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精选(九篇)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

第1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在企业基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财务核算与管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基建财务核算主要是对基建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以及系统的核算,继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真实的会计资料。与此同时,审计部门依据会计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与监督,以便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管理,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基建项目相较于一般企业财务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就是财务的核算主体存在差异;其二核算科目存在差异;其三核算的工作不同。正是基于此,基建工程的财务核算显得更为重要。而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则指的是对整个基建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中就包括了前期规划、中期运行以及后期结算。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不仅仅对基建项目的财务进行管理,其中还需要对项目的整体投入和工程物资进行管理。正是基于基建项目的特殊性,导致财务管理在其中显得更为重要。

二、企业基建工程财务核算与管理的现状

在基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基建项目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但是,在此过程中财务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基建工程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财务核算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其后期的管理。基建工程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基建财务核算项目不确定。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基建项目财务核算采取单独对账的方式进行核算。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将基建项目的核算与日常经营核算混在一起进行核算。导致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核算。其次,财务核算与基建项目联系不紧密。企业将重心放在项目建设方面,并没有注重财务核算,造成财务核算与工程建设不够紧密。最后,基建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财务核算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当前企业基建工程财务核算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二)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对其整个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将影响企业的利润。当前,企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基建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在对基建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资金投入不到位,支出的资金管理相对较为松散。受到资金和工程进展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相应的设备不能及时采购。第二,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内部控制风险。企业将重心放在项目建设方面,对财务缺乏有效的监督,长期以往就给违法乱纪行为创造了机会。有部分工作人员挪用基建费用。第三,不能对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三、提高基建工程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在面对基建工程财务核算与管理诸多问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一)改进财务核算的措施

财务核算对基建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这几方面改进财务核算。第一,明确基建财务项目。在项目建设初期,财务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的相关方面有明确了解。将基建工程的相关方面进行明确,针对工程项目的会计资料应单独进行核算。第二,财务核算应当联系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费用的使用情况。基建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费用。会计人员在核对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与基建工程相互联系起来,保证使用的费用确实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第三,重视财务机构人员的配置。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应当重视对财务核算人员的配置。财务核算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非常具有必要性。首先,强化资金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项目建设的后备力量。企业对此应当强化资金管理。同时还应当实施有效的监督,确保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制定监督管理体制,加强项目管理。在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制定监督管理体制,体制的制定对各项工作的实施具有保障作用,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按照体制来实现,还能够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效果。最后,设置专门岗位,负责物资管理。在企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物资管理,应当设置相应的岗位对其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资金项目的使用情况,还能够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第2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城市水务是城市化地区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水源开发、供水、输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城市水务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水务工作,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靠的防洪安全保证,稳定的水资源供应保障和优美的生态与环境保障,是传统水务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转变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水利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水务工程建设年度绩效考核的作用和工作路线

2.1绩效考核在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考核工作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建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反馈信息,是对工程现场项目法人和参建人员进行制度性考核和客观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调动建设处和参建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1)绩效考核是工程主要建管人员任用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工程建设主要建管人员的工程建设管理能力进行摸底和评价,从而作为建管人员在工程建设岗位上任用的依据。

(2)绩效考核是加强建设管理、实现年度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绩效考核,明确各现场建设单位的年度建设目标、责任、重点工作以及基建程序、时间节点、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对于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工程建设绩效考核的工作路线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梳理制定管辖范围内的年度水务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表,结合年度任务制定年度绩效考核标准、办法。同时,要求工程现场项目法人根据各自的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年度建设目标绩效考核申报工作。根据绩效考核实际工作需要,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考核组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水务工程建设绩效考核重点是:要充分围绕工程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各工程项目法人的职能工作是除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年度建设投资任务外,还应做好工程日常建设管理、财务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以及违法违纪现象。

3水务工程建设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1缺少计划和指导

完整的绩效考核必须要有绩效考核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计划安排,让被考核单位明确自己的任务,通过考核管理,在过程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若是年初不申报,年中不管理,年底直接考核,结果只能是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3.2考核工作集中一次完成

水务工程建设考核涉及建设管理、进度、质量安全控制、防汛度汛、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若是统一集中在年底一次考核,除造成考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各建设处进行细致考核,工作深度不够外,对于一些在年中节点要求完成的工作的考核作用不明显,失去了考核工作本身应起到的督促、督查作用。

3.3考核过程不透明

考核结果被当做机密,会很大程度影响工程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不将真正的考核结果和对考核结果的解释直接反馈给被考核者,容易给人以“暗箱操作”的印象,损害被考核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也会使项目法人单位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现中那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加强。

3.4考核结果缺乏有效运用

为了考核而考核现象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无视绩效考核作为分配依据所发挥的管理功能及所起的杠杆调节作用,缺少对考核结果及导致结果的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缺少对发现问题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导致被考核者应付考核,做表面文章,这对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不利。

4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建议

4.1考核工作要结合水务工程建设及早布置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着力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研究水务工程建设形势,部署任务,明确责任,细化措施,且年初就要布置绩效考核工作,做到考核工作和建设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合理制定绩效考核计划和办法标准,项目法人应设立专职绩效考核工作联络员,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工作精神,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4.2考核体系要完善,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和考核反馈机制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绩效考核管理机构,为加强领导,应由主要领导担任绩效考核工作组负责人。同时,要正确认识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阶段。在绩效考核前,要做好绩效考核计划工作;在平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和检查工作;考核结果出来后,要帮助项目法人查找不足,提高改进,推动建设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4.3根据考核内容节点完成时间要求安排考核计划

工程建设一般按水务年度推进,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应安排至每年的汛前完成考核;前期工作、基建程序可以安排在10月、11月进行考核;质量、安全、建设管理等工作应在日常工作中给予考核,并将日常考核所得分数加入到年终考核分数中,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度建设目标等一般安排在年底进行考核。

4.4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绩效考核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在考核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及时总结考核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才能不断理顺绩效考核管理体制,实现以考核促发展的好局面。同时,绩效考核工作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撑,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考核,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开、公正。

4.5要结合实际,分级分类考核

在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将绩效考核和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的其他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制定颁布。考核标准也要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作相应调整,以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6要切实加强考核工作及其考核结果的使用

要通过细化考核内容,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目标向项目法人贯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实施有效激励措施,增强项目法人及其组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通过绩效指标和绩效目标的设定,使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再过多参与工程具体建设管理,集中精力做好监督、指导和考核工作;要通过考核,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项目法人的责任。

5结语

第3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149-02

近年来,国家对于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体现出国家对公路建设工程也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公路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许多便利。

而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不能不注意经济管理对其产生的影响。为了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行,维持公路工程建设最终的工程质量,必须要注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妥善的处理。

1 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重视性不强

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从心理和精神层面认识到经济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某些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于经济管理的认知不足,经济管理的观念也不强,对后续展开的成本核算和工程建设经济也不够重视。经济管理人员大多认为只要公路工程施工最后完成的质量没有太大问题就算完成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工作,不看重或看轻在公路工程建设当中经济管理的作用。不会节约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对资金问题含糊不清,对工程施工所用的款项使用情况没有尽到及时收集和反馈的工作。造成了工程建设资金不是大量超出预支就是在建设中不够使用,造成工程延期,并且还会对后期工程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

1.2 公路工程的成本核算出现问题

现阶段,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爆发的问题还存在于对于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核算方面。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核算包括对工程前期建设的成本进行核算、建设中期所消耗的建材或设备的损耗以及最终验收中对工程质量的检测成本。忽视了公路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就会使公路工程所使用的经济款项和预期款项发生错漏,与计划中的资金不符合而制定出的公路工程建设方案会极大程度的拖沓工程建设的进度,不仅不利于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还对公路工程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1.3 经济管理层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问题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包含的问题还囊括了经济管理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当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素质不到位,就不能保证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顺利正常运行。任何因为工作人员产生的数据失误和经济管理的错漏都会使公路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过老过旧的经济管理方法也不适用于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在当代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一旦管理层工作人员不能从技术手段、工作素养等方面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就会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2 解决方法

2.1 重视公路工程中的经济管理

重视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方面不仅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对经济管理工作加以重视,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从体系中制定应对出现的各种经济管理问题,才能够切实的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根据相关的经济管理信息,建立不同的经济管理部门,对每一个需要落实的经济管理工作都做到有人管、有法管、好好管的基本政策。

根据上级单位制定的相关公路工程建设经济要求,建立起合适的经济管理审核制度,并按照相关监管程序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按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从制度上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2.2 推行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素质

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核算问题属于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运用先进的运算技术和设备以外,也要保证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素质。

从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始的初期,筛选合适的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核算人员就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选用合适恰当并且具备相当的专业工作素质的成本核算人员能够有效的加强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

除此以外,在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推行岗位责任制度也是保证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举措,通过岗位责任制度,把每个人需要工作的岗位进行分配,明晰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让工程建设中每个经济管理人员都更加明白自身的工作内容。有助于他们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纠错和改正,并且还方便了经济管理监督人员的监管工作,能够按照相关制度查看经济管理人员是否完成了相应的经济管理任务。

2.3 提高管理层监管人员的素质

经济管理层人员的监管素质也会影响到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在开始公路工程建设工作时,不仅需要对经济管理的监管人员进行素质考核,还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素质培训工作。从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始时,结合当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管理层人员需要切实做好带头作用,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和信息的收集。以防止下次类似经济管理问题爆发时准备好相应的预防手段。

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让管理层人员对于经济管理的经验进行汇总和总结,通过这些方式增强经济管理的管理层人员的监管素质,加强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管理工作,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3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视,其经济管理层面爆发的问题也受到了领导的重点关注。解决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公路工程建设的实施和进行,促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效快速建立,提高最终的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并且对于施工单位也有着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等积极影响。加深对公路工程建设经济管理的研究,可以为以后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做下一个良好的铺垫,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绕来.浅析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4,(36).

[2] 池洲.公路工程质量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3] 乔雪姬.公路工程分包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交通世界(运输.车 辆),2013,(12).

第4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一、强化科学管理,以考评机制推动标准化建设

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制度。针对现行检察人员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经过纵向、横向的分析和论证,讨论制定了责任制考核办法。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领导与干警同奖罚的考核管理原则,以年度综合业务考核为标准,以科室为单位,通过目标量化、绩效考核,将工作分解到科室和人员。坚持以岗定责,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促进年初争创目标的实现。

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制度。针对检察工作重点的不断调整和工作新情况及考核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适时修改完善考核办法。把考核内容分为体现共性的综合目标和体现个性的职能目标两部分。综合目标包括党建、信息调研、日常管理等单项工作,并把每个单项工作细化为若干子项。职能目标按科室业务工作细化分解为具体考核项目,保证共同目标考核的一致性和职能目标考核针对性。

建章建制,规范业务管理。依据上级院基础制度,对原有制度进行立、改、废、补,形成内容详实、操作性强,涵盖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日常管理等内容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明确业务部门在执法中应遵照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和工作标准,并形成各项执法办案流程图和职位说明书。

二、加强科技强检,以信息化应用推动标准化建设

构建信息网络系统。把配置先进科技设备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建设高清视频会议中心和标准化控申接待室。建设电脑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人手一台电脑,按需分配,统一管理,逐步建设起一套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适应性强的技术装备体系。

注重软件的引用和开发。筑造“三位一体”管理机制运行平台,实现办案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学习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开发办公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具备公文流转、内部通讯、通知通告、工作日志和考勤等功能。开通语音系统,建设侦查讯问监控系统、举报自动受理系统,配备办公自动化系统、检察业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及检察统计系统等。

积极推行网上办案。建立健全案件评估预警机制,对执法办案全过程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实现办案环节的网上登记、审批和监督检查,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增加执法办案的透明度,提高办案效率。建设驻监所检察室软硬件设施,包括提审室、询问室、特讯室、监控室等规范办案区域。

三、创新服务深化管理,以“三个中心”推动标准化建设

在案件管理改革上下功夫。成立案件管理中心,案件实行一个窗口进出,通过受理审查、流程监控、综合处置、考核评估四大工作流程,完成管理、监督、协调、考核、服务五项职能,实现案件集中管理,流程一体化操作、案件质量全程化监督、案件信息全方位控制、案件事务一条龙服务,形成一套适合基层检察院发展的案件管理体制。

在案件监督实效上下功夫。案件管理中心,实行案件流程监督和重点案件督察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使执法办案工作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变结果控制为全程监控。防止和纠正在办案中发生执法不严、不力、不公或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防止和减少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促进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科学发展。

在服务规范上下功夫。坚持调解优先的矛盾纠纷化解原则,成立检调对接中心和群众工作服务中心,运用检调对接中心、群众工作服务中心、控申科、民行科的合力,加大化解矛盾力度,从检察官自行调解拓展到主动对接“大调解”平台。

第5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我国教育的每个专业的学科制订有严格的要求,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的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的课程相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然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该专业包含着多种专业方向的内容,而开设本专业的各大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各有不同。因此,要想建筑经济管理更好地发展,必须要严格控制以下内容。

(一)多而不精的课程设置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灵活性,缺少特色。建筑经济管理属于多技能需求的专业,融合了各方的积极成果,有需要工程造价等技术类的要求,又融入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人力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导致学生掌握得多理解得少,庞杂而不精通。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明,内容松散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中,许多的课程类型设置、课程性质的划分和学时安排方面处理不当,导致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结构不清晰,导致许多本专业课程重复交叉。另外,由于实际上教学的内容与实践部分学分设置不合理,轻实践重理论,缺少实践环节,导致课程内容松散。

二、课程体系的含义和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 重,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部分。其中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而设定的,为学生提供最完整的知识结构。本文的课程体系就是关于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各个相互作用的课程构建的教学体系。

三、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以项目工程管理为核心

建筑经济管理的核心课程应该是将工程项目管理良好地融入课程体系。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技术型课程的学习,而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类中最需要进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的部分,也是最为复杂的工作,因此核心技术掌控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有助于促进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在核心知识方面,项目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施工的方法与核心技术以及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必须要掌握的。以项目工程管理为核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项目采购、工程造价、工程风险以及合同等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提高学生在整个建设中的实践能力。

(二)以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为主线

有效的行业管理是建筑业管理的重点和关键,而核心知识包括了经济学、工程经济理论等,而核心能力在于建筑行业之间的管理,因此专业课程的设定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了建筑施工、运筹学、资产评估和建筑材料、建筑行业法律等。为了增加实践型教育,还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建筑行业管理的知识讲座等,增加学生的实训课程,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营造出适宜的职业情景。并且定时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三)基础型课程设置加以辅助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体系研究中培养基础能力与基本素质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需要设置不可缺少的提高思想修养水平的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的计算机能力等。课程体系研究将极大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达到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目的。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需要有最基础的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弥补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最终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而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共同促进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建筑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楠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6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只要指的是在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倡导、积淀而产生的,是以相同的价值观为基础,企业所包含的精神为核心,将相关的管理哲学、优良习惯和规范意识为最主要的内容,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荣誉感,是企业运行下去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是无形的资产,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上发展,而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功能体系。

2.核心竞争力。

美国学者G.Hamel和C.K.Prahalad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组织中不断积累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怎样处理多种生产技能与各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是较为基础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和产品研发中不断形成的,并且可以让整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并获得持续提高,同样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对于所有施工建筑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灵魂”,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探析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对于施工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

1.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本质就是企业的利益,如果将施工建筑企业文化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就能够形成企业的自身的特有核心竞争力。在施工建筑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自身所拥有,并且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很难被其他施工企业或是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综合实力。

2.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管理。

在进行施工建筑企业管理中,主要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两个模式,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的文化既不是经验管理也不是制度管理,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是时展的产物。而施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以人为媒介,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进而实现对人的管理。

3.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具体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方向。

由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进行反复的调整,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在这一调整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在施工建筑企业中,企业文化是重要的构成主体,并且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而由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统一的价值观,从而让员工更好从事相关工作,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为施工建筑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也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鼓励刺激作用。

优秀完善的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使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相应的要求,进而保证企业朝着健康、光明的方向上发展,也推动了员工在行动和思想上得到有效统一。由于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方面的指引,员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向,进一步为企业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通过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起到激励刺激的作用,让员工感受到和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使企业有着向前进的力量,推动企业良好的发展。

2.提高施工建筑企业文化的核心凝聚力。

由于通过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全体员工有着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就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核心凝聚力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员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社会层面建立出较好的法律意识,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帮助。

四、进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手段

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培养的过程中,从文化角度入手是最有效的方式,具体可以采取的手段如下:

1.选择科学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由于核心价值观可以被看成企业中所有职工的共同价值判断标准,它对于职工的知识获取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影响职工的日常行为。在进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围绕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观进行相关工作。同时,还应该注重两方面问题:第一,施工建筑企业的价值观不应该使用学术性的话语和生搬硬套术语进行表述,应该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员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构建和描述,将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职工的美好愿景结合起来;第二,为了让施工建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员工更好的接受,应该鼓励管理层和职工根据自身的需要统一进行讨论,将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通过这样方式和手段,让员工深刻体会、认可企业的文化价值观。

2.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企业发展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施工建筑企业的生产往往不能和先进方式相匹配,如果施工建筑企业想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且让施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所以对企业本身进行相关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核心竞争力一般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创新工作刻不容缓。在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施工建筑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下面两个重要的作用,首先,降低由于企业发展而构成企业文化层面的惰性,因为这种惰性容易导致企业不能健康发展,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其次,是努力塑造施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够引发创新的潮流,加速创新工作的发展。

3.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

由于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所以根据“以人为本”观念的指导,应该发掘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特有潜力,对人的因素进行重视,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让全体职工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首先,充分发挥出职工对于个人事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在文化层面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其次,应该加强人才的选用制度,通过在人员任用方面做到知人善任,提高其晋升渠道;最后,构建完善的职工成长平台,企业应该在宏观角度为职工设立出完善的成长平台,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人员方面的凝聚力做出贡献。

五、结语

第7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建设单位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Study on Methods of Schedule Control

Abstract: Schedule Control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advised to establish a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chedule control method. Some approach to schedule controlling problems for Construction Supervison are introduced.

Keyword:Project Management, Schedule Control

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相互制约和影响,而进度控制工作的好坏,进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项目管理各项目标完成效果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关键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在进度上体现出影响。因此工程进度目标完成情况经常被作为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将从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以进度控制为核心,建立良好的项目控制机制。

1 进度控制的内涵和意义

进度控制相对于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具有其特殊性,它在建设单位高层眼中往往显得很神秘,但在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心中却常常显得无奈。进度控制工作与项目实施的方方面面均有关系,比如设计工作进展、商务工作安排、施工管理水平、材料与设备与现场工作的衔接程度等等。造成进度障碍的问题往往解决权力与责任不在具体的现场管理人员之手,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常常感觉进度控制苍白无力;而建设单位高层往往不了解进度控制涉及的具体环节,感觉进度控制比较抽象,不易掌握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抓不住纷乱表象背后的关键与重点,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进度控制更是能够明显的体现出系统化的特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进度控制工作的显著表现。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应当充分认识进度控制的重要性,将其置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从项目整体控制、全面管理的高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制定对策,培养进度综合控制的能力,包括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方面。

2 进度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分析

项目进度目标的执行,有赖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乃至供货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其中建设单位作为工程总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对其他单位的行为具有最全面和最根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因此,为推动进度目标的实现,建设单位应当着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项目进度控制的体系:

2.1 精简机构,高效沟通

建设项目无论对于业主,还是对于承包商,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和其他参建单位都会对项目进行较为深入的管控。但是参建单位高层和公司职能部门往往对现场工作轻重缓急缺乏了解,并且行政决策的流程往往缓慢,影响项目管理的总体执行力。要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必须要求各参建单位明确现场项目部授权,使项目部获得对紧迫事项的决策权。在工程现场建立由各参建单位现场班子形成的管理核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外部行政决策流程,凝聚项目可用的一切资源。因此建设单位应当主动采取措施,树立现场管理核心,提高威望,鼓励当机立断;同时要明确考核机制,使管理核心与项目成败挂钩。建设单位应当在各参建单位中寻找项目的核心决策成员,掌握各自背景,并与其建立良好沟通渠道,确保在工程重大、紧急事项发生时,能够及时与核心决策成员建立联系,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2.2 互利合作、多赢共享的氛围

工程参建单位均是以合同为纽带,围绕在建设单位周围为工程提品和服务。除了合同这层较为刚性的纽带外,还应当在参建各方之间建立一种互惠合作的项目文化。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单位、承包商、供应商等建立起相互合作的项目文化,如同在各方之间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剂,可以促成相互谅解,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互信互助的气氛。为此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相对宽松的商务气氛,提高参建单位及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尊重各参建单位人员,不管职位高低,获取对方的信任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2.2.1 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参建各方形成项目荣辱与共的气氛,建设单位则应言必诺,诺必行,形成重信守约的形象,对其他单位产生积极的影响。

2.2.2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风格,减少以程序或者身份断事或断人;

2.2.3 鼓励承包商主动暴露工程建设出现的问题,立足于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对主动暴露的问题进行过份的惩罚;

2.2.4 鼓励承包商提合理化建议,提倡对问题进行预控;

2.2.5 鼓励参建单位之间,尤其是承包商之间相互合作,加强他们之间横向沟通;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在项目各场所推广、推行这些理念,尤其在项目实施初期,努力促成互惠合作的项目文化,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推动这些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2.3 阶段划分、目标分解

工程总体进度目标是简单明显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工期的长期性、工程内容的复杂性,往往难以找到进度控制的着手之处。如果仅仅泛泛的看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容易让人迷失在繁杂的各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事务中,让人体会不到工程也遵循的序幕、发展、高潮、尾声这样跌宕起伏的节奏。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导致:一是总进度目标未分解成一系列可执行、易于考核和调整的阶段性目标,没有阶段性工作重点,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于关键工作;二是没有凝聚舆论力量让阶段性重点施工单位感受到其核心地位和荣誉感,不能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积极性。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设立若干里程碑事件,有意识的把工程界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赋予一定主题,确定各阶段重点实施单位,加强宣传,结合阶段目标对有贡献的单位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4 科学计划、合理可行

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总指挥,应当在项目执行的最高层面,执行系统性的总体进度计划;并且应当在计划中对各专业之间的界面进行合理安排,明确各责任主体主要任务及进程安排,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通过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可以分析每项工作变动对整个工程的影响,让参建各方都明确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了解自身行为对兄弟单位的影响,从而减少工作冲突,保障工程实施的顺畅。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2.4.1 计划应当保证全面性、系统性,对影响进度的各项重要工作都做出安排,并且明确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分析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制约;

第8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 责任成本 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白热化的发展阶段,施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增强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合理降低成本耗费是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关于项目工程责任成本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将企业中可能发生成本和费用耗费的各个部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各个责任中心依据企业统一编制制度对属于自身管辖责任范围的生产单位进行责任预算,通过依靠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承包管理的一种方法。责任成本管理强调的是一种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实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合理的制定项目工程的目标成本,不断完善成本考核体系,进而为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合理保证。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员工对于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强调的是全员共同参与,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一项活动。对项目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的主体是施工单位自身和直接从事项目建设的生产人员。但是,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仅仅将责任成本管理停留于理论层面,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发现施工企业对于员工关于责任成本管理理念的教育工作并没有深入到基层的每位员工,员工对于新事物的学习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基层员工认为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属于领导层的工作范围,与自己毫无关系,但领导层可能会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相关部门的事情,导致企业全体员工对于责任成本管理缺乏主动的局面。近几年来,另外一些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将成本管理理念引入到项目工程的日常建设工作中,但由于对责任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全面,简单的认定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属于施工企业财务部门份内工作职责,应当有财会人员全权负责完成,项目工程的技术人员只是负责项目的质量和技术处理工作,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单单的负责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工程进度核材料的采购、发放工作。这种分工模式表面看起来科学合理,但是并没有将成本管理深入到项目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各个部门的人员只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可能忽视成本控制,进而可能导致项目工程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不利于施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施工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一些施工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由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前期需要编制工程项目的相关组织方案并依据此方案确定项目工程的施工量,接着需要编制项目工程的成本预算体系,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目标。编制整个方案体系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完成。施工企业缺乏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就可能会影响到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施工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虽然企业内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确定了相关的责任成本目标,但由于责任中心不明确,施工企业并没有对目标成本进行详细的二次分解,各项指标难以落实到不同的责任部门。不能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工作流程,对于造成项目工程亏损的责任追究工作不能顺进行。另外,一些施工企业管理层次复杂,导致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有的施工企业设立了关于工程段的管理组织,此工程段的人员工资及其日常的开销都会进一步加大项目工程的总成本,同时,管理层次的不断扩大会进一步加大上级命令传达工作的难度,进而影响到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责任中心的划分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在划分过程中应当考虑成本归集过程的便捷性和科学性,有效合理地划分责任成本中心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健康发展。

3、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考核体系不健全

施工企业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划分不同的责任中心,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一些施工企业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了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没有相应的奖惩文件或是出台的奖惩文件过于笼统,考核的指标划分不明晰,不能有效的与实际考核相联系。另外,考核指标不明确,施工企业采取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仅仅流于一种书面形式,就不能发挥其重大作用,可能导致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责任混淆,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例如,一些施工企业在制定工程项目的成本考核指标时通常是依据经验或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确定的,并不具有科学的依据,这样制定出来的考核指标比较宽泛,不能起到责任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员工的控制作用。有的施工企业在考核过程中可能只是比较注重考核结果和对责任主体的绝对指标的考核,对分析过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意识到相对指标综合考核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施工企业不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不能够保证责任成本管理的有效性的发挥。

二、完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建议

1、增强施工企业员工关于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理念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传统的成本管理逐渐向细化管理转变,施工企业的各部门的领导者首先要树立起责任成本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责任成本管理必要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为企业的其他各部门的普通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只有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施工企业内部要加大对于责任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对企业的全体参建员工开展关于成本控制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其次,保证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工程项目的管理层和基层参建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理念和成本观念,各机构的总负责人应当亲自参与到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去,并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的规划、检查,并及时听取相关的情况汇报,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组织保证。最后,施工企业中主管生产经营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2、完善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体系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的预算体系的编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应当在项目中标以后就要开始编制相关的预算体系。施工企业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体系时,可能会由于工程项目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编制的责任成本预算可能差异较大。施工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在工程中标以后,及时到施工现场全面勘察,并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查项目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人力等的供应价格,为科学合理预测工程项目的成本提供保证。编制完成的预算体系可能会出现变化,比如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化,进而导致编制的责任成本预算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施工企业面对这样的状况,应当及时做出合理规定,对预算成本进行适当调整,重新对设定的目标成本进行测算来适应实际状况,相关工作人员在调整目标成本过程中要遵循谨慎性原则,进而保证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工作的权威性特征。同时,施工企业内部要建立专门的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工作部门,部门应当以项目成本管理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还应当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中心,及时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并对项目工程进行合理成本分析,制定成本分析与报告的相关管理制度。以便找到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漏洞,进一步降低项目的成本耗费,保证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职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完善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考核体系

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广,因此建立完善的责任成本考核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定期考核是责任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合理的成本考核体系才能充分调动施工企业参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责任成本考核的主要标准是施工企业各责任中心的成本预算,具体的考核方法应当依据工程项目当月实际的完工量乘以责任成本预算体系的单价,并结合不同责任中心当当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耗费来确定该责任中心本期是盈利或是亏损。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明晰各部门的责任,其中工程项目的总经理是项目成本的总负责人,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要以此为核心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制度,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真正做到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使得施工企业的员工真正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提高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效率。另外,在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时,要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将各个考核指标进行不断的分解和细化,责任成本考核指标不能规定的过高或是过低,过高的考核指标难以有效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也不能有效的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过低的考核指标又可能损害企业员工的利益,进而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总体来说,单一的或是不够科学合理的成本考核体系都是不利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因此,在制定具体考核指标时要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并及时发挥配套的责任指标的辅助作用,进而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成本考核体系,这样才能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艳辉:浅谈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5(7).

[2] 方永利: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J].财务与会计(建筑企业增刊),2006(12―13).

第9篇: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文

1.1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一是由于项目法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没有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和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财务人员;二是项目法人一般为临时机构,存在的时间周期短,财务人员大多是临时借调或者兼职,专业知识不足,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健全。

1.2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法人或者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不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甚至只登记项目资金的收支流水账;一个项目法人管理多个项目时,将多个项目在一个帐套核算;一个项目因资金支付方式的不同,被分割到不同的帐套核算。这里既有会计人员对《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相关解释不熟悉、不专业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有些地方,项目资金不是由项目法人核算,而是由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或者实行报账制,把工程价款结算原始资料留在财政部门登记收支,项目法人只核算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工程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1.3工程预付款和价款结算问题。在施工单位没有出具合法的履约保函(履约保证金)和预付款保函(预付款保证金)的情况下,项目法人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预付款和结算工程进度款。工程价款结算程序复杂,周期长,工程价款支付进度明显落后于工程形象进度。

1.4竣工决算编制和资产移交问题。竣工决算编制不规范、不及时,形成的新资产长期挂项目法人账上,不能及时移交给项目管理单位,新形成资产不能得到规范管理,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实。主要原因是项目法人不重视这些工作,内设部门之间协作不力,重工程建设,轻竣工决算编制。

1.5投资评审问题。近年来,财政部门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专门设立了投资评审机构,对基建项目项目概(预)算、竣工结(决)算和招投标控制价等进行评审,评审结论作为调整项目预算、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审批竣工财务决算等事项的依据。但是由于评审机构人员力量不足,不专业,需要评审的项目多等原因,致使评审机构不能按时出具投资评审结论。一些项目投资评审时限过长,严重影响工程开工和完工。此外,还存在评审时不执行公路定额,不考虑公路项目的独有的本质属性,随意压缩核减工程预算和二类费用,甚至为了达到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目的,按比例审减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措施

2.1项目法人要重视公路工程财务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财务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财务管理机构和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是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项目法人必须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规定,选择有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基建财务人员,合理设置财务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人员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从工程招标到竣工资产移交的项目建设全过程都要有财务人员参与。

2.2项目法人要规范会计核算,正确归集建设成本。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进行会计核算,按工程项目单独建账,并将该工程项目的所有资金来源和建设成本完整反映。项目资金在县(市)财政会计核算中心代为核算的,会计核算中心也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正确核算,并且应该尽快将会计核算职能返还给项目法人。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对基本项目资金支出实行报账制的,也不得将资金结算支付的原始单据留存在财政部门,而应审核后,交给项目法人进行会计核算。

2.3项目法人要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和支付程序。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的首要作用是保证中标的承包商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条款履行合同,减少项目法人因承包商违约而受到的损失。因此,项目法人在合同签订之前必须要求承包商提供保证金或者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的履约保函。工程价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法人还要协调督促财政部门明确每个环节的审批时限,及时支付工程款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2.4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项目法人要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和公路部《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14)的要求,做到大中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在完工后3个月内编制完成,小型项目在完工后1个月内完成。同时要做到数字准确、真实,内容完整,程序合规。为避免资产流失,及时发挥新建成资产效益,项目法人应按照规定程序将竣工财务决算上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在收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15日与资产管理单位办理完资产移交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