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精选(九篇)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

第1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1―0084-03

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该学科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试题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对我校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的药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教学改革及命题与题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分析对象为本院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539人和2007级护理学本科学生92人,均采用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第7版教材,医学本科由2名剐教授授课,护理学本科由2名副教授授课。两个年级在同一学期按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学内容和相同学时授课。考试由教研室制定命题大纲,试题由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从题库中组卷,两个年级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试题考试。本次试卷总题数为70道,其中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60道,分值60分;主观题(名词解释、问答题)10道,分值40分;全卷满分100分。阅卷:客观题由考试中心用阅卷机阅卷,教研室组织主观题的阅卷,为减少主观性阅卷的差异,主观题按统一制定的每题得分点,采用流水作业,每位教师只负责一题的评分,阅卷后经复核统一登分。并将每份试卷的每道试题得分输入计算机,送考试中心经试题质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年级试卷的学生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试卷中最佳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和差题的百分比。评价试题的质量。还进行年级与年级之间平均分的组间比较,年级自身之间直观记忆型问答题与归纳综合型问答题的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分析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1、表2。学生平均成绩为66.73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22分,标准差为10.76,峰值集中在60~80分(占70.87%),密度估计图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6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适中,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36人(占80.89%),其余分数段较分散。成绩说明学生间个体差异稍偏大。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41道(占59%),质量较好的有5道(占7%),质量一般的有20道(占29%),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6道(占95%),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66%,只有4道试题(占5%)因为难度偏大(P

2.2 护理本科学生的成绩分布与试卷质量分析见表3、表4,学生平均成绩为56.71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30分,标准差为10.45,峰值集中在45~65分(占68.48%),密度估计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平均难度0.57,表明试卷对该年级学生难度大,60分以上(及格)的学生为40人(占43.48%),其余分数段较分散。

从试题质量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试卷中质量最佳的试题有32道(占46%),质量较好的有3道(占4%),质量一般的有25道(占36%),这3者为合格试题共60道(占86%),其中较好以上试题占50%,有10道试题(占14%)因为难度偏大(P

2.3 两个年级考试成绩平均分与主观题知识运用能力的统计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护理本科学生平均分、选择题得分和问答题得分均明显低于医学本科(P

3 讨论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理学的特点是药物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新药不断涌现,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相关学科的扎实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等,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药理学命题必须坚持“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深入理解又考综合应用”的原则,设计命题大纲。本次试卷有4类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综合判断的能力。客观题覆盖面宽,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题既考核学生理解、记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考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从本次试卷分析可以看出,临床医学本科平均成绩偏低(66.73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60~80分(占70.87%)之间,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稍偏大(10.76),不及格率适中(19.1%),说明试题对该年级是适用的。而护理本科平均成绩明显偏低(56.71分),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45~65分(占68.48%)之间,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有明显左移现象,标准差稍偏大(10.45),不及格率明显增多(56.52%),说明试题对该年级学生考试的难度大,不适合该年级考试。

试卷分析可看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教师授课,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明显差异,护理本科成绩比临床医学本科差(P

第2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探索;实践

临床医护实践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临床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但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法的出台,患者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和急救技术在患者身上"临床实践"的可能性也日趋减少[1]。面对这种现状,对于本科专业医学、护理学生及住院医生, 临床护理诊断实验中心是她们学习基本技能的平台, 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1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功能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已成为医学院人才培养的摇篮,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医疗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2]。诊断护理实验中心运用模拟技术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安全性高,无风险性、重复性好、低成本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技能训练及医学护理人员的执业培训。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建立了现代化模拟诊断实验室、儿科学实验室、妇产科检查操作室、心肺多媒体室、五官科模拟诊室、针灸推拿室、急救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室、模拟手术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重新整合、规划, 形成了包括临床模拟外科手术室、多媒体网络室、影像学实验室、模拟妇产科实验室、病房诊疗模拟操作室、中医操作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标准化患者、医用标准化模拟人,其中标准化患者可以无体征(供学习诊断学的问诊和正常体格检查)或有真实而恒定的体征(如心脏听诊、肺部罗音等);或模拟多种病史(如头痛、发热等)和体征(如心率增快、呼吸音增粗、步态异常等)。标准化患者通过被问诊、体格检查对患者做出评估及进行反馈教学。

2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结合国家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制定适合的诊断学教学大纲。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接轨,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体系[3]。培养诊断学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改革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

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如交互式教学,结合"标准化患者"、多媒体心肺听诊、肝脾触诊模拟人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基本形式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和CAI课件以及网络课堂的应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模式,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中,强化正常检体基本功训练,继续保持传统的教师指导,同学之间一对一的练习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观摩检体诊断录像片,使操作手法规范化,与国内医学院校统一分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之间可相互查体,以训练查体的基本方法及查体的顺序,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4]。临床实践教学:在病房、门诊、急诊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查体、异常体征的识别、心电图、X线及CT及临床思维的训练,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3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内外科系统常用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技能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与考核。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都会遇到突发的危急重症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施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技术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提高住院医师总体急救水平,按照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要求,并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住院医师开展了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读判等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还包括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简易呼吸器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和气管插管。

培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培训与网络授课将结合,现场演示,技能实践与考核一体化模式。为了保证培训的标准化,包括专业技术及临床决策能力两方面,前者由专家对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体检能力、医疗操作技能、手术操作技能等进行面对面考核;而后者则分别在第一阶段与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进行。可采用面对面病例分析的考试方法,也可使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进行测试,使临床决策能力测试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5]。为了在培训中加强和巩固住院医师的问诊和体检的临床技能,另外还引入标准化患者的考核方式。

4护士培训与考核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特别制定了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使护士能较好掌握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规范,动作熟练,如专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血糖监测技术、口服给药法、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护士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护理规范到位,如: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床上擦浴、床上洗头、排泄护理、留置尿管患儿的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鼻导管给氧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吸痰法、鼻饲法等。健康教育内容恰当,落实到位。病情观察及时,能正确判断分析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能力,意外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并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护护沟通、医护沟通能力。

对护士要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如危重患者转运、患者发生误吸、发生输液反应或疑似输液反应、发生静脉空气栓塞、药物过敏抢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突然停电、发生火灾、护理投诉。进行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做好氧气筒使用、存放工作,远离易燃物,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操作使用过程中做到防震、防火、防热和防油, 每次用后检查开关。穿刺操作训练的物品需经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物品一经污染主动汇报、更换, 过期、破损的物品严禁使用。

5体会

医学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是进行实践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能培养培训医学生的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提高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利用优化教学资源,为各层次培养培训提供高水平的训练平台,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临床技能培训的功能和效率,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围绕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出综合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频,陈琰,黄静.充分发挥临床模拟训练中心在医师在职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2,10(5):485-486.

[2]李云芳,于兰贞,邱玉贞.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1-92.

[3]孟红旗.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第3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护理技术及程序;监护;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38-01

1 临床护理的说法

临床护理中的理念是一种价值专业和服务信念的完美体现。临床护理学尚处在一个比较抽象发展的阶段,临床护理是将理念具体化的一个蜕变的方式。因为在复杂的临床护理中,接触的是我们真实看到的的人、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对于临床护理手段的完善与维持。努力使患者达到健康的状态。对于临床护理学来说并不否定部分护理临床护理医院,对于实施整体护理的病房有自己的理念,对于设立理念之事对人、环境、健康和护理的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需要有积极的态度。

2 临床护理的内外部护理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公共卫生知识,对于外部的传染病患者知识的宣传;内部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要吸烟,及宣传有关预防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对于护理,帮助患者了解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合理安排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掌握适当的活动量,如何配合某些特殊检查等。 以及内部的,内心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减少影响健康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一位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开导及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应该作哪些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及预备工作,通知并告知患者在麻醉苏醒后会有什么感受及感觉,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疼痛或不适,应注意哪些问题以防止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 对于患者的心理卫生教育的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医疗知识的护理和预防疾病复发的护理。

3 临床护理的技术程序

我国在临床护理的方面例行积极培养具备基临床医学知识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的人才;使其能在医疗卫生方面、医学科研等部门积极的从事医疗及预防工作的高端医学及高级专门护理的人才。对于临床护理的学习及应用在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得到完善、提高和加强,通过一些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的基本临床护理方面等基本的训练和培训.对于人类疾病的效果、发病前因等积极作出分类鉴别分析的能力。从而使临床医学逐渐的发展起来。这是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做到的学习方式及方法。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临床护理程序与技术要求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掌握常见病名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熟悉和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对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使用

目前我国在探索一整套抓培训、抓管理、抓质量的管理模式。我国要在总结以往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护理实践经验,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出适合我国临床的护理路径,从而制定出了护理版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探究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上的应用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规范了临床护理行业的示范性,服务性,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的工作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自己的医疗水平制定适合自己的临床护理路径,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管理与监督。

结 语:我国通过加强培训来促使每个员工参加到质量改进过程中来,引导员工对于临床护理的各种操作过程的测评达到较高水平。对于临床护理企业需要培养在内、外、重症监护上积极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方面进行积极支持与培养。使其护理医院达到最佳效益来医治患者。在每一道护理环节上都从最开始以及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同时组建有员工参与的护理质量小组或专题工作小组。从而培养并传达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上的改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临床药师;颅脑外科;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今年初,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规定,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并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临床药师应当全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近一年来,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查房、病例讨论,对重点病例建立药历,并直接面对患者指导用药,对我院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现就我院临床药师参与颅脑外科临床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药师深入颅脑外临床前准备

我国药学专业教育的重点过去一直是围绕药学自身的实际问题而设置,如药物的稳定性、药物配伍、处方筛选、制剂工艺、药品检验方法、药物体外和体内质量评价等,而对药物与机体问的相互作用,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在体内的影响等研究则相对匮乏,因此,临床药师下临床之前首先要经过培训,掌握颅脑外科主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常规等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常见颅脑外疾病的诊疗原则,掌握颅脑外常用药品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配伍禁忌、常见不良反应等相关药品信息,并熟识本院常用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剂型、剂量、药理作用、适应证、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培养自己能参与颅脑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和技能,培养发现并解决实际用药中可能存在问题的能力。由于颅脑外科手术患常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必须熟悉颅脑外科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性及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知识,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药师除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药历书写方法,学会医-药、药-护沟通以及药师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及时正确地将有关药物信息传递给医师、护士和患者,以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水平,赢得医师、护士和患者的信任。

2参与颅脑外科临床临床工作

2.1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工作首先临床药师要每天上午参加颅脑外科的交接班,记录交班中的重点患者及新入院患者床号,作为查房时重点关注的对象,并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安全用药教育,然后临床药师与医师一起查房,共同参与病例诊断治疗方案讨论,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情况,针对患者疾病的变化,与医师共同讨论和制定或更改药物治疗方案,并做好查房记录,将病情复杂、用药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作为临床药师药学监护重点对象。对于药学监护重点对象,临床药师可再次进行自己查房[1],通过与患者的再次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处理临床用药中的问题并提供药学服务。

2.2协助医生制订最佳用药方案颅脑外科医师注重手术成功与否及专科的经验用药,而颅脑外科患者手术后易引发脑水肿、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需要用到非颅脑外科常用药品时,有时也难以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决策,临床药师此时应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丰富的药学知识的,协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2]。

例如:患者,男,45岁,患者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行右额顶硬膜外下血肿清除术,术后连续出现T38.7℃~39.8℃高热,血常规: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90.1%,核细胞数158×106/L,细菌培养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结果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敏感,医嘱:头孢哌酮/舒巴坦2.0g,q12h,ivgtt,阿米卡星0.2g,q12h,ivgtt,甲硝唑0.5 g,q12h,ivgtt,连用4d后疗效欠佳,体温持续9d高热,临床药师分析治疗方案后,考虑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剂量不足,且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血脑屏障的渗透性较差,难以达到有效治疗的血药浓度,而同样敏感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在炎症时能很好透过血脑屏障,而且价格比头孢哌酮-舒巴坦低廉,经综合考虑后,临床药师建议调整抗感治疗方案如下:氨苄西林/舒巴坦3.0g,q6h,ivgtt,阿米卡星0.4g,q12h,ivgtt,甲硝唑0.5 g,q12h,ivgtt,并嘱监测患者肾功能,用药3d后,体温逐渐下降,5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药师利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知识,分析效果不佳的治疗方案,及时对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又如,临床医师经常会用头孢硫脒1.0g,bid,作为颅脑手术后预防感染用药,药师适时提醒医师,头孢硫脒在胆汁、肝、肾中浓度较高,难以透过血脑屏障[3],用于颅脑手术后预防感染效果不好。

2.3重点关注药物使用的频次、剂量及药物相互作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医师在用药时通常只注重药物疗效、适应证等,而对药品正确使用频次、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溶媒的选择等了解不全面。例如:临床药师在查看病历医嘱时,发现医师使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时使用量为3.0 g,bid,药师适时的提醒医师: 头孢呋辛钠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只需持续维持最小抑菌浓度即可,成人常用剂量为0.75 ~ 1.5 g,q8 h,预防清洁-污染或可能污染手术后感染,可在术前30min~1h静脉滴注1.5 g ,必要时在8h和16h再分别滴注0.75 g[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进行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前提,对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细菌耐药,治疗失败,住院时间延长,浪费医疗资源[5]。

2.4对重点患者建立药历,实施全程药学监护药历是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形成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记录[6],是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过程的评估、干预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教育的记录。药历内容包括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用药方案、用药经过、用药指导、药学监护计划、药效表现、不良反应、治疗药物监测、各种实验室检查数据、对药物治疗的建设性意见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我们结合颅脑外科的特点,根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1月17日公开《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2007版)》要求建立药历,在临床药师下临床时书写住院患者的药历[7],及时地跟踪患者的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对医嘱用药有疑问的及时请教医师用药的理由,并从药师的角度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临床药师还可以利用回到临床药学室的其他时间建立出院患者药历,通过对架上疑难病例进行认真查阅,回顾性分析医嘱用药情况,将分析过程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反馈给医生,并进行讨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思维,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2.5药师与护士配合,保证患用药安全有效护士往往对合理用药知识相对缺乏,临床上由于配液、接液、滴速控制、交待患者用药方法不当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药师与护士配合促进药品合理应用于患者,成为临床药师下临床的又一个切入点,通过药护协作,既可减少因配液、滴速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又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帮助护士正确的进行输液配制,正确处理患者出现的输液反应,从而增进了临床药师与护士之间的协作关系。临床药师会提醒护士:治疗室开启紫外线灯灭菌时,要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治疗室内桌面药品;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从药房领回,未能及时使用的要放冷处保存(2~8℃);化疗药品外漏易引起皮肤坏死,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时反应,调整某些药品的滴注时间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

2.6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下临床,能够更直观,更快速地发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准确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过程及处理情况,降低了不良反应的漏报率。同时,临床药师通过对收集到的药物不良报告进行分析,对连续出现多起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追踪,及时提配临床对该药品使用的高度关注。

2.7开展患用药教育服务患者用药教育是指通过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其用药疑问,介绍药物知识,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患者用药教育是药学信息服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组成部分,患者用药教育内容包括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安全信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8]。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教育服务,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正确使用药品,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医患沟通,使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疾病治疗预后效果、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药师的作用也得到患者的信任。

3体会

3.1合理定位,树立临床思维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临床药师要合理定位自己[9],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意识,加强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技人员的沟通,在尊重临床医护人员的同时,对于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要本着科学、保护患者权益的原则,以理论为依据,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3.2加强临床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要想成为一名有作为的临床药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还要了解临床相关知识,基本的检验、影像等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临床沟通。临床药师通过下临床,主动向医生、护士请教,积累临床医学知识,日积月累,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欢迎、患者信赖的药师。

我们在颅脑外科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一年多来,通过医药协作,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然而,临床药师下临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任重道远,临床药师只有真正深入临床参与治疗全过程,才能建立临床思维,积累医学知识和用药经验、提出合理用药物的建议,真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达到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鲁雁.在职培养临床药师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07,18( 1) : 69 -71

[2]相秀英,胡广卉,董杰,等. 神经外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医药导报,2011,30(4): 537-538.

[3]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6-167.

[4]顾群,吴辰,李玉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3) : 314 - 316.

[5] 张兴华,孙洪芹,徐凤霞,等.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及成本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1) : 78 - 80.

[6]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历书写原则与推荐格式(2007版)[Z].2007

第5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成绩

多站式考核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一种客观、有序的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框架,目前被认为是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法[1]。作为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考核工具,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将其应用于临床技能考核[2-3],已被证明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4]。多站式考核用于对不同临床教学阶段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5];不仅能够测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而且能够帮助临床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6]。临床医学生在经过全面、系统、标准的技能培训后,可掌握严谨、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扎实地基础。在我院进行的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中,临床医学生整体水平较为接近,大多数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但我们也发现一些临床医学生在护理及急救站技能考试时,对一些技能操作显得较为生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临床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多站考试中的成绩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

2012年5月30日—31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级106名五年制及2007级77名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参加临床技能多站毕业考核时取得的成绩。

1.2研究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前均需进行专业毕业考核,临床多站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多站考试。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分为若干轮次,每个轮次学生分组参加各站考试。每站各包含4个操作项目,每组4名学生随机抽选其中1个项目进行操作。每个临床技能站点中的考试项目均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选派考官并根据操作细节要求以及熟练程度制定各站具体考试项目的评分细目表,以60分作为及格标准。考试时,考官在现场根据评分细目表,对临床医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各站具体考试项目为:内科站:①骨髓穿刺;②胸腔穿刺;③腰椎穿刺;④腹腔穿刺。外科站:①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②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③缝合打结+拆线剪线;④深部打结。护理急救站:①穿脱隔离衣+静脉穿刺;②胃管安置;③导尿术;④单人心肺复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的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学生分站考试成绩及各学科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均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学生考试项目的抽样情况考察对象

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183名,其中五年制106名(59.2%),八年制77名(40.8%)。进入各站时,每组临床医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其中内科站中,骨穿组56人,胸穿组41人,腰穿组43人,腹穿组43人;外科站中,“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组43人,“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组50人,“缝合打结+拆线剪线”组47人,“深部打结”组43人;护理急救站中,“穿脱隔离衣+静脉穿刺”组42人,“胃管安置”组47人,“导尿术”组46人,“单人心肺复苏”组48人。

2.2学生分站考试结果

共183名临床医学生参加考试,以60分为及格线,在护理急救站的操作中不及格率最高(6.0%),其次为内科站(5.5%),外科站无不及格。五年制在内科站和护理急救站考试的平均成绩上低于八年制,五年制的外科站平均成绩高于八年制。不同学制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06,P=0.001),不同临床技能站点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30,P<0.001),临床技能站点与考试成绩关系更强。学制与临床技能站点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2.284,P=0.135)。

2.3各学科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内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59,P<0.001),且八年制得分较高。内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8,P=0.186)。不同学制与内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1.975,P=0.164)。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外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0,P=0.002);五年制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深部打结”3项得分高于八年制,但在“缝合打结+拆线剪线”低于八年制。外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1,P=0.006)。五年制“缝合打结+拆线剪线”得分较低,八年制“深部打结”得分较低。不同学制与外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2.228,P=0.114)。

2.4护理急救站考试操作成绩分析

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护理急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63,P<0.001)。除导尿术外,八年制各项操作得分均高于五年制。护理急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05,P<0.001)。无论是五年制还是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导尿术”得分均最低。不同学制与护理急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1.049,P=0.309)。

3讨论

第6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1.1研究对象

2013年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及护理专业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71份,回收率为95.00%,删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88.33%。其中,临床医学专业93人,护理专业66人。调查对象均无重大身体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

1.2研究方法

根据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及护理专业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由经过培训的3名心理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施测,施测时被委托教师严格按照指导语说明注意事项,被试遵循自愿的原则认真填答问卷。调查问卷中,题目涉及学生性别、家庭基本情况、首选毕业去向、成功求职最关键助力因素、就业地域的选择等,均为单项选择封闭式问题。以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学生首选毕业去向

在首选毕业去向问题上,临床医学专业分别为求职25.81%(24/93)、考研究生66.67%(62/93)、考公务员1.08%(1/93)、其他6.45%(6/93);护理专业分别为求职69.70%(46/66)、考研究生21.21%(14/66)、考公务员1.52%(1/66)、创业3.03%(2/66)、出国深造1.52%(1/66)、其他6.45%(6/66)。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护理专业学生大于临床医学专业,考研究生意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于护理专业(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学生对就业地域的看法

就业地域选择倾向,临床医学专业分别为东、中部城市78.50%(86/93)、西部和基层2.15%(2/93)、家乡所在地19.35%(18/93);护理专业分别为东、中部城市83.33%(55/66)、西部和基层4.55%(3/66)、家乡所在地12.12%(8/66)。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均倾向于到东、中部城市就业(78.50%,83.33%),较少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就业(2.15%,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2.3对成功求职最关键助力因素的看法对成功求职最关键助力因素的看法,临床医学专业分别为知识储备23.66%(22/93)、综合能力41.94%(39/93)、社会关系9.68%(9/93)、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24.73%(23/93);护理专业分别为知识储备10.61%(7/66)、综合能力34.85%(23/66)、社会关系7.58%(5/66)、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46.97%(31/66)。对“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认可程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5.60%)高于护理专业学生(45.46%),对“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的认可程度,护理专业学生(46.97%)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3讨论

本研究显示,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学生在首选毕业去向、对成功求职最关键助力因素的看法问题上均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目前就业形势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有关。调查显示,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大于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考研意向大于护理专业学生,这种差异首先可能与其社会需求及目前就业形势有关。目前护理专业已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1],就业形势较好;此外,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也促进了对护理职业需求的增加,因此,护理专业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数比临床医学专业多;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比护理专业学生大,促使他们更多地选择毕业后考研深造。对就业地域的看法,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倾向于在东、中部城市就业,对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工作的意愿则不强烈。这可能与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大学生陈旧的择业观念有关。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施简陋,用人机制不灵活,发展空间有限等客观问题[2],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因此,在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国家也应积极为医学毕业生创造到西部及基层就业的条件,提高到基层及西部就业大学生的福利待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和服务条件,使优秀的医疗人才能够自愿去基层及西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并留下来,提高基层、西部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医学生的就业空间。本调查中,对于成功求职最关键助力因素的看法,临床医学专业对“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认可程度比护理专业学生高,而护理专业对“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的认可度高于临床医学专业,这可能与职业特点有关,即社会对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要求侧重点不同。临床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较高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文精神和学习能力[3];而对护理专业的要求更多的是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4]。

第7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2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81-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伴随循证医学而发展的一种新护理观念,其主要理念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和完善。循证护理主要为针对在护理实践中所发现的实践或理论问题(如在康复护理中,中医食养疗法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并收集及确认相关的实证资料(如前人护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当代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国家中医护理临床指南等),并与病人的实际健康需要相结合,确立最佳护理方案,而后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循证护理重视临床实证与量化,强调治疗方案的标准化与客观化;而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点,以阴阳五行等中医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通过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医临床护理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偏重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和整体观念,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而各有长处。把循证护理的思想观念注入中医护理的实施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医护理的不足之处,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1.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优势已经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同。将中医传统医学的护理理念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应用,并付诸于临床实践,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中医护理的核心观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所谓“辨证施护”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功能状态作为研究人体的切入点,通过人体感官的“望、闻、问、切”获取患者体表宏观的物理表征及其自我感受,将这些信息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归纳分析,形成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功能状态等的认识,最好作为论治的目标和证据。

2.循证护理应用于中医护理中的作用

基于循证护理对中医临床护理的促进作用,将循证医学的方法应用到医护理中更显示出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循证医学把在全世界收集的某一特定疾病各种疗法的单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查询、严格评价和统计分析,并将尽可能真实的科学结论综合后形成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CPG)提供给临床和护理人员,以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剔除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循证护理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如下几点。①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靠的临床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传统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做到有理有据施行护理工作。如口腔溃疡,主要为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而出现小肠实热症状,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胸烦闷等。在口腔局部采用银花甘草液漱口或涂西瓜霜进行对症处理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全面调理。②循证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使中医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③循证护理可有效调动临床护理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主动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从科学的证据中寻找临床护理的依据,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效率。④循证护理可促进中医护理研究工作更加符合临床需要。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按照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3.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实践模式转变中的作用

当前,中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时,习惯于以护理经验替代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不能体现很好的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制定护理措施时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而循证护理强调通过临床资料获得依据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开展以循证护理为指导的护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护理思想的发展,并提高中医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风兰.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影响.护理研究,2009.

第8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1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不足对工作的影响

1.1检验标本留取不合格临床检验的分析前程序是从医师开出医嘱申请到检验分析开始这一环节。其中包括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到运送一系列过程。以上工作均由医师、护士来完成,其中任一环节处理不好,不符合规定和要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文献报道,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质量的不合乎要求,即使标本合格,操作准确,临床治疗也会影响检验结果。所以,检验人员应与临床医生加强交流,询问病人的治疗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临床参考。

1.2临床医护人员不了解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和检验科的工作特点由于临床医护人员不了解检验科的工作程序经常造成误会,互相抱怨,引起矛盾。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检验方法越来越丰富,新技术和新项目也不断地应用于临床。我院以前对开展的新项目只是简单通知临床医生,使临床医护人员不熟悉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意义等。

1.3信息交流不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由于检验人员通常只接触患者的标本,对临床资料知之很少,只能横向观察各项检测结果,缺乏综合判断能力,而临床医师对所申请项目的意义、原理、干扰因素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偏重于纵向比较某一项检验结果的高低,不能灵活地判断结果,影响对患者的诊治。

2 加强检验与临床联系的具体举措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科在医务处主任的带领下,主动走到临床,走近医生,走近患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取一系列有利的措施,使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2.1加强检验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利用院里的宣传栏、黑板报向临床医护人员宣传检验知识,介绍检验科的工作程序;利用全院业务学习的机会,对医护人员进行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介绍正确采集标本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让医护人员熟悉影响检验结果的潜在因素。例如影响检验结果的生活习惯、干扰检测结果真实性的药物治疗,这些必须由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时严格把关,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标本的采集技术,使医护人员了解收集标本器具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采血时止血带的压力、止血的时间、患者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标本采集到检测的时间、标本保存运输条件等特殊的要求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制订并共同遵守合格标本的标准、标本验收的程序和拒收标本的原则,以保证实验前标本的合格,减少差错的发生。

2.2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当今检验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使一项新的检验项目让临床接受,是检验科的责任。检验科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国内、国外医学新动态,掌握新知识,大胆开展新技术,还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我科检验人员经常到临床,一方面向医护人员介绍医学检验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项目及临床意义,适时建议和帮助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分析使用检验结果;另一方面还及时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的意见和建议带回检验科,便于及时发现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改正。

第9篇:护理学与临床医学范文

1.1调查对象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考试、培训、预防保健和干部保健等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开放床位2400张,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单位之一。作为区域性的医疗、科研、教学、考试和培训中心,我院引领着宁夏医疗事业的发展。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在职医师、护士、行政管理者,采用不记名方式,由调查对象按其主观思维填写预先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1.2样本量及分布

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2012年1月,涉及全院内、外各5个临床科室[内科系统: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外科系统:骨科、重症监护(ICU)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1份问卷因答题率<50%计为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3%。

1.3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预先设计问卷调查表,由调查员分发给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调查员均为临床药师,发放问卷前均经过问卷正确填写培训。调查问卷共设26题,均为客观性问题,其中单选题17题、多选题9题。有关医务人员基本资料调查的有2题;有关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调查的有13题;有关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认知情况调查的有6题;有关医务人员对开展临床药师工作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调查的有5题。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经过预调研,均是药剂科在实际药学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真实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医务人员基本资料

此方面共设计了2题,每题分别设计了5个选项,详见表1。由表1可看出,医务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中级职称;专业方面护士最多,其次是医师,两者合计约占总数的86.44%。

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基本了解与需求及认知程度

2.2.1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基本了解知道我院有临床药师的有270人,占91.53%;不知道的只有18人,占6.10%;剩下7人回答“我院没有临床药师”,占2.37%。而对临床药师的作用,回答“知道一点”的有64.75%(191/295),回答“很清楚”和“不太清楚”的人数相近,分别占17.63%(52/295)和17.29%(51/295),有0.33%(1/295)的人选“不知道”。这说明我院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有一定了解,但对其作用了解不多。2.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本次调查从用药咨询、安全合理用药及工作中能为临床提供哪些帮助等多方面问题入手,充分了解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详见表2、表3、表4、表5。由表2、表3、表4、表5可看出,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非常高,绝大多数人都有向临床药师咨询各种用药问题的意愿。2.2.3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地位和作用的认知程度关于临床药师是否应与医师一起查房的问题,大多数医务人员持赞成态度,占71.19%(210/295),而不赞成和表示“无所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2.20%(36/295)和11.53%(34/295),另有5.08%(15/295)的人选“不知道”。80%(236/295)的医务人员希望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而表示“无所谓”和“不希望”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3.22%和6.78%。75.25%(222/295)的医务人员赞成临床药师与医师一起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有16.27%(48/295)的人表示“无所谓”,还有8.47%(25/295)的人不赞成这一做法。在用药方面,约一半的医务人员(50.85%,150/295)认为医师和药师的建议应“两者都听”,而更倾向于听取医师建议的人占32.54%(96/295),更倾向于听取药师建议的人占15.93%(47/295),另有0.68%(2/295)的人选“不知道”。调查表明,医务人员多数希望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希望得到临床药师提供的临床药学服务。

2.3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了解及需求

2.3.1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了解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了解”的医务人员占25.77%(76/295),“有点了解”的占52.20%(154/295),“不了解”的占22.03%(65/295)。了解渠道主要是通过“医院同事”(60.34%,178/295),其次通过“网络”和“媒体”了解的各占20.64%(61/295)和19.02%(56/295)。此项调查说明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还不是十分了解,而且了解渠道也较窄。2.3.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其需求医务人员最需要的药学服务是“面向临床科室的药学咨询服务”和“本院ADR的收集、处理及上报”,所占比例分别为65.76%(194/295)和61.02%(180/295),其次是“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和“面向患者的药学咨询服务及用药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50.85%(150/295)和32.54%(96/295)。而医务人员对我院已开展的临床药学服务项目的了解方面,首选“本院ADR的收集、处理及上报”和“面向临床科室的药学咨询服务”,所占比例分别为79.66%(235/295)和63.39%(187/295),其次是“药学信息更新,《药讯》编发等”和“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所占比例分别为44.75%(132/295)和43.39%(128/295)。另外,91.53%(270/295)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设立“药师门诊”,只有8.47%(25/295)的医务人员认为没有必要设立。

2.4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工作开展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

89.15%(263/295)的医务人员同意建立一个以临床药师为核心的合理用药监督机制,不同意建立的只占2.03%(6/295),有8.82%(26/295)的人选“不好说”。92.88%(274/295)的医务人员认为全院会诊应该要求临床药师参与,认为没必要参与的只占5.08%(15/295),有2.03%(6/295)的人选“不好说”。90.51%(267/295)的医务人员认为如果临床药师提出用药建议,应该承担相应的药物治疗责任与风险,认为不应该承担的占8.14%(24/295),有1.36%(4/295)的人选“不好说”。此问题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权利与责任对等的认识,即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药师拥有一定参与临床治疗的权利就应该相应地承担一部分医疗责任。66.10%(195/295)的医务人员同意聘请本院离退休临床专家出任临床药师的带教工作,不同意聘请的占31.53%(93/295),有2.37%(7/295)的人选“不好说”。最后,对于医院方面应该给临床药师提供哪些支持,认为应提供3项以上支持的占53.56%(158/295),其中选择“协调理顺临床药学与医疗、护理等各部门的关系”的占61.02%(180/295),选择“加强医师合理用药的监督”和“加大对临床药学工作的投入”的分别占57.63%(170/295)和55.25%(163/295)。

3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