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精选(九篇)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第1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近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信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家都知道,人是应该有些信仰的。但如何选择,如何坚守呢?这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国家也一样。《信仰》这部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的。

共产党员应以什么为信仰呢?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信仰,前赴后继,不停地追求、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有民族的独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有多大的力量啊!从91年前,13名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到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信仰,让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共产党人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

信仰会传承,事业会延续。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当《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再次重温了前辈们那些信仰的故事,又一次踏过了先辈们那些信仰的足迹后,我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会实现。

三、共产党人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第2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潜伏 信仰 灵魂 主题体现

一、信仰与人物

分析剧中的各个人物,余则成是电视剧的主人公,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不过,意志力的多寡无法精确的量化,但他的信仰的力量足以在冲突中支撑其欲望,并使其最后采取行动来创造出意义重大而且不可逆转的变化。电视剧完整地描述了他从一个军统人员到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机智勇敢地完成了重大使命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他说他信仰的只是良心,他相信打败日本人后,都是中国人的和共产党可以和平共处,他幻想和左蓝过只有柴米油盐而没有政治的普通的生活,那时他信仰的是生活和爱情。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内部的腐败和卖国行为。这使得他原来所接受的的那套意识形态逐渐土崩瓦解,他觉得自己一直在被欺骗,加上未婚妻左蓝的影响,他终于树立了新的正确的信仰,走到了中共的阵营中。

左蓝是一个进步的、坚强的共产主义女战士,也是余则成加入中共的领路人。她从宣传革命,为革命奋斗到最后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处处都体现着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不竭的信念;翠萍是来自农村的社会底层的女共产党员,奉命和余则成在军统天津站假扮夫妻,我们可以看到她身上的种种缺陷,比如粗枝大叶,没有文化,头脑简单,在金钱的引诱、危险的压力和感情的吸引下,还有多次差点酿成大祸,但都在余则成的帮助和教导下,逢凶化吉,不断进步,最后成为余则成最得力的助手,成为一个也具有坚定信仰,并知道如何为之努力的人;晚秋本是一个出生于汉奸买办家庭的小知识分子,由于社会的黑暗,她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但她内心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令人信服。她原来靠诗歌抒发心中理想不能实现的压抑,绝望之后,在余则成的帮助下,她在解放区的天里得到了新生。

二、信仰与故事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因为人物的信仰不同,所以人物的道德观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其行为也就不尽相同,进而会产生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一部剧的故事冲突,表面来有不同人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人物命运的冲突,人物观念的冲突,等等。但是这些冲突,都是以人物观念信仰的冲突为基础的。信仰的矛盾是一切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拿本剧来说,在军统天津站,由于各种原因,站长吴敬中对余则成极为器重和信任,认为余则成是他的人,所以无论是在工作、生活、权力和金钱的获得以及对后路的考虑上都给与余则成以偏爱。余则成显然可以感觉到站长对他的好,但是,他只能表面上接受,表面上不辜负站长的厚爱,因为他们毕竟属于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信仰,所以他们是敌人,是不能真正的走到一起的。再比如,小知识分子晚秋,她出生于买办的家庭,理应是革命的敌人,但是我们没有认为她是敌人,她从开始的彷徨到最后在解放区找到归宿、改变信仰。即使出生不同,信仰相同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才是同志。余则成以及三个女主角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走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坚持着些什么?那就是信仰。

三、信仰与主题体现

一个作品不能没有灵魂,这就要求电视剧的故事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始终体现主题。但是电视剧叙事不是小学生写演讲稿,不能强制性地将主题通过画外音,同期声,字幕,历史资料,甚至剧中的人物语言加以交代。而必须将解读主题的主动权交给观众,让观众从人物的刻画和剧情进展中,慢慢进行善恶美丑的判断,体会和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特定的思想。

这部电视剧塑造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人,象征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阶级以及其中的不同的人物和其思想。同样可以拿来借鉴现在的社会,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与领导,怎样发展事业和实现理想,怎样辨明善恶,怎样把握尺度,怎样拿捏虚实,怎样正确对待金钱、权利等诱惑。所以,懂历史和不懂历史,讲政治和不讲政治的人都喜欢看《潜伏》。

正因为信仰的力量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时空的约束,在各种思潮涌动的今天,信仰的力量依然是非常强大,它能使一个弱者顽强,如钢铁巨人,能使人进发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辉。

四、信仰的哲理性

一部电视剧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本身是否是有令人信服的内在力量,体现一定的哲理性,是否宣扬真理。剧中不同人物间的种种矛盾以信仰不同为主,这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人物信仰和异同导致各种各样、错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人物在不断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认识中不断的发现,完善甚至更改信仰(如晚秋和翠萍),这体现了事物始终处于发展中的观点。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很多人都说,当代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句话中的信仰指的是正确且崇高的信仰。剧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信仰,余则成和翠萍信仰共产主义,李涯信仰“三民”主义,吴站长信仰财富,路桥山信仰权势。余则成和李涯在剧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的信仰都很坚定,在剧中都曾为了自己的信仰而落泪,也都始终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但结局迥然不同。这说明了光有信仰还不行,还要有正确的信仰。

第3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宗教信仰,是指人们信奉某个宗教,对超自然的神灵、神学理论和宗教教义的认同和崇拜,同时,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绝对依附的态度对该宗教全身心皈依。这种认同感、崇拜感体现在宗教的仪式、活动中,并指导、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一、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和超人间的神秘力量的皈依和崇拜

 

宗教信仰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又是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一种独特形态,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不是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是在一定的环节过程中间接地反映出来的,是人们超乎自身异化表现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原始时代,人们没有办法脱离自然的压迫,于是把自然力量上升为神的帮助,由此产生了宗教。在阶级对抗的文明社会,宗教信仰的对象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将平常生活中的社会力量异化,将其想像成超乎人间的力量,然后就形成了神学宗教。所谓的“万能之神”,究竟是是原始时代的自然力量?还是文明社会的社会力量?这两者均不是,而是人们将其本质加以神化,并付诸于自然和社会,形成脱离实际的人,将人的实质与自然和社会融合,演化为一种超自然和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因此,恩格斯以反映论的角度揭露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二、宗教信仰的基础不在理性而在意志

 

启蒙哲学家康德通过对理性的批判阐明了宗教信仰的超越理性的本质,于是,宗教信仰就变成了一种实践理性在道德规范上的价值诉求。因此,近性主义哲学家试图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宗教信仰的种种努力都被康德斥之为理性主义的独断论,不能成立。康德以后,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则通过对宗教经验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宗教信仰的意志本质。因此,宗教信仰的基础是意志而不是理性。

 

(一)消除对未知恐惧的需要。宗教信仰的根本来源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无法理解、无法解释,进而产生难以抗拒的膜拜之感,形成以自然为核心的最早宗教。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和已知世界在不断扩大,但是未来和未知世界永存。。虽然,当下是一个由科学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可是依然有许多现象是目前科学水平难以解释的。人们需要一种机制来给出合理的解答,安抚、消除这种恐惧和不安,而宗教信仰就是满足这一诉求的有效机制。

 

(二)满足依赖感的诉求。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可以得出宗教的本质表现在献祭之中。他指出献祭的根源就是“依赖感”,也就是恐惧、怀疑、对后果、对未来的无把握和对所犯罪行良心上的咎责;献祭的结果可以使人感到自信、满意、对未来、对后果有把握及自由、幸福。因为这一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基础”归之于人对自然的依赖感。依赖感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时可有时可无之性,而是人的最正常的特性。我们总是在自己与他人所建立的语言和爱的关系之中存在的,基于这一点,信徒在自己与信仰的神圣关系中找到了信赖感,也就找到了可以依赖的对象。这种依赖的对象永远是唯一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教。

 

(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人生活在这世界上、社会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面临很多磨难,会对自己不满意、对他人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而宗教信仰可借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来诉求理想愿景,具有使人减少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仇视,憧憬理想社会的功能。宗教信仰宣扬建立理想的乌托邦,在那里没有痛苦,人和人彼此真诚相待。宗教中的神永不会放弃你、抛弃你,永远在你身边,予你佑护。宗教信仰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追求最高价值,追求下一世,让人们可以忘记现实中的存在的忧虑和烦恼,寄希望于下一世,使得心灵可以解脱。宗教信仰,使人们对未来有幻想,对所求有期望,对遥不可及理想有期盼。

二、宗教信仰的精神超越性

 

一切宗教信仰都具有精神超越性,这种精神超越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绝对的真、善、美的追求,指向人性的升华和完善。

 

(一)宗教信仰对象的超现实性。宗教信仰是人们信奉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是虚幻的,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是人们以自己形象为基础而塑造的,我们甚至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原型。宗教信仰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有经验性基础的对象才有可能会成为宗教信仰的客体。但是宗教信仰又不仅仅是以当时的事实为依据,而是进一步的事实的超越,是用美好理想来看待不完美的现实,使人们对真善美的一种期望。

 

(二)宗教信仰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宗教信仰既包括了宗教信仰的主体对所在的现实环境所允许其达到的目标的认识和价值追求,也包括了对其所期望的未来理想的认识和价值追求。并且,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指的都是未来,是超越现实的对未来理想的认识和价值追求,这就是其超越性所在。宗教信仰使人类超越生物的本能生活,超越个体的孤独无助,超越人生的不安与寂寞,解决了肉与灵的矛盾,解决了有限与无限的冲突,与更高的理想境界相关联。

 

(三)宗教信仰超越理性。宗教给人的心灵以启示和安定,人们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即受神之光辉照射的生活。宗教为人类制定了一种超越自我的道德准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追求高尚精神和崇高人生价值的欲望。通过宗教信仰,人们可以脱离因怀疑主义而造成的烦恼空虚,但凭借个人的理性不可能得到确定性,由于个人的理性总是怀疑的、否定的,因此人们追求的确定和与它相关联的和平稳定,只能从普遍的理性和广泛的认同得到。宗教信仰是超越理性的,因为宗教信仰所认识到的和所带来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的事情。以宗教思维的纯粹性来讲,宗教信仰是追溯本源的形而上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上升、超越的思考。

第4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一、加强道德信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科学信仰使人们的幸福超越了物质。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革命信仰使共产党人有坚强的意志,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史诗般的解放斗争。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信仰的鼓舞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在这里,一切自利的狭隘观念得到了空前的大净化,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面对革命信仰,共产党人的物质利益被超越了,精神价值提升到个体生命的核心地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最终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个人的利益退居到十分次要的地位。共产党人感到,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人民利益是幸福的。

其次,科学信仰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始终感到充实。信仰不是个体的事,而是一个群体的追求,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当一个信仰者生活在同一信仰群体的时候,由于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因而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因而相互之间会产生感染力,感到生活的充实。应当说,生活在共同信仰中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一方面来自共同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来自真诚的友谊和帮助。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物质生活是清苦的,但每个人都会露出天真的笑容,身心十分愉快。大家感到,根据地是共产主义信仰者的聚合地,每个人的心是相通的,大家为一个目标奋斗,不分你我,相互帮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再次,科学信仰使人们在实现使命中获得快乐。使命感是信仰者的一个特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以现在的每个行动迈向信仰的目标而倍感欣慰。1949年10月1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登上天安门城楼前眼眶中噙着激动的眼泪。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终于了三座大山,怎么不令人激动呢?这是信仰实践中获得的幸福,这种幸福感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

二、如何用道德信仰建设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第一,教师要率先垂范。教师的行为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学生对老师是察其言,更是观其行的。如果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这个学校的风气不可能正起来,学风也必然受到污染。在一定意义上说,师德引导着学风,甚至决定着学风。老师不仅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当担负起领导责任,在单位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风气;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措施,切实纠正。

第5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养成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涵义

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师教育信仰不同于、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它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活动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教育的信仰为基础,以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为目标,由此实现人之为人,教师之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对教育信仰绝对崇敬与信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统一于教育信仰客体的过程,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信仰的高度自觉性,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

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但教师不仅要有一般信仰,更要有教育信仰。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可能没有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就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一)教师职业的特性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教育知识、教育技能一样,是教育活动的特性对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它以培养人为使命,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精神历程与心灵对话。在此过程中,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教育家们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他们的教育信仰,不仅激起自我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而且极大地感染着受教育者,给他们以求知的力量。

(二)追求自我人生幸福需要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引导教师追求人生幸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信仰引导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种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教育信仰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既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更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成长为理想之人。

(三)时展的迫切需要也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将科教兴国提升到了战略地位的高度,教育先行的各项举措也在逐步落实。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繁荣创造着条件。但是,也不难发现,在教育现实面前,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教育信仰的缺失。教育信仰缺失,教育先行的措施就不能真正落实,教育改革就会产生诸多问题,教育者的教育知识就会与教育行为脱节。时代需要我们重视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

三、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信仰乃人之特有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营建起来的。教师教育信仰在于养成。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过程,即教育信仰作为客体使教育主体教师客体化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信仰的主体完成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经验一习染、教育一督导、权威一强制三种方式完成。同时,在教师教育信仰的现实确立过程中,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过程起着校正作用。

(一)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主观实现

1.教师教育信仰的内部生成要素

教师教育信仰确立于教师的教学现实之中,但又超越现实、面向未来,带有理想性。从教育信仰的主体性构成看,教师教育信仰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情感和教育意志。为此,它需要教育主体对自我、社会、他人以及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需要心理上的认识、判断和推理;更需要主体通过抽象思维洞察这几种关系的本质和内涵,触发教育情感上的体悟,从而激发起无穷的教育意志力量。教师教育信仰的内在生成,需要从多方面人手,多层诱导最终激发并确立教师的教育信仰。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教师教育信念(teacher beliefs)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其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教师教育信念的产生,是从教育认知开始,经过个性化理性认识沉淀,最终形成的对教育客体的理性把握。只有具备了理性的教育信念,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教育信念。

二是要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情感确是教育的生命,它使教育成为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能役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情感对于教育的重要。怎样才能使教育充满情爱呢?关键在于教育者需是一个有情的人。教育者的情感和态度,决定着教育生活情感的程度和性质。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构成了教育者的教育情感。教育情感一旦在教育者身上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三是要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教育意志的重要性在于其强调实践性。意志是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要求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教育意志的生成,将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最终升华并落实到教育行为中,教育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得以树立和实现。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教育意志三个因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时,教师就会进入一个坚信为真而不加怀疑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并为这一目标不断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再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教育信仰就会逐渐养成,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

2.教师教育信仰的主观生成途径

一是要深入阅读人文经典,多读教育名著。教育信仰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确立教育信仰应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教育信仰的形成也必须建立在对种种教育内外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上。教育经典名著是最能培养教师对教育信仰的信心的。如《大学》、《学记》、《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大

教学论》(夸美纽斯)等等,在这些著作中,有热诚的、严谨的、明晰的、终极意义的教育语言,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赋予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严肃责任感,他们的这种教育理想和教育责任感是形成个人教育信仰最好的催化剂。

二是要开展教育行为反省,批判非理性教育认知。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教育体验,提高个体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省意识和反省能力。另一方面,对原有教育信仰进行理性批判。教育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新的教育生活需要,认真检讨,从而建立新的教育信仰。每个人总是在其自身的人生经验基础上形成各种信仰的,人生经验为信仰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但是,经验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为信仰的成长提供有益营养,我们或者囿于经验的不足或者对经验缺乏深入认识,结果导致经验与信仰的分离甚至对立。确立教育信仰应建立个体经验与信仰的良好关系。

三是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教师应该树立基于“育人”这一教育信仰之上的师德观,努力实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育德为本”的职业操守。教师本身的道德是其成为教师的一个底线要求。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在常年累月的教育体验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奉献的形式,而“育人”则是终极使命。教师的使命认知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相辅相成,只有认清“做教育”的使命,守望“为人师”的信仰,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一种不为世俗所左右的、基于信仰的崇高师德来履行自己神圣的育人职责。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外在实现

1.完善教育体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要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教学自。和谐、安全、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能够充分重视个人的禀赋与创造才能,使人敢说、敢做、敢于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一个有民主自由空间的教学乐园,让教师尽情地点燃自己的教学激情、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教育热情、极致地激发自己的教育信仰。

二是要完善教师教育投资制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物质保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才更容易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进而坚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义务。

三是要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加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估。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技巧。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更容易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

2.加强榜样的宣传和学习,增强教师对教育信仰的理解

伟大教育家的榜样具有非常强大的教育力量,他们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可以唤醒并强化教师的教育信仰。对教育榜样的学习和宣传可以在个体身上产生一种“替代性强化”或替代性学习的作用,从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3.重视发挥教育仪式的作用

仪式自产生以来,在信仰养成和维持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信仰上的认同是通过仪式建立与持续的。就是说,仪式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它又是信仰建立与持续的方式。在仪式的熏陶中,认同和体现共同信念。培养教育信仰,可以通过挖掘各式各样的教育仪式的精神陶冶力量来进行,特别是可通过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宣誓仪式来进行。

第6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信仰 政治群体

1 政治信仰概念、特征及作用

1.1 政治信仰的概念界定

政治信仰不是由单一的认知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心理体系。政治信仰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政治信仰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信仰是一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价值意识,以个人为出发点就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第二,政治信仰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政治信仰虽然是表现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但并不是现实中的,而是理想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政治信仰是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这里所说的“政治信仰的非理性”并不是仅仅凭借感情和意志所产生的政治信仰,而是指在现实与理性思考之后产生的非理性认识,没有丝毫的随心所欲。政治信仰作为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存在,必然是存在于人们意志中的想象与联想,所以政治信仰也有非理性的一面。

1.2 政治信仰的特征

政治信仰是在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与人类的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当政治信仰被打上社会的烙印后,它的时代性、理想性、非理性和指导性就表现了出来。

首先,政治信仰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主要矛盾都会有所不同,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加上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容有所差异,使得政治信仰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其次,政治信仰表现出一定的理想性。这种理想性更是不言而喻。在完美的社会中,理想性是不存在的;即理想性的存在证明社会的不完美。再次,政治信仰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政治信仰的出现往往表现出人的认知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性。由于客观存在不能在精神上或物质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类产生某种感情上的寄托或者对于某种意志的向往。当人类这种感情或者是意志得到了满足,首先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种信仰的产生及实现都与非理性不可分割,因为只有理性是不能形成信仰的。最后,政治信仰表现出一定的指导性。从本质上来讲,政治信仰反映社会生活,同是也是立足于生活的现状,从政治感情和政治要求出发反映政治群体的政治要求及奋斗方向。当某一政治群体提出所谓的政治信仰,就反映出他们的利益要求,而在制定相关政治路线、政策时,还要恰当地反映出当前的政治信仰。它是人们参与社会事物的行动准则,并且激励和引导人们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

1.3 政治信仰的作用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明确指出过政治信仰的重要意义:“一个社会要是没有政治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可见,政治信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治信仰影响和制约着人生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人的行动有指导作用。政治信仰是人们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态度。

第二,政治信仰具有凝聚功能。这种凝聚功能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体凝聚,另一个是群体的凝聚。首先,政治信仰既然是人们关于某种政治理论的认同,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把人的精神世界诸如观念、意志、信念进行有机的整合,凝聚为一体。其次,具有相同政治信仰的个体联合在一起,构成政治群体的时候,人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起来,为其而奋斗。

第三,政治信仰还可以表现出思想境界的提升作用。西方国家和亚洲地区的一些宗教,比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通过一些寓言或传说宣传“善”、“美”等思想,对人的道德都有一定的提升功能。虽然宗教并不等同于政治信仰,但是它们作为精神层面的产物,对于人的思想境界有着共同的提升作用。

2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问题研究

(1)从大环境来讲,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近期的国际动荡,社会主义阵营正在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洗礼,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其次,国内的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改革相比存在滞后性,民主法制仍不健全。当权力介入了资源的分配,并且没有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社会问题随之而产生。再次,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信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物质生活严重匮乏,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单一,人们的价值观都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国内经济秩序发生了一定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国际交流频繁,国外的思潮、价值观不断涌入。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传统的价值观体系被弱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同时存在,形成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导,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复杂结构。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必然导致多元化的政治信仰,所以人们就有了多种政治信仰选择的可能。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大国,社会经济水平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是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这种现实的巨大反差引起了一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怀疑,甚至产生了对于资本主义的崇拜和景仰。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改革开放确实给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是不平均的,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由于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的出现以及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社会的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引发当下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质疑,最终导致党和政府的威信下降,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沦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形式是并存的状态,利益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思想领域的多元化。这就从思想观念上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占据传播的主要地位。是由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没有马克思主义新观点、新理论的提出,比如我国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僵化、教条化的倾向。恩格斯说过:“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一旦弱化,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就会有机可乘。

(2)各级教育部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尚处于不成熟的理论阶段。

虽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青年学生中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尤其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但是并没有注重系统性、阶段性和针对性,人性化、个性化不足。从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讲,部分学生认为理论与现实情况脱节,缺乏人文关怀;从授课形式来数,方法不生动,以说教的灌输方法为主,这就很难产生说服力,更不存在所谓的学习热情。但是为了不得不应付考试,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所以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记忆的能力要远远大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马克思主义知识和理论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理论指导实践也只能成为空谈。加之青年学生存在就业和深造的巨大压力,使大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问题,比如劳动技能的学习、实习实践的开展、经济利益的获取。很多学生对于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于学生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何况政治活动。长此以往,就导致部分大学生逐渐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目前,各高校仍在积极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自己单位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往往只重视事件的表面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而忽视复杂的历史背景。长此以往,必将以偏概全,误导学生。其次,对于社会敏感话题采取避而不谈的方式,往往只是由老师进行内部传达,要求及时观察学生动向。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拜金主义思想的存在对政治信仰产生冲击。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人对金钱的渴望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唯一尺度。在拜金主义者的内心深处可以没有道德,没有良知。在物质与利益面前,人格、道德、理想、信念都显得苍白无力。这种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当今的青年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每月生活费可以高得惊人,一件名牌衣服也许就是普通同学几个月的生活费。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有些学生被深深地激励了,他们立志要用自己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取佳绩,但是也有些同学会被动摇,他们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更向往能够改善生活质量的金钱,认为通过知识获得报酬的过程过于漫长,只有快速地挣到大量的钱才是真正的本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本的理想,更何谈理想信念。

其次,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之前的重要时期,有十分明显的特点,这也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自立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水平迅速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自我约束、自觉能力不强,但是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当新旧思想交锋、碰撞之时,他们也能采用兼容并包的方式。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能够把多种思想观念融合在传统的思想体系之下固然是一种能力。但如果本身缺乏了正确的思想的指导,很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怀疑自己的信仰,造成对社会主流思想意识的背离。

第7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The Path to Cast of Fait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ZHAO Jun

(Wuhan No. 49 Middle School, Wuhan, Hubei 430080) Abstract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faith reflects the era in the field of the human spirit,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Politics course in high school bears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task of shaping the faith, under the guidance needed Marxist theor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build students' political beliefs, moral beliefs and cultural beliefs. Teachers must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phold the right of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we must fully tap the moral resources to guide students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must develop good charisma,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the effective knowledge of "empty away em- pty"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self-responsibility, and better sublimation realm of life. Key words faith; value; moral;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不仅代表着个体的精神寄 托和终极价值追求,也反映着时代社会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 信仰不仅仅局限于的形式,还包括道德信仰、法律信 仰、政治信仰、哲学信仰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团体而言, 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精神理想和价值目的的象征, 是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所在。对信仰困境的关注是当今 世界重要的现代性话题。在马克思・韦伯看来,“祛魅”之后 的世俗化社会使得那些终极的、高贵的价值,就从公共生活中 消失。在人类不断追求经济发展和合理秩序的现代化进程中, 严重的物化和异化问题启示人们反思:如何解决内心的价值 冲突?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新时代特征中积极融入全球化, 努力追寻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信仰目标。中国共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要重塑我们的信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彰显党 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肩负有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信仰观 和价值观的重任,可以说,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凝聚和引领信仰 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在笔者看来,信仰塑造要坚持以马克 思主义为引领,在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及借鉴西方现 代性的合理内核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 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信仰体系。 1 树立价值自信,以榜样力量传递信仰 价值自信,是指基于某种思想观念或者政策方针所蕴含 的价值理念的强烈认同而产生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价值自信 是教育实践的精神传动力,只有施教者自己首先清醒地认知 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自信,才能将教育活动导向正确方向,取得 实效。简言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传递自己的信仰, 自身首先需要扎根于厚实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土壤,分辨并抵 制各种消极观念,建构起逻辑清晰的话语体系,才能将学生引 向正确的价值方向。教师对理论的科学性认同度越高,对现 实问题的解释力越强,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的民主 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多元化思潮传播泛滥, 使国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乃至动摇,大力推崇西 方的“多党制”、“议会制”、“民主”等。在新形势下,要真 正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地 位,教师有必要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在研习中以 科学的理论原理批驳错误观点,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 题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明确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才能将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之路继续推向深入。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领 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宣扬可 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和凝结而成的卓越精神,强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通过展望未来,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自觉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坚信“两个一百年”目标一定能实现,以美好蓝图和 前景来激励马克思主义信仰。 吉登斯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民族国家形态占据主导 地位的世界之中,由此决定了其公民必须具有超越理性的政 治信仰。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同马克 思主义基本观点,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亲 力亲为,传递正能量,是塑造信仰的必备且首要的条件。作为 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领路人,教师必须占领思想阵地 的前沿,关注国家社会的形势与新问题,在动态发展中解读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时抓好课堂教学和文化建设,使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主导价值观,使学 生产生崇高信仰并为之奋斗。 2 重构文化精神,在道德理想中感悟信仰

塑造信仰并不是重建宗教,而是重建一种文化价值理想。 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理想,信仰既是对人性和道德的确信,也是 对人类文化的理想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融入人文精 神,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性的人,要有爱心、同理心、正义感、 道德感,这是人的精神属性的必然和理性选择。改革开放三 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科技日益进步,创造了丰硕的 物质成果,为世界所公认。但伴随而来的,是传统道德文化遭 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原有的信仰分崩离析,人们的精 神生活被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所占据,这些思想不 同程度地成为人们的行事法则。

第8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

    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地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于党和国家的执政目标之中,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与实施,清晰地表明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跃升到一个更加自觉寻求和实现以人为本与公正和谐的新阶段。由于和谐社会概念寓意深刻,影响深远,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和中国社会存在的信仰危机的克服。

    一、 信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其理想追求的精神层面。信仰表现为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价值追求的动力和目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归宿。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科学、健康的信仰,也难以产生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邓小平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1]62。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110。“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190。信仰是形成强有力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千千万万群众凝聚起来的法宝。当前我们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仍然要通过共同的信仰力量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统一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信仰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思维方式,人类精神意识的一种独特的机制,其独特的功能表现为巨大的凝聚力,正是这种凝聚力使信仰获得自己的特质,显示出自己的现实性,形成自己的生命力,而这种现实性和生命力才保证着人类精神意识状态不致由于怀疑的驱散力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盲目的意识流。凝聚力的活动制约着整个人类的信仰活动,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永远要通过某种信仰而激活自己的心灵、激励自己的意志。当这种规定性失去时信仰由于怀疑机制的驱散力作用而走向困惑,从困惑走向忧患,从忧患走向幻灭。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这痛苦可以用这样一句冷酷的话来表达,即上帝已经死了”[2]。

    二、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危害

    转型时期,我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使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真空”的出现,信仰乏力,信仰的多元化,非理性化和功利化等等。由于历史的惯性及其他因素的推动,唯经济主义观念被推向极端而形成社会全面产业化和生活全面消费化,为了消费、为了能消费、为了有资本消费,就得想方设法地追逐对物质的掠夺、对财富的占有、对金钱的搜刮,在这里金钱、财富、物质成为最高目标,也成为最后的价值尺度,更为真理或谬误的裁判者。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权力本身成为最实在的财富和金钱,金钱和财富又变成最实在的权力。人们追逐权力,是为了谋取更多的社会财富、金钱;投入大量的金钱、财富来笼络权力,是为了利用权力或谋取权力来达到掠夺、瓜分、占有更大份额的社会财富、金钱。权力与金钱的合谋,构成了消费主义的社会主体,一切领域和行业的产业化,都是为了推动消费主义的社会化,为金钱和权力的合谋能够在任何领域,在任何条件下合法进行而开辟了道路。因而,只讲目的,不讲手段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构成了这些人在特定的时代的主题曲。社会上很多人心中塞满的只是权力的梦想和金钱、财富的欲望,他们的眼中只是钞票堆积起来的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钞票、为了各种奢华的感官享乐和醉生梦死的金钱人生,人们最终在产业化和消费主义的政策导向与鼓动下,变得争权逐利。这说明了什么?精神空虚、价值扭曲、没有科学正确的信仰是产生上述行为的根本原因。精神的威力不可替代。但仅仅依靠理智力量、功利动机,社会的发展只能滑向一个纯物质的极端!如果有全社会的整体精神力量,有信仰的热情,有内在的灵魂追求,中国将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衡量一个进步的,适合今天人们的信仰,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是不是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不是能够使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作为人民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地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是唯一的出路,也是一条艰巨的长路。但是我们不能再等了,因为我们重建信仰的成功与否将是后代子孙甚至是中华民族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之处。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建中国社会的共产主义信仰,这是由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社会发展独特的历史定位决定的。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时期,而中国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后发展国家。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间有很大的时代落差,即我们不是在西方工业文明方兴未艾之际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而是在西方工业文明业已高度发达甚至出现某种弊端和危机并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之时才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才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这种历史错位赋予中国的现代化极其特殊的历史定位,使原本以历史的形态依次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在中国社会这里转化为共时的存在形态。以人与自然的自在的和原始的合二为一为内涵的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以人本精神和科学技术为内涵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以重建人与自然为内涵的后工业文明的人文精神,同时冲撞和挤压着中国民众的精神信仰世界。信仰危机所蕴含的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关系的断裂以它的现代形式展示在中国民众的面前。

    虽说儒家文化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能发挥着正面作用,但这并不能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某些阻碍作用。在这一点上,韦伯关于儒家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障碍论”的基本论点是值得肯定的。因此,不需要重建传统的儒家信仰并不是一种情感式的宣言,而是合乎历史潮流的慎重的理性选择。

    中国目前的转型期总体上还是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和跃迁。因此,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精神还应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对于这种精神大家较为一致的概括是人本主义和技术理性。其实,所谓的人本主义和技术理性说到底就是“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现代形式而已。既然如此,这就意味着,当年我们选择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虽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颇多曲折,仍是一种正确的历史选择。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地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是对封建主义的扬弃,而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共产主义的真正内涵是扬弃了传统农业文明又扬弃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世界历史的未来理想社会形态。因此,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克服信仰危机,重建信仰,绝不是信仰儒、释、道的道德观念,绝不是要放弃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是要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更加坚定地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内容

    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而言,重建信仰显然不是重新确立一种新的信仰,而是要适应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发生的巨大变革,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较之当年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时的根本性变化,针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更新我们的理论思维方式。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上来理解:

    第一,在处理信仰所蕴含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要允许个性自由与个性发展。

    反思多年来的信仰失误,我们并没有真正走出中国封建主义传统信仰用集体主义消融个性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在我们作为共产主义思想原则所理解的集体主义中,并未把个人的自主和独立看作它的基本前提,因而常常把集体和个人、集体主义及其发展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讲求集体主义就意味着必须抛弃个人利益、个人发展,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服从集体需要。共产主义是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但这种集体主义是“人和人之间矛盾”、“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它首先需要的是真正独立的个人和自由发展的个性。现在,中国已从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是以个人为主体的普遍的社会交往形式,它不仅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需要创造条件去发展人们的个性,促进个人的自我形成和实现。因此,当人们从那种无法容忍个人发展的历史环境中走出来的时候,必然对过去那种旧有的信仰表示怀疑,进而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我们要克服这种信仰危机,就要允许个性自由与个性发展,这是使个人走向自主发展道路的重要路径,不但不背离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而且日益接近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9篇:信仰的力量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 管理路径 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党员队伍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当前,学生入党意愿高涨,学生党员数量逐年递增,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突破目前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与质量,使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亟须探讨的主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现状概述

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结合以往相关研究资料的内容透视及结果分析,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某些大学生缺乏政治信仰,导致政治认知、情感、行为存在偏差,党员影响力不足,党员素质与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入党动机功利化、入党表现形式化、党员思想纯洁性异化、党员行为先进性意识匮乏。尽管大多数大学生热衷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政治信仰,在培养、发展、后续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未能调动主体性,在“被要求”中“随波逐流”,致使在思想、行为上远远达不到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党员应有的模范作用被桎梏,影响力与号召力无法得到发挥。

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某些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据调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般情况下由辅导员或系部领导兼任。由于工作内容繁杂,入党积极分子较多,党员发展、培养过程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需求,加之党建工作人员对党史、党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党务工作经验不够,未能使教育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教育管理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其二,某些高校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管理”、“重数量,轻质量”、“毕业前大放关”等教育管理旧思想,致使学生党员素质质量和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影响。其三,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生动性,急需创新与改进。由于缺少具体化的实践行为指导、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党性锻炼平台,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得不到强化与巩固,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应有价值,在发挥学生党员教育作用方面缺乏活力。

3.大学生党员持续教育管理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入党学生的后续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有些学校的学生党员创新培养工作滞后,学生党员持续性发展能力较低。一些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只重视入党前的教育管理,而忽略学生入党后的加强教育,使得某些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思想、行为未能得到有效巩固与引导,学生党性培养措施匮乏,学生党员创造性的培养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指导。

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阶段性环节探究

从以上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现状的概述可以看出,当前某些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存在盲目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存在随意性,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学生党员阶段性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急需提高,具体措施有待改进。因此,根据现状,结合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结合政治信仰的内涵意义,尝试创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阶段性环节流程图,通过阶段性环节的探究,使学生党建工作更条理化、明晰化、针对化,进而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

1.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个体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强化是行为养成的关键。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启发我们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中重视党员行为的养成过程,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注重运用有效教育刺激,根据党员实践的反馈进行积极引导,加强党员行为的强化教育。

2.政治信仰的内涵和意义。“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使人们对某种思想、主义、宗教等极端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1]。信仰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包括人类所有与理想、信念、追求、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相关的现象,它作为未来追求的向度,可以激发个体的能动性,使其能动地认知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通过日常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不断在思想行为的抉择上进行价值观的持续性选择,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与态度。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在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认同体系,它不是由单一的认知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心理体系”[2]。从这个意义来讲,政治信仰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本文所说的政治信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共产党信仰两方面内容。政治信仰的意义主要表现为能有效塑造人格,规范信仰者的行为,使其在统一动机的驱使下自觉朝特定目标前进;能促进价值认同与抉择,使信仰者政治立场鲜明、坚定;能调动主体性,使信仰者摆脱茫然失措的境况,主动而积极地开展各项行动。政治信仰的内涵和意义表明当前开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政治认同的引导,规范大学生政治信仰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观,对于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阶段性体系。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政治信仰的内涵意义,我们可以把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环节浓缩为以下阶段性体系:通过对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树立学生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共产党信仰,使政治信仰成为学生党员思想行为的原动力和驱动力,成为学生党员的精神支柱,进而调动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使他们自主地开展党员相关学习、培养活动,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最根本且彻底的认识与体悟;在此基础上,搭建党员实践平台,通过学生党员在实践中的反馈,对他们进行思想行为方面的有效评价,使他们在反馈与评价中巩固与强化党性,并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在此过程中重视学生党员创造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地开展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提升学生党员的感召力,加强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他们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更加坚定政治信仰,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阶段性体系全面生成。(如图所示):

三、全程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及体系构建

通过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阶段性体系的创建,党建工作更科学严密,在实际阶段环节的操作中,明确教育管理目标,突出阶段性的重难点,有效对学生党建问题“逐个击破”。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阶段性核心目标与内容展开深入的、具体化的路径方法探析,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研究空间,重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使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以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为党员教育管理的切入口和基石,使大学生在入党前后始终坚守党员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党员思想异化的问题。(1)以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角色和心理,探索和创新高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规律与方法,使政治信仰教育立足于信仰者及学生的特点规律,有效把握政治信仰教育对象的适切度,保证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根本。(2)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出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论内容,把政治信仰教育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的课程体系。通过凝聚政治信仰教育内容的精华,在专题讲解中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对政治信仰的认同心理,从而开展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教育,坚实担负起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责任。(3)加强信仰传播途径的探究与开发,使政治信仰教育宣传渠道科学化及多样化,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生活状况,保证政治信仰教育的传播度与传播面;4.将政治信仰教育植入学校各项教育的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感悟、模范、启示作用,校园文化的引领与抵制作用,开发政治信仰教育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影响源。通过上述措施,高校政治信仰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驱动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形成较强的政治辨别力和明确的政治观,从而能动、正确地应对多元化价值抉择、入党动机偏差、行为取向狭隘化等异化问题,为学生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2.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党员教育管理中重视党员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党员在主体性发挥与自主发展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改变“组织本位”的旧观念,树立“党员为主体”的新观念,提倡学生党建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变成自觉的学习和认知,形成自主行动,从而强化学生作为党员的角色意识,真正实现学生党员主体化的党建工作模式。(2)推动地方特色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使党员教育资源具备党性价值,寻找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生活嵌合点,实现党员教育的生活化,使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切实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所处地方的资源开展合力教育,开拓学生党性培养的“沃土”。在党员教育中,一方面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根据地方特色教育元素,结合本校教育宗旨,开展融地方特色与学生成长成才为一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切合实际:立足基层、服务基层;立足学校文化,发扬学校精神;立足学生,创造成长机遇。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生活教育素材的凝练,使其成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探索与学生生活情景相仿的题材,引导学生党员在理论与实践中正确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大大调动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并在学生群体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带领更多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在理论学习与现实体悟中,学生党员能够切实体验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价值感,从而自觉调整不良思想和行为。

3.完善学生党员理论学习体系和实践锻炼模式,重构适合学生党员主体性发展的层次化教育内容体系,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科学化、有序化、个体化,满足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需求。(1)按照学生的年龄层次、专业特色、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学生入党前后的需求等状况,把党的理论知识、反映社会主流的立场观点等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内政策等方面的政治内容进行主题化整合,通过“层次班”,以主题形式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教育。(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搭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如党组织进社团、党支部进宿舍、党员进群众等,深入考察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素质,拓展党建工作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样化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形式,在学生党员的不同发展期开展针对性主题教育的活动。(3)加大学生党员行为的反省指导,通过对学生党员思想行为背后的知识基础和价值基础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党员正确认识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对自己实践锻炼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更深入了解自己,并主动改变现状的不足。(4)创造学生党员实践锻炼的反馈机制,通过交流会、谈心谈话、“给党组织的一封信”、即兴演讲与分享等活动形式,学生党员在过程中对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大大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为巩固他们的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创建学生党员评价监督机制,以评价促发展,以监督促实效,使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实现先进性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标。(1)设置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以累积性方法贯穿学生党员学习、生活、事务处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累积积分,通过积分的形式,总体把握每一个学生党员各方面能力,从而明确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有效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2)按照学生党员的发展阶段,让学生党员设立自己的党性发展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对他们的党性进行全方位考察。如此,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实践锻炼的自我反馈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自觉调动和培养道德、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逐渐实现自我内化。(3)完善学生党员的监督机制,使学生党员在他人监督与自我监督中提高主动性。一方面成立定期化群众监督评估小组,定期进行评议,及时管理与约束学生党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坚持联系群众的机制,通过非党员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党员的实际表现,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4)健全奖惩激励机制,使激励形式多样化,符合学生党员的个性,运用精神奖励、荣誉激励等多种手段,在公开公平的评定程序中体现差异性,最大限度地进行客观、实际、有效的评价。通过上述途径,共同构成一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评价监督机制。

5.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鼓励学生党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责任感和执行力,逐步成长为党组织的坚实后备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1)举办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创新类活动,或者尝试让他们负责学生管理服务的系列工作,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活动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兴趣,有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2)推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创造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发校外党性教育资源,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区域,使他们在校内外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变成自己的精神动力,在创造性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成为实践中自主创造的主体。通过上述途径,以加强学生党员创新教育为契机,培育一支创造型学生党员队伍,发挥党建工作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示范作用。

6.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力度,构建长效机制,使学生党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切实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1)通过细化党员学生的教育内容,指导他们对党的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加强他们作为学生党员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快速定位精神信仰及自我价值取向,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2)坚持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并重,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党支部为目标,通过在支部中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构建团结向上的党员团队,使他们集体感增强的同时主动创新与尝试,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教育培养与自主建构中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3)构建发展机制,建立党员后续教育阶段性目标体系,将学生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流程制度化,进而明确党建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使学生党员可持续教育规范有序地开展。(4)加强学生党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化、学者型党务干部队伍,作为党管人才的有力实施者,从而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以学生党员为本,尊重人才和创造,为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全程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使学生党员永葆先进性,对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