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大学语文的建议

第1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一、 增删目标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课改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切合性是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老师们普遍感到:有的目标比较高远,显得广大而空泛;有的目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有的目标针对地域适用性不足;有的目标在学段衔接上有断层。《2011年版》针对这些问题,围绕课程核心概念,做了细致的增删、调整。

(一) 夯实汉字教学基础

近年来,中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有比较明显的欠缺:识字写字量增大,导致错别字增多;电脑输入逐步成为主流的书写趋势,汉字书写质量普遍降低;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识写分离”的要求,使部分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基于这些问题,《2011年版》采取了一些措施,修改力度比较大。

非常重视写字的态度、习惯、质量。《2011年版》每个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实验稿》仅在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他学段不再提出。《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教学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写作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对应学段写字要求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更是具体细致:“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减轻识字写字教学的过重负担。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20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对于“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做出了具体阐述,即“低年级阶段学生识字量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写字评价只“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希望能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这种要求极不合理地设定了大量学生难以逾越的学习难度。

实施科学有序的识字写字教学。这次修订中,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意义非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为300个选出的“高频字”,这些字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建议学生先认写字表中的300个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就列出3500个常用字,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给识字写字教学和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也给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依据。

(二) 适当调整学习要求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2011年版》在多个层面对学习要求做了增、删、换、改的修改,尤其是删改对理性思维要求高的条目。下面仅罗列部分条目加以说明。

从上表不难发现,调整后的学习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容易为学生接受、实现。有的学习要求还针对地域差异做了调整,如删除了“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有的学习要求根据时展特点做了增加,如“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尤其是根据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PIRLS)阅读素养框架的内容,努力改变当前语文课程在文本设置上偏重文学文本,忽视信息科技文本的现状,在第三、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分别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合理搭配各类文本的比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提高,使之满足日后各种情境下阅读的需要。

在降低部分学习要求的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多练笔,但是往往疏于指导,为此,《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加强平时练笔指导”。对于课外阅读的推进,也新增了“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教师要做好读物选择的引导,“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更是增加了“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的指导作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在“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这一系列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是对于“学习方式”理性思考后的调整。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不能盲目排斥接受性学习,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在实践中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相辅相成。

(三) 学段目标衔接有序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仍旧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在“总目标”之下继续分成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特别关注学段目标的衔接,有的目标是九年一以贯之,前后重复提到;有的目标是在不同学段之间前后衔接,形成一定梯度,但又不能截然分开。

学段目标呈现螺旋上升态势。如阅读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学段的目标相对独立,但又成为下一个学段目标必不可少的铺垫(见表1)。

各类学习内容阶段特征明显。“学段目标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基于此问题,《2011年版》力求准确表达各类学习内容的阶段要求,便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操作好。如对于学生写话、习作文字表达的要求,每一个学段就各有侧重,分步落实,最后达成总目标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要求(见表2)。

通过比较,就会发现在“文字表达”上各个学段的要求非常不一样,如果教师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就不会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了。

评价建议凸显学段目标达成。评价问题是制约新课程向前迈进的瓶颈。《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方面做了大量的修改,不仅提出了四条评价“基本原则”,而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不同内容教学的自身规律,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内容提出了学段评价建议,凸显学段目标的达成度。如关于“精读的评价”,在《实验稿》中这样表述:“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显然评价是模糊、难以操作的;在《2011年版》中这样表述:“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显然注意了目标的衔接与落实。类似这样的修改还有多处。

二、 精选课程内容,体现培养能力导向

《2011年版》紧扣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努力体现核心概念的要义: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较之《实验稿》,《2011年版》更体现了培养能力的导向。

(一)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突出能力训练

《实验稿》中没有设计“内容标准”,对此语文教育领域里有较多的批评,修订工作组曾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试图对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序列化”,尽管有初步的设想,但基于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历史教训,最终还是放弃了。虽然放弃,但是没有“放任”,在《2011年版》中将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处理得更好。

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2011年版》的阶段目标尽可能将知识要求转化成能力要求来表述。

如关于标点符号,不仅把它当做一种知识,还把它当做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一种手段。第一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二学段提出“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第三学段提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第四学段在写作目标中才提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此时,标点符号不再是学生掌握的一种知识,已经转化为一种能力了。

又如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常识,不主张系统地讲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仅在第四学段提出一条总括性的目标:“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与之对应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如此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要将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过程转换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目标、建议、评价一脉相承,落实能力培养

《2011年版》改动最多的部分是“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修改之后明显感觉操作性强了很多,特别是“教学建议”紧扣学段目标的达成而提,“评价建议”紧紧对应学段目标。修改之后,总体感觉目标、建议、评价一脉相承,加强了教师教学的向心性,较好地克服了《实验稿》中“操作指令的泛弹性化”,努力落实能力培养任务。

如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2011年版》比《实验稿》详细得多,突出了阅读方法策略的学习与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见表3)。

又如习作修改能力,是一个相对隐性的能力,难以量化、考察,《2011年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提出了比较容易操作的目标、建议,既体现修改方法的掌握,又关注修改态度的养成,完善学生自我修改、评议的能力(见表4)。

(三) 新增教学与评价的纠偏建议,护航能力形成

课程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改中的确出现了“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语文教学活动非语文化,语文能力培养边缘化,教师作用弱化”的倾向,针对教学偏差,《2011年版》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尤其体现在新增的教学与评价的纠偏建议中,为语文能力的形成保驾护航。

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希望学生能经历阅读过程,掌握阅读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开展跨领域学习,但是“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评价时“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针对“人文性有余,工具性不足”现象,《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保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期望语文教学能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与路径差异不大”现象,《2011年版》梳理并增加了关于阅读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与侧重点,在不同学段的目标中,分别就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文、新闻、科技作品、非连续性文本等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阅读方法与要求,在文字表述上也做了整合、调整,条目更加清晰,便于教师把握要求。

针对“有感情朗读过度泛滥”问题,《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明确增加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于评价“有感情地朗读”,提出“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准确定位有感情朗读的内涵。

通览修改稿,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还是实施建议,都新增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处强调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直指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这是对当前语文教学现象的辩证思索和理性摒弃,希望语文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本位,课堂教学向朴实方面转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高粱红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这一话题讨论的热潮渐渐过去。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讨论,基本上发生在文学界,谈及的主要是莫言获奖的文学价值及诺奖评选的转向问题,而很少谈及其教育学价值。我们能不能适当转换一下视角,关注一下它对教育改革的潜在影响呢?开发它的教育学价值,有可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有可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吗?我想,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关注莫言获奖的文学价值时,我以为众多的评说中,龙应台的评述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她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好的阅读建议”。这一判断,是她在关注到市场等文学以外的因素“都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逻辑里”以后得出来的,所以,她十分强调,诺奖评选“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绝对标准或者前提”。我们可以暂且搁置评选标准和评选逻辑的讨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好的阅读建议”,确实是一个极有见地、极富内涵的好建议。不过,“阅读建议”不能囿于文学范畴,也不能囿于广义上的阅读范畴,而应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这种扩展似乎可以归结为:莫言获奖,对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好的建议,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极好的建议。

所谓好的建议,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首先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可以有以下解读。其一,从目的来看,讨论莫言获奖,不在于刻意追求有更多的诺奖得主,而在于以此为建议,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毫不讳言,有更多的中国人获诺奖是一件好事,让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来获诺奖也应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但是,我们应当清醒,这不是我们全部的目的,更不是唯一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恰恰在于迈过这一平台,以莫言获奖为契机,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让学生有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基于此,进一步把握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并与国际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互动。其实,莫言获奖已经引起了我们如此的想象,这正是一种极好的启发和建议。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素质教育有更高的立意,有更大的追求;这样,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才会真正坚定起来、深入下去,而杰出人才的涌现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其二,从学科的视野看,我们并不局限于诺奖所评选的学科,而在于以此为建议,推动中小学所有学科的建设,把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一个人的成才,包括诺奖得主的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有优化的素质结构和丰富的知识背景、深厚的文化积淀,莫言正是这样。而素质结构需要课程结构来支撑。当下的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整体设计。当课程结构合理、完善,所有学科建设得以全面加强的时候,杰出人才的涌现是有可能的。莫言获奖深藏着这样的建议。其三,从改革的方法来看,我们并不要求学生重演莫言过去的生活经历,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把握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发展,杰出人才的涌现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也是有科学方法的。莫言获奖及其讨论,可以促使教育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科学育人规律的寻找和把握。

好的建议其次是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这种建议也是有多层含义的。一是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与旧理念、旧习惯“断气”,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和根本性变化。有学者曾这样评述批判性的课程文化:一些教师和学生“没有批判思考或领会行动的经验,没有用这一课程概念的语言,没有把改造课堂放到议事日程上,形象地说,‘旧习惯难以断气’。”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毋庸讳言,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不少令人焦虑和忧虑的问题,不少“顽疾”一时难以“断气”,仍然顽固地存在着。莫言恰恰是个旧习惯、旧方式的叛逆者,有时他用脱离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抵抗,他的创作中隐藏着许多语文教学成功的密码。对这些密码的开发,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一定能产生方向性的、能够引领价值的建议。二是莫言获奖可以从另一专业背景、另一个视角来反思语文教学。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曾主张让“圈外人”来谈语文教学改革,其理由就是,“圈外人”会“跳出语文”来看语文,更加客观、理性,也会看得更清。事实证明,听取不同的声音是极有必要的。莫言是语文教学的“圈外人”,而且这位“圈外人”有着独特性,有人说他是“位于边缘为边缘人物并进行边缘写作”。他的“边缘性”,不仅说他的写作关注平民,既是本土又是世界的,而且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莫言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定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除了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是,莫言这位曾经的“语文人”――学过语文、创造语文的人,本身就是语文的一种范式,他的语文经历会提示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这当然又是一个极妙的建议。

坚守心中有人,而且从“贴着人”到“盯着人”――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也是成功的关键

莫言的成长故事中,隐藏着许多教语文、学语文的秘诀,虽未点明,却很实在。这些故事像是一组透视镜,折射出鲜明的思想,折射出对学语文、教语文的见解,这些恰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最好的建议。

莫言曾经做过一次演讲:写什么,怎么写。他这样归纳:“说了半天,想来想去,‘写什么’的问题,归结到最终,就是把人当人来写。”“沈从文在云南昆明联大教书的时候说过,文学要贴着人写……我把沈从文的话改造了一下,改成了文学要‘盯着人写’。”他认为,这样才“更加强调把写人当作文学作品最首要、最重要的内容”,把人写出来“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获得的最真切道理”。确实,莫言每次创作,总是从他记忆的仓库里去寻找那些在头脑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仍然难以忘却的人物和形象,由这些人物把故事带进作品结构中去。事实证明,这样的写作,让莫言在写作上不断成功。基于以上的认识和体验,莫言甚至认为,“假若没有完成文学写人这个最根本的任务,就只能算是二流作家。”

我们完全可以做一次迁移:文学创作如此,语文教学亦应如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人,而且要贴着人,要从贴着人到盯着人。文学是人学,教育学也应是人学,语文教学呢?在语言文学的背后是人,是人让语言文学有了思想,是人让语言文学有了生命,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那是因为“人通过他的语言居于在的宣告和召唤中”。总之,语文教学是离不开人的,人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离开人的语文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甚至称不上语文教学。在这一点上,莫言确实为语文教学提示了成功的秘诀。

语文教学要贴着人、紧盯着人,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是为了人,为了学生发展的,尤其是要给学生激发心灵的正能量。用高尔基关于“文学”的话来说,语文教学也应当: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在工具主义、技术主义蔓延、价值虚无的今天,语文教学之于人的精神性要求特别重要。莫言在提醒我们:语文虽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精神性、思想性、审美性等因素固然要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进行,但这不意味着人文性的内涵和要求被语言文字淹没、被工具性绑架。假若,工具性的彰显,缺少人,缺少人文性价值,尤其是精神性价值,只剩下语言文字,只剩下听说读写,不见人,不见学生的精神活动,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大厦就可能发生价值坍塌。

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语文,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看得见。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至今都没有真正解决,即学生究竟是怎么学语文的。这个问题,我们若明若暗,只是凭想象、凭经验,语文教学只能在混沌中前行。这种“离开人”的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其中一个原因,仍然是为了所谓的语文任务,而忽略人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品质以及各自的学习风格。比如,开展一次活动,那是为了积累写作文的素材,学生的情趣和独特体验全然不顾,语文实践反倒成了痛苦的负担。学习语文,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凸显出来,语文教学才会有人的存在,语文学习才是看得见的,语文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扎根泥土,在田野里坚守与望,从本土走向世界:语文教学应当有这样的乡土情怀和开阔的眼界与胸怀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莫言获奖的理由是:中国作家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魔幻现实主义”可有许多解读。不过,我们更关注莫言的乡土情怀:泥土、田野、民间、百姓、社会、生活……这些成了莫言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乡土给了他灵魂深处最宝贵的底色和“元气”。他把乡土当作奔流不息的创作之河,在创作《檀香刑》时他说:我要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撤退到民间,“把庙堂雅言、用眼睛阅读的小说拉回到小说的原本的母体模样,还原成用俗语俚曲说唱式的、大庭广众用耳朵听的艺术”。在南京大学讲学时他再次称:“我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而不是常说的为老百姓写作。”在把自己出生地当作“东北乡”的时候,他最终领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种爱恨交加的情绪恰恰表达了他对乡土最真挚、最深切的爱,来自内心,发自肺腑。但是,莫言不只囿于乡土,他又走向了世界。他自己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们完全可以说:世界文学视野中有莫言,莫言在世界文学视野中。

第3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口语交际;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观;学习观

一、新旧版本课标中口语交际内容的对比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次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2001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对口语交际部分也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笔者主要从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分析两个版本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内容表述的不同。

1.关于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对比

通过对比新旧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两点:

(1)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口头语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地位。在总目标与内容里,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也就是更进一步强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要学习的是口头语言,该内容的学习应围绕提升口头语言能力为核心。

(2)2011版课程标准较2001版在难度上做了适当的调整,略微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如,在2001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里提到“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而2011版课程标准则修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复述“精彩情节”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听故事后,要先分清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是什么,然后再复述出来,这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而新课标中要求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不仅降低了难度,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另外,还有将“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改为“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将“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改为“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等,均将难度做了适度的降低。

2.关于教学建议的对比

通过罗列新旧两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笔者发现有两点值得注意:

(1)对讲授式教学的排斥。新课程标准在2001版课程标准提出“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不宜讲授大量“口语交际原则、要领”。这一内容更加强调口语知识的实质,即知识不光是客观的存在经验,更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所以,课标排斥过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而是鼓励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2)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出。能力是个体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口语交际能力就是个体完成口语交际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3.关于评价建议的对比

评价建议是这三部分中改动最大的一个部分,主要包含三个变化:

(1)要求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再次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地位,以及表达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明确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评价建议里指出可以通过“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一要求一方面使口语交际水平的评价变得可操作,另一方面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形式。

(3)明确不同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侧重点。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通过对不同学段口语交际评价内容的界定使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评价具有梯度性,明确不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从而为口语教学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教学方向。

二、从口语交际教学看新课程知识观

通过对新旧两版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内容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知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语文知识是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的

前面提到“口语交际”,较“听话、说话”突出强调的是“交际”,也就是在一个特定情境内的语言互动。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特意提出“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是在听说的双向互动中完成的。纵观口语教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无不体现着口语交际的实践性。

2.语文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在对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是学生言语互动的实践过程,很多内容如“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都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类似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培养的。

概括来说,2011版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一种基于人的言语实践的、广义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观。

三、从口语交际教学看新课程学习观

学习观,笼统来说就是人们对学习的看法,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怎样看待知识的获得,不同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学习观。2011版课程标准体现了哪种学习观呢?我们试从口语交际相关内容进行剖析。

1.口语交际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多处提及学生情感的体验,如“有表达的自信心”“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除此之外,在口语交际评价建议中还对第一学段的评价提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2011版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强调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和意识。

2.口语交际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中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这一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新课程强调不能过度使用教授法,不能拘泥于客观的口语交际知识而忽略动态的教学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教学是希望学生基于言语实践活动,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不光靠简单的规则传授,更主要的是学生在与情境的互动中主动地体验与感知,这一内容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第4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英语演讲;课程设计

一、演讲课程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英语演讲课程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和道德修养,全面提高生思辨能力、知识面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虽然《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英语、商务英语及翻译专业都需要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并将其列为核心课程。但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仅有十余篇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涉及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英语演讲课程教材的比较等。同时,对“英语演讲教学”进行检索,也只有十来篇相关文献,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语类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说等相关教学论文指导下的课程设计等。笔者经过整理分析,将高校英语演讲课程开设问题简述如下。

(一)课程时间少

整体而言,英语演讲课程是英语基础课程的分支,该课程一学期有且仅有32个学时,一般设计为一周2节,共计16周,课程时间短,且课程内容多。英语演讲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师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好的演讲环境,且不能兼顾知识的普及。

(二)教材难度高

《TheArtofSpeech》是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的通识教材,更为誉为中国高校演讲教学的“红皮书”,针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TheArtofSpeech》教材的教学过于集中,且难度大,因此在短短的16周内,教师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差异性太大

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强,且学习动机和个人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中,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地学生往往都能够“展现英姿”,获得教师好评,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光不能听懂教师的教学要求,反而在英语演讲课程中收获不了知识。以上问题直接干扰着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相关经验,针对英语演讲教学要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高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对英语演讲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借助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混合”,其能够结合网络课程和线下课程优势,优化教学理念,提升学习质量,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教学成果。

三、高校英语演讲课程设计

笔者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对高校英语的演讲教学提出以下教学设计重点。

(一)设计教学目标

建议教师在设计英语演讲课程时候,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课程和学生制定一定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特定场景中去体现自己的演讲能力,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候,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二)明确教学原则

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基于混合式教学方式基础上,建议英语演讲课程多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英语远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当担任引导学生学习,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的任务,让学生都能够围绕着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发展。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明确一下教学原则。首先,生本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个性,注重其全面综合发展。其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提供一些有效地学习手段和策略,让其自己创造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和特色。最后,为学生搭建更多地学习舞台,让其拥有更多地实践机会。

(三)优化教学内容

高校英语教学演讲课程目标是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和会话能力,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能力。建议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准备演讲的课题,包括对演讲内容的分析,课题题材资料的准备,学生活动的预设,以及对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等。其次,优化教学课程内容,建议教师分析学生在演讲课程的肢体语言和演讲能力,以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最后,启发式教学,建议教师采用不同的演讲教学技巧,对学生讲解英语演讲知识和重点,并为学生做出特色化的示范,以此来帮助学生创新教学环境,实现教学任务。

(四)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当结合混合式教学特点,借助网络教学、课堂面授等教学方式,分析混合式教学特色,以实现创新化教学目标。首先,建议教师在网络教学方面为学生提供好的交流环境。借助微信群、校园公开网页等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作业形式,以此让其感受到混合式教学的乐趣。建议教师结合互联网信息平台,在授课之前,为学生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和一些学习材料。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教学模式。其次,在课堂面授方面,建议教师要结合互联网教学课堂的特征,针对课堂的核心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践平台。演讲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只有借助大量的练习和展示,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建议教师在课堂设置时候,多为学生提供线下课程实践机会,以此来优化其教学质量和任务。

(五)考评分析

由于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建议教师采取“实践教学+综合评估”的考评模式,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演讲课程的评分对象,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同时,分析该项课程的必要性,在选修课程基础上,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措辞措句过分深究,应当以引导性为重,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采取公平、公正、公开化的教学态度,以此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四、结语

第5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16-03

从目前和长期发展来说,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1]。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部分,以表达科技概念、理论与事实为主要目的,遵守科技英语的语法体系和翻译方法,特别注重客观事实和真理,表达准确、精练和正式。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熟悉专业语言的英语表达;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一些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英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技巧,具有一定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从而达到从容阅读和领会一般难度的专业资料的水平,较准确地完成专业知识的中英文对译。

建筑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均开设建筑类专业,而专业英语又是每个建筑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比较鲜明,相应的专业英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英语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涉及面相对狭窄,与建筑类专业内容配合密切,后缀构词法应用广泛,合成词较多。另外,这类专业又与其他门类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管理、经济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相应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也相对宽泛,专业词汇量和信息量非常多[2]。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并且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建筑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尤为明显。而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行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得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尤为重要,甚至一些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融入到相关专业的英语工作中,这就要求建筑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要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校阶段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类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

基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状及该类专业英语的定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一般来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的教学结构[3]。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教材等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4]。本部分将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逐步分析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包含词汇量的储备、专业资料的搜集及理解、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英语写作几个部分。基于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与其他专业教材相比,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材可以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根据目前流行或前沿的研究方向选材,并且应该兼顾词汇、阅读难度等诸多问题。而目前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的问题。建筑类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出现的新议题、建筑标准及文献不计其数,但是教材的编制却远没有跟上,相关教材中教学文献的编制和选用较为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更新一次。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对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够有关,也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大学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每年不予更换,由于任课教师的惰性,习惯每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不愿意更换教材,会导致新教材无法推向学校,从而使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新教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文水平不一致,导致教材编写过程中难易程度不容易把握,限制了新教材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可选教材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学校仍然沿用90年代所编撰的教材。这种现状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陈旧问题,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非常不利。

2.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存在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问题,专业英语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建筑类的专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建筑类的专业中,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非常大,一般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64个学时,并且学分设置较高。这与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有关。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并没有与专业性质关联起来,并没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从评价指标的角度分析,英语四、六级(CET)考试是被非英语专业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甚至很多用人单位都会用该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文水平。可是这一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词汇量、阅读水平及速度都是针对于基础英语设定的,与专业英语差距很大。而建筑类专业英语完全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会造成学生不重视这一类专业英语的学习,过分强调基础英语的重要性。并且,一些学校将英语四、六级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更加加剧了基础英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而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造成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结果。教育界很早以前就曾注意到这一点,前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提出:国家重点大学应该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5],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考核标准,这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3.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按照教学模式的几个因素分析,教师是连接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纽带,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建筑类的专业中,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是专业课教师。这一类教师通常在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专业英语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把握较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一类教师通常不是专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生,缺乏教法的专业训练,导致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法上不够熟练。目前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非常陈旧,一般仅限于对课文原文的翻译。这种翻译模式一般包含两个版本:专业教师自己翻译课文,逐句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翻译。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

4.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在这一学期有两个很大的弊端:其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以后继续读研究生,这一学期正是积极备考的时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其二,大四的第二学期课程安排是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没有补考环节,如果大四第一学期的课程没有通过,将没有补考机会,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这两点给任课老师带来一定压力,为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考核,试卷则需降低难度,平时成绩部分也要适当放水。学生一旦揣摩透了任课教师的这种心理,将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学生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缺课、逃课,教师对于这种现状束手无策,没有考试的威吓,更加不容易规范学生,这给这门课程的教授造成了一定困扰。另外,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后期,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已经通过CET4考试,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很小。

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定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类人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建筑类专业英语的主要应用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科研信息获取、研究成果展示和国际交流合作。

所谓科研信息获取具体体现在专业英语搜集和阅读能力方面。世界上科技资料交流主要使用英语,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研究成果展示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写作能力方面。目前建筑类专业,对于已有成果的表达,申报国家奖项、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一般都要以英文形式表达。建筑类专业85%以上的科技资料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版的。国际交流合作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表达、听说和应变能力方面。

基于以上三点,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当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针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取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逐渐完善专业词汇积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科技文献的主要句型,学习科技文献的文章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泛读和精读的区别,泛读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精度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针对于英文写作,应结合阅读科技文献的过程逐步完成。首先教授学生Summary写法,以已有科技文章为具体实例,实际总结Summary。对比和分析原文的英文摘要,了解英文摘要的具体写法,再精读全文,分析英文文章结构和句型,最终学会英文文章撰写。

三、建筑类专业英语建议

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即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对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师元素和学生元素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教材过于陈旧的现状,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关注专业发展前沿课题,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科技文献,并加入一些鲜活的实例,随着专业的发展定期更新教材,不断改版。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教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摒除教师连年使用同一本教材,不需重新备课的弊端。教师也可不拘泥于教材,可以自主选择一些热点话题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摒除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建立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明确该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将该套大纲应用于整个行业,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并联合相应的用人单位,逐步认可这一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一门课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教学安排,将这一门课提到大三学年。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补考机会,一方面减轻任课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对学生造成威慑,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相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应注重提高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英文水平,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应加强教师教法和授课技巧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在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注重转换师生角色,策划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学过程分成两大部分,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例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教师掌握主动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节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章节作为范文,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讲解专业英语特点、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经典句式、必要的语法分析、常用的翻译技巧等内容,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学生可自主选择议题,议题可以是当下热点专业议题,可以是科技论文,也可以是课本上的范文。学生主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分组讨论、集中讲解、报告形式、讲演形式都可以实施。再如,将课程设置分成一系列的与建筑相关的议题,每一次课都作为一次议题来进行。教师主导的部分,教师根据每一次的议题选择素材,做实例性的讲解,把课文作为示例穿插其中,讲授专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每一节课的议题提前准备资料,每节课分派几个学生做presentation,之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分组对该议题进行讨论,每组得出结论,选择学生代表陈述结论,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答。为提高趣味性,还可设置奖励性环节,哪一组提前完成讨论结果,或得到的结论获得一致性好评,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等。另外,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在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一个分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议题,鼓励学生选择难度稍大的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3.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根据有关调查,“比起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学生,我国高校学生阅读本专业书籍的能力落后了许多。学生课外阅读英文资料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而且在这相对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几乎很少有学生将时间花在与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上[6]。”该项调查结果可以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接触专业相关资料和相关内容的机会较少;其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于第一类问题,学校应加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比如增加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次数和时间,要求本校的硕士生导师定期开设讲座或论坛等,加大图书馆英文资料数量以及英文网络资源购买量。

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设置相应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设置鼓励性学分,分配给英文学术活动等。定期组织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话剧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鼓励学生多用英文表达自己,培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箭.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讨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8-10.

[2]黄登峰,张振霞.建筑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2):144-148.

[3]刘宇.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析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4-166.

[4]于成永.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选择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6):79.

第6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池州师专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中学语文新课标没有规定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体现了对知识的新的处理策略,即在弱化死记硬背,强化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强调课本和师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课本对知识的建构即课本研制者的建构。课本知识在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应进行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应特别注意的是: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主权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第7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文化 差异 比照

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鼓励他们在深入体验和主动对比中发现更多的精彩,不仅能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使得他们在自觉运用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准确性和灵活性。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找出异同,能利于学生在主动实践运用和综合判别分析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帮助他们增强英语学习激情和兴趣,满足全面发展需要。

1. 对比文化传统背景,开阔视野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思维情感基础上的体验和概括。通过对比传统文化背景,能使得学生在有效掌握各自异同的基础上,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彼此之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语言使用规则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对比中西方文化传统背景,能使得学生在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意义。在指导运用时,一方面,尝试运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料,通过运用互联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来了解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汲取丰富文化营养,发现更多有趣的文化背景素材,便于识记运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形式,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围绕传统背景产生以及表达运用规则,建议学生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意义信息点,帮助他们在深入挖掘和了解的过程中形成更为全面的思维感知。通过中西文化传统背景的对比,能使得学生形成更为鲜明的深刻感知印象,便于增强学习动力。

通过对比传统背景来丰富教学,更利于学生灵活掌握语言运用规则。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 homes》的“Reading :Homes 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What’s character about home in Japan?”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our home?”进行深入思考,要求学生在掌握房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围绕各国人们在房屋居住方面异同进行深入探究,并建议学生就“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深化感知。

2. 对比文化表达交际,深化感悟

从文化交际中体味英语使用方法,更利于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深度和广度。通过对比文化表达差异来活化教学过程,能使得学生主动运用好文化知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鼓励他们在实践运用中更好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

在运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运用的要求,建议他们在自我学习探究和实践表达中,突出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指导中,一方面,多引导学生针对文化在表达中的内涵意义和功能进行综合分析,鼓励他们在实践运用中按照表达思维要求掌握交际技能;另一方面,建议学生根据文化交际要求,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呈现,帮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运用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针对相应的文化进行综合交际,能使得他们在表达中掌握有效的运用方法。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2 Neighbors》 的“Good neighbors”教学中,根据中西方人们在邻居相处中的思维价值异同,引导学生找出各自的差异,并建议学生围绕“Do you know Simon’s neighbor?”和“Who is your good neighbor?”进行主动表达,鼓励他们针对各自的邻居不同,建议学生就“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neighbors at weekend?”等问题,运用同桌交流和小组对话的方式进行交际。

3. 对比文化传承发展,灵活运用

文化具有可发展性和传承性,通过分析对比来引导学生针对文化的异同进行学习借鉴,更能使得他们加深理解运用。对比分析和综合运用过程也是学生语言文化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

在运用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鉴别发展,以文化运用在表达交际中的发展为契机,一方面,找出西方文化在传承和变化中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找出其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多给学生自我搜集和主动学习的机会,多给他们欣赏原声类的影视片段,帮助他们增强理解诶感知。建议学生能够在充分搜集和运用现代媒体以及语言文化读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和想象思维来深入学习探究,并建议学生通过运用真实情景交际来深化语言文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知识进行灵活表达运用,以此来培养其发展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运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优化跨文化教学,能使得学生在带着问题和目标主动探究中增强认知感悟,更好激活认知感悟思维。在对比分析中,突出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民情风俗等异同,鼓励学生在主动鉴别赏析的过程中更好开阔认知思维,提高他们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第8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一、构建一个序列――夯实基础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作文现状研究为基础,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系统论、过程作文教学理论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作文教学实际,有效构建高中议论文教学序列,以夯实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其具体程序为: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措施。

在高一阶段,学生积累议论文的写作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能运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在高二阶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与方法,弄清楚论据与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构建规范整洁的文章结构。在高三阶段,要整体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提升作文的思想内涵、语言的简练度、思维的严谨性等,在此基础上力求让文章更有文采。但是,序列化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还应该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让序列化教学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

二、注重一个细节――积累技法

作文的实质是对作者知识储备的综合运用,是作者综合素质的展示。厚积才能薄发。写作需要积累各种知识与技能,缺失生活积累与人生体验的作文,不可能成为有思想内涵的佳作。所以,在议论文序列化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积累技法的训练。如语言表达、行文构思、论证技巧等。在论证过程中,每一个论证细节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写作根基。作文的训练不仅仅是“三味书屋”,更应该是生活的“百草园”。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活水,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体验社会,并且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用阅读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细节决定成败,技法彰显特色。写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与思考,深化每一个细节,就会写出激扬才情的文字。

三、拓宽一个渠道――作文实践

不管是什么文体的作文,其立足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放飞学生的心灵,激活其思维能力。如散文可以抒感、夹叙夹议;记叙文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状物、说明。议论文也一样,在文章结构与内容等方面不作硬性的规定。可以是几个片段的组合,可以是长篇的议论。总之要让学生能够驰骋于自由的创作空间,这样才能体验到作文的轻松与快乐。

议论文写作要给学生实践的空间,如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就某个问题或社会热点现象让学生直陈心曲,或叩问心灵,或诠释情感,或发表看法。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增添生活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再丰富的思想认识也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出来。不仅如此,语言也是思维的媒介。只有语言的创新,才能促进思维的丰富。因此,在议论文程序化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解开语言的枷锁,引导学生锤字炼句,能准确运用贴切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而且力求做到简洁、精炼、创新。

四、突出一个核心――思维训练

在构建高中议论文序列化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当其冲。因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作文是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观察生活、选取素材、谋篇立意、构思布局、语言组织等,都由思维活动来支配。但是,学生写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是“假、大、空”,往往文中无“我”,言之无物。这样下去学生的个性就不会得到张扬,文章没有生气,更没有灵气。

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冲破思想的牢笼,敢于表达真实的生活经历,敢于吐露真实的心灵,敢于反叛传统的窠臼。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展现生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仅如此,在议论文的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教师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过程中,能够用创造性思维来贯穿全文,敢于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敢于突破思维的常规,甚至反弹琵琶也是可以的。只有这样,议论文程序化训练才能富有成效。

第9篇:对大学语文的建议范文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汉语言文化,促进规范用字、规范书写,激发广大师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识记汉字,掌握汉字词的识记方法,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参考县级比赛活动要求,举办了此次常安一中2018年汉字听写大赛。  

本次比赛内容以语文基础字词为主,包括各年级教材中涉及的相关词汇,以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字、词为主,以及四大名著经典文学著作为辅。然后选取50道汉字听写题,按顺序由监考教师进行听写比赛,时限为45分钟。本次活动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现将比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师生积极准备,学生踊跃参与。各班根据学校要求进行了班级初选,并在赛前根据比赛项目对参赛选手做了相应的指导训练。参赛同学在比赛过程中态度端正,一丝不苟、认真作答,基本能做到书写行笔规范,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从中体现了同学们对规范汉字书写的认识,对集体荣誉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表现在汉字书写方面:丢笔画,合并笔画,笔画错误,使用别字,卷面勾画、涂抹等情况都多少存在。

第二,词语积累方面:我们同学的词汇量太少,大多数同学积累的内容仅限于课本,遇到课外的词汇就写不出来。

第三,对于四大名著词汇量掌握程度不是很好。

第四,由于举办此次活动时间比较仓促,学生准备不是很充分。  

三、几点建议

以上问题的出现突显了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疏漏,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契机。建议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要重视写字教学,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汉字的结构、笔画等,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用多种方法帮助记忆汉字,正确书写,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多加练习,提高书写正确率。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保持书面整洁的好习惯。

三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词汇量,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