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高中语文小课题精选(九篇)

高中语文小课题

第1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一)学生尚未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虽然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未完全去除,在这一背景下,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表现在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自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意识不明显、不善于质疑、没有自己的观点等。此外,一些老师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应当是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果。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一些学生参与性不强,成为旁观者;有的只顾自己学习,对别的成员漠不关心;有的装腔作势,合作无实效。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学生也经常以“我认为”为表述方式,忽略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贡献,同时,老师也经常以“按你的理解”为评价用语,这些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表现。

(三)学习过程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预先分配好时间,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在小组学习时,学生才会带着疑问去学习。但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再去思考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这种合作学习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习评价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习过程,也要评价学习结果。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大都只关注学习结果,且不能辩证地评价学习结果,而是要么一味肯定,要么彻底否定,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二、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倾听非常重要。不管发言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都要学会认真去听,只有在倾听完讲话者的发言后,自己再结合所掌握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达到探讨交流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可以质疑权威,也可以质疑老师,还可以质疑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当然质疑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分析,而不是胡乱质疑、为质疑而质疑。

(二)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

有效分组是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实施分组时,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因素,破除旧有的小圈子,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对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时,不妨设置组长、发言员、记录员、观察员等不同角色,每个人既各负其责,又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成员之间的职责动态调整,每个学生可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全面锻炼的机会。

(三)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预设

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同时优化问题的设计,题目既不能过难,也不能太过容易。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不易达到学习目标,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太过容易则让学生失去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综合考量课程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将那些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互相启发,实现观点的碰撞。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有积极性,才有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通过互相交流掌握知识。

(四)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时,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同时,对学习方式的评价也应辩证对待,既注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对小组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成员进行个别点评。在开展评价前,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评价的差异,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第2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误区

1.课堂提问过于随意

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教师要进行全面备课,针对课堂所讲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不关注课堂提问环节,问题的提出较为随意。有的教师一节课会提出十几个问题,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一个问题都没有提。前者不关注问题对于学生思维的调动性与质量,而后者完全忽视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随意的课堂提问影响了问题教育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堂提问重数量轻质量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但总有教师认为课堂中的问题越多越好。只有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促进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获取语文知识。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过于深入的问题会起到反作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因此将一个大问题简化成许多小问题,认为问题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其实这样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3.课堂提问的形式单一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提出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这就使问题成了教师下发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压迫感。单向的课堂提问会影响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剥夺了小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权。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技巧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问题的科学性。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特征进行提问,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的提问方法如下:

1.课前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好方法。在教学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问题进行设计。不要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问题太肤浅,小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不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他们能够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但没能因为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开发中来。也不要设计难度过大的问题,小学生的理解与思维能力有限,问题过难,会让小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找不到学习兴趣。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略高于小学生现有语文水平的问题,最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说声“对不起”》时,如果教师设计“陈刚最后有没有说对不起?”这样的问题未免过于简单。如果设计“陈刚最后为什么说出了对不起?”或者“说一句对不起对陈刚来说为什么这么难?”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2.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

激发小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好动,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努力。问题的提出,不只有从教师嘴中说出这一种方式。尊重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用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出问题,不仅会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语文学习氛围的改善。在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小学生与文章内容进行更好的互动,还能促进知识的多元化展示,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比如,在讲解《春天的雨点》时,“乌罕娜和达丽玛”是文章的主线,春天的雨点是衬托师生情谊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以表演的形式营造真实的氛围。当表演完成后,让一些学生扮演记者对两位主人公进行提问或者对观众进行提问,以这样的方式将问题投放到课堂中,将问题与情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加强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第3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环节,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还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针对课堂提问在小W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实施对策

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备受重视,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第一个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第一个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责任重大,作为为学生传播语文知识的第一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抛给学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适当提问既可以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又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课堂提问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具有爱表现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小学语文教学一般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环节,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堂中回答问题,加强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其思维意识的能力。而且这种方式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并针对学生学习的弱点进行指导。课堂提问最大的优势是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应用现状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在启发学生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却存在很多问题。

(一)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

课堂提问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的问题,主要表现: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多以教师角度出发,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思路出发点进行教学,难以对学生学习起引导作用,而且教师的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脱离学生实际的提问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

(二)课堂提问的形式化

课堂提问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中心环节,但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导致课堂提问形式化严重,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影响不明显。一般情况下,由教师根据课文中心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语文课文重点知识联系少,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相对肤浅,失去了课堂提问的意义。同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滥竽充数的闲聊,降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难以使全体同学参与其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大多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问题,由于教师的提问对象不广泛致使学生对课堂提问参与度低,大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和性格内向的同学不积极参与互动,长期下去,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会越来越严重,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教课。

三、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的巧妙之处在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抓住教学关键点和教学重点,并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才能够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既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关,又要与语文知识点相关联,才会使学生在思考答案时联系课文,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只需要联系课文的主脉络,对课文中重点知识点进行加工,再将问题抛给学生,使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加以引导。

例如,在学习《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选几名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写作的吗?”学生在研究讨论后容易得出“按事情先后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的错误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答案,而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按故事发展情节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学生会再次熟读课文,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教师继续提问题:“《曼谷的小象》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讲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讲的是什么?”通过提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很容易找到课文的主脉络,总结出课文的写作顺序“小象陷车、小象拉车、小象洗车”。由此可见,教师科学合理的实际课堂提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质量。

(二)确保问题的阶梯性和启发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是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是需要使问题具有阶梯性和启发性。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之前使用举例方法为所提问题做铺垫,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需要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提出问题,保证所提问题的阶梯性。教师从基础问题开始提问,随着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教师提出课文中难点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阶梯性问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结 语】

通过本文分析,课堂提问在小学教学中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同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后续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11)

第4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由于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在新背景下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措施。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和新课标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对取得成绩的直接作用力比较弱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等课程的重视度也就非常小。总结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主要是:学生阅读机会少、阅读重视度不高、阅读能力差。

(二)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能力。开展阅读课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通过阅读方式认识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一)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

过去小学语文阅读无法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和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而导致阅读课无法发挥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给予阅读课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每一堂阅读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得到更多感悟。

(二)指导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精讲课文之前独自对文章进行初次了解的过程。若学生在上阅读课之前就已经把文章阅读一遍,那么就能够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结构、主要内容、表现方法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在教师精讲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有感触,还能够通过教师讲解解除自己的疑惑,提高整个阅读效率。对于如何提高课前阅读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自行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之后自己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也就能够使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效率。比如,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松脂球又如何演变成为化石”、“文章中有一个新词‘约莫’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代替”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阅读障碍

所谓的阅读障碍并不是实际所说的障碍,而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与阅读课文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在阅读学习《揠苗助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设置这样的问题“农夫为何费了那么多的力气禾苗不但没有长而且还枯死了呢?”“如果你是农夫,那么在这个事情中你会怎么处理呢”等。让学生在了解拔苗助长坏处的同时能够设想若是自己会如何做,为学生展开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时多加思考和想象的好习惯。

(四)科学利用教学评价的重要推动力

教学评价不仅是反映一个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状况,在很多方面更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看学生进步的、好的方面,而不是学生不好的方面,多用一些鼓励和表扬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提高自信心,慢慢地喜欢阅读课,喜欢阅读课老师,提高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更好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反思之外,还要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利用好教学评价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主题式教学

0.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天性烂漫的年纪,对于他们的小学语文学习来说,需要一种契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小学教师们应当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充分的契合小学生们的心理,可以将他们的思维带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可以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释放。总而言之,使用主题阅读式教学模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的,因此小学学校应当积极的推动主题阅读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小学教材改革,新的小学语文教材需要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符合现今时代的要求[1]。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指的是在教学的课堂之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教学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小学语文阅读式教学使小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中的阅读内容和课外的知识相互关联,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语文课文所蕴含的思想,从而促进小学生们语文学习的进步。

2.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原则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的使用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才能使小学生们更好的吸收语文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进行阅读主题式教学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不能脱离语文课本。其次,教师在使用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时候,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2]。最后,教师们可以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给小学生们阅读,让小学生们在各种阅读材料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3.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教师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阅读主题式教学的时候,要契合主题进行阅读材料的选取,要认识到契合主题选择阅读材料是进行阅读主题式教学的根本,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契合小学生们的心理的阅读资料,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小学生们来说,契合他们心理的阅读材料可以充分的调动他们担心学习积极性[3]。例如在学习古诗词《题西林壁》的时候,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些与作者苏轼相关的生平资料和苏轼其他的诗词,这些阅读材料针对性强,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能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文章,不能使小学生们丧失阅读激情,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3.2 教师要建立一个良好课堂阅读氛围

在进行阅读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尝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起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中阅读氛围的建立需要良好的阅读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寻找到契合小学生心理的读方式[4]。教师们可以采用分组阅读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提高阅读效果。教师们可以选择结合音乐、图片和视频的阅读方式帮助小学生们进入文章所传递的意境之中,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们可以选择分角色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的趣味性,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氛围活跃,带动小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学生们课文《景阳冈》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分角色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分别扮演武松和店小二,这种富有趣味,契合主题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让他们专心致志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3.3 与实践活动相互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们在进行阅读式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学生们带入大自然之中,让学生们深切的感受到语文文章中的自然之美,学生们在自然环境之中可以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释放,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文章《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时候,教师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们寻找一片浅水洼,将文章中的情形与现实生活相互的结合,让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文章阅读,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使用实践活动和阅读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学生们的安全,小学生们是一群活泼好动的群体,在自然环境之中,过于欢快开心的氛围可能会使他们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在进行实践与阅读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好安全问题,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

4.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契合现今小学们的心理的,是符合现今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向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运用阅读主题式教学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运用各种阅读方式让小学生们充分理解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志平.探析高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12).

[2]高丽.以数学史为载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76).

第6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而在此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存在问题,实现语文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际教学。以下就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详细阐述,望其能对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

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就现状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高中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教学观念落后,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无法深入了解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实际学习开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也严重影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第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高中未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最终影响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第三,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体进步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环境的限制下无法发挥自身特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2、“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增强课堂趣味性

“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前应调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其融入课堂学习中,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发挥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提高学习质量。其次,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提高课堂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自身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本课堂”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增强课堂趣味性是非常必要的,因而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2.2、丰富教学设计模式

在“生本课堂”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丰富教学设计模式,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篇章的内涵,从而根据文章中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设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并凸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进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第二,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亦可采取例文的教学方式完成相应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此学习环境下体会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

2.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生本课堂”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定期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并在小组成员分配完成后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由此懂得协作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

综上可知,近年来,“生本课堂”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就现状来看,此种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增强课堂趣味性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其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主体地位;课堂练习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及时巩固所学语文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想有效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就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举例来看,在学习《鲸》这一课时,可以先板书课文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鲸的特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课堂当中,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这时候的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更多和鲸有关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过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就是教师,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很难主动接受知识,总的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和时展相适应,所以,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的更多是引导者的角色。举例来看,在学习课文《爱迪生》的时候,学生阅读课文以前有个同学突然举起手,当时的笔者问了这个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呢”,这个同学特别羞涩的说他想给大家读这个课文。其实当时笔者并没有这个安排,但是依然给这名同学表现的机会,并在学生的阅读之后表扬了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堂表现积极性,学习劲头更加充足。在课堂教学过程里,由于语文答案没那么统一,所以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多交流自己的看法,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个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和语文课程特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骄傲的孔雀》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班班通多媒体展示多种动物的特色,同时还可以在导入阶段中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喜欢这种动物的理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利于更好的产生更多的趣味点,也有效吸引学生进入此刻的学习,发现孔雀的骄傲之处和表现,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情景创设的提问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提问都是一门艺术,通过合理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良性沟通,不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怎样通过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加大重视力度。通过情景创设提问方法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状态,努力思考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开展过程里,教学提问可以结合一些场景进行,通过和多媒体有机结合,把问题融入到故事背景中去进行思考,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自己提问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心全意进行问题的思考。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答案,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爱上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畅所欲言。在设置问题时,要保证问题具有连贯性,可以更好的学习旧的知识,同时还可以理解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征服新内容。

5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事实上,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性格都比较活泼,所以更加喜欢游戏这种“动”的活动,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举例来看,在学习《小马过河》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出小马当时的状态,然后和自己的想法相结合,自由发挥自己会怎么做。在这样的小游戏影响下,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课文的教育性,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6科学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实绩

课堂练习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刚学到的语文知识。教师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首先要研究每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和教学目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教学目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基础性的课堂练习。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情况,结合学生所学,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完成有针对性、基础性的课堂练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7提升课堂反思阶段的有效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课堂反思是最后的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有效性提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下一节课高效进行。从知识层面来看,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如果课堂上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在下课之后必须弄懂,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质。另外,如果在课堂上提到了一些冷门的看起来和语文课堂并没有什么关系的知识,下课之后也要查阅相关资料,在下一节课给出详细的解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果在语文课堂开展中出现了教学意外,就要仔细分析纰漏,分析好其发生的原因,做好总结工作,不断积累处理意外的经验。通过经验的记录,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里出现了新的教学灵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落实到实践中查看效果,每个月都要和其他的语文教师开展必要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有效性。

8结语

总得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反思,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菊英.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3(12).

第8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效率 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18-01

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很多学科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是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也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学习方式和载体,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总结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表现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师的层面看,很多教师上课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是为了完成教案而教学,把学生只是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程序化,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当然课堂效率也就自然低下。其次,教师对很多的语文课堂提问早就设计好了统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必须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并且是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高效率了。再次,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基本知识的传授是重视了,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语文课基本都是按照统一硬性的规定学生必须会写生字,会读及会背课文,并且想当然认为这几个方面学生做到了也就算授课成功,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却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及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后,很多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了响应素质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的要求而刻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但是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只是把很多的比如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方式等当成了一种形式。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

(一)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争取能从一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都能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比一比谁记得快或谁记得牢等手段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竞争,竞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比如分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及做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再就是在语文课上要教师要善于引进新知识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使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课。所有老师都明白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是备课是有很多的学问的,广义的科学的备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备教材做的不错,但是却忽视了备学生这个环节。所以建议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课。首先,要备好教材。教师上课之前要精读教材,要对教材的重难点了如指掌。教师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适当扩充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和优化,不但要能对教材内容熟知,而且还能尽力用教材外的知识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去真实感悟语言世界,才能有效解决和避免传统语文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的弊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备课除了上面提到的要备好教材,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备学生”。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良好互动才能完成的,过去的语文课堂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其实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由原来备教材内容逐步转变为备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只是把教材当成是利用的工具,重点应该放到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得到充分重视及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课堂师生良性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在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合理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以便能能活跃课堂气氛和启发学生思维。合理科学的课堂提问可以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才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和启发学生思维,所以要注意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设计的课堂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便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以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再次就是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基础,以便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最后,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控制好数量,更要避免盲目随意性,要能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及涉及到本堂课主要重难点为宜。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教育革新》,2010 年第12 期。

第9篇:高中语文小课题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9-02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没有“猛药”,我们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科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预热——前置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孵化器”

前置性学习一般分为两种,即课外前置性学习和课内前置性学习,这里强调的是课外前置性学习。学习单模式就是一种课外前置性学习,其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整理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但随之而来出现了诸如“是否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前置性学习是否就是把课内的知识机械地课外化”等疑问,当然,出现这样的疑问也是正常的,一种新模式的发展终究要经过千锤百炼。

实践证明,适当的前置性学习确实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是能否把握好前置性学习的“度”,这个“度”掌握好了,前置性学习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孵化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进行“预热”时应遵循适量、精要、趣味、容易的原则。

例如,有位老师布置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的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缺水的情况”。课堂反馈证明,学生课外通过浏览网络、查阅图书、观看电视、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了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由于课外资源得到了共享,课内学习氛围相当好。应该说,这位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的这个前置性学习任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二、起步——激发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开始就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持久性,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教师融合起来。研究表明,过度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刺激会导致学生思维疲劳,而过弱的刺激往往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激发的手段上多花工夫,能让学生在刺激的“正常值”内,对所学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还以《水》一课为例,上课开始,教者就依次出示了五幅图片:汹涌澎湃的大海、飞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的小溪、时断时续的流水、干涸的河床。让学生边欣赏边找出这些图片的规律:水越来越少,水资源越来越贫乏;然后让学生说:假如给你一杯水,你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好它?水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大家都玩过、用过水,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说水,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点得到了激发,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同时围绕怎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个深刻的话题,同学们也是有感而发。

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这位老师设计的“对西部地区儿童采访视频的播放”,自创“关于水的诗歌小竞赛”,也是对学生兴趣的再激发,这些教学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提速——因势利导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师如何能合理利用好学生已形成的“兴奋点”,有效讲解文本的重点呢?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擅于合理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总的原则是就学生课堂生成的“最新区”,甄选出最简洁、最有效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过渡语,可以是小游戏,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现场采访,等等。其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兴奋牵引到文本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的问题上来,让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感悟与启迪。

事实证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因势利导,决定着一节高效课堂的教学“亮点”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语文素养的标准之一。以《水》为例,当学生学到“勺水冲凉”这个重要环节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有学生认为是写有水之“乐”,也有学生认为是写无水之“苦”。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适时地抛出“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这个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最新课堂生成,因势利导,为下一步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最终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四、高速——质疑思辨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提高。学生多提出一个疑问,是对问题的再思考,是对文本解读的再升华,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制胜点”。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索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质疑思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教师要利用好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很快激活探究意识,在积极的情感因素驱动下自主、能动地阅读,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水》一课中,教者抛出的问题“你愿意享受那无水的快乐吗?”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讨论中学生又自主提出“一勺水冲凉,真的就有那么舒服吗?”“一把普通的钥匙,为什么在‘我们’的眼中就是权威的象征?”的疑问,并在小组和班级的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五、减速——总结拓展是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状态,是积极的,值得提倡的。但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后面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如果临近下课,学生还处于一种语文学习的亢奋和激情当中,是不利于其后续学习的。总结拓展是对课堂节奏的调节和对课堂知识的整理和再学习,是归纳与演绎的并存。

在《水》一课中,教者在结束时播放了一段关于水的宣传片,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更加明白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课末善于及时、正确地总结,写写生字,做做小练习,说说感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科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