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精选(九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第1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一、理论与实践上出现误区的主要表现

1.割裂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的关系。目前我们都在提倡教育的“两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其实,两全的目标模糊,在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在大班额、师资素质不高等情况下,“两全”的教育思想是没法真正落实的。我们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就会发现,教育方针所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解决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统帅了教育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和变化。可以说,贯彻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就是素质教育需要的目标和方向。任何割裂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的认识都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

2.异化考试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许多人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列举了素质教育的各种优点,分析了应试教育的种种错误。一种感觉,对素质教育的爱有多深,对应试教育的恨就有多深。各种考试被当成了应试教育的代言人。这实在是一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偏见。考试是一种方法,一种检测手段,其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考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一种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考试对于“选才”的公正性、公平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可相比的。无限夸大考试的作用,给考试强加上附加值,逼迫考试异化,才流落为应试教育。错误不再考试本身。应考能力也是一种素质,考试也是检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考试,我们应认真、谨慎地探索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把考试用好、用巧、用妙,而不是给考试扣帽子。

3.混淆了素质教育点与面的关系。有的人认为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而有的人则认为学生考级或得了比赛奖项就是素质教育的成果等等。其实各种课外活动只是学校教学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点。如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来谈就值得研究了,让其代替整个素质教育,作为“面”来理解,就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特征,它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中,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只是“素质教育”这个整体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以点带面的认识和做法是偏颇的、不全面的,是有碍于素质教育健康推进的。

4.忽视家庭与社会的素质教育效能。成功有效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的教育对象相同,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因“学校”、“家庭”、“社会”在不同时空承担着各自特定的教育任务,如何把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促进教育对象朝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前进,就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和实践的问题。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现实中“家庭”和“社会”没有有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还极不和谐,没有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存在推诿现象,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5.急于求成的功利做法。素质是人最本质的东西,是积淀在人身上轻易不会改变的、深层的、稳定的、持久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培养一个学生的素质,一定要通过日常积累,要假以时日,不能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素质教育相应的应该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不加快对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不提高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就会出现一些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现象,就容易造成素质教育的盲目、无序和低层次发展,最后预速不达,事倍功半。

二、提高认识,走出误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使大家弄懂素质教育“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一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找准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造经验,抓好典型,及时推广,理智地推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活动平台搭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加深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感性认识,优化素质教育发展环境。

2.强化研究,破解难题。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定时期教育的一种追求,一种探索,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为素质教育的科学开展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的支撑。教育经不起颠簸,素质教育不能长期盲目的、无序的、自以为是的开展。如素质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科学的课程体系研究;科学的评估体系研究;和谐协调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一体的教育环境研究;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的政策因素研究,素质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等,都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应当认真探讨、研究、解决的科研课题。问题明白了,措施办法找到了,沿着素质教育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我们就会尝到素质教育甜美的果实。

第2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第3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问题及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就总体而言,素质教育所要力图改变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现实中,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依然普遍存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依然困难重重。不久前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素质教育确定为未来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素质教育能够全面推进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必须从以下4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跳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二元对立的思维怪圈

众所周知,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状况,一些中小学校长首先提出来了“素质教育”,这是当初素质教育提出的逻辑起点。然而,后来这个逻辑起点被转移了,即素质教育很快就被看成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简单否定,把培养人的素质和考试升学两件事截然对立起来,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演变成一对纠缠不清的“逻辑矛盾”,而且深深地走进了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圈。直至今日,很多人仍然没有跳出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怪圈,仍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之所以步履维艰的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甚至还有人把矛头指向考试和测验的合理存在,主张淡化考试乃至废除高考制度。2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种简单化认识并无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素质教育并未因此而取得根本性突破,“应试教育”也没有在一片鞭挞声中销声匿迹,而且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从逻辑关系方面来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只是一对似是而非的“矛盾”,或者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能成为一对质性矛盾。要理解这一点,第一,必须从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来讲,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应试”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程序,是检验教育活动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的重要手段,所以“应试”是教育自身的程序逻辑,天生没有善恶的标签。因此,教育与“应试”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优于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适宜的记诵、必要的训练和考试作为检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手段”。素质教育不但不排斥考试,而且需要完善的、与之相应的考试制度来支撑。第二,从时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来看,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的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应简单地视其为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或唯一原因。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现象之所以灭之不绝,且大行其道,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是复杂的,但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合理的背景下得到了强化。第三,从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来看,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选拔优秀学生是学校教育辨证统一、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如果说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个体促进功能,那么应试教育强调的则是学校教育的选拔功能。而当下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这两种功能失衡,选拔功能被过分强化,严重阻碍了个体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学校功能失衡的问题,使学校的促进个人发展功能与选拔功能达到一种适度平衡,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

显然,在新时期仍然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来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无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光靠批判解决不了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问题,只有变革的实践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力量,今后素质教育的推进,要从与“应试教育”的简单纠缠中走出来,要以素质教育建设性的推进及其真实的成效来取代“应试教育”。

二、走出“素质教育有统一模式”的认识误区

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举步维艰的另一千重要原因,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一个普遍的、统一的模式,并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说明了我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两个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即把素质教育等同千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这种误区在素质教育实施的早期出现过,当时多数中小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在不放松重点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课外文娱体育活动”,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如此等等。如今,这种错误认识又演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有统一的模式”。实际上,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是两个层次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概念。素质教育是

“以提高围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之魂,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作为一种教育宗旨来追求和实现的,它的实现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或者说它的实现模式是可以有所差异的。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有明确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这说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该有步骤、有所区别地进行,而不是搞“一刀切”。所以,企图通过规定化的、统一的模式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今天,中小学教育中依然存在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状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见,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当避免强调采取统一的步调和模式,鼓励各地从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地探求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使素质教育在全国形成星罗棋布的、丰富多彩的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格局。

三、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刚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23条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应当说,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散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如此艰难?究其原因,还在于我订)一直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刚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的建立重视不够,素质教育的推进缺乏稳定的执行力和效益预期。相反,“应试教育”有传统而成型的教育模式去沿袭。对教育者而言,“应试教育”有一整套利益相关机制约束和规范,如中考、高考成绩与政绩、奖金、津贴、职称、个人发展机会等相关联,而素质教育却与教育评价、教育资源配置等严重脱节,实践主体缺乏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对受教育者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工具性和功利性倾向明确的前程教育,兑现直接,考分与“优秀”、“保送”、“重点”、“名校”相关,甚至与加入党团组织关联,而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有“超功利”的错误定位。因此,在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宗旨还缺乏深刻认识,对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且涉及到学校整体和全体师生的深刻变革缺乏足够认识以及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的情况下,素质教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傲起来不要”,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流于表面化、肤浅化和短期化。

因此,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体制内刚性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责任制度,把实施素质教育列入考核领导干部和地方工作政绩的主要指标,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指标细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行动及其效果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和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表彰激励机制,使学校和教师能真正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上来。

第4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一、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5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6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素质教育”不是传统的“成才教育”,中国人一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才”。怎样来衡量“人才”,是“分数”?但是实践证明“分数”不是标准。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人才”是不对的,所以要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理念。

人的素质就是全面发展,离了全面发展就没有素质可言。“素质教育”不是没有考试的教育,过去讲课就是“做题”,评价就是“分数”,“分数”就是“考试”。“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的教育,恰恰是对考试的要求更高了。怎么考试,考试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所长,看你有没有找到他的长处。

二、推进“素质教育”是不是就要否定考试和取消考试

目前我国学校的考试制度是“文革”结束后以恢复高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选拔性”,它具有为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功能,年复一年例行,构成教育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接下来中考也是如此,其竞争的剧烈程度也不亚于高考。高考、中考的这种选拔性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具有导向性,所以,形成了各类学校的考试都围绕着选拔性的需要。这种选拔考试,使学校间、学生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关系,导致整个基础教育都严重存在应试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强调了考试的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

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而学。各类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夸大了考试作用,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成绩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目前人们对考试之所以持否定态度,在于现行的考试制度确实存在不少弊端。

应试教育的弊端还体现在考试的异化,不分校内考试与校外考试;校内教育盲从于升学考试,完全按校外考试的要求来规范校内考试。具体表现在测量目标的错位,测量内容的偏离轨道,测量水平盲目模仿升学考试,考试形式也模仿升学考试等。应试教育使校长、教师长期心力交瘁,整天疲于奔命应付考试,使大多数学生“谈考色变”。特别是实行标准化考试后,各类学校都掀起了题海战术,各种试题训练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目前学校学生的大题量训练未必就是提高了社会所实际需求的能力,充其量是提高应试能力。所以说,我国目前的

学校考试制度,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

三、推行“素质教育”究竟怎么考试

此问题大体可以分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从政策、法规、技术、方法和方式上研究如何消除和限制中考和高考中不利于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消极因素,发挥它的积极导向作用。改革升学考试的制度,使之更有利于“素质教育”,使之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

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内考试体系。这种新的校内考试体系具备的特点:

一是形式多样,如开卷、闭卷、自评、他评、竞答、口试等相结合。

二是在评价机制上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的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在功能上重要体现教育过程的反馈,对学习中的难点以及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检查。要改变那种只看学生学业结果单一评价方式。评价考试要成为学生认识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方式,要成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一种反馈的方式。

三是在考核内容上,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课程改革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应突出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方法、品德等进行有效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力度。在命题上多采用主观题型,加大综合题型的比例,以引导学生的活学活用,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于思考创新。

想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就要对考试内容、方法及对考试结果的评价标准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宗旨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程、教材、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目前教育战线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研究考试、改进考试机制。

第7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任职教育 考试功能 模块式考核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具有评定、诊断和反馈、预测、激励、选拔等功能。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一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我国的考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的要求,任职教育考试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根据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深入研究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考试在教育中的功能,进而实现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考试体制改革的对策

1.革新考试内容,为考试内容赋予时代气息

要与社会大系统相融合,与社会实际、热点问题相链接,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划测试知识和能力的题目分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的命题力度,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估,通过答案的灵活多样性,给学生想象力等的发展创设一种弹性环境;考试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使具有特殊学习性向和才能的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

2.革新考试方法,实施多样性考试机制

任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考核形式应多样化,具体形式应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以及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确定,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间或采用开卷考试、论文与答辩、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实际创作等形式,使得考试模式多元化。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考察机制,使其平时表现与学业成绩参与到终结性评价之中。

3.重新定位考试的功能,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

考试功能应回归本我,发挥整体效能,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创造发展出新的功能。学校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表现成绩与终结考试评定相结合,扭转单一的终结考试成绩决定教学全局的现状;学校和教师应综合利用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考试的结果分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考试应确立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对学生素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学生的素质优劣及其潜能所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

二、任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

针对任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的特点,应将考试内容分为理论考核、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技能、教学参与程度四个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考核方式。该模式的构成体系:

1.理论考核模块(20%)

考核方式:闭卷与开卷相结合。

指标体系:基础理论(50%):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方式:闭卷);理论应用(50%):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方式:多题随选,开卷)。

2.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模块(30%)

考核方式:案例设计分析(或论文)。

指标体系:知识合理性(25%):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正确程度;资料搜集(25%):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资料的可用性;分析能力(25%):合理性,严谨性,敏锐性;知识的整合性(25%):相关知识的运用,整体框架结构与内容;创新(3―10分):作为奖励分,对创新观点予以加分。

3.实践动手技能考核模块(30%)

考核方式:现场动手操作。

指标体系:软件操作(25%):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案例分析(25%):考试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实施;问题处理情况(25%):案例中相关问题的灵活处理程度;结果评价(25%):结果正误与分析的合理性。

4.教学参与程度考核模块(20%)

考核方式:过程式考核。

指标体系:参与情况(25%):态度、意识;操作情况(25%):实践操作规范化;完成情况(25%):实验完成质量、认真程度;作业情况(25%):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

总之,课程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点,二者相辅相成,在强调教学改革的同时应重视课程考试改革,摒弃一律采用闭卷笔试的死板做法及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机制,根据课程的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模式,真正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林 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0,(12)。

第8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一、指导思想

初中阶段试题质量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指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发展的作用,逐步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理论依据

1、教育学的角度

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试题内容改革的基本依据。考试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考核的内容上,而考核的内容又具体体现在试题上。试题能否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题者的素质。要命制出好的试题,首先要求命题人员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命题指导思想,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2、心理学的角度

考试活动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要想实现考试活动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对人的身体、心理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认知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学理论,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从广义知识论来看,知识和相关能力应该融为一体。认识到这一点,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中就应科学地确定知识和能力考查的比重,并使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把多元智力理论的七种智力分别定义为: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自省、交流智力。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在设置试题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除语言、数理逻辑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发展,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设置考试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考试学的角度

从新课程体系的全面实施战略来看,考试频次要适中,考试内容不必追求难度,要体现相关学科的最重要的内容及跨学科综合能力考核。由此可见,试题内容的改革正是考试自身发展在教学中的体现,必然要受到考试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教学中的考试环节要符合考试规律。

(4)社会学的角度

社会化是人的自我和个性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是不同的,进而对考试的要求及标准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试题内容及题型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社会化所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全面性,避免片面发展所导致的危害,使其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展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事实依据

初中阶段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中学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为直接依据,并结合教学的实际,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着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

四、坚持的原则

(一)、要坚持贯彻课程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考试命题要立足于《中学课程标准》,突出时代特征与思想性,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考试命题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要坚持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原则。考试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要做到平时的检测与终结性考试、定量与定性考试有机结合,真正发挥考试评价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考试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高的过程,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自我完善的教育活动。

(三)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1、要按照中学教育规律和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按照中学教育规律和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易于操作的考试指标体系和试题质量评价办法。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要加强全面综合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潜能的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学校在课程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教育氛围。

2、要考试题型多样化。从考试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除开卷或闭卷的书面考试外,还要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题的表述应简明直观,注意运用考生熟悉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合理采用文字语言、图表、符号等多种学科语言,有利于考生的阅读理解;试题背景应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解题信心。

3、要强化基础知识,注重整体设计。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试卷的主体。试卷的好坏取决于整份试卷产生的效应,而不仅仅是个别试题产生的效应。因此,设计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要编制好的试题,而且要注意试卷的整体结构,发挥整体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力求使得不同思维方式、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科学的评价。

4、要体现层次要求,控制试卷难度。合理设置试题梯度,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值在0.4--0.7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值在0.4以下的试题为难题,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全卷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既要使一般考生都能得到基本分,又要使优秀考生的水平得以充分显现。

5、要强调能力立意,突出问题解决。命题应突出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力求突破固定的解答模式,要求考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检、组合、加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研究的目的

1、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

2、进一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们经常在一起有针对性的探索、研究、修改适合自己班级、学科的试题内容,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他们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履行职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9篇: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范文

李子维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而人的素质既为遗传的、先天的自然因素所 决定,也为非自然的即社会环境所决定,而后者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21世纪的未来,这一问题, 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 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 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那么,对素质教育认识的难度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素质”一词 。把“素质”一词搞清 楚了,素质教育涵义便迎刃而解。就目前的理论界来看,对素质涵义界定阐述不下十几种,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从“素质”一词的本意出发,它是指事物原来或原有的本质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素质就 是指人通过遗传得到的全部先天身体状况即人的一切自然条件或属性,以此来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了 对人的身体自然状况的培养和教育。这样的结论显然不甚适宜。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许多概念的 内涵都在不断地被修正和充实,素质概念也应如此。

人的属性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考察素质及素 质教育问题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表现出来 的,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能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还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 会的利益关系即形成一种平等或平衡的关系状态。因此,素质的内涵就应有人在认识和处理这两种关系过程 中表现出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之义。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状态好、水平高,就意味着他 的素质高,因而就能促进表现人的本质的两种关系的完善和发展,否则,就会破坏这两种关系或使其停滞、 僵化。那么,人的知识、能力、觉悟从何而来呢,只有通过社会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所 以,素质教育从目标和模式上讲就是使人的本质属性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高尚的教育。

研究“素质”及教育问题除了要从人的本质属性这个角度考察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 进行分析。前面所谈素质教育里的素质,言其内涵在不断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实践要求的结果。我们知 道,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已不再 是只知道A、B、C、D的片面型人才,它所要求的应是贤才、通才和全才。这样的人才在应试教育下很难产生 。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采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对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素质的涵义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劳动者必备要素的质量。而素质教 育就对劳动者必备要素质量提高的教育。

除了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涵义要准确界定外,还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素质教育质的规定 性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所需劳动者必备的各方面的要素都是什么的问题。从一般情况看,这些 要素应包括:政治方面、思想方面、体质方面、道德方面、科学知识方面、心理方面和文化艺术方面。当然 这里也应包括专业技术素质。素质教育量的规定性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必备要素应全面完备、没有缺 陷。素质就一定会受到影响,即综合素质就会降低,这样的素质若在实践中发挥就会受限。另一方面就是在 各要素齐全或相等的情况下水平、程度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同质的前提下量的差别不但存在而且有时差别很 大。在各必备要素相同的前提下,谁的水平程度高,谁的素质就好,谁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谁就能在社 会实践中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我们现在提出并欲以实行的素质教育,尽管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完全对立 和水火不相容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我们知 道,应试教育是在一定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为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需要多 方位、多层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合理”的,随着历史的 发展,实践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的是各方面基础都较为雄厚,各方面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在应试教育下很难大量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这样的教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具体表 现为初中教学围绕着中考的指挥棒转,高中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即便是小学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 生,也都围绕考分转。都在为将来能升入好初中、好高中,最终能升入大学作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 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分上去了,一切都算赢,否则,全都被否定。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 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广泛的实际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如此等等 ,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也担负不了开创中国21世纪宏伟大业的重 任。

我们历数“应试教育”的弊端,决不是对以前教育成果的一概否定。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并不是对 以前教育的所有方面全部抛开从而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种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作不但违背规律而 且也是不可能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在它之前的那个事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亦应如此,它必 然是在它将要“否定”的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它必将在其产生、成长过程中广泛吸收应试教 育中的一切有益因素。

既然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那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保留因素就不是什么不 可思议的事情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是否把考试当成了最主 要的目的,考试是否成为大家最关心的并都力争追求的最重要因素。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它也必须通过考 试、考查以及各种测验的手段检查受教育者所达到的程度,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是否达到了 社会对他期望和要求的标准。从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只是把考试当成一种手段,当成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提 高、完善自己的手段,也当成教育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正确确定教学内容和程序的—种督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