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精选(九篇)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

第1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外语教育界,把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外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已成共识。外语教学的改革也正围绕着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这一目标进行。Elaine Tarone & George Yule 在1989年提出交际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1.文法能力;2.社会语言学能力; 3.策略能力。其内涵是指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能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有效地传递信息的能力。但是,我国近年来人们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普遍认为以现行的教材、教法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学习投入大,产出小。此种观点批评者认为,不是我们的英语教学比以前落后,也不是英语教师的水平在下降,而是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没有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二语习得的过程,掌握二语习得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二、二语习得与输出

二语习得指“人们学习和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接触目的语材料,获得输入。然后将所得信息与记忆中的语言模块和已有的知识相匹配、重组、理解,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这就是第二语言的输出。

Krashen 认为二语习得者有两种获取语言能力、内化目的语的方式:一种是通过“习得”,即无意识地构建目的语语言体系。学习者由此所获得的有关目的语的知识被称作“隐性”知识;另一种是“学习”,这是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学习者由此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叫做“显性”知识。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被投放在目的语的语言形态上,如:拼写、发音等。学习的结果就是学到了关于语言的知识;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被放在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有效性上,即:意义的有效传递上,对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不予专门考虑。通过大量、反复的语言交流活动,语言的形态知识自然内化而形成规则。第二语言的语言知识能力主要通过学习获得,而交际能力则主要经由习得而获得。依照Krashen的监控假说,语言学习仅限于监察和修正语言,并不能发展为实际交际能力。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而对于语言有意识的了解的“学习”,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大部分是“显性”知识,用来应付考试还可以,用于交际,就显示出功力不足。

二语习得的计算机模式理论认为,人类大脑就像是一台电脑。学习者获得的“输入”需经过两个阶段的加工才能转化为“输出”。首先,被内化成“短时记忆”这便是“吸收”; 然后,一部分的吸收被作为L2语言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里。负责产生吸收和L2知识的过程发生在学习者大脑的“黑匣子里”并在那里形成中介语。最后,L2 语言知识才会产生说和写的输出。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处理不是简单的1+1=2的累积过程,而是分析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被学习者吸收、内化的知识才能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

三、输出的意义

语言学习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学习需要了解概念,懂得原理;而语言是一个需要通过操练而获得熟练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光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机会――尤其是交流中的语言的交互作用,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成功获得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也有利于其成功的获得其它非语言能力。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调动其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对语言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并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这些假设,单纯的语言输入显然不够。学习者必须在使用语言的过成中,将“可理解” 的输入与 “交际”相结合,才能获的习得。

依据二语习得集成模型理论,输出在习得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在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者趋向于对目标语做更多的、更细化的语言处理。因此说,语言输出是使学习者从理解输入阶段向摄入或吸收阶段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结语

英语学习的循环系统就是输入、吸收和输出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反复不断的接受――内化――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但语言知识得到丰富,还享受到用目的语与人沟通交流的快乐,二语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习才得以坚持下去。读和听作为领会式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语言知识的输入渠道,是二语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必不可少的途径。说和写体现输出的能力。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复用式技能。语言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是语言知识内化和巩固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对吸收的检验和修正。如果没有输出或者输出较差就很难提高判断理解的程度。通过对已有语言知识的检验和使用,不断促使语言知识不断丰富,输入(读和听)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陆效用:《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界》,1999.4 。

[2]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2 。

第2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一、语文学困生的表现

课堂上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对待作业马虎了事;遇到难题,抄袭应付;解题时生搬硬套,不遵循一定的规律步骤;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在他们身上,缺乏独立性、主动性、目标性,要么硬着头皮去学,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要么放弃去学,自暴自弃。

二、语文学困生的形成

(1)大部分学生都看不到语文的真正应用价值,只为考试而学,目标不正确。(2)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脱节,知识底蕴不够。(3)在记忆、理解和想象等方面能力滞后,无法适应高中语文学习。(4)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高中阶段,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也加大,学生应付起来倍感手忙脚乱,顾此失彼。(5)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老师画重点、学生死记的阶段。(6)在新的学习环境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分析,要转困、脱困必须要全方位、深层次进行,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个解决。

三、转化的办法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现实中,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努力去学好某一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会因为学习成暂时落后,产生心理压力,出现自卑和失落,进而容易和科任老师产生距离,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这一科的学习。而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老师的鼓励。不能再以原来的分数、纪律等来衡量学生。对待学生,应该多看看学生的优点,多去关心他的状况。笔者去年7月接手高三一个普通班,发现一位同学语文课都在睡觉,考试答题毫不在乎,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也没有效果。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位学生头脑十分灵活,喜欢看小说,组织能力很强,很喜欢运动。在后面的时间里,我课余与这位学生一起打篮球,聊NBA、聊金庸、聊韩寒、聊网络。再慢慢让他组织一些课本话剧改编、排练,在这之中让他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以及自己在语文书写能力上的不足。开始时他是自己单做,后面让同学一起帮忙,最后找老师请教,一种对能力的渴求在他的心里滋长。一个学期后,期考市统考时他的语文第一次上了110分,得到成绩的第一时间他跑来我的办公室,极其兴奋。在今年的高考中,他在语文上发挥极好,得到了114分。这位学生对语文的喜欢和自己的努力,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他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老师要在课堂上展示语文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收获。语文课堂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而是要化繁为简,便于学生吸收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创建各种情景让学生有代入感。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楚汉争霸》的视频剪切放入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比较直观地学习古文;在上《琵琶行》时,选择各种相应的琵琶乐曲,营造一种感伤氛围;在上《语言得体》时,在班上创建求职、选拔、市场、婚嫁、医院等各种情景,让学生学会用最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地方。语文教学变成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收获知识、收获道理、收获处事方式、收获人生价值观而学。这也是本人对语文教学最本源的理解。

第三,加强方法的指导,夯实基础。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果字不会读、词不会写、成语不会用、句子不通顺,那怎么能措词造句,连贯成文?所以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特别要求他们对字、词、句的理解,从词性语法到句式构造,尽可能为他们讲解。初中已经淡化语法了,有些老师甚至根本不讲语法,使得学生毫无基础,这是造成学困生的根源之一。

第3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14-02

作者简介:龚娟(1979―),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通启东市南苑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不只是读,因为“阅”有看、经历、汇聚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不只是读的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被认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则被认为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标准》的这些描述来看,我们可以注意到阅读教学承载着超越“读”的很多功能,这些功能都需要在阅读教学中采取适当的策略才能够高效实现;而阅读教学则更是对我们以往打着自由旗号进行“放羊式阅读”的颠覆。也因此,在课程改革趋于平静、有效教学等要求逐步明确的今天,阅读教学有重新被我们研究和认识的必要。在近些年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重点思考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

探究的一个维度是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对象,即阅读文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间接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阅读的一般都是教材、名家推荐阅读的读本,网上流行的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材料等,这些材料大多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如果真按专家们开列的书单去阅读,那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文本是否适合学生阅读,更应该从文本自身的意义上去寻找:看其是否“文质皆美”,看其是否“具有典范性”,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从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角度来看,学生在面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本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文章风格,因此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解剖文本的能力。

探究的另一个维度是初中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够得到怎样的提升,即阅读收获。阅读收获是衡量阅读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阅读收获,既包括即时的收获,也包括长远的收获;既包括学生得到的显性收获,也包括学生得到的隐性收获。这里仅就其中的一部分作一个解读。我们认为,学生在阅读之后得到的收获,最终体现在学生建构阅读结构,进而丰富文化结构上。从字面上来看,这种解释似乎有些深奥,可如果我们去理解其中的阅读架构与文化结构等关键词,就可以发现这确实是人们阅读的最终目标。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为这两个结构打基础。我们评价学生的阅读收获时,也是通过学生在作文或考试等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素养进行评分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跟所有的学习一样,归根到底是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本身又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并不只是视觉信息的输入,更是学生对于阅读对象的感知,说到底也就是文字构造出来的意象。只有当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感知、加工并建构出属于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才是真正的阅读。因此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防止“伪阅读”的情形,即学生只是被输入文字信息,或者进行复述,缺乏了对其中内容的具体感知,是谈不上阅读的。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自主阅读、阅读交流、阅读体悟的过程,才是高效的阅读过程。自主阅读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文本与自身理解的碰撞,生成一些新的认识的过程。比如说读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和《青年人》,我们应该先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感知的过程,学生初次阅读时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不同的学生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三首诗的内容。有了这一自主阅读的基础,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那么不同的认知之间就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最后阅读体悟的过程,则是碰撞之后的梳理与内化,是将感知进一步加深的过程,至此,阅读的架构与文化结构或可生成。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遵循这样一个过程,而是让学生立即接受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那冰心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人生的哲理、探讨美好青春和青年人以自身言行写好自己的历史的意向,就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效地构建出来。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成为阅读结论的灌输教学。

基于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这种主体阅读地位主要体现为学生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参与阅读,而阅读的体验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对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而言,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主要就在于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原有的想法与思路,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本会采取朗读方式,而对于其他的阅读材料一般则采用默读的方式,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指向语感生成、获得思想启迪等目的是必须的。语文老师在此过程中,一般是起阅读期待、阅读指导、阅读评价等作用。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行为梳理

要实现有效阅读的生成,教师作为引领者,需要从以下方面来作为:

(一)认真研究阅读材料

著名的薛瑞萍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其阅读内容之丰富,令许多大学教授都汗颜,更为可贵的是,她给学生推荐了相当一批优秀的读物。而笔者在对这一现象作过研究后认为,她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么多优秀读物,是因为她有一种阅读理念,而这种理念是适合儿童的。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也要摆脱应试的压力,真正从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去帮学生选择读物。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自己去钻研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发现优秀的读物,这种体验在于自己心灵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交融,并且能够将自己的体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能受到文本的感染与熏陶。当师生能够为同一个文本而感动时,有效的阅读就发生了。

(二)认真研究阅读策略

第4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信息能力;培养

在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猛速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这样一个人类文明高度发展且全面开放的时代里,来自于广播、报刊杂志、电视广告、互联网等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而能够及时、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并从众多文字符号、广告宣传、视频中提取到科学的、最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知识是每一个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须拥有的能力之一。接下来,我具体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能力的主要体现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合理地通过适当的方式,从周围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获取途径可以是各大网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报刊杂志……

2.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寻找到或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之后,还要学会对各类信息进行对比、分类,进行去伪存真,从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此外还要把分散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以此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3.应用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对它的应用,想要正确地应用所收集到的信息,就必须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提取到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比较和知识总结,从而得出新的观点、结论和定律等等,让这些信息成为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工具。

在了解了信息能力的主要概念以后,让我具体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1.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的意识

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各种语文知识信息收集和处理、应用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语文知识信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他们习惯于对在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和文字、文章、诗词有关的知识信息进行观察和思考,以便更好地领悟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形成及表现规律。其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利用到的学习资源有很多,比如n外书籍、教学视频、文学名著……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成语故事、诗辞以及写作方面的用词造句,这些都是和语文应用能力有关的知识信息。其中的关键是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信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让他们加强对这些知识信息的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在课堂内、外寻找和语文有关的知识信息,并把它们作为学习工具。

2.让学生学会语文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学生具备了收集语文知识信息的意识,还要教会他们具体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元化教学,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此外也可以鼓励他们合理地通过互联网查询、观看语文教学视频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体验,让其深刻体验到语文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外,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途径,比如学生在预习类似《鲸》的科普性的课文之前,可以通过阅读知识百科全书或者互联网等方式,收集和鲸相关的知识信息,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记录信息的习惯,通过下载、粘贴、摘抄等方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很好的保存。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大量的信息描述中提取到最有利用价值的内容。众所周知,信息的表达方式有文字、图形、符号、表格等多种,而学生最初收集到的信息往往是零碎杂乱的,而且有的文字信息描述十分复杂冗长,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能有效地联系到已学的知识经验,对大量的知识信息描述进行很好的辨析、归纳总结,去伪存真,从而形成正确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文字段落的理解归纳能力。

3.提高学生对语文信息的利用效率

积累的语文信息最终要被应用到具体的知识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语文信息的有效利用。比如教师在进行人物描写这一知识块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大量描写人物的优秀文章,并对其中的人物描写内容和描写方式进行背诵、模仿。俗话说:“熟能生巧。”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到的和写作有关的语文信息就很好地被利用了起来。同理,为了扩大学生的成语词汇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有趣的成语故事,看谁收集得最多,并且能够正确地应用到相应句子中去,这时候,学生收集到的成语故事也很好地体现了其应用价值。

不论是在哪一专业、哪一科学文化领域,都离不开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一、谈话式教学进课堂

受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形式的启发,突然有了一种把谈话的形式引入课堂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实话实说”这个栏目,它的收视率之所以高,除了它的内容以外,还在于它采用的是面对面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谈话人很容易进入角色,把谈论的内容当成自己的故事或生活,真正说出一些真实的东西。世界上最美丽的部分就是真实,所以,它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学会学习,学会实践,是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有了上面的借鉴与启发,就开始思考这种形式的可行性。在考虑好了内容、成员、场地等一系列问题之后,语文课有了全新的变化。

第三册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其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是一个较为重点的内容,它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深层挖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难度也不是很大,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先找了三个语文学习中上游的学生,告诉他们课堂教学的打算,并把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的分析任务交给他们,并要求他们在全盘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自己负责的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三人欣然接受了任务。上课后,提前让学生把讲台前的地方空出来,然后成半圆形面对大多数学生摆放四张桌子;随着铃声响起,教师与三位学生一起坐下,首先造成一种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从心理学上讲,平等是让对方合作的保障。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始了这一堂课的内容。一堂课结束,惊喜地发现,三位学生的准备竟是如此的充分,负责刘兰芝的学生竟然准备了十几页的内容;此外,三位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台下其他学生的提问与质疑,无一不在证明这一堂课的小有收获。

二、大胆地把一些内容交给学生

在以上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把一些内容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方法的探求者和教师的讲课助手,变得可行而有必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培养学生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才能。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有了这种技能,就使学生的知识经常处于发展之中。

第6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 二语习得 迁移 学习技能迁移假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20

Abstract Based on multimedia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the transfer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kil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timedia learning. Firs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ypothesis of "transfer" does not occur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but within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 It emphasizes the is in a langu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harvest of internal revenue outward migration in revenue;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ssumptions contained in the three hypotheses and three memory stage. Finally, it is stressed that the hypothesis of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ransfer; learning skill transfer hypothesis

0引言

迁移(transfer)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与外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随后的研究着也提出了迁移发生的不同层面,如:音系、语法层面的迁移;文化迁移;概念迁移以及技能迁移等。这些研究都着眼于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迁移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Ellis, 2000)。因此,不仅在两种语言系统之间,在一种语言系统内部,只要存在新知识或技能对旧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迁移就有可能发生。本文运用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来探讨多媒体条件下外语学习不同技能之间的内部迁移。

1 理论概述

基于 Wittrock(1974, 1990)的生成理论(Generative Theory)和 Paivio(1971, 1986, 1990)的双编码理论(Dual-coding Theory), Mayer(1997, 2001, 2003)提出了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将学习者特征和语言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三个假设(双通道假设、容量限制假和积极处理假设)和三个记忆阶段(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有两个通道,即视觉处理通道(visual processing channel)和听觉处理通道(auditory processing channel);每一个通道的容量是有限的;信息的积极处理必须对新输入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结合学习者已有知识。记忆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但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然后通过具有储存和加工两种功能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最后再结合长期记忆中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在这个处理模式中,工作记忆是认知行为发生的主要阶段,也是通往长期记忆必经阶段。具体分析如图1:

2 相关研究

从图1 我们可以得知:如果输入的语言材料要激发有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即在工作记忆中选择、组织新信息和结合学习者已有知识的互动过程。对该理论的研究多从不同形式的多媒体注释模式对外语词汇学习和阅读理解的效果来展开。在词汇方面,多媒体注释所提供的多种注释模式较之词汇注释能更有效地提升二语学习者的单词学习(Yoshii, 2000; Nikalova,2002; Li, 2007)。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有Chun&Plass (1996b)和Lomica(1998)他们的研究都证明了多媒体注释是一种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

Eduardo(2010)指出,上述研究都着眼于学习者从多媒体材料中所获得的理解、记忆能力,却忽视了用获得的理解、记忆能力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样是对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的狭隘理解。Mayer 及其同事也验证了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渠道,多模式的知识输入较之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文字知识输入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还能提升他们进一步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Mayer, 2010)。这里的的“进一步解决的语言问题”指的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有效输入和理解,也关注语言的有效输出和表达。由此,Eduardo把外语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解、记忆能力定义为学习的内在收益(implicit benefit);而把获得的内在收益应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定义为学习的外在收益(explicit benefit)。这里的新问题主要指语言学习中的输出能力。Eduardo还指出,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在认知过程中具有同一性,即他们是认知过程中两个连续阶段,在语言学习中同时发生,不可分割。所以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也应该是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的统一。

3 学习技能迁移假设

基于Mayer的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和Eduardo(2010)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内在收益、外在收益的概念以及他们的一些相关实证研究(Mayer,2010; Eduardo,2010)作者提出了多媒体学习条件下的多媒体学习技能迁移假设(Hypothesis of Learning Transfer)。

3.1 定义

所谓“学习技能迁移假设”指的是学习者通过有效输入的多媒体学习材料收获的内在收益(理解、记忆的能力)来完成对外在收益(输出能力)的提高。“学习技能迁移假设”中所涉及的“迁移”不发生在两种语言之间,而是发生在同一语言系统内部,它强调在一种语言条件下所收获的内在技能向外在技能迁移。

3.2 内涵

根据Mayer 对于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的图表描述(图1),作者给出了多媒体学习技能迁移的图表描述(图2)。

从图2得知,多媒体学习技能迁移假设是基于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所以该假设必须满足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的三个记忆阶段和三个假设。

三个记忆阶段:感知记忆指的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它主要用于信息的输入,仅参与到内在技能的获取。工作记忆具有信息的储存和加工两种功能,是发生学习技能迁移的主要阶段;而长期记忆,即学习者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发生迁移的必要条件。

三个假设:首先,语言的外在收益即输出能力同样存在文本输出和视觉输出。文本输出主要指口头(音频)文本和书面文本;而视觉输出主要指肢体语言和绘图所呈现的画面图片表达。不同的输出方式在信息处理时经过不同的信息处理通道:声音文字通道和画面通道;其次,这两个通道不管是在进行内在收益的信息处理还是外在收益的信息处理,它们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制就不能完成信息的有效处理,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再次, 促进技能迁移发生的积极信息处理还必须激活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总之,促进积极的技能迁移必须包括如下认知过程:对新输入信息的筛选、组织已选信息和结合已有信息进入相关认知处理通道对信息进行积极有效的加工、储存、筛选,再以某种形式通过相关通道完成对信息的输出。在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道畅通,如果某一通道信息处理超过一定限制,则既不能有效积极地完成信息的处理,也会阻碍迁移的发生。总之有效迁移的发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输入信息的积极加工、处理和储存;其二, 保持相关通道畅通;其三,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

4 结束语

多媒体学习技能迁移假设(Hypothesis of Learning Transfer )的提出时对Mayer 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的完善和补充,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从认知的角度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对二语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首先,该假设将学习者认知特征和输入的语言材料之间联系起来,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内在收益。即,在教学模式上解决不同环境下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的方式的选择、时机的掌握和量的控制,让新输入的信息能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掌握,进而转换成相应的外在收益。其次,将学生的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有机融合,加强对内在收益的巩固,引导其向外在收益的学习技能迁移,让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内外收益实现有效的同一。即,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读与写、听与说的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二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Chun, D. M., & Plass, J. L. Facilita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th multimedia [J]. System, 2001,20(4):503-519.

[2] Jone, L. C. Suppor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acquisition with multimedia annotations: The students’ voice[J]. CALICO Journal, 2003,21(1):41-65.

[3] Lomicka, L. “To gloss or not to gloss”: An investiga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line[J].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2002, 1(2):41-50.

[4] Mayer, R. E. Multimedia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Mayer, R. E. Elements of a science of E-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3, 29(3):297-313.

[6] Nikolova, O. R. Effect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uthoring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on student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02, 6(1):100-122.

[7] Sakar, G., & Ercetin, G. Effectiveness of hypermedia annot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5.21(1):28-38.

第7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课堂即时性反馈 英语教学高职 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中国英语课堂,基本以老师为主体,以“教”为核心,学生处于从属被动地位,弊端日趋明显,越发受到诟病。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在当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因为老师难以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困境与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教”与“学”成了两张皮。

“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困境、接受能力,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取了学生座谈会、评教、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但其主要目的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监督考核老师的工作表现,反馈结果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对老师个人优化课堂设计、监控教学动态、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并不大。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每学期有期中学生座谈和期末网络评教两种主要反馈方式,笔者历次期末评教的平均分均高于90分(优秀),分值浮动较小。这虽然能从宏观上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却不能从微观上反映学生对教学的具体评价和建议,老师也难以及时、具体获知学生的需求。学生座谈方式反馈的意见虽能更直接表达学生心声,但往往具有片面性、笼统性和滞后性。如笔者收到的学生反馈意见,通常只重点提及老师教学中的一两项突出优点或不足(如A班反馈课堂氛围很好,B班觉得作业量过多,C班喜欢Students,Presentation环节,等等),缺少对其他更多教学环节的详细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让教学反馈常态化,即时了解学生学习困境和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即时性反馈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之一,语言测试领域专家曾用强教授等学者对此已有一定研究。课堂即时性反馈是指老师、学生就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与环节相互进行即时评价与建议,可分为老师对学生的即时性反馈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即时性反馈。本文所研究的课堂即时性反馈,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反馈。

二.课堂即时性反馈研究

(一)研究设计

笔者借鉴曾用强教授的“5 minutes reports”方法,从2013年9月起,选取代表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同一高职院校、同一年级、三个不同专业(均非英语专业)的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课堂即时性反馈研究。其中,会计专业普高班(A班)65人,农检专业普高班(B)班70人,市场营销专业职高班(C班)70人。每节课提前5分钟结束教学内容,留时间给学生书写课堂反馈,内容可涉及3个方面:对老师该堂课教学的评价,对自己本堂课表现的总结,对本节课堂的整体感受等。学生反馈中英文不限,鼓励英文书写,采用匿名形式,下课前即时提交。

(二)研究分析

通过对回收字条的整理分析,我们得到了许多评教和学生座谈中难以获得的反馈信息,这对老师及时获知学生个性化需求、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帮助极大。

1.反馈量化分析

从回收的字条数量看,A、B、C三个班级中,A、B班的回收份数稳定,分别高于93%、90%,而C班最少时低于50%。从回收字条的信息量看,三个班级中,基础越好的班级,其反馈意见的字数越多,信息量越大,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见表二)。其中,A班过半同学会在反馈中梳理课堂脉络,总结一堂课中自己的收获,并具体指出自己最喜欢的课堂环节;B班同学反馈也较为积极,但在反馈信息量上略显不足,学生归纳总结课堂能力不及A班,往往缺少对课堂脉络的梳理;而C班同学的反馈60%以上仅有一两句笼统性、空洞化的话,如“课堂感觉不错、挺好”等,较少谈及具体教学环节,学生反映的词汇量不足、英语基础差等自身问题也明显多于A、B班。

2.反馈内容分析

第一,基础越好的班级,学生对课堂的认知越客观理性,能深入具体地评价课堂,总结自己的收获,给老师提出建议。比如A班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将现时教学方法与中学阶段或辅导机构英语教学加以比较,分析异同与优劣,同时给任课老师提出具体操作建议。许多同学对老师的评价基于并融入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中,而非简单从感性出发的喜欢与否。而基础较弱的班级,学生对课堂的评价较浅显,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敏感度相对偏低。

第二,基础越好的班级,学生对自主式课堂学习任务认可度越高,更“乐”于主动学习。对小组学习模式、分组翻译课文、单词联想记忆实践等方法,A班认可度高达88%,60%以上同学会用“享受”、“很喜欢”等词汇给予充分肯定,理由是这些方法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参与,使课堂学习不再枯燥等。B班同学的认可度高于75%,但反馈用词体现不出强烈的喜欢,C班回收的字条中,对以上教学方法的具体评价较少,且回收量不足,无法横向比较认可度。

第三,学生对听力的需求比老师预想的高,不少学生希望增加英语听力训练量。依据我校《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案要求,大一每周4学时,侧重读写技能训练。每单元6学时中仅包含1学时的听力训练,大二每周2学时,侧重听说技能训练。但面临A、B级和四级考试压力,大一学生普遍希望增加听力课堂比重,每堂课即每2学时中均能有听力训练。这一点A、B、C三班相似,但A、B班同学会在课堂即时性反馈中提出,C班主动提及的同学较少,老师在收到一定量的A、B班反馈后,询问方才得知C班许多同学也有此需求。

第四,学生会在课堂即时性反馈中对课堂表现乃至课内外英语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有学生曾在反馈中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良表现,如听课时走神、未完成作业、不积极参与讨论等,并主动承认不足承诺改正。还有学生主动反思自身英语学习错误态度、错误方法,在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中领悟真谛,匿名甚至实名向老师表达学好英语的愿望和决心。这些都比老师填鸭式训导、批评,效果来得更好。

第五,课堂教学效果越好,学生的反馈越积极,反馈中针对老师的建议就越少,而对教学和知识本身、对学生自己课堂收获的关注就越多。

(三)研究小结

从以上课堂即时性反馈的量化分析、内容分析可以看出:

1.不同英语基础、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学习方式、接受能力、学习态度上有着明显不同。对于英语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群体,老师应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重点,除语言知识外,侧重有效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还可以大胆尝试不同教学方法,并即时收集反馈意见,检验其可行性。而对于基础弱、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群体,老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点传授上,课堂自主学习、讨论等环节不宜过多或过深。老师下课前务必帮助学生梳理课堂脉络,并对学生的课堂即时性反馈,提出更具体、细化的要求,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老师不宜尝试过于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可以通过对学生较适应的教学方式的微调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2.理想的课堂即时性反馈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当学生对老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越高时,学生就越倾向于关注自己的课堂表现和收获,关注知识和学习本身,而非老师自身或教学中的不足。老师是这种良性互动的起点,老师乐于教、善于教,最终一定会换来学生的乐于学、善于学。

三.课堂即时性反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

以上实践研究业已证明,课堂即时性反馈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即时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差异化需求。目前许多学校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一名老师往往同时任教多个班级,往往以一套教案、一种教学方法应对之,这样无助于对“症”下药。而通过常态化的课堂即时性反馈,就可以帮助老师即时了解不同班级乃至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让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具人性化。

第二,有助于即时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不可否认,一套好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法,对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之处。若能通过课堂即时性反馈,老师亦能及时听到不同声音,继而在细节优化、环节调整上下功夫,这对优化提升英语教学设计水平大有裨益。

第三,有助于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疲于应付课堂英语教学,课外再焦急应对各种英语等级与资格考试,学生在课里课外英语学习中缺乏自主性。通过课堂即时性反馈,可以让学生静下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逐渐培养课内外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第四,及时获知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想法及学习方法。在笔者所收集的课堂即时性反馈信息中,不少学生以匿名或署名方式直抒心怀,其中不乏某些错误思想、错误学习方法以及较多困惑性问题,比如“对学英语没兴趣”、“学英语有啥用”等。作为任课老师有责任有义务答疑解惑,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思想及学习方法。

第五,学生的肯定可帮助老师发现一些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好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总结推广。课堂即时性反馈的受益者,除了学生之外还有老师本人,不少老师会在英语教学中有所创新、有所尝试,但因自身并未发现、并未意识到,如果没有得到反馈或肯定的话,很可能会“白白浪费”。通过课堂即时性反馈,老师可以及时乃至即时获知学生的肯定与欣赏,继而将深受学生喜欢、认可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沉淀下来,在总结完善后推而广之,形成更多教学创新与方法突破。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综上,课堂即时性反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具有诸多积极作用。但笔者对于课堂即时性反馈的研究与实践,目前仍处于探索、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操作模式,数据统计量与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继续丰富并完善此研究。课堂即时性反馈的常态化并不意味着必须每节课操作,但必须保持一定的频率,比如每周或每单元进行一次,方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相信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中,亦有学者、教育工作者对此有更多突破,对相关理论的完善做更多有益而大胆的尝试。本文所作的研究,即为探索该教学方法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尤或聪.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英语写作创新型模式研究[A].《广东教育:职教》2013年第9期

[2]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3]唐雪莲.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A].教育技术2007

第8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一、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缺少这种外在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没有说英语的对象,更没有说英语的意识。然而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因此,巧妙的创设情景,既可以克服非母语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好小学生这种乐于角色扮演的动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

例如,在学习完了表示颜色的词之后,为了加深学生思维上的形象记忆,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活动课,与自己喜爱的小伙伴开设颜料店,老师发给各组red、yellow、blue三种颜料,由学生亲自动手组合这三种颜色,重新创造新的颜色。随后,学生可以到各个颜料店去买颜料,店主与顾客围绕“What colour do you like?”“I like red/orange/ purple…”进行创造性的交流,顾客将要买的颜色说对了,店主就可以将颜料出售给他,否则顾客只好再到别家店铺去买了。通过这样的模拟情景,不仅满足了学生角色扮演的心理需要,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二、在个性展示活动中激发参与热情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别人认可的愿望,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充分。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学生都很乐意参与这些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在实践中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让学生亲手制作富有个性的作品。小学英语课本中许多内容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选择的话题也是以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都是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所以便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搞一些个性化的活动。

例如,在学习自我介绍这一单元后,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Name、Age、School、Class、Telephone number、Family member等等,学生接到任务后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设计好的名片各具特色,有的贴上了漂亮的图画,有的用自己设计的英文字体来书写……面对各自设计的名片,同学们还饶有兴趣地互相观看、评论,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昂。

2.收录自己喜爱的英语信息。我让学生把平时在报刊和影视中看到的英语小作文、小幽默、小故事等摘抄下来,存入专门的材料袋中。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将生活中可能看到的英语信息收集起来。如一些食品、用品上的英文商标,服装上的英文,商店招牌上的英文,都可以作为收录的内容,同时这些英文形式大都包含着优秀的创意,富有创造性和审美性,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过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们拿出来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被别的同学围观和欣赏时,那种乐滋滋的感觉都写在他们的脸上了。

3.撰写英语活动心得体会。我们常常开展一些英语活动,如举办英语节、英语联欢会及各类英语竞赛,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于是就要求他们在认真参与的同时,多观察,多思考。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感想和收获通过各种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学习心得,加上图片、照片展示在班级的橱窗里。这样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用累积性评价活动提升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主要还是来自外部的评价,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积极评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要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积极评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设计的“新星评选”制度倍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获得持续不断的积极评价的机会。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评选出“每日之星”。每次课前,我都准备了许多星星形状的小奖状,用各式字体在上面写上不同的鼓励语,如:“Wonderf ul!”“You can do it.”“You are clever.”“Excellent.”。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大胆的表达、愉快的合作等一点一滴的发展和进步,都可以得到“每日之星”的奖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选出“每月新星”,最高级别的可获得“英语之星”。

第9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外语翻译 经济发展

一、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外语翻译

信息经济学家Marschak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语言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的语言特点、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政策、语言意识和语言的经济势能,如语言政策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等。

20世纪90年代,语言经济学代表人物格林认为语言翻译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是外向型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因而投资语言是为了获得语言收益。翻译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翻译教育投资,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翻译人力资本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一些经济收入差距现象,特别是不同语言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现象。而在辽宁省贸易实务中,交际语言主要是英语、日语和俄语。外语翻译技能具备生产要素的性质,符合人力资本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信息,降低沟通成本,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外语翻译在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外语翻译与语言规划。语言规划是人类在一定限度内对语言选择过程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更多的是对语言应用的规划。在辽宁,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并没有长期培养翻译人才的意识,翻译任务常由临时聘用的翻译完成。这种滞后的翻译意识有碍于翻译产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拥有高端外语翻译人才的企业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得更高溢价。从长远看来,语言翻译技能培养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会产生预期的回报。

2.外语翻译与语言政策。语言翻译产业拥有强大活力,是经济发展的推手,而翻译产业的发展却是建立在语言政策基础上。语言政策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不能忽视它对经济收入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政府干预、鼓励双语互翻的公共政策,符合开放的贸易政策,不仅能增加公民经济收入、促进贸易往来,同时可以提高旅游和商业投资,证实了翻译和经济收入的正相关。

3.外语翻译与经济效益。在“十二五”期间,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辽宁省经济的发展为外语翻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宏观角度看,语言翻译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从一种单纯的交流工具逐渐发展成一种产生经济效益的工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可在外语翻译的帮助下完成某些对外贸易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或者外语翻译者依靠语言翻译技能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语言翻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借助翻译可以塑造完善的辽宁形象,宣传辽宁的特色、优势,招商引资等。

4.外语翻译与城市软实力建设。语言环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实力。一个城市使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与传播的广阔程度、纵深程度和频繁程度,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以辽宁省省会为例,沈阳市成功举办了奥足赛、世园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城市硬环境提升较快,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外语语言环境的建设和外语翻译水平的提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从语言学的认知经济原则来看,更好地研究和提高应用翻译质量,对我省软实力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外语翻译所带来的收益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为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文化交流带来的收益;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为掌握某种语言翻译能力的具体个人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语言翻译能力培养所产生的间接收益。总之,语言翻译具有经济价值,对于辽宁省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多样性是全球性的语言发展趋势,语言翻译不只是交流的工具,它还承载着文化,对地区对外形象的提升和软实力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Behavioral Sci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2),135-140.

[2]Harris,G.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in a Virtually Integrated Global Economy.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s and Government Services,Canada,1998,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