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精选(九篇)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第1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是人的发现。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参加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趋使他远渡重洋,翻水越浪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渴望。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科学信念上的,也说明他坚信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求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促成地理大发现还有一系列其它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如:比克的坎特伯雷赠予的辩伪,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从路德的思想也可见一斑。路德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他个人从独身到结婚,都表明他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世俗的享乐。这说明他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强烈影响。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如:伊拉斯谟《朱利叶斯被拒绝》、《愚颂》揭露教会的丑恶,为路德攻击天主教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炮弹。文艺复兴对新教义的形成发生了影响。伊拉斯谟编辑了希腊文新《圣经》,这个工作有助于恢复被歪曲和被掩盖的基督真正教义。他这个工作为马丁路德制定新教义铺平了道路,无怪乎伊拉斯谟曾半开玩笑地说:他首先下了蛋,然后路德用这个蛋来孵鸡。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助力。从此,世界从不可知、不可为、不可能变为可知、可为和可能。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波吉奥认为,只有个人的美德才是高贵。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顶端的阶梯。米兰大公斯福查原不过是个农民;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则出身商人。封建贵族被剥夺了特权,如果个人无能无为,在社会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贵族作为一个阶层也不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阶层。

第五、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中世纪,国家和君主被说成是上帝所赐,为的是拯求堕落的人类。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但人文主义者却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他们相信,君主如果成为暴君,必为人民所推翻,这是历史规律。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自由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布鲁尼把每个市民有同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和批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种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布鲁尼明确地提出全体市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第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了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以上足以表明文艺复兴确实在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大解放。它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在思想内容上,当时那种趋向于直接现实、趋向于尘世享乐和尘世利益的倾向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而对现实人和世界的探索和科学研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所以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0页。)。 如果说文艺复兴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未免夸大其辞,但是,文艺复兴已为这种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个科学文化的新时代是不容否认的。从思想方式上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更为巨大。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注:《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第6辑第47页。)运用自己的理智, 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

这样,文艺复兴就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注: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虽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学者都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抛弃宗教;虽然大多数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要求民主自由,但无论在思想解放程度、革命斗争精神和政治要求方面,都具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色。其民主政治的理论都带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但它冲破封建枷锁的开创性作用,是任何运动也不能替代的。

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意义重大。理由有三:第一,文艺复兴反教会的斗争,是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掩蔽下进行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宗教信徒;第三,启蒙运动中有伏尔泰、孟德斯鸠那样的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卢梭的民主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并且他们的反封建活动也仅局限在思想意识领域,没有进一步触及封建制度。因此不宜评价过高。启蒙思想家们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他们丢弃了前人所披的种种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专制开火。他们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迫害,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象。带有托古改制情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其思想解放的深度与广度,比启蒙学者显然要差。

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从本质上说进行历史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一种是静态比较即从绝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一种是动态比较即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前者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不同历史事件(不一定同时发生)的共性与特性,作出定性鉴别,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确定性质上基本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它们的某一方面在历史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单独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确定两个历史事件各处于什么水平或发展阶段。但是,这种比较实际上是共时性、"平面式"的。我们如果要比较历史发展序列中不同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它们作出评价的时候,这就不够了。从形式上看历史分析也有两种不同的比较:即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同一类事件的比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同一类事件在不同国家发展的程度,及不同特点。比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同一类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比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相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动态的比较应该说是对事件进行动态的比较,对运动过程的比较,运动中的成果和作用的比较,是一事件区别于它事件的相对状态的比较。例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也可以作动态的比较。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比较历史作用能否用同一标准。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后人一般比前人认识得更深入,因为后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但后人的历史贡献、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则并不一定比前人更大。因此,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时期的事件。要判断这些,我们必须求助于从运动发展,即从进步的相对性上去进行比较。所谓历史进步性是相对于历史事件特定的出发点来说的;判断历史贡献的大小须以其既有的历史基础为参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发展史上的功绩,也首先应该从它们各自的历史起点来评定,与它们以前的历史相比较。而不能用简单的定量分析一个标准来确定其历史的进步性。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

因此,由于二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可以说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二者相差三个世纪,对相差几个世纪的事件用一个标准来考察其思想深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十四、五世纪和十八、九世纪的人的思想深度,认识世界的能力肯定有所区别。理由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近现代尤为明显。无论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可能与以前的思想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但开始真正认识外部世界,更进一步真正了解人类自身。而我们必须承认,对任何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一个过程。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相差甚远,一个要面对的是中世纪宗教禁锢的封闭的世界,另一个要面对的则是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农民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自然科学的许多新观念已经确立,并得到普遍承认;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而这些变革、革命无不是对旧世界一个有力的冲击。基于此基础产生的启蒙思想的确更深入。但是,启蒙学者批判基督教对人的压抑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要求人的解放和个性自由,这与人文主义者一脉相承。当然,人文主义者的一般论点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特别是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则否定了上帝,而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启蒙运动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宣扬用理性去批判世界的一切,其基本精神正如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是推翻偏见,传统、古法、普遍的同意和权威……除了感觉和理性所能证实者之外,不承认任何其他事物"。(注:索布尔《法国革命》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1页。)这正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继续,是完整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和对宗教从理论上的批判和否定。

启蒙运动反封建特权,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已经有了反封建贵族的实际斗争。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如卢梭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而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组织形式,用共同的力量来防守和保护每个成员的生命财产,组织里每个成员虽然和其余的人联合,可是只服从自己,并和从前一样自由。"(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其历史原形之一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政治。对平等、自由、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反专制、要民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等理论扩大了这些要求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使这些口号具有了更鲜明的感召力。

无疑,启蒙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它使新思想更趋成熟,对旧意识的清除更彻底。但是,启蒙运动本身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在基本精神上,两个运动并无二致。在思想性质上,启蒙运动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而导致一次新的质的飞跃。启蒙运动砸碎了中世纪思想锁链的最后环节,但首先冲破这一锁链的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新思想大厦新添了不少砖瓦,但埋下这一大厦基石的是文艺复兴。应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也许更大。当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何者更先进,何者更落后来评价,只是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文艺复兴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西欧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正如东方天际不先出现启明星不会迎来黎明的曙光一样,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文艺复兴活动家们冲破中世纪神学枷锁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历史成就是启蒙运动不能替代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未曾具有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起到后者所起那样直接的革命作用。如果要求前者能与后者起同样作用,那是苛求于古人,是背离历史主义的。同样,对两者的作用不加区分,混同一样,那只能是主观虚构,也是违背历史主义的。因此,由于两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不能起同样的作用,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有思想深度也是不合适的。二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面对的砍头的危险,是极其强大顽固的封闭的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事实上但丁被流放,客死它乡;彼特拉克虽死在祖国,却被教会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伽利略、布鲁诺更是为之受尽牢狱之苦。因此,向强大的教会势力开战,不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就相对好多了,就连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以和启蒙思想家通信来标榜自己,从这一点上来看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更勇敢、更富于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因此二者最好不作抽象的概念比较,而作具体的历史的比较更好,看它们对当代所起的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影响。

文艺复兴就其思想深度上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传统的、开创性的工作都是最难的。而且思想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初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不可能发生了。用长时段的观点来看,在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方向性的运动,而启蒙运动则是加速器。

因此,所谓复兴古代文化,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中世纪人们思想长期受到束缚,教会宣扬的信条与资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资产阶级产生之初,不可能凭空设想出一套适合自己要求的思想理论,而古典文化在其自由和民主精神方面正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合拍,因而他们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是很自然的。这决不是去寻求什么掩蔽,因为古典文化作为异教的东西本身被中世纪教会视为敌人而在受戕伐。

人文主义者没有彻底地抛弃宗教,这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之一。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默守教规、慑服于教皇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因宗教而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但是,资产阶级并不是宗教的天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者个人都必须有信仰,或宗教或其它。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如果没有神应该臆造出一个神来"。卢梭也认为,宗教表现了真正的人民需要,是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期和确立统治之后,宗教也从未被抛弃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抛弃宗教本身,而在于宗教是否还是束缚思想、言论、行动的枷锁。文艺复兴首先打烂了教会的枷锁,因此说它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第2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是人的发现。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参加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趋使他远渡重洋,翻水越浪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渴望。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科学信念上的,也说明他坚信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求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促成地理大发现还有一系列其它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如:比克的坎特伯雷赠予的辩伪,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从路德的思想也可见一斑。路德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他个人从独身到结婚,都表明他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世俗的享乐。这说明他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强烈影响。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如:伊拉斯谟《朱利叶斯被拒绝》、《愚颂》揭露教会的丑恶,为路德攻击天主教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炮弹。文艺复兴对新教义的形成发生了影响。伊拉斯谟编辑了希腊文新《圣经》,这个工作有助于恢复被歪曲和被掩盖的基督真正教义。他这个工作为马丁路德制定新教义铺平了道路,无怪乎伊拉斯谟曾半开玩笑地说:他首先下了蛋,然后路德用这个蛋来孵鸡。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助力。从此,世界从不可知、不可为、不可能变为可知、可为和可能。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波吉奥认为,只有个人的美德才是高贵。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顶端的阶梯。米兰大公斯福查原不过是个农民;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则出身商人。封建贵族被剥夺了特权,如果个人无能无为,在社会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贵族作为一个阶层也不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阶层。

第五、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中世纪,国家和君主被说成是上帝所赐,为的是拯求堕落的人类。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对君主的服从是一种宗教义务。但人文主义者却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他们相信,君主如果成为暴君,必为人民所,这是历史规律。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自由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具有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布鲁尼把每个市民有同等机会参加政府管理和批评自由称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种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布鲁尼明确地提出全体市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第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了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以上足以表明文艺复兴确实在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大解放。它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在思想内容上,当时那种趋向于直接现实、趋向于尘世享乐和尘世利益的倾向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而对现实人和世界的探索和科学研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所以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0页。)。如果说文艺复兴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未免夸大其辞,但是,文艺复兴已为这种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一个科学文化的新时代是不容否认的。从思想方式上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更为巨大。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达·芬奇说:“谁要靠引证权威来辩论,他就是没有运用理智。”(注:《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资料选辑》第6辑第47页。)运用自己的理智,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谓神定论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权威。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

这样,文艺复兴就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注: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虽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学者都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抛弃宗教;虽然大多数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要求民主自由,但无论在思想解放程度、革命斗争精神和政治要求方面,都具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色。其民主政治的理论都带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但它冲破封建枷锁的开创性作用,是任何运动也不能替代的。

有的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意义重大。理由有三:第一,文艺复兴反教会的斗争,是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掩蔽下进行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宗教信徒;第三,启蒙运动中有伏尔泰、孟德斯鸠那样的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卢梭的民主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并且他们的反封建活动也仅局限在思想意识领域,没有进一步触及封建制度。因此不宜评价过高。启蒙思想家们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他们丢弃了前人所披的种种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专制开火。他们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迫害,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象。带有托古改制情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其思想解放的深度与广度,比启蒙学者显然要差。

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从本质上说进行历史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一种是静态比较即从绝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一种是动态比较即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前者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不同历史事件(不一定同时发生)的共性与特性,作出定性鉴别,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确定性质上基本相同的历史事件或它们的某一方面在历史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单独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确定两个历史事件各处于什么水平或发展阶段。但是,这种比较实际上是共时性、“平面式”的。我们如果要比较历史发展序列中不同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对它们作出评价的时候,这就不够了。从形式上看历史分析也有两种不同的比较:即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同一类事件的比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同一类事件在不同国家发展的程度,及不同特点。比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同一类事件在不同时期的比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相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动态的比较应该说是对事件进行动态的比较,对运动过程的比较,运动中的成果和作用的比较,是一事件区别于它事件的相对状态的比较。例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也可以作动态的比较。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比较历史作用能否用同一标准。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后人一般比前人认识得更深入,因为后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但后人的历史贡献、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则并不一定比前人更大。因此,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时期的事件。要判断这些,我们必须求助于从运动发展,即从进步的相对性上去进行比较。所谓历史进步性是相对于历史事件特定的出发点来说的;判断历史贡献的大小须以其既有的历史基础为参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在发展史上的功绩,也首先应该从它们各自的历史起点来评定,与它们以前的历史相比较。而不能用简单的定量分析一个标准来确定其历史的进步性。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

因此,由于二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可以说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二者相差三个世纪,对相差几个世纪的事件用一个标准来考察其思想深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十四、五世纪和十八、九世纪的人的思想深度,认识世界的能力肯定有所区别。理由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近现代尤为明显。无论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可能与以前的思想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但开始真正认识外部世界,更进一步真正了解人类自身。而我们必须承认,对任何一种新思想新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一个过程。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相差甚远,一个要面对的是中世纪宗教禁锢的封闭的世界,另一个要面对的则是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农民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自然科学的许多新观念已经确立,并得到普遍承认;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而这些变革、革命无不是对旧世界一个有力的冲击。基于此基础产生的启蒙思想的确更深入。但是,启蒙学者批判基督教对人的压抑和对尘世生活的否定,要求人的解放和个性自由,这与人文主义者一脉相承。当然,人文主义者的一般论点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特别是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则否定了上帝,而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启蒙运动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宣扬用理性去批判世界的一切,其基本精神正如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是偏见,传统、古法、普遍的同意和权威……除了感觉和理性所能证实者之外,不承认任何其他事物”。(注:索布尔《法国革命》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1页。)这正是文艺复兴精神的继续,是完整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和对宗教从理论上的批判和否定。

启蒙运动反封建特权,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已经有了反封建贵族的实际斗争。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如卢梭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而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组织形式,用共同的力量来防守和保护每个成员的生命财产,组织里每个成员虽然和其余的人联合,可是只服从自己,并和从前一样自由。”(注:卢梭《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其历史原形之一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政治。对平等、自由、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反专制、要民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等理论扩大了这些要求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使这些口号具有了更鲜明的感召力。

无疑,启蒙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它使新思想更趋成熟,对旧意识的清除更彻底。但是,启蒙运动本身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在基本精神上,两个运动并无二致。在思想性质上,启蒙运动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而导致一次新的质的飞跃。启蒙运动砸碎了中世纪思想锁链的最后环节,但首先冲破这一锁链的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新思想大厦新添了不少砖瓦,但埋下这一大厦基石的是文艺复兴。应该说文艺复兴在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也许更大。当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何者更先进,何者更落后来评价,只是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文艺复兴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西欧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正如东方天际不先出现启明星不会迎来黎明的曙光一样,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文艺复兴活动家们冲破中世纪神学枷锁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历史成就是启蒙运动不能替代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未曾具有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起到后者所起那样直接的革命作用。如果要求前者能与后者起同样作用,那是苛求于古人,是背离历史主义的。同样,对两者的作用不加区分,混同一样,那只能是主观虚构,也是违背历史主义的。因此,由于两次运动所处的时代不同,不能起同样的作用,因此说文艺复兴不如启蒙运动有思想深度也是不合适的。二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面对的砍头的危险,是极其强大顽固的封闭的宗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事实上但丁被流放,客死它乡;彼特拉克虽死在祖国,却被教会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伽利略、布鲁诺更是为之受尽牢狱之苦。因此,向强大的教会势力开战,不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所处的环境就相对好多了,就连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以和启蒙思想家通信来标榜自己,从这一点上来看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更勇敢、更富于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因此二者最好不作抽象的概念比较,而作具体的历史的比较更好,看它们对当代所起的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影响。

文艺复兴就其思想深度上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传统的、开创性的工作都是最难的。而且思想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初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任何一个完善的计划都是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不可能发生了。用长时段的观点来看,在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方向性的运动,而启蒙运动则是加速器。

因此,所谓复兴古代文化,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中世纪人们思想长期受到束缚,教会宣扬的信条与资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资产阶级产生之初,不可能凭空设想出一套适合自己要求的思想理论,而古典文化在其自由和民主精神方面正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合拍,因而他们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是很自然的。这决不是去寻求什么掩蔽,因为古典文化作为异教的东西本身被中世纪教会视为敌人而在受戕伐。

人文主义者没有彻底地抛弃宗教,这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之一。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默守教规、慑服于教皇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因宗教而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但是,资产阶级并不是宗教的天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或者个人都必须有信仰,或宗教或其它。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如果没有神应该臆造出一个神来”。卢梭也认为,宗教表现了真正的人民需要,是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期和确立统治之后,宗教也从未被抛弃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抛弃宗教本身,而在于宗教是否还是束缚思想、言论、行动的枷锁。文艺复兴首先打烂了教会的枷锁,因此说它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第3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兴趣;故事;开端;核心;系统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性已经有了很好的改善,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做以总结,以助学生能对历史产生兴趣从而喜欢上历史这门课,进而学好历史这门课程。

一、由历史故事导出课程

在用历史故事导出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很自由的,可以自己总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给学生以多媒体来展现教学内容,据统计得知多数中学生都会对多媒体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这种方式汲取到的知识记忆会比普通教学高出很多,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上到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自己来谈谈当今社会的中日关系,而中日战争给国人带来的灾难时前所未有的,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在心。当然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东京审判》等一些比较有历史意义的电影给学生看,在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培养的是时候他们有必要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对学生这些“观”的形成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故事中会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就是这种想法会点燃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一节课的顺利展开也有了保障。

二、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内容

历史课的内容往往就是历史故事的再现,简单地说就是复述故事,一般也就是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所涉及事件的历史性质等,来复述历史“故事”。比如讲到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诸侯国的位置然后再帮学生分析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国情等,根据“优胜劣汰”的规则,“秦王扫六合”以及秦王完成统一国家大业建立秦王朝就被顺理成章的导入到课程当中,这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为什么秦王要一统国家,他统一了国家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联系当今世界,秦王当时的举动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当时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声誉如何等等。我相信,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故事”往下走,一节课下来,听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故事,更是学到了历史知识,了解了历史事实,甚至还会总结出历史教训。

三、用故事将课程推向高潮

细看每个故事,我们都会发现所有故事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与此同时,所有的故事也都有其起源、经过和结果,即便是神话故事也是如此。对中学生而言,如果只是自己一味的在课本上看教学内容效果远不如在稍作预习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听故事的心态来听所学内容效果好。在讲课的时候,老师尽可能以风趣幽默的言语边将课程内容,便启发性的给学生提一些相关问题,比如讲到古代社会的内容时,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学会承前启后的联系史实,讲到文艺复兴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什么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又是谁,文艺复兴又是在哪种社会制度下发生的等等。就这么反复提问反复讨论的过程中,课堂就会随着被推向了高潮,学生沉浸在故事当中,听取故事中的精彩内容就是在汲取历史中的精华。

四、用富含故事色彩的言辞总结课程

所有的学问经过总结就会把很多琐碎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这样便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学生接受起来便会相对容易很多。比如老师在做总结的时候可以说“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个组织在哪位领导者的指引下做出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的根源是(承上……),发生的经过又是什么,结果就是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养的影响,该事件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其历史意义又是怎样的等等”,这样一节课很系统的在学生的脑海中有过了一遍,学生易于接受又便于记忆,学习起来势必会简单很多。

第4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历史学科也不例外。2011年版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新课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就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可见,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现实的要求。陈述历史可以粗略地分为口头陈述和书面陈述,也称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的形式主要有回答教师提问、讨论或辩论、讲述或复述历史过程、对历史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演讲活动等。书面表达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学生的历史答卷、历史作业、历史小论文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愿意在课堂中大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书面表达也不尽如人意。以2012年南通市中考历史第32题第一问为例,本题要求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封建帝制的是哪个朝代”。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写成“公元前221年”,有的答成“秦始皇”,有人将“秦朝”写成“秦国”,甚至将“秦”写成“奏”,一字之差,表述的内容完全不同。原本一个很简单的题目,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千奇百怪的错误答案。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2.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呢?本文试结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1)关注教材,引导学生多读。《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这节课要学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我首先请学生齐声朗读教材的第一段,朗读完毕之后,布置了一个任务: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在请了四五个同学回答后,再由学生来评判:你认为刚才谁的答案最准确?理由是什么?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都愿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2)创新方法,指导学生多思。《 新课标 》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主要栏目,不失时机地运用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 新航路的开辟 》时,我就将课本中的相关地图制成课件,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请学生对照地图把哥伦布1492年的航行路线准确地表述出来,接着请学生思考: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要到哪里去?从地图上看,他为什么要向西走?最后,再请学生对照地图,指出哪几条航线是成功开辟了新航路的?分别是怎么走的?教学中学生有思考,有商量,有争论。这样,课本中的地图被充分地运用起来,成为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资源。

第5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声乐艺术 民族性 艺术 个性

一、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1.具有历史渊源和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民族性

最好的声乐艺术都是反映民族复兴,民族奋斗,历史现状和人民诉求的优秀艺术作品,其民族影响力和民族传播力是深远的,比如由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河唱》,气壮山河,鼓舞人心,听上去热血沸腾,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解放,民族统一,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把日本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的宏大音乐史诗画面。任何民族性创作的音乐艺术都是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在抗美援朝期间,由王芳演唱的《英雄儿女》,是为鼓舞人心,决心赶走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而创作的声乐作品,同样唱得地动山摇,振奋人心。当然在和平后代,比如《春天的故事》,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和平时期,邓小平同志的重大决策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歌颂了看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再比如,《走向复兴》这部合唱曲,反映的是在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我们中华民族正一步步的走向复兴,走向强盛的辉煌景像。声乐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国家景像和人民的历史使命,展现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历史性,开创性。上述这类民族性是非常具有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全世界的民族有很多,民族特点和当地人文风情、社会文化也造就各自不同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和成就。东方民族的声乐艺术特点大都是声音靠前,而西方美声的特点在声音靠后,东方的民歌声音讲究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而西方美方所追求的是声音雄浑有力,厚重娴熟。东方的声乐艺术是一种清澈宽广灵秀的美,而西方艺术则追求的是一种高贵典雅之美。

2.具有地域性、语言性的民族特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汉语虽是通用语言,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同样能歌善舞,一点儿都不逊色于我们汉族的声乐艺术造诣。由维吾尔族歌唱家克里木演唱的《达阪城的姑娘》,反映了新疆姑娘出嫁时的动人场景,生动在现了新疆的原汁原味儿的新疆姑娘出嫁时的喜悦之情,以及新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维吾尔族的声乐艺术的特点是声音高亢明亮,而且热情奔放,极其欢快,这是他们的歌舞具备的最明显的特征,其民族行表现的淋漓尽致。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谱写了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过上幸福生活,感谢共产党,感谢而创作的歌曲,反映的是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文化以至于藏族同胞为谋生计,藏族声乐艺术的亮点在于声音悠扬婉转,高音拖得很长,这和藏族僧人吹的藏族长号有密切关系,那长号吹出来的声音持续时间很长。湘西苗家山歌,多是一对歌的形式出现,以歌为媒,声音婉转悠长,或清丽或深沉,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思念之意。苗歌是当地妙佳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传播,苗歌即兴能力很强,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张口既来,以歌表达感谢,以歌叙述事件是常有的事,《浏阳河》是一首极具湖南特色的歌曲,要表现出湖南预演的特点,就要了解湘方言的发音特点,韵母发音极具地方特色。

二、声音艺术的个性是声乐艺术永恒的追求

声音艺术就是以演唱形式和技术作为条件和支撑,把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形式化后的外在体现。声乐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是抒感的有声工具,因为人的内心情感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所以创作出的声乐作品也是千姿百态的,这就是艺术的个性。

1.声乐艺术的魅力和灵魂在于个性

个性,就意味着差异化,不同的艺术由不同的人来欣赏,得到感悟是不同的,这就为艺术的个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个性就是一种创新,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没有了创新的声乐艺术,我们的声乐和歌曲将变得乏善可陈,枯躁无味。贝多芬曾经说:“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灵魂爆发出火花”,可想而知,音乐的巨大魅力和无限生命力。歌唱是为了抒发和传递人的情感和思想,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具备鲜活的生命力的。生命是音乐乃至一切艺术的根,都是创作者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以及对于未来的希望,并实现对听众的心灵的碰撞与震撼,从而达到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只有把生命的冲动、人生的感悟深深的融入到艺术创作当中,才会创作出真正的对别人的生命状态和心灵最深处达到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艺术作品。所以音乐真正的价值在于具有鲜活的生命和长久的魅力。真正优秀的声乐作品是无价之宝,艺术真正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发展、在于鲜活的个性。

2.声乐艺术的个性首要在于民族性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脱离群众基础、民族尊严、民族志气,所谓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风俗习惯和道德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中华民族的共同点就在于勤劳勇敢、民族大义,就好比在抗日战争期间,冼星海同志毅然坚决来到延安,创作了《黄河大河唱》,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刻,民族大义,民族团结统一,一致坚决抗日是第一位的,所以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黄河大河唱》,他将民族性放在了首位,可见民族性的声乐艺术的首要个性。民族性是各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理念,审美特点等形成的,不同的声乐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就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和切入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充满个性的反映我国人民不同时期思想表达和心历路程的歌曲,不仅是我国声乐艺术上的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声乐艺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艺术篇章,这样声乐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具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无价瑰宝。因此,艺术无国界,但音乐是由民族性的,是由个性的,不同民族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王国,使音乐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芳民族声乐教学中“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引导[J].剧影月报,2010(5):109-110.

[2]李晓艳国际共性与民族个性——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3):111-114.

[3]王庆爽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魅力[D].中国音乐学院,2014.

第6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讨论环节 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历史课堂上实施学生讨论的方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它既能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接受并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也成为很受学生欢迎的方法之一。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历史课堂中实施讨论的过程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比如一堂历史课中什么时机实施讨论、选择什么样的讨论内容(或问题)、在实施讨论时老师和学生应该怎样配合、一堂课可以实施讨论的次数、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学生讨论的尺度等等都是直接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高中历史课讨论环节优化研究》的课题研究。现就将关于如何把握高中历史课讨论环节实施的时机,谈谈我粗略的看法。

一、从教学内容来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是最佳实施讨论环节的时机

一是在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之处。

我们在驾驭教材时,要紧扣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集中精力探究与处理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运用有较深刻的感悟,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教者可针对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与规律,精心设计讨论题,科学安排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循序渐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讨论与探究的热情,而且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这一课时,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的理解,结合相关材料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文艺复兴“复兴”的是什么?②文艺复兴实际上“复兴”的是什么?③文艺复兴仅仅只是“复兴”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先是最直观的感受到文艺复兴在形式上“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然后进一步分析出实际上“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最后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本质是以人性反对宗教神学世界观,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是在教材的结论与评之处。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直接证明法或者反证法来发问讨论。例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一课时,学生一般对教材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结论性句子,很难理解。老师上课时用多媒体展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点”表格,让学生讨论填写后,再讨论:为什么成为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是遇见与以前所学知识关联性极强的内容时。

此时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讨论,或联系,或比较,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贯通。例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讨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总结、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是遇到能够实施情景教学的内容时。

在这一时机下运用体验式提问讨论比较好。例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这个重难点问题,老师先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如果你要办一家工厂的话,你认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补充、归纳,使学生最终明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是在遇到可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的时候。

隐性知识是指潜藏在历史教材中的标题、前言、注释、图片、文中插入的各种阅读性材料甚至于不同专题、模块之间的不易被发现的知识。

二、从教学进展的过程来看,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都是实施讨论环节的最佳时机

一是学生质疑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之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回答或提出的问题有点离奇古怪,甚至幼稚可笑,有的干脆便是错误的。在这时关键就要看我们教者能否正确处理了:是否表扬了他们积极思维所具有提出问题的勇气,是否找出了学生问题中的闪光点,因为在很多时候学生也会提出颇有争议和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教者要善于捕捉,善于耐心和学生一起交流、组织展开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切莫草草处理。如老师在讲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中国的内阁代表的是专制,英国的内阁怎么代表的是民主呢?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质疑的勇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者的区别,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二是学生对概念及知识点混淆不清之时。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其细微的不同,从而明确相似的概念在本质上的不同。例如我们在讲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时,发现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程朱、陆王的主张,于是老师列出比较的表格,让学生讨论。最后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三是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答案不一,思维产生分歧之时。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新的理解角度,使学生豁然开朗,自动消除分歧,达成一致意见。例如老师在讲授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就罗斯福新政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学生形成了两派意见,争论不休,老师于是要求学生从罗斯福本人的立场和具体措施的角度再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罗斯福新政不是社会主义。

当然,实施讨论环节的时机肯定不仅仅止于以上这些,还有很多的时机要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雒朝佐 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甘萧教育》2006年第23期

第7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一、教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知识的理解、运用,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既不好记忆,又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给学生用提取关键字及引义、谐音等方法来概括记忆,效果很好,在此我把学生自己概括的较为成功的一则归纳起来,如下:

南京一箱(香)两千一,广厦福宁上海兑(税与兑谐音)。日本马关辽台岛,增辟通商二工厂。辛丑四五禁拆界。

学生用此口诀很快就能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住,并且记得牢固、不易混淆。

在复习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这部分内容时,其中的863计划所涉及的八个领域,学生记忆起来总是丢三落四,记不牢固,于是我又提醒学生用提取关键字的方法记忆,每个领域提取一个字,打乱顺序,重新组合记忆。结果,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七嘴八舌总结出一些,摘录如下:自信生新能,激航海;天生能洋材,信光动等等。学生用自己认为关键的字眼牵动相关的历史知识,记忆起来方便,也不会有遗漏了。

还可以教给学生采用数字记忆法记忆历史知识。如:在记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的时间,可用数字1、5、7、9。即1911年、1915年、1917年、1919年。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提高其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当然,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知识本身蕴涵的规律,让学生灵活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培养他们记忆能力。

二、提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即学习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解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艺复兴》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很抽象,我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去理解和获取知识。具体做法是:首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同时自主解答以下问题,提示学生注意在课本上勾画。

问题1:文艺复兴何时从哪一国开始?

问题2: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代表人物及各自成就?

问题3:什么是人文主义?什么是文艺复兴?

以上问题学生结合文本能够自主解决,教师只做简单的明确。

之后出示合作探究题,组织小组讨论、探究。

问题1:结合课文内容及插图《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佛罗伦萨》思考,文艺复兴为什么开始于意大利?

问题2:仔细阅读文艺复兴的概念,说一说,文艺复兴传播的是不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为什么?

问题3:你能说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吗?

这三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及时点拨、引导,问题即可一步步解决,这样通过问题导学的办法,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解疑,在合作中历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典型剖析,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以培养其能力。

比如在复习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之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有10多个私营企业。1885年——1900年,全国新办私人资本工厂79个,资本总额为1700万元。1901年——1905年,共设工矿企业370家,资本总额为8670万元。1912年——1919年,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约为1亿4千万元。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全国产业工人人数1万人。19世纪80年代,全国产业工人人数4万人。1914年,全国产业工人人数60万人。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人数200万人。

请回答:

1、材料一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数据变化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直接影响?

3、材料二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4、材料二数据的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历史影响是什么?

此题乍读来,无从下手。我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材料一中表明私营企业由10多个到私人工厂79个,到370家,直到新建企业470多家,我让学生比较数字,学生很容易发现数字在增加,数字增加说明了什么?我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表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我再引导学生作具体的分析:刚开始有10多个私营企业,说明什么?我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什么会有这种历史现象?再引导学生读材料,通过时间变化,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得出资本主义产生和萌芽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中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使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机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哪一个阶级力量在发展壮大?学生很自然会回答出是民族资产阶级。之后他们为救国发动了哪些大事?再让学生讨论概括得出: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第8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在〈舞蹈大辞典》中,“音乐舞蹈史诗”的注解为:一般指结构宏大的,以音乐、舞蹈、诗歌、舞台美术为艺术手段,概括地表现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的表演艺术形式。它根据统一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利用诗歌朗诵和舞台美术,把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核心创作的音乐、舞蹈贯穿起来,艺术地再现历史生活场景,使观众从中得到教育、感染和鼓舞。新中国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主要有三部:一是在194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创作了《人民胜利万岁》®;二是在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倡导下创作演出〈冻方红》;三是在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之际,创作演出了《中国革命之歌》,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概括地表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光辉的历史进程。音乐舞蹈史诗作为一种结构宏大、手段多样且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形式,适合全面地、有历史深度地反应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追溯其形之始,早在1954年,便诞生了为“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开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创作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创作组光未然同志拟定全篇结构,确定了用歌、舞、诗的综合形态分幕表达人民胜利喜悦的慷慨壮歌。全篇分为开场锣鼓(由河北民间歌舞改编,表现人民战斗胜利气概)、红旗飘扬(进军舞)、支援前线打胜仗(四姐妹夸夫)等十段。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已具备了后来“音乐舞蹈史诗”的歌舞基调、结构逻辑和功能意义,但还没有使用诗歌作为串联每段节目之间的搭建手段。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光未然先生字斟句酌的诗体歌词,使“大歌舞”具备了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一体的艺术韵味要义。

追溯其名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似与一部朝鲜大型歌舞《三千里江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I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回国后,根据刘亚楼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创作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此后,周总理在看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便产生出了想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的想法,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被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此诞生。它集歌、舞、朗诵和幻灯背景为一体,共含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35个,革命歌曲39首,朗诵18段,不同场景33个。有些段落以舞蹈为主,有气势磅礴的大型集体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也有优美动人的独舞。有些段落以歌唱为主,有两千多人的大合唱,有少先队员的童声合唱,有情节生动的表演唱,也有小合唱和著名歌唱家的独唱。史诗根据内容的需要,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一切从内容出发,尽量发挥了各种艺术之所长,排除了艺术上的各种束缚。

追溯其实之始,“音乐舞蹈史诗”之核心在于:其一,“纪功舞蹈”的社会价值;其二,且乐且舞且诗的审美价值。这种核心要义与西周初年周武王所作之“六代舞”一脉相袭。从布局谋篇的思维模式和乐舞所承载的历史分量上说“六代舞”囊括了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大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周武的《大武》,用5/6的笔墨梳理、盘点、祭奠先祖,又添入本朝《大武》以示继往开来。这与〈冻方红》的从‘‘苦难的年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之歌》的从‘‘鸦片战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复兴之路》的从‘‘山河祭”到“大潮曲”实属古今相袭。‘‘六代舞”用于宗教祭祀等庄严而神圣的礼仪活动,《东方红》创作于建国15周年,满载着新中国成立的全副喜悦和人民当家做主各行各业起步发展的时代脉冲。仲国革命之歌》诞生之时四害既除,人心甫定,但伤痕累累、疑虑尚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及时地从政治上、思想上回答并解决了若干带根本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中国革命之歌》值此应运而生。60年过往,一个国家的发展已入花甲之年,《复兴之路》既遵循传统,回顾了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又侧重用3/5的笔墨凸显了和平年代下的国家建设征程,激励当代青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在国际间科技化竞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祖国而战、为复兴而荣……这种团结、凝聚、感召、振奋的社会功能,亦是分毫未减。从文化传统上讲,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舞剧”、‘‘歌剧”等是更多偏向戏剧“讲故事”的舞台形式,是我国宋元以降杂剧一脉的分野,相形之下,“诗、乐、舞”合一的传统更源远流长,植根文化厚土之中。

从作为先声和创作起点的‘‘大歌舞”,到明确提出‘‘音乐舞蹈史诗”概念,其中‘‘音乐舞蹈”四字明确了载歌载舞为其主要的手段依托;‘‘史诗”二字一方面具备了‘‘大歌舞”之‘‘大”字言外之意下“宏篇巨制”的演出规模和历史分量,同时巧妙地圈点出‘‘诗”在这种舞台艺术样式中的独特作用,这诗既是穿针引线缝合起篇章段落的线索,亦是对其间所有语言文字歌词的雅化要求,精求念白的古体气韵,雕刻歌词的悠远意味。自此‘‘音乐舞蹈”、‘‘史”、‘‘诗”六字,准确地框定出一种有且只有中国艺术方和其体裁的独特舞台艺术样式。

二、所顿其点

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部音乐舞蹈史诗在其事件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上越拉越大。《东方红》凝练地截取了从‘‘苦难的中国”到“新中国成立”的烽火年代,使全诗时间跨度凝缩在30年左右。《中国革命之歌》覆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136年,并用五幕中两幕的笔墨聚焦和平年代,并给予第五幕以七段歌舞的浓墨重彩。《复兴之路》的起点与《中国革命之歌》相同,终点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阵线绵延过169年间,再度将和平年代建设时期的篇幅升级至3/5。时间跨度越来越长,和平年代愈见分量。

3部史诗选择在历史上的哪些事件、哪些人物上停顿和表达,一是直观体会到全诗结构的节奏感,二是集体无意识间浮现出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一些学者专家在中肯地为《中国革命之歌》建言献策时就准确地指出,音乐舞蹈史诗这种艺术体裁“需要高度的艺术概括和以一当十的重点表现,否则很难在两个多小时内表现出一部既有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又协调融洽疏密合理的完整作品,切忌场次分割过于零散,细节过多而且变幻迅速,初次看戏的观众要忙于去弄清事件发展的脉络以致难于动情。唯有找到历史凝结的‘黄金点’即那些最典型、最动人、最闪光的东西,删去可有可无的枝蔓,整部作品才能光彩照人……”[4]直指核心的真知灼见使我们明确了“音乐舞蹈史诗”与生俱来的艺术难关——它既不像戏剧、舞剧、音乐剧那样可以超越历史真实在情节上大刀阔斧地增减添删;又不能像大事记、大年鉴一样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如是寄托了国家和历史庄严感的史诗之作,既不能学小剧目的精雕细刻;又不能似奥运会开幕式煌煌五千年的潇洒写意,实是在明确的方圆轨道里求创造、求流畅、求意蕴、求感动。能在历史的推演中,让观众记住歌、记住舞、记住人、记住情,需要创作人员鸟瞰历史的胸怀和驾驭框架的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胜则全诗胜;结构合理,则细节舞乐偏差无妨。

三、所用其形

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无人称其为“音乐舞蹈史诗”的三级跳。这一方面彰显了三千七百余人仅用一个半月时间排练完成的《东方红》“歌舞和鲜明的革命主题的交相辉映达到了某种极致”,[5]又言明了《复兴之路》在艺术表现方式上不落陈套,另辟蹊径的创作勇气和时代气魄。虽说都是在以音乐、舞蹈、诗歌、舞台美术为艺术手段这个大前提下展开的,但其间诉诸舞台的具体呈现策略迥然相异。从展演场地和装置特色上讲,《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确定了音乐舞蹈史诗横向铺陈“漫卷书云”式的观赏线条,在舞台调度上大量使用自上场口至下场口的“一字型”布局,不管是“雪山草地”抑或“飞跃大渡河”,一字型调度给予了战争场面以前赴后继、时进时退的时间感和展示各种翻腾技巧的最大流动空间,观众好似在推开一幅历史长卷,自左及右、自远而近在史诗间得到一种胶片式的、格格延进的欣赏效果。

《中国革命之歌》虽在舞台机关上添加了更为先进的升降、推拉、旋转舞台和声光设备,但仍是延续了《东方红》的演进方式。而《复兴之路》的高中低空错落立体舞台的使用所带来的革新之处,绝不止于装置本身。横跨过舞台的长虹,拉高了舞台纵深梯度的同时,限制了舞台水平向度上的运动空间。这一看似仅使视觉更加丰富精美的物理改动,彻底扰乱了用大幅度身体技巧铺陈战争场面所必须的水平空间,使得编创人员在平面舞台的垂直方向上做足了文章。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不管是《大潮曲》中众多少女垂直台口躺在舞台上,用手和脚整齐而有韵律地描绘着海浪起伏的诗情画意,亦或是“奥运梦想”中剪影效果自后而前延伸至观众席的跑道和运动员,舞台似乎进行了90度扭转,演员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呼喊,挟带着体温向我们迎面扑来。至此,装置的革新带来了编导讲述视角和观众欣赏视角的集体位移,一种更接近于电影景深镜头似的观赏视角由此拉开。

也恰恰是由于这种视角的改变,“音乐舞蹈史诗”以舞见长的特色被悄然改写,以一种更为稳定、不需大幅度调度、注重色块营造的群舞搭建方式崭露头角。我们再也看不见舞蹈中的大幅度、高难度的空中翻腾,而代之以以日常生活动作为基调的、更注重动作纹理和力度的色块状群舞。在《东方红》开篇,我们领略了至今光彩依旧的“葵花向阳”舞段,它既继承了俄罗斯“小白桦”舞蹈绵延不绝的精巧调度,又闪现着朝鲜族传统扇舞地面舞姿的开合有度,更巧妙地将扇子变形为点点金黄,文题辉映出葵花向阳的“舞外之意”……不管是“飞越大渡河”的舞段,或是“保卫黄河”中的“大刀舞”,抑或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舞段……每一幕情节的处理,都遵循着舞蹈本身的规律,再现场景的同时,并不给人“活报剧”、“程式化”的僵硬和笨拙,代之以对潇洒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本身的激荡。相形之下,《复兴之路》将《东方红》“以舞乐为重”的流畅之极且热血奔腾艺术表现手段,置换为一种安详和谐、以静制动、注重顿点造型感的人体群雕艺术,其间对传统皮影艺术的借鉴和发展等新颖的亮点可圈可点,而大胆地使用业已成熟的节目,或是改编经典舞段新作的方法(“长征路上”原地大幅度倾斜舞段为对春晚女子《飞天》的改编),恰恰是《东方红》短时间内创造艺术奇迹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继承与创新,并行不悖。

四、所感其情

如果说《东方红》使得每一位观众都产生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参与感”——它无疑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最好诠释‘‘生死主题在史诗般的吟唱中淡化了……歌颂弱化了壮士们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中国革命之歌》渲染了革命烈士牺牲的悲壮感和人们对烈士的无限哀思,那么《复兴之路》则给了每位观众一次祭奠先烈、遥想当年的仪式感和追念感。《复兴之路》的这种‘‘身处其外”的追念感,首先来源于全诗创意设计上安排了诸如当代人走进大漠深处找寻创业英雄痕迹的笔墨;另外,从形式感上说,拱形装置所带来的歌队面向观众席的客观条件下,现场指挥的存在,使得歌队成为了‘‘离观众近些,而离历史的昨天远些”的“舞台上的观者”,緬怀之情油然而生。

当我们聚焦3部音乐舞蹈史诗重叠的历史结点时,《东方红》的革命与浪漫丝丝入扣;《复兴之路》默默的人文关怀便清晰可见。《东方红》的浪漫,散见在全诗结构中迂回婉转的叙事策略,《万水千山》章节中不实写‘‘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场景,而采用夜幕下‘‘红军想念毛泽东”抒情的舞段使现实的挫败化作一股淡淡的忧伤。《复兴之路》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艺术上的巧思,更在面对历史的庄严。而《中国革命之歌》的‘‘开国大典”使用了‘‘精确复现”的舞台表现手段,多媒体天安门城楼背景下,毛主席直面观众,电影画面般的真实感用意鲜明;《复兴之路》笔下的‘‘开国大典”自一个仍然硝烟弥漫的角落撩拨开来,喜讯“一个人不能少,一个字不能丢”的指示,似严厉而实亲切;战火下的他们看不到《东方红》里藏、蒙、傣、维、朝各兄弟民族华美壮观的花团锦簇;听不到《中国革命之歌》中毛主席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世界宣告,这样‘‘以小见大”的笔墨不可谓不动人……而大屏幕上时时砌满的上百个默默奉献的英雄的名字,更带给我们历史烟波浩渺之中的空灵感。

结语

第9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39-01

吉林市水师营博物馆兴建于2011年,是吉林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是吉林市船营区政府为了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再现明清两朝古船厂的原貌而修建的,于2012年6月15日正式开馆,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立体直观地展示了吉林水师营造船时的盛况,为人们展现了300多年前吉林水师营的辉煌历史,再现了吉林水师营抗击沙俄自卫反击战、雅克萨战役及清圣祖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水师营的壮观场面。

本文拟就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谈点几点粗浅认识,请大家指正。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更新设计理念。

吉林市水师营博物馆位于吉林市落马湖风景区,包括博物馆建筑和景区两大部分,占地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由于现存的历史陈列文物少,展出空间低等不利条件。为此,我们在多次设计历史题材陈列经验基础上,一改以往的设计理念,打破常规,在展示空间上因地制宜,尽量从视觉上扩展陈列空间尺度。在形式设计上出奇制胜。绞尽脑汁,克服缺陷,增加辅助展品的使用量,弥补文物有限带来的缺憾。

二、扬长避短, 激活馆舍资源。

陈列空间构成与环境空间是密切相连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陈列空间的处置,适合各种类型观众的需求。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是:博物馆北靠吉林市北山风景区,南临跃马湖畔。吉林水师营展馆是利用一原商业网点建筑改建而成,建筑分上、下二层,建筑举架矮,不太符合博物馆陈列要求。为此,我们在设计上将环境因素引进设计内,将跃马湖公园扩展为陈列的组成部分,将博物馆分为室外展出和室内展馆二部分:一部分为跃马湖公园及康熙跃马铜雕像,另一部分为室内的“吉林水师营陈列”。这样,既从视觉上扩展了陈列空间,又扬长避短, 激活了馆舍资源,使展览内容和环境呈现完美的和谐统一,在气势上征服观众。

为满足陈列空间的需要,我们还将原建筑内的隔墙全部拆除。改造后展厅总面积870平米,一层展厅面积450平米,展厅棚高4.2米,二层展厅面积420平米,展厅棚高3.2米,基本满足了设计需要。

三、统一风格,立意创新。

陈列展览的艺术设计是依照陈列展览主题的要求,对陈列内容进行构思、确定陈列风格、总体要求,并运用各种艺术、科技手段有机结合陈列品的工作。具体可分为空间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展具设计等。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在空间色彩理念上力求古朴、凝重,从主题板、部分单元板、展墙、顶棚到地面等,都以烘托历史主题、突出陈列品为宗旨,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陈列展览中,色彩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主题思想,是表现陈列展览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在色彩的设计上以暧色彩为基调,以冷色为辅。主展厅的色彩统一而不单调、变化而不紊乱、沉着而不郁闷、明快而不轻浮,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参观环境。

设计一个陈列、展览的色彩,如同创作一幅绘画。序厅、主展厅、展品背景、展具设备使用什么色彩,对比色如何利用以及照明灯光对各种色彩的影响变化等诸多因素,设计者要做到全面统一的考虑,并反复比较,使整体形成一个和谐的,在统一中有变化、有明确节奏、重点突出的空间视觉艺术作品,完美、正确地表现陈列主题。

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在展厅照明上,充分考虑到灯光明暗对展品及展出效果的影响。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个空间组合的过程,是根据参观者的视线将展览物讯息及研究成果重新构建成展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光是将人与展览物联系起来的媒介。适合的光照,才能将展品的造型、色彩、质地、线条、肌理等真实艺术特征展示给观众,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展示空间,使博物馆的陈列具有感染气势。展具设备的色彩相反可以采用些明度不高而暗深的颜色,使设备融于背景之中,这样在射灯的光照下展品就格外地突出了。如果明度高,浅淡的色彩反而会破坏展览特有的宁静环境,影响观众的视线。照明适度、均匀、稳定为陈列采光最基本条件。因红外线能使文物表面翘曲和龟裂,故陈列主要使用冷光源。为使陈列的采光设计不破坏展品的真实性,所以在陈列文物的采光上,我们主要多用单色,因方向不同可分为顶光与顶侧光、侧光、背光(逆光)、低光与低侧光等。

四、科学设计总体布局,打造精品陈列。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陈列布局是表达主题内容的全面展示。在以往多次设计各种历史题材陈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设计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上,科学设计总体布局,合理利用有限空间,根据内容和现有展出建筑面积,科学合理划分参观路线、展出空间、展示形式。因为展出面积有限,所以我们尽量不用隔断,尽可能突出展厅的开阔感,在气势上营造大场面,体现出吉林清代水师营历史,揭示出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陈列建有6个专题展区:吉林水师营的兴起、吉林古城的兴建、康熙东巡检阅吉林水师营、吉林水师营与雅克萨之战、乾隆东巡吉林、吉林水师营结束历史使命。其中水师营的进驻与吉林城的兴建、吉林水师营助阵雅克萨之战为整个展览的重点。

“吉林水师营陈列”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克服陈列文物少等不利条件,我们在突出“精”字上下足功夫,尽量降低展品的密度,突出展品的精度。通过精深主题,精选文物,精细制作,力求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精品陈列。“吉林水师营陈列”以吉林水师营的兴衰历史为主线,通过深入挖掘地方志及档案史料,以200件实物、几十张图片、景观复原、雕塑、沙盘、仿真船模、虚拟成像、投影等声光电现代化等手段,直观地展示了吉林水师营的兴衰历史。陈列中,有关部门深入挖掘出的两件实物――清朝吉林水师营的档案8份和祖先为吉林水师营三品官的刘姓家谱一份成为极为珍贵的馆藏精品。

“吉林水师营陈列”采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强调突出陈列历史厚重感,历史题材陈列必须具有的历史文化特征。有效利用辅助陈列手段,强化展览吸引力。注重运用多维展示手段深化诠释展览主题,避免文物的简单罗列、图片的单调展示,以便有效调节视觉传达的节奏,缓解参观者的疲劳感。在形式设计上,涵盖清代诸多要素;屏风、柱角、兵刃、八旗、通向二楼展厅入口门做成仿古门楼风格,镶嵌清砖,沙盘与实物柜底座等。在制作过程中,大到景箱、沙盘、立雕、实物柜、历史画等无不精益求精,小到展板、说明牌细致到位,无不画面生动、工艺精湛。

结束语

“吉林水师营陈列”从内容构思到现场制作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史实,再现历史事件,展线变化有序,场景生动有趣,板面图文并茂,雕塑庄重大气的设计原则。以适应时展需求,打造精品展陈服务社会,作为设计宗旨。通过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陈列的创意设计、制作布展,进一步拓展了设计思路和展示空间,为今后的设计制作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