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好的现代诗范文

好的现代诗精选(九篇)

好的现代诗

第1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我开始新诗研究的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知识信念与学术热情暂时受挫,全民下海经商,人人做着发财梦的年代。我的一些朋友,纷纷南下,到海南,奔深圳,豪迈悲壮地告别学术,告别讲台,我却被学校派遣北上,去北京大学进修,作访问学者。我的导师是孙玉石,这样就跟着他作了现代诗歌研究,在一个人们远离诗歌的年代,走上了诗歌研究的道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就是孙玉石给我定的方向。那个时候,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起步不久,也是一个正好开发的领域,北大的资源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每想到别人去开发财源,自己在故纸堆里开发“知源”,心理并不安静。北上培养的做学问的兴致便压倒了发财的欲望,老老实实坐起了冷板凳。到1995年,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终于修成了正果,很快被我的老同学程继松看中,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了。拙著在1995年10月出版后,的确是受到了学术界的一些关注。学术界的师友刘纳、李德尧、李怡、宋剑华等先后发表评论肯定、推介。特别是九叶派诗人、西方现代诗歌研究专家袁可嘉专门撰文,给与了拙著较高的评介。还有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在他们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也引用了拙著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研究风气好转,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受到普遍关注,1998年拙著得以再版,起到了一点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新诗与现代文学研究经历了十多年的行进后,又跨入了一个相对冷滞的时期。社会的发展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物欲化的消费时代,诗歌的边缘化处境成为了精致文化消费萧条的典型佐证。追随物质享乐的潮流让我们疏忽了心灵的滋润。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要重建新的人文精神氛围,延展传世的千古美德,我们多么需要清新爽朗的人文空气,高尚雅致的精神营养。诗歌,永远是现代人类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致文化,人类的生命需要她的滋养。中国诗歌走到今天,出现了困惑,这种困惑是文化转型与诗歌变革时期新质的孕育与思考。我们从大量的民间写作与校园诗歌写作中,已经感受到了新的诗潮涌动的青春气息,一个诗歌复兴的时代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繁荣到来。这部过去了10多年的诗歌研究著作的再版,希望对喜爱诗歌的年轻朋友们有所裨益。

在这部著作再次以新的面孔(换了一个更大气的包装)问世时,我的另一部新诗研究著作《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这10多年来研究现代诗歌的又一部作品,其中融入了我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路线的检讨与未来方向的一些思考。我认为中国现代诗歌作为三千多年中国诗歌的新形态,它行走过的轨迹,是在接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又融入了中国传统诗歌元素的过程中呈现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经验与教训,应该是四点:

一是要坚守与发展中国诗歌的意象传统。诗歌的意象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核心元素,它是中国文人用文学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思维方式,又是诗人用来传达内在情感与心理的寄托物。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构造功能都具有意象意义,语言本身具有隐喻功能。有的年轻诗人主张抛弃意象,召唤诗歌回到语言本体的主张是不可靠的。当然传统诗歌过多关注意象,意象形成的某些程式化等是可以改造的。西方现代诗歌的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意象诗学影响了我们现代诗歌意象形态。我们现代诗歌意象比之传统,尽管不成熟,但是在传承中更加开放多元,形成了自身的意象形态特征,中国诗歌的未来形态是离不开诗歌古今意象传统的。这是我在《中国诗歌意象论》中探讨问题的主要出发点。

二是进一步丰富、发展诗歌的白话语体与自由诗体。中国现代诗歌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主要是自由的诗体对古代格律诗体的替换,白话对文言的取代。尽管自由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体的新诗体,白话语言没有了文言的精致含蓄,但是现代白话语体与自由诗体从根本上适应了复杂丰富的现代生活的表现,顺应了现代人开放自由的心理向度,更能让人们把注意力由形式的局部关注转向整体诗意的建构。同时它们能更便利地容纳与改造多元化的外来文化思潮与诗歌形态。白话诗歌导致的现代诗歌的散文化趋向,也带来了诗歌芜杂、散漫的弊端,这些弊端有待我们在今后白话语体与自由诗体的锻炼中去规避、去改造。

三是不可忽视诗歌的现代节奏。诗歌的节奏是诗歌的血脉的流动,是诗歌葆有乐感之美的重要元素。现代诗歌的乐感已经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韵律,它把中国古代诗词主要遵循平仄的韵律规范打破了,把诗歌乐感建立在以现代汉语音节和谐为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包括音节节奏、现代汉语韵律节奏、诗歌内部的情绪节奏、诗歌整体的外部构造节奏的现代节奏艺术。是一个较多借鉴了外来诗歌节奏艺术,又继承了传统、改造了传统的开放性现代节奏形态。当然,有人主张诗歌不要节奏,读屏时代的诗歌可以不需要像古代诗歌那样吟咏口传或唱和作为传播的工具,把诗歌转向诗意的内敛与诗境的深发,这是一条完全可以继续开展的诗歌途径。但是,诗歌的现代节奏是可以有效地凝练诗意,提升诗意表现力的,它兼具传统之美,又不为传统所限,具有散文化语体之长,又扬弃了散文化语体之短。失去诗歌节奏的诗歌,诗歌的美感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第2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策略

现代诗是现代人根据生活中的情绪与感受,使用现代语言所写成的诗歌内容,手法独特、内涵开放、形式自由,而且具有概括性较强、抒情性浓烈、形象性鲜明等特点。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现代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文体,教师需要运用专业化的审美教育和审美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现代诗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1、现代诗的教学基础――在吟诵中初尝美

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吟诵是学习和理解现代诗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吟诵现代诗,在吟诵中初尝现代诗歌之美。学生通过对现代诗的诵读,可以使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融入诗歌内容以及所营造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到现代诗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而吟诵与诵读相比,在情感方面需要更进一层,可以投入的自身情感,也可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具体的初中语文现代诗吟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听诵和吟诵以及背诵三个方面进行。同时,在现代诗的审美教育中,音乐美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地位,现代诗本身就能体现出音韵节奏,所以,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下朗读现代诗,促使他们获得较强的审美感受。另外,学生自行吟诵也是现代诗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一环,教学需要以范读为基础,指出现代诗的整体节奏与情感基调。

2、现代诗的教学关键――在诗意中感受美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含蓄和凝练,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蕴含无限深意,其含蓄艺术是运用形象思维,反应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一创作特点决定学习和欣赏现代诗,需要对其诗意进行重点理解与把握,感受和体会现代诗意境。意境主要指的是现代诗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带有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他们在创作诗时,需要从生活中和自然界选取一些实物用于诗中,以此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比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街灯、明星、天河和流星等,表达出诗人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另外,对于意境的分析,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现代诗的整体上进行准确把握和理解,不能将一些具体的词语、语句分割开来,因为语言需要在语境中体会,而意境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来把握,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更好的在诗意中感受美。

3、现代诗的教学核心――在情感中体会美

对于现代诗来说,最容易感知的部分是其所表达的情感,但是最难以把握的也是情感,情感作为作者表达和传递的灵魂与核心,也是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活动的核心,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情感中体会现代诗的美。初中语文教师在现代诗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根据教学参考书中所描述的中心思想进行教学,讲解给学生,其实一首现代诗的核心有主要情感,但是没有单一情感,学生在学习之后,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见解。例如,在进行《我是一条小河》教学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中所描述的意境,采用人拟物的手法,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谊,在哀愁中凸显执著;学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力的抗争;也可以是诗人在无望的爱情体验中,一种热烈而又虚幻的感情表达;或者是诗人自己对于爱情的度量,显示出自己的博襟。

4、现代诗的教学拓展――在比较中甄别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现代诗,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字里行间却能够体现出现代诗的精练与委婉,容易导致学生在起始阶段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欲望不够强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对现代诗进行合理拓展,运用纵向和横向迁移,通过对比分析,在比较中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静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过关于描写夜景的古诗,像“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通过朗朗上口,甚至耳能熟详的诗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如果只是纯粹的以诗论诗,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所以,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让学生在比较中甄别出现代诗的美。

5、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现代诗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现代诗,体会现代诗的表达方式,学习现代语言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肖兵.就新时期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68-69.

第3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 如何搞好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些想法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古代诗歌教学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浅析 中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探讨 如何优化小学古代诗歌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学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如何品读古代诗歌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问题及策略浅析 古代诗歌教学浅谈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解读古代诗歌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意象 如何搞好中学历史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作文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数学教学 试论如何搞好中学美术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计算机教学 如何搞好当前中学体育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搞好中学体育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如何搞好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如何搞好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武建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的文化大国,其文字魅力的光芒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掩盖的。而古代诗歌正是其璀璨中的璀璨,精华中的精华。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古诗文都有一种不可言状的亲切感,也正是这一种精神中深深的羁绊,就更加导致了中国古诗文魅力的源远流长,古代诗歌也就成为了当今教育中浓墨重彩的的一笔,从开学伊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古代诗歌的学习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就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韵律美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71-01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诗歌,体会到诗歌中的词句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古代优美的词句中体会到诗词的意义,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分析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

古文常识

字形、字音的变化。文化随在历时长流中一路奔波下来,光阴的巨大力量不可避免的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谈到古诗文,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碰到通假字。例如:《钱塘湖春行》中“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阴”就就通假字,通“荫”,取树荫的意思。其实通假字还是比较有规律性的。一般来说,通假字所通的都是其同音字,只要根据诗文意思就可以轻易推断出来。当然,也有不是同音字的。例如“见”就在古诗文中多通“现”,但是像这种情况也就数量不多的几个,完全可以记忆下来。当然不仅是通假字,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上,读音也会发现改变。例如“斜”在古代诗歌中就很少念xie而多读xia.在初中学习阶段,这都只需引导学生整理一下基本上就可以轻松的掌握。

诗人的生平、性格。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多在借景或借自己多描述的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高兴、或寂寞、或踌躇满志、或黯然失落。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与性格对诗歌的理解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如李白的诗风就多为豪迈的,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杜甫的诗风就多为忧国忧民的写实主义。再如李贺、陆游就是典型的怀才不遇的例子,所以他们的诗歌多就抒发报国无门的凉苦感慨。又如边塞诗人王昌龄,因为其长期身处边塞,寂寞寒苦,他的诗也就多表现的是自己怀恋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了解了诗人的资料之后,一般即可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理解上来即便是有个别字义错误,方向上也不会很大的偏差。

诗人写诗的背景。上述所说的了解诗人的生平多能够先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但是要想更加准确的了解诗文感情基调,还是要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就如李白生涯应当属怀才不遇类型。虽说他的诗歌多豪迈,很少直接抒发悲苦心境,但是也很少抒发踌躇满志之义。而他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就是抒发一种踌躇满志,怀有大抱负之心。其原因无非就是其写这首诗之时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入京之时。所以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也是学习诗歌之所必须的环节。

韵律美

古代诗歌之所以魅力无穷,其美之主要的组成部分就在诗歌的韵律美上。古代诗文多短小精悍,并且都有严格的音律要求以及押韵要求。无论是读还是呤都是朗朗上口。而古诗文多为五言七绝。而五言的音律一般为“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七绝的音律则为“字字/字字/字字字”或“字字/字字/字/字字”。而韵脚上就在于第一、第二、第四句,第三则多无要求。同时在对仗上还有其他更为严格的音律要求,例如平仄相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严格的要求才有了古代诗歌这种其它语种诗歌无法超越的美。

意境美

第4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李一痕和他的诗友们》一书收到并且拜读完毕。

你的一生,是曲折的波浪形的一生,是坦荡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中间有医的历程,画的历程,教的历程,但是贯彻始终的还是诗的一生。“这一生,我把什么都舍弃了,只留下了诗。”这是你对你的一生的总结。

你一生结识的诗友,有许多我也认识。减克家、公刘这些著名诗人就不提了,还有许多诗人,写过一些优秀的诗,为诗的发展而奔忙。柳倩、禾波、包白痕、炼虹、王余等等,为《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圣野、曹辛之、鲁兵编辑了《黎明的呼唤》,把一批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诗人们推荐给读者,再就是魏荒弩、吴朗主编的《遗忘的脚印》,让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25位被遗忘的诗人再现于诗界。你,默默无闻地开垦了拓宽了诗的道路,编辑出版了《火之源》,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诗人,特别是直到2008年,又主编了《当代抒情短诗千首》,对于推动新诗短诗的繁荣,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关注,你自己则仍然默默无闻地安居其中。

这样的工作需要继续有人做下去。我同意你的看法:在中国新诗史的流派中,除了新月派、七月诗派、九叶诗派、晋察冀诗派之外,还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以《诗焦点》为代表的诗派,这些诗人都共有四十年代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派。这个诗派有多少人,谁能说得出来?我手头就有一首长诗《路》,这首诗太好了,它形象地反映了四十年代生命的特色,四十年代喷发出来的热情,佳句连篇,受到了许多诗人的喜爱。作者薏冰是谁?没人知道,你知道是谁吗?谁知道,快些告诉我,我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这首《路》我一直保存到今天,总不能让它失传了吧?总之,这一工作需要继续发掘和深入。

现代诗人多数命运坎坷。你至今还记挂着诗友吕亮耕吗?好,我告诉你,吕亮耕五十年代划为,不久,中又被揪了出来,送去劳教捶铁钉,死后三天才被发现。1991年9月,我离休前去湖南衡阳参加了吕亮耕诗歌研讨会,才肯定了他的诗歌在四十年代的重要地位。他的儿子吕宗林后来也是一位诗人,代表作《我读不懂炊烟的涵义》,颇有吕亮耕的遗风,现在吕宗林已经是湖南省的一位实力派诗人了。吕宗林的第一本诗集《活水》是我给他写的序。现在告诉你,以为慰藉。

作为你的诗友,你大概也不清楚我的来历,我是1947年2月22日向炼虹在成都编的《光明晚报·笔端》上投稿出来的,篇名《沉默》。你的第一首诗篇名《春天的鸟》,发在1944年重庆《火之源》第4期。两首诗后来都收在张俊山、冯团彬编辑的《现代诗人处女作》。这是研究现代诗人的重要资料,现在很少有人提及。

祝贺你九十大寿!谢谢你为四十年代众多的诗友们留下了历史的回顾,为中国新诗诗册提供了许多资料。

第5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现代诗歌除了具备古代诗歌的很多特点,如含蓄、精炼、优美外,还具有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抽象、朦胧和深刻等。由于现代诗歌高度的含蓄性、跳跃性和深刻性,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们来说,读懂它们的确是一大难题。那么,如何高效深刻地阅读和理解现代诗歌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阅读现代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

新教材所选的很多现代诗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比如流沙河的《理想》、冰心的《荷叶 母亲》和郭沫若的诗两首等,要准确解读诗句,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才能拉近和诗人的距离,才能和诗人无间隔地对话和交流,才能更直接和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律动。比如流沙河的《理想》一诗,第一节中的四个比喻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它们的喻意是什么?又如何理解“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学生只能肤浅、感性甚至片面地去解读,但若联系时代背景,就很好懂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领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因为当时已经结束,国家已经走向正轨,各种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而“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正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从而更直接更深情地流露出诗人难以掩饰的兴奋和豪迈的激情,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其次,阅读现代诗歌还要融入生活体验。

第6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历代 诗歌 音乐 紧密

在我国历代文化里,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不仅对我国诗歌的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历代诗歌的生成、传播以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诗歌与音乐在向现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两者时分时合。诗歌是一种人们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要想弄清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诗的根。“诗歌”,顾名思义,“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好诗的诞生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一、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历史关联性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诗歌与音乐的渊源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历代文论对此问题也不乏探索与灼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清人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来看,诗歌和音乐相结合更是水融的艺术表现手段。诗歌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我国历代诗歌都具有格律化、音乐性、“韵律美”。在古代文化里,“音乐入诗”是个热门的话题。音乐艺术,可谓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永恒主题”。诗歌传唱的盛行不仅为古代文化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贡献。使我国历代、现代的诗歌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诗歌与音乐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这会使我们对诗歌与音乐之间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清晰。

(二)以汉代为分界的诗、乐相互关系

在我国汉代诗歌与音乐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史上它们也极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用。在汉代,人们继承并发扬了我国诗歌与音乐结合的传统,新创立的律、绝二体新诗,尤其渗透了音乐元素,比古体诗歌更适宜入乐。由此,诗歌与音乐的交互关系密不可分,让我们重温了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性,在我国诗歌与音乐的演变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演变阶段。自汉代开始,乐发达,诗鼎盛,是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促进了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发展;同时诗对乐的精妙描写, 使热衷于音乐、诗歌的人都受益匪浅;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三)现代诗歌与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诗歌与传承音乐是音乐和实际意义的语言结合,这就是诗歌的本质意义所在。而任何一个时代的诗歌形式必须是与该时代的音乐相适应的,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就会发现,现代歌曲正是现代诗歌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反映着现代人的喜怒哀乐,强烈的抒情性是它突出的特点;它也继承了赋、比、兴的手法,也采用重章叠唱的传承方式。

因此,每个时代亦有与该时代音乐相适应的诗歌形式,音乐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诗歌形式的变化发展。认识到现代音乐是当代的诗歌形式,那我们就不应再去盲目探索新诗的形式。现代的人们应更加投入到现代音乐歌曲的创作中去,尤其是要投入通俗歌曲的创作中去,使这种诗歌形式得以提高,从而得到不断的新发展。

二、诗歌与音乐在文体上的相辅相成性

诗歌与音乐来自语言文字的内在支出,只有载着情感的语言,才能将潜藏在语言内部的音乐借节奏、音调、韵律美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并引起读者们的心灵感应和共鸣,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就从诗歌和音乐的节奏、音调、韵律美来展开说明:

(一)诗歌中的乐感呈现(节奏、音调、韵律美)

在我国古代生活中,任何事物的节奏都是调节感觉反应一致的,节奏在诗歌的音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与音乐的节奏,是由不同语音排列次序,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主要有一定的轻重高低的音律和一定时间间歇所形成,每一个顿数之间的时值相等,这样读、唱起来就形成了有力的节奏感,因此诗歌与音乐节奏才真正和谐、表里如一,更为融合。

历代诗歌与音乐的音调调配上也很讲究,所以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唱的时候也更富有旋律感。音调是表达感情的,诗歌与音乐是感情宣泄的窗口,诗歌与音乐的音均是四种音调,每一个音调一旦改变其高低升降,就改变了其意义,这是音调的特色之一。音调的高低、升降、构成了语言的音调,而高低、升降是音调的主要表现所在。

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韵律美”充分体现出诗歌与音乐的精髓之处。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韵律美”。完美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歌与音乐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可见,诗歌与音乐的韵律与感情的抒发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历代的诗歌与乐上十分注重“韵律美”,但“韵律美”表达的方式比较自由,没有硬性的规定。韵律对诗歌与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使诗歌和音乐更加悠扬动听,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以此来加强诗歌的“韵律之美感”。

(二)诗歌中的音乐“感受”

在我国历代艺术的表现中,诗歌与音乐往往结合在一起共同宣扬。在诗歌里,乐的句型构成节奏,声调和语调构成旋律,韵式相当于调式,从而形成了诗歌对音乐的感受。优秀的诗歌,体现了音乐本身的力量和精神所在,体现出音乐的感觉和诗歌的节奏。诗歌应该体现出一种张力,并融合内在的魅力和生命力。在诗歌里,我们很容易发现音乐的存在,诗人们喜欢用音乐如歌声,演奏曲,去抒感,用这种无形的有规律的音流,把人们的视觉转移到听觉历史上去,并由此而产生新的美的艺术效果,得到一种顿悟灵通的微妙艺术享受。

(三)诗歌的音乐“美”特性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式,对音乐美的表达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诗”是诗歌对事物和存在个体自身神秘而神圣的言说方式,诗歌不但有义,还有音。诗歌的节奏和抑扬变化是音乐抒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听觉艺术形象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切有成就的诗人都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的特性。有音乐学者,坚持诗歌是音乐美的固有的特性,关键在于确认和坚持诗歌的音乐性为前提。诗歌在结构上复沓、整齐、对称等,因而也产生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强烈的音乐美感。这种结构的特点及规律也就形成了一种“大节奏”,如果将整首诗歌想象为一句,那么这种大节奏即相当于诗句内部的节拍,缺乏这种大节奏,诗歌整体的音乐美感就要逊色多了。正因如此,我国古典诗歌才在结构形式上严苛始终,操守不改。

三、诗歌与音乐意义分析

诗歌与音乐,必然是促进了诗的音乐性。而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丰富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助于探究历代诗歌以及音乐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共融性。一首优秀的音乐艺术歌曲,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音乐上的享受过程,更是心灵上的感情表达,很好地将我国历代诗歌的精髓,充分展示在音乐曲之中,以求诗歌词和音乐完美的结合,从而创作出特色鲜明、情景交融、清新典雅的艺术佳作。

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是一种独立而又从属的神秘关系,音乐必须表现诗歌的意念,就像我们拿颜色表现画的意念一样。我觉得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是整个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现代的音乐在词的表达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音乐艺术,这在整个主题表达上无疑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在情怀上还是感情上表达,古典诗歌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音乐艺术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在历代诗歌与音乐在传承中,无论在历史进程还是文本演变中,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彰显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联性与意义,将推动诗与乐文化的纵深化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历代音乐与诗歌的艺术道路,它们经历了数千年悠久历史。在古代,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且具有韵律美。本文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诗歌与音乐之间的深厚渊源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加强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是世界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诗歌这个词语里面本身包含了“音乐”所在。由此可见,诗歌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始终相辅相成,互相交融。本文还说明了,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正是音乐和诗歌完美无缺的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孙尚勇.东晋诗歌的音乐学考察――兼论音乐与文学研究之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2]赵青.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诗歌和音乐在歌剧里的对立统一.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6).

[3]陆耀东.徐自摩评传[J].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6).

[4]雎公昭.浅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兼谈新诗的发展方向.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3).

[5]杜瑞平,刘硕.挽歌――审美文化价值[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

第7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读程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观念禁锢着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给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答题模式,而并未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身对诗歌的主动体验。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中,部分教师钟情于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诗歌流派等表面知识,对诗歌中诗人的情感也从应试答题的角度指导学生,大大降低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随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对现代诗歌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独立体验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所谓个性化阅读并不是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随意解读,而应该立足于文本和诗人的自身经历进行科学的解读,最大程度的尊重诗歌文本的客观性,继而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进行重新构造。然而,脱离文本进行随意解读的诗歌阅读活动仍然广泛存在,严重束缚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文本细读法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联系

(一)文本细读的概念

何为文本细读?顾名思义,文本细读就是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充分的阅读,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每个字词放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的检查,而是要以语言为基本点,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创建特定的语境,从而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将文本细读法应用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来,应该更强调其包容性,始终以文本的语言为出发点,在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文本细读和现代诗歌问题的内在联系

之所以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文本细读法,是因为苏教版教材中所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对于这些经典的作品,就应该对其文本进行细致充分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取文学审美价值,提高文学修养。首先,现代诗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如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诗人就透过精炼优美的文字传达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其次,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高度凝练性也需要对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如在艾青的《北方》一文中,作者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凝练为优美的语言,但与此同时,必然会造成情节的跳跃,而这正是现代诗歌的特征。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现代诗歌结构的细读

在进行现代诗歌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基本的了解,如果缺乏对诗歌整体的把握,将会很难深入到诗歌文本中去。要对诗歌的文本结构进行细读,实际上就是要把握好诗歌阅读的节奏和旋律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既是约束和奔放的协调,又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因此在对现代诗歌进行细读的过程中,应该把读放在重要的地位,尽可能的把握好节奏和旋律。首先就是要找准诗歌的感情基调,其次要感受诗歌内在的韵律起伏。如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一文中,整篇文章都是高昂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以一种激昂明快的旋律进行阅读。但与此同时,由于该篇诗歌的整体情感比较积极,所以要处理好情感和节奏的关系,在文章最后可进行情感总爆发,使整个阅读过程有一气呵成之感,给自身和别人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现代诗歌语言的细读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的现代诗歌中,都是以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人文价值选入其中的,诗歌语言自然是极其精炼优美的,同时具有就较强的张力,不仅对所写的事物进行描述,还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最终达到人与物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教师在对现代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阅读,反复品味,有时一个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含义。如冯至的《别离》一文,其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对人世间美好友情的歌颂,通过“挥手”、“辽阔”等词语表达出了友情的价值,传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3页)

(三)现代诗歌意境的细读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优秀现代诗歌作品,而优秀的诗歌,总是能够传达出一定的艺术意境,可以说是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将一系列的诗歌意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的过程。因此,在运用文本细读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对个别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推敲,还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对诗歌所营造的意象进行探析,从而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

四、以苏教版中的《北方》为例对文本细读法进行探析

在对艾青的《北方》这一现代诗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笔者把该诗歌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背景,进而从整个诗歌的意象出发,深刻把握诗歌的意境,并能够体会到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爱国情怀。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运用文本细读法对该诗歌进行具体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对文章的细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其次,要带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在诗歌的第四小节中,诗人艾青三次重复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诗人重复该句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强烈意志和由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最后,通过指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如“暗淡的灰黄”、“孤单的行人”等,让学生在对意象的理解中深刻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升华主题。

第8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一、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教学对古代诗歌诵读的漠化。很多诵读难以出彩的教师在处理古代诗歌教学时,会不自觉地把诵读边缘化、符号化,一般只在上课前、下课前,机械地让学生齐读原文,有的为了节省时间,干脆连这种形式化的朗读也省略掉。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已经成为很多中学教师诗歌教学课堂的特点,而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接受能力的弱化、钝化甚至退化。教师重视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的解读,轻视诵读的个体化、个性化,这对学生解读诗歌的主动性造成了很大的戕害。

2.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诗歌作为纯文学,负载着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使命,但其教学往往是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古代诗歌教学和现代散文、古文、新诗教学以及作文教学相混合,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临时安排古代诗歌教学的顺序。有的教师甚至把古代诗歌作为学生假期背诵作业,认为只要学生背过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安排的规律性很难为一般中学老师所认知,古代诗歌成为填补教学缝隙的“边角料”。

3.古代诗歌学习技巧的单一化。在中学课堂上,古代诗歌学习的单一化现象特别突出,不论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抑或怀古咏史诗,也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其教学模式和解读思路基本相同。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途径非常狭窄。课堂上对诗歌解读更多地是重视技巧分析,轻视生活化还原。中高考对诗歌考查内容的模式化与单调性,导致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古代诗歌教学逐渐显现出刻板套作的疲态。

二、针对中学古代诗歌教学问题的原因探析

1.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对诵读的轻视和漠化,主要是由于诗歌教学的功利性,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更注重讲解诗歌写作背景、诗人经历等“文学常识”。对诗歌的朗诵和吟诵关注度不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诗无歌”“有作者无读者”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读诗对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见效缓慢,重视理性分析,忽略了直观感悟。另外,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得课余时间的吟诗活动形同虚设。

2.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成因复杂。首先,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一般由语文老师来承担,很多学校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诗歌教师,所以,诗歌教学受到教师个人素养和偏好的制约。其次,即使有的教师诗歌素养比较高,但没有设立相应的校本诗歌课程,也缺少相配套的诗歌教材。虽然高中阶段《唐诗宋词选读》是一本不错的中学生诗歌教材,但其选修的地位无疑影响了教师使用的热情,更多教师还是热衷于对必修文本中诗歌诗歌篇目的研读。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影响了诗歌教学的效果。

3.诗歌本身短小的特点决定了诗歌学习的难度不大,这是古代诗歌学习技巧单一化的重要原因,内容的简单化使得师生对诗歌学习的技巧缺乏深度思考,另一方面,中高考考查角度的高度一致性也造成了学习技巧的单一化。另外,古代诗歌学习的媒介贫乏,也是学习技巧单一化的重要原因。丰富的古代诗歌教学研究成果难以在中学古代诗歌课堂上落地生根,不能不说是中学生学习诗歌的一大缺憾。

三、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诵读、意境、技巧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三要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三者是诗歌教学的三驾马车,缺少其中哪一方面都会让课堂逊色不少。

1.诵读是源头活水,要重视诵读教学。诵读是诗歌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必不可少的水源,教师的范读与指导阅读,学生的试读与品读,如汩汩泉水,流淌在诗意的课堂之中,不但能使课堂充满生气,更能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更多地学习朗诵和诵读技巧,也可以成立诵读社或吟诵学会,增加学生诵读机会,提高学生诵读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的朗诵或吟诵场景下自觉增进对古代诗歌的探究意识。

2.意境是肥土沃壤,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诗歌专题创设适合学生学习诗歌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另外也可以和学生共同编写诗歌教材或诗歌读本。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尽可能保障诗歌氛围。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开掘诗歌本身的意境。以《雨霖铃》为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情此景,如果教师不能有效驾驭课堂气氛,学生无法沉浸在一种伤感的离别当中,怎么能体会到这短短几句话的无穷魅力呢?意境是肥,营造好意境,诗歌的小苗才会在学生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3.技巧是锄耙工具,古代诗歌学习要懂得开发利用媒介力量。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这一技巧有利于学生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深入把握诗歌文本。笔者在执教《雨霖铃》一课时,曾采用诗歌改写的技巧,要求学生将这首词改写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或其它词牌作品,让学生在改写中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通过创办古典诗歌交流群或订阅古典诗刊的形式,展示师生习作,向学生介绍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技巧是锄耙,它能够起到有效解决重难点的作用,在诗歌学习中,适当运用技巧,能有效增进古代诗歌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了解学习古代诗歌的途径。

第9篇:好的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现代诗歌教学 教学方法

1.引言

现代诗歌的形式比较自由、音律较为灵活、情感较为深厚,主要通过感染力较强的文字形式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对读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及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能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但是对现代诗歌的知识点却难以了解[1]。本文通过对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文学魅力,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2.1了解背景,拓展阅读面。

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对诗歌本身进行详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歌寓意等)进行讲述,从而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有关诗歌的影片或者歌曲,来深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通过播放影片《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万丈狂澜的景象,并通过欣赏赞歌《黄河颂》来体会当时作者创作时慷慨激昂的情感[2]。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深深体会作者歌颂黄河的深意,同时强化爱国精神。

2.2吟诵诗歌,感受情感美。

在初次朗诵现代诗歌时,我们只能简单地掌握其基本音律和表层含义,不懂作者创作的深意和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也成了现代诗歌教学难点之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来增进对诗歌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朗诵我国现代诗歌代表人之一舒婷创作的《致橡树》时,初读时我们只知道这是一首主题为爱情的诗,再次朗读时则可以了解诗歌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等具有象征意义诗句的含义,经过反复的朗诵才能了解“橡树“与“木棉”的爱情观念,体会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爱情观念[3]。在朗诵时可配以适合的音乐,以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2.3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现代诗歌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很抽象,存在很多的象征性词句,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对诗歌中的“山”含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好像自己就是诗歌中爬山的人,吃力地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让学生感受到“山”所体现出来的沉重感。又如《秋天》一文展现的是乡村秋季的景色,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好像看到了乡村的农舍,捕鱼渔船,还有幽静的山谷[4]。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4创新思维,尝试诗歌写作。

“学以致用”充分说明了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要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我们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模仿的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一方面巩固课文知识,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学习《理想》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以母爱为创作主题写道:“母爱如雨露,滋润我的心田/母爱如阳光,温暖我的心怀。”这些语句虽然略显幼稚,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不仅提高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而且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2.5重视引导,提高鉴赏能力。

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现代诗歌的鉴赏部分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的时候,虽然能够理解诗歌大概含义,并将整首诗歌背诵下来,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并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在现代诗歌考试中,学生对于诗歌赏析部分很迷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5]。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的时候,充分思考,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想法。这些形式让学生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鉴赏技巧,使其在做现代诗歌鉴赏题时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吴畅.浅析中学语文之现代诗歌教学[J].科技信息,2011,9(19):89—90.

[2]王品玲.诗意语文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1,34(09):76—77.

[3]徐希建.对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的探微[J].文理导航(上旬),2011,4(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