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护理学与护理专业精选(九篇)

护理学与护理专业

第1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高职教育;护理专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74-02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开展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深度“校企合作”,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举办专科层次护理专业驻点教学班,把学校的护理专业办在所培养的人才就业的行业机构――具备专业教学能力的医院。高职护理专业驻点班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控制各项举措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合作办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 驻点班教学管理

1.1教学要求 实施驻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驻点班学生的学业要求与在校生相同。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普通高校,前身是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开设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护理等专业已十余年,长期与全省70余所二级甲等及三级医院合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并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服务;各级医院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共同探讨人才需求、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改革,开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学院经与有关医院商议,确定合作办学、促进毕业生就业,在医院举办学院的教学班级,首批选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城市,分别与二级甲等、三级综合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合作,各举办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驻点班。学院和医院结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探讨驻点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各教学环节。一致认为,执行与学院相同的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并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相对接,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学生职业养成、知识迁移等相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范畴相融合。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毕业达到大专层次要求,具备护士执业资格,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未来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1.2师资队伍管理 任课教师是保证驻点班办学和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驻点班任课教师基本来自医院,驻点班任课教师基本要求是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经过学院的教学管理和任教要求培训,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实训指导带教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逐步达到双师素质要求。医院成立相应课程(学科)的教研室,医院护理专家、临床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担任教研室主任,护理专业课程以护士长为主承担教学任务。正式授课前,学院和医院共同举办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老师与医院老师集体备课,学院老师上公开课;医院老师试讲或上公开课,学院老师听课并进行点评交流,还结合学院接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老师进行说课活动,医院老师代表前往听说课并听取评估专家点评。医院任课教师经过这些活动,较快体验了医学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过程,适应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为实施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做好了积极准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医院任课教师在学科领域和临床及护理技术工作熟练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设计、案例教学、临床及护理理论与学科前沿联系、专业新技术及新流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有着比学院任课教师更强的优势。医院任课教师在系统的备课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专科层次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临床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教、学、做”一体,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还对任课教师自身业务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1.3日常教学管理 驻点班组班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医院参与遴选,学生基本情况与在校生无明显差异。学生在校已经学习1年大学文化课、医学及护理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护理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在校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驻点班学习2年,二年级主要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如内、外、儿、妇科护理,以及急危重症护理、传染病护理、精神科护理等专业课程,三年级进行为期1年的毕业实习。由学院与医院按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在课间见习,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见习,以及倾听病人诉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比学院校内教学活动更为丰富、更加贴近临床一线实际工作。

驻点班的日常教学管理,执行学院的教学制度。由于举办驻点班的医院已经具有相当的教学条件,能够安排专用教室正常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建有与临床病房相同的实训室;驻点班与学院班级使用相同教材、教辅材料,教师共同探讨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驻点班由医院配有班主任在学院教务处及护理系协调、医院护理部或科教部门领导下,对驻点班进行日常教学管理。

2 教学质量管理

2.1实施全面质量监控 驻点班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环境,类同高职教育的“厂中校”办学模式。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更与实现培养目标、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聘就业等直接相关。在学院分管教学院长领导下,学院教务处和护理专业所在系负责人,医院分管的院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驻点班的教学管理。学院和医院共同确定驻点班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①学院、医院;②系、教研室;③学生及服务对象反馈三个层面。学院教务处、督导处会同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部门,检查督促驻点班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执行学院教学规章制度,从学期教学安排、教材及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试卷及考试组织、成绩分析、学生测评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实行系统化管理;护理专业所在系及其课程所属教研室与医院教研室(护理部、临床科室)具体管理各课程教学质量情况,对任课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的课程学习、学情、课程考核试卷等全面分析;学生反馈,主要是通过学院领导及教务处组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并在实习检查过程中,向病人了解实习生情况,全面了解教学各环节情况。

2.2 实现培养目标 驻点班25~30人的小班化教学,医院选任专职班主任,教学管理较为严格,注重学生学风教育,质量意识,临床见习等实践环节促进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通过五届驻点班学生学业成绩分析,驻点班学生课程考核,对专业主干课程,如内、外、儿、妇科护理等,实行与在校生统一考试、教考分离,由学院对试卷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合格率99.2%,高于在校生的97.6%,均分76.1%略高于在校生的75.9%;学院组织的类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理专业“专业实务”、“实践能力”统一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在校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临床专业课程联系医学基础课程,学生的临床运用能力、咨询服务能力、沟通能力等,明显优于在校生。

2.3对接职业标准,提高就业能力 驻点班学生在医院实习继续完成学业,按规定在毕业前报考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5届学生中有3届毕业生均已参加考试,通过率均为100%,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在校生通过率在校生相同,表明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已融入护士行业标准并成功对接执业资格证书,获得护士专业技术职称,不仅为就业、执业奠定了基础,也为毕业生执业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迈出关键一步。驻点班毕业生,应聘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各地人事(人力资源)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组织的招理论综合考试、面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已全部成功就业,均为县级和县级以上医院,就业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连辉.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护理研究. 2012 ,26(12):1129-1130

[2] 汪庆玲,戴鸿英,巫向前,等.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 438-441

[3] 马如娅,董美蓉,李惠玲,等.高职护理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2):150-152

[4] 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护理研究.2011,25(30): 2743-2744

[5] 方英英,张日新,王正值,等.院校合作驻点教学模式培养护理人才的效果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12,(10):741-742

[6] 杜爱萍,罗红艳,王哲敏.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护理学杂志. 2009 ,24(13):10-13

第2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ESP模式;专门用途

ESP教学要求根据学习者的需求,通过学习与专业和职业向关联的英语知识,并把英语作为一项工具完成交际任务。20世纪60年代,Halliday在功能语言学中提出:ESP教学指的是和特定的职业或学科有关的英语,依据学习者自身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展的英语教学。他当时没有给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明确涵义,只给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具体的形式,例如药剂师英语、法官英语、公务员英语、护士英语、警察英语,等等。ESP的种类有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很多,DavidCarver(1983)把ESP为三类:作为受限语言的英语、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特定主题的英语。

一、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ESP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997年,在日本召开的有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会议上,St.John和Dnudley指出专门用途英语通常是为中级或高级学生设计,适合在高等学院或职场上为成人学习者设计,也适合为中等学校的学生设计。专门用途英语强调的是学习的方向和目的,指与某种职业相关联的英语教学。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职业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在以后的职场工作中能有效地利用英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表达和交际,帮助就业和职业发展。

(一)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作为世界全球化语言的英语,它的交流工具地位更加突出。培养具有现代专业技术并具有英语交流和沟通能力的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部护理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的都是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英语进行沟通的基本能力以及对职业要求的能力的对应性。中职护理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是适应了新时期医疗市场护理行业的社会需求,也符合国家对护理行业专业人员的整体规划目标。

(二)人才培养的倾向。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里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是我国中职教育护理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护理人才必须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尤其是能够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普通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缺点在于无法做到把专业技能和英语两者结合在一起,无法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在在专业上对英语的特殊需求,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不一致。英语口语ESP模式引入护理专业正好解决这一发展需要。

(三)ESP教学模式更适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英语口语ESP教学模式具有“用”和“学”相结合的特点,它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水平。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本来就薄弱,而且还普遍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口语能力,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表达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三年的中职护理专业学习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各种专业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英语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在较少的时间里按照普通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如蜻蜓点水一样,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没学好。有所取舍,抓住重点,培养与护理专业相结合的英语口语,与学生将来工作具体环境相结合的ESP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措施

(一)根据ESP的需求分析整合课程的设计。需求分析是确保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而需求分析的关键就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现有水平与社会对他们自身所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ESP是以调查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的。ESP课程模式可在需求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使英语课程在教和学两方面都更加合理有效。所以,中职护理英语教学应该在分析学生要求的前提下,整合课程设计,以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教师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有非常清晰的总体认识,知道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课程的目标还需要学生要有意愿去实现。应该让学生在工作前的学习中可以接触到与未来工作环境相似的一些情景,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具体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学习的重点并能有意识地去掌握所需的知识。因此,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目标对教材进行选择,调整或者删除,有目的地使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相结合,对护理专业的要求和向对应的英语知识做一个整合课程的设计。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具体如下:1.ESP教学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从基础英语的教学转向专业英语教学,势必要求培养能力的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需要在基础英语必须掌握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口语交流中。此外,ESP教学还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ESP,从而从自身去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就是说,ESP要有它的教学意义。达到这些目标就是通过需求分析来实现。遗憾的是,在中职护理学校的大部分英语课堂中,只是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学习,没有经过实际或者模拟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和实现这些目标。但是,这些模拟性的情景练习却可以帮助学生在将来职业发展上取得优势。中职护理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学校的护理专业技能非常优秀,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在就业后许多年内,很多学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业生涯遇到了发展瓶颈。究其原因,在于护理行业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而她们缺乏除了本身的护理专业知识外的国际化的观念和英语沟通能力。因此,在ESP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护理专业发展的英语教学资源,依照学生将来职业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模拟工作场景进行情景角色表演。这样促使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中遇到相似或者相同的场景能快速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因此,情景教学是ESP教学的重要方法。2.使用交际法进行ESP教学。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用基本的语言能力来表达与专业相关的信息。ESP教学就要由原来的语法教学转向现在的交际式教学。要达到把护理专业知识体现在英语交流上的准则,ESP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有目标性。虽然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但是很多同学已经具备语言系统学习的能力,ESP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以及用运用相关英语知识在专业领域上不会表达。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与专业相联系的语言练习,通过场景的交流练习或者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在实际交流环境中能顺利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护理专业ESP教材的选择要把英语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习者在以后的工作交际中能用英语把护理专业知识表达出来。ESP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需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英语交际表达,使学生在将来工作环境中能因为ESP英语教学成果在护理专业和职场工作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第3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护理专业 临床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影响一名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前,护理专业临床教学的改革仍是护理教育改革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将国内护理专业临床教学的现状做一综述。

1 护理临床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方式

护理临床教学的方式,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护理学院和医疗机构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

(1)临床教师带教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护理院校基本采用此方式,即学校将权力下放,临床带教的管理及教学任务主要由临床的专职或兼职师资承担,校方只起联络、协助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为:临床护理人员要扮演多种角色:病人的护理者、护生的教师、病室的管理者等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对她们而言具有暂时性和附加性,影响教学质量。

(2)学校教师为主、临床教师为辅。目前除了美国、日本和泰国等国家外,在我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少数院校也采用此方式。即临床教学任务主要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承担,临床教师只给予协助。这种方式的特点为:专职教师在病房可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脱节,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1.2 教学时间

关于临床教学时间的安排,我国大多数护理院校都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即在护生毕业前安排8~10个月的临床实习。这种安排对学校和实习单位而言方便了管理,但对护生而言存在一些弊端:其一,集中实习期间不安排课堂教学,学生需要花较多时间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其二,护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最后一年安排临床实习太晚,使护生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及对服务对象的理解。

1.3 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的推行,对护士的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临床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经验型临床教学。传统的临床教学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教师注重了临床实践,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及临床工作繁忙,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致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思琛等将护生的实习分为三阶段,每一阶段学习不同的技能,效果较好。元荣珍等为了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尝试了三维教学评估法带教,弥补了传统带教方式的不足。

(2)运用教育学理论进行临床教学。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到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袁浩斌在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研究发现,护生在临床管理、科研,特别是自学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护生,值得推广。

(3)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时效性强等特点,在理论教学中已经普及,近年来护理教育者们已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临床教学中,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临床疑难病例、特殊病症、图片资料等,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弥补由于病员不足而导致无法实践的问题。

2 护理临床教学的主要问题

2.1 护生方面

(1)部分护生基础欠佳,缺乏主动性。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护生的就业情况良好,再加上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也能考入卫生类院校,一些中专院校甚至不考试就能入学,导致目前护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下降。表现为少部分护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工作中未进入护士的角色,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寻求锻炼,甚至有旷实习的现象发生。

(2)角色转变与自我实现发生冲突。临床实践是护生向护士的过渡,也是护生在校的最后一年,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是护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她们不得不利用实习期找工作或者复习备考,这些必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护生角色转变及实习任务的完成。

(3)沟通意识差,法律意识淡漠。目前,患者对护理质量及安全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大部分护生在学校只接受了有限的法律知识教育,有关医疗及护理的法律知识所知甚少,所以,进入临床后,由于缺乏实践及法律知识缺乏,再加上主动沟通的意识及技能缺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难免引发患者的不满甚至投诉,从而引起护生的自卑及恐惧感。

2.2 带教老师方面

(1)学历层次较低,教学及科研能力亟待提高。2003年护理人员构成比例调查显示:中专学历者64.5%、大专学历者24.3%、本科学历者1.3%。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护士以中专学历为主,学历层次偏低限制了其教学及科研能力。方秀新等对198名护生所在的实习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护理带教老师符合职业素质及护理专业能力要求,但教学及科研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带教意识不强,对临床带教不重视。首先,附属、教学和实习医院的护理人员具有三重身份,既是护理人员,又是带教老师,同时还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繁忙的工作使得部分护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临床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护理是本行,教学是副业,把承担教学任务当成一种负担;第二,有些带教老师认为实习生就是跑腿的,不讲专科知识和操作要领;第三,随着医院服务意识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医院将满意度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业绩的指标,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学生操作失误而影响病人满意度等情况,临床教师让护生看得多,实际操作少,从而失去锻炼的机会。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部分带教老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在临床教学方面投入太多精力,从而影响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3 对我国护理临床教学的展望

(1)培养敬业精神,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学生和护士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护士有很强的责任感。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首先要让护生在繁琐的工作中体会到帮助患者的责任感和快乐,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意义,培养敬业精神。第二,通过知识培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让护生明确自身的法律身份与责任,学会用法律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患者也保护自己。第三,要注重培养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通过实践让护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的言行举止,提高综合素质。

(2)加强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师的选拔和培养。王玉玲等建立了临床护理教师资质准入系统,实施后医院护理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为医院护理教学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除了对临床教师的准入资格进行认定外,还要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培训,使她们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临床护理教学的需要。

(3)加强教学管理,改善临床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是临床教学的关键环节,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前提。应主要做好以下方面:成立教学管理网络,强化管理;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建立带教质量监控制度和奖励机制;建立及完善临床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及反馈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4)合理调整临床教学时间。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院校将护理实践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很多院校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建议可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一些做法,调整课程方案,在理论学习阶段逐步加入部分临床实践,逐步使课堂学习与临床实践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王建荣,皮红英,等.临床护理教师资质准入系统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70-871.

[2] 宫玉花,郑修霞.我国护理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508-510.

[3] 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1705-1706.

[4] 王思琛,张振路,谭坚铃.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8):488.

[5] 元荣珍,沈蔚倩.三维教学评估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21.

[6] 袁浩斌.在护理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0.15(7):438.

[7] 冯岚,刘立捷,汪道萱.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87.

[8] 韩利荣.新形势下护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4):381-382.

[9] 刘政江,孙红,丁毓磊,等.当前临床见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垦医学,2006.28(3):208-211.

[10] 陆鸿燕.护理临床带教现状面面观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24):120-121.

[11] 刘红梅.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 (5):606-607.

第4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1形体教育是现代体育的重要内容

广义的体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身体教育,身体锻炼和竞技运动。其中,竞技运动是专业化的体育,身体锻炼是大众化的体育,而身体教育则是初始化的体育。虽然这三个方面在范围和要求上各不相同,但都是要通过教育、教学和身体活动来进行。狭义的体育即学校体育,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随着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健美运动由于充分发挥了体育的“健与美”的功能而迅速在校园内兴起。所谓健美运动,是增强体质,美化人体的一门科学,是使健康的体格和优美的体型同时得到发展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健美运动的分类看,包括了竞技健美、健身健美和医疗健美三个方面,其中健身和医疗健美就是指形体与姿态(包括气质风度)以及体型的修饰和矫正,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形体教育。形体教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是一项集体育、舞蹈、音乐、医疗、心理等多种教育于一体的体育运动、教育、锻炼的新内容。

2形体教育旨在追求和实现“形体美”

体育的作用是增强体质。体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人的机能和形态。我们知道,人的内在的机能和体能,是通过外在的体格和形态以及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这就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形体美”。狭义的“形体美”主要是指青年女子的强化了的人体自然美,应该是身体苗条而丰满、挺拔而富有曲线、健康活泼、英姿飒爽、妩媚娴雅是人体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用青春的活力和健美的风采,显示出女性特有的美来。“形体美”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体健康、体型匀称、体格强健、体能良好、体态优美、风度优雅等。“形体美”是健与美的结合,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象征,是良好体质的综合表现,是青年男女追求的目标。而形体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在于通过形体教育和训练,矫正畸形,修饰体型,使体格匀称,体能协调,在发展人体外形健美的同时,陶冶情操,调节人的心理情绪,影响人的举止动作和气质风度,实现“形体美”。

3形体教学符合护理专业的特殊要求

护理专业即有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共性,更有自己培养“白衣天使”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就要在共性要求——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注重其特殊性,即强化形体教学。结合中等护士学校的形体教学实践,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特点。护士学校的学生以女生为主,而且都是初中毕业的青少年女子,正值重要的生长发育走向成熟阶段。因此,护士学校体育教学就要充分考虑青春期女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而形体教学和形体训练的健与美的体育效果正是符合和适合她们的教学内容。二是职业特点。护士是一个特殊而崇高的社会职业,由于其在救死扶伤中担负着大量的、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而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充满着感彩。从她们的工作性质看,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尤其是肢体活动频繁,站多坐少、走多站少、重复单调动作多而综合协调的活动少。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质、精力、耐力,更需要举止动作的协调、规范、大方、得体,否则,难以承受长久的站立、行走和过多的弯曲肢体、反复动作,也就更谈不上“白衣天使”的优美娴雅的形象了。所以,培养“白衣天使”的护理专业的体育教学,应更注重形体和姿态的教育,美化协调人体,陶冶调节心灵。三是行业特点。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行业。对于只接受了中等教育的护理人员而言,要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要,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社会对“白衣天使”的充满情感的要求。包括健康的体质、优美的体形、优雅的举止、乐观开朗的性情、热情细致的服务等。总之,就是要具备病人康复所需要的“天使”般的优雅与温馨,这也是护理行业特点所赋予的内容。常言“三分治七分养”,心理护理的作用与生理护理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所以,形体教育培养学生外美内秀的功能作用,对于护士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

第5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高职护理 药物应用护理课程 教学实践

近几年,卫生职业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教育部、卫生部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提出要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我校生源的基本状况,自2001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参差不齐,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而护理专业岗位要求和实习就业需求不断提高的具体实际,为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培养出更优秀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我们逐步建立了以“用药护理”为导向的高职护理药物应用课程,并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构建药物应用护理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药理学》、《药物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版本非常多,大多脱胎于临床医学或药剂专业使用的《药理学》教材,为本科教材的压缩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繁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重理不重用,把讲授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作为重点,教材存在药理学知识医疗化现象,护理用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的相关知识缺乏。导致老师难讲,学生难学,而且与学生护理岗位需求脱节。因此,药理学教材应强化护理专业特色,满足临床护理要求。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材要根据现代化护理专业特色进行调整,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教材中,强化临床护理需求的内容,构建药物应用护理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护理专业和药理学教师进行课程研讨会,根据现代护理理念和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整合基础护理、临床各科护理在用药护理方面的知识要求,并深入医院护理一线考察药物应用护理实际工作,在借鉴《护理药理学》、《药物学》等教材的基础上,改编《药物应用护理》教材。药物应用护理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打针、发药只是用药护理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护士既是医嘱的执行者,又是病人药物治疗的监护人。因此,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做好用药护理工作,保证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防止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材编写时,对药物的制剂、化学结构、体内过程、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化或删除,在介绍药物基本作用和用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护理,使教材内容难易适当,既便于老师教,又便于学生学。

其次,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考虑到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及护理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突出“三基”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着眼于“实用性”,以“够用”为度,重点突讲授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用药护理。把《药物应用护理》课程重点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及以用途为中心向以临床药疗有关的护理问题和用药护理为中心转变。将护理程序融入课程,课程中以护理问题的形式体现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强调用药护理相关的技能性知识,在用药护理中,护士怎么做,还将处方内容贯穿到每个具体的药物中讲授,不断培养并增强学生对处方和医嘱的认识和执行能力,突出护理专业岗位的特点。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多是药学专业或临床专业,没有经过护理专业的正规培训,对护士工作岗位上的药疗工作内涵和对职业要求的技能把握不够,特别对现代护理如系统化整体护理缺乏充分的了解。部分教师习惯于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存在注重医疗和处方,轻护理;重药理学理论,轻护理技能培养等问题。导致有的学生认为药理学与护理专业联系少,护士只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传统的药理学教学采用教师讲授药理学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听课、记录为主的单一授课方式,过于强调学科意识;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过全,而忽视对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疗效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造成与临床护理用药联系少。教师教学用心良苦,学生学得辛苦而能力得不到提高,使药理学教学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因此,药理学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旧观念,尽快通过多种途径充电,不断更新知识,深刻领会护理专业的新计划和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树立临床护理观念,把临床护理的相关知识渗透药物学的教学中。为此,我们还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了药物应用护理教学效果。

1.将“用药护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尝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情景教学法,教师精选典型用药案例,以临床病例合理用药的设计和执行为教学情景,有效地使学生转换角色进入临床护士岗位,学生看到的是生动的例子,有利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近两年,我们将“用药护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理论授课中,事先教师可提供问题病例,学生可查阅相关资料,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病例提供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进一步分析疾病的药物防治。教师重点讲解代表药的药理作用,而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以问题病例的方式提出,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如讲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时,可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临床案例,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处理?我们给患者用药时应向患者交代哪些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获取知识的成功,从而调动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步步获取知识,并学会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这种授课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发展个性,使得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互动式教学,活跃氛围,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精选问题病例、准确提出问题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还需继续深入探讨。

2.采取多媒体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是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方面,特别是这种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视听效果,获取较多的直观信息量,有利于学生接受信息。但多媒体教学虽有所长也有所短,只是起辅助作用。如果过于使用和夸大它的作用,就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在药理学教学中,我们采取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进行演绎推理,讲解详细透彻。同时,在讲解中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与药物应用护理内容有关的问题病例、解剖结构、病理过程的图片、动画或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直观印象和扩大视野。

3.穿插运用药物相关知识链接、药物发现史、药物科技花絮等,强化药物应用护理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即使科学性、实用性再强,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平铺直叙地讲授,则学生肯定感到单调乏味。我们根据药物应用护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一些药物发现史、药物相关的事例或故事、科技花絮等。例如: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与青霉素的发现,英国的两位青年科学家弗罗利和钱恩对青霉素的开发成功开创了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新时代;1921年加拿大的两位年轻人班廷和贝斯特发现胰岛素与诺贝尔奖;《红楼梦》小说中,林黛玉的死与结核病和抗结核药的应用;抗胆碱药物的应用与“美丽的印第安女郎”等。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够达到增强记忆、开启心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创新药物应用护理实验教学,探索适应整体护理的实验教学。药物应用护理实验课教学直观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基础,旨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缺少与临床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我们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岗位特点,改革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善实验室条件,增加药物用药护理方面新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探索适应整体护理的实验教学。重点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药物知识训练,让学生口述常用药物的制剂、药品质量的外观检查,药物批号、有效期和失效期的识别,特殊药品的管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准确掌握药物剂量换算、浓度的稀释,熟悉药物配伍用药、配伍禁忌及临床意义,规范临床用药过程,进行正确执行医嘱处方训练;以模拟病人为模型模拟临床用药进行整体护理训练,进行用药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实施计划及疗效评价训练,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药理学与整体护理知识,提高对药理学与整体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开放实验室,播放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实验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更大的实验学习空间。

总之,在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结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岗位要求不断提高的具体实际,我们应加快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提升护理专业培养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前流,冯小君,国萍,等.高职护理型技能型紧缺人才药理学教学内容与临床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41-43.

[2]彭玉高,秦索娜.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6(12):165-166.

[3]杨丽艳,李英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6-17.

第6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护理 职业道德 护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37

Abstrac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fessionalism, let it to stand out in today's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is our vocational nursing school educators must face the problem.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and spiri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nursing students is shouldering the burden to heal the wounded and rescue the dying, cultivate their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the future on medical job plays a vital role.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ethics; nursing students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各种行为规范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当然职业道德教育完全归于学校是不准确的,它需要家庭、工作单位和全社会一起努力。特别是中职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单位真正重视起来,需要中职学校与临床教学实习单位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要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到新形势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1 护理职业道德概念的界定

职业道德是指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①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护士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与健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尤显重要,因此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改变,人们医学健康观的发展,护患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了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患者的权利意识及在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护士的职责和义务了解的逐渐增多,患者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保持医疗卫生是事业的优势,护理工作者需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担负起保护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光荣职责。

2 护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1)是提高护生更好服务患者的保障: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旨在使护理人员能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护理。③必须树立学生心中的典型形象,加强学生热爱专业、忠诚本职的思想。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患者的阶层、民族、年龄、性别、性格各有不同,患者病情又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学生以后工作的复杂性,也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具有不怕脏和累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忠于病人的思想,学到精湛的技术,树立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护理事业的理想。由此可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

(2)是提高护生就业水平的前提:在现代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者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掌握和应用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技巧、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动力。④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能有效地使护生能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 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现状

由于受区域生源的影响,随着护理专业学生的扩招,学生数量快速增加,学生综合素质也有所降低。面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与现实的诘难,护理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增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开展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职业道德培养、开展丰富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质量与培养效果。

这些积极的探索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同时也发现尚存在不足之处。对护士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的全面性把握不足,培养过程没有形成连贯性与系统性。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没有把握住改革的关键点,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窠臼,致使改革的效果不能彰显,针对性与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课程重知识、能力的教育,轻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力度不足,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 护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4.1 入学教育中职业道德的培养

创新新生入学教育的手段,通过护理专业学生手册、入学教育大会、主题班会及德育活动课等途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手册中包含大量职业道德内容,如南丁格尔誓言、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简介,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认同感、人文关爱精神等职业道德水平获得提高。并且学生手册采取小册子的形式,利于学生长期保存,经常阅读与感悟。

4.2 制定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案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探讨培养路径,制定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从创新入学教育手段、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职业道德培养的课外活动等多方面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路径,力求体现全面性、创新性、针对性与时效性,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

4.3 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在教案中体现德育目标,教学过程种融入德育案例,在教学评价中,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保障职业道德内容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护理工作始终贯穿着职业道德思想,护理专业课程是护理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护理专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4.4 护理专业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应用高尚的思想情操去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加强自身的良好的行为道德修养。临床护理工作者及带教老师要发挥用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论在理论教学方面还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都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临床护理工作者及带教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会无意识地进行仿效。树立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医学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不懂医生的职业道德,也不懂护理专业工作者应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什么样的业务水平,这些是职业道德的基本。所以学校教师及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在教学、实习、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

4.5 开展丰富的校内外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的过程。社会实践是护理专业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⑤课外活动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易被同学们所接受。开展与职业相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系统性的职业道德培养课外活动。

4.6重视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护理专业工作者不能仅靠各种规章制度对自己的约束,应让职业道德行为形成习惯,养成自己良好的职业品格。护理工作者要勤奋学习、不断地探索创新,丰富自己的护理经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结合专业课程进修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必须在从业生涯中巩固和强化。在临床带教中,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带教工作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护生实习效果及今后发展,是完成技能目标的原动力。⑥通过见习、实习教育、岗前培训、临床带教等途径加强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实习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服务的职业操守。将职业道德表现列入实习生鉴定内容,在出科鉴定与实习鉴定中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实践表现作出评定。

4.7 毕业教育

毕业教育中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采取教育大会于班级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向护生传播必须养成优雅的风度,端庄的举止,才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者产生信赖感。护理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勤劳细致、严肃忠诚的品格,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弄虚作假。护理专业的学生需养成良好的个性修养,谦虚谨慎,在以后的工作中尊重、体谅、帮助每一个患者。要养成沉着果断,遇事不慌和灵活机动的好习惯,始终保持自己崇高的职业道德。拓展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括岗位职责、风险认知、职业形象、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等。把握护理职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将最新的内容带给学生。举办优秀毕业生讲坛,宣传毕业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等优秀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5 结论

通过对用人单位及带教老师的问卷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座谈会、电话访谈等多种途径,检验职业道德培养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快速提高,以及职业态度、人文关爱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大幅改善;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强烈,综合素质满意度显著提高。实践证明,通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探索与实践,对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陈惠珍,苏爱华,张玲等.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生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A):66-67.

② 徐晓雪,夏小红,林佳佳.浅析护理职业道德与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0.31(3):382.

③ 史瑞芬.市场经济中的护理服务文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1-3.

④ 张秀蓉.浅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有效性[J].护理研究,2003.17(6):64.

第7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1.1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

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学大纲没有特意安排相关内容和学习时间,实验课时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护理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对实验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一些样本,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观察,护理专业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新鲜,但是对于其观察的样本可能会引起疾病的意识淡薄。观察完后,有的没有洗手,就翻书、拿手机、摸头发,甚至有个别同学在教室吃东西等不符合生物安全的一些行为习惯,这些都可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加上护理专业学生多,每届大约有30个班级,1000多人,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使用该实验室,因此人员相对比较集中,流动性也非常大,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

1.2护理专业的特殊性

护理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护理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见习、实习还是以后工作,其对象是病人,并经常直接接触,还要经常采集、收集、运送一些感染性标本,如果不注意生物安全,其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工作特点之一是:医疗操作多,要求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消毒灭菌要求严格,要求护理专业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而且必须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这些工作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如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要求和危害了解不全面,在面临危险因素时就会缺乏有效、完善的对应措施,这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因此,学生在进入医院见习、实习前就应具备最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就是树立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的最好时机。

1.3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1983年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并在2004年更新推出了第3版。自2003年SARS暴发以来,国务院相继颁发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将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些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有利于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

2护理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对策

2.1强化教师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

要求每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师熟练掌握卫生部颁发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文件,要求教师从根本上高度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

2.2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是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应有的责任。由于护理专业实验课时少,没有专门的生物安全实验课,因此实验室安全问题要贯穿到每次实验课中,尤其是第一次课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规则,一定要重点强调生物安全问题。比如: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离室脱下反折,经常清洗消毒;实验完后消毒洗手;不必要的物品不带入室内,必要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禁止吸烟、吃食物;在室内不允许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物品要归原,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传染性物品放入消毒容器内;如有菌材料溅出,应报告老师及时做出适当处理;合理使用实验器材,对实验用品不准随意抛掷;对潜在的带有生物危害的标本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是其他方法消毒后才能处理。一定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以后的每次实验课中也都贯穿相关生物安全的知识。比如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检查,正常人体皮肤、咽喉部细菌检查;紫外线杀菌、高压蒸汽灭菌;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皮肤消毒实验、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消毒;细菌的生长现象观察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和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2.3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第8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一、护理教学方法的现状

当前,我们的医学护理教学还依然停留在教师一人独讲,学生被动听课的阶段上,大量的事实早已经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使我们的学生的创新性和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的教师以及所有的医护工作者,必须立足于现实,冷静、客观的看待当前我们在护理教学上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出路,努力改变现状,以力争尽快的改变当前的局面。

二、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模糊。由干当前的教育大纲对当代的护理学生究竞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方面的具体指引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就使得我们的教师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标准缺乏统一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用明文规定的形式表明我们的护理教学就是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心理素质强,基础知识扎实,人文素养高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2.缺乏教学理念。我们的带教教师往往教给我们的学生的就是以如何满足病人的需求,努力做好一名好护士为目标,但对于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则缺乏明确的理念,不能在工作当中针对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生时缺乏计划性,较少考虑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目标,随意性很强,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当前我们的临床教学多采取的是传统被动的教学方法,即我们的教师在上面一个人讲课,我们的学生坐在下面老老实实的听讲,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不能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具有依赖性,逐渐缺少了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异于人为的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我们大多数的临床护理教师的学历水平还比较低,在专业知识和心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更多的还是局限于例行讲解和有问才答的水平层面上,对于更进一步的启发性的指导和重点知识的讲述方面还是很缺乏,这严重束缚了护理专业的发展,影响到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学管理体制欠缺。虽然现在我们的大多数教学医院中都设有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体制,但是缺乏临床护理带教标准和带教质量评价标准,无论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其带教计划和评价标准都大同小异,不能真正体现临床教学质量。

三、针对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的相对措施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更新护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面向城乡医院、社区卫生保健中心等医疗机构,最大限度的保证满足社会的需要。

2.课程体系设置要合理,提高综合素质。作为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优秀的、合理的、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现在,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我们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更应该具备足够的预防医学和人文社会知识以及健康教育能力、管理能力,需要我们的学生具备全方位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更多的还是局限于最基础的打针发药之类的工作,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太少,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才。

3.增强师资力量,扩宽教学途径。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努力跟上临床前进的步伐,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的准备,针对临床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的修正我们的备课内容,将没有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的进行补充,对于陈旧的,临床应用不多的内容少讲或者是删除,对于开放式输液输血法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自学完成,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技术,换药技术,急救技术等重点内容需要我们的教师进行反复讲解,务必使我们的学生掌握。

4.开展情境模拟教学。临床护理工作复杂,而且应急性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应急应变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在临床的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模拟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去,承担不同的护士职责,要求对其分管病人的病情、诊断、诊疗经过、护理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所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采取争取的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并正确的回答问题。这种情境模拟教学法能让我们的学生较快的适应环境,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并熟练的掌握临床常规工作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能力,规范了日常护理行为,增强了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信心。

5.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从鼓励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开始,重视开拓思维,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有些很简单的操作,如体温的测量,血压的测量,就可以让一些有把握的同学先进行练习,其他的同学带着疑问认真的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充分的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同学们感同身受的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魅力所在,以更好的培养起学生的兴趣。

四、结语

第9篇:护理学与护理专业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现代护理从医院走向社会,从治疗疾病走向预防疾病,从救护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与此同时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对待技术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教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生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学法纳入伦理教学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选择护理伦理学中适合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学课时为32学时。案例教学法:(1)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选择典型案例,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讨论。每组5~10人先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人发言。(3)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质量,归纳学生的观点,指出在本次讨论运用的理论知识,指明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护理伦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的适用型护理人才,只靠单方面,单一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顺应现代护理教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构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学与社会学课程比重,对德育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凸显德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的内容去渗透伦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样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