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仰观后感范文

信仰观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一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知识分子,他们舍弃了“小我”,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他们为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振兴而选择了共产主义。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但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

解放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从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强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铸就了公仆本色,信仰中承载着爱国之情。

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成为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在这一信仰的支撑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一辈子坚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他们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辛勤付出,经受住了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们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诠释着他们的坚定信仰,那就是,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二

《信仰》电视片中反映的建国初期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徐虎等模范人员,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在信仰旗帜感召下展现了一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近日,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 挫折 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 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别的同学学习,学习如何把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学生干部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学习中。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对信仰忠诚和实践的,对信念的执着和追求,对理想的丰富和完善,始终是我们共产党员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根基层,献身事业,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为人民服务的表率、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三

今天,我们以宿舍为单位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了,经过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成就了现在中国国强民安,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信仰》全景式简要回顾了我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涌现了一些英烈,英模代表的崇高形象。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心灵再次受到触动和洗礼,正如一位网友所述,看《信仰》再次听到铮铮的入党誓词,心灵深处又一次被重重的冲击。每个党员都有义务去反思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是否与誓词对上号,是否真正无愧于党员称号。如果把90年分为三个阶段的话:

第一阶段:建国之前的28年是我们党在白色恐怖、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艰苦前行的一个阶段,许多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红军长征初期8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只剩8000多人。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红军信仰共产主义。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铡刀前慷慨陈词:怕死不当共产党。还有在临近全国解放前夜,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等地被国民党残酷杀害的烈士们。在为新中国建立而英勇牺牲的无数先烈们,他们为信仰牺牲了一切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然也有经不起考验叛党投敌的败类,一大最初13名代表中有3人就背叛了党。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近30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政权得以巩固,也经历了抗美援朝及中苏、中印的局部战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尤其是抗美援朝,我们用万国牌武器同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战争,迫使其坐下来谈判,牺牲了几十万人,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也发生了“_”这样的错误影响了国家建设的步伐,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黄金时期。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资的极大丰富,甚至产能过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住房、汽车、家电生活必需品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华西的吴仁宝说过:千主义、万主义、为人民能富裕是最好的主义,所以我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奔向共产主义最好的选择。当然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地区差距、贫富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反腐倡廉面临的严峻形势,都要求我们不能松懈。我们要走得路还很长,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需要无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_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无论你处在何位置,何岗位,要时刻想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想想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为了什么?身后留下了什么?如果说选择信仰难,那么坚守信仰更难。郭明义说过: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一位网友说得好:信仰是共产党员的灵魂,只有始终坚定信仰,共产党员的力量才不会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变弱。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四

传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那么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种意识让人信了,还会奉若神明,且怀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五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第2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近日,观看了纪录片《大道之红色信仰》,历经战火洗礼的老党员们动情的讲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用自己红色的记忆给我们讲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了中国革命史。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 我们越是反复的思索就越会发现它永远新颖, 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仰: 一个是头上的星空, 一个是心中的道德。”而共产党人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为人们服务。共产党人选择了以共产主义为信仰,得到了人民的用户和支持,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瞩目成就。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信仰可以使十五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信仰可以使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毫不畏惧;信仰可以使董存瑞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依旧需要信仰来坚定我们的信心与恒心,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更好的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第3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看完侯祥麟先生的纪录片后,我深刻认识到了两点:一、资源和战略计划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二、坚定的信仰目标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早在零三年政府已经请侯老先生牵头研究如今2020年甚至2050年的油气资源发展计划,可见对发展战略研究的紧迫。在侯老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我们就缺乏燃油,只能用桐油、菜籽油炼制柴油和汽油。后来气体泄露出来,发生了爆炸,十分缺乏系统性和安全性。

在对石油化工战略的研究中,侯老提出油气资源的多元化,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储备和国际形势变化;规划2020对外依存度不能超过60%进口石油控制在4-4.5亿吨,将节油放在首要位置(小排量、清洁型汽车;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现在看来很多都已经实践,而且被证实是十分正确并且具有前瞻性的。正是这些战略发展计划推动中国的能源发展始终前行在正确的方向,保障了国家国防、军事、科技多方面的发展。

第4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信仰与心理学相关性分析

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信仰的发生与主体的意识、各阶段的不同需求、价值诉求息息相关。

(一)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信仰形成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信仰教育是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要素依次确立的过程。全面深刻的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更是一种内化的、高度稳定的认知结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信仰,信仰个体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而全面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面对困难和困境时能够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及合理的归因方式,使信仰个体满足某种需要,对认识对象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主观情绪体验,形成与社会相符的价值观,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心理认同,进而促进群体认同,帮助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信仰不是简单的信念或相信,它是信仰主体强大的精神支柱,在信仰主体的思想领域,会产生强大的意志力行为,内化为道德表现,激发内在潜能。因此,从心理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知、情、意三个心理过程着手,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实现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意志与信念的统一。

(二)基于心理学研究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可见,信仰的产生源自不断发展的人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会形成统一,凝聚成一种信仰。信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其本质是认知,但也涉及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以高校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信仰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把握大学生的主体心理与从属心理相统一的规律、心理过程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统一的规律、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协同参与的规律等,真正使信仰教育内化于心[3]。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一)市场经济下信仰意识模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完善,学生的信仰意识模糊。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且自我认知不全的大学生出现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在大学生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被弱化,产生信仰意识模糊的问题。

(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信仰摇摆不定

改革开放使得各类思潮涌入中国,多种思想互相碰撞,再加上大学生思想具有灵活性,其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的选择。在这种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的信仰摇摆不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加剧,引发了生活模式、价值领域的变革。大学生获得了更多不利于坚定主流信仰的负面信息,对西方的物质、文化盲目追崇。在心理方面,“垃圾文化”传入校园,侵蚀当今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在大学生模仿西方人过着西式生活的背后,代表大学生信仰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扭曲[4],以致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建设表现出无力的状态,因此建立与大学生相适应的、使大学生感兴趣的话语体系,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至关重要。

(三)马克思经典著作掌握不牢,信仰根基不稳

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和解决问题,才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且知识体系繁杂的学科,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方法只是单纯的说教,一味采取灌输、命令的方式,在结合实践方面都较为滞后,忽视了实践性,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和感同身受,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这种单一的方式、碎片化的教育只是被动让学生接受,学生缺乏自主的判断、分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或理解,无法较好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于时事政治的把控力不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因而学生主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缥缈的,是与实际生活脱离的、无用的,这种看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其信仰不够坚定。

三、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大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信仰的产生源自人们内心对某种需求的迫切性,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着人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制约着当前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当前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虚无、缥缈,是因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是理论的灌输与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大学生的价值诉求得不到回应,从而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个体人生理想的心理预判,学生情感上得不到寄托,导致无法产生震撼、触动心灵的感受,使信仰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尊重学生的合理兴趣与需要,教会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依靠社团力量、社会实践平台,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个人、社会的意义,使学生在兴趣中认知,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认同。为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高校可以分年级、分专业开展针对性教育,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建立安全感,获得归属和爱,使信仰内化为道德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打牢信仰建立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学业、就业等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站在学生角度与之探讨问题,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真实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思维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直观体验和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增强理论教育的鲜活性和趣味性,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会、真用,打牢信仰建立的理论基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新乡为例,新乡高校应利用地理优势,学习新乡先进典型,颂扬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弘扬先进群体的崇高精神,让学生通过看表演、听故事、实地参观等形式直观形象地感受马克思主义,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情绪体验相结合,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高校还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红色教育,呼唤有志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如学校通过“红船精神”的引领,使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5];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学生情感教育。

第5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作为一种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内容,信仰的存在是价值理想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最高价值的信奉与确认,它涉及到生活价值导向的本质问题。从社会角度分析,人生信仰是通过民族、社群及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最终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其社会意识形态特征极其显著。然而从个体角度来看,人生信仰则是作为一种成熟的个体意识表现在生活实践当中,且通过主导价值观的导向来合理分配个体的社会行为,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对人生理想及价值进行确认的同时,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从基础经验还是后天感悟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关键词 :人生信仰;价值观点;个人生活;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83-02

人生信仰从根本上表现为价值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对弈,然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观念问题探讨,而是从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领域来折射出整个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内涵,是统摄性价值观念的呈现过程。从信仰的形态分析,通常我们将信仰划分为社会理想信仰与个人人生信仰两个范畴,本文着重探讨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具体到个人人生信仰的内涵,侧重从生存意义及生存价值方面来隐射出人生信仰对生活及命运的指引,通过对人生状态的把控来更好地实现个体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信仰危机已然出现,我们必须正视信仰危机的处理,更好地彰显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导向作用。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人生信仰的涵义

个体的存在表现为鲜活的生命体征,因此无论是从精神文化环境还是社会生活条件分析,个体的精神追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社会条件及精神环境的特殊性,个体的人生价值理想及文化心理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一独特的思想价值及心理结构正是人生信仰的内涵所在。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需要对自身的生活意义进行规划,这是漫长人生历程的一种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建立在思想和行为基础之上的个体价值观呈现。很大程度上,人生信仰表现为个人生活的一种直觉与意识,这是与人生观相区别的内容,更是人生信仰的显著行为特征。不可否认,人生观是对个体情感、价值及生存目的的必要导向,然而人生观中的价值理想也需要与人生信仰中的生活态度相对应,从个体的存在意义方面来阐述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促进意义。

(二)人生信仰的特点

1.实践性

个体实践活动从本质上分析表现为个体创造的过程,实践的同时也是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主观意识导向下个体获得自由与解放,这既是对物质生活世界的满足,更是从精神升华方面来突出人生信仰的实践性特征。

2.神圣性

与一般信念不同的是,人生信仰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有着重要的统摄作用,这一神圣性特点是不可撼动的,正是在这样神圣关系下实现了个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与此同时,这一神圣性特点还强调人生信仰的执行过程需要全神贯注,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指导人生信仰的走向。

3.社会性

作为社会的产物,意识的形成是极其抽象的,然而意识同时也是个体思想价值领域的集中体现,这一形式本身具备了显著的社会性特征。

二、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信仰是个人生活的本质需要

作为个人生活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并非表现为细小的组织结构,而是与个人生活的根基一脉相连,是人生意义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这显然不同于宗教宣称的任何个体都需要崇尚对神灵的信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信仰的存在对于个体生活确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信仰的存在也并非如其余事物那般容易被个体感知,它更多的表现为个体深层次的体验与精神需求,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文化内容。从洪荒年代开始,人类关于信仰的追求就不曾停止过。人生信仰的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涉及到世界观的形成内容,同时还是一种个体发展的趋势导向。随着现代生活的越发复杂化,个体关于同一现象的认知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正是诸多人生困惑形成的根源所在,人们迫切需要通过道德和行为指引来获得心理释放。除了一般体验之外,人生信仰在个人生活中还表现出某些特殊体验,这是个体内心状态神圣价值与理想的一种呈现。这一神圣感的形成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需求,它与个体的体验和感知密切相关,然而这也并非精神感官的刺激与心理愉悦感,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价值的感悟和洗礼,是灵魂的皈依与再生。真正的生活并非衣食无忧,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能够在喧嚣的都市中寻找到心灵上的慰藉,不贪图世俗物质满足,而是追求更加恒久的生存意义,这正是信仰呈现出的人生真谛。

(二)信仰赋予个人生活更多的定力

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定力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著的人生态度,这一坚定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没有了定力的人生就像颠簸浩瀚海洋中的一叶扁舟,没有了方向,随遇而安,这样的生活态度很难真正找到心灵的港湾。人生信仰的存在正是对思想和目标作出重新规划,形成强而有力的目标指引。信仰的存在本就是执著的,否则定力的形成也会变得多余。作为人生实践的一种动力,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进步的力量,是人生实践中的不竭动力,在足够的动力作用下力量的集聚才越发具有生命价值。个人生活中,定力是无处不在的,在各种困难和阻碍面前,定力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前进,与此同时,人性本身有着弱点和惰性,我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因此定力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一定程度上,信仰就是一种定力的呈现,理想与信仰的形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最终实现奋斗目标。

(三)明确奋斗方向,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一种高级需要存在于个体生活中的信仰并非是人生的奢侈品,信仰的存在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非低层次需要的个体才需要建立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物质生活不能取代的精神需求,同时它与别类精神需要也有着本质区别,既不同于知识学习的心理需要,也与感情交流及艺术享受等精神需求有着一定差别。无论何种知识层次的人,都依赖于信仰作为支撑,尽管在信仰需要方式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然而其本质内容却是相近的。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当基本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们就偏向于对信仰的依赖,进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信仰需求。明确奋斗方向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所在,人生力量的呈现需要建立在明确的发展方向基础之上,否则精力的分散显然不利于人生成果的汇聚,甚至还会造成力量的相互抵消。可见,缺少了正确的人生引导,理想甚至还有可能步入歧途。

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于精神生活方面,而理想与信念的存在是对精神生活的丰富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体的精神境界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伴随社会发展,对于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涵义势必将更加深刻。个人生活中人生信仰的存在是对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有效保障,这也日渐成为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作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人生信仰实现了对精神生活的有效统一,在有序的整体环境中避免了价值观紊乱等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精神世界的拓展与丰富。在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下,人生信仰的建立在精神内容理解方面也势必将更加透彻和全面。

三、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问题

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价值观念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系统中的信念与信仰面临重新选择的格局。人们不禁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持怀疑态度,然而全新的理想信念模式还未建立,这也促使信仰危机问题的产生。然而理论界对此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信仰危机”的提出过于严重,用“信仰困惑”或是“道德失范”来代替“信仰危机”似乎更加妥当。实则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问题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人生信仰的存在,信仰危机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从社会角度分析,信仰危机更加趋向于一种社会总体状态的呈现,它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对于精神世界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从个体生活角度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却是个体精神状态与生存处境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特定时期内,社会变革问题的产生自然会对社会的各方各面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层面信仰危机的扩大化,个体的精神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反过来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考察,也需要从个体维度及社会维度两个方面展开。当前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转折关头,我们需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生信仰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突出精神支柱的权威性,将社会秩序从精神困境中解放出来,避免社会信仰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而导致人生信仰出现偏差;其二,由于思想观念及科学知识的进步导致人生信仰在表现形式方面出现不同的情况;其三,当前社会制度导致信仰方式出现了全新的制度与规划。由此不难分析,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状态存在的人生信仰,其信仰危机的产生也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所呈现,这是人生信仰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必然趋势。一旦这样的信仰危机得到缓解,不仅会对个人生活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同时在信仰状态呈现方面也将更加稳定。可见,信仰危机也可转变为正向的社会发展动力,我们需要正视信仰危机的产生,并通过改变进一步优化人生信仰对个人生活的促进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生的本质需求,信仰的存在源于个体的主观状态,并且通过行为限制来达到生活引导的目的。对于个人生活而言,人生信仰的存在不仅赋予了生活全新的发展意义,甚至还作为一种前景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来更好地指引个体的精神世界发展。信仰的理智、健全、现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仰的实用性,只有崇高的理想才能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信仰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国际发展趋势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出现对于我们的信仰观无疑是一种考验,信仰危机的产生是信仰困惑放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若是不能正视人生信仰的重要意义,就势必将淡化信仰的控制力,进而导致社会发展观念失衡,这是人生信仰研究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1).

(2)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畸的成因及其克服[J].伦理学研究,2003(2).

(3)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

(4)郑敬高.政治信仰的变革与信仰危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2).

(5)夏鑫,祁松.试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政治信仰危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6)申来津.信仰:精神的意蕴与表征[J].学术论坛,2003(2).

(7)王宏伟.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第6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信仰,幸福,源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论文参考网。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理论、学说、主张、主义、宗教等的信服、敬仰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有“信”和“仰”两层含义。“信”是信任和信念,“仰”是仰慕和追求。由此,信仰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相信;二是仰慕;三是加入追求行列,并为之奋斗终身。

信仰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始信仰。这种信仰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特征;二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主神崇拜为特征;三是哲学信仰。这种信仰以人自身为核心,以真理、主义、学说崇拜为特征。“其间尚有大量的非此即彼、或此或彼的中间环节,以及由这些形态衍生的信仰现 象。”[1]

作为人类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信仰的作用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需要信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为在茫茫宇宙中短暂有限的人生,建造一个确定的精神家园,让人“充满诗意的栖居”。这种精神家园是人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的主观凭借和心灵依托。它负载着和支撑着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满足着人心灵的发育和成长,保证着人心灵的滋养和健康,决定着人的生命品位、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决定着人是否幸福或幸福的程度。

(二)设定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和一套有关社会运行的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以便让人生活在合理的社会之中,过一种有秩序、有道德、明是非、辨善恶的社会生活。信服和尊崇这种社会模式和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的人,在宇宙、社会中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生存价值就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其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确定的基点和坚强的支柱。由此,“人便可以排除围绕人生的无知、孤独、怀疑、虚无与绝望,获得知识、关怀、安慰、确定、充实与希望”[2],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在彼岸世界或精神领域为人们设定一个终极性人生目标,让人们终身去追求。信仰的确立, 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即终极性人生目标的把握。恩格斯说:“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3]。当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由于原有的“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4]。这些都表明,信仰(包括它的特殊历史形态―宗教)是以人而不是神为本质的,它实际是人们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反映和表现,是人对自己生命、生活和前途的选择,有了这种选择,人的精神就有了“支柱”,安身立命就有了“根据”,感情、心灵就有了“寄托”,就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感觉。

以上说明,人的幸福感常常依赖于人的心灵的完满,来源于人的信仰的确立。

三、信仰的力量决定了信仰能始终给人以幸福

作为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具有特殊的力量:

(一)信仰可以使精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驱动着和引导着人们沿着幸福之路前进。比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其深刻根源在于他们具有伟大的性格,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希望并坚信着穷苦人的世界的到来。这种最朴素、最现实的信仰,最集中、最高度地体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谋求翻身的愿望。这种愿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并将其价值信念置于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上,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正是在这种愿望的招引下,他们才显得如此英勇无畏、前赴后继。而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更是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因此,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生命无疑没有任何幸福可谈。

(二)信仰可以使人在困难中仍然感到幸福无比。这种困难,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是逆境。顺境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但也容易使人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再有所追求;而逆境则会影响人们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坚强的意志,坚守心中的信仰,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的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5]。这些伟人正是因为胸怀伟大的信仰,从逆境、困厄中奋起,才写出了辉煌的传世之作,同时也体验到了逆境中特有的幸福。

二是苦难。有时,苦难能够催生幸福,幸福反过来又能够使人感觉苦中有乐,这其中的缘由仍然归根于信仰。论文参考网。比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和董永,“寒窑虽破”却感觉“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因为他们坚信忠贞不渝的爱情,爱情的力量使他们虽处凄风苦雨却仍能感觉温暖如春。又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虽然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把野菜当干粮,把干稻草当棉被,那种苦难日子可想而知,但因为有“毛委员”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心中装有伟大的“主义”,便感觉“餐餐味道香”,“心里暖洋洋”。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当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长征中牺牲的人是难以统计的。过雪山时高寒缺氧,经常有人坐下就起不来了;有的战士还要用担架抬人,其负重更难以承受;有的人为背战友而自己倒下。过草地时,有的人为救助陷入泥沼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这样一则资料:

“在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红军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例如,宿营的时候,大家高声要求蔡畅同志唱歌。蔡大姐笑着站起来,为大家用法文演唱《马赛曲》。她的铿锵有力的歌声感动着每一个听众。毛泽东提议文学家成仿吾讲故事,成仿吾从容谈起他早年的文学经历,讲述了他参加红军的经过。红军战士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是在课堂而不是在潮湿寒冷的草地上”[6]。这说明,在很多时候,信仰成了人们最后得救的希望。在享有平庸幸福的人是很难自觉地去信仰的,没有深入的信仰也很难有大的心灵造就。人类本质上是无法依靠自身而走向完美和喜乐之境的,而信仰就来自于这种内在的需求,来自于这种崇高美好的盼望。一旦找到了真正的信仰依托,人们也就不再有缺乏枯竭的时候,因为他们已发现了生命的源头。

三是贫穷。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自由之路》一书指出:“贫困固然是一种极大的恶,但也不能说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善。只有当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成为推进其他属于精神生活的更高的善的手段的时候,对社会才有真正的价值。”这就是说,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但物质生活资料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在同人的健全的精神生活如信仰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成其为幸福的物质基础。反之,在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稀缺、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只要人们满怀信仰,豪情万丈,斗志冲天,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寻觅或心理宇宙的充实,人们仍然会灵府朗然,心下澄明,感受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到精神愉悦,感情快乐,思想解放,心灵满足。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价值观统一,信仰坚定,人们的言和行能达到一致,并且农村有人民公社,城市有单位,能监督和传播民间公认的道德,人们互助互爱能够得到社会认同,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幸福存在于主体对其信仰的不断追求和永恒向往的过程之中。人们最先是基于某种信仰而从事某种创造活动,又从这种创造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到自身的幸福。现代自然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拉蒙特指出:“人天生是积极的动物,因此,只有在某种形式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幸福。论文参考网。”从这个角度上,他提出一个人达到他所希求的静态状况,对于自身的幸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活动的统一、满足和均衡”的状态里。

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主体所追求的信仰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追求这种信仰所进行的奋斗之中。“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进行下去的人是幸福的。”这是俄国作家赫尔岑对幸福的理解。当个体投身于自身所追求的信仰时,他不仅能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感,而且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使生命获得一种连续感、延伸感,从而体验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感。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一文中,对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作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自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他播种,却明知看不到发芽。他怀着一个信念,深信他的工作以后会用得着的,那些在身后继续活下去的人会需要他的。”[7]可以说,在任何一项追求信仰实现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勋业的代价愈昂,滋味亦愈长。”追求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展、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会领略到永久的幸福。

[参考文献]

[1][2] 冯天策. 光明日报, 2005-7-12.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5] 司马迁. 史记?报任安书[M].

[6] 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Z]. 新华出版社.

[7] 格拉宁. 奇特的一生[M].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

第7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信仰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起着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的功用。教育信仰的养成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二是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三是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教师教育信仰就会逐渐养成。

当前,教师对教育的事业心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只是教师得以生存的职业,而不是一项为之奋斗而无悔的事业,这导致在教育领域产生诸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追本溯源,多是教育信仰缺失造成的。如何重建教育的崇高精神,让教师怀着虔诚的事业心,运用教育智慧去育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都需要教师的教育信仰。

一、何谓教师教育信仰

关于信仰的含义,众说纷纭,《辞海》中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李德顺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谭振宇认为,“信仰是指对于终极价值的确信”。荆学民认为,“只有那些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成为信仰。”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一是信仰是对某种价值的确信,即某种宗教、主义、信念等的极度坚信;二是信仰使人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笔者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什么是教师教育信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信仰必须在教育关系中理解,它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育的本真属性就是生成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实现心灵和心灵的交流,精神和精神的畅游,教师的需要就是用教育智慧来培养学生,生成学生的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实现和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从而提升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教师教育信仰必然存在于教师和教育所构成的价值关系中,是教师对这种价值关系的评价及对评价结果的持有。因此,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功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包韵得性两方面的教育:一是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最终使学生拥有智慧;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精神境界进行提升,最终使学生拥有道德。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

1.教育信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

教育信仰首先是教师对某茅隧版价值的极度信奉。所谓极度信奉,指的是教师在精神层面上对终极价值极度相信、热爱和仰慕。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对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这一终极价值的极度相信、热爱和仰慕,表现为教师把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作为自己的精神目标,并在终身的教育活动中去实现。实现了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教师就成就了幸福的教育生活,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从而完成了这一精神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信仰成为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

2.教育信仰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行动准则

教育信仰同时是教师对某种终极价值的自觉追求。所谓自觉追求,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把所极度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这种具体的教育行为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不会因为外界的原因而改变。教育信仰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总是相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教育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因此,教育信仰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行动准则。

3.教育信仰是教师实施成功教育的保障

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表现为对终极价值的信奉和追求的统一,即对信奉的终极价值在精神上高度认可,在行动中忠实地执行。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化为精神信念,成为实施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境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精神信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信奉的终极价值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在每一项教育活动中都认真的遵守自己的精神信念,变成具体的教育行为。只有把精神信念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就会取得成功。

三、老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1.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仰来源于教师刊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教师对客观教育世界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即教师通过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通充扭里性认识,教师获得教育知识经验、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教育信念。这些理性认识结果都是对教育世界正确的反映,即正确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正是因为是正确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才能被教师所信奉和遵从。可见,理性认识是教育信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理性认识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进行:

(1)教育知识经验的获得。教师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初步的教育实践,获得了教育知识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所学习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加以机诫运用的过程,还没有进行个性化的提升,仅是对学习结果和实践结果的初步认识。

(2)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形成。在获得教育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教育知识经验的分析,并不断把这些分析的结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加以论证和检验,经过多次的论证和检验,教师就会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独特的认识,这些独特的认识经过不断的加工整理,会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观念。

(3)教育信念的树立。所谓教育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确信为真的观念和理论,是对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肯定性持有。教师经过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论证.会逐步坚信所持有的教育理论观念能够解决其教育生涯中面临的教育问题,由此产生对所持有的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确信,这些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经过多次的提升,教师就会逐步获得教育信念。教育信仰首先是一种教育信念,但不是所有的教育信念都会成为教育信仰,只有被教师认定是最高价值的并二在精神层面占统摄地位的教育信念才能转变为教育信仰。教育信念与教育信仰存在着相同之处,都以相信为基础,所不同的是,教育信念存在于意念层面,而教育信仰不仅停留在意念层面,还具有实践的倾向。同时,教育信仰是教师对教育信念的一种坚信和仰望,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相信刁能对某一教育信仰对象坚信不移,才会形成教育信仰。

2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

教育情感是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指教师对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其需要的这种关系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的教育情感首先潜留在教师的内心。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其次还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外化为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追求,表达的是一种喜爱的、神圣的、高尚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促使教师饱含热情和激情地执着于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情感分为积极的教育情感和消极的教育情感.积极的教育情感在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过程中具有推动的作用。如何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呢?主要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确认识教师的使命。教师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所担负的使命,教育是生成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的活动,因而教师担负着培养智慧生命和道德生命的光荣使命。只有正确认识了教师的使命,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投人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喜欢教育,热爱教育,这是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的基础。

(2)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是在教育关系中产生的,这种教育知落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把所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有一些教育理论会取得成功,这会给教师带来欣喜,这种欣喜慢慢地会转化为对教育的喜欢和兴趣,并逐渐产生积极的教育情感。

(3)在教育实践中升华教育情感。在教师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会把这些理论观念不断的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加以论证,每一次运用和论证都会有所收获,这些收获会使教师体会到成功的决乐。经过多次的实践论证,教师会把对教育的喜欢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教育的一种持久的热爱,从而升华教育情感。

3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

教育意志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预选一定的目的,通过调节、控制实现确定目标的自觉意向。教育意志是教师内部目标向外部动作的转化,在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感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意志表现为一定的自制力,它使教师的合态更加稳定,追求更加执着,更能使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为实现自己的教育信仰甚至不借牺牲一切。正是由于它的作用,教育信仰才不只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状态,而是一种行动。

(1)明确追求的目标。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在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中,教师追求的目标就是教师持有的教育信念,即对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这一终极价值的持有。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作为最高价值的信念,如果教师对这一教育信念有正确的认识,就会成为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并在行动中加以贯彻落实,最终使这一教育信念转变成教育信仰。

第8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共产党人;忠诚观;生成;养成

忠诚问题是一个传统、永恒的命题,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延续到今天的一种优秀文化和高尚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传承。曾子讲:“忠者,德之正也;诚者,天之道也;忠诚者,为人之正道也。”忠诚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在反映,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政治立场、政治义务在价值观上的表现,内含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崇高信仰追求和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它对于共产党人的思想行为起着统摄、支配和主导作用。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忠诚观,是信仰、热爱和坚守的合金,其生成是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和实践精神综合交互作用的系统结果。因此,共产党人忠诚观的养成,要在铸造忠诚之魂、巩固忠诚之基和筑牢忠诚之堤上下功夫。

一、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信仰为核心,永铸忠诚之魂

信仰,从本质的意义上说,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是对真理的崇敬与膜拜。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

信仰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忠诚观确立之魂。只有坚持正确的信仰,才会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工作观、事业观,才会在事业中释放更多的动力,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1]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共产党的信赖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生成的“定海神针”。只有常补精神之“钙”,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使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以信仰为核心,永铸忠诚之魂,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共产党人的信仰意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信仰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自觉,培养和树立共产党人的信仰意识,一是要在思想上强化信仰对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并将思想上的重视化作行动上的自觉。二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明确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信仰的心理认同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

其次,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信仰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理论。理论上的认同是思想认同基础。同志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3]理论上的清醒不是自生的,需要通过理论灌输。加强理论灌输,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用主席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统一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言行,从而补足“精神之钙”,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信赖建立在坚实的理论之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内化为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

最后,要积极投身实践之中。信仰同时还是一种实践活动,要把思想上的坚定外化为实践。罗曼罗兰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坚定信仰、践行信仰、彰显信仰是需要终生回答的实践性课题。以信仰为核心铸造忠诚之魂,要落到执政为民的实践之中。用强素质、长本领的实际行动,彰显信仰的力量,磨砺忠诚之魂。

二、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热爱为支撑,巩固忠诚之基

感情是立场,是源泉,是动力。忠诚,来自真挚纯粹的爱的付出。忠诚要靠感情来培养,要用热爱去浇灌。感情的深浅决定忠诚度的高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忠诚观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爱党爱国爱人民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的本质体现。有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站在正确的立场去思考“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主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热爱为支撑,巩固共产党人忠诚之基,首先要培养和增强与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加深对人民的感情。加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的动力之源和具体内容。我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共产党人,热爱人民,必须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情感和教育培植的。一是来自于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定位准确了,才会从思想深处端正对人民的态度,与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二是来自于融入。只有走到人民中去、与人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人民,感觉人民的伟大、可敬,才会真心把人民当老师、当亲人。三是来自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次,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忠实践行这一根本宗旨,是热爱人民的首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忠诚观的根本。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上,他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主席告诫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4]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治国理政的大潮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二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当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要在关键时刻为人民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利益随时献出自己的一切。

最后, 要无私奉献,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共产党人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之上的特殊利益。要求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5]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利益观,也是检验共产党人是否真正热爱人民的重要“试金石”。 热爱人民,就是要为人民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既要奉献、更要无私,要做到为人民甘于吃亏,为社稷敢于牺牲。

三、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坚守为根本,筑牢忠诚之堤

坚守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共产党人的忠诚,作为一种责任、义务、操守、品格和担当,其核心就是坚守。坚守平凡,奉献非凡,坚守的过程,就是“烈火淬钢,凤凰涅”的过程。

首先,要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之信念。“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共产党人不但要经受胜利、荣誉等顺境的考验,更要经受挫折、失败等逆境的考验。是否“不忘初心”坚守忠诚,既要看平时的言行,更要看关键时刻的表现。我党的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英勇无畏、迎难而上,在与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较量中战而胜之的奋斗史。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注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经受许许多多的风雨和磨难。“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6]勇敢地接受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使忠诚观在挑战中接受考验。

其次,要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之意志。“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7]坚守忠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非可以一劳永逸。在风谲云诡的时代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既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既要积极倡导美好上进,又要勇于对抗低俗丑陋。做到在实践中坚守,在坚守中进步。

最后,要坚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精神。牺牲精神是共产党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忠诚的精神境界和必须具备的品格。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与生俱来,前仆后继。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威胁利诱,坚守信仰,严辞拒绝了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坚守信仰,义无反顾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夏明翰坚守信仰,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慷慨就义。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牺牲奉献新篇章。在治国理政的新长征中,共产党人时刻奉献牺牲的要求没有改变,共产党人要强化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思想观念,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挺身而出,视死如归。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6年7月02日02版)

[2]《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01版)

[3]《人民日报》(2016年7月02日02版)

[4]《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02版)

[5]《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02版)

第9篇:信仰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信仰 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49-03

一、大学生“没有信仰”或“信仰缺失”了吗?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猛然一听,似乎颇有道理。我们中国人确实没有像西方那样有统一的,所以缺乏敬畏之心和宗教教义所要求的行为准则,我们对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种种乱象也早就习以为常了。但仔细一想,却不尽然。什么是信仰?一般的说,信仰是对主体认为的最高价值的坚信、敬仰和向往,在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这样看来,人都有追求,有自己所坚持和信守的东西,也就是说,人都有信仰。不管坚信什么,那都是主体认为有价值、有意义、能带来幸福感的东西。人需要信仰,根源于人类希望超越相对有限性(比如现实不如意)和终极有限性(比如生老病死),获得心灵平静的终极关怀的需求。恩格斯说:“即使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1]当代大学生当然是有追求的,而且他们信仰的东西很丰富:科学知识、金钱权力、消费享乐、利己主义还有马克思主义等,不一而足且极具个性。只是其中一种而已。由此看来,大学生并非“没有信仰”或“信仰缺失”,确切的说是信仰太多且互相冲突,导致他们无从选择、无所适从,进而产生精神焦虑、迷惘。不能建立起自己稳定、科学的信仰。没有精神支柱就必然导致人生的无意义感、虚无感,这实质上是“信仰危机”。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信仰危机,从本质上讲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价值体系断层现象,表现为价值、信仰的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的边缘化。高校政治理论课亟待研究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和困惑,抚慰心灵、完善品格,建构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

二、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特点

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本应有科学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但是,我们无奈地看到,大学生信仰迷失逐渐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

(一)信仰差异显著且多元发展

大学生处于心理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尝试和体验各种新鲜事物及思想观念,通过思考比较会从繁杂多元的信仰中选择、建构起稳定的个人信仰。这一阶段,他们需要逐渐从低层次的信仰、非理性的信仰向高层次的信仰、理性信仰发展过渡,所以,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比较模糊、混乱, 理性思考不足, 缺乏鉴别能力,是非观念不清,也常常附从、模仿社会和周围的流行观念及行为,在信仰选择上盲目跟风、随机多变。具体表现为信仰多元化、层次差异显著,如金、权崇拜泛滥,信仰狭隘、庸俗、世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金钱和权力来定义成功。把“金钱至上”、“当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些大学生信奉“及时行乐”,目光短浅,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一部分学生道德水平较低,求包养、傍大款,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有的学生笃信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学习上急功近利、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轻人伦情感,冷漠势利。还有些大学生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人人”,个人利益至上。

(二)主流政治信仰边缘化、空洞化

与大学校园里信仰的个性化、多元化相对的,却是马克思主义主流政治信仰的淡化、边缘化。大学生政治意识淡漠,反感、疏离、排斥政治问题已成一种趋势。在面对西方发达的经济和高科技、高福利、高保障的生活环境及公正民主的政治环境之时,他们怀疑社会主义是否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质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盲目认为中国亦可实施西方的政治制度。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更多遵循利益原则,而不是道义原则、中国特色标准。

政治信仰的空洞化。在所谓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只认同辩证法方法论,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念,也就是说并不真正信仰。绝大部分人所谓的信仰更是流于形式,口头上认同、内心却认为“共产主义渺茫”,“讲理想不如讲实惠”,奉献精神、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些“概念”而已,很少有把祖国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联系起来的。相反,他们更加青睐西方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更重视为个人理想奋斗。一些大学生入党也是源于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择业需要、增加就业砝码,甚至是混入官场的敲门砖。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仍然是对国家前途命运最关注的群体之一,是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网上投票、民意测验、参与各种政治问题的讨论。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政治思想更趋理性,认识问题渐趋本质化,对民主政治、法治国家的要求比其他社会群体更迫切、更强烈。大部分学生都崇尚真善美、痛恨假恶丑,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推崇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之根源追问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背景,有自身原因,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过度、方法不当,对马克思主义本身误解和强加的东西太多,在实践中的教条化也引起人们的反感,排斥。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也使人们产生了“过时论”、“渺茫论”等疑惑和动摇。

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带来各种问题的并发。其中有属于传统社会的问题、转型社会的问题,还有属于较发达社会甚至是“后现代社会”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对物的依赖”的商品经济阶段,各种异化现象也在我们的社会上演:诚信危机、社会失范、贫富分化、阶层固化;就业难、社会保障滞后、体制不健全、缺乏公平、正义等问题,不幸福感、疲惫感与日俱增;不满意、不轻松的情绪在普通人群中蔓延。这些社会问题在高校都有反映。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最直接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价值冲突。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和多种文化思潮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信仰。网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老一代人对年青人的影响弱化,传统文化断裂。伴随新媒体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入侵,青少年一代中充斥着对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崇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淡化论、终结论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背离。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上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和全球资本主义,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多党制、议会制。受其影响,有的大学生盲目崇外,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全球化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思潮导致一些人忽视国家、漠视集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往往容易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接受各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形成政治观上的迷失、模糊、多元化。相当多的大学生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一些人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不断变换着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四、创新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参与大学生信仰构建过程

高校政治理论课失效的思想根源是缺失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偏离了主体性与实践性原则。[2]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忽视人的主体性,缺乏人文关怀、缺失实践及行为养成的环节,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力度。

(一)与时俱进,创新政治理论课教学

我们以往的教育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培养“高大全”的“完人”,脱离了学生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假大空,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学生易产生逆反、排斥心理。现今功利化的教育致力于培养理性的工具人,而不是“完整的人”。这样的教育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学生完满人性的全面关照,因而是无效的。现行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形式化与空洞化的问题,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一方面是课时少讲不透,另一方面是一些教师研究不够、自己不确信、讲不清楚甚至干脆不讲,持“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态度,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一些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个别年青教师注重形式花哨、课堂热闹,但华而不实,缺乏深刻的思想性、批判性,没有理论的厚重感、彰显不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进教学,把内容上的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与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可亲相结合。唯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才不会在时代的裹挟中左右摇摆乃至被边缘化。

(二)以人为本,立足学生需求,培养完满人格的人

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信仰对象。因此,我们需要启发他们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追求科学、健全、崇高的信仰。在课堂上,要以大学生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为突破口,立足于培养完满人性的教育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苦难;思考快乐与幸福的真谛,敬畏自然、珍惜生命。把自己与人类命运紧紧相连。一个人在最终确立自己信仰的过程中,总要对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顺应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采用新颖活泼的教学互动方式,讲透理论,加强多元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同时,广泛利用QQ、飞信、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帮助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在人生实践中找到精神家园

认识源于实践,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沉淀。他们经历越多,考查过的信仰越多,确立信仰的过程越曲折,最终确立的信仰就越坚定。大学生只有投身于人生实践,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中,服务社会,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才能逐步确立崇高信仰,树立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精神。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 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3]

(四)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公平,促进社会和谐,铲除“信仰危机”的现实根源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当整个社会都在崇尚‘成功人士’即崇尚那些因掌握了金钱或其他权力而出人头地地受人羡慕的人们时,宣扬谦逊朴实和自足自乐又有何用?”[4]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行为是导致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根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无效的原因。只有大力惩治腐败, 完善社会公正, 解决城乡结构“失衡”、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阶层固化等根本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房价、薪资等“鸭梨山大”的现实问题,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值价体系才能逐渐得到社会民众的自觉认同,才能彻底解决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问题,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