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精选(九篇)

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

第1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江泽民  作风建设  理论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怎样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思索的重大课题。认真研读江泽民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系列思想,我们认为,它有以下四大理论特色。

一、从关系党和国家兴衰的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同时,把党的作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认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得怎么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②他还强调:“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

    党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无论是党风的哪一种表现,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论述党的思想作风的重要性时,江泽民指出;“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的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论述党的工作作风时,江泽民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⑤因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在论述学风的重要性时,江泽民指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党的学风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什么时候党的学风不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走弯路。在谈到选人用人上的作风时,江泽民强调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导致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嘶以,他谆谆告诫我们,要认真汲取历史上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教训,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作风,从而选拔培养优秀人才。他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与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而关键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选人用人上的好作风。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江泽民指出:“反腐败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⑧

   由此可见,党风中的每一种具体表现都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⑨

二、以加强理论建设来指导党的作风建设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它对于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有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只有理论建设加强了,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才能得到加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在十分关注作风建设的同时,也非常强调理论建设,以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当前主要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使党的作风建设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中心服务,我国的生产力才能不断得到解放与发展,因为,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才能在发展与解放生产力过程中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使我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党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也才能不断得到继承与发扬。总之,只有加强理论建设,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才能形成优良作风。同时还应该看到,作风建设对理论建设也有促进作用,只有有了好的学风和思想作风,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建设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成果。

三、以推进制度建设来保障党的作风建设

第2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 学风建设;学生党员;作用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校建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抓好学风建设对于高校自身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学校党组织与青年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和桥梁。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自身优势,注意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也应与时俱进地起到表率作用、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树立起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是新时期赋予大学生党员的一项新的任务。

一、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可能性

大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严格的入党标准与考察程序、严密的全程培养教育,保证了大学生党员群体有着一般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素质,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素质和特点使得他们在学风建设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大学生党员群体有着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以及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这保证了他们有热情、动力和有责任意识,来积极投身到学风建设中,把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在学风建设的实际工作和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大学生党员群体普遍学习成绩较好,这为他们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个人成绩不够理想,在学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就难以有较强的公信力,先锋模范作用也难以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群体普遍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较好的特点,不仅使得他们能够在学风建设中成为同学的楷模,而且让他们能够有精力和能力去开展具体工作和帮助后进同学。

(三)大学生党员群体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使得他们有条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他们既是同学们的表率,又是同学们中间的一员,在联系、帮助同学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开展学风建设的工作中能够及时掌握广大同学的思想动态、发现同学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并向上反馈信息。

(四)大学生党员群体普遍平时表现较为活跃,很大一部分人是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的骨干分子,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使他们自身积极投入到学风建设中的同时,比较方便并有能力主动承担更多的具体工作,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投身到学风建设中来。

二、学风建设中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

(一)严格学生党员培养制度,明确学风建设地位。要发挥高校党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党建工作起到促进学风建设的作用,首先必须严格学生党员培养制度,使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之间建立有形而明确的联系。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在新时期的全党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应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进行,另一方面应结合高校的特殊情况和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党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把党员标准具体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建立包括学风建设内容在内的党员培养制度,从而促进学风建设。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从党员培养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严格学生党员培养制度。

(二)拓展学生党员作用发挥渠道,参与学风建设活动。在严格学生党员培养制度的基础上,应多方面拓展学生发挥作用的渠道,使其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通过抓党促进学风建设,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高校中学生党员兼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在参与学风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要求学生党员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参与学习学风评比活动,树立“党员学习标兵”。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各个方面多种措施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学风建设是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学风评比活动,树立学习典型,并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激发学习热情,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学习,对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以学生党员为骨干促进优良学风班(集体)建设班级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最基本组织和集体,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班级学风状况的好坏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它既关系到班级学习风气,也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此应大力加强优良学风班的建设。

3、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推进宿区学习氛围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与其住校学习生活及成长发展关系密切。抓好宿区文明与学习氛围建设既是开展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第3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一、要坚持群众的观点,处理好组织路线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先进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前途命运,决定于它是否联系和如何对待群众。”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上最先进、最有智慧、最有力量的政党,她的历史作用和前途命运,她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也取决于她能否保持同本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能否反映和代表他们的利益与要求,能否完成他们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决议,坚持党的组织路线的同时,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认识党、拥护党,不仅看党的纲领和宣言,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否符合和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党是否有好的作风,看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的作风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党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血的教训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高高在上、作风不实、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作风建设的成败,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终归宿,必须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二、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处理好作风建设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的关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作风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任何一个政党,不但要有自己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思想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作风建设是关键。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框架和总体部署。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建设党,就能够使党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考验,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三、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处理好作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作风建设和党的各项建设一样,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领域各方面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作风建设不能囿于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狭小天地,只为作风而抓作风,而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思想,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标准,就应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推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去搞作风建设,就违背了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变得苍白无力而成为空洞的说教。

四、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是在一定思想观念支配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它的能动性更主要地表现为它的创造性。党的作风建设也是一种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员干部在作风问题上也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党的作风建设也是一个与时俱进、常抓常新的课题,必须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作风建设收到新的成效。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继承老传统、开创新境界的过程,继承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作风建设就缺乏历史根基;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没有创新,不兴利除弊,就没有突破,作风建设就难以深入。因此,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党的宝贵财富,既要代代相传,又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作风,大力弘扬和展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风范,努力开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局面。

第4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党支部;学风建设;氛围途径

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学风建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的基层组织和组成单元,不仅承担着教育与管理广大学生党员的重要职责,更是集聚优秀能量,在广大同学中实施模范引领的重要窗口。党的十报告强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搭建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无缝对接与耦合平台,是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方向。

一、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现目前,随着我国党员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党员的数目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蜂窝式的增长,大学生党建呈现出理论学习不足,继续教育缺失的普遍现状,自身建设和外部建设能力减弱,难以发挥其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发展阻塞

德国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人的行为取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环境力场的交互作用,而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内部力场的张力。”[1]可见,动力是人实施行为,开展活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党组织成员承担着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许多大学生的价值信念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逐渐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功利主义、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逐渐在线上线下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行为方式的方方面面,学生的浮躁心理越加凸显,导致许多基层党支部的内部理论学习难以取得实效,同时,党员的再教育缺失的现状,导致学生支部的监督功能弱化,学生党员呈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的也比比皆是。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脱节严重

中共中央党校在党支部工作问答中表示:学生党支部要注意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着相应的学风建设任务。据安徽省部分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明确承担一定学风建设任务的占28.7%,没有承担明确的学风建设任务,但支部采取一定举措促进学风建设的占65.9%,尚未将学风建设纳入党支部建设,且未采取措施促进学风建设的占5.4%,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与学风建设的需求对接状况不容乐观,大都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实效性模范引领和优势辐射功能。

(三)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滞后,难以取得工作实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消息和传播消息的主要渠道,高速、多元、碎片化等网络传播特点逐渐彰显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工作大都依托传统的线下渠道,党员发展,党组织关系转接程序烦琐,党支部自身的学习建设多集中于座谈,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果不明显,难以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联动互通机制。同时,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线下帮扶机制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信息沟通,学习资料整理,学习形式多元的内在需求,党员在学风建设中作用发挥较少,在网络新媒体中难以广泛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

二、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耦合机制剖析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建应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在支部建设中不断谋求学风建设的耦合。

(一)强化支部自我教育意识,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深化支部改革,加强支部建设的重要法宝,秉承“模范引导,全员共建”的党支部反哺学风建设基本思路,深入践行“以学风建设为中心,进行系统学习,深化系列实践,反思突出问题,开展总结研讨”的自我教育实施步骤,多渠道、多层级、多元化促进支部自身净化与能力提升,营造支部内部学习与整体带动的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1.多渠道奠定学风建设基础

新媒体时代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需摒弃传统观念意识,转变思路方法,线上线下畅通学风建设新渠道,充分调动支部成员学习的积极性。线下平台的拓展与功能强化。就支部内部建设而言,应结合新媒体时代特色,充分运用专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主题教育班等形式,形成“项目———学习———座谈———实践———研讨”于一体的自主学习和讨论实践模式,提高党支部成员学习的主动性与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以党员为主导、普通同学参与的学习兴趣小组,学风引导小组,学风督查小组等实体组织,通过参与互动,促进共同提升,从强化支部内部学习到促进外部学风引领共建来实现。线上平台的开辟与反哺运用。在平台创建上,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由相应班级或年级支部引导,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各专业群组,实行教学网络化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主体科目在线答疑与交流群,充分运用纵向党支部的梯度资源,促进在线互动交流与学习反馈,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此外,由班级党支部、年级党支部组织,建立学院网络移动图书馆,在线读书活动室,开放精品网络学习课程,以党支部为纽带,育教于网,奠定学风建设的良好基础。

2.多维互通促进学风建设发展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各层级党支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形成学风建设合力,促进学风建设长效发展。自上而下形成学风建设合力。高校着眼全局,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带学风,自上而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创先争优与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在学校党委层面,应从学风建设的整体构架出发,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学风建设中长期规划,构建学风建设考核监督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学院学风建设的目标任务,统领学校学风建设全局。其次,在学院分党委层面,紧密围绕学校目标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学风建设具体方案与实施步骤,强化师风师德教育,以严谨的教风促进学风共建。最后,在学生党支部层面,应根据支部的具体情况,制定支部学风建设计划,以多元的形式,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贯彻落实学校和学院关于学风建设的相关要求。点面结合促进学风长效发展。学风环境建设对良好学风的养成尤为重要,在党团组织层面,应充分依托学生社团,以朋辈交流型,科技普及型、专业应用型、学术报告型活动,反哺日常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果。在班级层面,以党员为核心,建立分科目学习兴趣小组以及学习帮扶小组,将班级全体成员纳入其中,营造全员学习与帮扶氛围。在寝室层面,由学生党支部组织,建立育教于门学习分享平台,引导学习型寝室文化创建,推动全方位学风创建。

3.多元融合形成学风建设循环

新媒体时代需要从“教、学、管”,“公寓、课堂、图书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教师、家长”三维学风建设体系构建出发,促进党内外学习氛围营造,形成学风建设的良好循环。党外实践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党外实践是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是内化课堂学习的关键核心。学生党支部的党外实践,应密切结合课程实践相关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筹划设计与具体实施,在课程实践中将党员的奉献与服务精神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优秀学子、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三个群体的重要作用,相辅相成促进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党性修养与学习素养相结合。学生党支部的一大重要职责是促进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提升,以党性修养全面提升个人学习素养。在日常的自我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党员的信仰教育、忠诚教育、敬畏教育、廉耻教育以及智慧教育,不断加强全体党员的理论素养与党性提升,反哺个人素养的内化养成。

(二)促进支部建设网络化,拓展学风建设多维途径

网络时代推动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改革,也引发了支部建设的重新定位与深度思考,网络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合理运用网络平台,以有序的网络互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拓展学风建设多维途径,任重而道远。

1.搭建网络平台,推动思想引领网络化

党建网络化是时代的趋势,以党建促学风,以学风建设为主导的网络化党建成为重中之重。就党的建设而言,首先,建立学生党支部建设专题网页,开设制度建设,党务公开,时代先锋,学习乐园,多彩活动,在线交流等板块,分区展示学生党建的全方位成果,促进党内信息阳光化,完成党建成果分享,引领党员思想。其次,搭建党内网络视频会平台,通过定时、集约、高效的方式,可以适当将党内组织生活会进行在线引领,并可根据情况,将党内视频会内容分主题进行逐一公开,促进党内活动形式多元化,以党员思想引领大众思想。最后,创建在线交流平台,为了促进交流传播,开通在线“一日禅”短信平台,“党小播”微博平台,“红色时空”贴吧平台,“党言党语”微信平台,普及党内知识,进行话题探讨,传播身边正能量,全方位引领广大同学在各方面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2.开设网络课堂,促进学风创建同步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外的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网络公开课逐渐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开设党员发展与教育网络课堂,推动学习课程建设网络化尤为必要。一方面,从党员发展来看,在制定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开设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和党员的再教育网络课堂,共享国内相关专家的优秀思想成果,既优化资源的合理运用,又促进学习的高效反馈。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习带动上,党支部应组织引导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国内外名师网络公开课,作为广大同学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学习途径的重要渠道。此外,在支部活动中,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微课比赛,录制学生趣味网络课堂,进行优秀笔记在线展示等活动,实现学风的同步创建。

3.践行网络互动,推动学风构建全员化

在网络时代中,积极践行以支部为纽带的全员网络互动,形成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之间的网络互动循环,促成网络学风建设联动,对学风建设尤为重要。在教工党支部建设上,全体教师应紧密围绕学风建设这一目标,以开设网络公开课为出发点,形成全校范围内的交流群,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相互探讨提升,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体学校职工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舆情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强化各机关部门之间的在线交流,力争以优质的服务,高效的管理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上,积极培养支部网络意见领袖,创建在线沟通群,通过交流把握周围同学的思想动态,通过群动态实现思想榜样引领,网络全员化推动优良学风构建。

(三)形成支部成果档案,彰显学风建设成果实效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由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也是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阵地。学生党支部应紧密围绕不同的时代教育主题,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凝练总结,在学习中深化和统一认识,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党支部组织管理和活动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创建党支部成员档案,党支部组织学习档案,党支部帮扶档案,党支部学风活动档案,善于发掘和树立学科学习,专业竞赛等方面的先进典型,整理年度党建反哺学风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扬学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服务和模范功能,促使学生党支部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三、结语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加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将自身建设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精神动力与行为示范功能,着力在氛围营造,途径拓展,成效彰显上促进党支部建设与学风建设齐头并进,为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朱玲利 何庆领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1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黄旭.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现实思考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8).

第5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作风建设 长效机制 途径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和要求,明确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应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核心,从提高思想修养、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着力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体现

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是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报告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就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党的作风,是党的根本属性的集中表现,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上。他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密切群众血肉联系的本质要求。

二、构建长效机制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有完善而严格的制度作保证,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完整严密、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保障。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党的作风建设不仅要立足当前,解决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需要着眼长远,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探索建立设置科学、体系严密、运行有效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使干部作风建设进入一个自行健康运转的良性轨道。

三、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构建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的过程。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核心,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既要善于总结长期以来干部作风建设中好的做法,又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使干部作风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1.加强理论修养,转变思想作风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前提

加强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理论学习要做到系统性、经常性、长期性,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服务意识,牢记党的宗旨。

创新学习载体,注重学习效果。目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大胆应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加强教育,解决理想信念、党性和道德修养等问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并带头执行等党规党法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2.完善奖惩措施,建立激励机制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奖惩考评措施,建立激励机制。把领导干部在学风服务意识、实干精神、大局意识、廉洁自律、民主意识、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纳入考评体系,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督促其转变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

要正面歌颂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对他人的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中要选好典型树好榜样,把真正有代表性的人物推举出来开展示范引导活动,从正面积极引导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作风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开展表彰、奖励。

对被群众举报或督察中发现存在违反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一定要根据和法律及结合履职考核等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同时,我们也要经常结合反面的案例来开展警示活动,使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惕,杜绝不良行为的出现。

3.加强监督监察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点

加强作风建设,靠自律,也离不开“他律”。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保证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干部作风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按照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监督的良好形式。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和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科学制衡权力,切实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

理顺监督机制。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离不开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党内监督的职能作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形成党内监督的合力。把住“事前控制机制”、“事中约束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等关口,建设良好的作风。其次要搞好群众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增强党政机关公务、政务和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实行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制度、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增进群众对干部情况的掌握和了解,保证群众知情权,将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置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中。

重点监督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的好坏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干部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反之,就会脱离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4.完善规章制度是建立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推进必须有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

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好党员个人与党组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上级与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二是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加大反腐的力度,“苍蝇”“老虎”一起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风正气清。

“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度是需要靠人来执行。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有了完备的制度保障。还需要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制度,让作风建设的实际内容“落地”,让党的作风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作用。

5.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核心

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密切党群关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

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要紧紧围绕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切实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与思想教育,把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与和健全监督监察紧密结合起来,把把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结合起来。

“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转变思想作风,提升党性修养,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人民的期待,改进作风,实干兴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中国人民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鑫.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3)

[2] 宋晓日.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监察,2010(1)

第6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乡以“树立新形象、推动新跨越”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修德、修能、修勤”为基础,以“问责、问效、问绩”为手段,以“治软、治散、治慢”为目的,扎实开展“强化执行力、提高创新力、增强凝聚力”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将“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加强了对乡村组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为顺利实现“两抓整推、乘势跨越”的奋斗目标,开展作风建设活动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是将“作风建设年”活动与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扎实开展“强化执行力、提高创新力、增强凝聚力”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乡村组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着力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注重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上下功夫,使干部思想和业务素质与“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相适应。

三是将“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建设“四型”机关相结合。在乡机关站所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四型”机关活动。在学习上积极克服机关干部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心浮气躁、装模作样的现象,致力于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在工作创新上积极引导全体机关干部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取得新发展;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上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要密切干群关系,帮助基层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上不断加强全体机关干部的廉政教育,厉行勤俭节约,形成比工作、比干劲,讲廉洁、讲奉献的良好风气,注重在为民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便民、富民、乐民、安民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7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作风建设是永恒的命题。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入手,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以作风建设促进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中心工作的完成,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明显改进,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行政执行能力明显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作风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标准、严要求,与社会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近几年,国土资源领域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其中不乏大案、要案。警钟长鸣,提醒我们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国土资源环境的复杂性、岗位的重要性和反腐的艰巨性,认识到当前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着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历史使命,承担着维护群众权益、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行政执行力,关系到职责的履行,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所以,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就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把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当前,特别要围绕构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准、抓得牢,扭住不放,做到有制度、见行动、出实招、得实效,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构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求我们努力培育恪尽职守、勇于进取的工作作风。要增强宗旨意识,自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敢于碰硬、勤奋敬业、尽心尽力履行好职责。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恪尽职守,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硬朗实干,当好18亿亩耕地红线坚强的守护者。要切实增强行政执行力,主动谋划,多想办法,攻坚克难,解决问题。要增强廉洁意识,切实做到干净做事,勤俭办事,慎用权力,慎交朋友,自觉弘扬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构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要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制度防腐。要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党性党纪教育。要拓宽监督工作的思路,将监管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要坚决查办案件,对违法违规违纪案件,要依法、依规、依据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第8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学风建设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有系统框架、能准确反映和说明社会个体行为模式的理论[1],作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角色理论”主要探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个人角色扮演的,协调角色冲突,促进组织发展,最终实现团体战略目标。角色理论更多被运用到个体在特定环境和工作中自身如何进行角色定位,他人如何进行角色期盼,以及最终是如何进行角色扮演的。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运用角色理论,通过调研,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学风建设中角色认知、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等问题。

一、角色扮演: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

“角色”通常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角色扮演”则是指人们在各个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氛围中都扮演着各自相应的社会角色,从而逐渐形成与该角色相吻合的外部行为及内在心理的过程。“角色扮演”的结果是让一个人越来越具有相应的角色定位。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党组织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和桥梁,这一先进群体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调研的覆盖面和数据的准确性,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分别针对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制定了两份问卷,围绕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服务作用、学生党员的自我认识及非学生党员的评价度和改进措施等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两类问卷各位250份),回收480份,有效率达96%。问卷范围涵盖工、文、理、农、法等学科的30多个专业,其中,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占22.5%、40.0%、34.0%、3.5%。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角色扮演的基本状况如下:

(一)示范者角色较为突出。89%的受访非党员学生认为“身边的学生党员学习比较自觉,学习成绩较好”,这一结果与学生党员自我评价高度一致(87%学生党员认为自身学习自觉且成绩较好),认为学生党员“学习意识强、学习能力突出、学习成绩优异、带头遵守规章制度”的比例高达73%。79%的受访学生党员认为自己能以党员身份作出榜样。

(二)服务者角色较为突出。受访学生认为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能积极协助学校和老师开展学风建设、乐于帮助学习困难同学。如,90%的学生党员认同自身应在学风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与义务,73%的受访学生党员表示会主动对存在逃课、晚归和违纪等现象的同学进行劝告,60%的学生党员表示,如果学校成立学风建设党员先锋督导队,他们就会积极响应。此外,82%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党员能配合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同班的后进生。

(三)服务效应不如示范效应。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在学风建设中,绝大部分学生党员在专业学习、学术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80%的受访学生党员有获奖学金经历,党的作风教育也确保他们在课堂自律性、宿舍管理方面能以身作则,但如何有效引导和帮助“后进生”参与学风建设,改善学习状况,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54%的受访学生认为身边的一些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对工作拈轻怕重,对普通同学的学习困难有推卸的嫌疑。也有个别党支部书记反映,在支部组织“一对一”学风建设服务活动中,有少部分学生党员坚持不下去,造成不良影响。

(四)正面的示范效应受到负面形象的挑战。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整体形象是好的,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言而喻,特别是言行举止起到了较好的表率作用,但同时,少部分党员只重视专业学习,没能兼顾除学习外的各项能力的培养,给广大学生带来“高分低能”和“发展不全面”的消极影响和错误引导,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党员不遵章守纪,违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如近年来出现了学生党员代考、考试作弊等痛心现象,让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受损。

二、角色认知:影响大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的负影响因素分析。

角色理论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和组织管理,其中较为典型的理论有“重叠角色组”模型。著名心理学家卡恩认为,当一个人在组织中扮演某种角色时,往往要和团队其他人发生联系,这个人往往被称之为“中心人物”,而与他协同工作的其他人,就和他一同组成了一个“角色组”。组织成员的角色行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研究:第一,角色冲突。“角色组”中的人员构成越复杂,其角色冲突就越大。第二,角色不明。即“角色组”的成员,未能把中心人物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情报资料传达给他,这时中心人物就不能及时地作出应有的反应,个人所体验到的是强烈不安。第三,角色负担过重。中心人物往往会遇到来自许多角色组成员的期望。而这些期望有的不符合要求,有的在短期内不能实现,因而使中心人物无能为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角色冲突、角色不明和角色负担过重,都会引起个体的紧张和焦虑。而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和焦虑,中心人物往往会采取斗争、逃避等举止,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不顾整个组织效率的消极行为。回到学风建设这一问题上,影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角色扮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导致角色冲突、角色不明和角色负担过重。

(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对学风建设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带来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许多不良风气,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思想蔓延,投机心理滋长等。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心浮气躁,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因而对学风建设存在一些消极不作为甚至抵触心态和行为。

(二)学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消极影响。调查发现,当前在学风建设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学校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占28%),明确规定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扮演的规章制度不够全面(28%),教风不够严格(27%),学生党员自身素质与能力存在不足(27%),一些同学对学生党员抓学风的不理解不支持(25%),此外,24%的学生党员认为学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内容与形式有待加强。在被问到“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有哪些”时,受访学生党员认为有四个:“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的规定不多不明确,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得不到广大同学的支持,学生党员与专业教师沟通不够紧密,学生党员个人主义比较突出。”这表明,大学生党员能否自觉有效地参与学风建设,与教风校风、行政作风及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有密切的联系。缺乏各种软件环境的有力支持,学生党员就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三)学生党员意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意识决定行动,正确的学风建设观和先锋模范意识有力指导、督促着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扮演。少部分学生党员意识上存在一些诸如“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事情,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等误区。调查发现,65%的非党员学生认为影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角色扮演的最大因素是“学生党员意识不足”;一些学生党员思想上对学风建设不够重视,具体体现在:只有20%的党员以党员的身份对本班的学风建设主动提出意见;只有5%的学生党员会“主动向老师汇报”逃课、晚归和及其他违纪现象;49%的非党员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平时没有动员同学参与学院、学校学风建设活动。

(四)一些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能力与精力有限。学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扮演的是主力军的角色,这个角色对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精力的要求非常高。这一现象,在调研中也有所体现。51%的学生党员虽然会组织身边学生参加学风建设,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在发挥自身作用方面存在能力上的不足;30%的学生党员认为在学风建设中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一些同学不理解不支持。此外,75%的非党员学生认为影响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扮演的最大因素是自身能力精力不足。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一些重复性的校园活动时有开展,学生党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好,很可能占用学生党员的学习时间,转移学习的注意力。

三、角色期盼:加强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期待,就是组织中的每个个体在组织中都占有各自的“职位”,而对于这个“职位上”的人,大家对他总是充满了一定的期望,而大家对他所应具有的这种行为期望,被称之为“角色的期待”。[1]实践证明,为了使学习者进入角色扮演的良好状态,“角色的期待”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也表明,期望总是与正能量和工作有效性成正相关的,因此,期待是实现角色扮演的重要途径。“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学风建设中要引导学生党员扮演好角色,让他们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领头雁”。

(一)明确学生党员的角色扮演是首要任务。贝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指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由八种不同角色的人组成,这八种团队角色分别为:行政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者、监督者、凝聚者、完美主义者。[2]每个人的角色都要明确任务并且给予支持。角色不明确,扮演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结论,得到了92%的非党员学生和87%的学生党员的认同。受访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的优势有:自身觉悟高(29)、学习成绩较好(19%)、群众基础较好(33%)、有学生工作经历(19%),因此,学生党员应珍惜这个责任重大的角色,扮演以下角色:第一,促学风建设养成教育中的表率作用(在养成教育中做好优秀习惯与严守纪律的表率);第二,促学风建设好转中的服务作用(在课程上、宿舍中、校园活动阵地上扮演好服务者角色,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第三,促学风建设落实中的示范作用(时刻作为学习优秀生的代表)。

(二)严格抓好学生党员学习是关键环节。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78%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党员是否爱校爱专业,不仅对自身学习影响较大,而且影响到身边的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90%的学生党员认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是自身的优点;75%的非党员学生认为,学生党员专业学习好与在班级中的威信成正比。因此,要把优秀学生党员的标准与学习指标衔接起来,树立“在学习优秀者中精选先进”的发展党员理念。在党员的再教育环节,始终抓紧学生党员的学习态度、行动和成绩的考量。在表彰先进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对学习上出现严重的挂科、违纪行为的学生党员,及时作出处罚,起到威慑作用。

(三)对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要有所要求。调研发现,一些学生党员错误地认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自己学习成绩好,党员没必要服务于学风建设,那是团委、学生会和班干部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党员未能认清自身的角色扮演,的确,学习成绩好有利于发挥表率、榜样作用,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就是履行党的宗旨的最好体现。学生党员可以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畴有:在思想上的引领作用、在专业学习上的标兵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组织作用、在宿舍生活中的服务作用、在遵守规章制度中的带头作用、对后进生的帮扶作用。[3]学生党员服务学风是大有作为的,要创新与拓宽服务平台,让这群先进分子有用武之地。有88%的学生建议建立“党员负责学风责任制”,让学生党员适当分担教师的一部分责任,以同龄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开展学风建设。同时,一个党支部负责所覆盖的班级学风建设,通过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来推动学风建设。

(四)为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如前所述,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的大环境中,会受到一些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制约。角色理论的“角色的认知”认为:在社会活动中,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角色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强的举措,从文化氛围、制度机制、财力物力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保驾护航,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好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被问到“你认为应如何保证与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受访学生均认为以下几点是尤为必要的:给予足够的思想教育(75%)、从制度上明确党员抓学风建设的权利义务(69%)、为学生党员服务学风提供载体与阵地(65%)、建立学校各级党组织与职能部门、教师与学生党员及学生代表的沟通对话机制(57%)。可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把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及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围绕学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建远,施志伟.现代西方社会学.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107-113.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以“规范、效率、服务”为主线,遵循求真务实、纠建并举、以建促纠的工作思路,按照“三贴近(贴近工作中心、贴近服务对象、贴近广大群众)、四提升(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能、提升队伍形象)”的原则,把行风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其它各项财政改革、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稳步提高群众对我局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今年我局的行风建设,将继续围绕“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这一总目标,在抓巩固、促深化、求发展上下功夫,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达到队伍建设风正气顺,服务管理精益求精,办事程序简洁顺畅,财政业绩高效出色,群众满意度稳中有升的建设目标,为创建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廉洁型的财政机关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以“四情(创建有热情、管理看实情、服务动真情、监督不留情)”为抓手,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努力优化服务环境,塑造财政系统和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着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行风建设责任

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行风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措施,局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责任分工,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及时解决分管工作范围内存在的行风问题;局继续与各科室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落实行风建设责任,进一步发挥各科室的自抓作用;全局干部要积极参与,每个干部要作出行风承诺,层层落实行风建设责任。

(二)激发创建热情,努力营造行风建设氛围

1、进一步提高干部认识。通过思想发动,提高广大干部对行风建设的认识,消除“行风建设年年搞,都是老一套”的消极思想,树立“长搞长新,年年要有新举措”的意识,强化行风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的理念,激发搞好行风建设的内在动力。各级领导要带好头,全体干部要增加主动性,以“个个都是行风窗口,人人都是财政形象”的主人翁姿态,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行风建设活动。

2、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要找准行风建设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抓窗口、抓重点、抓典型,来推进面上的行风建设,确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科室要结合业务工作主动抓好行风建设,积极探索改革和深化的办法。核算中心要积极争创全市财税系统行风建设示范窗口“五连冠”,并开展区级“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其他科室也要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对照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围绕依法行政,主动规范财政管理工作

1、加快财政改革步伐,提高规范理财的水平和能力。要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强化预算约束与透明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评审和跟踪问效,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采购效益;进一步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安全、良性运营,进一步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2、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重点整治,纠正不正之风。一是协助有关部门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落实好“一费制”和“三限”政策。二是协助有关部门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三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种政策,加强涉农收费监管,继续巩固“三个确保”。

(四)深化行风建设,不断改进干部工作作风

1、切实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要以岗位职责和AB岗工作制度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检查考核到位。在对干部进行年终工作考核和绩效考评的基础上,进行每季度工作考核,对干部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进行动态管理,调动干部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2、认真执行各项服务承诺。认真落实局制订的文明服务规范、文明服务用语规定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窗口一次性告知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以服务承诺制取信于民,以首问责任制避免工作推诿,以限时办结制提高效率,以一次性告知制公开办事程序,以失职追究制惩处失职行为。办事做到依据充分、条件清楚、程序规范、时限符合要求。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巩固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的成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继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3、继续加强对外联系与沟通。一是继续发挥好行风监督员的作用,经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存在问题。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每年两次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的制度,尽力做好改进工作。三是组织和参与好“明查暗访”、“企业评财政”和“群众评行风”等活动。四是通过多种渠道,搞好财政宣传,通过宣传,让企业和群众了解财政政策和信息,了解我局的各项工作。

(五)争创“学习型”部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要通过学习型部门的创建,增强干部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的动力,积聚足够的知识应对各种工作的挑战,从而促进和推动行风建设。一是通过学习理论,提高对“三个代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增强公仆意识。二是通过学习财政业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通过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熟悉和了解基层,进一步关心群众疾苦,增加工作主动性。四是通过加强品行修养,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事张扬”,一门心思谋事业。五是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科室与科室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要多通气、多协商,互相包容,共谋发展,确保机关内部运作快捷顺畅。

三、工作要求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财政部门的职能和特点开展工作,确保行风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抓认识

近年来,通过上下同心,努力拼搏,我局的行风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我局和干部的形象不断改进。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广大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和谋求我局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行风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与时俱进,认真整改薄弱环节,做好行风建设工作。

(二)抓落实

各科室要把行风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要以群众和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为重点,进行有的放矢地整改。全局上下要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局办公室要认真履行好行风建设中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两项职能,切实按局要求抓好落实。

(三)抓结合

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我区、我局的中心工作,结合财政改革和业务建设,结合干部工作职责,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同时,要把行风建设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改进从政效率,确保各项具体任务实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