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精选(九篇)

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

第1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一、《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内容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该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测绘工程的专业补充标准中,课程设置分为四类,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的各圈层在不断地演化与相互作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通常,《地球科学概论》的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行星地球简史、地球的物质组成三个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地球表部圈层的相互作用四个部分;(3)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和性质、岩石圈内部物质的转化、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重力地磁与核幔作用四个部分;(4)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包括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三个部分。

 

二、《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的涵盖

 

在2013年版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该课程可以很好地涵盖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但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对于2011级、2012级同学来说,该课程的知识点需要由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涵盖;具体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第3学期《环境科学概论》、第4学期《煤矿地质学》、第5学期《采煤概论》以及第7学期的《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环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环境管理、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

 

通常,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同时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可以部分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煤矿地质学》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基础地质理论部分,地球概况、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煤与煤系等,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井水文地质与防治水、煤矿环境地质、地质勘探、主要地质图件、储量管理、地质编录、地质报告与说明书、煤矿地质信息技术等;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一方面内容(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同时,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采煤概论》的内容主要是煤矿生产建设的基础知识,知识点通常包括:煤矿地质、煤田开发、井田开拓、采煤方法、井巷掘进与支护、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生产系统等;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主要内容是: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地表及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开采损害及其防护措施、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监测、下沉与变形监测新技术;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主要内容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以及可以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

 

所以,虽然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但《地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涵盖。

 

三、《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特点

 

通常认为,《地球科学概论》不同于《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入门性的课程,解决的是专业入门教育问题,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后续课程中将深入学习《普通地质学》中每一章的内容,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的研究内容。而《地球科学概论》是由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拓宽、发展而来的,课程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的学科更多,体系更加庞大,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中比较成熟的地学知识,而且要面对当代技术发展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的主要对象是非地质类专业但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它不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没有相应的后续课程,主要任务是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地质思维的教育,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地球观,具有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通常来说,《地球科学概论》具有内容多、课时少、程度浅的特点。内容多体现在:地球科学是六大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长、地质过程复杂的特征,不仅要介绍地球的形成和组成,而且要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阐述地球系统的整体作用和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基础上,还要介绍人类对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灾害防治等当今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课时少体现在:通常该课程仅仅为32学时或40学时,相对于庞大的教学内容而言,课时显得十分的有限。程度浅体现在:《地球科学概论》是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通识性课程,不以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讲授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以上的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要上好这门课,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十分熟悉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凝练,教学过程中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理论性的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思想性。

 

四、《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专业认证的支撑

 

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牵头,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机械、化工等行业开展了试点工作;随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序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对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质量保障文化、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从2012年开始,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中国测绘学会进行认证工作。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在毕业要求方面应覆盖12方面的内容: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6.工程与社会;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贡献,首先是课程设置的需要,《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其次是教学内容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地球形状的知识是投影带划分的基础,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和分层的知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知识是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的基础等。最后是对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12个方面中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支撑;在“6.工程与社会”方面:例如,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通过观测整体的微小变形量,构造统计分析模型,能够及时有效地预测变形体的变化趋势,为防治灾害提供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而且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

 

在“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地球是养育着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为人类提供了空间、环境、资源等一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历程中,对地球的索取远远超过对她的关爱与保护,这种人地关系的失衡导致了资源、环境、生态和人口等问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正如郝诒纯院士在为《地球科学概论》作序中指出的:地质科学已成为保障人类生存的科学,发展和普及地球科学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繁荣昌盛的意义深远的战略。在“8.职业规范”方面:在地球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如水成论与火成论的争论、灾变论与渐变论的争论、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等,这些不同学说之间的争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理解,丰富和完善了地球科学的理论。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同学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很好的帮助。《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还可以促进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关注人类与资源、环境、灾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而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2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08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医疗领域成为高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各种医疗技术设备的应用,使得医师的疾病诊断及健康检测变得更快更准确,各种新药物及生物制剂的研发生产,使得治疗给药变得更高效更复杂。临床医师在高科技设备及检测手段中,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快速地改变与发展,护理工作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及诊治方法的改进,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患者诊疗过程中,不但需要医师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护士有与医疗同步的专业内涵[1]。在改进护理工作模式的同时,必须同步提升护士专科专业知识及能力,如此才能使患者在诊疗全过程获得高质量就医体验。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临床专业科室如何提升护士专业内涵,让护理与医疗同步发展,提高患者疗效及就医感受。

1从医师角度看专业护士

在中国受医师欢迎的护士主要具备的能力有善于合作、知识丰富、反应敏捷、掌握药物知识,而在美国的调查结果是药物知识丰富的护士排在第一位。(1)善于合作,是指护士具有工作能力,能主动地协助医师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医师在为患者做任何操作时,能得到护士的配合和帮助。目前我国护士工作与医疗工作脱节的现象严重,护士工作缺乏医护合作、更缺少跨专业合作,而这些合作恰恰是提高护士工作视野、工作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的护士不但较少与医师合作,也很少与医师一起讨论患者诊疗护理问题。某些护士或护士长,更是很少参与科室医师的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患者讨论、重患者查房等,不能全方位地去了解患者疾病的深度原因、主管医师的治疗方案,使得护士只限于执行医嘱给药,极大地限制了护士发散型思维的建立。(2)知识丰富,是指护士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科内各种疾病观察重点、潜在并发症、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知识及特点,具有病情预判能力,能够预先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珠丝马迹,并作为前哨兵提示医师采取防范措施;在特殊情况时,护士能提出相对准确的质疑,防止和避免医师的不安全诊疗行为。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护士掌握疾病相关症状、病理变化及原因,还需了解各种不同检查化验结果所提示的机理,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预先提醒医师,做好病情观察的第一道防线。(3)反应敏捷。专业护士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敏捷的处理应对能力,能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解决危及患者生命的关键问题,在抢救过程中能先于医师准备及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4)掌握药物相关知识。医师希望护士能将本科室常用药物的药理、剂量和副作用弄清楚。只有熟练掌握药物知识的护士才能让医师更放心,让患者更安心。

2从患者角度看专业护士

患者对护士的评价,以及患者欢迎什么样护士,是护理工作质量最重要的依据。在对众多患者的调研问卷中,获得患者最欢迎的护士项目包括技术高超、善于解决问题、态度和蔼、善于倾听交流、能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以上5个方面是患者对护士满意的主要方面。(1)技术高超,是患者的首要希望。据调查,现代患者的就医需求排序依次为疗效、价格、服务、环境。不同级别的医院患者对以上4个方面的需求顺序有所变动,大医院患者最重要的需求是疗效,基层医院患者更看重的是服务。当然无论是哪级医院,患者都希望快点好起来,疗效是最关注的。技术高超才能保证疗效,技术高超才能保证各种操作准确,才能减少疼痛。对患者来说,操作技术与指导是被一起看作技术层面的内容。对于一名技术高超的护士,不仅要操作准确、患者痛苦最小,而且能清楚地介绍操作的目的、作用、相关指导。(2)善于解决问题,就是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能及时得到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生活、饮食、心理、家庭问题能得到及时、快速地解决,能得到有效、有益的指导,护士能帮助患者排除各种难题,使患者能够安心、舒心地在医院治疗。即使有的问题暂时不能得到解决,也能在心理、思想上得到安慰和启发,使患者能放下心理负担,安心住院治疗。护士要理解患者不仅是在住院治病,也是在医院生活,从家里到医院,很多用品缺失及生活上的不方便,会有很多的不方便和难处。作为护士应处处为患者着想,无论治疗操作,还是患者休息生活,要提前协助患者,主动帮助患者。护士要用爱心,从关怀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尽最大能力为患者解决问题,构建一种患者需求至上的职业价值观。(3)态度和蔼。态度是服务行业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在服务经济时代,各服务行业纷纷提升服务质量,即使在医疗服务这个特殊的行业,人们也在用高标准的服务来衡量我们。从传统的求医问药转变为主动服务患者,无论从患者需要关怀还是从医者素质道德,都要以医者父母心来对待患者。护士职业与医师一样,要深刻理解患者病痛之苦,减轻患者病痛之责,病痛者希望得到同情和理解,希望得到重视和关怀,医者的态度对患者至关重要,护士一定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让患者从护士真诚和蔼的态度中,得到治疗的信心。(4)善于倾听交流。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多数人患病后会有一种较强烈的倾诉欲望,希望将自己的病痛说给医师、护士,希望自己的痛苦能得到同情理解,希望通过自己的陈诉将病情说清楚,让医师护士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得到解决。患者主动诉说自己的不适感觉及心情,在很大层面上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病痛感觉。让患者诉说,真诚理解的倾听能力是医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所以护士能否耐心倾听、真诚交流成为了患者满意度评价及就医感受的重要依据。护士在操作及护理中要避免只顾操作而缺少语言交流,在各种操作及观察中,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及不适,交谈与患者相关话题及信息,在拉近彼此心理距离中,了解患者病情及感受,不仅深度了解患者的情况,而且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及支持,还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及纠纷,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3病区护士参与患者诊疗服务全过程

随着大健康理念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及临床护士工作逐渐回归到对患者整体护理,并正在积极参与医疗服务全过程,包括入院、检查、检验、用药、手术、复苏、记录等。在执行全部医嘱及治疗计划中,要注意满足患者的呼吸、循环、营养、皮肤清洁卫生及心理需求,确保患者疗效和安全。广州卫生厅将护士参与患者诊疗全过程的护理内容概括为十四项工作,即:(1)入院护理;(2)协助检查;(3)严密观察、动态监护;(4)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5)提出护理诊断、满足整体需求;(6)疑难危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护理重点);(7)组长核定护理计划(护理重点);(8)深化专科护理内涵 ;(9)安排生活护理;(10)提供教育指导;(11)督导康复训练;(12)改善服务;(1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4)出院指导与延续护理。护理内涵从执行医嘱、完成执行医嘱、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到体现护理在控制医疗风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结局和满足患者就医感受等方面的价值。护理内涵从疾病常规护理,到关注诊疗服务全过程的病因,每个临床表现背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病情观察重点,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副作用和并发症。从医院护理到长期护理及延续护理,医师关注的重点是患者诊断与治疗,是否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方案。护士关注的是配合检查、落实治疗、观察病情、预警预测、控制风险、卧床与活动、营养与内环境稳定、跨专业合作。

4提升护士专业内涵的方法

护士长在提高责任护士的专业内涵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医护一体化中提高责任护士疾病知识。建立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指南,与诊疗服务全过程有机衔接,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如护士可通过反复应用自理能力评分,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支持患者生理功能,提供以减少并发症为目的的生活护理。二是改进对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采用结构标准、过程标准、结果标准评价护士专业能力[2]。结构标准是指所有帮助系统运行的项目,包括组织结构、环境、人力资源、能力训练、仪器设备供应、制度规范、规程、职责等方面。过程标准是指护士在照护患者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对患者评估、诊断、发现问题、实施护理及评价能力。结果标准是指患者接受护理后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专业护士不仅要有掌握疾病观察重点、了解患者数据、判断病情变化能力,更要懂诊断、懂症状、懂心理、懂机理、懂医嘱,能判断病情变化趋势,发现医疗误差、治疗效果及副作用,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在护理患者时,能依据医护医嘱、各种评估结果,主动观察抗生素副作用、患者用药后效果、有无副作用、症状是否减轻、功能障碍是否好转等。三是改变专科护士的业务学习内容。首先要从基础护理知识转变到专科疾病知识,如血氧浓度、氧和曲线、瞳孔改变、血钾高低等危急值后面的知识点、预警值背后的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改变;各种评估方法、评估单的应用。其次,从专科疾病常规护理知识转变到学习全面疾病知识,包括:(1)本疾病相关知识;(2)本疾病临床表现及机理;(3)动态护理或围手术期护理;(4)本疾病病情紧急变化处理;(5)本疾病特殊用药指引;(6)本疾病检查化验判读能力;(7)患者病情和阶段交接关键点;(8)患者转运护理关键点;(9)本疾病健康宣教知识点;(10)本疾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培训,使专业护士能提升专业知识内涵,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主动、有依据地观察护理患者,真正成为患者病情观察的第一前哨卫士。如在患者诊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症状体征不能缓解时,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预测风险及根本方法分析,从护理角度改进,医疗角度合作,预警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趋势,找出诊疗效果不理想的相关原因。

总之,护理是与医学相伴而行的专业,护理不但要在基础服务及管理上专业严谨,同时需要应用丰富的专业内涵及专业知识参与患者诊疗全过程,在现代健康大视野中,参与患者延续护理及医养结合服务,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科技的需要,适应经济增长与人们对健康高需求的需要,才能将优质服务与疾病观察相结合,将新设备、新仪器、新检查相关知识机理与判读能力相结合,扩展专科护士培训学习知识范围,将医师对护理需要与护士工作品质相结合,在患者交接、医护查房、患者转运、病历讨论、围手术患者诊疗等关键环节,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内涵,使患者获得更高级别的就医感受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冰,闫革,韦利菊.内科疾病动态护理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9.

[2]郑杏.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模式分析[D].山东大学,2014.

第3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以病人为中心

现代护理服务质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护士面带微笑、说话和气,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开展,护理服务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从以执行医嘱为主(打针、发药)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即按照护理程序,在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基于这一认识,护理部应加强护理服务质量内涵的管理。在这项工作中,除了采用不同形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增强服务和质量意识的教育外,尤其重视病人对护理效果的评价,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

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服务的内涵更加深刻,护士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外,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成了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服务质量调查表的内容应该 “与时俱进”,即根据某一时期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存在的问题而动态调查和补充,不断增设最能代表患者需求和体现服务质量的项目。

加强护理队伍素质建设

由于有些护士整体素质偏低,为使其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各层次聘用护士的培训、考核力度,并配之以激励手段,从而由衷迸发出高昂的爱岗敬业,精心服务的工作热情。

第一,做好聘任护士岗前培训与考核工作。被录用的聘用护士下科前由护理部集中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护理人员讲授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基础护理、护理急救技术、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书书写、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等内容。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

第二,加强新护士试用期的培训与考核。在1年的试用期间主要由科室负责对护士继续进行基础、专科理论、技术操作培训。试用期满并取得执业证书者,由护理部组织统一进行聘用护士资格考核,考核合格者准予签订合同。

第三,坚持签订合同后继续培训与考核。新来的护士签订合同后,科室与护理部进一步加强对她们进行培训。各科室为聘用护士定期安排专科理论、新业务、新技术等讲课。科室护士长每月坚持对聘用护士进行理论、技术、操作考核1次,并根据每年度临床工作的评估情况,结合护校毕业生受训的特点,有计划地申报,为护士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和途径。

第四,为稳定护士队伍,应实行激励政策。如每半年评选1次聘用护士先进个人,对特别优秀的聘用护士进行浮动工资奖励,以激发她们工作的积极性。

第4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一、工作目标

1、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2、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3、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

4、加强护士长、护士工作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对护士的专业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6、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

7、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推进护理专业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护理安全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护理部、各科室将对照各项质量考核标准遵循PDCA循环模式认真进行考核、分析、评价,整改、追踪、再评价,体现持续改进,实行目标管理。

1。1护理部:每月专项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1次。

1。2护士长:每周专项检查、每月全面检查1次。

1。3各科室、护理部对所检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评价整改效果,适时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完善制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将品管圈这一管理方法融汇到护理管理工作,鼓励带动各临床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

3、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部门(ICU、手术室、急诊科、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将不定期下科室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要求进行监管,确保护理安全。

3。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上岗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带领、重点监督,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隐患。

3。2患者的环节监控:对于新入院、转入、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有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措施防

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危重患者护士要掌握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能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液、输血等治疗服务,确保患者安全。

3。3对实习生的环节监控:加强实习生的岗位培训工作,对刚进入医院的实习护士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她们的风险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控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护理差错发生。

3。4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时段的监控:督促检查护士长科学排班,合理安排人力;继续执行夜查房、节假日查房制度,及时给予指导,消除薄弱环节时段的护理隐患。

3。5加强对ICU、手术室、急诊科、供应室的监管,保证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的安全。

4、进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做好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医疗垃圾的管理、使用、处理。

5、健全、完善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危急重症病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对上报的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下病区进行查看,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深化优质护理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责任护士要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理、心理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安全、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规范,责任护士要求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治疗计划,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标准护理计划,具有专业性,适用性,责任护士要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要能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4、护理部每季度、各科室每月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5、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

6、延伸护理服务,落实出院随访工作。

(三)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绩效管理

1、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护士岗位分级设置为N0、N1、N2、N3、N4四级,并明确各层级岗位的职责范围和任职资格等,分层次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用人机制,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2、配合医院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定编定岗。按照医院要求遵循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与人事科共同测定并设置护理岗位,制订护理岗位配置原则,编制护理岗位目录。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控制其它护理岗位人数比例<5%。

3、合理配置护士数量,按照护理岗位的职责要求合理配置护士,不同岗位的护士数量和能力素质满足工作需要,根据不同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度,护士排班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在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关键时间段(午间、夜间、节假日)增加护理人员,体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计划新增护士30余名,缩小与标准床护比的差距,重点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高风险科室倾斜,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试,护士的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岗位风险等要素的绩效考核方案,能够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5、改进和细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标准、职责、常规、规范等贯穿融入到流程中去,加强细节管理,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6、完善岗位说明书系统,落实各项岗位职责。

(四)加快护士长、护士工作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护士长队伍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1。1加强护士长队伍的建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对护士长理论、技能、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并通过有效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强化对护士长的

管理,使各级护理管理者能各尽其职,做好表率和有效管理。计划选派20人次以上护理管理人员参加护理管理培训。

1。2护理部组织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2期,上、下半年各1期。培训内容详见附件1:护理部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2、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2。13月份拟安排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内三科(糖尿病)、内一科、骨科(伤口造口)、血液净化室、手术室等护理人员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参加专科护士培训。

2。2拟安排妇产科、新生儿科护士8名分批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修专科护理,加快专科护理的建设和发展。

2。3各科室制定本科室专科理论与技能培训计划,提高专科护士水平。

3、加强新护士培训。对新上岗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安全、护士行为与护理礼仪、护理文书书写、临床护理实践、护理常规、岗位职责等,并分别在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急诊、ICU等进行轮转。岗前培训内容详见附件2: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4、加强机动护士的培训。内容详见附件3:机动护士培训计划。

4、鼓励护士、护士长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并提高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

5、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病例讨论,科内每月组织1—2次护理查房。

6、护理部根据卫生部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分层培训要求,制定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护理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的培训,内容详见附件1: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五)加强对护士的专业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1、理论考试:

1。1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考试,至少每季度一次,内容为专科理论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院内感染知识等。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闭卷考试。

1。2由护理部组织全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考试。每半年1次。

2、技能考核:

2。2全院护理人员考试由护理部二级质控操作组负责。

3、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4、考核奖惩办法:按护理部相关规定执行。

(六)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护理不良事件、压疮、网上上报的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完善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管理。

(七)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推进护理专业发展

1、加强护士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维,积极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各护理单元每年至少完成论文2篇。

2、组织一年两次院级护理新技术课题申报,为使护理新技术项目密切联系临床护理工作,使科研结果能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逐步探索向县、市级申报。计划引进开展新项目5项以上。

(八)“5.12”护士节活动安排

1、评选“优秀护士”10名并予表彰。

2、开展护士多媒体讲课竞赛并予表彰。

(九)护理各项指标完成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危重(特、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6、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

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8、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9、健康宣教覆盖率100%

10、供应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100%。

第5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姑息护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39-01

1姑息护理相关概念

1.1姑息护理姑息护理是对患病后无法治愈者的一种积极的、功能整体性的护理, 主要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 处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最大可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

1.2姑息护理的内涵①肯定生命, 同时认为死亡是一个正常过程; ②既不加速, 也不缓解死亡; ③减轻或解除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④治疗和护理应包括心理和精神等方面; ⑤提供支持系统, 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地生活, 一直到死亡; ⑥在患者生病或家属丧失亲人期间, 提供支持系统帮助家属。

1.3姑息护理目标①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最佳生活质量; ②有效的控制症状; 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调整、应对进展性、终末疾病的悲哀和失落感; ④帮助和指导患者实现未完成的理想; ⑤遵照患者的意愿选择死亡的地点, 并尽量减少不适和痛苦, 让患者有尊严地死亡; ⑥预防丧失病人的悲哀反应。

1.4姑息护理的范围①患病后无法治愈的病人, 包括患有相对可预料的凶险疾病, 预后不祥的慢性疾病, 介于这两类病人中间的病理上进展迅速、伤害难以预料的病人; ②针对家属的丧亲护理也是姑息护理护士的责任。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姑息护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7年加拿大Balfour Mount医生首次提出“姑息护理”这个专业术语, 1989年RCN护理专家组正式采用了“姑息护理”这一术语。1990年WHO正式给姑息护理下了定义,同年还明确阐述了姑息护理的内涵,并提出了姑息护理的主要内容。以加拿大、英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姑息护理的概念、原则、内涵、主要内容、多学科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姑息护理服务体系,并设立了姑息护理的教育课程,同时开展了姑息护理相关的系列研究,如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控制、沟通技巧、死亡教育、伦理和道德问题、家属和丧亲者需求等。姑息护理服务对象逐步扩大,已由成人扩大到儿童;研究的疾病由肿瘤延伸到心脏、呼吸、消化、神经血管等其他严重慢性病。

2.2国内研究现状1990年,我国在广州与WHO共同举办了晚期癌症镇痛专题会和培训班; 1998年WHO西太区和卫生部在北京举办了癌痛姑息治疗高级讲习班; 1999~2002年期间在成都和昆明,WHO牛津国际姑息医学召集中心、美国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A MS)和WHO华西国际姑息医学合作中心联合举办了“国际姑息医学学术研讨会暨培训班”,为促进我国姑息护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8年林菊英主编的《社区护理》首次引进了“姑息护理”的概念。同年,天津医学院护理学院和渥太华护理学院合作应用PCQN调查国内45名医护人员的姑息护理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国内外医护人员在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上有明显差异。近几年,国内有少量的有关姑息护理的综述、译文或个案护理文章,介绍了姑息护理有关的理论、发达国家姑息护理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个别案例开展姑息护理的体会。由于我国的姑息护理刚刚起步,国内很多的专业人员对它的概念、原则及内容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有必要借鉴国外较权威的评估工具,了解和评估当前我国护理人员姑息护理专业知识、态度的现状、存在问题,由此提出教育培训的干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姑息护理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3我国姑息护理发展的建议

3.1加强姑息护理的教育和培训

我国应重视姑息护理的专业教育现状与开展, 将其专业教育列入教学培养计划内, 把姑息护理内容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课程。尽量为学生们提供机会接触姑息护理的临床实践。从事姑息护理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在课程的开设中应注意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3.2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姑息护理的呼吁和需求急剧增加,但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姑息护理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学科, 它更多的牵涉到人权和人文背景, 这就需要得到社会乃至法律等多方面的肯定和支持, 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得以发展。

2.3.1脚嘌刀韵蟆G1〗针对现有状况的姑息护理教育对象可以分为三级: ①初级: 家庭、医生和护士、医学院校的学生、社区诊所和家庭护理中的社会工作者及其他人员- 患者、家属、家庭护理员和志愿者等; ②二级: 肿瘤科、麻醉科、外科的医生和护士; ③三级: 已接受过姑息医疗的高级培训、以镇痛和姑息护理为职业的医生。

参考文献

[1]李金祥,Twycross R G,DavisM P,等.姑息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第6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护理临床带教的内涵,不仅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贯注,更不能理解为是护生学习中的一个常规,应定位为实践鉴定理论、扩大、充实理论,同时是护生完成理论部分学业,进入社会成为护士前的基础培训摇篮,它关系着护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及服务理念的奠定,也影响着护生今后专业及自我的发展,应予充分重视。为配合教学搞好临床带教我院于2000年以来实施临床系统带教,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转变带教观念

陈旧的带教观认为临床实习生让医院增加不少麻烦和负担,对实习生不够重视,更谈不上关怀体贴,只是常规例行公式,对带教效果不总结研究。而学校为使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已作了不少努力,对带教工作不敢提出过多、过高要求,生怕失去实习基地。带教老师不规范、参差不齐,对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任务观严重,对实习生以实用为主,只用不教情况屡见不鲜。部分学生对临床实习好奇心重,新鲜感一过便处于茫然状态。而实习中老师又仅以操作进行指导,大多忽略综合、系统、全面的教育培养,使临床带教陷入例行公式化。为转变陈旧的临床带教观念,笔者组建临床实习带教办公室,选拔有经验的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专职进行临床带教全程系统管理,并在各科室选拔带教能力较强的护师以上人员成立各科带教组。同时以明确带教目的,转变带教观念,师生同步教学相长为切入口,走出传统带教的误区,树立新型的带教育人观念。

2 培训师资队伍

临床带教中以重点培训、全面提高为宗旨,培养扎实的带教师资,凡选定的带教老师采取送出进修、护校听课、医院及护生中授课、护理部考核、学生评议等方式以提高教学理论操作水平。但教学不仅是几个老师的单纯行为,全科护士的言行举止均会给实习生一定影响,对不列入带教的护士实施理论及素质培养,并实行定期考评轮转竞争带教,大大提高全体护士的素质水平,为临床带教培养优秀师资。

3 规范带教内涵

临床带教中教师的品质水平、能力、年龄、经历及个性均会给带教的内涵带来不同效果,为此统一规范带教内容,从理论要求到操作程序,从言谈举止到行为均统一规范,使每个带教老师统一按规范要求带教,让出科学生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4 设立带教档案

凡临床实习学生由带教办公室设临床实习护生档案,对实习生在实习中的行为、理论、操作、表现均详细记录,供学校推荐及招聘单位参考,以促进实习生的自我学习积极性。

5 加强临床实习前技能培训

在临床带教中我们不断总结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内容间的差距,发生实习生在理论上还能领悟,但在操作技能上比较生疏,在临床操作中病人难以接受,也给临床满意度带来很大影响,为此建议和配合学校加强实习前技能培训,学校对培训合格者发给护理基础操作合格证。医院接受实习生时必须验证有无合格证方能接纳实习。此举措大大减少护生实习中操作失误,提高了操作满意度,也杜绝了不少实习护生护理差错隐患的发生。

6 完善实习护生技能培训计划

各科实习护生临床要求自行拟订该科实习计划,带教老师针对实际能力配合学校实纲及医院带教办公室的实习要求,对所带学生进行实习培训计划的修订与完善,采用各个击破进行单个培训,不达到培训计划要求不得出科,以扎实的实习完成实习计划要求。

7 强化出科考试

凡实习生在科室实习结束前各科均以本科、专科护理及专科操作技能为主,进行出科考试,以检验实习效果,加强专科知识,为专科全面发展打基础。如出科考试不合格必须补考合格方可转科。

8 定期带教反馈

每一季度在带教办组织下,进行双项带与学反馈座谈会,学生可以指出带教中不足,提出新的要求,也可以要求撤换不合格的带教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可进行评议批评,严重者可提出终止实习。由于及时反馈带教中双项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使带教工作得以不断的提高,也加强了师生间沟通。

9 三位一体,医院、学校、家长联手带教

以医院为核心实施医院、学校、家长三位一体带教,迅速改变临床带教中的不足。过去三方沟通少,家长把学生送交学校,学校把学生又转交医院,彼此就完成移交程序。护生实习仅靠医院来管理既不能了解护生思想内涵,也顾不上护生身体及其他情况。三位一体管理既能了解护生的思想行为,也能增强管理效应,使实习效果不断提高。

10 加大宣教力度,推进人才竞争机制

第7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一直以来,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R导负醭氏峙生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出,对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男护士开始走上了护理岗位[1]。因此,男护生开始出现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且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男护生的培养和使用势在必行。各大卫生院校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来培养和教育男护生。但随着了解和调查发现,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之于女性更多的问题,及学习成效也与女护生存在较大差距。现将江西科技学院护理学院男护生学习成效及面临问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心理状态

1.1 缺乏归属感:医学卫校中护理专业中女性占绝对优势,因此,自入校以来所占比例极小的男护生产生了一种被排斥的疏离感。在学校护理群体中,男护生长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使他们常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归属感[1]。在班级至整个学院中,男生占总体人数的比例不到10%,在班级学习和活动中缺少认同感。对江西科技学院护理学院89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75.3%的同学认为在班级里会有孤独感,总体生活较孤单,归属感差。

1.2 压力较大: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比女性更大的压力。同时,压力的大小,种类与学历也有很大的关系:专科男护生压力源多来自于学业,本科男护生压力源多来自社会、护理专业本身、父母等因素。如社会传统观念、父母期望,职业是否适合、护士社会地位、其他专业对护理的看法等[2]。

1.2.1 学业压力:护理专业的课时多、课程量大,同时需要掌握全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除去实习的时间,男护生需要在一到两年多的时间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压力较大。

1.2.1 社会压力:由于传统观念,社会及其他专业人员对护士这一职业有着传统的认知,尤其对男护士有着特殊的偏见和不信任,使得男护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同时,护士属于服务行业,社会地位不高,男护生对自己的职业容易存在自卑感;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中,男性担负着家庭的主要责任,而护士的收入较低且工作强度大,使得男护生对自己的职业存在认知缺陷,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压力[3]。对江西科技学院护理学院89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60.7%的男护生认为社会对男护士是有偏见的,从事护理行业社会压力很大。

1.3 就业压力大:男护生工作后主要较多分配于急诊科、手术室、ICU等病室,工作形式较单一,而且部分基层医院甚至不招收男护士,男护生就业前景不乐观,有些男护生希望毕业后能从事护理专业以外工作,又因专业不对口,找工作难度大,因此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2.学习态度

2.1 对专业认识不足:许多男护生是在不了解护理专业内涵的情况下报考护理专业,尽管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内涵教育,大部分男护生对从事该专业仍然存在疑惑[4]。许多男护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了解护理专业的真正内涵,多因为家长要求、考虑到日后就业问题,更有甚者随意填报或是只为大学文凭,对专业知识不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疑问和不确定。同时由于对护理基本内涵的不了解,缺乏职业自豪感,使得学习态度较懒散。

2.2 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一方面护理专业需要掌握大量医学知识,而男护生较比于女护生缺乏耐心和稳定性,不愿意花时间背诵,学习较吃力。另一方面对理论知识不重视,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2.3 对实践操作不熟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实训过程繁重,注意事项较多,且男护生细心不够,容易对实践操作产生误区或遗忘,同时在课后缺乏练习,导致对实践操作不够熟练,业务不精。

2.4 缺乏积极性:在男护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容易缺乏积极性及参与度。

2.4.1 缺乏课堂参与度:在理论课和实训课上,男护生不善于且很少举手发言或配合老师,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余任务往往缺乏积极性,抑或容易敷衍了事。在课堂上也不善于与老师互动,多处于被动的地位。

2.4.2 课后复习力度不够:在课程结束后,男护生更倾向于将时间花在体育运动或是点子游戏中,往往会忽视对当日课程的复习和次日课程的预习,对老师课后留下的任务也缺乏思考,因此对于日后的学习不利。

2.4.3 对考试成绩缺乏积极性:男护生往往对期末考试成绩的标准只限于及格,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2.4.4 对班级、院级活动缺乏积极性:在学院或班级举办的比赛等活动中,男护生参与的数量较少,大多数不愿参加或即使参加了也无法得到较好的成绩,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也比较难动员其参加,对竞赛、活动等缺乏积极性。

3.学习效果

通过对江西科技学院护理学院2015级、2016级男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发现55.3%的男护生期末成绩大部分位于及格线水平或超出及格线少许的水平;还有11.1%男护生存在挂科的现象;在课堂表现方面,通过对部分任课老师的采访,了解到部分男护生上课明显提高不够积极配合,甚至存在上课玩手机或是睡觉的情况,只有少部分会跟随课堂,积极配合。而相比理论课,我们发现男护生更喜欢参与实训课等实践操作课,在此类课堂上男护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4.应对措施

面对这种现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工作,现总结之下有以下几种措施。

4.1 发挥男生的优势和潜能:男护生相对于女性来说其思维理性,逻辑性强,遇事冷静沉着,判断力强,处事果断,独立性强,接受新信息快,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动手能力强,对高新技术掌握快[5]。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发挥男护生的优势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交叉教学的方法,将男护生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穿插教学,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4.2 加强沟通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加强与男护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其思想问题,从而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另一方面通过沟通交流能够了解男护生的想法和建议,有利于日后的教育和培养。定期对男护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其职业自豪感和信心,使其拥有充分的职业归属感,从而使得其在校学习生活拥有目标,积极性增强。

4.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但却被予以“白衣天使”的美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用南丁格尔的感人事迹对男护生进行教育,给他们树立先进的榜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护理事业中的价值和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感受南丁格尔的无私精神,从而使他们改变以往对护理工作的偏见,认识到所从事的护理事业的重要性,在护理岗位上奉献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建新,赖地长生,赖晓琴.关注卫校男护生身份认同中的困惑[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36-237.

[2]刑彩霞.男护生压力及压力源现状调查[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6):541-543.

[3] 苏保育,陈汝兰,杨宇.医学院护理系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护理学报》,2004,11(11):9-10.

第8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通过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制定服务细节规范,提升护士职业素养,运用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创办护理文化期刊等进行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结果: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上升到99.3%。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结论: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践,对促进医院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显著促进成效。

关键词 县级中医院;护理文化;品牌建设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55

作者单位:223600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护理部

郭瑞玲:女,本科,主管护师,副主任

Study on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in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under new situation

GUO Rui-ling

(Shu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uqian2236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ethods:By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nursing service,develop service detail specification,improve the nurse′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the use of PDCA cyc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to improve quality,improve the service process optimization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founded and journal of nursing cultur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Results:The nursing work have been generally praised received patients,patient′s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the previous 96% to 99.3%.The nursing work has been fully affirmed the county other hospitals,community and peer praise,nursing staff&acute;s own sense of self-worth and occupation value sense of promotion.

Conclusion:Nnursing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management measures,to promote the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and brand building had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Key words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ursing culture;Brand building

随着患者需求和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的竞争由人才个人素质的竞争转变为一个群体(医院、科室)中全体员工的团队竞争[1]。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在企业中早已推行到管理的各种环节。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和打造护理品牌已成为各级医院内涵建设、立院发展之重点。作为护理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护理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设具有特色的护理文化与品牌,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1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1.1医院护理文化的概念不同时代,医院护理文化在内涵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现代护理的对象是全体人群,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要适应和满足人们不同的保健需求,并加以规范,便形成特定的护理文化。

1.2护理品牌建设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牌简单地讲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护理品牌建设包含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外在职业形象、内在素质、医院文化的氛围、员工的价值观、人文环境和管理、专业质量、特色服务、创新意识等内容。

2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及探索

2.1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理念要构建护理文化,首先要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我院护理部发动各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内全体护士讨论制定科室的护理服务理念,然后请宣传科把服务理念做在各科室护士站的文化背景墙上,创造服务文化氛围。每个病房门旁,张贴医师护士的一句护理格言,不但对医院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而且对医护人员也起到了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暗示作用。

2.2制定服务细节规范,制作《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创建护理文化,提升服务品牌,必须有具体的服务规范。我院护理部精心编写了《护理服务百项“细节每一”》,把各项具体服务要求融合到护士每天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包含护理服务礼仪、病房管理、护理交接班、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巡视病房、输液护理、日常护理、护理安全等九大项分类一百项细节要求,并把一百项服务细节拍成《护理细节服务》视频示范片,供全院护理单元学习,不断提升护理文化建设层面,塑造我院护士卓越形象,营造医院文化环境,将无形的文化内涵物化在有形的护理工作中[2],从而不断创新护理服务品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3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士职业素养护理文化与品牌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团队。要加强护士的团队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部在工作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提高与他人协作配合能力。护理部常年举办护理团队与个人素质提高班,设计全套系统化课程,包含团队意识与管理、现代员工协作能力、护士礼仪、职业形象、护士语言与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美学、心理学、人文关怀、护理价值观等,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4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全员参与PDCA循环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上,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自去年10月以来,运用PDCA循环、头脑风暴法、RCA根本原因分析法、QC手法、5W1H工作法等,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并通过科室QC小组成果展示活动,为护士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互相借鉴经验,弥补不足,共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自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以来,护士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改进变以前的“要我改”为现在的“我要改”,质量控制变以前的“重检查”为现在的“重改进”。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向临床一线科室前移,实现护士长、护理组长及专项质控护士、护士的三级管理模式。

2.5加强护理专科质量建设,不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今年我院专科护理建设,在以往静脉治疗、糖尿病护理、压疮护理、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小组基础上,又新建立急诊急救护理、中医护理2个专科小组,并成立我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全院网络管理,选拔了114名专科小组联络护士,促进各科室专科护理的技术提高,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专科小组不仅承担了相应专科的培训、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还承担了全院相关疑难复杂病例的专科会诊、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每季度召开小组及联络护士会议,交流专科护理前沿信息,讨论我院专科护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发展。

2.6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创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今年初,护理部以针灸科、耳鼻咽喉科、骨伤科、肛肠科病区为试点,打造中医护理模式病房。确定各科室常见病种,制定中医护理规范及中医护理标准计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中医单病种辨证施护标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学习,明确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全院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低于4项,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不低于6个,并认真组织各科室落实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及时评估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检查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修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各科室中医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评。下一步,护理部将以点带面,在多个护理单元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发挥中医优势,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创建我院中医护理品牌。

2.7加强护理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和效果医疗服务属于动态过程。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护理部重视各项护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对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优化。每月对全院科室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检查,现场进行反馈,指导科室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通过科室制度规范化建设,力争做到“以优良的技术让病人放心、以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让病人舒心”。

2.8组建护理通讯员队伍,创办护理期刊,扩大护理影响力为进一步做好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宣传报道,今年护理部组建了护理通讯员队伍,并创办了护理期刊《护理园地》,在全院选拔了60名通讯员,并对60名护理通讯员举行培训讲座。邀请报社编辑讲授通讯稿的写作方法,对通讯稿基本概念、写作要求、写作技巧、写作注意事项、通讯稿案例分析等一一培训。报道内容以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护理活动、身边感动病房故事、护理工作创新、中医特色护理等为重点,突出我院护士专业过硬、服务优质、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

3初步效果

实施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半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00%上升到99.30%。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医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和肯定,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4讨论

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面对医疗改革的新形势,护理服务与医疗关系已从被动从属向协作、互补关系发展,服务范围由医院向社区延伸,国民健康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注重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化与品牌意识的培养,激发护士主动参与的意识,群策群力,打造我院护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双赢”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巧红.培养护理团队精神[J].现代医院,2006,12(12):115-116.

[2]王淑霞,王淑贤.《护理礼仪行为规范》示范片在医院服务品牌建设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2(8):20-22.

第9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文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