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精选(九篇)

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

第1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解决措施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个残缺不全的教育。农村边远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音乐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面对这样的音乐教育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而音乐教育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在农村偏远地区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音乐师资严重匮乏。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皆由语、数科的老师兼任,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再加上潜意识里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音乐教学质量跟不上新课标的要求。

1.2 教师素质低下。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然而绝大多数音乐教师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对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教材不理解,教学方法生硬,呆板且单调。比如说,多数老师墨守成规地坚持着传统的带唱模式,一字一句的教唱,忽略了简谱和五线谱教学,导致学生几乎没有识谱能力。

1.3 教学观念落后。

教育部门重视文化课教育,重视升学率,从而忽视了音、体、美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占用或“砍掉”艺术学科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小学,基层领导,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他们认为音乐教师都是没有文化功底的,因此音乐教师在其眼中就低人一等,他们不让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怕影响主科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日趋淡化,从而形成了“四人”不重视(四人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局面,音乐教育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局限。

1.4 办学条件差,缺少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设施。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然而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却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唱模式,或者简单的拿录音机放着让学生跟唱。手风琴、录音机、与教材同步的磁带是音乐教学必备的设施,而就这些必备的器材,在农村中小学也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音乐教学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谈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呢?

1.5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行音乐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不相适应。学生学起来费劲,教师教起来吃力,导致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不得不抛开教材。由于教育理念及教育现状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地区中小学与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以上所列的现状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前些年,国家教委曾派出过六个调查组对我国音乐师资不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却十分令人担忧。绝大多数学生连音阶也唱不准,甚至有些偏远农村的学生连音阶是什么也不知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音阶竟有同学念成阿拉伯数字。能够较准确地唱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生屈指可数,尽管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扉页就是《国歌》。识谱视唱和基本乐理就更无须谈了,学生对音高、节奏、时值等没有一点感觉。从课外活动和排练文艺节目中不难看出,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音乐素质非常差。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由于很少接触音乐,任凭老师怎么讲解与示范,他们还是“启而不发”,追其原因还是音乐基础太差。问其以前的音乐课,多数学生回答说:没有开设!极少数人回答,他们过去偶尔教几首流行歌曲,至今自己还唱不准音。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放眼世界教育,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强化课外活动和技能训练。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些无不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1 领导要重视,观念要更新。

作为学校领导,一是要懂得艺术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常抓不懈,以身作则,要成为艺术教育的“内行”,不当门外汉;二是要关心音乐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为他们创造条件,购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乐器和教学设备,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业务进修,合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为音乐教学及活动服务;三是要有长远的艺术教育规划,又有短期的活动安排。把学校音乐教学活动制度化、经济化,既要扎扎实实,又要生机勃勃。

2.2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教学设备。

2.2.1 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为目标,那种让流行歌曲牵着鼻子走,追逐“排行榜”、“金曲榜”的做法是极其幼稚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课本为核心,紧抓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欣赏三个部分的教学。同时,器乐教学也是今后音乐教学中的逐渐充实和完善的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是必要的,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常用的直观教具有:卡片、挂图、多媒体(如录音机、教学磁带、影碟机、教学光盘、宽带网)等,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感知,提高感性认识。

2.2.2 课外活动。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在课外活动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它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成为一个整体,美育教育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学校中的大型音乐活动等,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2.2.3 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音乐教学设备。优质教育资源犹如一股清新的山外来风,吹来了教育改革的新鲜气息,吹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音乐课上,现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离农村实际较远,教学难度大,这时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材,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还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

2.3 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音乐教师的师资水平是影响音乐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学校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应给予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忠诚于音乐教育,才有激情去为音乐教育事业埋头苦干,以此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多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为音乐教育奠定基础。其次,根据我国农村中小学面广量大,艺术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各级示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要,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办班进行专业培训,有组织的挑选乡村学校骨干的音乐教师,轮流训练或组织巡回教学,并定期举行音乐欣赏会,增加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音乐教师,一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自修,力争专业进修和短期培训,保证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二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三是要针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秉除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结合器乐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作为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首先要主动学习,音乐课并非听听即可,需要开口练习,从发音、吐字入手;其次就是要把握音准、时值等,再加上感情以丰富音乐所要表现的效果。

2.4 加强教学改革。

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还需要经常组织一些音乐课评优的活动,多听有关教师的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从而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有效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音乐教学和其它学科的平等进行。其次,要保证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材适当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互动式教学,尽可能的结合器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5 大力推广五线谱教学。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广泛通用地、比较准确、科学的记谱法。我建议在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中都用五线谱。从初级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识谱和视谱能力,并加入初级的视唱练耳练习,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音乐文化水平。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维、道德、智能、情感以及身心健康的素质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我们要打破应试教育传统思想,把音乐教育列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项目,使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 音乐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廖乃雄. 音乐教材法[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第2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四川管乐;管乐教育;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4-

一、中国管乐的发展状况

西方的管乐器传入我国较早,但以乐队形式传入始于19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繁荣又为管乐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近20多年以来,除各地管乐队自身的努力发展外,对外交流的增加,新知识的传入,也帮助和促进了我国管乐团活动得以更大的发展。

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地管乐队发展迅速

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和外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为中国管乐活动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各地的管乐组织、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4年11月18日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经中国音乐家协会批准成立,这一形势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对管乐活动认识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了管乐的发展。

(二)乐团演奏水平总体明显提升

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基础上,以首都和沿海开放城市为先,有许多管乐团脱颖而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培养了一批有团结精神的优秀管乐队成员;总结出适合自己乐队实际情况的乐队管理体系;有优秀的专业指挥和专业教师辅导;社会活动、国内外交流逐渐增多。但是中国管乐团本身技术水平与音乐表现力发展不平衡,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有所差异,较贫困地区会出现师资、信息、资料等十分缺乏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中国管乐艺术发展至今,专业管乐团多集中在军队,以军乐团的形式存在,也有少数地方专业管乐团。中小学管乐队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区及沿海地区发展较好。中国内陆地区管乐艺术发展起步晚,很少有中小学管乐队,即使有乐队,总体发展水平也不太高。

最近几年的管乐热潮推动了内陆地区管乐艺术发展,先后有不少中小学组织了管乐队。有些艺术大学也开展了管乐教育一课,不过由于师资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学成果暂时也不太明显。

二、四川管乐的发展与现状

说到四川省的管乐发展,不得不提到四川音乐学院孙竞教授,他为推动四川省管乐发展,贡献出不可磨灭的力量。 解放战争之后,重庆市当时还属于四川省,军队在重庆市成立的“人民政府交际处乐团”,由共产党接收,组织成了四川省的第一支管乐团。60年代期间,“战旗管乐团”成立,这是在重庆规划为直辖市以后,四川省的第一支管乐团。近年来更名为“战旗文工团”。但是这些乐团都是军乐队的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室内乐演出性质的乐队。1993年,孙竞教授从美国留学归来,成立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会管乐团”,乐队成立一学期以后就开始演出。1994年四川音乐学院聘请奥格斯堡音乐学院的罗伯特・斯蒂克专家指挥管乐团,并成功举办了“交响管乐专场音乐会”,这是四川省第一支真正作为室内乐演出性质的乐队。

四川省的管乐艺术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发展,其他下级城市也正在慢慢萌芽,但都还没有规模和成绩。成都七中管乐团是四川省中小学管乐发展史中一抹亮丽的色彩。1987年,美国华盛顿中学访华,来到成都七中交流学习。1988年5月,成都七中成了军乐团。1994年,成都市教委成立了成都市中小学生“银杏艺术团”,艺术团有三个分团,其中成都七中军乐团在孙竞教授的指导下,由军乐团转型为管乐团。1998年8月,成都七中管乐团第一次参加“西安国际青年管乐节”,这是四川省中小学管乐队第一次在中国甚至世界上亮相,谁都没有想到这支默默无闻的乐队一举获得金奖,响遍全国,并从此拉开它的辉煌帷幕。2002年8月,成都七中管乐团代表成都市,赴澳大利亚访问成都市友好城市阿德莱德市。2004年7月,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参加第一届“世界杯管乐队比赛”,获得中学组铜奖。成都七中管乐团是四川省中小学管乐界的一朵奇葩。2007年成都市举行了第一届“成都中澳青年管乐节”,从此每年9月份军训一届,延续至今。2010年更名为“成都市国际青年管乐节”。2009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聘请新加坡管乐协会主席李天池博士,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管乐教师的培养与管乐研究的工作,并且组织了第一支音乐教育管乐团,在李博士的教学中,贯穿着中西璧合的管乐教育方法,甚至连‘可兰经’和‘佛经’都搬上了讲台,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严肃的学习态度和紧张的教学实践,并肩与李博士度过了两个年头,李博士经常对学生说;“做事之前先学做人。”快乐融洽的师生关系印证了艺术是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唯一享受。

2010年4月23日,“四川省中小学管乐队指挥培训项目培训项目”启动,该项目是由四川省体育艺术协会、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四川音乐学院与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一项管乐教育活动。项目依托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优秀师资源,在成都市选择30所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校乐队指挥培训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推动和帮助四川省中小学管乐队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在四川省中小学管乐队指挥培训项目启动的同时,音乐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也开始了辅助在选学校乐队的筹建工作。川音附小是在选学校中开展乐队组建工作较早的学校之一。还有成都七中、雅安四小、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成都市银都小学、广元市南鹰小学、成华小学、龙江路小学、新华路小学、成都市师范附属小学、川大附小、广安中学等30所学校。音乐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在这30所学校开办了管乐队,为四川的管乐艺术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项目开展期间,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管乐教育专家、教委领导,相继前往四川观摩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管乐艺术发展。2011年4月23日,四川省首届“雅马哈杯”校际管乐大赛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参加比赛的学校来是自四川各地的15所中小学,大赛的成功举行,说明四川的管乐艺术有了进一步提高,正视四川中小学管乐教育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才能使四川管乐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三、四川中小学管乐教育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通过在四川中小学实践管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收集资料等方法,对管乐在四川中小学发展的问题做出以下自己的浅见。

(一)重视程度

在一所中小学发展管乐队,碰到最大的难题是学校及家长对管乐了解较少,似乎认为音乐只是文化课的附属品,从而对管乐产生教学方面的轻视,这对于乐队发展有很大阻碍,很多时候必须先向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解释管乐的意义。其次学校领导对于乐队不了解,有可能对于乐队必须的排练场地或打击乐器的购买很不支持,这就耽误了乐队的组建与发展。学校及家长对管乐了解少这一问题不止体现在四川管乐发展,甚至全国都是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川省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管乐教育的氛围,除了省教育厅需对管乐教育大力支持与鼓励,学校也应该相应的对管乐教育做出一些普及宣传及认可。

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家长应该理性认识管乐教育,并且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不以考级为最终目标。家长和专业课教师要端正对管乐教育的态度,不要有太强的利益性和目地性。中小学管乐教育主要是靠教师对学生的循序渐进的引导,有计划有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器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才能将中小学管乐教育普及化。

(二)教育方式

音乐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有学习音乐的权利。对比国外与我省的管乐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国外管乐教育注重的是普及教育,而我省则更加注重的是精英教育,培养的是个人表演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省内精英教育的问题:

1、精英教育的方式,注重培养个人表演的专业音乐人才,虽然个人演奏技巧能力强,但是,他们一旦进入乐队,就会凸显合奏能力的薄弱。

2、精英教育方式以追求,考试与比赛成绩为主,这样会很容易把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扼杀,不能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所以,我们总结了国外的普及教育特点与优势,响应中央提出的“培养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了“音乐教育的新体系”来改变这种固步自封的教育现状。

普及教育的宗旨与优势在于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他们能轻松的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培养的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自学能力,在国外,学生能在管乐队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能跟着节拍器自己进行小组练习及排练。这样使他们从被动接受音乐,改变为自主的学习与感受音乐,快乐的学习。总之,套用国外的一句话:“一个郎朗需要13亿观众,而13亿个郎朗会有几个观众呢?”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郎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培养的是台下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观众。

(三)教师素质与技能

管乐教育是一门一专全能教的学科。在国外,管乐教育者必须掌握以下技能:

1、每种管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包括打击乐)

2、乐队组建及管理

3、管乐队训练技巧

4、管乐队指挥法

而在省内由于各大院校没有相关专业,造成了管乐教育人才的匮乏。而现在省内的管乐团的指导教师基本都是管乐表演专业,针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乐器非常了解,但是并不了解其他乐器的演奏方法及乐队合奏的技巧,这样就造成在训练乐队时,由于教学法不恰当而引发各种可轻易避免的问题。

开设管乐教育方向的专业,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结合省内管乐发展的问题,开创一条具有四川省特质的管乐教育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要坚持以普及教育的方式教学。作为管乐教育者,我们应该了解每种管乐器,并懂得怎样去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应该以育人为主,管乐教育以此为本,育人在先,技巧在后。

(四)教师职业操守

学生家长在购买乐器时,全权交给教育者负责。这一行为是出于对教育者的信任。遗憾的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利用这种信任充当了乐器经营者,把教书育人当作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放弃了自己的教育底线。然而在国外的乐队当中,管乐教育者的环境相对较好,教师的素质、学历较高,他们在教学之外更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约束。

省内在进行师资培训时不仅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的熏陶。将管理制度明确化,在自我约束的同时接受他人的监督。然而省内正是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系统,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的管乐管理监督制度,再结合四川管乐现状得出一套适用于四川省的管理系统。

(五)乐器问题

在国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乐器价格等方面的资讯信息是对等的。具体体现在:乐器供应商的市场竞争较为剧烈,乐器价目相对透明。对于乐器的购买教育者更多的是提供乐器品牌和性能的咨询,这种咨询是针对被教育者的年龄和能力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在一些制度上也限制了乐器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如在新加坡的学校,乐器大多都是由国家统一规范投标,然后由校方自行购买。

在省内,因为乐器价格方面的资讯信息较少,乐器供应市场制度不完善,从而导致乐器价目的不公开,乐器质量的良莠不齐,而且还有一些教育者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充当了乐器的推销商。他们可能选择劣质乐器的生产商来为被教育者选购乐器,以获取差价为盈利目的,乐队乐器的质量标准因此就会参差不齐。

乐器质量的好坏其实是影响乐队演奏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如果选购了质量差的乐器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按键不灵敏,笛头做工不规范导致部分音偏低或偏高,乐器无法调音等。某小学学生家长不愿意价格较高质量较好的乐器且认为孩子不会爱惜,所以购买了一件质量差的木管,在练习的第一周就出现了音不准,无法进行调音,按键不灵敏的情况,导致无法与整个乐队融合在一起。而在独奏时则会出现技术性失误,以及音色不好,从而影响演奏质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时候学生表现不尽如意,并不只是学生的技术水平不够,而是和乐器的优劣有极大的关系。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文化事业是四川省每一个教育者的使命,为文化教育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文化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使其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让文化教育事业制度更加完善。

(六)乐队组建与编制

乐队编制一直是组建管乐队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国外,管乐队组建有着科学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乐队的宣传与报名。

二、第一次家长会(主要介绍管乐队与各种乐器)。

三、管乐队招生考核:1、音准测试;2、节奏测试;3、其他方面的考核。

四、乐器的选择:1、专业老师选择学生适合的乐器;2、学生喜欢的乐器。

五、第二次家长会(公布入选名单和管乐队近期计划)。

在省内,中小学管乐队组建与编制多数是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管乐教育工作者,没有科学系统的组建乐队的方法;2、多数家长不了解管乐,盲目的替孩子选择乐器或者选择自己认为“好看”的乐器,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适合这件乐器。这样一来,管乐队将出现诸多问题,如:各声部不平衡;部分队员由于选择了不合适的乐器,导致学习障碍。以上诸多原因最终阻碍了管乐队的发展。

省内乐队的组建与编制应结合国情及目前的实际状况并参照外国系统化的教学方法,让管乐队在四川蓬勃发展起来。

(七)教学方法

缺乏针对性与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在国外的乐队,你会发现从坐姿、呼吸法、吹奏法都是规范统一的,而在省内虽然大概都知道这些,但是还是会看到乐队学生随意的坐姿、不准确的呼吸点、不规范的吹奏法。

1、就坐姿而言,正确的坐姿可以给呼吸管道一个通畅的状态,而不好的坐姿会压迫呼吸管道,例如:小号弯腰驼背靠在椅背上坐,发出的声音是不饱满的。

2、规范、统一的呼吸,能使第一拍的发声点整齐。乐曲中途乱换气,会使乐句、乐段不完整,呈现不了完美的音乐性。例如:小提琴的上弓、下弓不整齐就会很难看,同理,管乐队的呼吸不整齐,发声点不同就会很难听。

3、吹奏法,要有正确的吹奏嘴型,如何吹笛头、号嘴,木管乐器哨片的振动和铜管乐器的唇振都是很重要的。

4、好的音色要用正确的坐姿和呼吸。没有正确的坐姿就没有正确的呼吸,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正确的吹奏法,以至于不能发出良好的音色,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5、音准缺乏和声概念,可能是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管乐方面和民族音乐的差异比较大,并没有和声概念,音乐用“百家争鸣”的吹法,这在管乐队中是不提倡的。

6、规范的演绎法,能使学生准确的发音。舌头、嘴型、气息的变化都会使演绎法千变万化,正确规范的演绎法能更好的诠释乐曲。

(八)教学资料

管乐团教材的选择对于管乐的教育很重要,因为在系统化的教学法之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才能让教学得以实施。目前,省内的管乐团教材并不多,主要为单个管乐器的基础技巧练习的教材,缺乏系统的标准的合奏练习教材。现有教材比较陈旧,都是国外多年前的教材翻译,缺少针对管乐团现状的教材。

虽然国外有很多比较先进的教材,但是省内的观念和国外不同,教材由于价格较高人们多半愿意复印而不是购买正版,而国外出版商为保护其版权和知识产权利益不愿将正版书籍的版权交给国内出版商出版,这样就导致省内外教材得不到更好的交流与更新。而在国外,合奏练习的教材很多,也有乐队指挥自己编写教材出版,对乐队的基础合奏很重视并且有针对性,乐队指挥根据自身乐队的特点编写,在教学中不断修正,使得合奏教材不断推成出新。

综合以上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解决知识产权及版权问题,将国外较好的合奏教材引进国内出版。

2、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将系统的教学内容加进教材中。

3、借鉴国外经验将教材在教学中修正,之后通过中小学管乐交流的活动,将各学校的优秀练习曲目在各个学校间得以传播,也能将修正的新内容及时实施。

同管乐团教材一样,管乐队乐谱也存在同样重要的问题。省内有一些优秀的管乐团作品,但作品几乎多是为军乐队或专业管乐团而作。省内甚至整个中国大陆并不缺乏好的作曲家,缺少的是为管乐团,尤其是中小学管乐团而作的初中级管乐团作品。虽然也有从国外购买引进的管乐团作品,但同样由于省内及国内的知识产权问题, 让国外出版商对版权的保护现状产生质疑,因此在引进国外优秀作品时,会出现一些阻碍 。

而在国外,管乐作品有详细的分级,不仅有管乐作曲家为各级创作管乐作品,还有专门的编曲者将优秀管弦乐作品改编为管乐作品,国外作曲家很重视中小学初级管乐作品的写作和推广,从初级到专业级的乐队均能从中找出合适的曲目。

从这些方面看,要首先解决版权问题,保护作曲家的利益,才能鼓励省内甚至国内作曲家多为管乐创作优秀作品,尤其在适合初级管乐队的作品上。如此国外出版商也愿意将管乐团作品带入四川省及全国 。

省内需要有统一的作品分级标准,确保各级别都能有优秀的管乐团作品,特别要注重初级管乐团作品的质量,这样才能解决省内管乐团作品缺乏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程义明.(2010). 管乐团合奏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王绍海. 中小学管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乐器学堂,2010(04)

[3]胡丘岩.“管乐热”所引发的思考【J】.音乐生活,2008(12)

[4]赵瑞林.欧洲铜管乐在中国的发展【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02)

第3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城市 农村 基础音乐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一场历史上影响广泛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大潮,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内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改,而是纷纷开始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课程标准、设计新教学体系和实验新教学方法等。

近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也不断尝试改革与创新,制定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引进吸收了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洛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在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史上的黄金发展期和历史机遇期。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由于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工作,曾就音乐新课程的推行对海南省及深圳市的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进行了培训。在此期间,经过实地听课、看课及与各地中小学老师沟通了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大量的投入为城市音乐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则严重滞后,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此,笔者结合实际现象,将《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与农村、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为有针对性、有效地把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方法等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提供实践依据。

师资现状的比较

城市教师队伍现状。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多配备有专门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完成教学素养的自我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前进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强,在能较好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多数还能胜任课外音乐特长辅导。此外,城市中还有一批音乐教研人员、音乐教育专家、热衷于音乐的各行业音乐爱好者来支持国民音乐教育事业,并发挥了带头、引导、示范等骨干作用。他们对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音乐新课改要求教师们认真解读《音乐课程标准》。参照标准,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认真研读新教材;及时在课堂上调整教师角色的转换,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并能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了理念和知识的更新。正如音乐教育界专家所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仍相当薄弱。以海南为例,2003年我们对海南省3320所小学、535所中学当中的109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92名中学教师当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37人,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2.7%,连专科文凭都未获得的教师有42人,占所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4.4%;能胜任或基本胜任所从事的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约占60%。海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深圳等在基础音乐教育较为先进的城市相比,要落后至少10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占我国总人口65%的农村音乐教育几乎未发生任何影响。笔者曾被从农村走出来学习的一线音乐教师多次问过一句同样的话:“老师,我们那儿没有多媒体、学生又买不起新教材怎么办?”是啊,该怎么办?像海南一些贫困县乡,长期以来无专职的音乐教师,有些地方连语文课都无法保证用普通话正常授课,都是夹杂着海南话的“双语”授课,更甭说音乐课了,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其推行新课程标准呢?这种因缺少专职音乐教师而无法确保正常上课、保证教学质量的现象在其他省市也存在。我国80%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又是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的推广和实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使用教材的比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六大原则: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所选曲目加入了部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作品、优秀新作品,中外作品比例适当,有利于欣赏、歌唱、演奏、创造性等内容的综合运用;音响教材包括歌曲示范演唱、歌曲伴奏、欣赏曲、实践范例及供教师选用的一定数量的备用乐曲;教师参考用书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有关参考书目等。编写内容既利于发挥教学的规范性,又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学生教科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达的教师用书外,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制作音乐课件(如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新教材的编写,使音乐教学更具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城市教材使用情况。众多城市的中小学均使用了新版的音乐教材,且多数学校采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只是有些学校使用线谱版、有些学校使用简谱版;还有些城市的学校使用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本省自编教材(如广东省大部分城市的多数学校);另有少数学校仍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旧版教材。

农村教材使用情况。在我国广大农村,部分条件相对较好、能正常开课的学校使用的仍是旧版教材,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愿意换。他们已经熟悉并掌握了原来教材的使用,自身的技能及知识结构使他们研读新的教材很吃力,且音乐课件在农村因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应用,因此教师们情愿使用旧教材。至于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县乡的中小学,长期以来是“教师手中一本书,学生桌前光秃秃”,即学生根本没有教材,只有老师手里有本教材。他们每堂课只带着耳朵、嘴巴来,每学期跟着老师学几首生涩的歌曲,课堂也不涉及音乐知识的讲解,随意性很大。教师简单、程式化的教学使原本最应有趣的音乐课变得枯燥无趣。

少数民族教材使用情况。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多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中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傣族等的文字较常用,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等族的文字已少用。其中蒙古族、朝鲜族(延边自治州教材较富民族特色)、藏族等都有用本民族文字编写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他们使用的仍是过去编写的音乐教材,没有受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边远少数民族农村的中小学虽无教材,但当地一些民间歌唱艺人走进课堂,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孩子们唱着本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古老民歌,这也正是我们亟须挖掘的民间音乐瑰宝。如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南方少数民族藏族(部分经济较落后县乡)、侗族等。如今,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一些热心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业内人士在少数民族当地建立了“音乐传习所”,立足于挖掘民间音乐、民间歌手,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教学设施的比较

城市教学设施状况。城市的中小学当中,教学设施完善、各种乐器配备丰富,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等,有乐队的学校更配备了齐全的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等;很多学校都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能依据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对象,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授课,使教学更为直观、形象,教学过程更为立体化。

农村教学设施状况。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只有个别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的师生都未见过多媒体教室。城市学校常见的各种形式的排练,如合唱、舞蹈、器乐等,在这里均无固定的场所、乐器及必备的教学设施。大部分教学是随班上课,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无缘投影仪、电脑等先进设备了。

结语

通过对城乡之间师资结构、教材使用、教学设备等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区、各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表现出的严重不平衡。新课改背景下城市的变与农村的不变让我们在改革中不断反思,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拙见:解放观念,重新审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同时相应提高其工资待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解决长期经费短缺现状。笔者认为这几点做到了,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就能得到切实推行了。

参考文献 :

[1]杨立梅.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2]刘琨.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探索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路径.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55页

[3]杨力.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开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2期

第4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前言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音乐鉴赏教学越来越备受重视,正是因为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同时对于提高中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会相应开展各种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如歌唱演奏、音乐创作,或将舞蹈与戏剧表演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这些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在实际的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不仅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因而更谈不上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国各大中学学校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以实现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

开展音乐教育是我国实现美育要求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音乐鉴赏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同时,音乐鉴赏教学具有其他教学难以匹及的优势,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我国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对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希望借助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中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更新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没有将素质教育渗透到音乐鉴赏教学中,因而导致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新意,进而制约了音乐鉴赏教学功能的发挥。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绝大地区的教学仍旧以高考为主导,只注重对高考必考科目教学的投入,而轻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其中就包括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忽视。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由于没有学校的投入,所以在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上严重不足,因而影响了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就按部就班、草草了事,进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音乐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灵感与智慧的结晶,寄寓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优秀的音乐作品蕴涵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与情感,启发学生从中获得感受与体验,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音乐熏陶,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为纯音乐的创作完全由优美的曲调、旋律构成,没有歌词的辅助,所以在作曲上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对于纯音乐的鉴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纯音乐,更能调动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跟随音乐展开去幻想,从而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通俗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

在如今的音乐环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占据了大半个音乐市场,其普及性与传播性都非常的广泛,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欣赏到这些音乐。当然,通俗流行音乐也具有本身的优点,如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等,因此通俗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专门开展通俗音乐的鉴赏课题,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探讨通俗音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对通俗音乐的认识与见解,从而展现自己个性化的音乐观与审美观,这样的鉴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有益。

(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文化

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国家虽然存在文化的差异,但在音乐欣赏方面却有着相似的审美需求,并且不同国家的音乐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其音乐作品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了解该国家的音乐文化与历史文化等。因此,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民族音乐都需要引导学生去积极鉴赏。通过教师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尤其是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勾起学生深入学习民族音乐的求知欲,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从而推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并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歌唱、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姿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乐素养。

四、结语

综上可见,对中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当前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我国各大中学学校加大对音乐鉴赏教学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为此,需要针对我国当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来采取相应策略,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利用音乐鉴赏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第5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育;社会服务

音乐是结合文学、艺术于一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现实生活映射的成果。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各个地方都独具特色,与当地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流行音乐的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音乐艺术也紧跟其步调,不断前进。其中,流行音乐就以其独有的旋律个性,丰富明了的音乐内容,和贴近生活、易入人心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一代的内心追求。因而,它也成为年轻人最为喜爱,又积极参与的娱乐活动之一。就目前而言,流行音乐的广传度,也让它享有前沿的都市化地位。在流行音乐唱主角的音乐环境氛围下,音乐教育也备受瞩目。那么,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又将如何转变?笔者就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做简要概述,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二、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频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也不断扩大、完善。音乐教育的发展脚步也不断前行。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都有着明显的提升。但是,相对于一些音乐教育体系更加成熟的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在某些方面向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学习借鉴相关经验,找到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优化。

(一)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共同点

音乐,对人类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视,是人类精神上不可多得的美味盛宴。国内外的音乐教育者在这一点上不约而同,认为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塑造等综合因素中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譬如,在课程开设方面,国内外都根据不同形势,在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年时段,妥善的安排了相应的音乐课程,并步步依照其制定的计划执行和完善。

(二)国内外音乐教育区别

音乐教育被愈发重视。普及音乐教育,让音乐教育成为各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教育方式是各国的共同发展趋势。受国情、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与外国的音乐教育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外的音乐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内心的审美。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操方面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情感表现的呼吁多于音乐技巧的训练,强调更多的是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从而取得一系列的音乐水平提升。在我国某些发达的一线城市,“琴童”就突破十万并仍然在剧烈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音乐教育已走入某些误区。例如,“琴童”的增长,虽然体现了我国人民开始注重音乐艺术的培养与发展,但也带有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比如,在一部分父母的思维里,音乐艺术的学习成为了进入名校的一种捷径。某些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强化训练等。这都脱离了学习音乐最为本质的意义。其结果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日积月累,影响了我国整体的音乐教育综合水平。

三、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几点相关建议

(一)本土音乐文化的继承、开发

如今,国内外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创造对外交流平台,引进其他高校音乐教育的新颖教学理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然而,在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弘扬本土音乐文化,也同样作为高校的使命,被充分重视。在打开新思路,突破新格局,研讨新项目的新道路上,挖掘历史沉淀的传统音乐文化,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搬入高校音乐课堂,不仅对本土音乐文化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群“走出校门”

地方高校应鼓励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参与社会活动,把所学的技能在大众群体中公开展演。把特色的、专业的音乐活动带到社会中,多参加一些具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助阵各类文化节的演出,让高雅艺术走出校园,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这类社会公益单位蝉联开展音乐鉴赏讲座,使得音乐教育普及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群还可服务于农村建设的“三下乡”慰问义演、关爱养老院文艺汇演、关注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高校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这类音乐活动不仅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结语

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趁着音乐教育被推向为精神文化的重头项目。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该被普及,大众应该保有独立且正确的音乐认识。时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文化底蕴让社会音乐文化也步入稳固的持续发展阶段,而高校音乐教育更能为社会的音乐文化锦上添花。高校音乐的教育功能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良性作用。高校有能力也有义务为此做出一定贡献。

作者:于诗异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秦冉.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84-185.

[3]陈婷婷.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的定位[J].大众文艺,2013,21:221-222.

第6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来自海内外的63所院校、音乐类核心刊物编辑部及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论题涉及音乐教育哲学、传统音乐教育和其他研究论域。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音教园地Education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 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雪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忞、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7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  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第8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养成 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91

1 音乐教育在国内高校开设的现状

目前,国内设置音乐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开设时间仅限于第一至第二学期,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均非常有限。另外,根据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94名学生中,90%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其中,喜欢通俗歌曲的占78.53%,认识简谱的占48.5%,认识五线谱的仅占3.5%。可见,国内普通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对大学生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开展音乐教育迫在眉睫。

2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的作用

2.1 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建设工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更能促进大学生道德体系的建构。音乐的陶冶对于人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曲《国际歌》,激励着战争年代的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一曲《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新一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革命献身。欣赏与聆听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锻炼他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由此可见,在大学生道德体系构建中,音乐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2 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情意素质的培养

音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每个优秀的音乐作品背后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内心世界,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写照,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独立变幻的节奏、美妙悦耳的和声,把欣赏者带入另一个世界。学生可以在音乐的旋律中洗涤心灵,感受责任,坚定对未来的信念。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情意素质的良好媒介,无论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还是自身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美妙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刺激大脑神经中枢时,人体便会产生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起到加强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情绪状态等作用。如,在演奏器乐的过程中,当学生因为不熟悉谱子、动作练习太少而导致乐曲的演奏得断断续续时,如果老师能够多鼓励学生,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为其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扎实基础。此外,在类似“大合唱、乐队”等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特长和技能进行分工,使他们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通过活动中的不断调整与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3 在大学生素质养成过程中实施音乐教育的途径

3.1 教育理念多元化

在教育理念方面,在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随着“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推广,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渗入多元文化为其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学校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时,要转变传统的单一音乐教学目标,将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内涵渗透到教学目标中去,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独立、终身地进行音乐学习,能够从音乐学习中获得美感体验和审美修养。

3.2 教学内容丰富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精选富有欣赏价值和教育作用的音乐作品,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世界各族文化的介绍、内容健康且水准高的流行音乐等纳入教学内容中,把音乐教育当成文化普及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审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引导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另外,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通过即兴创作和指导性命题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和内涵。总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可以提高学生在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实现音乐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3.3 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手段方面,目前国内大学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一味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在音乐教育的课堂上采取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可以信息技术作为音乐教育手段的突破口,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协作、探索和创新能力,并使之个性得以全面发展。总之,音乐教育要在教学手段上实现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4 教学成效实践化

在教学成效上,高校可以把音乐教育的成效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各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把文艺活动深入到学生所在的系部、班级、寝室,通过广泛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使音乐教育达到普及化的目的。学校可以组建艺术团、合唱团、器乐团等社团,由音乐老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合唱比赛、歌手大赛等,为热爱音乐、有艺术才能的同学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文艺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个性发展、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一个拥有音乐美感的素质教育环境,为学生今后踏上社会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庆权.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

[2]周姝.论音乐欣赏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第9篇: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音乐教育;调查研究

一、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广西共有57所特殊教育学校,其中聋哑学校有1所,盲聋哑合校有2所,智障学校有6所,特殊教育综合学校有48所。本次研究选取了广西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南宁、柳州、桂林的15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音乐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个别音乐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笔者在选择抽查的样本时,尽可能地考虑了调查学校、学生的代表性,保证了调查的准确性。15所学校分别是:南宁培智学校,南宁盲聋哑学校,南宁市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横县特殊教育学校,南宁市邕宁区特殊教育学校,柳州市柳北区育才特教学校,柳州市鹿寨县特殊教育学校,融安县柳明特殊教育学校,柳州市盲聋哑学校,柳州市致柳特教学校,桂林市聋哑学校,桂林市培智学校,灵川县培智学校,荔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和兴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1)学校音乐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要与普通学校有区别。由于特殊学校教育对象是残疾学生,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是由教学设备和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两部分组成。学校配备的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直接对学校实际办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聋哑学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律动教室,一架钢琴,套架子鼓打击乐器、一套电声乐器、一套音响、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一组练功垫。在培智学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语音好康复训练室、三台以上电子琴、一套音响、一套奥尔夫音乐教具、一套蒙台梭利教具。在盲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专门的音乐教室、三把电吉他、三架以上的电子琴、一把电贝司、一套架子鼓、两台校音器、三套音箱、三把二胡、一架古筝、一把琵琶、一架扬琴、一把中胡、一把大提琴、一套竹笛、一把中阮、一把大阮、一套电鼓。

(2)音乐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在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现状方面,调查显示: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中,市级的学校在音乐课程安排基本都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但在县级27%的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施节数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往往表现为实际上课情况与功课表上课节数不同,音乐课被占用情况时有发生。市级盲、聋哑学生每周课时数为2节,每节35分钟。智障学生每周课时数为2至3节,每节35分钟。音乐教师每周总课时数为10至18节左右,除了按时上音乐课外,音乐教师还要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算在音乐课时中。开设课外活动小组的主要目的是便于音乐教师发掘特殊儿童的音乐潜能。经过访谈得知,开设兴趣小组最主要原因在于应付各种演出比赛。

在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材使用现状方面,通过调查,广西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中,音乐课使用教材情况如下:有25%的学校没有配备统一的音乐教材,主要以县级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市级的学校大部分能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统一的音乐教材,但是在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市级学校在拥有统一音乐教材的基础上,35%的音乐教师却没有按照音乐材料来上课,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重新组织音乐课程内容。在教师访谈时,一位教师这样说到:“由于学校各方面客观条件、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统一的音乐教材在内容知识点上很难把握,在具体实施上会遇到很大困难。从学生的上课状态来看,也没能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各个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本音乐教材。

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的待遇方面情况,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他科目教师工资待遇持平,但是校领导在音乐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对音乐教学设施的购买量不足、用于音乐活动开展的经费明显少于其他学科、对音乐教师的奖励少等方面。学校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会导致音乐教师们在教学中缺乏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在访谈中提到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上完规定的课时后,,还要组织学生排练课外活动,参加比赛等,获得优异成绩后,学校未对教师发放额外补贴的占65.4%。得到过补贴的教师也普遍认为补贴额度太少。学校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室上课积极性。

二、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广西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里都存在着用于音乐教育专项经费少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音乐教师的培训机会明显少于其他科目教师;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时,活动经费不足;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设备的配备程度明显高于音乐学科;音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排练时,学校没有给予奖励措施等等。造成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整体音乐硬件设施匮乏,用于音乐教育经费不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广西的特殊教育学校音乐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整体欠佳,主要表现在:很多音乐教师在最初选择从事特殊教育事业时,是出于被动,在问卷中关于“您最初选择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原因是?”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76%的人都选择了就业压力小这一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师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此,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观上出现了误区。在教育观念上,很多教师认为,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已经造成,音乐教育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科目,对特殊儿童的实际帮助不大。笔者在听培智学校的一节音乐课时,一名学生不愿意参与到音乐教师的教学中来,教师对于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笔者和这名教师进行了访谈,问道:“为什么对那名学生置之不理”?教师的回答是:“孩子本来在智力方面就有很大的问题,这种事情在课上经常发生,音乐教师在其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位音乐教师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于学生自身的缺陷,并未从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找原因,这种教育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三、促进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措施

全体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在特殊音乐教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特教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相关纲领等方面进行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机制方面有着很大的漏洞,致使特殊音乐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为了加快广西特殊音乐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必须从完善的培养机制入手。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完善培养机制:一是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必修课;二是增加特殊音乐教师培训机会;三是音乐教师提升自身教育观念。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中音乐教师的在上岗前会参加一次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在办法教师资格证时,特教音乐教师与普教音乐教师颁发同样的教师资格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家从法律和制度上就已经忽视了特殊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不利于特教教师专业发展。这就需要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笔者认为一定要尽早的在法律法规上有明确的规定,制定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通过问卷和访谈得知,大多数音乐教师对音乐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小部分教师对音乐疗法一点都不了解。一点都不了解的教师都是来自于县城特殊教育学校。对音乐治疗有一定了解的音乐教师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多数是通过上网查阅,但在实际上课中很少运用。究其原因在于不知道究竟如何运用和操作。由此可知,广西教育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是不到位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关教育部门应该多组织音乐教师参加培训和讲座,内容主要以“音乐治疗与音乐课”实际相结合、“特殊教育音乐理论概论”等等。由于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有的状况,笔者不奢望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能够在音乐治疗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基于光特殊音乐教师现有的专业化程度,笔者只希望在通过一系列讲座好培训后,能在懂得一些新鲜的理念,改进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为特殊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下面我们就针对广西特殊音乐教育的实际,谈谈如何将音乐治疗与音乐课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目前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应该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广西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实际性的问题,例如,音乐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音乐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来源于有关部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只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本身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还应该更多地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广西的特殊学校音乐教育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广西特殊教育事业一定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平平.湖南省特殊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2]张馨,张文禄,徐胤.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2):65-68.

[3]张鸿懿.音乐疗法(一)[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51.

[4]普凯元.音乐治疗原理[J].音乐艺术,1996,(3):71-73.

[5]刘春艳,吴娟.音乐治疗发展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119-120.

[6]张昊琰.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音乐季刊,2004,(1):105-107页.

[7]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6.

[8]鼓霞光.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65.

[9]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辞典[M].1996.

[10]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陈莞.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6,(7):93.

[12]张鸿懿,周为民.音乐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1):86-8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