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精选(九篇)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1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基本情况

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项目全线位于广西防城港市境内,路线起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大宝坝村,接钦州至防城港高速公路K18+660处,途径防城区滩营乡、华石镇、那梭镇、东兴市江平镇、东兴镇,终于东兴市东面楠木山村项目概算总投资约25.19亿元。工程计划2010年开工建设,工期3年。

二、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做法

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钦州至东兴联络线的一段,是广西出边出海最便捷的大通道,为沿海沿边地区的经济腾飞发展的大动脉,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东兴乃至广西沿边地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和带动力。

(一)优化设计,助推城乡一体化。我们通过设计例会和专题技术会,对路线、互通立交,以及交安、房建、绿化景观等分别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对互通立交等环节进行了系统优化,使防东高速公路尽可能发挥促进当地居民经济发展的功能。防东高速公路路长55公里,我们设置了5处互通立交,平均每十公里一处,就密度而言,应该是国内少有的,这样大大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同时,根据山区线形特点,对全线进行了系统的环保和景观设计,对路堑坡面采用常青小灌木,将工程防护、生态防护和人工造景有机结合,改善了视觉效果;对互通区绿化进行造型设计,做到了层次分明、自然协调、色彩丰富;主线绿化考虑通视性,各种树形、色彩错落有致,四季常青,形成了绿色长廊,减小了对沿线居民的噪声和尘土污染。

(二)村企联建,推动城乡一体化。我们以高速公路建设为平台,充分整合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优势,结合沿线农村农民实际,推动沿线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征拆联建、用工联建、培训联建、设施联建、项目联建、文化联建、惠民联建等“七联建”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企村联建”在推进推动高速公路沿线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除完成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外,工程项目部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修便道、打水井、建桥梁等,帮助沿线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工程建设中,凡是涉及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农田水利灌溉、交通出行问题,指挥部都会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千方百计改善沿线居民的基础设施和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项目开工建以来,共为沿线村屯寻找水源9处,钻井9口,筑简易桥1座,修建农耕便道15条共计30000多米,惠及群众5000多人。

(三)反哺三农,助推城乡融和发展。我们本着修路造福当地人民的目的,充分整合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资源,做到高速公路建设拉动当地农民工就业,促进了当地建材工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村、农民的出行条件。3年里,防东高速公路建设中,共修建了30多公里农村公路,还有大量的改沟改渠、涵闸配套工程,既改善了农业排灌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又节省了地方大量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二、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效

(一)繁荣城乡经济,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防东高速公路连接防城与东兴,是广西及周边地区通往越南及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实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人员、物资流动的快速通道,进一步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加快沿线区域的建设与开发,引导该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促进城乡贸易的流通,促进项目影响区域的经济繁荣。更为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促进了地方的产业发展。企沙工业园区和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依托防东高速,规划并动工打造钢铁、有色金属和能源化工三大千亿元产业及企沙工业区千亿元产业园区。

(二)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

防东高速公路通过道路改善,将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服务和到市场的通道以及社会服务、增强竞争力、扩大发展经济的机会、使谋生手段多样化,对减轻贫困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发展。

防城至东兴公路工程投资巨大,建设期的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工程运行期也需要一定的管理维护人员。而工程项目产生的间接就业机会更多,随着诸多产业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将为社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有利于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

防东高速公路未建设前,沿线交通闭塞,使人们思维保守,思想僵化,难以开放、开拓和创新,信息不畅导致理念落后,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区落后状态。防东高速公路作为交通的主通道,是陆上交通的骨干力量,其快捷、迅速和舒适的通行,使沿线人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办事效率显著提高,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差旅支出。防东高速公路建设,使东兴到省会南宁的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有利于提高道路运输质量效果。

建成后的防东高速公路,将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使交通堵塞、拥挤状况等得到缓解,大大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少货物损失,节省了旅客和货物在途时间。防东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高、行车条件好,减少了车辆行驶中加速、减速和停车次数,从而使单车排污量大大减少,且节约了能源。

(六)有利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维护和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防城至东兴公路是通往中越边境的东兴口岸,它的修建使我国南部边界的军队和战备物资能快速调遣,对保障国防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应对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会

第2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新民居和城镇化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有新提升,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6%,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60%左右,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同质化。全市选择抚宁、北戴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并分两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三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到2020年,四县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框架。按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秦皇岛的目标,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科学编制《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秦皇岛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主体战略,带动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带卫星城镇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集中。按照 “一次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及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一建四改”的要求,确保到2015年有25%以上的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到2015年,全市建成2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30个产业园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10个,超50亿元的20个)、100个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点。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聚集。从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充分依托中心城区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

按照旅游立市战略,以休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构建融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为一体的城乡旅游产业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按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加快城镇水、电、路、气、讯和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聚集区和小城镇建设相协调、相配套,不断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推进津秦客运专线、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国省干线与乡村道路相互交织的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我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四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适时谋划中水回用和垃圾处理项目。加紧谋划建设向各县工业园区输油、输气管道项目,为用油、用气企业落户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抚宁360万千瓦、卢龙240万千瓦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昌黎风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对市域内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安全、“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和农民健康水平,构筑市域绿色生态保障体系。

到2015年,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联网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或公交化,实现所有乡镇通柏油路,宽带网覆盖率、电话普及率达100%,城市水网、气网延伸到三区所有行政村,四县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自来水或实现集中供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98%,其中,50%的城镇及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场(站)建设,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 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中小学择校费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乡中小学校结对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基本医疗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乡、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开展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员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提升城乡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创新力,使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每年组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同时,大力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充分就业,近郊区要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要以优势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挖掘农村多领域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和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覆盖率要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乡镇、村庄行政区划整合办法,促进村庄综合整治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农村公益服务员制度,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和村民中心建设,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结合乡村区划改革实际,以建立联村党组织、建设联村村委会等方式,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区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区委农工委,由农工委负责日常组织、指导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和措施。各县区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年度规划、量化;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区的方案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措施进行审查论证,并予以批复。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批复意见,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全面组织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县(区)要分别整合资源,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力度,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投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产业发展和支持重点向农村延伸。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村庄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换政策,将其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财政部门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投向、投量,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在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上向县、乡倾斜,会同交通、广电、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县、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予以安排。规划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秦皇岛市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对《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与新民居建设规划的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体系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与服务。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导基层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在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国发【20xx】8号)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从20xx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按上年财政收入的1%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服务项目建设和统筹城乡试点及工作经费支出;县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及工作经费支出;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在农村立项的水、电、路、气、通信、文体、教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投入的70%投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低于此投向和投量比例的,各级财政不得拨付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国家支农惠农强农的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市、县(区)两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要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战略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三化联动”(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资源向社会资本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市、县区政府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集中服务,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及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制。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学校、医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教师、医务人员合理流动。要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创新耕地保护和村庄土地整治机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市场流转形式,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小产权房”建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要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第3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l.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严重失调、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功能辐射弱;2.政策体制差异太大;3.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体制不健全;4.社会阶层结构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5.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差别太大; 6.农村居民整体综合素质较低;7.生产力水平不高。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实施我市村镇规划“123”工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先行者”,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建设必须要以科学、合理及适度超前的规划为指导,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按照《防城港市村镇规划“123”工程实施方案》(防政办发[2005]83号)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加快实施我区三个建制镇和22个行政村的规划工作(工业区内行政村也要做好搬迁安置)。通过做好村镇规划,指导村镇各项建设,把镇、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完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村镇,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1.通过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2.盘活土地市场,依靠全社会力量,启动建设热潮;3.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4.制订优惠政策,引导政府、社会资金投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三)打破城乡封锁,加强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针对我区的现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l.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要建立包括户籍管理、劳动力市场、资源配量、国民收入分配和金融体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国民待遇平等的政策。2.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近期应特别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通,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3.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保障,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向劳动、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4.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要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订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以及农村住宅登记交易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有偿调剂和有偿退出,制订符合实际的新型土地征用补偿办法。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培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5.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废除修订传统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发展轨道。

第4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城市化率达到63.2%,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3年1月25日,时任浙江省代省长李强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表示。63.2%的城市化率是浙江省值得骄傲的一份成绩单,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1个百分点,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的城镇化走出了一条持续探索、创新实践,具有浙江特色的道路。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拉开帷幕。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2004年,率先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2012年,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浙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

新型城市化核心要义是推动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基本内涵是坚持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

“1998年以来是城市化建设由自发推进转为快速推进阶段,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大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强化。2003年以来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阶段,以率先在全国出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为标志,全省确定了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方略,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2008年以来至今是统筹城乡发展进入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人大财经委同志介绍。

2010年4月,随着一份气势恢弘的蓝图——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火热出炉,“浙中城市群”首次展现在聚光灯下。以金华为中心的浙中地区是继杭州湾、温台两大城市群后,最具集结空间潜力的城市群落所在。

据介绍,我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编制实施了环杭州湾、温台、金衢丽三大城市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等。在规划的引领下,环杭州湾、温台、浙中三大城市群正在加快形成,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初显雏形。

城市群的“涟漪”在扩散。我省把县(市)域总体规划作为统筹县(市)域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总平台”,编制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了县(市)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得到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全省200个中心镇中,2/3以上完成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改。27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修改。

生产要素在流动,发展能量在聚合。随着新型城市化推进,城市的集聚功能得到加强。目前,占全省陆域面积2.6%的城镇建设用地承载了全省79%以上的GDP总量。杭、甬、温三大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6.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3的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城市生活和生态功能建设得到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全面提升。”省人大财经委调研指出。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志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导向是着力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区为主体,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支撑,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城乡互动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浙江城镇化建设呈现三大亮点

早在2010年4月的上海世博会上,宁波滕头村的“乡村案例馆”在主题为“城市让明天更美好”的展会上,表达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展示是短暂的,但滕头村留下的思考却发人深省:城市和乡村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城乡之间如何互补互动、融合一体?

2013年5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选定浙江作为实地调研的重要一站。调研组高度肯定近年来浙江城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着重强调了浙江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浙江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三是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了农民就业非农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驱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浙江下大力气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2003年开始,启动了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龙头”,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的实施结合起来,积极培育823个中心村,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6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和“幸福乡村”。其中,湖州安吉县还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浙江省农办负责人介绍,在浙江,所有村庄的村容环境整治都被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同时,“美丽乡村”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繁荣乡土文化都是‘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曾有人对中国城乡之间繁荣与衰败的巨大落差作出这样的描述。如今,人们在浙江看到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见证着浙江正在走一条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4次强县扩权改革的基础上,2008年浙江又全面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加强市一级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市县统筹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大力培育200个中心镇,对27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宁波市选择7个镇开展卫星城市试点,温州市选择5个镇开展“镇级市”培育试点。

“2010年12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选择了27个‘特大’镇,通过科学定位、规划引导、功能完善、政策扶持、体制创新等举措,加快“特大”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目前,这些镇已展现出全新发展态势、释放出巨大发展活力。”省人大财经委有关同志介绍说。

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是浙江城镇化之路的着力点。近年来,浙江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组指出,浙江的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平。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同志介绍,我省探索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管理有效、流动有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9年全面推行了居住证制度,加快完善与之配套的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全省已发放居住证20万余本,11个市以及90个县(市、区)均明确了居住证申领条件、申领程序和持证人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全面取消县(市)及以下地区的户口迁移限制,近5年全省城镇建成区净迁入人口达300多万人。

此外,在农民工落户、就业、居住、卫生健康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民工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通过试点突破、示范引领,着力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率先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率先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构建“3+1”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率先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

统筹城乡发展需破除现有体制机制束缚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建设取向”的片面倾向,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批土地、上项目、搞建设,对新型城镇化过程涉及的人口导入和农民市民化等关键问题缺乏整体考量。对此,省人大财经委建议,国家对此应予以重视,进一步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规律,将推进重点从有形的城市建设转向无形的制度改革,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使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实现叠加效应。

浙江是农民工流入大省,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吸收大量外来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市的问题。省人大财经委建议从全国统筹的角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建议中央财政考虑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同时采取发放教育券、医疗券等“钱随人走”的方式,将中央财政相关补助资金支付到农民工输入地。在土地问题上,建议中央考虑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跨省流入的农民工大省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数量。

此外,省人大财经委建议还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尽快形成有利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土地收益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和外来人口的数量挂钩,合理安排不同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以土地联动带动人口联动,防止“城扩人不增”。

相关链接

全国各地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长三角地区率先推动城乡规划对接,重点发展县域及中心镇,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不断健全。如江苏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珠三角地区以解决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为重点,通过积分落户等制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

天津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三区联动”(农民居住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三改一化”(村改居、农改非、村集体股改,城乡一体化)。

山东通过“城中村”改造或者城乡接合部“村改居”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源,让农民在变成市民的同时变成股民,消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河南通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节约耕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第5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六个一体化

2003年以来,为了破解二元体制瓶颈,成都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金色大道。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型的内陆城市,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成都发展的瓶颈,成都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大,但成都农村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差距就很大。成都六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成都就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所说,体制机制的建立比具体政策措施更管用,更具有根本性。

一、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

成都市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不断改革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完善“全域成都”规划,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一开始,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即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规划实施管理模式,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由于过去的规划管理模式将大量的管理精力投入在项目审批上,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规划实施管理的转向,即从单纯城市规划管理转向城乡规划管理;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转向区域空间管理,加强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控制;从单纯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规划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平台前置”的管理运行机制。

围绕城乡统筹工作,按照城乡规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城乡统筹审批机制再造。第一,在中心城范围实行了以提高审批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管理、分段办理、限时办结”审批程序。第二,按照“抓两头放中间”、“重心下移”原则,在中心城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属地管理程序。第三,按照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加大属地管理后的审批统筹力度,成立内设机构管理行政审批工作。第四,推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改革制度,加大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通过并联审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城乡统筹;攻克难点,加强农村地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管理的重点是规划许可证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的落实。多年来,成都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已基本建立了一套集中统一、较为规范有效的审批机制、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工作推进,在城乡规划编制满覆盖完成后的实施管理中,既有的审批体系和程序受到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按规划实施的许可管理“管什么”、“如何管”成为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主要问题。结合贯彻《城乡规划法》,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规划既要管住,又要依法行政”的工作思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

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例如安德镇三化联动,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除此之外,成都始终坚持“三个集中”的发展原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是解决成都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根本策略。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实验区――大面镇龙华社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龙华实践的做法是把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置换出的土地向规模集中,有利于土地流转,而集中居住的农民形成了新型社区。工业向园区的集中,有利于城乡产业的集中发展,保证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本条件。“三个集中”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其灵魂实质在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更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共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

建立异地招商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吸引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坚持以聚为主,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统筹城乡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在前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说,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从本质上说,就是创新土地制度,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强化产业基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民身份、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一项系统工程。

2008年1月1日,成都市委出台“第一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文件,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的本质是资产可交易,核心是可流转。关键和难点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成都建立了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实施了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始终坚持落实“四性”要求,努力塑造新型乡村形态。5.12地震后,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灾后重建,并提出农村安置点的规划要结合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生产生活设施,突出产业支撑,充分体现发展性;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在建筑形态、环境、材质、色彩等方面塑造各自特色,务求多样性;坚持“显山亮水”,保护自然生态、地形和林盘等,注重与环境的相融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落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实现共享性。全市按照“四性”工作原则,扎实快速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2009年的辉煌业绩。

五、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改革目标。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开始的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真正还权于民的又一举措。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已经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这在全国属首例。以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对从农村转移入城的新居民和失地农民,妥善解决居住、就业、社保等方面的问题,加快身份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安居乐业。对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动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是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顽症、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关键问题。

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没有放在城乡统筹的层面上,管理体制充分体现城乡分割,导致城乡二元格局更加分化,城乡差距加大,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拉大,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2004年8月,成都开始将过去城乡“分而治之”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和归并,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使这场改革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推动,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第6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建设大哈尔滨”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正视哈尔滨大农村“短板”实际、准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正确选择,为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开辟了新思路。“建设大哈尔滨”的要义,不仅要使城乡在规划和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一体化,而且要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打造城乡互动、城乡双赢的发展模式。“建设大哈尔滨”,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视野、更广胸怀,谋划大发展,实现大统筹,即改变过去重城轻乡或以城区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树立统筹发展理念,自觉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并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当前,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推进大哈尔滨建设,要着重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开发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也是城乡建设的龙头和灵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在统一明确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之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这就要求我们以“建设大哈尔滨”的思维和视野去搞好城市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由于城乡空间布局是要素集聚与扩散在空间上的“投影”,因此,城乡规划要注重要素资源共享共融,良性互动。哈尔滨编制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要突出松花江在城市发展中的“总纲”地位,加快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松江避暑城和利民开发区建设。同时,抓好40个城关镇、中心镇和旅游名镇的规划,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第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撑,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是建设大哈尔滨的重要内容。因此,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以产业构建为抓手”,“把上项目、强产业作为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支撑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全市生产力布局,搞好城乡产业的融合,发挥农业农村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城乡产业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形成资金、技术、企业、人才向县域聚集的洼地效应;确定城乡产业发展的枢纽,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产业集聚,构建一县一大特色产业集群、各县错位发展的县域产业体系。

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之间在物质形态上的统筹发展,主要看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大哈尔滨的重要承载。2012年以来,虽然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填漏补缺转向全方位、大贯通,路桥建设与重大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统筹推进,但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新区、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瓶颈。为此,要“立足全市域,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以提升城市通达性为目标,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谋划松花江下游新的跨江通道,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加快航运、水运设施建设;二是将县域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力管网等建设,推进农村公路、饮水安全工程和能源建设;三是以2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带动,努力在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第7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绍兴县辖区面积11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1万,常住人口53万。绍兴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也是闻名中外的纺织之乡,化纤原料、面料和出口额均占全国的1/10,印染能力占了全国的28%,中国轻纺城市场号称亚洲第一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就在这里。纺织产业有力地支撑了绍兴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1.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0105美元;财政总收入67.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71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全国经济强县,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精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二)

1 编制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城乡一体化,需要有一体化的城乡规划体系。一个好的规划体系,是城乡一体化的美好蓝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依据和工作方向。一个好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相衔接,突破区域空间,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研究确立了“一主三副两片一百个农村新社区”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一主”就是把县城柯桥建设成为能够充分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轻纺之城,充分展示江南水乡风采的水上之城,充分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林中之城,充分传承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之城。

“三副”是指把经济发达、区位良好、带动面广的几个大镇作为三个副城来进行规划建设。

“两片”是指福全城镇组群和陶堰城镇组群。

“一百个农村新社区”是指通过规划,逐步使分散居住的农民向中心村集聚,逐步使中心村成为新型的农村中心社区。

这样一个梯度推进的四级城市化规划体系,覆盖了整个县域,实现了城乡规划的无缝对接。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要素的集聚集约。为此,我们在确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的同时,狠抓了以新县城、新型城镇、农村新社区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田向大户集中,不断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一是合力推进新县城建设。按照“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定位,围绕建设“轻纺之城、水上之城、林中之城、人文之城”的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人居、休闲、教育、医疗等功能,加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促进了城市人气的集聚。树立“柯桥县城就是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就是柯桥县城”的理念。把中国轻纺城的提升发展工作放到立业之本、立城之本、立县之本来抓,坚持市场与产业联动、市场与城市联动,加快改造提升,推进二次创业,基本形成了南部老市场区、北部新市场区、中部国际贸易区和西部钱清轻纺原料市场等四大区块联动并进、错位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完成市场建设总投资23.8亿元,中国轻纺城市场总建筑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全年成交572亿元。按照城市建设与商贸繁荣互动并进的思路,大力推进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型城市经济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2007年城区总投资70亿元的23个重点商贸项目启动建设,新建成现代商务大厦7幢,落实土地在建、待建50幢。呈现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的态势。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树立“新型城镇就是小城市”的新理念,制订出台深化完善新型城镇扩权若干意见,通过县对镇的充分授权,进一步强化了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围绕建设“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社会和谐发展示范区”的新型城镇目标,扎实推进环杭州湾现代工业中心和环杭州、绍兴市区两大城镇经济增长带建设,三大副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两个城镇群也按照新型城镇的目标,因地制宜,得到了较快发展。

三是整体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树立“农村新社区就是小集镇”的新理念,围绕“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和管理服务城镇化”的目标,依法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行农业的区域化、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绝对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好、快、稳、省地推进拆迁工作,2007年依法平稳完成拆迁126.60万平方米,稳步推进农民公寓和外来人员公寓建设,目前23个村15.95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寓已基本建成,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争创和谐社区、建设幸福家园”活动,深化平安型、生态型、文明型等新社区创建活动,农村发展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3 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环境设施。城市化的环境设施,内容很多,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

在交通方面,我们致力于内连外接。在做好机场快速公路、地铁轨道交通、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杭甬运河水运工程等规划衔接和配套建设工作,加快接轨杭州和绍兴市区,更好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的同时,加快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特别是山区为重点的道路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城区公交、快速公交和镇村两级公交,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较好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在生态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创建部级生态县为载体,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坚持正本清源,堵疏结合。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以改善水质为核心,清水、护水、利水、用水、管水的新时期治水工程。深入开展以提升空气质量为标准的“蓝天行动”。继续加强以护绿、添绿、复绿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绿化质量和品位,深化绿色生态村和重点生态保护功能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沿路沿河的绿色通道。呈现出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乡村美景。

在水务方面,我们投放26亿元资金,建起了300公里长的排污主管线和1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90%的工业污水和65%的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处理。目前,投资8亿元的污水处理新三期钱塘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当中。与此同时,还投资近12亿元,建立起了全县性的大型水厂和400多公里的供水主管线。使全县90%的群众用上了统一标准的自来水,其余的山区

群众也实现了镇级水厂的统一供水。

4 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组织实施“六个所有”民生计划,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县人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普通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其‘中2008年财政安排了15.75亿元资金,使这项工作有了实质性的启动。

在学有所教方面,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教育设施建设,加大以教育网点为重点的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努力让所有适龄孩子都能接受15年的优质普及教育。

在劳有所得方面,我们扎实开展了“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共建共享”系列活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积极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扎实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努力让所有有劳动力的家庭都能创业就业。

在病有所医方面,我们积极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和科教强院工程,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努力让所有群众都能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老有所养方面,我们注重养老保险与生活补助相结合,按照低标准、全覆盖、重衔接、可持续的原则,在继续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抓好农村其他老年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努力让所有老年居民都能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在住有所居方面,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受益面,深化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和农村住房解困、危房改造工作,加强人才住房建设,鼓励外来人员公寓建设,推进城区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改造,努力让所有住房困难家庭都能改善居住条件。

在难有所助方面,我们全面深化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倡导开展结对帮扶。切实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完善对孤儿等特殊对象的救助办法,认真落实优抚政策,进一步健全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各项制度相衔接相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让所有困难群众都能及时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

(三)

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城市。城市是县城的核心,是整个县域的发展极。现代经济,是城市的经济;现代文明,是城市的文明;现代生活,是城市的生活。建设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个性鲜明的城市,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首要环节。只有首先把城市建好了,才能“反哺”农村,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8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实现商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

城乡一体化工作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一项复杂性强、学科交叉多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交通、社会事业、劳动保障等多个领域,贯穿城市、郊区和农村。在一定意义上讲,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整合资源,统筹谋划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最佳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并最终融为一体的状态与过程。但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城镇、轻农村的工作模式,使得城镇与农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距离越拉越大,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将统筹城乡发展列在了第一位。党中央也连续几年就“三农”问题下发一号文件,并在去年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建设新农村的序幕。但是新农村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片面的工作,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发散性的眼光看待,不能囿于农村这个范围,必须跳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这就牵涉到如何利用好城镇在资源、经验、技术等方面都具有的强烈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内容和许多具体措施,恰恰决定了要发挥其在城镇与农村之间“粘合剂”的作用,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真正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达到同步进行的目的。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更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市三次党代会顺应时代潮流,也提出了着力构建和谐新市。对我市这样一个有着820多万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的农业大市来讲,要实现构建和谐新市的目标,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古人云:“不患贫、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更有效地防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使农民生活逐渐好起来,钱袋子慢慢鼓起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就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就是从关注弱势、关注“三农”、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促进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例如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县域金融改革等措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和创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对互相依存、互动发展、紧密相连的“孪生兄弟”,两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也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两者必须兼顾,不可偏颇。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以每年超过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的同时,必须要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一是城乡一体化为城镇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先进的生活和消费理念逐渐渗入农民思想意识中,使农民对进入城镇生活产生强烈愿望,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打下了基础。二是城乡一体化为城镇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创新性、探索性非常强。从我省7个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各地都在土地流转、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义务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将原来不符合形势发展、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法规政策全部废除,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城镇化水平和内在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城乡一体化为城镇化明确了发展目标。李成玉省长在讨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走特色城镇化道路”。特色城镇化除了反映在建设风格、产业发展、城镇品位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立足实际,谋划未来,科学定位城镇化发展目标。像商丘这样一个农业大市,820多万人口不可能全部转移到城镇,追求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功能完善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达到一个最佳比例,无论是生活在城镇,还是农村,都没有差别,城乡之间真正做到一体化了,才是我们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开放带动、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市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初步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正如总理提出的“舰队速度论”一样:“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商丘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发展好、建设好城镇以外,更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就目前来看,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人均GDP和人均纯收入过低。2006年仅为6224元和2745元,虽然我们自己和往年相比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农民就业面窄,收入不理想。大部分农民还被禁锢在土地上进行传统农业劳作,只有小部分年富力强的青年农民才能到发达地区或城镇工作,而且从事的大部分是体力性劳动,待遇差,增收空间不大。如2006年我市实现劳务输出185万人次,劳务收入92.5亿元,但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便是最直接的体现。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面不广。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特别是“五类十大基地”建设,我市出现了像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科迪集团、中州食用菌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相对于一个拥有580多万农民的大市来讲,这些企业还远远不能担负起振兴商丘农业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城镇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以城镇为依托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城镇与农村的同步快速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为商丘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的、牵涉面非常广的工作。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追求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省政府在《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四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可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反过来讲,社会得到全面进步,城乡一体化工作也就圆满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因此,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标志。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位。

二、正确分析商丘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现实优势和不利因素

(一)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所具有的现实优势

商丘在撤地设市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经济弱市、财政穷市,农业在经济总量中占绝对比重,七成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工业体系不甚健全,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过近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稳步实施,我市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1、经济总量增加,发展速度加快。2002年以来,我市GDP每年以不低于11%速度增长,2004年产业结构首次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2006年全市GDP达到646.5亿元,是2002年的1.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32.1:40.7:27.2,二产高出一产8.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86亿元,是2002年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5元,是2002年的1.5倍。能源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建材业、食品业、纺织和医药化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攀升。这些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劲的经济支撑力。

2、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县城、小城镇协调并进的方针,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商丘中心市区为龙头,永城市、6个县城和重点镇为龙身,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龙尾,大中小齐头并进、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一是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全市城镇人口由2002年的145.3万人提高到2006年的237.1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8%提高到28.9%,年均增长2.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化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尤其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许多原来的郊区变成了市区,村庄变成了城郊,形成了城镇化发展到哪儿,城乡一体化就在哪里起步的良好局面。如商丘市区的平台镇、古宋乡、王楼乡,永城的演集镇,夏邑县的曹集乡,柘城县的邵园乡等,都在与城市或县城对接的同时,也迈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三是城镇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修编或编制工作进展顺利,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覆盖率迅速提高,为下一步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正确指引城乡一体化方向提供了保障。四是城镇功能逐步完善。街道、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通讯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增强了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吸引力和接纳能力。

3、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特色更加突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性的工作是解决好人口特别是农民的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市围绕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狠抓了一批能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色产业。如永城的面粉加工,夏邑的铸造、打火机、食用菌,虞城的科迪食品、木兰纺织、钢卷尺加工,柘城的金刚石微粉,宁陵的食品加工等。据统计,目前我市有近30%的乡镇、260多个村拥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所产生的生产总值占乡(村)总量的1/3以上。这些产业或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商业意识、商人观念逐渐渗透到农民头脑中,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完成了由农民向工人、商人转变的过程,并出现了许多乡村“经济能人”,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当前,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可分为两大块:一是流向市外地区。2006年我市实现劳务输出18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2.5亿元,分别较2002年增长61%和243%。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市流向市外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呈现出了加速趋势。由于我市劳动力在全省建筑业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睢县、虞城县、永城市被省建设厅命名为“建筑之乡”。同时,据调研得知,在流向市外的大量劳动力中,有20%以上的长期生活在当地城镇中,完全符合有固定居所、固定收入和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条件,被当地作为城镇人口统计在内。二是在市内城镇之间转移。作为二三产较为集中城镇来讲,城镇始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首选。2006年,全市城镇人口共增加19.8万人,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和市外人口流入等因素,其中有18.5万人来源于我市农村,并在分布上呈现出商丘市区、永城市和6个县城、小城镇各占1/3左右的特点。同时,总结近年来市内劳动力转移情况,我市农民进城突出表现为梯度转移规律。即农民在具备了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资本后,大部分先进入附近的小城镇,在具备了更多的资本后,才进入县城或商丘中心市区。以上情况表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科学合理、有规可循的成熟模式,为开展城乡一体化找到了切入点。

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农业大市逐渐向农业强市转变。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544.6万吨,增长12.4%,占全省的1/10,在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市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更趋合理,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1亿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各种养殖小区、专业村在数量和发展规模上不断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小麦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两免一补”资金总额达到4.928亿元,极大地降低了农民负担。户用沼气、农村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油路等各项工程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三是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展顺利。以确定的10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围绕村庄道路、供水、排水、沼气、电力、有线电视、公厕、垃圾堆放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了村庄治理工作,全市出现了以梁园区双八镇代庄村、刘口乡西刘村为代表的生态宜居型,以宁陵县李七庄村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型,以虞城县佟庄村为代表的市场开发型,以民权县吴堂村、王公庄村、虞城县南庄村为代表的产业带动型、以柘城县草帽王等12个村庄为代表的综合整治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成为全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样板。

综上所述,如果把推进城乡一体化比作一辆汽车的话,健全的规划体系和良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导向就是“方向盘”,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就是“燃料”,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剂”,特色明显的产业就是“发动机”,完善的城镇功能就是“车轮”。应当讲,目前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成熟,启动城乡一体化工作恰逢其时。

(二)不利因素

在肯定我市所具有的现实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一些今后需要努力克服的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有差距。突出反映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两个主体方面:一个是担当指挥者、引导者角色的领导干部。他们中的一小部分还不能够充分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缺乏驾驭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能力和魄力,对城乡一体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或存在片面理解,将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划上等号,误认为城乡一体化只是城建、交通等一些具体部门的事,置身事外,任其发展。另一个是担当城乡一体化主要推动者角色的农民。由于受几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头脑中普遍存在“种田万万年”、“恋土情结”、“小农意识”等落后思想,害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害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害怕不适应城镇生活环境,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政策配套上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本应该出台的政策现在还没有出台。为了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省政府的《指导意见》,省公安厅的《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户籍改革意见》等。与此同时,省政府办公厅又专门下发文件,将任务分解到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市、县。但目前我市仍然没有一个明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政策理论氛围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第二方面表现为现有的政策零碎,不成体系。前几年,我市在城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与城乡一体化精神相符合的文件,然而都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政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第三方面表现为体制机制创新落后。尤其是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急需改革。去年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之一的义马市将所有乡镇改成了街道办事处。但到目前为止,我市所有县城和永城市没有设置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造成城镇管理责任不清,主体不明,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第四个方面表现为政策滞后于发展。特别是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本已在城镇建成区或规划区内的乡镇,仍然按照农业乡镇模式进行管理,造成“同城不同策”问题的出现。

3、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虽然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城镇建设得到大发展,但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小城镇在规模上、环境质量上还不能完全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适应。特别是与农民生活贴得最近的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着人口较少、面积较小、设施较差的状况。同时,由于小城镇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不全,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三、对推进商丘城乡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政策,理清思路,营造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一是要研究制定一部统筹安排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我省的鹤壁、新郑等市在去年都已经先行一步,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或方案,为推进其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我市要尽快成立有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文件起草小组,在吃透市情、掌握实情的基础上,代市委、市政府拟定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性文件,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二是要调动有关部门积极性,围绕职能,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城建、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卫生、文化、教育等部门要认真把握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内在规律,在村庄整治、户籍制度管理、公共服务、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共同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要确定好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今年5月14日,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黄淮四市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精心选择一批试点,强力推进商丘城乡一体化进程。省政府在确定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时,提出了“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重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条件。我市要立足于这一标准,本着试点先行、优中选优的原则,尽快确定一批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就目前情况来看,永城市和距离商丘市区较近的9个市郊卫星乡镇已经初步具备了以上条件,建议确定为市级试点。同时,虞城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工业发展等方面发展势头较猛,加快了与商丘市区对接速度,逐渐形成了资源共享化、发展互动化的的良好态势。今后几年,促进虞城县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纽带,加快商虞一体化步伐将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议将虞城县也列为试点。

(二)加大规划编制力度,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准确方向。一是要编制一部指导市域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规划。要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聘请或联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具有高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启动《商丘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纲要》的发展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得力,方法要得当,内容要翔实,步骤要科学合理,切实为全市城乡一体化提供指引作用。二是要加大专项规划编制力度。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等与城乡一体化紧密相关的专项规划,一个都不能少。逐步形成以规划纲要为核心、各项规划相互配套衔接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三是要注意突出工作重点。对商虞一体化、城乡资源对接、产业发展、“空心村”改造等事关城乡一体化整体进度的关键环节,要逐一提出措施和方法,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9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是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引擎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差别仍然较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体制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经济向农村辐射、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文化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社会转型刻不容缓。城市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是带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优化高端要素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我们党对城市化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在发展理念上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在发展格局上从偏重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发展步骤上从追求速度转向积极稳妥。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志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城市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新精神财富,让城乡居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指出,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趋势,找准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方向,适应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新需求,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仍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城市化潜力,提高城市化活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信息网络共联和社会民生共享。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深刻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这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步骤。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有满腔的进取热情,更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急于求成。要遵循城

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力求扬长补短,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尊重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共建共享的“公众城市”。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市民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口、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扩大与经济相适应、人口集中与承载能力相匹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城市”。

强化空间布局,突出功能定位,建设集约增长的“紧凑城市”。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仅是城市内部要素的构成和组合,还包括城市之间空间结构和形态。一个城市不仅要合理选择规模大小和产业发展,还要科学确定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紧凑城市”。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出发,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发挥大都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协作和社会协同发展。

强化转变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引领的“创新城市”。指出,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从要素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集聚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培育企业、院校、机构等创新主体,完善激励、评价、竞争等创新机制,创造公正、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建设新能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强化生态建设,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乡村居民的追求,也是城市居民的期盼。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生态绿地、地下廊道、透水铺装、植被草沟、洪水调蓄等系统工程,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