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文化公共艺术精选(九篇)

文化公共艺术

第1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2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第2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地域文化是指在中华大地某一地域的特殊环境和空间范围内,根据该地域特有的文化形态和历史文化遗存、社会风俗,这一地域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承至今且仍然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综合体。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不论在哪个区域都能挖掘出具有中国特色、值得发扬光大的地域文化。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历史事件、传统的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等,都是值得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民族众多、疆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色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其他区域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年代,也有很长的延续性,目前常说的地域文化往往能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如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

二、地域文化对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一直以婉转优美的姿态立足于中华大地,不仅具有审美性以及值得深入钻研的价值,更具有强大的实用。艺术设计是一种集审美、专业、技术及实用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培养传承地域文化的专业性艺术人才是时代所需。首先,地域文化是我国各区域厚重的文化载体,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是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也基于人文素养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高校应将公共艺术教育打造成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项目。其次,高校通过地域文化传播,可使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为使地域文化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的特色项目,各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可根据课程标准编印教材、组织比赛、建立地域文化公共艺术研讨工作室、开展非遗夏令营等,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学生可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地方遗迹等渠道获取学校周边的地域文化资源。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知识讲座、曲目欣赏、文艺演出等,通过多种方式将地域文化充分地渗透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课程之中,让每名艺术生都能深切地感悟到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再次,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文化的传承在于教育,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将增强艺术院校学生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后,将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反映了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地域特色产品的创作源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入人心,开展力度逐渐加大。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人文基础薄弱、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运行体制不顺畅以及缺乏完善的体制保障等,与公众的发展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从管理机制和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上看,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及美育素质教育设置的科研室,一般是隶属于艺术学院或人文学院,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发展空间较为狭隘。部分高校虽然成立了独立的艺术教育部门,但由于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特性认识不够,教师的实践工作无法得到完全的认可,教学工作量计算与其他学科相较而言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美育课程设计往往缺乏新颖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在申报艺术课程时也存在盲目性,导致艺术课程设置没有章法。艺术课程活动背离了普及教育的初衷,最终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

四、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现阶段,从我国整体高校艺术教育范围来看,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部分学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丧失了教学特色和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构建高效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有效传承、弘扬我国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广大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利用地域性文化特色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知识面上,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模式横向发展,在重视学生艺术专业基本技能与艺术熏陶的基础上,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认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在公共艺术教育专业特色方面,高校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把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与我国各地域文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从而使地域文化充分融合在艺术教育教学之中,进而使得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深入发展我国地域文化中的传统历史文化。再次,学院还可通过邀请校外艺术名家、当地民俗民风艺术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校园文化。除配备专职音美和美学理论教师之外,还可建立一支校内外结合,地域、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科研队伍,进一步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课堂教学体系。最后,发挥我国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能够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涵,积极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从而进一步实现扩展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特色的办学需求。因此,将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高校公共艺术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成为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标志。

五、创新与突破,发展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

第3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公共雕塑艺术;民间;文化传承

一 引言

公共雕塑艺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性。而民族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共性和认知,对待一种艺术的看法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方向。为了能够保持公共雕塑艺术在我国的民族特性,在如今复杂的文化交流中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对于其在民间的文化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又是怎样的?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发展?以上问题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

二 公共雕塑艺术目前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文化也在不断改变着,公共雕塑艺术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有了发展和改变。从发展的实践中,对公共雕塑艺术的最新状态有以下的归纳:

第一、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公共雕塑艺术的规模和数量也开始突飞猛进的扩大,发展造成了人们与市场和文化的接触更加贴近,从而促使了公共雕塑艺术的数量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加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艺术的追求开始更加强烈。

第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公共雕塑艺术中具有纪念性的雕塑已经大大减少,而标志性的公共雕塑则变得越发多了起来。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转变,其接受的理念也有所不同,因此造成了纪念性的公共雕塑的数量减少。

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筑数量剧增,从而造成了广场建筑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在诸多的公园与广场之中,建立了大批的广场雕塑,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对公共雕塑有了共识。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看法开始发生了转变,对于其教育意义以及政治寓意的理解开始减少,而更多的在乎的是生活化以及社会化的艺术印象。这样的印象转变是有利于艺术家们的艺术发展的,同样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

三 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

对于我国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发展而言,相比城市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迟滞性。我国的改革开发进展虽然比较迅速,但是在民间还依然保存着许多传统文化气息。而对于公共雕塑艺术而言,受到外来文化以及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影响,其发生的转变是否正确。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应该如何看待已经遭受影响的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的传承中,会有着怎样的意义?

1. 我国的民间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修养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味。在历史的长河中,塑造了我们现代的中华儿女。而民间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文化,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断减少,从而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地。因为改革的步伐还没有发展到民间,而让更多的传统文化在民间得以保存。

2 .公共雕塑艺术与民间传承文化的内在关系解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态势的变化中,外来文化的诸多影响,使得公共雕塑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然而,公共雕塑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否也收到了影响呢?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对艺术的一定评价与界定。然而,究竟我国的公共雕塑艺术应该更多的融入来外文化,与时俱进?还是应该墨守成规,依托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呢?

从以上的分析中已经可以了解到,城市的公共雕塑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认知。而反过来想,实际上也正式由于人们对于以上的认知开始发生了转变,从而影响了城市中的公共雕塑艺术。那么,民间文化对于公共雕塑艺术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第一,民间的文化传承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由于民间的发展以及改革的步伐稍有迟滞,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全和发展。在传统的文化中,蕴含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祖国文化。民间的文化更加纯净,而没有外来文化的混淆,从而更能够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共雕塑艺术是否也应该能够更进一步去贴近民间文化呢?

第二,民间的文化传承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发展依然存在重大的影响意义。公共雕塑艺术是一种潜在的艺术教材与思想教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思想。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属于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是否开始被人们逐渐轻视?因此,公共雕塑艺术中传承我国民进文化,也同样是对我国文化底蕴的一种传承。

总之,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传承的地域已经集中在了民间。对于艺术的认知,公共雕塑艺术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艺术,也希望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对人们的认知进行指导,从而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的传承。

3.结语

改革开放的浪潮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变,对于公共雕塑艺术而言,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人们的认知发生变化,造成了对艺术的认知也有所改变。民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地域,而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实际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不管外来文化多么优越,我国的传统文化却始终不可以丢弃。公共雕塑艺术在民间的文化传承中,应该能够体现这一特征,并在逐步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虹,徽州古牌坊:公共雕塑艺术中的不朽纪念碑[J],新闻世界,2012(9)

[2]张雅慧,浅谈公共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以美国拉什莫尔四总统像为例[J],魅力中国,2012(29)

[3]张波,景观雕塑的社会力量――感受世博会上的公共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2(4)

第4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城市现代生活中,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被容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担负着传播文化艺术、塑造城市环境、改变生存状态、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责,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又被称为社会艺术,形成于八十年代的新词。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德国。公共艺术可以理解为:设计者为特定的空间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它存在于公共空间,是公众的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群众所有、体现公共精神,以及能够与社会群众产生互动。 随着人们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

公共艺术虽然起源于欧洲,但是我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八十年代初逐渐应用于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开始步入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较大城市,还专门为此作为成立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风格、城市品位等相继出台了有关公共艺术管理及措施规定,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保障。到了九十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以塑造城市格调、提升城市环境、增加文化气息为目的,已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最为亮丽风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很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公共艺术,将公共艺术带进社区、广场、商服中心、城市绿地等公共场所。在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公共艺术带来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独特的个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城市文化发展并不均衡性,不少地方也出现很多偏差。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许多象征城市历史与文化气息的重要标志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当前我们正处在挽救城市文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痕迹,传承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加快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公共艺术的发展,使每个城市都能保留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3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座城市因受到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展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有自己特有的一条发展轨迹。在城市文化传承中也蕴含着许多公众社会的风俗文化、历史变迁等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恰恰就是通过自身独特鲜明的魅力将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出来,表现出这个城市的个性特征和历史文脉。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可映拖城市的时代特征。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总会体现时代特征,彰显这座城市特有的拼搏、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例如,就两座“牛”雕塑来说,中国深圳的一头是《开荒牛》,充分表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我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动地再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奋斗、勤勉、自信的精神气质。美国华尔街的另一头是《华尔街铜牛》它立足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证交所门前,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寓意着力量和勇敢。两头雕塑的牛虽然创意有所不同,但是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精神寓意特征相同。

(2)公共艺术可传承城市文化传统。通过独特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彰显特有的公共艺术象征,可以使我们感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例如,当我们看到《五羊群雕》马上就会联想到广州,这是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羊城”便是由此而得名,这座雕塑也成为广州的标志性雕塑。

(3)公共艺术可展现城市的光辉历史。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集中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故事。例如,比利时首都的标志性雕塑《尿童》,这座雕像位于布鲁塞尔中心广场,其背后流传着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当侵略者想用炸药将城市炸毁紧急时刻,小于连急中生智,用尿液浇灭了导火索,布鲁塞尔因此获得了重生。人民为了纪念和感激它就塑造了这座雕像。它因此成为勇敢、光荣、爱国、胜利的象征,而这座雕像则让世人记住了小于连和布鲁塞尔。

(4)公共艺术可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气息。城市文化离不开公共艺术作品的烘托,公共艺术以其开放性、娱乐性、审美性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美好的享受。公共艺术和城市建筑,道路景观等公共设施的结合,不断地深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整体布局,美丽环保的城市绿地为民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新颖别致的城市雕塑,为民众的文化生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增添城市的文化气息。

4结束语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应用于城市文化建设,它集中体现了社会公众生活理念,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外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为城市带来文化发展新的生机和活力,公共艺术不仅表现城市历史文脉,也彰显着每个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是文化、历史、环境、审美的综合体,也成为城市独特的标志。

参考文献

第5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 文化 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191-02

1前言

公共艺术就是要使人们在公共合作与广泛参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和途径使个体与整体之间、市民与社会之间在各领域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开辟以艺术方式为载体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各种文化艺术精神,以此来改变市民生活精神状态,从而展示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生活。

2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

2.1公共艺术的概念

从表面文字讲,公共一词是指公开的、公众的含义。从广义上对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可以表述为:(1)城市中供市民所活动的公共场所;(2)具有普遍的公共意义以及公共精神;(3)具有广泛的公共参与和具体代表性;(4)作为公共资源供社会大众共同享有。以上是构成公共艺术概念的几点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整合统一的关系,具体反映出公共艺术所展现给我们的状态以及社会表现形式。从语义方面来理解,我们所讲的公共艺术的特征,在于它不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不是少数人或者个别团体的艺术形态。因此,是否具有公共精神、是否具有与社会公众产生互动的特征,乃是判定当代公共艺术特性的最主要因素。

2.2公共艺术的文化精神

公共艺术不是单一的文化形态,也不是独立的社会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在理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展现,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形态的传达。它实实在在存在于以城市建设为发展核心的社会生活中,集中体现在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场所的环境建设、公共建筑的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为广大市民营造出具有亲和力、可感知的、舒适方便的公共空间,使在现代城市社会紧张压抑、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文化愉悦和身心修养,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生存发展形态。

3公共艺术的城市背景

3.1城市文化生活在公共艺术中的特质

历史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清醒客观地认识到,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当前城市生活感情与理想的一种集中反映。城市生活与文化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互动性与多边形等显著特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环境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在总体上我们同样能够理解这种文化艺术是离不开“人”的,处处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城市社会更多地担当着对市民综合素质及文化修养的教育职责,而城市公共艺术,也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社会市民大众艺术欣赏、教育和创造的责任,推动市民对环境和社会生活品质的改造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运用从而使市民大众除了在私人领域条件之外,更为自由便捷地了解和学习艺术知识,形成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的艺术形态。当代城市文化使市民大众在开放性、互动式的艺术空间和形态交流中,为自己树立起自信、自强的当代新型市民风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背景。

3.2公共艺术中城市转换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市民对于所生存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而城市公共艺术正能恰如其分地解决这方面问题,在当今社会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陶冶身心。这样的结果都是通过公共艺术对公共设施以及公共场所的融入来实现的。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使得人们强烈意识到,一座城市决不仅是各种建筑材料的堆积体,也不仅是形形建筑的总和,城市是集中了知识、才智、理想和情感的市民生存、娱乐和修养之地。因此,它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使得城市成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家园。当代城市创造影响着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又承担着提升人们的审美感及道德情感,激发人们高境界的感情,乃至培育出具有自由、独立、创造性的理想人格的角色。

城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所拥有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东西,而是为了满足和更好的实现精神世界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乃至心灵达到更好的升华。现代城市的职责不仅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富有、更加效率化、程式化,还在于使人们生活变得富有情感和人性化,以及活得更为自由自在、轻松畅快。因此,我们可以负有责任的说,一座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灵性的城市,更是不幸的城市。

4公共艺术与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的内涵是丰富而又复杂化的,它不仅是指一个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平面形式格局以及城市功能的各种状态,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的综合面貌以及精神气质。它是人的产物,文化的产物,随着不同的文化意识变化而改变着。

4.1缔造城市文化及气质

现代都市生活让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问题,与当初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生活所背离。现今社会,人们在提高物质条件以后,面对其中的种种无奈,总是试图寻找让生活平衡、心理释放的途径,从而提升精神条件。在此过程中,除了个人化的艺术形式外,公共艺术已成为社会中进行精神情感及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公共艺术的存在,大到公共建筑的艺术、公共环境的创造;小及公共环境中一草一木的艺术表现,都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状态、文化状态以及居民的生活态度,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外在形象个内在气质。它在显示审美文化与城市精神、传扬人文历史与公共文化以及广大民众心声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一般建筑物难以替代的。城市所在的每一处,都在展示着城市所带有的地方品格和所具有的文化习俗。

4.2见证历史 守望社会

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文化的产物,它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记忆和传承城市文化的职责,是构成城市形象和创造城市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性文化和公共下,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创造人工环境条件的方法去记载和传承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精神面貌。

作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城市文化历史和市民情感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于城市社会的创造性发展和优良的审美文化传统加以发掘、提炼和表现,使之以公共参与和共享的艺术方式继承下来,深化创新。这样去做的目的,是为了将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转化为城市的创造力,使其为城市公众营造一个奋发向上、安定和谐、愉悦依恋的精神家园。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主体的日益强大,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人文精神。可以说,世界以及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是城市广大民众生活理念及精神文化品格的追求与城市环境品质的建设产生密切的关联,使公共艺术成为一座城市中赖以凸显的精神文化面貌和市民的骄傲。

5小结

可以看到,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的真正意义的美学活力和生存基础,还是在于要形成城市社会中市民自发和自主社会形态。这种活力是在于社会中文化群体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并非在政府规划的预想之内。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实践出现,正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和个性城市的必然要求与体现。公共艺术的发展空间以及所具有的影响力都是无可估量的,让我们在公共艺术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中创造城市生活新天地吧!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1.

[2]博伊德等.西方教育史 [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杨晓.建筑化的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第6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1.1育人目标的共同性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和熏陶大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人是两者的共同育人目标.

1.2育人媒介的共同性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都是以美的对象为媒介.公共艺术教育就是引领学生欣赏、感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达到身心愉悦、健全人格的塑造.校园文化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中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规章制度、社团活动、校园环境等,是自然和社会的缩影,审美化的校园文化就是最普及的美育媒介.

1.3育人措施的共同性公共艺术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展开,以知识的传递来实现教育目标.校园文化是以美好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情,把艺术知识熏陶、教育思想启迪和审美化艺术形象结合起来,让人的精神状态在自由放松状态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1.4育人效果的共同性拓展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分析大众化高校的结构与层次变化,探索研究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措施,积极推动大学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发展等培养效果角度来观察,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2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2.1协同育人原则构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教育”的育人原则.协同育人要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强调以学生健康成才、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高效性,关注个体,尊重个性.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普及的、大众的、平等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别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是部分艺术特长生的训练基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要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共享艺术教育成果.

2.2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内部制度与外部资源有机联接,创造新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构成独立学院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和谐运作平台的关键部分,深化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效果.

(1)协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管理体制.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正常启动的先决条件就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点在于学院决策层.通过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打破了原有的体制分割,以学院主管部门、教学单位、学习主客体的新型组织结构体系.

(2)协同创新公共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创新运作机制.运作机制创新有赖于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协同育人中心以及学生社团等相关部门的协调.

(3)创新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积极采用新措施、新方案、新手段,完善新的评奖办法,形成规范、科学的奖励条例是激励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的重要举措,对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增加协同育人教育成果有重要作用.

2.3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

协同育人最终落脚点为人才的培养,任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会落实到课程教学改革,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是协同育人取得成效的重要步骤.通过立足独立学院现有条件,依托现代教育科技,坚持探讨实施开放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开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人格的全面塑造.

(1)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协同育人教学空间现代教学空间分为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显性空间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课室、多功训练能场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媒体技术等,隐性空间的组成主要有思维、观念、兴趣、情感、意志等.为了保证各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及校园艺术活动充分开展,在学院决策层联合多个主管部门重视显性空间打造.隐性空间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构建教师、学生可以共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系统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根据自身规划有选择性地拓展研究方向提供良好的现代化网络环境.

(2)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增加特色课程开设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可以在所在地域开设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独立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整合社会资源,其中包括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各类社会设施场所,选择与社会团体、公司、政府等单位合作举办晚会、展览等,通过实践活动汲取新的经验养分,检验协同育人教育成果.

(3)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开放互动教学过程开放、互动是建立在学习者对学习的强烈内在需求基础上的,通过学科交叉、课程综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重新审视实施,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求知欲.树立新的师生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助者,共同参与研究学习、配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相互间属于平等关系.具体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有利于学生还原关联知识、组织散乱知识,使课程的知识本身形成一个开放体系.

(4)优化多元化教育手段,丰富育人形式校园文化是多元的,公共艺术教育也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学院优秀特色社团开展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组织部分优秀相关专业优秀教师,有针对性制订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艺术优势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计划.社团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一方面,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中亮丽风景线;另一方面,树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展示学院特色.我院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与社团联合开设课程、用艺术活动辐射全校学生、普及各类艺术的项目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院艺术团总有团员200多名,其中90%以上学生有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通过课程学习与参与艺术团实践活动,积累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技能,艺术团在2012年夺得舞蹈啦啦队花球规定高校A组冠军和街舞大学四级难度组亚军,并获得参加2012年美国世界啦啦队锦标赛入场券,独立学院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级高水平体育赛事,尚属首次.

(5)创新考核方式,开放评价方式和标准评价标准与方式对教学起着导向、激励和调控等多种作用.在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探索中,建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多元化,既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评价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积极向上、分工协作等意识形成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开放化包括过程中的能力体现和最终成果的表达,在评价开放化的尝试和探索中,恰当评价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中所产生的变化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技能和影响.如: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对全局的把握和细节的控制等能力的恰当评价.多元化评价一方面改变传统的试卷答题评分方式,可采用市场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课程作业、承担社会项目等多元评价方式,例如,通过举办教学成果展的形式,小组评价优秀的作品等形式.分数的构成可以包含平时考勤分、学生相互评分、教师评分等,寻求定性和定量的科学组合.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评价人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和校外的设计师,而且要配以公开、规范的评价制度.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协同育人模式越走越宽的必然选择.

(6)做好信息反馈、检验协同育人成效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探讨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实践、调整、再实践,通过信息反馈检验协同育人成效.在协同育人实施中,及时有效通过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动态变化,但也要注意其中一些问题:一是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狭窄,缺乏资源共享;二是合作意识不强,缺乏相互交流,在部分团队项目中分工不明、互相推诿,影响协同育人项目整体进程与水平;三是在开放评价方法上,因个人原因顾虑过多而使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和公正.因此,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实际过程要不断通过信息反馈调整.

3结语

第7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全民艺术;普及;融入;公共文化建设

一、德阳市全民普及情况的基本现状

四川德阳市文化馆及各县(市、区)文化馆实施艺术普及的项目主要有:实施免费开放艺术培训辅导;开展文艺演出及展览;组建业余文艺队伍等。我们主要针对中老年人、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开设文化艺术培训,项目有:声乐、舞蹈、美术、书法、文学、器乐等艺术门类。经过几年宣传和不断探索实践,全市文化馆实施艺术普及每年免费培训学员达60万余人次,每年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辅导达3000余人次。全市城区及乡镇每年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展览共计12000余场次。全市有群众性文化活动队伍包括艺术团、舞蹈队、老年大学、社区腰鼓队、健身队、乡镇文艺活动队伍共计600余支。通过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培训等文化活动凝聚文艺骨干,发展文化志愿者,不断壮大文艺队伍,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学校抽样调查: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20名学生考察和调查,需求各类艺术培训的情况是:美术、书法20名,声乐40名,舞蹈40名,主持、演讲5名,器乐5名,写作4名,综合艺术全面发展的6名。该学校学生基本上是高中及以上学生,他们对艺术特长的需求很渴望,所以在艺术普及中需要门类齐全开展。德阳市各县(市、区)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初步统计:有美术30个,舞蹈60个,书法40个,声乐50个,器乐47个(古筝6个、小提琴7个、钢琴10个、电子琴12个、手风琴6个、吉他6个),戏曲1个,写作8个等不同门类的上百个艺术培训机构。根据市场发展、人们需要,社会举办的各类艺术培训班,绝大多数都是以未成年人艺术培训为主。公共社区抽样调查:对3个社区进行了抽样统计,群众对舞蹈、声乐培训辅导需求的占60%;对美术、书法、器乐等培训辅导需求的占20%;对电脑、摄影等现代化培训需求的占10%;没时间进行艺术活动的占10%。开展艺术活动的对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中有退休职工,也有农村进城安家落户的,还有无业居民等。由于人员关系复杂、文化基础不一样、艺术底子薄弱等原因,实施艺术普及只能开展大家都能接受的艺术活动,如举办演出、展览、广场舞培训、合唱培训等。事业单位抽样调查:抽取计生、卫生、教育、民政、文化等10个事业单位调查统计,单位利用工会活动开设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占70%,单位单设安排艺术体育活动的不到占10%,单位文化艺术均没开设的占20%。根据职工个人意愿,很想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综合素质,发展个人艺术兴趣,但不同的单位,性质不一样,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也不同。还有很多单位领导没改变陈旧观念,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文化活动几乎没有。企业抽样调查:抽取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开设艺术活动调查统计:开设唱歌比赛的占60%;开设美术、书法、摄影的占20%;开设文学、戏剧、曲艺的不足5%;只抓经济发展,忽略文化生活的占15%;全民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德阳市全民艺术普及调查中发现,全民艺术兴趣广泛度普遍较低,中老年和未成年人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占较大比例,青年群体参与比较少。人们参与舞蹈、声乐、美术和书法培训的占大多数,参与器乐、摄影、戏剧、曲艺等培训的所占比例偏少。且大众特别是成人对艺术的爱好只是一种短暂的兴趣,没有真正深入到艺术领域当中,对乐器及其他艺术类的认知度也不够高。1.全民艺术产品的消费、接受和鉴赏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艺术产品消费由不同的消费群体所构成,受经济水平、艺术审美品味与消费动机的影响,艺术产品消费层次、品味和接受的价格也就随之不同。大多数艺术爱好者能够保持正确的价格消费观,但是对艺术的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消费水平属于大众化较多。群众对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2.全民艺术活动开展及群众参与的情况:通过对德阳市全民艺术普及情况分析,大多艺术活动开展多为学校、文化事业单位、社区,企业开展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目前群众参与文艺培训和表演的较多。3.资金和人员的限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对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只有少数机构从事艺术普及工作。特别是文化馆实施的免费开放,面向群众开展的文化活动多,在人力、财力上都非常有限,对群众开展艺术普及如实施培训辅导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完全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的艺术需求。4.艺术普及内容不够丰富:我市开展艺术普及工作的形式比较单调,除了开展艺术基础知识、技能培训辅导,就是举办演出展览,而艺术精品赏析等活动开展得相对较少,特别是在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各种互联网载体和平台上开展艺术普及活动就更少。另外普及内容方面,对艺术基础知识、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和群众喜欢的艺术门类涉及较多,对一些高端的、经典的、冷门的艺术普及得相对要少很多。

二、制定出全民艺术普及的方案措施

普及的内容和主题的实用性、创新性:“激情广场”“星光舞台”“百姓讲堂”系列品牌活动是德阳市文化馆近三年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根据百姓对舞台艺术的热情和兴趣,此项活动为广大百姓提供了广泛参与、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对作为观众的广大市民来说也是普及艺术的平台和有效途径。活动已经成为了德阳市品牌文化活动。普及形式的创新性、可推广性:德阳市文化馆对该活动的规划定位是可持续性的,把举办该项活动作为常态工作,每年举办12-16场次,面向百姓,不限年龄、性别,无论是歌舞、音乐、戏曲(小品)类还是其它创意类原创文艺节目均可参加;活动采用晋级的方式进行,注重阶段连续性组织文化活动,提升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每场活动由我馆专业干部对节目进行评选和点评,有助节目质量得到提高。活动便于百姓参与,零门槛、零距离为广大热爱艺术表演的百姓提供展示平台。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发现并培育了业余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使基层文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通过三年的实践,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文艺作品和文艺骨干,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创文艺节目160余个,参演业余文艺团队120余支,观众累计达80000余人。宣传推广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是活动持续时间长,有连续性、阶段性,能长期调动群众参与艺术普及的积极性;二是活动要求参演节目为新创文艺作品,调动了广大文艺团队和爱好者参与文艺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我市推出舞台文艺新作;三是活动通过广泛组织、发动宣传,群众参与面广,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对参加展演节目进行培训指导,提升节目质量,促进群众创作及表演水平。全民艺术普及,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各种载体和平台,有效举办演出、展览、讲座、培训、辅导、精品赏析等活动,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和多种多样的途径向全民普及艺术知识,开展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和艺术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的全民艺术普及课程,提高群众的艺术文化素养,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向往和热情,引导人们培养高雅的兴趣和爱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全民艺术普及的措施:德阳市文化馆将继续每年开展“激情广场”“星光舞台”“百姓讲堂”系列品牌活动,对每支参加活动的队伍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在创编、表演、音乐题材、舞蹈服装道具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创作排练更加精彩的节目呈现在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并推送优秀节目参加省上演出比赛。

三、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8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字:地域文化 城市综合公园 公共艺术

引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容纳一个城市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是满足市民体憩观赏、娱乐和社交,开展文娱、文教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城市公园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大致可概括为专业公园和综合性公园[1]。本文以下论述主要针对于城市综合公园来讨论。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的塑造密切关系着地域生态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与习惯,而城市公园的内在品位和地域特色往往蕴含在公园景观特色之中,而公共艺术又是反映景观特色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关于人的“事”和“情”的表述,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是公园特色的载体。所以对城市综合公园公共艺术的地域性进行研究,能提高公园特色,增强公园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一、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相关概述

1.1公共艺术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教授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前提下,体现了民主、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并有着特定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雕塑、壁画、摄影、景观、水体、园林地景、行为等各种艺术形式加以实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公共艺术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体现的价值取向[2]。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也将不断地被拓展。

公共艺术所在的特定场所决定了它不能是普遍适应的、放置于四海而皆准的艺术,相反的是,它总是针对特定的时代、地域和环境,受到场所限定,针对特定的区域发生的一些敏感的人物、事物或问题,以反映当地特征、民俗风情为目的。设计时应充分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文脉联系,充分的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与特征,以反射、和谐的方式与本地文化背景相对应。

1.2 城市综合公园公共艺术及现状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是城市公园中最具普遍和代表意义的公园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园中包含的公共艺术相比较从前有了出现了更多新的形势,比如除了公共雕塑、壁画、座椅设施、电话亭、饮水器、垃圾桶、各类景观灯等照明设施以及具有指示作用的标识设计之外,还出现了“互动性雕塑”、“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融入进城市综合公园中。细节化的处理和设计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也使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趋向国际化,许多城市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只顾及向国外大城市看齐,片面的追求形式上的“国际化”,反而使设计忽略了本地应有的特色。如今,形象类似的公共艺术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公园环境当中。我们不禁会疑问怎么会有类似的公共艺术出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特征的公园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模糊了地区之间艺术风格的界线,使得城市公园无法体现地方独有的文化和特色。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2.1 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在设计时要符合所处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它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科学和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品的恒久性与独特性,使公共艺术像是生长在其中的生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地域性的公共艺术灵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根到底是为人们服务的。创造地域性的公共艺术要不断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使各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脉灵魂在公共艺术中再生和重现,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的吸收先进文化的精华,接受新的技术和理念,使公共艺术的创作思想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符合时代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2.2 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审美习惯的回应

在公共艺术外部要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公共艺术属于物质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经济的投入,公共艺术不可能存在,经济繁荣是公共艺术发生的最主要基础[4]。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因此,公共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播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只有在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保证具体充足的经济投入,公共艺术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推广。

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审美习惯、审美理念的不同,我们不宜将某一地域的文化、思想理念照搬到另一地域去。唯有各地根据自身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与重塑,吸收其他地域文化的积极成分,提高本地域文化的层次, 立足本上,挖掘当地技术潜力,利用周边当地造景素材,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创造富有地方色彩的公共艺术。

2.3 对当地地形、地貌的尊重

地形地貌通常是大尺度的,一般是一个区域总的地貌特征,而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场地更多的是整个区域地貌的一段特殊的或局部的地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地点性或场所性。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应立足于特定的场所,尽量建立在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场地,利用所处地形地貌,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佳作。

在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公园建设用地也变得异常珍贵,因此对土地的尊重应作为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尊重土地即是尊重地形地貌,在不对土地造成恶性破坏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三、结论

城市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是对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凝练和表达,因此,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要更加注意保护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公园既富有艺术魅力又不失其独特性。当前,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应以地域性为本,在沿袭自身文化惯性的同时,吸收外部乃至外国文化中的有益元素,避免盲目崇洋,更要防止固步自封,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原则,兼容并蓄,丰富城市公园多元色彩,以此改变“千园一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54

2、孙振华著.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14

3、姚时章,王江萍.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54

第9篇:文化公共艺术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检 索:.cn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需求

在当今这个文化和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已不再是以经济力量为唯一的依据。以城市的人文风貌、精神状态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力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由于曾经在长时间内片面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追求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建设模式,让很多古老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失去了原有的人文特色,而新兴的城市却由于文化积累不够,造成了城市环境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这种现状引起人们对以往建设模式的反思,并开始重视城市特色及文化环境的建设。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城市中的各类公共空间是城市人重要的活动场所,记录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见证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是城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谈及公共空间的艺术塑造,就有必要研究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外来事物,它起源于欧美国家,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学界认为公共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物质实体,后者还包括除此之外诸如公开的艺术表演、艺术活动的组织等等。虽然对公共艺术的界定众说纷纭,但都一致认为,公共艺术是存在于特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并且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的各种公共空间之中,成为城市形象的视觉焦点,是城市文化最直观的标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开渠先生提出了“城市雕塑”的概念,作为公共艺术的常见形式,雕塑逐渐被引入城市空间,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九十年代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使公共艺术的形式渐渐丰富起来,近十年内,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在城市中的住宅小区、市政广场、景观大道、公园绿地,商业街区,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这些作品风格多元自由,有写实主义、抽象主义、概念艺术、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成为现代城市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城市中公共艺术的繁荣并不表明我国公共艺术创作的理念和实践到了至善至美的高度。当大量艺术作品出现时,相关城市文化解读、城市特色的体现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是公共艺术作品的“趋同性”。信息化的社会带来了文化的趋同,这导致艺术创作形式和手法上的重复,即使在不同的城市,也经常可以见到似曾相识的作品,它们大多脱离城市的精神,缺少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关注。这样的创作方式给中国带来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其次,当今商业消费的狂潮冲击着古老的城市文明,公共艺术虽然在空间距离上接近了公众生活,却凭借着高速产量化,以一种强势的浮躁占据了城市里本来就有限的公共空间。在一些肤浅的产品中,粗糙的制作工艺与不知所云甚至是低俗的造型更是对城市环境的破坏。第三,虽然很多学者提倡新材料和本土材料的结合使用,但多数作品仍采用传统石材和金属表现老旧的主题。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局限在雕塑、壁画等等,忽视了绿化设计、道路形态、广告标牌、指示系统、亮化系统,致使城市整体环境缺乏统一规划。最后,大多数的公共艺术创作,从开始到落幕都只是少数人的工作,这造成城市管理者、艺术家、公众之间的关系脱节。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少了公众参与的环节,就难以体现大众的审美意趣,最后的作品往往会落得人们猜测与指责。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结构

城市的外部空间是由许多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的公共空间节点组成,这些空间节点往往是城市中最具有人气的场所,其文化品质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城市整体环境的评价。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1]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体出现文化性,就必须深入研究所属城市的文化内涵。第一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历史是一个城市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空间塑造中融入历史文化,能够使人们了解城市曾今的风物人情,从而达到对城市文化源流的深层解读。安徽铜陵市铜都大道上的铜浮雕组画,依道路两侧原开山筑路形成的山壁而建,气势磅礴,彰显铜文化的灿烂光辉,艺术地再现了铜都在历史上的文化地位。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景观则处处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罪行。

第二,城市新文化也是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城市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我们既要重视文化的根本,又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即当今的社会生活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当今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虽然给城市带来了诸如工程化、模式化现象,但是也给城市形态及社会活动补充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经过公众不断对行为模式的强化和文化生活的认同,逐渐形成城市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著名的公共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就是表达城市人的生活状态,普通人的表情演变为城市的表情,体现了创作者高度的人文关怀。

第三,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公共艺术创作对于文化的表述不能离开所属城市的个性特征。强化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特色,要求在设计中能够尊重当地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在造型艺术、空间构成、主题表述上都能体现独特的地域专属特征和文脉继承性。座落在布达拉宫广场的和平解放纪念碑以抽象的珠穆朗玛峰造型为碑体,对入口处和基座的细节处理则用了特色的装饰,以和藏族群众为主体的两座雕塑――光明之路、高原之春表达出团结与祥和的主题。

第四,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高科技与硬质景观所构成的现代城市正在提出回归自然的诉求,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作为城市可视文化的物质形式,能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作品才能融入城市文化的整体环境。南宁城市公路入口处的花瓣形雕塑群与道路空间结合,形成一条壮丽的景观通道,作品通过点与线的有机组合达到极强的连续性,给人以行走在雕塑之间的体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物化,除了常见的雕塑、壁画之外,还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自然界的树木、山水、花草淳朴清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缓和了城市中水泥森林的形成了沉闷感,为城市环境补充了抒情的基调。反映现代城市人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

第五,公共设施的艺术化也将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艺术品质。公共设施相对独立的特点使它可以和空间环境灵活组合,具有相当的可塑性。有些公共设施具有极强的互动性能,在使用中可以体会到互动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趣味,人和环境之间的对话给城市增加了新的活力与人文内涵。此外,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户外广告、数字传媒等,作为空间中的艺术元素,其制作水平的优劣对城市的文化形象也起到较强的影响。

三、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设计策略

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效用与所属的综合环境是分不开的。公共艺术之于城市空间是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凭空造一个作品放到某个空间中。很多时候要思考的是城市和艺术品在空间维度的整体感与时间维度的延续性以及公共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公共艺术作品是文化的物质化表述,常常作为人文精神的标志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譬如社区中心、集会广场、主要街道等。因此文化与空间的关系要放在城市外部环境中进行系统分析。这就要求公共艺术在介入生活空间时从质感、色彩、尺度、体量到艺术风格、生态效应等都要密切结合属地环境。公共艺术的重要属性之一是属于公众的艺术形式,优秀的作品不但能与其所属环境之间建立起空间的协调,还可以形成公众情感上的共鸣,给人们带来感官的舒适和心理的认同感。艺术工作者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与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公共意识,在作品中体现人文关怀。不能孤立于“公众”的大集体之外,而应融入其中,与各阶层群众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社会文化、城市文化的理解,用艺术作品表达出公众对于城市发展的愿望和感受。

为了让公共艺术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外有过许多相关政策值得我们参考。如德国规定在公共建筑中抽取一定比例资金为公共艺术经费,并鼓励民众参与创作。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后,很多州以立法的形式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写入法案,让艺术为公众服务成为有力的保障。[2]除了在经费上的投入,对公共艺术工程的管理也应当完善。加强对艺术作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杜绝粗劣的工程、甚至是不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城市中。此外,积极有效利用社会文化的大资源。注重培养公众的审美意识,引导公众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让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文化展示的平台。

结语

全球经济正向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转移。[3]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已近走在了世界前列。从宏观的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仅是某一城市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到整个国家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其内在综合品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文化内涵在公共空间中的体现,正是了解城市内在的文化底蕴、展现城市综合发展的窗口。公共空间的艺术创造,要联系城市人文环境的大背景,让文化艺术和空间形态相互促进,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加符合公众的审美情趣,展现出城市的特色与活力。

注释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2] 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70~73页,大连大学学报,2010(5)。

[3] 陈高明、董雅:《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与地缘文化》,60~68页,《文艺争鸣》,2010(8)。

参考文献

1 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3 温洋:《公共雕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