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精选(九篇)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第1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年月日,组织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未曾想却给我了极深的震撼,它以当的数十年历程为背景,通过对革命、改革、建设等多个时期共产党员感人故事的展现,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记述了建党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无数人在工作中鞠躬尽瘁,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时期无数共产党员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这些人也许仅仅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共产党员,然而他们不惜生命,不屈不饶的坚定于党的事业这种精神却是可敬可佩的。“大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革命工作也同样如此,正式由于有了这无数充满满热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浴血拼搏,绽放出他们每个人那片平凡的光芒方能成就我们今日的辉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有感触,现将我的几点体会简单陈述如下:

一、牢记信仰,坚定意志

牢记信仰,这是我在看完后的第一个感触,也最为深刻,正式由于无数先辈党员信念如铁的牢记和坚持,方有了我们的成功。缺乏信仰则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更没有对党矢志不渝的坚守和追求,这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所在。革命时期的刘胡兰与张思德等同志,改革时期的扬善洲等同志,还有建设时期的雷锋等同志,虽然他们身处的时代不同,然而所统一的却是对党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让我们牢记使命和责任而不惧艰险;这种信仰,让所有共产党人超越了历史和时代,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二、立足岗位,平凡光芒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片浩瀚的星空当中会有很多星星,然而月亮却只有一个,我们也许不会是那个月亮,但是我们却可以成为一个闪亮的星星在自己那片天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也正是由于这无数星星的光芒才成就了这片夜空的美丽”。生活中也同理,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当将党的理想融入到平凡的工作当中,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而积极努力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应当服从分配,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多做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都应当做到“严律己,宽待人。”雷锋同志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我们也许身处在较为平凡的岗位当中,却同样可以贡献我们的力量,绽放自己的光芒。

第2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一、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建构

(一)电视纪录片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

电视纪录片是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纪录现实社会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电视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主力军,在我国的文化传媒领域有着显著的地位,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考究的表达方式,体现着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

纪录片在大众传媒中有着强大的传播力,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电视纪录片所选取的素材来自真实的生活,并且不仅仅是对信息的传递,更是对状态的提炼与刻画,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如果想要比较全面地体察一个国家的国情,了解一个国家的国民,通过纪录片是一种最有效、最深入的方式。”由此可知,电视纪录片对我国国家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尤为重要的,其影响也是深刻的。

(二)电视纪录片是大国形象确立与定位的重要因素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崛起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崛起大国,如何确立国际地位,塑造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是尤为重要的。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国家形象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诋毁,制造出与中国形象本身不符的“中国”等负面形象。因此,中国要树立国家形象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原有的被歪曲的形象。当下,中国提出“和平崛起”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对外交流宗旨。于此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对外传播新形象,发挥传媒的力量,自己塑造正确的、有感染力的中国国家形象。

电视纪录片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倡导人文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国形象确立与定位的重要因素,同时更是宣传国家形象的最好媒介。国家形象的确立还要通过一些国际活动来证明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用良好的合作经历诚恳的合作态度,不卑不亢地树立在世界之林。既要保持自身的原则,同时也保持和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塑造新的中国形象。争取在国际上树立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和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三)电视纪录片是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的重要体现

电视纪录片从1958年北京台播出的《英雄的信阳人民》起始,受国家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1958~1977)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当时正逢时期,其说教性十分严重。纪录片的创作仅靠着当时人们的革命热情,其种类也很单一,主要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为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纪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有着浓厚的政治气息。对国家形象的表达很片面,文化传播也仅限于政治。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思想为纪录片迎来了第二阶段――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1977~1992)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摒弃了说教式的纪录模式,更加注重于纪实性的创作风格,电视同期声也成为了纪录片的中心。创作人员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从政治转向了人文方向。选题的种类也变得丰富多彩。人文大众气息浓重,出现了多样纪录片共存的局面。“该阶段的这些行为,基本上表现为一种群体的共同行为。”由于拍摄的设备和技术更新与进止’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纪实语言更加突出。在国家形象的表达方式上更加的多元化。

而到了9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第三阶段――平民化纪录片阶段(1992~1998)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聚焦于普通的大众百姓,种类更是丰富多彩。大多数创作者注重平民化,小人物的生活出现在纪录片里,所拍摄的事件更加真实。同时,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纪录片对事件、人物的真实状态拍摄更加细致。并受到国外纪录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多以小人物、平民视角来反映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国家形象的树立方面显得更加百姓化、具体化。

纪录片第四阶段为社会化电视纪录片(1998年至今),随着中国化趋向国际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可谓是“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崇高美”,无论是创作的主题、内容、风格还是类型、样式,都呈现为多元化发展。同时,DV的出现让纪录片走向了大众化。纪录片的创作更加有话语权,创作空间更是百花齐放。在这样的环境下,纪录片对国家文化的传播以及在国家形象构建上更加的多方位,立体化。

电视纪录片“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时间的、历史的沉淀,原汁原味的作品”。它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同时纪录片的逐渐成熟也反映出我国在传媒领域的进步,纪录片的多元化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二、《舌尖上的中国2》对国家形象的体现

(一)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于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一部以美食类为主的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见识中国各地的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的特有文化。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良制作和源远流长。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带来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特有的东方价值观等;以美食体现人情,以人情传承文明。

《舌尖上的中国2》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原因是它的关注点不在于烹饪、品评等单一的室内制作。而是一种自然的回归,更多的画面是在大自然中对每种食物的采摘、捕捞、加工和保留。“决定观众喜爱程度的因素是观众往往关注自己身边的、与自己有关系的事。”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山西、铁锅炖鱼、贴饼子、陕北的拉面、天津煎饼果子抑或湘乡咸鸭蛋,这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和经验积累的结晶。每一个香味扑鼻的美食背后都洋溢着淳朴的气息。在片子当中,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才是撑起这个国度的支点。他们用朴素、自然、恭敬的态度对待食物,更是对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习俗的尊敬。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魅力所在。深入美食背后,看到的是文化的传承。

它通过中华美食进而很自然地展述到了中国人关于饮食的各种风俗,不同地域的美食,不同样式的食材、不同种类的做法、不同滋味的品尝。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传统价值观、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风土人情等各种元素,都通过美食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以美食为基点,通过美食背后的文化,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示中国的另一面。

(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如何证明一个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民族共同体的智慧便是最好的例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在文化、建筑、饮食、服饰上都无不彰显着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舌尖上的中国2》一共有7集,每一集都会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每一集主线都是通过不同地域之间,相同饮食文化的碎片式的剪辑方式来完成的。每一集的主角都是天南地北的普通百姓,如第一集《脚步》中的兄弟俩中,哥哥采摘的蜂蜜;第二集《心传》里陕西的张世新和老婆做的挂面;第三集《时节》中东北的张广才岭和媳妇做的香喷喷的特锅炖鱼。每一个美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那里承载着家庭的温馨与幸福,流露出的是浓浓的人情。

《舌尖上的中国2》以美食为传播媒介,通过对美食细腻、质朴的描述以及对人与食材之间的微妙关系的理解,传达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在片中我们能感觉到朴实的中国人用他们积攒下来的经验对每一种食材充满美感的制作,每一个都做得心应手,顺其自然。正是因为片中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折射,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这使每个观众都可以在这些最民生、最贴近生活当中感受到美食所散发出来说诱惑,它打开了每个观众的味蕾,并从中读到了那些最普通劳动人们的微笑,那些朴实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自足等等,这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自然已经离我们很远了,除了少数不多的绿化带和一些森林公园,大多数人几乎看不到纯自然的森林、山川、湖泊等等。《舌尖上的中国2》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用出家门就可以感受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特有的少数民族美食文化、民族仪式都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独特的视觉和味觉盛宴,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精神乃至灵魂的洗涤。

在第一集《脚步》中,谭光树是一名以养蜂为职业的普通人,在每年的清明的时候,他与妻子就踏上了追逐花期之路,这一追就是20多年,几十万公里。蜜蜂、槐花、风雨、妻子,在路上他们还带着路菜,自己的家乡菜,老谭跟自己的妻子完全的与大自然融合起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和谐相处,是我们食材来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美食而感激,同时我们更加感动于长久以来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从自然开始从自然结束,正是这样的相处方式,才使我们华夏民族生生不息。

三、《舌尖上的中国2》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东方价值观及信仰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儒家学说告诉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君子和而不同),道家学说教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墨家学说讲述了国与国的和谐相处(兼爱,非攻,尚贤)。毋庸置疑,这些传统的、特有的中国文化,沉淀出了中国人几千年生存相处之道。

“电视给人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世界”。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对美食的赞美是别致的,食物不再是由美女从华丽的后厨端到高档的包厢内由一些“美其名曰”的食客品尝,而是在最为普通的劳动者的自家厨房里烹制的家乡菜,虽然不是那么琳琅满目但每道菜里都包含着掌厨人自己对食物的理解与热情,也许这不是最美味的,但一定是最真诚的。这或许就是东方人固有的价值观:自然、朴实、投入、恭敬。人的一生最基本的欲求无外乎“饮食男女”,能把饮食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诉求演变成一种让人叹服的饮食文化,把嗅觉和味觉延伸到对生活的执念与态度,这就是中国人的东方价值观。

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印度人信仰佛教,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然而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信仰的是什么呢?我想《舌尖上的中国2》给了我们答案。在中国劳动人民是社会的基石,13亿的人口大国需要靠自然、土地来养活。即便当今工业社会是如何的发达,但中国社会是离不开土地的,离不开朴实的农民,离不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土地是中国劳动人们的信仰,他们最简单的愿望便是努力劳作有一个好的收成,让家里人能够平安幸福。但也正是这样一个个普通而又真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二)中国仪式与人文符号

在中国有很多的仪式存在,如烧荒开地、开渠引流、捕猎杀生等等。这并不是盲目地迷信。而是在人们改造自然时对它的感激与敬畏。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它满足于人类的任何索取,同时人类也应该懂得取之有度才能用之不竭的道理。《舌尖上的中国2》在每一种食材、每一个制作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仪式,彰显着中国的人文符号。同时,再通过描绘人与食物的故事,展示着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同样不同地域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2》所要表达的,通过食物的故事来表达中国人的百味人生,在这里我们总是能找到心灵的共鸣,比如那一抹熟悉的家乡味道,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晚宴,这些都是很有“味道”的回忆。在中国“味”字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它取自饮食,又超越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味”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舌尖和鼻子,还有中国人的心意。

纪录的是饮食,折射出的是人心。无论是刚出土的春笋、吊挂起来的火腿、冒着热气的黄馍馍,都让人看得热泪盈眶,多么可爱的中国,多么可爱的中国人!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这正是片子所要表达的真谛。片子结尾的旁白说得好:“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这就是中国人伟大的智慧。如果苦难是上苍授予的磨难,那么收获是便自然的馈赠。

结语

第3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在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这部影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是不径相同的。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追逐名利是消极腐败的过程,既使追到了也无法真正得到内心的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能真正被他人所需要,从而无法体现人生的最高价值。那么,我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我想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认清“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作为党员,我们身处不同的工作岗位,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只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而只有国家安定和平,我们个人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幸福。所以,为大我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小我;而只顾小我,则会毁了大我、也毁了小我。

第4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活跃在民间、走街串巷演出的川剧戏班,是川剧艺术最早的雏形。它曾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辉煌,但如今却濒于消亡的边缘。我拍摄这个影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纪录川剧这个古老剧种所遭遇到的民间现状,并以此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这个被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边缘化的小小剧团,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轰鸣的机器声中苦苦挣扎。他们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传统与信仰,在当下的现实窘境里显得如此脆弱和荒诞。传统活在戏曲里,信仰活在舞台上,剩下的只有挣钱吃饭,这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它像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隐喻、一个缩影。

――赵刚

赵刚

成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主任编辑。1996年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至今。于他而言,关注川戏由来已久。十多年前,赵导拍摄过两部有关川剧的纪录片,一部叫《戏道》,记录了四川一个川剧学校的学员们是如何跟师学艺、勤学苦练、希望日后成为名角儿的故事:另一部叫《芙蓉花仙》,说的是成都一个县川剧团成功排演新编川戏的故事。如今选择拍摄纪录片《唱着活着》,最吸引他的便是想去看看当下的民间川剧团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它们为何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这又究竟意味着什么。于此,抱着极大的探索精神,赵刚与“戏班”结缘。

代表作品

《藏寨人家》

荣获1998年成都市级、四川省级、部级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

《我这样的人》

入围2003年第八届意大利锡耶纳国际电影节。

《黄昏的忏悔》

荣获2003年度成都市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荣获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文艺类);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电视金鹰单项奖。

《冬日》

荣获2005年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入围第十三届法国FIPA国际电影节;入围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入选2005年上海双年展;2006年在美国五所大学巡回展播。

《上书院》

入选2010年加拿大新亚洲独立影像展;入围第十届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唱着活着》(又名《民间戏班》)

荣获2013第56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入围2013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2013瑞士尼翁“真实影像”国际电影节;入围2013尼泊尔加德满都山地国际电影节;入围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入围2013“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选2014澳洲国际纪录片论坛暨亚太地区新纪录片影展。

《偶影梦》

央视《中国人的活法》系列纪录片之一,2015年2月、8月分别在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一套播出。

Q:《数码影像时代》

A:赵刚

Q:《唱着活着》摄制团队的任务分配情况?

A:摄制团队仅有三人,导演也兼摄像负责确定“拍什么”和“如何拍”;摄像负责执行,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作一些及时的抓拍;剧务负责对外联系和工作协调。这种融入式的拍摄,人员不宜过多,否则会干扰拍摄对象和现场氛围。

Q:影片拍摄了多长时间?使用的摄影机、拍摄附件有哪些?

A:《唱着活着》前期拍摄时间三个月左右,基本上采用双机拍摄,佳能XFID0和佳能5DMARK 2,另配有一套索尼的无线麦克风。

Q:创作前期的构思?影片中的流浪艺人是如何定位选择的?

A:当我看到这样一个在一片废墟中、在不绝于耳的拆迁声中依然每天坚持为老年观众唱戏的剧团时,是深受震撼的,当时并没有做更多的调研和构思便投入了拍摄。《唱着活着》采取了直接电影的客观记录方式。让摄像机贴近他们但又尽量不干扰他们。在选择人物时,我们集中精力塑造班主赵丽和17岁的演员丹丹,同时也拍摄了很多其他演员的故事。这次拍摄的素材量非常之大,可能有100多个小时。这就造成了后期编辑历时近一年,长短不同版本有7、8个。严格来讲,《唱着活着》的人物构思和故事结构基本上是在后期制作中完成的。”

Q: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少有的真正接地气而又不俗气的中国本土纪录片。您觉得呢?

A:直接电影的拍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与被拍摄者平等相处,让他们对你的存在没有戒备,对摄像机的存在视而不见。我们会先同他们交朋友,在三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会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几乎与他们同吃同住,直到他们完全把我们视为普通剧团成员来看待。事实上他们很希望通过镜头把戏班的现状展现给外面的世界,所以除了他们睡觉和上厕所等隐私外,我们拍到的近乎都是最原生态的画面,这也许就是接地气的缘故吧。

Q:现场拍摄中有没有遇到令您触动最深的人物或故事?

A:令我们触动最深的几个情节:班主赵丽的老公严老二为了维护自己艺术家的尊严,不愿意去唱红白喜事,导致与赵丽打架大动干戈;丹丹对自己不幸身世在台上台下哭诉的感人场面;老年观众们对川戏如醉如痴的热爱等等;还有就是“观音得道”那场戏:庄严神圣的开光仪式,杀鸡布道的神秘环节,让观众无不沉浸在传统信仰的氛围之中。这时候,戏班班主笔锋一转,开始叫卖撒满了鸡血的黄纸条符,5元钱一张,只在为了增加门票收入。这一情节充分说明戏班在当下现实窘境里的脆弱和荒诞。

Q:作为成都纪录片人,对于四川本土纪录片的创作市场和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A:本土纪录片创作的优势主要还是在于题材和内容的独特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只有那些能够触及到人类共同情感和具有普世价值的本土题材才能够引起超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国界的共鸣,哪怕切入点很小,选题很微观。

Q:您之前参加过很多国际纪录片论坛,国际化的纪录片运作模式都有哪些?相比之下,您认为国内纪录片的市场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哪里?

A:我去参加过法国FIPA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尼泊尔加德满都山地国际电影节,瑞士尼翁“真实影像”国际电影节和澳洲国际纪录片论坛等。我发现很多纪录片,尤其是欧洲导演制作的纪录片,大多是采用电影式的叙事方法来结构纪录片,他们大多是事先写好脚本或者提纲,而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导演的设计来规划的,并且有些过程是朝着导演所希望的结果来发生的。据说这种介入式的拍摄方法是目前拍纪录片的一种主流方法,这种方法的确有利于纪录片的工业化生产,但我认为它的缺点是牺牲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原生态的、精彩的东西。当然,用什么样的方法还是应该根据题材内容来确定。

第5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在一间小杂货店内,三个老太太有说有笑在聊天。循声望去,店内偌大一幅毛泽东主席的肖像,格外引人注目。我下意识地抓拍了一张。

与此同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腾地涌入脑海,如果能将云南各民族人民群众家里挂有毛主席像的实况拍下来,汇集成册,记录下这一长自在各民族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真实情感,不正是云南各族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我们民族大团结的真实缩影吗?而这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最好的一份礼物,是多么的真切而自然!

与此同时。在云岭大地千村万寨中同样的场景也不约而同地浮现在眼前。“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的主题跃入思维。于是,创作“各族人民与领袖毛泽东纪实摄影专题”的决心瞬间确定。

在云南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有26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同一块土地上。他们文化不同,习俗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现象——把毛主席当做家里人。是什么感情把他们的愿望共同凝聚?这就是我想要通过影像和文字记录回答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翻山越岭、起早摸黑、风餐露宿,走过一个个民族山寨,踏进一家家民族的房屋,看到了许多挂在这些家庭中的许多风格神态各异的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感受到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共和国开国领袖们的热爱之情。在那些日子里。我无数次聆听各民族歌手情真意切的山歌,品尝美味可口的农家饭菜,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促膝交谈,缅怀伟人,感慨变化,畅想未来,一同快乐,一起感悟、一道祝福。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像溪水一样纯洁,像阳光一样灿烂,像彩虹一样绚丽的民族文化与民间风情之中。也时时刻刻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艰辛和他们为努力改变贫困、迎接新生活的勇气而感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今天生活的变化和憧憬未来时,都会流露出感恩毛主席的情感。都会展现出灿烂的微笑和深切的缅怀之情……这一切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发着我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我不仅真实地记录下这些感人的情景和真实的故事,也使心灵不断被感动和净化,这种情结就是信仰。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西方国家,据统计95%的人是有信仰的,信仰使他们的内心有一种依托,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在中国,这些挂了毛主席像的老百姓,说明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个非常亲密的倾诉对象。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一种人性的本能。

在我的影像记录中见到的这些场景,也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信仰,信仰就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之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它也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它可以汇集成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一种伟大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在祖国边疆的最基层,当看到这么多老百姓家里挂着毛主席像时。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政治人物,作为领袖,你全身心地为人民,人民心中就有你,“活在人民心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大理国际影会观众留言)!”

毛主席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他永远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他始终如一紧紧地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民群众的心里也始终如一地装着他,把他挂在墙上,记在心里,代代传承,当成自己家里的亲人。从我的镜头中纪录下来的,或许还是一种凝聚力意义上的理想和信仰,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魂魄。

在我进行这部作品创作的2011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开门评瞽活动之年。云南各地公安机关的一些同行们得知我正在拍摄。

第6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位航天天才——钱学森。他为了祖国的尊严,主动放弃在美国的名利与前程不计个人利益与荣辱得失!面对重重阻力毅然决定回国,报效祖国的事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仰望星空观后感,请您阅读。

仰望星空观后感1星空,充满神秘感,令人有无限想象空间、是人们无比向往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无数科学家无时不刻想探索的地方,那里隐藏着无数人的梦,无数人的理想。仰望星空,这不禁让我想起钱学森那为了梦而追逐的一生。在他一生中,体会到了他那爱国情怀,理想与祖国并存着。

李四光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钱学森不就是这样的吗?早年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成为国际知名学者,拥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在他听到新中国成立时,他决定要以自己的科学成就为过服务,却因此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并被美国非法逮捕、软禁。尽管受到如此的折磨与打击,他回归祖国的决心一如既往,并在软禁的期间为回归祖国做准备。由此的深深地体会到他那颗坚贞爱国的心,他在觉得理想、事业、荣誉只有与祖国并存才有意义。与他有相同情怀的中国人还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四光,他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李四光地质科学,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热爱科学研究,李四光甚至到了晚年仍极大地关注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可见他那爱国之情的强烈,为了祖国的富强可以奉献出一切的决心之坚毅。虽然他们所付出的力量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所坚持的都一样——为了祖国的富强,他们的理想与祖国是紧紧相连的,他们的理想也只有一个——祖国的富强。

“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着星光的位置而航行。”这一句是史立兹说的。这一句道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但尽管距离遥远,只要有付出、有行动、肯努力并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收到劳动的果实,成功的喜悦。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从而失去前进的方向。尽管现实无比残酷地打击着我们前进的身躯,但是理想那么好的光环吸引着我们不断前进,永不言败。看了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坚信理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雨果说:“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如此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虽然现在的我犹如灰尘般渺小,但是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活出自己的精彩,让我的人生充满意义。尽管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是人多力量大。星空是由一颗颗星星组成,尽管一颗星星所闪耀的光芒微弱,但是没有无数的星星都聚集又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呢?“世界上最可怜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会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未来而献出我这一微薄之力。

仰望星空观后感2今天,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观看了《仰望星空》。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一样,因为有了钱学森在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奉献,我们现在才能这样安详地仰望星空。星空,总是带给人无限的想象,深沉的颜色,闪亮的星星,而钱学森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星空。美丽的星空啊,承载了多少人的向往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没有共产党,没有像钱学森那样为国奉献的人,没有先辈们的努力,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想是对钱学森的敬佩,还有自己的惭愧,甚至有种感觉自己是一个废人。没有优秀的才艺,没有优异的成绩,更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深刻地检讨自己,昨晚共产党的一名积极分子,没有以身作则。

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的,而钱学森前辈总是谦虚地说他是遇到了好机会,虽然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表彰,但他依然过着朴素的日子。当然,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还有背后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为了祖国的复兴,他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以他们为荣!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而这位就是钱先生的夫人蒋英。片子中记录了钱先生的伟绩,也记录了他和蒋英的爱情故事,蒋英为了钱先生,放弃了当歌唱家的梦想。蒋英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她那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钱先生以国为重,以家为轻,甚至连自己孩子的学习都不及顾问,可见他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啊!

最让我感动的是,钱学森为了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居然被美国软禁了5年之久,但他依然没有被打倒,因为他要用自己的学识改变中国的命运。经过了几番波折,最后钱学森还是踏上了回国的路程,终于回到了中国,在自己祖国母亲的怀抱工作。钱学森回来后,快速投入到两弹一星的工作中,在制造两弹一星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我不得不感叹钱学森的智慧,最后所有的困难都被他一一克服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但巩固我国的国防建设,更让我们征服宇宙的梦想再一步步实现。当钱学森完成了他的任务时,也已经年近半百了,不能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知识了,为什么人会变老呢?钱学森让我们感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这个纪录片,让我对知识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我无语自己的孤陋寡闻,知识是无穷的,钱学森仰望星空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虽然,钱学森前辈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度,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将会源远流长。虽然,我们没有像钱学森那样的智慧,没有像他那样伟大的牺牲,但我们有着和他一样的的爱国热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最让人感动的话,莫如,我是中国人了!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应该以身作则,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仰望星空观后感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提出的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老的精神,钱老的学识,钱老的贡献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习钱老的光荣事迹,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钱学森纪录片——《仰望星空》,看完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仰望星空》记录了钱老从立志求学救国到经历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并作出各类贡献的事情,从钱老的一生中我主要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首先,我们是祖国的一份子,我们的荣辱与祖国的兴亡强盛息息相关,我们从小就要拥有我为祖国的繁荣而自豪,并时刻准备着充实自己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意向。钱老青年时在国内求学期间,正值日本入侵中国之际,面对被日本飞机轰炸的国土,面对每日从学校上空飞过的日本轰炸机,钱老深刻感受到祖国的被动,从此立志出国求学,要用自己的学识拯救中国。钱老这种为国而忧,从小将国家的兴亡与自己联为一体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我。

其次,成大事者要学会取舍。“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此时的钱老已经在美国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但新中国的成立,对他产生了无以伦比的吸引力,他毅然决然的准备放弃在美国打下的一片天地,携妻儿回国为祖国贡献力量。钱老的这种,一心靠近祖国,大义取舍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再次,世界正在走向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钱老的夫人蒋英女士的回忆来看,钱老几十年如一日,每日饭后一杯茶,独自一人进入家中的小书房,学习到晚上十二点,这样的坚持震撼了我。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飞速更替,要求我们时刻学习着,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拥有一席之地,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也才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钱老经历了回国之前的软禁之苦,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十年**,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为祖国设定的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也因为国家的**而推迟,以及好有的去世等等,都给他带来了比较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倒下,也没有动摇自己立志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决心,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映像。与钱老比起来,我所经历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了,我应该学习钱老这种坚韧的精神,这样,我才会更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小挫折。

钱老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留给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财富确是无可比拟的,他将在人们心中与世长存。

仰望星空观后感4《仰望星空》是为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纪念钱学森诞生10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星期六在学校里,为学校让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让我们体会了钱学森的伟大,与他的品质。

电影大概都在讲了钱老的一生发生的事,处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学森是 对党的事业高度忠诚。电影中,他在美国被软禁被压迫,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坚定,没有动摇,钱学森一定随时都在想:“我的故乡是中国,我要以我毕生的知识,帮中国发扬光大!我又怎能崇洋媚外!”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如此的对党忠诚。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是祖国培育了他们,可他们却背叛祖国,出洋去外国,帮外国人做事!其实,钱学森的这一点,也是我为之一振!

其实,当时中国能够做出两弹合一这件事,最大的功臣还是钱学森。看见当时的经济条件,中国能造出一颗小的原子弹已经算不错了,钱学森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研究,把一生所学都奉献在航天导弹上面。当,别的科学家在吃饭的时候,钱学森在写数据;当,别的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钱学森在埋头苦干;当,别的战友在睡觉的时候,钱学森还是一如既往地研究,考察。钱老这伟大的精神和研制导弹的决心打动了我的心,在看的时候,我全身充满了热量,想:“这次一定能发射成功!”那扣人心弦的发射倒计时,喊到一的时候,我看着电影,激动万分,火箭下爆发出很大的火,那火箭快速往上冲,一条漂亮的火花直线上升,我想,载上去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火箭而已,它是钱学森和许多科学家、许多人努力的结晶,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它是中国历经万分辛苦,好几年的成果。那时候,1960年11月5日 的 时候,相信中国所有人都会高兴自豪地欢呼,相信钱学森心里一定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更相信中国一定不会比美国差!

我看见电影在播,自己也仿佛融入其中,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件不容易的事啊!对比一下如今的生活,就算是造个最简单的导弹也得好久,再想想那时候的科技,这还不都是钱学森的功劳。

钱学森在《火箭》一文中写道:“你在一个如此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或许也是因为这句话才给了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一个向前的动力,咱们中国现在航空事业的辉煌,还不都是靠钱学森!

总之,如果没有钱学森那样的爱国人士,科学人士,现在中国在国际上能拥有什么地位,还不是会像非洲那些小国一样被欺负,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也立志了,长大以后一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奉献自己的才能!

仰望星空观后感5宁静的夜晚,漆蓝的天空,抬头仰望,繁星点点,每颗星星都发,出耀眼的光茫,每一颗星都有独特的韵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颗星。仰望星空,发现最美的自己。

《仰望星空》把我们带到了中国的科学进程道路,把我们带回了科学之父—钱学森的天空中。科学的发展是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我们的科学之父运用他灵活的头脑,无尽的才华使整个民族在东方崛起,在整个世界昂首挺胸。可是,我们谁都知道,钱学森的回国路途是艰辛的。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回,待在异国还得不到自由,无情的关押,莫名的监视,这完全就是一种人格的屈辱。在这严厉的外界环境凌辱下,我们坚强的科学之父,并没有被打倒。美国人限制得了他的自由,可却永远也控制不了一个爱国之士的爱国之情,永远也摧灭不了他的回国心情。终于,经过千辛万苦,经过长期的对峙,忍受奇怪的软禁后,我们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终于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

钱学森的回国标志着中国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出现。是的,他把他无尽的才华献给了我们中国,献给了我们中华人民。因为有了他,我们中华人民才有今天的美好,才有今天如此美丽的辉煌。他一回来就开始了导弹的制造,带动着中国人民在十年中制造出了两弹。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奇迹,这个成果更是见证了历史科学的发展。

是的,他为我们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科学才华,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你有没有能力,都还要靠自己去争取机会才行的。而我们在成长的道路总会是歧路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我们向着我们的梦想奋斗,为我们的梦想努力着。往往,我们都会遇到太多的困阻,而这些困难往往都是很难解决的。所以,为了坚持我们心中的梦想,我们只有学习钱学森那样执著的精神,那种不怕困苦,不怕艰辛,不怕受挫的精神,我们才会离我们的梦想更近一步。不仅这样,我们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走下去。没有动力,没有压力,没有耐力,对于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不可能的。

第7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属于“大家”的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友好篇章。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在哈萨克斯坦,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以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倒计时,国内外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再次升温。

日前,在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发出呼吁,希望促进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发展。会议旨在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丝绸之路遗产走廊沿线的国家——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设计出一张旅游发展路线图。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会上指出,丝绸之路遗产走廊项目为沿线各国提供了一个保护并向世界展示其杰出自然和文化瑰宝的良机。

重走丝绸之路,绮丽风景已经等待我们千年。我们也相信,更多现实意义上的便利条件,将促使更多人走上这条“古老神秘”之路,探寻久远的回应。

像孩子般仰望、学习

在不久前于中国兰州召开的“丝绸之路文化峰会”上,作家、学者余秋雨提到,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他甚至感慨:“我将永远是那个站在这一通道边上仰望、学习的小孩。”

在中国,“仰望”“学习”丝绸之路早已是热点话题。

2013年9月27日,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外城市代表云集盛唐时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签署了加强合作的协议书,还了《西安宣言》,表达了大家对共同建设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

在土耳其,“现代丝绸之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连接亚欧大陆的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于201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建国90周年之际正式通车。这一海底隧道被认为是一个“百年梦想”“世纪工程”。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开通仪式上表示,马尔马拉海底隧道工程能够将北京和伦敦连接在一起,可以说是新丝绸之路的延伸。此前,土耳其总统居尔在访问中亚时也曾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在乌兹别克斯坦,新与旧之间的课题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首都塔什干的黄昏令人心情舒畅,传说有很多神秘色彩的国度与塔什干接壤……”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中心,连接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交通要冲。不同宗教和文化在这里交汇、共存,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布哈拉,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远不如消失的楼兰古城那样耳熟能详,然而,当我们提起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大家马上就会明白,这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在当地人的眼里,这里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地政府采取的似乎是更为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这些久经风雨的文化古迹并未因其“尊贵”而被束之高阁。据当地人介绍,这里古老的清真寺、经学院等有很多时至今日依旧在使用。

一部纪录片的影像意义

古代的丝绸之路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看;现在的丝绸之路,用现代交通工具贯穿,用影像传播。今天的行走拍摄更加考量我们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胸襟:通过更多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眼睛和双手,让历史与精神的价值蕴含其中。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正是一部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历史和神话交织的道路上如何关注现实的影像记录。

新丝绸之路的崛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中国经济连年快速增长,伊斯兰走廊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古老的道路将重新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这是一部记录重新崛起的丝绸之路的纪录片,我们所关注的,是今天为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们,支撑他们的强大动力是什么?”这是纪录片主创人员的心声,也是我们的好奇。

这部纪录片在丝绸之路沿线7个国家拍摄,记录了人们的奋斗和宝贵的遗产、多样的文明,以及他们如何互相适应、和平相处,共同缔造新丝绸之路的故事。我们发现,在经济崛起的表象背后,人们的内心动力,与几千年前支撑丝绸之路的力量没有什么不同:那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内心信念的坚持。

第8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通过几周的集中拍摄(之前5月份还拍摄了一部分),我的纪录片《断裂带》前期拍摄已完成了一多半,预计会在明年的上海电视节期间面世。而在这次拍摄中所使用的索尼PMW-EX3摄像机让我体会到了经典升级的完美感受。

经典EX1的延续

索尼手持高清摄像机一直是我坚持使用的产品,去年在拍摄关于道教题材的纪录片时,就建议当时的公司买了一台索尼PMW-EX1,选择的原因缘于我对索尼产品品质的信心,而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索尼PMW-EX1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另外,我在参加“真实中国”的项目预售时,将索尼PMW-EX1所拍摄的部分素材制作成片花,在现场放给上海电视台的人看。最终我的方案得以成功胜出,应该说索尼PMW-EX1的画质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因为以前使用索尼PMW-EX1的良好感受,让我一直关注索尼这一系列的产品,当然作为索尼PMW-EX1的升级版――索尼PMW-EX3自然要备受关注。索尼PMW-EX1就可以算是目前手持小高清的极品了,它的升级版自然应该素质更佳,我当然很期待尽快一试EX3的身手。没想到,半年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索尼PMW-EX3的成像器材和索尼PMW-EX1一样,都是3片1/2英寸CMOS成像器,也是MPEG-2 长GOP编码,最高35Mbps的1920×1080全高清记录,标配的镜头也是一样的,都是富士龙的14倍变焦高清镜头。所以,如果使用索尼PMW-EX3“标配”的话,成像质量和索尼PMW-EX1是完全一样的。

人性化的特殊设计

除了精美的画面效果,我发现这一系列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人性化设计,这对于长时间在野外环境的纪录片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外观上,索尼PMW-EX3和索尼PMW-EX1最大的不一样是索尼PMW-EX3加了肩托设计,可以肩扛拍摄。这点改动看似不起眼,但对于摄影师来说意义还是很大。首先是拍摄角度可以尽量与被摄主体平视,而不是像索尼PMW-EX1那样总得保持仰角(尤其是被拍摄人物站立的时候),总是仰角有时构图会很不好,而对于长时间手持摄像机的摄像师本人也会比较吃力。

在我们这次拍摄过程中,有不少逆光拍摄的镜头,这个时候用仰角就容易进光,镜头如果不干净,也会让脏东西一览无余。另外,使用肩托会让摄影师更省力,画面也会更稳,唯一不足的是索尼PMW-EX3的肩托选用材料有些柔软,容易破损。

说到设计的人性化,和索尼PMW-EX1一样,索尼PMW-EX3把很多功能键放在了机身面板上,这样非常便于操作。和索尼PMW-EX1把音频功能键和调整视频的PICTUREPROFILE功能键放在机身后面不同的是,索尼PMW-EX3把这些功能键都放在了机身左侧,这样在肩扛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就很容易进行位置调整。同样考虑到肩扛拍摄,索尼PMW-EX3把开关机键也放在左侧面板,而不是像索尼PMW-EX1那样放在机身后面。和索尼PMW-EX1完全不同的是,索尼PMW-EX3机身面板上多了可变帧率调整键,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升格或降格拍摄。

在机身后部,索尼PMW-EX3放置了同步锁相功能接口及遥控单元接口,这比较适合演播室使用。而HD-SDI输出及1394输出口也可满足使用者的多种要求。

便利的可更换镜头

其实,这两台机器最大的不一同是索尼PMW-EX3的镜头可更换,而索尼PMW-EX1的镜头不可更换。

索尼PMW-EX3可以更换1/2和2/3英寸电视镜头,也可更换电影和数码相机镜头。不过在这次的拍摄中,我们一直使用标配镜头,而这一特点倒被“浪费”掉了,但我认为索尼PMW-EX3可更换的镜头还是潜力巨大。如果我们是拍一个故事片或者追求极其完美的视觉效果,就可以用电影镜头来拍,而拍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时更可以采用焦段较长的α系列镜头来拍。

能让数字摄影机像电影一样完成画面,这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SXS卡的好处

通过索尼PMW-EX3的使用,我对SXS卡的后期使用已经非常了解了。这次拍摄我用了一张32G和一张8G的SXS卡,加起来可以拍将近150分钟的全高清内容,这很适合纪录片拍摄。拍到晚上就把卡上的文件直接转换成MXF文件存到硬盘里(转换的同时也完成了存储),这样我用的AVID和EDIUS剪辑软件就可以剪辑了。

因为加入“真实中国”项目的缘故,《断裂带》最终成片也将有个在法国的剪辑版本,我想在欧洲的后期制作中,可能又会有些不同的感受,我也期待着与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合作。

导演简介

范俭

第9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关于“茶马古道”的电影、电视有很多部,不过能让人记住、感觉耳目一新的也就三两部。最近刚刚看完前几年韩国KBS、日本NHK两家大型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内涵丰沛信息量充实,在写实的基础上剧组和马帮一起穿越艰难险阻,经历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及其身后村庄、亲人的生活,像是一次实地考察,让人顿生虔诚的感慨。

《茶马古道》跟田壮壮导演的纪录电影《茶马古道·德拉姆》是两种感觉。外媒眼中的茶马古道,写实开阔,历史断面层层剥开,收放自如,环境和人的关系呈现为一种立体的生存之美。从怒江丙中洛出发一直到,中间穿插茶叶产地、茶马古道源头云南普洱的今昔之变,茶马古道四川部分的境况,颇具故事性和吸引力。电视纪录片这种文本形式有更宽裕时间来叙述一件事儿。

在茶饮与茶文化的历史版图上,茶叶从中国出发带着儒家文化的基因、佛家茶禅一味的哲学漂洋过海,在日、韩两国扎根,经过“师夷长技”转化浸润,所谓的茶道深得汉文化渊源和精髓。所以拍纪录片《茶马古道》是一次追本溯源的朝圣之旅。他们心怀朴素的景仰,把路上的马帮、朝觐者,生活在雪域的藏区人民逐一收入镜头,让观众去判断他们对待自然、生活、命运、信仰的态度。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茶马古道,显然日、韩两国对茶马古道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日本版细腻、精准,删除了一些零碎的地方,解说也不多,使之富于故事性和逻辑性,像一阕俳句;而韩国版则直抒胸臆,像一幅恣意的行书泼墨,气息凛冽。两个版本的《茶马古道》都不曾在中国的电视台播出,倒是出过DVD,一些热心网友翻译了中文字幕,可能因为不熟悉茶马古道以及云南方言,在中字翻译上面有些问题,比如把“马帮”翻译成商队,把“马锅头”翻译成马国途等,可能会以讹传讹,让不了解茶马古道的观众如坠五里云雾。回过头看田壮壮的《茶马古道·德拉姆》则像是在写诗,一首淡淡的、遥远的、优美的抒情诗,一转身,云雾遮断归途,没有过多的阐释解说,静穆而沉着,长镜头、固定镜头和沿线的马帮、山民保持距离,沉默无言中踢踏前进的马匹搅动心潮,观众一点点陷入有点枯寂、辽远的情绪里,深得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写意之美。由于是电影,本片对镜头、取景也非常讲究,恰似工笔画的整饬端庄。

身为云南人,特别是作为前茶叶媒体记者,对茶马古道的关心,一直是浓密在心的一片绿荫,曾经在普洱的茶马古道遗迹,迎着柔黄的夕阳,在飒飒作响的丛林中想起往日马帮铃声的景象;也在玉溪新平的山谷坡地上,循着还隐约可见的马蹄踏穿的石径,喝山泉听松涛,不愿意离去。还在已经被人遗忘的临沧鲁史古镇徜徉,眼见四围山峰环拱,脚下逐级而下石阶震撼心灵。真切的茶马古道不一定就是像《茶马古道·德拉姆》、《茶马古道》这两部片子所描述一般鲜活,因为,所有的影像都有屏蔽性和修饰性,那么最好的接近茶马古道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