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钱学森的精神精选(九篇)

钱学森的精神

第1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永远的丰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科学界的一代伟人,钱学森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收看文献影视片《钱学森》,了解了钱学森追求科学、执著爱国的一生,学习了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以及钱学森精神的深刻内涵,心中感触颇多。

钱学森是一代科学巨人、中华优秀儿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高山仰止、大海无边,对于像我们这些普通的兵工人而言,穷尽毕生的精力可能也不能达其十之一、二。有些人会说,既然我们可能永远不能取得钱学森那样的成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钱学森,又学习他什么呢?我认为:虽然我们可能永远取不到钱学森那么大的成就,但要学习他那已被注入丰富内涵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爱国精神

他在国家贫穿落后的时候萌生赴美国学习以图国强的远大理想,在美国学成后又不畏艰险、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他说: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惟图国强、不图己荣"的足以感动天地的爱国情怀,是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与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精神。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在确立个人理想、追求以及平常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时刻以祖国、人民为念,始终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使我们的爱国情怀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蜗居于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具体地落实到行动中。

二、密切联系实际的精神

科学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包括认识人类自己的知识和学问;而探索未知领域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科学的任务。钱学森早年在美国从事导弹控制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维纳《控制论》的基础上,于1954年写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工程控制论》,讲的主要就是对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这可以说是钱老系统思想的萌芽。1955年回国后,在主导"两弹一星"的成功实践中,钱老运用、发展了这一思想和方法,提出了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继而又把它推广到社会、经济等各个管理领域,开创了系统科学这一大的学科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钱学森说:"管理科学是密切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它有很大的作用。它一旦起作用,就了不起,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无论出国考察还是在国内工作,只有一条,联系实际。" "实践是人认识客观的唯一途径。" "我一生工作的中心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科学研究联系实际,才能让科学服务于社会。

三、始终坚持革命的精神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始终坚持革命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说,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是技术革命引起的,而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推动的。系统工程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的革命作用,也属于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人改造世界的飞跃,是由科学革命引起的。人要改造世界必须先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学问知识即科学。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引出了现代意义的科学,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飞跃,即科学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当然不止于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还有社会革命,我们一般讲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飞跃,从原始社会的崩溃到奴隶社会的建立,从奴隶社会制度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从封建社会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都有是社会制度的变革、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次人类社会的飞跃。这是大家熟悉的,叫社会革命。""我们不仅看到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要看到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革命,还要看到生产体系的变化,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体系的变化或者叫产业革命,这些对我们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都有密切关系。新的科学革命,将会大大开阔我们的眼界,给我们新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有科学的预见性,我们不是等着事情来了,再应付一下,我们要有预见,有计划地推动这些科学的发展,来迎接这些新的科学革命。"

坚持科学性的科学家,旗帜鲜明地大谈技术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革命性。这种精神是是难能可贵的。

四、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钱学森说"中国人为什么不敢闯?科学在于创新,在老圈子里兜是没有出路的。"他还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大成智慧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能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正是由于钱学森具有极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他才对我国航天事业、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上世纪退居国防科研领导岗位后,他有了许多的理论创新。他开创和积极参加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大的科学部门的研究。钱学森到了晚年,他的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高度,形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其意义和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五、谦虚好学的精神

知识无涯而学有涯。钱学森涉猎的学科门类与领域广、学术思想活跃、创新性强,但钱学森总是说:"我不知道的实在太多";"科学技术是无止境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更是一个学生。""认知过程是无穷的,知识是无穷的。历史、发展、前进,永无止境。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一小块,我们不知道的才是大海!"

看看目前在我们社会,什么"某某大师"啊、什么"某某之父"之类称呼,真是令人目眩神迷啊。称呼者大多是吹捧,而被称呼者,却大多又听之任之,这里哪里还有一点谦虚好学的精神呢? 谦虚使人进步,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钱学森50年来,不贪图名利,默默奉献,尽职、尽心,将毕生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和钟情的科研事业,从未向祖国和人民索取任何回报。像春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蚕丝。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是无限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发扬。

第2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2009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一颗巨星陨落了,神州大地同悲泣,举国上下无不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们自发地以各种方式来缅怀、纪念钱老,希望通过这样深沉的哀悼,来表达自己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爱戴。纵观钱老的一生,无不裹挟着令我们后人敬佩的伟大人格精神,他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穷尽所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是一座永攀不止的高峰,人格素养的构建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唯有继承和发扬,在缅怀与追忆中发掘出这些可供一生受用的宝藏,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美、生活更加纯粹。

人物简介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省杭州市人,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擎棋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他是那个时代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界的领袖,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是新中国爱国留学生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大师语录

・爱国

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2、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3、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4、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语录解读】

“爱国”对于钱老来说,不是只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那种根植于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它已经融入到钱老的每一根神经和毛细血管里,任凭艰难险阻,任凭刀山火海,他都不改眷恋祖国的初衷。现在那些动不动就改国籍的名人同钱老排除万难回归祖国的勇气和决心比起来,真是应该好好地自我反省反省。

・风骨

1、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语录解读】

钱老穷尽毕生所学,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难以估计的财富,按说他有如此巨大的贡献,国家奖励他多少都是不为过的。可是钱老偏偏淡泊名利,不要那些虚伪的头衔,也不要金山银山,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学术领域,一生简朴。这一点,也是叫后人无比敬佩的地方。钱老视金钱、富贵如粪土,他是真正的大师,他的财富观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

・治学

1、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2、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语录解读】

钱老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同他自己所一贯坚持的学风是分不开的。首先,钱老的治学是严谨的,搞科学如果不严谨。那会造成可怕的损失。其次,钱老又是强调灵感和艺术的,这一点,恐怕是许多人领悟不到的。钱老懂得让自己从单纯的科研中走出来,善于用艺术来启发自己的思维,一动一静,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二者在钱老的巧妙结合下。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第三,钱老很重视科学的创新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跟风,耐得住寂寞,这又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大师情怀

1、一生激动过三次

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感悟:

这三次激动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也揭示了钱老辉煌一生的根本所在。人是要有一定的追求的,人是要有一定的精神支柱的,这个追求和精神支柱越高尚,他所取得的成就越伟大。强烈的爱国情愫,就是钱老辉煌一生背后的那个不竭的动力。

2、钱老的“争”与“让”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

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为中国人争气”,是钱学森的追求。为国争光,是钱学森的信念。如果没有老一辈科学家奋勇争先的精神,中国就没有胆量和魄力挑战尖端科技,就不会有今天航天大国的地位。

钱学森的“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个人名誉、地位和金钱。钱学森一贯反对别人称他“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总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大家,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干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美国准备授予钱学森院士称号,被他拒绝。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感悟:

“钱学森的“争”与“让”,带给我们温暖、感化和醒悟。与几十年前相比,我们拥有了雄厚得多的物质基础和优越得多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是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了这些,我们才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才能迎来大师云集的喜人景象,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创新大国、科技强国。

3、钱学森的“四不”原则

钱学森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这是钱老的心声,也是他人生境界的写照。

感悟: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不按原则做事,或是因为抵御不了诱惑而抛弃了原则。都是不应该的。钱老的“四不”原则很具体,面对时下的浮躁风气。他给自己定下这样的做人原则。一方面在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在警示后人,可谓用心良苦。

4、大师的忧虑

钱学森经常说:“想到中国长远发

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晚年的钱学森经常读报,当他看到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充满着担I心。

感悟:

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有些科技工作者抵制不住名利的诱惑,亵渎学术的尊严事件时有发生。比如一系列论文剽窃事件……这些沽名钓誉,表面虚荣的背后缺乏的是一种严谨的学风与人文精神。

大师故事

1、神童的悟性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整,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一句话评述:

不要忽视生活,很多时候,它只要给你一点小小的启发,就会让你终身受益无穷。

2、错个小数点扣你20分

钱学森教学起点高、要求严。米博恩同学说:“有次上课,钱老说如果你5道题做对了4道,按常理,该得80分,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他常告诉我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钱学森曾在黑板上给学生写下“严谨、严肃、严格、严密”几个大字,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

一句话评述:

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人生也一样,你对生活马虎,生活同样会马虎地对待你。

3 与妻子62年的相亲相爱

钱学森被誉为共和国的“航天之父”,获得至今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钱学森和夫人蒋英的结合,既包含了青梅竹马情,也囊括了激情、亲密、承诺三要素。真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小时以兄妹相称。在1947年的旧历七月初七这个中国情人节,钱学森向蒋英求婚,两人从此携手走过62年风雨,用一生的爱坚守了对彼此的承诺。

一句话评述:

真正的爱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它让我们用尽一生的光阴去坚守一份承诺,还让我们明白责任的重要。

4、对子女:没有“言传”只有“身教”

钱老的儿子钱永刚说:“回想我从小到大,我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他们从来不会跟我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我们。”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

一句话评述:

“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5、捐款“大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的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人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一句话评述:

为国为民,慷慨解囊,心系祖国发展建设,爱心彰显人格魅力。

评论集锦

钱学森的一生是展现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一生。钱学森走了,成为光照人类心灵的精神星座。仰望这个星座,每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前进的方向。

――新华社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无论伟大,或者渺小,不会再产生钱学森这样的人。他属于他自己的那个时代。他的逝世,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人民网

钱学森逝世是巨星陨落,这提醒国人,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更加需要像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级人才。在高度评价钱学森科学贡献的同时,如何真正落实科技兴国、教育兴国,加快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加快强国兴邦的步伐,是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

――香港《文汇报》

大师们相继逝去,对于他们,后学不应惟仰望,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钱学森们的科学高度,但每个人都可以取法他们的学术和人文精神。

――红网

毫无疑问,国家和民族都将铭记钱学森,因为他是爱国者、奉献者,也因为他是一个批评者。批评是爱国情怀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因为爱,所以无法容忍谬误。因为尊尚科学,所以只能选择求真。铭记钱学森,是要说出发自内心的看法,更是要找寻理性、建设、负责的解决之道。

――《新民晚报》

第3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读《钱学森》有感

前两天我又读了《钱学森回国》这篇文章,心里不免有些感慨,要是世界上再多一些这样的人就好了。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钱学森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终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好的条件,还一定要回中国,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钱学森要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想我们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点困难就退缩了,而钱学森为了回国奋斗了五年之久,从这里我体会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像钱学森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精忠报国的岳飞,投江自尽的屈原,临死也要牵挂祖国胜利消息的陆游……他们不都是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吗?

中国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奉献,变得繁荣昌盛。我们要学习他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钱学森那样做贡献。

解放路实验学校

六(6)班

徐悠

第4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钱学森;爱国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8-03

作为世界最古老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许多优秀民族传统,爱国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重要因素。近代以来,在无数的科学家中,钱学森无疑是最伟大、最杰出者之一。他不仅是科学的巨匠,更是爱国的楷模,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对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钱学森爱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学者们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进行了考察、论述。笔者试图将钱学森爱国思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在一代代学子中,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者虽不乏其人,但是学习的目的和动因却各式各样。而钱学森为报效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目的性是很明确和很突出的,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加上他的天资,使他终成一代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爱国思想首先是他的学习方面。钱学森从小品学兼优,他的老师曾毫不吝啬地为他写下“学业上、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出类拔萃的”评语 [1]。在考大学时钱学森是以机械学院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的。钱学森回忆到:我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二部(理工科)毕业后,于1929年夏考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记得当录取名单在上海《申报》公布时,我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名次是第三;第一名是钱钟韩,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第二名是俞调梅,现在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不过他们二位后来都转入其他学院,只有我留在机械工程学院,并于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机械工程门(注:指专门化)[2]。然而,钱学森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书斋生活,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在留学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学年,他尽可能地搜集了全世界关于航空学方面的资料,每天花在读文献的时间可超过10小时。另有件趣事发生在一年的圣诞节。那天,别人都出去庆祝,有一个犹太学生清早去教室复习功课,他以为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于是将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但一会隔壁墙上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他才知道原来还有更用功的学生,后来知道是中国学生钱学森。这种努力学习,对知识的孜孜以求使得钱学森的知识逐渐广博,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在钱学森勤奋的背后,是家人和祖国人民的殷切期望,正是这些期待支撑着钱学森一直努力下去、奋斗到底!正如他所言:我是中国人,我到美国来是学习科学技术的,我的祖国需要我,因此,我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国去的。我从来也没有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3] 。

(二)历尽艰险,回到祖国

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中写到: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对于钱学森这位大科学家艰难的回国路程,有些人也许会认为钱学森的回国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迫害,其实跟美国政府的行为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到:事情本来可以不这样的。钱学森本可以等待事情平息,先从事一些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工作,忍到麦卡锡主义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记忆中。如果在这一连串事件中有一个微小的环节没有衔接上,钱学森的故事以及世界历史可能被改写[1]。同时,钱学森也面临种种的诱惑:钱学森比谁都清楚,回国不只是意味着要放弃一个在备受支持的环境下与一流人才共同解决最前沿问题的机会,一旦他返回中国,他在科学领域继续有所突破的日子就结束了[1]。但是,钱学森为了使祖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毅然放弃了一切,只身回到祖国。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留学人员学习。

(三)倾其一生,奉献祖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做一阵子好事也不难,难的就是做一辈子好事。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为国家奉献一阵子不难,难的就是奉献一辈子。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忘我奉献的一生,尤其是在其回国之后。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焕然一新,但是新的几乎是一张白纸。1954年6月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4]就是在这样的工业基础上,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服务,使我国的国防工业有了迅迅猛的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凝聚着钱学森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汗水,但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5]。《》明确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6]。笔者认为,像钱老这样的大科学家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是难以用物质衡量的,钱老享受一点也是应该的或者说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钱老却不认同。几十年如一日,他居住的房子仍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公寓房。在晚年,由于钱老听力的原因,保健医生为他买了进口助听器,当他听说几千元时就不戴了,还用原来的旧的。钱永刚说:父亲一生都非常节俭,生怕浪费国家的钱。而他用自己的钱却“毫不含糊”。1962年,钱老将所其著的《物理学讲义》和《星级航空概论》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1978年,又将为他父亲钱均夫落实政策补助的3 000多元作为党费全部捐给国家。1994年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获100万港元,2001年荣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获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钱老还没拿到手就让秘书代他写委托书全部捐给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他不仅为国家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而且为国家捐献着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人类先进文化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研究和学习钱老的爱国思想,而且要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历史性的启示,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任何人都会生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在这些社会环境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人在不断成长,影响着社会环境,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钱学森也不例外。钱学森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几个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随后,新文化运动、相继爆发,古老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大批仁人志士、爱国者前仆后继为祖国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由于钱学森的父亲身居要职,使得钱学森从小就可以接触上层社会和古都的千年风韵。同时,钱学森所处的环境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自觉不自觉地萌发了爱国的思想和情感。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那么家庭环境的作用更大。家庭环境是人才造就的第一环境,尤其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讲,特定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结构、道德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所形成的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必然会使生活其中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无法抗拒的,是在长期的不经意间完成的。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在受家庭环境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家训的影响,另一个是父母的影响。在杭州钱家是大家,历史上的钱曾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一直亲民、爱民。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奠定了基础。为了使百姓少遭受战乱之苦、流离之苦,他“纳土归宋”成就了千古美名。据考证,钱学森的父亲是钱的第三十二代世孙。他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8]在其家训国家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9]钱学森爱国思想的深层次原因与其父母是分不开的。钱学森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8]钱均夫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品学兼优。钱均夫是个爱国学者和教育家,看钱学森对书籍感兴趣,便对他说:“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不光读这些我们先人留下的书,还要读外国的书,不光学习国学,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把中国建设得富强起来。”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的女儿。她知书达礼、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同时具有极强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刺绣技能。钱学森惊人的数理逻辑天赋得益于母亲的遗传。章兰娟配合丈夫“兴教救国”的抱负,给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讲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故事……这些都深深的烙在钱学森心里,潜移默化地铸就了他那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心。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托,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每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而钱学森所上的学校几乎都是一流的学校:在北京上过蒙养院(幼儿园)、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和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及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不仅是当时,即使是现在也是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一流的老师培育了一流的人才。这些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陶然着钱学森的爱国之心。钱学森曾回忆道:他的中学国文老师董鲁安,经常在课堂针砭时弊,表示厌恶北洋军阀政府[9]。学校老师们对钱学森的影响颇深,后来他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皆与老师教育不可分!”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存在方式,这就酝酿了中国独特的“家国同构”现象,形成了宗法社会。“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国人。钱学森从小生活在一个优越、富足但又充满书香气味的家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国即是家的痕迹。父母给他讲《水浒》的故事,带他参观岳飞庙,教他中国古代经典书籍,这样爱国的思想慢慢地浸染着钱学森。钱学森曾说过:“这里谈的是青年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的国家具有举世瞩目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继承”。[10]

三、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当代启示

钱学森爱国思想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思想,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博大精深及成因,弘扬钱学森崇高的爱国情感、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高贵品质也许是我们的重点。

(一)学习钱学森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一生漫长而短暂,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孜孜不倦求索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美国的20年是钱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超越自己导师冯卡门的20年。从1955年回国到80年代退休是他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拳拳奉献的几十年。80年代钱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本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光。但这一切对于钱老来讲不是结束,恰恰相反是钱老学术、人生的第三个辉煌时期。钱老开始深入钻研自己的学术领域,并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沙草产业理论、山水城市、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诸多领域都闪烁着钱老天才般的见解。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钱老亲笔写了贺词:“热烈祝贺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致敬!”在生命的最后,钱老仍关注的是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引发了一场教育界的革命。钱老家里最多的家具是书柜,有将近50个。他亲自剪过的629袋剪报(总共24 500份)、阅读过的15 000多册期刊以及他3 300多份端庄秀丽的书信[8]等,早已告诉了我们成为大师的秘诀。只有拥有了这份执着、这份坚持、这份生生不息的精神,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才能为祖国更好的做贡献奠定基础。

(二)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

回望钱学森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的是那么的密切:他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一生融于国家的建设需要之中。不论读大学还是出国留学,钱学森的事业发展总是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结合。1881年,以西方零配件组成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问世,而从开平煤矿到附近的大运河的一段7英尺长的铁轨是当时中国仅有的铁路[1]。人们似乎看到的是铁路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武器,人们认识到控制铁路,也就控制了中国。这时铁路工程师的需求逐渐上涨。为了能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满足祖国的需要,钱学森毅然填报了当时机械工程系最好的交通大学。在一・二八事件中,钱学森清晰地看到靠铁路是不行的,中国的空军力量几乎不堪一击,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大大刺伤了正在上海读书的钱学森,他认为航空专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通过“庚款留学”,在美国一待就是20年。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回忆:钱老一直认为搞“两弹”这种工程项目是组织上的任务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那些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他真正的兴趣是在学术领域,是在思想创新。当然“两弹”也有创新,但原理是早已经解决了的。但由于当时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钱老毅然选择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使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提前了20年。

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够从事自己所爱的专业是件幸福的事,但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所爱的专业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并为祖国做出贡献则是件伟大的事情。

致 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导师钱永刚教授和卢黎歌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谨此鸣谢。

参考文献:

[1] 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M]. 鲁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 叶永烈.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 祁淑英,魏根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M].保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4] .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钱学森.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N].光明日报,2001-5-10(A01).

[6] 中国共产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叶永烈.走近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巡回展;校园;教育活动

一、博物馆开展巡回展的重要性

“如果你不能去博物馆,让博物馆来找你。”博物馆是全人类的宝库,他们储藏着世界各民族的记忆、文化、梦想和希望。展览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非常便利的走进博物馆。为了突破参观博物馆的地域局限,很多博物馆常常采取“走出去,送上门”的办法,举办流动展览,巡回于农村、工厂、部队。在国外不少博物馆都极重视采用流动陈列的方式,有专门的流动展览汽车、船只,特别强调到偏远的农村、学校巡回展出。与此同时,博物馆为了保持活力也要主动通过巡回展这种形式拓展自己的公众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二、国内外博物馆巡展工作简介

很多博物馆都在不同领域有举办巡回展的优秀经验。国外有些博物馆已经建成“移动博物馆”――大货车载着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将博物馆主体的一小部分带到当地的学校或乡村小镇进行展示。

2011年10月,法国蓬皮杜中心推出“流动蓬皮杜”即流动博物馆,带着馆藏的一些现代艺术珍品踏上巡展之路,将展览推向小型城市,特别是文化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博物馆还建立了一列“火车上的博物馆”,用7年时间跑遍了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的南威尔士铁路沿线村镇。国内博物馆的巡回展中不能不提的项目就是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红岩魂”巡展。该巡回展自1988年开始,持续20余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2002-2004年秦俑博物馆组织“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与各地博物馆合作,让秦兵马俑走出博物馆大门,走向成都、贵阳等22个城市,让各地百姓在自己的家门口看展览。 2004年广州省文化厅创办的“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曾在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学校、部队、社区等地巡回展出。

三、博物馆开展校园巡回展的有效路径

国内外开展巡回展的单位众多,但效果却不尽相同。以下通过钱学森图书馆校园巡回展览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如何做好博物馆校园巡回展。

钱学森图书馆一直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为了弘扬钱学森“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崇高品质。钱学森图书馆于2013――2015年连续三年在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崇明中学等二十所高校和八所高中举办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并在展览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巡回展共覆盖大中学生和教师近50万人次,近6000名师生通过新媒体参与展览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优化陈列展览――良好参观氛围 丰富展览内容

博物馆开展校园巡回展览首先要综合考虑布展成本,第二,内容要切实考虑到大中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把馆内展览简单压缩。

钱学森图书馆巡回展在大学和高中校园的图书馆或文化场馆举行。展览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拉网展架,保证布展2小时内完成,施工过程基本不影响场馆内学生的正常活动,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和良好的参观氛围。

展览内容贴近校园,以专题展示为主,分为“志存高远、成才有道”,“科学巨擘、航天元勋”,“赤子情怀、大师风范”以及“高山仰止、精神永存”四个部分。展出了包括钱学森的本科毕业证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水力学试卷等珍贵馆藏,加入了钱学森关于大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相关内容,并配合了多媒体等可看性强的展示手段。

2.开展教育活动――更多参与 分享资源

博物馆开展巡回展览不应仅仅局限于“走出去”,还应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分享资源。钱学森图书馆校园巡展除了基本展览以外还结合校园特点开展了巡讲、巡映、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

巡讲

邀请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上海航天921团队和原上海航天报总编游本凤等专家为巡展学校作了专题报告,讲述钱学森的生平故事,宣传钱学森精神及“两弹一星”精神。

巡映

配合展览在各巡展学校举行纪录片《仰望星空》和电影《钱学森》的放映会,从电影和纪录片两个角度展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传奇人生。

征文

结合高中学生特点,钱学森图书馆还在巡展期间围绕钱学森生平事迹、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等主题举办了征文活动。巡展期间,钱学森图书馆陆续收到了八所高中的近百篇投稿,在巡回展总结大会上评选出优秀征文26篇,现已汇编成册――“人民科学家钱学森”2015年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巡展优秀征文。

3.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技术支持 扩大影响

博物馆开展巡回展能够很好的保持自身活力,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宣传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钱学森图书馆巡回展览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新闻晨报》、《解放日报》、《青年报》、《新民晚报》、《浦东时报》等对此次展览进行了报道。各承办学校官网和很多网络媒体也对巡回展览进行了宣传。

除传统媒体外,钱学森图书馆首次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推出“指尖上的展览――走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新媒体互动环节,实现后台与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实时互动,随时更新展览相关情况。并在现场开展扫描二维码领取巡回展纪念品的活动进行宣传,为新媒体平台尤其是开通不久的微信平台积累粉丝。这是钱馆在新媒体与专题展览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52.

[2](英)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博物馆基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67.

[3]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52.

[4]蔡凡.博物馆巡回展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4.

第6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大学精神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Questions of Qian"

XU Chundong, YANG Ke, ZHOU Zhi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question of Qian as a community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until now is still aliv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 Questions of Qian - who to ask", " Questions of Qian - why might", "crack Questions of Qian - Where is the way,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of Questions of Qian,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o-called "Heaven".

Key words questions of Qian; university spirit; personnel training

2009年10月31日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人们在缅怀钱老一生对新中国的卓越功勋与抒发爱国情怀之时,也不禁想起他晚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警示之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钱学森之问”不仅萦绕在钱老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关于社会学的发问方式,南京师范大学高水红在其《“谁的”和“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提出了 “谁的”何以可能两种,这两种设问方式也为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 钱学森之问――谁之问

1.1 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屡次提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理念,而科教兴国的背后恰恰是人才强国。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实行“211工程”和“985工程”后,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采取了诸多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刺激措施来激励人才工作发展,如“长江学者”计划、国家创新型团队计划、“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最高科技奖等等,可见我们国家是重视人才的。每年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确保他们学成回国建设祖国,看来我们国家是缺少人才的。

1.2 钱学森之问是历史之问

钱老晚年十分关注教育事业,曾多次提到类似的问题。他曾直言不讳“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所培养的大师相比!”回想起20世纪前期,我们的大学是培养出了大师级人才的,像哲学大师金岳霖、贺麟、熊十力、冯友兰,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及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这一大批耳熟能详而又生逢乱世的大师或后来成为大师的人物,又如何不令人动容。而如今我们大学数量增加、经费增多,办学条件改善了很多,却缘何杰出人才的比例降低了很多?可见,某种程度上说,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1.3 钱学森之问是教育之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扩招在为人们获得更多接受高层次教育机会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质疑,教育质量下降成为公认的现象。钱学森之问看似不完全针对教育,但实则主要问的是教育。科研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被引用次数却百名开外,教育牵涉到家家户户的利益,而我们的教育是广泛遭人诟病的,而教育当局仍沉醉于少数专家的歌功颂德,似乎并未有过深刻的反思,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 “钱学森之问” ――何以可能

巨星陨落,国人同悲,因为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的症结,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2.1 应试教育理念

我国是最早使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国家,其中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其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太尊重权威,在课堂上发问的学生太少,更缺少对权威的质疑,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求同排异”,将禀赋、特质各异的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进行统一塑造。如此一来,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兴趣,继而丧失“独特的、创新的”能力。据悉,在历史上一些名人都曾严重偏科,若以今天的高考录取制度,根本就进不了大学,包括高考数学成绩15分的钱钟书,高考数学成绩4分的季羡林,清华北大两次考试数学都是零分的吴晗,而罗家伦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数学考零分,但他最后却当上了清华大学的校长。

2.2 大学精神的失落

曾几何时,思想的盛宴、科学的殿堂是外界对大学的赞誉,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我们极力推崇的大学精神,大学的发展活力就赖于吸收不同流派的思想,通过百家争鸣 ,在大学这个熔炉里最终铸就成为闪耀夺目的金刚石。而如今,大学的兼容并包精神已悄然逝去,学术“繁荣”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大学精神危机。我们的大学太过急功近利、趋炎附势,就科研而言,以数量说话,而不是以创新和质量取胜。如此环境下,学者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免应运而生,这样的氛围恐怕也难以培养学生海阔天空的思维。俯瞰当今的中国大学,高楼林立,大师难觅。我们并不否认大学对物质文明(如新校区建设 ,建造大楼等)加大投入的必要性,但对物质的注重并不能成为对精神的贬低。

2.3 人才培养模式僵化

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的需求角度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僵化单一。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没有找好人才培养诸环节和就业市场的衔接点,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其次,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而弱化了对原有优势学科的开发,部分院校争相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而单纯追求学校的综合性和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3 破解钱学森之问――路在何方

钱学森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度被不少专家学者称之为“天问”。 本文认为破解钱学森之问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3.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教育理念是灵魂。其教育理念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树立培养多样化的人才理念。大学理应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多种思想交织的场所,没必要用一个模子培养所有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要求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其次,树立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大学应该支持并发挥、发展他们的特色,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还需要在人才培养中积极营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和勇于批判专家的学术氛围,因为思想只有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再次,树立个性化培养理念。个性化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往往通过个性教育来实现,不注重个性的教育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3.2 重塑大学精神与品格

一所大学要想培养杰出人才,产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就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探索精神,具有一种只问是非而少计功利的品格;具有让不同学科相互汇通与交叉的文化和知识底蕴。因此 ,大学应该有一种独特的精神风骨,适当保持与社会的距离。对于大学的发展,我们应借鉴英国教育家约翰・ 巴特菲尔德确立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经常提高警觉,以保证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大学必须培养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实力的源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力量,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和品格,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大学才有出路 ,我们的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具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依据有三,其一是学生的禀赋、能力发展水平和自身角色定位、求学意愿、价值观念等都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就业去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时代呼唤和要求。其二,缘于各异的历史传统、差异化的办学条件与水平、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不同的学校所提供的育人条件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学校的独特性决定了学校提供的育人条件的独特性,进而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其三,当代社会变迁加速,行业分工日益细化,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的,这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应多样化。

第7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钱学森 黄毓 价值观 心灵-价值(信仰)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08-01

“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的创新型杰出人才?”钱学森的教育“天问”,说出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困惑。解答“钱学森之问”,也许首先还是“救救孩子”,从解放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开始。

钱学森的教育“天问”,说出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困惑。“钱学森之问”的价值,就在于他以一个大科学家的科学理性,直面现实,直面问题。他毫不客气用了一个全称判断:不是个别院校、部分高校,而是“没有一所大学”按照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

然而,“知易行难”。钱学森本身的教育经历已经显示优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所谓“百年树人”。今天,“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被形象地比喻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生就被考试和分数所压倒,好奇心和想象力被磨灭殆尽,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在大学教育阶段会有所作为?因而,解答“钱学森之问”,也许首先还是“救救孩子”,从解放中小学生开始。而初中阶段作为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成形的阶段,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心灵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是时代赋予班主任的重任。

以下专论初中生教育与人体生命学的关系:

心灵之约:

根据黄毓先生所撰写的“人体生命学与钱学森系统论、复杂性科学关联”系列文章,笔者发现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系统论紧紧把握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的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创设的“总体设计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等等,都突破了单一线性因果论,从而导致科学方法的进一步重大变革,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新方法。[1]

如文章所述,黄毓提出人是由人体与生命巧妙结合的理念,并根据钱学森系统论,提出“人体生命学”和“人体生命巨系统”[2]的概念,认为人体生命巨系统下隶两大方面:

人体(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身系统)。

生命(人体内外结构及其运动―心系统)。

这两大方面结合、分化为三大子系统(三位):

身心系统(包括两方面:自我系统:肉体及其架构、个体健康、爱情、婚姻、家庭等身心子系统,宇宙系统:天地人系统)。

心灵-价值(信仰)系统(包括两方面:实用价值:职业、金钱与物质、社会价值、公共价值等子系统;精神价值:事业、成就、幸福、认同、信任、信仰等子系统)。

精神意识系统(包括两方面:神系统:精神、意志、意识、潜意识、心神(注意力)、思想等子系统;意系统:意象(暗示)、意念(观想)、自律、觉悟等子系统)。

这三大系统,是人的生命力发展与表现的三大方面;是广义的形、气、神三位;又分别对应着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这“三位”并且在不同的维度与层次上不断分化,产生多元化的人生……

故此,作者得到了人体生命学如下关于“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一元二面三位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

作者并告诉我们,人体生命系统,又可称为“人格系统”,只有这三大系统健全的人才是人格健全之人。作者并援引其师刘合群教授近期发表于《中国基础科学》杂志的新理论:宇宙力网理论[3],提出这三大系统形成着复杂的、双向的力网关系,故亦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对于教育改革无疑有着震聋发馈的作用,得到启示如下:

身心不二,其影响是双向的,身体问题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身体问题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心理问题和心灵问题定位和维度不同,学生身体成长了,不等于心理成长了;只有心灵成长了,心理才会渐趋成长,这不同的维度应得到同等的重视。

如果说心灵价值(信仰)系统是心理层面的基础,那么,精神意识系统则是身心层面的上层建筑和动力源,初中阶段作为人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的成熟和建立的关键阶段,离不开精神意识系统的逐渐成形、塑造和不断提升。

据百度百科,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年),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反映了他对于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他在事业上实现了两件事:成立一所自称为“儿童养育学院”的幼儿园;创建一所供膳宿的小型师范学校。在教育思想方面建立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认为改进学前教育是全面教育与社会改革的重要开端。他倡导的幼儿园运动得到全世界的拥护与支持。

福禄培尔极重视学前教育,与以前的教育家相比,他的功绩在于详细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用人体生命学去升级“人的教育”理论,不仅是学术上的升级,也是对每一个学生关照的升级,意义十分深远。基于此,笔者提出初中生教育的六项基本原则:(1)回归的原则,启发本性、回归本性、重视心灵、回归整体,把学生从环境对生命的异化、分裂中拉回来;(2)适应的原则,谨慎地遵循、推动本能;(3)发展的原则,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天赋;(4)自动的原则,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只在他们的游戏、劳动、智力活动等自动过程中反映出来,寓教于乐因此十分重要;(5)内外合力的原则,学生内心力量的成长,离不开内外合力的影响;(6)价值观的原则,通过宇宙人生的整体认识和人体生命力网的认识,建立其影响一生的价值观系统。

笔者认为,完备的“人的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但其过程应始于学前教育、奠基于小学教育、成型于初中教育、发扬于高中教育、独立于大学教育,成就于社会教育。其中初中教育不容错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关于人体生命学,还有很多价值,值得教育界同仁关注。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论系统工程(增订本)[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12,175.

第8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参加了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办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在活动中,同各界的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自此,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关于我国的教育问题,钱学森在他晚年已经直率地提了出来。

一、“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和含义

在讲“钱学森之问”前先介绍一下李约瑟难题。李约瑟(1900-1995)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史家和中国科技史家,他因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技术史大师,而“李约瑟难题”正是其研究的中心问题。他考察了中西科技交流及其相互间的影响,在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的同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问题一: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问题二: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 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李约瑟难题”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国内外学术界对该论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虽然他们观点各异,但是大家都承认关于这个难题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解释是我国近代科技创新的缺失。

“李约瑟难题”其中一个解释是我国近代科技创新的缺失,钱学森在早年也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早在他赴美留学期间就意识到在空气动力学、工程控制论等领域甚至是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科技创新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1955年回国后便制定了科技发展计划并主持“两弹一星”工程,对我国航天事业与国防科技等方面贡献非凡;甚至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也不忘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中国教育创新的迫切问题。

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根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的记录,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是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与身边工作人员谈的,主题还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学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创新。”人们由此归纳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深刻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有关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专家们的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到中国当代教育创新精神的某种缺失,这里面共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与体制中一定有一些不适应近现代科学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制约性消极因素。

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钱学森之问”形成的原因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结果在使无数中国人兴奋不已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科技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12位华人获奖,其中只有莫言一人是中国国籍。获得自然科学奖类的8位华人中,只有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接受过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崔琦1951年曾在北京读中学,次年就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随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的自然科学类奖的获得者,可以说全都与新中国的教育无关。中国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导致“钱学森之问”成为令人费解的难题,导致8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时并非中国国籍?

(一)传统思想的影响

自孔子以来,多数学子就认为“学也,禄在其中矣”,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官厚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被学子们奉为人生信条,科举入仕成为人生正途,工商异类被视为旁门左道,科技发明则往往被看做“奇技淫巧”。虽然1300年的科举考试早已不存在,但是“官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却远远没有被消除。现在每年“国考”的热潮就是个例证,公务员被视为“铁饭碗”,成了毕业生们趋之若鹜的职业首选,甚至很多已经有工作岗位的职工们宁可辞职备考公务员,由此可见这个“铁饭碗”的无穷魅力。 正是这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腐蚀了学人的学术兴趣,阻断了其走向学术研究的路径。同时“官文化”是一种讲究等级,扼杀平等与真理的“酱缸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体是被奴役、个性是被束缚的、思想是被压抑的。于是“人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惟独不畏真理;……崇拜权力、崇拜金钱,惟独不崇拜知识”。

(二)学校考核评价体系的影响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想这几乎是所有经历过中学时代的人都不能忘怀的一句“名言”。在中学时代,大量的课程一般只通过卷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没有实践考核环节。而且许多课程根本不安排或是尽可能少安排实习或实验,老师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的分析和讲解,以致教学效果不佳,最终导致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到了大学,学生开始高呼“60分万岁”,甚至有些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混文凭,连高分也都谈不上了。

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抹杀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中小学只看老师所教班级的升学率和成绩排名,甚至有很多高中会对升学率高的班级老师进行奖励,这就更进一步使老师的教学盲目追求高分;大学里大部分是取决于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这使老师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情况而非教学质量。

(三)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在现在实用主义思想盛行的时代,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经常用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以及劳资分配的依据,许多学生也以为只要有了文凭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结果导致了“高文凭、低水平”现象的发生,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宗旨。更可悲的是,“以文凭为准”似乎是一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大学校园里流行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思想热潮导致了太多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以至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基本动力。

三、关于寻找“钱学森之问”出路的设想

(一)正确引导社会价值取向

“学而优则仕”的“官文化”助长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却抑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为改变科技落后的面貌,中国曾倡导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在当时备受争议的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无数青年学子发奋学习科学技术,但是重理轻文的理念同样不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最佳选择。

人们逐渐认识到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文理相通,逐步实现高中文理不再分科制度对人才的培养会有一个好的导向作用。钱学森曾讲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无独有偶,大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也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紧密关联性。

(二)重新唤起教育育人之本意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于促进个体“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钱学森之问”涉及的实际上是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鉴于此,基础教育阶段,切实杜绝片面追求升学率或以升学率为唯一目的的教育现象,打破升学这一评价指标的霸主地位。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个性心理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等教育阶段,重塑大学“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三)加强教育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与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甚至可以说社会因素始终左右着教育的发展。单从教育论教育是片面的,我们应该从整个社会寻求解决之路。首先,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要从分尊重教育规律,真正采纳学术群体的合理建议;其次,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拔员工时应该跳出惟文凭的怪圈;最后,家长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给教育献计献策,而非以对局外人的态度对教育进行非理性的责难。

四、结语

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高校难辞其咎,但也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一样,并不是讨论一个现象为什么发生了,而是要讨论一个现象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发生。钱老之问引人深思,如何培养杰出创新人才应作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卢晓东.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兼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1,(7):9-10.

[2]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2-24.

[3] 庞跃辉,史银.中国教育怎么了:求解“钱学森之问”[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60-157,15-20.

[4] 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J].教育研究,1989,(7).

第9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钱学森是一个谦逊的人,他从未称自己是“大科学家”。然而,在他的晚年,却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声疾呼自称:“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讲述这一有趣故事的,是钱学森的保健医生赵聚春。

那是在钱学森晚年,久卧病榻,语言不多。有人怀疑钱学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兹海默氏症”。据不完全统计,在61岁至64岁的老年人中,患老年痴呆的比率为1%;在65岁至80岁的老年人中,达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达15%至20%。当时,钱学森年已九旬。

于是,趁钱学森住院时,大夫就对他进行老年痴呆症测试。

老年痴呆症的表现之一,就是计算数字产生障碍。大夫按照老年痴呆症的测试“规矩”,问钱学森:“100减7是多少?”

钱学森不假思索回答说: “93。”

大夫继续问:“93减7是多少?”

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道:“86。”

大夫再问:“86再减7呢?”

这时,钱学森发觉大夫似乎怀疑他的思维能力,拿这种测试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题目对他进行测试,顿时脸露愠色,大声呵斥道:“你知道你问的是准?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负责测试的大夫先是一怔,然后忍俊不禁。因为这清楚表明,钱学森没有老年痴呆症。

听了赵聚春医生转述的这一趣事,笔者特地查阅了老年痴呆症测试问卷,其中果然有一道测试题:“请受试者计算:100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依此类推,计减5次为止,每答对1次得1分。”

从2002年起,赵聚春医生接替周顺祥医生担任钱学森的保健医生,直至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病逝。在2002年之前,周顺祥休假时,就由赵聚春代替,所以赵聚春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多年,赵聚春总是称钱学森为“首长”。

给赵聚春医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钱学森的时间观念特别强,非常守时。记得有一段时间钱学森患牙病,需要到301医院补牙。

赵聚春医生事先为钱学森约好诊治时间,每一次都在上午8时。赵聚春总是在7∶30去301医院南楼取出钱学森病历,做好准备工作。将近8时,他到楼下等候。这时,钱学森的黑色轿车会准时到达。一身军装的钱学森下车之后,赵聚春陪他乘电梯上楼,来到牙科诊室,不早不晚,8时整!

一连看了五次牙病,钱学森都是如此分秒不差。

同样,医生到他家给他打针,约好8∶30,他就坐等,但是过时不候。

钱学森的健康亮起红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体检时,工作非常仔细的301医院化验员从钱学森尿液沉渣中发现了肿瘤细胞。于是,对钱学森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查出尿液沉渣中的肿瘤细胞来自膀胱。这表明,钱学森可能得了膀胱癌。钱学森不得不住院检查。

幸亏发现得早,钱学森经过外科手术切除恶性肿瘤之后,直至他98岁病逝,都没有发现癌症转移。

1991年10月16日,80岁的钱学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授奖大会上,钱学森站起来讲话。当时在场的赵聚春医生说,钱学森穿一身中山装,站得笔挺,声音洪亮。赵聚春特别注意到,钱学森的声音带有金属之声,非常好听。

毕竟年事已高,钱学森住院的日子也渐渐多起来。钱学森每一次住院,夫人蒋英必定亲自送他下楼,在家门口注视着他被抬上救护车。然后,蒋英到301医院的病房探视钱学森。

赵聚春医生讲述了难忘的一幕:在301医院的病房里,钱学森跟蒋英在那里聊天。晚年的钱学森和蒋英的听力都差,他们似乎都听不清对方的话,聊天时“各说各话”,然而却聊得那样津津有味!

蒋英晚年也多病。有时钱学森与蒋英同时患病,钱学森住在301医院,蒋英住在306医院。赵聚春医生发现,他在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第一句话就是问蒋英怎么样;而他在看望蒋英时,蒋英第一句话就是问钱学森怎么样。为此,赵聚春在看望钱学森之前,先要弄清楚蒋英的病情;而在看望蒋英之前,先要弄清楚钱学森的病情。

不过,钱学森很不喜欢住院。住院之后,他老是赵聚春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由于久卧病榻,钱学森肌肉萎缩,原本体形壮硕的他不断瘦削,体重减轻。公务员轻轻一抱,就把他从床上抱起。

最后的岁月

赵聚春医生说,那时候如无特殊情况,他总是在星期三下午3时前往钱学森家中探望。他一走进钱学森卧室,钱学森会在床上举起手来,伸出三个手指头,表明今天是星期三。如果他有事,提早到星期二来钱学森家,钱学森会说:“今天怎么早来了?”倘若他在星期四前去探望,钱学森会说:“怎么今天才来?”

赵聚春医生说,钱学森是与众不同的病人,钱学森是“大科学家”,对自己要服什么药,清清楚楚。每个月钱学森都要请医院给他补充一次药品。每一回,钱学森总是亲笔写一纸条:“司药同志,请给我发下列药品……”接着,他一一开列药品的名称,然后签上名字,交给赵聚春。最为特殊的是,钱学森甚至还附上药品的外包装。赵聚春接触那么多病人,钱学森是唯一如此细致对待药品的人。

钱学森另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大剂量服用维生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能够有益于健康,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鲍林的创意。钱学森与鲍林有着多年的友情,尽管鲍林的这一创意在美国有着激烈的争议,但是钱学森对此深信不疑。301医院大夫对此持慎重态度,不主张钱学森大剂量服用维生素。钱学森不向301医院领维生素,而是托人自购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大剂量服用。钱学森自称,他的心血管功能不错,是由于大剂量服用维生素的效果。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2009年8月6日,总理来到钱学森家,第四次看望钱学森。当时,98岁高龄的钱学森的精神还可以。总理说,看到您精神这么好,我很高兴,您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国防和科技事业,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会记住您的贡献。

钱学森回答说,按照、的教导,我做了一些事情。现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中国要大发展,就是要培养杰出人才。

没想到,钱学森的这番话,成为他最后的谈话。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钱学森走完他漫长的98年的人生道路,离开了人世。

赵聚春医生回忆说,钱学森故后,301医院有人提议对遗体进行解剖,以查明死因。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领导得知,说道:“饶了我们的大科学家吧!”因为在总装备部领导看来,钱学森死于年老体衰,瓜熟蒂落,死因是明摆着的,不必再查了。

钱学森是坚强的人。在晚年,钱学森被“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锁在轮椅上,被“腰椎楔形骨折”锁在病床上,即便如此,他仍不停思索,以顽强的意志力,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关注着时代的步伐。正因为这样,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向总理发出了震撼教育界的“钱学森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