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

第1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新常态;区域物流;Theil指数;区域差异;结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by means of Theil index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31 provinces and eight integrated economic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s balanced under the new normal, regional differences still exi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grasp the policy advantages, speed up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linkage and logistics rationalization; guid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regional logistics; encourage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by innovation-driven,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under the new normal.

Key words: new normal, regional logistics, Theil index, regional difference, conclusions,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大动脉,其发展水平已是一个地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各地区宏观环境的不同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均衡,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物流发展差异问题,已成为研究区域物流经济属性的核心内容,对其展开研究,有助于寻找改善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途径,促进区域物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物流业也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积极发挥其“第三利润源泉”的增长机制。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也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因此,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与协调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少有涉及,多侧重于企业物流等微观层面;国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热潮,学术界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研究也有了不少的成果,主要有:张广胜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差异,发现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总体趋势;崔园园、宋炳良采用Theil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25城市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物流总体差异较小,但呈现扩大趋势;鄢飞运用变异系数法与灰色关联法,墓婺2钜臁⑾喽圆钜炝礁鼋嵌榷晕夜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李剑、姜宝运用主成分析法、Theil指数分别对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港口物流发展区域差异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在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实证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思路与方法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借鉴。基于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和经济区为研究单元,采用2000-2015年的数据,运用Theil指数探究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并提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单元

现有的研究多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或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区域进行分析,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两种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在东、中、西部与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划分为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综合经济区分别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西南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新划分的综合经济区令政策制定更符合当今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和要求,也更可行,能够改变区域划分过于宏观或微观所导致的不足。因此,本文以我国31省市与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单元,从省域与综合经济区的“二维视角”来分析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二)指标选择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用来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三个: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田慧丽认为,一般学术研究中常用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此外,考虑到国内外学术界强调人均发展指标重要性的主流意识,使用人均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使不同区域的研究样本更具可比性。因此,本文选择货物周转量和常住人口数作为测度指标。

(三)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常用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方法有:Gini系数、Theil指数、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比较而言,Theil指数在空间分解方面表现更优,因此,本文依然运用Theil指数展开研究。

Theil指数是由Theil和Henri于1967年提出的一个不平等指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差异问题的实证研究。通常,区域差异越大,Theil指数也就越大,反之亦然。Theil指数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可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可以分别考察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

式中,n表示省域数,y表示k省的货物周转量,y表示全国的货物周转量,p表示k省的常住人口数,p表示全国的总人口数。

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过程如下:

四、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实证分析中所使用的货物周转量与常住人口数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01-2016年的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

根据公式(1)-(4)测算总体差异并分解,计算结果见表1与表1(续)。

(三)结果分析

根据表1、表1(续)绘制图1与图2,图1描述了2000-2015年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趋势,图2描述了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与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

1.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分析。

从图1来看,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出先起伏上升,后快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的动态趋势。这个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即2007年。在2007年之前,总体差异虽有较大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2007年之后,总体差异开始急剧下降,尤以2008年的下降幅度最大,并于2013年达到最低值,此后总体差异有小幅回升。由此可见,2000-2015年间,以2007年为分界点,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而且,当前的总体差异已处于低位运行,新常态下我国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明显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2.区域物流总体差异的空间分解

基于Theil指数的空间可分解特性,我国区域物流的总体差异可依据综合经济区的划分进一步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是区域间差异的1.59~2.41倍,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61%~71%之间,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介于29%~39%之间。这说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小。从图1还可以看出,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与总体差异高度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区域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动态变化趋势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综上所述,可以研判,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

3.综合经济区物流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从图2来看,2000-2015年八个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差别明显,其中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波动幅度较大,其余五个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幅度较小,且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具体来说,以下四个区域差异的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东北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扩大趋势明显;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幅度;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小幅回升的动态趋势;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波动幅度最小,且基本处于同时段所有区域差异中的最低值。

(四)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总体差异的明显缩小,表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物流趋于均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物流业已较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第二,基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是次要因素。第三,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变化趋势差别明显,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五、新常态下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抓住政策优势,加快区域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翼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将有效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区域之间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从体制上打破部门分割与地区封锁给物流发展带来的壁垒,优化区域内的物流资源配置。

(二)多产业联动,推进物流合理化

我国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非合理化的物流现象,衍生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服务能力不足等弊端。物流业要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积极联动,共同推进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

(三)引导物流企业升级转型,发展区域物流龙头企业

物流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通过发展电商物流、绿色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倡导供应链管理思想等途径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要围绕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具有行业模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物流龙头企业,要求龙头企业能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在经营、竞争中提炼服务特色,积极参与区域内外竞争。

(四)鼓励创新,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在新常态的发展路径中,物流业的发展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我国物流业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不断推进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品质,促进物流业高效、安全发展。政府要在政策上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比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更要以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林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6(2):37-39

[2]张广胜.区域物流能力发展差异研究[J].价格月刊,2013(438):8-11

[3]崔园园,宋炳良.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6):93-95

[4]鄢飞.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82-88

[5]李剑,姜宝.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水运,2016,37(6):12-14

第2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西部经济 新常态 发展趋势 挑战 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变革了西部地区经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综合经济实力飞跃性提高,一改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如今我们经济步入经济新常态,国内外因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期,面对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已经取得巨大突破的西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考量,跟随时代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再创辉煌,取得跨越性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西部经济发展趋势

(1)西部大开放居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战略之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央对西部开发进行了重新界定,确定了西部开发在优化空间经济格局战略中的首要地位,指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促进西部地区繁荣稳定发展,使西部地区人民幸福,这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常态下,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其内在的需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一些市场准则、运行规律日趋复杂,很多时候原有的政策措施、调控方式已经无法适用用当前经济形势,必须因时而变,采取新办法促进经济发展,过去我们认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在当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适用,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要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市场价值规律为主导,推动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西部经济发展机遇

(1)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即将来临,国际环境发生重大的改变,国际产业分工以及贸易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产业转移和升级进一步加快。同时,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之环境问题的日益显著,各国都进行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加强了科技投入,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在众多领域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展方式的突破。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各个地区通过产业升级转移取得优势,这些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西部地区可以趁此机会承接相关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2)扩大内需的需求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潜力。针对国内外新形势,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现当今,全球经济呈现多元化趋势,经济结构调整、增长速度放缓,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情况不容乐观,出口将不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扩大内需的战略地位慢慢凸显,如何利用“内需”这架马车去拉动经济发展,将是我国的一个重点话题,这对于西部地区也是一种巨大的机遇,西部地区应该顺势而上,助推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3)“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我国的一个重大举措,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加深,区域集团化以及各国合作的加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无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会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西部各国地区都加强了合作,积极参加沿线建设,建设国际港务区以及相关的保税区,切实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比如陕西省正在积极构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联系,努力创建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合作。

三、经济新常态下西部经济面临的挑战

(1)西部经济水平比较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水平相较中东部地区比较低,贫困地区面积广大,平困地区人口比较庞大,贫困程度比较大,据2010的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只有71.4%的地区实现了全面小康,比东部地区落后7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1.8倍数,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东部地区的71%,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6%,要实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西部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依然任重道远,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受重视,社会保障体系也日趋完善,为西部地区全面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契机。

(2)发展方式落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是比较粗放,能耗高,污染高以及效率低,其综合利用效率过低,三废排放量太大,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根据2014统计数据现实,可持续发展能力后十名均来自于西部不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每亿元工业值排放值为41.93吨,远远高于中东部地区,现当今,西部地区的产业构成依然是以煤、电以及化工等能源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对发展方式的革新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西部地区无可置疑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西部地区要立足于自身实际,跟紧时代的步伐,在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促成西部经济的跨越性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切实提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为西部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段小梅,黄志亮.新常态下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挑战及趋势[J].西部论坛,2015.

[2]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

第3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发展;趋势

1 新形势下林业发展主要特征

1.1 具有高效性

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须要具有高效性目标,要以提升森林培育为核心,合理利用林业的资源,发展出高效、优质、高产的林业,加快增加森林资源。必须要做好森林经营,对低产林进行管理与改造,有效提高森林效益与质量,为林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和生机。

1.2 具有节约性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森林面积较低,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新形势下,就必须着重发展循环经济,延伸林业的链条,提升其综合利用率。努力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降低各行成本。

1.3 开放性

当前与未来世界发展总趋势就是开放性,林业要顺应新形势发展就必须要对外开放,必须在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各行业间以及各个单位间,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开放态势,进而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互利共赢。

2 新形势下林业发展趋势

在新形势下,必须要紧抓住林业发展主要特征进行相应的创新,让林业朝着现代化发展趋势迈进。本文着重探析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基本思路与发展趋势。

2.1 新形势下林业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必须要树立新的发展思路,才能成为林业发展趋势的指挥棒。根据新形势发展模式来看,林业发展思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具有以人为本发展观;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改善生态、增加资源,要满足人们在文化、心理、物质、生理以及交往等各个方面对林业需要; ②不能够侵害后代人生存与发展;在大力发展林业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后代人生活,不能够只为了满足自己需要与发展,肆意掠夺资源,导致资源枯竭,严重破坏环境,影响到后代人的生存;③建立自然与人和谐相处价值观;新形势下要发展林业,不管是采伐、造林还是培育,都必须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科学合理使用自然力来增强生产力。

2.2 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然趋势

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思想,才能够在思想指引下快速发展。综合起来看,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然趋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1 木材生产过渡到生态建设;在一度时间中,人们对木材的采伐主要是天然林为主,大肆破坏自然资源。在新形势下要杜绝再发生类似事情,要大力培育人工林作为采伐使用。只有转变了采伐场地战略目标,才能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这就需要对林业结果利用与发展模式做出重大的调整,加大培育人工林的步伐,进而增强用材林场基地的建设规模,增加供给木材的规模;同时还要开发新的加工开发技术,扩大木材的有效使用率,达到节约木材的目标。

2.2.2 转变资源利用;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必须要从以林木资源为主,逐步朝着以林区资源、林地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林地的产出率,加强林业产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以多功能的森林来满足人们需求。

2.2.3 增强木材利用综合效率,最大范围节约木材;现实之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有很多木材仅仅利用了不到一半,另一半就被白白浪费掉。要么作为柴火燃烧,要么被潮湿之后腐烂掉。因此新形势下必将科学合理利用木材,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效率。

2.2.4 朝着2种资源和2个市场发展;新形势必将立足于两种资源,放眼于2个市场,以走出去为开放性战略,尽最大可能使用国外的森林资源。目前,我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森林资源,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力度。俄罗斯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清楚意识到联合开发的重要性。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采用有效的措施,组织协调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项目,构建出资源供应基地。

2.2.5 依据市场规律,建立宏观调控;必须要构建出市场准入体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相应产业政策指引下,依据市场规律有序发展,同时要建立预警信息体系,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并运用多种综合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进一步发展林业。

3 结语

近年来,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对林业产生了较恶劣影响。如果只顾经济,那么经济发展到后期必将被恶劣环境所破坏。因此必须要在重视经济效益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必须要根据新形势下的基本特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想,才能推动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我国当前经济趋缓的性质:结构性收缩

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经济趋缓,多数人归结为总需求不足,特别是把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外需不足视为重要原因。这种判断是从经济学一般性原理和表面现象出发的,忽略了当前的具体情况和深层因素。

要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趋缓的性质,至少要关注三点:一是当前的经济趋缓是从接近于两位数增长的“高位”开始的,与从“低位”开始的经济下行有质的区别。二是在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的基础上出现的,尤其是实体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和产品占比大,而且反映在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因素与全球因素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已经产生了“质变”,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环境、全球流动、全球军事、全球政治等都会对我国产生深度影响,并从我国反射到全球,这不仅仅是一个“外需”的概念所能涵盖的。因此,放在全球时空坐标下来观察当前的经济下行,其性质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结构性调整与我国结构性调整相互影响叠加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性收缩效应。这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下行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也很难用经济周期理论来解释。

(1)结构性收缩:从产业结构来观察

在产能绝对过剩情况下,任何刺激政策都会失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的过剩产能往往可以通过全球市场来消化,在全球市场高涨的情况下,绝对过剩的产能往往被掩盖了。一旦全球市场陷入低迷状态,就会使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问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市场经济现阶段还是政府主导型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因素,但后者的作用更显著。而且,作为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我国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原材料市场都是如此。这使我国的产能过剩很容易从相对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而过剩产能的淘汰,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往往会留下“病灶”,使绝对过剩的产能难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彻底淘汰。这样,产能过剩就会在“下一次”变得更加严重。累积到一定程度,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政策,经济增长都会收缩。我国当前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

从产量看,我国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产量都已经接近或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我们有七个行业(钢铁、纺织、水泥等)产量是世界第一,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减速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因素,诸多行业低端产能已经绝对过剩,面临着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产能绝对过剩,而且是“大”而不“强”、升级困难,在国际分工中,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从量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值已经跟美国差不多“平起平坐”了,但附加值却相距甚远。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而全球平均水平在35%以上,美国、德国都达到40%以上。我国在自主研发、高端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自主品牌、自主销售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都十分薄弱。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一方面产能绝对过剩,而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却普遍不足。面对这种格局,靠扩大总需求来稳增长显然是难以收到效果的。

首先,全球需求低迷,使产能过剩愈发显得严重。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总需求不断萎缩,欧债危机的复杂化和长期化将会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兴市场国家也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总的来看,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杠化”和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全球需求低迷将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其次,国内房地产调控当前难以放松。目前,我国房地产正处于胶着状态,房地产价格既不能大涨,也不能下跌过快,需要在挤压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和防范房地产风险中找到平衡点。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业不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财政增收的支柱,各种由于经济困难而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理由都是不成立的,否则只会使前期调控前功尽弃。最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如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规模和市场准入受政策影响很大,也出现了低附加值产能过剩的问题,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就现有的产能而言,过剩已经不是局部现象,再依靠政府来大规模拉动投资已不现实。因此,依靠实体经济和民间投资,推进供给端的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2)结构性收缩:从区域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从经济增长格局看,我国历史上长期呈现着“东高、中次、西低”的态势;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这一格局变成了“东高、西次、中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则又变成了“西高、中次、东低”。投资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表明中央区域发展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区域产业转移更趋活跃,区域结构在快速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这势必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品出口和发展速度。因此东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不能以周期性波动的视角看待当前东部经济态势,也不应走产业回头路,与中西部地区竞争国内市场,而应瞄准世界上最先进最前沿的领域,积极抢占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中西部地区面临“赶超”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呈加快态势,对促进中西部发展和增加投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西部地区正在步入增长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资本外流、资源环境瓶颈等压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复制东部曾经走过的路,要获得高质量的快速增长并非易事。而东部在我国GDP中的占比达70%,东部经济趋缓势必带来全国经济趋缓,即使有中西部的当下快速增长也无法填补东部趋缓导致的缺口。区域结构的这种变化无疑也会引发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结构性收缩,带来经济增速趋缓下行。

总之,当前经济下滑是国际国内结构性收缩叠加作用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回落,实质上则是市场力量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新视角:就业

(1)经济增长速度不足以成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

结构性收缩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趋缓下行,这对习惯于仅以经济增长速度来判断经济形势的传统思维来说,意味着经济形势在变“坏”。当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趋缓下行至8.1%、7.6%时,认为经济形势在变“坏”的这种担忧情绪在全社会蔓延,甚至已有人开始呼吁政府采取类似于2008年那样的经济干预措施。其实,判断经济形势好坏的临界值指标,并不是经济增长率本身,更不是所谓的8%,而是就业的状态。只要劳动力趋向充分就业状态,即使经济增长趋缓下行,也说明经济形势良好。就业状态指标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更具有综合性,包含了经济增长、社会状况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信息,比增长曲线变化更全面地反映了经济、社会的趋势,为政府政策选择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经济体量更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曲线已不是过去的延伸,而是形成了新的增长曲线,因为生产函数已经不一样了。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速会随之自然放缓,很难延续工业化初期那样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近10%的快速增长,今后很难再保持过去那样的增速。再以老眼光来看待新阶段的经济增速就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误认为经济增速趋缓下行是经济形势在变坏。经济增速在8%左右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经济增速的参考系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2)应以就业形势来判断经济形势而不是相反

从我国当前的就业状态看,尽管经济趋缓下行,但就业状态良好,说明当前经济形势没有变坏,宏观调控无须做大的调整。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岗位继续增加,2012年第一季度外出农民工人数比上年末增加508多万人,同比增长3.4%。201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4万个,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创下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尽管青壮年劳动力占人口比重下降,我国20~39岁青壮年劳动力2011年比2002年下降了7%,减少到4.2亿人,劳动力供应下降,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趋缓下行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缺口,但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劳动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下行,自然也会使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趋缓下行。这也意味着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支撑过去的那种经济增速。因此,从劳动力的角度观察,经济趋缓下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自然结果。

(3)从就业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正常状态

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增长与就业是同方向变化的,而现实却是反方向变化。这并非现实错了,而是现实情况发生了不曾有的新变化,即就业状态不同了,不仅劳动力供求关系在逆转,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区域都已经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不仅如此,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那些GDP效应明显,而就业效应不明显的行业,因此,从GDP来看增长慢了,但对就业的影响却不大,从而出现了经济增速下行,而就业并未同时下降的局面。这也说明,这种无失业增加的经济增速下行,并不值得担忧。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1)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结构性政策为主

以工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抓手,有保有压地推进供给端的结构转型升级,把创新、创业作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结构性政策在制定、实施等环节比总量性政策的难度、复杂性都要大。在政策上也需要创新,没有现成的政策措施可以搬用。结构调整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比例关系问题,而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因此,结构性政策的重心应放在创新、创业上。政府可从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创新激励和创新风险分担方面发挥市场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加快强化创新要素的培育,如科研、教育、职业训练、劳动力培训等。不言而喻的是,实施结构性政策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的相应推进,结构性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框架下专注于有效增长与就业状态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要顺势而为,要着力防止走老路,避免政策路径依赖,通过总量放松来追求以“量”取胜,改变过分注重增长速度的倾向。“稳增长”是必要的,其内涵是避免“停车检修”,以使结构调整在相对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以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个意义上,稳增长是为推进结构调整服务的,即“稳中求进”。要坚决防止为增长而牺牲结构调整的倾向。经济发展要从以“量”取胜转到以“质”取胜,实现有效增长,唯一的路径是结构转型升级,改变发展方式。因此,稳增长要从促进结构调整的角度着眼,只有与此相符才是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内容,任何偏离结构调整的稳增长都是要不得的。

那么,在经济趋缓下行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稳增长”呢?关键看就业。只要就业指标在合理区间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回落就没有必要“草木皆兵”。当然,失业就业指标在统计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更具有长期意义的导向作用。就业状态具有综合性特点,关注就业,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了增长,关注了社会公平,也关注了分配格局。从关注增长转到关注就业上来,并把改善就业状态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也是促进结构调整的要求,因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实行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并与有差别的信贷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合力。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结构性的,主要从结构方面发力。一是结构性减税,二是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瞄准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给予定向支持。面对财政收入增长大幅度回落的压力,结构性减税有打折扣的危险,尤其在地方,已经出现了地方税收收入逆向增长的现象,值得关注。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构性减税与税制完善应结合起来,尽快推进。例如营业税改增值税、针对高端住宅和多套房的个人房产税,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开实行。

货币政策应重新回到稳健的正确轨道上来,并适时适度微调,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结构调整而言,比总量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信贷政策。应把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如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差别化的行业贷款政策、差别化的企业贷款政策等,尽可能地使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与资金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对中微小企业、农村、创新创业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给予特殊的融资政策支持。

第5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一、正确把握新常态下河南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

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为贯穿全年的突出矛盾。在经济发展“三期叠加”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发生趋势性变化,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具体到河南,我省作为1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调整升级转型还没有完成,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只是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变化。新常态下内需不足,动力转换没完成,但我省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我省农业富余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素质不断提高,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全球需求不振,但国内外产业仍在加速向中两部地区转移,我省通过承接出口加工型项目扩大外需仍有较大空间,同时我省在一些传统产业、优势企业方面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但我省在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基本持平,更有可能迎头赶上。

总之,我省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紧跟时代步伐又不超越发展阶段,既循序渐进又不亦步亦趋,积极抢抓机遇,科学应对挑战,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努力保持和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促发展

新常态、新任务,要求我们坚持冷静理性、积极主动,顺势而为、开拓创新,既要清醒看到增速换挡回落具有客观必然性,又要看到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我们既要加快培育新动力,又要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在转型升级中推进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我们把落实与规划相结合,与新常态下完善战略思路举措相结合,围绕“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到“三个适应”。

一是思想观念要适应。要强化转型发展意识,既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上来,要合理确定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规划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要求;强化创新意识,要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抓住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同步推进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尽快形成新的驱动力;强化改革开放意识,改革开放是当前河南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但如果抓不住、抓不好,反过来就会成为挑战。我省需要紧紧围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寻找改革突破点,要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上有大作为;要强化主动作为意识,新常态下,涉及的新领域、新问题越来越复杂,机遇和挑战间相互转换的概率越来越大,如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不强,专业精神、奉献精神不足,不仅成不了发展的动力,还有可能成为阻力。二是政策措施要适应。要在扩大需求稳增长上做文章,深化政策研究,提升扩大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扩大有效投资;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着力点,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支持传统产业双向延伸、产业链接,与终端消费对接,最大限度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要寻找动力转换切入口,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窗口,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抢占制高点,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方式方法要适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在转型升级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我省实际,深入落实中央改革部署,以改革为活力、以开放为推动力,争取优势、抢占先机,以改革开放促创新促发展。

三、新常态下新谋划开创新局面

第6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1.1研究区域概况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和黄河中游之间(34。34.8’一40。43.4N’,110。14.6’一114。34.4’E1,总面积15.6万km2。该区总体上为山地高原地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爽朗,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400~650rflnl,>10~C年积温3000~C-4000~C,太阳辐射4900~6000MJ/m。全省80%以上的土地为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这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西省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薯类等粮食作物。1980-2008年的29年间,山西省粮食总产从1980年的685.7万t,增加到了2008年的1028万t,年均递增2.6%。而同期粮食播种面积则呈下降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3.51×10hm下降到2008年的3.11×10hm2,年均递减0.61%。近年来,山西省农业机械、水利、电力发展较快,有效灌溉面积有所增加,化肥及农药的用量增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测算和文献搜索,获得1980---2008年的29年问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关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的基础资料;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种来源的能值投入和不同的能值产出,并按照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归类,制作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表;在能值投入产出分析表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体系;评价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贡献和作用,探求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基本规律。本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源于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局,1981、1986、1991、1996、2001、2002、2006、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1981、1986、1991、1996、2001、2006、2009),部分数据来自笔者的实地抽样调查,能量折算系数参考《简明农机手册》[51及骆世明等睁1的研究结果,能值转换率(基于新的全球能值基准)和计算方法参照Odumt】,Brownt“1,Bran&.Williamst及Campbellt”等的相关文献。

2结果与分析

2.1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年份能值分析表

应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生态流1980-2008年历年的能值输入量及能值输出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具体过程略),最后得出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汇总表(表1)。

2.2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总量变动趋势

从能值总量分析(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29年中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年总能值使用量基本上呈平缓增加的趋势,由1980年的1.03×10sej增长为2008年的1.11×10∞sej,2008年仅比1980年增长了9%,但年总能值产出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80年的3.33×10sej增长为2008年的9.36×10sei,增长了185%,这说明29年中山西省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同时山西省的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即在能值投入总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多的能值产出。根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推断,系统的产出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定是系统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农业生产效率之所以提高的原因,必然是由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及能值产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3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由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及可更新有机能值4部分构成。从能值投入的角度看,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由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显著增加,而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量有所下降。可以认为是这种变化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由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从198o__2008年的29年中,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主要是电力、化肥、机械、农药等)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80年的1.11X10sej增长为2008年的2.17x10sej,增长了143%。伴随着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增加,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更新有机能值呈现平缓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值在总能值投入里占主导地位,主要包括人力、畜力、有机肥、种子等投入,其中人类劳动力比重最大。从1980---2008年,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量有所下降,由8.12x10sej下降为7.53x10sej,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离农业系统引起的,这是国家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劳动力转移幅度并不大,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由1980年的702.58万人减少为2008年的638。9万人,29年里仅减少了不到1/10(9%)。由于劳动力能值的减少抵消了部分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增加,因此,总能值使用量增加的趋势表现为平缓状态,但实际上内部已经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总体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趋向增加,可更新有机能值趋向减少,这对目前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趋势,它意味着落后的农业手工劳动生产方式正在被先进的工业化手段所取代,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劳动力能值和工业辅助能值的搭配正在趋于合理化,从而促进了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山西省的总环境能值投入所占总能值投入比重较小,平均值为11.28%。由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29年中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呈平缓增加的趋势,由1980年的9.47×10。sei增长为2008年的1.26x10sej,这主要是由于林地草地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导致的,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结果。与此相对应,不可更新环境能值(主要是表土层损失)在2000年后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动趋势(),说明自2000年起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有所改善。从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表1)还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投入已经超过了总环境能值的投入,且超出的幅度越来越大,到2008年,总环境能值的投入为1.42x10sej,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投入为2.17x10控sej,后者是前者的1.6倍。这说明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工业辅助能值(主要是电力、化肥、机械、农药等)的投入,如果没有工业辅助能值的支撑,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率将无法维持。

2.4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

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及渔业4部分构成。系统能值产出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与这4个组成部分的变动情况有重大关系。29年中种牧林渔的量比关系由1980年的76:20:4:0变化为2008年的40.7:55.7:3:0.6,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量比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变化(及表2),种植业能值比重由75.98%降低到40.71%,畜牧业能值比重由20.45%增加到55.66%。这种结构性变化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也是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另一重要原因。从绝对量来看,种牧林渔4部分的能值产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畜牧业能值,畜牧业能值总量的增加对系统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种植业能值比重虽然大幅降低,但是,29年中种植业能值绝对量仍然呈增长趋势,由1980年的2.53x10sej增长到2008年的3.81×10se{,增长了66%。结合经济分析的结果,29年中山西省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很大,单产的提高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这是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提高的结果,与能值投入结构的优化有重大关系。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图()可以看出,1980---1990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能值产出呈大幅增长趋势,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的时期。之后的l8年中,种植业能值呈现小幅波动状态,提高幅度不大,好象受到了某种阈值的限制。笔者认为这种限制来自于自然环境能值(土壤、水分、阳光等)投入的有限性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限性。自然环境能值投入的有限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如果没有农业技术的新的重大突破,则种植业能值产出很难再有显著的提高。能做的只是继续优化能值投入结构,并且在种植业结构上作一些合理的调整。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及表2)可以看出,1980---2008年,山西省畜牧业能值产出呈现出一路大幅攀升的趋势,由1980年的6.81×10sej迅猛增长到2008年的5-2l×l0sei,增长了665%。2005年以后畜牧业能值产出更是超过了种植业而跃居第1位,由此带动了整个系统能值产出的大幅提高,这是由于人民生活对肉奶蛋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能值产出将来应该还会有大的增长,将继续发挥系统引擎的作用。山西省林业能值产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1980-2008年,山西省林业能值产出呈现不断小幅增加的趋势。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林业能值产出主要来自有林地,而IlJ西省有林地仅占林地总面积的53.36%,发展空间还很大。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稳定实施,加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继续实施,山西省的林业能值产出应该还会有大的提高。山西省渔业能值产出比重最小,但增长的幅度比较大()。29年中,由1980年的1.09x10sej增长到2008年的5.86x10柏sej,增长了53倍。尽管如此,由于山西省鱼类养殖只能在黄河沿岸等少数区域进行,受自然条件制约,对系统能值总产出的贡献不会很大。

2.5能值投资率变动趋势

能值投资率是指经济反馈能值(购买能值)与自然环境资源输入生产过程的能值之比值。经济反馈能值来自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包括电力、机械、化肥、农药等各种生产资料所含的能值。经济反馈能值投入越大,则能值投资率越高,系统开发程度也越高,同时,系统生产成本也越高。反之,经济反馈能值投入过低,则环境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系统发展水平处于落后不发达状态。因此,农业系统要具有竞争力,必须遵循能值投入搭配原则,即高能质的经济反馈资源与低能质的环境资源须搭配适当。中国农业生态系统1998年的能值投资率是4.93E“】,意大利农业生态系统1989年的能值投资率是7.55t”】。从1980--2008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资率从1.04上升到1.53(表1),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山西省经济反馈能值投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国内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差距甚远。因此,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经济反馈能值投入不是过高,而是过低,这使农业资源得不到高效的利用,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以后应该继续增加对农业的经济投入,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6值产出率变动趋势

净能值产出率可以用来说明某一地区生产活动的能值利用效率。如果生产过程中产出的能值大于自经济社会投入的能值,则净能值产出率大于1,系统有能值盈余;反之,如果产出的能值小于自经济社会投入的能值,则净能值产出率小于1,系统有能值亏损。由表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由1980年的O.36增加到2008年的0.96,说明随着能值投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在不断提高,已经由能值严重亏损阶段走向能值收支基本平衡阶段,照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有希望出现一定的能值盈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净能值产出率也反映了系统在获得经济输入能值上是否具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Odum认为该值应在1—6之间,如果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小于1,则该系统的能值将不会增加;如果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小于另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那么该系统获得经济投资的机会和数额就会小于另一系统,从而降低该系统获得经济投入能值的竞争能力,最终会被净能值产出率高的系统所替代。目前,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在获得经济输入能值上显然处于劣势,改变这一劣势的途径在于进一步调整能值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和技术。

2.7环境负载率变动趋势

29年间,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由1980年的9.87降低到2008年的7.83(表1)。尽管如此,这一数值仍然较高(海南2.44,新疆5.23t”】,甘肃6.08E],中国2.8t),这主要是因为山西省在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投入了相对较多劳动力造成的。环境负载率越高,一方面表明系统在能值利用上的技术水平越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大;非常高的环境负载率意味着经济活动对当地的环境压力过大,甚至可能会超过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临界值,引发生态危机。Odum声称,这个比率很像电路上的负荷,一个较大的比率数值表明在经济系统中存在高强度的能值利用,同时对环境系统保持着较大压力。环境负载率是对经济系统的一种警示,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载率,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虽然较高,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浙江11.25E】,江苏23.16E。)相比,仍然不算太高,即增加农业投入的空间还很大。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山西省有1/3的未利用土地,29年来农业用地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地增加,特别是林草地面积有所扩大,因而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有所增加。但是农业用地面积要继续扩大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剩余的未利用土地都属于难利用土地,因此,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负载率将会长期居高不下。解决的办法不是减少工业辅助能的投入,而是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3讨论

1980--2008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呈快速的增长趋势,其中源于经济系统的反馈能值的增长尤为明显。由于山西省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人文要素,尤其是土地利用方面,都表现出过渡性和波动性特点,加之长期以来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问题目趋加重,环境资源能值投入呈现波动变化状态,从而影响着其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1980-2008年,山西省总人口已经由1980年的253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410万人。快速的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营养食品,通过农业生产获取更多食物的能力依赖于耕地和各种形式的能量输入。随着对有限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西省农业将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因此建设一个高效又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第7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旅游经济; 收敛理论; 空间集聚; 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F 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6-0055-13

1 引言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与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后,宏观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陈良文,杨开忠,2007),并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汪德根,陈田,2011)。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12省(区、市)(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和广西)均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邓晨晖,等,2010),旅游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Jackson,2006;吴殿廷,等,2003)。同年,国家旅游局组织西部旅游考察后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政策,优先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10年来,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何,有怎样的空间变化特征,哪些因素对其产生了影响等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文献分析显示,当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分析西部地区不同省(区、市)旅游经济空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2 文献综述

旅游系统是一个以非线性方式运行的复杂系统,其空间表达呈现出差异性(McKercher,1999),且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特征,是不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对旅游业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理论综述的角度看,Pearce(1999)认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因素为: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Prideaux(2005)将影响旅游的因素总结为:需求因素、政府因素、个人因素、无形因素、外部经济因素、外部政治和健康因素。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主要采用了三类方法:一是应用不同指数测算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首位理论、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E-G指数、基尼系数等,如陆林和余凤龙(2005)认为,1990~2002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其影响因素可归结为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和产业结构;邴振华和高峻(2010)的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出现较强的集聚现象,这一趋势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汪德根和陈田(2011)指出,2000~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这一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二是应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网络中心效应模型、核心—边缘模型等(Krugman,1980,1991;Krugman,Venables,1995;Fujita,等,1999)进行研究,如史春云等(2007)认为,四川省旅游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空间格局的演变以聚集形、非均衡的极化作用为主,但扩散作用正逐步加强,交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城市规模、职能与城市化水平、区位是形成这一结构的主要因素。三是应用以Solow和Swan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收敛模型(包括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3种类型)等(Solow,1956;Swan,1956;Barro,Sala-i-Martin,1992;Galor,1996;Canova,2004)进行分析,如Wang等(2011)认为,1996~2008年中国不同省(区、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存在收敛趋势,差异逐渐缩小,人力资本投入和第三产业比重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郭为和何媛媛(2008)的研究显示,1992~2001年中国四大区域(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呈发散态势,而2002年之后呈现收敛态势,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的区域收敛和发散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运用不同指数测算旅游业区域空间差异的研究文献最多,这一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不同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相对于定性分析,已有很大改进和提高,但容易割裂旅游空间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虽然部分文献引入了相关性分析弥补不足,但仍不能将旅游业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与之相比,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增长收敛模型,不仅可以揭示不同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状态,而且能够有效测算不同影响要素的作用方向及大小。

关于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刘春济和高静(2008)基于E-G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5年,西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呈现出正增长态势,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人口数量、铁路营运里程对这一趋势影响最大;而西南地区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人口数量、铁路营运里程对这一趋势影响最大。邓晨晖等(2010)依据标准差和基尼系数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且其不平衡格局相对稳定。这些分析为认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但相关研究仍显薄弱,尤其是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这一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

就影响要素而言,尽管旅游经济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分析的角度可以不受局限,可从需求角度分析,也可从供给角度分析;可从微观方面分析,也可从宏观方面分析;可从一般性因素方面分析,也可从特殊性因素方面分析等,但这些要素基本可归结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4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密切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要素投入(Blake,et al.,2006)纳入这一范畴,因此,影响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因素可从旅游要素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5个方面考察。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借鉴经济学中较为成熟的收敛理论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12省(区、市)旅游经济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旅游要素投入、旅游交通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水平对这一空间变化的影响,以达到完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变化分析框架、探讨不同旅游要素影响作用方向及大小、深入认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第8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化 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经济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为止总共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传统农业经济,直到近现代商业的发展需要直接推动了工业经济的繁荣昌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我们当前的知识经济社会,从这些变化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每一次的经济阶段变化都是因为人类生产力积累到一定的阶段,促使生产关系不得不发生转变以适应生产力要求才会有一次大型的经济形态转变。而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成型,人们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的加快,经济发展已经明显的有了生态化的趋势。

一、何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趋势

1.知识经济概念蕴含的生态化内涵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建设发展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现在已经被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了它是一句真理。这个理论跟现代世界知识经济的大环境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其实也就是知识,而这个理论当中的科学技术其实就有极为丰富的生态意义。

知识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自己实践的经验当中积累出来的宝贵财富,它本身就是随着人类生态进化而进化的,所以它本身必然就含有人类探索世界时候的特征,也就是客观性还有实践性。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获得正确的知识就要通过自己亲自的实践才能够得出来,知识来源于实践,那么相对来说实践也就是知识最本质的特性之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了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是另一个方面人们又不断的利用在当前环境学到的知识来加强自己反抗客观环境的能力。但即使是这样,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约束还是几乎有着不可违逆的制约和规定,所以人们要从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实践当中寻求知识,就要符合自然本身的特性规律,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实应该是友好统一而不是对立的。正是这样的客观约束直接决定了知识的来源是具有生态化趋势的。

人们获得知识的来源是自然世界,实践已经证明了人们是不可能脱离自然的世界来取得知识,没有客观存在也就没有所谓的知识。如人们描绘地狱或者是天堂,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一些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凭空的制造出一种全新的事物,人们现在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丰富,但无论是原子世界还是电子世界,说到底还是在自然环境之内的,人们不能对抗自然,对于知识的获得只能利用本身已有的“知识”发现自然世界本身的秩序和运行的法则。从这个方面来说,知识只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环境认识和把握。正是这种明显的客观性还有局限性,让知识本身有着明显的生态化含义。当今世界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经济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本身也就含有了丰富的生态化内涵。

2.本质特征和趋势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当前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有着明显的生态化趋势,而表现出这个趋势的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从知识这个概念本身来发现的,知识本身具有的客观性和环境局限性直接的影响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人类经济的增长方式因为知识本身所带有的特征而显示出了生态化趋势,也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本质内涵表现。第二个特征则是从知识性的角度来看的,人们自从有了智慧之后就不断的利用本身的知识对世界进行探索,知识其实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社会的始末,从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阶段的每一个发展都是知识的变化在推动,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到现在的知识经济始终有着知识的力量在推动,这种现象表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在趋势。

人们在探索前进的过程当中,对于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已经开始有着越来越明朗的了解,从最开始的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接着到了重视资源,以资源推动经济活动发展到最后的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对推动经济本质认识的突破。人们对资源重视的时候,资源是推动经济的最重要能量,然后社会发展到现在,知识的作用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预示出人们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的方式出现了一个本质上面的变化。知识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无穷的,它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对一项效益成果进行低成本的投入并且不断的提高收益的,这种经济模式的确立,让人们摆脱了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不再无止境的对资源进行掠夺和滥用,能够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一点就是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生态化趋势表现。

二、知识经济生态化趋势

1.知识经济演化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踏入知识经济阶段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按照知识经济作为基础的,全球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趋向于生态化,例如提出来的低碳管理理念、绿色经济理论还有我国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被知识经济大环境影响之下才有的崭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面来说都可以归类到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内。但是这些理念其实是对知识经济更进一步的阐述,它们将知识这个经济基础更进一步的演化为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将生态发展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上面所提出来的这些理论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环境之下提出来的,而且内容上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提出来的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能源的开掘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起为了建设一个能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社会而努力。虽然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最后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同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取得了生态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这些理论当中或多或少都将生态规律作为一个中心理论,人的经济建设活动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必然是会有这样后果的出现。这种经济发展的演进,正是生态化管理理论所带来的影响和推进。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推动力的,上面已经说过知识本身带有着实践性的特征,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的趋向于生态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其实更接近知识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管理模式。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出现,让我们对于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人们首先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艰难的对自然进行改造,接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毫无限制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挖采,而后到了现今却开始向自然达到回归,提出和谐统一的理念。传统的经济产业是对资源的重视,也就是“凝聚资源”的中心概念,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是不用也是不敢那么强烈了,所以转向“凝聚知识”其实是一件必然的发展,而以知识为核心演变出来的生态化管理模式则更是应验了这个规律的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化管理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的理念产物,它的存在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然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生态化的良好发展。

2.生态化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鉴于生态化管理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对经济的前进起到客观的良好推动力,要对生态化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就要把握它的本质,也就是必须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发展这个事实,让我们在完善这个理念的时候变得能有所追寻。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现在已经确定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也需要人类活动改造变得更有生机,这个是生物体和自然之间互动的关系决定的,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缺一不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向自然索取资源来进行自己本身需要的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向自然界反馈自己改造成果所散发的物质和智慧等方面的能量。这其实就是说明了人类改造社会除了要依靠自然的养育的同时又要对自然进行反哺养育,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双方互相的经济型模式,这也是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发展历程所使然。

虽然我们目前知识经济对社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依然要清晰的认识到知识经济并不是全能的,它不可能全方位的取代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工业经济,所以对现代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合理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一个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对生态化管理模式造成消极的冲击,要用生态智慧来引导传统产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这两个产业不断的向着现代化靠拢,向着先进生产力要求迈进,又能够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断加深。

参考文献:

[1]田江海.绿色经济与绿色资源[J].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2]曹猛勤、冷开振.生态文明何以文明[J].潘阳湖学刊.2009(03)

[3]周鸿编.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论文摘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必须重组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经济时代数字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管理对象、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综观中外成功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气公司、中国海尔集团等,其经营绩效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通用话语和基础。可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

一、企业文化的演变趋势

趋势之一:人本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强化了企业文化的“人本性”。一方面,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要求企业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并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知道,高品位地不断创新是新经济的特点和要求。而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企业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企业的中心和主题。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这些都促使企业在管理之中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和能力的释放放在首要位置,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推到了空前的中心地位。可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不是片面地发掘人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这一时代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性管理,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也必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趋势之二:融合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揭示了企业文化发展将在各民族文化的冲突、嫁接中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各国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跨国界跨地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产销售合作、合资企业,跨国兼并企业等合作形式使不同文化交流、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企业要融入世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面临着交往过程中如何缩小文化差异,如何增强企业学习、吸收外来高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吸取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要素,并有效地抵制其腐朽文化的侵蚀,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企业文化战略新课题。即使同一国家内的企业,也面临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重新整合、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重大问题等,这些都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趋势之三:品牌文化趋势

品牌服务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优秀品牌就意味着有市场竞争力、有实力、有利润。因为企业的品牌形象表征着市场对企业产品、服务、价值观、信誉、企业家形象等文化因素的认同和接受。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渐渐经过以价格为主到以质量为主的消费阶段开始重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服务品牌。当产品价格、质量接近的时候,那些服务周到、文化含量高、美誉度好的产品便成了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未来企业,其企业文化的重点无疑会围绕创建品牌进行,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既强调提高内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更注重提高企业外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另一方面,将来的企业文化将不再是企业制度的衍生物或副产品,它将会和生产、服务连为一体,实现企业赢利。生产出好的产品,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优质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称赞与青睐,才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面对消费者这种心理,促使企业加强品牌意识、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的教育,在生产、服务上不断注入科技、文化和情感含量,便成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取向。

趋势之四:学习文化趋势

近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将势必成为企业生存的生命之源。因此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企业终将要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将个人和团队的学习纳入管理的轨道,这将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趋势之五:生态文化趋势

随着新经济时代环保运动的兴起,对企业提出了必须与环境协同、必须重视周边的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如果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人的价值,忽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肯定会被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另外,未来的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可见,由于长期的传统企业发展习惯问题,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迫切需要生态文化建设。

趋势之六:信用文化趋势

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从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危机案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虚报利润案,无不说明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可见,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就是诚信危机,如果出现诚信危机,也将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企业文化演变的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是建立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有效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创造性发挥的文化氛围和有效模式。二是在注重员工的知识、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明确举贤任能的条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条件;健全奖励考核制度和分配机制,以情感人,彻底激发企业文化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四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韵味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启示之二:重视跨国界、跨区域、跨企业的融合和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整合

一是提炼核心价值观。在分析融合、并购双方现有企业文化的优劣成分及其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最有利于形成新企业文化的积极的文化成分,筛选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进行跨文化培训。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经营和公司现行决策的理解,促使融合、并购双方员工对新企业文化的认同,强化每个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不同文化间的合作意识,维持新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和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新企业的凝聚力。三是加强双方沟通和交流。彼此尊重融合、并购双方对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对方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减少对对方的文化偏见,消除种族优越感,促使双方平等地进行双向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与互助。四是构建新的企业文化。在调研的基础上,找出融合、并购双方文化的差异,根据对文化的共性的认识和认可程度,寻找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趋势。剔除一些消极的、不利于新企业文化形成或阻碍企业发展的落后的文化成分,继承和吸收双方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的基础上.找到双方文化的结合点,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员工对双方文化共性的认识程度及理想的企业文化整合模式,创立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

启示之三: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一要优化学习型组织结构。设计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鼓励集体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沟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的学习型组织,保障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学习任务调整的适应性,进而使组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态势。二要确立组织学习和创新的模式,借鉴和合理引进外国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体制、行业特征和组织能力设计组织学习模式。三要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激励机制。在组织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注重与成员成功欲相匹配.与个人职业生涯相结合,使员工在个人事业发展上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

启示之四:实施企业品牌文化

现代企业必须自觉引入企业形象设计,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为基础,通过企业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和推广,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基本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商品风格、员工素质、服务质量等传播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去,全方位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信誉、形象和品牌。

启示之五:企业要注重诚信文化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