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精选(九篇)

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第1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却是有祖国的”——钱三强,一位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的科学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阴冷铡刀时的大义凛然,我们都无法体验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正气;“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的坚定信念,却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光明。

如果没有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疾苦,无法知道基层党员做出的巨大牺牲。如果没有雷锋、张海迪这些满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无法深刻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人间的真情、生命的意义。

中国航天人始终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当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航天事业是一个壮国威、扬军威、振民心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参加这一事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要有敢于吃苦、执着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图回报的思想。钱学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无名英雄。

共产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他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当巍然的站在雄伟的天安门上高亢的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共产党人光荣牺牲所换取的。当一座座“永远的丰碑”如此高大的耸立在我们面前时;当一个个时代精英勇攀科学高峰鞥、创造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奇迹时;当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灾的感人画面映入我们眼帘时,共产党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第2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党九十岁了,今昔蓦然回首,脑海里泛起了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啊!党今年九十了,她悄然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磕磕碰碰的走过了九十年,用血泪在这条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里倾倒了一杯浓墨,印下了那属于她的独特的印迹。

党这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血泪史,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栋梁,在现今安稳的氛围下怎能忘却党历程上的血泪。在一个血雨腥风民不聊生的年代中一个时代的象征悄然在一艘画舫上诞生了,她的到来注定谕示着她将在血雨腥风中洒下坚毅的血泪,她将用嘹亮的声音向世人宣告一个崭新的王朝的来临……

伴随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党开始了漫长的救国救民的历程,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华名族而不懈奋斗。例如二万五千里长征,有谁知道这个军事史上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吗?那是中华的英豪、党的儿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垫出来的。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血战泸州、强渡长江,这一个又一个的困境考验着党,党确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了奇迹,一次又一次的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这些来势汹汹的猛兽。终于党用英勇不屈的顽强毅力改写了历史,开辟了一页新的篇章,建立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中国。

然而正是在一个被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世界中,党确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曾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越自卫反击战、港澳回归,党向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挥出了自己坚强有力的拳头,一切反动派、帝国主义在她的眼中都成了纸捏的老虎。是她使中国傲然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用她宽敞的怀抱护着一只雄鸡茁壮成长。

“打江山易,坐江山难。”时代的洪流不断侵袭着这个新生势力。98年长江特大洪灾,“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猛烈的冲击着新中国,给中华儿女带来巨大考验。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正是党的挺身而出,带领着她的儿女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坚守在抗战第一线,才换来了最终的安定。

九十年过去了,党用血泪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祥和、繁荣富强,同时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举。一条中华巨龙在党的养育下苏醒了,它正向世界宣告着它将要腾飞,将要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尽管这个国家有数千位君主打下了这个千秋江山,而共产党人却穿越了时代、穿透了未来。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却是有祖国的”——钱三强,一位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的科学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阴冷铡刀时的大义凛然,我们都无法体验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正气;“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的坚定信念,却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光明。

如果没有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疾苦,无法知道基层党员做出的巨大牺牲。如果没有雷锋、张海迪这些满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无法深刻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人间的真情、生命的意义。

中国航天人始终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当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航天事业是一个壮国威、扬军威、振民心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参加这一事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要有敢于吃苦、执着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图回报的思想。钱学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无名英雄。

共产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他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当巍然的站在雄伟的天安门上高亢的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共产党人光荣牺牲所换取的。当一座座“永远的丰碑”如此高大的耸立在我们面前时;当一个个时代精英勇攀科学高峰鞥、创造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奇迹时;当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灾的感人画面映入我们眼帘时,共产党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涌现了无数个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一名为了抓紧每一秒救人,他连住几天几夜不休息,而他却因为劳累过度光荣牺牲了,他一次换取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还有人民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死死护住了四个学生,可他却不幸遇难。

第3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关键词】关宇森 暴力美学 兄弟情义

伴随着《无良杂军》的热映,“暴力美学”的概念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并被业界所重新关注。吴宇森是中国“暴力美学”的杰出代表导演,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更是以近乎于完美的镜头语言和吴氏风格的“暴力美学”自成一家,开创了香港电影“江湖英雄片”的样式,征服了无数观众。而吴宇森勇闯好莱坞的举动更是让他的“暴力美学”享誉世界。本文拟对吴宇森早期作品中的暴力美学特征进行浅析。

兄弟情谊的生活化写实

吴宇森的早期作品中以《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经典影片为观众所熟悉。《英雄本色》它开创了香港传统黑帮类型片的范例,遵循奸人背叛、好人受害、奋起复仇的经典叙事模式,起转承合,清晰明了。讲究快节奏,追求故事的娱乐性。狄龙饰演的豪与周润发饰演的小马情如手足,一次伪钞交易中,豪在台湾遭手下成出卖被捕。小马为豪报仇时中枪变成跛子,从此在帮会地位一落千丈。小马一心等豪出狱再闯天下,但豪决意退隐,可惜不为在瞽局当差的弟弟所谅解。就在这样的情节中,吴宇森用一部“纯男人”的生活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情节几乎满足了所有在那个时代所有人关于“英雄”定义的所有幻想。

在《英雄本色》中,吴宇森的开片极其生活化,小马在街边买小吃,巡逻的警察赶到,他一边吃一边付钱并帮助摊主逃过警察的罚单,然后看着摊主乐呵呵地说:“没抓到哦。”从这一幕中。我们看到小马和普遍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比普通成年人多了一份天真、可爱的童心。吴宇森以极其高超的技巧将观众融入影片之中,与小马一起创造、经历英雄的事迹。

这和影片结尾时小马的举动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结尾最后一幕的火拼中,已经启航离开的小马听到枪声四起,停下船稍作思索义便无反顾地掉头,然后脚踩方向盘,端起机枪向岸上扫去。谁都知道岸边倒下的一个个身影证明吴宇森把个人英雄主义进行了夸张式喧泻,但谁又在乎这种放大化的宣泄呢?他不正好满足了每个男儿身上那股万丈胸襟和热血豪情吗?忘不了小马掉转船头的决绝与果敢,是生是死,早已置之度外。

没有过多的儿女情长,张扬的是令男儿热血沸腾的兄弟情谊。吴宇森的贡献在于宗教般地升华了男人之间的这种情义,并通过暴力途径的展示于人,这也是“吴氏暴力美学”的精髓所在。

暴力世界里的浪漫诗意

至今也没有那部影片可以再次复制吴宇森在《喋血双雄》中创造出的浪漫场景: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吴宇森用暴力美学告诉我们,暴力枪战也是可以和浪漫与生死情义联系在一起的。《喋血双雄》里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说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

吴宇森对暴力的呈现,并非是对残忍痛苦的夸张l也不是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而形成的特异造型,或者象战争片一样的宏伟场面。“暴力美学”的关键在于将暴力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加以抒情式的摹写。他将东方式的长镜头与视角多变的镜头剪辑相结合。在紧张激烈的动作场面中有意拉长时空,形成“动作场面的长镜头”。他将以往动作电影中似乎并不少见的打斗、枪战和追逐场面重新打散,以超现实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同时在气氛上极力加以铺垫和渲染,还常常喜欢配以古典音乐。

在《英雄本色》中,吴字森把武侠片中的功夫招式化用在枪战场面中,当周润发扮演的角色最后被乱枪击中时,慢镜头表现他身上的弹孔不断涌出鲜血身体缓慢地前后摆动,就好象是一种奇异而优雅的舞蹈。《喋血双雄》中“教堂决战”一场,激烈的枪战通过教堂里飞掠的白鸽、忽明忽灭的蜡烛和庄严的圣母像的渲染,气氛凄美华丽,更是成为吴宇森电影中的经典场面。这样通过把视听造型高度风格化,刻意把影片营造成画面优美、音响丰富、色彩强烈的交响音画。使观众体验到的不是死亡的痛苦。而是暴力被“陌生化”后所形成的独特的诗意。

暴力美学的意象特征分析

深度剖析吴宇森的早期作品不难发现,吴氏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解剖暴力。从美学的角度变换时空,把动作和过程分拆后重新组合延长播放,使其节奏发生改变,是蒙太奇在瞬间应用的极致。摄影机正常速度拍摄时为每秒24格,他在实际拍摄中除了使用正常速度外,还会以每秒60格甚至1 20格的速度拍摄,从而使动作的精确和细腻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吴宇森的影片中,大多数主角都是杀手或江湖人物,但是他们一般都有着侠义的英雄气概。在片中,吴宇森会用很多的特写镜头来拍摄他们,而且拍这些特写时―般都采用慢镜头连接。情节一般都是警匪相斗、警探卧底或杀手对决,突出的主题一般是人的尊严、朋友的忠诚以及对手之间的仇恨。反角―般都是穷凶极恶,甚至连自己的手下也看不顺眼但他往往有着极立体的性格。

吴宇森曾经说这样评价自己一手打造的暴力美学神话:“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所以《喋血双雄》里的杀手小庄和警探李鹰就成为了吴宇森心中理想的化身。吴宇森崇尚侠客精神、注重艺术美感,这种性格特质反映在他的电影中,便成为舍生取义、肝胆相照的浪漫情怀,以及充满音乐感、如诗如歌的浪漫动作场面。《英雄本色》中,海港决战爆发之前。豪哥寻找阿杰的女友,一群小孩用稚嫩纯洁的童音唱着天籁般的歌声。歌声如象征和平的白鸽一样,让所有的争斗都失去了意义。古龙的小说中用剑者死于剑。吴宇林的江湖中,没有真正的暴力,枪膛里飞溅的子弹闪烁着人性的光环。

第4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500字

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光荣。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英雄事迹,例如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坚守党的秘密,绝不屈服,最后英勇就义。董存瑞在紧要关头,手举炸药包,把敌人的碉堡炸掉,舍身取义,与敌人同归于尽,他这种不怕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多让人感动呀!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人排忧解难。钱学森为祖国发明了导弹、火箭、原子弹,使外国人再也不敢小瞧我们中国!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英雄,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想这些英雄,我所遇到的困难还算得了什么!想想当时那万恶的旧社会,想想那些备受折磨和苦难的人们,他们是多么可怜呀,而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啊!今后我要做一名热爱祖国的好少年,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认真学习,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让我多做点作业的时候我就多做点,我还要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叠被子,多帮爸妈做点家务,多读课外书,只有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为祖国多做贡献,才能把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第5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废品站走出的“巴尔扎克”

1956年,周梅森出生在江苏徐州市。小时候因家穷买不起书,酷爱阅读的他经常到废品站去淘旧书看,两根冰棍儿的钱就能买到好几本课外书,这让周梅森很开心。

13岁那年,他从一个收破烂的老人那里得到一本旧书,尽管前后少了十几页,这本《巴尔扎克传》却深深吸引了周梅森,让他从此与文学结缘。少年周梅森暗暗发誓:“长大了,我也要做中国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曾沉浮商海,办过肥皂厂、印刷厂。尽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经历却拓宽了他创作的题材和视野。而周梅森后来的人生轨迹,与之颇为相似。

1974年周梅森高中毕业后,成了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虽然从事着又脏又累的挖煤工作,但每天下工后,周梅森却不像工友们一样睡觉、闲聊、打扑克,而是将业余时间用于看书写作。

1978年,22岁的周梅森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处女作《家庭新话》。因颇具文采,次年他就离开不见天日的矿井,被南京《青春》杂志社招为编辑。

1983年,周梅森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沉沦的土地》,以雄浑厚重的笔调,讲述了他熟悉的煤矿行业的悲剧故事。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这种力透纸背的作品,当时周梅森就令文学评论家青睐有加。此后,他又写出了《黑坟》《军歌》《英雄出世》等小说。1988年,周梅森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9年后,为了赚钱,也为了像偶像巴尔扎克一样拓宽生命的宽度,周梅森开始下海经商。他做过房地产、运输、商贸等,1994年涉足股市,是江苏省最早的10个大户之一。凭借先知先觉和冒险精神,周梅森在方兴未艾的股市,掘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桶金!股市以外,他看好房地产开发,于是购地64亩,建文豪花园。直到今天,他还拥有一套自己开发的别墅。

当时,周梅森家里的电话也是购房热线。有一次,他10岁的女儿接起电话,开口就是:“喂,你好!你是要买房子吗?”做父亲的周梅森,从没忘记欠女儿的这份售楼薪酬。有意思的是,后来女儿考上大学,学习的就是建筑设计专业。

一直以来,周梅森对财富的追求来自两个原因:保障自己作为作家的独立性,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和他儿子同时诞生的,还有周梅森自己投资成立的电视剧制作公司。现在看来,电视剧投资人是他在财富路上的最后一重附加身份。

周梅森看上去并不像一个传统的作家,他反问道:“谁规定作家就不能炒股?谁规定投资者受了不平等的待遇就不能说?我的稿费从来不存银行,我这边拿到手,那边就去投资。”

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下海经商后,周梅森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作品也转向现实主义。从《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到《至高利益》《绝对权力》,他的这些小说都被改编成电视剧。“经济领域见的全是老板,尔虞我诈、大小骗局,全靠你的生存能力。”周梅森对商场的适应过程,也是他对时代感知的过程。这些东西变成新的生活经验,进入了他的作品。

尽管炒股赚了很多钱,但周梅森始终认为那是副业。“写作是我终身的事业,炒股那是我的兴趣。”2006年,周梅森凭借3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17,在莫言之前。作家陈建功说,周梅森在商海里的磕磕碰碰,才使得他写出《绝对权力》等反映改革的作品。用周梅森自己的话说,“大时代变迁的轨迹与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终是一位在场的作家。”

周梅森总是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主业和副I。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本英雄》拍摄期间,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上网看股市情况,处理自己的股票,下午写小说,这是他的老本行,晚上则作为编剧和制片人盯着《我本英雄》的拍摄进度。

这些年,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化不断触动着周梅森。2008年,定居省城南京的他回到老家,家乡正在热火朝天集资修建四环路,老百姓认为修那么宽的路劳民伤财,很不理解,百般阻挠,还有人不停上访,状告参与决策拍板的主要领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与这位领导见面谈话,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官场和官员的看法,也改变了我的文学创作道路,我对政治和官场热心起来,开始有了创作政治小说的冲动和想法,后来在领导的邀请下,我还到家乡徐州市政府挂职副秘书长,以此体验官场生活。”

作为周梅森兴趣爱好的炒股,为他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麻烦。2014年,他卷入了老家一场股权官司中――周梅森隐名持有的当地一家银行1755万股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朋友工厂的资金链断裂后,银行要收回股权。“手持股权证,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我就此卷进两年多的股权官司,前前后后共投入4000万元资金买这些股票,但最后我还是败诉了。它让我深刻了解到中国地方经济的乱象,对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周梅森说,这场官司后来也走进了《人民的名义》,小说和电视剧里股权被卖掉的倒霉的大风公司的工人们,就是他的化身。“我和工人们一样,陷到这个官司里面去,此前几十年赚的钱都损失了。”

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派专员到南京找到周梅森,希望这位擅长官场小说的作家,能写一部新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反映十之后中国取得的突出反腐成就。当时的周梅森官司缠身,但还是接下了这个“活儿”,一是不想辜负最高检对自己的信任,再则他也正想把近年的所见所悟,在新作品中反映出来。

随《人民的名义》一炮走红

周梅森为新作取名《人民的名义》,是在暗讽腐败官员们满口“人民”,所作所为却与服务人民的宗旨背道而驰,人民就变得仅存名义。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开场出现的国家部委处长赵德汉“小官巨贪”,被侯勇演得惟妙惟肖,他受贿两亿多元,检察人员清点钞票时使用数台点钞机,很多观众都觉得这个故事似曾相识。周梅森说,其原型就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被人称为“亿元司长”。他长期在国家发改委煤炭处工作,2014年,检察机关在魏鹏远家中搜查出现金两亿余元,成为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魏鹏远被带走时,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曾当场“累”得烧坏4台。有人计算,魏鹏远在近6年时间里,平均每天“捞钱”近10万元。

“之所以一开始就呈现抓捕赵德汉时满屋子钞票的惊人景象,是因为这个新闻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拿这个大案作为一个引子,可以一下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一开始就建立信任感。”周梅森说。

这次创作,周梅森把积蓄10年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人民的名义》上,他把中央“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决心写了出来,作品中涉及的“大老虎”官至副国级。这部作品,周梅森写得酣畅淋漓,并认为全面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作品。其中像剧中的大风厂股权纠纷,以及部门设计“蹲式窗口”折磨上访群众等情节,都来源于周梅森的亲身经历,自然写得十分到位和传神。而且,剧中金句频出,比如老检查长陈岩石说:“共产党的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人民币。”言论尺度之大在文艺作品中前所未有。

花两年时间完成30万字小说《人民的名义》后,周梅森又先将其改编成话剧,后改写成60万字的同名电视剧本,前后共写了100万字。

剧本出来后,眼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就要开拍,原本谈好的几家投资方却纷纷撤资!原因是,他们看了剧本后纷纷表示“题材敏感,尺度太大”,都不看好这部片子能通过审核,生怕投资打了水漂。编剧周梅森和导演李路措手不及,马上要开机了,突然少了2000多万元投资,去哪里弄?幸而,不久后两家影视公司入股,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周梅森和李路才没有走向“穷途末路”。

“后来想想,我也很感谢那些不投资的大鳄们。正因为没让他们控股,我们才能做出一部这么优秀的好戏。如果碰到不认同我们创作理念的,胆小怕事的,要把剧本中的情节和台词改掉,那么人家有钱,人家说了算,我和李路可惨了,这部戏是以什么模样跟观众见面就不好说了。”周梅森感慨道。

向国家广电总局送审《人民的名义》时,周梅森做好了“被打回来,修改1000处”的准备。因为早些年他和最高检影视中心合作的《国家公诉》,就被主管部门审查了几个月,前后改了800多处。但这次出乎周梅森的预料,国家对反腐题材作品的政策放宽了,《人民的名义》没有大力修改,就通过了审核!

2017年3月28日,《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后,迅速火遍全国,刷爆微信朋友圈。在剧中饰演“李达康书记”的吴刚等一批老戏骨,更凭借精湛的演技走红网络。与此同时,《人民的名义》原著销量猛涨,电视剧播出一个月,同名小说已售150万本,并且一书难求。

在2017年4月13日的第十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蛰伏许久的周梅森凭借《人民的名义》吸金1400f元,稳坐子榜单――“编剧作家榜”榜首。

从煤矿工人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并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周梅森用他洞察秋毫的敏锐目光,以及敢为人民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完成了一个传奇作家的人生逆袭。

责编/毕春晖

第6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清明节主题演讲稿(1)

大家上午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而凝重的心情来到孔繁森纪念馆,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寄托我们的哀思,激扬我们的斗志。

今天我们纪念缅怀先烈,就要以先烈为榜样,向先烈们一样胸怀时代、忠于事业、忠于理想。孔繁森同志作为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为我们阐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他身上体现的励志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当年,他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呼唤,也是今天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从部队到地方,从鲁西到阿里,他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踩出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续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孔繁森同志以身殉职,把鲜血和生命献给西藏,把不朽的精神留给西藏。他所铸起的民族团结之碑,将矗立在高原之巅,矗立在中华大地。他谱写的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无私奉献之歌,将铭记在山东人民、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当然,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

而此刻,在我们校园里迎风飘扬的国旗,是用烈士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难道,我们不应该抚今追昔,寄托哀思吗?虽然过雪山、草地的生活已经过去,虽然枪林弹雨的战争硝烟已经弥散,但是我们深深懂得,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少年儿童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接过革命先辈的红旗,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新世纪的主人。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站在这里,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面对革命先烈,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他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他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

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代表全体教师发言,作为一名实习老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孔繁森同志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会把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带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积极有为。老师们、同学们,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发扬他们的精神,去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让我们的家乡更加富饶,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清明节主题演讲稿(2)

今天,是清明节,我想很多同学都回家祭祖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

旧上海的公园门口曾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外国轮船在黄浦江上肆意闯荡,撞翻中国民船,淹死中国人也不管。那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尊严。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英烈们虽打下了江山,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贫穷落后。为了圆民族的强盛梦,让先烈的理想变成现实,每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是的,目前中国还穷,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来开拓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美国曾经也很穷,美国牛仔当年开发西部时也绝没有可口可乐,但他们的后代没有抱怨、观望,更没有逃避和背叛。

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富强起来了。清贫的中国正需要这样的硬气,继承先烈遗志,实现先烈遗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谁不想自己的祖国日益强大呢?谁不想在走出国门时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中国人呢?祖国是民族的根,爱国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把爱国作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21世纪,新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变的虚无,爱国也不再化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爱国,我想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试想一个不爱自己工作的人,一个不爱自己学校的人,一个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能谈得上爱国吗?

第7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历史如同波涛澎湃的大海,可吞没在海面上的船只,而我们的祖国,曾经就是这大海上的小船,在左摇右晃中有过几次翻船的危险。后来呢?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历史的选择》,它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在祖国这只小船饱受风吹雨打时,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线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他带领着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卖国贼,创建了新中国,最终带领着中国走向了富强,也将祖国——原来的小船变为了坚硬无比的军舰。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还有那些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含辛茹苦’甚至鞠躬精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人是多么高洁伟岸,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事多么感人。么当读到这些英雄事迹,有谁会不被他么所感动呢?

在这本书描绘的英雄中,我最喜爱的是钱学森。他生于1911年,以是祖国的老将了。钱老先生可谓是功勋卓著,他为祖国发明了导弹·火箭·卫星……使得中国不再被看不起。钱老先生的才华与智慧不得不令人感到赞叹,而他这种一生为祖国不辞劳苦的奉献,为探求富强的道路而努力奋斗,最终毕其一生精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祖国的功臣,人民的公仆,也是科学的奇才。

书中不仅有科学上的英雄,还有见义勇为、为人民服务的战士,那就是家喻户晓的雷锋同志。他处处为别人着想,从来不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在何处,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雷锋的精神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用雷锋那高洁伟岸的精神与在生活中他人点点滴滴的赞扬与感动搭建而成的。他的精神与行为确实是可贵的,所以至今为止,还一直有雷锋精神的传播,这种精神感染着世人,也深深感染了我。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在点滴小事中,他不会离开岁月的史书,不会消失在神州大地上,也不会消失在人们的心中与记忆中……

作为祖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和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面对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对着革命先烈的期望,面对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最终成为一个光荣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思想上,我们应该不违背党的中心思想。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传播这种思想,让祖国的人民都能有这积极向上的“红色精神”。

在学习与工作上,我们应该有坚持不懈、知难而进的精神与百倍的信心来面对学习与工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学会独立思考,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要立即请教他人;在工作上遇到难题,应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要相信自己,更要以团队的利益为中心。

第8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描述传奇英雄“格萨尔王”英勇事迹的长篇史诗,至今仍在游吟歌手们嘴上流传。传说他们很多人甚至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藏民,却会在一夜之间平白拥有了一种歌唱的神奇能力,因为他们是格萨尔王选定的人――这种说法在唯物主义的思维中总有那么点不能置信,但藏族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民族:宗教,虔诚,传说,轮回,天命……这些词在他们身上会显得如此地真实和理所当然,让人想像并且相信地球上真有这么样一个最接近天神的地方。

而格萨尔王留在人间的痕迹,除了这首长诗,更有民间留存的大量手抄本、木刻本,以及绘有《格萨尔》史诗故事的唐卡。这一史诗传统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水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直接引发了多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格萨尔》藏戏、《格萨尔》歌舞剧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格萨尔彩绘石刻。

这一种以英雄诗史《格萨尔》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两个多世纪前就在色达县所在地区孕育产生。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2006年,格萨尔彩绘石刻正式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天神溯源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自幼家贫,并由于叔父间离,而不得不母子泊外,相依为命。16岁时,他通过部落中的赛马大会被选为王,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登位并娶森姜珠牡为妻。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征战四方,最后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终于,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将其显威迭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直接地将这个宏伟的传说展现于人类面前,便是格萨尔彩绘石刻。格萨尔王,其手下的三十员大将,以及岭国八十员将士的前世,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中阴百位文武神尊……这些在史诗中出现的人物,依着史诗中的描述,从文字具象化为彩绘石刻,给人以更为直接的震撼,更把人们带进了英雄格萨尔王统率千军万马纵横四方的遐想中。

作为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

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这些彩绘石刻就单幅而言,可独立成画,表现出一位将士或一位王妃的基本面貌;若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这些石刻忠实地再现了《格萨尔》文本的内容,每一位人物的性格和外表特征,每一位人物所使用的武器和所骑战马,都是根据文本中的具体描述而创作。它们整齐有序地陈列在佛塔边,构成一幅独特的壮丽画卷,十分壮观。这些石刻刀法精细,取材考究,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

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以及相应的传承标准,实为我国藏族民间美术工艺中的一枝奇葩。

以虔诚打磨的工艺

藏族的石刻文化源远流长,比如在藏区随处可见的玛尼堆,而藏族人也会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因为藏族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保存久远,如格萨尔的足印、栓马石印、马蹄印等等。千百年以来,石刻已经成为藏区最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成为藏族人独有的一种心灵语言。

一般来说,石刻艺人们的刻石工具通常很简单,也就是一把榔头、几根錾子。所刻的东西通常也很单纯:佛经,或者神佛的形象。当然,题材与心意的单纯并不代表工艺的简单粗糙,当他们以虔诚的心情雕刻石头,供奉神灵,祈求吉祥,积累功德的时候,让人不得不注意到那种宁静久远的氛围,并为之感染,甚至也会相信,那些将士的英灵,会附着在这些石刻之上,继续佑护着这片天地的安宁祥和。

而格萨尔彩绘石刻制作工艺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包括采选石料、构图、刻制、上色等工序。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雕刻的手法也更为多样。

色达境内有丰富的天然页岩资源,这使得石料的来源变得较为容易。一般会选取质地较软不易崩裂的石头作为原料,若石头太过坚硬,不但雕刻过程中需要花费的力气较多,而且很容易由于局部的受力过大而产生裂 纹并崩裂,并不适用于进行雕刻。所选取的石料很少经过复杂的加工,而是保留其原有的形状,构图通常会顺应石料的形状与大小。

构图分两个步骤:一是根据板材的大小和人物构思,进行画面定位:这个步骤只需用铁凿在板材上凿出不太凹深的刻痕,浅浅地勾勒出画面大致轮廓即可;二是用描笔依照已经勾勒出的画面大致轮廓,进行准确的线描。一幅作品的好坏,线描是一道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步骤确定了作品最终将要表现出来的状态。接下来,艺人们采取立刻、刮刻等手段,依照精描的构图进行雕刻。这是整个石刻中最细致、最重要的工序,也是最耗费体力心力的过程。雕刻的手法也有很多,凿刻、直刻、斜刻等手法都得到应用,同时注重磨刻、磨划技术,可以使图像更为精细和立体。

绘刻完成后,先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已刻制完毕的刻石画面通刷一道白色颜料,称之为基色,基色干定后,开始着彩。着色的风格是藏区绘画的典型,同唐卡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用的多为红、黄、蓝、白、黑、绿六种色,一般不使用中间色,色彩的纯度很高,使得画面的对比鲜明。因此虽然色彩丰富,却不会繁复杂乱黯淡之感。同时,这些着色过程都是根据《格萨尔》中对画面人物、战马、武器等的具体描述进行的,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颜色一但确定,便不会混淆那些人物的身份。此外,每一副彩绘石刻都刻绘有自然背景,如草原、森林、高山、蓝天、白云、雪峰等,这些地域特点明显的景物,为画面平添了鲜活的高原气息,神佛与人间的距离,在这些细微的细节处,被进一步被拉近了。

通过彩绘的步骤,原本石刻技术所能表现出的单一的色彩已经被鲜亮且对比强烈的画面感所取代,人物之外的空白部分也不再会让人感觉单调,这两种手法结合起来,不但弥补了原本石刻技术在画面效果上的不足,也使彩绘的效果平添了一份立体感。

着彩完毕后,为了有效保护彩绘石刻的色泽,需要在刻石画面上涂一层保护层。个别情况下可使用"巩砾水",而多数情况下则刷一道清漆,这个过程同时还增加了彩绘石刻的光泽度。但事实上,由于这些石刻通常都是放置在露天的地方接受供奉,受到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极易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使得保存变得困难。

源远流长

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民间美术中的一门创新艺术,它不仅是格萨尔文化的一种新的传承方式,也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现在传承人有17位,而作者一般不会在石刻上署名。

虽然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弘扬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但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阴影并未消除。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喇嘛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

但是,凿刻格萨尔画像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且挣钱不多,多的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有时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并且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的情况比比皆是。

事实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宗教带来的那种虔诚的心境淡去之后,当那种缓慢且注重精神状态的生活方式被搅乱,当谋取一个轻松赚钱的工作比积累功德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更为重要的时候,很多格萨尔石刻的艺人们都开始难以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年轻一点的更情愿选择放弃这项职业,而出去打工挣钱,从事其他的职业。因此,艺人青黄不接的状况堪忧。

直到格萨尔彩绘成为部级非遗后,色达政府开始重视对这特殊手艺的保护,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组织机构,并对县境内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和民间艺人进行了普查,拨出专款,复原了泥朵乡格萨尔石刻群,并制定了保护计划。

千年之前,这片土地上战火纷飞。为了人民,为了家园,英雄们在这里角逐征战。千年之后,这里已看不到战火,已闻不到硝烟,但是,英雄、藏寨、藏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会忘记属于他们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回顾过去,祭奠心中的英雄。

第9篇:钱学森的英雄事迹范文

2021年6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到来之际,我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党员轮训暨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学习。这次教育培训特邀请了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的老师为我们授课,培训形式以白天进行理论教学,晚上观看红色电影的形式进行。通过培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贡献》、《七年知青岁月和走进新时代》、《疫情大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学习创新》、《赓续精神的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科学应对压力、维护心里健康、做新时代幸福的奋斗者》等内容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领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00年的党史,71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二、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建党大业》;《百团大战》;《金刚川》等,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千千万万的人民为中国负出了伟大牺牲,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做到学史明理,因为明理是曾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翻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共产党人生死以赴,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告别百年的屈辱辛酸;回顾建设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奋斗史,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独立于世的道路,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