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

第1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梦,是公元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从党的十八大到全国两会,“中国梦”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中国梦需要实干,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构筑,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要有实干精神。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外传》中说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多言不如多行,多行才能多功。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凡事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习主席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实干做起,坐地空谈说不出成绩,指手画脚画不出业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需要实干精神,以实干之基托起中国复兴之梦。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梦想,贵在坚持,尽己所能必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收获,不管成功与否,梦想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在胜利的曙光面前,需要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托起自己的人生之梦。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大局出发,克己奉公、辛勤劳动、万众一心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反对浪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要增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自己心中的梦想而不断奋斗。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付出辛勤劳动、凝聚广泛智慧,只有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小的梦想,才能够真正汇聚成民族的伟大梦想。

当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轮穿越历史的波涛,驶向复兴的目标,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想,将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展开?走向复兴的中国又会带给世界什么?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席的讲话,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文明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淳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推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没有和平的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同样,离开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腾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无论是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实现3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着眼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党章》中对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能手和专家。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工,作为车站的一名安全稽查,也同样是完成“中国梦”复兴之路的一员,安全工作贵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坚持,再坚持!在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烦事难事,要有一颗坚定必胜的信心,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的努力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明确的人生方向。近几年来,我更是不断地以这一目标鞭策、鼓励自己,使自己对学习和工作始终保持信心和干劲。通过进一步对习进平主席“实现伟大中国梦”讲话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首先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会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开放了,人人参与竞争,我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哪有精力去关心别人呢?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已不自觉地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尽管经济转轨,竞争意识增强,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整个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要想实现中国梦不是凭空想象一下就能有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读书会使人在各个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当前,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化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持不懈地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多作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共产党员更应该勇立潮头,勤于思索,敢于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而不能成为观望者和懦夫。

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两种价值观、人生观一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这时候就更要求我们的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处处要起表率作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共产党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带头人。

第2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当代青年 中国梦 责任 路径

自党的十以来,“中国梦”这一关键词为全国上下所热议,受世界舆论所关注。然而,什么是“中国梦”?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和诠释。与“中国梦”的概念相比,对其内容的广泛包容性却几乎是大众的共识,即“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历史昭示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擅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中国梦”是伟大的梦,其壮丽画卷的绘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奋斗,这当中就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奉献。因为有青年群体的奋斗,“中国梦”才能离现实更近,才能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正因如此,求解“中国梦”的青年篇章与实现路径,就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中国梦”内涵和特征的解读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梦”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和人民创造之中,内涵深远而又博大。在2012年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就曾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更是对“中国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根据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国梦”包罗万象,既有综合国力的跃升,又有社会和谐的增强;既有中华文明的发展,又有人类的全面进步,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中国梦”贯穿历史,联接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是如此。从发展的纵轴来看,“中国梦”贯穿历史,立足现实而又联接未来,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自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辉煌不再,尊严扫地。随后,中华民族开始了百年“中国梦”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的历程。这当中,有过短暂的胜利,也有过沉痛的失败;有过深刻的教训,也有丰实的收获。直到1921年,伴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梦”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数十年的奋斗,相继取得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伟大胜利,“中国梦”的理想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党的十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这成为了实现“中国梦”里程碑式的标志,为现在和将来追寻与实现“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可以说,“中国梦”联接着过去与现在,贯穿了历史与未来,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更是对未来中国走向的庄重而又神圣的申明。

“中国梦”依托个体,惠及大众。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一贯强调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与之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梦”也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是强调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中国梦”如同“单复同形的复合名词,既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民主群体梦,也包含中国人的个体梦”。①在“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它强调集体梦是个体梦的凝练,同时又充分尊重和保护差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进而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说,“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最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后辈子孙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②梦想凝聚共识,在共同的愿景下,带领着广大人民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中国梦”扎根国内,走向世界。“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不仅中国人需要“中国梦”,放眼全球,世界也需要“中国梦”。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在寻找各自梦想的世界意义。从发展的横轴来看,“中国梦”不简单地是一个民族狭隘的“强国梦”、“称霸梦”,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相反,“中国梦”基于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及维护和平的优良传统,突出以和平发展、科学发展为基本路径”,最终实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道发展、共享繁荣”。③换言之,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化,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梦”的光荣与辉煌所在,并为世界人民所理解和赞同。

当代青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

“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强国”与“富民”两者的融合统一,这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努力为之奋斗。而在这之中,青年是承载“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伟大的“中国梦”中有不可或缺的青年篇章,需要广大青年承担相应的光荣责任。

一是自强自立。尽管不同时期、不同个体的梦想千差万别,同一时期、同一个体的梦想也迥然相异,但自强自立一直以来都是青年人群孜孜不倦的共同梦想和奋斗目标。自强是一种精神,是自立的条件;自立是自强的基础,是自强的体现,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有自强自立,青年群体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赋予的艰巨重任。而要自强自立,最有意义、最富价值、最值得倡导的梦想,莫过于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强国富民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奋斗、百折不挠。当青年个体的自强自立精神汇聚成为群体的自强自立意志,便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实现的强大动力,最终实现集体和个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是复兴祖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当国家强大起来后,她的人民才能享有更多的尊严、更大的荣耀和幸福。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一段长达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奋斗,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中国梦”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当然也是青年群体的选择。同时,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都强调,要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兴旺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强国这一“大梦”中实现个体的“小梦”。因此,广大青年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持有美好的念想,做到心怀国家、心忧天下、心系人民,自觉将“青年梦”与“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勇敢地挑起复兴中国的重任,既有爱国理想,更有爱国行动,让自身的梦想在追求“中国梦”中得到升华,变得更为高尚、更为丰满、更为现实。

三是回报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论来看,人是社会的主角,社会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舞台,离开了人便没有社会,离开了社会这个大舞台则人又无法生存,更无从谈发展。在青年群体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社会舞台为他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群体的贡献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又为个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于情于理,都需要青年群体“吃水不忘井水恩”,能够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促使社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促使社会进一步和谐,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起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创造更为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是心怀世界。一直以来,世界大同都是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梦”是世界梦,它的实现不是中华民族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国家和民族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这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心怀世界,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旗帜引领下,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推动中华民族与世界人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享繁荣。具体而言,需要更多的青年群体成长为既精通国内事务又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让中国走向世界,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梦”,接纳“中国梦”,一起帮助实现“中国梦”。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梦,才能为“中国梦”的追寻创造起良好的外部条件。

总体而言,自强自立、复兴祖国、回报社会与心怀世界四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自强自立是基础,是追寻“中国梦”过程中对个体责任的强调,而其余三者则是在自强自立基础上对更高责任担当的要求,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梦”中的青年篇章,是“青年梦”中最核心的部分。

当代青年“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中国梦”美丽而又令人憧憬,然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将这一美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不负重托,志存高远,实干苦干,创新创业,不断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并在这一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要铭记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但是,中国也经受过屈辱,特别是近代中国鸦片战争爆发后的这段曲折、屈辱的历史,使得我们的前辈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有特别强大的动力,深知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而当今,当代青年正在享受着那些辉煌,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当时那种强大的动力,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让广大青年了解历史、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历史责任感会促使他们对于梦想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梦想的把握更加准确,对于梦想的追求更加坚定。

其次,要心中有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反映在“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中,就是“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是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但它又能够不断指导人们的实践,并为之不懈努力。也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④为实现“中国梦”的青年篇章,当代青年首先就要做到心中有梦:一是要了解自我。只有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和提升自我。青年群体要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审视自身的优势,查找存在的不足,做到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力弥补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努力为追寻“中国梦”提供更为强大的个体力量。二是要立志高远。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发展进程中,青年群体不是单独的个体,相反,他们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为此,青年人群要把“中国梦”作为自己个人梦想的主题,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崇高目标,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将个人的前途命运、理想信念建立在崇高的位置上,努力提升人生追求的高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放飞自己的梦想。三是要引导立梦。学校、团组织等要经常性组织青年群体开展“中国梦”的发展历程、时代意义和科学内涵等方面的教育,以“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传播正能量,并为引导他们树立“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营造起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用“青年梦”托举起“中国梦”。

再次,要实干兴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群体要扮演好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角色,担当起实现青年篇章的责任,就要立足自身实际,化理想为行动,积极投身实践,实干苦干,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中国梦”从梦想变成现实。一是要勤于学习。作为站在知识与信息前沿的群体,当代青年一定要着眼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着力学科视野的综合拓展,着手创新实践的大胆探索,不断学习。不仅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更要成为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人,通过学习提升能力,为“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要勇于实践。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就必须行动,就需要青年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立足行动与实践,把理论优势转化为指导“中国梦”实现的实在行动,在实践中推动梦想走向现实。三是要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此青年人群要扎根于本职工作,将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学习和工作中,用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斗志,奋勇前进,从而让“中国梦”离现实越来越近。

最后,要创新铸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创新,需要当代青年为其不断提供智力支持。一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意识,是指勇于突破旧框框,创造新事物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倾向。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形势,青年群体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的品质,积极的创新动机,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敢于打破常规,想别人不敢想或没有想的事,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努力寻找实现“中国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二是要有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创造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具体而言,青年要在“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工作的激情及蓬勃的朝气,努力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与主力军,从而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三是要有创新的举措。青年要把创新的思维落实到追寻“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中,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结合各自的岗位实际,找准契合点,大胆地发散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从而加速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对于未来共同的期望和相似的承诺。在走向梦想的征途中,青年群体要做到既铭记历史、心中有梦,又能实干追梦、创新铸梦,既能让梦想照亮未来的道路,又能用实干托起今天的重任,在此前提下,“中国梦”的实现无疑能够增添更大的动力,并拉近与现实的距离。相信经过每一个个体的不懈努力,“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注释】

①孙来斌,刘近:“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梦’多维透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4期。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16日。

③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社科纵横》,2013年第4期。

第3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国梦”;原因;概念;意义

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迅速走红,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一、“中国梦”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梦”提出的前提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由来已久,但将其升华概括为“中国梦”这一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并被作为官方用语固定使用还是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有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1.经济总量的增加为“中国梦”的提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现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总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参酌其他国家,我们创造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提升最强的“中国奇迹”,“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国家成就的篇章” ①。“根深叶茂,树壮果稠”,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为“中国梦”的提出提供了信心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是坚定有效的。抱持着对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我们充满并且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自信,也就敢于自信地表露我们心中的梦——“中国梦”,敢于以自信的姿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实现“中国梦”。

3.“两个百年”目标为“中国梦”的提出设定了标准和参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是无可阻挡的。为此,我们设定了循序渐进的两个标准和参照——“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百年”系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与“两个百年”目标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在努力,有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真真切切不再遥远,“中国梦”看得见摸得着,“中国梦”是可以通过全体国人努力奋斗实现的。

(二)“中国梦”迅速走红为中国民众所认同的原因

“中国梦”是十以来中国社会最热门的一个政治主题词,是当下中国的正能量、最强音。中国梦迅速走红并为国人所认同,除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之外,更得益于“中国梦”自身具有的以下两方面的特质。

1.表达清新亲和、口语化、大众化,易于普通民众接受和传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表达稍显冗长、抽象且意识形态化,不便在多数普通民众之间传播。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表达,非意识形态的话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话语是探析传播方式的一个良好入口,“是镶嵌在一定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环境——也即一定的传播方式中的,其形态必定带有特定的传播方式的特征”②,“中国梦”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意识形态话语创造性的转换,用“中国梦”的新话语阐述核心价值尊重了传播规律,让人喜闻乐见。人人都会做梦,人人也都有梦想,所以“中国梦”的提出天然接地气,“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话语,其清新亲和、口语化、大众化的表达,易于普通民众接受和传播。

2.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

生产力发展到今天,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拐角处,一方面我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干劲不足、人民幸福指数总体不高的现象,另外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精神空虚和理想信念缺失。树立理想信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重构美好梦想,就是树立理想信念。“梦是愿望的达成。”③ “中国梦”鼓舞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斗,为信念而奋斗,“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即“中国梦”让每个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可谓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能够产生最强劲的共鸣。“中国梦”既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强调每个人的福祉,这是中国梦能够直抵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巨大感召力的关键所在。总而言之,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其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

二、中国梦的概念分析

阐发的“中国梦”将昨天、今天、明天连在一起,将国家、社会、个人连在一起,将中国、世界、人类连在一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历史性的概念和空间上的概念。

(一)中国梦是一个多维概念

“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围绕基本内涵,学者对中国梦予以不同的解读,老百姓对中国梦的理解多是把“我的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可见中国梦梦想缤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庞大的系统。

(二)“中国梦”是一个历史概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 170 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④

1.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降,中国开始式微。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饱受耻辱。落后就要挨打,但生存必须自强。中国人民从不屈服,怀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不断地奋起抗争。“由每个角度来看,梦都是源于过去。”⑤历史学家金冲及也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2.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了正确方向,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⑥。90多年的艰苦卓绝,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条道路的优越性。发展到今天,我们处在实现“中国梦”的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进步的、崇高的理想,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巨大动力,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把握好理想与实践的关系。“中国梦”作为共同理想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大船必能远航”,中国是一艘大船,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中国定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不到十年我们就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不到四十年我们就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三)“中国梦”是一个空间概念

“中国梦”不仅是憧憬成功的中国人渴望凭借自己的勇气、力量、智识、创造精神,去争取幸福生活的愿景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在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梦” 是一个空间概念。

1.“中国梦”是属于中国的

“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的行动宣言,它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梦。“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富强的梦,也是个人幸福的梦,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振兴梦。

“中国梦”有自己的中国特色,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梦。“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倡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左,“盼望国家好、民族好,成为中国人民普遍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⑦“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为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之相对,西方国家的梦想植根于西方殖民文化、移民文化,早期的“美国梦”只是属于欧洲移民,而不属于被他们杀戮的印第安人。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振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⑧中华民族复兴不仅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目标追求,“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整体的价值,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富强意味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表征着中国梦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也是人民幸福的梦。根据《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即“自由人联合体”。“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不是精英梦、权贵梦,而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人民幸福的梦,它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我们每个人具体的梦想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

2.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

实现“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梦”与世界分享;过去的实践证明,中国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分享的“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一方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⑨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及发展问题,充分证明了“中国模式”的可行性和模范性,“中国梦”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范式。

“中国梦”是和平崛起、永不称霸的“中国梦”。和平的国际环境既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也是“中国梦”所孜孜不倦追求的夙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外国入侵和内战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和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梦”实现靠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文明方式,而不是披着全球化外衣的对外扩张。“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⑩“中国的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B11

“中国梦”向世界学习借鉴、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根本要靠中国人民的实干,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世界人民支持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中国梦”的意义分析

(一)对党的理论体系的意义

“中国梦”,是提出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梦”丰富了党的理论体系,不但体现了政治话语的与时俱进、创新近民,同时保持了意识形态一以贯之的重要理论价值,对意识形态话语创造性的转换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中国梦”视野广阔、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二)对中国社会奋斗的意义

“中国梦”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一个目标、前进方向,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中国梦”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是在为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广阔地拓宽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的提出给我们这样这样一种信念:大梦至美,实干而成,我们不懈奋斗的今日,一定能换来国家美好蓝图和我们自己梦想成真的明天。

(三)对中国人民团结的意义

梦想凝聚共识。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社会面临转型分化的境遇,每个人、阶层、群体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相互冲突,而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激烈竞争的白热化和社会不公现象的普遍化导致社会矛盾开始尖锐化,力的平行四边形开始变形。“中国梦”从政治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提出,把不同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大小各异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培育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一个团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国梦”是中国社会转型分化的内在凝聚力和强大驱动力。(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法学院;2.吉林大学行政学院;3.吉林大学护理学院;4.吉林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十报告。

②李庆林:“传播方式及其话语表达——一种通过传播研究社会的视角”,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③(奥)西格蒙得·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丹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5月第2版,第31页。

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⑤( 奥)西格蒙得·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丹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5月第2版,第498页。

⑥李捷:“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载《光明日报》2013年1月4日,第1版。

⑦李泽泉:“中国梦:国家梦、人民梦、世界梦 ”,载《浙江日报》2013 年5 月17 日,第 14 版。

⑧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载《人民日报》2013年1月4日,第8版。

⑨邓小平同志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谈话的一部分。

第4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中国梦;一性二轴;社会主义梦;圆梦路径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总书记勉励全国各族青年大学生要及早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一时间,大学生中国梦再次升温。

学界及社会多从大学生当前的意识形态状况探究大学生中国梦,缺乏对现实情况探究及历史嬗变分析。本文将建立一个“一性二轴”的分析框架,围绕横轴、纵轴两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并探究大学生中国梦的内卷化困境渐增性,从而创新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路径。

一、大学生中国梦的二轴建构分析

1.大学生中国梦的横轴建构分析在横轴上将大学生中国梦与大学生美国梦进行比较,可以梳理出大学生中国梦两个典型特征。

(1)大学生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家国梦”的共赢体。所谓的美国梦,詹姆斯·亚当斯的定义是:“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①可见,美国梦在本质上是一种单一的个体梦,国家和社会只是为个体实现梦想营造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条件。而在美国的现实社会中,“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会变成自私自利和无法无天,雄心抱负变成贪婪和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成功的狂热欲望”②。“‘个人’在美国社会比世界其他国家都更受推崇”,因而个人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并将个人贫穷与否首先视为个人自己的责任。③一言以蔽之,美国梦就是以“最大自由去挣最多的钱”。④

美国梦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美国梦是包裹着国家梦外衣的个体梦。实际上大学生美国梦空有国家梦的外衣,却无国家梦的实质体现,追求自我的幸福自由成为大学生美国梦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美国梦仅仅是美国大学生个体追求自我幸福自由的个体梦。

中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国梦从其产生开始,就是一个民族的梦、全体中国人的集体梦。它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但集体梦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对个体梦的忽视甚至剥夺。相反,大学生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家国梦”的共赢体。个人梦想是个人对未来的设想和心愿,包括职业梦想、道德梦想和家庭梦想;社会梦想是对较好的社会轨制的向往;国家梦想是对整个国家前景发展的蓝图构想。个人梦想、社会梦想和国家梦想相互联系,其中国家梦想处于最高层次,它是梦想的核心,并制约着社会梦想和个人梦想,社会梦想是国家梦想的现实体现,是个人梦想汇总体现,而个人梦想是整个梦想体系的基础。⑤大学生中国梦将个人梦想、社会梦想与国家梦想统一起来,协同推动自我发展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

(2)大学生中国梦是凝聚共识和造福人类的动力体。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竭力将美国梦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表面看来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输送,但实际推行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显示了美国梦极具包装性。从本质上说,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而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6 。美国不允许有其它国家梦超越美国梦,而放眼世界敢于做国家梦、有能力实现国家梦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是其中之一。因此,美国并没有将中国梦的提出看做互利共赢,而是将其看成零和博弈,视为对美国最大的威胁和挑战。

大学生中国梦之所以是凝聚共识和造福人类的动力体,是因为大学生中国梦很好地协调解决了大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搞活了大学生个体和集体两方面的积极性。在中国梦下,大学生中国梦与民族梦、社会梦是双向流通的。大学生自身的幸福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发达,他们主动将自身梦想融于民族和国家的梦想。同时民族梦和社会梦的实现为大学生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无限机会。大学生中国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将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大学生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大学生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

2.大学生中国梦的纵轴建构分析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最大的中国梦,大学生中国梦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主线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自内涵、特点和实现路径不尽相同。

(1)近代中国大学生的救亡图存梦(1919-1978 年)。救亡图存是近代大学生中国梦的主题,也是大学生中国梦得以发展的历史催化剂。沙健孙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起点。”7 笔者认为大学生中国梦的历史起点应该也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使一大批先进的青年大学生觉醒,引导他们走上了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则是青年大学生民族独立意识和国家富强意识的彻底觉醒,使大学生中国梦上升到了一个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新高度。总体而言,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三个历史时期,大学生中国梦集中体现在反帝反封建上,这是这一时期救亡的历史主旋律。

新中国的成立,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与建国前大学生中国梦以政治斗争、武装反抗不同的是,建国后,大学生是以国家建设为中心,投入到国家的经济、国防、工业等领域中,以自己的知识和劳动为社会主义中国效力。

纵观这一时期救亡图存的历史,大学生中国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一破一立”过程。“救亡”是指反抗外来的侵略势力和反对国内的腐朽势力,是属于“破”的范畴,“图存”既指保卫祖国独立和民族生存,也指建设祖国,繁荣祖国,使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属于“立”的范畴。8 可见,大学生中国梦是同祖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昭示了中华民族百年坎坷奋斗史。

(2)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的“一体两翼”梦(1978-)。改革开放加快了大学生个体化进程,大学生日益重视追求自身幸福。但是这种追求个人幸福与大学生美国梦的个人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简单地说,新时期的大学生中国梦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将个人幸福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当前大学生中国梦的最大特色就是一体两翼,所谓一体就是主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翼指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大学生的个人幸福。两翼的力量是驱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力。大学生的一体两翼梦是大学生中国梦发展到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中国梦的升华。

二、大学生中国梦是社会主义

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梦的中国化当前,大学生信仰需求日益多样化,少数大学生缺乏个人信仰。与此同时,大学生由于信仰体系还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信仰缺失,因此催生不少因信仰缺失而迷失自我的大学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亟需自己的国家梦。三位一体的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结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梦。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迷,大学生中国梦的提出备受中外瞩目,充分体现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梦的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个人幸福。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民的幸福。9 而幸福更多地体现在心中有信仰带来的内心充实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过高,后现代主义的焦虑感笼罩在大学生头上,他们对未来茫然无措,很多人相信他们不可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实现自己的国家梦。相反,社会主义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大学生理应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带来的幸福,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自发投入到三位一体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大学生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向世界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解答的是当代的社会主义张载命题。为天地立心,就是去挖掘中华文明与中国价值的世界意义,探寻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为生民立命,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中国的人权、国权。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实现全球化时代的“天下大同”。⑩

三、大学生中国梦的内卷化困境渐增性建构分析

内卷化是英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于193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用来形容一种内部不断细化的文化现象,即达到了某种最终状态之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又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在内部变得复杂化。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渐增性是指大学生中国梦的总量不断增加而大学生中国梦难以实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的特性,表现为一个大学生中国梦美好愿景与大学生中国梦实现困境都在持续增加的过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对这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中国梦一旦陷入这样的内卷化状态,大学生就会成为无理想之人,对未来丧失信心,人生将停滞不前,难以进步。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日趋渐增性体现在: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困境不仅表现在过去大学生因个人能力不足、个人机遇不好等造成大学生中国梦出现内卷化困境,而且表现在很多以前不曾出现过的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出现内卷化困境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既出现了大学生个体继承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将个人梦融入到国家梦的喜人局面。也出现了大学生迷失个体不断增多的现象,表现在大学生逃课、沉溺网游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个体迷失自我的典型。大学生个体迷失自我就意味着社会梦、国家梦对于大学生而言显得遥不可及,这样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就出现了内卷化困境。

2.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传承感出现内卷化困境

大学生也深知自己使命重大。然而在社会转型风险个人化的作用下,大学生个人风险变得自我化。许多大学生在残酷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并没有享有人生共同出彩的机会。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为自己而活尚且显得艰难,抛弃传承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显得无可厚非,这样大学生中国梦的传承感出现了内卷化困境。

3.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感出现内卷化困境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感内卷化困境表现在大学生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去追求实现自我理想,而最终带来的却是实现感低效,中国梦理想难以实现。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缺乏信心,在对实现中国梦的渴望与大学生中国梦实现进程停滞不前的矛盾中,大学生中国梦的实现感也出现了内卷化困境。

在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困境渐增性下,催生了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消极迷惘、国家集体利益意识淡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知行背离这三大风险。一是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消极迷惘。在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感内卷化困境下,大学生缺乏中国梦信仰,大学生个体对中国梦愿景持消极态度,生活价值观迷惘,迷失自我个体大量催生。二是国家集体利益意识淡薄。在大学生对中国梦传承感出现内卷化困境下,大学生必然自觉或不自觉逐渐淡薄国家集体意识,趋向于选择不得不为自己而活或者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三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知行背离。在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感出现内卷化困境下,大学生就会明知正确人生价值观方向,明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但为了自我实现需要,仍会让行动背离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个人主义行为。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困境渐增性下,催生了大量不可预知的风险,增加了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困难。大学生中国梦的内卷化渐增性成为圆大学生中国梦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路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创新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这里为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1.坚持增权原则,赋予每个大学生人生出彩的机会

增权是一个增加公民个人或集体的政治权利和社会资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公民权能、增强他们的自尊、效能感和控制感。大学生中国梦的意义在于激发大学生个人积极性,将大学生个人奋斗融入到国家奋斗、民族奋斗中。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增权原则,不断稳健合法赋予大学生政治权利,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均等机会。还必须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合理激发大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使社会资源物尽其用,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价值。坚持增权原则,目的在于充分激励大学生的自尊、效能感和控制感,让每个大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完善公正的社会选人机制

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美国梦之所以为世界人民所津津乐道,在于美国梦代表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强调了成功的必然性。美国梦对助推大学生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启示就在于必须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赋予不同阶层大学生成功必须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让每一名大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希望,就必然会实现自身中国梦。完善公正的选人机制是体现公平正义社会的灵魂,正义的选人机制要唯才、唯德、唯干选用,消除人为制造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家庭背景钳制有才、有德、有干之人。

3.克服抱怨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中国梦文化

现在少数大学生以社会问题为借口,沉浸在抱怨文化中,自我颓废,缺乏中国梦的奋斗精神。出现了一种用抱怨“合法化”自己的疏懒,用社会问题“合法化”自己的消极的潮流。鉴于此,必须要弘扬大学生中国梦文化,克服抱怨文化。所谓大学生中国梦文化是指由大学生创造、认同并传播的,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大学生国家梦、民族梦、个体梦实现为目的,在青年大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为社会、为国家认同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实现大学生中国梦要坚持正确的大学生中国梦文化方向。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自信”,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向保证。大学生必须以“三个自信”武装自我,积极弘扬中国梦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引文注释

1 转自周显信,卞浩瑄“. 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2013(2).

2 [美]巴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 [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第105 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09).

5 周显信,卞浩瑄.“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 探索,2013(2).

6 马静.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人民论坛,2011(27).

7 沙健孙.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纪念五四运动90 周年[J].党史文汇,2009(05).

8 戴宗芬.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9 万俊人.什么是幸福[J].道德与文明,2011(03).

⑩王义桅.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第5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国梦; 概念论述; 大众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42-06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是系列讲话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及深入论述,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普遍讨论和广泛思考。为什么现在要明确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认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中国梦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梦想有怎样的关系?不同主体在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中如何作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构成了当前学术研究和大众传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凸显了中国梦论述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中国梦论述的大众影响力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域看,中国梦论述也颇具独特价值。

一、中国梦论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普遍的政治社会价值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和战略层面明确提出了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问题,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多个重要国内外场合提及并阐述了中国梦的构想和看法,开启和推动了中国梦论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和讨论,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梦为核心命题和话语体系的研究趋势和研究领域。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梦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战略考量和政治社会意义。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观展《复兴之路》时,同志第一次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一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是一度被掌声打断。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他还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中国梦的核心内涵、道路选择、精神要素和实现力量,并深刻指出中国梦与人民大众梦想的内在关系。

2013年3月25日,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中强调,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在相互支持和帮助中努力实现各自梦想的同时,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3年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向世界说明中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6月7日,在同奥巴马总统举行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中,进一步明确阐述道: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论述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同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向美国总统的这一解释和说明,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一次重要对话。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的国内外场合,提出和论述中国梦,有利于向国内外进一步说明和确认当今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展战略和目标。对内而言,通过中国梦的明确论述,搭建了国家战略与人民诉求相沟通、相统一的“桥梁”,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和认同,也容易让人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奋斗理想;对外而言,公开介绍和阐述“中国梦”,宣布了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及崛起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中国发展的国际理解和认可。显然,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政治和战略层面对中国梦进行的论述,有利于回应世人对“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关注、讨论和探究,有利于引导国内外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解和认同。

在从2012年11月底同志观展《复兴之路》时明确进行中国梦论述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和研究迅速掀起了一个热潮,这表明以中国梦论述来阐明中国发展方向和道路、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理论性、广泛的认同性和话语的大众性。毫无疑问,中国梦论述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和个人追求的新一轮思考。可以说,中国梦论述重新调动了不同阶层和群体、不同集体和个体的情绪和精神,重新拨动了人们思考当下生活目的和意义的神经,重新激发了人们在当今时代重塑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激情和斗志,重新凝聚了在现代多元社会追求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精神力量。在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十几亿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大事,也是极具广泛政治社会意义的事情,是关乎全体中国人利益、愿望和要求的事情。中国梦论述,已经并将进一步引起和形成全社会对国家发展方向、道路和目标的关注和认知、理解和认同,对于调动全体中国人投身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意义重大。从官方到民间,从学术界到普通大众对中国梦论述的反响看,中国梦论述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的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社会化、大众化,从而十分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中国梦论述衔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大众诉求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想,也是民族的梦想,还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梦是从文化和传统上注重集体主义和整体利益的,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进一步增强了这方面的特质。中国梦论述还指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的成员,中国梦既是作为整体的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一个个中国人的梦想。把追求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共同富裕、幸福安康结合起来,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个人有尊严地生活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梦论述的应有之义。总之,中国梦论述,体现了人类向度、世界趋势、国家利益、民族抱负、集体行动和个体追求的统一。

一般而言,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梦”是部级的梦想;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梦想相比,中国梦是中国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目标追求,它是世界级的梦想。从民族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而言,中国梦是整体性、集体性的梦想,其主体是宏观主体;从中国梦的本土化行动和个体性实践来说,其主体是中观、微观主体,中国梦是局部性、个体性的梦想。如果说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和汇聚,那么,作为具有特定历史性、社会性内容的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过程,就必须将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宏大叙事与个人的微观理想追求结合起来。归根结底,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每个人梦想的实现。

实践表明,人们更愿意追求与自身利益、愿望和要求密切相关的梦想和目标。如果个人不能在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中国梦就不能凝聚起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也不能激发出人们的斗志和激情。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同每一个人的梦想结合起来。在当代中国,人们普遍合理追求自身正当利益的实践活动,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个体性的利益追求与整体性的利益发展相结合,促进了中国的巨大进步。当代中国社会的总体性目标引领和多样化发展进程,以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多样化形态,塑造着人们极具时代意义的丰富理想和理性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始终是人们普遍的梦想追求、始终是大众化的生活取向。为此,就个人而言,解决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买房难买房贵、养老难等问题,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和人生出彩机会,是人们共同的要求和愿望,这些要求和愿望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梦想同样重要、紧密相关、总体一致。普通大众合理的个人的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个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个人的理想长期得不到实现,就会动摇人们对国家发展目标和整体利益的正确认识和主动维护,人们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主动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还会逐步失去对“国家梦”、“民族梦”的认同和支持。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必须注重个体层面的具体实践。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看,越来越注重把国家发展与个人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强调发展不以牺牲环境、公平、个人正当利益为代价。追求国家目标不以牺牲人民大众个体的合理目标为代价,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和规范个体对自身梦想的追求活动。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个人作为实现梦想的主体基础,在梦想主体中包容集体和个体,把民族、国家、社会、集团的梦想与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如果中国梦的实现目标仅仅强调民族、国家这样的宏大主体,而轻视或忽视个人梦想的诉求,就会使中国梦与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中国梦失去亿万人民的积极支持。因此,从梦想主体系列看,包括民族、国家、集体、个体等不同层次的梦想主体,在最大程度上的统一协调,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社会条件。中国梦论述既强调整体性的国家目标和利益,又强调个体性的人生目标和要求,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全部梦想主体,以实现中国梦为总目标,充分尊重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引导每个人在对梦想的追求中,把自身努力同国家与社会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主动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运动和实践活动中去。

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而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想,要依靠广大人民才能实现。显然,中国梦论述,衔接了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大众诉求,有利于推动关于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坚定和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心。

三、中国梦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探索

中国梦论述,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道路和目标的进一步阐释,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史与现实呈现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统一,是关于“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和战略探索。总体来说,中国梦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探索。

首先,中国梦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探索。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程度的国家,在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要经历的具体阶段和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历史探索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中国梦论述,涵盖了关于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过程,体现在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毫无疑问,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总会伴随着梦想与追求。这些梦想往往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行的动力。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为实现梦想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我们的先辈也曾提出各种各样的梦想,追寻和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构成了我们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近代社会后,中华民族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变中,在经历一次次寻梦、追梦的接续奋斗中,从孙中山首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天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实现中国梦,集中体现了我们的目标追求。今天,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动员令,奏响了激发和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时代号角。

中国梦论述,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寻梦、追梦和圆梦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是高度契合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梦论述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思考及其探索成果。中国梦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实际,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总目标,强调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五位一体”为总布局,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做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当代社会和当代中国历史发展和前途命运的重大拓展,正逐步形成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从整体上和具体性的不同层面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新论断和新成果。

其次,中国梦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中国梦论述的提出,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人们关心中国到底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中国如何在自身发展中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同志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过中国梦,这对于世界直接了解中国目标与其他各国的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然,理解和把握中国梦论述必须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和强烈的时代意识。

尽管天下仍很不太平,尽管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当今世界仍总体上体现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交往扩大化、信息网络化的开放世界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只能在同其他国家各方面广泛联系和深入交流的背景下来展开。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的总体和平、共同发展。我们既强调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是当今时代的现实条件决定的。在今天,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只能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国际趋势下来进行,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一句话,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造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形塑一个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态势和关系。

中国梦论述,是在中国这一最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和崛起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实现中国梦,中国必须坚持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要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阐明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并促进世界各国正确看待中国和平崛起给它们提供的发展机遇,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始终是我们一再重申的科学的发展、自主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同的发展。我们要秉承理性、平和的心态来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要培育国民全新的大国心态和思维。既要有意志和能力来应对崛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同时又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基点。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到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到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我们要为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继续争取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梦要树立起自信、开放、进取、合作的心态,把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其他国家、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梦想更紧密地连通起来。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应有的世界视野、大国思维和国民心态。

中国梦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成果和基本经验,运用宽广的世界视野,把握了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发展实际,深化了我们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及其变化的认识。中国梦论述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和时代命题,把国家的时代、人民的时代与世界的时代、人类的时代结合起来,把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深刻回答了当今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的基本问题,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和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再次,中国梦论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品质。中国梦论述强调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强调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实现的前提性和基础性作用,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想,这体现了中国梦论述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特点。从围绕中国梦论述不断掀起的讨论看,中国梦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

邓小平晚年在南方谈话中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对此,邓小平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要求来想问题、办事情,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从人民群众对理论掌握的要求和特点看,要求人们都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都去读长篇大论,那是不现实的。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1]中国梦论述的提出,尽管总体上来说还处于概念提出和命题形成的阶段,但已经比较好地深入人心了,引发了人民大众对自身理想和国家前途的思考,以中国梦论述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特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和历史命题与人民大众的日常幸福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梦论述的生命力和人民性,让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现实性体现,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极为有益。

可以这样说,通过中国梦论述,广大民众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逐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现实过程并不仅是文件中的规划和描述,也不仅是专家学者或教科书中的阐释和解读,而是我国现实发展过程及其具体事件中的日常体现和鲜活实践。中国梦论述,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日常实践和当今时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直接面对的历史运动和现实生活。

中国梦论述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中体现,就是全面尝试以群众的语言和认知习惯阐述马克思主义,以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成凝聚社会认同感和中国力量的纽带。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梦,每个人的梦汇聚起来就成为共同的梦,这很容易理解,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接受和拥护。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都展示了讲话的平实性和大众性特点。在观展《复兴之路》时发表的讲话就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人民大众的梦想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让人接受我们的发展方向、道路和目标;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把中华民族复兴与人民大众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联系起来,这让人民大众更能理解中国梦与自身的关系;在考察海南省与普通渔民交谈时,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通俗话语,形象指出了全面小康社会对实现多数人富裕的核心要求,这就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基层民众听得懂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提出我们党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时,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表述,把作风建设与日常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极富生活化和大众化。显然,这些鲜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做法,是得到群众拥护和称赞的。中国梦论述,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还探索和实践了在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子。

四、开展中国梦论述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推动理论的大众化工作

要让人民大众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梦”的本真意义,须系统深入宣传中国梦论述。在中国梦论述宣传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做好理论的大众化工作。

首先,在对“中国梦”内涵和意义的正确理解中推进理论的大众化工作。对中国梦论述进行系统宣传教育,首先必须讲清楚中国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把握中国梦论述的前提性和基础性要求。从目前情况看,人们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些不到位或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把中国梦“物质化”。比如认为中国梦就是实现有房有车有好的物质生活,忽视了中国梦的价值意义,割断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这就会使中国梦的实现缺乏精神气质和精神引领。二是把中国梦“空心化”。比如没有把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联系起来,也没有把中国梦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情结合起来,甚至把中国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割裂开来,这就必然会使中国梦丧失其本质,表现出空心化的问题。三是把中国梦“泛化”。中国梦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中国梦在任何情况下的言说,并不一定会增强中国梦论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会使中国梦口号化,或者成为一种形式化、荒谬化的东西,从而使中国梦论述丧失其严肃性和规定性。四是把中国梦“西化”。有的人从“中国梦与其他别国梦想相通”的论述中得出中国梦就是要照搬西方道路和模式的错误结论,有人甚至说中国梦就是“西方梦”、“梦”。显然,中国梦只能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尽管这种梦想的追求和实现并不拒绝借鉴和吸收其他经验,包括西方的经验,但中国梦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框架下来实现。五是把中国梦“虚幻化歪曲化”。比如有人说梦是虚幻的现实反映,中国梦也是中国现实的虚幻反映,因为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了,所以只好做梦。还说梦想就是实现不了的东西,实现了的和能实现的都不是梦想,说什么中国梦是“白日梦”、“南柯一梦”、“黄粱美梦”。这些看法不仅简单而且消极,消解着中国梦论述的社会影响力和大众认同感。

纠正上述种种错误认识,要通过对中国梦论述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关于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主题主线、基本内容、本质规定、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政治保证、外部条件、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问题的系统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中国梦论述,避免对中国梦的误解和曲解。只有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推进中国梦论述的大众化和相关理论的大众化工作。

其次,在对中国梦论述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大众化工作。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是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为此,必须强调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定。通过对中国梦论述的宣传教育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让人们比较容易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可以说,中国梦论述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载体,它沟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同人民大众的联系,沟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世界的关系,沟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沟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运行与微观呈现的关系。这是中国梦论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也是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把握到的。

总体来说,我们要通过对中国梦论述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人民大众认识和理解自身现实生活、未来追求、利益要求愿望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在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自身幸福生活的本质联系,使人民大众真正体验到,只有参与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各项工作,才有人生出彩机会,才能实现自身梦想。因此,在开展中国梦论述宣传教育活动中,要注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社会认同和大众体验。

第三,在深入把握“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目的仍是要让人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和自信,这是不变的目的。为了完成“化大众”的现实任务,我们又要注重引导和推动大众去认识、理解并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把大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开展中国梦论述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注重把人民大众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更好地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从而把中国梦论述的一般原则要求和梦想主体的多样化追求活动结合起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新经验。

毋庸讳言,要完成“化大众”的工作,就要直面大众的生活和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了解和把握群众。当今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大众”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阶层化、群体化、集团化,甚至是“碎片化”的多元主体集成。人们的梦想也多元化了,单一社会生活模式和趋同化的人生追求目标,已不能适应人们的现实要求和未来选择,“独木桥式”的人生追求模式已被“立交桥式”的人生追求模式所取代。但无论怎样的多元化,每个人要离开多元社会孤立追求自己梦想的实现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每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必然融入其他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个人梦想必须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主体梦想的不同,源于主体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实际生活差异。因此,人们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也就不同。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尊重人们对梦想的正确选择,鼓励人们对不同层次、不同梦想的探索和实践,而又在这些具体的梦想追求过程中,体现和反映中国梦的历史主题、总体方向和规范要求。通过把中国梦具象化、主体化、大众化,避免把中国梦抽象化、单一化、口号化,形成个人梦追求活动有机融入中国梦历史运动图景和社会实践形态的趋势。在以中国梦引领和规范个人梦、以个人梦支撑和汇聚中国梦的交互作用中,使中国梦真正融入人民大众对现实生活目标的追求中。只有这样,人民大众才能体会到中国梦论述对中国发展和个人梦想的理论引领和价值导向,从而彰显中国梦论述的大众化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我的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祖国的梦。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说我的梦想有点夸张,有点遥远。可谁又能怀疑我的这个梦?毕竟每个国人心中都有和我同样的中国梦,只是有的人没有明说而已。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不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那一串串的科技之光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熠熠发光。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化步伐。在古代,我们拥有着世界最多人口,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华夏民族远扬四方,成为了各国仿效的优秀民族,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及外交联系。那是的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可是在近代,中华民族早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先是英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大门;然后八国联军侵华洗劫了全世界瞩目的圆明园;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但是华夏子孙并没有仍人宰割。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经过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的居民幸福指数仍然不高,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再加之,西方各国纷纷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对中国敬而远之。中国虽想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却困难重重。

我没有更加伟大的目标和魄力,我的现实就是我成为了一名中国人,就应该有所担当,我的梦想很遥远却又很现实。我的中国梦就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说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就会实现。

【我的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来,中国梦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全国上下大力展开我的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之际,为深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起群力小学广大教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4月10日群力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召开了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帷幕。启动仪式上,群力小学党群主任张铭做了题为了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主题讲座。讲座结合讲话具体论述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中国梦的基本

全系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凝聚不可克服的中国气力》、《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中国梦回根究竟是人民的梦》、《在党的领导下会聚圆梦气力》等9篇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评论员文章。

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熟悉到了中国梦的深入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宏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气力。主席的讲话,深入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露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道路即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崛起证明了,只有坚持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才会实现中国梦。只有所有13亿人共同寻求同一梦想,中华民族才能成为最强大的民族。为此,我们必须付出延续的艰辛努力。群力小学全体教师倍受鼓舞,决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努力工作,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要掌控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掌控好坚持中国道路、宏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气力的重要途径;掌控好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特别强调了广大师生在实现中国梦中应当担当的责任,他希看广大青年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牢牢相连,要自觉建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要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中华民族振兴融会起来,共同追寻属于每人的中国梦。

大家以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大家表示,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就必须胸怀国家,立足本职,出色完成自己所担当的工作任务。

【我的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 梦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虚幻,而中国则是我们成长发展的现实之地,中国梦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的梦想就不同。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怎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做一名优秀教师。

第7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道路;实现途径;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3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轫于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魂牵梦绕上下求索,奠定于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承光大于、、与时俱进的薪火相承。

一、170多年来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

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为了使中华民族能走上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儿女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艰难求索。

(一)中体西用的“洋务梦”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保存清王朝的基础上,以学西学、制洋器来实现自强、富裕。然而历经35年的洋务运动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彻底破产。

(二)救亡图存的“变法梦”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遭受“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四朝未有之奇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领导下,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进行维新变法,试图按照英、日等国君主立宪式的模式救亡图存。但在慈禧太后与守旧势力的镇压下,仅经历了103天就寿终正寝。

(三)资本主义的“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五权宪法”和“军政、训政、”的路线图,但最终演变成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风雨如磐一盘散沙、民不聊生的噩梦。

(四)科学民主的“各种主义梦”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我们还做过科学民主的梦,尝试过各种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这些主义“乱花迷眼”、“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最终都一个接着一个地失败了。

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下洋务梦破产了,变法梦破灭了;在软弱妥协的资产阶级领导下梦破碎了,各种主义的梦昙花一现。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继续孜孜求索民族复兴的道路。历尽苦难,我们终将收获辉煌。

(五)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了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历史,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打开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闸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关键第一步――民族独立。

然而,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不容易,建设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更是不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有成功、有坎坷、有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发生历史性的转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进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的第二步――国家强大,生活小康。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第三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全体中国人民更加同心同德,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结中国近现代史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今天,我们提中国梦,是在民族已经独立、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已经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提中国梦?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国的复兴道路尚远,仍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另外,国家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世界贡献的上升。在当今全世界的科学发明中,我们的贡献还较少,挂在嘴边的往往是过去的四大发明;谈起中国的人文科学,常常谈到的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夫子们。这些都是在分享祖先的光荣。一个民族如果老是分享祖先的光荣而没有自己贡献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就落后了。现在我们有了追求对世界贡献的想法,这是中国梦很重要的一个国际内涵。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表现在思想上、文化上和发展道路上。实现中国梦不仅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大幅度提升中国奉献世界的能力,使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还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已经执掌阿富汗13年,此前阿富汗政府曾被视为美国白宫一手扶持的“民主政权”。随着阿富汗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临近,57岁的卡尔扎伊也即将卸任,但阿富汗依然处于动荡之中。2014年6月,即将卸任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访华期间表示:“中国在不到40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亿万人民脱离贫困,还促进教育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阿富汗这样渴望发展、扩大教育和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失去30年发展时间的国家来说,这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因此,“如果阿富汗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一定会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当然,如果你仅仅用不到40年的时间就收获了别人花三四百年时间所取得的成效,肯定会有妒忌,会有批评攻击你。任何模式都会招致批评,但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成效,而非消极面。”[2]

二、中国梦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2013年3月17日,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深刻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依靠力量等,为我们学习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未来追求,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新一届党领导集体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一)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这个梦想,凝聚了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也是民族的。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连,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密切相连的。国家富强,民族昌盛,每个中国人才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成就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民族“大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人的“小梦”。只有国家富强了,民族发展了,个人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国家好、民族好,每个中国人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前提是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中国梦,关键是民族振兴。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历经五千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大变动中落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不仅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更表现为人民幸福。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梦想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说,方向和道路是统一的、相互依存、互为结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近代以来历史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成功之路;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筑梦之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有榜样的引领和感召,尤其是要发挥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这三类重点人群的引领和感召作用;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齐心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绘就者,只要每个中国人戮力同心就能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齐心协力为之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做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钉钉子不是一锤子下去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钉子是这样,做工作、干事业亦是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绘就,就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功到渠成。

(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面对中国发展,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但中国改革开放36年来的快速发展证明,中国的发展给地区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共赢,而不是零和游戏。人类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通,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是一个和谐共赢的一体。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4]

三、增强各级干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党员干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践行者。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指出,对这“三个自信”要刻骨铭心。这恰恰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证明,选择一条什么样道路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应有的道路自信。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应有的理论自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应有的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我们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二)以中国发展方式解决中国特色问题

改革开放36年来的历史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乃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总起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绝不能有丝毫动摇。从国际看,我国发展水平还较低,追赶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当前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党员干部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践行者

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5]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活力和源泉,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等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认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才能自觉同形形的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才能对大是大非问题,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另外,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把实现中国梦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其次,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五大思维能力贯穿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钥匙”。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中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我们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向梦想一步步靠近。距离目标越近,越要谦虚谨慎,越要增强战略定力。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2012年11月29日,新华网

[2]《阿富汗总统:如重新选择阿富汗将走中国道路》,2014年6月10日,环球网

[3].《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4].《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新华网

第8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国家梦是国际视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民族梦是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发展诉求;人民梦是包括每一个中国人在内的人民大众的发展理想。三者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国家梦、民族梦才有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才能最终实现。同时,个人之梦只有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才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发展之梦的综合体。当代中国,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高度叠合,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实践和发展中,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的实现,以民主法治为路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以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轨道;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梦想主体,社会个体的发展梦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国家、民族的梦想需要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每个人的梦想,要靠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凝结。中国梦是进步的、理想的社会质态的梦想,一切价值活动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梦的灵魂,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进程。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神圣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统领全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保障。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是每个人发展梦想的汇聚。而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每个人的梦想凝结成国家之梦、民族之梦,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个体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个人梦的价值规范。

中国梦不是空洞虚泛的幻想,而是现实具体的价值理想。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水平等现实具体的要件为构成,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发展目标,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维度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中国梦既是宏大壮观的梦想框架,是高度统合的梦想系统;又是现实具体的实践过程,是分层、具体的梦想追求。中国梦是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在社会各领域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和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整体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梦的实现,既有国家、民族和人民不同梦想主体的特性,也有梦想目标的具体内容上的不断递进;既包括物质的、精神文化的梦想追求,也包括价值理念的梦想目标。国家的强盛,人民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社会主义的发展,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也是世界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梦想,既关系我国国民的幸福,又关乎世界的文明水平和发展状况。中国梦的实现,必将增加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推进世界梦、人类梦。

在新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世情、国情、社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社会的转型必然给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梦在当代的凝结和实现,需要依赖于社会的共识,即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指引和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也是中国梦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也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既需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又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第9篇: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3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16 [本刊网址]http:∥

一、“中国梦”的历史延展及深刻内涵

“中国梦”这一命题是由于2012年首次提出的。但是中华儿女希望国家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梦想却早已有之。虽然近代以来的中国曾经山河破碎,近代以来的人民曾饥寒交迫,仍有一群仁人志士始终不畏牺牲,为寻找强国救民的出路而不停的探索。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孙中山提出的火车进城、渐进民主等思想,虽然最后都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们当时却也都是怀揣着复兴民族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一直探索国富民强之路径。从解放初期提出的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百年时间赶超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后不断提出的“五年计划”、努力发展经济,几十年后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等思想,都是对民族复兴的殷切期盼。

所阐释的“中国梦”,其本质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道路,从而使中国实现富强之梦、振兴民族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三个梦想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其中,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石和根本目的,要让中国人民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加自信,实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关键,这也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只有这一梦想实现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统一则能促成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所以实现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最终目标。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关系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相契合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用来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进行无畏前行的指引,是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航标。在报告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也从走过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一个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四分五裂的如同一盘散沙。回望中国的百年沧桑,之所以能够从备受欺辱的地位走向独立自强,从战火纷飞的局面走向安定统一的现在,从闭关锁国的历史走向自信开放的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一心,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形成合力,不屈不挠的战胜所有困难。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就是一直以来人民不断追寻并努力实现的“中国梦”。这个梦体现了个人理想和家国梦想的高度结合,个人价值与家国追求的完美统一。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文化多元,思想解放的大时代。他们的个人追求与选择极度自由,因此,他们体现出了个人张扬、思想独立、渴望个人价值得以在社会中现实。他们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爱国情结,有着青年一代所独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希望个人的价值能够在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这种理想和抱负与中国梦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二)“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中国梦”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中国梦”全面概括了着当前中国国家、民族与人民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他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对探索国家、民族、个人发展与前途的最佳表述。其次,“中国梦”的提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指导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最终目标。

三、坚定理想信念共筑伟大梦想

梦想欲转化为现实必须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着力点,使其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生与全社会人民共筑中国伟大梦想。

(一)从思想入手使“中国梦”入脑入心

信念不是无源之水。要坚定一种信念,就要有科学合理的思想作为依托。并不断地对这种思想加以学习研究,从中汲取养分,净化和坚定自身的灵魂。“中国梦”这一理想信念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国情,适应社会发展而提炼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但简单而枯燥的传授不能很好地得到实际效果。卢梭的著作《爱弥儿》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定不要的与年轻人讲枯燥的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因此,我们在课堂传授外再结合多种形式对思想进行传授,如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团活等各种活动、结合当前热点问题的讲座、个人对于“中国梦”理解的座谈会等等。还可以用微信、微博、QQ等多种网络平台为大学生解读相关理论,使思想真正的入脑人心。

(二)传递“正能量”使大学生摆脱迷茫

当下有一个词非常流行――正能量。正能量就是指一切能够推人向上,给人希望,使人不断追求和探索,从而让生活变得和谐幸福的动力和情感。从生理学上看,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社会心理学把这一时期称为“疾风怒涛”期,也称为“自我发现”期。当前大学生处于社会大发展时期,在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他们也在经受着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加之西方思潮的思想不断涌入,许多人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自私自利、不讲奉献的思想开始抬头,针对这一现象,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大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时,要积极的向他传递“正能量”,从而引导学生正视国家发展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肯定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始终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