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精选(九篇)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

第1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 农机安全知识 问题 培训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14-01

农机的大量推广和使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便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农机安全使用培训是当前新形势下防治农机安全使用的主要措施。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做到安全放心使用。

1 农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农机的驾驶员一般为农机所有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农机驾驶培训,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不了解相关的道路交通要求和相关法律要求,不服从管理,不遵守相关法规,违规驾驶,更有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私自改造农机,加高车厢或者更换更大的车厢,随意的更换皮带,提高农机行驶速度,造成了超载和超速等许多安全隐患。

1.2 农机缺乏护理保养

部分农机驾驶员只注重开车,一味地追求工作效率,使得农机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中,完全忽略了农机零件的寿命,根本不会对农机进行保养,从而使得农机的无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对农机发生故障没有任何的了解和准备,因此,在农机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零件故障而导致的事故。

1.3 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

生产生活中,人们忽略了安全性,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机械操作员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盲区。在现存的安全培训中,缺乏针对性和耐心性的说服教育,方法简单生硬,一味地强制灌输,引起人们反感。还有就是安全培训教育处于形式化状态,培训者态度差,敷衍工作,根本不会认真的进行安全培训,导致培训效果差,没有达到安全培训的目的。这些都导致了机手对安全培训工作缺乏信心,安全意识松懈,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安全培训工作。

2 农机安全知识培训的必要性

2.1 社会形势发展需求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人们收入。国家加大了农机补贴,大批的农机投入到农业生产线,农机热和新科技下的农业机械要求安全培训工作必须相协调,同步进行,大力进行农机安全培训工作,实现农机的安全使用。

2.2 农机普及推广需要

通过开展农机安全培训,使得农机驾驶员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农机安全操作技能,农机保养维护技能,减少了农机故障和农机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安全生产性,获得人们的信赖和认可,从而实现农机在乡村的推广使用率,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2.3 有利于形成农机文化氛围

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任何时间和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安全操作使用农机是任何时候都遵守的原则。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引领全社会关注农机的安全使用。最终将全体人员的意识和行为规定到安全这一方面上,从而提高农机安全使用,农机安全生产促进了农机安全文化的形成,在全社会的监督下,对操作者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全面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正常的开展下去。

2.4 提升操作者安全意R

农机安全培训最终目的就是减少农机事故,实现农机安全使用。要想实现安全操作,农机操作过程中是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和驾驭者是关键。他们安全意识的高低和操作技能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农机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首先从心理和思想方面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在作业活动中可以安全操作。此外,通过安全知识培训还可以让农机手掌握必要的设备操作技术和故障的检测技术,从而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因此,在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宣传过程中做好故障检修和技操作技术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2.5 增加机械使用寿命

机械长时间的使用,零部件磨损严重,无法进行维修导致农机报废,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农机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操作方式和必要了维修保养技能,减少农机磨损,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农机的附加值,因此要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工作。

3 加大农机安全知识培训措施

3.1 加强宣传,鼓励人们接受培训

加强农机安全的宣传教育,鼓励人们自觉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利用网络、报纸和发放知识小手册等形式及时的向人们普及农机安全知识,提高人们对农机安全的关注,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在培训过程中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做到心中有农机,心中有技术,增加安全使用系数,维护人们的自身安全。

3.2 提高培训质量

在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中,我们要组织一批专业的高素质培训者主持培训工作。精心组织,科学的制定的实施方案,开展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效果明显的的高质量的农机安全知识培训课程,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严格安排培训时间进度、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培训的质量。同时选用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为授课教师,生动的进行知识培训,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切实提高培训者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保证培训的质量。

3.3 强化监管督查

为了更好的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应该将该工作开展纳入相关政绩考核中,引起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我们要进行不定时的突击检查,加强对培训情况的跟踪调度,确保按照、按质和按量完成,达到预期效果。避免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形式主义化,确保培训工作确实有效展开。

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为了维护农业机械安全有效生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和管理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手段,农机安全知识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对降低农机操作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要创新安全知识培训模式,为其注入活力,更好的服务于农机生产。

第2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农机安全宣传;农机化作业;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31-2

0 前言

农机安全宣传是紧紧围绕农机化作业,以安全为中心所做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农机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安全宣传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安全技术的培训等,涉及面广,任务繁重。

随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在农机安全监理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全社会迅速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全面提高社会效益;其次,保障整个农机监理工作稳步健康的顺利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的经济效益;第三,强化目前还较为薄弱的农机监理工作体系,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促进了农机培训、修理、科研、鉴定、推广等工作的开展。农机安全宣传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农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农机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机驾人员的思想、业务、技术素质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向全社会广泛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使之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维护农机安全生产。而农机监理则是对农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实行全面管理,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由此可见,它们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农机安全寓于其中,它是农机监理工作的先导,防止农机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与农机监理的其它各项工作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贯穿于整个农机监理工作的始终。因此,毫无疑问,农机安全宣传应占农机监理工作的主导地位。

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机安全生产目标,实施安全战略措施,充分显示了农机安全宣传的实际作用。农业运输和农田作业事故逐年大幅度下降,并在近几年出现了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的良好局面。随着农机监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本文认为在实际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中应注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坚持把农机安全宣传贯穿于农机监理工作的全过程

1.1 从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抓起

大量的驾驶、操作人员是组成农机安全生产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对农机安全知识及技术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农机作业生产的安全。根据农机安全监理规章的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公民,在成为合格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必须克服“重技能,轻安全”的教育方法,把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列入考核内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有效地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教育的正常化、经常化

针对农机作业项目多,农机具品种多、型号杂,作业条件千变万化的特点仅仅依靠有限的集中教育、培训,难以达到农机作业安全,必须把安全教育宣传充实到农机监理的日常工作中,使之逐步正常化。要把驾驶、操作人员遵章守纪、文明安全作业的内容纳入年检、年审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要把安全宣传内容列入到各地每月的“安全生产活动日”等日常工作之中,结合其它农机化技术的培训,把安全宣传置于各项工作之首。要把安全宣传融合到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坚持“三不放过”原则,特别是农民群众没受教育不放过,以血的教训告诫和提醒人们充分认识到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3 作业前的安全培训不放松

首先,应把作业前培训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逐步正常化、制度化;其次,培训的对象要广泛,应包括驾驶、操作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再次,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应注重于安全使用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这一点对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中的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另外,在形式上可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充分提高人们的警惕性,以良好精神状态投入作业生产。

1.4 要坚持边检查,边宣传

针对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开展各种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活动,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客观上的事故隐患,还能有效地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因此,在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田检路查中,不仅要检查技术状况,安全设置,纠正违章,还要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使驾驶、操作人员既接受检查,又受到宣传教育。

1.5 重视安全宣传的社会性

为更好地发挥安全宣传在全社会的教育作用,安全宣传内容要具有科普性。农机化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要达到通俗易懂、大众化,形式要多样化。另外,更重要的是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搞好部门间的协作,使农机安全宣传渗透到农机管理的其它各项社会性工作中,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关注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2 农机安全宣传的形式要多样化

农机安全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是农机作业项目多样化,农机经营形式多样化,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不同层次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宣传形式能丰富多样,内容能通俗易懂,便于人们吸收和接受。显然,单一化生搬硬套的教条形式必定徒劳。

因此,农机安全宣传必须采取机动灵活,不拘一格的形式,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光碟影像和网络等形式,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民歌等编排节目来提高安全宣传的趣味性。可在村头路口、集市等显要的地方书写和张贴安全标语、警句,深化安全宣传效果。

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即经常性与季节性、专业性与社会性、横向和纵向、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的结合。让多样化的农机安全宣传融合在“四个结合”中,达到既深入又广泛的教育效果。

3 加强安全宣传的内部建设

3.1 配备专职安全宣传人员

要改变安全宣传无人负责的被动局面,农机监理部门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宣传人员,定人定责,全面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基层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有机的宣传网络。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会等,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农机安全宣传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2 配置必要的农机安全宣传材料和设备

包括宣传材料、宣传设备等,要储备一些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和技术等影片、录像光碟、录音、图片、农机安全宣传画等资料,并配备影碟机、摄像机、幻灯机、照相机等,逐步提高农机安全宣传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手段。为了便于更好地搜集宣传材料,还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机安全宣传的档案工作。

3.3 抓好安全宣传总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第3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1当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缺少专业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

由于农村地区的土地分布不平衡、环境非常复杂,因而很多地区基于需要大量使用农业机械而形成了农机监理工作体系,且相关监理工作人员均享受政府职员的福利待遇,其工作也非常认真负责;但部分地区因为使用农机的范围较小,而安排村或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农机的驾驶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致使工作人员因为无报酬和隔行而持有不认真、不积极的工作态度。

1.2农机安全检查不严谨

通常来讲,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职责包括年检农机、规范农机的安全使用行为、安全使用农机的意识教育三个方面。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只有农机使用问题的处理工作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开展其他方面工作时,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农村地区每年都会新购很多农业机械,因而很多老旧的农机往往是闲置在家,并错过年检,如若新农机出现不足的情况,农民就会直接使用旧农机,但因旧农机未经年检而有了使用风险。此外,部分未考取驾驶证的农机驾驶员,往往将农田作为练习场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安全风险。

1.3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不大

我国颁布了很多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法律法规,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相关条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致使很多农民依然将农机开上路行驶,而不定期送检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一旦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处罚农民时,农民常常拿人情来对抗法律,自行忽略处罚措施,导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进行调整针对缺少专业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的问题,不断地调整相关安全监理人员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做到:首先,确保农机监理人员充分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及农业机械使用的情况;其次,确保农机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福利待遇,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政府,也可以招聘的方式大量召集素质较高的农机人才,建立农机的专门监理部门;最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可通过培训现有农机监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补偿兼职职员工作等措施,保证农机监理工作顺利、高效进行。

2.2实行科学合理的农机安全管理方法

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农机安全监理非常重要,所以,为确保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一定要致力于提升农机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进而以农机监理职能作为整体,从整体上开展管理工作。摒弃原来事后处理的农机监理工作的坏习惯,通过事故处理、安全教育、使用监督以及农业机械检查的有效结合,不断推进和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也体现了科学、有计划的现代管理思想。此外,农机监理人员也应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提升自身素质,及时与使用农机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进而积极地学习、了解先进的农机管理方法,不断改善管理行为和管理意识,促使农机监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3健全并完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法制体系

现阶段,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基本上都是国家颁布的交通法律,只有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具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致使处罚农民违章使用农机行为时,由于没有法律依据而减弱了处罚力度;而新农业机械在使用规范、年检及使用安全监察方面也没有法律依据。所以,有效解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有法可依。因此,各农机监理部门应加强与执法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利用以往经验调查农机使用情况,进而协同相关部门完善、制定农机安全使用条例,从而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法律支撑。总而言之,我国不断加大农业的扶持力度,再加上农业制度的大力改革,使得农机数量逐年上升,因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将面临着各种新问题。所以,只有从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出发,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对农机安全监理机制进行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明花.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70.

[2]吴媛媛.浅谈凤城市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农业C版,2012,(4):134.

第4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农机安全;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农业机械的购置越来越多,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于农村粮食增收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使用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乡镇农业机械使用者的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农业机械事故,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目前加大对农机的安全使用管理意义重大,对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视,才能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乡镇农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漠

由于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用,一时间对于农机安全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没有出台,地方政府对于农机安全使用的重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也没有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去监管。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技站功能也不断变化,编制和人员也逐渐减少,没有专业从事农机安全生产的人员,在生产与安全上没有相关力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临时聘用的农机生产管理人员,待遇低,责任心不强,各村级单位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农机安全管理。

(二)农机使用者素质不高,不重视对农机的保养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年轻一代都向往城市生活,去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一代,文化水平较低,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基本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重视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农机存放也采取露天放置,很多机械零部件经过夏季的高温多雨的潮湿天气后,很容易腐蚀生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对农机使用寿命来说大打折扣,这样的机械在使用中难免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农机户在面对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时,处处躲避,不愿接受安全检查,也不诚恳接受监督管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机械已经达到报废条件,而使用者仍然在使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用于农机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应有地方政府负责,但目前在拨款体制和机构混乱的情况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却成了部门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相关执法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也造成了农机安全监理方面主要靠收费来维持,形成一种轻监理、重收费的现象,对农机安全管理造成严重隐患。

二、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当前,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被提到新的高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率。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机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农机生产事故还是存在,并且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农机安全生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加应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职尽责的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二)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村留守人员中,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安全意识淡漠,往往这种安全意识不强能引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杜绝农机安全使用隐患,就要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不仅能驾驶机械,还要能维修机械,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农机操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机维修保养,接受当地政府组织的农业机械培训教育,主动学习农机知识。在日常操作维护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平时要爱惜农业机械,农闲事要放置在车间库棚内,避免风吹日晒,定期做检查,更换机油和易损零部件。

(三)完善农机安全管理法规

政府要出台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全面依法管理。政府要加大农机管理的经费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各类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及时开展宣讲宣传,,传达到农机使用人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法明确对各类农业机械的操作章程,以及使用寿命,用法律来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安全监理队伍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要定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不断的将国家政策、最新的法律法规、职业素质要求、专业技能等传达到位,要经常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成果,防止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农机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要与相关院校合作,不断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同时,对安全监理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不能达到要求,要对其进行待岗学习的惩罚措施。切实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监理队伍。

三、总结

当前,安全生产刻不容缓,没有余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还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既要政府重视也要群众配合,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于岩风 单位:莱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参考文献:

[1]韩松,葛景文,杨东.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9):84.

第5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操作;机手培训;农机安全;云南昭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07-01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和国家支农惠农的好政策,政策出台后各地农机推广工作发展迅速[1]。然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机销售快速增长,但对购机者有效的技能操作培训监管工作严重滞后,从而导致农机安全事故频发,尤其微耕机,因不需要驾驶证,又缺乏必要的培训工作,安全事故更是频繁出现。该文以昭通市农机购置补贴后农机推广中的安全问题为例,总结分析农机安a全问题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控建议。

1 基本情况

昭通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已累计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 575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电6 075台,小型拖拉机9 956台,耕整地机械31 570台。对昭通市农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培训工作的不配套,农民购买机械后由于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时有事故发生,特别是微型耕整地机械,由于不需要驾驶操作证,购机者脱离有效监管,可以随意使用,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大。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微耕机使用事故209起,伤亡251人,其中死亡2人。

2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操作缺乏培训

农业机械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使用通常是在运转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机械常识和使用操作技能。因此,要求使用者应进行必要的操作技术培训,方能使用农业机械产品。而在目前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农民在政策的引导下购买了大量的微型耕整机,却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培训。

当前的农机购置补贴操作程序不够完善,农机经销商只负责销售农业机械,农机部门只负责核实机械、办理购机手续。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按要求对产品的使用操作进行宣传介绍,农机部门在机具核实过程中也对产品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却缺乏有效的技能操作培训职能。这就给农机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埋下安全隐患,大量的农机伤人事故就是因为对农机的操作失误、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导致。

2.2 微型耕整地机械在使用中缺乏有效监管

大、中型拖拉机在使用中,交通管理部门需检查机动车驾驶证,因而必须通过农机培训部门培训合格后发给机动车驾驶证才能上路。而微型耕整机械不需要机动车驾驶证,经常出现使用者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不需要具备任何机械常识就上机操作的现象,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近年发生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

2.3 微耕机结构、操作简单,导致操作人员忽略安全问题

农业机械不同于其他产品,并不是只需按说明书使用便可。农业机械是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一定的机械技能和安全知识才能安全操控。微耕机使用操作比较简单,使用者往往忽视高速运转中所带来的危险,据统计,许多事故都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而发生的。2013年,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发生的一起微耕机伤人事故,就是因为使用者在旋耕机刀片高速运转中清除刀片上的杂草而造成的。

3 对策

由于农业机械产品与其他使用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各级政策部门必须充分考虑这一事实,把农机操作手培训放在突出位置,以解决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中机手操作培训缺失的问题。该文结合昭通市农机工作的实际,参与有关文献[2-3],提出以下对策。

3.1 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培训制度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明确由农机培训部门负责农机手的操作培训,并把培训过程中的基本培训费用(机油、汽油、柴油等)列入经销商的成本之中,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既做到谁销售谁负责,又有具体承担的部门,既解决了经销商点多面少,不易集中培训的问题,又可充分发挥农机培训部门人才、设备、场地的优势,确保培训质量落到实处。

3.2 调整农机购置补贴基本培训费到农机培训部门

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列入经销商成本之中的基本培训费用划入农机培训部门,主要用于购机者的培训工作开支,以确保农机培训部门的正常运作和培训效果的有效保证。

3.3 加大农机使用安全宣传及监督工作

各级农机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的安全防患意识,自觉遵守没有使用操作合格证决不上机操作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和村、社干部,都应加大农机使用安全宣传力度。农机监理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机械使用操作合格证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没有持农业机械使用操作合格证上岗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决不让任何一个没有操作合格证的人员上机操作农业机械。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做好安全宣传、监督及管理工作。

3.4 完善农机防护和危险部位标识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危险部位加贴“危险!”、“注意事项”等标识、标志,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4 参考文献

[1] 毕正才,孙春霞,于杰.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6年的成效[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9(6):20-21.

第6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1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形成的原因

1.1 农田作业普遍使用机械化

近年来,农机保有量在农村快速攀升,许多农民将拖拉机用作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由拖拉机引起的交通事故随之增加;由于对农机驾驶的监管还不是很完善,许多农机驾驶人员对农机驾驶知识缺乏,无证驾驶和酒后驾驶等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伴随而来的就是农机事故的发生,造成身体和财产损失,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

1.2 车辆驾驶人“多员化”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台拖拉机多人驾驶的现象,父子、兄弟、邻居之间同驾一辆拖拉机,驾驶人员的文化程度、农机操作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很难定位。同时有很多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存有侥幸心理,违反规定驾驶机动车,给农田作业埋下了很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1.3 拖拉机安全技术性能相对较差

拖拉机主要是用于田间作业,作为交通工具使用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例如刹车制动性差、行驶指示标志不全、手扶拖拉机经常发生反转向现象、拖拉机使用时间长了方向盘转角磨损后转向角度变大等,这些是农村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1.4违章驾驶时有发生

此外,还存在一些无号牌的手扶拖拉机和不参加年检的拖拉机,由于这些机主的法制观念淡薄,没有道路安全意识,以为拖拉机不总上道路行驶,不用办理牌证照和参加年检,出不了什么大事,总抱着侥幸的心理。由于没经过正规培训就驾车上路行驶,遇到突发情况惊慌失措,处置不当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5监管未能形成合力

各个职能部门对农机安全监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监管方面,没能做到齐抓共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农机监理部门单独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监管而管理执行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且力度不够。

2如何预防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2.1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要到位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宣传单、板报、过街条幅、永久性标语等宣传工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利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人多的有利时机,开展“专项”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实现全覆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厚的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氛围。

2.2农机安全生产培训需到位

当前一些农机从业人员中仍有一部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不过硬、遇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因此,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必须到位。作为农机监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冬季群众农闲的季节组织开展培训,利用拖拉机年检的有利时机,深入村屯、田间地头,组织驾驶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群众的驾驶操作技能和水平。

2.3 义务安全员的作用要发挥到位

要使村级农机义务安全员完全掌握本村拖拉机和驾驶员的基本情况,完成所在村拖拉机、驾驶员的台账建立,并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员要对本村上路行驶的拖拉机状态进行经常性检查,掌握本村拖拉机及驾驶员农机违章行为的具体情况,并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到农机监理部门,使本村拖拉机不漏管、不失控、减少事故隐患。

2.4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要到位

农机监理安全监管工作重心要下沉,关口前移,组织监理人员深入乡镇重点路段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实现安监、公安交警、农机监理部门联动的形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大对无证驾驶、无牌行驶、酒后驾驶、拖拉机载人的严重违法违章行为的高压处罚,要经常性的开展好对拖拉机驾驶人员不安规悬挂号牌、不携带“两证”超速行驶等违章行为的教育整治,杜绝交通事故隐患的存在和发生。

第7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16

1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淡薄

农业生产相对于工业生产,工序上连接不是十分紧密,比较松散,时间上也相对自由,生产的集约性不强,而生产模式多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农机的使用上,多数都是一家一户独自完成,所以很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对于农机的使用安全问题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农机的安全生产,在农机的发展规划中,往往只注重农机的推广,对于农机的安全管理问题, 往往只是走形式,停在纸面上,不能落到实处;农机的使用者多数都是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安全生产方面所接受的培训少,所以对于农机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管理部门的重视不够,使用者自身的意识不强,伴随着农机数量的突飞猛进增长,安全事故频发便是必然的事情。

1.2宣传教育及知识结构落后

由于对农机管理上的不重视,导致在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在宣传上不能形成定期的、全方位的推进,一些农机管理部门只是偶尔发发文件,对于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不能充分利用,一些新信息、新产品、新技术很难传递给农机从业人员;由于重视不够加上财力的限制,很多农机从业人员基本都没经过技术及安全培训,所以安全知识比较欠缺,加上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现代化的机械往往只会简单的操作,对其工作原理及安全事项基本上是盲区状态,一旦出现突况,便无从下手,有时处于险境却不自知,误操作及失控的情况在生产中常常发生,有的导致机械部件损毁,严重的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1.3基层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

我国农机管理机构一般是按县、市、区、乡(镇)几个级别来设置,多数地方的县、市、区机构还算完整,从编制、装备、设施、人员等方面来看相对还算健全,但是到了乡(镇)一级,则没有专门的机构,一些地方只是在乡(镇)设立一个农机站,设施、人员都配备不齐,有些地方的农机站人员基本都是聘用的,有编制的监理人员很少,甚至没有,机构与人员不健全,而农机主要的工作场所便是农村大地,分散在千家万户,基层农机机构的实际情况,很难对这些农机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管,更别说服务了。

1.4 资金投入不足

农机安全管理是保证农机正常生产的有效手段,对于安全监理工作应当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却不是这样的,基本上是属于部门行为,多数基层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编制的人员,经费基本都是地方自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所以在管理上,经费不足一直是严重影响农机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一些地方的农机管理以收费来养管理,使农民的反感情绪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

2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健全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政府及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重视农机的安全管理,完善农机的管理机构设置,在人员、设施、装备等各方面进行加强。同时健全和完善农机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和职责,加强对农机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针对于农机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如违章载人、无牌行驶、驾驶员无证驾驶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农机管理人员要在制度的框架下,从关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和环境的高度出发,认真履行自已的责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面认真地做好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

2.2提高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多种方式,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标语、展出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农户,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宣传农机方面的安全法规及安全使用常识,让农机从业人员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遵章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的必要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实践中时时存在安全思想,时时进行防范。

2.3加强农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农机管理的水平高低与质量的好坏是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能力高低分不开的,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想要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农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专业能力突出的高水准的农机管理队伍。一要建立人才的管理机制。采取考核机制,加强农机人员的政策法规、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学习,同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政治思想素养;二要请进来、送出去。请进来就是从外部引进一些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送出去就是把队伍中的一些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专业人才送出去进行学习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农机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文通.农机管理的首要责任是安全生产[J].河北农机,2008,(03).

第8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 农机;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35-01

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作业范围日趋广泛,但农机事故也在不断上升。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机综合能效,及时消除农机事故隐患,降低农机事故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得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机制是大势所趋。

一、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当地政府重视不够。在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农机推广、轻农机安全的意识,也没有将农机安全发展纳入到农机化发展战略当中,致使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成为空中楼阁,农机安全意识只是体现在讲话中和文件上,并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形成为自觉的行动。

2.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到位,资金缺乏投入不足,致使农机安全生产投入欠账严重。同时,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有些领导误认为农机安全生产仅仅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和他们无关。

3.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薄弱。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有的地方农机安全监管缺乏权威性,即使查出,但执行不力。

4.群众的农机安全意识淡薄。在农村,驾驶农用机械的大部分没有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标志,交通法则对他们来说不起作用,由于客观因素,对农机驾驶员培训,一是培训条件不完善,二是要花去他们的费用,再加上宣传教育培训方法和手段落后,还有一些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这样为农机的使用埋下了隐患。

5.农机监理基层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从目前配备人员来看,县、市、区都设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并有人员编制、装备、设施,而乡镇、农场没有专设机构,监理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全,对分散在千家万户并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无法进行有效监管,部分地方对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率只达到50%左右。

6.农机监理业务装备不规范。在农村,一些农机监理车无统一的标志,监理服装制式也不统一,监理检测设备不齐全,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人员少。

7.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本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监理工作变成了一种部门行为,特别是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人头事业经费均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致使监理工作经费短缺导致农机监理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的现象,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负面影响。

二、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正确认识当前农机管理难的严峻形势。众所周知,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秩序的正常有序。近年,在户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户县农机安全事故四项指标有了明显下降,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用车违章载人、无牌行驶、驾驶员无照驾驶的现象还很突出,潜伏着严重的事故隐患。因此,农机监理人员要从关心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和环境的高度出发,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善始善终、一如既往地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尤其是农用车的安全管理在政府没有明确移交之前,我们要督查好,各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面认真地履行好农机安全管理的职责。

2.履行职责强化宣传。我们应继续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要严格履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各个部门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农户,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农机手遵章守法的自觉性。

3.强化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素质的培训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政策法规、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并制定培训教育的考试考核办法和激励制度,以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专业技能和政治思想素养。二是有计划选送年轻、能力强的农机监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从而逐步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业务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机手意见大的监理员进行待岗学习。四提高群体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宣传防患于未然是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并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标语、展出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

4.向领导多汇报。引起领导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使各级领导了解农机安全管理的职责任务、性质和工作范围及特点,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第9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

[关键词] 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 农机补贴 作用 江苏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14-01

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是指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林场圃、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购买补贴目录内的农机具时所给予一定标准的国家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是国家一项长期的惠农、强农、富农措施。农机部门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工作中,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要对补贴农机具进行技术性和法制性管理。

1 加强补贴农机具安全生产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

2016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与2015年一样共分为10大类49个机具品目,与高效设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相关的农机具,所占比例分别是44%和56%,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分步实施,同步兑现。而这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仍将是最为重要,补贴资金使用占比最大的农机具,这也是目前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职责中所监管的主要机具。

针对于此,如何使这类补贴农机具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作业不出问题,拥有老旧农机具农户自觉到监理部门进行报废更新,这需要监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能充分地与购置补贴工作相衔接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做足做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机具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家庭”的目的,要深入乡村和田间场院,宣传法律法规,多开展免费培训课,手把手指导农机手安全使用和操作农机具,并使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学校、家庭。要借助电视台、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宣传栏、简报、横幅、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农机交通安全赶大集等方式加大对农机补贴政策和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2 提升补贴农机具上牌便民服务水平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使用前必须到相应的农机监理部门进行上牌入户纳入监管范围,水稻插秧机江苏省实行登记备案管理。所以,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就必须做好为以上补贴农机具提供上牌入户便捷服务,减少购机农户办牌入户来回奔波的辛苦。

为确保所有补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都能够纳入到监管范围内,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要努力提升自身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补贴农机具上牌入户业务上要做到两点:第一,在辖区范围内的补贴农机销售点,设置农机具上牌入户和购置补贴政策咨询站,提机现场验机、拓印、上牌、照相、保险等服务,为农户提供购机、上牌“一条龙”服务;第二,针对在外地购置机具需上牌入户的农户,可由乡镇农机员统计,监理部门采取主动上门服务方式,按约定时间开展上门办理挂牌、年检等相关业务,使机手过去往返一整天才能办好的业务,在家门口不到半小时就能办结。

不断改善和提高为农服务品质,是农机监理部门工作之根本,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是监理人员职责之所在。

3 注重补贴农机具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

补贴政策让农民买到心仪农机时,但如何确保他们能够安全使用这些农机具,又是摆在监理部门面前一个工作难点。安全无小事,但在现今农村的农机手中,农机安全生产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因农机事故毁掉家庭幸福,让本已小康的家庭瞬间陷入贫困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并没能引起大多数农机手的高度重视,无牌无证驾驶操作农机具的状况经常出现。因此强化对补贴农机具驾驶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操作上应把技能培训与享受补贴政策相关联,享受政策购买农机具就必须要参加技能培训,通过相应的考核并取得驾驶证件,方可给予补贴。为了提高机手培训的积极性,在实施上可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阳光工程”等项目相衔接,与农机培训学校联合起来,开设专门的培训学堂,免除或大幅度减少农机培训费用。

在驾驶操作人员培训的具体科目上,应严格按照农业部42号令中要求的4项考核项目有针对性进行培训:首先,关于农机安全和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与操作规程相关的知识、机械常识;第二,场地驾驶知识和技能;第三,田间作业技能以及挂接机技能;第四,在道路上行驶的技能。

驾驶操作人员培训需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所以客观上要求学员必须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如果没有初中水平文化的学员,可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这时需要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直观的教学方式。如果还遇到没有书写能力的人员,应该采用口述、录像、录音的教学方法。

对于地方较偏僻,交通不便,不能到培训学校或课堂学习的人,可组织定点分片,以乡镇为单位就近办学,免除农民来回奔跑的麻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4 强化补贴农机具和驾驶操作人员的监管

根据《道路交通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享受补贴政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牌证管理和插秧机登记备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年度送检下乡等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同时,经常性组织监理人员深入村镇、田间场院活动,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集中作业区、事故多发区和安全隐患较重区域、路段的监控,重点治理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章载人、酒后驾驶等违章行为的管理,纠正各种农机违章作业,进一步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

在驾驶操作人员的管理上,要建立健全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档案,认真贯彻驾驶操作人员的复训工作,通过经常组织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和培训,来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结束语:农机补贴是我国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强农政策,在贯彻和实施这项政策过程中,县(区)级农机监理部门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然而,若想进一步提升在农机补贴工作中的作用,还需转变职能、加强自我监督,强化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维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四个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