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精选(九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

第1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就业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新时期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进行探讨。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二、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现在我们所学的可能以后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时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现在的知识。

众所周知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单一的学习基本专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例如,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带给我们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要求。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

鉴于这样形势,大学生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多了解吸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且勇于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多求职者就业期望过高,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思想独立,通常的教导无法在短期内使其调整就业期望,在现实面前也容易泄气或产生自卑心理。良好的心态最重要,认识到客观现实,调整人生规划,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所以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身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化生活的节奏日趋加快,要求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足以应对当今的社会压力,”病秧子”是得不到企业的认可的,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应当锻炼自己,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同样,心理上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面试、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所面临的考验将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聘职场首先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从此时此刻就开始培养自己,不论是在即将到来的实习还是以后的面试和工作中,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硬心理素质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倘若在面试前不做好充实的准备,那么无论面多少回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充足的准备是必须的。其次,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在面对许多次的失败后,许多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就会丧气。而对于初次涉世的大学生而言,所面对的挫折将是更加巨大的,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对每一次的面试做充分准备保持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

(二)知识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是很重要的,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为学生的本职,学习知识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应当让自己朝着这一方面发展,在大学期间努力扎实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将使自己在未来的工作更容易适应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当然,学习的基础知识不能只局限于那些单纯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有些实际应用的知识,并且加以实践的操作,这样的知识将是更有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社交能力的完善。大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是远远大于在中学时候的机会,一般的大学都开设有许多的社团,这一方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是很大程度上是给学生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吉他、舞蹈等等,因为这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丰富的有情趣的人。美国工作尤其看重这一点,他们往往并不要求员工是一个在专业上多么拔尖的,但希望员工是一个很全面、平衡的人。

总之,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广泛的涉猎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工作提前积累各种经验。为以后的升职或者跨专业就业奠定基本。再次,培养一种勇于创新的办事理念,以便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敢于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最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并处理好与学习关系。相互促进。为以后把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第2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精英就业观;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大众化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195-02

一、精英就业观念的误区

精英就业观念认为: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虽然目前“统包统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完全消失,但当毕业生们面临“双向选择”的时候,往往仍然认为自己是高端人才,理应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于是,知名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社会认同度高的岗位成为了竞相追逐的目标,据数据统计: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平均比例达到了1:60,最高的招考比例达到了1:162,其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与上述部门大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偏远地区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企业“蓝领”的奇缺。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精英就业观念造成了以下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

仔细分析近几年的就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不符、学历层次不符、地区布局不均等。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且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这说明,整个社会的就业需求量还存在一定的富裕空间,就业渠道还大有潜力可挖。而导致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和就业制度得不到更新。

二、大众化就业观的形成

与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相对的就是大众化就业观。所谓的大众化就业观就是大学毕业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一员,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有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前进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必然。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

(一)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由“精英”走向“大众”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大幅度增加,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正如高等教育家纳依曼所说“当人们开始探讨大众化高等教育问题时,尤其是探讨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的时候,明显的是这种高等教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把毕业文凭的概念必然地与工作职务概念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就业观念必须与目前形成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客观现实相适应。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它起到赋予这些精英以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我国,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将进入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大学毕业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他们的身份已由“精英”走向“大众”,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大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了,大部分开始逐步从事基层的一般性工作。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德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前,也就是精英就业观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择业范围宽,就业压力小,加之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毕业生完全由国家安排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高等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培养人才,只管“产”不管“销”,毕业生就业只是高校一项临时性的事务工作。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是连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完全走向了“买方”市场,毕业生内部也出现明显的分化,校际之间(特别是名校与非名校、重点与非重点之间)、不同学历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伴随国内的经济增长放缓,尤其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就业岗位将大幅减少。相关统计数据介绍: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因此,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进一步加速大众化就业观的形成。

三、大众化就业观的特点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由一、二、三产业走向三、二、一产业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至75%,虽然我国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国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由1978年的70.5:17.4:12.1,变为2001年的50.0:22.3:27.7。可以预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将会从现在所占比例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者是取得大学学历的人员。在美国,仅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造的收入就高达2000亿美元,其容纳的就业人数约200万。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是大众化就业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较以前的精英教育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它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取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就业阶段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既有“英才”,也有普通劳动者,毕业生既有当“白领”的,也有当“蓝领”,甚至“灰领”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社会有多少种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就可能有多少种就业形式。从工作时间来分,有全日制就业、半日制就业、计时就业等;从就业地点来看,有大城市、沿海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镇、西部或边远贫困地区;从就业单位属性选择来看,有党政机关、三资企业、外贸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等;从就业途径来看,有参加人才招聘会、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推荐、网上求职等;从岗位来源看,可分就业(占据已有岗位)、创业(创造新岗位);从实现方式看,可分一次性就业、准备就业(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暂时待业(含继续深造,如准备考研、留学)等。从就业标准选择来看,有选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能发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专业对口、今后有较好的受教育和晋升机会、工作的轻松度、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需要等。从就业管理性质看,可分显性就业(又称正规就业),即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就业,隐性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即没有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取职业,如自我雇用、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自由职业者、网站管理员、自由撰稿人、微型公关公司等。

由此可见,大众化就业观念为我们呈现出了多渠道、多种类的灵活就业方式。广大的大学毕业生应改变过去“狭义”的就业观,树立“广义”的就业观;改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当前,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仍在增加,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农村乡镇更是求贤若渴,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广大毕业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1,(11).

第3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第一,新形势下企业竞争激烈,优秀人才缺乏。

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为企业要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这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很好的机会,但是大学生就业率不见增加:主要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找不到对口的人才,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多少真正懂得技术,专业知识也不是很扎实。虽然招聘会很多,企业就业的岗位很多,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

第二,学校盲目扩招。

新形势下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些领域的供过于求,比如人文社科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生就业遇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180万。其实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考研实属无奈,无法找到工作。”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做法。

第三,家庭的干预与企业欺骗。

新形势下,家庭包办孩子的一切,已经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了。还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灌输了:只要考上好的大学就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并根据以前哪个行业比较好,就为其安排专业,不过问还是是不是喜欢,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活是在父母的理想下,父母认为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赞同孩子与一些小公司随便签约,要找就找那些知名企业。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小公司不能签,大公司签不下的局面。

现在许多毕业大学生想着能轻松的干活又能领取高额的工资。一些虚假企业利用毕业生入世不深与这些人的想法,设立各种就业陷阱,导致很多的毕业大学生们都不敢冒然的与企业进行签约。

第四,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本身因素。

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致使很多人去享受生活。造成很多大学生离开校园后不能很快的融入到社会上去,很多大学毕业生自信心不足、技能缺乏、体质弱、社会化程度不高、不懂礼貌等。新形势下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情商不高、社会化程度不高、不能吃苦的员工,企业们是不会要的。

第五,观念的局限性。

许多大学毕业生还是有传统的观念,要找分稳定的工作,为“铁饭碗”这份工作争得头破血流。2013年国考报名不难看出,有些单位既然达到4000:1的比例,但是有些单位却无人问津,新形势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想着能轻松的干活又能领取高额的工资的热门单位,却不按自身的实际要求来定位。还有大学毕业生受家里的影响,总想要大学生毕业生找分稳定的工作,不支持创业和进私营企业,导致大学生对于自身期望过高,职业规划不明确,导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加之缺乏求职经验技巧,使他们的在找工作时遇到了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二、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第一,培养用人企业用科学人才观。

用人企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用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培养人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第二,新形势下完善高校教育制度。

新形势下就业难很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没有切实的技能和水平,有的是书生气和空谈的理论,要改变这样的状况。第一,高校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根据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掌握技能的能力与学习能力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只有去掉“学历泡沫”,要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才有可能好转。第二,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设相关课程,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提高社会化程度。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使用人单位提供本校毕业生的实习机会,加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在校园内开展招聘会等活动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新形势下认识知识结构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新形势下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知识结构与职业生涯规划在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知识层面上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对于就业问题大学生应树立自救意识,充分认识到如今的就业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同时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在这个大学里我们要看什么书,要多少个证书,要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在毕业前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什么水平等。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等,而要以脚踏实地、坚持终身学习的方式,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四,转变择业观念。

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首先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正确定位自身水平,发挥自身优势,不意味的只想去大企业就业,多考虑中小型企业。大学生应主动申请到西部去工作,去基层发展。如今政府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五,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一要落实现有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帮扶。三要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四要完善就业服务。各地可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毕业生异地求职,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今年起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六要促进就业公平。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形势下政府的举措将对大学生就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第4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摘 要:

关键词:

1.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2. 方法:

被试:被调查的学生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6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编辑出版专业、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船舶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广告专业等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工具: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问卷样题如下:

1*

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a 形势严峻,就业难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b 形势正常d不了解

5*

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是a 很满意b 较满意c 不太满意d 很不满意

6*

你最希望学校加强哪类服务? (可多选)a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d 就业信息b 就业心理咨询e组织校园供需见面会c 就业政策、形势分析f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

3. 结果: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 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第5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1以市场人才需求为指导,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就是报考时对专业的把握不准确,人才市场的变化比较快,每一个阶段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不同,如果没有正确的把握形势那么就业就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就需要高校在设置专业时首先对就业形势做正确的分析,进行正确的定位,遵循人才市场发展的规律。坚决禁止因为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而大量的招生的现实,因为这样很可能因为人多而导致无法就业,甚至毕业后这些专业就变成了冷门或者饱和,并且在招生和培养人才时,高校还应注意对工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工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去工厂,这样就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高校要在招生后对工科大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全面培训,以防止学生毕业后其技能与社会需要脱节,总之只有以市场人才需要为指导,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是大学生能够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教学的核心,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学校要在满足他们专业课程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方法包括:

(1)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内容应避免空洞,要和社会形势,就业形势以及工科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对自己及形势能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处理问题的能力,方法以及态度,只有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改进工具类课程教学。外语和计算机对工科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首先很多图纸需要计算机来操作,英语来辅助,还有,很多企业对工科学生的英文和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很高,很多学生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导致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注意提高他们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培养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足够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断的追求,探索。实践环节的重要体现为在大学的实践基地设计实习基地以及实验室等,使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能够对未来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有所了解,提前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一定要增加这方面的锻炼,以防止由于与实践脱节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注意发现和培养的兴趣和爱好,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和能力注重培养适合他们的工作类型,岗位。合理的职业规划能够使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更加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总结

第6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就业形势;途径;充分就业

1 引 言

地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新形势下地方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2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有63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00多万人,而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10年还超过30万人,达到660万人。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传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多数半年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还在继续求职,8个本科专业及7个高职专业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本科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最多的是法学、英语、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而高职毕业生失业率最多的是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因此,地方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3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分析

目前,地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主要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等方面。

3.1 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

许多高校毕业生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时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偏远落后的西部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其他落后地区人才缺乏,是大学生不愿工作的地方。但是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强调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之地,1.2%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自主创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多数是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其他专业进行自主创业的人少之又少。

3.2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显著。很多地方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择业时过于强调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工资待遇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地域偏僻的地方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域的发展。

首先,地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严重影响了其就业率。2006年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专业对口的要求、对行业的要求等(费小平)。《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普遍都下降,其销售及营销等核心知识急需改善,动画等本科专业及临床医学等高职专业都被列入2010年

4.2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学校应该注重调整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及就业单位的资料等。此外,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该注重就业指导的连贯性及时效性(张瑜)。

社会应建立地方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及监督,加强其就业的指导力度及效度,以保证其充分就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自身的观念问题、社会原因及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宣传教育引导不无关系(刘艳梅)。

4.3 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社会竞争力

当前,大学生应该增强其综合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学校应加强对地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除书本知识要牢固掌握之外,地方大学生应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本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及社会竞争力。学校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及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习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社会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培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

5 结 论

就业是一种积极的社会保障形式,充分的就业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保证地方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其综合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在择业时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

为保证地方大学生的充分就业,社会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及综合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费小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与分析[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4):53-55.

[2]蒋金康.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创业——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探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3/4):85.

第7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就业难

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更使大学毕业生求职雪上加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已是不争事实,而今年随着各地招聘会的展开,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已有极大改变,大学毕业生已调低其就业期望值,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金融危机影响

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它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东南沿海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停产、关闭;中西部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到目前为止部分大型企业也开始停招、少招新人甚至裁员以缩减成本等,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不断萎缩现象。来自一家求职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9年该网站有效招聘职位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很多,出口制造、贸易、企业、金融等行业招聘行情萎缩尤其明显。

同时随着就业岗位数目的减少,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也正面临“挤出效应”。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打道回府就业,他们的回归挤占了部分就业岗位;一些企业裁员,被裁人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者的再次就业也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同时据长沙晚报报道,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本土企业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于是许多外国学生也将就业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些外国学生也成为了抢占中国应届学生饭碗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形势的出现让许多学生及家长望而却步

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执行用工所在地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多单位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其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

对劳动者而言,劳务派遣的主要好处是:不仅保证了派遣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而且还可以利用内部的岗位空间和岗位调整为派遣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职业选择;同时劳动派遣部重视派遣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升派遣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选择能力。

对用人单位而言劳务派遣可节省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各项费用,如场地租用费、广告费等;同时也避免用人单位自行招进不符合要求人员造成的损失和处理的麻烦;节省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和管理成本;用人单位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要求派遣机构增减派员,最大限度的净化了用工企业的人事管理职能。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实行劳务派遣后,理顺了劳动关系,规范了用工行为,使用工单位和劳务人员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企业和劳动力双赢的用工模式。

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和家长由于旧观念根深蒂固,或对劳务派遣方式不了解、不适应,从思想上抵制它,只要是标有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来招聘,学生就拒绝应聘。人为地增大了就业难度。2009年12月对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194名学生调查发现,125位家长表示极力反对,116位学生表示不会去应聘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

3、学生本人原因

诚然,世界经济原因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对某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所做的一个就业调查就可略见一斑:

从上表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工资、工作地域的要求相当高;在就业问题上过分依赖家长。同时,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家长的影响还停留在国家对大学生统包统分时代的思想,对劳务派遣抱着抵制态度。就业心态也非常不成熟。

二、大学生就业之路――路在脚下

1 认清形势,增强信心

虽然金融危机对世界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专家认为,世界经济有转暖复苏的现象。目前中国经济继续向好,一些跨国企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甚至在中国增员。同时,国家推出了扩大内需的诸多措施,虽然长期效果仍待观察,但对就业市场会产生正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12月8日就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表现出很明显的V形反弹态势。这无疑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一大利好消息。

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扶持和帮助大学生就业。从目前的举措来看,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目还是比较大的。

2 端正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态度

所谓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这种新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应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迎合新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和解决。

1)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能力

职业素养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大学生们从刚进踏进大学校园起就应该抓紧素质的训练和提高。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外,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人交往。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打工,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劳动的环节,没有社会实践的环节,也就没有职业素质的熏陶,难以胜任未来的职业要求。要遥过实践环节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2)改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们不再是“皇帝的女儿”。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想一步到位,想在大城市里有一份长期固定的工作,无论学什么专业的都想找一份安稳的坐办公室的工作,想一开始就拿高薪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做法。大学生首先要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不能等,不能靠,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3)扩大就业渠道,多方面挖掘就业信息

大学院校目前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的主力军,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决定了大学生本人和企业才是就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来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应该利用多种渠道来解决就业。如: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如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就是专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业性刊物,其提供的信息准确、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不仅介绍社会需求情况,而且可帮助毕业生认清需求形势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时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求职目的;利用各种人脉关系等多种渠道求职。

第8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一、金融危机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社会上普遍认为的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只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体制造成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现实需求的反差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状况。此外,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们应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分析。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冲击严重。近年来,各高校连续扩招,而用人单位容量有限,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受金融危机冲击,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明显降低,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较多。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

2、就业渠道不畅。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很大程度在于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目前,相关就业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影响毕业生就业。此外。针对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落实渠道不畅通,当前一些政策壁垒抑制了大学生就业。如异地就业政策不顺畅、到基层就业政策不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不优惠,创业环境不佳、失业救济政策不到位等因素不仅限制了毕业生的选择,同时也侵害了用人单位的自。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就业渠道不畅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3、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心态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是大学生个体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此外,大学生就业心态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其就业心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目前毕业生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而金融危机使得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最为明显,求职人数增加与岗位数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在这些地区寻找工作更加困难。其次,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在媒体就业难的大力渲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大,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应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没有主见,丧失了很多选择和竞争的机会。第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求职失败的挫折心理,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没有受过什么挫折。所以,当他们一次次求职失败之后,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这些不良心态人为地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4、高校自身因素的影响。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首先,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不协调。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相脱节,使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矛盾突出,如部分长线专业和发展过快的新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劳动力供过于求相矛盾。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积压过剩”。其次,课程内容与设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国有些高校课程内容陈旧,知识陈旧老化,课堂灌输概念和原理多,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少,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学校重视不够,就业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5、用人单位的因素。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拥有自,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一方面,用人单位为节约成本,过分注重工作经验,常将那些刚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据之门外,缺乏人才储备意识,造成了企业需要人才与大学生求职之间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十分看重重点大学毕业生,追求名牌大学毕业生,想为自己的公司或是企业增添了门面,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更深层次上提醒我们,必须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本身等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和共同支持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此,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发挥宏观调控角色作用,扮好总协调人角色。首先,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次,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市场机制,从人才管理、职称评定、岗位流动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以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和就业为前提,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现代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作用。第三,政府应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情况对各高校各专业招生情况馓出科学预测和调控,对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下的专业,应该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者停招。

2、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转变理念。用人单位是大学生成长的终端环节,对高校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认同,最终取决于企业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认同。用人单位在优化人才结构基础上,也应重视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应当避免单纯追求大学生的所谓“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的做法和单纯以学校品牌、专业对口的用人倾向,而应当综合考察一个人

的能力,更加关注应届毕业生在从业过程中的可塑性,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高校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效性。首先,高校应转变培养方式和目标定位,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处理好已有学科与专业的系统性与知会性的关系,课程体系的刻板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学分制实施的规定性与实际学分获取拓展性的关系等,同时学校应当改革扩招之后的培养方式和手段,改变由于扩招引起的师资短缺、管理滞后、学生素质下降等的状况,既要重视大学生谋生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底蕴、修身养性。其次,高校应加强金融危机形势下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的思想认识工作,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通过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岗位求职,解决大学生对就业的思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如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工作;加强社会实践组织专业化,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第三,高校应特别关注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在金融危机的大力冲击下,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这一类就业困难群体尤其需要特别关注。应及时完善由就业指导、创业支持、困难帮扶和心理咨询四个方面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理性就业。

4、大学生自身在就业选择中的认知观念的转变。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大学生应当调整就业的心理预期,主动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提高职业能力,尽快让自己的就业融入市场。首先,毕业生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找工作前还要接受一些明确的就业指导,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与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照机。其次。在求职过程中应积极主动,不能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降低就业期望值,走先就业后择业之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树立自主创业的择业观。

第9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路径;自主创业

1 针对市场需求,适时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高校培养模式,既要有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的“务虚”型人才,又要有直接面向市场创造价值的“务实”型人才,二者缺一不可。但总体衡量,当今高校专业设置方面仍在一定程度上残留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个别专业社会生存空间狭小且需求量小,并没有针对市场经济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对意识形态领域以及与市场经济间接对接的相应专业,应该采取缩小招生规模、隔年招生予以专业整合。这样既能避免“结构性失业”之症结,又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会成本。

2 提升认识水平,改变就业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实行一种“精英式”培养模式,广大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个隐形的心理契约惯性,也就是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后将从事较为优越的职业平台。这种心理契约的产生源于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健全,仅能满足少数人,高考作为一种公平有力的选拔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筛选作用。通过高考的调节,将优秀人才与普通劳动者区分开来,从而确保了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较好职业。然而高校扩招政策与市场的“实用性”规则之合力则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高考制度的筛选功能,等到毕业生临近就业,将优秀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相区别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人才市场的调节功能上。而我国人才市场在应对这场声势浩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时却明显的感到不协调与不匹配:一方面,市场上屡屡出现岗位空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则呈现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

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要从市场人才要求流向的趋势中找到灵感与机会。合理定位,找准方向,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提升自身的就业力,这就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需要持有的就业观。

3 遵循市场规律,找准就业路径

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一直是接受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强势推动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也面临着减员增效的用工压力,因此二者都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吸纳力十分有限。再者,各类高校扩招规模近年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钳制,高校及其它科研机构接纳大学毕业生更是优中选优,数量极少。总体衡量,民营和乡镇企业(主要是生产、流通、服务领域)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路径。这一切均预示着“务实”的主导地位,具体讲,“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显得愈加重要。

4 掌握必备技能,就业就有出路

4.1 “通识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所谓“通识能力”,就是社会岗位范围内通用的技能,在此并没有文理科或专业的界限,诸如语言表达、文字组合、思维、创新、应变、适应、沟通、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能力。对此,可以通过日常教学的引导,校园文化的深化,社会实践的锤炼逐步得到提升,从而打造“宽口径,厚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即从事具体岗位必备的特定技能,可通过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借助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环节加深理解,通过实验室情景模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借助实习基地的操作演练达到专业培养的无缝对接。对上述两者统筹安排、恰当匹配,必能克服偏重理论讲解,“务虚”成分过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力。

4.2 正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面向21世纪的高技能人才是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完美结合。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构想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领悟力,同时又要有较理想的经验积累、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增加研讨、互动、实训、实践课程的比重,明令必修课学分不能免修或替代,着力构建高校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创造能力及、市场的领悟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

5 自主创业,就业有新路

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就业教育、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的转变过程,但总体讲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就相关分析数据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实质上,创业教育是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门路的必由之路,是就业模式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跳跃。通过自己的能力创业,既为自己创造岗位,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岗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应该是个人条件、校园氛围、社会环境的共生物。首先,大学生个人要有创业的“本钱”,如启动资金、市场悟性、经营管理能力等,同时具备风险意识、冒险精神和创业的动力。上述“本钱”的获得需经校园氛围与社会环境的综合培育才有可能实现。

(1)建立大学生创业载体。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也可与企业或研究所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总之,就是让学生闯入市场,深入现场,真枪实弹去办实体、搞经营,感受现代企业的创业氛围,增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2)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家长要改变“求稳怕险”、“小富即安”的就业观,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资助子女去创业,形成创业有为的家庭观念。其次,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专兼职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师资队伍,尤其是需要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搞好“传、帮、带”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要大力扶持,如在资金、税收及投资环境等方面多予以照顾和倾斜。

6 立足国情社情,广开就业途径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实现双赢的一项战略决策。事实上,相当比例的高校毕业生一味看重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薪酬、福利、文化氛围、发展机会、恋爱婚姻等相对优势,“宁愿端茶递水或暂时失业,也不愿下基层”。但地域好、环境优越、有较好收入的职业对就业者的要求苛刻且数量有限,结果造成“想去的去不了”、“想要的要不了”这一虚假过剩的“怪圈”。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诸如教育、组织、人事、劳动、公安、财政等可通过制度设计建立一种鼓励、引导、扶持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可以学费减免、户口不转、服务3—5年以上提供进修机会、职称评定优先、岗位福利附加、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为入手点,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带着知识、技术到广阔的农村建功立业,或走“中、短期轮岗制”服务西部、支边支教等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