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精选(九篇)

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

第1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经国务院批准,今天在这里召开五年一次的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研究和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标准定额工作的新发展。曾培炎副总理十分重视,还专门发来了贺信,了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就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谈几点意见,黄卫同志还要做工作部署。

一、五年来的回顾

标准定额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统筹对内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抓住战略机遇、突出重点领域、注重工作实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做了大量开拓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标准定额从注重技术性到技术与政策并重的转变,为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开辟了新的途径。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在重点领域及时制定了一批涉及“四节一环保”、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新的建设工程劳动定额。

强制性条文到全文强制标准转变,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体系构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借鉴国外技术法规的经验,实施了全文强制的《住宅建筑规范》,改进工程建设标准制度有了好的起步。

完善标准体系,提高了标准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出台了城乡规划、房屋建筑、电力工程等一系列标准体系框架,标准的覆盖范围大幅提升,工业建设领域标准滞后的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标准制订修订从分散到有目标、有重点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制的发展方向。

标准工作从服务国内到面向国际的转变,在推进标准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在地方标准化工作取得全面进展的同时,启动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首次帮助其他国家制定了工程建设标准,使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全面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实现了定额定价到市场竞争定价模式的转变。通过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政府投资工程为重点,建立了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机制,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标准定额工作,几年来,总书记、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从法规、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工作,为标准定额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大力推进,为标准定额制定、实施和监管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准定额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重要进展,是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建设部向为推动标准定额工作付出不懈努力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全国标准定额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的成绩,我们的体会是,在定位上,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把标准定额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在理念上,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思路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约束作用;在机制上,坚持行政管理和组织编制分离又协调的机制,更加注重部门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更加注重依靠专家的力量;在体制上,坚持改革创新,理顺政府职责和事业责任的关系,促进了标准定额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志们,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新的发展阶段,标准定额工作与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标准定额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重要标准定额的制订修订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实施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努力予以解决。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坚持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重新审视和认识标准定额的重要性,继续加强和改进标准定额工作。

进一步从转变发展方式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业水平,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质量效益,适应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宏观调控的要求。

进一步从城乡统筹发展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进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引导性作用,促进城乡科学规划,城镇建设集约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适应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推动性作用,建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适应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设生态文明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约束性作用,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定额,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从构建社会和谐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保障性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社会公众权益,确保工程质量和城市运行安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规范性作用,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适应扩大开放的要求。

进一步从规范市场秩序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调控性作用,强化标准定额的政府监管力度,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适应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从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来认识标准定额工作。要立足于显著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注重发挥标准定额的技术法规性作用,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依据,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改革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总体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更加重视公共安全和社会公正公平,巩固和发展五年来的成功经验,正视存在的不足,不断研究新情况,依靠法规和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标准定额工作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开创标准定额工作的新局面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促进标准定额工作的新发展。

坚持强制性标准发展方向,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体系。通过总结全文强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经验和做法,加快一批全文强制标准的制定,逐步形成与现行强制性条文有机结合,满足我国工程建设发展要求的技术法规体系,促进标准体制改革。

改革和改进组织制定方式,依据体系加快标准定额制订、修订步伐。以标准定额体系为指导,统筹规划,突出城乡规划、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安全运行、防灾减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业建设等重点领域,完善经常性复审修订机制,继续实施标准国际化战略,鼓励社会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标准定额水平。

完善标准定额法规制度,探索形成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相结合体制。贯彻《标准化法》、《城乡规划法》、《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和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在有关行政立法中充分体现技术法规和实施标准定额的要求,在技术法规制定中积极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形成技术法规为支撑、行政法规为保障的新体制。

强化标准定额实施监督,切实发挥标准定额的调控作用。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发挥地方标准化的作用,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坚决遏制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在改进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落实节能降耗减排要求,提高政府工程的科学决策水平,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全面推进落实城市无障碍建设标准等方面,强化标准定额的实施。

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能力。要把企业和执业人员执行标准定额的情况记录,作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依靠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政府的科学决策和行政管理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要适应政府科学决策和提高标准定额编制水平的需要,加快完善标准定额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家队伍。要满足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保障标准定额实施的需要,逐步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作用,加强全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标准定额能够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的落实。

第2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水利标准化工作,促进技术进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结合水利行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国家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建立并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并实施水利技术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以及开展水利标准化专题工作。

水利技术标准包括水利国家标准、水利行业标准、水利地方标准和水利企业标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水利国家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的管理,水利地方标准和水利企业标准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编制水利技术标准:

(一)水文、水资源、水环境、防洪抗旱、供水节水、灌溉排水、水土保持、移民、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等的技术要求;

(二)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监理、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三)水利产品的设计、生产、标识、包装、贮存、运输、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的技术要求;

(四)水利工程和产品的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境和劳动保护等的技术要求;

(五)水利工程和产品的术语、符号、型号命名、制图方法和有关编制规定等的技术要求;

(六)水利工程和产品的试验、检测以及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要求;

(七)高新技术应用与水利信息化等的技术要求。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水利技术要求,应制定水利国家标准。没有水利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水利技术要求,应制定水利行业标准。

第五条水利技术标准应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实施。

现行有效的水利技术标准中直接涉及国家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其他公众利益以及有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必须强制执行。

第六条开展水利标准化工作,应及时收集和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水利行业实际适时吸收或采用。应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

第七条鼓励并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学会协会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以及各方面人员参加水利标准化工作。有关单位和人员参加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业绩,应作为有关资质评定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是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以下简称主管机构)。水利部有关业务司、局是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持机构(以下简称主持机构)。承担水利技术标准编制主要任务的单位是主编单位。

第九条主管机构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组织制定水利标准化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建立并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组织编制《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以下简称《体系表》);

(三)组织水利技术标准的立项工作;

(四)负责标准化工作合同的管理;

(五)组织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编制;

(六)负责水利国家标准的报批及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号和,对水利行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七)受理水利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备案;

(八)负责水利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九)指导并协调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第十条主持机构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编制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提交主管机构审核;

(二)确定主编单位;

(三)组织实施标准化工作合同;

(四)主持标准"编制工作大纲"和送审稿的审查;

(五)负责标准的解释和复审;

(六)组织标准的宣传贯彻。

第十一条主编单位负责组建标准编制组,按照本办法及标准化工作合同要求,对标准编制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承办标准解释、实施情况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

第三章标准项目的立项

第十二条水利技术标准的立项工作包括编制与审批项目建议书(格式见附件一)、年度计划和项目任务书等。

第十三条标准项目的立项应以《体系表》为依据。

对未纳入《体系表》但却是当前工作急需的水利技术标准项目,可由主持机构提出建议,经主管机构审核,报部批准后,方可立项。

第十四条各主持机构于每年6月30日前审查汇总项目建议书,提出下年度标准编制计划建议。主管机构及时组织专家评审,并商有关业务司局,提出水利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建议,报部审定。水利国家标准的立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列入年度计划的标准编制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具有成熟的工程建设或产品生产实践经验;

(二)拟纳入标准中的科技成果已经过验收或验证,且已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三)与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第十六条主持机构依据经批准的项目任务书,确定主编单位时,应依照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择优确定。

第十七条主编单位应具有法人资格,承担过与所主编标准内容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科研、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装、试验、监理、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工作,并在相应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

第十八条标准的主编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较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或产品研制开发的实践经验,能组织解决水利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

(二)高级技术职称,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应参加由主管机构或主持机构组织的标准编制培训,掌握标准编写的有关规定要求。

第十九条主持机构根据下达的年度计划,组织编制相关项目任务书,报部审批。

第二十条鼓励并积极引导多渠道、多方式筹措水利标准化工作资金。

第二十一条水利部标准化工作补助经费的重点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及相关专题工作。

第二十二条水利部标准化工作补助经费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持机构对补助经费的使用负总责。

(二)主编单位要加强经费管理,对资金使用、工作进度以及工作质量等情况要定期报告。

(三)根据工作进度,补助经费可跨年度使用。

(四)标准编制工作结束后,主编单位对于经费使用情况要提出内部审计报告。

第四章标准的编制

第二十三条标准编制工作(含制定、修订和局部修订)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格式见附件二)。主管机构、主持机构以及主编单位分别依照合同的规定,实施标准编制的有关工作。主编单位不得单方面变更合同。

如因特殊原因需调整项目的,由主持机构提出,经主管机构审定后,报部领导批准;调整进度的,由主编单位提出,由主持机构审核,报主管机构批准。

因调整项目或调整进度而发生的其他有关事宜,由合同各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四条编制水利技术标准的程序可分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批准四个阶段。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可采用征求意见、审查和批准三个阶段。标准的局部修订可采用审查和批准二个阶段。

第二十五条在起草阶段,主编单位应编写标准"编制工作大纲",报主持机构审查。"编制工作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编制的目的和必要性,适用范围,编制依据和国内外相关标准,标准章、节和附录的主要内容,工作进度,必要的专题项目、测试验证,经费预算安排,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

第二十六条征求意见阶段应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一)主编单位按照审定的"编制工作大纲"的框架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正文、附录、必要的条文说明),编制工作报告(包括编制工作简况、编制原则、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经费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等)和必要的专题报告等;

(二)征求意见稿应发送与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并抄报主管机构和主持机构,征求意见单位和专家不宜少于50个,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两个月;

(三)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和专家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意见,逾期不回复的按无异议处理。对重要技术指标有异议时,应说明必要的理由;

(四)对有争议的重大技术问题,由主持机构组织专题会议研究确定;

(五)将征求的意见逐条归纳整理,提出征求意见阶段意见处理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三)。

第二十七条审查阶段应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一)主编单位根据意见处理汇总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包括正文、附录和必要的条文说明)。送审文件由送审稿、编制工作说明、意见处理汇总表和必要的专题报告等组成。标准中强制执行的内容应特别注明;

(二)送审稿应采用会议方式审查,审查会议通知应会签主管机构。当主持机构即主编单位时,审查会议由主管机构组织;

(三)主编单位应在不晚于审查会议召开前15天,将送审文件报送主管机构、主持机构和参加审查会议的单位和专家;

(四)审查会议实行审查专家负责制,重要的技术标准宜成立会议领导小组。审查专家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总人数不宜少于10人。其中标准使用单位的专家不得少于4人;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的专家不应超过3人,且不得担任审查负责人;编制组成员不得作为审查专家;

(五)对标准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技术内容是否协调一致,标准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安全、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政策,是否准确反映水利工程建设或水利产品生产的实践经验,标准的技术数据和参数有无可靠依据,与相关标准是否协调一致,以及标准的体例是否符合标准的编写规定;

(六)审查会议应遵照协商一致、共同确定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对送审稿进行审查。对有争议的问题,应充分讨论和协商,并做出结论性意见。如需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四分之三的审查专家同意方为通过;

(七)审查会议纪要应做出明确的结论,附审查专家签名单,并由主持机构行文有关单位和专家。

第二十八条批准阶段应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一)主编单位根据审查会议纪要,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包括正文、附录、强制执行的内容和必要的条文说明)。报批文件包括报批公文、报批稿、审查会议纪要、审查阶段意见处理汇总表、编制工作报告和必要的专题报告等;

(二)主编单位将报批文件纸质文档一式六份及电子文档一份报送主持机构。主持机构应征询审查负责人意见,负责对报批稿进行技术审核;主管机构负责进行体例格式复核;

(三)主编单位根据技术审核意见和体例格式复核意见,修订报批文件。修订的报批文件由主持机构正式提交主管机构;

(四)主管机构负责标准的编号和报批。

第五章标准的、出版与发行

第二十九条水利行业标准由水利部批准,涉及其他行业的由水利部与国务院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批准。水利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号为SLAAA-BBBB,其中SL为水利行业标准代号,AAA为标准顺序号,BBBB为标准年号。

第三十条水利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出版社出版。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主管机构的授权许可,不得从事水利行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活动。

第三十一条水利行业标准的出版发行实行合同管理。

第六章标准的复审

第三十二条水利技术标准实施后,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三十三条复审由主持机构组织。复审机构提出复审结论及理由,并签署复审意见,报主持机构。复审格式见附件四。

第三十四条主持机构应将复审结论于每年5月31日之前报主管机构。

第三十五条经复审的标准按下列复审结论分别处理:

(一)继续有效不需修订的标准,再版时注明"××××年确认有效";

(二)需要修订或局部修订的标准,填报项目建议书;

(三)已无存在必要的标准,予以废止。

第七章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第三十六条水利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主要工作内容为:标准的宣传培训,贯彻实施,以及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违反强制执行内容的行为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生产的单位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生产,接受水利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经主持机构授权,各部门和各单位应积极开展水利技术标准的宣传、推广应用、咨询和业务交流等活动。

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宣传贯彻活动实行计划管理,由主持机构向主管机构提交年度计划,经审核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九条监督检查可采取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方式,主管机构应将结果及时公告。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产品生产的技术人员是否熟悉和掌握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产品生产中所采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三)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和劳动保护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四)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产品生产中采用的导则、指南、手册、计算机软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四十条在依法处理重大责任事故时,应邀请有关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参加。事故处理报告应包括事故是否违反标准规定的内容。

第四十一条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的规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八章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第四十二条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生产技术,所提供的可供参考使用的标准文件。

第四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可制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一)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暂时不能制定标准的项目;

(二)采用技术标准阶段性成果的项目;

(三)采用国际标准阶段性成果的项目。

第四十四条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制与管理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利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SL/Z。

(二)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后三年内必须复审,以确定是否继续有效或转化为水利技术标准或撤销;

(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得被水利技术标准引用。

第九章附则

第3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s the basic work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iza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ensuring safe prod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it also gradually becomes the essential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it will reduce cost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trength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ength. Enterprise work standard system is one part of three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s, is the basis and suppo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s standard system from two aspects of enterprise work standard system table and work standard system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 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表;工作标准体系实施

Key words: work standards;work standard system;work standard system table;work standard system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51-03

0 引言

企业标准体系在促进标准创新、改善企业竞争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及低碳环保、推动工作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包含于其中的三大标准体系,即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与此同时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已逐步成熟,然而作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实施强有力支撑的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才刚开始起步。而工作标准体系是什么?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标准体系作为支撑?如何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服务宗旨和特点来制定工作标准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工作。

1 建立企业工作标准体系表

工作标准体系表是企业工作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由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和工作标准组成。工作标准体系表建立前,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企业标准体系》国家新标准,开展建立工作标准体系的培训,明确工作要求,并按《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标准要求,收集和整理各部门所涉及的工作标准相关的标准化信息,如组织结构框架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岗位清单及绩效考核管理文件等,用以指导建立工作标准体系表,通过对企业适用法律法规、技术事项及技术文件、管理事项及管理制度、岗位规范及工作事项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事项进行系统清理和分析,从中获取建立工作标准体系表的重要信息,完善和编制工作标准体系表,包括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体系表结构图、明细表、汇总表和编制说明,提供给各归口职能和持有部门,并用文件形式公布正式实施和时间。

1.1 工作标准的组成要素

企业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即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人员资格或任职要求(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制定的标准,以“人”为制订标准的对象。为了规范工作行为,保证工作质量,针对其担负的稳定性、重复性工作事项制定的表述工作质量的标准,具体规定了每个岗位履职所必需的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岗位的责任和权限、上岗者的学历、基本技能和工作经历、完成任务的程序以及工作方法,还应明确承担任务的质量要求和定额(包括数量、质量和时间方面的要求)、岗位之间的职责界限及衔接配合,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方法、工作质量的考核办法和考评要求等。

按适用范围工作标准可分为二类:

由于工作标准是按岗位制定的,所以由生产岗位(或操作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岗位)两部分构成。前者所制定的标准又叫做作业标准,是针对个性岗位的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对一般管理和简单操作工种岗位制定工作标准,对专业性较强的生产运行操作岗位制定作业指导书,如喷漆作业标准、叉车工作业标准、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等;后者所制定的标准叫做管理作业标准,是针对全员或非操作岗位制定的工作标准,某一类岗位的通用工作标准,例如会计员、出纳员、总工程师、调度人员工作岗位等。

按照岗位的层级不同,工作标准可分为决策层工作标准、管理层工作标准和操作人员工作标准三类。决策层工作标准分为最高决策者工作标准和决策层人员工作标准两类;管理层工作标准又分为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两类;操作人员工作标准分为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和一般操作人员(岗位)两类工作标准。

1.2 编制工作标准体系表

工作标准体系表的编制主要包括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工作标准体系明细表的编写。

1.2.1 制定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

工作标准体系是由工作标准体系表来表达的,是对企业工作标准的有效管理形式,可以展现企业现有部门结构设置和岗位设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规划、优化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研究工作标准体系首先要确定工作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即编制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工作标准体系的组成工作标准包括企业所贯彻实施和采纳的上层管理文件和本企业制定的工作标准。所有标准都在上级标准化法规、本企业的标准化规定和企业的方针目标及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如劳动法等)的指导下形成。

以下为本文所述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图1)。

图1为本文所述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它是参照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内的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以工作标准为主体内容。

1.2.2 编制工作标准体系明细表

标准体系明细表是对工作标准体系框图的细化和展开,它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工作标准体系包含的全部标准清单。为便于实施,工作标准体系表编制需做到统一的“标准号”要素和“中文名称”要素,编写规则可参照GB/T 1.1编制或由企业自己制定统一的编制说明进行规定,同时还需明确工作标准的持有部门和标准归口部门,以及编制工作标准体系明细表。

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中的每一个子体系均应按照编制说明来单独编制工作标准体系明细表,将各子体系中所包含的工作标准按标准代码和编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这种编制方法可以各类工作标准按其层级分类单独集中在一起,使满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结构,且工作标准之间协调、统一,便于企业查询和实施管理。

2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

2.1 建立工作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在建立工作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专兼职标准化管理部门,需要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或法定代表人统一管理,需要明确管理日常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和人员,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确定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实际的工作标准化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和实施中,大多数的职能分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此类部门属综合性执行部门,内部人员对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与企业相关的要求不甚熟悉,所以需要不断参与外部相关标准化组织的培训来进行政策接轨和知识更新;通过将工作标准体系理论的外部培训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让全体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本岗位工作标准(技能和要求),提高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协调性。

2.2 健全工作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制度

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套对工作标准化工作的体系化的执行保障,很多相关的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制定并未使得工作标准体系的执行得以具体化。例如,工作目标的设定及执行考核,检查与考核的实施与监督等,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整合或优化的部分。

2.3 工作标准体系实施的其他基础工作及建议

2.3.1 工作标准体系培训

建立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工作标准,不仅要实施本企业制定的各类工作标准,还要实施与本企业有关的各级工作标准要求。实施工作标准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工作、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管理者、操作者等各类人员。因而企业工作标准体系实施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工作标准体系培训,让全体员工全面熟悉工作标准体系的标准化组织机构设置、标准化机构人员网络、标准化工作职责分工、标准化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详细掌握公司工作标准体系的组成结构、层级划分、工作标准(或岗位)清单、以及相关标准的相互关系。

2.3.2 工作标准信息收集与识别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工作标准信息的收集、识别及即使更新其适用性。积极拓展工作标准情报渠道,针对组织结构调整、部门设置优化和绩效考核等活动,将其动态过程进行前瞻性识别,反映到工作标准体系表以及工作标准文件中来,做到企业内部工作标准信息及时有效地更新、跟踪管理。

2.3.3 工作标准的优化及信息网络化平台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工作标准的编制、定期或实时评审与修订工作。企业在建立企业工作标准体系的同时,还需考虑与企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关系,为企业标准体系整体建设的需要,把工作标准体系作为一个应用系统列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OA系统或ER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协同效益,借助企业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工作标准信息网络化平台,实现工作标准体系及工作标准的网上查询,与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同步可进行标准检索、剔除作废标准、更新,为工作标准体系的内部推广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4 在建立工作标准体系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与其他体系文件的联系

首先要充分考虑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标准、员工行为规范、公司绩效考核等管理标准体系文件之间的衔接。工作标准是绩效管理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在优先考虑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标准文件关系的同时,作为统筹组织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员工招聘管理、面试甄选管理、员工录用管理、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员工薪酬管理、员工晋升与离职管理、员工出差管理、员工日常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需要恰当而紧密地体现在工作标准内容里面。这也恰恰体现了工作标准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两大标准体系的关联。

其次,需要考虑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工作标准文件中工作标准内容要求,以技术标准文件中的作业指导书、机器运行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等工艺操作规程的文件内容为核心,所以在兼顾与管理标准文件的依托关系时,还需紧密结合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的相辅相成关系。

再次,公司培训管理系统的关系。工作标准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轮换培训的基本技术内容,如上所述的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等工艺规程的培训、管理制度的学习以及专业资格外部培训等,必须做到与培训管理系统有效衔接。只有从以上几个角度入手,才能使得企业真正做到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企业内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有效支撑的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实现三大标准体系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有序运行,实现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的信息网络化的管理和应用,并且最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浅议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及标准编写[J].宁夏回族自治区标准化院.

[3]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S].2003.

[4]彭学勤.建立适合企业工作岗位的考核评价体系[J].价值工程,2011(07).

[5]史可佳.浅析发电企业如何健全业绩评价体系[J].价值工程,2011(06).

[6]薛合庸.石家庄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4).

第4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化是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规划、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修订、宣传、贯彻和监督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应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

第三条国土资源标准是指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海洋、测绘等领域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地质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适用于本办法。海洋、测绘技术标准由国家海洋局与国家测绘局分别制定。

国土资源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土资源部组织拟订国土资源国家标准;组织制定审批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对国土资源领域的地方标准实行备案管理。

第四条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共同推进;

(二)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和依法行政;促进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

(三)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规范、公开、透明,社会公众参与。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科技主管司局归口管理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建立完善国土资源标准体系;

(二)组织制定、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对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审查、统一批准、统一编号和,负责行业标准的备案工作;

(三)统一组织协调国土资源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

(四)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各业务主管司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组织开展相关国土资源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及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设立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专门从事国土资源标准化的技术工作,其成员由国土资源领域内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规划及年度计划工作提供咨询,开展国土资源标准的制、修订技术审查和技术复审等工作。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负责承担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作为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主要承担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草案的标准化审查,开展国土资源标准化基础研究,协助开展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和复审及信息咨询等工作。

第八条技术委员会按专业领域划分并设立若干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技术委员会),分别承担本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委员会工作。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有关直属单位。有关直属单位作为专业技术归口单位为秘书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专业技术归口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承担本专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草案的技术指导和审查工作;为技术委员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三、标准范围和类别

第九条对国土资源领域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标准:

(一)国土资源术语、分类、代码、符号、图式、图例及制图方法;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技术要求;

(三)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监测、整治、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技术要求,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相关技术要求;

(四)区域地质调查与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包括主要目标、对象内容、技术工作程序、技术工艺、方法及装备、成果质量管理要求等;

(五)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查、评价、规划、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要求,其中包括标准化设计、技术工艺、方法、装备及技术指标要求;矿业权管理(其中包括矿山设计、开发利用方案、选矿厂设计、技术工艺、方法及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率等技术指标要求)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技术要求;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技术要求;

(七)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等技术要求;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规划、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技术要求;

(八)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和地质矿产实验测试技术方法及标准物质;

(九)地质资料管理技术要求;

(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第十条国土资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包括全文强制或部分条文强制。

下列国土资源领域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强制性标准:

(一)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

(二)为国土资源行政审批、监督执法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三)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

(四)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标准;

(五)地下水资源管护技术要求;

(六)土地整治工程环境、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

(七)国土资源调查涉及环境、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

(八)其他需要强制执行的技术要求。

国土资源领域其他技术要求应制定推荐性标准。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领域内,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需要在国土资源相关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制定行业标准;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依据相关法规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企业生产在没有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有关规定备案。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四、标准预研究

第十二条实行标准预研究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专项、重大项目应设立相关重要技术标准预研究项目,在立项时向部科技主管司局备案。

第十三条预研究项目成果在验收后三个月内,应将项目成果和后续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的方案报部科技主管司局备案,作为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五、标准规划与计划

第十四条部科技主管司局组织开展国土资源标准化的战略研究,并编制国土资源标准化规划。国土资源标准化规划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总体部署和具体措施。

第十五条实行标准计划管理。制定和修订国土资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必须纳入国家标准和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第十六条部有关业务司局、有关单位应结合国土资源工作的实际需要,向部科技主管司局提出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的项目建议。

第十七条技术委员会对项目建议进行汇总并组织部相关业务主管司局及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提出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建议,部科技主管司局组织技术委员会审查。

第十八条属于国家标准的计划项目,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立项;属行业标准的计划项目,在国土资源部网站公示十个工作日并对反馈意见处理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

第十九条经批准的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项目一般不作调整。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经技术委员会审查后,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第二十条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专项工作经费及其它渠道筹集的经费。

国土资源部安排基础性、公益性及行政管理类标准的制、修订经费。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专项、重大项目按任务内容落实标准计划项目经费,经费的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标准制定与修订

第二十一条列入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项目一般应在两年内完成。若由于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完成的,起草单位可向部科技主管司局申请延期一年。延期一年仍未完成的项目,视为自动撤销。对不按时完成任务,又不及时提出延期申请的单位,两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第二十二条部业务主管司局负责组织拟订相关领域技术标准。承担标准制、修订任务的单位应广泛听取和吸纳有关的生产、科研、教学、管理部门等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报分技术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分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有关文档进行审查后报部业务主管司局。部业务主管司局组织征求意见,提出标准送审稿及有关文档报技术委员会。如需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由部科技主管司局组织。

第二十四条部科技主管司局组织技术委员会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会议审查或函审,提出《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标准函审意见》。属强制性标准须经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采用会议审查时,组织者应在会议前一个月将标准送审稿及有关附件提交给参加标准审查的部门、单位和人员。会议审查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同意为通过;标准起草人不能作为审查人员参加表决,其所在单位的代表不能超过参加表决人数的1/4。

采用函审时,组织者应当在函审表决前两个月将函审通知及上述文件提交给参加函审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采用函审时,必须有3/4的回函同意为通过。

会议代表出席率或函审回函率不足2/3时,应重新组织审查。

第二十五条承担标准制、修订的单位按照《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标准函审意见》的要求,对标准送审稿认真修改,完成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报送部科技主管司局。

七、标准审批与

第二十六条标准报批时,文档必须齐全,应有“标准报批稿”、“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及其“函审单”、“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附件。对报批稿有重大修改时,应进行重新审查。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时,应附有该标准的原文和译文。

第二十七条部科技主管司局对标准报批稿及其附件进行审查后,属国家标准的,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属行业标准的,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编号、,并在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告,对强制性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

强制性土地管理行业标准代号为TD;

推荐性土地管理行业标准代号为TD/T;

强制性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代号为DZ;

推荐性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代号为DZ/T。

第二十八条国土资源地方标准的依照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国土资源标准化管理规定,应经国土资源部批准。

国土资源地方标准后30日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土资源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地方标准批文、地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相关材料各一份。

第二十九条部科技主管司局负责组织管理行业标准的出版发行工作,技术归口单位承办日常工作,出版经费纳入国土资源标准编制经费。

第三十条国土资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解释。国土资源标准的著作权由批准机构享有。制定标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归档。

八、标准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标准后,部业务主管司局应及时组织开展标准宣传、贯彻、培训、指导工作。标准宣贯工作应列入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机构的工作计划。

第三十二条标准后,属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行政法规要求强制执行的推荐性标准,自动变更为强制性标准;鼓励采用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三十三条从事国土资源工作的组织和机构应积极贯彻、实施标准。实施标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当及时向部科技主管司局、有关业务主管司局或技术归口单位报告。

第三十四条部业务主管司局组织对有关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根据监督检查情况,编制监督检查报告及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报告,部科技主管司局定期。检查报告及评估报告作为标准复审的重要依据。

任何单位及个人均有权向国土资源部投诉、举报违反国土资源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九、标准复审

第三十五条国土资源标准实施后,应当适时地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三十六条部科技主管司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司局组织或委托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标准进行复审。

第三十七条标准的复审可分别采取会议审查或函审的形式。需要有参加过该标准审查工作的单位或人员参加。

标准复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

(二)标准的实施效果,以及标准内容和技术指标是否反映当前的技术水平;

(三)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是否对规范国土资源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

(四)是否与现行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五)是否符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第三十八条复审结果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继续有效的标准,不改顺序号和年号。当标准重版时,在标准封面的标准编号栏写明“××××年确认有效”字样。

(二)需作修改的标准,作为修订项目列入计划。标准修订程序与标准制定程序相同。修订后的标准顺序号不变,将年号改为重新时的年号。

(三)已无必要存在的标准,予以废止。

第5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地方建设工程标准化;地方工程建设;体现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o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at the lo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Zhao Jia-jie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Abstract】Lo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from the particularity standards of science, policy and other standards in construction, there has been concrete and obvious manifestation.

【Key words】Lo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andardization;Local construction;Reflect

1. 前言

(1)建设工程地方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要补充,是规范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地方标准化工作还担负着推进本地区建设事业发展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198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法律地位问题,受到了部分人士的质疑,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也因此长期受到了影响。虽然十多年来,国家没有针对这项工作印发过专门的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改革发展和地方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仍然在争论中得到了发展,而且部分省、市、区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有声有色,为本地方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近年来,人们在争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法律地位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也逐步得到了提高。首先,人们不再简单地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等同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定只是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方面,而实施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国家和行业的建设技术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同样是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后两项任务不依靠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靠建设部组织的检查和专项治理,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其次,人们也确实意识到,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并非可有可无,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必须同时推进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发展。

(4)《标准化法》没有明确规定不得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并不表明就不能或不应当制定。当然,除了人们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认识的提高以外,促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出台的还有两个重要的背景: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既要加快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步伐,使建设活动“有标可依”,又要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工作的力度,确保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规定,规范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行为。这些实际需要的存在,要求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就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而言,如果要求不明确、任务不落实、机构不确定、措施不得力,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二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一方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行条文强制性,编制完成了十五部分的《强制性条文》,标准的编制、审查和批准等均发生了变化,地方标准如何运作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国家在这方面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要求。另一方面,各地在组织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中,不仅发展失衡,而且做法各异,能否保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不会对形成全国统一建筑市场造成障碍,受到工程建设领域有识之士的关注,国家有必要在这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 地方工程建设标准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对当地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制定、批准的地方技术依据。源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标准的科学性、政策性等在工程建设标准中又有了具体而明显的体现

(1)突出地方政策性。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影响的广泛性就使其依据——工程建设标准,更充分、更全面地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要求和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作为现阶段的技术法规主要形式,更使直接涉及工程投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得到强制实施,政策性更加突出显现。

(2)体现综合性。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地域、多行业、多学科、多环节。要获得相对最佳效益,就需要应用各领域的科技成果,经过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工程建设标准。此外,工程建设标准不仅要考虑技术条件,也考虑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以求在可能的条件下获得最佳效果。

(3)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性。建设工程具有固定性,其建设理应考虑地质、气候、人文等诸多因素。因此,工程建设标准必须考虑不同地质情况、不同气候环境的需要;针对特殊地质、不同气候有时还需单独制订相应的标准;必要时,根据特殊条件和当地的建设经验,制订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满足各不同地域条件下的建设需要。

(4)影响投资经济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济建设和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和依据。项目建设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的概预算等均须符合工程建设各阶段技术、管理等标准的要求。不同的设计标准、采用不同结构形式、构造、材料等均会提高或降低工程造价,影响投资使用效率。

3.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国家的要求,各地今后要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沿着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在城市,对村镇涉及较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要求,不仅拓宽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既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对一致性,又保证村镇的规划建设标准符合当地实际,不照搬城市模式,减少浪费、节省投资,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4.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本省实际、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建设工程的品质,拓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内涵

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学问题、就医问题等,都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无不与工程建设工作紧密相关。以往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更多的是重视有无问题,把量的因素考虑得更重一些,现在要从量的角度转变到质的角度,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工作生活的舒适性、社会评价的人文性等。这一从量到质的转变,拓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工作内涵。要求标准化工作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开拓创新,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制订出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标准,以此来引领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

5. 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要素,加强标准化工作队伍建设

成立省级建设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实施、监督与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以符合条件的学者、专家、标准化工作者为主体,建立工程建设标准编制人才专家库,作为标准编制的主要力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编制;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奖励制度,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热爱标准化事业的人才队伍。

6.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高水平、高质量标准建设的有力保障

(1)加大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加大对重要工程建设标准的经费支持力度;推动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研究列入省市科研计划项目;运用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标准信息网络系统,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信息系统等在内的省级工程建设标准信息资源平台,实现工程建设标准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批、、出版发行和修订等全过程管理;加强标准出版发行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标准出版质量,缩短标准出版周期。

7. 企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制定《省级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构建企业标准体系,推动企业以促进工程建设标准有效实施为目标,将标准实施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建立企业标准实施责任制度。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并实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成熟的企业标准升级为省级地方标准,有条件的争取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

8. 宣传工作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器

第6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方案

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施工过程控制能力的不足,并因而导致不少质量问题的出现,质量通病未得到有效遏制。标准化施工管理要能得到全面的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制定一定的实施政策,以及对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实施进行动力分析,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关于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方式的分析

1.1在公路施工环节中,其项目的标准化,取决于一般的工矿企

业标准,这是因为公路施工项目的自身特点差异性,为了提升公路施工项目的标准化,有必要进行公路施工项目特点的分析,进行切合实际的施工项目的协调,满足现阶段公路施工项目的工作特点要求。在公路施工环节中,公路施工项目是多样性的,其更加的具备复杂性的特点。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公路工程,公路工程的自身功能的差异,也导致其项目类型的差异性。即使是相同使用功能,相同类型的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建设,其施工方法公路施工环节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施工项目是一个整体性的、工艺等也可能存在较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在管理概念。要按照其需要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保证其整体效益的提升,从而保证公路施工总体的优化。公路产品是固定的,但是其操作人员是流动的。其相对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公路产品具备固定性的特点,通过对公路施工项目的确定,施工队伍可以进入不同的现场进行施工操作,这也意味着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工地进行作业,这就大大影响了公路施工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切合实际的施工项目管理标准的确立,解决其实际问题。

1.2从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内部来讲,组织施工时综合性的作业模式,其需要进行不同工种的配合,进行各种材料、施工机具等的配套协调,这需要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从外部上来说,其需要进行专业化企业、运输部门、劳务部门等的配合协调,其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具备非常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进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的确立。在实践过程中,施工的条件是非常具备差异性的,比如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也涉及到技术条件,比如技术性的要求、结构的类型、施工水平、技术装备等,这些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介于施工生产的预见性、可控性,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的诸多因素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施工特点,进行相关施工技术措施的建立,进行技术标准的确立。

1.3为了落实好公路项目的施工标准化工作,进行管理标准的履行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企业标准化领域的协调性的管理,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这里所说的管理标准涉及到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等的管理内容、管理程序及其相关的管理要求。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基础标准的落实,保证不同标准环节的协调,做好不同管理标准的协调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管理的严格性执行,保证审计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等的协调。这也需要进行工作标准及其工作任务的协调。所谓的工作标准,就是进行企业标准化领域的各项工作事项的协调统一规定。施

工项目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工作标准的协调,保证生产

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的确定,保证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任务的确定。所谓的标准化任务,就是进行组织标准、标准实施等的协调,满足现阶段的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专业的工作机构、专业人员等的设置,保证项目标准化活动的开展,项目标准化工作的良好开展。

2.公路施工项目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标准的协调

2.1在公路施工项目工作中,进行技术标准的履行是必要的,这

涉及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的协调。在管理

标准及其技术标准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执行企业的管理标准及其工作标准,进行不同标准的组织及其实施,积极做好标准的监督及其考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实施是自然及其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标准及其工程标准的落实常常被人忽视。在管理标准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的落实是必要的,实现工作标准及其管理标准等的协调。这就需要做好技术标准的考核工作,要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国家建设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的落实,按照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做好部分项及其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这也需要落实好管理标准的考核工作,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标准及其责任书的要求履行,保证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保证管理工作任务等的解决,进行部门评议、综合评分工作等的开展。

2.2需要进行工作标准的考核,按照岗位工作的标准要求,进行工作人员标准的落实,保证工作数量及其工作质量的确定。按照工作标准落实好考核、评分等工作,保证施工项目标准考核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标准及其工作标准的检查及其考核工作的开展。按照标准进行相关措施的执行,执行情况的良好评价,定期及其不定期的检查及其考核工作,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的考核工作,项目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检查及其考核负责人的确定,保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标准化的检查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考核工作,进行完善的组织系统的建立,保证检查及其考核工作人员的确定,要保证标准考核及其目标管理环节的协调。按照当下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管理要求,保证施工项目的目标管理方案的协调,这就需要满足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进行目标的不断协调,措施的制定,保证责任的明确,保证不同项目标准的完成情况的分析,保证上级考核工作及其相关考核方式的协调,考核体系的健全。标准考核要与奖金和工资分配结合,这是强化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手段。

2.3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化的考核要实现与企业招投标等的协调,施工企业的中标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其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的考核及其评价,积极落实好相关的验收结果检验工作,保证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引起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的重视,提升其整体应用效益。

3.结束语

实践表明,推行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是新的阶段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证,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安全、加强环保、保证工期和建设阳光工程的客观要求。公路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的协调,更有利于公路施工项目的良好工作,提升其应用效益,现阶段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公路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海峰 .关于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J]. 现代商业,2011 ,(8):136.

第7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建设;整合;运行;实施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烟草商业企业广泛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各省级烟草专卖局均将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工作。每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各省市局均会组织形式多样、规模不等的多次标准化培训和宣贯,2014、2015年先后有武汉、绍兴、西安、长沙等12家单位通过了烟草行业商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认证,今年的示范认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全国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思想普遍得到认可,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从对西安等部分商业标准化示范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商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在基本完成标准化组织机构的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构建、标准文本编制评审以及标准修订持续改进的“建标准”阶段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都面临标准运行考核真正落地实施的“用标准”的难题,各单位也都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标准运行实施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烟草商业企业标准运行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一、标准体系岗位运行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精益管理、安全标准化等要求并存,对口上级主管部门不同,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一些领会不清、执行困难的迷茫和困扰。为实现高效统一管理,提出标准体系岗位运行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本企业实际,用精益管理思想将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融合,结合安全标准化要求,构建一条目标引领的标准体系岗位应用的基本路径,实现标准体系文件与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并通过改进后的绩效考核使标准体系落地生根。

二、实现标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整合

按照标准体系岗位运行的基本思路,首先要用精益管理思想将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融合。质量管理体系在烟草商业企业推行已有差不多十年时间,已在各企业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文件形成改进和运行模式。而商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必须寻求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融合,才可能使标准体系在企业顺利建立实施。我们认为融合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整合

一种最容易被接受的办法是:将企业标准体系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层次文件,替代原质量管理体系的业务工作手册,并汇集现有企业各类现行有效文件,重新整理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清单,形成以质量手册为一级文件,程序文件为二级文件,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为三级文件的金字塔形体系建设文件结构。

还有一种更为彻底的办法是:用标准文件基本取代原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他制度性文件,企业原有通过印发红头文件颁行的相关制度要求等均以发标准形式取代。

2、运行整合

以企业标准体系文件规定要求作为日常工作运行的基本依据,以流程为过程控制着手点,将包括卷烟营销、物流配送、专卖管理、基础管理、服务提供、资源保障、跟踪监控、考核评价等常态化管理工作全部纳入体系建设的运行范畴,并按标准体系要求使用各类表单和记录,保持相应的运行痕迹化资料。

3、考核与审核整合

在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内审的基础上,增加定期滚动性内审,以目标考核为内审切入点,当发现未达成目标时,即追踪其实施过程。对所发现不符合项以不合格报告形式提出书面报告,及时反馈,追踪改进结果,并按年度汇总统计形成内审结果,输入管理评审。内审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参考,以评价体系建设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完善。

4、改进与创新整合

对内审中所发现的问题由责任单位、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在次月作为审核内容追踪其改进效果,并将改进情况列入当月考核计分。

三、稳步推M标准体系岗位运行

企业标准化建设通俗简单讲可以说就是“建标准和用标准的活动”,因此标准体系建立是起点、岗位运行是关键、实施有效是目的。按照标准体系岗位运行的基本思路,通过“四个整合”在将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融合的基础上必须探索切合本企业管理实际的标准体系岗位运行途径,稳步有序推进。我们认为应在目标前置统一的基础上遵循“两级拆分―检点集成―一卡覆盖―平台支撑”几个过程循序渐进。

1、两级拆分

将已经颁布运行的庞大标准体系,根据工作性质并结合安全标准化等要求,分别用岗位说明书和岗位操作卡进行两级拆分,一直拆分到工作最末端,直至区(县)局(分公司)和物流分公司的一线服务岗位,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通过“一书、一卡”就能做到岗位工作职责、流程、标准、目标、记录和考核等要求一目了然,使各岗位清晰掌握标准要求,解决了以往员工对庞大标准体系难以辨识的问题,提高标准文件的岗位辨识度,真正发挥标准指导工作规范行为的作用。两级拆分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拆分,比如营销、专卖、基础管理等岗位进行纵向拆分,从市局(公司)纵向拆分到区县局(营销部、分公司);物流分公司储配等岗位按工位、工段进行横向拆分,分解任务明确操作规范。

2、检点集成

将各项标准中的实施要点、考核目标的测量因子转化为一张以岗位为单位的工作质量检点清单,为岗位工作考核提供清晰的考核信息和路径,使企业标准与日常工作检查完整对接。全部岗位考核均以此为据,既规范岗位操作过程,也规范考核、检查过程,有效减少考核的感受性评价和考核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3、一卡覆盖

建立以岗位为单位的考核计分卡,与检点清单实现无缝对接,明确各项工作应达目标和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将检点检查结果按其权重核定绩效分值,根据标准规定开展绩效考核与各岗位薪酬挂钩,让检查考核真正产生实效,也提升员工对标准规则的尊重度和执行自觉性。

4、平台支撑

在内网平台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块,为制修订、搜集、汇总和使用标准提供系统接口,同时便于全员快捷、方便、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标准。将岗位操作卡制作成电脑桌面,使员工便捷掌握岗位标准要点及目标。开发建立营销、物流、专卖、财务、公文、采购等实用、便捷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将标准化工作相关流程、目标等固化在各工作平台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标准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待时机成熟,应进一步整合、扩充、提升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考核要求嵌入标准化管理大平台实现体系建设“五化”要求,扎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YC/T 479-2013.

[2]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建设指南.YC/T 503-2014.

[3] 标准化工作导则.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1-2009.

【作者简介】

王 塑(1971-)男,本科,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第8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发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为石油工业

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庆祝《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十周年

《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已经十周年了.值此10周年之际,谨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通讯》建设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是油标委的内部刊物,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动标准化工作.对本刊提出的要求是:层次要高,选材面要广,质量要精,报道要及时,影响面要大.本着这一宗旨,十年来,《通讯》坚持为石油工业服务的方向,架起了油标委与广大读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本着这一宗旨,十年来,本刊及时向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宣传贯彻了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政策,传达落实了油标委和总公司关于行业标准化的要求,报道了油标委和所属各专标委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以及国内外标准化机构,组织的活动情况,为创造健康有效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__年9月,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成立新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新油标委的领导下,本刊的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20__年1月,为了适应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通讯》在原8版的基础上增加为16版,改版后的《通讯》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共同主办.新改版的《通讯》信息量增大,实效性更强.它搭建了一个标准化信息共享的平台,构筑了一个联结油标委与广大标准化工作者的桥梁,提供了一个展示三大油公司标准化成果的舞台,受到了普遍的好评.从《通讯》跨入它第十一个年头开始,将认真贯彻油标委四次年会的精神,为落实"1115"目标和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为促进和发展石油工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编辑部)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是我们的家,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是家的书信,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孜孜不倦地阅读家的书信,正值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十周年之际,祝标准化之家兴旺发达,标准化通讯蒸蒸日上.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在你们辛勤的耕耘下,10年来,《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为油田提供了丰富的标准化信息,对油田及时了解标准化动态,掌握标准化知识,指导油田标准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此创刊10周年之际,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致以热烈祝贺,并衷心祝愿本刊物越办越好!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知识传播的窗口,标准探讨的平台,愿《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连接全世界!

辽河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了解标准化信息的窗口,联结标准化工作的纽带.恭贺《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十周年!祝《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越办越好!

中油股份玉门油田分公司

欣悉《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十周年,谨向你们表示热烈地祝贺!自1994年创刊以来,《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以快捷准确的方式,向石油工业各级标准化管理人员和工作者,在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的制(修)订,ISO,API采标和产品认证等方面,全方位地提供了标准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健康发展.

十年来,《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为指导油田生产,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油田经济持续发展,推进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提高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者及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学术与技术进步,均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希望你们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并衷心祝愿《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以更多栏目,更丰富多彩的内容,扬葩振藻地向前发展,为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的发展推出更多精品!

中石化集团公司河南石油勘探局质量技术监督处

《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已经迎来了它十周岁的生日,十年来《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及时传达了国家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以及标准化信息.

在标准化组织,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者之间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通过他的宣传,提高了广大石油职工的标准化意识,有力地推动了石油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祝贺刊物越办越好,更好地成为标准化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中国石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南.

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处

抓住时机,开拓进取,《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架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标准化工作的桥梁.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标委秘书处

欣悉《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创刊十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谨向贵刊致以热烈祝贺!

《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在标准化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团结全国石油行业广大标准化工作者,通过各位编辑的出色工作,在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交流,科普教育,标准化咨询,信息等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我们深信《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在标准化所的领导下,将会迈向新的台阶,更上一层楼!愿我们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为推进石油工业标准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此金秋之际迎来了《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的十岁生日.十年来,《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在传播标准化信息的辛勤工作中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为石油工业标准化与世界的联结创建了一个信息平台.

在此,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表示热烈的祝贺!祝《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蒸蒸日上,放飞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节能节水专标委

架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桥梁

促石油工业标准化发展与普及

石油地质专标委

信息的窗口,行动的指南,沟通的世界

贺《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建刊十周年

油气田 开发专标委

金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值此《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十周岁生日到来之际,石油工业安标委秘书处向《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的主办单位的同志们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作为《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的创办组织,在我国石油工业重组改制的形势下,以迎接入世挑战,加快国际接轨,统一协调规范,谋求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不断增强我国石油公司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为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十年青春韶华意气风发,《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为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提高石油企业广大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万里高风鹏正举,鲲鹏崛起九天低.祝《石油工业标准化通讯》在改革的浪潮中再创辉煌!

石油工业安全专标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20__年

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编制20__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有关事项通知,通知要求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单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做好行业标准项目的计划工作.

一,编制原则

(一)重点突出,科学合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当今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对标准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二)协调一致,系统配套,体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标准间互相协调,互为补充的原则.

(三)贯彻落实"采标"方针,不断提高我国行业标准化水平,体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四)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行业急需的标准,体现国际接轨的原则.

(五)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体现行业标准为行业服务的宗旨.

二,编制重点

(一)优先编制有利于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引导行业结构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节约,保护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标准.

(二)突出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制定.

(三)建立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所需的标准.

(四)行业规划中确定的重点产品,重大装备及先进设计,工艺等技术标准.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六)行业标准复审需要修订的标准.

三,报送要求

(一)请各有关单位组织好本行业标准项目的征集及筛选工作,认真做好20__年行业标准立项计划编制工作,于20__年2月底以前将本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报送我委(工业司).

(二)报送材料:

1,项目计划编制说明:包括计划编制的基本情况,编制原则,重点,对行业发展将产生的影响等.

2,项目计划汇总表及软盘.

3,标准项目计划建议书.

(三)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分类报送.

请有关单位按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编报工作

(根据发改办[20__]1825号文件整理)

国家标准批准和计划立项工作重新启动

国家标准委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三日发出通知(国标委计划[20__]78号),重新启动了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的审批工作.

上述两项工作是二〇〇四年六月二十一日暂停的,目的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的清理工作.几个月来,清理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评价阶段.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国家标准的需求,经研究,决定从通知之日起重新启动国家标准的批准和计划项目的审批工作.为此,国家标准委通知对今后国家标准的批准和计划申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清理期间报批的国家标准应首先完成对计划项目的专家评价和技术委员会评价工作,提供该计划项目的专家评价表和TC评价结论表.

二,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的报批应同时报送被修订国家标准的评价材料.

三,申报计划项目建议的原则应与清理工作的原则相一致.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郭军)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抓紧完成我国

国际标准化工作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下发通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推动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国家标准委于9月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国际[20__]74号).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能够进一步顺利完成,请各单位抓紧时间,认真填写并上报调查与评价工作调查表.考虑到调查表内容较多,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承担着国标清理工作,为了保证填报内容的准确和详实,现将调查表的上报时间推迟到11月15日止,各分技术委员会上报所属技术委员会时间推迟到11月10日止.请各有关单位认真完成填报工作.对于仍未按时,按质完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单位,国标委将通报批评,并记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考核记录.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信息网整理)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委会召开

20__年第四次主任办公会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__年10月22日召开了第四次主任办公会.会议听取了张振军秘书长对全国钻采标委会20__年秘书处的工作情况及四届三次年会筹备情况的汇报.会议就秘书处工作的有关事宜进行了讨论.会议对秘书处为四届三次年会所做的准备工作表示肯定,并对召开年会的内容及程序,做出决定.

会议同意《20__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全国石油钻采标委会归口)提交四届三次年会审议.会议审议了秘书处20__年的经费使用和20__年经费预算草案.会议审议通过了20__年全国石油钻采标委会秘书处的重点工作计划和"重点问题,重点保证,重点突出"的三个原则.

此次会议还强调了委员的义务和权利,要求委员积极参与标委会的有关活动,对"三不"委员,将予以更换.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章程》,将修改稿提交年会讨论.会议审议通过秘书处起草的《专家工作规定》.(根据会议纪要整理)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召开20__年第二次标准审查会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__年10月2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了20__年第二次标准审查会,对一项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通》(送审稿)和五项行业标准《尾管悬挂器》,《CJT系列抽油机节能拖动装置》,《石油通井机》,《石油钻井用砂泵》,《钻具止回阀》的送审稿进行了审查.

张振军秘书长,万战翔和严培嵘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油物资装备总公司主管部 门,石油钻采机械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油田代表,有关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石油钻采标委会部分委员和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万战翔副秘书长,严培嵘副秘书长主持.张振军秘书长在会上传达了标委会20__年第四次主任办公会的精神和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对标准化工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强调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职责和义务及提高标准质量,严格执行标准制修订的程序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当前国家对清理标准工作的重视,以及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性.要求起草单位应把握好标准在制修订全过程各阶段的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标准制修订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并实事求是解决好技术问题.要求与会代表应认真贯彻GB/T1.1和GB/T20__0.2规定,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现场使用情况以及实施该项标准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做好标准审查工作.

会议采取了大会与分组审查相结合,主审专家和与会专家相结合的方法对六项标准的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分别提出了审查意见并得出了结论.

(夏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杂志理事会在西安召开

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和西安大学的关心指导下,经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杂志社的精心筹备,《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第一届理事会于20__年10月27日在西安召开.

中油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杨果副主任在会上代读了王海森主任的讲话.讲话回顾了《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形势对质量工作的要求,指出了成立《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杂志理事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杨果副主任对理事会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概括为:"积极支持","努力提高","热情服务","开拓创新".他说,石油工业的国际化战略对质量,标准化,计量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办好《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杂志.李秋波社长在会上做了关于理事会章程的说明,与会代表为办好杂志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于10月29日闭幕.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郑凯)

石油储运专标委审查通过四项行业标准

石油储运专标委10月19日至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标委标准审查会",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三大公司的46名专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为三组,审查通过了四项行业标准,预审了一项行业标准.

会议一致通过了《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油罐检查,修理改造和翻新》,《输油输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管理规范》,《管输原油降凝剂技术条件及输入工艺规范》四项行业标准,请起草单位依据会议要求按时整理好报批稿,尽快进入报批程序.

会议认为,《往复式压缩机组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等同采用APIStd618:1995,在翻译准确性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工作.

(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郭军)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理工作汇报

按照国家标管委国标委计划〔20__〕65号文件要求认真进行国家标准的清理评价工作.一是认领国家标准19项和国家标准计划项目13项;二是按要求组织了专家评审组;三是对专家进行培训,并配发标准;四是召开了国家标准清理评审会.在组织专家和有关起草单位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对本标委会归口国家标准和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采取"评价与复审相结合,单位意见与专家意见相结合,分步进行,专家评价,委员会审定",按期完成了清理确认和评价工作.

(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整理)

ISO主席奥利瓦史穆特先生访华报告会在京举行

为推动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水平,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邀请,11月1日,ISO主席奥利瓦史穆特先生(Mr.OliverSmoot)作了国际标准化活动专题报告.

史穆特主席在报告中介绍了ISO制定国际标准的背景,ISO的主要成就和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以及ISO20__-20__战略计划的基本情况.

史穆特主席强调,ISO围绕七个主要目标提出了20__-20__战略计划.一是制订协调一致的多领域全球关联的国际标准,涵盖产品,服务,跨国基础设施和交易,新技术的传播,新的商业行为和良好的管理及合格评定的行为;二是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增加相关各方的参与,尤其是要有来自产业界,公共部门和消费者的代表;三是在制定国际标准时,鼓励与其他的国际和全球性组织结成伙伴;四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五是倡导用自愿性标准取代技术法规或用自愿性标准支持技术法规;六是提出并维护一系列与合格评定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导则;七是为标准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程序和工具.

史穆特先生指出,ISO一直提倡这样一个理念,即法规制定者,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事实上在社会中所有被标准影响的行为者,都应该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史穆特主席高度评价了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他认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影响世界趋势,中国作为一方参与到《20__-20__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来,是至关重要的.他希望并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来.

国家质检总局李长江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会见了史穆特主席,史穆特先生还参观考察了上海,重庆,湖北宜昌等地的标准化工作.

(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整理)

第9篇: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范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能不能拥有一批掌握精湛技艺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一支训练有素、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对此,国家早有深刻的认识。早在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办发[2003]16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单独对人才工作作出的决定,第一次把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四种人才之一。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这对于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很强的指导性。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

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工业协会的领导下,组织编写并已经国家劳动保障部批准颁布的26个纺织行业特有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现已经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职业标准是我们对技能人才进行培训、鉴定的主要依据。

何为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要求,工作要求是分等级编写的,各等级要按照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工作难度的高低依次递进。具体分为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是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活动项目),其特点有:

1、是一个从业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

2、在工作的全部时间中占相当一部分。

3、在工作周期中定期出现。

此外,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可按工作程序、工作领域、工作项目、工作对象或工作成果来划分。一般来说,职业功能(模块)在各等级是一致的,在技师和高级技师中应加上组织管理、培训指导模块,每个职业一般有4~12个职业功能。

(二)工作内容:是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可以按种类划分,也可以按照程序划分。

工作内容特点:

1、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完成,有清楚的开始与结尾。

2、每一项工作内容是能观察到的具体工作单元。

3、每一项工作内容都会产生一种结果、一种产品或完成一项服务。

每项职业功能一般包含2个以上的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要根据不同职业各等级工作范围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划分。

(三)技能要求:是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和应具备的技能,换句话说,是指一项工作内容或任务进一步细划为若干最狭小、最具体的工作单元。

技能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要对每一条技能有具体的描述、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技能要求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应掌握的技能、工作难度要求来进行描述。一般不用“了解”、“熟悉”、“掌握”等词语描述同一工作内容,或仅用程度副词来区分不同的等级。

(四)相关知识: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必备的知识,主要指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关法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要求低等级掌握的知识,高等级必须掌握,在标准中不再重复提出。

国家职业标准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区别:

从2003年以来,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陆续制定了织布工、细纱工等二十六个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主要区别有以下方面:

一是名称不同。原来叫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现在叫国家职业标准。原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挡车工的标准是一岗制,不分等级,现在的职业标准是根据不同情况把原来的岗位标准划分为三到五个等级。原来的标准是分专业的,现在的标准是不分专业的,比如织布挡车工,原来有棉纺织布挡车工、毛纺、麻纺织布挡车工,现在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规定都叫织布工。

其次,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主要是:初级工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中级工达到熟练掌握本工种的技术业务水平;高级工达到精通本工种的技术业务,掌握相关工种(岗位)的基本技术业务,及具备一定的组织指导生产技术或经营的能力。

现在的职业标准对各等级的要求是:初级工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中级工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在特殊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合作。高级工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人员。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高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

此外,结构上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由“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实例”以及“名称”、“定义”、“适用范围”、“等级线”和“培训时间”等几项内容组成。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比重表四部分组成。

五十年的历史演变

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是由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发展演变而来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原苏联移植过来的。工956年我国进行工资改革,全国按产业生产技术特点规定工人工资标准。即根据不同产业工人生产技术特点,建立不同的工资等级制度。在工业企业中,工人一般实行八级工资制度。由此,我国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相应地沿用了八级制。

我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经历了三次修订:1963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调整工人工资的需要,对工业、建设、交通等七个部门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修订,这是我国第一次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结束后,为了加强工人

技术培训和进行工人考核工作,原国家劳动总局从1979年开始,组织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恢复性修订,这是我国第二次对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修订。这次修订的标准涉及行业多、工种比较齐全(纺织各行业当时共有工种4700多个),标准要求的技术水平在1963年原有标准基础上也有所提高。纺织各行业当时共有工种4700多个但由于没有进行行业间的综合平衡,因此普遍存在工种划分过细,工种重复交叉严重,等级线随意拔高等问题。经过两次修订,我国形成了一个涵盖近万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体系,对于提高工人队伍素质,加强劳动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适应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原劳动部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国务院46个行业主管部门着手进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第三次修订工作。这次修标将纺织各行业工种归并到2700个,减少了2000多个。

从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应运而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首次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的政策,这对我国社会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劳动法》,奠定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及其机构的法律基础。

宣传推广,势在必行

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末,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3600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5%左右;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60%以上;万元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下降20%;吨纤维耗水下降20%。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