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作风建设教育全文(5篇)

作风建设教育

第1篇: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师风;内涵及目标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可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为教育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代提倡新型教育理念相符。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教育理念持续发展,除了赋予教育工作者更高的责任和使命,还对教育工作者自身传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导致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基于此,我们针对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展开探讨。

一、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及目标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师德,就是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如果想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与丰富的教育知识以外,还要具备崇高的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格素养进行无形的熏陶。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掌握教育规律,帮助学生在掌握大量学科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加强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还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建立优秀教育团队的要求相一致,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团队。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再加上教育中的形态表现促使教育工作与其他群体的态度、思想及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上逐渐树立一种特有的文化形象。为此,在建设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的时候,要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将师德师风建设与现代教育改革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有效规范自身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

(一)不忘初心,坚定教育信念

在当前社会中,教育工作者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敬业精神不够,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工作作风浮躁,缺乏责任感;师表意识淡薄等。而这也正是教育工作者忘了“初心”的结果。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中,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坚守教育信念,从一开始的从教初心,到认同教师职业,再到坚定从教的信念,“从教初心”就像是一根线,将教育工作者的所有工作都关联起来。因此,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将迷失方向的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唤醒,引导他们增强从教信念,让教育工作者从最初对教育信念的认知,到对教育事业产生“感情”,再到“知”与“情”融合、实践于“行”,最后转化为“信”。

(二)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

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直接影响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优良传统一向就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而这也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为此,首先要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增强职业荣誉感。但是在当前环境下,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与奉献精神正在逐步消失,最初投身于教育的热情也逐渐消失。因此,必须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坚定职业理想,不断提高师德师风修养。其次,通过培训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引导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教育工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修养,才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育工作者除了教书育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人格,让自己在教育领域有立足之地。另外,教育工作者只有持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三)不断完善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

1.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严把职业入口关。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教育工作者要扮演多个角色,如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等。他们不仅要与学生打交道,还要与学校、家长、其他教师紧密沟通。学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根据制度选择、聘请一些高素质和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并对他们的教学态度、个人诚信、思想品德等内容进行评判,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与基本道德准则相符合,然后再让他们参与到教育工作中。2.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的建设除了提高他们的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外,还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做到“软”“硬”结合、“德”“法”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具有较高效率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在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机制都是“一票否决”制,这种“一票否决”的制度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做一些表面功夫。同时,这种不合理制度会导致教育工作者出现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只看到眼前利益而看不到未来发展的问题。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一票否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的重视,但也导致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出现无效性,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对“一票否决”制度进行调整与改革,而不是直接否决,具体调整与改革策略如下。第一,多元化的考核指标。在以前,评定教育工作者职称,如“一级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的时候,大多是根据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进行的,而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品德素养等有关的考核比较少。第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评价教育工作者的时候,不能仅仅是其他教师及学生的评价,这样同事会因为“同事情谊”、学生会因为“害怕教师”而投出肯定票,进而影响评价的真实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领导、同事、学生及其家长全部都参与到评价中,并匿名评价,确保考核评价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公平公正性。3.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奖惩制度。除了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还要对奖惩制度进行完善,对具有高水平师德师风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表扬,并以此为榜样激励其他教育工作者,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素养。在奖励方面,要将物质方面的奖励与精神方面的奖励有效地结合,物质奖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教师待遇不佳的现状;而精神奖励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教师的内心需求,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惩罚方面,要根据教育工作者所犯错误选择不同的惩罚措施,让受惩罚的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有效改正。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惩罚的依据性、有效性、公开性。总之,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相关学者所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问题,而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师德师风水平,才能真正让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价值,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楼均勤.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新丝路,2019(2):103-104.

[2]范圣平.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师德的思考[J].报刊荟萃:下,2018(4):57.

第2篇: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一、突出政治统领,强化理论武装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的角度,对加强思想建设、抓好理论武装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理论建设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自觉。理论武装是能力作风建设的坚实基础。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注重调查研究,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现实问题,在现有常态化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学习机制、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理论学习统领能力提升、作风改进,在能力作风建设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用思想武装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为民初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时期,将不同的时代特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马克思的初心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初心。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为民初心是能力作风建设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能力全面提升是为了人民,作风向严向实也是为了人民。在谋划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时,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能力作风建设的好坏成败,要由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来评判;要终身牢记共产党的干部坚持当“老百姓的官”,坚持履职为民,深入实际察民情,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集中人民智慧,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去提升能力、改进作风;要牢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改进作风,并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重温党的百年历史能够深刻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传播发展希望的历史。我们要在党史中感悟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用斗争意识贯彻能力作风建设的全过程,用斗争本领去取得能力作风建设的成效。斗争本领是能力作风建设的最大倚仗。“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没有斗争精神不行。”黑龙江省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纠正自身的自由主义、本位主义;要聚焦龙江振兴发展中的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着力破解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瓶颈制约、龙江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突出攻坚克难;要敢于碰硬,在能力作风建设中,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等问题,用高强的斗争本领让能力作风建设在龙江大地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四、关注典型案例,加强以案促改

典型案例来源于实践,是生动具体的现实对照,是最具体最实在的教育学习示范,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充分重视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促改是能力作风建设的有力手段。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宣传引导,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曝光一批反面典型,激励黑龙江省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对于正面典型案例,要加以总结推广,学习剖析其中的思想境界、行动初衷等因素,督促党员干部对标行动,将好的做法加以推广和创新;对于反面典型案例,要充分发挥其警示教育作用,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背后的产生根源、发生环境、思想诱因等因素,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同类错误。同时,要适应数字时代特点和要求,与时俱进运用大数据思维、工具、方法开展和推进典型案例研究;要培养广大党员干部发现、研究、应用案例的思维与习惯,提高案例应用意识和能力,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成为典型案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要计划、量化、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学习教育,对典型案例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加以完善,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和步骤计划,包括工作重点、内容、形式、方法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力求达到以案促改、对标见效的效果,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落地落实。

五、力求落实见效,深化考核评价

第3篇: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

一、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是塑造学校良好组织形象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枢纽,高校机关具有管理和协调服务的职能,机关各部门的工作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息息相关,机关作风的好坏也是确保学校各项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高校机关对于整个学校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执行过程关系到落实成效。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对于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有现实意义,对高校各项决策全面贯彻落实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第二,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有利于提高育人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培养高技术技能型合格人才,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机关作风建设也是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机关作风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这些都会对高职院校的教风、学风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机关作风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机关与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环境,产生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保证高职教育的有效性。第三,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高校能否快速发展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是全校师生能不能有一种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新增,这些社会矛盾也直接反映在学校的每个方面,使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更加艰巨。高职院校的机关作为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等部门的桥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体,是学校取信于民,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其作风好坏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直接的带动作用。第四,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特别是“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来,高职院校的机关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高职院校进入提升办学质量的新阶段,高校管理工作中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情况日渐增多,主要表现在机关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制度贯彻不力、管理效率不高[2]等方面。虽然机关干部作风出现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身上,但是对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有直接表现。

二、高职院校机关作风普遍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习作风不端正

有的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没有用处,业务工作才是务实的,只有业务工作才能出成绩。因此大部分的机关工作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对理论学习抓的不够,会以工作忙为借口将学习搁置一边,或者对学习浅尝辄止[3],忽略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长期不读书看报,不钻研业务,对自身所涉及的工作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或前人经验开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对所负责工作内容的学习,缺乏对工作政策的的把握,固步自封,没有用有效的学习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2.工作作风不进取

高职院校有些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工作上满足于现状,对工作缺乏热情,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4];拘泥于老办法老观念,创新意识不够强,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于上班应付差事,要求不严。由于机关工作性质,有些机关工作人员以外出办事为由,脱离岗位处理私事,延误工作办事效率。另外高职院校机关工作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服务师生过程中,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缺乏耐心,服务态度差,导致师生对机关工作作风满意度不高。

3.领导作风不扎实

有些高校机关工作有形式主义倾向,对于上级的文件精神依然用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加重基层负担。有些机关领导干部依然存在官僚主义,遇到一些难事急事会出现急躁情绪,批评人不讲情面不分场合;在服务师生服务基层过程中,缺乏耐心,服务态度不好,深入师生一线调研实际不够,对基层的实际困难掌握不够全面,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5],存在应付搪塞现象出现;偶尔了解到困难,克服困难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积极主动为基层为师生服务的孙晓旭,杜倩: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的对策研究ComprehensiveStudy综合研究公仆意识。

4.廉洁作风不严格

虽然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遵纪守法,但是有时对自身不够严格,满足于大事不违规越线的工作状态,在小事上偶有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廉洁作风情况出现。在遵守纪律方面,有些机关党员干部逐渐忘记了党的宗旨,奉献精神有所衰退,长此以往有些高职院校机关工作人员思想防线很容易被突破,凭借职务之便存在一些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机关作风普遍予以重视,但是在组织层面看,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没有把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到执政兴校的高度重视,没有从领导干部管理角度把机关作风问题提升到人才队伍建设和办学环境优化的角度予以思考[6]。

2.党性修养不够

高职院校机关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经常与一线教师学生交流,在长期繁杂琐碎的机关工作中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低,党性意识和群众观念逐渐弱化,头脑里缺乏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觉得解决师生困难和问题的部门是工会和学工部门的事情。这些都是党性修养不够的原因。

3.体制机制保障的弊端

高职院校机关工作人员大多都是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这种所谓的“铁饭碗”让很多人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思想,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起是非,长此以往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不求进取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机关作风的好坏。

4.管理考核松软

多数高职院校机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关管理体制和激励考核制度,没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让、庸者走”的机关人员评价制度[7]。高校机关都是做事的人少,议事的人多,工作上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有些高职院校的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十年几十年不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沿用老办法在工作上没有创新,长此以往出现了职业倦怠也势必影响着整个高校机关的作风。

三、提升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对策

(一)打造学习型高校机关,形成良好的学风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

要将学习任务贯穿于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打造学习型的高校机关。一是学习主体的全覆盖。把提高机关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按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要求,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主体,以党支部学习和个人自学为分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制度等,确保普通党员广泛学,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研讨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调动高校机关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度,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二是学习内容的多样化,针对高校机关人员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三是学习载体创新化。高校机关可以通过不同岗位性质开展不同载体的学习活动,比如读书月、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贴近工作的活动,激发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本领。四是用好学习活动成果。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作风建设中,坚持把师生群众作为第一追求,自觉做到为师生所想、所用,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真正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拥护信赖。

(二)打造高效型高校机关,提高管理效能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马上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和保障。一是提高办事效率。高职院校要健全完善“马上就办”的工作机制,在全校推进校务公开,增大工作的透明度,并对学校各项重点事项工作进行跟踪;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做到每件事有推进、有落实,做到对重要工作能够定期性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阶段性工作分段公开,对于重要工作问题,公布办理结果,让“马上落实”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自觉[8]。二是对高职院校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坚决予以整治,发挥榜样作用,牢固树立为师生办事情想问题的观念,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保持机关工作人员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把以师生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到机关作风中去。三是不断加大依法治校工作力度,按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全面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用制度做事用制度管人,通过制度保障有效制约机制保证公正。

(三)探索有效的机关管理制度,建立作风保障体系

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高职院校机关各部门工作按照要求和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机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避免机关各部门之间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情况。强化监督检查,对机关作风的监督检查不能走过场,要明确对于学校机关作风的监督检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权益和义务,是学校师生的权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书记校长信箱、领导接待日、座谈会等形式广开言路,最大程度征集全校师生对机关作风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且不断的反馈整改,将改进机关作风真正落到实处[9]。另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机关服务制度。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靠长期自觉的养成,也靠纪律制度约束。机关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建立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制、信息公开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稳步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要建立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使高校机关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组织保障

第4篇: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党建策略探讨

一、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企业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引导企业思政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注重作风建设,创新制度建设。

(一)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党建工作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基石与政治保障,党建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动力。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及不断变革的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融合性和综合性的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可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与发展观。否则,企业文化就会丧失政治保障及发展方向。

(二)党建工作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政治保障和引导作用。当前,部分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由于对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以及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等方面认识不清,导致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出现各种问题。所以,要以党建工作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效性与持久性。

(三)党建工作使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更加丰富

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企业员工能够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以党建工作为指导,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参与度,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二、以党建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以党建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整合企业各种资源,打造党建智慧平台;注重组织建设,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一)整合资源,打造智慧平台

基层党建工作对行业精神及企业文化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应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通过建设专业的党建平台,让企业员工能够接积极参与党建活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上搭建“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平台”,在平台上开通专业的党建文化栏目,保证栏目及时更新,以便于让企业员工接触更多的党建知识。通过搭建党建智慧平台,不仅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对党建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打造特色文化,注重组织建设

当前,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够将党建文化内容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所以,企业应努力打造企业特色文化,注重企业组织建设,要将企业自身实际需求与党建工作相互结合,以党建工作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组织建设来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实现建设学习型组织、专业型组织、纪律型组织等目标。第一,企业组织建设应树立榜样。企业管理层应率先执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为企业广大员工树立榜样,提升员工的团队意识。第二,要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养。利用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组织建设,激励员工自我学习,沉淀岗位认知、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以更好地迎接企业面临的各种机遇及挑战。第三,建设专业型组织和纪律型组织。通过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促使员工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质,遵守企业相关规章制度[3],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以党建工作引导思政建设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运用党建工作引导企业思政建设,让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党建工作相融合。思政建设针对员工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等内容,从员工对企业的认知、职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与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充分重视员工生活、工作情况,加强对员工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的塑造,完善奖惩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

(四)注重作风建设,创新制度建设

企业员工队伍作风建设,主要是体现在主动学习、积极工作、岗位贡献等方面,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员工应充分担当起自身职责,在岗位上有所作为。这就需要企业加强道德教育、素质培养及行为规制,以确保员工队伍作风优良、能打硬仗。为此,企业应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对个人修养、职业规划、理想目标等有深刻认知,并积极付之于实践。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及激励员工展开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在党建工作引导下进行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不断激发企业发展动力。企业要综合运用奖惩和激励手段,将员工操作规范、行为规范等纳入规章制度中,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可以物质奖励、晋升奖励、培训奖励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保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激励员工认真对待自身工作,遵守行为规范,维护公司形象,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三、结语

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党建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将党建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改进和创新上,可以从民主决策、思政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确保员工工作状态良好、工作效能提升,保障企业稳定发展、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斌.发挥党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7).

[2]张逸昕.以党建文化引领推动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J].当代旅游,2017.

第5篇:作风建设教育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已经成为体育部门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行政管理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体育领域,增强体育实力。党的建设是保证体育产业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为体育产品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理论支持,只有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才能防止体育产业功利化,在促进体育产品发展的同时,保证体育竞赛的公平、公开,既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也同时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双赢。

二、加强体育工作的措施

1.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认识

搞好行政管理中的体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首先要求部门管理者和员工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从局党委到普通党务工作者到所有员工,都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体育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应当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和谐理念,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此外,要注重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等理论的学习,从思想上不断加深认识,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好党的建设工作。

2.加强党风和团队作风建设

党风的好坏对团队作风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党风能够给员工和运动员带来正能量,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坏的党风则不利于部门工作的开展,对整个体育部门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党风和团队作风建设,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注重从基层抓起,并不断完善党委管理制度和体育训练比赛规章,对重大决定要倾听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第二,部门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其他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三,做好员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形成遵守纪律、敢于创新的良好作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

在新形势下,体育工作在体育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党内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保证行政管理有序进行的前提。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对于党内生活要严格管理,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例如,举行党员座谈会、开展主题演讲活动等,做好党员的思想教育,提升其政治业务素质,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在党内人才选拔上,应选择思想素质高、党性强以及具有良好业务能力的人员。另外,要积极探索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科学的评选制度。

4.不断创新丰富体育工作内容

在行政管理工作要不断丰富完善体育工作内容,将体育成果与体育工作相结合,丰富体育工作内容,提升体育工作成效。作为一个体育部门,应当注重对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确保运动员能够在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要确保体育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完善体育竞技机制。在创新体育工作内容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反映,多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做好思想教育以及合同、工资、稳定等监管工作。要积极做好体育工作宣传,使广大员工和运动员认识到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