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医疗技术推广方案精选(九篇)

医疗技术推广方案

第1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医院建设;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118-01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档案不仅涉及到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能涉及到广大患者的检查档案、病理检查资料等等,还能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医疗科学发面的发展。因此,作为人类文明进步重要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对医院的内涵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与医院内涵建设的互动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与医院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医院的档案管理主要包括病案和综合档案。病案是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问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影像等材料,并经综合、分析、整理后归档的记录。病案的内容来源于临床医疗实践,医师、护士是病案的主要书写者,医技科室书写检查报告,很多患者也留下了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患者也成为了病案书写的参与者。近几年来,随着卫生保健体系及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医疗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在变化,首先是公费医疗的改革,医疗保障制度(简称医保)开始逐渐在全国全面实施;其次是人们可以选择的医疗消费方式越来越多,除上述基本医疗保险外,还有商保以及自我选择的各种险种。很明显,病案的对外功能增强了,一份完整、优秀的病案,不仅是宝贵的医疗文件,能够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疾病诊治的全过程,也是具有法律依据的第一手材料,为医疗纠纷、伤残事故、保险理赔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内容。为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针对性地加强病案管理十分必要。1年中除了病案,医院产生的各种文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专业技术档案、照片、磁盘、证书、奖状、锦旗、奖杯、奖牌等都需要认真收集归档,它们不仅是医院发展的见证,也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档案工作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档案工作在医院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对医院发展具有存储作用。这是指档案工作可以将医院运行过程中内涵建设成果存储并积累下来的社会功能。医院内涵建设的成果一开始是医院自己的,一旦归档存储之后,即可以通过档案的开发利用在整个社会上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它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重视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就不可能使科技档案信息的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科研成果、新技术、新项目就不能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从科研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中准确地摘录有关内容,详细介绍新技术、新项目及科研成果的技术指标、主要完成人员、临床应用效果、推广应用情况等,对设备档案应着重介绍新设备的主要参数、基本功能、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使医务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创新提供原始档案资料。为医院建设再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档案工作既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创新,又可扩大医院内涵建设成果的应用范围,使医院内涵建设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从而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

3 医院内涵建设的加强是档案工作继续发展的前提

第2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据了解,医疗数据集成平台的构建已经被列为很多医院在2012年的重点工作,但使CIO们苦恼的却是,在提供医疗IT服务的企业中很少有一家能够提供完美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这也为当前医院和区域医疗构建医疗数据集成平台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和阻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甲骨文医疗卫生与生命科学全球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及总经理Neil de Crescenzo先生,在市场调查以及成功案例的影响下,甲骨文医疗信息交换平台解决方案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医院和政府的关注点。

广州市卫生局部署区域医疗信息交流

广州市可以说是一座特大型城市,在区域信息平台的构建中必然面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多、信息化水平差距大、人口数量大、人员流动大、行政管理模式复杂等问题。据广州市卫生局高昭主任介绍,在平台建设中,广州市卫生局从资源规划、业务数据集制定、术语标准制定和总体设计四方面制定了一的规划设计,以减少重复建设,保护已有投资。

在术语标准方面,广州市卫生局在平台中进行术语转换,将诊断代码、药品代码、检验代码等转换为标准代码体系,并在业务系建设中推进数据源术语标准化。通过术语转换对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后,才能使数据由点对点交换转变为平台交换成为可能,才能进一步支撑其他业务。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医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以此促进在医疗行业省内甚至是跨省数据的共享,广州市区域医疗信息集成与交互平台建设是甲骨文积极参与中国医改的案例之一。现在广州市卫生局用了Oracle医疗信息交换平台来服务和分享很多家医院的信息,服务的受众也高达1300万人。而且这个解决方案是针对于中国市场所定制的。”Neil de Crescenzo说。

基于标准的医疗卫生解决方案

现阶段,虽然系之间的数据共享在数据交换层面缓解了信息孤岛问题,但对于患者来说,其诊疗信息还以原始数据形态分散于不同的医疗系之中,医生若想全面了解患者信息,还需分别通过不同的系来查询。

“我想甲骨文推出的Oracle医疗卫生个人主索引2.0版(Oracle Healthcare Master Person Index Version 2.0)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医疗机构内部和跨医疗机构提供患者、供应商和其他医疗结构的单点参考信息。”Neil de Crescenzo说。

Oracle医疗卫生个人主索引2.0版是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以区分、合并、复制来自过个系患者供应商的身份识别和人口信息,还支持简体中文名称以及中国大陆地名,促进医疗机构和健康信息交换机构通过使用模板来迅速构建患者项目。

在涉及到到数据的迁移以及存储、分析中的标准问题时,Neil de Crescenzo说:“很多用户选择甲骨文的产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甲骨文在数据标准方面的优势。我们的医疗卫生解决方案中会有数据翻译、数据匹配和数据规范化等各种标准,集成的数据符合多方面国际标准,如HL7。在Oracle医疗卫生个人主索引2.0版中,包含了广泛的国别和国际医疗标准,包括美国国家供应商身份识别、澳大利亚医疗服务供应商身份识别标准(AS 4846)、澳大利亚医疗客户身份识别标准(AS 5017)、整合医疗企业(IHE)医疗服务供应商目录,和全国卫生信息网络(NwHIN)目录。”

积极服务中国市场

第3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根据2010年10月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对医疗卫生建设的特别指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十二五”计划的重要着力点,信息化建设将为国家制定的2020年每个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信息化建设比较复杂的行业之一,医疗行业的建设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80%的医院已经实施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建设状况相对成熟,而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则相对不足,其中绝大部分医院尚处于部分应用或试用探索阶段,而半数以上医院仍是空白。一些大型综合医院都有着自己的系统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但实际成熟、成功的应用仍在少数。

在全国各省市级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广东省启动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的工作成绩尤为令人瞩目。早在1988年,广东省中医院就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购买了一套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旅。到了1994年,医院吸引的患者数量开始大幅增加,从方便病人就医的角度出发,广东省中医院决定自身的收费划价系统进行合并,实施统一管理。

广东省中医院是一家致力于将传统中国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大型医院,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院,每天医治的病人超过1万人,全年收治病人约400万。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达灿曾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医院日均至少收集到几千例门诊资料,庞大的门诊量为临床医生进行医学总结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样本,如果有创新的技术力量的注入,对这些海量的临床数据进行集成并分析,将大大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科研实力,并将研究成果回馈和造福百姓。”

2001年,随医院规模日益壮大,包括大德路总院和新开张的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在内,广东省中医院总共有五间三甲分院。受独立病历管理系统所限,广东省中医院无法在科室间或者医院间轻松分享医疗信息。因患者病例无法信息共享,通常当患者转院或科室时,就必须接受重复的相关医疗诊测。院方希望能安置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病案电子系统,实现患者医疗档案。由此,广东省中医院尝试与IBM携手,搭乘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快车。

与IBM合作之后,IBM为广东省中医院创建了一整套全新医疗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实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结合。该系统名为CHAS(医疗和健康记录分析和共享)系统,旨在帮助实现包含中西医临床数据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即医院只需配备一套智能的医疗和健康病历分析及分享系统,便将多个系统的医疗数据集中于一个便捷分享的单一系统中。比如,一位曾经在总院看过病的患者转到大学城分院看病,诊疗卡中原有的信息将会保存在个人档案,如果换着曾经看过皮肤科,觉得某次医生开的药方疗效不错,也可以把药方调出,使信息充分利用,极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因中西医学在理论、诊断和治疗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IBM所呈现的这套系统同时也克服了这一方面地诸多问题。储存在IBM DB2® 9 数据服务器上的病历记录,将被系统以标准化方式进行标记分类,用IBM 的语义学技术迅速数据整理,确定类型。也就是说,该系统结合了IBM先进的语义技术,充分理解和分析特定临床记录内容的准确含义,同时处理各种不同的语言习惯,以应对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语境的差异。病历中的所有信息,无论格式、术语、还是语言的不同,都能处理成一个标准化的文档。这将使医院内以及医院外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更容易。

在整个广东省中医院的体系上,CHAS实现了:

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提供一个开放的、以标准为基础的、可互操作的电子病历解决方案;

有助于病历实现标准化,方便医疗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实现跨部门和跨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病历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为医疗信息行业实现国际公认的标准降低技术门槛。

广东省中医院通过积极探索自身医疗服务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促进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从而提升了医院医疗质量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关于下一步的建设蓝图,广东省中医院已有规划,即要“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全面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一体化”。这包括:在三到五年内实现以标准化信息共享规范、可扩展数据中心架构为基础临床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标准化术语体系、语义电子病历采集、智能化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临床科研数据整合及分析中心;形成高水平、开放的临床研究平台、临床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发挥研究基地的带动作用,为提高中医临床科研的整体水平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支撑。

IBM所创立和实现的创新科技,使医疗系统更智能化、更有效、更容易访问、也使更多人得以享用。与此同时,建立在开放化、国际化的技术标准之上的CHAS系统,亦能扩展电子病历的使用范围,支撑临床信息的深度分析,更有助于全球医疗前沿的研究与创新。

2007年后期,IBM宣布与中国卫生部合作,通过一个基于开放标准和信息共享技术的平台,提高地区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中国希望通过在所有医院推广电子病历和医疗数据分析,达到减轻病人负担、决定哪些人应得到优先治疗以及更有效使用资源的目的。例如,日常检查和简单治疗可在社区医院进行,而较复杂的健康问题和治疗可推荐去看专家。广东省中医院所使用的CHAS系统,也将有助于支持和促进该计划的实现,并有潜力推动中国整个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第4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明确任务,狠抓落实,通过项目建设凸显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特色,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得到普及和发挥特色作用,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中医医疗和保健的需求。

二、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全区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城乡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实中医药服务内涵,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和知识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大幅提高。全区中医药服务占医疗服务的比重有较大提升。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80%的中药房建设达到标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均能提供5种以上中医药治疗方法。区、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及相应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培训覆盖率和使用率均达100%。创建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启动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修定城乡中医药服务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和制定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激励机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将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争取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投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整中医诊疗收费标准,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协调落实在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适当降低中医药服务饮片、诊疗等项目报销起付线,并比相应机构的西医诊疗报销比例再提高不少于10%,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二)健全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将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总体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以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其他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真正把中医药服务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三)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须设置一级中医科,可根据需要设置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中医科的二级临床科室,有特色专科的可设中医病房;中心要按《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药房建设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建设中药房,设立中药煎药室,配备2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60种以上的中成药,配齐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有中医诊室,有条件的设置康复室、养生保健室和中药房和煎药室。也可采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上级单位统一配送和代煎。服务站要配备30种以上中成药,或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根据需要配置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及理疗等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中医临床科室布局、设施、风格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规定执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聘任的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20%以上,保证每个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按照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没有中医诊室的,应有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从事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按照中医药工作质量和数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要有较完备的相关服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房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按摩、中药熏蒸、敷贴、穴位注射、热敷、药熨、敷脐、耳压、点穴、雾化吸入等在内5种以上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社区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务。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不低于90%和85%。100%的居民健康档案要有中医药内容和特色,并进行动态管理。

(五)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乡社区中医类别全科人员的中医药全科知识的培训,分别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证书和规范化培训证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的其它类别医师重点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中药)》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对药剂人员开展中药基本理论、药材辨识、中药配伍、饮片调剂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继续教育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对有意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其它类别医师,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没有配置中医类别医师的,除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外,还要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别是火罐、刮痧、熏洗等中医非药物疗法。要鼓励支持其它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学历教育、西学中班等,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

(六)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推广培训工作。在2010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拓展推广培训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强化市3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同时针对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和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增加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共两个分册),各级医疗机构及相应人员均能熟悉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七)利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对诊断明确的重点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制定个性化的中医防治一体化方案,采取中医防治菜单式服务,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预防和行为干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家庭护理等。针对社区内中风、偏瘫、腰腿痛、颈椎病以及伤残等康复服务对象,制订个体化的中医康复干预方案,应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技术方法和社区简易康复设施开展康复治疗和咨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八)组织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广泛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体质类型不同的人群指导个体化调护方案。针对孕产妇,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的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病食疗、康复训练指导、产后心理辅导等保健服务。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并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推广使用涵盖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疗法和体质调养等内容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不少于10种;通过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区居民宣传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知识以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知识。要通过宣传栏、宣传保健手册、开设讲座、播放音像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传授养生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普及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年内完成不少于12场中医药健康服务活动,其中,中医药服务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各不少于2次。推广不少于1项养生保健运动。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2014年1-3月)

制定《市区第三周期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予以下发,召开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明确目标和要求,落实具体措施。

(二)组织实施(2014年4-8月)

1、进一步强化市3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同时针对各医疗机构临床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和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完成辖区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两个分册)的培训任务。

2、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项目建设中各项工作任务,并及时向区卫生局汇报本单位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3、区卫生局将对项目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三)评估验收(2014年9-10月)

区卫生局于9月底组织完成对辖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的全年自查,并于10月30日前,将第三周期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项目自查评分表及新申报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材料报市卫生局中医处,并作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五、工作要求

第5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触摸医疗 智慧健康

现如今,“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公共医疗水平还远未满足人们的期望。医疗行业需要迎接三大挑战: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的就医现状,而这些挑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够均匀。

新医改政策出台后,从跨国IT巨头IBM、微软、英特尔、惠普、戴尔到本土方案商华为、曙光、东软、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纷纷强势挺进医疗市场,与以天健科技、西安华海、浙江联众、广州怡捷、中域海量等为代表的专业医疗信息化方案商,纷纷争抢新医改带来的商机。GE通用、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医疗巨头也纷纷进驻中国基层医疗机构。

IBM推出了一系列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面向区域医疗卫生和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团,包括区域医疗信息网络、CHAS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医疗协同平台、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等,旨在以信息化推进医患资源的优化流动,助力新医改扎实启程,从而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智慧医疗体系。

华为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联动协同;同时有效的实现患者、医生、医院,以及医疗设备之间的沟通。在中国新医改的背景之下,华为智慧健康解决方案努力实现让智慧医疗走入寻常百姓家。

技术为基 完善医疗

智慧医疗的实现需要生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其关键技术分布于物联网体系中,涉及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感知层,涉及到射频标识(RFID)技术、定位技术、体征感知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智慧医疗的数据主要从医院和用户处传出信息的传感器获得,并实现检测对象数据的准确采集、检测、识别、控制和定位。在网络层通过信息互通类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上传工作,实现用户和医疗机构、服务机构之间健康信息网络写作的数据沟通渠道,并及时给用户提供必要的响应。在应用层,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为监测数据的开放提供做好准备。

智慧医疗一直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医疗作为IBM沃森最早进入的应用领域,2011年8月开始,沃森就开始在美国的一些医疗机构“实习”了。沃森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直接阅读医学文献和各种医疗文档。除此之外,沃森还具备学习能力,它可以从医生看病的活动记录中学到相应的经验。由于具备了主动学习知识和获取经验的方式,沃森的准确性要远远高于过去的医学专家系统。

医疗行业的数据量大而且类型复杂,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信息价值,如果能够有效地对其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就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和用药决策,甚至帮助相关研究机构实现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新。英特尔公司的开放架构大数据平台是英特尔针对医疗行业用户开发的。它由双路至强处理器和英特尔Apache Hadoop发行版软件组成。英特尔双路至强处理器能够实现对存储子系统的优化,可用于打造存储服务器,支持横向可扩展存储方案。英特尔Apache Hadoop发行版软件是专门为大数据存储、管理、处理和查询需求开发,且针对英特尔至强平台进行了充分优化。

关注民生 智慧未来

第6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一、明确职责,提升全员营销意识

1、进一步明确公共关系发展处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中心的整体营销功能,建立高端服务。了解医疗、教学服务需求情况,了解医疗、教学动态与中心的经营状况,分析医疗、教学市场竞争走势,组织制定医疗、教学服务营销计划,撰写医疗、教学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改进医疗、教学服务的意见,与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教研科室进行沟通与协调,指导营销活动。

2、继续做好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营销培训,组织和指导科室开展营销技能训练,提高全员、全程营销水平。推行全员全方位营销制,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营销潜能。创建“人人参与营销、个个积极营销”的新型医院营销文化氛围,将营销理念贯彻到中心管理的全过程以及各个科室和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各科室市场宣传推广员的积极性,加大对各科室市场开发工作的指导和考核,通过建立全员全方位营销的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员工营销医院产品,通过全员集中或分散的营销活动,将中心的前台和营销触角延伸渗透到千家万户,每个员工均成为营销体系的末梢。

3、加强与政府卫生行政教育部门、社保局、医保中心、保险公司、各类公益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周边社区各单位的关系营销,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二、以技术品牌促效益提高,以公益活动展品牌延伸

1.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开展品牌营销,通过知名专家、专科特色、高精尖设备及技术水平、医院文化等要素的宣传,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度和专家知名度,吸引患者,扩大市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2、利用中心的优势广泛开展医疗技术项目合作或其他相关项目的合作。如康复医学、直线加速器、肌电图、小儿心脏介入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市场推广和运用。会同临床科室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帮扶和合作。

3.充分发挥公益性营销和活动营销的娱乐性,开发医院特色品种,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针对各种节日推出相应的亲民惠民服务项目和套餐,利用整合营销传播方式,推出医院特色,体现医院创新,加深目标消费群体对医院的认知,进而产生认同。

4、全面开展住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建立回访档案,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针对特殊个案患者进行专题回访,提高患者的复诊率。积极配合临床科室所开展的新技术及科研做好社会调查,为其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对病人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收集的意见及时反馈和处理。

5、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健康讲座、义诊、俱乐部、联谊活动,做好医疗服务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工作。各种公益活动的成功举行,既是医院形象、医院品牌的进一步推广,也可以直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建立区域协作网络体系,加大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力度

1、加大统筹城乡卫生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技术协作医院的资源,从技术、质量、人才、设备、管理上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扶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缩小城乡卫生差别,为最终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拜访客户、走访市场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市场,明年继续将重点放在与我市的各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和建立社区卫生网络上,特别是联合社区卫生单位建立康复治疗的网络体系,逐步建成我市康复治疗实训基地,加大与香港“站起来”组织的全面、深入的合作。

第7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医疗行业

创新产品奖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倡导和推广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应用,逐渐成为国内移动医疗应用领域的领导者。

医惠投资集团由国内外具有深厚医疗背景的投资财团共同组建,集团立足中国数字卫生信息化事业,致力于打造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和统一服务的数字医疗卫生信息化创新模式。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在医疗区域整合、应用互联互通及医院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化等信息综合应用领域管理系统的研发、示范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当前国内医疗卫生行业最具创新性的前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商和领导企业。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是医惠投资集团旗下核心控股企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倡导和推广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应用,逐渐成为国内移动医疗应用领域的领导者,积累了大量内地和港澳地区高端客户群体,并且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课题应用成果产业化的核心成员企业之一,中国工程院《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医疗健康分课题参与单位,同时是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此外,公司也积极参与国家863计划“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开发”主题项目中课题7“数字化医疗医院示范”和课题8“数字化医疗区域示范”两个课题的研究活动,还承担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课题”中课题5-5面向数字医院的医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及验证的任务。

医惠科技从当前医院医疗物联网项目的建设需求分析出发,针对医疗物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异构分布、遗留系统集成等问题,和美国网件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突破性地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多网、多频及异构接入,能够实现对无线局域网及RFID传感网的融合接入的基础网络设备物联网AP WNDAP380R。

第8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要抓手,以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三级网络,完善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大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科学规律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组织机构

成立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残联、区财政局、区人口计生委、区发改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药监分局以及各街办(镇、管委会)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内,由区卫生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务。设立专门的技术保障小组,进行专业指导。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区卫生局负责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与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双向转诊的工作标准和各项管理规范;负责加强对社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功能;负责相应的监督管理。

区委宣传部及区文广局负责宣传和报道创建中医药建设及中医文化工作。

区发改委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公共卫生建设范畴,合理规划、协调社区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区财政局负责做好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经费保障。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才优惠政策及措施,包括退休返聘等。城镇居民医保对中医药有相关优惠政策。将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区民政局负责将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指导社区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把支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考核和表彰社区居(村)委会的条件之一。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在参与和享受社区中医药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药监分局负责鼓励社区卫生服务运用中药饮片。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内涵。

区残联负责做好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的摸底调查,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等。

各街办(镇、管委会)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目标管理;协助区卫生局开展面向全街道社区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专家开展中医药养身、保健讲座和咨询,每年不少于3次。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在新城区开发和小城镇改造中预留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空间。在政府统一规划的社区服务机构内开展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则由政府免费提供业务用房。

三、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工作目标

成功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既有效降低居民群众就医费用,又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政策措施

(1)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注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制定本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成立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研究和调度工作。

(3)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政策,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医工作建设专项经费,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中医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同步提高。

(4)将符合条件的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支付范围;鼓励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新农合对中医药的药费报销比例应高于西药

(5)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6)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2.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科室设置

①区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2)不低于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中医药物处方和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不低于51%,下同),设置中医诊室和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等,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设备种类同上)。

(3)发挥省、市中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指导作用,省、市中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联合与协作,完善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与省、市中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40%。与公立综合性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应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

3.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区卫生局成立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工作技术保障小组,通过培训、会诊等途径对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确保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包括执业注册或执业地点备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和退休中医人员,下同)占医师总数不低于25%,其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

(3)不低于40%的村卫生室(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临床类别医师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4)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接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

(5)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类别医师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制定实施鼓励临床类别医师参加中医类学历教育、西学中班等配套政策措施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1)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2)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

①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3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影音资料。

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每年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每年不少于2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

③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

④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社区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药养生方法。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4)针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5)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社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6)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5.在基本医疗服务中注重运用中医药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耳压等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2)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3)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①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②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业务指导长效机制。

③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类别医师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社区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90%,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申报阶段(年4月中下旬)

1.制定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

2.建立组织框架

3.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

4.落实启动经费

5.动员布置,明确分工

6.递交申报材料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6月)

1.按照任务分解,具体落实推进

2.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督导工作

(三)迎接省市卫生厅(局)评估阶段(年7月-8月)

1.组织区内自评

2.迎接省、市卫生厅(局)考核评估

(四)复核评估阶段(年10月)

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核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区创建工作。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职责,精心部署,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该项工作。各街办(镇、管委会)要成立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贯彻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条块联动,资源整合。在创建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条块联动、资源整合的方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完善我区社区中医药服务整体架构。在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区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街办(镇、管委会)条块互动,确保及时完成有关社区中医药服务设施达到要求。

第9篇:医疗技术推广方案范文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年花费约为150亿元左右,预计2015将达到290亿元。近几年中国医疗IT市场的增长速度都在25%以上。其中,IT解决方案(软件和IT服务)市场大约30亿元左右。中国医疗IT占全部IT行业的比重约为2.2%,远低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业内人士预测,2011-2015年中国医疗IT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9%,增长速度在所有IT子行业中仅次于消费用IT产品。

中国医疗IT市场现状

按发展阶段的先后以及普及程度由高到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主要分为三类: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医院临床信息系统(HCIS)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GMIS)。其中,HMIS以财务收费系统为核心,HCIS涉及整合电子病历和身体检查资料等临床功能,GMIS则涉及医院之间、中小城市之间或者大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

HMIS在国内的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较为普及。目前,医疗信息化正在向HCIS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过渡,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广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实现区域内的联网使用,而未来5年,GMIS将成为医疗信息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随着医患纠纷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难题,群众对医疗服务效果普遍不满,效率低下、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突出。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2545元,占其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3.3%;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694元,占全年纯收入的11.7%。这种情况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HMIS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挂号、划价、收费、报销等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自由转换,减少重复检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医疗服务开始向家庭延伸。老年人作为突发病的高发人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情进行跟踪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带有感应、检测装置、报警和求助系统的便携性医疗设备进入家庭,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例如东软推出的健康管理平台“熙康”,通过构建全方位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能有效实现远程健康监护的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无缝对接。

面对这一块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虽有优势,但市场整合能力不强。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信息化阶段更有竞争力。据统计,在HMIS阶段,外商企业市场份额仅占25%,而中国本土企业达到75%。但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的中国医疗软件市场中,排名前6名的公司只占40%的市场份额。

在软件及服务方面,中国企业实力也稍显不足。据华通医疗研究统计,200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份额达70%,软件和服务市场份额仅为30%。预计2012年,硬件市场份额将达45%,软件和服务达55%。因此,软件与服务将成为本土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国内一些看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大企业,已经将业务重点放在了软件及服务上。这其中的典型事件包括,金蝶医疗斥资1.2亿并购有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经验的广州慧通、华为“医疗云”战略,为医院提供以云管端为基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等。

三足鼎立格局

从实力上看,中国的医疗信息业已形成本土企业与欧美、日本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东软是本土企业中最典型的代表。其医疗信息化业务比较全面,涉及医疗IT业务、卫生行政、医院信息管理、医保、个人健康服务等多个环节。东软在医疗IT领域的业务包括HMIS、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CIS、EMR、PACS等软件解决方案和产品。东软偏重于行业解决方案和嵌入式软件,目前全国3000多家大中型医院都运行着东软的系统,近几年还加大了卫生行政业务的发展力度。

目前东软业务中软件外包占35%,医疗设备占15%-18%,行业解决方案占47%-50%。近来,东软加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度,旨在构建云计算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建立可扩展的应用架构。目前东软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市场占有率达到40%左右,在社保和医保领域的市场份额亦稳居第一。现在备受欢迎的熙康行表和熙康益体机,整合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医疗领域的专业资源,可以动态收集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实现家庭实时跟踪与监测,是东软医疗电子商务由B2B向B2C转型的开始。借助本土化优势,东软还为唐山、郑州、无锡、沈阳、都江堰、海南省澄迈县等20多个城市提供健康城市解决方案,构建起了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和区域的以物联网、互联网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此外,东软还积极与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并购与战略合作,东软不断拓展新的产品线。例如,与圆刚科技携手开发医疗影像设备的软件和硬件。2011年初,东软斥资1.141亿元收购最好的ERP提供商望海康信73.14%的股份,正式进军ERP市场,创下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最大规模并购纪录。

除了东软,本土医院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卫宁软件,势头同样强劲。卫宁软件主要从事医疗及技术服务业务,在HMIS市场占有优势。在其软件系统收入中,医院信息系统的占比超过70%。随着医改的深入,卫宁也逐步进入整体医疗信息解决方案、电子病历等领域。尤其是在2011年7月上市之后,其专业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定位更加清晰,目前在卫生部两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中,卫宁软件的电子病历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针对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卫宁软件开发出了SAAS“软件即服务”的新的业务模式。

立足自身优势,卫宁软件通过加大投资、加强合作等方式推进医疗信息化力度,与微软、IBM、HP、华三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09年末,卫宁软件已拥有55家三甲医院客户,在全国722家三甲医院中占7.62%。2010年,业务区域扩展至28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1.59亿元,预计接下来几年,增速都将超过30%。

本土企业之外,受中国医改政策利好驱动,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且多以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总体而言,欧美和日本企业在中国医疗信息市场具有优势,与中国本土企业形成竞争三大阵营。

欧美企业在IT系统架构、医疗器械领域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在大型数据存储分析、数字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亦基础深厚,借助其在高端市场优势,发力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现在,英特尔、IBM、甲骨文、思科等都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行业部门。IBM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亿美元专项资金,整合IBM在系统集成、云计算、分析和新兴科技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实现高品质、循证式的医疗护理服务。在巩固其在高端医院优势地位的同时,欧美企业另一方面也加紧进军中国的基层医疗市场。例如,西门子与浙大中控合作研发针对中国基层医院的全方位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GE2011年提出的针对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春风行动”等。

日本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较早,业务集中在以医学影像等临床信息领域,整体影响有限。富士胶片较早进入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重点推出数字医疗影像业务,NEC主要瞄准高端医院的医疗解决方案市场,日立数据中国(HDS)则致力于为医院提供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还协助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解决了医院大规模信息、图像信息搜索和动态归档问题。

韩国医疗企业和IT企业在韩国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实力,但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韩国首尔三星医院等医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优势,但目前未进入中国。以SK集团为首的韩国企业尝试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但商业化应用不多。2011年,哈工大与SK集团合作成立医疗信息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至今尚未产业化。

信息共享和系统整合成趋势

尽管中国医疗信息化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需要政府整体推动,特别是加强整体规划和标准制定,避免项目成为孤岛。

例如,一个完整的HMIS系统,至少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国家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投入主要靠医院,受赢利影响,医院热情不高。医疗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但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等都是分开推进,项目间缺乏联系,政府需要制定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

HCIS和GMIS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信息系统集成至关重要。而HMIS作为内部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的基础,将进一步向集成系统发展,因此必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超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随着HM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要解决好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移动医疗和家庭医疗是未来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但都需要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日益强大和3G移动时代的来临,远程医疗会诊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强烈需求。

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仍有优势。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领域有技术和客户基础,下一步,由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模块整合带来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给国内企业带来市场机会。政策向基层医疗信息化倾斜,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企业业务整合能力不足,未来在技术和软件方面有待提升。临床医疗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对企业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业务块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中国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需要加大协同合作力度,以应对强势外资巨头的竞争。

大规模数据集成、整体架构搭建是一些外资企业的强项,是外资企业的市场机会,但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的特殊性,外资企业未来需要选择更加本土化的路径。基层医疗信息化是“十二五”建设重点,市场潜力大,但地方政府是其发展的重要推手,因此,寻求与政府合作是切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大型医院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外资企业拥有较多的高端客户,需要把握好医院的需求,并通过其向基层医疗机构渗透。(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技术产业组研究员)

图表一:

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IT花费)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肖宏亮(2011) “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2011-2015预测与分析”(CH8037309T) IDC中国

主要国家医疗IT市场比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DC公司、BMI(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UK Trade & Investment

图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