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环境保护专业论文

第1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环境法;教学方法;农林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9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湖北武陵山区的生态建设空间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压力日益加大。据我国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结果显示,2009-2013年期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约一半是有林地;局部地区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薄弱、行政执法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在实际农林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暴露出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强化林业资源保护专业人才队伍法制化建设迫在眉睫。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我校林学、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获批为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对于我校的农林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民族地区农林从业人员的环境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环境法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社会对环境法律意识强的农林人才的需求类型的客观变化。因此,立足现实,运用法律机制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形势,成为农林专业环境法教学改革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优化环境法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特点

1.高校环境法教学内容的现状。环境法涉及法理学、刑法等法学学科,还涵盖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环境法教材体系涵盖内容广泛,各高校开设该课程情况不一样,仅湖北民族学院,法学、环境工程、林学等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作为受众的本科生专业背景不同,针对农林等非法学专业环境法教材,与法学专业相比,应有所区别。目前,国内环境法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法学理论(环境法基本原则、环境法基本制度等内容)和单项法律条文(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两个方面。对于法律理论部分,理论性强且较抽象,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学习热情不高,教师一般感觉不好把握。法律条文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如污染防治类法律,各种各样的术语和数据会让人感觉缺乏实际性,学习效果不佳。

2.环境法教学内容的完善建议。根据农林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选用环境法权威教材,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版),汇聚了北京大学瑞林环境法研究团队的成果,吸收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和环境管理与司法实践新经验,在教材编排及内容方面适合非法学专业,其中“扩展阅读”和“案例讨论”涉及基础知识和案例,极大地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1]同时参考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其他教材,如钱水苗主编的《环境资源法》、韩德培主编的《环境保护法教程》、曹明德主编的《环境资源法》、吕忠梅著《环境法案例辨析》、蔡守秋主编的《环境资源法教程》。[2]由于我国新环境法于2015年开始施行,相关的环境法教材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的内容,因此,在环境法教学内容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时事评论,结合我国立法新动态,补充新环境法的亮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农林专业的学生,需及时补充污染防治的基础知识,加深理解人类同环境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污染物在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载体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规律,探索其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将国内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贯穿于污染防治法的讲解中,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等。[3]抓住环境容量及自然资源利用行为的核心,突出生态承载力原则的重要性。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在自然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内容中,农林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已具备生态学、林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防风治沙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内容中,介绍我国自然资源储量及污染、破坏的严峻形势,强化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认识,真正担负起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当前已广泛用于环境法授课中。通过将实际事件的典型过程再现出来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环境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6]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一些单项法和综合法存在长期争议,为适应新形势的环保需求,一些单项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如在大气污染质量标准及相关防治法律方面,2012年,新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 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2013年1月,全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雾霾过程,涉及30个省(区、市),多个城市PM 2.5指数“爆表”,2013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国十条”)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两个重头文件。因此,案例教学法中存在案例时效性问题,对于案例分析,需考虑其依据的法律条文是否修改版本,尤其是新法和旧法变动较大时,需对比分析。在选择案例时,多引入当前的热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事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案例选择具有真实性。在金瑞林主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三版)教材中有些案例,很多可以找到其事件发生的原型,搜集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讲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通常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另外,案例地域性问题,除了搜集全国典型案例外,多结合湖北恩施地区的环境问题,如环保局行政执法、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盗伐滥伐林木、侵占林地等,易引起学生的警觉,加强其环保意识。由于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普遍,构建多媒介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教学形式容易实现,以解决学生运用环境法律解决实际环境纠纷的操作技能不高的问题。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实录形式、列举形式和视频案例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7]同时,为提高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技能,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案例教学,让案例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例如,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的案例,涉及环境法内容较综合,如企业违法排污、环保监督管理人员失职、重大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公众参与、渔民损失补偿法律救济、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等。因此,该事件可贯穿于整个环境法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讲解其反映出来的环境法问题,不仅可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可提出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连续性较强、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也较好。因此,结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从完善案例内容和案例教学方式出发,构建多媒介形式的、多样化适用的教学案例库,通过正确适用的案例库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

2.尝试“模拟法庭法”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民族院校农林专业师资水平的限制,要筹措环境法律诊所存在很大的现实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的能力,模拟法庭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应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形式一直被法学院广泛采用,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态度。与法学专业相比,农林专业在法律基础理论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模拟法庭的开展实质采用辩论的形式。例如,我们设计了一个模拟法庭,给出一个典型的案例,学生以“原告”或“被告”律师的身份出庭,“法官”由教师担任。[8]教师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点评,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学术理念内涵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口才,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全面、深刻、反向性和多维性思维的习惯,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9]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模拟法庭法”需注意的要点,对农林专业学生而言,这无疑是新鲜的尝试。除了参考经典的环境纠纷处理案件的案例,需强化学生对模拟法庭实践的理念,如亲临学校法学院模拟法庭的审判现场,关注《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等。通过观摩学习模拟法庭,了解司法审判实务技能,举一反三,将实际案例进行必要的“学术加工”,使模拟法庭使用的案例兼具实践性、生动性和丰富的学术理念及法的精神的内涵。

3.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环保宣传才起步,一些环保公益组织已开始相关工作,民众的环保意识已有一定提高。由于农林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生环保专业知识缺乏影响其对环境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学习。例如,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会对理解和接受环境法中环境标准制度较为容易,而农林专业学生会感到不习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除了讲解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还需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从环境法学教育中领会法律批判精神以及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0]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被动式的灌输教授方式,加强学生自发学习的培养。一方面,通过积极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参与和过程的教学评价等,做到全方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使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得到保障与提升。[11]另一方面,采用“专题演讲讨论法”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专题演讲讨论法将演讲和讨论有效结合起来,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公开性的特征。[12]在教学中,应用专题演讲讨论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例如,针对教学内容或一些热点的环境事件,学生对此感兴趣,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或口述等讲解形式,锻炼其从环境法学角度思维的能力,将学习兴趣与环境法教学内容和谐统一。对于环境法的法律责任内容,课前让学生集中练习典型案例,带着疑问到课堂,让“互动”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法律意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四、组织参观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环境法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和林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组织学生到恩施州林业局参观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和观察研究能力,通过参观实习将所学专业融入到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中,学生参观实习的积极性高,效果较好。通过林业局工作人员的专业和务实讲解,有助于学生系统、直观地认识目前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形势:介绍了恩施市林业资源概况,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规划、管理、执法工作等,讲解了对于违反《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实际执法难度和力度等情况,以及林业产权的认证工作。当前林木的盗伐和滥伐情况中很多涉及到采伐许可证以及林权制度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目前恩施地区在明晰产权、核发林权证方面的工作,以及面对山林纠纷时,工作人员的行政调解效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开展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通过参观实践活动,学生更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法律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熟悉林业行业特点和自身专业技能要求,并充分把握专业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定位的关系。因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塑造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环保法律意识强的新型复合型农林人才,为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储备力量。

五、结语

强化复合型的农林人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针对环境法课程特点,结合民族院校农林专业的具体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行之有效的卓越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主动适应资源环境保护现实需求以及就业多元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第三版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谭柏平,谢清平.高校环境法本科教材评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7-151.

[3]周丽.关于完善环境法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88-89.

[4]冯嘉.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146-153.

[5]谢伟.案例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以环境法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0-111.

[6]朱利霞,张蓓.《环境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8,(5):208.

[7]魏静.试论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4,62.

[8]王.《环境资源法》课程建设摭谈[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29.

[9]冯铁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24):222-223.

[10]王燕.环境法教掌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6):234-235.

第2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在开设课程之初,宜先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觉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调查活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有关环境意识的“知”和“行”两方面内容。“知”是基本概念和知识,“行”是指行为取向和实践,即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参与行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以此为原则,调查问卷的设置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入手,调查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和面对实际环境问题时的行为倾向,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所持有的认识与态度,明确环境教育的重点与方针,从而为大学环境教育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的报道得较多。如吴云影的《高校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调查》以7个系学生为对象进行环保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环境信息,但新闻性较多,深度不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王媛等在天津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也表明,大学生掌握了环境保护的常识性内容,但在深度性方面有所欠缺。在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传播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专题资料,并深入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将课堂环保教育与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紧密联系起来,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问题,也促使他们关心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知识点的掌握,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有效渠道。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26.3%)、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四、教师身教重于言传

第3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第4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也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衍生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然而环境保护税法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本文通过对建立环境保护法的理论进行分析,进而说明我国建立环境保护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可持续发展;外部性 费改税

1 环境保护税的含义及理论来源

1.1 环境保护税的含义

环境税收又称为绿色税收、生态税收等,环境税的开征主要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破坏环境违背环境保护的目标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济行为征税的财政手段,环境税不是单一的税种,而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概念,环境税的征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还具有资金用途的专向性、实际操作复杂和税收负担不易转嫁性等特性。

1.2 环境保护税的理论来源

一些专家对于环境税的理论来源做了明确的阐述,环境税的开征始于两大理论,分别是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1.2.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一个经济学术语,也称作外部成本或外部效应,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源于外部性,它的实质是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用价格体系反应的外部影响。环境作为一种公共性物品,它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的价值发挥出来,通过市场调节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所以要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就要付出经济代价。环境污染是最为典型的外部性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外部性理论的典型范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造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本着自动调控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也就是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对那些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破坏的行为要严格惩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目标。

外部性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是环境保护税的理论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导向,外部性理论是环境保护税的制定的理论根据。

2 建立环境保护法的必要性

2.1 环境保护法税制体系存在空缺

通过与国外的的环境保护体制进行比较,我国的税制体系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国外的环境保护税的设定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协调,企业为了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少缴税的目标,通过转移到无税或免税地区来实现其经济目的,中国在未设立环境保护税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必然会盯准中国这块肥肉,将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以规避其在本国的税收,进而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环境。

从数据库了解到,外资企业的投资主要面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它的投入比例占到第二产业的90%以上,而且其中大部分为密集型产业,外国资本的涌入虽然会促进投资地区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环境负担。

2.2 环境保护税费的规模较小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没有设立主体税种,而且针对高污染行业主要采取收费的形式进行约束,收费的范围过窄、面过小。主要是针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超标企业进行惩罚性收费,对那些没有超过标准的企业没有进行收费,一方面造成了国家的税收流失,另一方面作为费用类征收,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不利于环境的专项治理。然而税收作为一种有效地财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点,对于国家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环境立法,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约束纳税主体的行为,不仅从侧面促使企业改变粗放式的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外部经济性。

2.2.1相关主体税种的环境保护激励不充分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体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的设立初衷并非围绕环境保护这个目标,其主要目的是为调控经济发展,而是间接对环境保护有影响,导致对环境的保护目的严重激励不足,开征环境保护税十分迫切。

1)消费税。我国的消费税开征范围过窄,好多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并没有明确制定,而且对于已经规定在消费税的范围内税目税率设计也极为不合理,造成外部性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2)资源税。资源税开征的初衷只是为调节级差收入,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其开征也是为实现资源的流动配置,对于资源的保护及合理使用只是附带的目的。

3 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制体系的建议

3.1 推进费改税

3.1.1积极推进费改税,开征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环境保护税已经迫在眉梢,近年来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开征环境税可以选择试点,将以前的收费项目法制化,纳入到严格的法律中,以法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并对那些

3.1.2完善环境保护税体系。通过对过去经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将各种威胁环境的行为纳入到征税范围中,按科学合理的原则完善环保体系,并规范资金的使用,将征收入库的税金列为专项治理资金,为以后环境的整治提供资金支持。

3.2 环境监测部门与税务征管部门加强合作

对环境税的征管模式有两种选择方式:

1)环保部门代核、税务部门征收是指按纳税人的条件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污染物的排放据实测算,并核定应纳税额。对于测算较为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利用科学方法计算核定征收。

2)税务部门自行征收指那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可以由税务部门独立征收,对环境的监测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可自行测定申报。

综上,对涉及污染排放量监测的税目可以选择第一种征收模式;对不涉及污染排放量监测的税目可以选择第二中征收模式。

环境治理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建设美丽中国不应该是一个梦。

【参考文献】

[1]张明娥,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行性研究[M],财政经济评论,2014(1)

[2]关暖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利弊分析[J],广州,税务筹划,2013(3)

[3]王国运,我国环境税收制度体系构建设想[D],河南,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4]李忠,我国环境税权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L]资源环境,中国经贸导刊,2013(4)

[5]张振兴,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税收法制立法的研究[M],青海,青海环境,2013(87)

第5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选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86-02

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南昌航空大学十年前就在大学生中开设一门“环境保护”公选课,累计选修的学生二千多人,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并且通过他们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对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认识,同时有助于今后工作中解决所碰到的环境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课时少,学生基础差异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一个老师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全部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运用了“化整为零、精英组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环境保护”的内涵与公选课的性质

“环境保护”的内涵就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使自然界可以稳定持续的发展,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句话概括:尽最大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等等。本课程的内容较多,但学校规定公选课只有20学时;选课的学生来自文、理、工、经济等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别,基础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公选课与专业课差别为:专业课较深较专业,与真正的研究要点、方向密切结合;公选课则比较宽泛,可以定位为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素养,而无须过分强调专业性、研究性。从这两方面考虑,在教学中,应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在于知识本身的背景、概念、结构,发展,讲座性质的,带科普介绍性质的。

二、传统教学方法弊端

环境保护涉及面极广,它包含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治理,还包括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一般环保专家研究领域仅局限于环境保护的某一领域。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或引起学生共鸣。目前授课教材有《环境学导论》、《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基础》等多种,但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专业的学生,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这样课程的教学资料收集带来了较大难度,也难于得到学生好评。许多学生为了得到该课程的学分,产生为拿学分而选的思想,迟到、旷课、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化整为零、精英组合”教学模式

鉴于“环境保护”公选课范围广、内容多,一位老师的知识背景难以应付该课程的知识的方方面面,更没有精力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事宜;为提高教学质量,减小教师的工作负担,本课程授课改用“化整为零、精英组合”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与受教育学生的背景,将“环境保护”课程的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改为系列讲座形式,讲座的主题与各章内容相吻合,系列讲座的主讲教师分派我校环境工程各研究方向的科研、教学精英承担;要求授课教师的研究与教学背景与该章节主题方向相同或接近,做到“各尽其能”。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乐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人研究,讲授中善于引趣,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疲劳率小于传统讲授。运用传统讲授的课上,学生的疲劳率为19.8%,课下为63.9%;善于引趣的讲授,学生课上疲劳率为9.9%,课下为37.3%。因每位老师只负责讲授一个与自己的科研、教学相关的主题,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练,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课程的内涵与趣味性。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把面铺得太宽。公选课学时较少,应注意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要选取环境保护各领域的知识时,介绍他们的主要现象与根源。但也不能只讲点不讲面,否则学生得到的可能是支离破碎、零乱无序的知识。在讲点的过程中,要注意面的总结、概括,即对每一个领域的环境概况,有一个总的分析、介绍,力求在较短的学时里,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其次,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该门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的环境保护原理知识。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环境保护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在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地介绍了各领域一些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典型特例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样的介绍,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身边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而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生动化,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组织和实施环节上作出调整、改革。必要时可以开展一些音像教学活动,诸如一些著名环保事件背景状况、事故后果等,都可通过音像教学进行,这样更直观、形象和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本着关注学习者兴趣、个性和主动性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课程特点,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学规律、更富有成效。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展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由于课堂讨论改变了课堂讲授法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通道输入知识信息的格局,变为多通道的知识信息传递和交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术思想的交流。

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学效果

通过“环境保护”公选课教学的研究,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到课率有原来的不足30%上升到目前的80%以上,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由原来的70分上升到90分以上。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颂,陈士明.《环境保护概论》公选课教学实践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38-142.

[2]苏玉萍、陈庆华、林佳.“环境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153-155.

第6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1护理与人文交互发展

人文即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核心是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人文特征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我们回顾护理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文始终与护理交互发展、如影随形。

1.1古代护理与人文同源而生

古代医护是一体的,医学、护理与人文同源而生。护理经历了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以一种劳务的方式存在发展。自我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保护;家庭护理是抚育生命成长的摇篮,护理闪耀着母性关爱的光芒;在东方佛教、西方基督教支配下,救护病残者成为宗教的慈善事业,僧人、修女治疗、护理病人,主要以怜悯、施恩的人道主义精神照顾病人。

1.2近代护理与人文的分离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医学模式转变成机械论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两种形式。1748年法国医生拉•美特利出版的《人是机器》这本书极为典型地反映了人文与医学的脱节。作为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护理逐渐从医学中分离出来。但是受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护理表现得过于理性和冷静,只见病不见人。正如康德哲学对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总结:科学及其理性放弃了古代思维对整体性对象的把握,而只从特定角度研究对象[1]。

1.3现代护理与人文的回归

专业化的护理开始于1860年,护理学领域中称为现代护理学,其经历的发展阶段大体划分为:1860年—1940年,从简单的清洁卫生护理到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1940年—1970年,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此后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这一发展过程真实地反映出护理人文的逐步回归。1977年美国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理论上开始走出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反思医学的本质。护理专业内在的人文关怀本质也不断清晰地显现出来。

2护理专业的人文特征分析

在医疗卫生体系中,护理服务于人生老病死全过程,在病人疾病的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及临终期照顾与关怀的各个阶段,在各个医疗协作领域间构建无缝隙的、连续关怀的作用[2]。护理是医疗领域中最具有人情味的专业:始终陪伴照顾,竭尽全力关怀。专业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从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到目前在护理界应用广泛的奥瑞姆的自理理论、罗伊的适应理论、纽曼的系统保健模式等,所有的护理理论,无一例外都体现出护理深沉的“爱与尊重”的人文特征。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被公认为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4个最基本的概念。

2.1护理的对象———人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自古就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观点,对人的地位与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高扬。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曾大胆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我国《尚书•周书•泰誓上》曾指出:“惟人万物之灵”。正因人在宇宙万物中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护理的对象正是人,由此就凸显出护理专业的独特之处。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是护理的最终价值目标。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成长与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胚胎到死亡,不同发展阶段人的需求各有不同;在疾病与健康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人不仅存在病痛的可能,而且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家庭、社区的整个人群中,存在于人类的多元文化模式中。因此,每个人的健康观念、求医方法、生活习惯及传统的治疗疾病方法等各有差异。南丁格尔就曾说过:“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总而言之,护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懂得人、理解人和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要[3]。人的发展促成了护理专业的发展,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发展,护理均陪伴其中,始于对人的关爱,终于对人的尊重。

2.2健康的人文性

当现代医学把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自己的客体和出发点的时候,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因为对人的生命属性的全面把握,从身体的良好状态、人体机能的正常功能活动扩展到了人的心理(精神)和社会存在状态[4]。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古代朴素的整体健康观,到近代单一的生理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状态一直到最新的健康定义,可以看出,人们的健康观念受人们的认知立场和方式的影响,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4]。临床医学实践中,护理承担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任务。因为病人和护理人员接触的机会最多,而且还对病人的家属及其陪同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提供相关的治疗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要做好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学会合理应用交流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对不同人群进行适宜的健康指导。可以说,护理不仅是在技术应用中实现对人群的人文关怀,更是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出专业内在人文关怀的一面。

2.3环境的人文性

所谓环境,即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5]。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护理的对象自身是一个系统,由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生物体的内环境,同时人生活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的健康就是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平衡。保持病人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中,创建和维护好的护理环境,这是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服务对象提供能满足其需要,有利于其治疗、修养和康复的环境[6]。护理环境包括护理自然环境和护理社会心理环境,护理自然环境表现为病区内的物理环境和布置;护理社会心理环境表现为医护人员之间协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及与护理对象之间友好和信任的关系。护理社会心理环境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而护理自然环境要维护好,同样需要护理人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表面的整洁可以做出来应付检查,但是能做到多少年如一日创建对病人最有利的环境,就要护理人员能够永远心存对他人的关爱。

2.4护理的人文性

如果说由于社会分工细致的原因,护理从医学中分离出来,那么参照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行医格言:“有时是治病,常常是帮助,却总是安慰。”护理是否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安慰?1973年国际护士会对护理的定义“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者平静地死去”正是对该理解的佐证。当然,无论是帮助还是安慰,护理作为照顾的本义是不会改变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工作内容,临床护理面对的主要是身心受困扰、脆弱而无助的病人,并且无论病人是有生的希望还是已被宣判“死缓”,护理人员都会不离不弃,细致观察,为保持病人最佳的生存状态而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方法。可以说,护理专业体现了医疗领域里最人性化的一面:从生到死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永不放弃的帮助和安慰。而之所以护理人员会这么执著,是因为护理专业内在最核心的人文特征:爱与尊重。因爱而关注人的健康状况,因尊重而更好地爱护人的生命。

3对高校护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由上可以看出,护理专业具有浓厚的人文特征,护士也一直被称为“白衣天使”,然而在当代中国,护理领域却成为医患冲突最多的发生区。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分离的结果。现代护理中人文的回归尚未到位,而护理人才培养中,强化科学性、弱化人文性的工具主义教育观和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更是为今后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景增添了几分忧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向究竟是什么?护理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尚不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但是从护理的人文特征分析中,我们依稀可以找到一些启示:护理有自身的特点,把握人文特征就是把握自身的灵魂所在,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自身的专业度。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以此作为教育宗旨,指导我们设定培养目标、选择培养内容、改善培养方法。

3.1对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什么?就是一种专业素养。在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人文素养。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做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7]。然而,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重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内在的灵魂,护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具有护理专业内在特有的人文素养。

3.2对于护理人才培养内容的启示

现有的护理人才培养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人文教化,所谓“修德、讲学、闻义能徙、知善能改”,是我们祖先对“人文教化”很好的总结,即受教育,学知识,“做人”是根本。而如何做人,“爱人”就是其核心。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就是“爱人”。②能力培养,护理人才培养不能只关注知识,更要关注能力的培养。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对一切人文的或社会性的职业来说,大学教育奠定了两个基础,一是种下了未来一生中思考、求知的科学幼苗,二是在求知时会关注一切可知的对象[8]”。这就要求培养护理人才独立工作的同时加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发展思考决策的能力。

第7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1)实习的最终目的和效果难以保证

一般认识实习时间太短,一天时间安排学生参观一个公司或者企业集团,这种认知实习的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把该环节作为一项任务,走马观花。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于与实习单位缺乏沟通,不能达成共识,往往只安排学生参观,很少允许学生亲自动手,从而使得学生得不到技能的锻炼和从事工作的切身体会。

(2)实习基地的有限

高校在实习环节的经费十分有限,而且大多数公司企业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产,还存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企事业单位对于高校学生的实习活动很少予以支持。这样一来,经费紧缺问题和实习接收单位不予以配合,使得专业建立的实习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实习内容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

(1)题目数量较少,内容单一

一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年年重复,更新数量少。尤其是课程设计常常出现“多人一题”的现象。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个别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目标难以实现。

(2)题目与实际脱离

很多青年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凭空捏造题目,导致毕业设计和论文严重脱离实际现象的发生。(3)缺乏指导教师一个指导教师往往在指导课程设计时,同时要带数十名学生,甚至同时指导一个班级的学生,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既辛苦了指导教师,又不利培养本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对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的探讨

3.1完善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

我校环境专业积极发展开放式、研究性及综合性实验室,鼓励和指导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已初见成效,实践表明教学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设备和仪器使用率提高,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大大提高,很多学生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2构建合理的实习方案

我校通过与环境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沟通,建立了多个生产实习基地,例如汉中市环境监测站,洋县、勉县、城固等县环境监测站,汉中市污水处理厂,略阳电厂、略阳钢厂等。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争取延长实习时间,同时安排学生在不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实习单位,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环境污染物处理工艺和流程,积累多种工艺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资源特点,充分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相符的环境专业实践。例如,我校处于陕西南部,汉江上游流域,深处秦岭和巴山之中,我们的环境专业实践应该紧紧联系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特点,大力开展关于水源地保护、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山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实践环节。

3.3毕业论文和设计切合现实环境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是本科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也是最后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关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及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首先,我校已经实现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学生导师双向选择模式。即在导师列出研究方向、内容及要求等供学生依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相应的课题,如果学生毕业想去环保公司工作,毕业设计时要强化自己的CAD绘图能力。如果想考研究生或者环境监测部门工作,毕业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研究性题目。第二,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课题的选取要立足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结合当地环境经济特点,选择有现实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选题。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避免一些抄袭行为。第三,指导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和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书写论文的能力,因为写出流畅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科技论文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3]

3.4开展系列“环保”活动以及相关学术活动

第8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一、领导重视,增强普及的力度

作为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环保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我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了计划,专门成立了法宣科、环境信息中心,建成了公众环境信息网站——《__环境》,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等环保网站进行了链接,成为市民了解、获取环保政策、信息的窗口。创办了刊物《环境信息摘报》、《生态县建设简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深受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欢迎,成了环保知识、信息普及的好“帮手”。

二、广泛动员,增强普及的广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

在机关,围绕十六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以党校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为主要形式,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办班,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的契机,通过会议、文件、讲座等形式,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普及生态理念、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企业,先后举行五期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ISO14000论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班,乡镇分管领导、环保干事、各企业厂长、经理300余人次参加;还对全县重点企业的环保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市环保部门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在学校,与教育局一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着眼“三进”(环保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保知识课程,提高生态知识普及率,开展了以“创绿色学校、建绿色基地、写绿色征文、做绿色师生”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行动”,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__县第二中学完成创建省级绿色学校,__中学、县实验小学等近10所学校完成市级绿色学校创建。

在农村,使环境宣教向农户延伸,开展了环境宣传墙体标语进村镇、“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快生态村创建步伐,__镇市级环境优美镇,__、__、__等市级生态村创建顺利完成。

三、用活载体,增强普及的深度

近年来,我们以“6.5”世界环境日、环保“四进”等活动为契机,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理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活动日,我们每年“六五”都围绕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分管领导在__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今日__》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县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在县城__路步行街设立活动主会场,进行创建绿色家园宣传、咨询及投诉活动

第9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 高职 环评专业 应用模式

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在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环评制度改革创新,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在新时代新的经济形式下,特别是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环保类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环境保护由原来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由简单的“保护环境”扩充到“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下同)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6年首次开设了环评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环评一线工作人员。为了找到适用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环评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项目驱动―环评流程―项目结论”的应用模式。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教学即“Learning by doing”,其教学理念的精髓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实施过程中吸取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各自优点,充分体现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或过去没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当已有知识不足时,为了完成项目活动,学生会主动学习有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的学习方式转变。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即重组、转换或改造。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为学生完成项目服务,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领悟既成的理论和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使理论得以升华。在完成一个任务项目后,获得的成功、愉悦和满足感,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也就做到了“授人以渔”。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人能够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不断进行创造和自我实现。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后,学生选择的任务项目是实际存在的,具有仿真或真实的效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使学习过程始终处于开放的状态,促成学生的协作学习,并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学生完成任务项目学习或实践后,将实现各自有价值的项目成果,促成其培养必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

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将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牵引,以具体项目的环评工作为主线,在保证充分教学自由度的前提下,各专业课程教师高度协作,对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确保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障教学效果。

1.任务项目的选择

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之前,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环评教学项目库,库中的项目尽量涵盖各主要行业类别(例如化工石化医药、轻工纺织化纤、建材火电、交通运输、社会区域等),有分类目录,且都是评价技术成熟的项目,并随着有关法规政策、环评技术等的发展不断地、及时地得以更新。任务项目从项目库中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确定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再根据课程内容所涉及到的环评工作环节,选择合适的任务项目。环评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包括现场踏勘、工作实施方案(或环评大纲)的编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技术评审等,其涵盖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环评技术方法、环境监测等模块化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与治理》、《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等专业课程,涉及大气、水、噪声、生态、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在选择作为驱动目的任务项目时,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然后从库中查找适用的备选项目,接下来要分析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而使其知识技能能引申到一般项目上来,或者能对一些特例进行说明,然后在其中选择最合适的作为任务项目。因此,在做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具有适用性、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原则。例如,在教授“工程分析”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抓住“工程分析的方法分类”这一线索,重点在于“物料恒算法、类比法”的具体操作,接下来有针对性的从项目库中查找“工程分析是采用物料恒算法或类比法”的3~6个备选项目,分析每一个项目采用物料恒算法或者类比法完成工程分析过程,看其他项目采用物料恒算法或者类比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是否可以“依葫芦画瓢”,或者是否能说明某些特殊情况,然后将确定1~2个可以“依葫芦画瓢”或者能说明某些特殊情况的备选项目为任务项目。

当然,在具体进行任务项目选择时,课程各个教学模块、各个教学单元可以选择对应的具体项目来驱动,也可以整门课程只选择一个代表性项目(受污染的因子涉及大气、水、声、生态等多种环境要素的大型工程项目)来驱动。

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程为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容量分析、清洁生产评述、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等内容。这些内容深入介绍了环评的操作技巧,是开展环评实际工作的“行动指南”。依据一体化设计原则,考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在环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安排的课时占专业核心课程总课时的1/4,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评价采用40%的理论考试和60%的任务项目环评工作成果。

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学内容来看,其涵盖了环评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环评工作全过程,可从交通运输类或化工石化医药类项目中选择一个代表性项目作为整门课程的驱动。各个教学单元也可以选择相应行业类别的典型项目作为驱动,说明一些特殊情况。

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就整门课程进行项目驱动,提出作为驱动的代表性项目,从技术层面上给出问题:该项目的环评做什么,怎么做?

然后按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述等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讲述技术方法的一般知识和要领及其在代表性项目中的应用技巧,并就代表性任务项目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理解和掌握。同时,以相应行业类别的典型项目进行驱动,分析评价过程中技术方法应用的特殊情况。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都要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所讲环评技术方法应用的一般要领和特殊情况,涉及的工作内容在整个任务项目评价中起什么作用?能否从环境保护的某个方面说明任务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当完成全部教学单元后,在总结各单元结论的基础上,给出最初提出问题的答案即代表性任务项目的环评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并进行一个概括性的讲授,得出任务项目可建与否的结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该代表性项目或者类似于该项目的具体任务项目作为实践操作的实训内容,在课程结束时完成整个环评工作过程,提交工作成果,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应用模式,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项目驱动―环评流程―项目结论”应用模式(如图2所示)可以总结为这样一个过程,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重心,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向心,从项目出发,依托专业教学过程,经历环评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后,得到相应的工作成果,得出相关的评价结论,之后又回到项目上来,从环境保护的技术层面上回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问题,达到对环评专业知识技能的领悟和掌握,并通过实训操作过程检验和考评教学效果。简言之,该模式是从起点出发,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起点,但两个起点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具体项目的环评工作过程为主线,探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提出了“项目驱动―环评流程―项目结论”应用模式,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该高职专业(方向)的专业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培养环评一线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其他环保类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2.

[3] 代英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155-156.

[4] 吕广革,敖静海.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的实践应用[J].职业时空,2009,(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