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第1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化监理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ng,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ResourcePlanning,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Classifyingand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5.7.

第2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6-02

1 论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专业基本平台过于宽泛,难以确保专业教学的重点性与实效性,各课程之间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作为一个兼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尚未完成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整合,知识融合度不够,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也未能充分发挥“1+1>2”的效应。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较大,知识融合度不够,所以还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课程内容交叉,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

专业教学计划中许多专业课程存在知识体系交叉和重复现象,知识条块融合度不高,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甚至落后的现象,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之间,施工索赔是一门仅20学时的课,但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又作为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存在,是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交叉非常严重。另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建筑法律》等法律类课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内容重叠。

2.2 技术类课程耗时多,效果少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是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课程,目前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学生在技术课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制图》等课程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不及格率最高的几门课程之一。

2.3 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知识应用障碍

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面的工作与挑战,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部分学生能力下降、进入工作角色慢的呼声日渐升高,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要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现在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单独安排的,每位教师都在强调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性,要求增加学时,并力图保持其完整性,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导致了课程体系被“人为”地割裂了,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着眼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科学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3.1 整合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想对四个平台知识进行筛选、取精,并力图减少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定期召开课程负责人协调会,合理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单元,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合同确定学时学分,进而实现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筛选、取精并整合。

3.2 白话技术课程

进行技术课程的“白话”革命,将复杂、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以简单,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授。这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来实现。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更不用说专用的教材了。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都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压缩和简化直接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更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平台的要求。所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亟待解决。另外,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侧重培养教师“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融合与知识集成,案例研讨与实践检验,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观。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前导课程对自己课程的影响和自己所授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前导、后引”克服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授课程的重要性,人为割裂课程体系的弊端。

3.4 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所节省的教学资源来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性。

4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4.1 公共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其设置过程中既有严格的统一性,又体现出层次性。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与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系列必修课程。

4.2 公共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时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力求体现文、管、工、艺相互交叉渗透。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体育卫生与艺术、外语与计算机等五类。

4.3 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语言。主要由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系列课程组成,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应具有的主干知识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反映专业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

4.5 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优势。

4.6 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主要由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知识单元构成,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体现工程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融合。

4.7 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而设置的课程。要侧重知识的交叉性,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特色的传播,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

5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学校与工作环境差距的主要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质量的保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实训、实战、实践”为特色,构建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组成的分阶段、全程化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的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组织形式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形式。每个形式下面分若干模块,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即能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完善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建筑领域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肇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01):75-80.

第3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以某组设定的目标为根据,并且把有关的科学知识以及技术运用起来,是以某类人为中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实体,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制造出来具有预测运用价值的人造物品的过程,这种过程被称为工程。通过对工程定义的阐述又延伸出了质量工程的含义:现代的科学以及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与工程技术的成果互相融合,开发运用的技术职能能够使产品质量在改进的同时,达到保障和控制质量优势的目的,这种开发运用技术的过程被称之为质量工程。

在定义中主要阐述了质量工程必须是技术和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下面就基于质量工程的含义,已经质量工程的体系框架进行研究后的阐述。

1.质量工程技术的含义

人类以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科学原理为基石,达到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目的,从而完成工艺的方式以及技能发挥的总称,被称之为技术。

质量工程技术的指导方向是系统工程理论,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达到通用质量特性得到保障的所有技术技能的总和。质量工程技术不但对其他工程技术发挥有效的多科学综合性的技术,还是系统、寿命、特性的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关键性保障。质量工程体系要成为系统的工程技术体系,必须对其含义进行确切的认识,下面就介绍一下质量工程的几个特性。

1.1质量工程技术的主要属性

对象、过程、目标是质量工程技术的三大属性,三个属性是相互连接,缺一不可的整体。质量工程技术在活动中,各个属性是分开进行的,每个阶段即使相对的属性各不相同,但是提升装备的质量是每个阶段的共同目标。

目标属性不属于广义的质量特性,具有局限性,它阐述的是制约和优化质量装备的专一特性。一般包括:适当的供求性;稳定性的设计;适合的生产、安全性和可维修性等等。

质量工程技术是个具有体系的和总管质量工程全局的三维属性的特性。它不仅对全局质量的含义进行阐述,而且还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中得到使用,从而得知它对质量工程的认知和理解具有辅导性作用。

1.2质量工程技术的主要构成

运用目标属性来阐述质量工程技术可以知道,质量工程技术的基础就是要符合装备专用质量和通用质量的特性。所以组成质量工程技术不是单一的手段方法和技能,而是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方式和技能才可以组成的。以目标属性为出发点,划分出质量技术的三个构成部分。

质量管理技术是一种实际活动的技术,主要目标是专用和通用两种特性的波动,通过对指挥、调控和协助装备的方式来对活动技术进行实现,起到的作用是把装备的稳固性、适合性得到提升,从而把质量的损失降到最低,以达到客户满意的目的。它是一种专门用于通用质量特性的技术,对专用特性的技术通过提示和实行符合装备作战需求,来进行对装备的策划和验收,使通用质量技术能够具有安全性、可依赖性、测试性和持久性。

它的主要特性对原料、元件等多类或者是一种进行检查、检验、实验、测度的技术操控的一种程序和方式。

1.3质量工程技术的主要特点

1.3.1质量工程技术具有共性的特点

质量工程技术与传统工程技术的实际装备的不同体现为质量工程技术的“使能”性,也就说明其运用通用具有共同特性的方式和措施使装备发挥极大的功能。它是以某一主题为目标,就表明了目标属性和对象属性的存在性是一致性的,即具有共性。

1.3.2质量工程技术的综合特点

质量工程技术不是单一的一个个体,而是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完成的有机整体,所以就要求各个部分以及单个的项目与其他的部分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例如:安全性、可靠性、保障性等等都是技术综合之后的考量,不是单一的指向某一个而言。在当前网络化的大环境下,质量工程的综合特点是存在着必然趋势。

1.3.3质量工程技术的交叉特点

质量工程技术的综合性,从而衍生出质量工程技术是依据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的学科,不具有单一的特点。它不但要联系到专门的工程技术还要与统计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会构成一个完成的质量工程技术。

2.质量工程技术体系框架

质量工程技术体系其实就是质量工程技术的一种组成,质量工程技术的各种方式按着一定次序形成的一个大的个体,被称为质量工程的技术体系。所以在这体系里面已经把各类的方式必然有相连的关系,才能结合成为框架。

以现今的科学技术的体系构成为依据,著名科学家在系统学的理念上阐述了矩阵式的体系构成。在科学体系中在横向看来有社会、自然、数学、系统、思维、行为、建筑、军事、地里、文艺、人体科学,这11类科学门类。

因为在质量工程技术是具有自然和系统两个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所以在阐述科学系统时应该把层次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在纵向上对质量工程技术尽信阐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不具有间接性的改变客观现象的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和方式对应用技术进行辅助的技术学科;对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揭露的理论知识。

三个层次的阐述正式对质量工程技术研究的应用规律的反馈,从而为质量工程技术体系框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得出基础理论层、基础技术层和应用技术层构成了质量技术体系的主要框架,下面就简单的阐述三个层次。

2.1基础理论层

以应用统计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对质量特性进行演变、质量进行波动、发生故障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的过程,称之为基础理论层,比如,质量波动的理论、故障学、统计学等。与此同时利用质量工程技术两中学科的交织性,基础理论层又涵盖了一些其他的电子学、材料学、力学等其他基础理论的分支。

2.2基础技术层

基础技术是以基础理论为基础,把装备质量的共同特性和基础的技术技能加以提升的方法。基础技术具有通用性,虽然不受特定专有的产品的制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以应用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作为媒介运用到各类产品和装备上面。

2.3应用技术层

应用技术是以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相结合为依据,形成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层是对质量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划、工器具、组织管理的方式的形成进行最后,全面的系统、寿命和质量的支撑,最终体现质量工程的“使能”的技术。

3.结语

通过对质量工程、质量工程体系以及框架的阐述得知,现代科学技术质量体系框架中的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层和应用技术层,这三个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中得出,质量工程体系框架的提出,对质量工程专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技术应用型”飞机电子维修专门人才为基础上,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民航飞机电子维护、维修管理、质量控制的专业人才,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解决飞机电子维修中的具体维修技术和维修管理问题,具备维修指导、组织和规划能力,既能适应民用飞机生产、维护、管理和监督第一线需要,又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航飞速发展需要而设定的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英语、计算机应用及飞机电子专业基础理论、维护与维修理论和工程管理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飞机电子系统故障诊断、维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创新精神。

培养规格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在知识要求方面,主要培养学生:①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②具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③具有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导航原理和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④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制图、计算、设计、实验、实训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⑤具有飞机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和自动飞行系统及相关系统基本原理知识、测试和维护专业理论知识、故障诊断和排除专业实践知识;⑥具有民航工程管理、飞机维护和维修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本专业更加注重在能力要求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①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英文手册和资料和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②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③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飞机电子维护、故障诊断及排除的能力;④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飞机电子部件的测试、故障诊断和修理能力。⑤具有民航工程管理、飞机维护和维修质量控制、生产控制、可靠性管理和维修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分析未来飞机电子专业发展的趋势的能力;⑦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质量和安全环境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

就业面向飞机电子维修工程专业面向民航管理部门、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公司、机场、飞机电子附件维修、飞机电子测试设备研发等职业岗位群,将职业目标定位机电子系统及附件的维修和民航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飞机航线和定检维护、内场修理、质量控制、生产控制、可靠性管理、维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四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依据中国民用航空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部)、《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培训及考试大纲》(AC-66R1-04)等相关的行业标准,按照民航飞机电子维修技术领域的岗位群能力和模块化要求,考虑高职本科学生的特点,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在行动领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民航行业需求的基于行业标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完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飞机机型的多样化、机载设备的复杂化对飞机电子维护和修理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能力要求。

这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而且要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要具有扎实的电子基础理论知识与系统知识、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育者应更多地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思维、解惑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课程设置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原因。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微机原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等,总学时为1228学时,占课内总学时48.9%。上述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四年制高职教育所需的基础知识的需求,同时也考虑了飞机电子维修所需要的专业英语口语和阅读等基础知识的要求。加强英语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大量民航新飞机的引进,英语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可以为飞机维修人员、维修管理人员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它囊括了飞机制造、飞机引进、飞机租赁、飞机维修、航空法规、飞机退租、飞机维修培训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飞机维修岗位需要熟练的英语书写和表达能力,口语流利,能够熟练的阅读飞机维护手册和部件修理手册。四年制高职教学中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尤其是英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实践和训练。

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4个学期的基础外语教学和2个学期的专业英语教学,总学时达400学时。本着“专业词汇、双语教学、专业文献”3个层次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工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计算机同样是当今飞机电子维护和修理工程师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考取国家计算机等级资格证书。学生在下企业实践时企业还会开设维修办公自动化系统、维修资料查询和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扩大选修课比例,实行辅修制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民航飞机先进性提高、通用飞机运营的逐步广泛、系统模块化、部件集成化技术的发展,一些飞机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也必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将飞机电气系统、飞机机械系统、直升机维修作为选修课程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设置,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度和自由度,突破就业选择的局限性,扩大学生就业的适应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维修技术应用、维修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加大了实践教学分量,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50%。其次,基础课程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等连续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飞机维修工程的概念。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前6个学期基本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第4学年学生能深入到飞机维修生产管理的各个岗位增长经验、锻炼才干打下基础。第三,结合企业岗位和就业面向,采取企业引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针对飞机电子岗位群,面向飞机维修、维修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方向。毕业设计题目来自飞机维修企业工程实际,采用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和学生自主研发、现场参观与顶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完成,使学生毕业前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能力、维修管理能力和初步的研发能力。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逐步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加强高等职业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方面的联系,实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创新对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适宜人才供给模式[3]。#p#分页标题#e#

第5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会计改革; 会计观念; 会计工作; 会计教育; 会计科研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2-0009-10

在会计改革中,人们一般不关注更不重视观念与改革的关系,实际上,观念与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其研究是需要的。

一、会计观念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先导

(一)观念与会计观念

观念一词使用比较广泛,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经常提到要树立什么新观念。观念,是“(1)思想意识;……(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①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能动反映形式。……任何观念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观念,是“人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形式和结果”。③与观念相关的概念是理念。理念,是“(1)信念;……(2)思想;观念……”④可见,观念亦称思想,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观念是相对于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客观实在在意识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在哲学上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最初得到的是感性认识,当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便会产生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即观念(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观念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根源和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观念决定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即任何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并随之改变而改变。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条件下,形成相应的观念。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而不同的观念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观念作为思想,有其特点:(1)时代性,人首先应是“社会的人”,其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观念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当时的客观存在的反映。(2)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形成的观念,具有一定稳定性,人的观念不会轻易被改变。(3)相对性,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会对原有的观念进行修正、补充、更新和发展,使之不断完善。

会计人员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观念简称会计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会计观念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观念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观念是一个体系。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观念,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观念体系。

会计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会计界,不时在议论,会计人员要树立什么观念,有人提出会计人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树立什么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要树立什么观念,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要树立什么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强调会计人员要树立相应的观念,但从整体上,会计人员要具有会计观念体系。会计人员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观念、专业观念和规范观念等,或分为会计工作观念、会计教育观念和会计研究观念等。⑤

(二)会计观念改革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观念(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凡是符合客观现实的观念(思想)就是正确的观念(思想),而凡是违背客观现实的观念(思想)就是错误的观念(思想)。“正确的观念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观念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⑥这说明,观念的东西不仅能够反映现实的客观事物,而且能够据以指导实践,用于指导会计改革。

会计观念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观念稳定性特点,以一定理论体现的会计观念正常地指导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如会计监督观念,在企业按照其要求始终发挥着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同时,由于观念的相对性,会计观念随着会计事业和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相应发生变化,如会计观念发生僵化还停留不变,滞后时代的发展,就会阻碍会计事业的发展。对这种已形成僵化的会计观念,必须进行改革。

会计观念改革的依据,是会计实践和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观念改革的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核心价值理论;会计改革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改革滞后的会计观念,树立新的会计观念,才能促进会计模式、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思想、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等各方面会计事业的发展。

二、会计指导观念改革――推动会计全面可持续发展

会计的指导观念除一般基础性指导观念外,还有影响会计发展全局的会计专业性指导观念。前者,如战略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经济效益观念、金融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管理观念、质量观念、科技生产力观念、知识经济观念、创新观念、改革观念、开放观念、中国特色观念、现代化观念、党的观念、国家观念、群众观念、经济全球化观念、国际协调观念等,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后者,如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会计一分为二观念、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会计是商业语言观念等,直接影响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对其改革,才能进一步推动会计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一)“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的改革

1.“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引进是引进主体按照有关规定或要求,采用一定的方式,为会计事业的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与会计发展相关的具有先进性的会计事物,如引入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教材、会计制度等。会计引进对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学习与借鉴西方会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有人认为“全盘照搬西方的会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认为西方会计理论最先进,引进的教材就是范本,引进的制度就是标准。有的对会计引进缺乏正确认识,使某些谬误流传,影响会计自主创新。

2.“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的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观念

对“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需要全面分析,应该说引进会计事物的当时是先进的,否则就不会引进,但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已引进的会计事物不相应发展也会成为一般的水平;同时,引进的会计事物也会因“水土不服”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差异,而只能参考或借鉴,不能直接采用。因而不能将引进的会计事物全部永久固化为先进的事物,需要对其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观念。引进再创新观念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观念,会计引进再创新,是引进主体对依据会计国际通行规则,通过一定方式引进的会计事物,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会计引进再创新的成果,才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3.“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践行

按照“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要求,以创新的形式对相关的会计内容进行会计改革。对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会计的某种先进的前沿理论、方法、模式、准则、制度,或教材、专著等,学习和掌握其内容,以其先进性、前沿性为高起步的起点,依据我国会计事业改革的需要,对会计引进项目相关的内容以创新的形式进行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观念。

按照“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要求,会计引进再创新按形式有:单项式会计再创新,在原引进会计项目基础上的再创新,如创新编写某种会计教材;综合式会计再创新,在原引进多项会计项目的基础上综合其内容的再创新,如在综合引进多种《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创新编写《财务管理》。按内容,会计引进再创新有在原引进的基础上的某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再创新。

(二)“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的改革

1.“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及其影响

西方会计有一种所谓经典理论:“会计一分为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这种理论在我国有广泛的影响,一般认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外部会计,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并演变为企业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就是会计的目标。这种观念在一定范围内流传至今,还奉为真理,不可动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使会计工作局限为只是为了向外部提供会计信息,而忽视了会计核算需要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从我国实际出发,还没有梳理清楚。

2.“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大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

现代企业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观念,转化为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偏颇的,远非如此,会计不只是一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也不只是对外报告的会计,而重要的是内部需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某些内容也需要对外披露。在会计学范围内,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外,还有其他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会计(大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

会计分为两大部类,是会计按对象是否计量为标志划分为计量会计与非计量会计的两大类别。计量会计部类是会计内容需要进行会计计量的各种会计聚合在一起的会计学科,计量会计部类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它具体表现为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会计事项。非计量会计部类是会计内容采用定性描述而不需要进行会计计量的各种聚合在一起的会计学科。非计量会计部类研究对象是资金运动相关质的方面,它具体表现为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会计事项非计量的方面。会计两大部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3.“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的践行

用“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指导会计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计量会计,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及各种专项会计;通过交叉学科途径――会计学(理论、方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方法)融合而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或学科,完善和创新发展非计量(定性)会计,如完善《会计哲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法学》等,创新《人本会计学》、《人权会计学》、《地区会计学》、《生态环境会计学》、《宏观战略会计管理学》、《国家会计制度设计学》等。

(三)“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的改革

1.“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及其影响

我国会计界,一些人认为会计是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指会计核算系统,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若是指会计系统中有一个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则反映了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然而,有些人把会计信息系统等同为就是会计,即会计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这种观念把会计等同为会计核算,会计只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不全面的,忽视了会计还是一种管理活动,在其指导下,影响了会计发挥会计监管的作用和会计事业的发展。

2.“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把会计等同为就是会计信息系统,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种观念需要改革,树立“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

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于一体的系统,既具有会计核算的功能,又具有会计管理的功能,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利用其信息和相关信息,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预算(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等管理活动,使会计的核算与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全面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3.“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的践行

按照“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的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行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事业单位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内部会计管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会计工作观念改革――倡导主动型工作方式

(一)“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的改革

1.“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及其影响

在我国,会计组织或会计机构,其名称并不统一,有财务处(部、科)或财务会计处(部、科)、会计处(部、科),在其下设各种会计工作岗位,不论会计组织的名称是否统一,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在其下才设各种会计工作岗位。对这种完整的会计组织机构,一些人多次提出会计组织要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会计(会计核算)与财务(财务管理)两种组织机构,或在其内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种相对独立的工作岗位。这种观念将影响会计组织机构处理会计事务的综合能力,降低会计工作岗位的办事效率。

2.“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的改革:树立“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

“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强调只有将会计组织机构截然划分为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或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是“分不清,理不断”,如出纳工作,在现金的出纳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既要核算又要管理;同时,在信息化条件下建立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已很好地解决了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财务管理)融为一体运行,没有必要绝对地再分设财务与会计两个会计组织机构(或工作岗位)分别进行运行。可见,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

“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是在企业内部设置统一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一般称财务处(部、科),在其内部,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会计事项处理的要求,结合会计要素的划分,设置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这有利于激励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会计组织机构的综合功能,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的践行

依据“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在企业设置统一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整合。一方面是企业组织机构的整体整合,如按照“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综合”划分若干职能部门(事业部),重组相应的组织系统。另一方面在财务会计部门(财务部)内部进行整合,按照有利于发挥会计组织机构综合功能,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设置财务会计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财务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有的需要综合化,一专多能,设置综合性多功能岗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如设成本岗位负责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有的需要细化,专项深入,设置单一岗位(会计核算或财务管理),如设置应收货款岗位负责应收货款的管理。财务会计组织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机构的各种设置,不影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学科,以及其他会计分支学科的分别研究。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的改革

1.“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及其影响

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是采用会计制度形式还是采用会计准则形式,有人根据“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提出会计制度的改革要走国际化道路,废弃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会计准则形式,制定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实际是会计核算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守的具体规范。中国的会计准则由国家主要管理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制定。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影响下,有人主张,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依据,随其制定或修改相应制定或修改。按照这种观念,使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处于被动状态,只能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不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还没有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准则,不利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2.“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的改革:树立“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

由于“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是以组织和评价会计工作为依据,将会计标准绝对化――只能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不能采用《会计制度》形式,制定《会计准则》必须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能自行制定会计准则,使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处于被动局面,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

“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自主制定,是指按照主体的意愿(动机和能力),不受他人干扰,独立地表达意志、处理事项、自我负责,作出制定会计标准的行为;会计制度体系的制度,是广义理解的会计制度,即会计制度是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共同遵守办理会计事项的标准,其体系的构成要素,有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和企业自制会计制度等。

3.“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践行

根据“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要求,自主制定的会计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规范性文件体系和企业自制会计制度体系3个子体系,其中会计法规子体系又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和会计规章4个要素。需要说明,由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度,不具有立法程序,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规定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行政法规和规章范围之内,且制定单位繁多,文件数量浩大,因此会计规范性文件不属于会计法规体系,而单列为会计规范性文件体系;企业自制会计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企业有权制定财务会计制度。

自主制定的会计制度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客观需要,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会计制度。在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具体的《企业会计准则》(实际是《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并使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三)“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改革

1.“财务资金管理”观念及其影响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引入西方国家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在理论上,认为“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只是资金管理。在“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影响下,一些《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以企业财务活动的资金运动为主体,主要包括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资金收益分配管理等,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狭义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使有些在校学习的人员和在单位的实际工作者误以为财务管理就是资金管理,其他内容如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等就不是财务管理。“财务资金管理”观念脱离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不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2.“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改革:树立“财务全面管理”观念

“财务资金管理”观念局限于财务管理只是资金管理,不利于企业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财务全面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顾名思义是对财务进行的管理。财务一般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财务活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活动表现为资金运动,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企业资金运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资金的取得(筹资)、使用(投资)、耗费(成本)、收入(销售收入)和分配(利润及其分配)。财务管理既然是对财务进行的管理,财务的内容即资金运动的内容当然也就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从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内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益管理等内容,是广义的大财务管理。这种观念与企业实际财务管理相一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实施财务管理。

3.“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践行

“财务全面管理”观念反映了新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财务通则》第三条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很明显,《企业财务通则》所规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大的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收益管理和其他内容。按照“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要求,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包括:(1)财务概论;(2)资金筹集;(3)投资(资产营运);(4)成本控制;(5)收益分配;(6)重组清算;(7)财务风险;(8)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监督、财务评价等);(9)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等。按照“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要求,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实施全面财务管理。

四、会计教育观念改革――实施会计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一)“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改革

1.“重智育轻德育”观念及其影响

在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观念,有人认为学习智育方面的课程是实在的,学的是本事,是能力,是就业和创业的资本,因而重视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重视学习专业外语课程;认为学习德育方面的课程是抽象的,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虚的内容,与就业和创业没有什么关系,相应不重视德育方面的课程,结果形成一些人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在“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影响下,影响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正确地确定人生发展目标,影响正确地观察客观世界和处理各种关系,影响有坚强的意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勇前进。

2.“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改革: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

“重智育轻德育”观念违背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方针,不能正确地处理智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需要对其改革,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德育为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统率,能力为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⑦能力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宣讲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的践行

贯彻全面素质教育:(1)德育为先。“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⑧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和各种活动,教师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能力为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⑨能力总是同从事某项工作相联系,表现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正确性、质量性、效果性、时间性和影响性等诸方面。能力有一般能力(智力)和专业能力(特殊能力)、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通过弄懂能力原理,掌握能力方法,示范能力案例,实验操作,总结提高等步骤,加强能力培养,提高能力水平。

(二)“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改革

1.“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及其影响

在学校教学中,存在着“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认为学与教的内容就只是会计专业知识,不重视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讲授专业知识是什么,不讲授或少讲授为什么,以避免深究其为什么要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受教育者习惯接受会计是什么的知识,也不深究其为什么。对会计知识深入研究会发现,一部分会计知识是会计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新的会计知识,如会计信息知识,是会计知识与信息知识相互交叉而形成具有新内涵的会计信息知识。受“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什么,但不深知为什么,更不利于对其评价,使受教育者局限于重视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而忽视对相关综合知识的学习,这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

2.“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改革:树立“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

由于“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造成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这种观念要求培养的会计人才具有“T”型的纵横知识结构,“纵”的方向表示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度,“横”的方向表示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广度。会计人才“T”型知识结构,要求会计专业知识要深厚,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要广博,从只重视会计专业知识转变为也重视相关的综合知识而具有全面知识。知识是素质和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培养会计人才从学习知识而言,要全面学习科学知识,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会计人才的需要。

3.“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的践行

“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要求专业知识深厚和综合知识广博。(1)专业知识深厚,是在会计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获得基础扎实、功底雄厚的专业知识。提倡问题学习法,在自学和教授学习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后提出问题,借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比较学习法,以确定的所学的一本教材为基础,选择同一课程的多种参考教材,对其比较学习,寻找差异,以便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研究学习法,针对提出需要进一步学习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2)综合知识广博,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改革学习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宽广博大的综合知识。扩大必选课和任选课的范围,提供课外阅读资料信息,扩大学习的范围;提倡学生组织学习研究小组或创新研究小组,开展本学科和跨学科的专题研究,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扩大多方面、多学科的学习内容,以增大和增强综合知识。

(三)“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改革

1.“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及其影响

在会计教学中,还存在着“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有人认为,上大学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就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会计理论,至于会计实验的实务操作内容,今后到工作单位实际工作时就会自然解决,因而不重视在学校的会计实验教学。这种观念实际上是没有全面认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关系,在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重视会计理论的学习是正常的也是正确的,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才能为从事会计工作打好理论基础,然而在学校的会计实践(主要是会计实验)也是必要的,学校的会计实践不同于在工作单位的实践,学校的会计实践是与验证、学习会计理论相联系,通过会计实践验证会计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结合实务操作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影响了对会计理论的检验和进一步学习,影响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2.“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

鉴于“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要求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1)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理论是借助一定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揭示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它是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按其内容的作用,可分为基础理论、技术理论与应用理论,或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体制理论,或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开发理论。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是在会计事业发展过程中应用会计理论发挥基础作用:认识客观会计事物的认识作用,指导会计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规范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对未来和未知的会计事物作出预测的作用,用于会计教学的教育作用,对会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2)以会计实践为能力。会计实践包括在学校有会计实验和校外的社会会计实习等,其中主要是会计实验。以会计实践为能力,是要求采用创新教育方法,通过会计系统实验,在实验中学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业务知识、法规知识,着力培养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见,“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是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会计理论深厚广博、会计能力高强的创新型人才。

3.“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的践行

按照“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的要求:(1)“会计理论为基础”的实施,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重视各门会计课程的会计理论学习,相比较而言,重视会计应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而忽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这种现象需要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识,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会计应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需要改革学习会计理论的方法,可以采用学习会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或学习会计理论与研究现时问题相结合,学习会计理论与学习会计制度相结合,以达到学习、掌握和应用会计理论的目的。(2)“会计实践为能力”的实施,需要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用一定会计实验模式,组织会计实验教学。可选用的会计实验模式有:会计系统实验模式,完成从初级会计实验、中级会计实验到高级会计实验⑩;面向市场人才需求的“三业”会计实验模式{11},即学业――学科会计实验,就业――高级会计实验,创业――开拓会计实验;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需要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模式{12},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学生按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内容),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制定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预约并安排实验,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通过会计实验,以达到全面学习、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的会计创新人才的目的。

五、会计科研观念改革――促进会计事业发展

(一)“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改革

1.“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科研是会计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会计研究人员运用科研手段和方法,探讨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研究人员,是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会计实际工作者、会计教学人员和专职会计研究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专职研究人员。会计科研成果及其水平,关键在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会计事业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从事科研的会计人员。在“着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13}的影响下,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各单位只重视对个体(个别会计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科研方面创造优异条件使其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尽管这是必要的,但同时还存在忽视面向群体(广大会计人员)创造条件能参与科研活动的倾向。在“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作用下,在学校,出现少数人忙科研而懈怠教学,影响了教学水平,大多数人专心教学而少有科研,影响了科研水平,也使会计科研缺乏群众基础。这种影响扩大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教学单位整体综合水平的提高。

2.“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

“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从科研战略考量,科研战略最重要的要素是科研主体即参与科研的人员。对科研人员的战略安排,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平等、公正,以群体为基础,创造人人都能参与科研的基本条件,以个体为提高,从群体科研的竞争中形成优秀的科研个体,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又促进群体科研的发展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使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推动科研发展。科研特点之一是群众性,科研需要有各方面人员参加。研究的实践性、层次性、时空性和艰巨性,需要有广大的人员进行研究,不仅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而且还要有实际工作者和从事教育的人员参加研究工作,使科研成为提高广大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学校,科研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群众的权利,人人可以参与科研,教师也需要进行科研。科研还有另一个特点是创造性,通过科研去认识、发现和建立新规律、新理论和新方法,这就需要有少数具有高水平的人员领头组织团队深入研究,以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要求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实际上是要正确处理科研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便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3.“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的践行

在学校,根据“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要求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平等、公正的原则,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的关系,这主要是:(1)人员安排,大多数教师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一般说,不存在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最起码也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少数教师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从事大重难、高精尖的问题研究。(2)工作任务,按照教师工作内容确定教学与科研的任务,确定科研的任务即确定研究的项目,项目有部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厅局级项目、社会团体项目、合作项目、本单位项目和自选项目等;每人应制定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工作任务。(3)基本条件,除专设科研机构外,一般教师的科研基本条件,在物质、资料、经费、时间、工作量等方面,应具有相同性、合理性。(4)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实施分类评价,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5)科研制度,建立和健全科研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和健全立项和结项制度,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等。{14}

(二)“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改革

1.“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科学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采用一定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采用一定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基础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应用研究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可见,会计基础研究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科研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影响,在选择科研项目或承担科研任务时,是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使会计基础研究滞后,应用研究存在重复研究、缺少创新成果的现象,从全局和长期观察,将影响会计事业的发展。

2.“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

“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会计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二为”方向,科研选项要适应客观需要。会计科研要适应客观需要,是指要适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适应会计事业发展、会计学科建设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既需要有认识会计事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趋势的会计基础研究,也需要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应用研究。会计科研主体依据会计科研战略安排,按照客观需要正确地选定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以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3.“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的践行

根据“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需要统筹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会计科研既要有会计基础研究,又要有会计应用研究,在当前不重视基础研究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会计基础研究。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15}和2012年3月9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16},结合会计研究的特点,应加强会计基础研究工作:(1)提高对会计基础研究的认识,基础理论研究是会计学持续发展的支撑,是会计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对实际工作的基本理论指导,要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研究。(2)会计主管单位要制定一定时期会计科研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确定会计基础研究与会计应用研究的项目;围绕会计学发展前沿和会计学科建设重大项目需求,坚持会计基础研究,实施原创性基础理论重大专项研究,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3)建设以会计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学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4)加强会计基础研究组织引导,注重项目开发,保障实施条件,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环境氛围,组织团队进行会计基础专题研究,充分发挥个人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加大会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转变高等学校基础研究考核与评价方式,健全以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创新机制。

(三)“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改革

1.“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及其影响

开展会计学有效的科研评价,对推动会计学科发展,优化研究资源配置,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等有重要意义。在高等学校,对院(系)和研究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因职称晋升和检查科研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要对其在一定时期完成的科研成果,依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价。考核科研成果的范围,包括论文(学术论文、一般论文和译文)、著作(学术专著、一般专著、工具书、教材和参考书)和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要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既要考核完成的数量,又要考核完成的质量。在会计科研评价中,由于受到科研评价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评价科研成果重形式:与出版社、报刊等级挂钩,如发表在部级杂志上的论文是高质量论文;与是否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是否采用程式化实证研究相联系,有人认为实证研究的论文才是论文;与研究内容性质相联系,规定编写的教材不承认是科研成果等。“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导致重数量轻质量,其影响有多方面:设置形式等级,影响科研的公平(遵守标准)性和公正(行为规范)性,挫伤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心态浮躁,追风赶潮,有的作品华而不实,滥竽充数,质量下降;影响会计学科创新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中指出:研究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本扭转”{17},鉴于“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影响,必须对其改革,树立“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对会计研究成果的评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强化评价的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标准――先进性、创新性、目标性、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方法性、实践性、应用性、社会性、文理性等;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新对策等”;要“正确认识《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数据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18}对科研成果的正确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水平,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公平竞争,保证评定职称的客观公正,调动研究者开展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在国际间的竞争力,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3.“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的践行

按照“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的要求,需要相应采取有效措施:(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的重要意义,严格贯彻科研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质量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保证研究的质量;(2)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端正学风,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健康的学术批评,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术环境,有效防止学风不正、学术行为不端,树立优良学风,促进研究评价的健康发展;(3)建立健全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和不同研究成果形式的分类评价标准;(4)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要针对人员、项目、机构、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5)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19};(6)优化评价过程,遵循评价客观性、实践性、先进性、创新性、公平性、合法性、分类、同行评议、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操作、公示和综合性等原则,改进评价方法,注重评价实效;(7)建立和健全科研评价制度,如评价的答辩、回避、公示、反馈、申诉、举报、专家遴选、问责、结果公布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N].人民日报,2013-11-16.

[2]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B/OL].财政部网,2011-09-15.

[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N].光明日报,2011-06-03.

第6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本文在介绍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设置与调整,阐述学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情况,确立专业方向特色,进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构建“4个平台+4个模块”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项目管理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从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实乃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项目启动,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等。而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凭感觉和悟性在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真正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因此,项目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教育深入教学环节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管理课程统一的课程体系。况且,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具有主动的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为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1]。基于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尝试构建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项目管理专业的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2]。

(一)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规律,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铁三角约束”下取得最佳功效。项目管理是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际应用。[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基于培养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的眼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应用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兴趣与能力,与国家要求的项目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相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这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基准点。北京城市学院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传递最先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专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在熟悉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理解项目管理的“九五至尊”,即九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掌握项目管理的要点及关键,能够平衡进度、成本、质量的“铁三角约束”,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实践的硬技能———如WBS、RBS等,熟练运用策划、评估、实施、运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够进行项目变更和快速调整,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从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三)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本科培养试点建设,开始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进行项目管理本科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在本科阶段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5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所高校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然而他们基于学校特色,出于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将项目管理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设立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设立在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设立在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设立在国际工商学院。从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都是侧重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国内除了以上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7所院校,还有其他土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管理学类相近学科门类的14所院校,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ND项目、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5]

(四)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项目管理培养涉及项目管理领域的,能进行项目决策,有效组织、管理和实施项目实践全过程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模块化”的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的最新理念,即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首先,平台中的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涵盖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另外,模块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模块课程组成的,按照项目的生产服务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囊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案例精讲、双向互动教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鉴于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分别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项目管理是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项目,而项目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有各自专有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向从事项目实践的应用方向拓展。结合行业及专业特征,进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6]

(二)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管理知识手册———PMBOK的导向,考虑涵盖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四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课、外语课等;二是学科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检索及应用、形式与政策等;三是公共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就业模拟实践课等类似的成长发展辅导课程,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类似的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第二个平台为学科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跨学科选修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二是跨学科选修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运筹学等;三是专业拓展模块,包括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商务应用写作等。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综合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选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必修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导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二是课程实践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似的课程;三是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等。第四个平台为课外活动模块,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等三个模块。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应结合自身学校特色,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而发挥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将新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作为新的专业生长点,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使新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和原有方向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加强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金明 霍晓荣 崔燕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聂.本科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0(6):1.

[2]段春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路与实施[J].高校教育研究,2008(7):156.

[3]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7.

[4]贾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当代经济,2014(11):97-99.

第7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 评价

一、引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对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进行考核,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怎样客观地评价一所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怎样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近年来,高校流行“量化考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但是,一些不科学、片面的量化考核体系对教师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任重道远。

二、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内涵和评价方式

(一)内涵。

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就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象(包括心理的和行动的)进行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所涉及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水平的评价,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评价;教师教育思想、工作态度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教学改革和创造能力的评价;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教师热爱学生,管教、管导的评价;教师学习进修、知识更新的评价等等。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以判断价值为根本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在不同阶段自然会有所不同,随着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劳动力需求、科学技术、国家需要的变化而发展,是一个动态更新的概念。

(二)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学生评价)。其优点:(1)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最有资格评价教师;(2)全过程听课,对教学质量了解深刻、全面;(3)受课堂教学之外的因素干扰少,评价客观;(4)评价成本低。其缺点:(1)有的学生对评价认识不到位,评价不认真;(2)受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限制,不能深刻了解教学目标,导致评价的偏差。二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同行和教育学专家或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同行评价)。其优点:(1)在知识拥有量、社会阅历、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明显优于学生;(2)可以互相交流、对口切磋,进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评价认真。其缺点:(1)评价时更注重教学的一般规律,容易忽视教学的特性和个性;(2)听课次数有限,对教学质量了解不全面;(3)易受课堂教学以外因素的干扰,如教师的职称、学术地位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三是各级教学管理者(管理者评价)。其优点:(1)评价认真;(2)对评价标准掌握较好。其缺点:(1)听课次数少,了解不全面;(2)不可能对每个专业有深刻了解,评价更注重从管理角度出发。四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教师自评)。其优点:对照标准进行自评,有利提高教学水平。其缺点:自我评价容易不客观。

三、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遵循构建指标体系所必须的公平、全面、指标不交叉等技术原则,设计教学评价指标:

1.教育教学专家、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

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抓住评估涉及的四个人性要素:教育教学专家、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专家的经验,增强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请教师参与,提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参加体系建设,调动学生参加评价的积极性,尽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实际效果;由管理人员全面审核,赋予评价体系的宏观性和权威性。专家、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相结合,尽量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2.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

教师一方面是知识、能力、素质的传授者,另一方面自身应是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能力结构、优秀的基本素质的体现者。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应当把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包括,在知识方面有: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其他辅助知识等;在能力方面有: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引导能力、洞察能力、统计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能力及两种以上语言表达能力等;在素质方面有: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考虑到实际的研究能力,本研究重点评价知识结构和施教相关能力,素质评价暂不涉及。

3.基础评价和专业评价相结合。

所谓基础评估,就是在进行各学科分类评估前,首先对教师进行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内的基础性评估,为日后比较建立一个参照系统,以便评价教师水平及其进步的幅度。专业性评估即在完成基础性评估的前提下,将现在评估各专业教师通用的评价体系指标按专业性质分别设置,实现基础评估统评和专业评估分评。本研究的基础评估包括教学基本知识考核和施教能力考核。专业评估将过去的所有教师一揽子评估转变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学科基础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分别应用各自的特殊指标体系进行评估,通过设置专业性相对较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质量和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基础评估和专业评估相结合,力争实现比较完整、准确的评估。

如下图所示:

四、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

由于我国高校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时间较短,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也千差万别,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评价功能的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遴选”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诊断”功能。

2.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论证。

3.评价标准缺乏弹性和发展性指标,过于程式化。

4.评价过程多依靠原始的人工操作,工作繁杂,容易出错。

5.评价开展不系统,评价结果不全面。

6.评价的主体单一,缺少广泛的参与。忽略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忽视了自我评价的价值。

7.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滞后,反馈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反馈的资料单一。

8.多为随机性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督和适时调控力度较弱。评价重心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作用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不利于教师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9.评价内容片面,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为忽视。

10.缺乏功能齐全、运用方便的教学质量信息数据库,不利于资料的累计、查询和使用。

11.评价标准过于明确化、程序化。以往的评价标准走入了误区,评价标准被固定化、程序化和测量化,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教学背景,用统一的、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一表多用”。

12.评价方法过于强调量化的科学研究方法,没能很好运用“质性”的评价方式获取更为生动和丰富的评价信息。

13.整个评价过程是自上而下、单向式的开展,缺乏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沟通与反馈,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使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接受检查和评判的地位,不利于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对评价活动往往持应付、反感和恐俱、逃避的消极态度。

五、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1.规范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和行为。

利用计算机和校园网处理数据,该项工作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调查表和数据。所以必须对科室人员及院系教学秘书等人员进行培训。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利用校园网来实行数据采集与传输,这将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加强学生评教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是提高学生评教质量,避免学生评教形式化的主要途径。对参评学生的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对待学生评教;

(2)一个“好教师”的含义;

(3)学生评教的基本程序;

(4)对测评量表标准的理解和填写方法;

(5)纠正一些错误思想,同时消除学生的顾虑;

(6)评价人员行为准则。

2.改革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是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高校学生评教的评价工具均采用“一表多课”,评价制度对所有专业进行评价,没有体现大学课程的多样化特点。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课程,势必压抑教师的创造性,也无法反映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开发适合不同课程的评价工具。对于评价表的研制,一方面要考虑学科类别,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课程的组织形式。只有将课程个性与共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如我校是师范院校,在评价体系中要适当地反映师范院校的“师范”特点。

要调动各个专业中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一支以教师与学生为主的教学评价研究队伍,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攻关研究。组织学生与教师参与评价量表的构建,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教学评价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坚持学生评教制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小组,提倡网上评教。

学生评教的过程和结果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受参评学生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可预测性,不利于获得准确、客观的评价结论,这一点必须予以考虑,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评价者专业化是学生评教专业化的标志。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分与评语相结合。

将学生评教与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督导员评价等方式相结合,建议在保留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定性评语,较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的水平、质量和特点。

5.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通过教考分离,可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考分离制度操作严格规范,也是目前完善考试制度、提高考试信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6.完善毕业生的评价作用。

注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连续性,增加并完善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毕业生在校学习四年,经过社会的选拔和锻炼,更能深刻体会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也能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客观地评价教师。

7.其他方面。

适度延长教师考核年限;同行匿名评议与成果考核相结合;教学水平测试与科研成果考核相结合;师德考核与实绩考核相结合等,形成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和氛围,使判断更加接近客观和真实,更有利于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给予教师更加宽松的环境,以便促其集中精力进行研究,推出更有创造性、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决策的重要基础,对整个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反馈调控作用,也是教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否科学、公正、合理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检验广大教学管理工作者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尺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任重道远,仍须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广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

[2]董海燕.我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与保障体系的国际化研究[D].2004,7.

[3]刘涛.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D].2003,6.

[4]杨鸿.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D].2006,5.

第8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知识管理;新产品开发;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60-04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想要进一步地追求卓越需要整合新的知识。新产品开发(NewProductDevelopment,以下简称NPD)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活动之一[1],也变成了一种知识密集型活动。在如今顾客需求不断变化,新技术不断更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商业环境中,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知识管理是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更短的交货期,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推动者,知识管理已成为提高NPD绩效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知识管理支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已经融入彼此,知识是驱动卓越质量的主要因素[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知识获取是前提,知识共享是基础,知识应用是保证,知识创新是关键[3]。且知识管理策略的应用可以为公司提供一个成熟的组织文化,引导他们进行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效地管理产品和质量,也要掌握和应用知识管理。在NPD过程中更是如此,刘常勇等人[4]实证研究了知识管理能力对NPD绩效的影响,发现知识管理各项指标均对NPD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加强知识管理基础建设,提高知识管理流程效率是提升NPD绩效的有效手段,且有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管理对NPD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文将以制造业为例,从广义质量和大质量观的视角对NPD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从而梳理NPD每个过程中的知识管理,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帮助。

2NPD流程界定

ISO9001:2008对过程的定义为: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NPD的流程进行了研究。APQP把NPD划分为: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以及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5个阶段;Cooper[5]的阶段关卡模型将NPD的流程分为5个阶段:概念设计、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批量生产。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对NPD的流程进行了研究。郭斌等人[6]认为产品开发流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新产品战略规划、新产品构思、NPD、测试与改进、商业化。荆宁宁[7]基于前人的研究把NPD划分为:产品概念、产品计划、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产品测试和产品推出6个阶段。本文认为产品开发包括产品构思、过程设计、试制、测量分析改进、产品推出5个阶段。

3NPD中的知识管理

3.1NPD中的知识需求

NPD是知识密集型活动,研发的每个过程都需要各种知识,比如:设计、制造工艺、财务、生态环境等知识。依据知识的来源,这些知识可分为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分布在各种知识库、专家库、新闻媒体、出版物,以及众多团体和个人等载体上。依据知识的可转移性,这些知识可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标准、规范、法则等可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指导团队和员工决策或行动的信念、价值观、经验及直觉等。NPD具体每个过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如表1所示。

3.2NPD的知识管理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创造性地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以后,企业界和学术界就展开了对知识管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知识管理是对信息或知识的获取、共享,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资产的形成与运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管理。Yang和Yu[8]把知识管理分为五个过程,即知识的获取、存储、转化、传播和创新。Salina[9]把知识管理分为: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应用三个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包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四个过程。其中,知识获取对NPD的成功有积极的影响,知识的有效获取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知识结构优势和知识储备优势;知识共享是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有效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的良性循环和增殖,增进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而且能够使成员之间真正共同拥有知识;研发、制造、市场等部门知识资源的整合能力是影响NPD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整合对NPD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可以挖掘分散于企业每个人、每个组织及供应商和客户等的知识,摒弃无用的,将有用的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去。同时高效地知识应用能提高产品开发绩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近几年许多学者论证了知识管理与NPD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证实了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应用对NPD绩效的正向影响[10-11]。

4NPD的知识管理模型

IDEFO(ICAMDEFinitionmethod)法是一种系统建模的方法,通过结构分析法解析实体系统,建立实体内部构件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在IDEFO模型中,实体系统可看成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控制和支持机制的活动单元,采用IDEFO法可得NPD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参见图1)。

4.1产品构思阶段

产品构思是根据顾客需求及市场需求而对产品形成的一种初步构想。产品的构思来自于市场调查,通过调查获取产品开发所需要的知识。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用户、员工、竞争者、供应商以及科研机构。用户为NPD提供知事知识(Know-what),可以通过搜集他们对产品的不满、抱怨、疑问等来获取;员工为NPD提供的是技能知识(Know-how),这些知识大多是储藏于大脑中的“隐性知识”;供应商主要为NPD提供Know-how知识,而科研机构往往为NPD提供原理知识(Know-why)。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NPD团队结合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并通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最后把知识转化为产品构思。同时,整合后的知识和产品构思又会储存到企业知识库,为下一次的NPD提供知识基础。产品构思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构思满足顾客需求、市场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NPD的效率和成功率。

4.2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把创意、构思转化为设计方案的过程,包括产品和过程设计。产品设计是通过使用多方面专业知识把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构思转化为设计方案的过程;过程设计阶段就是开发一个可以把设计方案转化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有效的制造系统。设计过程知识管理就是基于一定的产品设计战略目标与过程,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以产品设计知识为管理对象,借助相关的系统工具,通过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一系列管理过程,对产品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以提升组织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整个设计过程以知识库为基础,以知识的获取、整合、创新和应用为手段,将产品的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形成的新的设计方案又会被存储到知识库中,作为新的设计知识。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正确性,避免不合理设计的产生,也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NPD的效率和成功率。

4.3产品试制阶段

试制阶段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新产品从设计到试制是知识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用到内部制造知识和外部制造知识。产品试制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减少次品率,节约资源,节省时间,降低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4.4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就是通过室内测试、客户测试、市场测试等方法发现产品的缺陷,进而改进产品。此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对产品与顾客需求的契合程度进行测试,搜集顾客的试用信息。企业还要通过标杆管理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帮助企业识别自己在技术拥有、资源控制、产品特色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对于不满足需求的产品,研发团队根据用户反馈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以及员工自身和企业知识库的知识,分析试制产品的不足,通过知识交流提出满足顾客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改进方案。可见,此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测量分析改进阶段加强知识管理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符合率(对顾客需求的符合程度),推进NPD进程。

4.5产品推出阶段

产品推出阶段即市场营销阶段,是一个通过市场营销把改进后的产品变为商品的商业化过程。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已变成一种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是关于营销领域的知识管理过程,它是在获取与积累、整合与共享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最终实现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知识生产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对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企业首先通过客户支持、市场调研、宏观经济分析、利用网络环境来获取客户知识、竞争者知识、市场知识和营销知识,然后按照产品分形、市场分形和组织分形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对接,并借助知识社区、内联网和外联网进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通过知识流动和知识沉淀,实现知识创新。知识销售是通过传授、推送和宣传来进行知识的利用和。产品推出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使顾客更好地了解企业和产品,从而提升对产品和企业的满意度,增加销售额,提高企业绩效。

5结论与建议

第9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 思考

应当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成绩斐然,它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看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如影随形。本文立足于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认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实践作为,提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一、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概念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涉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概念进行说明。

我们知道,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它的基础性和教育内容的基本性构成了培养良好公民的基点。从范围上看,基础教育包括初中以前的各种教育形式,但高中阶段教育就实际情况而言还不属于基础教育,因为它还远没有达到普及和普惠的程度。

“体制”一词原从生物学而来,意思是生物器官各种形式的配置。[1]后来这个词引入政治学、管理学领域。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体制一般指的是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那么,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

我们进一步理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各类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及隶属关系等诸方面的制度。在这里,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立和划分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权力;在中央和地方,基础教育管理机构是以什么形式来进行设置的;这些形式的管理机构其隶属关系如何等等。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作为

实际上,人们对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分析和研究还是十分的丰富。这些加深了我们对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更促使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宏观背景,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为。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

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原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联。认识到这样的大环境有利于我们加快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1)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的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下,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和内容相比较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已大大加快。有人做出估计,知识更新速度在18世纪以前的频率是每80-90年更新,19世纪60年代更新的频率是每50年更新,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每3至5年翻一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个人墨守已有的知识,抱残守缺,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构成呈现了根本的变化,从劳动者来看,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大批脑力劳动者;从劳动工具来看,信息社会凭借的主要是智能工具,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劳动对象来看,信息社会需要处理的是大批数字化和集成化的信息。信息社会下,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并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通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的。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了我们未来所需知识、技能、思考的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知识传递、价值观塑造、制度规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学生思想的启蒙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却显得比较缺位。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为我们在接下来的五年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创新型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从国家层面,我们实施了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话,那么我们今后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具有重要优势的资源。对此,有学者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物质资源具有折旧性,而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并可以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2]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键是培养具有可再开发性的人才,并且,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无论是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都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战略性思考。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作为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在以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注重教育的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1)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到了2002年,国家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我们也能从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文件中找到类似的表达。这就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这份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即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这份通知也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稳定投入。

可以看出,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来判断,我们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从最初“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到后来的完善,再到当前全面系统地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我们一步步在接近、一步步在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从各地的实施效果和反馈情况来看,改革确实带来了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后,他们解除了紧箍咒,能够大胆、果敢地因地、因时制宜,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已经进一步完善,并发育成熟,这个体制我们可以描述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省、市、县三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稳步推行

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确立后,就需要在客观上对微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总书记主政的十余年来,义务教育各项微观管理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行。

人们欣喜地看到,国家领导人的新政也体现在教育领域,他们关注教育的公平,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于是,教育部在2005年5月25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3]此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他们把它作为一项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也研究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就在2005年12月24日,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该通知所做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规定深得民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种政策我们可以概括为,第一,从2006年开始,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在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于这些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国家还给予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第二,从2006年开始,打算利用5年的时间,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要求,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第三,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同时,为了提高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待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教师工资水平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起按实绩和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

可以看出,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和作为为我国基础教育微观管理机制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水平保障机制等相关制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的方向

应当看到,对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并且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为接下来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拟结合对《规划纲要》的认识,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第一,注重建立分权与担责相结合的机制。

分权方面,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走向以县为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要负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政策的把关上,不应在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和人财物上做过多的干预。同时,在敏感的人事管理方面,要积极推行教师、校长聘任制,取消教师铁饭碗和校长行政级别制,有效设置教师岗位,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择优聘任校长,实行校长组阁制。

在担责方面,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简政放权,分权化的同时,应当强调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绩效责任担当,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分权、责任担当体系,很难形成高效率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一点美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在美国,他们建立了教育效能委员会,对学校绩效进行考核,对未进行有效担责的学校采取相应措施。[4]我们可以积极扶持非盈利组织发展,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注重提升基础教育管理质量。通过建立基础教育相应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贯穿在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摒弃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培养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其次,注重教育评价。提高国民素质是基础教育恒常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以考试为标准的效益评价体系,建构全面、系统、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全面性,不能仅仅考虑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在评价标准方面,因为内容的多样化,也必须倡导标准的多元化,因此,就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排名;在评价方式方面,也应该朝多维化发展,不能单纯由政府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应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基础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确立和保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注重学前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入园。同时,要加大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市一类园的创建力度,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第四,注重教育适度超前的优先发展。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领域,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足见它与其它领域存在天壤之别。

从国家层面来看,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就是教育的优先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镇化,这正是基于我国不断流动的人口大军而做出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对教育基础设施的要求,需要在发展教育时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例如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推进教育步伐和规划原则,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时兼顾不同受教育对象对教育权利的需求;比如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定点布局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转规范化,这些都必须要靠与教育有关的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超前规划,超前投入,早做工作,做有效的工作[5]。

――――――――

参考文献

[1] 王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谢炜.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内涵、挑战及路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11(3).

[3] 袁贵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2002-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蒋友梅.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及未来改革趋向.现代教育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