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1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1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1.1农药、化肥使用过量,污染土壤、水源当今农药、化肥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些农民更为了片面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给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药物残留超标或深入地下水,对食品和水源造成污染。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板结;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可能会超过饮用水标准;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还会引起河流、湖泊等水域富营养化;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会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此外,农药包装瓶也到处乱丢,造成污染。

1.2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每到春秋,农民都会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一度烟雾笼罩大地,遮天蔽日,致使本已严重的雾霾更加恶化。焚烧秸秆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明显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器官产生较大的刺激。另外,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1.3小作坊乱排乱放污染物问题严重现在农村闲置的村社很多,有些人就开起家庭小作坊,但是这些小作坊没能及时纳入环保的有效管理范围,没有环保设施或者设备不齐全,废物、废水乱排乱放。如利用空置的小学校舍杀鸡、鸭,用化学药品褪毛,污水随意排放,污染了地下水,而周边群众生活用水取自地下,后果可想而知。

1.4饮水安全不达标农村饮用水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造成饮用水污染;小型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饮用水;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引起饮用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普遍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很多农民都是自己打井,直接吸取地下水后直接引用,会给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5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道路硬化率低;很多村社根本就没有垃圾站、垃圾筒,垃圾无法集中堆放,同时缺少垃圾处理设施;也没有排水、排污设施,存在污水乱泼乱倒现象。

2农村环境卫生差的成因

2.1农民环保意识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长久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如乱扔垃圾、乱排污水、放养禽畜、随地乱搭乱建窝棚、厕所等“脏、乱、差”现象,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尤其现在农村的常驻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这些老人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环境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他们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也很难改变。

2.2资金投入短缺由于长期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了村镇基础状况差,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基本上没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入很大,缺口严重。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与维持运转都需要资金。如村镇内道路硬化、垃圾清运、排水沟建设等,都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3工作进展不平衡,缺乏长效机制从总体上看,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普遍存在,但也有一些差异。公路沿线、镇区重点村的环境卫生情况比偏远地区的村庄好些,经济条件好的村比经济条件差的村环境卫生情况要好些,村级班子强的村环境卫生情况好于村级班子涣散的村。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最终无人管理。一是没有制定村镇环境卫生管理的总体规划,导致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施无法全面、有序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

3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对策

3.1要确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先规划,再实施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在环境卫生问题上不能重城镇、轻农村。关于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一定要先调研,再决策。根据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其次,要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是公共产品。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无法由市场自行提供。农村环境卫生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农村环境改造,成为农村环境卫生改造的主导者和农村环境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要政府有效地提供农村环境卫生产品,必须确定具体的办事机构及具体办事人员,做到“专事有专人办”。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县都设有农村卫生科等机构,目前主要负责农村的卫生防疫和卫生保健工作,而大的环境卫生整治问题却无人过问,建议在区县卫生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和人员,或者原有的卫生机构加派人员专门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整治、监管。

3.2树立生态保护型经济理念,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可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保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应用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防治农业生产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用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各种经济循环链条,使农村走上“优质、高效、高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3.3增强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3.3.1垃圾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在农村增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或在远离人群生活区水源地建垃圾填埋场,立农村垃圾转运站,为乡镇配备垃圾车,行政村和自然村内置放垃圾桶,让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村公路旁设置大型垃圾桶或者垃圾屋,有利于环保部门运走垃圾。在有些住户分散的村庄,也可以设置流动垃圾站,就是环保部门每天派垃圾车走村串巷收集垃圾,村民们必须在垃圾车来之前对垃圾进行分类装袋,放置在家门口,这样那些住在偏远地带的农户也可以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3.3.2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应该与改厕改水问题统筹起来解决农村中人畜粪便污染、垃圾污染、饮水问题等是目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农村还没有自来水,很多农户是打井取地下水,由于环境恶化,地下水已经不安全了。因此,当务之急是改水改厕。改水改厕需要专门立项,环保部门应该指派专人负责该项目。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改水改厕正在逐步推进,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农村改水改厕配套沼气工程普及率不高,改水的建设和管理都不规范。有的水厂或者水站的工程设计不符合要求,提供的饮水达不到国家标准。最严重的是好不容易筹措的资金还经常被挪用。改厕工程也不尽如人意,有的户厕选址不合格,不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改水改厕工程进行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大改水改厕和发展沼气的工作力度和进度。另外,农村排污问题必须统一规划,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逐步建立农村每家每户的污水排放系统,在村内建排水渠,把生活污水引到村外,净化处理。另外,还得注意北方冬季结冰现象,防止冬季污水不能排放,冻裂管道等问题。

3.4在农村大力开发农林卫生环保技术科技创新和进步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同样,要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处理农村垃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不能完全照抄,因为农村的人口、产生垃圾的种类与城市有很大不同,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直接投入的方式,引导相关科研机构针对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做技术研发,为改善、治理农村环境打好技术基础。

3.5加大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并开展相关的监督活动首先,环保部门应该制作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资料,引导农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珍惜环境,摒弃陈规陋习,最后成为环境保护者。比如,可以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环境会造成哪些恶果。这样的纪录片可以在电视台农业科技栏目中播放;也可以派专人到农村村社组织农民集体观看;还可以把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做成小册子,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环保节目,让孩子们回去宣传到每家每户;也可组织志愿者走村串巷向农民传授环保知识。其次,开展“村容整洁达标建设”活动。在改水、改厕、垃圾回收、村容整治过程中要和“村容整洁达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方案制定实施与落实有效结合,经费投入与村容整治出效果结合起来,在每个自然村选出卫生衣物监督员,负责监督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保洁员的工作要做到实处,与村民互相监督。这样保证每天村民按时把垃圾放入指定地点,由保洁员及时收集清运。最后,还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卫生不达标,就不是和谐新农村。

3.6广泛开展民间环境卫生活动如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政府的责任不可推脱,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环境问题都必须由政府亲力亲为。政府可以调动民间力量,通过非政府方式治理农村环境卫生。如鼓励村民自己建设环境保护建设,鼓励和支持每户村民根据当地情况建设适用于家庭的卫生保护设施。如支持村民建新式厕所,避免粪便随意丢弃;建设适合当地特点的沼气池、沼气罐,这样既减少了污染,又提供了能源;鼓励相邻村民间进行合作,采取适合家庭的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技术,共同建设私人垃圾处理设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4结语

第2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虽然集中开展了一周时间,各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市上的要求和指挥部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通过检查发现,县城和城乡结合部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乡镇领导对双创工作重视不够,认识模糊,主动性不强,没有把双创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村容村貌不够整洁,镇村道路周边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现象严重。(2)城区仍然存在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如龙泉路口与和平路交汇处、生产资料公司门前乱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地埋垃圾箱周边卫生差。背街小巷无人清扫,个别单位内部有卫生死角。(3)县城所有十字路口存在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主要是:①五路口、交警岗十字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特别是五路口转盘周围,客运车辆、出租车、三轮车拉客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严重存在安全隐患。②和平路西端与文明路交汇处、和平路与朱鹮路交汇处、物资公司门前路段商户普遍存在倚门经商、占道经营现象。③城区各十字路口乱摆摊点,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辆,严重堵塞街道交通。(4)由于道路两边硬化不到位,县城次干道周边普遍存在种庄稼现象。主要存在于:和平路东段南侧、朱鹮路南段、北环路西段、南环路、龙泉路、工农街等。(5)城区内建筑工地管理不规范,建筑物料堆放占道十分严重,特别是和平路中段目前的施工基本把路面占完,行人无法通行。(6)城区和乡镇的集贸市场普遍存在占道经营,而乡镇集贸市场、街道的乱搭杆棚、倚门经商、乱堆垃圾现象更加突出,严重影响镇容街貌,群众意见很大。(7)朱鹮站、蔡伦墓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差,整治力度不够。在通往景区的道路两边存在乱堆乱放现象,路边杂草、垃圾未能给予清理,个别路段还存在占道经营现象。(8)108国道沿线和高速路出入口引线可视区内乱堆农作物秸秆现象严重,虽经集中整治清理,但是个别地方仍然有碍观瞻,如磨子桥镇杨湾村的高速路引线两边和戚氏镇的戚氏路口等地段。(9)城区主干街道两边门店广告牌匾不统一、不规范。(10)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没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11)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范围比较小,特别是城区的背街小巷和乡镇集贸市场、街道基本没有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2)城区主干街道的人行道上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依然严重,虽然在各门店前划定了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但是缺乏监督机制。(13)县内所有营运车辆车体内外普遍较脏,影响市容环境卫生。(14)城区主干街道两边彩砖铺设和南环路慢车道改造工程进展缓慢。(15)各单位普遍缺少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打扫卫生成为突击行为。

二、工作开展情况

10月20日,县双创办接到市双创指挥部《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通知》的传真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着重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抓部署。11月21日,指挥部召开了第十二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了我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范围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认真开展城区环境卫生义务清扫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圈定了整治范围,提出了目标要求,划分了责任区域,精心安排了为期一周的集中整治活动。各单位在指挥部会议之后,立即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指挥部会议精神,成立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确定专人主抓整治工作,层层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抓督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双创办和效能督查组从21日至27日牺牲双休日,加班加点分头对城区和108国道沿线乡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星期六的随机抽查中,对磨子桥镇的桥头垃圾、杨湾高速路入口引线两边的杂物、拆除建筑物后的建筑垃圾和龙亭镇蔡伦墓周边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督查,落实了工作责任,并不定期限进行电话督查,督促任务落实。

(三)抓落实。经过层层动员部署,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从打扫机关内部卫生入手,带头上街、上路义务清扫。谢村镇主要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沿108国道和405铁路专线徒步检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遇到问题当场解决,对国道边的“白色污染”带头捡拾,可视区基本无垃圾、无乱堆乱放。城区的义务清扫活动在县委办、政府办的安排部署下,于11月24日集中进行,检察院、城建局、财政局、文体局、旅游局等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县上检查组抽查时,仍然冒雨劳动。通过此次集中整治,全县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区主干街道干净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取得初步成效。县乡道路、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有所改善,切切实实让群从感受到双创实惠。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和建议

1、要进一步统一全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思想,提高认识,步调一致抓双创。特别是在目前的达标建设阶段,各创建单位都要围绕目标任务,积极主动,狠抓落实,迅速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2、深化双创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知晓率。要利用义务清扫,联合执法检查,双创随机抽查等,发现先进,树立典型,把这一惠民工程宣传到千家万户。

3、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开展交通、旅游、食品卫生、取缔非法占道经营、社区居民小区和五小行业专项治理。一是继续巩固市容综治成果,加大背街小巷、城乡结合和乡镇集贸市场整治力度,尽快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二是加大旅游景区点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当地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下硬茬解决景区点周边环境差的问题。三是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继续开展食品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4、建议城建管理组对城区硬件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尽快采取措施,确保彩砖铺设和南环路慢车道改造工程进度。要协同交通、交警、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十字路的倚门经商、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商贩。

5、督促108国道沿线乡镇及磨子桥、马畅镇继续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本次检查存在问题严重的乡镇和部门单位进行媒体曝光,发整改通知。

第3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内容与目标;和谐社区;问题;对策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当前,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1.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人们对社区环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环境是指“社区的外部环境”,即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狭义的社区环境是指“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环境因素”,即社区的内部环境。狭义的社区环境也可称之为特殊意义的社区环境,它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社区环境是指狭义的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包括: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文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与管理等五个方面。

2.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就是要努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社区;就是要通过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新型文明社区。值得指出的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社区在规模上的扩大,给社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区环境绿化重视不够。部分社区,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社区,由于土地及物业出租收益高,对绿化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提供绿化土地。二是社区绿化率低,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绿化标准。三是绿化资金不足。社区干部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根本不去想办法筹措社区绿化资金,也不给予政府应有的配合与支持。

(2)绿化管理跟不上。有些社区由于缺乏足够的绿化管理资金,加上没有配备专人从事社区绿化管理,绿化度保持不够。

2.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卫经费不足。社区环卫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社区的环卫经费投入和社区居民上缴的卫生费。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环卫经费投入偏少、卫生费收缴率低、外来流动人口卫生费收取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社区环卫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2)环卫配套设施总量不足。环卫配套设施是搞好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不少社区存在环卫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例如公厕不足;垃圾堆放点缺少等。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环卫保洁水平的提高。

(3)环卫设施布局不合理。现在我国很多社区存在环卫设施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如部分社区在人流集中的街道或“十字”路口的附近没有设置垃圾桶,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

(4)部分社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部分居民对有关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法规知之甚少,环境卫生意识差。这突出表现在:拒绝交纳环卫清洁费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社区居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扔乱吐、乱丢乱倒的现象较严重等。

3.社区文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娱乐、休闲设施与场所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比如有些社区的小孩在小区绿地上踢球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社区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场所。

(2)社区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文化设施、设备的分布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居住密度、文化程度及年龄、职业结构等因素,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很多社区在文化设施、设备的建设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3)社区文化设施没有体现继承性、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社区文化设施、设备只有凝固了该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才能使本社区居民感受到自豪感和亲切感,才能对外来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有的社区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盲目性。

4.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不健全。很多社区的警务工作做得很不够,没有发挥好社区治安的防控作用,社区纠纷、社区犯罪和社区治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生命与物质财产损失。

(2)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欠科学。不少社区的警务工作,在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如没有开发使用电子警务系统,社区治安情报信息收信不及时、不准确等。

(3)缺乏必要的社区治安设施与装备。很多社区缺乏必要的设施与装备,如有的社区最基本的社区治安岗亭都没有设置,较多的社区没有设置治安报警设备。治安管理人员也没有配备必要的保安器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5.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譬如相当一部分居住小区停车位不够或根本就未设置停车场,从而使部分有车族将车停在人行通道上或索性停在绿地上,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便于管理。

(2)社区生活环境的规划不合理。如有的社区道路规划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当一部分道路只讲究“横平竖直”,没有考虑方便行人,因此,小区绿地屡遭行人践踏,形成“踏坏了补,补了又踏坏”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1.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事关社区居民长远利益的系统工程。在社区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把建设环境优美、舒适怡人的城市社区作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制定社区环境建设的长期规划。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吸纳国内外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口规模、发展速度及环境承受力等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制定社区环境建设的长期规划;其次,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社区环境建设既要考虑各种类型居住小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又要注重对现有的各个居住小区各种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做到统筹兼顾。同时,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再次,要注重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按照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完善社区道路、活动场所、垃圾收容与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同时也要搞好包括园林绿化、给水排水、垃圾处理、通信、电力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应注重社区绿化建设。在规划与建设小区时,要留足绿化用地,使绿化率达标。

2.依法整治,严加管理

建设优美、舒适的社区环境,首先要严格执法,对新建的居住小区要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对开发商在小区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严加管理;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规划、建设及城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切实把好审批关。其次要加强管理。一要发挥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协调、督促、监督等作用。二要发挥好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充分调动业主委员会在小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发挥好物业管理公司的作用。物业管理公司是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在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一套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要逐步建立物业公司资质审查与考评制度,把物业管理公司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实现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运作机制,是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一环。区、街道办事处市容管理部门负责社区的市容管理。街道市容科要依据社区的设立情况,将街道所辖范围划分为若干市容监察责任区。原则上,一个社区为一个市容监察责任区。一个责任区下派一名市容监察队员实行包点、包片,行使市容监察职能。责任区市容监察队员受区、街道市容监察部门领导,接受社区群众监督。总之,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就能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效率。

4.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实效

开展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设计一些活动载体。设计活动载体,一要注重多样性。如“自愿者服务活动”、“绿化工程活动”、“街巷卫生竞赛活动”、“创楼道卫生、比里弄整洁活动”活动等。二要讲究特殊性。注重发挥本社区的优势,形成本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特色。三要追求实效性。活动载体的设计要找准社区群众思想的脉搏,把握社区环境建设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四要讲究科学性。活动载体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设计构思、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上述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就能达到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环卫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92-02

从环卫工作的本质角度出发,环卫工作属于一种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社会工程,其最终目标为通过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处理,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1]。此外,在新时代中,人们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表明,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环卫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应采取多元化管理机制,全面解决我国环卫工作所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广大居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得环卫工作成为一项“民心工作”。

一、新形势下环卫工作问题表现分析

1.卫生保洁手段与时代要求脱节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卫生保洁方式为:白天完成保洁工作,夜间无人管理环境卫生。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城市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主要体现为购物步行街、繁华商业街的出现与繁荣,这就表明,为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许多城市居民,乃至乡镇居民,趋向于于夜晚时间前往各大商业区或超市采购所需物品,甚至于部分地区存在夜间购物人流量远远高于白天购物人流量的现象[2]。由此可见,广大居民于夜间产生的垃圾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若环卫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保洁手段,则市容市貌将被脏乱的卫生环境所影响,且该现象的发生不仅会拉低地区的综合层次,还会大幅度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

2.环卫工作重复性强、被动性强

自我国推行城市化建设以来,中小型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的轨迹中,例如:大多数城市于市中心或郊区设立了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同时,由于每所城市的不同地区所采取的具体环卫工作开展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导致环卫工作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亦不相同[3]。加之个别地区现有环卫管理机制不足,造成该地区大部分环卫工作处于重复性较强的僵局,譬如:针对某一地段的环境卫生,停车场管理部门、广场管理处、房管部门、城管部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等,均需对维护该地段的卫生质量负责。该种情况的发生,极容易造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即上述部门的个别管理人员抱有谚语中“和尚”的心态,最终造成卫生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干扰了广大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3.城乡交界地区环卫工作缺失

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随之,城市的不断发展引发长期存在的环卫工作“死角”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而该种环卫问题多发生于环卫工作缺失的城乡交界地区。其中,“死角”问题是指由于城乡交界处的居民或工厂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倾向于乱倒或倾倒垃圾,且受城乡交界地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垃圾堆一般分布于城市、山沟、水库附近的荒地中,更有甚者在城乡交界地区的平原挖出专门填埋垃圾的坑池[4]。此外,我国部分偏远城镇经济水平较为落后,致使环卫部门或相关单位未能充分认识于城乡交界地区布置环卫工作的重要作用,造成随意堆放的垃圾为当地环境卫生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与影响。同时,上述情况的发生,不仅会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且由于未经过处理的垃圾会污染地下水,因此,该类地区的居民后代亦会面临身体健康方面的潜在威胁。

二、完善环卫工作机制的对策

1.以时代要求为标准,调节卫生保洁手段

当前广大居民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导致其生活方式与购物方式亦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大多数人选择利用夜间时间前往商场、超市进行购物等,造成现有环卫工作体制无法保障夜间垃圾可被及时清除[5]。对此,环卫部门需及时摒弃传统的白天保洁、夜间休息的保洁手段,并采用有效措施致力于拉小环卫保洁手段与居民生活理念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挽回城市卫生问题造成的恶性影响。同时,环卫部门还需以时代要求为标准,对于乱扔垃圾、乱丢垃圾的现象,选派专业人士前去制止,即环卫部门应加大将清扫与监督相结合的力度,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夜间垃圾污染问题。此外,若环卫部门采用加大夜间清扫队伍的保洁调整方式,则必将会出现资金投入加大的情况,这就表明,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需充分认识环境污染所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并申请国家统一为环卫部门下划专款,以便保障为推动、实现环卫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基础。

2.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现阶段环卫工作存在的多重管理现象,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摒弃相互推诿的不良管理方式,从而降低非合理化管理机制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环卫部门与其他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的宏观调控职能,以便环卫部门的现有工作机制、管理系统能够得到改善[6]。为此,政府部门可建立与当地经济水平、环境状态相吻合的监督制度与管理制度,采取整齐划一、而非多重性较强的环卫工作统一性管理方法,且就存在交叉管理的环卫工作领域,政府部门需在宏观调控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明确规定各级别、各部门环卫工作的核心区域与各自的地位,以免出现多重级别管理问题的发生。

3.实施城乡卫生处理统一化策略

正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乡交界处存在普遍的环卫工作缺失等严重问题,所以,各级别环卫部门与相关部门需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加大管理城乡卫生的力度,并切实贯彻城乡卫生处理统一化的策略。具体而言,环卫部门可按照统一化的比例,在居委会、各街道等地安装固定的垃圾转运站与垃圾收集箱,并在垃圾箱上明确注明垃圾倾倒方式与垃圾分类标准[7]。同时,环卫部门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垃圾中转站的规模大小进行合理化调整。此外,需得到各级环卫部门与政府部门注意的是,城乡卫生管理团队应被纳入当地的公共服务系统中,且环卫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城乡交界地区的卫生处理投资力度,以便通过统一处理、统一运输垃圾的方式,全方位消除城乡交界地区存在的卫生“死角”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形势下,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提高、建设规模的扩大,各级别环卫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需时刻关注当地的环卫工作质量,与其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时,为顺应新时展需求与广大居民对生活环境水平的要求,环卫部门还应及时摒弃传统的环卫工作监管机制,为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供条件,并采取高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交界地区存在的卫生“死角”问题,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无污染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雷帆,于丹慧. 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9:392+345.

[2]蒋大磊.环卫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完善措施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10):261-261.

[3]牛英华.加强人力资源统计管理 促进环卫事业和谐发展[J]. 统计与管理,2014,No.20205:27-28.

[4]刘铮,雷志松.绿色行政的定位、价值及其实施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0-13.

[5]赵景伟. 城市生命线――城市线性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04:249-252.

第5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卫生治理;协调发展

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的整洁性与群众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因此,要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人口逐步加大与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起来。同时人口数量与日俱增,随即也会带来诸多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当群众的环保意识愈发强烈,也会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管理中,这样就可以为落实该项工作提供中坚力量。分析研究目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与优化对策,这对释放管理方面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1)依照当下市场化、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从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无法匹配,这就使得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很难掌控核心与要点,从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纰漏与失误。(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从而难以突破计划经济与社会僵化的形势,因此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导致社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公众之间时常发生意见不合的情况,这势必会导致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无法井然有序地实施。

2.2 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的资源保障不足

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基本上是把地方财政拨付的资金当作主要的资金来源,诸多城市环境卫生体系无法得到地方资金的扶持,就会导致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发生系统与结构方面的问题,相应地就会阻碍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的运行发展。不仅如此,还会因为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存在“隐性”特征,使诸多民间资本与社会资源不能投资和参与城市环境卫生事业,从而导致城市环境卫生体系无法走向市场化道路。

2.3 环境卫生治理基础工作欠缺

分析现阶段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现状,发现存在大量治理盲点。究其原因,与各部门独立办公、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环境卫生治理问题会被无限期搁置,甚至存在着严重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现象。另外,环境卫生治理基础工作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明确也会对环境卫生治理的效果产生影响。

3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卫生治理协调发展的方法

3.1 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素质

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质量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因此相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单位要将培养人员意识与提升人员素质当作自身发展的关键,这样才可以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中构建文化意识,从而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系统中高质量地进行各项专业性工作。此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单位要将关键点放在提高人员服务意识上,促使参与城市卫生管理的全部人员真正意识到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才能使居民与企业更好地接受环境卫生管理,才会运用更多的精力支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工作。因此,要定期制定方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并着重对其进行公关能力、服务技能与职业道德等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保证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更加符合城市发展与市场化的标准,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来进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3.2 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的资源投入

(1)城市环境卫生系统要依照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来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促使地方政府和主管单位意识到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工作的重要性与发展形势,运用有限的市政建设资金来探寻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投入的道路,借助政府投入稳定、持续的特征来升级各项卫生基础设施,这样便可以解决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2)城市环境卫生系统要在社会与市场中探寻新资金与资源的路径,并组织科研院、环境卫生机构与城市建设单位共同投身到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中,不仅可以促使其意识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潜在价值,还可以发现基础设施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具体调研和实际感受的方式意识到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的作用与价值,并对城市环境卫生资源和投入资金进行升级。(3)城市环境卫生还要解决社会人员问题,将那些志在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服务的人员纳入队伍中来,尤其是要与社会上的城市环境卫生专家进行实时沟通,多听取专家建议,确保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投身到改造并优化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工作中。

3.3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近几年来,政府部门与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使得城市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政府部门也将参与到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工作中,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调控与监督,并通过一定的行政方式和法律方式来为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4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

首先,构建并完善疏堵结合机制。即各部门要联合起来,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城市风貌的整顿,及时拆除各种违章建筑,严厉遏制影响市容的各种行为,并对商店门前宣传物品的摆放进行调整,实现户外广告标准的统一。其次,构建并完善建管并用机制,为市场运行秩序的和谐提供保证。即相关部门应当对马路环境进行彻底的整顿,确保有商铺的商户归店经营、无商铺的个体商户合法进入市场,避免游散经营人员随意出现在市政道路上。最后,构建并完善封闭管理机制,即要求城市当中的施工作业实现封闭化管理,并与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垃圾卫生清运管理合同,保证建筑垃圾的及时清理。

3.5 提高环卫部门的信息灵敏度

提高环卫部门的信息灵敏度,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城市环卫部门可以针对性地创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大环境卫生治理知识的普及力度,明确环境污染的源头,然后引导城市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当中。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可以主动监督身边的人和事,一旦发现不利于城市卫生治理的行为出现,就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举报和投诉。这样一来,环卫部门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针对性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6 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工作

随着我国环境法律的日益完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的立法已经十分明确。尤其是《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出台与推广,已经明确规定了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其相应的处罚也越来越严格。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明确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权利与责任,为我国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避免了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等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各部门之间针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卫生治理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提升环境卫生治理效果,才能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环境卫生治理现状并不理想。要想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卫生治理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提高环卫部门的信息灵敏度、优化城市环境管理体系、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20-04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干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均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对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15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08级和2009级4个班共1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学生77人,大五学生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解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待完成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并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授课内容安排、课时安排、补充内容等。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环境卫生学》内容设置共有14章,考虑到男、女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侧重和想法,本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倾向。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内容设置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根据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环境卫生学》一般在第8学期开设,第9、10学期到医院实习和专业实习,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四和大五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四的学生在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学习,而大五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并经过实践教学阶段。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虽然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但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

(二)课时设置

尽管男、女生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方面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又有部分差别,本次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时设置的倾向。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主要存在差异的章节为绪论,大多数男生认为绪论用2学时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则认为绪论用1学时即可。在其他章节的课时设置上,男、女生意见基本一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3学时,大气卫生3学时,水体卫生3学时,饮用水卫生3学时,土壤卫生3学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学时,环境污染性疾病2~3学时,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2~3学时,公共场所卫生2~3学时,城乡规划2学时,环境质量评价2~3学时,家化产品卫生2~3学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学时。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课时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P

(三)补充内容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对是否补充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存在不同意见,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很有必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男、女生意见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灾害环境卫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环境激素专题和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三、讨论

(一)调查对象对课程内容设置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总体比较满意,且与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相一致,在各章节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该结果与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结果相同[1]。虽然不能认为学生对内容设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确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所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介质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内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经常用到的内容缺乏兴趣和关注。调查也发现,经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实践,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这对授课教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调查对象对课时设置的态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除了绪论部分,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的意见基本一致,各章节学生期待的课时和教材建议的课时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本院环境卫生学教学课时的划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在课时设置上存在意见差异,从总的趋势看,大五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学时数均应相应缩减,而饮水卫生部分的内容应该适当延长,该结果可能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饮水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优化授课内容和学时[2,3]。

(三)调查对象对补充内容的需求

虽然《环境卫生学》教材每隔几年都要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有新内容充实进来,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迅速改变,以及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4],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家庭装修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南方镉米事件等,虽然在课本上有一定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来说仍然显得不足,为此,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堂教授的内容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一些学生需求较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5,6]。在补充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热点,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本次调查发现,男、女生除了在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这两项补充内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之外,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意见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项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由此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点问题的探究。本次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五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达成了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位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这说明未经历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未来可能在工作中用得着的知识存在较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环境卫生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在《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同时也要根据将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课时数,而对于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的课时数可以适当减少。第三,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及热点内容,如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进来,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学生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翟金霞.《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甄泉,赵云利,杨晶,张杰,周纯先.《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

[3]王晓黎,谭宁,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场所卫生》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4]闫洪涛,杨新军.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6]王万银,李敏.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军队环境卫生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8,(7).

第7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____区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环境创建工作,建区之初,通过三年多的集中整治,消灭了暴露垃圾、露天粪坑、河道漂浮物等农村环境顽症,使全区农村环境焕然一新,之后又实施了河长制、路长制、生活污水接管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区河容河貌、路容路貌、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我区根据省委在《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苏南地区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目标要求,结合全区村庄环境实际,再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七个镇(街道)的重要窗口地带自然村墙面出新工作已经完成,累计出新283.229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413.725万元。村庄环境整治镇、村两级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043.744万元,共清理乱搭乱建4.6299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4293处,新增生活垃圾箱1414个,清运垃圾12.7万吨,道路新筑和修补3.0668万平方米,35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18.551万平方米,河道清淤5.92万立方米,建筑物出新153.9万平方米。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客观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乱堆、乱放、乱搭建仍然较普遍。尤其是房前屋后鸡棚、鸭棚、丝瓜棚等乱搭建,树枝、木头乱堆放作为历年农村整治过程中的老问题,虽有缓解,远没有根除。二是垃圾处理不及时。部分村庄长效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从而造成村(社区)的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是建筑垃圾乱倒乱堆得不到及时清理。三是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为方便村民买菜购物,村(社区)大都建有农贸市场,但由于村(社区)自主管理不到位,致使村级农贸市场在这次村庄整治中成为问题的集中点。四是公用设施管理存在缺位。由于部分村对长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前几年农村创建中的村级景点、绿化养护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到位,缺株、死株、花坛变“菜坛”、“草坛”现象较多,文体设施、公厕、化粪池、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破损得不到及时修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程度不足。毕竟村庄整治是阶段性工作,而日常管理是天长日久长效性工作。在这次村庄整治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部分村(社区)领导对农村创建工作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建设、轻管理,重突击、轻长效。二是发动群众不够。由于宣传发动不够,部分群众对搞好环境卫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因此很少主动参与,甚至出现反感、阻碍、刁难的情况。尤其是我区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给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和复杂性。三是管理机制待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好坏还是依赖于行政推动力,领导重视了、关注了,卫生秩序就好一些;忽视了,一段时间不抓了,卫生就回潮。管理靠整治、卫生靠突击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真正建立。四是资金保障不足。目前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经济来源少,筹资途径较窄,从而导致正常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市政维护等经费难以足额有效保证。如目前我区垃圾箱的承包价格偏低,据初步统计,一个行政村平均有垃圾箱60只左右,每年每只垃圾箱年承包费全区平均800多元,低的仅300多元。据了解,目前滨湖区、新区已经实现村(社区)垃圾机械化收集全覆盖,锡山区也在全面推行中,其一个垃圾桶的年承包费用达到1600元左右,大大超出我区的承包价格。五是人员待遇偏低。我区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部分村级收入较低的村(社区),如开发区古庄村、堰桥街道新街社区、玉祁街道玉东村、洛社镇绿化村、阳山镇普照村等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仅20__元左右。由于我区村级保洁人员普遍存在人数少、年龄大、待遇低等问题,导致我区大部分村(社区)保洁是一天一清扫,少数二、三天一清扫,工作时间基本为2~4个小时,而遇到沿线有大量偷倒的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时,村(社区)往往要等上级领导检查、重大活动、检查考核时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清理。

第8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对策

“城中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事关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村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由于“城中村”自身的特殊性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其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关注。由于“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以及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污水、垃圾、虫害及鼠患泛滥等危害的发生,不仅对城市形象产生了影响,也对“城中村”居民的生活造成直接危害。本文试图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为例通过分析“城中村”环境卫生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建议,为“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治理提供参考性意见,以期改善“城中村”的环境,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

一、大源村基本情况

大源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东南面,与同和街相接,是太和镇最接近市区的一个村,全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500人,外来人口12万人,有23个经济社,村年经济收入300万元/年。现有的环卫设备:5台垃圾运输车、80个大的垃圾斗,果皮箱40个、垃圾胶桶150个。保洁人员:村环卫站15人,每个经济社有3名保洁员共69名,大源市场5人、黄庄市场5名,共计94名保洁员。自2012年广州市开展“农村清洁百日行动”以来,由太和镇出钱聘请40名保洁员支持沙太路、大源南路、老年公寓路等主干道及黄庄市场周边的保洁工作。目前,大源村共有保洁人员134名。①

二、大源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我们发现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比较多,与城区的环卫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源村入村道路两旁、内街小巷多垃圾、多乱张贴、多乱涂写,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垃圾主要有4类:一是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如餐厨垃圾、烟头、果皮及一次性的饮料杯和饭盒等;二是建筑垃圾,主要有废弃的砖头、水泥渣、砂石及建筑材料等;三是工商业垃圾,主要有工业废料、手工作坊废料、商业广告小宣传单等;四是绿化垃圾,包括枯枝树叶和杂草等。同时,地面上还存在大量的积水,并且水沟都表露在外面。积水来源主要有雨天后留下的雨水,而更多的是当地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尤其沙坑涌大源村13社段铺满了生活垃圾,变成臭水沟。沙坑涌大源村13社段七八米宽的河床密密麻麻“填”满了生活垃圾,废弃的棉被、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腐烂的餐厨垃圾,一条条排水管从河岸两边的居民楼接进河道,正哗啦啦淌出黑色的生活污水,河涌两旁的居民房子上也粘附散落的生活垃圾,不时从河两旁居民楼飞出一袋垃圾。

二是大源村环境卫生治理不到位。调查发现,“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要措施是环卫工人清扫,从卫生效果看投入的人力是明显不够的。多数经济社垃圾清扫收运不及时,乱丢乱倒、长期露天堆放,甚至就地焚烧,尤其是出租屋和闲置工地等,乱搭乱建窝棚、乱摆卖、随地丢弃垃圾、乱堆乱放杂物、乱张贴、乱涂画等“六乱”现象比较严重。在黄庄农贸市场附近,村民建房子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随意乱堆放,甚至占道堆放,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是大源村活动主体环境卫生意识差。大源村内的活动主体包括当地的常住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出入“城中村”的各类行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当地村民都会把每天产出的垃圾自觉倒入垃圾桶中,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但仍有一些村民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城市化的节奏,旧习俗和旧习惯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有关环卫法规知之甚少,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在黄庄农贸市场旁边有一栋房子在装修,白石灰水流出房子,整个街巷都被灰白的石灰水浸泡,行人无从下脚。

三、大源村环境卫生问题原因分析

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真实反映,尤其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中村”,握手楼、乱搭建,各种各样的“牛皮癣”、乱摆卖、营业摊点和作坊充斥村社周围,加上管理不到位,出现“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窘境。

(一)客观条件限制

一是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增加了村社管理的难度。大源村户籍人口7500人,外来人口12万多人。由于外来人口多,多数是社会底下层的工人、农民及打工一族,素质普遍差,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外来人口比原居民人口多出15倍多,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城市建设规划不完善,特别是私人住宅,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不足,生活用水很多是直排,直接影响了周边河涌水环境的恶化。

(二)经费投入不足和环卫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环卫经费严重不足。大源村村一级财政收入为300万元/年,垃圾费收入200万/年。环卫经费投入200万元/年,日常垃圾运输费缺90万,保洁人员经费缺1944万元/年,所需经费超出大源村每年的经济收入。

二是环卫硬件不足。环卫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有的环卫设施多年失修,破旧不堪。大源村东源街只有竹篓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内街巷大抵如此;现有5台运输车、80个垃圾收集大斗、40个果皮箱、150个胶桶。按照全村正常保洁日清110吨垃圾计算,需增加3台垃圾车、30个垃圾收集大斗、1000个果皮箱、3000个胶桶。

三是保洁力量不足。按大源村应保洁的面积有2.5平方公里算,250万平方米,每人每天(8小时)4000平方米算,需要保洁员625名,目前大源村共有94个保洁人员,保洁人员严重不足,缺491名。②保洁人员大多50岁以上,年龄偏大,基本未经过系统的环卫作业业务培训和学习,在环卫作业过程中容易粗线条,工作标准偏低。

(三)思想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太和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大源村“两委”对大源村的环卫重视程度还不够,未能针对问题进行彻底有效的整改。白云区创建办③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次巡查督导,同类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

二是镇村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大源村存在环卫力量、基础设施及经费不足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太和镇党委、镇政府及大源村“两委”对大源村的环境卫生问题未狠下大手笔,未拿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推动大源村落实整改,改善村容村貌。环卫管理体制上由村社自行管理;在环卫收费上,由村社各自收取;在营运机制上,由村社各自聘请临时工人清扫保洁。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导致大源村卫生保洁水平低下。在监管机制上,对于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2006年)第六章法律责任,第57―62条共计33款均明确规定相应惩罚措施,但长期未得到真正执行。一是在现行的白云区城市管理架构中环卫部门没有执法权,造成保洁、管理难度大;二是有执法权的太和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忙于查控“两违”建设,根本无暇顾及环境卫生的执法问题。

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联动不够。大源村存在的私人医院、门疹部医疗广告乱张贴,黑枪、黑车等乱涂写,河涌的垃圾遍地,主干道的废品收购站占道经营,“六乱”现象较多,经村主干道公路保洁不及时、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白云区卫生、公安、水务、供销社、城管、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地参与整治并给予支持。

四、大源村环境卫生问题治理对策及建议

(一)短期治理对策(三个月为限)

白云区创建办现场巡查督办太和镇抓紧整改,协调白云区城管、交通、水务等责任单位配合整改,确保3个月内初见成效。

1、太和镇负责督促大源村制定整改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整改整治力度,特别是要集中整治内街内巷、农贸市场、入村道路的生活垃圾、建筑材料乱堆放以及占道经营及“六乱”问题,促村容村貌改善。

2、对于大源村13社沙坑涌铺满生活垃圾的问题,由白云区城管局牵头,太和镇、白云区水务局配合落实整改,相关单位须在1个月内彻底清扫完河床上面所有的垃圾,太和镇加强对河涌两岸居民的管理和教育,勿向河涌乱丢乱扔垃圾。

3、对于大源村主干道两旁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乱粘贴、乱竖广告招牌等问题,白云区创建办统筹协调白云区城管、城管执法、交通、交警、供销社、工商等单位,集中整治。

4、白云区创建办继续加大对大源村环境卫生的巡查督导,尤其是对存在问题进行跟踪督查,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长期工作建议

1、规划先行,综合治理。要把大源村的村社建设以及环卫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和总体规划:楼宇的间隔要达到国家房屋建设规划的有关要求;村内道路规划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必须保证消防车的进入,满足日常清洁车通行的要求或相关清洁工作的开展;供电供水及市政排水排污等管线必须提早统一规划,避免日后产生乱拉乱搭的现象,确保村内的整体美观;预留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宣传专栏的建设、清洁用房的设置等都必须提早给予考虑;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三旧”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契机,推动大源村启动城中村改造。

2、增加环卫经费的投入。大源村的村民已逐渐转为城市居民,在经费预算安排时,要按照城区现行标准和办法执行,尤其在环卫设施配套和垃圾运输经费上加大力度。大源村的村居民应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交纳清洁费,不足部分由镇环卫经费补贴,以解决大源村的垃圾出路问题。

3、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大源村按城区的作业标准进行清扫保洁,由镇负责环卫配套设施和垃圾运输,村负责收取居民和外来人口的清洁费和垃圾处理费;在2年内如果村民和外来人口的收费不足,则由原村集体经济补贴。二是理顺营运机制,实行管干分离。大源村可实行环卫作业社会招标,统一由专业环卫实体负责保洁清运,镇统一检查考核。三是理顺监督机制。镇、村建立专司监督的管理机构,对“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实行经常性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渠道和制度,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四是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建章建制,严格依章依法管理。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强化政府、村环卫绩效考核,尤其要把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对镇、村干部考核升迁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教育、规范和引导村民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的力度,对违法违章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充分运用行政、教育、经济、纪律的手段促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4、逐步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和环卫队伍建设。根据村社规划和市容环境卫生标准,逐步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站)建设,配齐垃圾压缩车、配足环卫工具;按城区标准,适量建造设置环卫工具房,避免露天当街存放。要不断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待遇;通过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素质,用政策和激励引进年轻环卫工人和环卫志愿者,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环卫队伍,并通过完善的检查评比制度对环卫工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5、加大市容环卫宣传力度。大源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首要的问题是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因此,要加强对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的管理,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村民及流动人员的环卫意识,改变生活陋习,普及环卫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抛弃小农经济意识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人人自觉关心和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风气。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让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村民自治自管的能力。区属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使农村居民养成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树立现代农民文明新形象。

6、镇村及区直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和联动监管。白云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配合,在政策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扶持。白云区要继续深入推进“镇村清洁绿化工程”④,对镇村实施考核,以评促建,推动镇村不断强化环境卫生治理。镇村及区直有关单位要联动,白云区创建办、白云区城管局、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白云区水务局等单位要定期参与大源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7、大源村成立街道办事处。按照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制“简政放权”改革要求,结合大源村的实际,可将大源村独立成一个街道办事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管理功能上的新突破,推动大源村跟上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8、鉴于太和镇大源村环卫现状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大源村的问题不是个案问题,在白云区还有很多类似的“城中村”同样存在。为此,拟提请白云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并重点解决太和镇大源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以点带面,以解剖麻雀的办法,以推动白云区更多“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着眼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加大对环境卫生治理的投入,加强“城中村”环卫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城中村”环卫保洁长效管理体系,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改善“城中村”环境面貌,提升人居生存质量和改善投资环境。

[注释]

①大源村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由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政府提供。

②大源村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3年1月,由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政府提供。

③白云区创建办,全称广州市白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为代表白云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指导、督办白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2年,白云区又启动“白云区镇村清洁绿化工程”,为期5年,将城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向农村延伸,旨在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④白云区镇村清洁绿化工程,由白云区创建办牵头,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以实地考察为主,考核成绩主要由“日常巡查(明访)+月度测评(暗检)+重点工作及投诉整改情况”组成,每季度将测评情况进行通报,每年进行年度总考核。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环卫科技网,2008年1月;

[2]罗增样:《广州市“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研究》,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月;

[3]江丽丽:《城中村环境问题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月;

[4]姚伟:《建立治理“城中村”的长效管理机制》,《人民政协报》,2014年1月8日第003版;

[5]朱焕芝:《中小城镇环境治理不到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4年01期;

[6]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2006年9月28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9篇:环境卫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企业;环境卫生;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R82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0-01

1 企业环境卫生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1.1企业外部环境卫生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从政治环境来看,企业为了谋求绩效增长,必然会进行一些政治性的活动。通过向某些环境因素的提供者进行请示、汇报、游说等方式,进而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与立法,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与市场经济时代的企业,就存在着明显的企业内部环境的差异。无论在企业的组织方式、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明显的。从科技环境来看,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其实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也在为促进科技进步不断地做出贡献。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的绩效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潜规则,对于企业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对于推行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会造成意想不到的障碍。

1.2企业内部环境卫生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对于企业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结构、财务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等级制的管理团队,其经营权与所有权会发生分离。也就意味着,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或是调整,调整之后的企业与没有调整的企业,其增长的效率是不同的。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企业摆脱市场疲软困境,实现发展的必然出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在技术上保持优势,并不断地掌握新的技术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能够确保稳定的资金流,从而持续推进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整合程度有关,整合程度越高的企业,其发展的速度与稳定性越好。市场营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企业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提升企业的绩效。

2 企业后勤管理的问题处理

2.1后勤保障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

后勤保障工作,在企业的定位往往靠后,介于主辅分营的两个模式中,重视程度不及处在前沿的业务,这是通病。后勤工作的领导者一定要从纷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认真的研究当前后勤工作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和业务工作有着直接关系,影响到企业健康安全,需迅捷快速进行的具体工作内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确保一线的创新和攻坚。后勤管理环节,在企业系统中意义重大,它能够营造一种比较和谐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企业相关日常工作环节的有效运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优化。具体来说,后勤的管理工作是以企业管理水准为前提的,需要强化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以此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日常后勤工作的效率质量,我们需要提高对其重要性认识,确保其后勤管理环节的有效运行。

2.2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

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有利于后勤系统环节的顺利展开,在此环节中,它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目前看来,我国相关企业的后勤工作系统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规模、工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中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企业管理模式得到更新,改变了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实现了现代化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其具体工作环节落实的情况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企业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企业服务和效益的统一,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形势的贴合,促进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2.3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后勤保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安全管理首先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权责划分,提升安全意识,要形成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管理体系,形成各部门的联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事前管理,要做好安全防范,努力提升企业财产及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系数,努力避免事故发生之后才来找原因分析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努力维护企业的正常运作及稳定,构建安全、和谐、文明的企业生产及生活环境。

3 遵循考核细则实行有效管理

3.1道路环境问题

从道路环境方面来讲,主要分为卫生、绿化以及道路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卫生主要包括地面卫生和墙面卫生,企业在成立专门检查小组对其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对保洁队伍进行检查和督促,保证卫生打扫的质量和效率。绿化主要是绿地的养护和对绿地的整治修剪,―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影响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因此,绿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道路基础设施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垃圾的放置到路面障碍都是值得注意的。

3.2厕所和餐饮卫生

卫生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形象。要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就要从卫生抓起,把卫生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从办公区到厕所再到餐饮都是要考虑到的方面。办公区的门窗、桌面、地面以及物品的摆放都是卫生审核的重要项目。这些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厕所的卫生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室内室外都是需要清洁的,当然,在这些方面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透明的监督机制。除此之外,餐饮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务必要带口罩等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影响饭菜质量。更要值得注意的是饭菜的质量,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要注意色泽的搭配,给用餐人员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前进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引起重视。努力的将企业的后备力量稳固住,把卫生、道路、绿化、餐饮等等这些保障性问题解决好,服务好企业领导和员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于项目的积极性,企业本身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优势发展经济效益,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由此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