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第1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教学系统;任务驱动;ASP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52-02

Computer Teaching System Design Based on the "task-drive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IU Bing

(Network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ome of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curriculu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The author has designed a Computer Teaching Systembased on the "task-drive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design, and expound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developed by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the module functions and the code of key technologies.

Key words:Teaching System; task-driven; ASP

1 引言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高校的一些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上机课是对理论课中相关理论知识的一种实践和补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这一环节却往往在学校中得不到足够重视,使得学生上机学习的效果不好,造成很多上课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消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原因除了相关学校不重视、计算机设备陈旧等外,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生上机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很多老师在学生上机前,只是简单地布置几个上机作业题,其难度往往缺乏层次性,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做完后就无所事事;成绩差的学生又无从下手。

学生上机学习时,缺乏学习资源的有力支持。由于受学校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限制,很多高校一个机房只配备1-2名指导教师,根本就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其次,教科书或实验指导丛书等作为学生上机传统的参考学习资源,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很多学生由于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上机任务没有完成。

学生上机学习的效果难以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评价与反馈。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上机作业往往是写一份实验报告,由实验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来批改。因为学生上机的过程基本上都是数字信息的处理,用传统的纸张和文字来记录很难描述清楚,所以教师单单靠实验报告是很难衡量学生上机学习效果好坏的。

学生上机学习基本上是单机操作,缺乏网络支持,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互不够,不能进行协作学习。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基于“任务驱动”的上机教学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2 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以达到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提出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学成功与否首先很大程度上得取决于教学任务设计是否合理。一般说来,任务设计通常要满足这样几个要求:(1)任务的选择既要来源于教材,又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制定的任务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要符合网络学习的特点;(3)要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要控制任务量和操作难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兴奋的持久性。

2.2 分析任务

教师必须要根据提出的任务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案、教学录象等等,以引导学生分解任务,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使学生能够初步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案。

2.3 协作探究

学习者确定完成任务的设计方案后,自主探索或寻求学习伙伴协作探究。网络教学环境为这一步骤的实施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BBS、聊天室、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沟通交流,就某项任务或目标,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学习资源,进行互动协作学习,完成既定任务。

2.4 检验和评价

学习者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必须要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建立作品提交系统,学习者将作品提交至作品库,由教师统一进行评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自己的成果,由学习小组来进行评比,并设置投票机制,根据投票结果建立优秀作品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2]

根据以上四个步骤,笔者得出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上机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如图1:

图1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给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它迎合了网络教学软件中的一些特性,可以解决传统网络教学的一些实际问题。

3 系统基本结构与模块功能介绍

3.1 基本结构设计

网络环境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设计,为上机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此,笔者所开发的上机教学系统主要包括活动任务、学习资源、互动交流、作品评价等四大模块,其系统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3.2 模块功能介绍

3.2.1 活动任务模块

本模块是上机教学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可以按难度对任务进行分级,使得学习任务富有层次性。学习者在学习时,按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所选任务,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学生也可以按照由简单到难的顺序来依次完成学习任务。

3.2.2 学习资源模块

主要包括电子教案、教学录象、演示课件和知识扩充等部分。电子教案主要是教师上课时用的课件,一般是由Powerpoint做成,可以为网页格式进行观看;教学录象主要是指教师的实时课堂教学视频动画,可以将它们转换为流媒体的格式来实现在线播放;对于一些象Office软件、网页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由于软件的操作步骤较多,学生上机操作时很难记得住,可以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如Snagit等将教师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保存为Flas,制作成教学演示课件,供学生在线观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则可以进入知识扩充栏目继续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3 互动交流模块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作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学习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解决。

模块由在线答疑、课内BBS及意见箱组成。学生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由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来进行解答,对于一些还有待商榷的问题或者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课内BBS上供师生一起讨论。

3.2.4 作品评价模块

包括作品提交系统、作品库、优秀作品库、成绩系统等。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提交自己的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每个学习小组对学习成员作品进行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并上传到优秀作品库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作品库,对每个学员作品进行评分,并将成绩出来,学生课后可以查看。

4 系统运行环境及关键构建技术

4.1 运行环境

本系统主要运行于校园内的局域网,系统环境对安全性能以及页面运行速度要求不是太高,系统后台数据库存储量也不大,但必须能够快速方便地安装在机房的教师机中,而且要便于维护,系统的可移植性要强。鉴于此,笔者在网站的制作中除了采用Dreamweaver8.0等网页制作工具外,还采用了ASP+数据库技术来实现网页的交互与数据的管理,在操作系统Windows2003 Server中基于微软的信息服务IIS的网络平台上,通过服务器端来运行ASP程序访问后台数据库,而对于小型数据库来说,选用Access数据库则是最恰当的选择。

4.2 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4.2.1 web访问与连接数据库技术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数据库的访问是关键的技术之一,本系统中利用了ODBC接口通过ADO对象来访问数据库,相关步骤与代码如下:

连接数据库,创建连接对象

Dim db

set db=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db.open "Dbq=" & server.mappath("#data.mdb") &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

建立Recordset对象

Set rs=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打开数据库中的表

sql="select * from book"

rs.open sql,conn,1,3

4.2.2 作品提交系统关键代码

出于对系统安全考虑,教师应能限制学生上传作品的格式,系统开放前应该设置好允许学生上传的文件类型。

基于以上考虑,以下是本提交系统的关键代码:

……

if FileType"" then '如果限制了上传文件类型

if Instr(FileType,GetExtendName(file.FileName)) then

TypeFlag = 1 '文件为允许的类型

else

TypeFlag = 0 '文件为不允许的类型

Response.write "不支持您所上传的文件类型:"

Response.write GetExtendName(file.FileName)

Response.write "

"

end if

else

TypeFlag = 1 '没有限制上传文件类型

end if

……

file.SaveAs Server.mappath(UpFilePath&fname) '保存文件

response.write file.FilePath&file.FileName&" ("&file.FileSize&") => 作业提交成功! "

……

5 结束语

本上机教学系统在笔者所在学校校园网运行了一年多,可靠、稳定,在一些课程的上机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检验,实践证明,通过对本系统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上机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上机教学的一些弊病,提高了学生上机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 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2004,6:64.

[2]刘作平.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EB/CL]. 省略/lunwen/chuzhongqitalunwen/04003591.htm.

[3]李学军, 等. ASP Web开发教程[M]. 海洋出版社,2005.

第2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3-0239-01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迈向社会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人际心理学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理。恶性的人际交往关系、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和弱化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阻碍当

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大学生交往的范围产生了制约因素,包括三方的心理因素:感情因素、学习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

一、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成因

(一)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认知偏差空间

首先,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的“人—机”交往方式的一种间接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丧失了大学生在“人—人”交往方式下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所普遍运用的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诚然,视频、音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体态语言,但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其次,通过网线在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的同时也会由于这种交往形式的隐匿性而导致对人们社会人际关系真正理解的缺失而造成对人际认知的不全面性。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网络交往主体的自我认同困难”这一后果。

(二)网络加速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人格分裂倾向

首先,网络在大学生生存的自我同一性方面存在问题,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性格的形成,也仅仅只能是网络世界里的“普通人”,因此,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性格分裂体征。其次,网络使大学生的性格更加复杂,变化相对缺乏稳定性,一个在网络世界里可以高谈阔论畅谈人生的大学生极有可能在现实世界里却是无比空虚与孤独,这种由心理鸿沟形成的强烈反差,必然对大学生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网上交流都是打字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谈话,导致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骤降。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满足于声音、图像等感官的直接刺激而缺少深度的理性思考,从而弱化了其信息接受、处理、反馈的能力而表现出个体交往能力的下降趋势的一个指标系数,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制约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正常交往能力,降低了和正常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障碍固化趋势

网络人际交往由于其交谈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由此产生的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化、网上盗窃、病毒的传播等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使学生产生怀疑、恐惧、防范等心理。虽然在与各种人打交道时采用浪漫和幽默的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沟通不畅。网络为大学生创造温暖的虚拟空间时,阻止了真正的情感精神活动,导致他们心理交流存在障碍。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举措

(一)充分肯定、全面把握网络的积极作用

就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传播网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网络的好处充分地宣扬给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充分把握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优势,使网络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自由时间比较充足,且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选择的权利较多,也可以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优势,当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与人沟通的时候不但可以抛弃物理世界的一维性,还可以弥补不可逆性的不足,进而使大学生有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时间。

(二)积极探索、客觀认识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要想克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就必须积极地探索网络世界环境,并公正客观地了解网络环境。客观认识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来正确处理和努力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是全方位的,其身心健康有其固有的规律;此外,网络世界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此同时还能给网络健康提供有效的途径,基于此,对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三)有机结合、辩证理解虚实世界的高度统一

为了有效克服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把物质和虚幻的精神空间联系起来,并为构建当代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网络是在现代最发达的技术,大学生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必须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并给大学生这一群体构筑健康的有高度统一思想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和他人和平相处、与社会协调一致。就安身立命这个角度而言,应该积极地处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心理问题,给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营造舒适的、易于沟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余晖.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教育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10):142. 

[2]张翠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改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98. 

第3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第4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于真实人际关系与网络人际关系,陈竹[3]的研究显示真实人际关系是指在真实生活里与个体有具体互动的人,彼此之间时常存有面对面的沟通与分享,共同参与真实活动,如此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人际关系是指互不相识的两人在网络上经由对谈而认识,并藉由网络对谈来与网友进行非面对面的互动,且在第一次谈话之后,还偶尔联络者,其后与网友相处的时间大都仍是在网络上,少有真实的社会互动行为。

2.现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

2.1渴望性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上逐渐成熟的阶段,内心充满好奇,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理解与尊重,希望能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实现自身的价值,与老师和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尽快建立,心理上的归属感和依赖感非常强烈。

2.2自主性在大学期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育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他们逐渐适应于独立思考,对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评判标准,具有比较明显的自主性。现今,人际交往自主已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

2.3利己性从交往的原则上来讲,人与人交往是一个相互交流、互惠互利的过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在他们的交往中,他们希望双方能主动交流并从中有收获。他们善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常常在审视、比较自己的朋友。这种互惠互利、有利于自己的交往心态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3.现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的影响因素

中武丹,李宏翰,巫春英的研究显示指出在性别变量方面,女生在处理与同学的交往关系时表现得普遍好于男生;在年级变量方面,大四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比其他年级高,自我和谐程度比其他年级低,行为上多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从专业因素看,文科学生的思维更具变通性与灵活性。家庭诸因素也会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诸多影响。一方面,不同家庭结构的特点会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父母教育精力的投入以及不同的教育态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平台。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对外交往、信息沟通等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536.5647万人。大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00%,网络化生存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及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以其传递方便、速度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它构建了虚拟社会,扩大了交往空间,实现了人与人之间跨时间跨时空的沟通。但卢桂桃、王莉研究显示过频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甚至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特征,从而弱化人际沟通能力。

4.网络化生存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4.1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具体表现在(1)网络化生存拓展人际交往范围吴晓云的研究显示指出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具有超时空性,这种超时空的传播拓展了现实人际交往范围,扩展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容。通过网络可实现异地人们的广泛交往,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受制干物理时间和空间的交往方式。(2)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消减文化冲突导致的交往不适陈朝阳的研究显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较大程度依靠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和衣着装扮来表情达意。但是由于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其最初的反应必然影响交流的结果。大学生年轻气盛,缺少传播技巧,无法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及时消减文化冲突导致的交往不适,但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他们通过符号化的多媒体传播表现出来的淘气与可爱能弥补这一缺陷。(3)网络化生存有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障碍邹璐的研究显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现有的社会身份、角色、地位以及个体的性格特征等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往。而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网络以其独有的特征,使其成为大学生结交网友,向网友倾诉和宣泄的新场所,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瞒起来,把内心世界完全敞开,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从而缓解内心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4)网络化生存促进大学生角色扮演和角色重建乔虹,贾琳的研究显示表示社会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扮演多重角色的个体,比那些仅有少量限定角色的个体具有更强的适应生活压力和变化的能力。网络人际交往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角色贫乏、感到压抑的人提供了角色重建的机会。这样大学生便可以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学习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角色行为,从而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4.2从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会发现,网络化生存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有益的,它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王莉,卢桂桃的研究显示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而降低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能力。过频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2)网络人际交往可导致大学生出现角色混乱徐进的研究显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担任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并通过人际交往不断巩固和完善。而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同一个人可以担任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角色,并且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然而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角色混乱、人格障碍。(3)网络人际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郝文清,吴远的研究显示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超地域性使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上汇聚交织,容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5.研究不足与展望

5.1研究不足

5.1.1内容方面总体说来,查阅网络化生存的相应研究,发现对本课题的研究存在尚待深入拓展的方面:①对网络的认识方面,大多就网络作为一种环境,从网络文化、网络交往等方面去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些方面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很大,研究的学者很多,从深度上讲,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就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却很稀少,要不就是一笔带过,且研究的还不够深入。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都在逐步“网络化”。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但是当前的研究着重立足于消极影响,从中去思考对策,忽视了就网络对大学生积极影响的正确引导。③网络化生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虽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的也只是散见于个别文章中的粗浅论述和分析。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网络对其学习、生活、尤其是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5.1.2方法方面根据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显示,前人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未立足于网络对个体影响的的长远发展,缺乏深层研究。且多以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为主,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但缺乏对个体的深层次研究。

5.2展望

第5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移动网络;大学生;人际关系

0引言

移动网络时代不仅具有简单的通讯功能,同时摒弃了以往手机通讯与无线网络的通讯障碍,手机网络以其便捷性的信息供给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频繁使用,特别是社交网络的使用,例如QQ、微博、微信将人们的现实人际交往搬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萎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1.1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终端,通过公用语言进行交互信息传输而形成的信息网络[1]。移动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传递灵活快速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重要的通信手段。2G、3G、4G、WIFI的出现是对移动网络功能的日趋完善,适应了人际交往中的任何需要。

1.2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

1.2.1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在吴晓云[2]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网络交往拓宽了大学人际交往范围。Peris等人通过对由66名被试组成的聊天室研究,发现网络交往是完全有益的,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3]。陈朝阳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大多采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和衣着装饰来表情达意但由于所处区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信仰等存在的不同,而造成一词多义的窘境[4]。现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主观念极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好冲动,不能良好地适应。而网络背景下,他们通过符号化的语言进行人际传播,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冲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5]。

1.2.2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交往中,人与人的间接交往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弱化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王莉、卢桂桃[6]的研究显示现代网络交往模式契合了大学生交往心理需求,大学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网络交往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能力的降低。徐进[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人际互动,这些角色得到巩固完善。而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扮演不同角色所需要的群体。同一个体以不同角色在不同地点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然而在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于频繁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角色发生混乱,甚至人格障碍。

1.3研究目的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移动网络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自控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困扰,本研究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并考察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关系影响,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和自编问卷队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大学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研究设计

2.1被试

本研究根据要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延安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抽取四个年级360名同学进行施策,施策过程中被试沿用一套指导语匿名完成问卷。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要考察了人际困扰的严重程度,包括28道题,量表分为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每道题以“是”和“否”来回答,答“是”得1分,“否”得0分,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人际困扰程度越高。

3数据分析及结果

3.1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人数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各分数阶段人数百分比,对各阶段所占人数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处于低分阶段的占59.4%,即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对各分数阶段所占人数做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区间上人数的分布有显著不同。

3.2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不同手机上网时间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与表2。结果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与2-5小时的学生、5小时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p<0.05)。而上网时间在2-5个小时的与5个小时以上的在人际关系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3大学生上网对现实交流程度影响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大学生上网交流程度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和表4。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3.4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各变量上的情况

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4结论

在人际关系中59.4%的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手机使用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5调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5.1规范合理运用网络

就目前而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比较快,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设置一些和他们学习、生活和相关的内容,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合理的轨道上来。

5.2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更愿意说出心里话,而由于网络的时空较大,更便于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帮助、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等。

5.3加强师生联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具有正性的激励作用,教师做好学生的榜样。

5.4加强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的联系

鼓励大学生发展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加合作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作者:张莉靖 单位: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海燕.手机网络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2]吴晓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62-65.

[3]Peris,R.,Gimeno,M.A.OnlineChatRoomsVirtualSpaceofInteractionforSociallyOrientedPeople[J].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2(5).

[4]陈朝阳.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4):1019-1012.

[5]黄燕华.因特网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64-065.

第6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手机媒介;及时性;大学生;人际交往;效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人际交往指个体借助语言、表情、文字或其他手段传达信息,从而和其他个体、群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需具备信息理解一致、信息反馈及时、适宜信息传播媒介、基本交往技能和一定交往愿望等基本条件。而通过人际交往过程,在社会活动中建立的个体间直接心理关系,即社会心理学定义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群体社会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个体自我认识的深化,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形成助力。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人际交往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均为独生子女,个性独立、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人际交往的愿望比较强烈,同时,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途径不断增多。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其独特之处:

第一,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传统媒介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对局限于亲人、同学、老师和老乡的范围内,交往范围相对狭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种信息传播媒介的并行,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再困于传统的校园、社区和家庭范围,他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进行交流。网络的发达,人际交往更是开始由现实社会向虚拟空间延伸。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出了六度分割理论,即每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不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便可以联系到任何一个陌生人,无论他在世界什么地方,处在什么社会阶层。按照这一理论,每个人的人际交往范围都不断放大,最终成为一个大型社会性网络。大学生中风靡的QQ、MSN、飞信、微博等交往方式的不断增多,使大学生的交际圈趋向无限扩展。

第二,人际交往互动性强。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再受困于传统的面对面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交流,或者书信、广播、电视等单项交流模式。当代大学生以“80后”“90后”居多,个性鲜明,追求自我实现和平等自由,渴望在双向交流中获得精神共鸣和情感认可,人际交往互动的动机强烈。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为个体交流提供了及时反馈的空间,人际交往较少受到限制,能够实现畅所欲言,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增强。

第三,人际交往更重时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效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大学生面对考试、择业等压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凡事讲求效率,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体现,即更多选择快捷高效的方式进行沟通。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显示,大学生人际沟通首选“手机短信”,其比例高达80.5%,而手机通话占50.1%,QQ、MSN占34.1%,书信仅占8.8%,传统媒介一定程度上受到依托网络发展的新媒介的冲击。能够双向及时沟通的人际交往方式更具实效性,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并被广泛采用。

第四,人际交往目的多样。大学生处于过渡时期即将步入社会,对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着许多好奇,对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有着许多模仿,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更成熟、更理性的积极作用,也促使相对单纯、简单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更多功利化、世俗化的现象。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更趋多样化,有出于兴趣爱好进行凝聚,有出于学习目的进行共享,有出于发展目的进行“套磁”,也有出于情感发泄进行联络等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社会化需要和情感交流,增加了许多利益需要。交往的互利互赢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晋要素,人际交往的目的复杂化、多样化。

二、手机媒介的及时性分析

手机媒介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为平台,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信息传播媒介。成为继报刊杂志、无线电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介”。专家根据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拥有量将超过欧洲、美国、日本之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速,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大,世界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将处流动状态,人数高达20亿之多。

手机媒介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宠儿,是网络媒介的延伸,不仅具备网络媒介互动性强、信息传播高效快捷、跨越空间地域阻隔等特点,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信息传播互动性强,更具私密性等优势。手机媒介冲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受众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技术水平更高、互动更充分及时,而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际交往渠道的主流。及时性强是手机媒介最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手机媒介线性传播和非线性传播兼具,人们通过手机媒介不仅可以获取过去的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正在的信息。手机媒介小巧、灵活,方便随身携带,与必须在宿舍、教室或者汽车等固定地点固定时间接受信息的其他媒介相比,其信息的和接收的时间差更小。鉴于移动通讯网络全球覆盖和全球漫游的实现,手机媒介彻底打破地域性,全球范围内距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同时,手机媒介实现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络的融合,使信息传播走向全媒介的大融合,无论身处何处,手机拥有者都可以可据个人偏好选择开机时间,只要通信网络畅通便可随时传播和接受信息。

第二,信息传受同步得以实现。传统媒介传播信息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者对信息有着相对控制权,接受者多只能被动的接受,相应的信息反馈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进行,且一般都是延时的、间接的。以电视为例,其传播过程是垂直单向的,电视观众完全为传播者左右。手机兼有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手机上网终端和移动电话终端,可以通过手机邮件、手机短信、手机QQ等多种方式对手机媒介内容提供者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直接的沟通交流,从而使信息接受者也具备了信息传播者身份,传受双方可以双向交流,实现信息传播的传受同步。

第三,动摇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从属关系。传统媒介时期,大众传播占据主导地位,而人际传播处于从属地位。手机媒介动摇了这一从属关系。目前来看,手机媒介下的人际传播在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上看已不输大众传播。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上,手机媒介下的人际传播往往比大众传播更迅速且所设范围更广。例如,“5・12”汶川大地震时,很多人都是利用手机媒介或者获取的有关信息。手机媒介群发功能,可同时将信息传送或转发给很多人,为人际传播的大量进行提供了时效性保证。过去被视为“小道消息”的人际传播正颠覆着以往与大众传播之间的从属地位,逐渐走上信息传播前沿。

三、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用分析

手机媒介是及时性的信息传播媒介,其独特的优势使之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首选方式,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手机媒介的及时性作为手机媒介最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正效应

1、提高人际交往效率。手机媒介及时性使随时随地沟通成为可能,大学生和家人、朋友、老师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便利。信息反馈的及时,人际交往双方互动性不断提高,双向互动使交流更加平等自由。手机媒介可随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人际沟通,手机群发功能使学校通知、学院活动信息和班级消息等大范围信息传达得以一次搞定,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人际沟通效率。同时,借助手机媒介,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可在手机QQ群、手机飞信群等及时交流软件上随时随地开展,而不必受个人所在地以及交流场地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手机媒介,人际沟通双方可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实时互动,使沟通更加充分、有效,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

2、有利远距离情感维系。与亲朋的沟通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与父母亲人相距较远,同时许多好友也在各地上学或者工作,彼此不能常常见面相聚。手机媒介可及时获取父母亲朋的消息,同时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奇闻乐事讲述给他们,与远在异地的他们分享情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手机媒介及时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实时互动增加沟通的频率,消除了远距离造成的交流障碍和情感隔阂,为情感的深化和维系创造了条件。

3、利于人际困境的尽快化解。手机媒介不仅可以消除面对面交流可能产生的顾虑和尴尬,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手机媒介为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及时排解提供了可能,双向互动的方式可使大学生负面情绪产生初始便可以向父母、师长或者好友倾诉,获得他们及时的支持和开解。大学生心理还处于成长阶段,相对比较敏感,为人处事还不够成熟,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产生误会和争执,手机媒介提供了实时沟通的渠道,促进交流,有利解决人际交往困境,优化人际交往系统。

(二)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负效应

1、信息迅速传播,人际交往负面效应扩大。手机媒介不仅促进了积极信息的传播,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不健康信息、谣言、八卦等灰色信息利用手机媒介及时性可快速复制、转发和互动,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粗俗化。而大学生作弊中也发现了手机的影子,手机媒介及时性助长了群体协同作弊的不正之风。同时,手机媒介及时性为大学生“翘课”提供了方便,舍友同学之间利用手机给逃课者“通风报信”,有的同学甚至“翘课”成习,仅仅出现在老师点名时出现在课堂上,人际交往的负面效应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也渐渐扩大了。

2、手机诈骗更难防,引发人际间的不信任。手机媒介保存了通讯录、QQ号码等私人信息,手机遗失或者相关信息的被盗将造成个人信息的流失,手机诈骗不断升级。例如,很多同学都在好友飞信被盗取后收到信息,称急用手机充值卡,索要充值卡账号密码,收到者立即将充值卡密码发回而多有上当受骗。诈骗信息而手机媒介传播信息的及时性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了受骗上当的更难挽回。随着骗局的识破和揭发,同学间收到求助信息都难辨真假,引发人际之间的不信任,给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3、形成手机依赖,人际交流快餐化。手机媒介的高效快捷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手机互动即便可以通过沟通频率进行弥补,但如果沟通双方没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借助手机媒介进行的沟通难以补充情感的缺失。很多大学生懒于见面,将绝大多数的人际沟通都交给了手机,虽然提高了沟通效率但也造成了沟通的尽量简略。对手机沟通的依赖,大学生越来越缺少直接的交流,忽略与身边人的心灵沟通,人际交往只注重效率而忽视了情感交流,人际交往日渐快餐化。

四、结束语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进步成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范围扩大、互动性强、更注重时效、交往目的多样化等独特性,以及时性为特征的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获得大学生广应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积极效应;但手机媒介及时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际交往快餐、人际间不信任等负面效应。因此,应积极发挥手机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效用,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尽力规避负效应,从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王欢,祝阳.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的效用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王欢,祝阳.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姚静仪.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4、王志玲.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10(5).

5、何伟,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6、曾亮.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6).

8、艾宏青.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策略探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8).

9、刘思林.手机不良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策略[M].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1).

第7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73-02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1.随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前提标准以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 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 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2.在大学阶段,对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大学生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何对待社会交往的问题上,应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社会交往活动太多,对象太杂,频率太高,认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关系也是生产力”,抱着这样的心态,盲目交往。结果,毫无选择的社会交往严重影响了学习甚至使自己染上了不良嗜好;另一种是社会活动,社会交往过少,“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埋头读书,注重了书本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大学生要善于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培养自己的亲和力,掌握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同时,社会毕竟是复杂的,思想单纯,阅历不深的大学生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谨慎交往,以免上当受骗。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成因的透视

1.基础德育教育薄弱。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德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忽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青少年的强烈冲击,仍然满足于大而空的道德说教,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道德认识水平较高的人会很少甚至几乎不表现出任何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立场、观点和品德,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

2.网络时代的冲击。网络具有快捷、互动、虚拟和实用性等特点,使大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接收、传播信息和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无疑,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本身的特点对大学生具有巨大诱惑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相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些赌博性质的网络游戏又使得大学生玩起来上瘾,从开始的偶尔去网吧玩玩,发展到后来的欲罢不能。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往往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忧郁、敏感、不善于交际和叛逆等人格特征。

3.自身修养的缺失。环境是影响人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环境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不好的环境就会给青少年提供受腐蚀的、以致走向犯罪的条件。周围不良条件的影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良社会环境的侵蚀;第二种情况是青少年相互间的侵蚀传染。从各种事实也说明青少年的周围生活环境,平时接触的各种人和事,都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对策

1.注重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增强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大学生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应当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度过美好的大学时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真诚原则、尊重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和相容原则,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信任和接受。并且在生活和与人接触中不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要以己之短去比人之长,而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学会“静时常思己过”,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才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才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

2.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心态,理性利用网络。一般来说,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是积极影响,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交往结交了许多朋友,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开拓了思路,使自己获益匪浅。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有的大学生患上了网络人际依赖症,他们将虚拟当做了现实,过度热衷于网络交往,过分迷恋在网络上产生的友谊或爱情,并幻想用这些虚拟的人际关系取代现实的人际关系。他们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还有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受到不良影响,在网络空间里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全然丧失了道德良知,责任意识淡薄。为了消除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同学们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不在网络上无谓地消磨时光,只有“进得去,出得来”,才能使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在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中健康成长。同时,要具备必要的网络伦理知识,培养道德自律意识,正确把握网络人际交往。

3.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1)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提高认识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个人的素质。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教育。通过充分的宣传,向学生宣传人际关系的知识,注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和认识人际关系。努力将家庭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生介绍与不同人群相处的经验,如教授必要的校外交往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等等。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防止他们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等。(2)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一种必要能力,应变能力又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赞美,是人际关系的剂,它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但必须恰到好处。若在人际交往中,尽说肉麻的恭维话,则会令人心生轻蔑、厌恶,并不利于人际交往。实事求是地、适当地赞美对方,可以创造一种热情友好、积极热烈的交往气氛。赞美可以获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如果能够满足别人人性的渴求,懂得赞许、善于赞许,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但人际交往中的过度恭维,却令人难以入耳,不但降低自己的人格,而且得不到对方认可。用积极、肯定、支持、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们,善于发现并赞美别人的优点,必要时适当恭维一下,愉快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当被触伤感情后,仍能心平气和地交往。触伤他人感情后,能及时向人道歉。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见解时,不必强迫他人接受或感到烦恼。自己有错时,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交谈时让别人把话讲完,再表达你的意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要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做事才能更圆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张伟群.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徐华,周忠.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3]王丽萍.论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1997,(3).

[4]梁胜.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11).

第8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社会交际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人际交往简述

1. 人际交往的概念

所谓人际交往通俗地说,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来往。人际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直接影响与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才能得以实现,人际交往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难免与彼此交往,每一个人类个体是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上的。

2. 大学生交际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其自身行为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文化与社会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为个体提供大量的社会刺激,从而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只有经过社会化,人才能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就是掌握社会关系有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社会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早日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大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

90后大学生在家庭中享受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所以他们一方面容易出现自卑,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放弃自己,进而容易在心理上造成自闭和抑郁;另一方面容易出现自尊心和自信心太强,从而导致自负,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容易消极躲避。这两方面都不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搭建,这就需要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调控能力。

2.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严重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在调查中发现,有54.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半符合,有超过40%的大学生有交往功利主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正逐渐被物质利益性的追逐所替代。

3. 网络交际化

网络人际交往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中不可或缺的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虽然为交往带来了很多的积极的方面,但它也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首先,在网络虚拟社区的保护下,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表现截然不同,其人格分裂的倾向十分明显。其次,网络人际交往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网络依赖,从而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淡漠。

三、如何做好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1. 做好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嬗变工作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以人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自我意识的养成也不是“个人本位”。在世界观方面确立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社会本位”的理念,对大学生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对走向社会、养成担当意识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90后大学生处理好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到在学校里要学会与人相处的关系,处理好在大学里学习与社会实践当中的关系。

在人生观方面确立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关键;在价值观方面确立独享与分享的互动关系是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嬗变的逻辑演化。这些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社会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果断性以及活动性来实现。

2. 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指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量的研究显示,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综合素质,人的个性、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交往。第二,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三,待人要真诚热情。

3. 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大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更多地去参加社会实践,不但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能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第一,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要掌握一要适时,二要适量,三要社交口才适度。

【参考文献】

第9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现状对策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之间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人际交往是两个以上的人都有一种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可以是情感、欲望及感受的分享和交流,这种需要转化在现实中的信息交流就变成了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必须有这种心理的沟通和融合才可以和谐。进入大学,人际交往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一个大学生能否融入群体是其是否具有健康精神生活的主要标志[1]。

2009年我们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07、08、09年级799名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五个不同角度了解我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以下是此次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基本情况及分析

我们在问卷中调查了学生对自己交友现状的评价,对于问题“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如何”,40%的学生表示“关系不错,我很满意”,54%的学生表示“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4%的学生则是“关系很差,自己很失败”,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说明整体上我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比较健康,有94%的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现状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失败。

对于问题“你在大学里有没有知心朋友的”的调查则显示,有7%的学生表示“有很多”,77%的学生回答“有几个”,有16%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

16%的学生表示没有知心朋友,说明这部分学生在与学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方面能力欠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后出生的独身子女,在家庭里没有兄弟姐妹交往,在学校中,由于应试的压力,缺乏与同辈密切交往从而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与经验,而我校学生大多数又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而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外界机会较少,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

二、大学生宿舍交际情况及分析

我们对学生的宿舍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于问题“你在宿舍内是否有特别不喜欢学生”,18%的学生反映有特别不喜欢的人,82%的学生没有。对问题“你能适应来自不同地区室友的生活习惯吗?”的统计结果显示,1%的学生表示“差别很大,完全不能接受”,34%的学生选择“差别很大,但是可以相互忍让”,42%的学生表示“好像没什么差别”,23%的学生觉得“这个并不重要”。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校学生在宿舍的交往情况基本良好,但问题依然存在,18%的学生反映宿舍内有特别不喜欢的人,说明这部分学生自我观念强,对于不合自己意愿的学生缺乏理解和包容。1%的学生完全不能接受室友的生活习惯,这样势必会产生与室友的隔阂、不满甚至矛盾、冲突。当前,独生子女大学生一般来说自我意识比较强,如果只是一味地从自我出发,以自己的标准衡量、评判、要求他人,这样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交际心理及技巧现状及分析

在对“你在社交场合是否会感到紧张和窘迫”问题的调查中,24%的学生表示“一直都这样,经常会有这种感觉”,67%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有这种感觉”,仅9%的学生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24%的学生经常会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和窘迫,该比例较高,说明心理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较为普遍的原因,因此,学校对此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能力。

当被问及“你是否会因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与人交往而感到苦恼”时,结果显示,有7%的学生因经常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别人交往而感到苦恼,有73%的学生有时会这样,有20%的学生从来不会。说明有80%的学生有学习、提高人

际关系技巧的需求,学校有必要开设《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等相关课程。

四、大学生与异性学生交往现状及分析

从我校异往现状的调查问题“和异性学生的交往你会?”中我们可以看出,有70.9%学生可以很自然地交往,有19.9%的学生表示“感觉不自然,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去接近他们”,有9.2%的学生几乎不与异往。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有29.1%的学生不愿或不敢与异性学生交往,说明这些学生在与异性学生交往问题上存在认识或心理上的偏差,大学生与异性学生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应该以尊重、坦诚、自然、友爱的心态与异性学生交往,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异性学生交往的引导与教育,提高学生与异往的意识与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的恋爱相关问题调查中,我校有29.4%的学生表示已有,有34.5%期望有恋爱对象。这表明我校异性学生交往中有近1/3是由恋爱关系组成的。因此,怎样加强对恋爱关系的引导是对待异往问题的重点。

五、大学生网络交友情况及分析

网上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我们此次调查对学生在网上交友的程度与态度作了调查。从学生网络交往现状分析,有这样一些情况:75%的学生有或想有固定的网上交流现象,57%的学生觉得网友与现实朋友各有好坏,甚至6%的学生认为跟网友更谈得来。

这样的数据说明了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渗透,越来越多的学生钟情于网络的丰富内容、新颖知识、开放观点、神奇速度、轻松氛围。网络交友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我校部分学生过于偏好网上交友,必须认识到:网上交友毕竟是虚拟的,网上交友是不能完全信任的。也许这种交往形式可以避免现实交往中的尴尬,却不能代替现实中心与心的交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上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差别,也是当今我校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点。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应该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教学,积极开展校园各种文化活动,拓宽学生交往渠道和空间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