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高中绘画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高中绘画教学计划

第1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衔接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简称动漫专业)的培养定位主要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个方向,我校动漫专业在对广州地区动漫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二维动画为主要培养方向,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原则,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动漫专业的课程基本构架是按照二维动画制作的流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开设了十几门课程,构建出新型课程体系,分为一般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和拓展专业课程三部分。在课程实施上,围绕培养动画制作的专业能力和动漫职业的关键能力,实施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体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本文针对中职动漫专业核心课程,探寻其基本的教学衔接策略。

一、中职动漫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衔接的问题

动漫专业一般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有素描﹑色彩﹑速写;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有角色设计与制作﹑场景设计与制作﹑分镜设计与制作﹑原动画绘制﹑flas制作5门课程;拓展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有插画设计与绘制﹑flash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当前中职动漫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上出现了不少问题,表现为:一是每门课程相对独立地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如分镜课会布置根据某一剧本绘制分镜头,角色课会让学生设计绘制各种角色稿,原动画制作课可以指定一个角色要求学生进行动作绘制。这些分镜﹑角色和动作等学习内容都来源于工作任务,但却来自于不同的故事剧本,虽然学习的程序递进关系处理合适,但学习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二是由于各自为政的教学,其造成了:学生在分镜课中能绘制出分镜脚本,但对镜头切换和拍摄角度与原动画绘制的透视关系不甚明了;学生能手绘简单的逐帧动作,但在制作Flas时,一开始难以适应手绘逐帧动画与软件制作动画的衔接,造成思维的混乱。

在多年来参与动漫专业的组建,在进行多次企业调研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核心专业课程间的教学衔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衔接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梳理课程的设置顺序;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从各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和学习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中职动漫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衔接的实施

(一)以动画制作项目整合专业核心课程,衔接学习目标。

动画片的制作是一个严谨而系统的工程,其流程性强且讲究团队合作。动漫核心专业课程都围绕同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动画项目的制作来展开教学,以动画项目串联相关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也与动画制作的流程同步,学生组合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教师也形成团队进行教学探讨,师生共同围绕动画短片的制作进行教与学。这样不仅各课程一致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又有利于各课程间的配合与衔接,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深化,对教学与岗位的对接都是有利的。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梳理课程设置,衔接教学计划。

实施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上,既要依动画制作的先后顺序,也要以技能形成的难易考虑课程规划,否则将导致教学实施中某些环节的脱节。如分镜﹑场景和角色课应开在原动画制作课之前,以便在该课上能用学生已经设计好的角色和分镜进行相应的动作绘制;而flash课则应开在原动画绘制课之前,先打好软件操作的基础,方便下学期衔接原动画制作课上完成的手绘动作进行软件制作。这样课程间各有侧重又不失为一个整体,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衔接并互相促进。

梳理好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就为其教学计划的衔接疏通了渠道。围绕动画制作能力的培养,以剧本为主线,因循动画制作的流程设计各科的教学计划(具体的衔接方式和内容见表1)。如分镜的设定综合了角色﹑场景﹑镜头应用等,关系到整部动画作品的成败,角色的设定又影响到动作绘制和后期的flash制作。因动画项目的衔接,各科教学计划之间环环相扣。但除了紧扣动画项目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还应有各自的基础教学计划,以保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三)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解构动画绘制技能,衔接学习内容。

以行动导向为原则,通过解构动画制作的岗位技能,提炼出各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分成常规学习内容和项目学习内容两部分。常规学习内容是基础,是进行项目教学的前奏,是知识点和技能形成不可或缺的部分。项目学习内容衔接了各专业课程,有助于教学的系统化,但在知识和技能的涉及面上比较片面。所有学习内容都用项目教学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系统规划区别对待(详见表2)。如角色设计与制作课配合项目教学的需要,应进行大量不同性格和风格角色的外形特征分析,并让学生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笔者在三届学生中实施了上述的衔接教学,在衔接策略和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下,学生的动画作品品质越来越好,专业水准也越来越强。在近三年的市级和省级动漫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一等奖。部分学生用项目教学的动画短片参加企业面试,凭着自己的专业实力成功聘入本市知名动画企业。由此可见核心专业课程间的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和学习内容常常互为表里,需要梳理和衔接形成一个教学体系。教学衔接牵涉多门课程,既需要学校统筹规划,一体化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又需要科任老师不断地合作并完善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学生层次和能力的差异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和滥竽充数的情况,这都需要不断探究和改进。

第2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学校名称:天津商业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硕士、本科

二、学校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前身为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业大学为目标,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校的学科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占地1379亩,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基础课教学、体育教学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10个,在校生近2.3万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围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坚持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完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类专业始建于1992年,经由装潢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绘画、动画等专业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5个艺术类专业,拥有艺术类专业在校生近1400人。

艺术学院设有绘画专业,为突出商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细分,设立中国画、油画、商业插画、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队伍精干,有专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油画、雕塑、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专任教师20名。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教师已先后出版专著及艺术作品集25部,教材10部,其中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译著5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800余幅,参加各类艺术展览30余次,2人次获银奖,9人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学院学生已有236人次参加了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奖赛,39人次获作品入围奖。2005年,在第十五届台湾与大陆联合举办的“时报金犊奖”设计大赛中获大陆决选优胜奖;2007年,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7—2008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金奖;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平面类作品全国二等奖及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赛区优秀奖;201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荣获“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微动漫比赛三等奖,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竞赛入围奖;2014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评选优秀奖。

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艺术学院先后有多人次出国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多人次,为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学院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学院教师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2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译著、作品集、教材等近20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艺术与设计作品1800余幅,参加各类展览、举办个人作品展近30次;承担各级别纵向课题30多项;获国家设计专利近20项;获得设计创新影响力单位奖。设计学院实验室设备资产约850万元,占地面积1428平米,面向设计学院五个专业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及其它24项;省部级奖项15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及其它116项。以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而出版发行的设计作品集、教材等共7部。

四、艺术类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

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商业插画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

1.中国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公共艺术创新意识;掌握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中国美术史、综合材料、当代水墨研习、中国书法表现、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国画论,中国画山水、中国画人物、中国画花鸟、中国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等相关工作。

2.油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油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绘画与艺术史论基础;熟练掌握油画的各种技法和材料;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油画与公共艺术创新意识;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西方美术史、置换与空间造形主题创作、综合材料、绘画透视、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油画创作、综合绘画创作、影像绘画、综合绘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艺术监管及展览策划等相关工作。

3.商业插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商业插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绘画基础、熟悉插画设计流程、了解各类画种的表现形式、手段、材料,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插画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手绘、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中国

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二维构成表现、绘画透视、置换与空间造型主题创作、综合材料、中国画写意、商业插画与装饰绘画、图案设计、图形创意、编排设计、动漫设计、商业插画、综合绘画研习。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书籍、期刊、报纸)机构、平面媒介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插画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企业宣传推广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4.艺术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艺术市场营销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一定的艺术品销售形式,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艺术管理方法和艺术市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艺术经纪、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透视、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实践、摄影等基础课程,同时要学习艺术管理学、艺术品鉴赏(包括书画、玉器、陶瓷)、艺术市场调查、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馆、艺术展览馆、艺术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典当行、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或担任企业、集团或个体艺术家的艺术经纪人。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

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设计流程、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印刷技术、广告传播学、企业形象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拓展、书籍装帧、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展示与陈设、网页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印刷材料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中型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品牌设计与推广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领域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流程、了解装饰装修材料与工艺、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环境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制图、中西建筑艺术与装饰、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与方法、室内专题设计、家俱设计、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综述、室内装饰陈设设计、旧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建设

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策划宣传部门、建筑与环境设计机构、商业推广传播机构、专业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加工工艺、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产品构造原理、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设计市场调查、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设计专业部门、产品研发设计院所、产品设计推广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与出版机构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交互设计、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单位就业。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动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解动画产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培养以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先导,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动画广告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将有能力在动画产业链条中的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推广与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将通过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动画专业知识体系。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电影美学、视听语言等一级学科的理解,经历动画素描、动态速写、色彩表现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与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深入原动画基础、运动规律、动画广告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利用摄影与摄像、实验动画、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拓展,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响应课堂讨论与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其组织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自主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导论、电影美学、动画概论、动画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原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计算机二维动画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基础、计算机辅助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分镜头脚本、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实验动画、世界动画史、课程设计、课程开题报告、课程设计实践、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文化艺术考察、动画产业链考察、毕业设计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第3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绘画设计使命关系

画家与设计师有时会引发一些争议。有的认为,绘画与设计同属美术,只要有绘画功夫,搞设计是不成问题的;而另一种观点是:仅仅靠绘画的功底去从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绘画与设计两者的使命,理清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这对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等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绘画与设计的特点、使命、区分

绘画与设计虽然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使命。

具体说来,绘画具有被观赏的特征,反映的是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情感宣泄和美感体现等,因此,绘画是非物质、非功利、非实用主义的。创新是绘画的生命,并且通过个性化体现来实现,古今中外每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都创作过极为个性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典型风格和特征。画家们(尤其是现代派画家),为了表现出作品的生命力,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技能、材质与工具的应用上随心所欲,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作品被不被人理解、欣赏、接纳或认可。在这方面,凡·高是一位典型的大师,他创造了大量极作,但在当时未能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设计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设计的产生、发展是与商业行为结伴而来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而出现的。设计体现的是多层次的理性思考,是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体现的前题下,通过科学技术、材料、工艺、机械加工等工业化的生产综合水平,生产出各类产品,最终满足全社会消费者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因此,设计是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是不能完全凭感觉去完成的,而更需要接受和服从广大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文化品位与生活习惯。例如,各类电器从设计到生产,再从市场到消费者的使用,整个过程体现了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设计、策划、市场、消费、生产、成本、企业文化、品牌、设计思潮、设计风格和流行趋势等问题,寻找最佳的表达方法,把设计师的构想变成消费者能够接受和采纳的现实。

二、绘画与设计的异同

绘画与设计属于美术两大分支,它们之间有着相同之处,都是属于创造性活动,但也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绘画与设计在工艺制作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区别。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整个绘画作品的产生和制作过程是属于纯手工艺的,观者看到画面上的点、线、面、体和真实的肌理或质感,都是画家手工制作的,因此,绘画中手工操作的技术含量占重要比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实际上是完成一种思维过程,即通过某种技法去实现某种意念,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思维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这里技术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油画是通过以油为结合剂的油性颜料,用特定的技法,将构想画在布面或其他材料上;国画是用毛笔蘸上墨等水溶性颜料,以特有的笔法,将构想画在宣纸、帛以及其他材料上。但对设计产品来说,在实现方式上是通过脑力劳动的创造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结合来完成的,如今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产生,给设计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设计作品的产生方式更加体现了机器的智能化、系列化,机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其次,绘画与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对于绘画而言,是非商品化的(商业绘画除外),画家们强调的是自身的感受、意念、风格和精神内涵,如现代绘画更是创新观念独特,其个性表露和情感发泄更加强烈,使人惊讶不已,画家不会考虑其绘画能否让观者接受,更不去考虑绘画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但设计是一项为他人服务的活动,具有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并与商界有密切联系。如果说消费者和顾客是上帝的话,那么设计师就得屈服于他们的“上帝”,这是应该遵循的原则。设计者必须使他的产品具备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去满足消费者的种种需求,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满意,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使之实现畅销。因此,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三、绘画与设计的联系

虽然绘画与设计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不能否认绘画与设计这两个同属于一根藤的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早期绘画与设计的起源在艺术规律和基本特征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又如,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及审美能力,对于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应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才能表达各类形态的造型,并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抽象表现能力、对形态的审美能力等。这就意味着素描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绘画是从基础素描开始的,随后再通过设计素描、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等课程的学习进行绘画的进一步训练。这些课程在培养学生从设计基础向设计专业过渡和衔接上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设计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实践中,更是离不开绘画,如果一个从事设计的人不懂得绘画,那是寸步难行。这是因为:第一,在设计前期,也就是在想象和构思阶段,绘画(绘制草图)可以帮助捕捉灵感;第二,成熟的设计意念需要通过绘画得到具体表达,传达给他人。

绘画与设计也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我国的绘画将继续在国际性的巨大风格差异中摸索和试验,探索新的道路,将绘画的时代性、民族性、当代性放在第一位,开创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这对设计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在设计教育方面,我国将实行素质教育,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方式,涉及到社会、人文、科技,具有跨学科意义,使学生得到设计方向、设计商务、设计策划等多途径的教育,这对绘画观念的更新有着巨大影响。

结语

绘画与设计,就好比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正确理解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奥秘、特点与使命、异同与对比、整合与发展等,才能对两者的关系有客观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这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打造时代所需要的设计人才,弘扬中国元素与民族精神,摘掉中国设计师只会拷贝的帽子,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英)艾伦·派普斯著.艺术与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年1月.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2001年10月.

第4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 美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45-02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在对美的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通过传统美术和现代美术的比较,突出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创造出个性独特、意境优美的作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美术技能,而且懂得美的形式、内容表现的丰富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这是美术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艺术实践教学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

艺术实践也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补充。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获得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对今后学习提出更高的目标。组织学生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把实践教学带上课堂中,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艺术实践教学锤炼学生的艺术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才华和个性,使学生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为学生今后从事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具体教学创作中,首先给学生从一幅作品的构图、色调讲起,分析绘画的构思、意境的展现,技法的深入,肌理制作等,让学生懂得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让学生明白艺术表现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的合理性,展开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形式与内容表现的价值,懂得艺术表现的自我评价和创作要求,最终达到创作自由的目的。

在艺术实践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如何培养?从何处着手呢?我们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通过艺术感受、表现手法,深入研究绘画的内在规律,完成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性的统一。体会情感,引起共鸣,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寻找美的足迹,完成自然美和审美的统一。通过客观物象认识到事物本身传达艺术之美,对人文素养在绘画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引发思考。

二、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制订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和目标

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制订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和目标,构建完整的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将艺术实践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建立评价机制,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措施。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这样才能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对每一部分课程都有一定的安排计划。低年级同学只要询问一下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作业安排及要求,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做到目标明确,体现教学计划合理性。教学过程中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大胆走出课堂,向生活学习,做好每一个阶段实施计划和方案,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建立评价机制,师生互动参与,教师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做出总结,对今后的发展做出要求和规划,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落实到每一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才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空间,让学生在每个参与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提高人文素养,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艺术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目标

>

艺术实践教学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统筹考虑学习者、教育者、教学内容与环境等,运用科学策略,让学生乐学、好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在目前美术学院教学中,建立合理的教学体制和目标,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规范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现整个教学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对绘画规律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好绘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凸显绘画形式特征、创作意念和手法的灵活性,进一步实现美术教学的科学性。以前在制定目标时,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没有注意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得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目标制定要逐步提高,从知识层面上升到能力层面,最终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不仅讲解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画外之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讲解艺术家的生平故事、绘画的风格、创作的背景等,让学生明白绘画的艰辛并增强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学生体会画外之意,明白课本以外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管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艺术实践是检验教学、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假期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特色,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以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具有稳定性的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是写意的,重表现,在绘画表现中运用想象整合空间,以有限的笔墨来表现无限的境界,揭示了中国绘画创造就是一种生命空间重建。中国绘画以气韵表达为最高要求,中国画家特别注意以生命意识去体现自然之美,通过对自然凝神观察体会灵性的生命精神,以节奏化的表现达到体现生命意识的目的。石涛强调:“山川脱胎于予也,与脱胎于山川也。”脱胎意味着新生,借笔墨传递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书法艺术表现意境。借助联想、意境、改变绘画方式,通过研究中西绘画对空间、透视、层次的研究,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表现规律的探索,体现绘画精神和思想性。意在笔先,下笔如有神,不仅对绘画形式、内容提出了要求,打破单一的表现手法,把握绘画的全局和意境,注重心灵感受的表现,使作品透视出浓浓的人文气息,也是我们绘画要追求的最高目标。绘画不仅会写实再现,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绘画形神的关系,产生意境之美。明代画家徐渭《驴背吟诗图》,画面气韵生动,似乎能听到驴蹄子的滴答声,意境之美得到充分体现,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观者不仅能通过读画、赏画、品画学习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美术教学过程不仅是技法的练习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人文素养、美学思想得以实施和实现的过程。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美的认识,将诗歌的巨大力量与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以体现作品精神力度,实现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统一。

意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最终达到“意象契合”。意象的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的总结,传递出画家高深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美术实践教学中,对传统表现形式的研究、美学构建、绘画和美学相结合,体验画面的意境,完成具象到意象的飞跃,最终完成一幅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作品,才是艺术所要追求的目标。

总之,艺术实践教学的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化。因此,艺术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目标,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园林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

园林美术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美术绘画技法为教学基础,培养学生艺术地表现园林设计思想和园林规划设计图,由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造型能力。园林美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艺术修养循序渐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不断扩展的过程,是融绘画和园林规划设计为一体、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园林美术课教学的效果,不仅决定着学生园林景观手绘的表达能力,还将会影响到学生后期设计作品水平的高低。

1绘画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一个园林设计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以及表现设计意图的技能。

1.1对园林设计方案的影响

园林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学、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设计图也受到传统楼阁绘画的影响,依此来营造一种画境。中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之所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密切关系上。一个园林工作者的美术修养影响着他的造园水平,园林艺术设计中,造园师会以绘画的艺术手法为基础,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借鉴绘画艺术,对自然的追求始终以意境的表达为核心,巧夺天工,使园林成为人化的风景。而绘画艺术本身就有着独创性的艺术审美情趣,二者的艺术审美情趣是相通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被称之为“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可见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之大。正是一些文人画家参与营造设计,中国园林的设计原则遵循着“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规律,重在诗情画意,追求含蓄之美,以创造诗情画意为园林设计的核心,使之成为一个有主次、有烘托、有呼应、有多样统一的完整布局的艺术品。因此,园林就有了比自然美,比生活美更浓缩、更精炼的艺术美,园林景观中处处体现着绘画艺术的意境。

1.2表达园林设计意图

园林设计图主要包括总平面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道路铺装图、植物效果图等。这些图纸在进行手绘时采用的是焦点透视的绘画表现手法,通过线条、明暗、造型、色彩等绘画语言,以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国画、油画等形式进行表现,是设计成品的效果表现,是传达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佳方法。一名合格的园林设计者,即便有较高的设计天赋,如果不会用手绘表现设计意图,那么在工作中也会面临困难的局面。在如今电脑普及的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亦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电脑终究不能代替人脑,设计师的表达意识、直觉等灵感是转瞬即逝的,电脑未必能快速抓住这一灵感,只有手绘能将人脑中的地形、建筑、山水等园林要素的组合,在纸面上迅速记录下来,再经过后期整理清楚地表现出来,而且绘制的同时能融入 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出设计者的绘图风格,从而更具人性化和美感。设计者大脑中美妙的亭台楼阁,浸润婉约的小桥流水,“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灵动曼妙的园林秀雅风光,通过画笔传递给观者。所以,绘画目前仍然受到设计师及爱画者的青睐。

2园林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学生的美术起点低,教学要求过高。园林专业学生多为没有美术基础的理科生,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园林画技法,这就要求学生短期内要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教学,将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学生如果在短期内掌握不了这么多技法,就会使学习的热情有所下降。

其二,大班教学,不便个别辅导。传统美术教学中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在20人左右,便于一对一的辅导。但园林专业学生一个班的人数一般远多于20人,按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教师示范时不能顾及所有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不佳。

其三,授课内容覆盖面广,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园林美术以表达园林效果图为主,不同于传统绘画的范围广,任何内容都可表现,但目前的园林美术教材囊括的范围较广,课程内容与园林专业的方向脱节,学生感到很迷茫。

鉴于以上情况,园林专业美术课程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专业服务,探索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明确园林美术教学内容的专业指向性,将园林美术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让学生具备表现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构图等素描知识,以及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调配色彩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改革建议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园林美术教学,如何配合园林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发展,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园林素描,还是色彩,在教学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要与传统美术教学有所区分,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筛选,重点放在与专业相关的园林元素及园林景观的练习上,使其具有鲜明的为园林专业服务的特点,总体应分三个步骤进行。

3.1素描基础知识训练

这部分的内容包含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理论知识的学时安排根据专业要求,应大幅缩减美术史、名作赏析等美术专业知识的学时比例,注重园林专业绘画所需要的透视、结构、造型、线条、构图等知识地讲解,园林作品的欣赏及文化底蕴的讲解,可在绘制园林单体元素和景观效果图的练习中逐渐渗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结合所画内容进行渐进式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这样不仅对实践教学有所帮助提高,也使理论知识不至于抽象枯燥。

技法课是园林美术的重中之重,但在教学内容上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不能对传统绘画技法课的内容全盘接收。园林美术的基本技法应从石膏几何体开始画起,到静物结束。在训练内容上减掉传统绘画教学中与专业无关的石膏头像、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等课程。在表现形式上弱化传统教学中调子素描的练习,以结构素描练习为主。因为结构素描摒弃了调子素描中光影的干扰,缩短了绘制时间,注重形体结构及线条表现的练习,符合园林专业绘画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通过用结构素描来进行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形体比例、结构、构图法则及线条表现力等基本技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为满足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的技术性要求奠定综合训练基础。

3.2单体园林元素效果图的表现

单体园林元素包括园林建筑类、植物类、山石水体类等构成园林景观的各单体要素,它们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物质基础。单体园林要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和效果,点缀着园林的情感意境,这部分内容的练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单体园林元素的练习要求用素描线条表现各单体园林元素的造型特征及材质,用色彩强调材质及各元素的不同颜色特点。所以,单体园林元素的素描表现适宜用素描的形式之一速写来进行,色彩的表现选用钢笔淡彩的形式进行。单体园林元素的练习,改变了传统风景画教学的一开始就画整体景观的方法,降低了园林专业学生的学习难度,能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尤其是单体元素中建筑和植物的练习,初步奠定了《园林制图》《园林建筑》等课程的绘制能力,使教学具有专业针对性。

结构素描通过基础的几何石膏体和静物练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形体结构比例和一定的线条表现能力,再进行单体元素练习。这部分内容以钢笔画的形式来表现,这样能提高学生绘画的速度,训练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符合园林专业快速表现以及传达设计意图和理念的要求。色彩教学也须针对专业特点,减掉基础的静物、石膏像、人物等画法练习,直接进入园林元素画法练习,以钢笔淡彩的形式进行表现。工具选用水彩,因为水彩比较容易掌握和控制,真实感强,易于接受,能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色彩表现力,是园林专业初学者学习色彩画的基础和必经之路。

3.3园林景观效果图的表现

园林景观效果图是设计者对景观效果的设计意图和构思进行形象化再现的形式。这部分的内容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整合与运用,这一训练已进入到学生自己完成风景画的创作阶段。园林景观效果图的内容包括平面图、透视图和鸟瞰图,素描的表现手法仍然是钢笔画,色彩先进行水彩钢笔淡彩画法练习,后进入马克笔淡彩画法(可用彩铅笔进行辅助绘制)。通过单体园林元素和景观效果图的水彩画法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绘画技法后,再进行马克笔淡彩的训练,使课程循序渐进地衔接起来,利于学生理解、接受。马克笔的快速表现能力是其他色彩画所不能比及的,且马克笔作图快速便捷,色彩剔透、着色简便、笔触清晰,给人一种随意、自然、生动、轻松之感,在园林表现图的色彩表达上具有很强的优势,是设计人员所青睐的绘画工具。

景观效果图的画法与专业美术相比较,两者之间要求有所不同,园林美术对画面中园林元素的准确性与真实感要求很高,绘制透视图和鸟瞰图时都必须尽可能地忠实于实际,画面的内容仅限于由各园林元素组成的园林景观,不包括带有主观随意性创作的纯粹的风景画。园林画中的亭台楼阁、地面铺装、花草植物、山石水体以及简单的路标指示牌等园林小品,都要尽可能地和建成后的工程相吻合,不能离开设计意图用写意变形的方法来表现对象。所以说,园林画既可以单独成为设计图,也可以成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但不是所有的风景画都可以成为园林画。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强各园林元素表现的训练力度,提高构图技巧、表现形体的能力,运用透视规律完成物体的空间立体到平面表现的转换,从“画”到“图”的转换,建立起真实的园林景观与画面之间的表达联系。这一阶段的练习,已不是简单的对物体的组合、描摹,而是能够使画面上的各园林元素协调、对应,形成非常舒适的视觉体验,并且将自身的设计情感融入画面中,让作品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感,让画面变得灵动且有活力。课程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构思,用最适宜的绘画技巧绘制一幅效果图兼风景画作品,培养学生将园林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运用于专业设计图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等提供美术基础保障。

第6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展沿革 课程定位 知识模块 课程设置 课程实践

一、上海杉达大学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主要历史发展沿革

上海杉达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是2005年开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中设立的,并把这门课程作为环境设计的绘画基础课。当时开设这门课,是“时尚”潮流的驱动,是一种颇具改革精神的表现。2007年后,笔者以一位长期担任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示范性大学专业工作主持人的经历,受聘为上海杉达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主持艺术设计专业及人文艺术学院的全面工作。进校不久,笔者把发展的目标确定在学科内涵建设方面,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并瞄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5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措施,使这支队伍拥有35人,教师和谐稳定、奋发向上,教研成果斐然。艺术设计专业在原有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2009年增设了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方向,2010年增设数字媒体设计方向。2010年上海杉达学院与国有大型企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开设了上海杉达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增设本科艺术设计——时尚设计方向。

目前,上海杉达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拥有一支以专家、教授、名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为学科带头人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99%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在教学中立足于科学发展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多角度、多学科、深层次培养和造就应用型高等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中国2009年家具设计大赛、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设计大赛、“进念设计杯”上海市大学生家居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平面广告类比赛(金犊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民办高校美术作品大赛等部级、省级专业大赛中屡获殊荣。

二、遵循学校、专业的办学定位,确立本课程的目标

(一)上海杉达大学的发展定位

学校的定位理念是以上海、长三角与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高水平本科教育为中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专业建设与改造为重点,稳步开展学科建设,重视应用研究,通过产学研与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学。

办学目标,是致力于高水平本科教育。办学特色鲜明,若干专业接近或达到上海乃至国内高校先进水平,某些学科接近或达到上海高校先进水平,成为国内一流的“多科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大学。

培养目标,是以注重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特色,以加强基础、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面向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机关与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具有良好的人格和创新意识,兼有较好理论基础、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定位

艺术设计专业,遵循上海杉达大学的发展定位方向以及“服务于浦东开发,服务于上海建设,辐射长三角,面向全社会”的办学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艺术设计高级人才,并为2020年前后向“创造、研究型”教育的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民族传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设计理论基础扎实、艺术实践能力较强、较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既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学生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等单位自主创业或从事各类专业的设计、教学、管理、营销等工作。

(三)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与就业

上海杉达大学地处经济发达的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为招生重点,面向全国,生源覆盖面广阔,招生名额历年大幅度上升。2011年在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大面积缩水的情况下,依然突破上海市教委规定的120名本科生招生计划,由于应考学生专业、文化成绩较高,扩招至157人,增长了33%。另外,首次面向全国招收了58名时尚设计专科生,超过了学校“十一五”规划的预期办学规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 97%以上,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4%,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8%,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创历史新高,为100%。生源和就业的好势头,一是来自繁荣的地区性经济特点。二是来源于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恪守办学为人民的宗旨,秉承“用最少的人,聘最好的老师,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办成一所有影响力的大学”的原则,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校风建设放在首位;依靠社会办学,依靠同仁办学,依靠民主办学。三是来自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目标和不断跟踪社会发展的朝阳型学科特色。

(四)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课程群,是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连接通识基础和专业设计的桥梁,它通过手绘的真功,直接塑造艺术设计各专业门类岗位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高级技能。

学校课程组着重5种课程的教学,各课程为72学时,课程群总课时为360学时,在大二完成。完成本课程后,即可得心应手地应用于各类专业设计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特色是手绘表现。快捷、简明、轻灵,随时记录和表达设计灵感;培养学生在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的艺术素养与表现技能。通过教学辅导、强化训练等方法,从最初的临习研究、默写表现到创新设计,结合实际设计项目,体验设计的全过程。

作为一名从事效果图设计和绘制的学生或专业人员,首先应具有各专业门类一定的技术学养;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再次,必须娴熟地掌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巧。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学、产品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知识模块顺序及其课程设置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群的全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穿插融会贯通的,按照专业方向分6个知识模块进行教学。这6个模块分别是:环境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效果图表现技法——设计透视、产品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POP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手绘装饰画效果图表现技法、手绘动画原画效果图表现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个模块:环境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是环境设计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方案设计图、技术设计图和施工图等技术性图纸之外,以建筑装饰设计工程为依据,通过手绘的技术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意图、设计目标的表现性绘画。

1.环境设计手绘效果图的基本原理(8学时);2.线描与硬笔黑白画表现技法(16学时);3.彩色铅笔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16学时);4.马克笔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16学时);5.钢笔淡彩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8学时);6.多种工具综合效果图表现技法(8学时)。

(二)第二个模块:效果图表现技法——设计透视

设计透视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培养用二维投影的知识分析三维空间形体,用图示方法表达空间形体的能力,透视方法是手绘效果图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1.透视的基本知识(4课时);2.点、直线和平面形的透视(8课时);3.透视图的分类和视点的选定(4课时);4.透视图的基本画法(36课时);5.透视图的辅助画法(8课时);6.曲线、曲面的透视(8课时);7.透视图中的倒影和镜像(4课时)。

(三)第三个模块:产品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产品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是产品类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产品设计的构思、造型承担重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产品设计方案意图的传达、产品造型表现能力、设计能力和不同材质产品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产品设计手绘效果图的基本原理(8学时);2.产品的形态、空间与材质表现(8学时);3.产品手绘透视效果图表现技法(16学时);4.马克笔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16学时);5.产品水粉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8学时);6.彩铅、色粉笔等工具综合表现(16学时)。

(四)第四个模块:POP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POP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是视觉传达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缩写,意思为现场销售点广告,是商店内最直接的商品促销和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手段。POP字体活泼、配图简洁、色彩多变、方便上手。手绘POP作为广告、包装设计的一种快速表现手法,在理解信息的同时,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字体与配图表现技法,提高艺术的想象、理解、表达和鉴赏能力。

1.手绘POP效果图的表现规律(4学时);2.手绘POP马克笔表现技法(16学时);3.手绘POP综合表现技法(12学时);4.中外字体的变形与装饰表现(8学时);5.手绘POP中的插画表现技法(16学时);6.手绘POP海报的表现与制作(16学时)。

(五)第五个模块:手绘装饰画效果图表现技法

手绘装饰画效果图表现技法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

1.手绘装饰画表现的特征和构成要素(8学时);2.手绘装饰画的创意表现技法(12学时);3.构图、造型及表现手法(8学时);4.装饰画手绘效果图的基础训练(16学时);5.历代装饰画表现技法赏析(4学时);6.手绘装饰画的创作技巧与制作(24学时)。

(六)第六个模块:手绘动画原画效果图表现技法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动画原画创作的基本技法,能够创作基本的动画短片效果图。

1.时间与空间的表现规律(8学时);2.动画原画观念与表现技法(12学时);3.动作原理——一般运动规律(12学时);4.人的基本动作表现(16学时);5.动物的运动规律(12学时);6.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12学时)。

四、课程教学采用的方法与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的任何一个门类形式,随时都可能被一种新的形式手段所取代。就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喷绘”以其“半机械化”的表现手法成了时髦的革新话题。这种技术的革新对提高艺术设计的效果、质量,丰富设计表现的形式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艺术设计各类专业方向不同,相应的表现技法极其丰富,也无定法。而唯独作为艺术设计表达形式之一的“手绘技法”长盛不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长期延续着。

(一)课程教学采用的方法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设计专业对于手绘技法的学习与应用不断地持续着,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是无论何种时髦理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坚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任何时代不会抛弃的,是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基于此,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相关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现在与将来相结合的原则;按高等艺术教育教学规律,兼顾相关学科、专业的原则;融经典理论、新观念、新成果于一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坚持手绘技法“三步走”的方法

基础素描、色彩教学从写生入手,解决观察、认识问题,锻炼造型能力,这是合理的。手绘技法虽然有绘画的一面,但也具有技术的另一面,即它的含量偏重技艺。技术的学习,世代相传,前赴后继,许多大师的技艺,多从传承中发展。书法技艺临习起家、中国画临摹起家,然后变法。这是一种千百年来前贤学艺的精髓与经典学习之法。因此,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起点就是临摹,临摹经典作品、优秀作品的用笔、用色、归纳、提炼的方法,灵活领悟方法的症结,熟能生巧,然后运用这些方法、超越、创造新的技法。因此,临习之后的第二步就是“再设计”,也叫移植改变,把现成的作品、现成的摄影、现成的资料改变原有状态,产生新的形式。第三步就是创新,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凭空创造,把自身的内涵、修养、积淀触类旁通地抒发出来,付之于室内、室外、景观、产品、角色等效果图形式之中,这就走向了全新的艺术设计。

3.理论教学融训练现场于一体

按惯例,艺术专业一个班级10人左右,90年代初发展到20人以上,时至今日,不足30人不开班,30—40人上课成为了常态。学生成倍增长,且艺术基础参差不齐,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现在所开的手绘效果图的班级,均在30人以上,从艺术教学的规律来讲,确实有很大的矛盾。当然,不负责任地面向全体学生“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学习方法是在每一单元讲授综合理论,每次作业前共性示范,每次作业后评讲每一份作业,寓理论于讲评之中。其余,以分组辅导、一对一辅导、预约辅导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基础因势利导,寓理论教学于一对一辅导之中,量体裁衣是解决各班不同情况的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项目、任务式的课题教学

在每届手绘技法课程接近完成,学生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每个班1—2次以实际项目的形式、实际任务的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课程训练。

如2008年在环艺专业的本课程教学中,通过编写《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材的实例,将本项目相关任务如书中插图案例的创作、书稿的编排等放入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中,把任务分配给学生,积极发挥师生互动作用,掌握第一手学生需求信息,改变“教”与“学”分家的现象。在教师指导下,两个班学生的一大批优秀习作进入教材作为案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课业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了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2008年9月,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效果图技法》(笔者主编)一书中,就采用了20多件高质量的学生手绘效果图作品。

(二)课程教学采用的手段

1.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充分学习、运用、调动现代技术,恰当、灵活地使用这些现代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手绘效果图技法的热情、增强兴趣、驱动技法表现的情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改变原来的挂图示范为图形图像示范,通过投影仪、录像机、显示屏、PPT、影视图像等配合理论教学。

(1)我们尤其重视数字图像色彩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手绘效果图的质量。笔者作为本课程负责人在为2010级两个班进行手绘训练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开导学生向数字图像方面深入。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画完一张手绘稿后,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依靠手绘的方法难以纠正,于是,笔者马上让学生拍摄下这一习作,打开课堂内计算机中的PS软件,立即向全体学生示范,一步一步地通过软件处理、改变原来画面不足以修正的瑕疵,成为一幅较为完美的——不失为手绘的效果图作品。自此,笔者要求学生在画完作业后,再附加交一份图像处理的JEPG文件。这样,使手绘技法与电脑技法结合起来,手绘达不到的,通过电脑解决;电脑不能完成的,通过手绘完成,使手绘、电脑相得益彰。这也正是设计行业急需要的专业技术。

(2)采用多媒体“白板”功能,进行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经典作品、优秀作品观摩赏析、学生作业讲评。这种白板功能远远超过原来的投影屏幕,一是像素高、图像色彩清晰;二是功能多,就像放大的计算机桌面,点击窗口就可以用画笔、色彩点评、修正学生的习作,大大提高了讲评的质量。同时,白板还兼具录像功能,通过“大师”软件,可对教师讲课全程录像。多媒体技术对手绘效果图技法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3)利用计算机的手绘板进行手绘技法表现,与徒手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异曲同工。这正是“动画原画效果图”——“关键帧”手绘技法的最佳选择途径之一。手绘练习与计算机手绘板密切配合,在计算机中对所绘的作品做进一步的加工与提炼,使具象绘画作品向抽象过渡;领会表现技法的妙处。对原始图像重新采样、概括、归纳、提炼、抽象。还可运用PHOTOSHOP软件中的色彩调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设计色彩的特征;通过投影仪演示给学生作训练示范,要求学生采用类似的手法进行设计色彩试验。还可要求学生从第一张写生作品至最后色彩的具体运用实例,都制成电子版幻灯片,全班学生的作品汇编成集,刻录存档。

2.发挥教材、教案、课件的积极作用

(1)采用自编的核心主教材。本课程2008年9月以来的专用主教材,都是由笔者任总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规划教材”,分别是《效果图表现技法》和《设计透视》,已成为全国各大艺术设计院校广受欢迎、好评的畅销教科书。

(2)按照教师课堂教学成果与教改经验,全面介绍课程必需的工具、基本原理和技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教学条件良好。

(3)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我们分门别类地编制了《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效果图》《产品手绘效果图》《手绘POP》及基础课《设计透视》和《装饰画》等)。该课件用图片、视频及动画的形式,全面地介绍原理、方法和绘制步骤,演示不同表现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并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大量强化练习,形象地模拟了设计程序和过程。该课件综合应用了PhotoShop、AutoCAD、flash、3DMAX等绘图软件,动画制作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授课效果良好。

(三)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思想

手绘表现技法的课堂实践教学,是通过以手绘工具,包括马克笔、彩色铅笔、钢笔淡彩、色粉笔等工具材料为主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以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表现方法,着力体会效果图的情感品格。运用艺术的审美法则,建立和谐的形式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表达能力和审美创意能力;运用科学原理与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培养学生对手绘效果图的创造性的表达能力;通过归纳、概括、结合专业方向的表现性训练,确立学生手绘表现的定位思维,与各专业岗位设计密切结合,突出效果图技法表现及应用性设计的创造性能力。

1.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突出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行业化特色,强调能力训练,注重素质培养,发挥上海地域优势,利用校内、校外综合资源,把课程做精做强。

2.教学内容岗位化。从社会行业对人才要求出发,进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环境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动漫设计师等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3.对本课程的学科思想、性质、目的、任务、训练方向有明确的认识,确立学生的岗位专业观念,这是手绘效果图技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4.在手绘技法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掌握好准确的透视关系,和谐的主体色调,谙练与解读设计制图语言,融理性与感性表现于一体。

5.实践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基本功训练和专业设计的衔接。认识基础训练对于专业设计学习的重要作用,把训练目标确定为各专业设计方向。

(2)教学既要遵循“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有的放矢地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学以致用、为用而学、够用为度的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训练辅导中的示范作用,形成正确的导向。

(4)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和最新成果,调动多种手段,如电化教学、观摩交流和鉴赏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现代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7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相似论;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

成都工业学院于1913年成立时首次招生,只有染织科和应用化学科两个专业,染织科即现在的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我校著名校友和晏济元曾就读于该专业。至今艺术设计类专业已近百年历史,从最初的工业实业救国到现在的艺术设计创新发展,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随着时代需求而变化着。我校现有七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影视动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图形图像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印刷技术专业、电子出版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提出“从制造大国到设计强国”,完成“Made in China”到“Desing in China”转变就需要靠大量的设计类人才。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专业建设与交流。通过学习我校著名校友张光鉴教授的“相似论”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专业群的建设。

一、从“相似论”到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灵感

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各个专业招生都非常好,但师资建设成为了困扰各个专业发展的瓶颈。通过教研室之间的交流发现,彼此缺的老师正是对方的优质师资资源。通过对专业的教学计划研究,发现专业之间的共同课程很多,只是相互之间的课程命名不一样。再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学计划,发现各个专业的主要课程为:绘画类课程、设计基础类课程、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类课程、专业课程,那么绘画、设计、计辅的课程都是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相似论”中提到关于相似规律性的研究,通过这个相同规律的研究,找到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就是我们建设专业群的最初灵感。

通过几年的摸索,协调好各个专业课程名称、课时,基于“相似论”影视动画和工业设计最先协调好,有了两个专业的基础,现在加入印刷技术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实践也能协调好。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的思路

1.开发共同模块。共同模块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照专业特点分,一是按照教学计划模块分。必修专业课程建设,比如动画专业的:动画概论、动画设计、动画创作;印刷专业的:印刷概论、印刷工艺;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等这种专业性课程,都安排在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中。绘画类共通课程特征化教学,比如动画专业是艺招生,印刷专业是普招生,作为共通的素描、线描课程,那么就需要按照必修课程处理,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情况进行课程建设。设计基础类课程,比如《设计思维训练》这门课程,艺招生和普招生最大区别就是,艺招生绘画功底比普招生好,艺招生能把想表现的设计绘制出来,普招生就相对困难多了。那么这种课程经过实践表明,只有放在必修课程中,进行差异化教学。

2.通过学分制开发专业课程。我们的教学计划是分为:集中实践教学专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这几个模块。根据专业的不同,我们将各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放在集中实践教学专周和专业基础课中完成。这样就能突出专业的特征。然后就各个专业共同建设开发专业选修课。我们将专业选修课进行共通课号和专业交叉。这样可以根据专业特征,根据教师资源,根据学生自己的专业规划进行选课。在设置这类课程的时候,完全按照大艺术类专业的方式,以人为本,根据老师的教学特长进行课程安排,术业有专攻,这样教师可以把自己最优势的方面传授给学生,也充分地利用了师资资源,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

3.根据专业特征开发共通课程。按照相似论的原理,我们将各个专业共同的课程都梳理出来,比如素描色彩,有的专业命为美术基础或者绘画基础,那么像这种课程我们就统一为素描和色彩课。像这样我们把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拿来研究,陆续开发出专业共同的课程,然后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特点,做好课程的学时分配。根据师资情况再把课号分到各个专业系部去,这样就根据教师的教学优势进行教学,又能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师资资源。以“photoshop”这门课程为例,影视动画专业分两学期学习,一学期学photoshop软件的应用,一个学期学习使用photoshop进行设计。这个方法已经发表的论文《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分析过了。印刷技术专业命为“photoshop软件基础应用”,工业设计专业命为“计算机辅助设计Ⅰ(photoshop、coreldraw)”,经过探讨这门课程安排在专业选修课中,由学生自己选,也是安排成两学期教学,《photoshop基础》和《photoshop平面设计》,《photoshop基础》授课内容是photoshop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应用,由印刷教研室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photoshop平面设计》是建立在《photoshop基础》这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进行设计教学,这门课程由设计教研室承担教学。这样课程进行了合理分配,师资进行了合理安排,而这门课程也作为两个教研室的基础课程进行共建。这种课程也作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选课以后相互交叉学习,作为设计类专业进行专业交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它他们具有“相似性”。

4.根据专业特征开发共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课程和课时都排好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开发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如果我们按照各专业特征去安排授课计划那么就失去了共选课的意义。基于“相似论”原理,我们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在设置授课计划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时候photoshop这门软件用设计的教学思路,然后再平衡各专业的特征,安排了photoshop平面设计、photoshop动漫绘制、photoshop插画设计、photoshop工造设计、photoshop广告设计等设计教学内容。既兼顾各专业特点,又进行设计拓展,专业教学交叉互补。

5.同一门课程交叉教师授课。外出写生时,由于是多个老师带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绘画教学,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每个老师的艺术风格不一样,那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风格学习,也可以各种艺术风格都尝试学习,然后再综合创作。我们将这种“相似性”规律用在课程中实践,开设《旅游产品设计》这门课程,根据各个老师的专业特征进行授课安排,如:旅游产品设计的卡通化,旅游产品设计的包装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的工艺性等等。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征,结合到旅游产品设计上,开设授课内容,并由该老师执教该堂课。

三、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总结

在“相似论”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探索了专业群的建设方案和思路,但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在实际中改革进步。同时通过近年来专业群的建设,我们也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达到资源共享,专业交叉互动互补,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精,更有利于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环艺专业特点 素描造型手段 质感描绘 空间联想

素描作为造型手段,对于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素描的教学方式或者说是怎么教更有实际效果,这在各专业领域又是存在很大分歧的。

绘画领域的素描更多的是解决绘画的一些基础问题,诸如造型能力、明暗塑造能力等等,注重的是绘画性,是感性思维,作品更多的是反映作者的直观感受。而设计讲求的是理性规划,传统绘画的直观感性思维和注重对象的传移摹写能力或多或少会阻碍到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在我国过去的设计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础素描课教学主要都是沿用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学生锻炼到了较扎实的造型能力,却忽视了创意能力的培养。

所以现在的设计院校素描基础课普遍都开始注重学生创意思维的启发引导,重表现形式和构成效果而轻形体塑造、明暗光影,主要是发散思维式的教学。但是设计也是多元的,各专业特点不同,对素描基础的要求会不会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呢。装潢专业对创意的需求高,而环艺对空间表达能力有更高要求,服装更注重人体造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讲求实用性,这就有别于本科院校,要求我们要把教学思路放在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上。

有鉴于此,我们针对环艺专业特点进行了一些素描基础课程的改革和新的教学思路的尝试,希望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环艺专业培养的主要方向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掌握对特定空间的规划设计并把设想直观的反映在效果图中。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两个方向:一是学生的空间设计的创意能力,二是把这个创意表达出来的动手绘制能力。想清楚了这些,我们的素描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设了。

我们把整个素描课程分成二段来开设:素描一,用传统写生教学的方式,注重造型摹写能力。素描二,主要是对本专业的家居物品进行描绘和创意,注重表现能力和创意能力。

在素描一的教学中,把学生考前所学绘画基础充分调动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造型,结构,明暗体积的系统训练,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了解物体的结构规律,理解明暗关系和体积空间的表现。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造型基础训练。教师先摆出一组大小、高低、形体有变化对比的一些静物。先不必太繁杂,让学生先找出考前的绘画基础并熟练手法,等第二张作业开始提高要求,安排静物造型可以稍为复杂些,数量也适当增加,要求学生深入观察,认真塑造对象的造型特征。

第二阶段:在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之后,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物体结构的深入剖析。仍然是把静物作为描绘对象。先安排一些结构较简单的物体,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画出其结构特点,再让学生动手去体会这种结构的画法,并学会观察分析物体的结构规律。在第二张提高作业里,可摆放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品如玩具汽车、台灯等,提高训练难度,锻炼造型表现和结构理解。

第三阶段:有了造型能力,并理解了对象的结构特征,我们开始进行物体的明暗关系研究和体积的塑造了。先是简单物品组合,教师给出范画要求,让学生明白要达到的目标,由易到难,后期给出较大型的组合静物。要求学生深入刻画,能把之前的教学要求:造型、结构关系和明暗光影关系完整的体现出来。这样,素描一的教学目标就算完成了。

到了大一的第二学期,学生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之后,对学习和周边事物的观察都会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也进行了一些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如构成学等,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设计理性思维,这时候的素描二课程就要把学生的绘画所学转化或体现到设计概念上来。所以我们的课程开设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转换。在注重创意能力的启发的同时,手绘能力的培养当然也是贯穿始末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结合实际的来训练素描技能。

素描(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绘画基础直观的用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去,如手绘效果图和空间专题设计。所以,我们不再像素描(一)那样摆出物体让学生摹写,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找出一些与环艺设计有关系的家居生活物品来进行描绘和创意想象,这样既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更清楚所学的目的性。素描(二)课程内容同样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质感描绘。把本段课题内容和素描(一)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质感描绘,重点要求学生所画出的作品一定要能体现特定对象的质感特征,也就是说描绘如木质、金属、皮革等等就一定要让观者能清楚的看出是这种材质。这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因为质感描绘需要花较多时间在画面的深入刻画上。适当时候教师要动手辅导或示范讲解画法。作业尺幅不必要求过大,八开以内为宜,主要是让学生多动手,多表现几种不同的质感材料。

第二阶段:元素构成。与前继所学构成学课程中的平面构成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进一步把绘画思维转换到设计概念中去。在元素构成里面,我们给定学生用桌椅为元素进行构成练习。画面形式可以是以单一的桌或单一的椅为元素来构成,也可以是桌椅两种元素的组合出现。要求画面要有一定的形式美和秩序美,即是疏密、高低、方圆、曲直、黑白等一些规律美感,把绘画与设计理念结合起来。画面的技法形式是素描形式,要注意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明暗光影,而画面的组织形式却是构成当中的点、线、面关系。作业量为三到五幅,让学生先进行草图练习,教师引导并给予适当示范,演示构成法则,让学生明白要求,从而能更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阶段:空间联想。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启发思维的多元化。空间联想可能是素描(二)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思路特别是基础绘画方法都是对照对象摹写的,突然进行一些空间的想象是有难度的,更别说把构思想法表达出来了。所以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可以给出一些优秀作业和名家创意作品,进行分析,启发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进入创意构思状态。同时也要给出一些限制:如我们是环艺专业,那我们的画面要具有纵深空间效果的,而且最好是家居生活空间的。可以是联想出来但实际生活中不存在的,画面效果也要是素描形式,也就是具有明暗、空间和形体塑造等。这样,学生在天马行空之余又有所选择,所想所述尽量能靠近其专业特征。

以上是笔者在近年来的环艺素描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教学实践,拿出来希望大家商榷,给予指导,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教学,同时也希望能给各位同行带来一些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冯峰.设计素描.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12.

第9篇:高中绘画教学计划范文

(一)注重视觉素养的提升,做到以“看”补“听”

据相关研究显示,人类所接受的来自外界的信息中,“80%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那么对于听力障碍人群来说,比重会增加近20%”①,由此可见,视觉素养的提升对一个抱有听觉残疾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要进一步提升美术专业听障生的视觉素养,这不仅是为了让视觉素养的强化来弥补听觉方面的缺陷,更是针对当前美术教学中过分重“技”而忽“视”的现实回应与应然选择。因为如果我们对听障学生擅长的视觉学习没有达到最基本的需求的话,其视觉素养过低就会造成其创作的艺术品的品格较低,难以在高考中获得高分。那么怎样提高听障生的视觉素养呢?有学者提出了以下路径:“看”美术史(以看代读来理解美术史);“临摹”美术史(视觉素养的动态方式);“参与”当代视觉史(以读图的方式融入社会)。②这些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正如不少美术教育家认为的那样:美术教育必须重视视觉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作用,必须重视视觉素养提升对学生由“技”到“法”转变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各种不同的视觉图像。唯有此,才能为美术专业听障生应对高考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注重趣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增强学生应考的自信心

近几年趣化教学方式受到不少教育理论家和教育一线老师的热捧,而在特殊教育中,趣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听障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不无裨益,而且辅之以多媒体技术的趣化教学更是有利于消解高考复习阶段的枯燥性,提升听障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其应考的自信心。而有学者更是指出,“趣化” 教学“使有能力的听障学生在掌握正常的课堂绘画技法之上更加注意艺术上的问题,使水平较低的同学能够认清自己的差距以便于迎头赶上,而绝大多数中间成绩的同学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强自信心,与水平较高的同学看齐,这便是趣化教学上的最基本意义。”③那么如何在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实施“趣化”教学呢?比如,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边讲解某艺术家作品的基本特征边让学生自己动手临摹,这样既能在遵循一些普遍审美原则和创作技巧的前提下开始创作,也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创作。同时再融合以默写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性的补充,然后让班级里的一些听障学生来对自己作品来进行评价,最后美术老师再适时性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直接给学生们打分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能以互相交流的方式来揭露绘画中容易忽视的各种问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听障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缓解他们疲于应对高考的紧张情绪和压抑的心境,对他们能够以更轻松、平和、快乐、自信的心态来备战高考意义重大。故我们美术老师在高考复习阶段要尽量使用趣化教学方式,来为即将赶赴考场的艺术生加油打气。

(三)注重参与社会实践,整合相关美术知识

众所周知,学生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的同时,必然会收获更多他们在课堂上和书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美术教师引导听障生深入社会实践(诸如野外写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等),能帮助听障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学院传统教学方式和新的绘画形式之间的落差,从艺术层面和社会生活两层面更加立体地理解艺术形式的深刻内涵,品位艺术“生活亲缘性”的真谛。这不仅对听障生整合、内化课堂上的所学有所帮助,更是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绘画技能上升为美术思想和美术方法。目前,不少特殊学校高三年级的课程安排中社会实践课偏少,尤其到了临考阶段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利于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发展和变化是随时展变化相一致,不利于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吸收与内化,更不利于他们在高考中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其绘画作品的品位与档次。

(四)注重复习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做到分步实施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其知识面涵盖之广,任务之艰巨,让不少从事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师和处在高三阶段的听障生焦头烂额。美术教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导航人”,不仅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做到计划有序、系统实施,而且要引导听障生科学合理的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要让学生的“小计划”和教师的“大计划”密切配合,齐头并进,让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学生复习的大致情况制订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而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课堂上的复习进度来适当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就复习的“计划性”而言,就是要求美术老师和听障生不能“东扯萝卜西扯叶”、“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学期计划”、“月计划”、 “周计划”甚至日计划都应该详细部署和分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连贯性和全面性。就复习的“系统性”来说,主要是指复习内容方面,无论是中国美术欣赏中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欣赏、中国绘画欣赏、中国建筑艺术欣赏、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还是外国美术欣赏中的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外国雕塑欣赏、外国绘画欣赏、外国建筑艺术欣赏等这些基本理论都应该全面系统的复习,而且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方面的总结和复习,其绘画实践如色彩、素描、速写方面的练习也是不能忽视的重心。总之,针对高考复习这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复习的系统性和计划性,才能促使复习稳步推进,才能使复习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