊断时注意力只集中在主要疾病的诊断上,忽略或遗漏了伴随症、并发症及其他躯体疾病的诊断,造成住院期间用药无依据,没有相应诊断及病情描述,会被视为不合理用药及不合理治疗而遭到医保拒付。

3.1.4 目录内适应症药品把握有误:部分药品虽然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但属于限定适应症药品或《药品说明书》另有较严格适应症规定,此类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目录》和《药品说明书》共同要求使用,超出两者任何规定均被视为超适应证用药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3.1.5 应自费药品向医保基金错误申报:医保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中,不仅包括医保《药品目录》外药品费用,还包括《目录内》非适应症药品费用,及超《药品说明书》规定剂量、适应症、用药途径及给药方法的药品费用。如果没有将这部分药品费用纳入自费范畴,而是错误地向医保基金申报费用,医保基金是不予支付的。

3.2 检查及治疗项目拒付原因

3.2.1 超物价规定范围收费:目前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的付费方式是按项目付费,而在住院医疗费用中大约40%为检查及治疗项目费用,因此准确理解物价收费政策,按照收费标准规范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是医保拒付管理又一重要工作。应避免出现超物价规定范围多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挂靠收费、捆绑收费、打包收费以及细目不明确、选择收费项目不准确等发生医保拒付。

3.2.2 检查报告单缺失或监护检测记录资料不全:住院期间各类检查报告单未能及时归入病历,造成住院结算单中有检查项目收费而病历中报告单缺失,此类情况按多计费处理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另外在病房进行的各种监护或监测项目,应有单独记录单并及时归入病历,此类项目收费没有相应病案资料支持造成拒付。

3.2.3 治疗项目无相应记录:临床治疗项目应设有专用治疗记录单。不单独设有治疗记录单的应在病程记录中对所做操作有详细记录,如支气管镜下吸痰。另外由于操作人员为非患者所在科室工作人员,两科人员均没有在病程记录详细描述,如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引流。

3.2.4 手术及麻醉操作记录不完全:手术记录对手术操作全部过程描述不够详细全面,特殊肺部手术麻醉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相应文字记录,造成手术操作及特殊检查项目收费没有依据也是拒付的常见原因。

4 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进行认真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4.1 医院加强对医保整体管理重视程度:医院设有一名副院长主管医保工作,成立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医保办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针对最新医保政策制定医院内部行之有效的系列文件。每月在医院早会上传达医保精神通报医保日常考核情况。医院为医保办配备医疗、护理、管理、医疗保险、医学信息多专业高学历人员,强化医疗保险专业知识及医保时事政策培训,加强医保管理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及政策水平;

4.2 各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默契合作缜密:医保管理是一个医院综合管理实力的体现,涉及医院多部门业务范畴,各部门需密切配合鼎立合作,共同完成医保管理工作。医保办会定期向医务处反馈医保拒付涉及到的合理用药、病案书写等方面的问题;在护理部每月召开的护理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医保拒付涉及护理工作内容;与物价办联合进行医保物价政策专题培训及现场指导;与多个涉及招标采购医用耗材部门进行审批及管理;与信息中心密切合充分抓住医院HIS系统改造这一契机,在医生工作站内增加医保管理功能;与收费科通力合作密切监控每一笔拒付信息并联合追查;及时向绩效工资管理科报告拒付费用信息并上报处理意见;

4.3 医保管理方式及工作流程有效改进:制定《北京医保住院病历审核结算管理办法》,由医保办病案审核人员及病案室编码、质控人员共同组成医保病历审核小组,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进行病案质量管理;制定《北京医保门诊处方检查管理办法》及《北京医保门诊特殊病审核管理(试行)办法》,加大对门诊处方及门诊特殊病种的管理;每一笔拒付会向科室下发《医保患者住院(门诊)费用拒付及存在问题反馈表》,分析拒付原因并于由科室制定整改措施;为每个专业科室设计《北京医疗保险特殊检查/治疗/一次性耗材自费协议书》,并制定《北京医保住院病人自费药品/项目结算流程》;与药剂科、物价办、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核对医保三大目录,对新增药品、诊疗项目及耗材同步维护,并向临床医生通告;对住院/门诊病历审核、门诊处方检查出的问题每月发书面通知;

4.4 医保拒付费用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我院下发《临床科室医疗保险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对各科室费用指标管理情况、住院病历审核情况、门诊特病病历及门诊处方检查结果、医生参加医保培训情况以及医保拒付情况进行通报,并将这些考核指标纳入科室绩效工资考评。针对医保拒付医院下发专门文件《北京医保及公费医疗拒付医疗费用暂行管理规定》,详细阐述由医疗保险管理委员会进行医保拒付责任认定及绩效工资科具体实施的拒付管理方案;

4.5 对临床医生进行医保知识培训及医保管理百分考核:医保办每年举办两次全院行培训活动,并针医保文件涉及到不同专业科室及每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题研讨及实地指导,并将《临床医师医保知识培训及医保学分管理办法》作为医院正式文件下发,没有达到医保学分的年度继教一票否决。同时医保管理最终细化到每一位临床医生,下发《临床医师医疗保险管理百分考核实施细则(试行)》,针对住院病例审核、门诊特病病历及处方检查、参加医保培训情况等都在考核范围内,其中拒付费用占有相当的比重,对考评不合格的医生脱产到医保办轮转学习。

5 讨论

5.1 严格把握和执行医保政策: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自2001年启动以来已经运行了8年的时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也日趋成熟,医疗机构应深入学习正确理解医保精神,及时把握最新医保动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全面准确执行医保政策,最终保证参保人员、医疗机构及医保基金三方利益不受到侵害,使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1]。

5.2 与医保及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随着医保审核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及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间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向医疗机构进行业务反馈及问题交流,使得医保拒付逐渐规范透明。但是,还应该有更加完善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复议协商制度,尤其涉及到医政、医疗、物价等方面问题时,应该有一个多方人员参与的更加公正科学的评议办法[2,3]。

5.3 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协调和整体管理:从表面上看医保拒付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实质上涉及到医院医疗、信息、财务、物价、药品、病案等多方面综合管理问题,各部门应不断完善内部机制以适应医疗保险管理的需要,这不但要在思想上协调统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各项工作中真正执行落实医保政策,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医院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4]。

5.4 为医保管理准确定位寻找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医保覆盖人群逐渐扩大,医疗机构医保病人就诊比例加大,以及医保结算方式的改变,势必造成医疗机构先垫付后向医保基金申报的医疗费用数额增加,这样将给医疗机构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必须向难度、深度、广度发展,现有的由医保办一个部门进行医保全盘管理模式势必打破,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医疗保险的事务性工作与业务工作分开,把各种相关业务回归各主管部门专门管理,将医疗保险管理理念贯穿于医院各项工作,提升医院医疗保险整体管理水平,尽最大可能降低医保拒付医疗费用,最终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5,6]。

参考文献

[1] 文光慧.对医保“拒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19(10):603-604

[2] 党丽华,张,胡燕平,等.医疗保险拒付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22(5):306

[3] 张,党丽华,胡燕平,等.付费属性选择方式的变更对医保拒付的影响[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22(4):249

[4] 胡燕平,党丽华.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拒付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1):53-54

[5] 杨雅秋.五千元以上医保病例医疗费用拒付原因分析[J].中国病案,2008,9(3):17

第7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总额控制;昂贵药品;高值卫材;三大目录

为使总额控制不超标,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和医疗服务质量与医保基金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总额控制指标太紧,与临床实际需要费用相差太大,造成降低服务标准来降低服务成本,费用控制对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挑战较大,为降低总额费用,导致降低住院标准、分解住院、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住院治疗等现象。单纯的使用总额控制并不能达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效果,缺乏直接的服务效率激励机制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奖励机制,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不能科学体现。

一、医保总额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物价管理。物价部门逐年增加了一些收费项目和标准,但医保部门不能及时的对应新增的项目,致使医院对患者无法收费或收自费。医保管理不具有物价管理的职责,对物价行为的监管不到位,在医疗费的构成中,卫生材料和药品的比例约占总费用的70%~80%,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调整滞后,医保目录对应滞后,造成物价管理很难适应医保总额预付管理模式的要求,新技术在收费标准中无从查找,医保在审核过程中无从认证,一律拒付,造成自费比率提高或分解收费。

昂贵药品、高值卫材的使用需求。随着医保报销目录的不断增多,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大幅提高,致使患者对医疗新技术和昂贵药品、高值卫材的使用的要求不断增高,对临床上部分使用的特殊病用药,如:白蛋白、免疫球蛋、抗肿瘤靶向药品、CIK生物治疗、腹动脉血管支架、各种固定系统等等,贵重药品及高值医用卫材的宽泛使用,致使统筹支付额的大幅增高,总额控制指标超标。

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是人们最最关心、最牵动人心的主题,在不知觉中会发现在三级甲等的大型综合医院,会有许多疑难杂症的病人来提出治病的需求,引进先进的设备、研发新的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也会影响到总额控制指标。

二、医保总额控制的几点建议

1. 建立多方参与的监控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约束激励机制,提高医院与临床医生控制医保费用增长、保证医疗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控制医保费用,制定相应配套管理措施及办法,采取复合式控费手段,对大额单病种(包括DRG)和普通单病种的费用进行单独控制。物价职责应归类医保管理职责,加强医院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综合管理,理顺药品和卫材在使用、购进、议价、计价等环节的关系,从制度上、部门管理职责上实现高度集中统一。

2.应对进口的昂贵药品、高值卫材和治疗应有具体的管控措施

建立以医保“三大目录”使用为核心的智能指引,要求对药品目录医保限制类药品的使用适应症,弹框显示予以告知,同时加入药品及诊疗项目的费用等级,对植入体内材料的高值卫材进行专门标注,超出医保支付范围的予以告知。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分级管理指引,提高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对昂贵药品、进口类药品进行控制使用,确定使用的要履行审批手续,适度的审批与即时提醒为医保药品的理性使用提供一个合理化的途径,能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的快速增长。

3.控制药品销售费用在销售价格中的比重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规范销售费用开支范围。控制销售费用占销售价格 的比重(即销售费用率)。生产原研制开发的药品,产品销售费用率、生产仿制的药品,产品销售费用率均徐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指标。属于国家经济政策鼓励的个别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提出申请,经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意见需报国家计委批准。列入新药分类管理范围的一、二类药品和处在原发明国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从批准试生产之日起,5年内销售费用率可以从宽掌握。在企业投入生产前,该品种已经由专利权所有者到中国进口销售或进口分包装销售的时间应作相应扣除。

4. 规范药品销售折扣行为

医疗单位的折扣收入作为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应与药品批零差价收入合并计算,超过批零差率和折扣率之和部分,一律作为价格违法所得,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收缴财政。医疗单位经营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和折扣收入,须于每年3月底前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对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在发票上填写折扣后价格的,对于购买方购买药品时索要实物、赞助费、宣传促销费、科研费、劳务费的,对于销售方采取上述不正当手段推销的,对于销售方折扣率超过规定的,对于不按折扣后价格制定批发、零售价格的,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5.建立统计报表分析及费用预警系统

报表分析系统主要立足于出院费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是对过去的医疗费发生情况的总结,针对报表的数据分析,测评临床医保服务质量,对各科门诊、疗区专业组进行评价和排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预警系统是对在院的医保患者费用发生情况,适时了解自负额、报销额、医疗总额等等,设定入院日期和费用限额进行筛选,及时对发生高额医疗费的患者备案、个性化分析,提升临床科室控费的意识,达到控制医疗费过快增长的作用。

三、结语

医保费用管控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从国家到地方财政和医保部门必须加强管控。各级各类医院在执行医保总额控费的管理中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医院医保费用支出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调整、改正、弥补。要做到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收费、检查、用药、治疗。医保总额预付制对于费用的控制,协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物价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也应考虑医疗科学发展的需要,营造出医院、医保、参保人员三方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小玉.浅析医保基金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9)

[2]徐家岳.基本医疗保险简略[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缪妩霞.浅析影响医保基金之处的因素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2(09)

第8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会同卫生部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卫生部组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会同卫生部组织、协调对突发、群发的严重伤害或死亡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商卫生部确定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品种;

(五)通报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和再评价结果;

(六)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结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群发的严重伤害或死亡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通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和再评价结果;

(四)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结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第六条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中与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有关的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对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医疗技术和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对产生严重后果的医疗技术和行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协调对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

(四)对产生严重后果的医疗器械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第七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技术工作,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反馈;

(二)负责医疗器械再评价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四)承担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设、维护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技术工作,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报告工作;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境内第一、二类医疗器械再评价的有关技术工作。

第三章不良事件报告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并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但是记录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5年。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包括本办法附件1~3的内容,以及不良事件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中有关的文件记录。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主动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收集其产品发生的所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给予配合。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制度,以保证其产品的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应当报告涉及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所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报告涉及其使用的医疗器械所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附件1)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其中,导致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告。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的同时,应当告知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认为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但是应当及时告知被越过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第十三条个人发现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或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个人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通报。

第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收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接到通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督促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不良事件的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报告工作。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首次报告后的20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附件2),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出现首次报告和前款规定的补充报告以外的情况或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采取进一步措施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提交相关补充信息。

为了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或者为了澄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特定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书面通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交相关补充信息;书面通知中应当载明提交补充信息的具体要求、理由和时限。

第十六条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对上一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附件3),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和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之前对上一年度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并保存备查。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分析、评价,并按照以下规定报告:

(一)收到导致死亡事件的首次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

(二)收到导致死亡事件的首次报告后,于5个工作日内在《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填写初步分析意见,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收到导致死亡事件的补充报告和相关补充信息后,于15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上填写分析评价意见或者形成补充意见,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

(三)收到导致严重伤害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的首次报告后,于15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填写初步分析意见,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严重伤害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的补充报告和相关补充信息后,于20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上填写分析评价意见或者形成补充意见,报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四)对收到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报告,应当进行汇总并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每季度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

(五)收到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年度汇总报告后,于30个工作日内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报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每年2月底前进行汇总并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的报告后,应当对报告进一步分析、评价,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以下规定报告:

(一)收到导致死亡事件的首次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于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步分析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卫生部;收到导致死亡事件补充报告和相应的其他信息后,于15个工作日内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卫生部;

(二)对收到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报告,应当进行汇总并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每季度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抄送卫生部;

(三)收到年度汇总报告后,于每年3月底前进行汇总并提出分析评价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抄送卫生部。

第十九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在调查、核实、分析、评价不良事件报告时,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或者委托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第二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发现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并报送《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认为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但是应当及时告知被越过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第二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获知发生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调查、核实、处理,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突发、群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或者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可以会同卫生部直接组织或者协调对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对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反馈相关信息。

第五章控制

第三十一条在按照本办法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主管部门对报告事件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程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要时应当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控制措施。

第三十三条针对所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生产企业采取的控制措施可能不足以有效防范有关医疗器械对公众安全和健康产生的威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对境内和境外医疗器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境内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采取发出警示、公告、暂停销售、暂停使用、责令召回等措施。

出现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十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通报或专项通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结果,公布对有关医疗器械采取的控制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危及生命;

(二)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三)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其他隶属于卫生主管部门的卫生机构。

第三十六条产品既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也在境外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将其相关产品在境外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自发现之日起15日内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三十七条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报告。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关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相应规定,适用于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中国境内的人。包括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中国境内的代表机构或在中国境内指定的企业法人单位。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参照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执行。

第三十九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指导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的依据,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依据。

对属于医疗事故或者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的,应当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另行处理。

第四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有关工作人员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中违反规定、延误不良事件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严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复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相关表格和相应计算机软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编制。

第9篇:医药医疗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药品行业;杜邦分析;财务;对策

药品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自身行业特点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产销情况也处于较好水平,但行业的整体毛利水平却持续下降,效益下滑。同时,国外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业资源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药品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增长放缓的局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出解决办法,成为药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杜邦分析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对于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杜邦分析法从财务绩效视角来分析药品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中,笔者将药品行业分为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中草药行业、药品商业和医疗机构等六部分来进行研究。同时,前四部分统一称为药品工业行业。

一、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法又称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它是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分析起点,对各项指标作层层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净资产收益率由总资产收益率与权益乘数相乘得到,由于权益乘数涉及资本结构,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总资产收益率上。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可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途径有两个:要么提高销售净利润率,要么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企业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加快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的周转速度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同时,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

(一)2006年我国药品行业间横向对比

就2006年来看,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商业企业和中药饮片行业,医疗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

净资产收益率是受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两方面的影响的。通过杜邦分析可知,2006年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而权益乘数较低;将总资产收益率分解后可知,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80.56%,仅次于药品商业企业,而销售净利润率低于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链中处于中游位置。这说明该行业资产周转情况良好,若能通过降低成本而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那么它的总资产周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还有上升空间。

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39%,低于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制剂行业及中成药行业,分解后可知,该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六类行业中最低,而权益乘数最高,分项说明如下:

1 权益乘数因素

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排名第二的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只有58.72%,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9,80%。根据公式: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一资产负债率)=1/(1一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可知,药品商业行业的权益乘数高出其他行业1倍以上。

2 总资产收益率因素

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很低。只有0.77%,而其他药品行业此比率均在4.7%以上,说明该行业利润很薄。尽管如此,该行业相对于2005年销售净利润率增加较多,说明该行业还具有增长潜力。

药品商业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90.79%,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与商业企业特性有直接关系:商业企业销售额大,资产总额相对较小。所以该行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销售收入来增加利润,同时还应加强成本控制。

医疗机构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为9.55%,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同时,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最低,只有26.96%,仅为药品商业行业的1/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1/3。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资产周转,减少存货等来提高收益率。

(二)2006年与2005年我国药品行业间纵向对比

如图2,不管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总资产收益率,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中药饮片行业及商业企业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商业企业。而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最快的是医疗机构。

销售净利润率方面同样是医疗机构下降最快,达17.24%。从图2可以看出。它是药品行业中唯一的四个比率都下降的行业。医疗机构2006年药品收入较2005年增长70%,但同期资产总额增长只有14.18%,而药品销售净利润下降11.06%。导致其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下降6.29%、17.24%。同时,受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医疗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1.99%。又由于资产负债率增长只有3.37%,权益乘数变化很小,最终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1.19%。

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药价增长的政策,如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及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同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控制药品进销差价等,这些措施已发挥了政策效益。2006年,在医疗机构工作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药品收入增长7%,与2005年的增长16%相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城市医院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5年的48.4%下降到47.1%,降低了13个百分点。药品收入比重最低的为城市医院,只有449%。

再分析四项比率上升都非常快的药品商业企业,该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的增长率分别达到83.99%、51.55%和42.59%。在2006年资产总额下降14.02%的情况下,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5.23%,同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该行业2006年成本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改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政策层面

1 实行医药分离,打破“以药养医”的局面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医疗机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药品利润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即病人身上,而医药分离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进而减轻患者和其家庭的负担。

医药不分离、以药养医直接导致医疗与用药之间形成利益链。滥用药品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严重败坏医德医风,最终受害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患者。 

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

2 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2006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全年年增加投入12.3%。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增长最快,为13.46%。尽管如此,2006年医疗机构药品收支结余仍比上年下降24亿元。虽然药品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减弱,但药品结余依然是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以药养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有待改革和调整。

应该认识到,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很少有医院具备承受医药分离的财力和能力。尤其是公立医院。脱离药品利润将给它们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很多医院将无法经营下去。因而,倘若将医药分离当成一次孤立的改革,那将是很难推行下去的。如果政府的投入不增加,那么即便医药分离,医疗机构可能会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化验等提高医疗收入,相关成本还将由公众来承担,则医药总费用难以降低,这将严重背离医药分离的初衷。

所以,医药分离不能孤立进行,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

(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

1 完善库存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库存是影响收益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收益率和资本周转量两个因素都受到库存管理的影响。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可获得成本缩减的机会。提高供应链的收益率。

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甚至资产总额的很大比重,是一项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或出于对价格的考虑,企业通常要储存适量的存货。存货的管理包括对库存物资的购、收、存、发等环节的管理,每一环节在存货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药品行业存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公司的科学管理,在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存货的储存水平。

2 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手段,而应收账款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收账款和存货一样,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从表3可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情况尚好,但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的比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水平,不妨将这两个指标的增长情况做一比较。

如图3所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和中药饮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增长高于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而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和中成药行业与此相反。这说明这两个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收益水平。 

3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根据杜邦分析图可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的途径有两个,控制成本费用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4所示:除饮片行业和药品商业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照此发展,将严重影响其收益水平。

这些行业成本费用率的下降固然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医药行业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压力,使得医药生产成本也被拉高,且成本费用的增幅一直领先于主营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国家连续对药品实施调价,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等,但作为企业来讲,更应该加强企业自身因素的控制,从内部挖潜。

(1)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2)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等的预测。

(3)开展成本分析工作。

4 建立与加强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指发生在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的关系。

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可以稳定交易关系,减少交易费用,可以通过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聚合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药品行业类型较多,相互之间联系紧密,特别是在目前国家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部分政策尚不明朗、药品利润空间逐渐压缩的情况下,各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弃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82-58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6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7

[4]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e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