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精选(九篇)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第1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1、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数控技术的逐渐成熟,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等行业得到了普及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制造工艺技术,相应的数控编程与操作的专业人员十分紧张,目前急需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加工工艺与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职业院校的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政策倾向职业教育,使得大批学生涌入职业院校,但是职业院校尤其中职院校的硬件建设远远没有跟上学生增长的速度,实习设备配比不均衡,造成人机比过大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独立操作时间。

3、学生的基本情况

高级工大专班生源来自于中专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因此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并且参差不齐,所谓“差”,不仅表现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还表现在道德水平低,学习方法不得当[1]。由于长时间接受应试教育且没有取得成功,他们大都厌倦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兴趣并且对此失去了信心。他们内心渴望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且同时抱有学习梦想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因此,运用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课程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高级工大专班的自考科目,是数控加工工艺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在校内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专业课,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该课程涉及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专业工种。每个工种的专业性都很强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编程指令极容易混淆。该门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获得大专学历,同时更关系到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2、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内容枯燥乏味。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多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受到抑制,变成书本和分数的奴隶。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束缚,一味要求学生适应自己,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成就感被扼杀,其结果自然会造就一批分数低的“差生”。即使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是纸上谈兵,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满足当今用人企业的需求。

3、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后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学到过硬的操作技能,学生很容易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到一起。同时,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高自考,为顺利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再次,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校有限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拓宽就业面。

三、《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1、教学方法实施的总体思路

针对当前学生特点及本课程的重要性,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有所得,教师要坚持“缓起步,慢爬坡”的总体教学思路,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在课程初期放缓讲课速度,把知识给学生讲懂讲细,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逐步提升教学速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实践性较强的章节时,力求“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培养动手能力”。理论和操作合理的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运用有限的理论知识,通过学、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做中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模式的构思与设计

教学模式:采取分阶段教学模式,在编程部分采取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同步。

教师配备:每班配备两名双师型教师,每名教师都能够承担理论、数控车操作、加工中心操作教学。

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按17周制定,每周上5天课,每天4课时。共计340学时。

设备要求:加工中心4台、数控车床4台(数控系统尽量与教材统一)

3、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

为了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我将本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安排如下:

(1)基础性理论教学阶段(20学时)

在该部分主要通过讲授法讲解数控机床发展史、数控机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特点、数控系统的分类等基础内容。可采取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参观让学生亲临操作现场,揭开数控机床的神秘面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编程阶段(20学时)

由于程序指令在不同类型数控机床上含义不同,因此在此阶段主要讲解G00、G01、G02、G03等描述轨迹的基础指令,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和M功能指令,为后期分工种学习奠定编程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照顾到班里所有同学的学习状况,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体现“缓起步、慢爬坡”的总体教学思路。实践证明,只要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听懂,练会,后期的编程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学生上课听得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管理压力也就相应减少了。

(3)分工种操作阶段(240学时)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数控铣工的操作方法。考虑到机床数量有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操作机床的机会,我们建议采取分组教学。具体地说,本班学生有40人,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即数控车组和加工中心组,进行分头学习,经过6周时间互换学习工种。

在实习具体工种的时候,要紧贴教材内容,补充相关工种所必须的编程指令。具体地说,数控车工实习后要求学生能够对一般回转体类零件进行熟练加工(包括工艺、编程、刀具选择);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G71和G73编制加工程序。在实习过程中添加学生平时比较厌烦的刀具相关知识,通过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实习加工中心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二维轮廓、型腔以及孔的加工方法,并且能够熟练操作机床。考虑到数控专业学生多,学校数控设备少,实训时间少,上机单独操作时间更少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学生通过仿真练习可达到进一步熟悉数控程序的编写,进一步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机床加工中等难度零件的方法。

经过了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对数控车和加工中心编程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对于理论编程题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不会像以前一样死记硬背了。

(4)理论知识复习阶段(60学时)

该阶段主要是帮助同学复习本书重点、难点问题,查漏补缺。为数控编程这门统考课做最后的冲刺。采用练习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四、《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模式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新教育模式改革的成功需要一支理论基础深厚,技能过硬且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职业院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自考科目,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

五、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

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合理的拆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学生考试的通过率提高了20%,而且动手操作机床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们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企业的广泛好评。

第2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关键词:数控机床编程课程 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30-02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未来不论是专业课学习还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以及工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思考,这就造成教学质量的每况愈下。该文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工作以及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于编程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做了一些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便于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以及对考试成绩的要求,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之外的能力培养。比如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造成学生完成对于理论的知识学习之后仍然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与实践不熟悉,不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所以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这也造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改革工作内容分析

2.1 理论教学改革工作分析

2.1.1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在编程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动手实践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实践的知识。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以通过创建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到编程知识中的外圆柱零面加工、以及锥面加工、以及螺纹加工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零件加工特点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不同零件加工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为了让理论知识更加接近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教学组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自编教材。传统的数控机床教材的编纂过于理论性,而且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很多内容都已经与数控机床技术脱节。自编教材对于教学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可以随时根据实际的数控机床编程工作进行更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

2.1.2 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操作。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数控机床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对于设备原理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已经在课堂上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课堂内容将会变得更加形象,更容易让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视频教学。通过视频,同时将机床设备的操控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于机床设备的操作进行进一步了解,更利于后期学生的实践以及工作。可以将常见的、先进的机床设备,比如: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高速切削数控机床以及多功能复合机床等的加工操作方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可能无法在教学实践中接触到这里先进机床,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对这类机床设备做一些初步的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通过对理论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借助课件、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以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且通过自编教材、教案等,上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内容也更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仿真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2.1 仿真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当前,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仿真教学模式正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仿真教学是指借助计算机软件对于数控机床的加工进行零件编程进行模拟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有两种软件可以选用:一种是数控加工的模拟软件;另一种是专业性更强的CAM软件。这种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对于一些复杂零件的编程。一般对于复杂的零件,通过手工编程的方式很难实现对其操作。所以可以先通过CAM软件进行建模,CAM会根据建的模型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就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零件进行加工。

在数控机床的编程教学工作中,应用模拟教学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教师在讲述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如果学生理解了之后提出一种更为简便的编程方式,由于无法进行实践操作不能检验这种编程方式的正确性,大家都不知道对不对。通过应用仿真软件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模拟系统对编程程序进行验证,如果能通过仿真软件顺利的加工出零件则证明这种编程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不能加工出来,那么说明在编程过程中肯定出现了一些错误。这时可以根据当初的图纸设计以及编程设计寻找原因,可以与教师和同学一起交流思考,相互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这一过程,不仅仅是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编程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人沟通表达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其效果要远远超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

2.2.2 仿真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帮助

现在的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数控机床,所以,如果直接让他们通过理论学习的编程知识对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学生难免会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当在编程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学生会非常紧张害怕。通过仿真教学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在平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编程操作,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能力。对于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基本界面,以及对程序的调用、运行等基本操作进行熟悉。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灌输,学生一个学期可能都不会见到数控机床设备,更不会去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仿真教学的模拟软件,可以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向学生演示操作方法,更具有实践性。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方式,而且还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对于数控机床的一些程序的调用执行进行熟悉,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编程教学的实践教学改革

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走上数控机床的操作岗位进行零件的加工与生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改革,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地学以致用,在数控机床的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融会贯通对知识点进行创新。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上级操作,同时也要进行零件加工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切削等技术的锻炼学习和掌握。通过让学生进行数控机床岗位实践的另一个原因是受现在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的都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气,这些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非常不利,通过提前让学生进行岗位实践锻炼,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岗位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以及提高对数控机床的操控能力。

而且为了提高实践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项目实训。这样学生就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实践项目中,对于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主动进行探索与学习,直至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会得到极大改善。

4 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并重,将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既要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提前体验数控机床岗位工作,不断在学习中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林,邓海英.现代教育技术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2-135.

[2] 樊雄.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调研[J].广西轻工业,2014(2):121-122.

[3] 崔静.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在《数控机床编程》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4):103-104.

[4] 郭课,刘刚.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5(36):263.

[5] 王晓梅,邓小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32-135.

[6] 陆冠东,曹仁.《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调研与探究[J].云南轻工业学报,2015(2):121-122.

第3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Keywords】 CNC machine tools; NC simulation software; teach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81-02

1 引言

数控机床的运行包含着很多知识,例如机床运行方式编程,数控机床的运行操作等。而事实上,数控机床的类型繁多,在教学中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所有类型的数控机床是不现实的。因此,数控仿真软件解决了当下问题,数控软件内包含所有数控机床涉及到的技术和操作,满足了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本文针对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将从数控仿真软件介绍入手,根据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势,找出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2 数控仿真软件介绍

数控机床是制造生产型企业所必备的一项机械设备,数控机床可以通过程序的输入,使数控机床的操作按照人工意愿进行操作。数控仿真软件就是根据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而研发的,可以模拟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具体来说,数控仿真软件是基于计算机的一项应用软件,具有模拟加工和编程的功能,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或二维模型,实现数控机床控制流程的全方位模拟,包括机床的指标设定,机床的运行流程,控制面板操作,设备定义选择等。

3 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几点优势。第一,更新了职业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和操作。数控仿真软件的安装,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软件中的模拟操作,了解零件加工的实际操作路径,提高教学质量。第二,降低了教学设备的投入。数控机床类型数目繁多,配置一套种类较全的数控机床设备,需要投机上百万。但是数控仿真软件,只需要购买一份压缩文件,就可以使每台计算机装有该软件,而且软件中已经涵盖了所有类型机床和操作流程,便于教师教学。第三,数控仿真软件中包括学习内容的考核系统,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完成考核任务,软件会自动扫描操作过程进行评定,给出相应的成绩和建议,为教师减轻了负担。

4 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控仿真软件虽然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但是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数控仿真软件不能完全替代数控机床,可能将学生带入误区。数控仿真软件具有模拟性,其操作环境自动默认为理想状态。在操作中,软件的操作参数是可以随意设置的,这与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不相符合,一旦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养成习惯,将对实际的数控机床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数控机床发生损坏,加工的物件质量不合格。可见第二个问题就是,加工的工艺性较差。数控仿真系统的操作与实际加工、品质、程序等具有一定的偏差,数控仿真是固定的模拟流程,而机床实际情况不同,操作流程可以适当地调整,保证加工工艺的精准性。仿真软件同时也不能模拟出数控机床操作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

5 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运用过程

5.1?⑹?控仿真软件融入工艺流程分析课题中

将数控仿真软件融入到工艺流程中,以加深学生对加工方法的深刻认识。在其工艺分析课题中,教师要结合数控仿真软件,细化实际操作流程,使学生充分了解数控仿真软件各个流程和环节,帮助其和实际加工过程结合起来。职业教育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将数控仿真软件融入到工艺流程中时,教师要边演示给学生,操作数控设备按键,边进行讲解,讲解各个图标的作用和功能,生动的将数控走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1]。演示过后,可以找学生到前来再演示一遍,提升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的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2]。

5.2 结合数控仿真软件运用,讲解编程相关指令

在数控技术学习中,零件的工艺流程只是基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程序编写。程序的编写可以直接影响零件的具体形状,甚至影响其生产与合格率。传统的编程讲解,教师只是对着零件图或者书直接讲解,提到某些刀具的选用和切割方法,学生只能自行想象,以利于教学效果。而教师打开数控仿真软件,对着仿真机床讲解,直接模拟选刀具的过程,走刀的角度和速度直接通过教师编程展现,使学生观察编程后的改变,学生就能够了解到数控加工工艺的实际内涵,提高对编程学习的兴趣。

5.3 将多种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实际的工厂数控机床操作中,不同的零件要求具有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而数控技术的教学,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学校,其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实际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学校理论知识和模拟训练,真正掌握数控零件加工流程。因此,在数控教学中,要以就业为指导思想,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数控编程技巧和机床操作外,还应将多种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类型的机床操作流程,将所用的知识灵活运用。

6 数控仿真软件运用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6.1 认识到仿真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区别

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操作技术中的问题分析,教师应当注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仿真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区别。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并不与实际操作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以掌握学习重点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随机应变。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数控仿真软件的实用性能。以其中的具体几何模型作为演示模型,以实际生产的实例作为课题。分析其具体生产情况和要求,比如品质管理、质量检测等,提高仿真系统的真实运用性。

6.2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中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通过数控仿真软件的学习后,教师不应将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软件的应用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仿真软件学习的实质目的,即掌握编程手法和技巧,熟悉操作流程。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通过以往的知识积累,快速地融入到工作中。为了保证学生实际操作的安全性,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在实际数控机床操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预测机床操作突发状况,同时在操作中面临各类问题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

第4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衔接;设计

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形式,数控技术专业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中开设率很高,中职数控技术毕业生可以通过技能高考、高职单招、“3+2”多种形式进入高职院校升造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在岗位调查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内容等方面做一体化设计,以期达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1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1总体设计

中、高职衔接关键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它是实现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中高职课程设置面向工作岗位,来源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同,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偏重于操作技能岗位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两者在人才能力培养呈递进式。因此制定中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关键是设置与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层次相适应、体现能力递进的衔接课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主要是基础知识学习领域课程衔接、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衔接、专业核心课程衔接、专业拓展领域的课程衔接、职业素养课程衔接、实训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衔接等方面。本着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学习规律,中高职各课程模块应面向工作岗位构建衔接课程体系,其核心课程的衔接必然是课程体系衔接的核心。

1.2核心课程设置

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企业核心岗位工作能力及企业任职资格要求构建,中高职分别确定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数控机床已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广泛使用,设备数控率达37%,制造企业数控机床通常有不同类型、档次的数控机床,其中中低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床使用数量大,高档数控机床较少。数控机床加工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产品加工制造中是关键工序。数控设备的正常生产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企业中有不同能力层次需求,需要面向数控机床的现场操作员、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技术员、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技术员。操作工岗位能操作数控机床及机床日常维护,具备图纸工艺识读能力,简单几何形状加工程序编制及零件加工质量控制能力,具备数控机床结构知识;数控工艺技术员岗位除具备操作岗位能力之外,还要有产品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能力,三维空间曲面编程与加工能力;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岗位需要懂得数控机床操作,更需要熟知数控机床的机械及电气控制结构,会运用数控技术知识,维护数控机床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修复。这三类岗位就是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岗位。数控机床的操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有零件图图纸、工艺文件识读、加工前准备、加工操作数控机床、调整加工工艺参数、控制产品加工质量;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员在工作中分别有零件图纸分析、工艺方案设计及工艺拟定、工装夹具设计、3D零件造型设计及工艺规划、自动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调试程序、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机械、电器装调、精度检验与恢复等。核心岗位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领域的情境学习课程,中职将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的培养确定为核心能力,高职将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员所需能力确定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中职核心能力与高职确定的核心能力紧密相连,中高职分别设置《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与《数控加工及夹具设计》、《3D造型与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装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为核心课程。

2核心课程衔接设计

2.1核心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是体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标准提出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合理科学规划课程及教学内容,实现中高职教学无缝衔接。《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为中职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及夹具设计》、《3D造型与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装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为高职核心课程,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逐步提高要求,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高职核心课程教学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本目标,将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加工操作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为重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关键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的培养。中职阶段更注重基础训练,高职阶段,注重知识面的扩展与提升,教学重点上,中职以熟练操作数控机床,手动编程加工2D几何形状零件,知道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与维护。高职阶段,确立复杂手工编程及3D曲面零件,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能诊断数控机床故障并修复,以过渡巩固与提升衔接。核心课程教学评价注重考查学生能力,中高职考核方式相同,实际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中职考核,实操比重70%,理论30%,高职考核均占50%;兼顾平时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考核。

2.2核心课程内容衔接设计

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中高职核心课程内容都是面向专业岗位,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逐步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螺旋上升,实现课程内容的衔接。中高职两阶段在知识技能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合理安排,以适应学生渐进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有共性,但培养能力层次不同,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深度、广度不同。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的培养,中职阶段能实现手工编程,操作数控机床实现零件加工,设置数控机床基本操作、零件图纸工艺识读、简单轴内外车削加工、螺纹加工、槽类加工、2D内外轮廓铣削加工、对称、旋转几何形状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基本原理与维护等学习情境;高职阶段数控加工与编程,手工编程加工为基础,能运用CAM软件实现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操作复杂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设置加工工艺及夹具、复杂轴内外轮廓车削加工、特殊螺纹车削加工、端面槽加工、非圆弧2D轮廓加工、3D曲面加工、车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结构装调维修维护等学习情境。在教学上,中职注重数控加工与编程的基本指令应用与经济型机床的操作,高职注重提升,学习高级数控加工与编程,中高职在学习内容上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核心课程教学情境在内容选取时需一体化设计。(1)知识由简单到复杂,技能从低到高递进培养充分做好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调研,行业企业岗位任职资格中高职技能分界点,构建中职和高职学习情境内容。企业行业一线现场数控机床操作岗位需具备中职职业能力及数控类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工艺技术员,班组工段施工员要求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及现场程序调试,熟知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及数控类高级资格证书。中职阶段偏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高职注重技术应用,面向行业企业高端岗位能力需求。知识与能力按简单2轴数控到3轴的数控机床操作学习,简单基本加工指令到复合加工编程指令学习,2D软件自动编程到3D自动编程,识读零件图纸工艺到零件图分析到工艺方案制定的螺旋上升培养。中高职在相同课程中,重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全面安排课程内容。(2)优化学材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学材就是实施教学的载体,学材的选取是依据人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原则而定。学材结构是将学习材料符合学习者心理,科学呈现给学习者的序化,是具体教学的进程组织形式。中高职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将知识技能训练以情景模式形成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材料,依据知识技能从低到高的提升顺序优化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结构。中职阶段以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选取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基本指令、简单零件加工、特征零件等情境,达到国家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化学习,学习任务情景依据岗位要求及行业企业需求,选取多轴加工中心机床操作、宏程序编程加工、复合循环指令加工、3D曲面造型与加工编程等情境,达到国家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一体化设计选取教学内容,优化中高职教材结构,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3)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共编核心课程教材针对企业行业核心工作岗位所需核心工作能力,精心组织企业专家与相关教师共同编写教材。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面向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维护技术员等核心岗位,要针对中高职两阶段的特点,优化学材结构,共同编写《数控机床操作加工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及夹具》、《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教材的中高职版,固化中高职教学内容,协调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3核心课程教学设计

中高职专业技术技能教学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教授数控技术知识与技能,是职业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实践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就是职业教学模式,如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项目任务等。中高职核心课程是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学习材料,精心做好教学组织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中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及技术应用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较好融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于一体,是一种效率高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与学生角色化,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学习环境情境化,数控机床搬进教室,教室即车间;学习内容项目任务化,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为中心,设计成产品加工项目,完成项目分解成子任务,如零件图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等加工前准备、程序编写调试、操作机床零件加工、零件测量等子任务,加工工艺理论、工件装夹定位理论、金属切削理论、测量理论等知识依据任务完成需要,确定知识内容,在实践中运用学习,在实践中归纳知识点,理论实践相互印证;能力培养工作过程化,即实践理论再实践过程,各项目任务按程序完成,符合教育教学过程的模拟生产实际,教师在过程中指导、分配、检查、督促实施、解答疑惑、总结任务知识技能学习;学习效果评价个体化,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结合,学习效果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评价,及时总结;学时安排集中化,任务的完成是一个连续过程,通常按4或8学时为单位设计学习任务,较好保证教学效果。中高职在教学模式上有着共同的结构,不同在于学习知识技能层次,因此,学习内容的设计应区别对待。中职面向初中毕业学生,专业起始能力低,任务设计简单难度低,以基础知识能力为主;高职面向的是有着专业能力较高的中职毕业生,任务设计复杂些且难度要高些,以提升专业知识能力为主。为作好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设计,必须加强中高职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

4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

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育重点在数控技术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数控技术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要评价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中高职在学业评价上具有相同的评价目标,构建共同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协调发展,共建构建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专业理论知识评价体系,职业技术技能评价体系,技能测试结合必要知识测试,还需要参考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才能更好更全面评价学业状况,以利于衔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淼,范有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1).

[3]曾仙乐.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4]杨哲,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4(22).

第5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一、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选择

数控加工仿真的软件形式很多,有的是数控机床本身自带的仿真系统,但这种数控机床的仿真系统在教学中局限性较大,不适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训练;还有的是一些先构图而后自动编程仿真软件,也不适应手工编程教学的要求;其它软件虽可对所编的程序进行检验但操作较为麻烦,且所能适应的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不多,不能对学生进行对刀训练和操作面板的应用训练。国内还有其它几种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但都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几经比较,最终我们选择了广州超软数控仿真软件。该软件是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软件,是一种富有价值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实现对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全过程的仿真,其中包括毛坯定义、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具有多系统、多机床、多零件的加工仿真模拟功能。

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应用方法

如何运用这套软件进行教学呢?我们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现在,由于大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选择上大学,学习成绩差、厌学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很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使学生接受,因此,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数控专业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较强的数控教学能力即数控编程能力、工艺处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自动编程能力,能较为娴熟地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突出显示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对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无法下手的问题进行引导、讲解。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知识点尽可能集中,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掌握编程方法与技巧。

2.恰当运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充分发挥其教学中的作用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主要应用于数控编程与操作这一理论教学课程,还可作为数控操作技能训练的辅助工具。教师应十分重视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摆正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位置,既不能完全依赖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而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在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而忽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应该科学地、充分地发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理论、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它应该是在已完成其它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专业教学以及完成了16周普通机床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应妥善安排该课程课堂教学与上机仿真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1∶1。教师在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课堂教学中应重点解决编程方法并进一步强调在编程中工艺问题的处理,学生上机则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解决程序校验以及不同系统不同机床的操作问题。每次上机学生都有明确的课题,在上机前教师应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示教模式或利用教学投影仪进行操作演示,并在学生上机中进行巡回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应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编程与操作,既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控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近地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分为三个模块:

其一为基础模块,主要讲解与训练最常用的FANUC数控系统中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这一模块是教学重点,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其二为提高模块,主要讲解与训练SIEMENS数控系统的三种机床的编程与操作,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在不同数控系统下对不同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模块三为拓展模块,主要讲解国产数控系统中的华中数控系统和广州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操作面板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这三个模块的教学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进行安排,中专中技层次难度较低,高技大专层次难度稍大,三个模块课时较多。经过这种训练后上岗,学生反映所看到的数控操作面板都已熟悉,能够信心十足地面对所操作的数控机床,较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4.正确进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时所进行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上机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练习时以教师评价为主,对每次的练习成绩及时登记。课堂测试应有较强的目的性,不是为难学生,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热情、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因此,测试题应与课堂教学、上机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练习要求相适应。考前的复习应有较强的目的性,不应超出范围,课程的总评成绩不要过分注重一次期末考试结果,而是更多地、客观地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逐个系统、逐个机床进行讲解及安排练习,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恰到好处。

三、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应用

数控操作工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分成两大内容: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中技能考核分成五个模块,即数控机床操作(利用手工编程加工实际零件)、工艺编制、CAD计算机绘图、数控机床现场排故分析与讲解、CAM自动编程模块。数控机床三、四级操作工技能考核仅考核其中第一模块即手工编程加工零件的数控机床操作模块。如果按常规考核将技能操作考核模块全部安排在数控机床上进行,一般需占用数控机床4-6小时。我们采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辅助考试,考生拿到所考核的零件图纸后,先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数控车(或铣)床上手工编程,检验合格后将程序通过数据传输送入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这样减少了在机床上手工编程、输入程序、校验程序、仿真加工的时间,占用数控机床仅约2小时左右,使占机时间至少缩短50%,鉴定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鉴定时的安全性。为了减少刀具和材料的消耗,进一步缩短上数控机床操作的时间,可将操作题目分成两个零件,将难度大的零件用手工编程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上模拟加工即可,而将难度较小、用材较少的零件模拟仿真后再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总之,数控仿真软件利用它的三维仿真技术,改善了当前数控教学中设备投入大、培训效率低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对不同数控系统不同数控机床的适应能力。数控仿真有利于加强互动教学,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第6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关键词】改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效果;对策;措施

数控加工实训是在完成普通机床实训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实训项目,提高其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数控加工实训属于强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机电控制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内容进行整合的实践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机械制造水平,适应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发展。通过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数控加工知识水平与综合运用能力,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数控加工方面的人才。

一、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控加工实训是一项综合性与系统性兼具的任务,其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涉及专业与知识较多,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编程与仿真训练及数控机床操作训练,这三大方面包括诸多分支,均围绕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展开。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1.数控加工实训内容

1.2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特点

数控加工实训室在学习了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编程、金属切削理论、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与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基础是普通机床实习教学,操作技术的掌握主要依靠用脑,其关键之处在于加工程序的编制与处理;(2)数控加工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门技术,对数控加工的掌握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数控加工实训难度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操作中;(4)数控加工实训以“实践”为核心,侧重于实际操作,并重视产品质量,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质量意识,避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与事故。

二、改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在数控加工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企业的加工车间进行参观,向学生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与发展趋势,对于学生产生的兴趣与疑问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解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实训中,教师需要经常迎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组织学生编程的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编制自己喜欢的立体模型,并通过数控机床实现模型的切削与打磨,如此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操作欲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任用,引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需要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车间参加业务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充实数控加工知识架构,提高数控加工操作技术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使教师将其所学有效而全面地教授给学生。

2.3实施数控加工实训考核办法

通过数控加工实训考核办法的实施,可以对学生数控加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检验,并对学生产生督促作用,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学校需要改变“点名―作业―考试”的传统模式,将考核要素贯穿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围绕设计、编程、操作、产品质量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并组织开展优秀作品展览,以强化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与借鉴,从而提高数控加工实训的质量与效果。

三、改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3.1强化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熟悉与掌握

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机床结构的讲解,对床身、主轴、轴丝、丝杠、控制系统等构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机床开关机的顺序、机床各种按钮作用、机床正确使用方法等进行讲解,尤其需要通过实际机床运作使学生对数控机床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此外,教师需要亲自动手,分步讲解机床操作流程,例如,手指放置位置与配合、眼睛观察角度、身体站立姿势、控制步骤等。在学生对数控机床比较了解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组,并设立实际操作标准,使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尝试实际操作数控加工机床,教师需要扮演辅助的角色,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处理。

3.2优化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细节性操作

对于零件的定位与装夹,教师需要针对零件在三爪、四爪卡盘上的装夹原理与方法进行讲解与演示,并对注意事项进行提醒,例如卡盘扳手如何使用、卡盘扳手与加力套筒的配合等,同时需要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足,对其进行正确性的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数控刀具种类、型号、使用方法的介绍与讲解,并在机床上进行刀具安装与使用的演示,如刀具中心高的调整、刀架上锁紧螺丝钉的正确使用等,避免学生在刀具使用中出现安全事故;针对对刀方法的教授,需要针对对刀数据输入、对刀锁定与解除锁定的步骤与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性介绍与演示,尤其需要避免校检程序完毕解除锁定后直接对刀的错误操作,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刀方法。

3.3开展简单零件编程加工训练

对简单零件编程的加工训练,是学生熟悉并掌握数控加工机床操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对机床操作、注意事项及编程知识详细讲解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机床的实际操作,在此之前需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数控加工的动作要领与注意事项,尤其对意外情况与技术性难题的应对与处理进行强调,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使学生编制简单零件的程序,指导学生输入到数控机床的电脑程序中开始零件的加工生产。

结论:通过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充实了学生的数控加工知识结构,锻炼了学生的数控加工实践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并掌握数控加工先进的材料、设备、工艺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育部门与学校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并推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的数控加工人才,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炜,夏山鹏,宿良. 基于Powermill的数控自动编程加工技术研究[J]. 轻工科技,2015,06:60-61+63.

第7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一、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严把质量关。

(一)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来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入学前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主要是维护)三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技术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

(二)职业技能鉴定是对操作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个全面鉴别认证的过程,近年来,数控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和用人单位用工的首选。不可否认,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成熟,有待完善,虽然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很高,但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仍然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在追求职业资格证书达标率的同时,必须严把教学与实践质量关,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传统的金工实习,突出数控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我们知道,普通机床经过改造,加上数控系统和必要的电路、液压、气路等,便可成为数控机床,但其本质仍然属于机械加工范畴。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其维护保养,还需掌握普通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在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机床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车、铣、锻、磨、刨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例如刀具(车刀、铣刀等)的刃磨在普通金工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数控专业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绝对会发育不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连刀具都不会刃磨、切削用量不会选择、制造工艺、安装和定位都不懂,他将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我认为,数控机床的实习最好安排在普通机床实习之后,实习由于学生在普通机床上实习过,有一定的普通机床的基础,这样,教师在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加工特点时,可以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这会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在国内的企业生产中以日本的法纳克(FANUc)和德国的西门子(sIE慨Ns)两种数控系统居多,学校的教学也有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系统。不同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并提出其共性部分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中,要突出对刀、取刀补及程序录入的操作。因为对刀及取刀补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加工程序又是数控机床得以运行的关键。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强调加工程序的工艺优化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切削参数。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数控机床在加工前,要进行对刀。对刀的准确性决定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通过指导学生数控实训发现,学生普遍有这种观点:数控机床的操作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刀。让学生掌握简便、实用、有效的对刀方法,是数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利用网络和仿真等软件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满足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都先后开设了数控专业,而且规模较大。许多学校在开设数控专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捉襟见肘的现象,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了所培养的数控人才的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相当一段距离。为此,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和仿真软件。开始,老师先使用授课功能,讲解软件的使用,学生此时可从仿真软件上学习如何操作机床。与真正操作机床相比,很多同学围在一台机床前,许多同学不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这样学生对实习的兴趣降低,实际操作失误和操作危险性增大。在计算机上讲解,能使每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各项操作,而且学生对仿真软件比较感兴趣,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当进入软件的自由练习状态,学生可自由练习机床操作,如机床回零、安装毛坯料、选择刀具、安装刀具、对刀、输入程序、自动加工、测量工件尺寸等。如果学生操作失误,也不会出现机床损坏或人身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操作的危险性。

第8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论文关键词】数控积极性主动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陈旧的制造设备正在被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的数控设备所取代,因此,制造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数控技术的普及使企业急需大批的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然而目前数控人才奇缺,特别是具备综合基本知识、能解决数控技术工程实际问题的人员更为奇缺。这严重地制约了数控设备的使用和利用率,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数控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数控人才的中职学校必须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利用这样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培养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juar及设备的维修、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严把质量关.

(一)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来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入学前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主要是维护)三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技术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

(二)职业技能鉴定是对操作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个全面鉴别认证的过程,近年来,数控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和用人单位用工的首选。Www.133229.cOm不可否认,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成熟,有待完善,虽然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很高,但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仍然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在追求职业资格证书达标率的同时,必须严把教学与实践质量关,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传统的金工实习,突出数控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我们知道,普通机床经过改造,加上数控系统和必要的电路、液压、气路等,便可成为数控机床,但其本质仍然属于机械加工范畴。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其维护保养,还需掌握普通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在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机床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车、铣、锻、磨、刨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例如刀具(车刀、铣刀等)的刃磨在普通金工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数控专业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绝对会发育不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连刀具都不会刃磨、切削用量不会选择、制造工艺、安装和定位都不懂,他将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我认为,数控机床的实习最好安排在普通机床实习之后,实习

由于学生在普通机床上实习过,有一定的普通机床的基础,这样,教师在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加工特点时,可以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这会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在国内的企业生产中以日本的法纳克(fanuc)和德国的西门子(sie慨ns)两种数控系统居多,学校的教学也有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系统。不同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并提出其共性部分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中,要突出对刀、取刀补及程序录入的操作。因为对刀及取刀补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加工程序又是数控机床得以运行的关键。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强调加工程序的工艺优化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切削参数。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数控机床在加工前,要进行对刀。对刀的准确性决定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通过指导学生数控实训发现,学生普遍有这种观点:数控机床的操作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刀。让学生掌握简便、实用、有效的对刀方法,是数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利用网络和仿真等软件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满足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都先后开设了数控专业,而且规模较大。许多学校在开设数控专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捉襟见肘的现象,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了所培养的数控人才的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相当一段距离。为此,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和仿真软件。开始,老师先使用授课功能,讲解软件的使用,学生此时可从仿真软件上学习如何操作机床。与真正操作机床相比,很多同学围在一台机床前,许多同学不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这样学生对实习的兴趣降低,实际操作失误和操作危险性增大。在计算机上讲解,能使每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各项操作,而且学生对仿真软件比较感兴趣,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当进入软件的自由练习状态,学生可自由练习机床操作,如机床回零、安装毛坯料、选择刀具、安装刀具、对刀、输入程序、自动加工、测量工件尺寸等。如果学生操作失误,也不会出现机床损坏或人身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操作的危险性。

第9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数控仿真系统 分组学习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数控人才也成为市场的急需人才,如何又快又好的培养出即掌握数控编程技术,又熟悉数控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运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结合实际机床操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数控教学情况分析

1、数控机床成本较高、投入较大

数控机床是集高速化、高精度化、功能复合化及控制智能化为一体的机床,型号众多,操作系统种类繁杂,而且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价格相对普通机床要高出很多,这些设备成本高,更新快,对于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很难承担得起。

2、数控机床消耗较大

数控机床精度高,灵敏度高,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有可能造成机床精度降低或者报废。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大都是初学者,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错误,机床自动运行时,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事故。

3、数控编程验证困难

传统的数控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指令,然后学生编程,对于学生编出的程序正确与否,全凭教师批改来验证。而且学生如果要更好的学习编程,须加大练习数量,这时学习的结果未必都能得到验证,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数控实操教师任务量大

传统数控教学是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由老师带领在实训机床前,对着操作面板、按钮逐一讲解,全班若30人,教师需要讲解5~6遍,实训基地环境嘈杂,须得保证每名学生都听到讲解内容,因此教师劳动量巨大,浪费课程时间多,且并不能保证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亲自动手练习,教学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降低成本、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进数控仿真系统。

二、数控仿真系统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软件。九十年代初,源自美国的虚拟技术是一种富有价值的工具,它可提升传统产业的层次,挖掘其潜力。虚拟现实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上的价值体现于:用于产品设计与制造,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用于产品演示,可借多媒体效果吸引顾客、争取订单;用于培训,可用“虚拟设备”来增加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提高培训效率和成本。

目前,国内数控仿真系统主要有:上海宇龙、北京斐克、广州超软、南京宇航等。笔者所在的学校采用了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全过程的仿真,其中包括毛坯、夹具、刀具的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加工仿真以及各种加工错误检测功能。数控仿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弥补数控设备、资金的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不能一一配备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数控加工设备,但可以利用现有的微机室,再花几万元购置一套数控仿真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每人一机,同样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我校利用现有的微机室又购买了一个有40个节点的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同时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机操作,使学生很快上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数控仿真系统降低数控实训费用

在仿真系统上教学,没有实际的机床、刀具、材料及能源的消耗,特别是初学者,若直接在机床上操作,出现误操作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加速了昂贵机床的损耗,甚至使机床报废,也能避免学生出现安全隐患。而在学生熟悉了正确的仿真系统操作之后,再到真实的机床上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失误率,也降低了能耗。

3、利用数控仿真系统教学,教学效果形象生动,教学成果验证便利

比如“对刀”过程,以往教学在课堂黑板上绘图演示,学生总觉得枯燥抽象,不能理解刀具是如何运动,工件又是如何移动,如果通过仿真系统进行演示教学,刀具和工件的运动轨迹一目了然,同时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同步练习,加深了学习内容的印象,更激发了学习兴趣,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统一。

诸如以前学生对自己所编的程序正确与否只能通过教师批改作业来发现,这种方法教师检查程序需逐个程序段查阅,内容多且繁琐,一些在机床上无法通过的书写错误也不易查出,而这些问题在实际编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运用数控仿真系统,学生可自行运行程序进行检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

再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的讲解都可以利数控仿真系统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4、利用数控仿真系统教学,减少了教师工作强度,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

指导教师在讲解编程指令运用时,每讲完一个指令及其应用举例,就可以利用“红蜘蛛”教学控制软件将习题从教学机发送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自行动手练习、调试。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小组调试出一个结果,完后各小组进行比较,验证最终结果正确与否,教师最终发送标准答案让其对照,并分析每小组成果正误利弊,表扬答案正确的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思索,让其思考该项目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数控仿真系统需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1、数控仿真系统只是加工过程的模拟,而非真实的加工现场,没有机床运行的声音及切屑的排出等,学生没有实际切削加工的感受。因此,容易忽视切削用量的选择、刀具的选用及零件的装夹等,对此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授数控仿真系统时,应强调实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2、数控仿真系统只能作为初级培训工具,让学生快速的熟悉数控机床操作流程及步骤,方便验证程序编写的正误,它是提高数控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抛开实际机床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仿真教学和实操教学的时间,充分发挥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做到仿真教学既客观又科学。

四、结语

数控仿真系统在中职数控教学理论教学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改善了教学师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为学生实习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上海宇龙数控仿真系统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