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新经济地理学精选(九篇)

新经济地理学

第1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集聚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克鲁格曼发表于1991年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被视为空间经济学向主流经济学回归的标志,也是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开端。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原因与形成机理,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理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本文对国内近年来涉及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试图探寻出我国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最近研究进展。

1 集聚经济与产业集聚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哈里斯的市场势理论、缪尔达尔的因果循环积累效应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通过厂商层次上的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和相互作用分析,为传统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分析产业空间集散提供了新的启发。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集聚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造成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产业集聚是指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 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

潘文卿研究表明存在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全域方位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且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将趋于明显。王晓轩,张璞,李文龙阐述了产业区聚集和扩散的历史形态,并分析了聚集的原因及其理论发展。郝寿义,范晓莉在FE 模型基础上引入企业异质性因素,研究不同经济主体的区位决策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2012年,我国专家学者分别从吸引FDI、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王、市场潜能对服务业的集聚进行了研究,得出城市服务业集聚有利于吸引FDI、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和集聚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市场潜能与城市服务业聚集程度呈正相关,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 ,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 2% 左右等结论;

同时,丘兆逸分析并验证了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影响中国环境污染之间存在U 型关系,指出当前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指数已经超过了拐点。何雄浪发展了多地区的资本创造模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的关系并解释了产业空间分异的产生机理。

2 区域经济差距

学者从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的非均质性出发,探究了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赵祥认为从市场一体化的程度看区域经济差距在长期内会经历四个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特征体现了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许德友指出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等因素后,市场获得是我国区域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李鼎,赵文哲尝试从公共支出的"需求效应"和"生产效应"两个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做出解释。

针对区域发展差距,郑长德认为降低创新成本的政策可以实现总体经济效率和空间公平。陈健生,李文宇指出本地市场效应在市场规模对空间经济结构的影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缩减经济距离,促进集聚经济,达到区域内趋同,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 城市经济集聚

经典的新经济地理框架是只包含居民(家庭)和企业的两主体模型,以往作为外生的(地方)政府的行为,也慢慢被学者纳入研究范围。

覃一冬研究发现中间产品投入、劳动里市场共享和技术溢出都显著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但后两者则呈现离心力作用。钱学锋,黄玖立等检验了城市集聚经济和产业集聚经济与企业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集聚经济创造的集聚租来引导地方政府实现自发的税收协调机制在中国并不存在,提出应通过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使这种自发的协调机制成为中央政府通过地区间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协调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

覃一冬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经济集聚机制,构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演化的计量模型,通过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与经济政策因素均显著影响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柯善咨,赵曜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流动模型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资本积累的影响,通过检验得出结果:集聚效应导致大城市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资本,城市规模增长促进了资本深化。

4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

张文武将异质性劳动力及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多样化贸易成本同时引入空间经济模型,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低成本约束的人力资本比高成本约束的普通劳动力流动更容易打破空间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对称均衡,促使产业空间结构稳定地向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集聚。

研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研究范式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方面也各异,对待劳动力与区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同。流入地的经济收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动力,劳动力流动与第三产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从而引起劳动力在东部的聚集效应和在中西部的分散效应。地区间消费者偏好水平及区域房价差异决定了企业与劳动力的转移方向,进而诱发产业转移。

学者认为,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形成是区域效应和集聚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后者起主要作用。贸易自由化可能扩大或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这主要取决于地区相对产业份额以及本地与国外市场接近程度。同时,地区工资对市场潜力的弹性系数在0.75-0.77之间,临近高市场潜力的地区,工资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地理范围上比较有限。谢长青,范剑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外来人口变量对区域城市工资存在正向影响,即外来人口引致市场潜能增加并导致区域工资上升的价格效应。

5 企业与创新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而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标准新经济地理学的假定忽略了企业的异质性,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引入企业异质性是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标志之一。

2012年以何雄浪为代表的学者在考虑异质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与本地市场需求的关系;影响地区企业效益的系列因素;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层面对企业异质性、规模报酬与劳动力空间流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全国范围内,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依次为本地市场需求、劳动生产率、工业品价格指数与进出口总额,且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规模呈负相关。认为资本收益率、市场环境的完善、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地区间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与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固定成本呈正向变动关系。

第2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CP模型;聚集

一、 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地理学与社会科学广泛地结合。从此,“经济”这一传统概念已不再单一、单维,而是具有空间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部分经济学家的研究超出了传统的主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开始关注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并且逐步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改变了以往只关注时间维度的问题,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扩展到了空间范畴,标志着经济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与广化。

保罗・克鲁格曼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建立了核心―边缘模型(CP模型),从理论上借助消费者行为和企业管理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对区位选择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CP模型重点关注了空间经济结构的问题,从规模报酬、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关系入手,对空间经济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一次从微观经济理论的角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区位或空间研究进行了指导。该文的发表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开端。

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其本质上任然是研究区位选择的问题,不过其入手点却是在空间角度,重点关注经济活动与区位选的空间关系。在空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而被经济领域越来越关注和研究的现在,克鲁格曼当时的观点具有十分明显的前瞻性。他对研究空间与区位问题的重要性曾指出:首先,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次,在某些经济现象和经济市场中,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可以认为是一致的,两者的界限并不明显。最后,随着贸易和增长理论的发展,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从国际和国内经济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理论体系却很难找到充分的证据加以支撑。但研究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这样的证据就不难找到。

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十分综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以及经济增长等领域。为了更好的研究区位和空间选择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把多门经济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这也是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同时新经济地理学以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作为分析基础,对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对区位选择与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极具创新性的观点,开阔了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更好地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指导。

新经济地理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是其本质上是建立在多个传统经济理论综合的基础上的,所以它也不可能超越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运用,并对空间这一新经济领域进行了研究。但是,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它也依然具有,比如,一般均衡理论的使用方法,其核心模型条件苛刻的约束,求解过程方法的争论,结论与实际现象差异的解释等。

二、 新经济地理学的缺陷

1. 一般均衡应用的不足。在克鲁格曼的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就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了问题的研究,但是很多经济学者都指出其理论的最大的缺陷也恰恰在此。他们认为克鲁格曼并没有真正运用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建模和求解,从本质上其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的视角下的。

克鲁格曼构建和求解CP模型时,他首先假定市场上企业的个体行为并不能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或者说企业间不存在相互博弈。然后通过寡头垄断的相关理论对企业间的行为加以界定,他认为市场上的企业实际上是处于Cournot或Bertrand竞争的某种状态。所以企业自身的行为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其他产品的价格和市场总供给。同时垄断状态下,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权利,也就是可能处于市场价格制定者的位置。对于企业自身的产品,企业具有一定的价格影响力。进而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谋取更大的利润。在这一假设下,企业边际成本是市场份额的递减函数,在超额利润的刺激下,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对区位选择进行影响,产生集聚效应。

而整个市场上企业间的非独立正是一般均衡的重要方面。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市场上任何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企业与其他产品产生影响。同时一般均衡的市场上,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企业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单一厂商供给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市场总供给的变化,即总供给不可能为常数。显然,克鲁格曼的一般均衡视角,假设中的垄断状态,价格和总供给不变化等,在理论构成和建模过程中,仍然属于局部均衡的范畴。

2. 建模与实证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现今经济领域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其约束条件的存在使得模型与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对客观存在社会关系的描述问题等,所以模型解决经济问题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CP模型也同样不能避免。

空间维度的研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最大创新点,但是咋CP模型中假设区域是同质,即认为本质上区域是没有差异性的,但是实际中不同区域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包含的自然资源不同,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基本不存在同质的区域。同时CP模型中,区域被抽象为一个点来进行研究,只关注了区域间的联系问题,比如区间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等,但是区域内部的相关问题被忽略了,CP模型假定区内运输无距离也无成本,但这是与实际极为不吻合的。CP模型中,假设劳动力是唯一的投入,这样确实便于问题的研究与解释,但是实际中存在多种其他的投入,比如土地投入。而且对投入问题的简化,也带来对土地租金,外部性等问题的忽视,使得CP模型进一步的脱离实际。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还使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解决,最优解存在问题;模型的一些简单假设与现实不符,但放松假设又导致模型无法处理,造成要使用真实世界的数据就必须修正模型但又无法修正的困境。

模型数学上的严谨性保证了模型推导过程本身的正确性,但这并不能保证结论对于指导现实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现实中的变量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表征指标,实证过程中不得不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 对于集聚解释的缺陷。聚集对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古典区位论与区域科学由于完全竞争框架下进行分析,很难推导出聚集,正如斯特瑞特所认为的,城市、区域专业化和贸易在一个同质的空间经济中是不会出现竞争均衡。对于这个有点令人惊讶的原因分析和很少提到的结果是空间专业化的非凸性阻止了竞争均衡的出现。新经济地理学可以被看成是解释这个理论死结而出现的,可以通过结合贸易和区位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运用D-S框架、冰山运输成本、演化和计算机技巧成功地解决了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问题,进而成功地解决了聚集的问题。然而,即便几个建模策略被用来研究经济聚集的出现,但是对于聚集研究的潜力还没用真正的探求出来,就连克鲁格曼(1998)自己也认为:到目前为止,新经济地理极大地依赖于D-S框架、冰山运输成本、演化和计算机建模策略。同时在运输成本足够高使得贸易不能发生的情况下,聚集也有可能发生。在Behrens(2004)看来,空间均衡的类型被移动要素与非移动要素的比率所决定,比率越高,聚集越大。因此,与一般的观念相反,聚集不是贸易的“副产品”,它有可能出现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因此,可以认为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聚集分析还存在以下几个缺点:第一,新经济地理学缺乏福利分析,第二,新经济地理模型中的两个区域假设来自于贸易理论,而这种假设不能解释以丰富和复杂层级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第三、与事实相关的基础问题是区域劳动力市场模型太过简单:营业利润常常支付给了熟练工人;第四,新经济地理过分依赖于新的垄断竞争模型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均质空间中,在哪里聚集这个问题也是新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的。更为重要的是,现实中拥有不完全信息的经济人彼此之间充满了对策博弈,新经济地理下的垄断竞争忽视了这样一个关键环节,藤田也承认,新经济地理学忽视了个体博弈分析确实是一种缺陷这种观点。

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CP模型的相关方面。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对模型中的假定进行完善和约束的放松,并对最优化求解的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合理运用更加成熟的理论工具,比如区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模型中已经涉及的因素外。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1. 扩展研究范围。新经济第地理学对集聚问题的提出和解释是其核心之一,但是通过CP模型对集聚的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CP模型通过约束条件和最优解,对集聚的向心力进行了基本的解释,但是并不充分。而对于集聚离心力的解释就更加不能让人信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扩展研究范围,即对CP模型进行完善和优化,建立更具有一般性的垄断竞争模型。

(1)CP模型的拓展。CP模型是建立在静态框架下,因为在模型的假设中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是零,对于集聚的动态性的研究不够,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对集聚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经济增长率的重新假定,对模型中加入经济动态变化因素,从时间维度上进一步解释集聚现象。对于抽象为一个点的区域,在CP模型中加入与区域内部因素有关的变量。对区域内部的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加入其它产品与农产品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于区间因素的研究也要扩展,重要是需要加入对政策因素的研究。应通过某种方式将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引入CP模型,考察政策实施效果对经济空间结构,或者说对于集聚的影响。

(2)扩展垄断竞争理论。D-S垄断竞争模型可以看作是CP模型的基础。在CP模型中对于集聚的解释主要是依靠附加上的运输成本的分析。但是经典的D-S模型中,因为隐形成本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是不变的,所以均衡价格与市场空间分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运输成本这一附加因素,作为经典D-S模型中的隐形成本,是无法对集聚产生影响,也就不可能成为集聚的原因。所以需要对垄断竞争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考虑竞争性效应,建立能够体现价格和市场环境之间关联的模型。

(3)深入研究集聚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对于集聚的解释主要针对集聚产生的原因,并没有对集聚产生的过程和对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对于集聚产生的过程的研究,需要增强动态方向的研究,建立新经济地理学的动态理论框架。对于集聚未来的趋势,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和区位选择的关系研究,或者通过对贸易与集聚的关系研究,来实现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同时,集聚的现有解释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上的解释不足,背离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初衷。需要从微观层面上的深化建模,进行实证分析。

2. 加强实证研究。线性模型是较容易进行实证研究的,但是新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范畴涉及规模报酬递增,一般均衡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等,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也就造成了其核心模型实证研究的不足。实证研究应该建立在对于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变量的选择上入手,确定约束条件,界定因素关系,精确量化变量,明确处理方法,以进一步深化实证研究。从抽象的数学模型出发,逐步放宽约束条件,最终实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1)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达瑞坦和欧佛曼提出,对区位选择的实证衡量方法应该具备5个特点:在不同的产业间是可以比较的;能够控制覆盖整体经济活动的集聚水平;能够控制产业的集聚;对于规模与集聚的概念是公正的;对于最终的结果给出明确的指示。基于以上观点,有学者已经通过对产业集中化程度的地理分解性数据进行检验,研究不同的产业之间集中化水平,同时分析大城市间产业组织分层结构的现象。

(2)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可以运用双重规范差异模型来检验本地市场效益的存在。比如通过对两个隶属于普通优惠性贸易区域的出口国产品的出口研究,研究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和运输成本的关系。通过对克鲁格曼模型的扩展,可以为分析跨国范围的本地市场效应创造了一种新的检验性框架,检验在多国范围内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一国的生产对其本国市场的相对大小和与国外市场的相对距离的依赖关系。同时,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跨行业数据进行检验,分析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存在。

(3)多重均衡模型的实证研究。累积过程与多重均衡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跨区域的经济活动分布中存在多重均衡,这些多重均衡的状态依赖于历史性的事件或预期。尽管在区域多重均衡的理论拓展方面存有较多的研究,但是目前仍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证明这种多重均衡在真实经济中是否也同样显著存在。

四、 结论

现今,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正是解决新经济地理学困境的一个新尝试。不同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同质性企业假设,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垄断竞争和企业异质性为切入点,分析企业成本差异、效率差异与集聚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尽管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极大反响,但仍需要在本地效应,城市集聚的微观基础,组织行为与企业布局关系等方面,进一步解析异质性企业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以不断完善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A・韦伯著.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廖什(1954).王守礼译.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 P.詹姆斯著.李旭日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423.

7. 哈特向(1959).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 罗伯特・迪金森著.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 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 埃德加・胡佛著.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1. 涅克拉索夫著.许维新等译.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2. 瓦尔特・艾萨德(1975).区域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3.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著.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 藤田长久,弗朗科斯・蒂斯著.刘峰等译.集聚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5. G・L・克拉克,M・P・费尔德曼,M.S.格特勒著.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2002,(4).

第3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产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产业的集聚。克鲁格曼等人所倡导的新经济地理学丰富了国际经济学研究中有关跨国企业的区位选址问题。他们提出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现实。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模型在融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收益递增、组织理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证明了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区域集聚的形成。新经济地理的关键贡献在于建构了清晰、严谨、精致的模型,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而商品贸易又无成本的不实际假设,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经济学的标准分析框架,使经济集聚与区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中心;特别是利用理性决策和简洁的一般均衡来模型化分散和集聚、或向心力和离心之间的均衡问题。运用这些分析工具,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处理收益递增、贸易成本、迁移以及与投入产出。通过这些努力,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力图把新经济地理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新经济地理学

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新经济地理学站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重新考察了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却相对比较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地理学完全忽视了经济政策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确切地说,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由于非常强调如历史事件之类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而言,就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

克鲁格曼将产业集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未能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深入探讨影响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微观要素,也未能深入剖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本地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克鲁格曼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同时,克鲁格曼的新模型忽略了交易费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如果区域内交易费用很高,即使植入新的产业或企业,也难以形成集群。他认为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形成及锁定效应,是经济活动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相互作用的产物。另外,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市场规模经济而忽视技术外溢在区域经济聚集中的作用,因此,它不能解释技术在促进产业增长、区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在把经济地理学纳入主流经济学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无疑是数学模型,这是主流经济学家最擅长的工具。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在时代中迷失了方向主要是缺失数学模型所致,“最终,我们会借助巧妙的模型把空间问题纳入到经济学中来”,“问题是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模型,我们一直都在借助简化的模型思考问题”。他认为复兴经济地理学首要的是重建数学模型的权威。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聚集模型及区域收敛模型陷入空间均衡及稳态的数学分析之中,存在空间研究的模糊性。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家知道区位、区域和场所常常代表某种经济景观中抽象的点或其他的形状,而文化、社会、制度、历史等重要因素却被排除在模型之外,很少或没有找出一个实际的区域规模,在这个区域规模上分析收敛问题,没有得出不同的空间规模是否具有不同的趋于收敛趋势的结论。新经济地理学家忽视区域在社会、文化机构及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也被认为是次要的。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在各地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新经济地理学者们虽然也承认制度、文化、社会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因为很难将这些因素纳入数学模型,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家就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既没有讨论是否存在用以分析趋同的合适区域层级,也没有分析确定区域趋同中各种不同趋势是否有可能出现于各种不同的空间层级。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在分析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根植性时,很难说能够比较精确地、客观地进行分析。正像克鲁格曼所说的,如何给社会、知识和文化分析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是这个一般理论研究方向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dixit,a. k. and stiglitz,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77(67):297-308.

[2]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3]krugman,p. 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 ma: mit press, 1995.

[4]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 483 -499.

[5]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land use and city size[m],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j.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9.

[5]fujita,m. and krugman.p.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 papers in regionalscience.2004(83).139一164.

[6]martin r. economic theory and human geography[a].in:greogry d,martin r,smith g(eds.),human geography:society,space,and social science.minneapolis[c]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21-53.

[7]martin,p. and ottaviano,g. 1. p.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1,42(4):947一968.

[8]gersbach,h. and schmutzler,a.external spilovers.lntemal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hnov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9(99),679一696.

[9]venables,a. j.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y linked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37):341一359.

[10]venables, a. j. and n. limao. 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a], heckscher-ohlin-von thunen model of internationalspecialisation[c].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n0. 2256,1999.

[11]samuelson,paul.probability,utility,and the independence axiom[j] , economtrica,1952 (20:4).

[12]boschma,r. looking through a window of locationalopportunity[m],tinbergen institute, rotterdam,1994.

[13]boschma,r.a.andlambooy,j.g.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9(9):411一429.

[14]boschma,r.a.& frenken,k. 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c],working paper,utrecht:utrecht university,2005. [15]walz, u. transport cost, intermediate goods, and localized growth[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nucs,1996(26):671一695.

[16]crafts,n. and venables,a.j.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c]. cepr discussion papers 3079,2001.

[17]gersbach,h. and schmutzler,a. external spilovers.intemal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9(99),679一696.

[18]englmann,f. c. and walz,, u. induarial centre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5(35):3一27.

[19]marjolein,c. j. c. and henny,a. r.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 and capability buil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missing link[j]. the journal ofdevelopmentstudies.2003,39(3):129一154.

[20]leo, v. d.b.braun. e. and winden, w. v. growth clusters in european cities, an integral approach[j].urban studies, 2001,38(1),185一205.

[21]matsushima, n. and matsumura. t. mixed oligopoly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36(1):62一87.

[22]fujita, m.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differentiated product approach[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8(18): 87-124.

[23]helpman,e. and krugman,p.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m], mit press. 1985.

[24]grossman,g. and helpman,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25]lanaspa,l. f. and sanz,f. multiple equilibria,stability,and asymmetries in krugman's core—periphery model

[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1(80),425一438.

[25]g. barba navaretti & a. j. venables, multinational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26] fujita, m., and j.-f. thisse. globa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who gains and who loses?[c], kyo to institute of economicresearch, kyotouniversity,discussionpaperno.571. 2003.

[27]henderson.j,v.shalizi.z.venables.a.j.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1(1).

[28]henry goverman ,stephen redding ,and anthony j.venables.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rade, production and income: a survey of empirics[r]. nber, working paper, 2001.

[29]romano a,passiante g,elia v. modelling growth clusters in the new web economy[c].proceedings of the 4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ll business (icsb)world conference,brisbane(australia)2000,7-10 giugno.

[30]bertola,a.model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localised gxowth[a].1993:159-192 in f.torres and f.giavazzi,eds.,adjustment and growth in the european union[c].cambridge,england:cepr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1]mccann, p. & shefer, d. location, agglomeration and infrastructure[j],regional science, 2004(83):177-196.

[32]caniels,m.c.j. and h.a.romijn.sme clusters,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 concepts, practice and policy lessons[c],paper gepresenteerd op de 5th eunip conference, vienna, austria, november 29th ? december 1st 2001.

[33]fan, c. and scott, a. j.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79(3).

[34]crozet, matthieu. do migrants follow market potentials? an estimation of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4(4): 439-458.

[35]pons,j., silvestre, j., tirado, d. and paluzie,e. were spanish migrants attracted b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c], 2004,mimeo.

[36]romer,paul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10):1002-37

[37]lucas, robert e.,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7): 3-42.

[38]fujita, m., and t. mori.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7(27):399-442.

[39]krugman p.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98(2):7-17.

[40]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2期。

[41]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卷。

[42]刘安国、杨开忠、谢燮:《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第10期。

[4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4]陈剑锋,唐振鹏: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8期。

[45]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期。

[4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j],《经济地理》2002年第2期。

[47]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地理》2002年第6期。

[48]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49]何雄浪:《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0]王淑莉:《新经济地理与区域经济学研究述评—以区域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第4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论文联盟变化的需要,更加切实地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情况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基地建设也不例外,结合我校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必须要有新思路。

目前,由于学校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即便有一些关系松散的实习地点,也只能是临时应付一下实习的任务。不稳定的实习地点,加大了每次实习的准备成本,而且使教学实习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实习经费短缺等诸多因素,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相当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现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实习模式创新,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学校与实习地联手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面临问题

1.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还没有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每次实习都可能另选地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5年的教学实习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的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大多把接待学生实习认为是一种负担,有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接受我们的实习要求。学生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靠“打游击”来维持,每次实习前教师总是为联系实习地点奔波犯愁,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不利于实习内容指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这种情况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学实习标准和要求极不相称。

2.教学单位的一厢情愿,根本没有考虑实习基地的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像其他的工科专业能解决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教学单位仅仅只是从“我要实习” 的需求出发,而从来不顾及实习单位的实际生产需求,所以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

3.校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各个模块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校内外这些教学实践资源本来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之间本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可以共同建设和利用的关系,而现在的教学管理体系既没有对校内应有的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和整合,也缺少对校外教学实践资源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建设,现在一些我校自己建的试验站就借口学校没有给他们专项实习经费而拒绝前来实习的学生,使各环节脱节,不能相互融合,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生产实习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目标

彻底解决教学实习难的问题。使教学实习由现在一般性的、松散的、低标准的实习向将来学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生产实践、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高标准、紧密型实习转变,形成特色。经过几年的实践,一方面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学、科研、生产相互联络的一体化实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学科研部门会形成对实习基地基本农业信息、资料的数据积累,反过来对教师科研提供样本点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以便他们进行跟踪研究。最后,长期的实习积累和规范研究对当地解决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问题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当地形成我校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的特色、品牌和声誉。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模式创新的内容

1、将校内外的科研资源尤其是校内外科研平台纳入实习体系

例如,把我院现有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等研究平台和研究中心和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参加部分研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教师指导,研究课题,使学生能接受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实践锻炼,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生产”。教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基地这一特殊的区域和条件,结合实习,选择多项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吸收实践成果,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

2、构建整体化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一体化的组织机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联系、交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教学实习工作质量的,以保证完成教学部门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随时的而不是临时的实习任务。以保证双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参与教学实习的激励机制(如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发放聘书,给与一定报酬,给与实习基地接待学生实习一定的专项费用等)

3、选择能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综合考虑地缘、距离、经济、社会生产条件、规模、类型、性质等多种因素,力争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要充分考虑实习单位的实际利益和需求,找到双方的共同所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联合建设实习基地。变临时性实习地点为长期性学生实习、教师科研的实践基地,变单纯要他人尽义务为互利互惠,变

转贴于论文联盟

学校独立负担为场校共建基地。选择能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要求的合作单位,进行合理布局,精心选点。

4、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光是学生而且是我们人文社科类的许多教师的“软肋”。比如,经济管理类的许多老师讲授企业管理课程,却从来没在论文联盟其企业中工作过一天,人文类讲授经济法的教师可能没有完整参与过一起企业因经济纠纷涉及法律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样,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在思想、观念、行为方进行的革新,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5、创新教学实习模式

改变以往教学实习学生的选题模式、考核模式和组织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实习环节,集调研、参观、讲座、研讨等多环节为一体。激励使学生、教师、校外实习单位都积极参与其中,使者三方充分结合成为教学实习的主体。

由校外实习基地提前提出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许多乡镇、县市都需要对当地某一农业经济问题的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结合学院相关课题的研究需要,指导学生的选题,以项目的形式,完成实施。将来实习的结果不仅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定,也要交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以前只是出具一个实习证明),实习结果要一定程度满足实习基地研究、生产、实践中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要求,

第5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克鲁格曼曾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成功预言随后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而名噪一时。值此全球性金融动荡不安之际,克鲁格曼的获奖容易使人联想到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客观地说,两者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第6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 经济学专业 创新 人才

有“现代创新之父”之称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定义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自此,创新被世界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广泛运用, 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突出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地方性高校是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举办的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院校,也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范围,目前大多参照了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里的规定,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实务知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及法规。同时规定毕业生主要择业方向:在政府机关、科研教育机构和和金融企业管理层、经济咨询机构等部门,从事国家有关部门宏观经济管管理、经济研究工作,即经济学人才主要服务于大公司市场、高端市场和政府中经济决策部门。因此,经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必须具有三种基本素质:

第一,丰富的知识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知识,还应掌握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析工具方面的知识,奠定学生以后运用现代分析工具预测、规划、管理经济工作的基础。

第二,观察思考问题的宏观性。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难以分割的整体。而世界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走向对各国的经济学类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高起点、广视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注重对学生从整体、从全局思考问题能力的训练与强化。

第三,创新性的思维。政府经济决策、经济咨询机构部门和经济决策机构,对懂经济学、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经济学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黄楠森认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1.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1992年以后,我国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市场经济,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我国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解放出来,经济的运行开始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而不能由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经济。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生产管理好,从而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就会获利多、发展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越来越富裕;反之,则会获利少、甚至亏损,在竞争能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越来越穷,直至破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学类高校作为市场上各企业人才的提供者,在拟定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应当具有前瞻性,与市场上专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2.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提升经济学类本科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19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程度不一的“市场化”,也就是政府放松管制,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我国自1980年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另外,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大幅扩招,经济学类专业成为高考志愿中主要选择对象,并且报考的学生在逐年增加。同时,开设经济学类专业高校数目也在不断增多,这一转变增加了学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学生择校、择专业方面的自主性增强,这大大增加了各经济学类本科高校的竞争。人才培养声誉(acereditation)是经济学类本科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结果,即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能够获得或被证明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支持进一步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学的竞争就等于学生的竞争。一流经济学类本科高校不仅因为有一流教师、一流设备和一流科研,更因为这所大学能培养出一流学生,这里所说的一流的学生,不仅既具备了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牢固的综合基础知,而且还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势,抓住创造的机遇。

三、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1. 构建经济学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五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课是经济学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写作修辞、外语。公共选修课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生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如军事理论、思想政治等。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的铺垫和准备,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管理学、经济法、证券投资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是指经济学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主要包括《资本论》选读、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通专结合的复合性人才。

专业选修课程是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等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新学科、新领域、新知识、新动态等方面向学科前沿靠近,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做最后的准备。

实践活动环节是理论和实际、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旨在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如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2. 加强经济学教师的理论修养及实践能力

作为“教”的主体,经济教师必须具有既博又专的知识架构。“博”指的是经济学类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知识的功底,还需要进一步加宽自己的知识背景,适当地涉猎一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教学功底 “专”指是经济学教师在原有的专业积累上,必须学会及时吸纳本学科领域内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并能够通过适当、有效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的引导性、前沿性。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有一支实践性的教师队伍。学院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鼓励业务课教师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包括全国注册会计师、物流师、营销师等资格证书,并在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使他们熟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流程,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内容,教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和最切近实际的能力。

3. 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学专业产、学、研相结合

学科―专业―产业的相结合,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实现联合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经济类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与市场的沟通,与社会的联系,获得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能够根据学科、专业性质的不同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使学生较早地参与学术研究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另外企业发展的利益内需将促使企业与高校联合、融合,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经济学类高校积极与企业和行业建立联盟关系,充当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这种模式促使经济类高校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刻了解社会需求,从而促进高新技术向企业快速转移,实现技术创新力量的合理配置,也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绝佳的第二课堂,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4. 采用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形式及手段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营造一种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的及时沟通与传递。经济学老师应尝试多种方式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如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学习更为生动;推广情景教学法;推广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案例的引入与问题的设置,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自行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举办知识竞赛、职业经纪人或者炒股模拟大赛等活动;开设BBS讨论区或者网络博客,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实现交互式教学,等等。另外,可以引入经济学游戏和实验,经济学实验同自然科学实验一样具有验证理论判断和发现新现象的功能。这将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现有结论(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对新问题(现象)的洞察力。经济学教师除了会大量使用投影、幻灯、视听设备以外,还应频繁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从网上下载大量信息并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经济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现实与理论联系起来,这些对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和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6):54

[2]黄楠森.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6

[3]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土勇,窦佳丽.基于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3):43

第7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金融地理是一门近年来才兴起的边缘性交叉学科,也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区域金融中的地理学专业研究可以为有关研究人员有效揭示指定区域内、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金融发展变化,对政府及有关单位如何调控区域金融差异提供地理要素层面的思考方向,同时也能够从地理学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功能。从当前中国地理产业结构和空间地理结构布局出发,地理金融经济可以看作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内,不同经济金融资本经过不同的交流与碰撞后产生的一个特定的金融地理空间。在这个地理空间下,大量的地理要素与金融资本碰撞和分解,并形成新的地理金融要素。

随着国内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影响,中国的地理金融发展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近年来,中国区域地理经济政策不断发展,普惠经济概念开始兴起并传播。其直观含义是向有金融需求的区域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普惠”的概念主要是指借助“普”制化的手段,实现“惠”民的目的。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需要不断深化普惠金融体系,建立普惠经济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区域地理金融经济的研究势必面临着新的经济增长要素与金融环境影响,需要进一步完成综合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金融发展研究性读物。该书为第十八届国内经济地理专项研究年会和中国地理经济学术研究研讨会会议收录文集。全书分为4个部分,主要包括当前中国经济常态下区域地理发展与城市化经济研究、地理经济发展与经济区域划分研究、经济地理区域相关金融问题研究以及经济地理与区域经济理论分析等内容。该书集合了当前中国地理金融经济研究最新的研究论点,客观论证了地理学层面的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中国区域地理范围内的商品服务生产以及区域地理经济要素的消费效用转换模式。全书对于经济地理学的各项主题介绍均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包括聚集经济、空间地理下的经济作用、市场经济机制、自然地理资源与生产技术等内容,深刻讨论了中国正在探索的主要地理金融经济领域,包括多地理区域经济、地理经济区位论、空间市场以及城市经济体系等。此外,编者在书中还补充说明了2种主要地理金融趋势理论,构建了完整的地理金融经济研究发展体系,该书可以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以及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教材。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指出,当前中国区域地理下的经济活动布局呈现明显的活动分配模式,不同区域内的地理经济活动均存在相互联系。这些空间区域经济活动分配是由大量的地理金融经济要素与经济发展决策造成的,所以当前经济常态下,中国的地理金融经济研究是为了客观展现区域地理环境下经济空间决策以及经济景观演化下的经济活动作用模式。这些模式虽然有着行为表象上的区别,但是存在固定的地理金融经济逻辑。除研究目的外,该书还客观探讨了中国金融地理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外部环境对国内金融地理的影响问题。书中指出,当前中国金融经济地理发展,需要保证经济主体的地理性研究。区域地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主体,所以眼下金融地理的研究需要以主体为核心,对周围金融地理环境进行递进式的要素划分,明确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经济主体作用。中国的金融地理经济发展较为特殊,其发展道路表现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到空间市场化经济过渡。随着普惠经济环境的出现,国内的地理经济研究需要不断挖掘经济主体的资本功能,明确其在区域经济地理中的作用,从而建立明确的区域经济地理发展方向。针对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金融地理影响的问题,书中强调所有的地理经济主体都免不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国际经济法律政策、科技生产力、全球化经济等。因此,中国当前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必须根植于地理学视角,遵循发展要素影响路径,通过分析传统不同区域地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地理环境的类型划分,最终获取正确的区域地理金融发展方向。

总之,金融地理对中国地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地理经济可以为我们深刻揭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发展差异因素,并为我们就如何面对金融发展差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地理》一书直观地展现了当前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总结,同时也是学科研究的有效指导用书,具有鲜明的使用价值。

第8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 and 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 and 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 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 and 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 and 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

第9篇:新经济地理学范文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 and 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 and 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 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 and 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 and 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供产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