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医疗设备加工精选(九篇)

医疗设备加工

第1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生物医学装备部,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 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通过结合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监测医疗设备中出现的不良事,提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工作流程等相应的管理对策。有效的解决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十分重要。

[

关键词 ] 医疗设备管理;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41-02

[作者简介] 张锦林(1972-),云南昆明人,本科,研究方向:医疗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

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最基本要素和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都是医疗设备。广义与侠义是医疗设备的两个分类:医疗器械,家用医疗设备被称作广义的医疗设备,而家用医疗设备器械不属于侠义的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应用在临床科学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1]。因此,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便被医疗设备所占据。该院分析探讨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现报道如下。

1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完善

相关文献显示医疗机构关于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2]。风险分析及生产后信息反馈未被生产企业重视,使用单位与研发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风险管理的延续性没有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1.2管理资金投入较少,管理意识较弱

因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起步晚,且风险管理是种预防性工作,繁琐的管理流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弱[3]。医疗机构往往在意的是医疗风险事件会暴露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到单位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在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性,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医疗机构对风险管理经费的投入难以得到保证。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相关医疗设备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医疗服务中很难有效的控制因使用医疗设备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

1.3风险管理人员较少,技术人员培训欠缺

由于风险管理人员和整体专业素质的问题,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4]。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从而对设备的学习、培训、维护要求逐渐增加,专业性也不断在提升,现有的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对一些大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故障找不到解决方案。

1.4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存在操作风险和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这是由于相应设计缺陷造成的,责任人未做到严格监督医疗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使用后跟踪及日常监督等环节。

2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5]。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保障公众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目标。根据该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措施。

2.1规范风险管理监督和法规制度建设

该院应依照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体规定的相关政策制度[6],拟定出适合本院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执行流程,对每个级别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高风险管理工作价值。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水平

国内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7],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风险管理法规标准、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层应在宣传和培训方面加强教育,将风险管理意识做到全面化,灌输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认知度及管理技能。另外应增加资金投入在风险管理工作上,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意识及水平。

2.3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有效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措施是将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定期监测及建档[8]。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评估分析不同设备、环境下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全程监控做到实处。为使医护人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严密精细,要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升其风险评估的积极性。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监管作用,对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督促,与临床科室交流学习,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障广大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医疗设备。

2.4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在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等环节中,风险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及时反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理论[8],建立管理制度,包含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评价、考核及维护等,并分析、评估及防控医疗设备安全风险,定期安全监测医疗设备进行并进行电子建档,拟定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手段。②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对医疗设备风险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使用前,加强风险分析防范医疗设备、进行评估管理不同环境下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分析、电气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及放射防护。③在使用医疗设备期间,拟定并严格执行操作制度,以防控为主进行维修,加强巡检及程序维护,将质量、计量检测及维修质量等管理放在首位。譬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处理呼吸机、监护仪、给类光学窥镜等。④依据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全面重点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如高风险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制度、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等。⑤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的医疗设备风险信息监测人员,完善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使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信息得到及时上报,有效收集,科学分析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整体上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不良事件教育,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3结论

医学技术伴随着现今社会在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在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过程医疗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相应的医疗风险。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9],还一定的问题存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提高,首先要了解和认识医疗设备本身的优缺点和预期用途的危害及风险,对其进行评估之后,能有相应的对策控制风险,并不断重复评价剩余风险然后进行第二次防控,当所有风险防控完成并达到可接受程度为时,方可停止。很长一段时间,医疗风险管理责任人只看重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忽略了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从而导致医疗设备相应的责任事故发生在临床中,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也影响了医院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中的风险, 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关注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包括使用、采购和医学工程保障管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第一应注重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其次要看重其成本与效益。相关文献显示,国内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对医疗风险管理还不够重视[10],医疗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产生后信息和风险控制四个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风险控制,从而能够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产生后信息就是医疗设备使用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任何医疗设备在生命周期内,都会出现不同概率的风险,且成因较复杂,其中有设备本身如设计缺陷、生产质量不达标等因素;也有使用因素如操作不当、管理不严、患者个体差异等;有监管因素如法规制度不完善、未能正确、及时的维护等。本报告中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资金投入较少及管理意识较弱、风险管理人员较少及技术人员培训较弱、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较弱等问题,根据医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强化风险管理监管及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和提升相关责任人的风险管理意识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等相应的对策。从而加强了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提升了风险管理的工作价值;增强了医疗设备责任人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积极性;保障了广大患者安全使用医疗设备。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作为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管理中引进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相关文献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提出适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流程方法,有利于医疗机构对本院医设备产品进行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水平。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 邵建国,周子健,钱许峰,等.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107-108,112.

[2] 凌静,叶细锋,李双齐,等.疗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8):116-117,120.

[3] 叶海荣.医疗设备使用风险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891.

[4] 吴涛,刘蕾.临床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2152-2153.

[5] 崔泽实,高小燕,王菲,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期刊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4):31-36,123.

[6] Matthias Borowski,Matthias Goerges.Roland Fried et al.Medical device alarms[J].Biomedizinische Technik,2011,56(2):73-83.

[7] 蒋忠伟,方梅华,陆明,等.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1):102-103,136.

[8] 李卉,陆建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维修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101-102.

[9] Vanderpeijl,J.,Klein,J.,Grass,C. et al.Design for risk control: The role of usability engine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use-related risks[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12,45(4):795-812.

第2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在临床医学工程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医学工程学科的职能加入了新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医疗设备

购前论证在选购医疗设备前,需要由临床工程师、医师共同对仪器性能进行论证,确保所购设备的合理性与经济性,以防盲目引进。

1.2设备运行前操作

针对新购医疗设备,使用前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新设备采购、到货安装、检测等一步到位,同时外修仪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验收检测,如电气安全测试、仪器功能等。

1.3临床医师培训

为确保医疗设备发挥出最大效能,临床工程师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工作,使其熟悉、掌握设备性能、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临床工程师有责任承担这一任务。

1.4医疗设备的检修

为提高临床工作的高效性,避免设备故障给临床工作、医院及患者造成影响,临床工程师队伍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及时发现漂移现象,并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时期。

1.5医疗设备的管理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力度,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临床工作顺利进行。医疗设备管理:根据设备性能、使用频繁程度等进行分类,完善管理制度,分科建立账目;按要求统计各种数据,生成各种报表,分析其动态;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估,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工作。

1.6新技术的研发

加强临床工程师理论与实践培训力度,为临床医学工程新技术、新功能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仅有少数医院开展相关工作,且多为教学医院。

2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2.1CE质量管理

近年来,医疗设备技术越来越复杂,质量管理及维修工作逐渐走上专业化、规范化之路,临床医学工程职能从单一的维修过渡到以预防性维修、周期性检测、安全监督、校正与调整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控制模式。CE质量管理是一种循环管理过程,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是其中重要的四个环节,按照正确的管理顺序形成良性循环管理。CE质量管理涉及面广,需要制定出健全的CE质量管理程序,从而提高CE工作质量,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2.2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临床医学工程中,为确保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实现医院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即医疗设备选购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质量管理、医学工程保障质量管理。

(1)医疗设备选购质量管理

医疗设备选购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购入适合本医院应用的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目前,医疗设备原理较为复杂,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加强设备选购质量控制,从临床需求、对比论证、技术谈判和评估、医院入库检测等方面确保所购设备的质量。在设备临床使用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反复测试,确保设备运行参数均符合质量标准。

(2)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质量管理

在医疗设备临床运行中,加强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顺利进行。为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的性能,临床工程师应加大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熟悉掌握设备操作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医疗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临床工程师与相关科室针对操作规程、国家相关标准等,制定出合适医院及科室的操作规范,明确正确的使用方法。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及时反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为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医学工程保障质量管理

医疗工程保障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为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设备购入至报废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到的主要工作为计量、检测、预维护和维修等。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及人员应熟悉各个设备的性能、特点等,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质控措施,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并详细记录每次工作数据,以此总结设备运行维护中的规律,为医院领导或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提供数据参考。

3总结

第3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领域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软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今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广,功能越来越大,这使得医疗设备工程师对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维修、维护及管理压力持续增大。医疗设备渗透到医院每个科室,每个角落,医疗设备使用安全与否以及维修维护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保证临床使用

医院各临床科室正常开展诊疗工作离不开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一直都是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增收节支的主要途径,做好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使设备随时处于待用状态,始终以优良的状态运行,不影响病人的正常诊断,确保临床医疗设备高效运转。

1.2产生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是医院不可缺少的固定资产。每年依靠医疗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能够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发挥效益,使收入得以增加,使用周期得以延长,使维修费用得以降低。支出费用得以减少,在一增一减中使经济收入得以提高,运行成本得以减少,使用效率大为提高,间接地产生了经济效益。

2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现状

2.1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模式

医院当前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为以下三种:医院本单位医疗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维护、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工程师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工程师维修维护、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公司医疗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1)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维护。很多医院都存在设备管理科医疗设备工程师,负责本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医院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临床科室首先联系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维修。常规医疗设备硬件及软件维修维护基本可以解决,技术实力强的设备工程师对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也能自主完成。只是从技术上对工程师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对医疗设备故障诊断能力进行精确的部位判断,而且还要针对故障部位能够完成零件维修,这样的零件维修维护最为节约成本。以我院一台进口品牌X射线双光子骨密度仪一次故障维修为例,设备出现不能正常开机。在请厂家工程师现场检查后,提出需要更换高压球管或高压发生器,需要费用约10万元,且该设备机型较为老旧,国内无现货配件,受疫情影响从国外进口最快也需要等20天左右。为确保临床能迅速用上该设备,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开展,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立即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分析该设备线路及原理迅速做出判断,认为该设备只是高压球馆打火导致设备工作异常,球管和高压发生器并无故障,通过对高压球管进行针对性的绝缘处理,设备恢复正常。本次紧急抢修不仅为科室节约了大量维修费用,同时避免了因设备等维修配件而影响科室的诊疗工作,切实起到了保障临床一线平稳运行的作用,该设备已平稳运行一年有余,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由此可见医院设备工程师自主维修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避免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够降低维修成本。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常规医疗设备或者贵重大型医疗设备因缺少配件而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就得求助于厂家工程师。而现代医疗设备的种类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使得设备工程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医疗设备商家维修维护。医院在新购医疗设备时,跟厂家或经销商都签署了合同并约定质保期。厂家或经销商给予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培训等。医疗设备在质保期内发生故障均由厂家或经销商全程免费维修。一旦设备故障过了质保期,本院工程师因无配件维修或技术原因等不能完成设备修复的就联系厂家或经销商进行维修,他们有原厂坚实的技术保障做后盾加之又有大量的配件供应,对设备维修基本没问题。但是相对于本院设备工程师厂家或经销商效率比较低下,进口设备周期更长,而且他们不采取零件维修,基本上都是板块维修,这就导致维修费用大幅增高。(3)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维修维护。医院医疗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公司医疗设备工程师维修维护基本上也是采用板块维修,他们的配件多半是拆机件或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配件的供应质量及技术保障没有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好。相对于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维修费用要少些,但对设备结构原理不是很熟悉,有些实际故障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对故障判断能力也需提升,并需要医院设备工程师把好技术关。

2.2重使用轻维修维护管理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很多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存在着侧重使用、忽视维修管理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一些大型医院都购进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设备,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问题。例如一些急救科室在使用一些精密设备的时候往往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所以后期就忽视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虽然设备的生产厂家和一些科室也定期地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但是仍然不能够使设备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最终致使设备不仅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还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策略

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和困境,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增加医疗设备使用寿命,使设备时刻处于待用状态,以下是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加强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的落实

一级保养:医院临床科室应成立医疗设备管理员,组成人员可以是护士或护士长兼职担任,负责本科室所有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疗设备一级保养、台账增减记录、设备报修等。一级保养由医院使用科室医疗设备使用人或设备管理员完成,每日一次,并完成日保养记录备案。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方面,包括以下项目:设备表面是否清洁、消毒,检查设备配件完整性,控制面板功能是否正常,自检(充放电)、电池是否正常,设备外观、电源线、连接线是否正常。贵重大型设备方面,除了每日检查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及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和参数是否到达要求,还应确保场地环境温度22~26℃,湿度在30%~60%之间。二级保养:由医院使用科室医疗设备使用人或设备管理员完成,每月一次,包括各种配件维修维护及设备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并完成月保养记录在案。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每月进行检查临床科室对设备一二级保养落实情况。三级保养:医疗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也是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主要由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或厂商医疗设备工程师完成。医院在新购医疗设备时应与经销商签合同注明不同设备质保期内保养具体内容及维保周期,并督促落实到实处,如未履行可约定质保金的扣押。过了质保期的设备保养可与厂家或三方公司再签订维保协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自己也可以做三级保养。

3.2分工合作

为了维修管理好医院医疗设备,给临床做好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医院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之间最好进行详细的分工,每个人分管自己最了解、最擅长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如实际维修中涉及多技术的叠加情况下再多方沟通配合,发挥自己管辖区的特长,共同完成设备维修工作,便于最大程度完成自主维修。即使有不能修复的医疗设备请求于厂家工程师或三方公司工程师来处理,也能从技术上把好关。

3.3维修模式的合理选择

医院医疗设备出故障后,本院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尽量自己完成维修,这样不仅为临床科室赢得了为病人诊断的时间,而且还为单位节省费用。如因配件或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的,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切实合理选择厂家或三方公司进行维修。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维修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医院为了打破垄断,可以在新购医疗设备时给予合同约定。医疗设备贵重、易损配件及耗材具体价格签订在合同附件里,商家为了做成销售产品的业务,通常会做出让步,这时有利于医院谈出相对低的价格。如以后设备过了质保期出故障就直接按当时合同约定的配件价格执行。为了降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费用,还可以联系多家有维修资质的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进行报价维修,三方公司一般使用拆机件或者修复配件进行维修,他们维修费用一般都会比厂家或授权委托有资质商家低。虽容易过度维修,但是只要我们医院设备工程师把好技术关,还是一个节约维修费用不错的选择。以我院一台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故障维修为例,机架不能开机,故障发生后,设备管理科请三方医疗设备维修公司来院检修,三方工程师表示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需更换设备电源盒子,环形变压器局部短路也需要维修,经原厂家及三方维修公司比价确认,预估费用至少需要近20万元,且不排除其他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设备管理科工程师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分析线路参数、结合多年维修经验判断设备只是电源盒子故障,而环形变压器无故障,仅需更换电源盒子即可,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设备立即恢复了正常。

3.4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体制;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群,根据临床科室的需要,不定期在群里发资料培训科室设备管理员及设备使用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考核及注意事项;聘用人员到设备管理科设备工程师岗位时最好与维修设备工程师岗位相匹配的专业;到临床科室定期巡检,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设备工程师奖励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如维修好贵重大型医疗设备,可适当奖励一下;如发现医疗设备老化严重、严重超过使用期限、有安全隐患的给与风险预警,提醒并督促整改;维修过的医疗设备有更换配件与计量相关的都必须进行计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检测,例如,更换X射线摄影机球管,应进行计量检测;每次医疗设备维修后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

3.5加强医疗设备工程师学习培训

新购医疗设备入院时,医院医疗设备工程师应全程参与设备安装验收,了解设备结构及原理,并让厂家提供操作使用培训和原理、结构讲解,为以后设备维修奠定基础;每年计划外出学习及参加医疗设备相关培训学习;多学习用于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光、电、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技术。

3.6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

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医疗设备的数量及使用年限,配备响应数量和不同层次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设立医学工程维修中心对大型仪器或精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设备要制定合理的强制维修计划,不管仪器设备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执行,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医院正常的诊疗工作,给医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常规医疗设备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定期维修、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和快速维修相结合的方法,争取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缩短维修所占用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正常工作状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医院的运行离不开医疗设备的使用,医疗设备的使用需要通过维修维护管理来得到更好的保障,医生是医院的主要医疗技术力量,技术人员则为其提供帮助的辅助力量,只有相互的结合才能够让医疗设备良好的运作下去,因此医院需要对自身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综合实力给予重视,配备与其规模、功能相适应的设备工程师、维修设备和设施,不断的强化医疗设备管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和损坏率,才能更有效的杜绝事故的发生,才能使病人和医院双方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磊.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20(10):185+191.

[2]李水冰.强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6,29(10):51-52.

第4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近年来科技发展迅速,在医院工作中,高科技医疗设备应用广泛,保障了医疗服务水平与医院服务质量,使其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分析在管理医疗设备相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随后提出解决措施,为医院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科研活动与临床医疗愈发依赖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质量、技术水平与自身经济效益,如何高效管理并使用医疗设备,一直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相关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模式人性化发展。

1医疗设备管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先进设备引入医院,调查表明我国各级医院设备总资产已占据医院整体资产一半以上,这使得医疗设备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目前在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相关管理工作中,主要是设备管理制度、报废程序、质量管理与检修这三方面存在问题。

1.1设备管理档案工作存在缺陷

医疗机构对设备档案管理相关工作重视度不足,没有设置专员负责档案管理,这将会导致医疗设备资料遗失,设备使用记录出现问题等,无法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为检修人员提供资料与理论支持[1]。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缺陷,会造成设备管理漏洞,在调剂、借用设备等环节没有完善交接记录,会导致设备移动后在医疗机构盘点环节发生账实不符问题。

1.2设备报废程序存在漏洞

医疗设备报废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设备使用时间超过规定年限,设备性能无法支持医院工作,检修、维修设备性价比不高,只能对该医疗设备实施报废更换处理;其二是医院无法购买到与设备匹配的零配件,只能报废处理设备[2]。在医院实际工作中,设备报废程序存在漏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没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意设备报废管理程序,国家也没有相关医疗机构文件,通常来说,报废设备会被医疗机构当作机关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处置。但是,医疗机构在购买医疗设备时自筹资金,没有经过政府财政支付,因此登记、监管并不严格。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管理部门行政级别与规模各不相同,有的机构管理部门较为规范,有的机构甚至并未设立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这使得报废医疗设备没有完整规范的报废移交手续,出现自然灭失或自行处理现象,报废设备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台账记录与实物存在差距,一旦医疗机构开始核定资产,就会出现实物与报废清单不相符的问题。

1.3设备质量管理与检修存在问题

在医疗机构管理设备质量方面,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器械随医院现代化与科技进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关键内容,一旦对其管理不当,就会影响护理与医疗的工作质量,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卫生部出台的管理规范表明,二级以上医院必须指定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成立临床使用医疗器械安管委,以医院领导为责任人,构建临床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大多数医疗机构仅停留在建设制度的表面层次上,医疗设备实际质量管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医疗设备质检方面,部分医疗机构对检修医疗设备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检修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即便是有些医院制定检修医疗设备的工作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导致检修制度执行不彻底,设备检修工作不到位。

2对策

2.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医院可以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医疗设备报废处置、维护检修、采购以及设备档案管理等,对医疗器械的采购环节、使用环节、维修环节以及报废处置环节实施科学管理。例如,在报废设备环节上,必须根据有关制度申报报废处置,由使用机构提出申请,在医疗设备技术鉴定与审核认定基础上,上报上级领导,经确认结果下发后完善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等手续,进一步补充报废申请,完善设备报废审核、批复及办理等管理措施,使设备报废流程规范化发展。除此以外,医疗机构可以加强管理制度落实监督工作,各个部门与科室必须形成良好管理医疗设备意识,健全设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相关制度可以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医院可以设置专员管理医疗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有序管理医疗设备提供人力保障。

2.2强化设备采购与管理

在采购设备的环节中,医疗机构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与要求,制定针对性强的采购计划,与此同时,在制定过程中,必须注重成本管理,在完成采购计划后,需要向上级部门报备[3]。在采购过程中,必须以“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原则选择医疗设备,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招投标方式开展采购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采购合同,摒弃个人利益。在双方同意并盖章后,合同才能生效,医疗机构设备管理部门在这时需要对有关资料汇总并存档,以便于日后查询。除此以外,在管理医疗设备等相关资产时,医疗机构应该准确记录管理台账,对设备采购环节、检验环节、交付环节、使用环节,以及报废处置环节详细记录管理,形成完善科学的档案,在此基础上定期清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账实相符,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从档案中查询到相关资料,遏制责任推诿现象出现,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设备时,必须及时登记设备使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获取设备有关情报与资料,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及时筛选出来,防止在临床中使用质量较差的医疗设备,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2.3加强医疗设备维护检修

在使用医疗设备过程中,故障难以避免,为了降低设备故障对医院的负面影响,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医疗设备,定期汇总情况,确保医疗设备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巡查医疗设备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检查、设施除尘、设备电源系统与设施外观检查、运行环境检查以及故障报警测试等,医务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管护制度对医疗设备进行严格仔细地检查,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必须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实施维修措施[4]。除此以外,医院需要加强培训设备检修技术人员,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完善设备维护检修相关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状态良好。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是医院整体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医院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使用与管理方法基础上,医疗设备才能更好满足医院实际发展需求。

作者:赵俊毅 单位:总医院

[参考文献]

[1]申卫.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20-222.

[2]王贤卿.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医疗装备,2014,27(1):43-44.

第5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院;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传统人工管理医疗设备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购置的科学性不足、无法监控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存在安全性漏洞等方面。但医疗设备是物,物联网正是基于物本身的自我信息表达及管理方式之一,医院可尝试基于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1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技术把实物信息、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在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1]。物联网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发展起来的,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发展契机。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项:一是自动识别技术,它主要含有条形码技术、声音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非键盘形式输入医疗设备数据,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将动态运动的多个电子标签识别出来,操作快捷简单,不仅能减轻劳动复杂性及强度,还能使医疗设备信息的收集更加快速、准确;二是无线传感技术,它有机结合无线网与由传感器感知的声、光、热、电等信息,从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信号,可通过物联网对无线传感网中的各种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由无线网络发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且安全性很高;三是智能处理技术,包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机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终端能产生庞大数据流,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海量的数据,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正确决策,对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2.1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

设备购置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源头,医院各个科室本着功能全面、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基础需要等原则采购设备,但采购论证并不简单,如果没能充分了解设备,获取的设备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无法直接感知、测试设备等都使购置工作面临困境。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施医疗设备购置工作可有所改善,即在网上系统整合医疗设备的外观大小、功能质量、各种指标性能以及操作流程等,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把设备及嵌入其中的信息传感器连接上物联网,医生就能充分接触并了解医疗设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仅依赖文字、图片介绍来开展设备选型工作来得更加立体、生动,为医院各个科室领导做出更有效、更明智的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让设备购置工作更优。

2.2改善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需通过三方讨论熟悉医疗设备的原理及各种各样的性能指标,拟定验收计划,接着准备安装,进行测试验收,建立维修保障记录。但在日常的安装、调试、验收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记录全程工作,为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不利,应用物联网技术则能解决该难题[2]。医院应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进行全程录像,或通过视频直播传递给有需要的人,提高监管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的效率,促使各方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办公,提高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速度,让设备能更好更快地为医院医疗事业服务。同时,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一般产自国外,精密程度很高,对长途运输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尽管长途运输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微小改变并不会对初始运行设备产生较大影响,但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可能因此而缩短,全程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输过程很有必要,建立物联网运输箱就能实现全程监控,即通过温度、湿度、加速度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物联网与无线网的对接,确保相关人员能通过网络查询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所处的运输环境,改善设备管理。

2.3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使用状态

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将无线定位信息号发出,就能实时定位医疗设备,但无法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无法及时向服务器发送信号[3]。而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医疗设备使用率可为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提供客观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及时对购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医疗设备是特殊的,一般都配备了报警指示系统,以此为基础就可加装采集、发送医疗设备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向终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通过发出警报声、红灯闪烁或弹出警告信息等方式提醒设备管理人员,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故障信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果医疗设备无法假装报警信号装置,则可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指标数据,通过将其与正常指标数据比较,对医疗设备告警实现人为干预或自动诊断,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段,统计、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生成、打印报表,以便高效利用医疗设备。

2.4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

建立预防性、应急性相结合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机制,预防性维修分为强制性预防维修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的动态性预防维修。一是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强制性预防维修针对的主要是医院的急救与手术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麻醉机、心电除颤仪等,应以周为周期实施医疗设备的强制性预防维修;除了进行强制性预防维修的医疗设备之外,其他装备应严格执行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动态性预防维修制度,它由感知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频率以及故障发生频率、人为风险,再结合仪器生产厂家、国别、型号、价格等因素,对医疗设备产生动态性维修频率,从而改变医院既有的定期预防性维修所有医疗设备的习惯,让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科学,大量节省劳动力及设备维修时间;二是医疗设备的应激性维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感应医疗设备故障,预警系统能把故障情况告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就能按照设备故障代码迅速判断出医疗设备的故障点,如果自己有能力把故障排除,就应迅速到现场处理,如果自己没有故障排除能力,预警系统则会通知第三方维修者或厂家,减少人工报修错误。

3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尽管医院已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但其设备管理功能并不完善,无法为医疗设备管理的优化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而医疗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势必能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实时监控医疗设备,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新峰,章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装备质量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04):123~124,138.

[2]郑茹琼,傅饶.浅析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8):6785~6786,6790.

第6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护管理;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医疗设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大型化、智能化、复杂化发展,与此同时,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医疗设备一旦存在问题,不仅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诊断和实验数据的准确率,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因此,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问题值得引起医务从业人员的重视。

1 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医院都拥有大量的医疗设备,包括CT、MRI、直线加速器、心电监护仪、雪球计数器等重点医疗设备,还有实验室设备等普通医疗设备。如此庞大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和实验上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与应用,虽然为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却给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 医疗设备管理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些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的普及推广,我国的医疗管理也对医疗界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在加强医院的总体管理水平的基础之上,促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共赢。我国各级医院中都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在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守旧的观念,并且职业素质偏差,受观念和自身素质的限制致使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工作态度及方法上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1.2 设备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其中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没有足够深刻的了解与重视,只懂得购买而忽略了维护保养。对于一些十分精密的医疗设备应该有专人负责,专人操作,而有些医院却没有认识到这些潜在的问题。甚至有的医院对于这些昂贵的医疗设备没有绝对的重视,致使一些医疗设备胡乱摆放,或者胡乱使用。为医疗设备的良好管理制造了障碍。在各级医院还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医疗设备利用率、单机创收额、医疗设备保养率等各项指标没有纳入医院绩效工资和资金分配考核范围内。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医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些设备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停滞不前、漏洞百出,对医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3 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医疗设备,由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使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医疗设备的操作更加简单,其自身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医疗设备的维修问题也随之越来越严峻。很多医院因为缺乏医疗设备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只有选择放弃使用。相关患者的治疗和正常的诊疗行为都会因此而被迫停止。这对于患者和医院来讲影响都是巨大的。

2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问题对策

面对目前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管理手段、方式,我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逐步的解决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存在的基本的问题。

2.1 建设高素质的设备维护队伍

2.1.1 不断强化意识,提升重视程度

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相应的很多大中型医院都在不断的更新自身的基本的医疗设备,很多大型、尖端的医疗设备已经逐步的走进了我们的医院。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院的就医压力,充分的保障了医院诊断的基本的要求,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对于基本的医疗设备的投入是可观的。因此,医院要更加的重视医疗设备维护的相应的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并将其纳入医院总体计划之中,使设备有人才应用,同时又有专门人才进行管护,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1.2 努力提高维护人员技术水平

医疗设备只有不断的得到正确的维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维护工作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不可忽视相应的实践经验。医疗设备的具体的维护人员要不断的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并主动参加医院相关部门的业务培训,积极参与单位内外的各种讲座,参加与设备使用维护相关的各种技术交流活动,外出进修以及重要学术性的会议。医院内部的管理维护人员要做到经常性的互相交流,遇到问题时,联合协商,共同解决,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设备管护的效果。

2.1.3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设备管护人员的工作经常被忽视,但实际上,他们和其他人员一样,在管理与考评当中要不断运用激励机制,提升他们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般而言,可以为他们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并与福利、待遇、工资挂钩。同时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平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在职务晋升、管理岗位设置等多方面要均衡的考虑,使所有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有更好的工作热情,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2.2 强化设备的预防性的维护

众所周知,设备的维护至关重要,尤其是重要的医疗设备。因为众多的医疗设备多数是现代尖端的电子产品,其具有很高的操作、维护要求,稍有不慎,便会有严重的损失。加之其要手段多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医疗设备还要多加维护,以预防为主。

2.2.1 预防静电

因为现有的所有的医院的仪器设备都有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而人们在维护时很少注意静电这一因素。但是恰恰相关的是这些仪器很容易受静电的影响,甚至静电导致重大损坏的也是时有发生。一般而言,预防静电:一是坚决防止仪器接地磨擦造成静电过高;二是对贵重设备应使用一些防静电的措施开展防护,特别注意在维修设备时要有防静电手套,维修的设备要接地,以防止因静电冲击;三是在维修当中要选择防静电产品。

2.2.2 预防潮湿

医院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很多的情况下,医疗设备都处在了一个潮湿的环境中,仪器受潮就会发生短路,烧毁的现象,因此要引起注意,密切观察仪器设备室内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50%以内。还有就是要注重为仪器定期通电,避免潮气在设备内腔,防止设备因潮湿而造成重大的损失,给患者带来不便。

2.2.3 预防灰尘

灰尘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其也是仪器设备的防护当中的重要一项,大家知道,家庭的电视,电脑机箱长时间不打开清理,专业人员维修时会有大量的灰尘。同时,很多的时候都是由于这些灰尘使得电视、电脑不能正常工作。尽管医院的环境相对的清洁,但是由于设备的高精密性,对灰尘方面要求更高,设备吸附灰尘之后,容易加速生锈腐蚀,散热不良,同时可能产生漏电的情况。因此要定期的搞好卫生,清除设备内灰尘,特别注意要更新、清洗空气过滤元件。有针对性的开展防尘部署,通过多种形式与手段,有效确保空气中无尘。

2.3 不断完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随着现代医院医疗投入的不断的增加,其相应的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要保障医疗设备的维护,就要有一系列完备的规章制度。

2.3.1 要有完善的设备维护分工制度

医疗设备大致可分为治疗仪器、检查诊断仪器、消毒仪器、综合性仪器等。要依据设备功能、特性依据医院的治疗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与执行设备维护分工制度,将各类设备的维修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头,做到既各负其责,又能互相配合,有效保障所有医疗设备的正常的运转。

2.3.2 建立设备维修申请与维护记录制度

维修申请与维护记录制度,能够有效保障设备维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有效提升维护管理的水平。医疗设备故障,要通过维修申请,上面说明详细的情况,由相关的负责人签字送维修部。相关的技术人员核对故障信息后,设备进入维修状态。同时,维护工作要做好具体、详细的登记,其能够对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客观描述,还能够不断的规范使用维修报账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有据可依。

2.3.3 建立设备定期保养制度

一般而言,所有的设备都是需要日常的保养的,我们按照设备的型号,精密程度把设备的维护定位为一般性的维护与重点的维护两大类。对于贵重、精密性较强,已损坏的仪器设备开展重点的维护,特别是对于抢救设备执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保障设备随时可用于各种应急的处理当中。并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时间不超过工作时间的5%。同时,还要在大型的工作日内的保养中做到有设备在“值班”,确保不出现同类设备同时出现故障,同时维修,同时保养,而没有设备可以使用的不良现象,始终有设备保障患者诊疗需求。

结论

医疗设备在现代的诊疗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本的维护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为医疗设备保驾护航,严格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各类医疗设备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陈宇珂,潘泽森.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设探讨.医疗卫生装备,2012;1:14―15

[2]李琳. 浅谈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临床医学工程,2010;4:34―35

第7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效益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54-02

引言

根据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卫生统计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二级乙等以上的医院除了要在医院内部设立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设立与之平行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的相关工作。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加强医院的管理工作和财务核算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院内部审计要将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方向发展是对医院内部审计的要求,选择以医疗设备效益审计作为突破口探索绩效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决策水平。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对于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院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设备的进步。因此在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医院的成本核算,避免资金流失,加强成本以及预算资金的控制。

一、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以及审计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的前提就是要选择好需要审计的医疗设备的范围。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在审计之前,首先应当将大型医疗设备以及能够单独创收的一些医疗设备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并继而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以及审计范围。但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很容易就根据以及口头资料或者书面资料就确定审计的范围,而不是以实际获得的审计证据作为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史安平,2007)。这样,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2.审计过程涉及到的医院部门和科室众多,审计过程较为烦琐。首先,医院医疗设备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医院部门众多,例如财务部、医院医疗技科室、医疗设备使用部门、医疗器材部、人力资源部、维修中心、信息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等。因此,处于审计谨慎性的考虑,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与这些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因此非常地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也加重了医疗设备的审计工作量。其次,医院医疗设备审计涉及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多个过程(范慧明,2009)。从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开始就要进行审计,直到医疗设备的报废,还要进行审计评定。再加上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众多,因此审计过程烦琐,内部审计人员的负担很重。

二、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措施和相关审计程序

1.做好审计计划,确定立项。医院内部审计的人员应当在审计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做好审计计划,以及确定立项。首先,做好审计计划,具体做法包括确定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时间周期,做好审计人员的安排,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经费的事前预算,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与医院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做好协调工作以及其他审计事前的准备工作等等(许明,2013)。其次,做好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的审计立项工作。医院医疗设备分为很多种,有小型通用的医疗设备,也有大型的能够为医院独立创收的医疗设备。选择在医院医疗设备中购置金额相对较大,又能独立收费,使用效益提高空间较大,具备现行改进条件的设备作为审计立项项目。具体的做法是将小型的、不能够独立创收的医疗设备打包作为一项进行审计;将大型的、可以独立创收的医疗设备独立列出,再单独进行审计工作。

2.审前调查,发放通知。做好审计立项和审计计划工作之后,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做好审前调查以及发放通知的工作。首先,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工作中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需要得到相关科室(如使用科室提供的收费项目及收费代码、信息中心对数据的统计等)的配合才能完成。审前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到底属于医院的哪个部门或者科室管理。有些设备所属部门是一个科室,但使用科室不止一个,审计通知发放设备存放科室或设备所属科室,其他科室发放复印件,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确保设备效益审计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范慧明,2009)。其次,内审人员还需要对医疗设备之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的情况以及是否按照规定在使用等等。内审人员需要确定医院的医疗设备的折旧和减值准备等是否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这是保证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合乎规定的医疗设备所属的部门或者科室进行审计通知的发放,对于不合规定使用医疗设备的科室进行事前整顿的调整。

3.收集资料,实施审计。在进行了审前调查和通知发放的工作之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收集资料以及实施审计。内审人员需要根据各科室提供的收费项目及收费代码进行收费系统电脑统计,结合设备存放部门使用登记情况,对使用数量或时间及收费情况进行核对,将科室取得收入反馈到各科室,初步判断该设备使用及收入是否合理(范慧明,2009)。对于不同的医疗设备的收费情况进行分别的统计和汇总,对大型可以单独创收的医疗设备进行单独的数据收集。

内审人员需要收集的资料具体包括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以及执行的情况、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诊疗人数和操作人员的情况等等)、医疗设备的取得的收入情况、医疗设备消耗的费用和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情况以及医疗设备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等。具体的资料收集的方法包括询问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现场勘察法等等。

4.汇总数据,分析效益情况。做好医疗设备的收集资料以及实施审计的工作之后,内审人员需要对各科室确定相对合理的收入进行汇总,对比所使用耗材等的支出,进行效益分析,做出客观判断。审计人员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首先进行会计分期,以月度、季度或者年度为数据汇总的时间周期,分析大型医疗设备或者医疗设备组为医院创造的实际收益(许明,2013)。

针对于医疗设备取得的收入情况,内审人员将医疗设备为医院取得的收入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为诊疗收入和药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等。并且还需要将收入来源的部门做一个记录。例如药费收入从住院部等部门取得,诊疗收入从诊疗部门获得而其他收入从体检中心等部门收取。对于医疗设备消耗的成本和费用情况,医院内审人员首先应当将成本进行分类,即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费用、医院人工费用和好用的药材和其他材料的费用,间接成本主要包括水电费、维修费和房屋租赁费用等等。对不同的费用或者成本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范慧明,2009)。例如,对于医疗设备消耗的水电费用采用数量单价法进行计量,这样做有助于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对于折旧费用需要确定折旧使用的方法以及折旧年限来确定年折旧额和余额。将这些费用汇总之后分别计算分摊到各个医疗设备的费用或者成本的金额。最后,在计算和分析医疗设备效益的时候,用医疗设备创造的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的金额,即用收支结余的情况来进行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在计算好医疗设备收支结余情况之后,内审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指标,例如投资回收期、利润率、毛利润率、设备使用率、经济效益率等指标来分析医疗设备的效益情况,采用纵向评估和横向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医疗设备的效益评估,并做出分析评价和审计建议。

5.征求意见,寻找提高效益的途径。进行效益分析之后内审人员应当做出医疗设备效益情况的总结并且召开科室座谈会,共同探讨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方法,如通过进修学习,增加该设备的疾病治疗方法和检查方法等。一方面,对于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做得好的地方应当予以肯定,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找出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有关专家咨询意见,经过讨论后得出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途径,并交医院领导进行决策(许明,2013)。对于落后的医疗设备进行淘汰,对于尖端医疗设备采取定期的维修和保护措施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对于投资回收期长的设备应当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其使用效益。对于被审计的医院科室,应当提醒其在平时注意医疗设备的使用,提高医疗设备的诊疗次数,并适当进行保护,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

6.出具审计报告。先出具审计报告征求各科室意见,确认数据是否合理,意见是否恰当,建议是否有效可行,反复沟通之后,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本着实质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内审人员应当在医疗设备审计报告中披露应当予以告知的内容。正式的医疗设备的审计报告具体应当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的效益情况、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使用的效益以及审计建议等等(史安平,2007)。

结论

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基础,是一个医院医疗实力的集中体现。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有助于医院进一步创收,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减少闲置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审计具有涉及部门众多、以及审计对象难以确定等特点,因此需要采取规范的审计程序来进行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通过做好审计立项和计划、分析审计资料和数据、寻找提高医疗设备效益以及最后出具审计报告等审计流程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真正为医院创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范慧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

第8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19-02

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医疗设备,它标志着一个医院的文化,会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怎样将医疗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对医院来说非常重要。电子信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国传统的医院医疗设备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无数的患者减轻了病痛带来的痛苦,也让我国的医疗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科技的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障工作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1引进高科技医疗设备对于现代医院的重要意义

1.1引进高科技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医疗体制也慢慢实现了向经济模式的过渡,更多的民营医院参与到了医疗事业中来,使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医院要想赢得病患的信任除了医生的医疗水平之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样能让患者认可医院的实力,从而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声誉。

1.2引进高科技医疗设备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古自今,医疗事业就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中没有看过医生,由此可见医疗事业对于这个整个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各种疑难杂症相继出现在人们身上,如果医疗水平还停留在在原有的水平上,那更多的人将死于病痛的折磨之下,只有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病患才有更大的得到治愈的可能性。再者,作为行业的领头军,医疗事业也必须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显示出社会的进步。

1.3引进高科技医疗设备是医院内部的需要。首先,一个拥有先进设备的医院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加团结,更加积极向上,以医院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更积极地投入与医疗事业中,为把医院打造成一流的医院而奋斗;而且,一个拥有了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具备了更大的治愈病人的可能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2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

2.1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项维修资金

如今,很多医院都存在攀比心理,他们花大量的金钱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可是他们对于设备在管理过程中所花的小钱又是抱着能省则省的心理,在设备需要维修的时候都是默契的选择了一些工人而放弃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即便是有些医院虽然设置有设备科但是不愿意花钱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不愿意做出一年维修计划并设有专项的维修资金。因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不够重视,专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也就相应地减少了,让整个社会的维修水平下降,使医疗设备得不到更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情况,让医院医疗设备失去了更好的维修机会,加大了医院维修成本,加剧了经济负担。

2.2缺乏对医疗设备维修的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者认为在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把大量的精力和金钱都放在医院的宣传工作上面,现在出门随处都可以见到有关医院的广告,可是他们忽略了医疗设备和人一样,如果不经过好好地保养就会生病,很多医疗设备就是因为维修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使它的寿命年限减短,这样不仅会让医院花费更多的金钱,而且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试想广告打得好,去的人多了,治愈出现问题,医院的声誉就受到了影响。

2.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水平很低,无法让医疗设备得到很好的保护

这首先是因为维修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不高,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是自己自学了一些,没有成系统的科学体系,这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医疗设备维修事业的发展;其次,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中所需要的器材也过于落后,根本无法满足维修好的需要,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不够重视所引起的。

2.4没有把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推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水平

在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机器坏了需要维修,维修不了那么医疗设备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没有人去努力专研该怎样更好的维修医疗设备,维修对于维修人员只是一份工作,而没有更大的激情去探索,没有像其他行业一样开个什么专业的研讨会一起来讨论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来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维修的意识

其实很多事很简单,只是我们没有去完成它的意识,医院管理人员提高了对医疗设备维修的重视程度,肯花金钱去解决问题,聘请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对医疗设备的保护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这也能激发维修人员的竞争意识,自然很多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3.2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

不要等设备出了问题以后才进行维修,如果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状况,让患者的就诊更为顺利,同时也能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让医院和患者都获得最大的利益。

3.3医院应该拥有自己的维修团队,并组织对其进行培训

维修技术非常重要,医院如果给予维修人员良好的学习平台,定期地邀请维修方面的专类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培训,能够以讲座、实战训练等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维修工作的讨论当中来,及众多人的智慧,一定能让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成为医院整个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能够让同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3.4医院应该对每次的维修进行记录

记录的内容包括维修的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维修设备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最后维修完成后的运行状况,每次记录不仅可以让年轻的维修人员获得参考的资料,方便以后的维修工作顺利进行,为医院节省更多的维修资金和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敬业精神,注意维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提高自己维修技术的同时也使医院医疗设备得到更好的保护。

4结束语

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医院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就必须拥有高超医术的医学人才,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全面的宣传途径,缺一不可。医疗设备维修问题总是在这中间扯后腿,希望在医院以后的发展中能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意识,争取让我国的医疗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给病患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许鸣,张亮.医疗设备管理的矛盾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2,(02)

第9篇:医疗设备加工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 档案管理 规范化

【Abstract】Medical equipm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process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nstituent.The hospital important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hospital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quality.

【Key words】Medical equipment,archives 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引 言

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机械、电子、医学、微机、光学、核医学及商贸、统计等各个学科,是一门融技术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近几年来,大量高、精、尖设备投入使用,为医院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保障人民健康和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领导开始认识到:现代化医院医疗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院所拥有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管理水平。如何保证医院医疗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完好率,这是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1、基层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

医疗设备档案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是医院医疗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和技术支持。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医院的管理部门片面强调对设备的论证和采购环节,只重视设备的考察和引进,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对新设备仅仅重视安装和验收和调试环节,忽视对医疗设备的相关资料的保存和档案管理。而医院的现实情况是,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设备管理部门、档案保管部门、设备档案使用部门等较多的部门[3]。在医院的具体管理中,三者的责任和分工常常不是十分明确。工作不协调,未能深入挖掘部门的最大潜力和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加之医院管理部门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特别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系统更是薄弱环节。设备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工作不协调;操作流程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强,缺乏有效监管等诸多问题迟迟未能很好解决。

由于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档案资料管理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档案管理混乱,借阅查询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更换或调动时移交手续不清楚。档案资料保管分散,没有专人保管,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全,甚至相当一部分资料分散于各科室或个别人员手中,收集困难,甚至发生资料丢失。借阅和归还手续不严格,久借未归档的资料没有及时催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医院缺乏经过职业培训的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2、增强对医疗设备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凭证。医疗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开始购置到正常运行,直至最终报废,有一个循环周期的使用过程。医疗设备档案是指所产生的文字、图纸、照片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载体资料。医疗设备档案的主要价值,有着促进医疗水平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优势的作用[4]。

例如,在设备使用规划中,医疗设备档案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医院主管领导的决策,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防止贵重仪器闲置浪费、杜绝盲目引进和重复购置[5]。在设备采购及售后服务中,医疗设备档案能够提供具有法律依据的“合同书”,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在医疗设备日常运行中,医疗设备档案能够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检修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在医疗设备报废审核中,医疗设备档案能够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发挥其功用,合理报废资产,防止医疗资源浪费。真正把医疗设备的立项采购、基本情况、监测检查、故障维修、日常维护、大型维修、报废等情况真实地反映在设备档案中。

所以,建立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好、保存好、使用好档案资源,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档案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管好用好设备,在设备档案具体管理中,要把医疗设备档案视为晴雨表[6]。使其真正融入监督医疗设备管理、跟踪医疗设备服务、维护、维修医疗设备正常运转的整个环节和全过程中。

统一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医疗设备档案的重要性之后,就应该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引进档案管理专业的技术人才,成立专职的设备档案管理机构,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医疗设备档案相关人员的分工,加强协作,才能使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转。

3、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3.1 制订切实可行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成立由相关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小组”。它隶属于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整个医院的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小组成员需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病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增进依法治档的意识。设置医疗设备档案专职岗位,应聘用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设置兼职岗位,可由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仪器设备主要使用者,在一定时间内负责所在科室的档案管理,定期查看、整理、核实医疗设备的使用记录,汇总后送交设备管理部门,经审核后移交到设备档案室保存[5,7]。

3.2 明确划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归档内容由两部分组成:设备采购过程产生的文件和设备使用过程形成的资料。①申请及采购过程所产生的文件:采购申请和论证、公开招投标书或采购合同、商务谈判记录、评标和开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正式采购合同、售后服务协议、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标准配置的装箱单、货物运输单据、安装调试结果、验收检测证明、设备操作说明、维修技术资料,生产制造许可证、注册登记证、销售许可证。属于严格监管的特种设备,还需要有政府部门出具的技术鉴定和使用许可。属于卫生部、省卫生厅严格配置的大型设备,必须要有医疗设备配置的许可证。属于进口的设备,特别是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出口设备,还需要有机电设备的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凭证、外贸合同、质量保证书、发票凭证、商品检验报告、注册许可证等。②设备使用过程形成的资料有:设备的使用登记、开机负荷累积量、消耗品类型及数量统计、操作规程、故障维修记录、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使用率与完好率统计、医疗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报废申请与审批记录等等。

3.3 积极创新设备档案的整理方法

档案经过初步简单粗略整理后,仍然处于条理不清的状态。只有经过科学地整理,系统地排列,有序地存放,才能便于今后的管理和查阅使用。常规的整理过程是先按大类划分并登记目录,然后对每个类型进行整理汇总并登记目录,最后制订具体医疗设备的档案卷册。对每份医疗设备文件进行编号,按规范对文件进行顺序排列,最后编写卷内目录:序号、文件号、责任人、文件标题、日期、页码和备注。

查阅医疗设备档案只需按类型浏览目录,查询某台医疗设备的卷内目录,就可了解该设备的档案具体明细表,为查阅者提供极大方便。当然,随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医疗设备档案整理的方法需要管理人员去不断创新[8]。例如,开发功能齐全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数据库,设计科学的检索系统和针对不同需求的检索工具,以适应差异化的信息需求;设计完善的统计分析功能,为管理工作提供汇总信息。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要。

3.4 不断拓展医疗设备档案的应用领域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工作目的和价值是广泛被临床医务工作者应用,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确保档案资料的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同时更要求以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医疗设备档案使用者提供高效的服务。真正使医疗设备档案在提升本院的综合诊疗水平,为医院管理决策部门了解最新动态及新技术的开展等方面,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医疗信息[9]。因此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 语

医疗设备档案的有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以细致、周到的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现今信息时代要加强医疗设备档案动态管理,及时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为有计划引进设备及合理选型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瑞峰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医疗装备 2007,20(1):25-26.

[2] 朱水芳.浅谈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中国现代医生 2007,45(9):95-97.

[3] 李魁生.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浅论 新西部 下半月,2007(12X):117.

[4] 李津渝.如何加强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现代医药卫生 2005,21(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