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现当代文学思潮精选(九篇)

现当代文学思潮

第1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一、宏观把控与微观透视的研究问题

当前,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更倾向于宏观视角,但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发展产生较多影响力的却是个别领域或是研究方向,所以目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还存在着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两者如何协调的问题。就笔者的个人观点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需要从研究的主体方向,即宏观视角去进行把握,考虑文学思潮研究的整体性,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从“个性化”、“派别”的微观角度去分析,以突显出不同文学派别的内涵与价值。总言之,需要宏观把握与微观视角相结合。

二、内涵界定问题

在普遍大众的理解下,文学和文艺都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存在着区别。文艺倾向于文学的艺术性质,而文学则更偏重文学的学术研究。由此,部分人也将文学思潮称为文艺思潮,但其实两者也同样存在着区别与联系。其实,目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内涵界定有多个版本,综合概之,笔者对其做如下解释,文学思潮它是基于社会科学、文学思想中的某种观点,对文学问题(文学的本质、作用、价值)作出解释,并由此形成的独立文学思想体系,而这一体系被特定时代的大多数文学作者所接受和追捧,于是便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思潮。同时,文学思潮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进步而不断被丰富。换言之,文学思潮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发展,而且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是民族,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学思潮影响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而这也使不同文学思潮之间形成竞争性。

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与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第一阶段中,受特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的文学艺术流派,且各流派在取材、创作手法、文学思想等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但是尽管各个流派产生的作品不一样,却都流露出共同的文学思想信念,所以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文学思潮可以通过文学流派及其作品得以体现。如现代派,它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人民生活、社会格局等现实问题,其中以鲁迅先生的《药》《阿Q正传》、矛盾的《春蚕》、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为代表,都深刻揭示当时社会发展的黑暗面。而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文学思潮注重的是文学及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文学运动则强调对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进行革新。总言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需要正确把握好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四、结构程式与方法论的研究问题

目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学者很多,但是关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结构程式”和“方法论”问题的人很少。其实所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结构程式”,就是从文学观念的发展历史角度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文学史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表现与功能作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方法论”,其实就是从“方法”与“模式”角度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探究文学作品的语境,研究文学作者的文?W风格等,简言之就是针对具体的社会条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的方法。

第2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 文学运动

中图分类号 1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109-07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历史回眸

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中国,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便有文学思潮的研究。开始是译介外国学者的有关论著,如橱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本间久雄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尔后才有中国学者自己的著作出版,但研究的领域跟日本学者一样,都是欧洲的文艺思潮,而非中国的文艺思潮。如孙席珍的《近代文艺思潮》、徐懋庸的《文艺思潮小史》,探讨了欧洲从文艺复兴、自然主义到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国的文艺思潮要到30年代以后,其中有蔡正华的《中国文艺思潮》和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后者有“史”的味道,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朝,论述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的演进脉络,较有学术价值,也不乏新见解。但它还只包含古代文学思潮部分。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最早的是李何林。他的专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初步论述了我国自“五四”文学革命以后至1936年,文学思潮的涌动及其与社会时代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谈到所受的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时,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但总的来说,稍嫌简放,没有论及当时的作家作品,思潮的演进脉络没有很好梳理。此后,研究的论文虽常有出现,但专著却极少,直至90年代以后才出现。1993年,上海师范大学邵伯周出版了《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该书虽没有称为“史”,但它有“史”的架构,“史”的分期。全书从1915年起至1949年止,按照时代变迁的历史转型,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萌发期、初步发展期、多元发展与激烈论争期和一元化形成期。作者在每个时期内把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重要的文学思潮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从纵向上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从横向上,在回顾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艺思潮――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思潮在我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的过程的同时,着重剖析了它们各自进入我国的来龙去脉、表现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等等”。这部著作,材料丰富,学术语码准确,分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缺点在于留有受“左”的思想路线影响的深深印痕。另外,由于它是按照“史”的脉络编排的,对有些贯串多个时期的重要的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的阐述便给人一种重复之感。但尽管如此,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方面最有分量、最有系统的一部专著。

1995年11月,张大明、陈学超、李葆琰出版了《中国文艺思潮史》。1996年3月,刘增杰等三人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出版,与上述邵伯周的著作体例近似,全书分为三个时期即:“五四”文学思潮、30年代文学思潮、40年代文学思潮。分期较为笼统。该书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分三个时期作系统的论述。其特点是细致、详尽、深入。有一定的见地,但它把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思潮,如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闲的文学思潮、幽默闲适的文学思潮、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等等通通舍弃了,给人一种偏窄缺失的感觉。

同一年9月,复旦大学的吴中杰出版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这是我所看到的这类著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著。但该书没有一般史著的分期,它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选取了现代文学史上18个重要的具有思潮性、倾向性的问题加以论列。基本上做到了以点带面,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流变面貌。该书的特点在于从审美的角度切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这样便避免了与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相混同的弊端。该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论述思潮的发生时扣紧社会历史背景,并与创作理论、译介文章等几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具有可信性。该书的理论色彩极为浓烈。在全书20章55节的目录中,没有出现“思潮”两个字,章节的名称如“审美的自觉性”、“美育的启蒙性”、“观念的新颖性”等都显示了理论的特色,如作者说的“本书是史论性质的”。相对来说“史”的东西的确少了一些,文学思潮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其余,还有一些文艺思潮的专题研究,如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等。之后,这类著作的出现便不多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其著作充其量就那么十多种了,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出版(据统计有一百多部)相比,就冷落多了。

二、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时空因素

什么是“文学思潮”?《辞海・文学分册》(1979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1986年版)、《简明社会科学词典》(1982年版)等都有详细的界定。但我感到有些偏颇,尤其明显受到“左”的因素影响。在此,笔者不揣冒昧作一简单的诠释。即: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里发生了变革。或在外来思潮的影响下,在文学艺术范围内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推动或抵制这种变革的一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这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不只是在个别或少数文学家的创作中得到反映,而是受到了相当多的文艺家的认同,并自觉地进行创作实践所形成的有声势、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

文学思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一人群心血来潮想制造出来就能制造出来的,它的产生既有其内部的条件――社会的时代的因素;也有其外部的条件――外国的社会思潮或文艺思潮的影响。就前者来说,它往往被包容在社会思潮里,每当社会发生激变,历史出现转型,原来的许多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滞后,与已变动了的社会生活环境不相吻合,于是便由某一阶层或某一人群的代表人物出来提倡某种思想或主张,目的在于推动或扼制这种变动。如果这种思想或主张果真能表达某阶层某人群的利益、愿望与要求,被部分群众所认可、拥护、实践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就形成了与变动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潮流。如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当时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的社会思潮。“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历史出现了转折,于是科学民主、文学革命等众多的社会新思潮也相继涌现出来。相对来说,社会较为平稳,或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钳制较为宽松时,社会思潮就相对减

少。如我国的盛唐时期、元代初年就少有社会思潮;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发展中最黑暗的时期,当时就只有神权统治。

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便是文学思潮。由于文学思潮属于文化层面,又是各种思潮中较为活跃的部分,所以往往最为引人注目。如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左翼文艺思潮就是如此。它筹建组织、发表宣言、成立研究会、发动对不同文艺观点的批评等。其影响是深远的。欧洲13-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神权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变革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巨大的社会思潮,而其中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则是它重要的部分,它站在众多的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所以,我们探讨文艺思潮的产生,不应局限在文艺思潮本身,而应该从变动了的社会生活本身寻找思潮产生的根源。

文艺思潮的产生,除了社会时生变化这一根本原因外,还应从历史、文化、思想的演化和积聚中作进一步的考察。它们不是无中生有地由某一思想家凭空制造出来的,而是利用前人提出并实践过而留下的脚本进行加工、改造演化使之为表达新的思想观点服务。“五四”文学革命思潮,主要是由胡适、陈独秀等人直接倡导、发动,以及以《新青年》为阵地,一帮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直接参与而成功发动起来的。但也与近代政治维新派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丘逢甲、严复、裘廷梁、李伯元、吴趼人等所倡导酝酿的那场文学变革有直接的承传关系。这场变革有理论纲领,有创作队伍,有文化阵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像黄遵宪所提出的“我手写我口”,裘廷梁的“崇白话而废文言”等口号,甚至被“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者们所直接引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一样,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统治权,击败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就把希腊、罗马奴隶社会上升时期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先进的东西“复兴”起来,在“复古”的外衣下,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新思潮、新文化。由此可见,一种文艺思潮的产生离不开已有的前人积聚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这已为全部的文艺思潮发展史所证实。这里的关键是,前人积聚下来的思想文化,一定要符合新时期新思潮的倡导者的需要,与新思潮的内涵一致,能代表某一阶级某一人群的利益、要求、愿望才有可能被“拿来”加工、改造、打扮成为新思潮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面我们讲了文艺思潮产生的内部条件,这里我们讲文艺思潮产生的外部条件,即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鲁迅在30年代总结“五四”文学革命思潮形成的原因时说,“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这句话既讲了内部条件又讲了外部条件。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在这里所指的是特定时期的文学思潮。我们不能说所有的文学思潮都非有“西洋文学”的影响不可。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某些思潮,如复古主义思潮、鸳鸯蝴蝶派消谴的游戏的文学思潮等的产生与外来影响就没有多大关系。但历史进入20世纪,许多文学思潮的产生却与外来影响密不可分。如“五四”文学革命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左翼文艺思潮、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等等。即使如我国传统文学所固有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也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质的变化。

从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受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有两种途径。一是社会处于万马齐喑,为了变革现实,推动社会前进,有志之士和时代先驱者们,有意识地引进西方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外国借来“火种”。马良春说:“‘五四’时期,是中国变革的重要关头,需要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外国文学的引进,是作为向传统开战的爆破物,作为武器使用的。它的引进者们是带着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的,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到发展的实际的情形看,外国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并且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作家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方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译介外国文艺思潮的园地主要有《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编者以及当时其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们都十分重视译介外国的文艺思潮及文艺作品,1915年11月的《新青年》就发表了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谈》,介绍了欧洲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思潮的演进过程。还可以追溯到更前一些。1908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是他最先把象征主义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积极把西方现代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作家还有沈雁冰、郭沫若、田汉、周作人、陶履恭、吴若男、傅东华等。他们或译介理论文章,或译介文艺作品,或发表提倡性文章。二是政治较为宽松,执政当局采取门户开放政策,国门打开。如“”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出现了一股思想解放运动热潮,这时,国外的各种思潮就一股脑儿地涌了进来,被称为文学的新时期。由于它是属于当代文学部分,这里就不打算多花笔墨了。

就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来说,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引进及推介,在客观上改变了国人的文学观念,小说不再是“闲书”,文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改变人们精神面貌和政治教化的有力工具。创作方面,作家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刷新了自己的作品。在内容上,反对“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要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不写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注重写平民生活,同情劳动者。作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上,都竞相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优长之处,融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早期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田汉、郁达夫、茅盾等等的创作都莫不如此,这一切共同汇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五四”文学革命思潮。

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多维关系

在一个历史时段里,可以有多个文学思潮,如在“五四”时期和我国30年代的文坛:也可以只有一个文学思潮,如在40年代中以后的解放区。当多个文学思潮同时存在时,情况就会变得错综复杂起来,文学思想、创作风格相近的文学思潮可以和平共处,共存共荣或相互平等竞争。在创作上属不同思潮的作家,常常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20世纪20年代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家大多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思想、创作倾向相对立的文学思潮,像“五四”文学革命思潮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思潮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就发生了论争,甚至斗争,这些论争或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剑拔弩张的。论争可以弄清楚一些问题,但斗争则是你死我活的。论争也好,斗争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归于平静,成为历史的存档。

在同一个时期里的众多思潮中,会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如“五四”运动时期。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主流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复古主义或游戏消遣等的文学思潮则为非主流思潮。一般来说,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中国有特殊的国情,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不管历史如何演进。社会如何变迁,都

占据着主流的地位,直至70年代末“”结束。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一定的文学思潮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文学流派。法国的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百科全书派;德国的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狂飚突进派。我国“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以文研会为代表的“艺术为人生”的“人生派”;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我表现派”。

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文学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相近,有一定数量的作品问世,并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家群体。但亦有人以文学社团作为划分流派的标尺,如文学研究会称为“人生派”;创造社称为“浪漫派”;语丝社称为“语丝派”;新月社称为“新月派”。这虽有依据。但并不科学,因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有些作家认同了某一流派的文学主张,但并未参加其社团;有些作家虽参加其社团,并经常在其属下的刊物上发表作品,但作品的思想性、倾向性、艺术风格等却与该社团的其他成员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划分流派时则应作具体的分析。

一定的文学思潮会产生相应的文学流派,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思潮并未产生流派,如复古主义文艺思潮、抗日救亡文艺思潮。需要补充的是,流派一旦产生,由于活生生的作家群体的活动以及他们作品的影响,他们又能对文学思潮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思潮的发展。狂飚派大大推动了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在德国的发展;我国上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象征主义促进了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还有一层重要的关系。文学思潮可以只是一种文学主张或文学思想,但只要这一文学主张和文学思想获得相当大一部分人的认同,在社会上造成影响,就可以汇成为一种思潮。但与之相应的文学流派的存在,却必须以创作出好作品并受读者欢迎而流传开去为前提。因此,作为这一流派的作家一定要努力创作出有特色、有艺术质感的佳构来,一方面显示自己的生存价值,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方面又能推动思潮的发展。否则,这一流派会成为过眼云烟,用不了多久将消失在文坛的上空。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派、战国策派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固然因为它们的理论主张与文艺思想有违抗战的社会现实,不合时代精神,同时也因为他们拿不出像样的作品来。 “五四”时期的文学之所以欣欣向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其数量、质量俱佳,原因之一就是众多文学流派之间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竞赛,都在暗暗地出力,希图拿出佳作以显示自己的实绩。

如果在某一时期某一文学思潮是进步的、革命的,那么,从该思潮衍生出来的文学流派,其作品一般来说是进步的、倾向革命的。宣扬狂飚突进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与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作品都莫不如此。如郭沫若的《女神》、叶绍钧、冰心、王统照等的小说。还有一种情况,一种文艺思潮在当时属于进步或有革命倾向,但与该思潮相应的文学流派的作品,其艺术成就不一定就是高的好的。左翼文艺思潮在我国现代文学进程中,曾沸沸扬扬,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发动这一文艺思潮的创造社、太阳社在这时期创作的作品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赢得读者称誉的作品却不多,大多数是公式化、概念化的。所以,不能因为这一思潮的进步性、革命性,而对属于这一思潮的文学流派的作品作盲目的赞扬,一定要作具体分析。反之,有些文艺思潮在当时不能算是进步的、倾向革命的,但其所属流派的作品却艺术造旨颇高。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属自由主义人性论思潮的新月派、属幽默闲适文艺思潮的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其优秀作品不少,有许多能流传下来,如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林语堂的小品文。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寿命也不是等同的,有长有短,前者是以文学主张、文学思想的抽象形式体现出来的,后者则以作品的具体形式显示其存在。比较起文学思潮来,文学流派对后代的影响更为悠久、深远,有些文学思潮可以大喊大叫来到世上,风光一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意识的演进,文学思潮就有可能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终至遗忘。而文学流派虽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化而逐渐减弱其影响,但它不单是以抽象思维的文字形式出现的,还伴随着受该思潮灌注的一批具体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自己的艺术生命力,其生命力往往比那些抽象的思维形式文字更为久远。欧洲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其印象已经很淡薄了,但启蒙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拉摩侄儿》(狄德罗)、《费加罗的婚姻》(博马舍)、《浮士德》(歌德)、《阴谋与爱情》(席勒)、《汤姆-琼斯》(菲尔丁)、《老实人》(伏尔泰)等作品,至今仍为一代又一代的广大读者所喜爱;我国40年代中以后出现的工农兵文艺思潮,人们已经不大重视它,已逐渐失落在人们的记忆里,但在该思潮影响下的一些优秀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王贵与李香香》、《夜》等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读者仍爱读。由此可见。文学流派的生命力,要比文艺思潮的生命力长久,这是客观的事实。但不可否认,有少数文艺思潮的生命力也相当长久,与其他的文艺思潮相比,有其特别的魅力,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关系,正如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一样,两者既关系密切,但又不能等同。说它们关系密切,是因为两者常互相依存,互为表里,几乎是同时萌生、同时出现,裹挟前行的。“五四”时期,当胡适、陈独秀等先驱者们拉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时,他们所倡导的“八事”、“三大主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思潮也就跟着出现了。运动酝酿思潮,思潮促进运动,并驾齐驱,互为机制。40年代初,解放区进行文艺界整风。接着《讲话》发表,逐渐掀起了一个工农兵文艺运动,与此同时,工农兵文艺思潮也就诞生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民族主义文艺思潮也如此。但我们绝不能说,文艺思潮与文艺运动的互为关系就一定如此。事实上,这种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有时文艺思潮的产生并没有伴随着大吹大擂的文艺运动,而是借文艺主张相近、艺术风格相似的作家群体发表作品,逐渐积聚而形成思潮的。如游戏消闲的文艺思潮、幽默闲适的文艺思潮、以古喻今的思潮等。还有一种情况,有运动但并不一定能形成思潮,东北沦陷区的东北作家群和在上海的“孤岛”的爱国作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搞起了一个抗日救亡运动,但都未能出现一种与之相应的文艺思潮。所以说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要作具体分析。

四、三大文学思潮的定位与评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无论是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还是40年代,它无疑是所有文

学思潮中,历时最久、声势最大、影响最广、地位最牢固的一股文学思潮。这是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决定的。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它曾遭到了其他文学思潮的冲击。20年代初。随着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以及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的提倡,它的规模、名声被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尔后虽然出现内部的矛盾冲突,对它的解释也有过失误,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不断克服自身的矛盾,并在与其他思潮的竞争中,在吸收各种新鲜养分的过程中,逐渐壮大充实自己,终于成为占据中国新文学主潮的地位。

当历史的脚步跨进了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烈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大撞击、大交汇的时代。这时的现实主义受到了来自“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冲击,但其时恰好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的口号震天价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革命现实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而受到冷遇。在时代与现实的选择中,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仍牢牢地站稳脚跟。

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抗日战争的现实改变着民族的审美心理,在和平时期有着不同审美心理的中国人,此时表现为审美心理上的同一性和趋时性。现代主义那种带有病态性质的、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已基本上没有市场;浪漫主义那种带有理想光芒的、感情激越的历史剧和诗歌,虽还时有出现,但主情主义的感伤的过于个人化的情绪,也与现实有了距离。抗战进入了艰苦阶段之后,许多作家开始从盲目乐观的梦幻中惊醒过来,文艺界再次强调现实主义。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广大解放区文艺界开展整风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现实主义便独尊文坛、一统天下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到“”结束而结束。

与之相比较,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就不那么风光了,它大起大落,时盛时衰,“五四”时期,与现实主义一样,也曾风风火火,叱咤文坛。它寄寓在创造社中,与创造社互为依存,互为表里。创造社有郭沫若、郁达夫这样的大家左冲右突,它的声誉也蒸蒸日上,其时可以与文研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平起平坐,平分秋色。新文学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后,它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革命的现实、时代的形势。虽然也需要理想的抒发,也需要澎湃的激情,但它不需要伤感,不要过于表现自我。在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走红时,浪漫主义又被当作主观唯心主义进行批判,后来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郭沫若干脆否定了它。他说:“然而第三阶级抬头之后……使社会上新生出一个被压迫的阶级,便是第四阶级的无产者。在欧洲的今日已经达到第四阶级和第三阶级的斗争时代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早已成为反革命的文学”。“反革命的文学”是一声惊雷,于是它的声誉便一落千丈,有点像沦落江湖的卖艺人,被人歧视。到了40年代,在大后方,徐哥、无名氏等虽然仍在运用浪漫主义进行创作,也有可观的成就,但也很难重振声威。在解放区,它虽没有遭受有力的排斥,但不离不弃,与革命现实主义相比,它的地位已显得很可怜了。

现代主义的处境与浪漫主义差不多,日子不好过。人们认为它是从异域进来的异邦邪客,“五四”时期部分新文学作家觉得它新鲜刺激。它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的确与我国固有的文学传统有很大不同,别有一种动人之处。于是作家们从博取众长的角度,吸取它的长处,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但都未形成气候。到了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由于以李金发、戴望舒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和以施蛰存、刘呐鸥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现代主义遂形成一股文学思潮。这一群作家创作数量虽不多,但颇引起文坛注意。由于它是从外国传进来的,属于世纪末的果汁,那种病态、扭曲、晦涩的文学形态,与30年代的革命现实是格格不入的,故它也没有受到文学界的认可与重视。进入40年代,随着抗战的艰苦深入,到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军事矛盾激化,现代主义在中国大陆已失去了适宜的生长土壤。不过在中国南方一隅的香港和海峡对岸的台湾,自60年代以来却得到蓬勃的发展。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第3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素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29-02

当今世界朝着一体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的各种社会思潮也逐渐传播到我国,与我国现有社会思潮不断进行碰撞和融合。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各领域正在进行更深层面的变革,引起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加上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形成了当代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还保持着很强的好奇心,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些特点都使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提高他们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理性地对待社会思潮。目前,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研究。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积极影响

1.促进大学生活跃思维。从整体上看,当今社会思潮是比较混乱的,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社会思潮进行划分。有的社会思潮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有的社会思潮是预测社会发展的,有的社会思潮是描绘社会蓝图的,这些思潮都是从宏观角度审视人类社会。有的思潮与社会政治有关,有的思潮与经济改革有关,有的思潮与文化进步有关,这些思潮可以说是从微观角度关注人类社会。社会思潮是文化知识源泉,大学生通过社会思潮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社会思潮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学习社会思潮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具有积极作用。社会思潮为大学生提供了观察问题的新方法,拓展了大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2.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正逐渐向成年人过渡,无论是人格结构,还是个性心理,虽然已相对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社会思潮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新颖,而且与社会现实联系比较紧密,这正好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在社会思潮中,大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思想观点,可以学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在很多时候,一个社会热点就会引起一场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对现实的反映,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思潮,在能够满足求知、求新欲望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3.增进大学生的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反映着人们对当代社会活动的观念。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意识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现代意识,才能成长成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思潮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依据,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思潮理论观点的重要来源。同时,社会思潮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也提出许多方法,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现代意识也蕴含其中,比如民主法治、竞争协作等,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意识非常有帮助。了解社会思潮,能够帮助提高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另外,具备现代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创新精神。在社会思潮中,大学生可以汲取丰富的创新养料,进行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消极影响

1.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的存亡与它有直接关系,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它有直接关系。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决定了这一体系的方向和性质。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今社会思潮复杂多元,西方自由思潮传播到我国,外国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致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在高校中,一些教师也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辨别西方价值观念,在课堂上兜售西方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再作为指导思想了,改变了基本的政治观念。

2.冲击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现在我们正在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巨大的精神支撑。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在这一关键时期,外来文化很容易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思潮传入我国,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由于受西方普世文化的影响,正在不断被动摇。大学生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吸纳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其影响和感染,从而改变自身的民族价值观。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西方哲学思潮,这股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对当时的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过度推崇个人价值,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3.淡化了道德观的塑造。所谓道德观,是一种评价尺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用于判断人们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认识水平,用于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通过道德观反映出来,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也可以通过道德观反映出来。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核心道德价值,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这样的道德观念,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当今社会思潮混乱,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上很流行,在校园里,大学生追求个性,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淡化了传统的道德观。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领大学社会思潮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重要的指导方向,是灵魂。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大学生往往会被迷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不管是在看待问题上还是在思维方法上都不够科学,没有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主流思潮,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改造落后的思潮,抵制腐朽的思潮,为广大人民提供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是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校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要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该理论的新进展、新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理性的看待和评价。

2.强化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内核,指导着我国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着,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现只有它才能让中国发展起来,让人民富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旗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化中国近现代史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近现展历程,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他们的思想深处坚定共同理想,不管社会思潮如何发展,心中要始终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为此努力奋斗。

3.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人们对荣誉有什么样的看法,对耻辱有什么样的态度,构成了人们的荣辱观,它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是否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正确的荣辱观是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它。对于个人来说,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是基本的道德价值,每个人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社会上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精心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知荣辱、讲道德,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全学生的道德人格,树立积极的道德观和人生态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具有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大学生活跃思维、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大学生的现代意识等。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也具有消极影响,包括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冲击民族价值观的形成、淡化了道德观的塑造等。可见,当代社会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它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消极作用。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创造条件发挥社会思潮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红娟.浅谈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9):190-193.

[2]吕云超.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5):95-97.

第4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一、当今社会思潮的概念及特点

就我国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社会思潮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国内学者对社会思潮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成果颇丰。梁启超是我国公认最早研究社会思潮的学者,他指出:“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的发展与时代变革有关,它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并适应社会的变革,其理论形态具有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对社会思潮的理解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社会思潮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比较认同的是,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它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2]。

社会思潮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它传播、反映了社会中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并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探索及深入,国内社会思潮和国外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和融合使得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思潮积极与消极并存。目前我国最为活跃的是国内社会思潮,先进思潮与落后思潮同时并存,正确思潮与错误思潮相互交织。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有科学向上、健康积极的社会思潮,例如:生态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潮;也有反动落后、消极腐朽、错误的社会思潮,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它们彼此共存、彼此对立,互相激荡,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对与影响意义不同的社会思潮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积极与消极社会思潮。二是社会思潮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包含的问题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宗教和科技等众多学科领域,按照其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哲学思潮、政治思潮、经济思潮、伦理思潮和科技思潮等。其中也不乏同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内容的社会思潮,并且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细分到某个思潮内部,还可以具体划分出许多思潮。

(二)变动性

根据社会思潮的定义,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的激化以及社会条件的改变,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种社会思潮被另一种社会思潮取代,必然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例如,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四人帮”粉碎以后,社会条件发生变化,在社会上又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3]。当然,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也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社会思潮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中国社会思潮和外国社会思潮。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转化,既包括国内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包括国内外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转化。改革开放使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网络的发展为不同社会思潮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极快的速度在中国的传播、扩散和蔓延。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享乐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思潮。由于社会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以及社会思潮相互转化的速度在加快,从而导致了社会思潮具有了易变动性的特点。

(三)内隐性

从社会思潮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积极健康上进思潮、中性思潮以及消极落后思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性质各异的思潮并非总能把其特有的性质明显的表现出来,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时期他们是以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以错综复杂不易分析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了判断、把握其性质的难度。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了各国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社会制度的互动与交流,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意识形态和界限划分方面也越来越没有清晰明确的界限,而更表现出一种为了适应外部的需要而体现出内隐性。

二、当今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不仅涉及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也有所涉及。大学生阶段,青年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因此他们成为了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社会思潮的这些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们开阔了大学生的政治视野,增强了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由于一些社会思潮本身具有多样性、变动性和内隐性,再加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他们选择社会思潮时常常具有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因此,当代社会思潮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例如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的一种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它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非常大。新自由主义把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对象,它倡导自由的经济、市场化经济和私有化经济,否定国家干预[4]。新自由主义者否定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们主张社会演进的自发秩序。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使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拜感大大降低,他们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盲目地追随资本主义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并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味地认为资本主义是更公平和自由的,是更好选择。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不相信,甚至反感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新自由主义使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扭转,更严重地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非常活跃的特殊时期阶段,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更多地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个人意思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极容易片面地认同这种观点。从而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破坏了这种自由和民主,现在政府是对民主和自由的压制。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地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感也遭到动摇。

实用主义把时效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包含着强烈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的目的,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受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只关注自我发展,把自我发展放在第一位,毫无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需要和个人幸福出发,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注重社会对个人发展要求的满足,忽视个人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不关心,缺乏政治理想和信念,丧失了对国家的信任感,导致不爱国,甚至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只重视个人的利益,轻政治理想。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实用主义思潮也使部分大学生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背离了这个时代应该有的精神。大学生注重物质享受,人在物质上的欲望是无限的,不论你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富足阶段,总认为不是最高的、最好的,这样不顾一切盲目地追求下去,结果必定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重视更高的精神享受,逐步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三、应对政策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5]。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主体,大学生始终是社会思潮的主要载负者之一。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方面。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越早,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就会越低。当代高校大学生血气方刚冲动鲁莽,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社会思潮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要把握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证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不动摇。教会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理论为自己指引方向。充分了解党的历史,因为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革命先贤们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信仰才能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当只有充分了解当代中国领导人的伟大抱负和政治蓝图才能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更有信心。高校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至高无上的信仰,逐步成长为一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栋梁之才。

(二)积极引导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都有涉及。有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但也不乏消极腐蚀性思潮的存在。大学生群体虽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是他们思想单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他们也会迷惘毫无鉴别能力。因此学校应在课堂中,社会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社会思潮。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时候要用有理有据的理论来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引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所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应该让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合理评价和主动回应。

(三)管理和规范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

网络、电视广播、书刊杂志这些都是大学生活的社会思潮的途径。互联网时代为人际沟通以及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进行交往、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言论自由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并没有受到有效监管。但是国家在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利行使的同时,也应该坚决禁止别有用心之人借助行使权利行不轨之事。大部分的大学生思想并不成熟,社会阅历极少,对是非善恶的辨别力也有限,容易受到不法言论的影响。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体系,对网络媒体和其他社会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监管,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坚决打击利用网络媒体散播西化言论、制造不良社会思潮的行为,净化网络媒体环境,避免不良社会思潮利用网络误导大学生,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培养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5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文化如果不能大众化就没有生命力。”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果无法实现大众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媒介是文学向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1]。媒介文化不仅传播文学产品、文学思想,也反过来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媒介文化思潮,这是文化发展规律。故研究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站在媒介文化思潮的视域下。

一、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

探究媒介文化思潮如何形成,首先要了解媒介文化。它是由媒介、文化及大众媒介生产的文化产品构成的文化形态,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存方式的综合反映。媒介文化涵盖了影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文化,具有推行社会价值规范等社会功能。而媒介文化思潮则是“以媒介文化视域为背景,以大众媒介为途径,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评价,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揭示物质生活属性及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形态”[2]。

作为媒介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当代文学,“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运用四分法将其划分为新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四个阶段” [3]。当代文学观念主要形成于新世纪文学阶段,是对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评价。而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正是媒介文化思潮波动的重要时期。二者的时间重合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媒介文化思潮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影响

文学观念的形成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又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媒介文化思潮的涌现是对当代文学观念的阐释。其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是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品质呈现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极端。在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自然划归于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层次。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从对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来看,大众化文学艺术作品显然更具有传播力。虽然精英化文学艺术作品自有其小众群体,但在传播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大众化作品。这种两极文化虽然并非稳定的常态,也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但很难聚合为一体。这是少数文学艺术作品无法融入媒介文化思潮的原因之一。

文学艺术价值具有展示性与膜拜性。这是由不同艺术价值判断基点决定。复制性文学艺术作品在新世纪文学时期较为常见,也是媒介文化评判的焦点。抛开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谈,其被模仿的现象本身已体现了文学艺术价值的膜拜性与展示性。但机械性地复制,非但达不到原作的传播效果,还有可能降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平浅艺术观照。此类文学艺术作品必然被媒介文化思潮所湮没。

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像化。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字。但随着科技发展,影像技术不仅掀起了科技浪潮,也对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产生了冲击。人类的阅读不再以文字形式为主体,而是步入了文字、影像、声音等形式并存的时代,这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科技革命形成的必然趋势。但从媒介文化思潮来看,对文学作品影像化的评价以批判为主。实质上体现了文字语言与视觉语言在叙事风格与形式上的权力制衡。

三、媒介文化思潮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媒介文化视域下进行的。媒介文化不仅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品质、价值和表现形式,制衡文学观念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创作自主权和艺术性,对文学艺术的阐释、文学形态和文学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一)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阐释

文学阐释是大众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阐释,既体现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对大众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暗存媒介文化思潮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媒介文化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力制衡。即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媒介文化的传播与生产紧密相联,并且保持同步。其次,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转型阐释,应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变化同步。也就是说,媒介文化思潮的不同历史阶段,催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转型。如近年来媒介文化思潮向网络文学转型,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走红,不断有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是当前媒介文化思潮的主流,体现了大众媒介对网络文学的认可。同时这次历史转型,也标志了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的转型。再次,媒介文化思潮引领文学现实格局的阐释。当代文学观念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我国媒介文化思潮涌现的四个阶段。如当前媒介文化思潮中涌现的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以报刊、广播、影视为传播媒介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影像化格局。可见,文学现实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的阐释,这是由媒介文化思潮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形态

不仅文学阐释观,文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也受到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学创作观受到影视化叙事风格的影响。在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中,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表现是格外受到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其创作母体是文学作品。不仅我国的多部文学名著走上荧屏,国外很多优秀名著也纷纷搬上大屏幕。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媒介文化思潮,推动了文学作品叙事形态的影视化。

另一方面是影视同期小说,此类文学作品在创作中已融入影视化的叙事风格,自觉、主动地以媒介文化思潮为起点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面较为明显的是由剧本改编小说的现象,也有剧本与小说同步创作的情况。从文学作品形态来讲,这些作品的归宿已不再是文学本身,而是影视作品的媒介形式。其创作母体也变为影视作品。这类文学作品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无论从初始创作意图到终极文本,再到后期的影视作品,虽然文学表现形态在变化,但其内核仍然是影像文学。虽然其与媒介文化思潮最为贴近,但作品评价往往不会超过同期影视作品,成为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下特有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现象。

(三)新媒介思潮下的文学理论研究

所谓“新媒介文学”是指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活动。从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理论话语建构、传播形态和文学活动本质等多个角度来看,都与传统文学存在较大区别。作为时代产物,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的常态之一,也是未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第6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思潮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43-00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正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更应积极努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

思潮。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为大学思潮提供方向保证、目标指引、精神支撑与道德基础。大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本身及其群体的特殊性:广博的知识存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敏捷深邃,富有创新意识,敏感于时展和社会进步。一般而言,大学思潮流行时所带来的冲击力量和裹挟作用,更易导致群动行为。因此,大学更应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方向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学习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教育学生,引领当代大学思潮,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考察大学思潮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研究大学思潮的基本特点、本质内容、表现形式、演变规律等,划清不同大学思潮中的思想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促使大学思潮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目标指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当代大学思潮中,“科学、民主、自由、爱国”仍是主流,但“功利化、行政化”的意识也非常强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当代大学思潮,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体现的是政治思想的凝聚和导向功能。因此,我们要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引领大学思潮的有力事实,通过继续解放思想,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使高校广大师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精神支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当代大学思潮中,淡泊名利、自强不息、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等民族精神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拥有的丰富内涵和展示的民族与时代精神境界,与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相得益彰。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大学思潮,体现的是文化形态的引导和认同功能。只有那种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才能激发出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008年我国高校师生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中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是最好的表现,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大力宣传。

4.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道德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我们所要确立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一是时代风尚的旗帜。为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我们在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条件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三是个人修身的根本。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修身立德,提供了共同的价值遵循。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思潮,体现了道德观念的激励和规范功能。激励的是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规范的是道德底线的警示作用,二者必须同时并举,缺一不可。我们要用“汶川大地震”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如英雄教师、和可敬的志愿者的示范作用,“范跑跑”的警示作用,作为实践荣辱观、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最好教材。

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

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当代大学思潮呈现出多元的格局,多种多样的大学思潮不断产生,相互交织,正确的大学思潮与错误的大学思潮相互冲突,积极的大学思潮与消极的大学思潮相互激荡,既有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思想,又有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思想甚至是错误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一元主导多样共生的大学思潮格局。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1. 吸收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

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大学思潮,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长抓不懈的战略任务,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在多元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就在于它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从各种思想文化中吸取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成分,不断地正确解答时代的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理论探讨、社会调研、校园文化等发挥作用和实现其功能。在当代多样化大学思潮中,大量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一致的主流进步思潮,应主动汲取和广泛聚合这当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活力。例如:创新“说教型”教育模式,加强“实践型”教育模式,努力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美感、感受道德快乐、形成道德自觉。

2. 包容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价值和价值观系统,既突出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又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才能扩大普遍认同,只有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增进思想共识。应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样”的大学思潮构成了矛盾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也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对多样化的大学思潮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区别层次、妥善应对。对正当利益诉求,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对善意监督和批评,应予以支持,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创造,鼓励个性和特色;对学术理论问题,坚持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内外有别;对思想认识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对政治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防范,坚决斗争。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引领大学思潮的根本,不断夯实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

3. 批判多样化大学思潮中的有害因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召力

当代大学思潮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有益的文化与落后、腐朽的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应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主流进步思潮对师生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形形的各种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生态文化理论、人权理论、后现代主义等先后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当代西方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树立知识经济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人权观念、效率观念、社会均衡观念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对此起彼伏的各种思潮决不能照单全收,而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坚定接班人的角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感染力,引导广大师生正确鉴别和吸收优秀有益的文化成果,摒弃颓废有害的文化垃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我们应更多地借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规范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把握当代大学思潮多变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让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并形成规范与习惯。

1.针对复杂多样、正确思潮和错误思潮同时并存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主动性

当前,大学中的主流意识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清浊激荡、良莠并存的现象,存在与主旋律争夺阵地的杂噪声。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推崇新自由主义、,信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其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不可轻视,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知道,思想道德不仅要靠教育来传授,还要靠文化来滋养。要在高校师生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共识,必须重视在坚持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隐性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艺术地融入大学文化、环境及校园各种活动之中,使广大师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滋润,从而坚持正确思潮,抵制错误倾向。

2.针对利益主导、大学思潮与社会思潮混杂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针对性

大学虽是追求高雅、宁静的地方,但大学思潮的形成和传播同样会受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容易引起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关系冲突,使人们原有的利益归属、价值判断等受到冲击,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思想上的困惑,进而引发社会热点,形成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大学师生也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起伏不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在大学思潮中同样有明显表现。因此,要长期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吸引力,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孕育正确大学思潮的优良校园文化土壤,使大学思潮多以积极面引领社会思潮,而不是反被庸俗化。

3.针对自由互动、潮来潮去时常变动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思想交流方式的逐渐形成,大学经常显现出一种思潮取代另一种思潮,潮来潮退、潮起潮落的现象。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互联网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这里,人们既是思想和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使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流向难以控制。因此,大学思潮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和引导,必须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关怀维度,通过运用各种形式使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潮产生正面影响,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要求,渗透校园文化,引领大学思潮。

4.针对开放交流、国外思潮不断向国内大学思潮转化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艺术性

引导是一门艺术,大学思潮有国外舶来的,也有国内土生土长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校园文化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大学思潮这种转化时常同步。虽然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观点。我们要加强对当代大学思潮的研究和辨析,积极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畅通的、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形成各种思潮的影响相互抵消的校园文化情景;培育善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思潮之间相互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思潮的引领作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教育,带进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落实到教育人培养人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得到切实贯彻和充分体现。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保持批判力又具备开放和统摄的品格,从战略选择和策略抉择的角度,探索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和策略,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思潮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1] 包心鉴.积极做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J].党建.2008,(3).

[2] 韩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5-13.

[3] 李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N].报.2008-2-19.

[4] 张传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思考[N].求是.2007,(10).

[5] 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第7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在我的记忆中,慕羽从事教学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经历几乎都与西方舞蹈、音乐剧、电影相关,当时她还对艺术社会生产、艺术传播和社会消费等有关艺术社会学的东西感兴趣,也参与了很多实践。为什么2004年后开始转而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了呢?她说是因为翻译了一部译著――基辛格博士的《越南战争的结局》(《基辛格越战回忆录》)。这本书的翻译过程让她获得了跨界的视角,最终又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原本以为熟悉的中国舞蹈。

一、政治文化学的跨学科舞蹈研究

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没多久,慕羽就开始思考博士论文选题。这是在一定量的阅读后,在不断思考中有所悟,然后才是逐步深入和细化的理性处理过程。有关政治文化这个选题的提出源于慕羽的一种“问题先行”或“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的研究思路。

舞蹈创作告别“”后的“去政治化”(摆脱政治束缚)努力既有审美价值,也凸现出一种新的转型中的政治文化价值。这些努力分别体现在舞蹈创作氛围、舞蹈创作方法、舞蹈创作人的心态等方面。90年代后舞蹈又开始面对市场的挑战,由于对“市场化”的片面认识,舞蹈似乎再次迷失了方向。在面对当代舞蹈在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尴尬地位时,在面对舞蹈创作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时,她发现形成不久的市场意识尚存误区,舞蹈作品文化类型有时还处于错位或缺位状态;还发现不少舞蹈作品缺少“魂”的张扬,舞蹈参与社会的意识比较淡漠,职业舞蹈的社会效力也较微弱,社会文化意义不很强烈。

过去人们可以说,在长期“泛政治化”的社会中,在“工具论”和“极左”思想的钳制下,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大作品难以出台。可是今天,舞蹈创作已经处在“审美民主化”的时代,编导在“创作什么”和“怎样创作”上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自,然而为什么难以出现大师级人物呢?为什么公认的对时代、对社会产生重大意义的大作品还是不多呢?这便是她所遇到并思考的中国舞蹈创作在当代社会中的问题。

舞蹈本身并不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舞蹈这样的处境也不能说明舞蹈更具本体意义,虽然突出了舞蹈的“独立性”,但以缩小了舞蹈存在和影响的范围为代价。因此,中国舞蹈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应该有“主动介入现实”的勇气和行动,这是一种存在于公民社会的“生活政治”责任感。慕羽经由“核心假设”(Hypothesis)找到了认为需要解释的现象。所谓的“问题先行”也可以和“结论先行”或“结论前置”联系起来。有了大概的答案。下一步就是搜集证据,印证自己提出的假说是否被了。

慕羽说她最要特别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的刘军宁先生,刘先生作为著名的政治学家不仅是她博士课程的授课专家之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还给予了她最重要的启发和帮助。通过阅读和听课,慕羽找到了“政治文化”这个角度。当这个念头萌生出来时,她自己既兴奋又害怕。就个人的学识、能力和经验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庞杂而艰巨的任务。她没有经过政治学的专门学习,甚至没有亲历很多历史事件,她的学术基础、写作技巧、时间和精力都面临空前挑战。

她说那次选择注定了接连几年的劳累,不仅要说服导师,更要说服自己,当然她还要面对很多充满怀疑的学长和前辈。然而,就好像当年她叩开音乐剧研究大门一样,另辟蹊径的自信再次让她血液沸腾。凭着这份“初生牛犊”的执着和执拗,慕羽毅然走了下来。

现在政治文化在我国被当作一种专门的学问――政治文化学,慕羽认为它是对中国现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研究的一个比较适合的角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舞蹈”在建构“本体”和“舞蹈人”在建立“主体”的过程中的成就、交错、坎坷、偶然、矛盾与偏差,都能在历时的我国主导政治文化语境的线性叙述中被有效呈现。而且,用政治文化理论也可以为舞蹈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解释角度和分析语境。其立论依据建立在“政治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上,比如“政治文化”含义、“政治文化的载体”、“政治文化社会化”、“公民文化”、“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模式”、“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模式”等理论。

书中,慕羽尝试以新时期“专业舞蹈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转型的政治文化氛围和语境中的“专业舞蹈创作”的艺术观演变、创演体制变化等环节,重新审视“当代舞蹈创作”这一命题,并希望尽可能地在史料中寻求这个新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慕羽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要仔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政治”含义学术上的解读;再比如如何用新的理论或新的方法,去重新梳理、论证和解释业已发现的并不“新”的材料;对旧的材料换个视角、换个方式展开重新审视,并处理好庞杂的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自己掌握的资料太少,后来随着资料的增多,她又开始筛选适合于写作的资料。另外,由于她不是90年代前的历史当事人,因此本书引用了许多当事人的话语,这些原文引用都是基于营造历史语境而言的,使得本书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

二、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研究

慕羽在撰写博士论文之初就坚信,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只是一个起步,博士论文出版也只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第二步是研究当代中国舞蹈思潮嬗变与规律,阐释并展望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拓展舞蹈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思维。

长期以来,中国舞蹈创作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舞蹈的社会功能、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范畴,对艺术思潮的关照也仅仅限于西方芭蕾史的范畴,且尚未深入进行研究。而文艺思潮于中国舞蹈创作的影响则以“现实”或“浪漫”的“创作方法”代替,对文艺思潮本质的深入思考则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文艺思潮概念和思维方式的主体通常是部分“批评家”和“创作者”。在舞蹈创作和评论的语境中,常常会涉及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如今又会提及“后现代”等,但很少有人从学术上真正给予关照,在具体实践和观念上也常常混淆。且不说业内还难以真正理解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实质及其与现代社会的真正关系,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叠并至,中国现代舞与适应了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中国特色“当代舞”的异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等则更是迷雾重重。

慕羽开始进一步给自己提出疑问:

为什么中国语境的当代舞与世界语境的当代舞区别那么大?如何分辨中国的现代舞以及中国特色“当代舞”,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从中国舞蹈的角度来探讨,什么是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呢?这些从西方文艺理论舶来的概念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随着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会发生怎样的位移和变化呢?比如“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既是一种文艺思潮,也是一种创作方法。那么,思潮和方法相同点和相异性何在?

上述复杂问题都是中国舞蹈创作现实能面临的,亟待全面且深入思考的问题。慕羽认为,核心就在于对于舞蹈创作思潮进行分析。

文艺思潮本是在西方文艺现象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概括,一般是由创新的导向性主张和成功的实践性作品聚合而成的,与“现代性”这一根源息息相关,且“现代性”具有普世性与特殊性。中国官方学术界的主流认识认为,“全球现代性”作为一般现代性,并非只有“西方现代性”一种类型,“中国现代性”也是一种类型。因此,西方源发的文艺思潮理论进行中国化位移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虽然文艺思潮并非专指创作现象,但毕竟“创作潮流”最能反映文艺思潮重要面向。作为一般的舞蹈编导主要是传达人生经验、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通常不会主动探求其可能会受影响的“文艺思潮”,或许有的编导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思潮的存在,但是他们切切实实地置身其中。

作为研究舞蹈的学者或者作为想要进行舞蹈美学突破的创作人员,对艺术现象进行思考,进行概括分析总结,对舞蹈的理性把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任何运动或流派都源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而影响艺术思潮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包括艺术社会学、经济、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上,与政治文化研究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慕羽在思潮研究上,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和面对面访谈法(或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舞蹈创作思潮研究,慕羽更多建立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文献研究法),注重史料分析,强调对历史现场的语境营造,从而对历史文本意义进行重新解读。对于90年代后的相关研究,还增加了她的亲身体验、第一手图文资料等。而对于当下的创作思潮分析,更结合了她对于不少境内外舞蹈人的访谈。

慕羽希望通过资料分析、国内外实地调研,以及深入访谈,初步厘清中国舞蹈创作与文艺思潮的关系。研究力争:一方面既不落入前苏联模式以“创作方法”代“艺术思潮”的窠臼,也不能完全用西方文艺思潮现象进行理论概括,因为它并不具备世界性的历时与共时的普适性。另一方面,既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的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理论体系之上,也要有舞蹈学科本身的特点,即特定门类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在这本书中,慕羽建构了中国当代舞蹈思潮的原理构架,并通过六个章节分别论及了“启蒙主义”、“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分不同阶段)”、“通俗文艺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几个对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产生作用和影响的文艺思潮。慕羽说,她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文论家杨春时所提出的“现代性理论”建构起的“文艺思潮说”,但并未以此统领全局。换句话说,除了注重文艺思潮研究的规律性之外,在研究中,慕羽特别注意了文艺思潮与舞蹈创作结合研究的特点,即符合舞蹈创作自身的特性。

比如她仍然采用了“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并指出中国舞蹈创作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其实一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而存在,其承载的文艺思潮的实质是革命古典主义;她针对不同舞蹈创作现象阐释了“现实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异同,还分析了革命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混溶特征,及其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新现实主义的部分借鉴。

再比如,“民族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虽不是西方舞蹈文化史的重点,却是中国舞蹈创作史的核心。无论是民族的舞台民间舞,还是民族的、当代建构的古典舞,抑或是舶来的芭蕾舞,都被赋予了“民族化”的责任。慕羽通过分析民族主义思潮政治学、民族学内核,及其对中国民族舞蹈创作影响的阶段性,指出它所体现出的“合”与“和”的实质:“合”体现为一种革命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和”则寄托了启蒙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文化趋同中保留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寻求舞台民间舞小传统的回归:原生态意义,中国古典舞的精神和形态的“重建”等都是一种从“融合于国内”到“融和于国际”的策略。

慕羽还将“通俗文艺”作为思潮引入,这通常是被舞蹈正史忽略的角度。她对该视角的阶段性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流行文化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创作语境面临从亚文化到文化工业的生态转变,最终导引出中国体制内外的大众文化狂欢,其中“国家制作”舞蹈作品的“灵肉之争”引人深思。

“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也体现了慕羽创新的思考,不仅论述了现代主义的中国化位移,比如在中国的阶段性、混溶性、幼弱性,及其对中国舞台民间舞、当代建构古典舞的创作技法上的影响等;还侧重谈论了现代主义的普世意义,以及中西现代主义舞蹈的异同和本质特征,即作为人的独立性(主观性、个性、自由、创新),反思精神(非理性、反范式、原创性),人文精神(人格、人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舞蹈创作” 则是慕羽对近年一个新现象的思考,即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可贵的、来自“体制外创作”的人文探索,当然也有少部分体制内舞蹈家的创作也体现出了国际语境的“后现代性”。慕羽还将创造性地从几个方面对后现代舞蹈创作方法进行了归纳。

最后,慕羽提出了一个寄语,让舞蹈人思考,如何在当代中国一体多元、全球化背景、城市化进程中寻找自我识别,以及他者的身份认同。

结语

无论是政治文化的分析,还是文艺思潮的研究,慕羽近年的研究都是经过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意义的标准筛选的课题,也是有长久研究价值的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她越来越意识到,问题意识比理论框架更重要,理论框架又比结论更重要。慕羽说,一直是问题意识推动着她的研究,她第三步所做的研究是关于《中国舞蹈批评》,也是她希望对一些问题的回应:为什么我们是舞蹈大国,不是舞蹈强国?为什么我们的舞蹈创作和舞评缺乏社会影响力,创作缺乏“认知度”,舞评缺乏“有效性”?为何彼此之间缺少沟通?

第8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崛起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它主张非哲学、非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后人道主义、解构主义、视角主义、多元主义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从西方传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主要载体、途径和方式 学术界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主要载体、途径和方式的研究较为薄弱和零散,成果多为对大学生开展的一些典型调查得出的结论。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具体渠道,有作者认为大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大部分是通过大众传媒。根据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了解的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触大部分是通过一些非正常学习特别是一些流行的大众传媒的方式。[1]许多大学生通过后现代小说、后现代电影、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电子媒介、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后现代主义、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2]但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渠道依然是高校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渠道,但课外渠道的影响正日益突出。[3]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目前呈现出接触领域的生活化趋向,接受时空的交错与压缩趋向,接受层次的感性化趋向和接受过程的散点化与渗透性趋向。学者们在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式,其次是参与感染式,灌输式的方式所占比例极少。[4]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矛盾的“悖论体”,它在对人们所坚信的理性、真理、本质、价值等历史观念进行彻底颠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设想。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具有批判精神,这些内容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内容如相对主义、怀疑论等也渗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使大学生容易堕入迷失之境。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从大学生的认识论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思维的解放和自主、自我意识的觉醒。后现代主义否定确定性,对僵化的思想进行抨击,对保守给予嘲讽,解放以往陈腐的头脑,代之以活跃的、开放的思维,极力反抗与消解权威主义,使当代青年呈现活跃、开放、自由、大胆、多样性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与宽容性归纳意识。[5]后现代主义反对整体性、同一性,倡导非中心主义,反对本体、本原,为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彰显个性提供了精神支持,使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6] 从大学生世界观的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更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者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提倡持续发展,承认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7]这样,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利于大学生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关爱自然的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8]从大学生的政治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中暴露的梦幻性、欺骗性、虚伪性和毁灭性,有助于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精神世界的迷惘,了解现代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事实和痛楚。[9]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从大学生的价值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放逐理想”,导致了终极目的的消解和价值理想与生活世界的若即若离;多元的话语空间使青年价值观呈多元分化趋势。[10]传统、现代、后现代价值观三重结构并存于青年价值结构之中。价值观的多重标准必然导致青年选择的迷茫,也可能导致选择尺度的遗失,致使他们的价值标准虚无化。[11] 从大学生理想信念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后现代主义的非主体性逻辑否定主体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主张“人”的虚化,从而否定了人的理想信念。[12]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放逐理想”,使大学生对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不屑一顾。[13]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学生中被消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更是荡然无存。[14]从大学生的政治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政治观模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心、确定性的解构和消解,大学生在政治观上也显现出“多元化”以及“怀疑一切”等倾向,致使部分大学生政治观念缺乏,政治意识模糊,政治立场不坚定。[8]很多大学生对过去的政治信仰和一元化指导思想持怀疑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取代论”等,在青年中间具有一定的市场。[15]从大学生的道德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消解。后现代文化中蕴含的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对于各种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的漠视,行为方式的随意化,弱化了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15] 后现代主义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适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16]许多大学生在“消解”权威中道德认知发生模糊,在“解构”价值中道德情感趋于淡漠,在“颠覆”主流中道德意志渐趋软弱,在“否定”现实中道德实践走向虚无。[2]从大学生的行为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大学生行为异化。青年时尚文化的低俗化,运作的商业化,价值标准的多元化或者虚无化,以及理性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青年行为模式的异化。[11]在行为目的上,方向感不明朗,权威遭到消解;行为方式的个人化日趋趋向明显。[5]#p#分页标题#e#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探析 大学生迷失于后现代境况中不能自拔,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文化根源看,由于后现代主义讲求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以及主张解构一切既定规范,导致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极端的颠覆性因子,诱引着人们为了追求新潮而诉诸于全面性的破坏和颠覆,[17]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如后现代小说、电影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18]从社会根源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社会评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使得理想信仰的“崇高”失去了往日的光环。[19]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中不道德和道德异化现象冲突,加之社会缺乏补偿激励德行主体的完善机制,导致道德权威缺失。[2]现代文明之压抑和异化的极端反应导致青年走向迷失之境。[17]从主体根源看,当代大学生面临青年期统合危机,面临学业、适应社会、生理认知、重建价值判断等各种压力;同时具有反叛特质,呈现青年成长期固有的反叛心理与标新立异特性。[17]他们的人生观、价界观又尚未形成,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还有相当的缺失和易变,容易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20]从学校根源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完人”教育,轻“专才”教育;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重普遍性,轻个体差异;思维古板,缺少灵活。[1]不少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的现象,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错误、消极的东西未能给予及时、充分的批判,使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的人生信仰产生了巨大冲击。[19]从网络根源看,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失范行为出现,网络消解了传统权威力量,网络无实体交往导致了人性危机,网络交往的不确定性导致人际淡漠。[2]青年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理论修养。网络的复杂性致使青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19] 四、有效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重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状况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探求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首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21]具体来说,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政治信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价值目标;以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引领”精神生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和个人道德修养。[15] 其次,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注重差异性原则、注重针对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处理好批判与建构的关系;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1];处理好“硬权力”与“软权力”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22];处理好个体关怀和社会超越、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系。[23]再次,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思潮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思批判性向度以及解构策略所蕴涵的批判、解放精神和尊重差异、关注边缘、提倡个性化、多样性等精神。[24]但是,后现代主义蕴含着解构、虚无等消极内容,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后现代主义理论,就需要对理论本身进行一分为二的批判性研究。[2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发掘内蕴于后现代思潮中的辩证理性,用以规范和指导自身价值观的重构实践。[26] 再次,合理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思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创新。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对全人教育目标的质疑,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对教师绝对权威的消解,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解构。[27]那么,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师生关系上,要改变知识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要注重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上,提倡对话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上,反对同一性,崇尚差异性、创造性。[28]在具体操作上,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内容,让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16] 最后,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通过大众文化在高校传播。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传递新观念和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要注重努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8],时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打造高雅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创造后现代健康高校校园人文氛围,营造后现代健康高校校园文化环境。[28] 总的说来,现有的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独特和新颖的见解,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材料。但以往的研究,方法上还是存在问题的: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平线移植的方法;在教育理论上,简单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方法套用到中国教育之中;在把握这一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上,缺乏实证调研,没有切合大学生的实际;在内容上,没有全面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未能清晰明确地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尤其是这一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策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总结。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分析、总结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的研究成果,以便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影响方式等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策做出系统的理论研究。#p#分页标题#e#

第9篇:现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论文摘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而每个时期的文学思潮的发生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性质。本文将从当时大众传媒的整体情况来考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形成。

文学思潮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有关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的论著与研究文章也逐渐增加。这些文章或者论著从文学本身、文学思潮本身对文学思潮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也为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现代文学思潮的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为核心,围绕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这一话题,以我国现代大众传媒为切入点,来窥探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将我国现代文学思潮放在一个全新的视域下进行剖析。

一、力量的积蓄:大众传媒与近代中国文学的挣扎

在论及大众传媒和文学的关系时,蒋晓丽在她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一书中说道:“没有机器印刷技术的出现,没有由机器印刷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近代大众传媒,就没有文学传载方式的改变,也就没有文学言述样式的改变,更没有文学观念的改变,自然就不会有新的文学形态的改变”。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文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近现代文学最为明显的分界线,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封建传统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局面,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瓦解,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共存的态势,在表述上采用了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表达,各类文学创作快速增长,文学创作流派和文学思潮纷纷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那时候“中国传统通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戏剧盛极一时”,“小说也由过去的末技升堂入室。由于印刷业的兴盛,历代小说在近代大量重版,流传甚广,封建王朝的禁毁令不宣而废”。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和进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在中华大地上盛开出一朵一朵灿烂的文化之花。

在大众传媒的世界里,统治阶级的公私言行,经由大众传媒的监督机制暴露在民众眼前,往日神秘的权贵阶层失去了变得触手可及;同时,在这个世界里,社会对政府决策和行为的反应和评论也得以公布,文化专制的霸权被淡化,被消解;许多报刊以“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为天职,成为约束政治权利的社会制衡机制。正是在这种社会基本机制的转型之下,在有大众传媒掌控的世界里,思想文化的风气为之一变,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局面:“个人之思想,以言论表之,社会的思想,以报刊表之。有一种社会,各有其表之报,社会有若干之阶级,而报之阶级随之矣。”“有一大问题出,为各种社会的注意,则必占各报之主要部分。”不同的思想能够在报刊上反映,各种言论能够在传媒上出现,这种信息环境必然会冲击专制正统文化的霸权,构成思想良性发展的机制,社会文化环境随之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公开并存与竞争,使思想先驱和革命新势力的社会领导地位得到确立;同时这些拥有传媒话语权的人,“既具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随着西方国家和中国商业贸易的越来越频繁,也由于西方国家想侵占中国的野心驱使,外国的一些新技术或多或少的流传进来,这样就造就了以动力革命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社会后,文学的传播与交往才彻底突破了手工的、低效的阶段,呈现出一日千里的发展局面。

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认为造成晚清小说空前繁荣局面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当然是由于印刷事业的发达,没有此前那样刻书的困难;由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运用上需要多量生产。第二,是当时知识阶级受了西洋文化影响,从社会意义上,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第三,就是清室屡挫于外敌,政治上有极腐败,大家知道不足与有为,遂写小说,以事抨击,并提倡维新与革命。”尽管阿英并没有据以论述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在晚清如何发达,并如何影响小说的发展,但是,他把“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发达的因素基于当时社会的与政治的要求之上的事实,却无可置疑地反映了他对近代传播媒介引起文学巨变的初步感悟,并表现出他对传播媒介变革的高度重视。这是社会在步入工业化之时对文学的馈赠。它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交流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近代传播媒介的变革,根本不可能有二十世纪文学思潮空前的繁荣,就更不可能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兴盛,也就无从形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如此庞大的体系与格局。

二、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大众传媒

要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我们就不能绕过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单单说现代文学思潮,也就是,我们不能将文学思潮从整个文学版块中抽离出来去论述,文学思潮本身就是文学版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不离不弃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分割开来论证,不免会落入片面和激进的圈子。

中观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社会历史步入现代进程以后,现代工业经济给传播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不论是传播媒介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技术,都呈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首先,从硬件技术设施上来说,在社会历史发展到现代以后,各种新产品新能源(相对于工业革命之前来说)极大程度的运用到各个领域,现代印刷技术应该说首当其冲得益颇丰,在没有这些新动力之前,所有的加工印刷流程只能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并且印刷质量也不是很高,这对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制约力量。据统计,从清初到1897年共出版通俗小说二百七十五种,文言小说五百五十九种,两者合起来总计八百三十四种。而晚清以来,单单就阿英的《晚清戏曲小说书目》中收录1898年到1911年这十四年间出版的小说就达一千一百四十五种,比前二百五十年出版的总数还多。这组数据说明在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次,从大众传播媒介的软件方面来说,自从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之前几千年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为官论在瞬间土崩瓦解,以前认为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走向仕途的梦想突然崩塌,举国上下的读书人必须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样在社会上就“多余”出了一大批自由学者,也就是为数众多的文化人。这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使大众传播媒介有了人才软实力的助推。在一大批有为青年的簇拥下,胡适、陈独秀闪亮登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而他们的出场,从一开始就是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文学革命,也就更加不会有其后产生的各种文学思潮了。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相互渗透。一个文学思潮的形成就有一个新的文化阵地的产生,一个文学思潮必然要以一种出版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的文化。一种文学思潮之所以要选择或创办一种出版物作为自己的文化阵地,是因为作为大众传媒的出版物,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式,扩大了受众群体和社会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接受传播的权利,拓展了人们认知空间,加快了某种文学思潮的传播速度,更是方便了此种文学思潮的文人们与其他文学思潮的人展开斗争,为他们提供一个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

如以吴宓、汤用彤为代表的学衡派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学改良派,就分别以《学衡杂志》和《新青年》为自己的“机关刊物”,在各自的刊物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在上面进行“唇枪舌战”。学衡派源自创刊于1922年1月的学衡杂志。该杂志的创办历史可追溯致1915年冬在清华学校成立的天人学会。天人学会由学衡重要成员吴宓、汤用彤创建。但是政治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勃兴的前夕,他们以融合新旧,撷精立极,造成一种学说,已影响社会,改良群治为天人学会的宗旨。吴宓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曾经希望创办一份杂志。

正是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对抗中,我国文化事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仔细分析一下,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大众传媒可以说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文学思潮是以一个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为环境的,在这个环境中出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的具有倾向性人们的精神需求的述求。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充满了救国救民的热情,文人志士也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救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开始向西方寻求良方、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学习外国文学。这些对传统的中国文学就是一股猛烈的冲击力量,那么,之所以有这种力量,是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功劳的。他们有先进的思想,就必须要依靠大众传媒的力量传播出去,让大众知道这些新知识新文化,而传媒强大的传播力量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正切合了文学思潮的自身需求,并且,传播媒介本身也得以成为这些新文学创作的元素。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思潮的出现也为大众传媒提供了传播素材,不同文学思潮之间的论战必然会以各自的观念表达为方式,他们纷纷将自己的观念诉诸文章或者是评论,然后将这些文章或评论发表在各自的刊物上让对方和大众了解,这样既能让大众知道自己的观念,也能让大众了解对方文学思潮的弊端,让大众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各自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

三、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思潮的兴盛

中国文学经过近代向现代的历史转型,在20世纪初已经具备了现代文学的性质,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大大超过了传统文学时期,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读者的接受率上来看, 这段时期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史上的高峰,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也是相当活跃的,在短短三十年间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等八种主要的文学思潮,并且形成了百家争鸣、争奇斗艳的局面,这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文学创作日趋多元化,创作方式由以前的单一刻板转向通俗大众路线,而且把文学从“庙堂”上解放下来,让以前披戴着神秘面纱的、精英化的文学变的平民化。中国文学事业步入现代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离不开先进的中国文学界的先辈们付出的心血,中国文学界的先辈们所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谱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奇迹,让中国文学在向现代转型后的短短几十年间发出了震撼寰宇的历史最强音。

在中国文学由近代转向现代之前,中国的大众传媒事业就已经开始了向现代的转变。晚清时期国弱家贫,外来人士处于各种目的在中国兴办工厂、学校、报社等等,虽然他们是想通过他们的这种努力来同化中华民族的儿女,最终达到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中国的目的,但是同时他们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新兴的技术和科学的理念。大众传媒就是其中的一种,以机器印刷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随着外国人进入中国而传入,使我国改变了之前手工雕印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印刷行业的生产力,加大了知识传播的广度,加深了传播的深度;他们将新闻媒体这个新兴的行业带给我国,并在我国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也被我国人学得并用于自身的发展,并使得媒介市场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传播媒介的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在于他促使了现代文化市场的发育,使得文学成为一种公众的事业。在我国报学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近代化报纸,是伍廷芳于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自此之后,中国人自办的报刊不断涌现。到1902年梁启超统计全国存佚报刊时,则已达一百二十四种之多。媒介市场的繁荣推动了文学市场的建立和繁荣,文学市场逐渐壮大起来,职业小说家的出现、报人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在当时并不罕见。

如前所述,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来自于文学观念的改变和文学思潮的兴起,各主要流派的负责人和拥护者都借助于大众传媒来推广自己的文学观念。也许在当时,他们并没有争取受众的意识,只是想借助报纸的力量来表达和阐释自己的文学思想,维护自己的文学思想,但是他们借助的是一个拥有庞大接受者的读者群,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通过阅读报纸,阅读文学思潮各流派的文学观念,会不自觉的选择一个自己比较中意的文学思潮派别去支持,这样,本来只有少数几个人汇流而成的小的文学思潮,慢慢就壮大成一个大的社会群体性的文学思潮,其影响自然会随着拥护者的增加而增加了。

从二十世纪初年各种文学期刊杂志的区域分布来看,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许多文人视为“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文学事业,这时也强烈地带有了工业化社会的特点。许多文学期刊都是作家亲自创办或自任编辑,往往具有同人刊物的性质。出版商、编辑、作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协同配合并进行文学实践,甚至有的即是编辑又是作家还是出版商三种身份。诸如梁启超创办《新小说》,为一批维新派志士发表政治与艺术主张提供了阵地。又如包笑天,在图表中可以发现,他这时主编的刊物有《小说大观》和《小说时报》两种,在他周围就团结了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下鸳鸯蝴蝶派作者,被推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元老。此外,像周桂笙编的《月月小说》,王蕴章编的《小说月报》,王钝根编的《礼拜六》,等等,都团结了一批作者,通过刊物来呼唤同道中人,形成风气,这种风气被很多人采用了,也就是文学思潮了。这是文学已经从纯粹的个人事业中挣脱出来,成为一种公众的、集约化的工作。

因而我们发现,传播媒介的变革与自由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学的影响,自然还会派生出两个特点:一是由于读者趣味与书刊市场的影响,文学书刊与杂志不断花样翻新,争奇斗艳,带有商品经济社会中不断竞争的特点;二是每个作家或者一个文学团体都可以通过筹办自己的刊物来实践自己的文学主张,形成不同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最终形成风行一时的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